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钢炼铁厂降低成本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陈畏林,李熠,宋钊,凤林兴[1](2021)在《武钢8号高炉投产11年生产实践》文中指出重点分析了武钢8号高炉从2009年投产至今11年,在高炉炉型设计、进风面积、煤气利用、炉身黏结等方面的调整变化,通过逐步缩小进风面积确保高炉足够的鼓风动能活跃炉缸,调整中"以风为纲",调整中心加焦量与边缘布矿量,维持"中心气流适当发展,边缘气流适当抑制"的动态平衡。高炉11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产节奏,累计利用系数达到2.36 t/(m3·d)。投产11年高炉目前的炉缸状态良好,高炉具备延续长寿的条件。
宋熠[2](2020)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降成本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而有了明确的目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钢铁行业也因此有了清晰的改革方向。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对钢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是爆发式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一路上欣欣向荣。钢铁为各行各业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性设施保障,企业建工建厂需要钢铁,铁路交通需要钢铁以及城市建设也需要钢铁。可是好景不长,钢铁行业在经历过辉煌时期以后却不得不面临同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这些行为导致钢铁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不仅如此,因为钢铁企业的盲目投产也导致了钢铁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以及库存积压等问题出现了。这些问题让企业的正常运转受到阻碍,并且也影响了整个钢铁行业的高效发展。政府及时发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就及时有效地缓和了钢铁行业现状的进一步恶化,政策中提到钢铁行业的改革目标是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为主的五大任务。因此,本文以国务院2016年8月印发的《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为指导,着重分析宝钢股份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降成本”这一任务。通过阅读研究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结合宝钢股份自身独有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单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包括有效供给理论、有效需求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第三部分首先对宝钢股份进行介绍,其次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的成本现状进行分析,宝钢股份存在税费负担相对较重、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能源成本日益增加、物流成本高、制度性交易成本相对较多等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对宝钢股份成本现状分析,找到宝钢股份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第五部分是针对找到的原因一一提出有针对性的降成本对策,帮助宝钢股份更好降成本。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研究发现,宝钢股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一些改变,降成本效应已经显现,但仍然存在降成本的空间。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还仍然需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宝钢股份应通过升级转型,增强科研与创新的力度以及高端产品所占比例等等措施来进一步降成本。最后,希望为广大其他的钢铁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更好的降成本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总而言之,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脚步,这对冲破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关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殷红,田蜜[3](2019)在《以精益运营为核心的铁钢界面管理》文中提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简称武钢有限)前身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钢铁主业板块。2017年3月2日,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原武钢股份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武钢有限承接与承继。至此,武汉青山与上海宝山、南京梅山、湛江东山一起,成为宝钢股份的四大钢铁基地。武钢有限公司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形成了以冷轧硅钢
