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巨贪咋成了学子楷模(论文文献综述)
梁昊晟[1](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反腐倡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文[2](2020)在《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文中指出社会生活是着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学术考察的基本领域,尤其是其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这一关注对象的选择体现了其特定时代背景、问题意识、学科特征和个人学术特点,对此进行历史探讨,有助于认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亦可为社会史研究提供跨学科借鉴。费孝通成长于江南绅士家庭,新旧兼及的家庭教育开启了他的知识视野,而人类学的熏陶促使他更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获取了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洞见,显示了其传统文化根基和对世界文化态势的总体把握。费孝通直面近代中国剧烈的社会变局和现实生活问题,立志探求社会发展路向,溯源社会问题的历史症结,揭示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体现了人类学的学术使命。在他看来,构成中国历史症结的贪污无能、技术落后和高文盲率等,是社会结构、匮乏经济和儒家思想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非一般社会改良所能济事,社会发展论应运而生。根据这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出路在于以技术和组织变革为特征的工业化,落后族群只有在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和学习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按照上述既定学术目标,费孝通在实证考察和理论省思层面,都作出了独特建树。费孝通的民众生活研究开始于对中国小农社区的观察,表明了社会人类学学者清晰的生活空间意识,他积数十年之功最终找到一条对庞大中国进行日常生活观察的“现实的方法”。以花蓝瑶、江村和禄村等不同类型的小农社区生活为个案进行考察,费孝通充满自信地认为,积以时日,必将增进对整体中国社会的认识。在众多的日常生活空间里,费孝通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所获得的社会仪式、口传和物质文化资料等,与历史通识的系统化资料以及经书、正史、地方志和官方统计等文献的使用,共同揭示了近代中国民众生活的细节。这些田野调查资料、历史通识和历史文献的结合,展示了以人类学为主、史学为辅的素材应用技艺。费孝通的近代中国生活审思聚焦于文化特质的变化、社会关系的产生和社会生活的变异。近代交通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的变化,或者是近代以降的自我生成,或者是文化播迁的结果,其间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制约。随着近代中国城乡的人口流动,社会逐渐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家庭亲属关系以新的形式进行组合和调整,青年人普遍追求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结合,传统农业社会悄然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替易,与此,在这同时,手工业的衰落和劳工的社会地位成为重要中国社会问题。费孝通认为,外部助力和当地自立相结合的计划变迁构成社会生活近代变迁的基本路径。上述关注焦点的聚成,源自于费孝通敏锐的问题意识。作为功能派人类学家,费孝通反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台阶式”历史观,以“志在富民”为职志,特别关注处于文明世界边缘的中国乡村社会,从而提出了乡村工业化等一系列现实而可行方案。由此可见,时代关切、学科关怀和个人学术志趣等共同催生了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就理论工具而论,功能派人类学以社会生活结构的考察见长,而费孝通特别强调文化历史性与社会性的深度关联,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探究不能离开其长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体现了一种日常生活史观。这样的生活探究既充满具象的社会描述,更重视一般原则的抽象;既注意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活着的历史”元素,更注目于动态生活脉络的勾勒;既有研究者的理性判断,更重视当时、当地、当事人的日常思维逻辑。功能主义的文化观、生活史观和主位—客位认识论成为费孝通认识近代中国生活的独特理论工具。基于近代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方向,选择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进行考察,我们不但认识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也可见其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指导价值,而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功能派人类学对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
宋紫薇[3](2017)在《岳飞网络形象传播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岳飞是体现中华文明价值观的历史英雄,是传统文化中忠勇正义的化身。人们如何看待岳飞,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心态与价值变迁。针对近年来网络中出现的“贬岳褒秦”现象以及人们对传统“忠奸正邪”的争议与颠覆,本研究借鉴传播学、框架建构理论、结构主义叙事学、“记忆之场”等学科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与话语分析,通过对众多网络言论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试图勾勒一幅岳飞传统形象被解构之过程、表现与原因的历史图谱。通过将当下网络中有关岳飞的话语实践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脉络来观照,本研究总结出一条从“传统经典故事”到“近代民族叙事”再到“当下以职场权术解构岳飞”的流变历程。首先,岳飞经典故事中具有逻辑自洽的“天道好还、因果报应”审判模式被颠覆为“善恶无报”;其次,从1903年“史界革命”将岳飞置于民族叙事框架,到2003年“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大讨论引发日后对岳飞的“去神化”与“戏说”热潮,在这百年中,岳飞被不断附加各种意识形态,而被形塑为一个影射时政的政治符号。本研究发现,岳飞之死在历史上牵动了无数人心,当下许多人却因为岳飞的“失败惨死”而不再承认岳飞道德风骨的不朽价值。秦桧之流只能将岳飞形体强行灭迹,但是当国人都在口头上称岳飞为“爱国英雄”,但却心照不宣地默认这种人“不适合社会、必须得死”而避而远之,岳飞在我们心灵中的历史生命实际上已经死亡。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对当下国人围绕岳飞精神所体现出的历史观、历史记忆与历史信仰进行反思,揭示了其中信仰缺失、价值迷惘、精神颓势、生存焦虑等文化问题,以及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在当下社会的冲撞。最后,对岳飞精神在当下道德重建与传统文化回归方面的现实启迪与历史价值进行了展望。
金志军[4](2017)在《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既是一项基于社会发展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一项基于语言变化对于社会的考察。既是一项基于新技术的实验过程,也是一项基于海量数据的解释分析。从传统的“同志”、“小姐”到流行的“驴友”、“月光族”、“单身狗”等等表示身份的词语,我们发现它们的爆发式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汉语语言生活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这不但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也给语言学界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问题一,任何研究都必须基于对于概念的有效界定,既有研究对于这类语言形式或称为“称谓语”,或称为“称呼语”,则,哪一种更准确,是否还可用其他方式表示?社会语言学不仅属于语言学,也关联着社会学,则我们的研究如何与社会学中的“身份识别”、“身份认同”、“身份紧张”等等问题衔接?问题二,语言研究离不开语料,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离散的(即使是一些带有系统性的研究也往往局限于某个小样本,如《红楼梦》专书才得以实现),则,面向海量数据的研究是否可能?语言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既有研究却通常基于相对静止的语言材料(如某个语料库),则,即时性追踪每时每刻的语言系统性变化是否可能?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基于文献阅读(即使是语料库也主要基于文本阅读)采集获得,则,我们是否可能通过设计某种实验手段而获取?既有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在语句中“摘取”词语的方式获得语料,则,既不依赖语句、语篇,又不依赖词典而“直接”提取词语作为语料是否可能?问题三,语言变化既是语言内部运功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某种表征,既有研究通常关注的只是这类词语对于汉语词汇学、语用学的意义,则借助语言统计与分析,建立辨识某种“即时性社会状态”的表征模型乃至建立某种基于语言统计的“社会问题量表”是否可能?本文的焦点就在于回应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重新考察了既有研究习用的“称谓”与“称呼”概念,提出用“身份指称”涵盖“称谓”与“称呼”所表示的语言现象。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主要功能可分解为指称、陈述、描写。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在社会交往中首要问题可描写为“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所谓“身份指称”是指在语言中以语汇形式对于人的各自身份类型的指称。这表达了人们在文化语境中对于个人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的阐释和建构,既是语言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变迁的一大表征。接着,我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第一次设计了“基于键盘输入法的身份指称语料采集”的实验手段。中国网民达7.1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数据)。