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设计中装饰的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吴凡[1](2022)在《当代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发展研究(194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瓷器诞生于中国,绚烂的陶瓷文化蕴藏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面对几千年来历史积淀而成的陶瓷文化艺术遗产,如何更好地将其继承,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是近现代以来影响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粉彩瓷作为悠久陶瓷历史文化所孕育出的釉上彩瓷品种,甫一诞生便占据了陶瓷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景德镇陶瓷历史上的四大名瓷之一。本研究以1949年到2019年这七十年间的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为研究对象,建立历时性与共时性交融的研究框架,以揭示粉彩瓷艺术设计自1949年以来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嬗变。同时,对这段时期内粉彩瓷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发展动因以及发展经验做出理论性总结,力图为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回顾1949年以来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粉彩作为一项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但没有被大工业机械化生产方式所代替,反而还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当代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的发展与演化是一项传统陶瓷手工艺设计活动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多角度、多侧面的嬗变。因此,本研究将粉彩瓷艺术设计活动的演化分为历史环境、创作主体、工艺材料、艺术风格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历史环境变迁部分,本研究将粉彩瓷艺术设计七十年发展进程划分为1949年至1978年、1978年至2012年,以及2012年至2019年三个发展阶段。通过梳理各个时期设计生产与时代环境的关系,提出粉彩瓷艺术设计在七十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不同价值理念为引导的多条发展路径。在粉彩瓷创作主体发展部分,通过对其身份嬗变的论述,揭示了行业内粉彩创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红店佬”到瓷业技术工人,再到市场化改革前后由体制内粉彩艺人到自由身份的粉彩艺术设计从业者的身份转变过程。通过对粉彩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在现代师徒制与现代学校制两种培养模式下,粉彩瓷创作主体提升了知识结构与技艺素养的同时,形成了一支有别于行业发展的院校师生创作队伍。进而归纳出当代粉彩瓷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化及群体特征。在工艺材料发展部分,将粉彩瓷艺术设计的工艺材料体系分为彩绘颜料、彩绘技法与工具以及彩烧工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了粉彩瓷工艺材料在1949年以来发生的变化及影响。在艺术风格演化部分,将粉彩瓷艺术设计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具体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展开分析,对粉彩瓷造型方面的发展进行剖析,勾勒出粉彩瓷艺术风格的演化过程。本研究首先依据此前对七十年来粉彩瓷艺术设计的考察与研究,总结出当代粉彩瓷艺术设计发展的三个特征:第一,当代粉彩瓷艺术设计形成了传承型、产业型和创作型三种类型的发展路径;第二,当代粉彩瓷艺术设计创作主体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第三,当代粉彩瓷艺术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其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消费市场层面、人才与技术层面对粉彩瓷艺术设计七十年的发展动因进行分析,提出粉彩瓷创作者的创造力及其技艺能力是推动粉彩瓷艺术设计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最后,提出未来景德镇粉彩瓷乃至整个陶瓷设计界可持续发展的三要点:一,尊重陶瓷文化艺术的本体地位与发展规律。二,强调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的发展意识。三,坚持完善多层次的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对1949年至2019年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七十年发展的研究,是将其置于历时性时空环境中进行整体考察,是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对其系统性解析,努力构建一套可供借鉴的研究范式,以弥补当代粉彩瓷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不足,为陶瓷艺术设计理论研究添砖加瓦。