刘璐[4](2019)在《包钢4150m3高炉风口曲损的分析研究与治理》文中认为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风口是保证高炉正常生产的关键设备,位于高炉炉缸上方,由于风口所处环境十分恶劣,导致风口极易破损。包钢两座4150m3高炉自开炉6个月后就开始出现风口曲损的问题,最严重的时候,38个风口仅有20个风口可以喷煤。风口曲损后严重影响高炉的稳定顺行,制约了高炉进一步强化冶炼。同时,休风更换风口带来的直接产量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都非常大。因此,找出导致风口曲损的原因,制定解决措施刻不容缓。本文从异常炉况、装料制度、气流分布、入炉碱负荷、炉前出铁等方面进行研究,剖析原因,通过优化装料制度、维护合理炉型、探索适宜的送风制度、控制有害元素负荷、优化风口参数、加强炉前出铁管理方面制定了合理的解决措施,逐步消除了风口曲损现象,延长了风口使用寿命,实现高炉稳定顺行。在风口曲损与炉况顺行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悬料、崩料等异常炉况容易使炉料直接进入炉缸,其重力作用到风口上导致风口曲损,因此保持炉况稳定顺行是高炉风口曲损大幅减少的基础。摸索到了重要参数的合理控制范围:中心气流指数Z值范围8-12、边缘气流指数W值范围0.8-1.2;理论燃烧温度Tf值在2150℃-2300℃;鼓风动能范围850011000kg·m·s-1;热负荷范围(9000-10500)×10MJ·h-1、理论燃烧温度范围(2150±100)℃。在风口曲损与装料制度关系的研究中,通过对炉料的批重,布料方式的探索,制订了合理的布料矩阵,采用了疏松边缘气流、稳定中心气流的制度,异常炉况大幅减少,操作炉型逐渐趋于合理。在风口曲损与炉渣碱度关系的研究中,分析了提高自产矿入炉比例后,对炉内整体透气透液性及风口曲损情况的影响,提出了优化配料结构,降低有害元素含量高的矿种的配比,适当降低炉渣碱度至1.08左右等措施,从而减轻入炉有害元素对炉况造成的影响。在风口曲损与出铁管理关系的研究中,认为确保铁口深度在合理范围内(3.7m4.2m),可以为良好的炉前作业创造条件。
何友国[5](2019)在《唐钢2000m3高炉铜冷却壁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分析总结了高炉应用铜冷却壁后,在炉役前期由于铜冷却壁本身优良的挂渣能力,在高炉原燃料冶金性能变差、入炉粉率增加,高炉操作等因素作用下,造成高炉炉墙形成以铜冷却壁所挂渣皮为基础从下至上的结厚,高炉操作炉型受破坏;同时也分析总结了高炉炉役后期,因铜冷却壁因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和高炉操作,导致铜冷却壁破损失效的因素。为了保证使用铜冷却壁高炉在炉役前期冶炼的正常运行,一是在判定和处理铜冷却壁结厚方面,唐钢2#高炉在学习借鉴国内高炉处理结厚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实践总结了一套技术。在判定炉墙结厚的35天内,高炉进行短时间休风45小时,在休风前分组集中插焦,加硅石,先烧掉铜冷却壁所挂渣皮,休风后对结厚方向的冷却壁冷却水改汽化,送风后送水,适当开放边缘气流,形成对结厚体的急冷急热冲击,有利于结厚体的脱落,以达到处理结厚的目的。二是在预防铜冷却壁结厚方面,唐钢2号高炉提出了全流程预防高炉结厚的理念。为了保证使用铜冷却壁高炉在炉役后期的安全运行,唐钢2000m3级高炉总结了铜冷却壁的破损原因、破损铜冷却壁漏水判定。在判定铜冷却壁破损漏水后,利用休风机会,加装铜冷却柱、勾管、冷却水管改工业水开路冷却等措施,来维持高炉的安全运行,从而达到延长一代炉龄,为高炉大修准备争取时间,减小高炉经济损失。图25幅;表21个;参56篇。
赵泽国[6](2019)在《“僵尸企业”破产重整探析 ——基于重庆钢铁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GDP较长时间内保持低增长,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尤其是钢铁、能源等行业,经营环境持续恶化。在此环境下,部分企业盈利能力减弱,亏损严重,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有些企业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只能依赖不停的借款和政府补助维持企业经营,但事实上仍旧无法摆脱困境,直至最终彻底沦为“僵尸企业”。2015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原则。破产重整制度以破产法为法律基础,以化解企业财务危机和恢复企业盈利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措施实现多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破产企业的“重生”。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破产重整如何助力“僵尸企业”摆脱困境?以此为核心,对以下三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1)破产重整如何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境?(2)破产重整如何帮助企业摆脱经营困境?(3)破产重整是否能够达到提升公司价值的效果?国内外学者已经针对“僵尸企业”以及破产重整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但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第一是对“僵尸企业”的识别及处置途径的探索,第二是对破产重整的法律及制度方面的研究。有一些学者对现有“僵尸企业”破产重整案例的财务绩效进行了研究,但绝大多数只是从企业整体财务绩效的角度进行较为宏观的分析,并没有对破产重整中具体措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的方法,从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方案出发,梳理方案中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绩效分析法分析其重整效果。通过一系列分析总结出重庆钢铁破产重整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企业价值理论等相关理论,介绍了重庆钢铁经营概况、破产重整方案和具体进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重庆钢铁破产重整进行合理性分析;其次,从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两个角度梳理了重庆钢铁在破产重整过程中的一系列举措,回答了重庆钢铁通过哪些途径实现摆脱困境这一案例研究问题;最后,分别运用事件分析法和财务绩效分析法对破产重整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案件作为案例,从重庆钢铁公开披露的信息中获取数据,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公司价值理论等理论,研究重庆钢铁破产重整对于公司财务状况、公司经营情况、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僵尸企业”实施破产重整,通过剥离低效无效资产的资产重组、债转股的债务重组能够夯实企业资产质量,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财务费用,从而化解债务危机,摆脱财务困境。(2)重庆钢铁通过引入重组方和债转股股东,公司股权结构发生改变,治理结构得到完善,引入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不仅实现了公司与宝武钢铁在技术、管理、供销等方面的协同,新的管理团队还为重庆钢铁量身定制了更符合市场情况的经营方案,实现公司经营状况改善,盈利能力增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3)从短期市场反应和财务绩效分析这两个定量的角度,论证了重庆钢铁实施破产重整达到了提升公司价值的效果。重庆钢铁是我国钢铁行业首家通过施行破产重整摆脱困境的上市公司,其成功经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全面分析重庆钢铁通过实施破产重整如何化解债务危机并摆脱财务困境,分别从公司治理和公司价值两个方面对公司摆脱困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以上分析以期为后续处置“僵尸企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价值。