“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是中国网民使用率很高的输入法,这一输入法会根据全国网民的使用而自动更新其词库的词语优先联想。这样,我们便可借助键盘输入来测量当下全国“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用户普遍使用的指称形式是哪些。由此,作为我们的语料搜集来源,论文以2015年1月2日搜狗键盘输入法词库为基础,通过追踪测量,建立了以这一动态词库为基础的“身份指称全数据语料库”。论文第一次采集到了前所未有的超大数量的身份指称形式共计13292个。其中,包括二字格身份指称6528个,三字格身份指称6764个。如此巨量的身份指称充分显示了当代社会身份识别与认同的空前多样性和复杂性。论文也第一次发现了数量高达500多个的身份指称“词语模”。为了在大数据量身份指称研究中分离出权重较高的影响因子,我们通过人工梳理,分析出所有身份指称中的“核心语素”,并由此发现了数量空前的身份指称“词语模”。如此数量的词语模的发现,不仅提升了语言学对于身份指称词语模数量的认识,并且,这种具有能产性的并如此高量的词语模的存在,也预示了身份指称总量在未来继续大规模膨胀的可能性。在对时间维度上的身份指称数据的前后对比分析中,论文不但观察到身份指称的动态性变化调整(身份指称年度隐显变化率约为200%)是社会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常态,而且观察到了身份指称所勾勒的与其时间维度相应的社会职业、社会心理和社会焦点等社会现象。为了更明确地认识在身份指称中所映射的当代社会问题,论文进一步集中考察了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权利与财富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族群问题。论文发现,“社会分层”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民众对社会的财富、权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声望维度上的不平等的社会焦虑;“性与性别”类相关身份指称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性别维度”上具有男性化特征,其中,男性性别指称多映射中国社会贫富矛盾、官民矛盾、警民矛盾等社会重大议题,女性性别指称更多表现出女性炫富、炒作和任性等特点;“族群”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族群”的内外部分层,其中,民族歧视和“逆向歧视”是由事件性的社会力量推动而成的结果,而部分“族群”类身份指称体现了某些权力拥有者和社会普罗大众之间的分层、某些利益拥有者和普通网民之间的分层、某些非法获利族群与普通利益输送族群的社会分层。自然,这些社会问题都是处在变动过之中,而基于对全国网民输入习惯的“词库”变化的研究,也许可以为社会学“社会身份与社会冲突的焦虑度”的量表的构建提供一个基于语言学模型的思路。
邓少君[5](2016)在《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文中指出社会治理是人类追求政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社会治理作为一种工具理性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是世界各国通向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双重转型期,同时也全面进入风险社会。改革开放使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但是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治理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当下的中国面临社会矛盾多发、社会治安复杂、风险隐患凸显、社群融合困难等突出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也相应地面临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全、管控社会风险等三大基本任务,迫切需要在依法治国视域下,构建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在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首次指出,人类已进入全新的社会形态即“风险社会”时代。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并发生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也使中国同样迈进风险社会,并同时具有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矛盾共生的“断裂的社会”特征。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当今中国高发多发的基层矛盾纠纷,主要是涉及民生领域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相互之间基于权益基础上的民间性冲突和社会性对立。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矛盾风险类型,在类型特征上,可以从对抗性质、所涉主体、适用法律、对象规模、时代背景、主题归属等多重同角度,厘清各类矛盾纠纷的基本属性;在宏观表象上,可以归结为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强度烈度扩张、社会燃点降低等特征;在发展态势上,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面临涉农纠纷量大面广、涉土纠纷对抗激烈、劳资纠纷高发多发、医患纠纷日渐严峻、金融纠纷破坏力强、环保纠纷成为焦点、群体纠纷组织化更加明显的发展趋势。探寻中国社会矛盾纠纷高发频发的风险源头并非易事。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权利需求与落后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明显。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纠纷“井喷”的源头性归因,可以从经济、社会、行政、司法、教育、党建等多个层面寻找症结所在,可以归结为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政府结构膨胀与管理服务缺失、公平正义有失与法治权威有限、教育扭曲失范与文化精神失魂、基层组织涣散与先锋作用迷失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缘由,当然每个层面的不同病灶相互交织、盘根错节、复合叠加、甚至互为因果,均会不断诱发、催化出新的社会矛盾。这样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社会风险来源进行比较系统而又一定深度的剖析,对于建立完善中国社会转型期基层矛盾治理格局应该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面对社会矛盾纠纷的不同表征与多元起因,广东的改革开放和先行先试无疑做了积极而富于价值的风险调控探索实践。如建立了以行政为主导的制度化路径,通过着重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构建联调机制、改革信访机制等措施,使以国家行政力量为代表的国家治权主导的矛盾解决机制成为一种基础性保障;拓展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社会化路径,提出了坚定人民调解发展方向、拓展人民调解职责内涵、创新人民调解体制机制的思路,特别在如医患纠纷、交通纠纷、环保纠纷等社会矛盾风险热点领域,大力推进和发展第三方专业性、行业性社会组织的治理思路显得更富创新意义;创设了以诉前联调为机制的法治化路径,矛盾纠纷当事人到法院起诉后、在法院正式立案前,以法院为主导,法院与各行政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协调联动,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探究了以复合治理为基本框架的多元化路径,通过厘清各种解纷方式的主体与特性、关系定位与路径选择、探索经验与现实困惑,对多元解纷机制的未来进路和网络结构做了具有一定前瞻意义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国执政党一直在探求国家长治久安之道。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综合治理,到中共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相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这一系列重大决策无疑适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同阶段的治理需求。然而,以政府主导的国家治理体系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尽管历经多次改革,最终都是陷入了一种不良循环,特别是作为国家治理基础的镇街治理机构,由于强调与县级以上各职能部门的条条对接、垂直管理,反而造成基层治理部门分割、资源分散、单打独斗、效率低下。在这样的国情下,广东省创设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实战平台,通过有效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理顺治理机制,健全运行机制,凝聚了基层治理正能量,产生了1+1>2的治理效果。从广东经验中可以得到创新基层社会矛盾风险治理的五点启迪: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理念,强化“以人为本”价值观、推进“利民便民”服务观、践行“依法治理”法治观;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格局,盘活政府资源存量、优化镇街资源配置,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实现“官民共治共享”;创新基层矛盾治理体制,建立以县区为龙头、以镇街为支撑、以村居为基础、以网格为细胞的治理体系;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方法手段,推进指挥协调扁平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治理手段信息化、治理方式多样化;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目标管理,细化目标管理责任、强化综治政策工具、完善考评问责体系。这些思路和建议,体现了现代社会风险防控与治理的发展理念,对各地深化基层矛盾治理具有一定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刘涛[6](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诚信是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历久弥新的道德范畴,是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理念,是标识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和政党形象的核心道德元素。