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多准则随机DEA模型的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成[1](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王宏伟[2](2020)在《我国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及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低碳化、清洁化已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趋势与方向。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多元能源供应体系逐步形成,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由于资源禀赋限制,总量依然较为庞大,2018年全国原煤消费量高达35.89亿吨,其中约50%用于发电转换,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和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不能忽视,提升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火电“近零排放”是传统发电企业进一步提升煤炭清洁利用水平,推动烟气排放从常规治理向精益治理进阶突破的积极尝试,也是我国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一个缩影。本文综合技术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针对火电“近零排放”推广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形势、实施效果、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问题,开展了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形势,反映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设置较为宽松,总体空气质量达标比例偏低,严重污染天数尚未得到有效改善。构建了基于萤火虫算法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大气污染物排放预测模型,在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能源强度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不同经济增速情景,预测了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规模,提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主要污染物仍将保持一定排放强度,治理难度较大,推广火电“近零排放”等烟气深度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2)开展了火电“近零排放”改造项目减排效应评价。构建了基于超效率DEA的评价模型,设计了涵盖烟气排放绩效、工艺成熟度、投资运行成本和施工便利性等关键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定具有代表意义的若干火电“近零排放”项目作为分析对象,验证了相关集成技术路线在降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稳定性和有效性。(3)开展了计及政策补贴情景的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分析。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模型,应用协同进化算法,分别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和政策激励条件下,模拟了多主体发电集团的博弈情况及理性选择,论证了政策补贴在火电“近零排放”推广过程中的必要性。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分析模型,结合国家给予的0.01元/千瓦时政策补贴,分不同执行情景进行仿真,从定量角度显示了政策补贴在促进绿色技术推广和提升减排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仿真结果,对政策补贴的窗口期关闭节点给出了建议性提示。(4)基于选择实验理论,构建了居民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评估模型,进一步拓展火电“近零排放”补偿机制的实现渠道。开展了河北省居民侧大气环境改善问卷设计、调查和分析,反映出了社会公众对于火电“近零排放”等大气污染治理举措持积极态度,评估计算了居民侧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提出了政策补贴疏导的潜在路径。(5)提出了健全完善火电“近零排放”补偿机制的相关实施策略。根据环保治理特点和火电市场化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火电“近零排放”补贴政策的局限性,提出了火电“近零排放”价值补偿机制优化总体思路,围绕科学实施价格补贴、建立基于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的优先交易机制、重视居民侧参与意愿、发挥环保政策协同合力等方面,提出了有关建议措施。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更好地把握火电行业系统性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普遍性规律,形成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技术经济学方法和思路。同时,也可为今后钢铁、建材、化工等其他高耗煤行业推广绿色创新技术、加强源头排放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兆君[3](2020)在《基于随机DEA模型的航空公司物流服务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加强,我国航空公司发展迅速。航运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其中航空货运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8年,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738.51万吨,比上年增长4.6%。但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时间较短,航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成本不断上升,人才短缺,服务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航空公司的货运业务中,物流服务投入并未带来相应的物流服务水平,服务效率低下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航空货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讲,对航空公司物流服务效率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都存在不足,因此对航空公司的物流服务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航空货运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以我国几大航空公司为例,研究影响航空公司物流服务效率的因素。从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化水平四个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四个不同的投入指标:货邮运输成本、货机数量、物流服务员工数量、信息系统投资额;从经济指标、业务指标、服务指标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三个不同的产出指标:货邮运输收入、货邮运输量、物流服务满意度,构建了航空公司物流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物流服务满意度这一产出指标的数据获取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本文中,产出被视为随机变量,构建随机DEA的机会约束模型,计算随机效率值,对航空公司的物流服务效率进行分析。