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胞粘附分子CD44与乳腺癌(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1](2021)在《CTAB抑制乳腺癌转移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放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会导致耐药和复发转移,转移已是导致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较低的重要原因,故需探究治疗乳腺癌转移的新型药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对乳腺癌转移的作用仍未知。本文旨在探究CTAB对乳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使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TAB作用24 h和48 h后细胞的OD值,探究CTAB对乳腺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筛选CTAB的最大无毒性浓度。然后使用伤口愈合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研究CTAB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接着建立BALB/c小鼠乳腺癌原位肺转移模型,每隔3天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CTAB并称量小鼠体重探究CTAB在体内对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响。接种4T1细胞30天后处死小鼠,肺切片进行H&E染色。进一步探究CTAB作用机制:通过肿瘤微球体形成实验、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并通过q RT-PCR和WB检测CD44和CD133含量探究CTAB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影响。使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WB)检测对照组(CON组)和CTAB组(CTAB组)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记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以及Snail和Twist的表达水平,探究CTAB对乳腺癌细胞和小鼠EMT进展的抑制作用。使用WB检测CTAB对细胞中AMPK的激活情况,接着利用AMPK的抑制剂Compound C(Com C)进行伤口愈合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并检测EMT相关蛋白表达,进一步探究CTAB是否调控AMPK进而影响细胞迁移和EMT。最后检测ALT、AST和BUN,初步验证CTAB是否具有一定的系统安全性。本研究发现CTAB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并且可以减少小鼠肺转移结节数和减小病灶的尺寸。验证CTAB作用机制发现,CTAB降低肿瘤干细胞干性及干细胞比例,下调干细胞标记物CD44和CD133的表达。CTAB增强乳腺癌细胞和小鼠中E-cadherin的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以及Snail和Twist的表达。此外CTAB激活AMPK抑制EMT进展和细胞迁移。最后证明CON组和CTAB组两组小鼠体重、ALT、AST和BUN无明显差异。CTAB通过调控乳腺癌干细胞并激活AMPK抑制EMT进展从而抑制乳腺癌肺转移。CTAB具有一定的系统安全性,CTAB具有临床治疗乳腺癌转移的潜力。
李林达,丁奇寒,陈深宝,吕守芹,龙勉,郭兴明[2](2021)在《CD44-配体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与功能调控》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广谱表达的细胞粘附分子, I型跨膜糖蛋白CD4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过程,对于介导细胞信号转导,调节组织稳态等功能具有关键作用.特别地, CD44-选择素、CD44-透明质酸相互作用介导的细胞粘附动力学在经典炎症反应、肿瘤转移或组织特异的肝脏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综述分别从细胞层次粘附动力学、二维与三维条件下的分子层次反应动力学、原子层次微观结构以及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综述了CD44-选择素、CD44-透明质酸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尚待回答的生物力学问题.力学、物理因素对生命活动的不可或缺性逐渐被研究者们接受,力学医学、力学免疫学、力学组学等新概念相继提出.生理、病理条件下, CD44-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细胞粘附必将受到血流剪切、基底硬度等力学、物理微环境的调控,但是其调控机制还远不清楚.基于此,本文就CD44-配体相互作用相关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主要包括:力学、物理因素如何调控CD44-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细胞粘附动力学及其内在机制;CD44-配体相互作用反应动力学的力学调控规律及结构基础是什么;以及力学作用下CD44-配体相互作用原子层次的微观结构如何发生动态演化.本文可为深入理解CD44-配体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结构功能关系提供线索.
张瑞娟[3](2020)在《CD44表达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影响》文中指出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和化疗为主,但仍存在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已有研究显示CD44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提示CD44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靶点。CD44是一类非激酶的单链跨膜糖蛋白,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与细胞微环境的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并调节细胞增殖。CD44可经细胞裂解酶的作用释放CD44ICD,进而调控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发现少于100个具有CD44+/CD24-/low表型的乳腺癌干细胞可以在异种移植模型中引起85%的肿瘤形成,表明了CD44+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流式细胞术确定三阴性乳腺癌MDA MB231细胞系具有很高比例的CD44+/CD24-/low细胞亚群。通过设计sh RNA进行靶向沉默乳腺癌干细胞的CD44蛋白表达,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沉默CD44蛋白表达的效率。在沉默CD44蛋白表达的细胞中加入H2O2刺激后发现细胞内ROS水平升高,说明CD44蛋白表达提高细胞对外界ROS的防御能力。三阴性乳腺癌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亚群,消灭肿瘤干细胞能够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我们使用常用的治疗癌症的药物Doxorubicin、Olaprib、BMN673进行治疗,通过MTT法检验细胞的增殖,结果显示沉默CD44蛋白表达后抑制了细胞的增殖,说明沉默CD44蛋白表达的细胞对Doxorubicin更加敏感。进一步研究发现靶向沉默CD44联合阿霉素治疗能够增加乳腺癌干细胞线粒体膜的通透性,从而加速细胞的凋亡。本实验通过靶向沉默CD44联合阿霉素消除乳腺癌干细胞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一种选择。
郭利明[4](2020)在《miR-346介导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促进宫颈癌的生长和转移》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类型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的微小膜泡,外泌体中富含各种核酸,蛋白质和酶类等。外泌体作为将特定蛋白质或核酸等物质远距离传递的媒介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包括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凋亡、肿瘤的血管形成及免疫抑制等方面。外泌体miRNAs是目前肿瘤研究的前沿热点,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外泌体来源的miRNAs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们前期的实验研究中发现,miR-346在宫颈癌中通过靶定m RNAs的3’UTR区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宫颈癌细胞的恶性行为,最终影响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基于外泌体的传递作用和miR-346的促肿瘤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含有高表达miR-346的外泌体对肿瘤细胞本身和肿瘤微环境相关细胞的影响、外泌体进入靶细胞发挥促癌作用的机制研究以及外泌体介导进入受体靶细胞的分子机制进行详细的阐述。【研究方法】首先利用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宫颈癌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纳米粒子追踪技术和Western blot实验对提取的外泌体进行形态、大小、标志蛋白的鉴定。然后,构建了稳定表达miR-346的细胞系,提取外泌体,RT-q PCR检测外泌体中miR-346的表达,建立细胞共培养模型,并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细胞-基质粘附实验、细胞-细胞粘附实验、ELISA实验、小鼠异位成瘤实验和体内肿瘤转移实验等,探究高表达miR-346的外泌体在体内外的功能性作用。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了miR-346在He La细胞和肿瘤相关基质细胞中可能的靶基因,并用EGFP荧光报告系统对其靶定作用进行验证,通过Western blot实验、RT-q PCR实验检测了miR-346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通过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Western blot实验、RT-q PCR实验、ELISA实验探究了miR-346的靶基因的功能,最后通过挽救实验验证了miR-346是通过调控靶基因影响细胞功能的。