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观念,内嵌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政党文化之中,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塑造并生成组织内聚力和社会公信力的伦理诉求和道德映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伦理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急需重新建构,加强中国共产党组织诚信建设并重塑政治诚信的良好形象是新的时代提出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因此,诚信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话语体系的重要话语资源日益成为党代会报告文稿中的高频词。目前学术界对诚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诚信基本理论、中国古代和西方诚信思想以及社会具体生活领域进行理论层面、微观层面和实证层面的研究,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刚刚起步,整体而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尚属少见。有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理论与实践为中心问题,力求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其思想基础、时代环境、建设历程、价值理念、建设方略、基本经验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以期为当前包括党员干部诚信建设在内的中国共产党组织诚信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全文包括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为论文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在具体章节结构安排上,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中国共产党诚信思想的溯源。在探究诚信的含义与特征、功能与评价以及相关概念辨析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党的诚信思想进行追根溯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是党的诚信思想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诚信思想是党的诚信思想的理论基石,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诚信意识是党的诚信思想的基础,而毛泽东的诚信思想则是中国共产党诚信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思想素材,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诚信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环境考量。改革开放以来,就国内而言,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队伍和地方党组织诚信伦理生成的经济体制、组织态势、道德理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就国际而言,党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及地区政党政局动荡而更加复杂;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以反思历史、审视现实为契机,扎根于现实中国社会的诚信场景图式之中。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历史进程。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有序化更替,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在宏观视阈中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拓展阶段和深化阶段,不断解决影响组织诚信的一系列核心基本问题。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价值观的理论架构。就诚信价值观的基本构成而言,包括价值意义、价值主体、价值理念、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启以来,加强党的诚信建设对于党员健康人格、和谐党内生活、塑造政治形象、促进经济发展、营造社会风气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党的诚信道德行为主体包括作为个体、群体、整体意义的诚信道德行为主体以及党的媒体。党的诚信价值理念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思想理论、制度价值、政策执行、执政效能、执政方式、政治人格等基本方面。从完善评价标准与要素、评价主体与途径等方面建构了党员干部队伍和地方党组织的诚信评价体系。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方略。党内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文章从现状和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内诚信缺失的现实样态;较为全面地归纳了这一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诚信思想与党内诚信建设实际相结合、重点治理与全面治理相结合、惩治失信与预防失信相结合、党内失信治理与社会失信治理相结合的诚信建设原则;详细探讨了我们党从党与社会互动的视角坚持多措并举系统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和地方党组织诚信建设的具体措施;系统研究了党内诚信建设的价值认知机制、行为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第六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基本经验。紧紧围绕党员干部队伍和地方党组织诚信道德生成的认识前提、价值依据、实践环节、情感依托、理性探索等关键要素,将党的诚信建设的基本经验归纳为坚持思想教育、人民利益、调查研究、人文关怀、制度设计五个方面。第七章,当代新境遇下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现实思考。这是文章的落脚点。从时代、空间、范畴三位一体的视野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境遇及其诚信伦理境遇,在此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价值指向,并探寻当代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组织诚信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
任松峰[7](2015)在《儒家廉德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廉”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既表示一种伦理道德操守,也表示一种治国理政思想。作为一个具体的道德德目,“廉”是一种“临大利而不易其义”的高尚品格,是做人的一个基本道德要求。对为官从政者来说,“廉”是他们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必须要恪守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同时,“廉”作为一种重要的治国理政思想,与“礼”、“义”、“耻”共同被视为是“国之四维”。《晋书·阮种传》中就说:“夫廉耻之于政,犹树艺之有丰壤,良岁之有膏泽,其生物必油然茂矣。”可以说,廉乃为政之本,能廉则政兴。“廉”是儒家政治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在“何为廉”、“为何廉”以及“何以廉”问题上有系统阐释。具体来说:从理论层面看,“廉”有“清廉”、“俭朴”之意,既是立人之大节,也是治国理政之基础。儒家廉德思想理论大厦的构建,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哲学基石,以民本思想为政治基石,以仁者爱人思想为人伦基石,以公私义利理欲之辨为价值基石。同时,儒家廉德思想的丰富内涵又主要是通过“俭”、“耻”、“孝”等具体道德德目进一步体现出来的。节俭是清廉的生活基础,俭可以助廉;知耻是廉洁的前提,知耻可以养廉;百善孝为先,孝是实现清正廉洁的重要条件,行孝可以促廉。从实践层面看,儒家在“廉德”的政治践行和养成路径方面也有具体论述。道德属于一种实践理性,伦理中的廉德需要官员在为官从政中得到践行。虽然“廉德”在政治践行中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周礼》中所提“六廉”之概括颇为全面。“善”、“能”、“敬”、“正”、“法”、“辨”六个方面,既是对官吏进行考核的基本标准,也是官员践行“廉德”的重要依据。那么,官员“廉”之品德何以养成呢?在儒家看来,其基本途径:一是要坚持自我以德修身,实现以德养廉;二是要对其进行道德教化,实现以教育廉;三是要加强制度规范与约束,实现以制保廉;四是要重视法律惩治贪腐,实现以法促廉。从历史实际看,“廉”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廉能兴邦,贪则丧国。在中国古代,许多为官从政者积极践行儒家“廉德”之思想,成为受人敬仰的明君廉臣或清官循吏,他们为封建盛世和风清气正社会局面的出现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反之,那些毫无“廉德”可言的贪官,非但没有对社会发展贡献“正能量”,反而遭到人民的唾弃,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近代以来,满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最终走向的覆亡;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最后失去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力。虽然导致它们失败或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官员“廉德”之尽失,贪污腐败严重。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秉持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觉践行儒家“廉德”思想之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廉政理论,实现了政治上的清正廉明,进而赢得了对全国的掌控。从当前情况看,虽然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廉政建设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要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往可以知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在全面推进社会改革的同时,坚持强力反腐,采取“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方针,逐渐形成“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三不腐”的反腐新思路。鉴于此,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借鉴儒家廉德思想智慧,来推进腐败治理“三不腐”的基本理路呢?具体来说,也就是要借鉴儒家“德主刑辅”思想,重视法律惩戒,以法促廉,推进“不敢腐”的廉政治理工作;要借鉴儒家“为国以礼”思想,重视制度建设,以制保廉,推进“不能腐”的廉政治理工作;要借鉴儒家“以德修身”思想,重视廉德养成,以德养廉,推进“不想腐”的廉政治理工作。