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偏头痛32例

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偏头痛32例

一、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偏头痛32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凯[1](2021)在《基于FPGA的智能头痛治疗仪的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治疗手段多元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脉冲治疗仪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和保健的电刺激设备被广泛使用。其安全可靠、无创高效的特点,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采用电刺激疗法治疗头痛,通过头皮将电脉冲输入人体头部,刺激头部某些因素发生一定的变化,可以调节各部分功能,有效的治疗头痛症状,同时具有按摩、保健等功效。目前,市面上的许多脉冲治疗仪都存在治疗针对性较弱、治疗效率相对较差及与电极接触有效率相对较低等缺点。因此,研制了一种专门用于头痛诊断的电脉冲式治疗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本次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治疗仪的治疗原理进行理论研究,比较及选定头针作用头部时的方式,设计了多个舵机和传感器组合控制自动加载方式。本文研究的头痛治疗仪,采用了Altera公司Cyclone IV系列的FPGA芯片作为主控制器,使用FPGA的Verilog HDL语言及搭建NOISⅡ系统,用DSP Builder工具与Matlab/Simulink联合开发设计的DDS波形发生模块,完成电极开关控制模块以及多路舵机控制的设计。对触摸屏人机交互模块以及各个模块的电源电路进行了设计。将最后完整控制电路下载并进行在线测试,完成验证,达到预期效果,证明其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完成样机后,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得出实验结论表明,本次课题设计的治疗仪达到治疗要求,自动化程度高且操作方便。

高倩倩[2](2021)在《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同单纯电针疗法治疗偏头痛及口服西药疗法治疗偏头痛对照,分别比较三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一周时、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一个月时的治疗效果,期以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纳入90例符合标准的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组(观察组)、单纯电针对照组(电针组)、口服西药对照组(西药组),各组均为3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穴位贴敷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5次,电针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周末休息,共治疗5周;单纯电针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疗法治疗,同观察组的操作、疗程一致;口服西药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g)治疗,每天10mg,持续治疗5周。三组均进行约为5周的治疗,记录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一周时的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及三组患者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一个月时的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评定及总体疗效对比,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1、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3、三组患者的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比较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间对比(P<0.05),不同的时间节点与治疗方法间交互效应显着(P<0.05),说明时间因素在不同治疗方案间发挥的作用有差异。结果表明在治疗1周时,三组间的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相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疗程结束后1个月时,三组间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电针组对比、观察组与西药组对比、电针组与西药组对比,均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电针组对于偏头痛患者的改善情况比西药组更好,而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电针组。4、本研究治疗期间,电针组出现1例轻度血肿的不良反应,采取处理措施后血肿消失,得到有效控制,西药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事件,均表现为口干,通过安全性评价以上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均未达终止治疗的要求,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故本研究所纳入的90例偏头痛患者(观察组、电针组、西药组各30例)均未见病例脱落情况,课题完成度好。结论:1、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疗法、单纯电针疗法、口服西药疗法,这三种疗法对于患者偏头痛的改善均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但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与西药组。2、三组治疗方法虽在治疗一周时的短期疗效未见明显差异,疗效相当,但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疗法在疗程结束时的近期及疗效结束后的中期疗效均优于电针组及西药组,临床疗效具有稳定性。3、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疗法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安全性。