接着,我们构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融合蛋白的细胞系,提取外泌体,将其作用于He La细胞,荧光定位实验验证外泌体成功进入受体靶细胞;进而,提取高表达miR-346的外泌体蛋白进行银染结合质谱分析筛选与外泌体进入受体细胞相关的蛋白分子,通过大量文献查阅结合实验验证确定这一分子是CD44;然后对CD44进行Flag亲和纯化及质谱分析筛选CD44的相互作用蛋白,然后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免疫荧光试验、Western blot实验、q PCR实验、ELISA实验以及挽救实验最终确定外泌体进入受体细胞的详细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我们成功提取了含双层膜结构、直径为30-150 nm粒径、有CD63、CD9、TSG101等标志蛋白表达的外泌体。而且确定了外泌体可以进入受体靶细胞。通过构建过表达miR-346的稳定细胞系,提取外泌体并检测到miR-346的表达高于对照组。高表达miR-346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能够促进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粘附作用和巨噬细胞的转化,在体内可以促进小鼠异位肿瘤的生长和肿瘤的肺转移。然后,生物信息学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在He La细胞中miR-346可以直接靶定并下调SMAD4的表达,在肿瘤相关基质细胞中miR-346直接靶定并上调SMYD3和Bcl-6的表达,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确定了SMAD4对肿瘤细胞活性、生长、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同时确定了SMYD3和Bcl-6参与肿瘤相关基质细胞为肿瘤转移提供条件的过程。另外,我们发现外泌体上的跨膜蛋白CD44可以通过与HYAL2相互作用并下调其表达,减弱HYAL2对透明质酸HA的降解作用,进而促进CD44与HA的受体-配体作用最终促进外泌体进入受体靶细胞。【研究结论】我们发现宫颈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富含miR-346,过表达miR-346的外泌体通过CD44与HA的受配体作用促进外泌体进入受体靶细胞。进入受体靶细胞后的外泌体释放miR-346,使靶细胞中的miR-346的表达升高,高表达的miR-346通过下调宫颈癌细胞中SMAD4以及上调肿瘤相关基质细胞中的SMYD3和Bcl-6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的生长和转移。此外,体内动物实验也证明高表达miR-346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总之,外泌体作为携带各种信号分子的媒介,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可能为宫颈癌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基础。
张晓珊[5](202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D166、CD44、Lgr5的表达 ——对癌症进展和预后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致死率都较高。病因与饮食习惯(过热、过硬的食物)、生活环境(微量元素钼缺乏)及遗传因素等相关。由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常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被确诊时往往已处于转移阶段,因此预后较差。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中具有显着自我更新能力的一小部分细胞,通常占全部肿瘤细胞的5%以下,肿瘤的生长和增殖依赖于这部分细胞。研究表明,在很多实体肿瘤中CSCs已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CSCs表面存在多种标记物,且CSCs可由细胞表面标记物识别。但对于肿瘤中的CSCs表面的最佳标记物尚无共识。CD166、CD44、Lgr5是常见的表面标记物,在其它肿瘤中已有研究证实了它们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但关于它们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本研究中着重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D166、CD44、Lgr5的表达对癌症进展和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的生物样本库中收集了 65个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石蜡块和16个对照组织石蜡块,查询和收集这些ESCC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及随访信息(45例ESCC)。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了 65例和16例对照食管组织中CSCs表面标记因子CD166、CD44和Lgr5的表达,并分析了这些CSCs表面标记因子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评估了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CD166、CD44和Lgr5表达的预后意义。结果(1)IHC结果表明,未在食管对照组织中检测出的CD166的表达,而ESCC组织中CD166的表达率为87.69%(57/65),两者相比 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对照组织和ESCC组织之间CD44的表达没有差异(P>0.05),同样Lgr5的表达未在两组之间发现差异(P>0.05)。(2)在ESCC组织中CD166、CD44和Lgr5表达水平之间没有发现相关性。(3)临床病理分析显示,ESCC组织中的CD166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及TNM分期(P<0.05)相关。并且发现ESCC晚期TNM患者CD44表达水平降低(P<0.05)。未发现Lgr5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4)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CD166的过表达与ESCC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在另外两种因子中发现同样的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CD166的表达量(P=0.001)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CD166的表达增加(P=0.000)是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D166是潜在的预后标记物,且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晚期进展相关。
周乃珍[6](2019)在《基于P(MVE-alt-MA)的凝胶用于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的研究》文中指出癌干细胞(CSCs)与癌症转移、侵袭、恶性转变等行为相关,被普遍认为是化/放疗抗性和癌症复发的重要根源。为了更加针对性地研究其作用机制,需要分离或富集出CSCs。近年来随着三维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水凝胶因具有广阔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而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外基质相当于一个多组分的凝胶体系。本论文以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交替共聚物[P(MVE-alt-MA)]为主要原料,构造了基于P(MVE-alt-MA)的三个可控的凝胶体系,仿造细胞外基质结构和性质的特点,从基质的硬度、形貌、成分及粘附性等方面进行调节,试图揭示这些因素对卵巢癌CSCs干性表达的影响。凝胶的结构通过扫描电镜、红外、溶胀率和流变等手段进行了充分的表征。首先构建最简单的聚乙二醇(PEG)交联的P(MVE-alt-MA)凝胶体系(简写为PEMM),并在此基础上加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以仿造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的性质。另外,加入海藻酸盐以模拟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质酸,从组分上更进一步地仿造细胞外基质的性能。应用这些仿细胞外基质的可控的凝胶体系实现了对单一因素进行精确且独立的调控,并研究其对CSCs干性表达的影响,最终筛选出CSCs干性基因高表达的细胞进行体内成瘤实验,初步探究肿瘤侵袭、迁移、恶性转变等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PEG交联的P(MVE-alt-MA)凝胶的弹性模量对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的影响。通过控制交联密度制备两种硬度的PEMM凝胶(12 k Pa和97 k Pa),随着交联度的增加,凝胶的网络结构越紧密,弹性模量越大,溶胀率越低。细胞的增殖和活力检测证实了该凝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凝胶的特性利于SK-OV-3卵巢癌细胞的球状体形成。联合多种CSCs标志物及耐药性检测分析显示凝胶培养的球状体细胞获得一定的癌干细胞样特性,耐药性增强,且较软凝胶中尤为显着。同时肿瘤侵袭、迁移以及恶性转变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揭示了基质硬度参与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Wnt等信号通路,影响卵巢癌侵袭性、EMT以及非CSCs向CSCs转变的能力。相对2D培养板及97 k Pa硬基质来说,12 k Pa软基质、大孔径形貌、高溶胀性凝胶PEMM-1中卵巢癌细胞的干性及恶性程度更高。此项研究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为研究基质因素对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的影响提供了平台。(2)PEG交联的P(MVE-alt-MA)凝胶中RGD含量对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的影响。在PEMM凝胶基础上通过控制RGD含量制不同表面粘附特性的凝胶,发现细胞行为受基质表面RGD含量的影响,低RGD含量表面培养的3D细胞聚集体获得一定的癌干细胞样特性,耐药性增强,而高RGD含量表面的细胞铺展明显,药敏性增高。另外低浓度的RGD并未改变基质硬度对CSCs富集的效应关系,而基质硬度的差异对癌细胞行为的影响在高浓度的RGD凝胶中不再明显。并且较硬凝胶中RGD的存在对于癌细胞行为的影响没有软凝胶中的显着,基质硬度影响了RGD的功能发挥。卵巢癌细胞与基质表面的RGD结合,涉及到基质表面细胞的粘附程度影响其形态和分化状态,进而影响其癌细胞干性的表达以及EMT等过程。高RGD表面Snail、MMP9、IL-6和Wnt1下调,影响了卵巢癌侵袭性、CSCs干性的获得及非CSCs的转化相关信号通路。说明了RGD含量和基质硬度共同作用于CSCs干性、EMT、IL-6和Wnt通路的表达。(3)PEG交联的P(MVE-alt-MA)和海藻酸盐双网络凝胶对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的影响。制备了三种双网络凝胶,其由PEMM形成的第一重网络以及阳离子(Sr2+、Ca2+或Fe3+)交联的海藻酸盐形成的第二重网络(Sr Alg、Ca Alg或Fe Alg)所构成。对双网络凝胶的硬度、形貌和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了解其对CSCs富集的影响。经检测发现仅PEMM/Fe Alg凝胶可供细胞长期生长增殖,且利于SK-OV-3细胞的球状体形成。同时PEMM/Fe Alg凝胶培养的球状体细胞获得一定的癌干细胞样特性,耐药性增强,且PEMM-I/Fe Alg凝胶尤为显着,而不同时间点CSCs标志物的变化也说明了其各自的作用阶段。基质成分、硬度和形貌共同参与调节EMT、IL-6以及Wnt等信号通路,影响卵巢癌的侵袭性以及非CSCs向CSCs的转化。PEG交联的P(MVE-alt-MA)凝胶中海藻酸盐的加入既能改变基质成分,又可通过调控双网络结构进而引入离子并改变基质硬度和形貌,是较为理想的研究模型。(4)基于P(MVE-alt-MA)的凝胶富集的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的致瘤性评价。通过从凝胶基质的成分、硬度、形貌及粘附特性等方面对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影响的研究,初步筛选出利于CSCs富集的培养环境,并从中选取CSCs标志物表达较高、耐药性较强、恶性通路激活较显着的PEMM-1和PEMM-I/Fe Alg凝胶培养的细胞进行致瘤性评价。由接种的细胞量、成瘤所需的时间以及瘤体的重量和体积表明,即便凝胶培养组的细胞接种量(1×105)比2D对照组的(1×106)少一个数量级,但其成瘤较快,瘤体也更大,且CSCs干性的表达依然增强,进一步证实了基于P(MVE-alt-MA)的凝胶富集的癌干细胞样细胞中CSCs比例的增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构造仿细胞外基质的不同种类的凝胶体系,系统探讨了凝胶的各种因素对肿瘤细胞行为的影响,进而达到对CSCs的富集,为体外肿瘤病理分析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模型和研究平台。