总之,坚持道德自律与法律制度约束的他律相结合,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防治腐败体系,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肖立[8](2014)在《《庸庵笔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薛福成是晚清着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不仅擅长政要文论,以一针见血的经世文章闻名朝野上下,而且钟情于采撷时事、搜奇记异,编撰有文言笔记小说《庸庵笔记》一书。《庸庵笔记》或绘天下大事,或载民间奇闻,并收幽怪蛇神,佳作纷呈,颇有值得挖掘之处。自清代以来,学界多以研究薛福成的政治、外交思想为主,而较少关注《庸庵笔记》这部作品,更缺乏系统性、专题性的研究。本文通过探究《庸庵笔记》的创作过程、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较为全面地阐释了该书的价值。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薛福成生平经历并研究《庸庵笔记》的创作过程,侧重探究薛福成的人生经历对《庸庵笔记》创作的影响,同时对《庸庵笔记》的版本情况和题材来源进行总结、分析。第二章重点阐述《庸庵笔记》深刻的思想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联系薛福成的经世着作“庸庵”系列,深入挖掘《庸庵笔记》体现的改革思想,包括整饬吏治、强练军实、改革科举等;第二部分剖析《庸庵笔记》中的后妃题材小说,联系晚清后宫政变的史实,探究薛福成对后妃之德的重视;第三部分分类阐释作品中的劝惩思想,强化《庸庵笔记》“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的创作动机。第三章着力论述《庸庵笔记》的艺术特色,包括采用虚实相生对历史进行改编的艺术手法、运用寓言式叙事模式深入劝诫的创作手法,以及多元化的形象塑造手法,如精炼的外貌描写、深入浅出的语言描写、炉火纯青的侧面烘托等。本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结合历史背景和文献资料,通过对《庸庵笔记》具体内容的归纳和分析,较为系统地挖掘其所具有的史学及文学价值。
贺金剑[9](2013)在《周恩来人生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恩来遗世着述不多,没有系统的人生哲学论着,但我们能够从他仅存的几部文集中,从他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实践中,领悟到博大而深邃、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人生哲学。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人生哲学思想,字字扣心,句句警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青年时期,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尚志观、觉悟观,最终铸成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人生观;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终身学习的革心精神和求同存异的和合主张,表现出共产主义者的高尚情操和人生信仰;建国以后,周恩来从政为民的人生信念、维稳系党的精忠品格和邦交利国的世界情怀,体现了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无私奉献精神。他用一生的探索,实践了崇高的人生理想、价值诉求和不朽的人生归宿。周恩来人生哲学体现出的生存理性、实践理性和科学理性,形成了求真务实的理性境界;周恩来惠民之仁德、利国之义德和为党之忍德,形成了至善至纯的道德境界;周恩来以其生活超越之优美、劳动创造之壮美和人格崇高之圣美,形成了尚美达圣的自由境界。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今天,周恩来人生哲学仍具有浓烈的时代意蕴,值得世人认真学习、刻苦研究和深深省思。运用历史回溯法,研究周恩来一生的丰功伟业,总结周恩来人生哲学的发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从周恩来仅存的各种文本中提炼其人生哲学的思想精华,并加以系统的梳理和阐述;运用比较研究法,将周恩来所处的时代与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相比较,探讨周恩来人生哲学的时代意蕴。
王慧军[10](2012)在《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显着改变,互联网也正在凭借其自身诸多优势,逐渐超越电视、广播、报纸这传统三大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发源地和交汇场,是社会舆论传播的重要力量。虚拟世界的网络舆论,在宏观上一定程度反映了真实的社会舆论,并对现实世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目前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互联网所起的作用远非其他媒体可以比拟。由于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的巨大影响力,近年来党和政府开始高度重视网络舆论。胡锦涛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然而在学术界,网络舆论研究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情,其内容涵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有的研究围绕网络舆论的若干方面,解释了网络舆论的概念、发展过程以及社会作用,但是尚有一些关键问题等待解决。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网络舆论传播及其导向规律,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分析了舆论形成过程、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最优监控与导向、网络舆论的法律问题和利用网络舆论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等。主要创新点包括:1)深入研究了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关于DM (Deffuant Model)模型的舆论演化,现有文献仅分析了同质个体组成的群体舆论的形成,相应的计算机仿真也比较粗糙。本文首先基于DM模型的演化规则,对群体舆论演化规律和参数的关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仿真。然后,我们对基本DM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了二维观点的群体舆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由于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增加,网络舆论收敛到“一致结论”难度更大,很多场合最后往往形成2-3个结论。第三,根据舆论引导的需要,研究了单一的外部观点对群体舆论的作用,通过仿真发现,如果新增外部观点的影响力较小,群体中一些个体仍能够不受干扰,仍然会形成独立的观点;如果影响力较大,群体中没有独立观点形成,绝大多数网络舆论接受外部观点,此外,还发现网络群体难以接受极端的外部观点。第四,根据舆论竞争的需要,研究了群体在竞争性外部观点作用下的舆论演进,通过仿真分析了外部观点影响力、中性观点及非中性观点,以及外部信息影响力不对称这些情况,认为如果希望取得舆论引导的成功,必须使主流观点获得优势。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政府的舆论引导提供参考。2)以最优化理论为工具,分析了政府对舆情热度问题的监控问题。现有文献认为,只要出现舆情问题,政府都要早早的介入,大力消除网络舆论影响,忽视了舆情监管中的政府成本。本文从政府舆情监管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出发,分析了该问题的泛函优化模型,从最优的角度看,因为成本的关系,政府对舆情的态度应该考虑事件的性质,有些时候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舆情热度,有时则不行,取决于具体情况、问题性质,即舆情带来的负作用与监管成本的比较。此内容的分析能够为政府的舆情监管提供参考。3)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分析了互联网中信息传播及发表言论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针对网络舆论的负面作用导致的网络侵权等行为,通过比较网络侵权不同于传统侵权的特点,探讨了网络侵权行为的定义、责任主体及责任客体,为如何应用法律的管理手段对网络侵权等行为进行事后治理和通过规范进行引导提供依据,作为主要起草者参与制定了《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侵权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同时就通过网络舆论及其引导,掌握民意、集中民智,形成正确决策,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百万巨贪咋成了学子楷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万巨贪咋成了学子楷模(论文提纲范文)
(2)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费孝通学术生涯与社会生活考察轨迹 |
第一节 作为人类学家的费孝通 |
一、费孝通的成长环境 |
二、来往于故土与他乡 |
三、近代变动潮流中的费孝通 |
第二节 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考察的历程 |
一、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1930年代初—1936年初) |
二、对小农社区的调查与研究(1936年夏—1946年底) |
三、对乡土中国的理论分析(1947年初—1949年5月) |
四、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回溯(1978年—2003年底) |
小结:人类学家的生活眼光 |
第二章 费孝通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学术目标 |
第一节 现实问题的历史溯源 |
一、中国问题的社会历史症结 |
二、域外华人问题的由来 |
第二节 社会发展路向的探索 |
一、从“社会目的论”到“社会发展论” |
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缓解 |
三、“中国问题”及其药方 |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 |
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
二、对近代社会演变规律的省思 |
三、发展中民族的出路 |
小结: 学术使命的学科体现 |
第三章 费孝通观察近代中国的空间单元 |
第一节 对小农社区的解剖 |
一、走向小农社区 |
二、小农社区个案 |
第二节 类型比较法:从局部到整体 |
一、对微型社区研究的辩护 |
二、近代社区类型及其成因 |
三、类型比较法的意义 |
小结: 历史研究的空间意识 |
第四章 费孝通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素材 |
第一节 田野考察 |
一、田野调查 |
二、社会仪式 |
三、物质文化资料 |