戴晓辉[3](2021)在《灵龟八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比灵龟八法结合常规针刺与单纯应用常规针刺两种方法,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中临床疗效的差异,来评价灵龟八法的有效性。为灵龟八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收集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患者64例,运用SPSS23.0使用随机法分组,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剩余30例,治疗组脱落1例,剩余31例。两组均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予对相应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予常规针刺的同时,根据患者就诊的真太阳时,推算灵龟八法相应的组穴配合针刺。1次/日,6次/疗程,共2疗程,在结束治疗1月后随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三个时间点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价。采用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NIHSS评分表、Barthel评分表对患者感觉功能、神经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价。总体疗效采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017版)制定标准。结果1感觉障碍评定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前与随访积分组内对比,经统计学计算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后与随访两个时间点,两组积分进行组间对比,经统计学计算均p<0.05。提示两种治疗手段均可改善患者感觉障碍,且治疗组在改善感觉障碍方面的优于对照组。2 Barthel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前与随访积分组内对比,经统计学计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随访两个时间点,两组积分进行组间对比,经统计学计算均p<0.05。提示两种治疗手段均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治疗组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3 NIHS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前与随访积分组内对比,经统计学计算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后与随访时两个时间点,两组积分进行组间对比,经统计学计算均P>0.05。提示两种治疗手段均能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但两种治疗手段之间无显着差异。4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从总体疗效方面来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整体情况,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灵龟八法结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均有疗效。2在感觉障碍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灵龟八法结合常规针刺法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效更佳。3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灵龟八法结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相比,尚不能认为具有更佳的疗效。4在总体疗效方面,灵龟八法结合常规针刺相较于常规针刺对患者的整体状况改善具有更佳的疗效。

郎秋雯[4](2021)在《太阳刺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MRV影像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本课题通过太阳穴刺血治疗偏头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头痛指数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进行评分,证明太阳刺络放血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并采用静脉窦狭窄程度积分法(CCS)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磁共振静脉成像(MRV)中脑内静脉窦(横窦、乙状窦)的内径狭窄情况进行评分,探讨刺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MRV影像学变化的相关性,为该疗法治疗偏头痛提供影像学选择依据。2.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太阳穴刺血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太阳穴处刺络放血治疗(1周1次,4周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琥珀酸舒马曲坦片进行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头痛指数进行评分,并观察其MRV检查中脑内静脉窦(横窦、乙状窦)的内径变化,用CCS积分法进行积分,统计出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评价两种方法对偏头痛的改善情况,并探讨太阳刺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MRV影像学变化的相关性。3.结果(1)一般资料:各组间年龄、性别、病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头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性显着(P<0.01);观察组治疗后CCS积分较治疗前显着升高,且差异性显着(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CCS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头痛指数、CCS积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头痛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观察组CCS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1)。4.结论(1)太阳刺血可以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2)太阳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对照组;(3)太阳刺血可以改善颅内静脉窦(横窦、乙状窦)的内径狭窄情况,且其改善程度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

蔡亚仙[5](2019)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其眼震视图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利用其物理效应及经络穴位效应相结合,观察其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提供一种无创、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再通过回顾性分析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眼震视图结果,探讨中医证型与眼震视图结果的关系。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50例来自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严格按照国内外指南推荐用药方案及药物说明书适应症给予每晚口服氟桂利嗪5mg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选用双侧风池穴、天柱穴及丰隆穴刺激,予疏密波刺激维持20分钟,早晚各一次,持续治疗一周后评价临床总疗效、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观察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早期疗效以及对何种中医证型的前庭性偏头痛疗效更佳。