刘丽娟[2](2021)在《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理白族扎染文化兴盛于唐宋时期,在历史的曲折变化中得以延续发展,白族扎染图案的传承和演变是历史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缩影。流传在大理地区的扎染图案数量众多,形色各异,广受人们的喜爱。本文试图以民国时期至今为时间段对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进行系统梳理,并置于各个历时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中分析其设计及演变的内在逻辑。本文通过对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研究为切入点,置以大理白族扎染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详细探究,以图案为线索,探索曲折发展的社会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变迁。首先,通过调研资料与文献分析,从白族扎染图案的自然环境背景、人文历史背景等方面对白族扎染图案展开研究,详细梳理了白族扎染图案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和艺术观念。其次以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内容分类,并结合社会背景、经济改革背景将大理白族扎染发展时间分段,分析扎染产业的发展与扎染图案之间的关联,探索扎染图案的变化规律以及原因。再次,通过图案的构成形式以及审美法则进行图案设计特征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大理白族扎染图案背后蕴含的设计观念和审美内涵,从扎染的工艺、主题、色彩、造型等本体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分析大理白族扎染的设计思想、图案演变规律、社会经济价值,结合其发展现状,对扎染产业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探讨。这一研究为少数民族染织业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也对扎染图案的设计文化提供详实的资料,为当前进行扎染图案的设计开发提供设计思维方案。
赵倩[3](2021)在《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双版纳傣族竹器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器具之一。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器具,竹器以其取材的便利性、实用的功能性流传至今,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进程,竹器从兴盛开始走向衰落,如何适应于当代生活可持续的发展下去,不仅是竹器,也是传统手工艺共同面对的问题。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竹器为对象,拟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设计学的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竹器的产品分类、工艺流程、艺术特征、生产现状、使用主体、风俗文化、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研究竹器背后的设计语言并挖掘其内在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从而探讨傣族竹器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可能性。优越的自然资源为器具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从现有的功能来看竹器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傣族竹器工艺具有就地取材的造物特点,技艺主体通过前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方法形成了一定的造物规律,并且在功能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感受。因此傣族竹器造物中表达出强烈的文化内涵,造物背后是傣族群体对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的表征,以此形成适用于当地文化的地方知识,这也是手工技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竹器的保护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保护,更是物质背后精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竹器现实境遇进行思考,竹器本身在生产方面的局限性也显现出来,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上才能构建起良好的发展系统。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认识:傣族竹器手工艺当代适应性的实现,首先要向前发展,学习手工艺良好发展案例,寻找出路不能停滞。其次是要保留其内在元素,发扬背后的文化价值,最后是要适应于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断创新,才能可持续性的传承下去。
李明[4](2021)在《凉山彝族服饰艺术意蕴及传承发展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
刘思雨[5](2021)在《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文中认为大理鹤庆沿着“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历史痕迹,孕育了名满海内外的“银器匠人”。随着现代匠人们在秉承祖辈手工技艺以及经营思路的同时,还不断吸收了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加工技艺,将之融入银器、铜器及各种工艺品的制作中,并大胆创新,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银器文化产业。但中国丰富的传统地域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对自身体系的认知而深陷“同质化”危机,如何使得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得以保存并找到合适的传承路径是社会各界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李小白品牌的发展缘起与品牌现状,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品牌手工艺产品的市场价值与消费者需求模式下的二者结合促进的银壶市场生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其次基于对文化基因的理论研究,与同类型品牌案例对比得出文化基因在“李小白”品牌中的继承体现在“人”“物”与“技艺”三者上。并将李小白品牌中的形式与文化特征分析后提出品牌未来的发展策略是基于品牌主线产品优化下的延伸产品开发。最后将大理白族银器与李小白品牌中的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进行分类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图,梳理其中共有的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三种类型,并发现“人”作为李小白品牌的文化核心基因,探讨“人”在李小白品牌中的体现与根源。设计实践中将本土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的自然环境符号与李小白品牌核心基因相融合。通过前面的分析提出设计思路,并利用设计师与匠人协同合作的模式,使得基于品牌未来发展策略下的设计与制作一体化。希望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一条可行性路径。