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通过与同类型、不同类型的航空公司以及与企业自身效率的比较,帮助企业了解自身服务效率高低。以四家上市航空公司为实例进行评价分析,最终基于得到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本文以南方航空为研究对象,基于构建的指标体系与随机DEA评价方法对其企业物流服务效率进行评价。基于随机DEA模型对企业效率值进行计算,横向首先将南方与东方航空对比,发现两者竞争激烈,未出现明显的效率优先者,且两家航空公司的企业效率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其次,将南方航空与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对比,南方航空的企业效率值在十年内高于海南航空和春秋航空的服务效率值,且南方航空的企业效率波动小更稳健。纵向比较发现,南方航空公司效率值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2010年-2015年,南方航空企业的效率值波动较大,在2015年之后,南方航空的企业效率值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企业在近十年的服务发展中不够稳健。结合分析结果,分别从:资产规模新扩张、供应链服务一体化、信息化水平再提升和培训范围广覆盖四个方面为南航物流服务效率的改进提出建议,从而使企业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更加重视这些因素,以达到提高企业物流服务效率的目的。
胡冬强[4](2019)在《基于随机DEA的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投资组合评价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当下的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存在的信息繁多,因此,如何合理地构建投资组合以及投资者如何在金融市场上达到投资者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的投资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投资组合评价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基于马柯维茨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建立了基于随机DEA的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现有文献的DEA投资组合绩效评价都是用风险作为投入收益作为产出,然而实际的投资过程投入产出都是财富值。本文以投资组合问题的投入、产出过程为起点,建立了多阶段投资组合问题的随机DEA模型。针对随机DEA难以求解的问题,本文根据Charnes和Cooper提出的机会约束方法,将随机DEA模型转化为它的确定性等价模型。再次,基于基金收益率具有随机性的这一特征,运用贝叶斯推断方法去估计基金数据的统计参数。由于非线性规划的解析解一般难以求解,通过查阅文献本文运用了极少使用的内点求解器(KNI-TRO)去求解随机DEA的确定性等价模型。通过求解我们发现,这个求解器能够解决优化问题而没有任何收敛问题。利用提出的随机DEA模型对中国金融市场上23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机DEA模型是可行的。但是综合来看,多阶段随机DEA模型更符合投资过程的实际情况。
刘毅纯[5](2019)在《存在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随机DEA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效率评价是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系统的投入产出往往具有随机性,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效率评价采用的模型大部分是确定形式,很少考虑随机因素。由于现有的随机DEA模型主要应用于单个阶段系统的效率评价,将系统视为一个黑箱,内部活动的信息没有得到明确利用。此外,大部分对决策单元内部活动的研究都是基于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认为系统的投入和产出都是期望的。现实中非期望产出十分常见,尤其是在两阶段系统中,非期望产出需要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因此,本文基于DEA模型的经典理论,将随机DEA模型拓展到两阶段的形式,并讨论了随机情形下非期望产出的处理,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结合了理论建模与实证研究,综合阐述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首先,总结归纳了文献中随机DEA模型研究和两阶段系统的效率评价方法。然后,在DEA基本理论与现有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两阶段系统中产出指标的类型,通过引入弱自由处置性,构建了存在非期望产出的随机DEA生产可能集,并根据生产可能集的形式构建随机DEA模型。接下来,用机会约束方法将模型转化为线性形式,使模型易于求解,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估计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等参数信息。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选择17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假设投入为可控项,产出受到随机因素——经济条件的影响呈现出随机性,分别用单阶段随机DEA模型(将系统视为黑箱,忽略中间过程)、两阶段随机网络DEA模型和存在非期望产出两阶段随机DEA模型评价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表明:(1)在随机性假设下,选取不同的风险水平,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结果有显着不同。相比城市银行,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效率值的波动更明显,这两类银行对经济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2)从总体上来看,三个模型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然而相比单阶段随机DEA模型,本文提出的两阶段随机DEA模型考虑了中间过程,评价结果区分度更高,尤其是对效率值非常接近的决策单元有明确的区分;(3)本文提出的随机DEA模型可评估存在非期望产出的系统效率,结果显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的排名明显下降,几家股份制银行的排名上升,可见不良贷款对系统效率有显着影响,通过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在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中考虑不良贷款等风险因素。