并通过回顾性分析5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眼震视图结果,探讨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眼震视图结果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3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一般既往史、治疗前DHI量表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差异以及两组各中医证型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两组治疗前后各自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过一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治疗前后DHI量表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TCMSSS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阳上扰型治疗前后DHI量表及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MS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风阳上扰型DHI量表评分改善较痰浊中阻型更明显。气血亏虚型及肝肾阴虚型眩晕患者治疗前后DHI、TCMSSS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窍型因病例数太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5、共33例VM患者同意行眼震视图检查,其中提示单独前庭周围病变的23例,比例为69.70%,提示单独前庭中枢病变的4例,比例为12.12%,两者并存的6例,比例为18.18%。74.36%提示前庭周围病变,25.64%提示前庭中枢病变。6、平稳跟踪试验及凝视试验均正常。扫视试验、视动试验、自发试验及变位试验大部分均正常,比例依次为90.91%、96.97%、90.91%、85.71%。摇头试验及温度试验异常比例稍高,分别为39.40%、46.67%,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提示单独前庭中枢病变主要为肝肾阴虚型,比例为50.0%,其次是痰浊中阻型及气血亏虚型,比例均为25.0%。提示单独前庭周围病变主要为风阳上扰型、痰浊中阻型,比例分别为56.52%、26.08%。提示两者并存是主要为风阳上扰型、肝肾阴虚型,比例均为33.3%。各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8、痰浊中阻型、风阳上扰型、气血亏虚型及瘀血阻窍型与VNG结果分布无明显关联(P均>0.05),肝肾阴虚型可能影响VNG的结果分布(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早期内显着改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眩晕严重程度,降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有着显着的临床疗效,其中风阳上扰型及痰浊中阻型疗效更佳。且此治疗方法无创伤、充分发挥了电刺激及穴位的相互作用,相比于针刺、穴位注射等疗法,经皮穴位电刺激不存在晕针的可能性,且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也易为临床患者所接受。大部分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眼震视图结果提示周围性病变,以摇头试验及温度试验异常为主,平稳跟踪试验、视动试验、凝视试验及固视抑制大多正常。痰浊中阻型、风阳上扰型、气血亏虚型及瘀血阻窍型与VNG结果分布无明显关联,肝肾阴虚型可能影响VNG的结果分布。

张安媚[6](2019)在《不同针灸措施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灸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得出最佳治疗方案,推广针灸措施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优化诊疗方案和路径。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Ovid 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将107篇文献纳入定性与定量分析,运用Epi Info 7软件进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软件netmeta程序包对提取数据进行结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化均值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计算效应值;计数资料选用比值比(relative ratio,RR)计算效应值;并计算SMD及RR的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综合Cochrane Q值进行描述分析纳入试验的异质性,并用Z检验评价试验效应异质性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制作网状证据关系图,采用Z检验对比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一致性,用Pscore描述各干预措施成为最佳措施的几率,并根据几率对措施进行排序和筛选最佳针灸镇痛方案。结果:最终共计纳入文献107篇,共纳入病例数10972个,纳入干预措施共40种,大部分研究直接比较结果与间接比较结果可比,以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作为结局指标,概率排序结果按降序显示前5位为电针、穴位埋线、腕踝针+耳穴贴压、龈交挑刺+温和灸、手针+耳穴贴压。以疼痛评分作为结局指标,排序由高到低前5位为手针+耳穴贴压、电针+穴位埋线、电针、穴位埋线、手针。结合上述两个结局指标的直接与网状Meta分析结果,在针灸干预措施相互比较中,电针优于艾盒灸、耳穴贴压、耳穴贴压+温和灸、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经皮神经电刺激、热敏灸、手针、穴位贴敷、龈交穴挑刺+温和灸;穴位埋线疗效优于耳穴贴压、热敏灸、手针、经皮神经电刺激、穴位敷贴;腕踝针+耳穴贴压优于耳穴贴压、经皮神经电刺激、龈交挑刺+温和灸;手针+耳穴贴压优于耳穴贴压、热敏灸、手针、经皮神经电刺激;手针优于耳穴贴压;耳穴贴压优于常规治疗。结论:1.单一措施中的电针、穴位埋线、手针、耳穴贴压,混合措施中的腕踝针+耳穴贴压、龈交挑刺+温和灸、手针+耳穴贴压、电针+穴位埋线可能是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有效治疗方式。2.对比阿片类药物及NSAIDs,针灸干预措施可能更有利于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