方伟[7](2019)在《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已进入以存量发展为主的城镇化时代,亟待加强对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避免存量更新造成对有历史价值特色的城市空间的破坏。以多维社区视角“地理社区、利益社区及文化社区”,推动遗产保护与发展,已是国际重要趋势。多维社区视角探究了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视野,通过了解多维社区群体及其诉求,分析社区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可探寻适宜的保护与发展目标,并寻求各方资源支持。二十世纪遗产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自2014年评选首批二十世纪遗产。现代集合住宅是二十世纪遗产的重要类型,其有别于其它二十世纪遗产就是具有居住属性。在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其保护与发展的条件存在复杂性:1、有历史价值与特色的遗产并未全部被认识;2、社区及其主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3、社会结构和产权权属复杂;4、遗产保护与发展难达共识。理论研究方面,本文系统归纳国内外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研究现状、实践经验,借鉴其中多维社区分析视角,丰富遗产保护中社区方向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以及南京市的遗产价值分析的梳理,结合南京工人住房的特点,形成南京市1949-1978年工人住房的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实证研究方面,本文梳理建国以来南京市的历年年鉴、地情志书、历史书籍、规划资料等数据信息,初步获得南京市工人住房的地理分布,并进行实地踏勘,社区访问,对建国初三十年间南京市的既存工人住房详细情况进行甄别、统计,总结各阶段的建设历程、空间分布、建设与演变机制,并且对既存工人住房进行价值特色的初步评估。这一工作弥补了南京市工人住房遗产保护研究的一个缺项。在整体性视角认识工人住房的困境、特征、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工人住房的保护与发展的技术路线。案例研究方面,本文结合南京市芦席营工人村和梅山生活区的实际案例,深入社区调研,分析遗产的社区演变与现状特征,评价遗产的价值特色,总结遗产的发展困境和多元社区主体诉求,提出相应的方案设计和保护发展策略。论文全篇约14万字,图235幅,表62项
李乾坤[8](2017)在《影响武钢烧结矿质量的工艺因素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探究了主要工艺因素对武钢四烧烧结矿质量影响情况,得出了烧结矿质量较优的配料方案,使武钢四烧烧结矿质量得到了提升。单因素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随碱度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落下强度和成品率都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碱度为2.4时同时达到最大。主要是由于烧结矿液相固结主要粘结相发生变化:由硅酸钙转变为铁酸钙,烧结矿强度增加,高碱度条件下铁酸钙部分分解,烧结矿强度会下降;FeO含量则呈现降低的趋势,在7.0-9.0之间变化。随配碳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落下强度和成品率都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在配碳6.0%时同时达到最大。主要是由于还原气氛加强,导致烧结矿液相固结主要粘结相铁酸钙和铁酸钙系物部分分解,使得烧结矿质量下降;由于液相中Fe3+被部分还原为Fe2+,FeO含量呈现了增加的趋势,在7.0-10.0之间变化。随水分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落下强度和成品率都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水分为6.5%时同时达到最大值;FeO含量呈现波动趋势,在7.0-8.5范围内小幅变化。随负压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落下强度和成品率都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在负压为11kpa时同时达到最大;FeO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在7.5-9.0范围变化。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烧结矿落下强度、转鼓强度和成品率的主要因素是碱度,其次是配碳量,水分和负压影响较小;影响Fe O含量的主要因素是配碳量,其次是碱度,水分和负压影响较小。较佳配料制度:碱度2.4,配碳6.0%,水分5.0%,负压10kpa下得到烧结矿质量指标为:转鼓强度73.50%,落下强度71.88%,成品率89.55%,FeO含量8.65%,相比四烧配料制度有所提升。
仉翼鹏,董汉东,余星见,张庆喜,黄珂[9](2016)在《武钢1号高炉四车制改五车制上料生产实践》文中提出因受场地布置限制,武钢1号高炉自投产以来一直采用四车制上料,批重受限,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对高炉上料系统进行了优化,将上料方式由四车制改为五车制,扩大了批重,既保证了高炉稳定顺行,又提高了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武月清[10](2016)在《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文中研究说明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是建国初期我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它的兴建与投产可视为我国现代钢铁工业早期技术发展的模式,是我国现代钢铁工业化的缩影。