崔玉泉,张宪,芦希,李琳琳[6](2015)在《随机加权交叉效率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资源分配中存在的某些影响因素是随机的,提出利用随机DEA方法,从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资源分配问题,即从生产效率、投入产出弹性和生产潜能。提出并建立了新的随机加权交叉效率计算模型,建立了潜在生产能力模型,给出了规模回报计算公式。综合三个影响因素,建立了新的资源分配权重计算模型。经算例验证,其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王丹[7](2010)在《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创新项目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生产经营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项目。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策略,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具体的技术创新项目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基础,构筑好这一微观基础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在创新项目的投资前期做好创新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与决策工作,而要做好这一工作就需要科学而实用的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的技术和方法。技术创新项目的成功,迫切地需要一整套科学实用的评价与决策方法和技术。本论文的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价与决策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方面:(1)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传统技术创新理论方法基础上,针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构建了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和决策方法。(2)针对传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DEA和熵值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在熵值法给出的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DEA模型的计算结果,对传统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修正使得修正后的结果具有考察不同投入规模单元之间产出绩效的比较分析功能,计算结果表明新的排名结果既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水平,又反映了投入产出率和产出的规模有效性,企业技术创新排名结果是合理的。(3)在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投资方案的类型描述的基础上,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准则随机DEA模型以及基于三叉树期权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方法。(4)根据技术创新项目的规模、类型、性质以及可供信息的多少和可靠性,采用风险评价模型方法,将模糊综合评判与BP神经网络进行结合,探讨构建了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将平衡记分卡的原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相合来改善现有指标体系设计的不足,设计了产品的费用降低率、组织学习能力、新产品的竞争力等定性与定量的指标,使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现了战略性改进。
任剑[8](2010)在《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模糊环境下的随机多准则决策即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是多重型不确定性多准则决策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是变幻莫测的复杂社会中常见的一类问题。简而言之,它处理多个方案在多个准则上取值为模糊随机变量时,如何选优、排序或分类的问题。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由于决策环境的复杂性与决策者主观认知的不确定性,往往导致方案准则值为模糊随机变量甚至缺失以及准则权重、状态概率、决策者偏好、决策者风险态度等参数不确定或不能完全确定。这些问题,目前很少关注。因此,系统研究它们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中,辅助相关管理人员决策,以优化决策过程,降低决策风险,改善决策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在全面、深入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对不确定性多准则决策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根据复杂程度,将不确定性信息分为单纯型不确定性信息与多重型不确定性信息;定义了梯形模糊随机变量、区间值模糊随机变量、直觉模糊随机变量、语言随机变量;给出了不完全状态概率信息形式;系统总结了期望效用值、随机模拟技术、随机支配规则、信息集结算子四种常见的随机变量处理方法;厘定了随机多准则决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了随机多准则决策的分类体系,并定义了不同类型的随机多准则决策。上述成果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2)针对状态空间一致、状态概率与准则权重均为不完全信息且准则值为模糊随机变量的多准则决策问题,提出了六种决策方法。根据不同类型模糊随机变量的特征,拓展了有序加权平均算子、模糊集截集、系统偏差分析、累积前景理论、记分函数、区间数运算法则与相似度的应用范围,分别提出了基于算子的梯形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基于α-截集的梯形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区间值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基于记分函数的区间值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基于区间运算的直觉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与基于相似度的区间直觉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上述方法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可以拓展到状态空间不一致的情形。(3)针对状态空间不一致、信息不完全且准则值为语言随机变量的多准则决策问题,提出了两种决策方法。根据不同类型语言随机变量的特征,拓展了优劣势方法与云模型的应用范围,分别提出了基于优劣势差异的离散型语言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与基于云模型的语言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上述方法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可以拓展到信息缺失的情形。(4)通过在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评价与选择方面的算例分析与实证研究,验证了以上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在其它领域的相关应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姜广田[9](2010)在《解决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决策时经常会碰到各种不确定现象,其中随机现象是主要的不确定现象,随机多属性决策可以帮助人们在随机不确定环境下做出决策,它是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在经济管理及工程系统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实际背景。