李玉环[6](2021)在《民国上海日用搪瓷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论文《民国上海日用搪瓷设计研究》,以上海民族日用搪瓷产品在民国时期的设计特征为研究目标,剖析这个时期搪瓷产品的设计上,呈现出的既保持了传统制器理念中的功能理性,又体现出新时代中民众西化的审美需求的特征。首先,民国时期上海的日用搪瓷在器皿器型上,既有对外来器型的模仿,也有对中国传统器型的继承。外来器型中的咖啡壶、牛奶锅等等,能够满足人们在接受新文化之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追求时尚的心理需求;碗类、食篮等搪瓷产品则是脱胎于传统器皿器型,以服务于大多数人生活中保留的较为传统的生活习惯。据本文的论证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三:一、由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了多方文化的汇聚之地,在更为先进的文明输入后,人们社会观念的改变,使得生活上与从前相比有所不同,人们参照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的生活装点起来,搪瓷这一“舶来品”便迅速成为人们追捧的新奇玩意儿;然而,即使文化入侵,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来的样貌,中国传统器物形制更贴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二、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选择。不论是传统器型还是外来器型,都是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各方文化先进之处的选择,它们代表的是更为便利、高效的生活方式。三、民族实业的发展需求。在文化碰撞中,上海民众创建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中西融合的生活方式,因而,扩大日用搪瓷产品品类,是促进民族搪瓷企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器型的丰富,使这个时期搪瓷产品中外糅杂的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其次,在民国时期上海的日用搪瓷产品中,也形成了以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为主,西方装饰元素作有效补充的多姿多彩的装饰设计。饱含吉祥寓意的牡丹、梅花、喜鹊等传统的装饰图案自古代传承至今,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传达出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含有外国语言词汇,以及具有透视关系等的外来装饰元素或装饰技巧,能够有效弥补人们对传统装饰图案的审美疲劳,同时,通过西方装饰元素传达更为开放、自由的文化内涵,是上海在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助力。这个时期日用搪瓷产品的装饰,被赋予了更高的社会责任,其一,在国家被外敌频频压迫下,民族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以日用搪瓷产品为媒介,宣传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民众的民族文化自信,进而不被外来文明所同化,增加对民族企业的信任感;其二,从近代的历史机遇中不难看出,“闭关自守”无法使民族进步,在批判中接受先进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思想进步的必要选择。论文以人们社会生活的改变对搪瓷行业的影响为基础,对民族搪瓷产品器型和装饰上的设计特征做以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利用大量图片进行佐证,图片资料不完备之处,通过查阅搪瓷相关资料,以手绘图稿的形式对搪瓷产品的器型、装饰图案进行了归纳、整理,结合来源于博物馆的实物图片,使本文与现有的相关研究相比,论证更为充分。日用搪瓷产品的设计在文化多元的时代中,或延续、继承中国传统的设计特点,或吸纳外来元素,又或是呈现出中西融合的设计特征,都使日用搪瓷产品在整个的发展历史中表现得独特而鲜明。不论是日用搪瓷器皿器型,还是装饰设计上的表现,都反映了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人们审美趋向的变化,对“洋货”惧怕,随后“崇洋”,再有抵制“洋货”、推崇国货,由此得出,民国时期日用搪瓷的设计,表现了人们在动荡时期对文化的选择,反映了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先进、便利之处有所模仿,但又能够保持民族文化自信的生活面貌。因此,对民国时期上海日用搪瓷的设计进行剖析对研究近代上海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勇[7](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曹斌华[8](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徐晓臻[9](2021)在《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画是基于农民这种特殊群体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对生活的感受与美好期盼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民间绘画形式。而扎根于关东地区的东丰农民画因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在中国农民画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也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现有的文献以及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东丰农民画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农民画传承人的采访为参考,进而归纳总结出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和案例实践。具体研究内容为如下三部分:首先,结合东丰农民画的发展背景,对东丰农民画的发展轨迹进行概述,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视觉语言形式特征。