对包钢的研究是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史、技术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挖掘档案史料,系统整理与包钢相关的文献,分析包钢建设初期(1953-1965年)在时政影响下的建厂举措,考察现在的炼钢厂、炼铁厂,对包钢铁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及受到技术决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搜集相关档案资料及未公开发表的厂志,对包钢建设初期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立项建设包钢的原因,并对比当时中、苏及世界主要产钢国的冶炼技术水平,分析包钢建设初期从苏联引进冶炼技术的水平、所遇技术难题,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等问题。研究认为:包钢因白云鄂博存在稀土共生矿的特殊性,当时我方既无技术根基,又无参考经验,从苏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不适应,遇到了各种技术难题,包钢的技术创新之路围绕解决这些难题展开,包钢的冶炼攻关史就是一部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史。再者,包钢的大规模建设适逢“大跃进”时期,一系列政治运动导致的技术决策出现偏差和错误,使中国的钢铁行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本文对以包钢为中心的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包钢因没有遵循钢铁行业科学发展规律,技术发展受到重挫的经验教训。这些工作,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尤其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政治干预对技术决策的影响,指出这是前人关注较少而对包钢技术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二、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回顾包钢早期在技术能力本土化的进程中如何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和工人;总结苏联工程师在包钢建设中的作用和特点;并以首任经理、技术专家型领导干部杨维做为个案进行研究,强调科学决策对人才培养、技术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文末还对包钢实际建设情况与原有设计规划及同期武汉钢铁公司的建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包钢因其矿源的特殊性及政治决策的影响程度大于武钢,致使其技术的发展落后于武钢,对后续的建设影响也比较大。第三、本文把包钢的发展置于现代钢铁技术体系下进行研究,表明包钢虽在建设初期遇到种种困难,未能按最初的规划如期建成,但在北方边疆地区,包钢平地起家,不仅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当时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家大型钢铁基地,后来又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对于全国钢铁工业合理布局的形成,尤其是带动整个自治区为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不能因包钢遭受的损失低估它对钢铁技术现代化的意义。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起步于从苏联引进的技术,然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技术创新之路,其发展是在跌宕起伏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不同时期采用的技术政策对钢铁行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总结各个阶段技术发展的特点,可看出技术决策的决定性作用;包钢的技术路线反映出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的变迁,并对今天的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武钢炼铁厂降低成本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钢炼铁厂降低成本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武钢8号高炉投产11年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炉投产11年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 高炉设计炉型 |
3 风口进风面积的变化 |
4 煤气利用率的控制 |
5 炉况的波动 |
6 高炉的炉缸状态 |
7 结论 |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降成本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现状 |
1.2.2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
1.2.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企降成本对策的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降成本的内涵 |
2.1.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降成本概念及内容 |
2.1.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降成本必要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有效供给理论 |
2.2.2 有效需求理论 |
2.2.3 资源禀赋理论 |
第3章 宝钢股份概况介绍 |
3.1 宝钢股份简介 |
3.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成本构成现状 |
3.2.1 税费负担相对较重 |
3.2.2 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
3.2.3 能源成本日益增加 |
3.2.4 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
3.2.5 制度性交易成本较多 |
第4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成本难以下降的原因分析 |
4.1 税费负担方面 |
4.1.1 应交税种多 |
4.1.2 资源消耗高 |
4.2 人工成本方面 |
4.2.1 最低工资标准及社保费不断上调 |
4.2.2 企业的社会职能属性导致人员负担 |
4.3 能源成本方面 |
4.3.1 依赖外购铁矿石 |