随机多属性决策是与多个属性有关且属性值为随机变量的有限方案选择问题。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由于大量决策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刻画方案属性的信息表现为随机变量的形式,如资产组合选择、工程项目投资与评估和企业生产方案选择等问题。尽管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是经济管理中常见的一类问题,也已引起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但相关的决策理论和实用的决策方法并不多见,因此对随机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这些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经济管理部门及工程系统中,辅助相关人员进行决策,可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在实际应用上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随机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其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于:在理论与方法研究层面,对随机占优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给出基于随机(近似)占优准则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基于占优度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具有正态随机变量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和基于随机占优准则的多种信息形式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丰富并完善随机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应用研究层面,基于给出的决策理论与方法,选择一些决策问题进行算例分析,说明并验证本文所给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资产组合选择、工程项目投资和风险评估等实际决策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提出了基于随机占优准则和近似随机占优准则混合决策的方法。针对已有的基于随机占优准则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经常会遇到采用一阶、二阶和三阶随机占优准则不能判断或无法确定两两方案之间是否具有随机占优关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占优准则和近似随机占优准则混合决策的方法,并给出了随机占优准则和近似随机占优准则的描述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完善并丰富了基于随机占优准则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成果。(2)提出了方案比较的占优度的概念。针对基于随机占优准则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只能定性地确定两两方案之间的随机占优关系,而不能确定随机占优关系的占优程度的问题,提出了方案比较的占优度的概念,并给出了基于占优度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随机变量的累积分布函数的比较,给出了一种新的方案比较的随机占优关系定义,再提出了方案比较的占优度的概念,然后计算针对各属性的两两方案比较的占优度,并构建占优度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PROMETHEEⅡ方法得到方案的排序结果。该方法弥补了已有的基于随机占优准则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存在无法描述占优程度的局限,为基于占优度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3)针对具有正态随机变量信息形式的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两种决策分析方法。一种决策方法是,运用概率统计知识对具有正态随机变量的决策矩阵进行处理来得到每个方案的综合效用值,并通过分析可知方案的综合效用值仍是正态随机变量然后依据3σ原则确定每个方案的综合效用值所在的区间,并通过区间数的比较来建立两两方案之间比较的优势可能度矩阵,最后运用PROMETHEEⅡ方法来得到方案的排序结果;另一种决策方法是,通过两两比较的正态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的大小关系,确定方案对之间比较的随机占优关系,并给出相关的定理和性质分析;然后,依据两两方案之间比较的随机占优关系,构建相应的随机占优关系矩阵,最后运用ELECTREⅢ方法来得到方案的排序结果。(4)针对具有多种信息形式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占优准则的多种信息形式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描述了属性值为随机变量、清晰数和区间数三种信息形式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然后将这三种信息形式转化为带有累积分布函数的随机型信息的形式,并依据随机占优准则判断并确定两两方案之间比较的随机占优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ELECTREⅢ级别高于关系方法得到方案的排序结果。(5)通过一些决策问题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给出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方法在经济管理及工程系统等领域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现实世界中的决策问题提供了思路指导和有益参考。最后总结了全文的工作,并对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王润琪[10](2008)在《信息不完全的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多准则决策问题是决策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目前对确定环境下多准则决策问题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由于实际决策处理的信息大多具有不精确、不完备、模糊甚至相互矛盾等性质,且决策者的主观因素、时间因素等都会给实际决策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在实际决策中,由于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存在着模糊性、随机性以及二者共存的情况,确定环境下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将不再适用。因此对信息不完全确定的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理论和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对信息不完全的模糊、随机以及二者共存的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决策模型,并利用优化理论和优化方法对其进行求解。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给出了一种权数非独裁性条件下基于竞争视野优化的区间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在“权数非独裁性条件”与“竞争视野优化准则”的基础上,定义了评价值为区间数形式下的竞争视野条件,给出了区间数形式下基于竞争视野的优化方法,并以此得到方案集的最终排序。(2)针对准则权系数信息不完全确定,且准则值为精确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语言型与随机型变量共存的混合多准则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OPSIS原理的排序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3σ原则把随机型准则值转换成区间型准则值,在决策矩阵规范化后,利用TOPSIS方法原理确定理想方案与负理想方案,然后根据各方案与理想方案距离最小、与负理想方案距离最大这一原则,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并求得准则权系数,最后根据准则权系数求得各方案的贴近度并以此得到方案的最终排序。(3)研究了基于模糊随机变量的多准则决策问题。首先给出了连续型和离散型的语言随机变量的定义及其运算和性质,语言随机变量的LROWA算子的定义及其性质,然后分别建立了基于离散型语言随机变量、连续型语言随机变量和三角模糊随机变量的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多准则决策模型,并分别使用PROMETHEEⅡ、LROWA算子进行求解,并得到了方案的最终排序。