张汝[7](2019)在《功能化纳米芯片的界面设计用于肿瘤细胞及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生物系统中的低丰度和高样本复杂性,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难度极大,然而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在疾病的诊断、药物筛选、预后评估和治疗手段选择等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蛋白类和肿瘤细胞类作为两种主要的生物标志物在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种技术如电化学传感器、质谱、蛋白质印迹法等方法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然而,以质谱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技术为例,受限于高昂的设备成本和复杂繁琐的操作。由于电化学方法其高灵敏、检测快速、操作简便等显着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蛋白类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但在检测复杂生物样本中的低浓度生物标志物时,传统电化学传感器受限于有限的灵敏度和严重依赖昂贵且不稳定的抗体,因此开发新型高效无抗体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蛋白类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意义重大。循环肿瘤细胞是一种特殊的肿瘤细胞类生物标志物,其筛选方法一般需要先对血液中低浓度的细胞进行有效富集,再通过荧光等方法进行鉴别,主要需要解决以下问题:i)单细胞或者稀有细胞的高灵敏检测;ii)假阳性率;iii)细胞荧光成像低信噪比;iv)细胞荧光成像窄动态范围。与传统的循环肿瘤细胞筛选方法不同,富集的循环肿瘤细胞在磁力挤压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调节细胞表面的生物标志物分子与等离子共振芯片之间的距离,从而更进一步增强循环肿瘤细胞的荧光强度,有效地提高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灵敏度并降低假阳性率。针对本领域尚未解决的科学和应用问题,本论文开发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蛋白类生物标志物检测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筛选方法,用于深入研究肿瘤细胞及其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与分析,主要的工作如下:(1)我们报道了一种新型传感器界面设计,主要基于配体-蛋白相互作用的无标记电化学传感器(ITO-MWCNTs-PDDA-HA),用于蛋白类生物标志物CD44和CD44+肿瘤细胞的无标记高灵敏检测。该传感器界面具有以下主要优点:i)使用HA(hyaluronic acid)配体以无标记方式捕获CD44;ii)组装MWCNTs-PDDA纳米复合材料以提高传感器性能(过电势降低77 mV和的电化学信号增强6.2倍);iii)优化了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条件;iv)在宽检测范围内检测蛋白类生物标志物CD44和CD44+肿瘤细胞;v)高特异性、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57%,n=5)、长期稳定性(14天)。基于配体-蛋白特异性检测界面,该电化学传感器可以推广到多种蛋白类生物标志物的检测。(2)我们介绍了一种纳米金岛界面用于肿瘤细胞的荧光增强成像,和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其近红外荧光强度提高了50-120倍。同时我们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等离子体荧光增强的重要参数进行模拟,包括i)金属种类,如银、金、铝和铜;ii)金岛岛状结构的密度;iii)金岛岛状结构的厚度。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分析了等离子体金芯片上在不存在和存在磁力条件下的荧光增强效应产生的机理,并且通过近红外荧光扫描仪、近红外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手段验证了在等离子体芯片上,免疫磁力富集是三类肿瘤细胞(MCF-7、SKBR-3、COLO-205)进一步荧光增强效应的主要原因(增强系数依次为4.679倍、6.670倍、6.022倍),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础。(3)我们介绍了一种纳米金岛功能化芯片用于循环肿瘤细胞高效筛选,大大提高了循环肿瘤细胞筛选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同时在近红外扫描仪的辅助下,循环肿瘤细胞筛选方法可以摆脱传统方法依靠人工计数的不足,大大地拓展了CTC筛选的应用范围。总之,我们报道了单细胞水平癌症患者的CTC近红外荧光筛选方法。基于该筛选平台,此技术可以推广到用于多种肿瘤细胞类生物标志物的高效检测。综上,本文以功能化界面设计为基础,开发了一种无标记的高灵敏电化学传感器和一种新型循环肿瘤细胞筛选的芯片,不仅开发了肿瘤细胞及其生物标志物的高效分析新方法,同时也有助于用于高灵敏检测的功能化界面设计。
周平[8](2019)在《新型化合物通过结合Myoferlin升高RhoA活性抑制肿瘤转移》文中研究表明肿瘤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中脱落,再通过血管/淋巴管转移到不同部位,并在远端部位沉降和生长的过程。肿瘤转移是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90%的癌症患者死于肿瘤转移。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性之一,转移与肿瘤大小、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多数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转移。目前,癌症研究主要集中于开发早诊试剂或抑制肿瘤生长的药物上,然而肿瘤转移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尚未取得突破性治疗进展,全球范围内尚未有特异性抑制肿瘤转移的药物上市。在我们的前期工作中,通过高通量的方法从化合物库中筛选得到了4-甲基-3-硝基苯甲酸,能够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细胞转移而不杀伤细胞。由于4-甲基-3-硝基苯甲酸活性较低,水溶性差,我们对其进行结构衍生,并筛选得到了活性更强的TCI04。首先,我们优化了TCI04的合成和纯化方法,确保其纯度大于99.9%,符合临床前药物研究的标准;然后,通过MTT增殖实验、流式细胞周期实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大鼠亚急毒实验评价了TCI04的安全性。TCI04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4T1的IC50分别为2449.07和2897.64μM,对细胞周期也无明显影响。在体外药效学评价中,TCI04能够有效抑制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脑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且增强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此外,TCI04还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运动性降低其体外成管能力。在体内B16-F10/C57人工黑色素瘤转移模型和乳腺癌模型中,TCI04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转移和血管生成,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进一步通过基于Biacore-MS的垂钓实验发现TCI04的作用靶点为Myoferlin蛋白,KD值为1.694±0.608μM。TCI04结合在Myoferlin的C2B功能域,抑制Myoferlin从核周向细胞膜的转位,表现出与siRNA降表达Myoferlin相似的表型,包括逆转EMT、增大黏着斑、促进应力纤维的形成等。为了进一步解析TCI04通过结合Myoferlin抑制细胞运动的分子机理,我们通过蛋白质组学的方法解析了全部与Myoferlin相互作用的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富集在蛋白的细胞器定位、应力纤维形成和解聚的过程以及Rho GTPases相关的信号通路中。进一步研究发现,TCI04可以通过两条通路升高RhoA的活性。第一条通路,TCI04与Myoferlin结合后,抑制Myoferlin与Caveolin-1的结合,影响了脂筏的形成,进而使依赖于脂筏的RND1失活,降低p190 RhoGAP的活性,减少RhoA-GTP的水解,使RhoA活性升高;第二条通路,TCI04破坏了Myoferlin与Caveolin-1的结合,使Caveolin-1不能正常自聚,使得Tyr14位点被暴露并被磷酸化,p-CAV1 Y14的含量升高并促进与之结合的RhoGEF(VAV2)的活性,促进RhoA-GDP向RhoA-GTP结合形式的转换,升高RhoA活性。总体来说,TCI04是一种低毒性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够通过结合Myoferlin并作用于其下游通路升高RhoA的活性,进而增强肿瘤细胞与基质的黏附,促进应力纤维的形成,抑制肿瘤细胞转移。TCI04有希望被开发成一种特异性阻断肿瘤转移的药物,代表着一种新的低毒性抗肿瘤疗法。
