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丙醇溶剂中H_2O_2法制环氧丙烷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焦子豪[1](2021)在《磷酸锆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锶离子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核能产业的不断发展,核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福岛核事故以后,大量含有锶等放射性核素的污染物进入到海水中,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定向去除低浓度的放射性核素,成为近年来一个重点研究的问题。无机离子交换材料具有吸附能力强、使用方便和易于回收等优点,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磷酸锆材料具有耐酸、耐热的特点,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在水溶液中,H+和层间的Na+可以和Sr2+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因此,磷酸锆材料被广泛用于环境中Sr2+的去除。但是吸附速度慢的问题严重限制了磷酸锆吸附剂在真实海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以高效、定向去除海水中的锶离子(Sr2+)为目的,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磷酸锆吸附材料,研究其对Sr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第一种以二氧化硅微球为载体,通过液相接枝法制备了Zr(HPO4)2·n H2O-MSP复合吸附剂。第二种通过滴加环氧丙烷的方法制备出Zr O2气凝胶,并对其进行表面磷酸化改性,制备出ZrP气凝胶吸附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面分析(BET)、XPS和热分析(TG-DSC)等分析手段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和柱实验对吸附剂去除Sr2+的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1)成功制备Zr(HPO4)2·n H2O-MSP和ZrP气凝胶吸附剂。两种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分别为293.73 m2/g、2.44 nm、0.42 cm3/g和98.14 m2/g、17.07 nm、0.41 cm3/g。其多孔特性为离子交换提供了便利。(2)Zr(HPO4)2·n H2O-MSP吸附剂在90min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容量为100.77mg/g,相比纯ZrP(180min,68.88mg/g)吸附剂分别提高了100%和46%。该吸附剂在p H为5-10的环境下可以保持吸附效果。吸附实验表明,Zr(HPO4)2·n H2O-MSP吸附剂对Sr2+都有较好的亲和力,可以在真实海水中捕捉Sr2+。(3)ZrP气凝胶吸附剂在50min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容量为198.44mg/g,相比纯ZrP(180min,68.88mg/g)吸附剂分别提高了260%和188%。该吸附剂在p H为5-10的环境下可以保持吸附效果。吸附实验表明,ZrP气凝胶吸附剂更适合填柱,通过Thomas拟合得到它的动态吸附容量为185.95mg/g。在真实海水柱实验中(Sr2+:5mg/L),ZrP气凝胶吸附可以处理自身体积870倍左右的海水。(4)通过Zeta、XPS、FT-IR分析对两种吸附剂的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ZrP吸附剂对锶离子的吸附机理均为静电作用和离子交换共同完成。
王晨龙[2](2021)在《含钴多孔碳材制备及其在催化氧、氮杂环化合物加氢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金属基催化剂是催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络合物及金属单质型催化剂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各类催化反应中。虽然均相金属催化剂因其较高的原子利用率和较大的接触面积而被较早的研究,但是其难以分离和循环使用的弊端使得多相金属催化剂逐渐受到青睐,且近年来高分散和单原子催化剂的开发也使得多相催化剂的原子利用率可以媲美均相催化剂。众所周知,多相催化剂研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载体的选择,早期的环氧树脂及氧化物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常导致活性位浸出问题从而使催化剂活性降低甚至失活。碳材料载体的发现和应用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因为它具有众多的优点,例如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性,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显示出不同的性质,易于改性和修饰等。