二、基于多准则随机DEA模型的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多准则随机DEA模型的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我国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及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电环境影响相关研究 |
1.2.2 综合评价相关研究 |
1.2.3 财政补贴相关研究 |
1.2.4 环境规制政策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火电“近零排放”概述 |
2.1.1 燃煤电厂主要大气污染物 |
2.1.2 火电“近零排放”概念和标准的提出 |
2.1.3 火电“近零排放”技术路线 |
2.1.4 火电“近零排放”的环境效果 |
2.1.5 火电“近零排放”的能源安全效益 |
2.2 智能预测相关理论 |
2.3 效应评价相关理论 |
2.4 演化博弈论相关理论 |
2.5 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 |
2.6 支付意愿相关评估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A-Elman模型的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预测研究 |
3.1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情况 |
3.1.1 我国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的国际对照 |
3.1.2 空气质量总体达标情况 |
3.1.3 首要污染物情况 |
3.1.4 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出的新特点 |
3.2 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 基于萤火虫算法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构建 |
3.3.1 萤火虫算法基本原理 |
3.3.2 Elman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3.3.3 基于FA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3.4 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分析 |
3.4.1 历史数据来源 |
3.4.2 相关性分析 |
3.4.3 预测结果分析 |
3.4.4 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超效率DEA的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评价 |
4.1 “近零排放”烟气处理主要技术 |
4.1.1 除尘主要技术 |
4.1.2 脱硫主要技术 |
4.1.3 脱硝主要技术 |
4.2 减排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烟气排放指标 |
4.2.2 投资及成本指标 |
4.2.3 工艺成熟度指标 |
4.2.4 施工便利性指标 |
4.2.5 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
4.3 基于超效率DEA的减排效应评价模型构建 |
4.3.1 数据包络分析基本概念 |
4.3.2 DEA主要模型基本原理 |
4.3.3 基于超效率DEA的评价模型构建 |
4.4 实证计算及结论分析 |
4.4.1 火电“近零排放”典型项目基本情况 |
4.4.2 减排效应评价计算 |
4.4.3 结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计及政策补贴的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情景分析 |
5.1 基于EGT模型的火电“近零排放”技术扩散多主体博弈分析 |
5.1.1 EGT模型构建 |
5.1.2 基于协同进化算法的模型计算 |
5.1.3 仿真分析与结论 |
5.2 基于SD模型的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仿真分析 |
5.2.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设定 |
5.2.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5.2.3 仿真与结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气环境改善居民支付意愿分析 |
6.1 基于选择实验模型的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评估方法构建 |
6.1.1 调查问卷区域的大气环境状况 |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6.1.3 MNL选择模型的构建 |
6.2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评估分析 |
6.2.1 调查结果样本特征分析 |
6.2.2 多元logit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6.2.3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结果计算 |
6.2.4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火电“近零排放”补偿机制研究 |
7.1 现行火电“近零排放”补贴政策的局限 |
7.2 火电“近零排放”补偿机制优化总体思路 |
7.3 火电“近零排放”补偿机制实施策略 |
7.3.1 价格补贴方面 |
7.3.2 优先交易方面 |
7.3.3 管控规制方面 |
7.3.4 外部居民参与方面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8.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评估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随机DEA模型的航空公司物流服务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物流服务效率的相关研究 |
1.2.2 DEA在物流效率评价中的相关研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航空货运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
2.1.1 航空货运的发展现状 |
2.1.2 航空货运的特点 |
2.2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思路 |
2.2.1 设计思路 |
2.2.2 设计原则 |
2.2.3 初始评价指标的设计 |
2.3 调查问卷设计和发放 |