同时,以对东丰农民画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域、文化和创作主题三方面为切入点,归纳其主要特征。其次,对东丰农民画中的装饰、造型、色彩和构图四大主要视觉语言进行细致分析,从可视化角度解读其主要视觉风格和特色呈现,得出其装饰语言的地域性、造型语言的独特性、色彩语言的个性化和构图语言的多面性特征,另外引申出构成其表象元素的精神文化内涵,从多维角度剖析东丰农民画视觉语言的基本特征,为在视觉传达中的实际应用提供详细的理论参考。最后,通过实地调研对现有的以东丰农民画为设计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明晰其存在的设计作品少、设计作品缺乏专业性、受众接受度低等不足之处。对比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山东日照等地区的农民画艺术风格及相关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分析其设计作品的优缺点,为东丰农民画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借鉴。在前文基础上,从设计角度指出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优势,由此确立追求绿色设计、体现文化特征、注重品牌塑造的设计策略。而后提取东丰农民画具有代表性的视觉语言融合现代审美元素进行再设计,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品牌VI设计、招贴设计以及包装设计领域中,探索应用价值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视觉传达设计为东丰农民画提供了崭新的生命力,而东丰农民画的融入也为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地域性展现和民俗文化的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龚明霞[10](2021)在《云南傣族服饰符号在婚庆用品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云南傣族的婚庆文化是集服饰文化、宗教文化、审美价值观为一体的复杂文化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堪比一个生动鲜活的文化博物馆,随着社会的发展,云南傣族传统婚庆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将独特又具有文化内涵的傣族服饰符号应用到傣族婚庆用品设计中,不仅能够为傣族婚庆产品设计提供符号元素和文化依据,更是对于傣族传统婚俗的保护与传承。本论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对德宏和西双版纳两地田野调查基础上,首先运用符号学方法,研究了云南傣族中具有代表性的德宏地区傣那、西双版纳地区傣泐的服装与配饰,归纳出德宏和西双版纳两地傣族服饰的款式符号、图案符号和色彩符号的语汇,分析这些符号的语意与艺术价值。运用NCS色彩分析法对色彩符号进行提炼,得到了傣族服饰的用色喜好,为将云南傣族服饰符号应用到婚庆用品设计中打下理论基础。其次,运用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德宏和西双版纳两地傣族传统婚俗仪式进行研究,获得了傣族婚礼仪式的流程及相关用品的研究素材,比较了两地婚礼仪式的异同。最后,在前期理论研究和市场调研基础上,结合傣族婚礼流程的特点,将代表性的傣族服装和配饰符号应用到傣族的婚庆用品设计中,设计了面向德宏和西双版纳两地傣族的、具有差异性的婚庆用品,主要包括婚庆礼服、婚庆首饰和仪式用具等。将云南傣族服饰符号应用在婚庆产品设计中,探索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傣族婚庆用品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以赋予傣族婚礼旺盛的生命力,将傣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好地呈现出来。
二、产品设计中装饰的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品设计中装饰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发展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思路框架与论文内容 |
1.7 研究创新点 |
2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的发展概况 |
2.1 恢复与建设时期粉彩瓷的发展概况(1949 年至1978 年) |
2.1.1 景德镇瓷业生产的恢复 |
2.1.2 粉彩瓷集体合作化设计生产机制的建立 |
2.1.3 恢复与建设时期粉彩瓷发展所遇到的危机 |
2.2 产业转型时期粉彩瓷的发展概况(1978 年至2012 年) |
2.2.1 经济体制转型中粉彩瓷产销体系的发展 |
2.2.2 市场经济驱使下粉彩瓷商业价值的增长 |
2.3 创新发展时期粉彩瓷的发展概况(2012 年至2019 年) |
2.3.1 社会转型中粉彩瓷人文艺术价值的回归 |
2.3.2 手工艺复兴中粉彩瓷的分化发展 |
2.4 小结 |
3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的创作主体 |
3.1 行业内粉彩瓷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变与地位上行 |
3.1.1 从“红店佬”到单位内瓷业技术工人 |
3.1.2 从体制内技艺人员到自由的粉彩艺术设计从业者 |
3.1.3 行业内创作主体实现地位上行的途径分析 |
3.2 粉彩瓷创作主体培养模式的变迁 |
3.2.1 师徒制陶瓷教育模式的革新 |
3.2.2 学校制陶瓷教育模式的发展 |
3.2.3 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创作主体的分化 |
3.3 当代粉彩瓷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向及群体特征 |
3.3.1 从“不被重视”走向“受到保护” |
3.3.2 从“技术工匠”走向“全面发展” |
3.3.3 从“地方群体”走向“多元构成” |
3.4 小结 |
4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的工艺材料 |
4.1 粉彩瓷彩绘材料的继承与创新 |
4.2 粉彩瓷彩绘工艺的继承与创新 |
4.3 粉彩瓷彩烧工艺的继承与创新 |
4.4 小结 |
5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的艺术设计风格 |
5.1 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粉彩瓷的艺术设计 |
5.1.1 传统粉彩瓷艺术设计样式的延续与新产品的研发 |
5.1.2 反映时代风貌的粉彩瓷艺术设计 |