闫泓霏[9](2019)在《CYS1及NPTX1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晚期及转移性胃癌死亡率高,生存期短。寻找可以预测预后的分子迫在眉睫。CYS1(Cystin1)是一种小分子蛋白。其异常表达会引起原始纤毛的形成以及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纤毛相关性疾病。在肿瘤相关研究中发现,CYS1在胰腺肿瘤中较正常组织低表达,并且是肝生长因子的靶基因。而一项数据分析发现,CYS1是胃癌预后的不良因素。目前,CYS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的生物学行为及机制仍不明确。NPTX1(Neuronal pentraxin 1)是一种高度保守蛋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肿瘤中因其异常甲基化而多低表达。但有研究表明NPTX1与细胞的迁移能力相关。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CYS1及NPTX1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及参与调控胃癌转移的机制,为提高胃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提供新的策略。研究方法:1、应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及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分析CYS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2、采用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3、转染siRNA及慢病毒下调目标蛋白表达;4、采用cDNA质粒及慢病毒上调目标蛋白表达;5、采用悬滴实验检测细胞-细胞间粘附能力;6、采用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实验检测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能力;7、采用Transwell法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8、采用肿瘤细胞-腹膜间皮细胞粘附实验测定胃癌细胞与腹膜间皮细胞间的粘附能力;9、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10、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蛋白质间的结合能力;11、采用质谱分析检测与目标蛋白结合的蛋白;12、采用核浆分离实验检测目标蛋白细胞浆及细胞核表达水平;13、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定位;14、采用小鼠腹膜转移模型进行体内研究;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及Graphpad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实验结果均重复3次,并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YS1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通过对GEO及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癌旁组织,CYS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CYS1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对比CYS1低表达患者差。2、CYS1与胃癌腹膜转移相关。通过对GSE62254数据集分析发现CYS1高表达组患者腹膜转移较多,并且腹膜转移患者CYS1表达水平较高。3、CYS1促进小鼠腹膜转移。应用慢病毒下调SGC7901细胞CYS1表达水平。16天后沉默CYS1组小鼠腹膜结节数显着少于对照组小鼠。x4、CYS1促进肿瘤细胞-腹膜间皮细胞粘附。充分验证利用siRNA沉默SGC7901及HGC27细胞的效率后及应用过表达质粒及病毒上调CYS1的效率后。肿瘤细胞-腹膜间皮细胞粘附实验显示,沉默CYS1后SGC7901及HGC27细胞与腹膜间皮细胞SV5间粘附能力减弱,过表达后这种粘附能力升高。5、CYS1抑制细胞-细胞间粘附作用。悬滴实验结果提示,沉默CYS1后肿瘤细胞-细胞间粘附能力升高,过表达CYS1后其粘附能力下降。6、CYS1促进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能力。细胞-细胞外机制粘附实验提示,沉默CYS1后,SGC7901及HGC27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能力显着减弱,过表达CYS1后这种粘附能力升高。7、CYS1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沉默CYS1后,SGC7901及HGC2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减弱,过表达CYS1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8、CYS1抑制细胞间粘附连接。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沉默CYS1后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表达水平升高,过表达CYS1后E-ca表达水平下调。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不存在这种改变。9、CYS1抑制E-钙粘蛋白/β-连环蛋白复合物形成。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沉默CYS1后E-ca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结合能力升高,过表达CYS1后E-ca与β-catenin结合能力下降。10、CYS1促进PHB2与E-ca竞争性结合β-catenin。免疫共沉淀实验提示,在过表达CYS1的细胞中,用β-catenin同时沉降PHB2及E-ca,β-catenin与E-ca结合下降,与PHB2结合升高。11、过表达CYS1同时沉默PHB2逆转CYS1抑制细胞-细胞间粘附作用。悬滴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CYS1后细胞-细胞间粘附能力下降,同时用siRNA沉默PHB2后,较CYS1过表达组,细胞-细胞间粘附能力升高。12、过表达CYS1同时沉默PHB2逆转CYS1下调E-ca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过表达CYS1后,SGC7901及HGC27的E-c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同时沉默PHB2后,E-ca表达水平较过表达CYS1升高。13、过表达CYS1同时沉默PHB2逆转CYS1促进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作用。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实验显示,过表达CYS1后SGC7901及HGC27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能力升高,同时沉默PHB2后肿瘤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能力较仅过表达CYS1下降。14、过表达CYS1同时沉默PHB2逆转CYS1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过表达CYS1后SGC7901及HGC2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升高,这种现象被同时沉默的PHB2所逆转。15、过表达CYS1同时沉默PHB2逆转CYS1促进肿瘤细胞-腹膜间皮细胞粘附能力。肿瘤细胞-腹膜间皮细胞粘附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CYS1后SGC7901与腹膜间皮细胞粘附能力升高,而同时沉默PHB2后这种现象并没有被逆转。16、CYS1促进β-catenin进入细胞核。核浆分离实验及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沉默CYS1后,细胞浆β-catenin表达升高,而细胞核内β-catenin表达减少。17、CYS1促进β-catenin靶基因表达。Q-RT-PCR及免疫印迹实验提示,沉默CYS1后β-catenin靶基因MMP2、MMP7、MMP9及CD44表达下调;过表达CYS1后靶基因表达升高,且这种表达升高可以被同时沉默PHB2逆转。18、NPTX1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通过对TCGA及GEO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癌旁组织,NPTX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NPTX1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对比低表达患者差。19、NPTX1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及粘附。利用siRNA下调BGC823及SNU216中NPTX1的表达,反之利用过表达质粒及病毒上调HGC27细胞NPTX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沉默NPTX1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减弱,过表达NPTX1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同时,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实验提示,沉默NPTX1后,BGC823及SNU216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能力显着减弱,过表达NPTX1后这种粘附能力升高。20、NPTX1与ECM受体及焦点斑功能相关。通过GSEA富集分析我们发现NPTX1高表达与ECM受体及焦点斑显着相关。21、NPTX1与ITG表达正相关。通过VENNY筛选出与NPTX1相关性最强的ITGA1及ITGA7。22、NPTX1通过ITG/FAK通路促进细胞伪足形成。免疫印迹实验显示沉默NPTX1后,ITG/FAK/Src通路相关蛋白下调,反之亦然。同时,免疫荧光实验显示沉默NPTX1后,BGC823细胞侵袭过程中伪足的形成减少。结论:1、CYS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2、CYS1促进胃癌腹膜转移;3、CYS1通过PHB2与E-ca竞争性结合β-catenin,抑制E-ca/β-catenin复合物形成,抑制胃癌细胞-细胞间粘附作用,促进胃癌腹膜转移;4、CYS1促进β-catenin入核激活其下游靶基因,促进胃癌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及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促进胃癌腹膜转移。5、NPTX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6、NPTX1通过促进整合素α1及α7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焦点斑的形成及肿瘤细胞的伪足形成,促进迁移及侵袭。