第二节 历史文献 |
一、经典载录 |
二、地方文献 |
三、官方统计 |
第三节 历史通识 |
一、日常旧事系统化 |
二、历史常识系统化 |
小结: 历史素材的学科特色 |
第五章 费孝通关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焦点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文化特质的变化 |
一、近代文化要素的生成 |
二、文化特质的近代播迁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产生 |
一、近代以降的中国社会流动 |
二、社会纽带的递嬗 |
三、社会变迁与社会关系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异 |
一、近代江南乡村生活的剧变 |
二、近代计划变迁 |
小结: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近代脉络 |
第六章 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 |
第一节 费孝通的时代关切:变与常 |
一、对于近代变革时势的认识 |
二、近代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文化利病 |
第二节 社会人类学的关怀 |
一、人类学对进化的关注 |
二、人类学的平民性格 |
第三节 费孝通的学术志趣 |
一、钟情“乡巴佬” |
二、关注“小城镇” |
三、改造“乡土工业” |
小结: 问题意识的产生途径 |
第七章 费孝通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功能主义文化观 |
一、文化:生活的手段 |
二、文化迫力及其社会变迁 |
三、费孝通的晚年反思:文化的历史性 |
第二节 功能主义生活史观 |
一、理论抽象与具象史 |
二、“活着的历史”与“死的历史” |
三、“协调论”与“动态论” |
第三节 主位—客位认识论 |
一、社会生活考察的价值问题 |
二、地方性知识 |
三、理解“他者” |
小结: 理论与生活 |
余论: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研究的跨学科借鉴 |
一、费孝通对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 |
二、费孝通对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
参考文献(按作者拼音为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岳飞网络形象传播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
2 岳飞形象传播的历史脉络与学理概述 |
2.1 岳飞网络形象的史源与流变概述 |
2.1.1 岳飞秦桧“善恶分明”的经典形象 |
2.1.2 岳飞形象“由神变俗”与当下重构 |
2.2 岳飞形象的记忆类型与历史传播效应 |
2.2.1“悲剧命运”的同情效应 |
2.2.2“圣王信仰”的崇拜效应 |
2.2.3“民族英雄”的动员效应 |
2.3 岳飞形象的现代语境与网络传播效应 |
2.3.1 岳飞形象的网络考据与话题传播 |
2.3.2 岳飞形象的网络创作与粉丝效应 |
3 岳飞网络形象传播的内容分析与统计结论 |
3.1 岳飞网评样本与统计实施 |
3.1.1 岳飞网评样本选取与抽样方式 |
3.1.2 岳飞网评测量类目与编码设计 |
3.1.3 岳飞网评信度分析与因子分析 |
3.2 岳飞网评数据的统计结论 |
3.2.1 岳飞网评单变量描述性统计 |
3.2.2 岳飞网评多变量推论性统计 |
3.3 小结:岳飞在网评中的总体样貌 |
4 岳飞网络形象传播的文本分析与成因阐释 |
4.1 岳飞网络形象传播的文本分析 |
4.1.1“好人没有好报”:经典故事的价值解构 |
4.1.2“不听话的员工”:岳飞精忠与职场权术 |
4.1.3“不近情的党员”:岳飞史事与时政影射 |
4.1.4“不要命的民兵”:岳飞之死与暴力话语 |
4.2 岳飞网络形象传播的成因阐释 |
4.2.1“民族叙事”的祛魅尝试与人文断层 |
4.2.2“精英论史”的唯利心态与创伤记忆 |
4.2.3“线下场域”的史观迷惘与生死观变迁 |
4.3 小结:“平庸的恶”对英雄的道义解构 |
5 岳飞网络形象对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启示 |
5.1 结构规范:岳飞的神圣叙事与真相还原 |
5.1.1 重视“正名”传播与规范谣言翻案 |
5.1.2 摒弃“犬儒”话语与重建公共精神 |
5.2 内容创新:岳飞的义利双赢与善德鉴世 |
5.2.1“忠职守”:正面建构岳飞的时代价值 |
5.2.2“正能量”:深度挖掘岳飞的心灵力量 |
5.3 受众引导:岳飞的人格镜鉴与美誉育人 |
5.3.1 重视岳飞独立人格的励志效应 |
5.3.2 加强岳飞现实场域的荣誉传播 |
5.4 小结:“圣王”精忠事业的当下功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岳飞形象演变之经典个案(组图资料) |
附录B 岳飞网评统计样本列表单(总样本与游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心术语的界定和研究目标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称谓语分类的研究 |
1.2.2 称谓语泛化的研究 |
1.2.3 称谓语简化的研究 |
1.2.4 称谓语“缺环”的研究 |
1.2.5 称谓语的文化释源研究 |
1.2.6 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
1.2.7 通用称谓语的研究 |
1.2.8 零称谓的研究 |
1.2.9 网络称谓语的研究 |
1.2.10 称谓语的个案研究 |
1.2.11 文艺作品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2 历史文献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3 少数民族、地区方言和村落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4 称谓语和修辞关系的研究 |
1.2.15 称谓语的理论研究 |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1 全数据的语料搜集是否存在可能的问题 |
1.3.2 研究方法如何展开的问题 |
1.3.3 研究的根本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 |
1.4 研究的基本设想 |
1.4.1 研究语料的获得 |
1.4.2 研究方法的展开 |
1.4.3 研究价值的实现 |
1.4.4 论文的基本结构 |
本章小结 |
上篇 |
第二章 身份指称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 |
2.1 身份指称数据的来源 |
2.2 身份指称数据的采集 |
2.2.1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输入法选择 |
2.2.2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拼写法选择 |
2.2.3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音节数处理 |
2.2.4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抗干扰处理 |
2.3 身份指称数据的总量 |
2.4 身份指称数据的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及词语模的建立 |
3.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提炼 |
3.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和讨论 |
3.2.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性维度的分类 |
3.2.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义维度的分析和讨论 |
3.2.2.1 核心语素为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1.1 核心语素为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1.2 核心语素为非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 核心语素为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 核心语素为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4 核心语素为其它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3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成词能力的观察 |
3.4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引导下的身份指称“词语模”的建立 |
3.4.1 强模标与弱模标:词语模和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呼应 |
3.4.2 语素模与构式模:身份指称词类系统对于词语模的类别补充 |
3.4.3 身份指称词语模的能产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分析和研究 |
4.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 |
4.1.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提取 |
4.1.2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归类分析和讨论 |
4.1.2.1 家庭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2 朋友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3 职业、职位、地位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4 性与性别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5 社会通称类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6 其他类别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2 高频使用的三字格身份指称 |
4.2.1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的提取 |
4.2.2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词汇学意义 |
4.2.3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语用学意义 |
4.2.3.1 社会新群体的勾勒 |
4.2.3.2 社会新问题的映射 |
4.2.3.3 社会新平等的表达 |
4.2.3.4 社会新心理的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动态对比研究 |
5.1 身份指称高频词动态对比数据的选取 |
5.2 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
5.2.1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
5.2.2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
5.2.3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
5.3 三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