2.3.1 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
2.3.2 问卷发放 |
2.4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2.4.1 信度分析 |
2.4.2 效度分析 |
2.4.3 项目分析 |
2.5 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随机DEA的评价模型构建 |
3.1 传统DEA模型 |
3.2 随机DEA拟解决的问题 |
3.3 随机DEA机会约束模型 |
3.3.1 随机DEA模型简介 |
3.3.2 随机DEA模型的等价转换 |
3.3.3 产出变量均值方差的最小二乘估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航空公司物流服务效率评价 |
4.1 评价对象选择 |
4.2 指标的选取及样本数据 |
4.3 产出均值和方差估计 |
4.4 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4.1 航空公司效率评价维度 |
4.4.2 横向比较 |
4.4.3 纵向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流服务效率的改进建议 |
5.1 资产规模新扩张 |
5.2 供应链服务一体化 |
5.3 信息化水平再提升 |
5.4 培训范围广覆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航空公司物流服务效率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 B |
附录 C |
(4)基于随机DEA的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投资组合效率评价研究现状 |
1.2.3 随机DEA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投资组合理论 |
2.2 DEA的基本理论与模型 |
2.2.1 决策单元和生产可能集 |
2.2.2 经典DEA模型 |
2.2.3 随机DEA基础模型 |
2.3 贝叶斯推断方法 |
第3章 基于随机DEA的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3.1 基于随机DEA的单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3.1.1 投入产出指标分析 |
3.1.2 生产可能集 |
3.1.3 模型构建 |
3.2 基于随机DEA的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3.2.1 生产可能集 |
3.2.2 模型构建 |
3.3 随机DEA模型的求解 |
3.3.1 随机DEA模型确定性等价模型 |
3.3.2 随机DEA模型参数估计 |
第4章 我国基金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其统计性描述 |
4.2 模型参数的贝叶斯推断 |
4.3 基于随机DEA的基金效率评价 |
4.3.1 基于单阶段随机DEA的基金效率评价 |
4.3.2 基于多阶段随机DEA的基金效率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存在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随机DEA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两阶段DEA模型研究综述 |
1.2.2 存在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研究综述 |
1.2.3 随机DEA模型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 |
2.1 DEA基本理论 |
2.1.1 决策单元 |
2.1.2 偏好 |
2.1.3 生产可能集与规模收益 |
2.1.4 投入/产出可处理性 |
2.2 DEA基本模型 |
2.2.1 DEA经典模型 |
2.2.2 网络DEA模型 |
2.2.3 随机DEA模型 |
2.3 商业银行效率 |
2.3.1 商业银行效率的概念 |
2.3.2 商业银行效率的评价方法 |
第3章 存在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随机DEA模型 |
3.1 存在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随机DEA模型构建 |
3.1.1 产出指标类型判定 |
3.1.2 随机生产可能集构建 |
3.1.3 随机DEA模型构建 |
3.2 存在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随机DEA模型求解 |
3.2.1 随机约束条件确定形式转化 |
3.2.2 随机变量的参数估计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实证研究 |
4.1 指标与样本 |
4.1.1 指标选取 |
4.1.2 样本选择 |
4.1.3 产出变量的参数估计 |
4.2 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实证结果 |
4.2.1 基于单阶段随机DEA模型的效率评价结果 |
4.2.2 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随机DEA模型效率评价结果 |
4.2.3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随机DEA模型效率评价结果 |
4.3 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时间序列分析回归模型信息表 |
致谢 |
(6)随机加权交叉效率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随机加权交叉效率的确定方法 |
3 生产能力的确定方法(静态行为) |
4 投入产出弹性(动态行为)及资源综合分配权重 |
5 算例 |
6 结语 |
(7)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主要思路 |
1.4 创新之处 |
1.5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技术创新项目评价研究动态 |
2.2 国内技术创新项目评价研究动态 |
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3章 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价与决策基础 |
3.1 评价与决策 |
3.2 技术创新理论 |
3.3 项目评价理论 |
3.4 技术创新项目及其特性 |
3.5 技术创新项目评价的内容 |
3.6 技术创新项目决策的内容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信息熵和DEA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4.1 DEA方法中的CCR模型简介 |
4.2 基于信息熵和DEA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
4.3 评价结果反映的性质 |
4.4 应用算例 |
4.5 结论 |
第5章 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研究 |
5.1 技术创新项目投资方案的类型 |
5.2 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准则随机DEA模型 |
5.3 基于三叉树期权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
5.4 基于DEA的项目投资估算精度控制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 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施 |
第7章 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
7.1 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 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改进 |
