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更普及 更实用 更贴近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巫晓凌[1](2012)在《“围观效应”下报纸媒体对社会公共舆论的作用》文中指出如今,随着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信息传播跨入新的时代。人们对媒体的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和电视。电脑、手机等可以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载体,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它的传播速度已远远高于传统媒体,这些资源更为开放,打破了纸媒原先单向性传播信息的模式。人们不仅可从新媒体获得大量信息,而且可以定制信息,并自己实现随时随地发布信息的目的。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优势被打破了。不过,公众通过手头获得纷繁信息常常掺杂着未经证实的内容,特别是对待一些社会公共事件上,公众通过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在流转之中,也导致一种新的现象出现——“围观”。即当人们无法对获取的信息做出判断时,特定的人群将对某件特定事件表态并观察其发展。在“围观效应”情况下,公众舆论逐渐形成,并有可能演变成舆论行动。新媒体的舆论形成方式与传统纸媒不同,因其匿名性和自发性的因素存在,新媒体舆论对公众的影响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消极作用。若没有正确舆论引导,这种自发性的舆论演变成舆论行动,甚至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今,在围观事件的“围观效应”下,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大多不愿退居到新媒体的背后。它们会在“围观”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会影响社会公共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对待网络热点社会公共事件纸媒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纸媒将如何“突围”,保持客观的事实报道,并对社会舆论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本选题提出了围观和突围的概念,其目的就在于讨论“围观效应”下报纸媒体对社会公共舆论所起的作用。文章对分别对纸媒和新媒体信息传播途径以及优劣势做了分析,并探讨两类媒体舆论形成、在舆论引导所起作用以及对公众的影响。对于纸媒在“围观效应”如何突围,如何把握舆论引导方向,本选题在分析现象的同时,也提出了方法论,佐以时下各种热点网络事件及地方纸媒的新闻业务运作实例等论据,以此得出在信息多元化的新背景下,纸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结论。
胡绍军[2](2010)在《读者诉求非均衡性影响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而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工作首先必须深入了解读者的诉求,从对读者诉求的非均衡性分析入手,探讨读者诉求的非均衡性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2004:更普及 更实用 更贴近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更普及 更实用 更贴近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围观效应”下报纸媒体对社会公共舆论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和创新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什么是围观 |
第二章 纸媒的舆论引导和影响途径 |
2.1 传统信息传播及舆论形成的方式 |
2.2 纸媒舆论引导方式及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
2.3 多元化传播环境下纸媒信息传播现状 |
2.4 纸媒转型过程中舆论引导的方向性 |
第三章 新兴媒体的舆论形成和影响作用 |
3.1 概念界定:从传播学角度界定什么是“围观效应” |
3.2 泛信息时代舆论形成方式及对纸媒的影响 |
3.2.1 自媒体平台兴起 |
3.2.2 受众群体组合多样化 |
3.2.3 网络舆论兴起 |
3.3 新兴媒体的舆论导向性 |
3.4 “围观效应”在公众舆论导向中的正负作用 |
3.5 “围观效应”下新兴媒体如何引导舆论主体 |
3.5.1 增强网民自觉自律的道德意识 |
3.5.2 鼓励网民投身提高舆论主体道德意识的行动 |
3.5.3 倡导网民相互尊重的网络价值观 |
第四章 纸媒各种“突围”方式及其作用 |
4.1 什么是“突围”?为什么要“突围” |
4.2 从围观事件看各纸媒的突围现状 |
4.2.1 从郭美美事件看纸媒的“突围” |
4.2.2 以周边城市与无锡都市类报纸为例看待地市报“突围” |
4.3 纸媒在“突围”中对公共舆论的正负作用 |
第五章 纸媒如何在转型中正面“突围” |
5.1 新兴媒体对抗传统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
5.1.1 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优势 |
5.1.2 新兴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平台并非完美 |
5.2 社会转型中,纸媒存在的必要性 |
5.3 相对新兴媒体,纸媒还具有信源优势 |
5.4 如何在制度上保证纸媒正确的舆论引导 |
5.5 纸媒如何与政府和公众共同建立正确的舆论引导机制 |
5.6 实现纸媒与新兴媒体有效对接,构建立体舆论引导环境 |
5.6.1 通过新兴媒体的互动性传播功能以及广泛的言论空间,巩固纸媒的受众群体 |
5.6.2 技术与内容互融,有效地引导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读者诉求非均衡性影响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读者诉求及其非均衡性 |
1.1 读者诉求的涵义 |
1.2 读者诉求的非均衡性 |
1.2.1 读者群间的诉求差异 |
1.2.2 读者群内部的诉求差异 |
2 读者诉求非均衡性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
2.1 取舍困难 |
2.2 影响利用率 |
2.3 破坏结构 |
3 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
3.1 充分揭示读者诉求 |
3.1.1 读者自荐 |
3.1.2 读者推荐 |
3.1.3 问卷调查 |
3.1.4 访谈 |
3.2 统筹兼顾 |
3.2.1 报刊订阅方面 |
3.2.2 图书采访方面 |
3.2.3 电子资源建设方面 |
3.3 高度重视电子资源建设 |
3.4 共享为补充 |
4 结 语 |
四、2004:更普及 更实用 更贴近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围观效应”下报纸媒体对社会公共舆论的作用[D]. 巫晓凌. 华东政法大学, 2012(12)
- [2]读者诉求非均衡性影响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 胡绍军. 图书情报工作, 2010(17)
标签:纸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