5.3.1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
5.3.2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
5.3.3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六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社会的权力和财富问题 |
6.1 富二代、房奴、石油系和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1 社会分层的理论探讨 |
6.1.2 身份指称“X二代”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3 身份指称“房X”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4 身份指称“X奴”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5 身份指称“XX系”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2 贪官、侠盗和社会“越轨”中之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
6.2.1 社会规范的理论阐述 |
6.2.2 以负面义动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
6.2.3 负面义动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6.2.4 以负面义形容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
6.2.5 负面义形容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6.2.6 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总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 |
7.1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别问题 |
7.1.1 扁担男、摘花女和中国的性别与社会事件 |
7.1.1.1 “XX男”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
7.1.1.2 “XX女”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
7.1.1.3 “XX男”、“X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表征 |
7.1.2 盛女、煮男和中国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评价 |
7.1.2.1 “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评价 |
7.1.2.2 “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男性的社会评价 |
7.1.2.3 “X女”、“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女性社会评价比照 |
7.1.3 女汉子、男小三和中国的性别歧视 |
7.1.3.1 “女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女性社会地位 |
7.1.3.2 “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性社会地位 |
7.1.3.3 “女XX”、“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地位的讨论 |
7.1.4 炫校姐、街净哥和中国的性别分层 |
7.1.4.1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
7.1.4.2 “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
7.1.4.3 “X姐”、“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
7.1.4.4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
7.1.4.5 “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
7.1.4.6 “XX姐”、“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
7.1.4.7 “姐”类和“哥”类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男女性别分层的总体探讨 |
7.1.4.8 “男、女”和“哥、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性别分层的总体讨论 |
7.2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问题 |
7.2.1 中性、颜性恋和中国的社会“性”风潮 |
7.2.2 同妻、同官和中国特殊的同性文化 |
7.2.3 小姐、先生与中国的性产业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族群问题 |
8.1 切糕党、蚁族和中国的族类分层 |
8.1.1 “XX党”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1.2 “X族”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2 大妈、大爷与中国的中老年族群的分层 |
8.2.1 “X大妈”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中老年族群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2.2 身份指称“大爷”暗示的中国中老年男性群体的社会存在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身份指称数据库 |
附录二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数据统计表 |
附录三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的类化数据列表 |
后记 |
(5)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中国执政党治国理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三、中国基层矛盾治理需求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风险社会研究 |
二、基层矛盾治理 |
三、基层社会治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式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厘定 |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 |
一、社会风险演变 |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基本内涵 |
二、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
三、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厘定 |
一、社会转型与风险社会 |
二、基层与基层矛盾 |
三、治理体制与治理机制 |
第三章 风险形式:基层矛盾表现特征 |
第一节 矛盾纠纷的基本类型 |
一、从矛盾性质划分 |
二、从所涉主体划分 |
三、从人员规模划分 |
四、从适用法律划分 |
第二节 基层矛盾的宏观表征 |
一、在数量上: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 |
二、在走向上: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 |
三、在主体上: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 |
四、在形态上: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 |
五、在强度上:矛盾张力扩大,社会燃点降低 |
第三节 基层矛盾的多发领域 |
一、涉农纠纷量大面广 |
二、涉土涉房矛盾对抗激烈 |
三、劳资纠纷高发多发 |
四、医患纠纷日渐严峻 |
五、金融纠纷破坏力强 |
六、环境纠纷成为焦点 |
七、群体纠纷组织化明显 |
第四章 风险来源:基层矛盾源头归因 |
第一节 经济转型: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 |
一、粗放型增长 |
二、城市化失序 |
三、房地产泡沫 |
第二节 社会分层: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 |
一、个体分化 |
二、群体分化 |
三、阶层分化 |
第三节 执政效率:政府结构膨胀与服务管理缺失 |
一、政府结构臃肿膨化 |
二、决策管理时有失控 |
三、基本公共服务滞后 |
四、维稳模式呆板僵化 |
第四节 司法实践:公平正义有失与法治权威有限 |
一、地方立法滞后 |
二、司法公正有失 |
三、基层法治薄弱 |
四、法治文化缺失 |
第五节 教育文化:教育扭曲失范与文化精神失魂 |
一、教育扭曲失范 |
二、主体文化受侵 |
三、精神信仰丧失 |
第六节 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弱化与先锋作用淡化 |
一、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弱化 |
二、基层党的领导干部蜕化 |
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淡化 |
第五章 风险调控:基层矛盾解决路径 |
第一节 制度化路径:行政主导 |
一、着重顶层设计,强化制度牵引 |
二、落实主体责任,健全体制机制 |
三、构建联调机制,打造综治平台 |
四、改革信访机制,畅通诉求渠道 |
第二节 社会化路径:人民调解 |
一、坚定发展方向 |
二、拓展职责内涵 |
三、创新组织机制 |
第三节 法治化路径:诉前联调 |
一、诉前联调的出台背景 |
二、诉前联调的基本内涵 |
三、诉前联调的运行机制 |
四、诉前联调的司法效率 |
第四节 复合化路径:多元衔接 |
一、历史与现实:多元解纷机制价值判断 |
二、主体与特性:多元解纷方式辨析 |
三、定位与选择:多元解纷方式的关系 |
四、探索与困惑:来自广东的实践经验 |
五、讨论与结论:多元解纷机制的未来进路 |
第六章 风险治理:基层矛盾治理创新 |
第一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理念 |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二、践行“依法治理”的执政观 |
三、推进“利民便民”的服务观 |
第二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格局 |
一、党委政府领导:担当主体责任 |
二、国家治权主导:发挥职能作用 |
三、社会组织担当:激发自治活力 |
四、公民广泛参与:加快全民普法 |
第三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体制机制 |
一、镇街中心是支撑 |
二、村(居)工作站是基础 |
三、县级中心是龙头 |
第四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方法手段 |
一、指挥协调扁平化 |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 |
三、治理手段信息化 |
四、治理方式多样化 |