5.2 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粉彩瓷的艺术设计 |
5.2.1 国营瓷厂中粉彩瓷产品设计的快速发展 |
5.2.2 粉彩瓷装饰形式的继承与创新 |
5.3 二十一世纪以来粉彩瓷的艺术设计 |
5.4 小结 |
6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发展的总结与反思 |
6.1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发展的特征 |
6.1.1 粉彩瓷发展路径的分化 |
6.1.2 粉彩瓷创作主体的多元化 |
6.1.3 粉彩瓷艺术设计风格的多样化 |
6.2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发展的动因 |
6.2.1 国家政策层面 |
6.2.2 消费市场层面 |
6.2.3 人才与技术层面 |
6.3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3.1 尊重陶瓷文化艺术的本体地位与发展规律 |
6.3.2 强调在继承传统中完成创新的发展意识 |
6.3.3 坚持完善多层次的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1949 年至2019 年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发展大事记 |
附录 B: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代表人物 |
附录 C: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作品获奖情况 |
附录 D:当代粉彩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图 |
附录 E:文中图片来源 |
(2)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工艺美术研究现状 |
1.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扎染的相关文献综述 |
1.研究背景情况 |
2.研究动态 |
3.研究内容分类 |
4.研究现状的不足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研究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思路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形成环境 |
(一)大理白族的人文生态环境 |
1.白族生活的基本单位“坝子” |
2.“坝子”对白族居住环境的影响 |
3.自然环境对白族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
4.文化交流条件影响白族扎染的发展 |
(二)大理白族的历史文化背景 |
1.民族源起 |
2.信仰体系 |
3.多元文化 |
(三)本章小结 |
二、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类型 |
1.植物花草类 |
2.动物类 |
3.自然景观类 |
4.人物造型类 |
5.几何图形类 |
6.字体诗赋类 |
7.体育类 |
8.宗教类 |
(二)本章小结 |
三、大理白族扎染产业发展及图案变化 |
(一)大理扎染产业发展历程中的图案变化 |
1.民国时期-20 世纪80 年代 |
2.20世纪80 年代-21 世纪初 |
3.21世纪至今 |
(二)大理扎染产业经营模式对图案的影响 |
1.家庭作坊式 |
2.个体生产式 |
3.服务设计式 |
(三)大理白族扎染产业经营现状调研 |
(四)本章小结 |
四、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形式分析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构成形式 |
1.单独图案 |
2.角隅纹样 |
3.连续纹样 |
4.边缘图案 |
(二)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形式法则 |
1.对称与均衡 |
2.条理和反复 |
3.节奏与韵律 |
(三)小结 |
五、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审美分析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工艺美 |
1.“扎花”工艺的分类 |
2.“染色”工艺的自然美 |
(二)大理白族扎染的主题美 |
1.祈福喻吉的精神追求 |
2.去灾辟邪的寓意表达 |
3.幸福美满的生活追求 |
(三)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色彩美 |
1.大理白族扎染的“朴素” |
2.大理白族扎染的“五彩” |
(四)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造型美 |
1.“满”“全”的整合之美 |
2.“共生”“独存”的融合之美 |
(五)小结 |
六、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思想及其产业创新发展 |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思想 |
1.材料的自然性与致用利人的健康理念 |
2.图案生成的偶发性与手工艺者的主观能动性 |
3.指尖穿梭中的女红艺术观念 |
4.大理白族扎染图案设计思想的嬗变 |
(二)大理白族扎染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1.大理白族扎染手工艺的传承 |
2.大理白族扎染产业发展的瓶颈 |
3.大理白族扎染手工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三)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研情况汇总 |
附录二 、扎染文化相关梳理 |
附录三 、图案梳理一览表 |
附录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业比赛获奖表 |
附录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业实践及展演表 |
(3)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1.基本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西双版纳傣族竹器概述 |
(一)傣族竹器形成的环境因素 |
1.自然环境因素 |
2.人文社会因素 |
(二)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的分类 |
1.实用为主的生产生活类 |
2.精神需求的宗教信仰类 |
3.补充收入的商业经济类 |
(三)小结 |
二、傣族竹器的工艺之美分析 |
(一)材美工巧:傣族竹器的技术构成 |
1.竹材料及其分布 |
2.竹器工具构成 |
3.竹器工艺流程 |
(二)以饰为美:傣族竹器的形式构成 |