选择性加氢是氢化反应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很多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必备步骤。贵金属由于其特殊的d轨道与合适的吉布斯自由能,通常在加氢反应过程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较高的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在这种情况下,过渡金属成为了其理想的替代品,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加氢活性。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合成CoNi-CN材料和Co/C-D材料来催化氧杂环和氮杂环化合物的选择性氢化,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硝酸钴、硝酸镍、P123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在常压搅拌下合成CoNi-ZIF-P123前驱体。随后通过在H2气氛中热解处理得到CoNi-CN催化剂,将其应用于催化环氧环己烷加氢反应中,在70℃,3.0 MPa H2和6 h的反应条件下,可以将97.4%的环氧环己烷转化为94.4%的环己醇。通过XRD,FTIR,Raman,UV-vis,TG,BET,FSEM,TEM,XPS,H2-TPR等一系列表征,揭示了该催化剂表现出优异催化性能的原因。一方面,P123的引入使材料的粒径变得更加均匀,还增大了材料的孔径,提高了其传质效率,另一方面,P123在焙烧过程中形成的碳壳起到了维持材料基本结构的作用,防止其在焙烧过程中塌陷。掺杂的Ni通过与Co之间产生电子协调作用提高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并且使Co物种的还原行为有所改变。2.以硝酸钴、尿素和椰壳炭作为原料,采用转动和水热沉淀法相结合的策略制备出Co(OH)2/C-D前驱体,随后在H2氛围中热解处理获得Co/C-D催化剂。与传统浸渍法相比,加入尿素作为沉淀剂可以大大提高Co物种的负载量;与静态水热沉淀法相比,采用转动法在提高了Co物种负载量的同时还增大了Co物种的分散度。将制得的催化剂用于催化喹啉加氢反应中,在较温和的条件下(60℃)得到了100%的喹啉转化率和100%的1,2,3,4-四氢喹啉选择性。通过XRD,FSEM,TEM,FTIR,Raman,TG,BET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发现Co/C-D良好的催化性能可归因于转动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所具有的高负载量和高分散度。多次循环使用实验也表明其作为负载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
王舟[3](2021)在《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手性合成与不对称催化领域中,基于手性salen配体的催化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之结构类似的含手性salan配体的催化剂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由于催化剂的空阻对其催化性质尤其是立体选择性具有较大影响,设计和使用含大位阻取代基的手性salen、salan配体是提升其相应催化剂立体选择性的重要途径。考虑到二氧化碳共聚物和二氧化碳利用的战略地位以及β-硝基醇类化合物的重要性,结合前人工作经验,我们合成了诸多含大位阻取代基的手性salen金属、salan金属配合物并将其应用到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立体选择性共聚及不对称Henry反应中。具体研究工作如下: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2,3-二甲基-2-丁基、枯基、二苯乙基)的手性salen Co配合物1a-1i,并考察了其在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共聚反应,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及丁二酸酐三元共聚反应中的催化效果。我们首先以1b为代表性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的影响。随后筛选催化剂时发现,催化剂所含取代基以及催化剂的轴向配体均影响催化性质,含相对较小取代基的催化剂反应活性相对较高,相应生成的聚合物也具有相对高的分子量。使用1d/双(三苯基正磷基)氯化铵(PPNNCl)和1d/双(三苯基正磷基)-2,4-二硝基苯酚铵(PPNDNP)的催化体系,在低催化剂浓度下可以制得重均分子量大于100 kg/mol的高分子量聚碳酸丙烯酯;含有较大位阻取代基的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更好,在25°C、使用1f/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体系催化聚合时,其对于消旋环氧丙烷的拆分效率值(Krel)可达10.6(S构型环氧丙烷为优势构型)。催化剂的轴向配体为DNP时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更好;相对于PPNCl和PPNDNP,以DMAP为助催化剂时体系活性较低,但立体选择性更好。