汤乔[10](2016)在《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对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合成并观察熊果酸和阿司匹林的新型偶联物Asp-UA对乳腺癌侵袭转移能力的作用,研究其体内外抗肿瘤转移的活性及其对细胞内粘附转移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该偶联物抗乳腺癌粘附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对熊果酸和阿司匹林进行偶联反应制得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采用IR、1H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确证;采用MTT法对Asp-UA进行细胞毒性检测,测定其对不同乳腺癌细胞及人源正常细胞的毒性,筛选出药物安全有效的浓度范围;体外实验采用细胞粘附、迁移及侵袭实验分别检测Asp-UA对乳腺癌细胞相应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4T1细胞BALB/c小鼠实验性肺转移模型,评价Asp-UA的体内抗肿瘤转移活性;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qRT-PCR法、免疫组化法以及免疫荧光法研究了 Asp-UA在体内外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机制,检测乳腺癌粘附、侵袭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其对乳腺癌整合素相关信号通路、EMT信号通路中有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在低浓度范围内,Asp-UA对乳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毒性都比较小;与对照组、UA和Asp相比,Asp-UA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的粘附、迁移及侵袭均具有更加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体内4T1小鼠乳腺癌实验性肺转移模型的结果显示,80 mg/kg的各药物灌胃28天后,小鼠肺转移结节数均有所减少,并且Asp-UA的抑制效率明显高于UA和Asp,同时我们未发现小鼠体重下降以及内脏组织毒性等明显药物毒副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Asp-UA能明显抑制MMP-2、MMP-9、COX-2等肿瘤侵袭相关蛋白酶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此外,Asp-UA有效调控乳腺癌细胞粘附转移信号通路中整合素α6β1、CD44、EGFR、ERK和PTEN的表达以及EMT信号通路中E-cadherin、β-catenin 蛋白的表达。结论:在安全有效的浓度范围内,Asp-UA体内外均能显着的干预乳腺癌细胞的转移而不显着影响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生长;其抗乳腺癌粘附转移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肿瘤细胞细胞相关粘附、侵袭分子的表达及调控乳腺癌细胞中EMT、整合素介导相关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乳腺癌转移的发生。
二、细胞粘附分子CD44与乳腺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粘附分子CD44与乳腺癌(论文提纲范文)
(1)CTAB抑制乳腺癌转移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乳腺癌简介 |
1.1.1 乳腺癌亚型及现状 |
1.1.2 乳腺癌治疗 |
1.1.3 乳腺癌转移 |
1.2 乳腺癌机制研究 |
1.2.1 乳腺癌转移机制概要 |
1.2.2 EMT研究进展 |
1.3 乳腺癌干性研究现状 |
1.4 季铵盐及CTAB的应用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思路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2 实验试剂 |
2.1.3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复苏 |
2.2.2 细胞冻存 |
2.2.3 细胞培养 |
2.2.4 细胞活力测定 |
2.2.5 总RNA提取 |
2.2.6 总蛋白提取及蛋白浓度测定 |
2.2.7 逆转录和实时定量PCR |
2.2.8 Western blot |
2.2.9 细胞伤口愈合实验 |
2.2.10 Transwell迁移实验 |
2.2.11 H&E染色 |
2.2.12 肿瘤微球体形成实验 |
2.2.13 流式细胞术 |
2.2.14 免疫荧光 |
2.2.15 动物水平实验 |
2.2.16 ALT活力测试 |
2.2.17 AST活力测试 |
2.2.18 BUN含量测试 |
2.2.19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CTAB对乳腺癌细胞活力的作用 |
3.2 CTAB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
3.3 CTAB在体内抑制乳腺癌的肺转移 |
3.4 CTAB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作用 |
3.4.1 CTAB对乳腺癌肿瘤微球体形成的作用 |
3.4.2 CTAB对肿瘤干细胞比例的影响 |
3.4.3 CTAB对乳腺癌细胞干性标记物表达的作用 |
3.5 CTAB调控EMT通路关键标志物的表达 |
3.6 CTAB激活乳腺癌细胞中AMPK抑制迁移和EMT进展 |
3.6.1 CTAB可以激活AMPK |
3.6.2 抑制AMPK促进乳腺癌细胞迁移 |
3.6.3 抑制AMPK促进乳腺癌细胞EMT进展 |
3.7 CTAB在体内系统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
3.8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CD44-配体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与功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CD44概述 |
2 CD44-配体相互作用在炎症级联反应中的作用 |
2.1 CD44配体——选择素 |
2.2 CD44配体——透明质酸 |
3 CD44-配体相互作用的反应动力学及力学调控 |
4 CD44-配体相互作用的微观结构基础 |
5 CD44-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胞内信号通路 |
6 结论与展望 |
(3)CD44表达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乳腺癌研究现状 |
1.2 三阴性乳腺癌的分类 |
1.3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
1.4 乳腺癌干细胞研究现状 |
1.5 CD44 的在癌症中研究进展 |
1.5.1 CD44 的结构与功能 |
1.5.2 CD44 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5.3 CD44ICD对癌症干细胞调节作用 |
1.5.4 肿瘤干细胞与EMT转化 |
1.6 肿瘤干细胞中的线粒体的生物学特性 |
1.7 乳腺癌细胞的转移 |
1.8 乳腺癌的药物治疗 |
1.9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所用细胞系 |
2.1.2 抗体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化学试剂 |
2.1.5 相关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与传代 |
2.2.2 细胞冻存及细胞复苏 |
2.2.3 沉默细胞CD44 蛋白的表达实验步骤 |
2.2.4 MTT实验 |
2.2.5 线粒体活性氧的检测 |
2.2.6 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 |
2.2.7 蛋白质免疫印迹 |
2.2.8 Trizol法提取RNA |
2.2.9 RNA反转录 |
2.2.10 PCR反应 |
2.2.11 结果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细胞CD44 亚型的确定 |
3.2 CD44 对细胞的影响 |
3.3 药物对shCD44 沉默的MDA MB231 细胞的治疗效果 |
3.3.1 阿霉素抑制shCD44 沉默的MDA MB231 细胞增殖 |
3.3.2 Olaparib对 shCD44 沉默的MDA MB231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3.3 BMN673对shCD44 沉默对MDA MB231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 阿霉素抑制shCD44 沉默的MDA MB231 细胞的治疗机制探究 |
3.4.1 阿霉素抑制shCD44 沉默的MDAMB231 细胞EMT转化的影响 |
3.4.2 阿霉素对shCD44 沉默的MDA MB231 细胞内ROS的影响 |
3.4.3 阿霉素对shCD44 沉默的MDAMB231 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影响 |
3.4.4 阿霉素抑制shCD44 沉默的MDA MB231 细胞后对细胞凋亡的探究 |
3.5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miR-346介导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促进宫颈癌的生长和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宫颈癌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1.3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的形态特征 |
1.2.2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外泌体的粒径分布 |
1.2.3 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外泌体上标志蛋白分子的表达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过表达miR-346的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miR-346 在稳定表达pri-miR-346的He La细胞及其外泌体中的表达 |
2.2.2 稳定高表达pri-miR-346的He La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促进宫颈癌细胞的迁移 |
2.2.3 稳定高表达pri-miR-346的He La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促进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2.2.4 稳定高表达pri-miR-346的He La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促进宫颈癌细胞的EMT过程 |
2.2.5 ASO-miR-346 能够抵消过表达pri-miR-346 的外泌体促进He La细胞的恶性表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过表达miR-346的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肿瘤相关基质细胞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稳定高表达pri-miR-346的He La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促进CAF的细胞-基质粘附 |
3.2.2 稳定高表达pri-miR-346的He La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促进CAF的细胞-细胞粘附 |
3.2.3 稳定高表达pri-miR-346的HeLa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促进 CAF 细胞中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 |
3.2.4 稳定高表达pri-miR-346的He La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促进THP-1 细胞向M2巨噬细胞分化 |
3.2.5 ASO-miR-346 能够取消过表达miR-346 的外泌体对CAF细胞粘附的促进作用 |
