大同县围栏草地效益调查

大同县围栏草地效益调查

一、大通县围栏草地效益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师贺雄[1](2016)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特征及价值化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我国一项重大林业生态工程,从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至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历经了15年。工程的开展显着恢复和改善我国中西部,尤其是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不仅增加林地面积,而且保护优良耕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转型、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得到综合发展。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生态效益监测的重点地区。对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研究,将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本研究基于截至2013年底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资源面积数据,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及其它辅助观测站点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和权威部门和机构公布社会公共数据,采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技术体系和分布式测算模型,选取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等7项指标,对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省份以及流域所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评估与特征分析;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中物质量转价值量理论方法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向生态系统服务的转化率进行探讨;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模型对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黄河中上游省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物质量:涵养水源307.31亿m3/a、固土4.47亿t/a、保肥1524.32万t/a、固碳3448.54万t/a、释氧8175.71万t/a、林木积累营养物质79.42万t/a、提供空气负离子6.62×1025个/a、吸收污染物248.33万t/a、滞尘3.22亿t/a、防风固沙1.79亿t/a。价值量(按2014年现价):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10071.50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3680.28亿元/a、保育土壤941.76亿元/a、固碳释氧1560.21亿元/a、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43.36亿元/a、净化大气环境1919.77亿元/a、生物多样性保护1444.87亿元/a、森林防护381.25亿元/a。(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向价值量转化时,应符合“等效替代法则”和“权重当量平衡”原则,不仅要考虑经济学和商品市场理论,还应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原理和过程,通过在众多合理价格参数中再平衡,使得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森林的各项服务间比例与森林实际情况一致。(3)以森林生态系统滞纳空气颗粒物为例,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向服务的转化率。不同树种滞纳颗粒物的能力与其功能向服务转化率存在差异,转化率最高的树种是雪松和矮紫杉,分别为95%和85%,白皮松和侧柏最低,转化率为47%和48%。树种滞纳颗粒物的能力与其功能向服务的转化率无必然联系,其原因主要与叶片微观结构特征有关。(4)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通过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结构影响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保肥效益与工程所在地区土壤条件有关,并与植被地表覆盖度、植被类型、坡度和土壤类型等因子密切相关。固碳释氧能力受树种、林种、林龄等影响。林木积累营养物质生态效益与林分净初级生产力密切相关,而后者又与地区水热条件和树种组成有关。净化大气环境生态效益与植被叶面积、树冠构造、叶片表皮毛、化学成分和叶面蜡质结构等密切相关,具有粗糙表面结构的阔叶树种叶片,在捕获、截留颗粒物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林木通过降低风速、削弱风力、固定沙地和防止风蚀作用在风沙区发挥着显着生态效益。(5)退耕还林工程投入与产出数据包络模型分析表明,研究区省份均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其政策导向、规模调整方向有一定科学性,盲目性成分较少。水土保持效益(包括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在研究区发挥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主导作用,碳汇及营养积累、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均与退耕区本底环境、水热条件、树种选择有关,具地域特征性。在退耕林种选择和林木抚育时,应针对性增加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继而提升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6)利用通径分析模型对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各类因素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与退耕地还林面积、工程投资金额极显着正相关,与工程资源面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生态林资源面积显着正相关。退耕还林工程投资金额对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直接影响效应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2.9074。退耕还林工程资源面积和3种植被恢复类型资源面积均显着影响工程生态效益间接效应,间接通径系数为4.5470、5.0123、5.0592和4.1461。退耕还林工程投资金额,退耕地还林、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的资源面积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为主导因素,共同控制转化过程的强度和方向。

孔忠东[2](2009)在《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世界十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之一。本文以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省洪雅县和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省安塞县为主要试验地,同时以其它相关省份的情况作为补充,通过倍差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以及多重比较等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和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发展阶段的研究,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阶段和成果巩固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和质量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阶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总体规划滞后、工程建设重点不突出、林草种选择不当、经济林比例限制过死和工程管理各部门协调不力等几个方面: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阶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基层要求退耕的强烈愿望与国家政策存在矛盾、巩固工程建设成果的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不明确和工程管理经费严重匮乏等几个方面。2.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反映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37个主要评价指标,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洪雅县为试验地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各年度社会影响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学模型;计算出2006年洪雅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数,分别为:0.5341、0.2332、0.1526和0.9199;以陕西省安塞县为试验地点,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际监测,测算出安塞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值为22.42亿元,同时对该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评价。3.以四川、陕西、甘肃3省、6县、18个乡、36个村的355户农户为具体研究对象,对2002工程试点结束后整个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中期评估,提出了政策建议。4.从工程的质量评估、效益监测等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和效益评价研究的主要手段入手,提出了两大类、30个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质量评估的具体指标,制定了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评估的计分标准,并对全国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质量进行了量化评估。5.对工程实施10年来,各27个省级工程实施单位和3000多个县级实施单位的任务量进行了统计汇总,明确了各个工程实施单位的实施规模和所处的位置。得出“退耕还林大省”和“退耕还林大县”的排序结果。