7.3 GK公司的应用例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8)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纯型随机多准则决策 |
1.2.2 多重型随机多准则决策 |
1.2.3 混合型随机多准则决策 |
1.2.4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评价与选择 |
1.2.5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值得研究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不确定性信息的概念及其类型 |
2.1.1 不确定性信息 |
2.1.2 随机信息 |
2.1.3 模糊信息 |
2.1.4 模糊随机信息 |
2.2 不完全状态概率信息形式 |
2.3 四种常见的随机变量处理方法 |
2.3.1 期望效用值 |
2.3.2 随机模拟技术 |
2.3.3 随机支配规则 |
2.3.4 信息集结算子 |
2.4 区间准则值规范化的方法 |
2.5 随机多准则决策的分类体系 |
2.6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梯形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3.1 基于TC-OWA算子的梯形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3.1.1 问题描述 |
3.1.2 模糊决策矩阵规范化 |
3.1.3 梯形连续区间有序加权平均算子 |
3.1.4 三角权重与三角概率的处理方法 |
3.1.5 方案排序 |
3.1.6 方法步骤 |
3.1.7 算例分析 |
3.2 基于α-截集的梯形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3.2.1 问题描述 |
3.2.2 缺失准则值补充 |
3.2.3 基于α-截集的梯形模糊数集结方法 |
3.2.4 模糊随机变量的期望值 |
3.2.5 状态概率确定 |
3.2.6 准则权重确定 |
3.2.7 方法步骤 |
3.2.8 算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间值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4.1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区间值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4.1.1 问题描述 |
4.1.2 前景理论 |
4.1.3 等级依赖效用 |
4.1.4 累积前景理论 |
4.1.5 区间数的距离及其性质 |
4.1.6 区间权重和区间概率处理方法 |
4.1.7 方法步骤 |
4.1.8 算例分析 |
4.2 基于记分函数的区间值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区间值模糊集与直觉模糊集的转化 |
4.2.3 直觉模糊集的加权记分函数与加权精确函数 |
4.2.4 方案的加权记分函数值区间与加权精确函数值区间 |
4.2.5 方案的记分函数期望值区间与精确函数期望值区间 |
4.2.6 方案排序 |
4.2.7 方法步骤 |
4.2.8 算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觉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5.1 基于区间运算的直觉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5.1.1 问题描述 |
5.1.2 直觉模糊数的区间化 |
5.1.3 区间数运算法则 |
5.1.4 区间参数线性规划 |
5.1.5 方案的状态集结值区间 |
5.1.6 方案的期望值区间 |
5.1.7 方案排序 |
5.1.8 方法步骤 |
5.1.9 算例分析 |
5.2 基于相似度的区间直觉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5.2.1 问题描述 |
5.2.2 区间直觉模糊集的相似度 |
5.2.3 方案的期望值 |
5.2.4 方案的排序 |
5.2.5 方法步骤 |
5.2.6 算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语言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6.1 基于优劣势差异的离散型语言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6.1.1 问题描述 |
6.1.2 离散型语言随机变量 |
6.1.3 相互独立的语言随机变量的比较 |
6.1.4 语言随机多准则决策的优劣势决策矩阵 |
6.1.5 区间数排序 |
6.1.6 方法步骤 |
6.1.7 算例分析 |
6.2 基于云模型的语言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6.2.1 问题描述 |
6.2.2 云模型 |
6.2.3 云的距离度量方法 |
6.2.4 不确定语言评价标度的一维正态云近似表示 |
6.2.5 方法步骤 |
6.2.6 算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研究 |
7.1 引言 |
7.2 长沙市城市公共交通现状与问题 |
7.2.1 长沙市城市公共交通现状 |
7.2.2 长沙市城市公共交通问题 |
7.3 长沙市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破解 |
7.4 长沙市城市公交线网优化 |
7.4.1 长沙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评价流程 |
7.4.2 长沙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7.4.3 长沙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评价信息的获取 |
7.4.4 长沙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评价过程 |
7.4.5 长沙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1.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解决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许多现实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存在随机信息 |
1.1.2 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近年来受到关注 |
1.1.3 改进或完善随机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的迫切性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需要分析已有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的不足之处 |
1.2.2 需要提出新的方法来解决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 |
1.2.3 需要研究随机信息为正态随机变量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
2.1.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
2.1.2 相关文献情况分析 |
2.1.3 学术趋势分析 |
2.2 关于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 |
2.2.1 基于随机占优准则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
2.2.2 基于SMAA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
2.2.3 其他方法 |
2.3 对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的总结 |
2.3.1 主要贡献 |
2.3.2 不足之处 |
2.4 已有研究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启示 |