1.多元形态的造型之美 |
2.变化统一的装饰之美 |
(三)小结 |
三、傣族竹器的造物文化表达 |
(一)傣族竹器承载的造物思维 |
1.取材自然的生态观 |
2.造器宜人的适用性 |
(二)傣族竹器反映的集体意识 |
1.造物活动与群体行为 |
2.文化认同与精神维系 |
3.生命历程与文化记忆 |
(三)傣族竹器表达的地方知识 |
1.手工艺人的群体智慧 |
2.手工艺人的身份标记 |
3.竹器功用的历久弥新 |
4.地域环境与文化表达 |
(四)小结 |
四、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的发展现状与保护路径 |
(一)傣族竹器发展的现状 |
1.走向式微的竹器技艺 |
2.受到冲击的竹器市场 |
(二)傣族竹器变迁的动因 |
1.竹器制作观念的变迁 |
2.群体生活方式的改变 |
(三)傣族竹器的发展路径 |
1.适应时代发展的未来走向 |
2.关于竹器发展之路的思考 |
(四)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与竹器相关学位论文检索 |
附录二:云南傣族对比导图 |
附录三:田野考察记录 |
附录四:曼贺勐村寨调研报告 |
附录五:民间竹器品类整理记录 |
附录六: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5)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白族银器 |
2.文化基因 |
3.传统手工艺品牌化 |
4.银壶产品设计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
1.研究思路 |
2.论文结构 |
一、“李小白”品牌发展缘起概述 |
(一)“李小白”品牌背景 |
1.银壶的历史变迁 |
2.银壶的传承现状 |
(二)“李小白”品牌发展 |
1.“李小白”品牌起源 |
2. “李小白”品牌优势 |
(三) “李小白”品牌现状 |
1.手工产品的市场价值 |
2.消费者需求的多种模式 |
3.二者结合促进品牌市场生成 |
二、文化基因视角下的“李小白”品牌发展现状 |
(一)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概述 |
1.文化基因概述 |
2.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谱系梳理 |
3.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与品牌的关系 |
(二)同类型品牌中的文化基因表现 |
1.云南鹤庆——“寸发标” |
2.云南个旧——“斑锡龙” |
3.浙江——“卢艺” |
4.日本——“银川堂” |
(三)文化基因在“李小白”品牌中的继承体现 |
1.本土品牌的代表 |
2.传统文化的新生 |
3.可持续性的表现 |
4.小结 |
三、 “李小白”文化基因分析及其发展策略 |
(一)“李小白”形式特征 |
1.产品造型 |
2.装饰纹样 |
3.肌理表现 |
4.手工技艺 |
(二)“李小白”文化特征 |
1.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 |
2.极具特色的生产模式 |
(三)“李小白”品牌未来发展策略 |
1.凸显本土品牌产品独特性 |
2.增加品牌产品文化附加值 |
3.建立品牌产品形式基因库 |
四、“李小白”文化基因继承下的设计开发 |
(一)基因库的提取 |
1.“李小白”核心文化基因提取路径 |
2. “李小白”特色文化基因价值符号提取 |
3.地域文化元素融合的产品创新 |
(二)设计实践 |
1.白族银器基因下“形”的新探索 |
2.文化结合品牌融入——实验性新产品类别 |
(三)设计总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
(6)民国上海日用搪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与民国上海搪瓷行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的社会面貌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新家庭中日用搪瓷产品的新功能 |
第三节 民族搪瓷行业的崛起 |
注释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上海日用搪瓷设计发展的导向因素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国货思潮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日用搪瓷产品的外销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搪瓷展会对日用搪瓷设计的影响 |
注释 |
第三章 民国上海日用搪瓷器型的设计 |
第一节 日用搪瓷器型设计的萌发与推进 |
第二节 民国上海日用搪瓷器型的分类 |
第三节 民族文化认同中对传统器型的延续 |
第四节 社会变迁与外来器型的输入 |
注释 |
第四章 民国上海日用搪瓷的装饰设计 |
第一节 新情境下日用搪瓷装饰设计的社会功能 |
第二节 民国上海日用搪瓷装饰的形式分类 |
第三节 爱国主义情怀影响下的传统装饰图案的沿用 |
第四节 民众审美趋向的转变与外来元素的输入 |
第五节 文化交流中的民国日用搪瓷装饰 |
结语:从日用搪瓷设计中窥探民国上海文化的时代特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7)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东丰农民画的发展与主要特征 |
2.1 东丰农民画的起源与现状 |
2.1.1 东丰农民画的起源 |
2.1.2 东丰农民画的发展 |
2.1.3 东丰农民画的现状 |
2.2 东丰农民画的主要特征 |
2.2.1 鲜明的地域特色 |
2.2.2 丰厚的文化积淀 |
2.2.3 多样的创作题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分析 |
3.1 东丰农民画装饰语言的地域性分析 |
3.1.1 东北民俗符号 |
3.1.2 满族剪纸元素 |
3.1.3 梅花鹿吉祥纹样 |
3.2 东丰农民画造型语言的独特性分析 |
3.2.1 造型的意象化 |
3.2.2 造型的抽象化 |
3.2.3 造型的重复化 |
3.3 东丰农民画色彩语言的个性化分析 |
3.3.1 色彩的自由性 |
3.3.2 色彩的象征性 |
3.3.3 色彩的装饰性 |
3.4 东丰农民画构图语言的多面性分析 |
3.4.1 构图的饱满化 |
3.4.2 构图的平面化 |
3.4.3 构图的主观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
4.1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4.1.1 设计作品较少 |
4.1.2 设计作品缺乏专业性 |
4.1.3 受众接受度低 |
4.2 不同地区农民画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分析对比 |
4.2.1 金山农民画的艺术特征与设计作品分析 |
4.2.2 户县农民画的艺术特征与设计作品分析 |
4.2.3 日照农民画的艺术特征与设计作品分析 |