赵思杨[7](2018)在《电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及颅内血流速度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发作期及治疗后的脑血流变化情况。方法: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及康复科住院部的患者中选取,所有患者均经过神经系统查体及头CT检查可排除其他疾病,诊断为偏头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行电针治疗,取穴:百会、率谷、太阳、头维、风池;对照组给予以帕罗西汀10mg联合舍曲林50mg口服,每日一次。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发作期与治疗疗程后的VAS、疼痛指数及TCD血流速度变化。结果:1.临床评分值:电针组及尼莫地平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电针组下降较尼莫地平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2、临床疗效:治疗1个月后,电针治疗组的控制率为65%,总有效率为95%;尼莫地平组控制率为45%,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3.治疗组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均值(Vm)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双侧的MCA(Vm),AVA(Vm),VA(Vm)和BA(Vm)均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显着性;治疗组较对照组除RpCA(Vm)、RVA(Vm)、LpCA(Vm)、LVA(Vm)外,其余五项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显着:不仅可以治疗发作期的偏头痛,且对偏头痛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电针治疗可改变脑血流速度,临床疗效与TCD检测的结果成正相关,提示TCD可作为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脑供血变化的参考指标。

张向芝[8](2016)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2.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收集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02月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6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为发病7天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治疗组行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7天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3.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临床体征、H-B面神经功能分级、多伦多面部分级法评分、瞬目反射异常严重程度、瞬目反射中R1波引出率、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百分比严重程度。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临床体征比较:治疗组除鼻唇沟变化外;额纹减少、眼睑闭合不露白、鼓腮不漏气所占比率较对照组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级别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多伦多面部分级法评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瞬目反射异常严重程度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5.两组治疗后R1波引出率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6.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百分比严重程度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有效。2.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是通过改善受损面神经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加强面神经的营养物质供应,减轻水肿,从而促进面神经损伤的恢复,改善临床症状。

谭志高[9](2015)在《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古今文献数据挖掘及现代临床文献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析并总结古今针灸医家对压力性尿失禁疾病在认识和治疗方面的经验和智慧,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现代针灸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确定要检索的古代文献(库)和现代文献数据库,以“尿失禁”“小便不禁”“遗尿”“遗溺”等为检索词,设定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机检与手检结合的方法,对检索到的结果按一定程序进行筛选和收集,提取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古代针灸医家对该病的认识,以及古今医家在选经配穴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并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地评价针刺治疗该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纳入数据挖掘的针灸古籍53本。病因病机可归纳为经脉生疾、脏腑生疾、妊娠生产损伤和误刺经穴而发遗尿,治法治则可归纳为疏通经脉、补益脏腑、温胞室、清心、禁渗利伤阴。2.处方用穴规律的古今文献数据挖掘结果:①阴经取穴数是阳经的3倍,阴经又以足厥阴肝经取穴最多(古代);②足三阳经中,足太阳膀胱经的取穴占到半数以上;③任脉取穴数量和频次都位于前列;④取穴部位偏重人体下肢部和腹部;⑤取穴以上述诸经的特定穴为主。3.纳入系统评价的临床研究16个,合计1069例患者。针刺疗法①在治愈率、改善率、降低尿失禁频率、提高尿道压力峰值方面皆优于(P<0.05)空白组;②在治愈率、改善率方面皆优于(P<0.00001)西药组;③在降低患者的尿失禁量上优于(P=0.002)盆底肌训练组,但是该结果易受到发表偏倚的影响,故应慎重对待该结论;④在安全性方面明显(P<0.01)高于西药;⑤相较于中药疗效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1.古人对尿失禁疾病的病机认识较为全面,治疗上重视调肝(气机),调心(神明);阴病亦要治阴;今人治疗尿失禁疾病常选用中极穴,古人很少采用。2.今人重视西医解剖知识,各种针灸新疗法不断涌现。临床最常用并相互配伍的穴位是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等穴。3.针灸处方用穴规律的古今文献数据挖掘结果基本一致。4.现代临床文献系统评价结果提示:针刺治疗该病有效且优于西药、盆底肌训练和电刺激疗法;但与中药疗效相当。由于目前相关的高质量文献不足,故该结论有待进一步深究。

方震[10](2014)在《电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单纯针刺和电针取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推广一种更为方便有效的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先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各50例,参考石学敏主编的《针灸治疗学》中的头风篇,主穴取头维、率谷、百会、风池、太阳、合谷、三阴交,针刺组进针后平补平泻,阴阳偏胜者随症施用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电针组取穴同针刺组,进针后选头维-率谷,风池-太阳两组连接韩氏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2Hz/100Hz,强度1-2mA,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分钟后出针。