3.2.6 ASO-miR-346 可以抵消过表达miR-346 的外泌体对THP-1向M2 型巨噬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四、过表达miR-346的外泌体在受体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统计学处理 |
4.2 结果 |
4.2.1 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46的靶基因 |
4.2.2 EGFP荧光报告载体验证miR-346 直接靶定SMAD4、SMYD3和Bcl-6 |
4.2.3 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iR-346对SMAD4、SMYD3和Bcl-6 的直接靶定作用 |
4.2.4 miR-346 调控SMAD4、SMYD3和Bcl-6 蛋白及m RNA的水平 |
4.3 讨论 |
4.4 小结 |
五、SMAD4在宫颈癌细胞中的作用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统计学处理 |
5.2 结果 |
5.2.1 pc DNA3/Flag/SMAD4和psh R-SMAD4 质粒有效性验证 |
5.2.2 SMAD4对He La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 |
5.2.3 SMAD4对He L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5.2.4 SMAD4对He La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
5.2.5 SMAD4对He La细胞EMT进程的影响 |
5.2.6 过表达SMAD4 可以取消过表达miR-346 的外泌体引起的对He La细胞恶性表型的促进作用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六、SMYD3和Bcl-6 在肿瘤相关基质细胞中的作用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1.3 统计学处理 |
6.2 结果 |
6.2.1 pc DNA3/Flag/SMYD3和psh R-SMYD3 质粒有效性验证 |
6.2.2 Bcl-6过表达和敲降质粒有效性验证 |
6.2.3 SMYD3 促进CAF细胞-基质间粘附 |
6.2.4 SMYD3 促进CAF细胞-细胞间粘附 |
6.2.5 过表达miR-346 的外泌体可以挽救psh R-SMYD3 引起的对CAF细胞粘附的抑制作用 |
6.2.6 Bcl-6 参与过表达miR-346 的外泌体促进THP-1向M2 型巨噬细胞分化 |
6.3 讨论 |
6.4 小结 |
七、过表达miR-346的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体内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方法 |
7.1.3 统计学处理 |
7.2 结果 |
7.2.1 高表达miR-346的外泌体促进人宫颈癌细胞祼鼠异位成瘤的生长 |
7.2.2 高表达miR-346的外泌体促进人宫颈癌细胞祼鼠体内肿瘤肺转移 |
7.3 讨论 |
7.4 小结 |
八、过表达miR-346的外泌体介导进入受体靶细胞机制的研究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实验材料 |
8.1.2 实验方法 |
8.1.3 统计学处理 |
8.2 结果 |
8.2.1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pc DNA3/EGFP-CD63的He La细胞系 |
8.2.2 荧光定位验证外泌体成功被受体HeLa细胞摄取 |
8.2.3 银染结合质谱分析定位在高表达miR-346的He La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膜上且有差异表达的膜蛋白 |
8.2.4 CD44参与介导外泌体进入受体细胞 |
8.2.5 HYAL2是CD44 的相互作用蛋白 |
8.2.6 CD44与HYAL2 在细胞膜上存在共定位 |
8.2.7 HYAL2抑制外泌体进入受体细胞 |
8.2.8 CD44 介导外泌体进入受体细胞依赖于HYAL2对HA降解作用的减弱 |
8.3 讨论 |
8.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进展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D166、CD44、Lgr5的表达 ——对癌症进展和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ALCAM/CD166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基于P(MVE-alt-MA)的凝胶用于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卵巢癌 |
1.1.1 卵巢癌转移 |
1.1.2 癌症起源 |
1.2 癌干细胞 |
1.2.1 CSCs特性及鉴定 |
1.2.2 CSCs标志物 |
1.2.3 肿瘤微环境 |
1.2.4 CSCs干性相关信号通路 |
1.2.5 耐药相关通路 |
1.3 CSCs的分离与富集 |
1.3.1 CSCs标志物法 |
1.3.2 无血清培养法 |
1.3.3 药物筛选法 |
1.3.4 细胞硬度检测法 |
1.4 构建微环境用于CSCs的分离与富集 |
1.4.1 生物材料模拟微环境 |
1.4.2 材料富集CSCs的可能机制 |
1.4.3 细胞外基质对干性的影响及CSCs的富集 |
1.4.4 合成材料对干性的维持及CSCs的富集 |
1.5 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EG交联的P(MVE-alt-MA)凝胶的弹性模量对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PEG交联的P(MVE-alt-MA)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2.3.2 细胞的接种与培养 |
2.3.3 细胞增殖及活性检测 |
2.3.4 CSCs相关标志物的检测 |
2.3.5 细胞耐药性检测 |
2.3.6 肿瘤侵袭、迁移、恶性转变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检测 |
2.3.7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凝胶的内部形貌 |
2.4.2 凝胶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3 凝胶的流变学性能 |
2.4.4 凝胶的溶胀性 |
2.4.5 SK-OV-3 细胞在凝胶中三维生长成球状体 |
2.4.6 球状体细胞的增殖及活性表达 |
2.4.7 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及PCR检测的球状体中CSCs相关标志物的表达与分析 |
2.4.8 球状体细胞的耐药性表达与分析 |
2.4.9 肿瘤侵袭、迁移、恶性转变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EG交联的P(MVE-alt-MA)凝胶中RGD含量对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RGD修饰的PEG交联的P(MVE-alt-MA)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3.3.2 细胞的接种与培养 |
3.3.3 细胞增殖及活性检测 |
3.3.4 CSCs相关标志物PCR检测 |
3.3.5 琼脂糖凝胶培养的细胞中标志物的检测 |
3.3.6 细胞耐药性检测 |
3.3.7 肿瘤侵袭、迁移、恶性转变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检测 |
3.3.8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凝胶的内部形貌 |
3.4.2 凝胶的氮元素分析 |
3.4.3 凝胶的力学性能 |
3.4.4 凝胶的溶胀性 |
3.4.5 SK-OV-3细胞在凝胶表面生长情况 |
3.4.6 细胞的增殖及活性表达 |
3.4.7 CSCs相关标志物的表达与分析 |
3.4.8 细胞的耐药性表达与分析 |
3.4.9 肿瘤侵袭、迁移、恶性转变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EG交联的P(MVE-alt-MA)和海藻酸盐双网络凝胶对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PEG交联的P(MVE-alt-MA)和海藻酸盐双网络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4.3.2 细胞的接种与培养 |
4.3.3 细胞增殖及活性检测 |
4.3.4 CSCs相关标志物的检测 |
4.3.5 细胞耐药性检测 |
4.3.6 肿瘤侵袭、迁移、恶性转变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检测 |
4.3.7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凝胶的内部形貌 |
4.4.2 凝胶的红外光谱分析 |
4.4.3 凝胶的流变学性能 |
4.4.4 凝胶的溶胀性 |
4.4.5 SK-OV-3细胞在凝胶中的三维生长成球状体 |
4.4.6 球状体细胞的增殖 |
4.4.7 凝胶中生长的球状体的活性表达 |
4.4.8 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及PCR检测的球状体中CSCs相关标志物的表达与分析 |
4.4.9 球状体细胞的耐药性表达与分析 |
4.4.10 肿瘤侵袭、迁移、恶性转变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P(MVE-alt-MA)的凝胶富集的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的致瘤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动物 |
5.3 实验部分 |
5.3.1 NCG鼠皮下人卵巢癌肿瘤模型的建立 |
5.3.2 肿瘤分析 |
5.3.3 肿瘤组织病理检测 |
5.3.4 CSCs相关标志物的免疫组化检测 |
5.3.5 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NCG鼠瘤体统计分析 |
5.4.2 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分析 |
5.4.3 瘤体中CSCs相关标志物表达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7)功能化纳米芯片的界面设计用于肿瘤细胞及生物标志物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癌症面临的诊断挑战 |
1.1.1 严峻的癌症形势 |
1.1.2 肿瘤细胞及其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意义 |
1.1.3 蛋白类生物标志物和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 |
1.2 电化学方法 |
1.2.1 电化学传感器方法简介 |
1.2.2 电化学方法在肿瘤细胞及其生物标志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
1.2.3 纳米材料用于电化学信号增强 |
1.2.4 配体-蛋白成为电化学传感器新方案 |
1.3 液体活检大背景下的循环肿瘤细胞筛选 |
1.3.1 液体活检和循环肿瘤细胞 |
1.3.2 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与分析 |
1.3.3 等离子共振荧光增强 |
1.4 本论文的目的、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电化学传感器界面设计用于高效CD44 的检测 |
2.1 前言 |
2.1.1 CD44 蛋白与肿瘤细胞的关系 |
2.1.2 电化学传感器基底层选择 |
2.1.3 电化学传感器增强材料层设计和选择 |
2.1.4 电化学传感器选择性捕获层设计 |
2.2 实验试剂、材料、仪器 |