孙策[3](2007)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和陕西省,面积共计3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1%;人口约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4%,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又是我国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西北地区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到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促进西部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全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植被覆盖度,有利于减少坡地水土流失和防治风沙区的风蚀沙化;有利于减灾防灾;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和农业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是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基础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概念、组成要素、结构层次以及运行机制;其次追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分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从中探寻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此作为构建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建设机制的基本出发点,这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最后在详细查阅、收集西北地区环境变化、人口、资源、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植被建设模式、现有人工植被建设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植被演替等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对西北退耕还林区进行区域划分,分析各类型区生态系统退化的状况及其所处阶段;同时结合对西北地区现有人工植被成效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出西北地区退耕经验以及主要的退耕模式;并且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相关制度建设、法律完善、资金筹措、工程质量和效益检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胡全良[4](2005)在《定西市安定区农村生态畜牧经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农业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质量、效益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制约新时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发展生态经济,创建生态经济模式,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使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发展新跨越;有利于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结合本区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顺应绿色潮流,整合各方资源,探索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可节约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总结以前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采取分类指导、群众全程参与、技术反复渗透、示范引导、全面推广、整合各类资源、运用有限资金、组装配套各类先进技术等措施,充分依托当地扶贫政策和项目支撑,以舍饲养殖为核心,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来组织实施,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生态经济模式。通过试验示范初步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即依托退耕还林(草)在山区形成的“种草—养畜—沼气—肥田”模式;依托集雨节灌工程在水川区形成的“塑料大棚—蔬菜+养畜—沼气”生态畜牧经济模式;依托草场围栏在南部自然草场区形成的“退牧还草—草场围栏—草地养鸡”的林草地放养鸡生态畜牧经济模式,走出了“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不同模式的生态畜牧经济都能使农民户均可增加经济收入5000元以上,人均12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着。上述模式是半干旱山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是较理想的发展模式;是高效益,低消耗,保生态,可持续的一种发展模式;生产的是质优的绿色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广阔,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汪福学[5](2004)在《退耕还林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长期和综合的重大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在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实行退耕还林项目监测与管理是保障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工程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以“3S”技术为依托,进行退耕还林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以RegionManager软件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该系统通过遥感影像以及其他专题资料的解译判读,从宏观角度进行区域退耕还林基础数据获取,结合现场资料,建立区域资源数据库,掌握区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数据资料,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利用,进行全面、立体和适度的生态景观格局配置。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分析,建立退耕还林监测与管理指标体系,客观、准确、及时的反映出不同退耕还林技术措施及其配置的效益和成果,进行退耕还林质量控制,建立和健全监测评价系统,积累项目实施以及管理的经验,科学的评价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效益,完善退耕还林管理体系。

刘生梅,辛玉春,康海军[6](2001)在《大通县围栏草地效益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大通县草地基础设施建设搞得较早 ,截止 2 0 0 0年底 ,全县共建成围栏草地 4.0 3× 1 0 4 hm2 ,占全县草地总面积和草地可利用面积的 2 5 .5 1 %、2 7.60 % ,为了解围栏草地的建设效益 ,我们于 2 0 0 0年 8月对1 996~ 1 999年的围栏草地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围栏内外草地种群结构、牧草产量都有较明显的差异 ,2~ 3年的围栏草地比未围栏的草地产草量提高 5 3.93%。