各组每周均治疗5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分别对治疗前后的疼痛计分评定(包括头痛程度用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指数)及偏头痛PRO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于治疗结束3个月后回访,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结合回访结果,统计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安全性、依从性评价。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自身比较头痛程度(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头痛程度(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2.电针组治疗前后的偏头痛PRO量表评分减分值大于普通针刺组,经统计检验p<0.01。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经统计检验,总体疗效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4.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及依从性良好,适合临床观察分析。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头痛持续时间,降低头痛指数,电针组头痛指数下降作用更优,说明电针组对无先兆偏头痛的改善作用更好。2.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偏头痛对工作及生活的影响,提高心理适应性,其中电针组的疗效更明显。3.本研究表明电针在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更佳,本研究对临床中偏头痛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二、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偏头痛3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偏头痛3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PGA的智能头痛治疗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1.2.1 头痛治疗仪的产生和发展
        1.2.2 头痛治疗仪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治疗机理的研究和电极加载方式的确定
    2.1 治疗方法的研究
        2.1.1 治疗机理
        2.1.2 电刺激方法
    2.2 电极加载方式的确定
    2.3 本章小结
3 智能头痛治疗仪的设计
    3.1 头针治疗仪的设计要求
    3.2 总体设计
        3.2.1 设计思想
        3.2.2 总体结构设计
    3.3 相关技术
        3.3.1 FPGA控制器
        3.3.2 FPGA开发流程
        3.3.3 QuartusⅡ综合开发平台
        3.3.4 NIOSⅡ系统
    3.4 本章小结
4 智能头痛治疗仪硬件系统设计
    4.1 头罩结构设计
    4.2 搭建NIOSⅡ系统
    4.3 电脉冲发生模块设计
        4.3.1 基于DSP Builder的 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4.3.2 调制波形的模型建立及仿真
        4.3.3 电刺激脉冲信号电路的设计
    4.4 电极针开关模块设计
    4.5 头罩加载模块设计
    4.6 电源模块设计
    4.7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4.8 本章小结
5 智能头痛治疗仪软件系统设计
    5.1 系统主程序
    5.2 自检程序
    5.3 治疗处方程序
    5.4 自动加载模块控制程序
    5.5 触摸屏程序
        5.5.1 触摸屏界面设计
        5.5.2 触摸屏驱动程序
    5.6 本章小结
6 整机测试
    6.1 输出电刺激脉冲各参数测试
        6.1.1 输出电刺激脉冲波形及频率测试
        6.1.2 输出电刺激脉冲幅值测试
    6.2 头罩加载测试
    6.3 治疗测试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器材筹备
        2.3 治疗方法
        2.4 饮食起居及情志护理
        2.5 异常情况处理
        2.6 疗效评定
        2.7 统计学处理
        2.8 流程图
    3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3.1 基线资料
        3.2 三组治疗前比较
        3.3 三组治疗后比较
        3.3.1 VAS评分比较
        3.3.2 MSQ评分对比
        3.3.3 头痛计分对比
        3.3.4 三组疗效对比
        3.3.5 不良反应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1.1 中医对偏头痛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对偏头痛经络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偏头痛的治疗
        2.1 祖国方药治疗
        2.2 非药物治疗
    3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3.1 偏头痛诱发因素
        3.2 偏头痛发生机制
    4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治疗
第三部分 讨论
    1 本课题研究分析
        1.1 偏头痛证型选择依据
        1.2 针灸对偏头痛的作用
        1.3 针灸选穴依据
        1.4 穴位贴敷对偏头痛的作用
        1.5 穴位贴敷选穴依据
        1.6 穴位贴敷药物选择依据
        1.7 穴位敷贴结合电针的使用依据
    2 研究结果分析
    3 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灵龟八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方法
        2.2 基础治疗
        2.3 针刺治疗
        2.4 健康宣教
        2.5 临床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2.6 观察时间点
        2.7 注意事项
        2.8 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情况
        2.9 统计学处理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治疗前量表积分比较
        3.3 疗效对比
        3.4 疗效指标结果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的认识
        1.1 神经损害引起感觉障碍
        1.2 大脑半球不同部位损害引起的感觉障碍
        1.3 缺血性卒中后感觉障碍的治疗的理论依据
        1.4 现代医学对针刺治疗感觉障碍的理论认识
    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的认识
        2.1 气血亏虚引起偏身感觉障碍
        2.2 气血维持人体正常感觉的作用
    3 灵龟八法的理论依据及推算方法
        3.1 灵龟八法的源流
        3.2 灵龟八法的理论构成
        3.3 灵龟八法治疗偏身感觉障碍的理论依据
        3.4 灵龟八法穴位“开”“闭”状态的实验研究
        3.5 灵龟八法选用真太阳时的依据
        3.6 灵龟八法开穴推算