2.2.1 实验试剂、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2.3.2 检测样本收集 |
2.3.3 肿瘤细胞稀释和电化学检测方法 |
2.3.4 标准品、血清和肿瘤细胞的电化学检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ITO电极的活性区域控制 |
2.4.2 无标记电化学传感器表征 |
2.4.3 电化学传感器的优化 |
2.4.4 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
2.4.5 电化学传感器对CD44 标准蛋白的检测 |
2.4.6 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CD44+阳性血清的检测 |
2.4.7 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CD44+肿瘤细胞样本的检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金岛界面设计用于细胞荧光增强的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材料、仪器 |
3.1.1 试剂与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芯片的制备 |
3.3.2 材料的表征 |
3.3.3 微流控装置的搭建 |
3.3.4 免疫磁珠的修饰 |
3.3.5 近红外荧光染料标记 |
3.3.6 肿瘤细胞的培养 |
3.3.7 微流控装置富集肿瘤细胞 |
3.3.8 近红外扫描仪和荧光显微镜成像 |
3.3.9 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磁珠及其芯片表征 |
3.4.2 近红外荧光增强分析 |
3.4.3 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结果 |
3.4.4 磁力对等离子体荧光增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金岛功能化芯片界面设计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分析 |
4.1 前言 |
4.2 实验试剂、材料、仪器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肿瘤细胞的培养 |
4.3.2 近红外荧光染料标记 |
4.3.3 CTC癌症患者病人血清收集方案 |
4.3.4 微流控装置富集循环肿瘤细胞及其鉴定 |
4.3.5 捕获效率测定 |
4.3.6 近红外荧光显微镜和扫描仪成像 |
4.3.7 循环肿瘤细胞的多种生物标志物分析 |
4.3.8 流式分析 |
4.3.9 癌症病人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肿瘤细胞鉴定和捕获效率分析 |
4.4.2 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
4.4.3 癌症病人循环肿瘤细胞分析 |
4.4.4 CTC筛选方法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2 展望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公开的专利 |
(8)新型化合物通过结合Myoferlin升高RhoA活性抑制肿瘤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TCI04的合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试剂及仪器 |
1.1.2 TCI04的合成 |
1.1.3 TCI04的纯化 |
1.1.4 ~1H-NMR |
1.1.5 MS |
1.1.6 HPLC |
1.2 结果 |
1.2.1 TCI04的波谱学表征 |
1.2.2 TCI04的纯度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TCI04的安全性评价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试剂及仪器 |
2.1.2 MTT实验 |
2.1.3 流式细胞周期实验 |
2.1.4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
2.1.5 大鼠亚急毒实验 |
2.1.6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 |
2.2 结果 |
2.2.1 TCI04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2 TCI04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2.2.3 TCI04的小鼠急性毒性 |
2.2.4 TCI04的大鼠亚急性毒性 |
2.2.5 TCI04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数据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TCI04的体外药效学评价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试剂及仪器 |
3.1.2 划痕实验 |
3.1.3 侵袭实验 |
3.1.4 黏附实验 |
3.1.5 HUVEC体外成管实验 |
3.2 结果 |
3.2.1 TCI04抑制肿瘤细胞迁移 |
3.2.2 TCI04抑制肿瘤细胞侵袭 |
3.2.3 TCI04增强肿瘤细胞黏附 |
3.2.4 TCI04抑制HUVEC细胞成管能力 |
3.3 讨论 |
3.3.1 TCI04抑制肿瘤细胞运动 |
3.3.2 TCI04通过抑制HUVEC细胞运动破坏成管 |
3.4 小结 |
四、TCI04的体内药效学评价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试剂及仪器 |
4.1.2 黑色素瘤人工转移模型 |
4.1.3 4T1原位乳腺癌模型 |
4.1.4 MDA-MB-231 异体移植瘤模型 |
4.2 结果 |
4.2.1 TCI04抑制黑色素瘤转移 |
4.2.2 TCI04抑制乳腺癌转移 |
4.2.3 TCI04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五、TCI04的作用靶点研究 |
5.1 对象和方法 |
5.1.1 试剂及仪器 |
5.1.2 Biacore垂钓实验 |
5.1.3 TCI04与Myoferlin共定位实验 |
5.1.4 TCI04与Myoferlin免疫共沉淀实验 |
5.1.5 Myoferlin与TCI04偶联的磁珠共沉降实验 |
5.1.6 Myoferlin降表达 |
5.1.7 免疫荧光染色FA和F-actin |
5.1.8 Western blotting分析ECAD、Vimentin、p-FAK表达量 |
5.1.9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1.10 分段过表达及序列 |
5.1.11 C2B功能域表达及复性 |
5.1.12 平衡解离常数测定 |
5.2 结果 |
5.2.1 Myoferlin是TCI04潜在结合靶点 |
5.2.2 TCI04与Myoferlin共定位 |
5.2.3 TCI04与Myoferlin共沉降 |
5.2.4 TCI04逆转EMT,促进黏着斑和应力纤维形成 |
5.2.5 TCI04结合在Myoferlin的C2B功能域 |
5.2.6 TCI04与Myoferlin C2B功能域的结合K_D |
5.3 讨论 |
5.3.1 TCI04与Myoferlin结合的特异性 |
5.3.2 TCI04与siMYOF作用结果相似 |
5.3.3 TCI04结合在Myoferlin的C2B功能域 |
5.4 小结 |
六、解析TCI04的作用机制 |
6.1 对象和方法 |
6.1.1 试剂及仪器 |
6.1.2 Western blotting实验 |
6.1.3 免疫荧光实验 |
6.1.4 细胞质膜分离 |
6.1.5 蛋白质组学研究 |
6.1.6 蔗糖密度梯度分离 |
6.1.7 免疫共沉淀实验 |
6.1.8 p190 RhoGAP活性测定 |
6.1.9 RhoA活性测定 |
6.2 结果 |
6.2.1 TCI04改变Myoferlin在细胞内分布 |
6.2.2 Myoferlin 结合蛋白解析 |
6.2.3 TCI04破坏Myoferlin与Caveolin-1 结合 |
6.2.4 TCI04减少RND1在脂筏上的分布 |
6.2.5 TCI04降低p190 RhoGAP活性 |
6.2.6 TCI04升高p-CAV1和p-VAV2 |
6.2.7 TCI04升高RhoA活性 |
6.2.8 RND1与p-CAV1结合强于CAV1 |
6.2.9 Myoferlin降表达对RND1与p-CAV1、CAV1结合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TCI04影响Myoferlin转位 |
6.3.2 TCI04对Myoferlin结合蛋白的影响 |
6.3.3 TCI04通过降低RND1/p190 RhoGAP活性和升高p-CAV1/p-VAV2升高RhoA活性 |
6.3.4 RND1通过与p-CAV1结合脱离脂筏 |
6.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肿瘤转移的信号通路及其靶向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CYS1及NPTX1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CYS1 通过抑制E-cadherin/β-catenin复合物形成促胃癌腹膜转移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数据库来源 |
2.2.2 细胞培养 |
2.2.3 siRNA转染 |
2.2.4 慢病毒构建及转染 |
2.2.5 Q-RT-PCR |
2.2.6 细胞活性检测 |
2.2.7 悬滴实验 |
2.2.8 肿瘤细胞-腹膜间皮细胞粘附实验 |
2.2.9 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实验 |
2.2.10 迁移和侵袭实验 |
2.2.11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2.2.12 免疫共沉淀 |
2.2.13 腹膜转移小鼠模型 |
2.2.14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
2.2.15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CYS1 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
3.1.1 GEO数据集显示CYS1 在胃癌中高表达 |
3.1.2 GSE62254 数据集显示CYS1 高表达患者预后差 |
3.1.3 胃癌腹膜转移患者CYS1 高表达 |
3.1.4 TCGA数据集显示CYS1 高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 |
3.2 CYS1 促进胃癌腹膜转移 |
3.2.1 体内实验证明CYS1 促胃癌腹膜转移 |
3.2.2 CYS1 在不同胃癌细胞中表达不同 |
3.2.3 CYS1在SGC7901及HGC27 中沉默及过表达效率验证 |
3.2.4 CYS1 促进胃癌细胞-腹膜间皮细胞间粘附 |
3.2.5 CYS1 降低胃癌细胞间粘附 |
3.2.6 CYS1 促进胃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能力 |
3.2.7 CYS1 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 |
3.3 CYS1 抑制E-cadherin/β-catenin复合物形成 |
3.3.1 CYS1 抑制E-ca/β-catenin复合物形成 |
3.3.2 CYS1 不影响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PHB2 介导CYS1 抑制的E-cadherin/β-catenin复合物形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siRNA转染 |
2.2.3 慢病毒构建及转染 |
2.2.4 Q-RT-PCR |
2.2.5 悬滴实验 |
2.2.6 肿瘤细胞-腹膜间皮细胞粘附实验 |