二、大通县围栏草地效益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通县围栏草地效益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特征及价值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名词术语
    1.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3.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及其发展
        1.3.2 国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3.3 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进展
        1.4.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进展
        1.4.3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进展
        1.4.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降水条件
        2.1.4 土壤条件
        2.1.5 植被条件
    2.2 工程概况
        2.2.1 长江、黄河中上游省份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
        2.2.2 长江、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
        2.2.3 退耕还林工程植被覆盖度变化
第三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体系
        3.2.1 观测体系布局
        3.2.2 观测站点建设
        3.2.3 观测标准体系
        3.2.4 观测数据采集传输体系
        3.2.5 分布式测算模型
        3.2.6 测算评估指标体系
        3.2.7 数据源耦合集成
        3.2.8 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集
        3.2.9 评估公式与模型
    3.3 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3.3.1 基于工程效率概念的DEA模型
        3.3.2 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的DEA模型
    3.4 通径分析(PA)
    3.5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向生态系统服务转化率研究方法
        3.5.1 研究区域和供试树种
        3.5.2 单位叶面积滞纳颗粒物量
        3.5.3 叶片微观结构观察
        3.5.4 森林滞纳颗粒物和吸收污染物转化率计算
第四章 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其特征
    4.1 长江、黄河中上游省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其特征
        4.1.1 总物质量和总价值量及其特征
        4.1.2 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及其特征
        4.1.3 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及其特征
    4.2 长江、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其特征
        4.2.1 总物质量和总价值量及其特征
        4.2.2 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
        4.2.3 退耕还林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价值化理论及生态系统功能向服务转换率研究
    5.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概念及发展
        5.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
    5.2 价值化理论
        5.2.1 等效替代与权重当量
        5.2.2 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的价值化理论
    5.3 贴现率与价格指数
        5.3.1 贴现率
        5.3.2 价格指数
    5.4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向生态系统服务的转化率研究
        5.4.1 不同树种滞纳空气颗粒物转化率
        5.4.2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向服务转化率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综合分析
    6.1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特征成因分析
        6.1.1 水土保持影响因素分析
        6.1.2 土壤保肥影响因素分析
        6.1.3 固碳释氧影响因素分析
        6.1.4 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影响因素分析
        6.1.5 净化大气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6.1.6 森林防护影响因素分析
    6.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社会经济关联分析
    6.3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投入产出数据包络分析(DEA)
        6.3.1 指标确定
        6.3.2 数据来源
        6.3.3 数据求解与分析
    6.4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因素通径分析(PA)
        6.4.1 因变量正态检验
        6.4.2 生态效益与各因素间相关性分析
        6.4.3 生态效益与各因素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6.4.4 生态效益与各因素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分析
        6.4.5 决定程度分析
        6.4.6 各自变量对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R2总贡献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点
    7.4 不足与展望
        7.4.1 研究中的不足
        7.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2)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由来
    1.2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1.4 退耕还林工程的预期目标
    1.5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 工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5.2 成果巩固阶段的主要问题
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2.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进展
        2.2.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2.3 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
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3.1 研究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1.1 研究目标
        3.1.2 指导思想
        3.1.3 基本原则
    3.2 主要研究地概况
        3.2.1 四川洪雅
        3.2.2 陕西安塞
    3.3 研究方法
        3.3.1 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目标
        3.3.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3.3.3 生态效益指标的野外调查
        3.3.4 社会经济效益调查