第五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目标管理 |
一、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
二、实施综治政策工具 |
三、建立考评问责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1. 学术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可能的创新点 |
1. 研究的重点 |
2. 研究的难点 |
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诚信思想的溯源 |
第一节 诚信基本理论概述 |
一、诚信的含义与特征 |
二、诚信的功能与评价 |
三、诚信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诚信思想的来源 |
一、文化基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
二、理论基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诚信思想 |
三、思想基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诚信思想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诚信理论的奠基 |
一、毛泽东诚信观念的初步表达 |
二、毛泽东思想诚信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环境考量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诚信环境变迁 |
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
二、党员队伍与干部队伍年轻化态势 |
三、道德权威流失与法制意识无力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参照镜鉴 |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总结 |
二、苏联共产党诚信建设的教训与思考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党诚信建设的启示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诚信场景模式 |
一、从“传统信仰型”到“革命传统信仰型”诚信模式 |
二、“压力盲从型”诚信模式 |
三、“利益实用型”诚信模式 |
四、“理性自觉型”诚信模式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起步阶段(1978-1989) |
一、以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提倡真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 |
二、从实际出发建构政策,重塑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制度信任 |
三、以制度理性开展整党活动,建构党与人民群众的互信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推进阶段(1989-2002) |
一、坚持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并举,以实绩取信于人民 |
二、以“三讲”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
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道德建设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拓展阶段(2002-2012) |
一、彰显党的公信力:推动科学发展,提升执政能力 |
二、增强党的向心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
三、提升党员干部诚信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深化阶段(2012-) |
一、展现“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矢志不移追逐“中国梦” |
二、凝聚党心民心:“老虎”“苍蝇”一起打,探索制度反腐新格局 |
三、做诚信风尚的引领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四风”问题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价值观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价值的时代彰显 |
一、诚信是党员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 |
二、诚信是和谐党内生活的基本要求 |
三、诚信是塑造政党形象的伦理体现 |
四、诚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
五、诚信是营造社会风气的道德支撑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行为的主体结构 |
一、个体:党员干部层面 |
二、群体:各级组织层面 |
三、整体:治国理政层面 |
四、媒体:舆论工具层面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价值的理念意涵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去伪存真 |
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名副其实 |
三、决策及其执行求真务实 |
四、执政效能评价实事求是 |
五、执政方式以诚立信 |
六、政治人格真诚无欺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价值的评价机理 |
一、诚信评价标准与要素 |
二、诚信评价主体及途径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方略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诚信缺失分析 |
一、诚信缺失的现状 |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马克思主义诚信思想与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实际相结合 |
二、重点治理与全面治理相结合 |
三、惩治失信与预防失信相结合 |
四、党内失信治理与社会失信治理相结合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主要措施 |
一、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筑牢诚信的认识论基础 |
二、大力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个人利益的正当性 |
三、科学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权力的制度笼子 |
四、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失信行为,提高失信行为成本 |
五、创新党内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提升组织“软”整合效能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基础机制 |
一、诚信价值认知机制 |
二、诚信行为激励机制 |
三、诚信监督约束机制 |
四、诚信运行保障机制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思想教育是诚信生成的认识前提 |
一、思想教育是树立诚信理念的基本前提 |
二、诚信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诚信生成的重要保障 |
三、多层次教育方式的配合是中国共产党诚信生成的有效途径 |
第二节 以人民利益为本是诚信生成的价值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赋予了诚信生成的规律性 |
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赋予了诚信生成的价值性 |
三、政治诚信生态失衡赋予了诚信生成的现实性 |
第三节 坚持调查研究是诚信生成的实践环节 |
一、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有益于全面占有信息 |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有利于斩断失信链条 |
三、调查研究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破解失信顽疾 |
第四节 注重人文关怀是诚信生成的情感依托 |
一、人文关怀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政党诚信建设的一大历史特色 |
二、人文关怀是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方式相得益彰的基本要求 |
第五节 制度建设是诚信生成的理性探索 |
一、诚信建设制度化是破解政治失信的重要保障 |
二、诚信建设制度化是诚信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
三、相关制度的出台是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有力支撑 |
第七章 当代新境遇下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现实思考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境遇及其诚信伦理境遇 |
一、时代:深度市场化·社会信息化 |
二、空间:场·圈·位 |
三、范畴:公与私·名与利·德与法·情与理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价值指向 |
一、现时代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标志 |
二、社会诚信建设的示范者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引领者 |
三、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信仰的关键所在 |
四、坚持求真务实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破解泛娱乐化,媒体传播诚信为先导 |
二、强化诚信评价,社会诚信建设为基础 |
三、重塑政治生态,干部诚信建设为重点 |
四、建构刚性约束,法规制度执行为根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儒家廉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廉”范畴的基本涵义及其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廉”范畴的基本涵义 |
一、“廉”义的词源学解析 |
二、廉德:“廉”的道德维度 |
三、廉政:“廉”的政治维度 |
第二节“廉”德的产生及其早期发展 |
第三节 比较的视阈:先秦诸子论“廉” |
第四节 历史的视野:汉代以后儒家论“廉” |
一、董仲舒论“廉” |
二、刘向论“廉” |
三、周敦颐论“廉” |
四、薛瑄论“廉” |
五、顾炎武论“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理论基石 |
第一节 哲学基石:“天人合一”思想 |
一、儒家对“天人”关系的基本论述 |
二、“天人合一”观念对儒家廉德思想的重要启示 |
第二节 政治基石:“以民为本”思想 |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嬗变 |