2.2.7 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实验 |
2.2.8 迁移及侵袭实验 |
2.2.9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2.2.10 免疫共沉淀 |
2.2.11 蛋白硝酸银染色实验(Pierce Silver Stain Kit) |
2.2.12 质谱分析 |
2.2.13 蛋白质核浆分离 |
2.2.14 免疫荧光 |
2.2.15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
2.2.16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CYS1 通过PHB2与E-cadherin竞争性结合β-catenin |
3.1.1 CYS1 通过PHB2与β-catenin结合 |
3.1.2 PHB2 结合CYS1 抑制E-ca/β-catenin复合物形成 |
3.1.3 PHB2 高表达患者预后差 |
3.1.4 沉默PHB2 可逆转CYS1 抑制细胞间粘附的作用 |
3.1.5 沉默PHB2 可逆转CYS1对E-钙粘蛋白表达抑制的作用 |
3.1.6 沉默PHB2 逆转CYS1 促进胃癌细胞-腹膜间皮细胞间粘附 |
3.1.7 沉默PHB2 可逆转CYS1 促进胃癌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 |
3.1.8 沉默PHB2 可逆转CYS1 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 |
3.2 CYS1 促进β-catenin入核激活其靶基因 |
3.2.1 CYS1 促进β-catenin入核 |
3.2.2 过表达CYS1 同时沉默PHB2 逆转β-catenin入核 |
3.2.3 CYS1 激活β-catenin靶基因 |
3.2.4 过表达CYS1 同时沉默PHB2 逆转β-catenin靶基因表达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NPTX1 通过整合素/FAK信号通路促进胃癌转移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数据库来源 |
2.2.2 细胞培养 |
2.2.3 siRNA转染 |
2.2.4 慢病毒构建及转染 |
2.2.5 Q-RT-PCR |
2.2.6 细胞活性检测 |
2.2.7 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实验 |
2.2.8 迁移和侵袭实验 |
2.2.9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2.2.10 免疫荧光实验 |
2.2.11 基因富集分析 |
2.2.12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NPTX1 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
3.1.1 NPTX1 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
3.1.2 NPTX1 高表达患者预后差 |
3.2 NPTX1 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 |
3.2.1 NPTX1 在不同胃癌细胞中表达不同 |
3.2.2 NPTX1 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 |
3.2.3 NPTX1 促进胃癌细胞粘附能力 |
3.3 NPTX1 通过整合素/FAK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伪足形成 |
3.3.1 NPTX1 高表达与焦点斑及ECM受体相关 |
3.3.2 NPTX1 与焦点斑及ECM受体功能相关 |
3.3.3 NPTX1 与整合素表达相关 |
3.3.4 NPTX1 促进肿瘤细胞与胶原蛋白及纤连蛋白粘附作用 |
3.3.5 NPTX1 通过ITG/FAK通路抑制肿瘤细胞伪足形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肿瘤转移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对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乳腺癌粘附转移的研究现状 |
1.1.1 乳腺癌的危害与治疗 |
1.1.2 乳腺癌浸润转移 |
1.2 熊果酸及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1 熊果酸及衍生物药理活性 |
1.2.2 熊果酸及衍生物抗肿瘤转移作用 |
1.3 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 |
1.3.1 阿司匹林及衍生物抗肿瘤药理活性 |
1.3.2 阿司匹林及衍生物抗肿瘤转移方面的应用 |
1.4 偶联药物的研究意义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体外干预乳腺癌细胞浸润转移的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主要的实验药品与试剂 |
2.1.2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耗材 |
2.1.3 常用溶液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2.2.3 细胞粘附实验 |
2.2.4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 |
2.2.5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 |
2.2.6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Asp和UA的化学偶联以及理化性质表征 |
2.3.2 Asp-UA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2.3.3 Asp-UA对正常细胞毒性研究 |
2.3.4 Asp-UA对MCF-7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能力的影响 |
2.3.5 Asp-UA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迁移 |
2.3.6 Asp-UA抑制肿瘤细胞侵袭 |
2.4 讨论 |
2.4.1 Asp-UA对MCF-7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
2.4.2 Asp-UA对MCF-7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的影响 |
2.4.3 Asp-UA对MCF-7和MDA-MB-231细胞侵袭穿膜能力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体内抗肿瘤粘附转移的作用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主要的实验药品与试剂 |
3.1.2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耗材 |
3.1.3 实验用动物 |
3.1.4 常用溶液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 |
3.2.2 4T1小鼠恶性乳腺癌实验性肺转移模型制备及实验 |
3.2.3 组织切片实验 |
3.2.4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Asp-UA对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 |
3.3.2 Asp-UA干预肿瘤细胞体内实验性肺转移的研究 |
3.3.3 Asp-UA对实验性肺转移小鼠的毒性研究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抗乳腺癌粘附转移作用的机制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主要的实验药品与试剂 |
4.1.2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耗材 |
4.1.3 常用试剂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 |
4.2.2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量变化 |
4.2.3 qRT-PCR测定肿瘤转移相关分子mRNA的表达 |
4.2.4 免疫组化 |
4.2.5 免疫荧光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FACS分析Asp-UA对MCF-7/MDA-MB-231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
4.3.2 Western Blot检测转移相关蛋白量变化 |
4.3.3 qRT-PCR探讨Asp-UA对乳腺癌转移相关蛋白mRNA生成的影响 |
4.3.4 免疫组化法检测Asp-UA对CD44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
4.3.5 免疫荧光法检测Asp-UA对EGFR在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Asp-UA对肿瘤细胞粘附分子和侵袭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
4.4.2 Asp-UA对乳腺癌细胞中α6β1整合素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3 Asp-UA对乳腺癌细胞中EMT信号传导的影响 |
4.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细胞粘附分子CD44与乳腺癌(论文参考文献)
- [1]CTAB抑制乳腺癌转移及其机制研究[D]. 李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CD44-配体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与功能调控[J]. 李林达,丁奇寒,陈深宝,吕守芹,龙勉,郭兴明. 力学学报, 2021(02)
- [3]CD44表达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影响[D]. 张瑞娟. 天津大学, 2020(02)
- [4]miR-346介导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促进宫颈癌的生长和转移[D]. 郭利明.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D166、CD44、Lgr5的表达 ——对癌症进展和预后的影响[D]. 张晓珊. 郑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P(MVE-alt-MA)的凝胶用于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富集的研究[D]. 周乃珍. 东南大学, 2019(02)
- [7]功能化纳米芯片的界面设计用于肿瘤细胞及生物标志物的分析[D]. 张汝.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新型化合物通过结合Myoferlin升高RhoA活性抑制肿瘤转移[D]. 周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CYS1及NPTX1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研究[D]. 闫泓霏.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10]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对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汤乔. 福州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