        3.3.5 数据处理
    3.4 研究技术路线
    3.5 区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3.5.1 植被建设
        3.5.2 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评价
    3.6 县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
        3.6.1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及其合理性分析
        3.6.2 森林资源变化
        3.6.3 生态效益评价
        3.6.4 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3.6.5 三大效益的总体评价
        3.6.6 评价指标中主导因子的确定
    3.7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讨论和分析
        3.7.1 评价对象和范围
        3.7.2 指标的适用性特征
        3.7.3 退耕还林效益的特性
    3.8 小结
        3.8.1 总体结果
        3.8.2 结论
4 退耕还林工程效果评估
    4.1 研究区域
    4.2 研究方法
    4.3 中期评估
        4.3.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4.3.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
        4.3.3 退耕还林政策落实情况
        4.3.4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风险
    4.4 工程质量评估
        4.4.1 评估指标
        4.4.2 评估数据来源
        4.4.3 计分办法
        4.4.4 特别处理
        4.4.5 主要评估结果
    4.5 工程实施评估
        4.5.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范围和规模
        4.5.2 农民对退耕还林的认识
        4.5.3 退耕农户在退耕还林中的自主权
        4.5.4 退耕地分布合理性分析
        4.5.5 政府工程实施成本
        4.5.6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4.6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退耕还林的历史背景
        1.1.2 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1.1.3 主要政策措施
        1.1.4 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退耕还林的历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
    2.1 陕西退耕还林进展
    2.2 甘肃退耕还林进展
    2.3 宁夏退耕还林进展
    2.4 青海退耕还林进展
    2.5 新疆退耕还林进展
第三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基础及分区
    3.1 生态基础
        3.1.1 自然条件
        3.1.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2 西北地区退耕区划
        3.2.1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地域分异规律
        3.2.2 区划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3.3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模式
    4.1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区
        4.1.1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地退耕还灌还草区
        4.1.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退耕还林还草区
        4.1.3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退耕还林区
        4.1.4 关中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区
        4.1.5 陇中南部亚湿润退耕还林(灌)区
        4.1.6 陇中北部亚干旱退耕还草(灌)区
        4.1.7 银川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区
        4.1.8 盐同香山丘陵沙地退耕还灌还草区
        4.1.9 西海固黄土高原退耕还灌还草区
        4.1.10 青海东部黄土丘陵退耕还灌还草区
    4.2 陇秦山地退耕还林区
        4.2.1 陕南秦巴山地退耕还林区
        4.2.2 陇南湿润山地退耕还林区
    4.3 青藏高原封育草地建设区
        4.3.1 青南高寒水源涵养林、草地建设区
        4.3.2 甘南高寒水源涵养林、草地建设区
        4.3.3 青藏高原冻融监督封育区
        4.3.4 青海湖环湖退耕还草区
    4.4 西部温带荒漠植被保护草地、农田、林网建设区
        4.4.1 柴达木盆地沙漠化防治、农田林网建设区
        4.4.2 河西中温带干旱区农田林网建设区
        4.4.3 河西走廊西部、阿尔金山干旱荒漠植被保护区
        4.4.4 祁连山高寒亚干旱退耕还林还草封育区
        4.4.5 塔里木盆地干旱沙漠化防治、封山育林、农田林网建设区
        4.4.6 准噶尔盆地干旱、半干旱荒漠植被保护,防护林网、草地建设区
        4.4.7 伊梨河谷退耕还林还草封育、农田林网建设区
        4.4.8 吐哈盆地干旱荒漠植被保护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定西市安定区农村生态畜牧经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生态畜牧经济发展现状
    1.1 国外生态畜牧经济发展现状
    1.2 国内生态畜牧经济发展现状
    1.3 生态畜牧经济发展特点
        1.3.1 注重现代畜牧技术的应用
        1.3.2 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1.3.3 强调发挥畜牧业生态系统整体功能
        1.3.4 注重畜产品的绿色、环保
        1.3.5 优质高效无污染的畜牧业生产体系
2 发展生态畜牧经济的意义
    2.1 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
    2.2 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2.3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2.4 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5 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增收渠道
3 生态畜牧经济提出的背景
    3.1 物质基础
    3.2 理论依据
        3.2.1 加快荒山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
        3.2.2 全面实施封山禁牧,确保治理效果
        3.2.3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先决条件
    3.3 解决“三农”问题,为发展生态畜牧经济提出了根本要求
4 安定区发展生态畜牧经济现状
    4.1 安定区自然地理及社会情况
    4.2 安定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阶段
        4.2.1 粗放经营阶段(1950~1982年)
        4.2.2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阶段(1982~2000年)
        4.2.3 各项技术的综合组装配套发展生态畜牧经济阶段(2001年至今)
    4.3 安定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4.3.1 水土资源结构
        4.3.2 农业种群结构
        4.3.3 产业结构
        4.3.4 农业空间结构
    4.4 生态畜牧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4.4.1 我国加入WTO为生态畜牧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4.4.2 丰富的土地、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