二、民本思想与儒家廉德思想发展 |
第三节 伦理基石:“仁者爱人”思想 |
一、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发展 |
二、儒家仁学理论对廉德思想的影响 |
第四节 价值原则:公私、义利、理欲之辨 |
一、公私之辨与儒家廉德思想 |
二、义利之辨与儒家廉德思想 |
三、理欲之辨与儒家廉德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伦理内蕴——基于“俭”“耻”“孝”三德目的展开 |
第一节 俭:廉的生活基础 |
一、“俭”范畴的多重含义 |
二、“俭”德的重要价值 |
三、节俭与养廉 |
第二节 耻:廉的道德前提 |
一、“耻”的基本内涵 |
二、“耻”伦理的主要价值 |
三、知耻与养廉 |
第三节 孝:廉的家庭伦理基础 |
一、“孝”的基本内涵 |
二、“孝”伦理的重要价值及其影响 |
三、行孝促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政治表征——以“六廉”为中心的个案解析 |
第一节 道德的向度:廉善、廉敬与廉正 |
一、廉善:官吏道德的总括 |
二、廉敬:道德自律的基础 |
三、廉正:公生明,廉生威 |
第二节 法律的向度:廉法 |
一、中国古代法律的演变 |
二、“知法”:为官从政的前提 |
三、“守法”:为官的基本职责 |
第三节 能力的向度:廉能和廉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儒家廉德养成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人性之辨:儒家廉德养成的学理依据 |
第二节 廉德养成的教化机制 |
一、修身养廉 |
二、教育守廉 |
第三节 廉德养成的制度规范 |
一、选官用廉 |
二、回避护廉 |
三、监察督廉 |
第四节 廉德养成的法律约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古代践行——“明君”、“清官”举要与反思 |
第一节 廉耀古今:“明君”与封建盛世 |
一、唐太宗倡廉反奢与贞观之治 |
二、明太祖倡俭惩贪与洪武之治 |
三、康熙帝奖廉惩贪与康熙盛世 |
第二节 百世流芳:“清官”与社会风化 |
一、清官的基本特征 |
二、清官出现的原因 |
三、清官循吏的典范 |
四、关于清官的评价 |
第三节 一种博弈:倡廉与贪腐哲学 |
一、封建时代官吏贪腐的主要表征 |
二、中国古代贪腐不绝与清官稀少之原因辨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近现代镜鉴 |
第一节 失廉亡国:来自晚清政府覆灭的深刻教训 |
一、晚清儒家廉德思想的孱弱传承 |
二、晚清政府吏治腐败的主要表现 |
三、吏治腐败与清王朝的覆亡 |
第二节 贪腐失权:对国民党大陆统治覆灭的历史审视 |
一、国民党官员腐败现象面面观 |
二、国民党防治腐败的积极努力 |
第三节 秉廉兴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腐败与廉政治理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存在的腐败及原因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基本形势 |
一.当前我国官员腐败的主要表征 |
二、当前我国官员腐败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儒家廉德思想与当代中国廉政建设的契合 |
一、理论会通:儒家廉德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 |
二、现实机缘:反腐风暴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三节 儒家廉德思想对当前我国廉政建设的基本启示 |
一、坚持以德养廉,努力夯实廉洁从政的道德基础 |
二、坚持以制保廉,不断完善廉洁从政的制度约束 |
三、坚持以法促廉,切实筑牢廉洁从政的法律基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曲阜儒家崇廉尚勤思想基地简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与论文发表情况 |
(8)《庸庵笔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薛福成生平经历及《庸庵笔记》的创作 |
第一节 薛福成的生平经历及其对《庸庵笔记》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庸庵笔记》的卷次版本和题材来源 |
第二章 《庸庵笔记》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经世致用的改革思想 |
第二节 对后妃之德的强化 |
第三节 劝使为善 诫使勿恶 |
第三章 《庸庵笔记》的艺术探究 |
第一节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
第二节 寓言特征与寓言模式 |
第三节 多元化的形象塑造手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周恩来人生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与方法 |
1.3.1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课题研究程序与方法 |
第2章 周恩来人生哲学及其实践探索 |
2.1 青年周恩来:人生理想的探索 |
2.1.1 锐意进取的尚志观 |
2.1.2 求真变革的觉悟观 |
2.1.3 共产主义的人生观 |
2.2 革命周恩来:人生价值的诉求 |
2.2.1 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
2.2.2 终身学习的革心精神 |
2.2.3 求同存异的和合主张 |
2.3 总理周恩来:人生哲学的归宿 |
2.3.1 从政为民的人生理念 |
2.3.2 维稳系党的精忠品格 |
2.3.3 邦交利国的世界情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周恩来人生哲学的崇高境界 |
3.1 求真务实的理性境界 |
3.1.1 坚诚守信的生存理性 |
3.1.2 实事求是的实践理性 |
3.1.3 真知真人的科学理性 |
3.2 至善至纯的道德境界 |
3.2.1 惠民于天下之仁德 |
3.2.2 利国于天下之义德 |
3.2.3 为党于天下之忍德 |
3.3 尚美达圣的自由境界 |
3.3.1 生活超越之优美 |
3.3.2 劳动创造之壮美 |
3.3.3 人格崇高之圣美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周恩来人生哲学的时代意蕴 |
4.1 坚定理想信念,同心共筑中国梦 |
4.1.1 科学信念助力青年追梦 |
4.1.2 坚定信仰驱动官员筑梦 |
4.1.3 崇高理想促使社会圆梦 |
4.2 学习周恩来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品格 |
4.2.1 艰苦奋斗以立政党之基 |
4.2.2 重德修身以塑人格之本 |
4.2.3 开拓创新以正国格之魂 |
4.3 以革心促进革新,共赴民族伟大复兴 |
4.3.1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
4.3.2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
4.3.3 努力实现复兴夙愿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网络舆情 |
1.3.2 网络舆论引导 |
1.3.3 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 |
1.3.4 关于舆论演化理论与仿真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网络舆论与现实社会 |
2.1 网络舆论及舆情 |
2.2 中国网民结构 |
2.2.1 网民数量趋势 |
2.2.2 网民年龄与学历 |
2.3 网络信息的传播 |
2.3.1 网络信息传播的途径 |
2.3.2 网络信息传播特点 |
2.3.3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
2.3.4 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力 |
2.3.5 点击率的经济外部性 |
2.3.6 网络舆论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
2.4 网络上下的辩证关系 |
2.4.1 网络是社会安全阀 |
2.4.2 加强网络引导的意义 |
2.4.3 加强网络引导的几点建议 |
2.5 网络与现实行动 |
2.5.1 舆论发展与消散 |
2.5.2 网络对现实的反作用 |
2.6 网络舆论监督作用及负面效应 |
第3章 群体的舆论演化 |
3.1 网络舆论演化与混沌理论 |
3.2 DM模型规则 |
3.3 外部信息对群体舆论的作用 |
3.3.1 单一的外部信息 |
3.3.2 竞争性的外部信息 |
3.3.3 中性观点和非中性观点 |
3.4 多维DM模型初步 |
3.5 舆论演化规律的启示 |
第4章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
4.1 国内外网络信息传播管理 |
4.1.1 国内经验 |
4.1.2 国外经验 |
4.2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对策 |
4.2.1 开发管理技术 |
4.2.2 管理方法 |
4.2.3 法律 |
4.2.4 解决外部性问题 |
4.3 网络监控问题 |
4.3.1 专家会议 |
4.3.2 帖子数量的灰色预测 |
4.3.3 舆情热度的最优监控问题 |
4.4 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及防范对策 |
4.4.1 网络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特点 |
4.4.2 网络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 |
4.4.3 网络侵权行为的责任客体 |
4.4.4 加强对网络侵权行为管理的法治对策 |
4.5 科学管理网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百万巨贪咋成了学子楷模(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反腐倡廉思想研究[D]. 梁昊晟.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2]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D]. 杨文. 苏州大学, 2020(06)
- [3]岳飞网络形象传播效应研究[D]. 宋紫薇.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6)
- [4]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金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5]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D]. 邓少君. 武汉大学, 2016(06)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研究[D]. 刘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7]儒家廉德思想研究[D]. 任松峰. 曲阜师范大学, 2015(12)
- [8]《庸庵笔记》研究[D]. 肖立.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9]周恩来人生哲学思想研究[D]. 贺金剑. 燕山大学, 2013(08)
- [10]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D]. 王慧军. 南昌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