4.3.2 环保支出增加 |
4.4 物流成本方面 |
4.4.1 进厂运输受多种因素影响 |
4.4.2 汽油价格上涨且物流效率低 |
4.5 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 |
4.5.1 部门协作效率不高 |
4.5.2 体制机制障碍严重 |
第5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降成本的对策研究 |
5.1 有效降低宝钢股份税费负担 |
5.1.1 进行纳税筹划管理 |
5.1.2 建立废钢回收机制和开发非常规水 |
5.2 多举措降低宝钢股份人工成本 |
5.2.1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以减少闲置劳动力 |
5.2.2 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与培训机制 |
5.3 节能提效降低能源成本 |
5.3.1 利用市场金融化趋势的有利条件 |
5.3.2 产品升级以提高附加值 |
5.4 运输提效降低物流成本 |
5.4.1 合理选择国际物流方式 |
5.4.2 整合企业物流体系提高运输效率 |
5.5 精简制度性交易成本 |
5.5.1 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 |
5.5.2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以精益运营为核心的铁钢界面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益管理背景 |
(一)满足城市钢厂建设的要求 |
(二)应对企业同质化竞争的要求 |
(三)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要求 |
二、精益管理基本内涵 |
三、精益管理主要做法 |
(一)树立精益理念,明确总体框架和实施路径 |
1. 统一思想,明确管控目标 |
2. 组织保障,明确管理责任 |
3. 顶层设计,明确实施路径 |
4. 过程管控,建立精益运营指标体系 |
(二)打破固有流程,建立柔性化的生产运营体系 |
1. 优化生产组织模式 |
2. 优化铁钢界面 |
3. 优化运行管理 |
4. 建立铁钢界面数据集市 |
5. 建立业财融合机制 |
(三)推进工艺创新,形成多元化的废钢加入模式 |
1. 积极攻关破解难题,优化废钢加入工艺 |
2. 改造装备提档升级,提高废钢装槽效率和重量 |
3.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高大废钢比的安全性 |
(四)加强协同联动,构建精细化的效益测算模型 |
1. 建立市场跟踪与快速响应机制 |
2. 技术中心开展废钢收得率试验 |
3. 采购中心建立废钢采购模型 |
4. 财务部、制造部建立铁水废钢性价比模型 |
5. 确定校验规则,效益模型更精准 |
(五)推进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精益文化氛围 |
1. 推进四大基地炼钢工序对标交流活动 |
2. 开展培训学习,提升全员降本意识 |
3. 积极开展宣传,形成精益改善氛围 |
(六)落实约束激励,构建精益生产长效机制 |
1. 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 |
2. 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 |
3. 实施管理诊断 |
四、精益管理效果 |
(一)生产组织进步优化 |
(二)经济效益显着 |
(4)包钢4150m3高炉风口曲损的分析研究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高炉风口的发展情况 |
1.2.1 国内发展情况 |
1.2.2 国外发展状况 |
1.3 影响风口使用寿命的原因 |
1.3.1 风口破损机理 |
1.3.2 客观因素 |
1.3.3 高炉操作 |
1.4 提高风口使用寿命的举措 |
1.4.1 优化风口结构 |
1.4.2 改善冷却水条件 |
1.4.3 提高风口材质和制造质量 |
1.4.4 对风口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
1.4.5 提高操作水平 |
1.4.6 提高喷吹煤粉装置的合理性 |
1.5 选题目的和意义 |
2 包钢两座4150m~3 高炉风口曲损原因分析 |
2.1 基本情况 |
2.1.1 风口结构 |
2.1.2 风口材质 |
2.1.3 曲损情况 |
2.1.4 风口曲损的危害 |
2.1.5 风口曲损的判断方法 |
2.2 风口曲损与异常炉况的关系 |
2.3 风口曲损与装料制度的关系 |
2.3.1 布料矩阵 |
2.3.2 矿焦比(O/C) |
2.4 风口曲损与气流的关系 |
2.4.1 风口曲损与初始气流分布的关系 |
2.4.2 风口曲损与热负荷的关系 |
2.5 风口曲损与碱金属的关系 |
2.5.1 风口曲损与碱负荷的关系 |
2.5.2 风口曲损与锌负荷的关系 |
2.6 风口曲损与出铁及风口尺寸的关系 |
2.6.1 风口曲损与风口尺寸的关系 |
2.6.2 风口曲损与出铁管理的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3 高炉风口曲损的解决措施 |
3.1 优化装料制度,稳定中心气流 |
3.2 维持合理送风制度 |
3.2.1 维持合理的鼓风动能,活跃炉缸 |
3.2.2 送风比的控制 |
3.3 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 |
3.3.1 制定合理的炉体热负荷控制范围 |
3.3.2 热负荷的控制 |
3.4 控制入炉有害元素负荷 |
3.4.1 减少碱金属入炉量 |
3.4.2 降低炉渣碱度 |
3.5 保持炉况稳定顺行 |
3.5.1 炉况顺行的特征 |
3.5.2 保持炉况顺行的重要参数范围 |
3.6 优化风口参数,强化出铁管理 |
3.6.1 优化风口参数 |
3.6.2 加强炉前出铁管理 |
3.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唐钢2000m3高炉铜冷却壁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高炉应用铜冷却壁的背景及意义 |
1.2 高炉冷却设备介绍 |
1.2.1 高炉冷却壁分类 |
1.2.2 铜冷却壁和铸铁冷却壁的对比 |
1.3 国内外高炉铜冷却壁应用情况 |
1.3.1 国外高炉铜冷却壁应用情况 |
1.3.2 国内高炉铜冷却壁应用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唐钢2000m~3高炉本体冷却设备概况 |
2.1 冷却系统设计流程及参数 |
2.1.1 冷却系统概况 |
2.1.2 冷却系统技术参数 |
2.2 唐钢2000m~3高炉冷却系统监控和管理制度 |
2.2.1 工艺技术控制标准 |
2.2.2 工艺技术控制措施 |
第3章 唐钢2~#高炉炉役前期铜冷却壁应用研究 |
3.1 铜冷却壁对高炉操作炉型的影响 |
3.1.1 铜冷却壁对高炉操作炉型影响机理 |
3.1.2 铜冷却壁对高炉操作炉型影响的矛盾性 |
3.1.3 唐钢2~#高炉铜冷却壁对高炉操作炉型影响现状 |
3.2 使用铜冷却壁后唐钢高炉炉墙结厚的征兆 |
3.2.1 炉墙温度低 |
3.2.2 料尺有尺差 |
3.2.3 十字测温边缘低 |
3.2.4 炉顶成像边缘出现亮光 |