    4 疗效评价量表选择
结论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1.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风病的理论源流与治疗近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太阳刺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MRV影像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1.1 病名
        1.2 偏头痛的中医分型
        1.3 中医治疗
    2.中医学对刺血疗法的认识
    3.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3.1 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分期
        3.2 偏头痛的诱因和发病机制
        3.3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治疗
    4.现代医学对刺血疗法的认识
    5.偏头痛现代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5.1 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概述
        5.2 MRV检查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优势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研究方法
        2.1 对照组
        2.2 治疗组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3.3 头痛指数比较
        3.4 静脉窦狭窄程度评分(CCS)
        3.5 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
讨论
    1.太阳穴的选穴依据
    2.评价指标的选择
        2.1 视觉模拟量表
        2.2 MRV中颅内静脉窦(横窦、乙状窦)宽度
    3.太阳穴刺血治疗偏头痛疗效与颅内静脉窦的关系
        3.1 偏头痛发病机制与颅内静脉窦的关系
        3.2 偏头痛疗效与乙状窦、横窦的关系
        3.3 太阳穴刺血治疗与颅内静脉窦的关系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刺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选穴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5)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其眼震视图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观测疗效指标
    4 统计方法
    5 病例随访脱落情况
    6 研究结果
    讨论
        1 临床选穴依据
        2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应用
        3 疗效分析
        4 不足与改进
    结论
第二部分 眼震视图与前庭性偏头痛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分析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讨论
        1 结果分析
        2 不足与改进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前庭性偏头痛的西医研究现状
    前庭性偏头痛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附录三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不同针灸措施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方案和注册
    2.2 资料检索
        2.2.1 检索数据库
        2.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4 文献筛选
    2.5 偏倚风险评价
    2.6 资料提取
        2.6.1 主要内容
        2.6.2 疗效评判标准
    2.7 数据处理
        2.7.1 效应量选择及选择频率法
        2.7.2 统计模型选择
        2.7.3 异质性检验与处理
        2.7.4 一致性检验
        2.7.5 合并效应量及结果排序
3.结果
    3.1 文献检索
    3.2 纳入文献一般情况与质量评价
        3.2.1 一般情况
        3.2.2 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3.3 网状Meta分析结果
        3.3.1 疼痛缓解总有效率
        3.3.2 疼痛评分
4.讨论与结论
    4.1 混合痔术后镇痛的研究现状
        4.1.1 混合痔术后镇痛现代研究进展
        4.1.2 混合痔术后镇痛中医研究进展
    4.2 临床上多种针灸措施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但相互间的比较疗效优势不明
    4.3 网状Meta分析是解决比较效果的较好选择
    4.4 主要结果解释
        4.4.1 单一措施
        4.4.2 联合措施
    4.5 与药物相比较
        4.5.1 药物使用的问题
        4.5.2 对于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方法
        4.5.3 针灸是非药物疗法中较好的选择
    4.6 优势
    4.7 结论
    4.8 局限性
    4.9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电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及颅内血流速度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观察指标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数据统计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治疗前病情比较
        3.3 疗程结束后头痛VAS评分比较-7 -
        3.4 治疗前后疼痛时间记分比较
        3.5 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
        3.6 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3.7 治疗前后TCD血流速度比较图
    4 分析讨论
        4.1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头痛的认识
        4.3 西医对偏头痛的指导用药
        4.4 传统医学对偏头痛的药物治疗
        4.5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4.6 其他物理治疗
    5 关于临床研究规范化和安全性的讨论
        5.1 临床研究的规范化
        5.2 临床研究的安全性
    6 研究小结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古今文献数据挖掘及现代临床文献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古代针灸文献数据挖掘
    (一) 古代针灸医家对压力性尿失禁病因病机及治法治则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检索方法