第3章 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一般性描述 |
3.1.1 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要素 |
3.1.2 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形式化描述 |
3.2 随机占优准则 |
3.2.1 随机占优准则的提出与发展 |
3.2.2 随机占优准则 |
3.2.3 近似随机占优准则 |
3.3 相关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
3.3.1 ELECTRE方法 |
3.3.2 PROMETHEE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随机(近似)占优准则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
4.1 采用随机占优准则的不足之处分析与探讨 |
4.2 (近似)随机占优准则的定义与相关性质分析 |
4.2.1 (近似)随机占优准则的定义及有关说明 |
4.2.2 相关的性质分析 |
4.3 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
4.3.1 决策问题的描述 |
4.3.2 两两方案比较的随机占优关系确定 |
4.3.3 基于PROMETHEE Ⅱ的方案排序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占优度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
5.1 采用随机占优准则的不足之处分析与占优度提出的动机 |
5.2 方案比较的占优度与随机占优关系 |
5.2.1 两两方案比较的占优度 |
5.2.2 两两方案比较的随机占优关系 |
5.3 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
5.3.1 决策问题的描述 |
5.3.2 方案比较的占优度计算 |
5.3.3 基于PROMETHEE Ⅱ的方案排序方法 |
5.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具有正态随机变量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
6.1 具体正态随机变量的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描述 |
6.2 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一 |
6.2.1 预备知识 |
6.2.2 原理与方法 |
6.2.3 算例分析 |
6.3 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二 |
6.3.1 预备知识 |
6.3.2 原理与方法 |
6.3.3 算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随机占优准则的多种信息形式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
7.1 决策问题的描述 |
7.2 决策方法 |
7.2.1 多种形式信息的处理 |
7.2.2 方案之间随机占优关系的确定 |
7.2.3 基于ELECTRE Ⅲ的方案排序方法 |
7.3 算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8.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8.3 本文研究的局限 |
8.4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作者简介 |
(10)信息不完全的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糊多准则决策研究现状 |
1.2.2 随机多准则决策研究现状 |
1.2.3 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逻辑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准则权重和不完全确定信息 |
2.1.1 准则权重的确定方法 |
2.1.2 准则权重的不完全确定信息形式 |
2.2 模糊数学基础 |
2.2.1 区间数 |
2.2.2 不确定语言变量 |
2.2.3 三角模糊数 |
2.3 模糊随机变量 |
2.3.1 模糊随机变量的定义 |
2.3.2 模糊随机变量的运算 |
2.3.3 模糊随机变量的期望值算子 |
2.3.4 模糊随机变量的比较 |
第3章 权数非独裁性条件下基于竞争视野优化的区间多准则决策方法 |
3.1 客观自主式区间多准则决策方法原理 |
3.1.1 问题描述 |
3.1.2 权数非独裁性条件及其相关定理 |
3.1.3 区间数型综合评价值的取值范围 |
3.1.4 基于区间数的竞争视野及其优化 |
3.1.5 区间型组合评价矩阵的排序方法 |
3.2 权数非独裁性条件下基于竞争视野优化的区间多准则决策方法 |
3.3 算例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信息不完全的混合型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4.1 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3δ原则 |
4.2 信息不完全的混合随机多准则决策模型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决策方法 |
4.3 算例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信息不完全的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5.1 语言随机变量 |
5.1.1 语言随机变量的定义 |
5.1.2 语言随机变量的运算 |
5.1.3 语言随机变量的期望值算子 |
5.1.4 语言随机变量的大小比较 |
5.2 连续语言随机变量的LROWA算子 |
5.3 信息不完全的语言随机多准则决策的PROMETHEEⅡ方法 |
5.3.1 问题描述 |
5.3.2 决策步骤 |
5.3.3 算例 |
5.4 基于LROWA算子的连续型语言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5.4.1 问题描述 |
5.4.2 决策步骤 |
5.4.3 算例 |
5.5 本章小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基于多准则随机DEA模型的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2]我国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及补偿机制研究[D]. 王宏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基于随机DEA模型的航空公司物流服务效率评价研究[D]. 王兆君. 南京大学, 2020(02)
- [4]基于随机DEA的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研究[D]. 胡冬强. 湖南大学, 2019(07)
- [5]存在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随机DEA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刘毅纯. 湖南大学, 2019(07)
- [6]随机加权交叉效率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研究[J]. 崔玉泉,张宪,芦希,李琳琳. 中国管理科学, 2015(01)
- [7]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 王丹. 东北大学, 2010(07)
- [8]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 任剑. 中南大学, 2010(01)
- [9]解决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D]. 姜广田. 东北大学, 2010(06)
- [10]信息不完全的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 王润琪. 中南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