3.2.5 炉缸工作不均 |
3.3 唐钢2~#高炉炉墙结厚的原因分析 |
3.3.1 高炉大修扩容后炉型不合理 |
3.3.2 原燃料 |
3.3.3 操作因素导致高炉结厚 |
3.4 处理唐钢2~#高炉铜冷却壁结厚方法及实践 |
3.4.1 高炉结厚处理的一般原则 |
3.4.2 唐钢2~#高炉处理结厚实践 |
3.5 预防唐钢2~#铜冷却壁结厚的措施 |
3.5.1 实施全流程原燃料整粒工作 |
3.5.2 高炉制定原燃料管理措施 |
3.5.3 实施烧结系统入机料碱金属和锌元素管控工作 |
3.5.4 稳态烧结工艺技术的实施稳定烧结矿冶金性能 |
3.5.5 高炉操作制度的合理管控 |
3.5.6 建立高炉结厚预警模型 |
3.6 应对铜冷却壁结厚效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唐钢1~#高炉炉役后期铜冷却壁应用研究 |
4.1 概述 |
4.2 铜冷却壁破损原因分析 |
4.2.1 铜冷却壁化学侵蚀 |
4.2.2 铜冷却壁应力的破损作用 |
4.2.3 铜冷却壁磨损 |
4.2.4 操作制度的影响 |
4.3 铜冷却壁在唐钢1~#高炉炉役末期破损征兆及应对措施 |
4.3.1 冷却壁破损征兆 |
4.3.2 冷却壁破损应对措施 |
4.3.3 铜冷却壁破损期高炉操作制度调整和管理措施 |
4.4 实施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僵尸企业”破产重整探析 ——基于重庆钢铁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框架 |
2 文献回顾 |
2.1 “僵尸企业”的相关研究 |
2.1.1 “僵尸企业”的界定 |
2.1.2 僵尸企业的特征 |
2.1.3 僵尸企业的成因 |
2.1.4 僵尸企业的处置策略 |
2.2 “僵尸企业”破产重整的相关研究 |
2.2.1 破产重整与企业财务状况 |
2.2.2 破产重整与企业经营 |
2.2.3 破产重整与企业价值 |
2.3 概括性评论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僵尸企业”的相关概念 |
3.1.2 破产重整的相关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破产重整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2 破产重整与公司治理理论 |
3.2.3 破产重整与企业价值理论 |
4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概况 |
4.1 案例背景简介 |
4.2 重庆钢铁基本情况 |
4.2.1 重庆钢铁概况 |
4.2.2 重庆钢铁经营情况 |
4.3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过程 |
4.3.1 破产重整具体方案 |
4.3.2 破产重整交易进程 |
4.4 本文数据及资料来源 |
5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案例分析 |
5.1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合理性分析 |
5.1.1 重庆钢铁符合可重整“僵尸企业”条件 |
5.1.2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动因分析 |
5.2 破产重整过程中摆脱财务困境的举措及影响分析 |
5.2.1 资产处置——剥离低效无效资产 |
5.2.2 债务清偿——引入市场化债转股提高清偿率 |
5.3 破产重整过程中摆脱经营困境的举措及影响分析 |
5.3.1 完善治理——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并完善公司治理 |
5.3.2 经营转型——制定切实的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 |
5.4 破产重整对重庆钢铁企业价值影响分析 |
5.4.1 重庆钢铁短期市场反应分析 |
5.4.2 重庆钢铁财务绩效反应分析 |
6 案例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及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集合住宅作为二十世纪遗产的重要类型受到广泛关注 |
1.1.2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
1.1.3 社区研究提供了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视角 |
1.2 研究对象 |
1.2.1 二十世纪遗产 |
1.2.2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 |
1.2.3 遗产保护与发展 |
1.2.4 遗产社区 |
1.3 研究综述 |
1.3.1 二十世纪集合住宅遗产研究 |
1.3.2 遗产社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历程与实践 |
2.1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交流现状 |
2.1.1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交流组织 |
2.1.2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事件 |
2.1.3 二十世纪遗产代表性国际文件 |
2.2 国外二十世纪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 |
2.2.1 英国 |
2.2.2 德国 |
2.2.3 小结 |
2.3 国内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 |
2.3.1 香港蓝屋建筑群 |
2.3.2 台湾眷村—四四南村 |
2.3.3 太原矿机宿舍 |
2.3.4 铁西工人住房 |
2.3.5 小结 |
第三章 南京1949-1978 年工人住房建设与空间演进 |
3.1 调研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思路 |
3.1.2 数据来源 |
3.2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建设发展及空间分布 |
3.2.1 1949—1957 年三年恢复及一五时期——集中建设、量少规模小 |
3.2.2 1958—1965 年大跃进时期及其后期——城郊拓展、量少分散 |
3.2.3 1966—1978 年文革时期及其影响后期,城内填补、外围集聚 |
3.3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现状空间特征 |
3.3.1 工人住房现状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工人住房建设管理体制 |
3.3.3 工人住房用地功能情况 |
3.3.4 工人住房建筑布局特征 |
3.4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建设与演变机制 |