        1.3 检索原则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据纳入情况
        2.2 病因病机
        2.3 治法治则
        3 小结
        4 参考文献
    (二) 古代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用穴规律的数据挖掘
        1 数据准备
        1.1 数据采集
        1.2 数据预处理
        1.3 数据库的构建
        1.4 数据挖掘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腧穴运用规律分析
        2.2 腧穴-经络关联分析
        2.3 腧穴-部位关联分析
        2.4 特定穴关联分析
        3 小结
        4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现代临床文献数据挖掘
    1 数据准备
        1.1 数据检索
        1.2 数据筛选
        1.3 数据纳入及数据库的建立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腧穴运用规律分析
        2.2 腧穴-经络关联分析
        2.3 腧穴—部位关联分析
        2.4 特定穴关联分析
    3 小结
    4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RCT文献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评价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的一般情况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2.3 定性定量分析
    3 小结
    4 参考文献
讨论
    1 中医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认识
        1.1 SUI中医病名考辨
        1.2 当代中医(包括针灸)对SUI的认识
    2 古今针灸文献治疗SUI的处方挖掘分析
        2.1 常用经脉分析
        2.2 常用穴位及配伍分析
        2.3 常用部位分析
        2.4 常用特定穴及配伍分析
        2.5 古今医家经验和智慧总结
    3 针刺治疗SUI的系统评价
        3.1 关于随机序列号的产生
        3.2 关于分配隐藏
        3.3 关于盲法的实施
        3.4 关于退出和失访
        3.5 关于失安全系数法(NFS)
        3.6 关于证据的质量
        3.7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的启示
    4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附录
    A 检索书目的版本和来源
    B 排除研究特征表
    c 资料提取表
    D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电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一) 研究对象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二、研究方法
    (一) 分组方法
        1. 随机分组
        2. 对照
        3. 盲法
    (二) 治疗方法
        1. 穴位的选定
        2. 具体操作
    (三) 临床观察方法
        1. 疼痛计分评定
        2. 偏头痛PRO量表评分标准
    (四) 安全性和依从性评价
        1. 安全性
        2. 依从性
    (五) 统计学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 基线资料比较
        1. 性别、年龄、病程的基线分析
        2. 两组年龄分布的基线分析
        3. 两组病程分布的基线分析
    (二) 治疗结果
        1. 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
        2. 偏头痛PRO量表评分比较
        3. 临床总体疗效评定
        4. 安全性及依从性评价
四、分析与讨论
    (一) 祖国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3. 偏头痛辨证分型、临床症状及治法
    (二)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1. 偏头痛病因
        2.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3. 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4. 无先兆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5. 偏头痛西医治疗
    (三) 选穴依据
    (四) 电针的作用机理
    (五) 量表的选择
    (六) 关于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和安全性的讨论
        1. 临床研究的规范化
        2. 临床研究的安全性
    (七) 研究小结
    (八)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四、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偏头痛3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PGA的智能头痛治疗仪的设计[D]. 李凯. 中北大学, 2021(09)
  • [2]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 高倩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灵龟八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戴晓辉.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太阳刺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MRV影像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 郎秋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其眼震视图结果分析[D]. 蔡亚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不同针灸措施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D]. 张安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电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及颅内血流速度的临床观察[D]. 赵思杨.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观察[D]. 张向芝.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古今文献数据挖掘及现代临床文献系统评价[D]. 谭志高.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07)
  • [10]电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方震.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偏头痛3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