4.3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优势 |
4.3.1 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展现民俗文化魅力 |
4.3.2 质朴与潮流的碰撞引发情感共鸣 |
4.3.3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增强视觉美感 |
4.3.4 民俗与时尚的接轨提高品牌辨识度 |
4.3.5 直观与创新的融合强化信息可读性 |
4.4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策略 |
4.4.1 追求绿色设计 |
4.4.2 体现文化特征 |
4.4.3 注重品牌塑造 |
4.5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以“东丰鹿苑”为例 |
4.5.1 设计理念 |
4.5.2 设计定位 |
4.5.3 设计展开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展望 |
5.1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 |
5.1.1 文化价值 |
5.1.2 艺术价值 |
5.1.3 经济价值 |
5.2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前景展望 |
5.2.1 传承民俗文化 |
5.2.2 锻造多元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云南傣族服饰符号在婚庆用品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设计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云南傣族服饰研究 |
1.3.2 云南傣族婚俗和婚庆用品研究 |
1.3.3 研究及设计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项目来源 |
第二章 云南傣族服饰符号研究 |
2.1 云南傣族服饰的语境分析 |
2.2 云南傣族服饰的款式符号 |
2.2.1 德宏地区傣族服饰 |
2.2.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服饰 |
2.2.3 云南傣族服饰款式符号对比 |
2.2.4 云南傣族服饰款式符号语意分析 |
2.3 傣族服饰的图案符号 |
2.3.1 德宏地区傣族服饰图案 |
2.3.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服饰常见图案 |
2.3.3 云南傣族服饰图案符号语意分析 |
2.4 傣族服饰的色彩符号 |
2.4.1 德宏地区傣族女性服饰色彩 |
2.4.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女性服饰色彩 |
2.4.3 云南傣族服饰色彩符号语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傣族婚俗与婚庆用品研究 |
3.1 德宏地区傣族婚俗与婚庆用品 |
3.1.1 德宏地区傣族婚礼习俗 |
3.1.2 德宏地区傣族婚俗发展趋势 |
3.1.3 德宏地区傣族婚庆用品调查 |
3.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俗与婚庆用品 |
3.2.1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礼习俗 |
3.2.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俗发展趋势 |
3.2.3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庆用品调查 |
3.3 德宏婚俗和西双版纳傣族婚俗的异同 |
3.3.1 德宏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俗的相同点 |
3.3.2 德宏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俗的不同点 |
3.4 傣族婚庆用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
3.4.1 傣族婚庆用品现状分析 |
3.4.2 傣族婚庆用品市场现存问题 |
3.4.3 傣族婚庆用品的发展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傣族婚庆用品设计定位 |
4.1 产品定位方法——5W1H法 |
4.2 目标市场定位 |
4.3 产品功能定位 |
4.4 产品风格定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云南傣族服饰符号的婚庆用品设计 |
5.1 云南傣族婚庆用品设计构思 |
5.2 爱的符码·德宏系列 |
5.2.1 亲爱 |
5.2.2 祈爱 |
5.3 爱的符码·西双版纳系列 |
5.3.1 亲爱 |
5.3.2 祈爱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设计结论 |
6.2 设计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产品尺寸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产品设计中装饰的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发展研究(1949-2019)[D]. 吴凡.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2
- [2]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D]. 刘丽娟. 云南艺术学院, 2021(02)
- [3]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研究[D]. 赵倩. 云南艺术学院, 2021(02)
- [4]凉山彝族服饰艺术意蕴及传承发展策略的研究[D]. 李明. 西南大学, 2021
- [5]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D]. 刘思雨.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1)
- [6]民国上海日用搪瓷设计研究[D]. 李玉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1(02)
- [7]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9]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徐晓臻.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10]云南傣族服饰符号在婚庆用品设计中的应用[D]. 龚明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