3.4.1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1949-1978 时期建设机制 |
3.4.2 1979年至今演变机制 |
3.4.3 未来发展挑战 |
第四章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遗产价值初步评估 |
4.1 国际上遗产价值评估标准及启示 |
4.1.1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标准 |
4.1.2 英、美、日三国保护登录制度的认定标准 |
4.1.3 国际上20 世纪遗产的认定标准 |
4.1.4 国际上20 世纪集合住宅遗产保护的实践案例 |
4.1.5 小结 |
4.2 国内遗产价值评估标准及启示 |
4.2.1 国内法规条例准则对于文物古迹的价值认定 |
4.2.2 国内法规条例标准对于历史地段的价值认定 |
4.2.3 国内各地区对于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价值认定 |
4.2.4 国内法规条例对于文物古迹的价值认定 |
4.2.5 20 世纪遗产中集合住宅典型案例的价值认定 |
4.2.6 小结 |
4.3 南京市相关的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及借鉴 |
4.3.1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 |
4.3.2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评估体系 |
4.3.3 南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
4.3.4 小结 |
4.4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
4.4.1 认定标准判断 |
4.4.2 评价准则与目标 |
4.4.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4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价指标表 |
4.5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价结果 |
4.5.1 重要遗产价值的工人住房 |
4.5.2 建议保护的内容 |
第五章 南京梅钢生活区及芦席营工人村实证研究 |
5.1 芦席营工人村 |
5.1.1 发展演变 |
5.1.2 价值特色评价 |
5.1.3 发展困境分析 |
5.1.4 多元主体意愿与诉求分析 |
5.2 梅钢生活区 |
5.2.1 发展演变 |
5.2.2 价值特色评价 |
5.2.3 发展困境分析 |
5.2.4 多元主体意愿与诉求分析 |
5.3 对比总结 |
5.3.1 建设机制的异同 |
5.3.2 发展阶段的异同 |
5.3.3 社区特征的异同 |
5.3.4 价值特色的异同 |
第六章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 |
6.1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技术路线 |
6.1.1 国内外相关实践路径 |
6.1.2 保护与发展的技术路线研究 |
6.2 芦席营82 号工人村保护与发展策略 |
6.2.1 基于综合分析的保护发展目标 |
6.2.2 项目建议与保护发展策略 |
6.3 梅山生活区保护与发展策略 |
6.3.1 基于综合分析的保护发展目标 |
6.3.2 项目建议与保护发展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影响武钢烧结矿质量的工艺因素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烧结的基本概念及烧结矿生产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烧结的基本概念 |
1.1.2 烧结矿生产的目的 |
1.1.3 烧结矿生产的意义 |
1.2 国内外烧结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烧结发展概况 |
1.2.2 我国烧结发展概况 |
1.3 武钢烧结现状 |
1.4 影响烧结矿质量因素 |
1.4.1 原料碱度对烧结矿质量影响 |
1.4.2 燃料对烧结矿质量影响 |
1.4.3 烧结料层透气性对烧结矿质量影响 |
1.5 烧结矿液相固结相关研究 |
1.5.1 烧结矿中常见液相分类 |
1.5.2 铁酸钙相关研究 |
1.6 试验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6.1 试验研究目的 |
1.6.2 试验研究内容 |
1.7 实验参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第二章 试样性质研究 |
2.1 基本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
2.1.1 原料化学组成 |
2.1.2 原料粒度组成 |
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2.1 试验方法 |
2.2.2 试验步骤 |
2.3 试验设备及主要仪器工作原理 |
2.3.1 试验设备 |
2.3.2 主要仪器工作原理 |
第三章 单因素条件试验及机理分析 |
3.1 碱度变化对烧结矿质量影响 |
3.1.1 不同碱度烧结液相固结物相分析 |
3.1.2 不同碱度烧结液相显微结构分析 |
3.2 配碳量变化对烧结矿质量影响 |
3.2.1 不同配碳烧结液相固结物相分析 |
3.2.2 不同配碳量烧结液相显微结构分析 |
3.3 水分变化对烧结矿质量影响 |
3.4 负压对烧结矿质量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交试验对比分析 |
4.1 正交分析因素、水平选取 |
4.2 正交试验对比研究 |
4.3 正交试验下各因素对落下强度影响 |
4.4 正交试验下各因素对转鼓强度影响 |
4.5 正交试验下各因素对成品率影响 |
4.6 正交试验下各因素对FEO含量影响 |
4.7 验证试验 |
4.7.1 落下强度验证试验 |
4.7.2 转鼓强度验证试验 |
4.7.3 成品率验证试验 |
4.7.4 FeO含量验证试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详细摘要 |
(9)武钢1号高炉四车制改五车制上料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批重对炉况的影响 |
1.1 改善料柱透气性 |
1.2 提高煤气利用率 |
1.3 有利于炉体维护 |
2 四车制上料方式 |
3 五车制上料方式 |
4 生产实践措施 |
4.1 调整操作制度 |
4.2 提高喷煤量和降低焦比 |
4.3 调整出铁模式 |
5 结语 |
(10)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时间、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中国现代工业史的研究 |
1.3.2 对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史的相关研究 |