        4.4.3 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
    4.5 安定区发展生态畜牧经济的制约因素
        4.5.1 经济发展缓慢
        4.5.2 产业结构单一
        4.5.3 生态环境恶化
        4.5.4 人口密度远远超过了经济与资源环境承载力
    4.6 安定区发展生态畜牧经济的有利因素
        4.6.1 牧草资源日益丰富
        4.6.2 畜牧总量进一步扩张
        4.6.3 舍饲畜牧业快速发展
        4.6.4 龙头企业日益发展壮大
        4.6.5 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5 安定区建设生态畜牧经济模式的内容
    5.1 安定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5.1.1 区域自立原则
        5.1.2 生态优先原则
        5.1.3 重点突破原则
        5.1.4 系统协调原则
        5.1.5 市场导向原则
    5.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5.2.1 研究方法
        5.2.2 技术路线
    5.3 生态畜牧经济实施情况
        5.3.1 “种草—养畜—沼气—肥田”模式
        5.3.2 “日光温室—种菜+养畜—沼气”模式
        5.3.3 “山上草场围栏—养鸡—草地修复”、“山下秸秆氨化—舍饲养殖—沼气”模式
    5.4 安定区生态畜牧经济模式的共同特点
    5.5 安定区生态畜牧经济模式形成的基本条件
        5.5.1 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流域治理是生态畜牧经济发展的基础
        5.5.2 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牧草种植为生态畜牧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5.5.3 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为生态畜牧经济发展创造了活力
        5.5.4 沼气能源建设为主的沼、圈、厕联建形式为生态畜牧经济发展形成了纽带
        5.5.5 以洋芋种植为主的种植结构调整为生态畜牧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6 生态畜牧经济的实现目标和取得的成效
    6.1 目标
    6.2 成效
        6.2.1 经济效益
        6.2.2 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7 发展生态畜牧经济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7.1 发展生态畜牧经济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7.2 发展生态畜牧经济要与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结合
    7.3 构建生态畜牧经济的合理框架
    7.4 应着手研究制定适合生态畜牧经济发展的开发政策、产业政策和招商引资政策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5)退耕还林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退耕还林的发展与现状
    1.1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发展
    1.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展
        1.2.1 号召动员阶段
        1.2.2 试点示范阶段
        1.2.3 工程建设阶段
        1.2.4 后期巩固阶段
    1.3 国外退耕还林概况
        1.3.1 美国退耕还林概况
        1.3.2 欧洲退耕还林概况
    1.4 中外退耕还林之比较
        1.4.1 退耕还林目的比较
        1.4.2 退耕还林基础比较
    1.5 退耕还林管理发展与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土壤概况
    2.3 农业概况
    2.4 气候概况
    2.5 社会经济概况
3 退耕还林监测与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3.1 退耕还林监测与管理内容
        3.1.1 目的与意义
        3.1.2 研究内容
    3.2 退耕还林监测与管理技术体系
        3.2.1 遥感技术
        3.2.2 地理信息系统
        3.2.3 全球定位系统
        3.2.4 管理信息系统
    3.3 技术路线
4 退耕还林监测与管理指标选择与获取
    4.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2 指标的选取
        4.2.1 退耕因子指标
        4.2.2 营林因子指标
        4.2.3 管理因子指标
        4.2.4 效益监测指标
        4.2.5 效益监测的方法与计算
    4.3 指标的获取方法
        4.3.1 获取数据流程分析
        4.3.2 遥感
        4.3.3 地面观测
        4.3.4 调查
5 退耕还林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立
    5.1 信息系统的目标
    5.2 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5.3 信息系统的环境设计
        5.3.1 硬件环境配置
        5.3.2 软件环境配置
    5.4 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
    5.5 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5.6 数据库设计
        5.6.1 逻辑结构设计
        5.6.2 元数据设计
        5.6.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6 系统实现--以大通县为例
    6.1 系统编程
    6.2 系统测试
    6.3 系统运行
        6.3.1 数据采集
        6.3.2 图形数据库的建立
        6.3.3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6.3.4 系统应用
    6.4 系统更新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硕士期间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6)大通县围栏草地效益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调查地点及方法
    2.1 调查地点
    2.2 调查方法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结果
        3.1.1 围栏草地结构
        3.1.2 围栏草地产草量
    3.2 结果分析
        3.2.1 草地植被结构分析详见表4 。
        3.2.2 产草量分析
        3.2.3 围栏草地建设效益分析
4 结论

四、大通县围栏草地效益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特征及价值化研究[D]. 师贺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2]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D]. 孔忠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3]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D]. 孙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4]定西市安定区农村生态畜牧经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 胡全良.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9)
  • [5]退耕还林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D]. 汪福学.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6]大通县围栏草地效益调查[J]. 刘生梅,辛玉春,康海军. 青海草业, 2001(04)

标签:;  ;  ;  ;  ;  

大同县围栏草地效益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