1.3.3 对包钢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性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小结 |
2 建国初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概况 |
2.1 世界及苏联钢铁工业的发展 |
2.1.1 世界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
2.1.2 苏联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钢铁技术与社会概况 |
2.2.1 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概况 |
2.2.2 冶炼技术的发展 |
2.2.3 新中国钢铁技术发展的特点 |
2.3 小结 |
3 包钢立项与建设的背景 |
3.1 包钢建设的主要矿产资源 |
3.1.1 白云鄂博矿的发现与勘探 |
3.1.2 解放前日本对白云鄂博矿的勘察与开发计划 |
3.1.3 包钢选矿工艺实验 |
3.1.4 白云鄂博矿在中小高炉上的冶炼实验 |
3.2 国家建设包钢的决策 |
3.2.1 初期建设决策 |
3.2.2 建设方针变更 |
3.2.3 包钢做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方针的决策 |
3.3 党的领导人对包钢建设与发展的决策 |
3.3.1 周恩来总理对包钢建设的重视和决策 |
3.3.2 朱德视察包钢的几点指示 |
3.3.3 乌兰夫担负起建设以包钢为中心的包头工业基地的重任 |
3.3.4 邓小平同志提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的方针 |
3.4 小结 |
4 包钢冶炼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4.1 高炉建设与炼铁技术 |
4.1.1 投产前的高炉冶炼 |
4.1.2 投产后的高炉冶炼问题 |
4.1.3 炼铁技术经济分析 |
4.1.4 炼铁厂生产技术发展路线受到技术决策的影响 |
4.2 投产初期平炉炼钢生产 |
4.2.1 平炉生产工艺和主要炼钢技术攻关 |
4.2.2 包钢与武钢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
4.2.3 技术决策对包钢炼钢厂技术发展的影响 |
4.3 小结 |
5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影响 |
5.1 “大炼钢铁”运动的时代背景 |
5.2 包钢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的热潮 |
5.2.1 反浪费运动中包钢被动修改原初设计 |
5.2.2 为国庆献礼提前出铁 |
5.2.3 “大、中、小包钢”一哄而起强行上马 |
5.2.4 包钢开展各种自力更生的技术活动 |
5.3 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的影响 |
5.3.1 掀起“土法炼铁、炼钢”的高潮 |
5.3.2 呼和浩特钢铁厂的“快上快下” |
5.3.3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高炉遍地开花 |
5.4 对“大炼钢铁”运动的评价与反思 |
5.4.1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的积极作用 |
5.4.2 美好愿望的主观政治倾向引导技术生产决策 |
5.4.3 群众运动性的生产方式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
5.4.4 科学家没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力 |
5.4.5 急功近利地追求产量忽视配套发展 |
5.5 小结 |
6 包钢早期技术能力的培养 |
6.1 苏联的工程师及其作用 |
6.1.1 在包钢工作过的苏联工程师 |
6.1.2 苏联工程师工作的特点 |
6.2 本土工程师的培养 |
6.2.1 技术专家领导者的培养 |
6.2.2 成立各类研究机构培养高科研技术力量 |
6.3 技术工人的培养 |
6.3.1 包钢早期技术工人的概况 |
6.3.2 技术工人的培养 |
6.3.3 第一批民族特色钢铁工人的培养 |
6.4 小结 |
7 首任经理杨维对包钢创建的贡献 |
7.1 杨维担任包钢的首任经理 |
7.2 杨维在包钢创建初期所做的工作 |
7.2.1 负责领导筹备包头钢铁公司 |
7.2.2 主持厂区选址、确立包头钢铁公司名称 |
7.2.3 带领职工进入大规模建设 |
7.2.4 对包钢1号高炉出铁的贡献 |
7.3 杨维的科学精神受到批判 |
7.3.1 杨维的科学精神 |
7.3.2 杨维因反对修改设计受到批判 |
7.4 小结 |
8 包钢与武钢技术发展的比较 |
8.1 苏联设计的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对比 |
8.1.1 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结果 |
8.1.2 包钢没有完成规划的主要原因 |
8.2 包钢与武钢建设发展的比较 |
8.2.1 武汉钢铁联合企业基本建设情况 |
8.2.2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比较 |
8.2.3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后续发展 |
8.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武钢炼铁厂降低成本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武钢8号高炉投产11年生产实践[J]. 陈畏林,李熠,宋钊,凤林兴. 中国冶金, 2021(10)
-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降成本对策研究[D]. 宋熠.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3]以精益运营为核心的铁钢界面管理[J]. 殷红,田蜜. 冶金财会, 2019(12)
- [4]包钢4150m3高炉风口曲损的分析研究与治理[D]. 刘璐.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5]唐钢2000m3高炉铜冷却壁应用研究[D]. 何友国.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4)
- [6]“僵尸企业”破产重整探析 ——基于重庆钢铁的案例分析[D]. 赵泽国.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D]. 方伟. 东南大学, 2019(05)
- [8]影响武钢烧结矿质量的工艺因素试验研究[D]. 李乾坤.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9]武钢1号高炉四车制改五车制上料生产实践[J]. 仉翼鹏,董汉东,余星见,张庆喜,黄珂. 武钢技术, 2016(06)
- [10]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