使用1f/PPNDNP催化体系,我们首次合成了具有中等等规度的聚丁二酸丙烯酯-聚碳酸丙烯酯(聚酯-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salen Cr配合物2a-2f,并考察了其对于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共聚反应的催化性能。2a-2f均可与PPNCl或PPNDNP组成催化体系,得到数均分子量6.9-10.8kg/mol的完全交替结构的聚碳酸环己烯酯(PCHC)。相较于催化剂的轴向配体、助催化剂的阴离子,催化剂所含取代基对催化剂性质具有更为明显的影响。使用含二苯乙基取代基的salen Cr Cl 2b/PPNCl催化体系,所得聚合物中CHO单元对应的ee值达19.1%。催化剂所含取代基改为位阻更大的三苯甲基时,其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均显着下降。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N-甲基salan配体LfH2-LhH2及相应的salan Ti和salen Ti配合物3a-3f,并考察了其在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环化反应和环氧环己烷与邻苯二甲酸酐或丁二酸酐共聚反应中的应用。以PPNCl为助催化剂,3a-3f均可在高温下以中等活性催化反应,相应生成顺式环碳酸环己烯酯(cis-CHC)和交替结构的聚邻苯二甲酸环己烯酯(PCHP)、聚丁二酸环己烯酯(PCHS)。对于环化反应salan Ti Cl2催化活性高于相应salen Ti Cl2催化剂,且含大位阻取代基的催化剂活性更高。对于聚合反应,大位阻salen Ti Cl2的活性较低,而大位阻salan Ti Cl2的活性较高。将所合成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N-甲基salan配体LfH2-LhH2应用在不对称Henry反应中,配体上的取代基对于其与醋酸铜原位形成的催化剂的立体选择性具有显着影响。在-20°C、三乙胺存在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原位形成的含二苯乙基取代基的salan配体LgH2的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最佳。在此条件下拓展了最高产率达94%,最高ee值为95%的16个反应实例。通过与文献比对液相色谱谱图,确定产物为S构型。对于高活性的硝基苯甲醛,无碱条件下反应产物ee值增大,改为使用含三苯甲基的salan配体LhH2,产物ee值进一步提升。对于硝基乙烷参与的非对映反应,我们拓展了6个反应实例,以中等产率得到非对映体比例最高为11.5:1,主产物ee值92-96%的相应产物。通过与文献比对,确定产物绝对构型为1S,2S。
魏曰[4](2020)在《钛硅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钛硅催化剂-双氧水催化氧化反应体系具有原子利用率高、催化剂易分离回收、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在生物质催化氧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该反应体系仍面临催化效率低、依赖溶剂使用、选择性不够高等瓶颈问题,阻碍了其推广使用。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主要围绕无溶剂条件下典型的植物油基不饱和脂肪酸甲酯(UFAMEs)-油酸甲酯(MO)在钛硅催化剂上的环氧化反应展开,重点是通过表面修饰改性及孔结构调变,研制MO环氧化反应的高效钛硅催化剂,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钛硅分子筛(小晶粒多级孔TS-1(HTS-1)、大晶粒HTS-1、Ti-MCM-41和Ti-HMS等),分别在有/无溶剂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考察了上述催化剂对MO环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以乙腈为溶剂条件下小晶粒HTS-1的催化性能最优,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MO转化率可达100%,产物选择性可达94.9%。但在无溶剂条件下介孔分子筛的催化活性高于小晶粒HTS-1。在无溶剂条件下MO环氧化反应要求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孔道扩散性和表面疏水性。因此,本文采用甲醇、乙醇对HTS-1分子筛进行了表面疏水性的改性研究。结果表明,甲醇、乙醇改性均提高了 HTS-1对无溶剂条件下MO环氧化的催化性能。其中,室温乙醇处理所得到的改性HTS-1催化剂性能提高显着,MO转化率和环氧化物选择性分别比未改性的HTS-1提高了 35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此催化性能的提升作用主要归因于醇分子与骨架中Si-OH、Ti-OH缺陷反应,修补缺陷位的同时将烷氧基团共价接枝到骨架上,提高了催化剂的疏水/亲油性能,有效促进了有机底物与催化活性位的接触反应。另外,醇分子对孔道内无定形杂质的洗脱及疏通孔道作用也有利于底物的内扩散。另一方面,为了提升Ti-HMS催化无溶剂条件下MO环氧化的活性及产物选择性,本文对介孔分子筛Ti-HMS开展了有机基团功能化的研究,即采用一步共沉积法合成了不同有机基团(甲基、丙基、十六烷基、苯基)功能化的Ti-HMS(Cn-HMS)催化剂。MO无溶剂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加入甲基硅烷合成的C1-HMS-50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其MO转化率可达95.9%,环氧化物选择性可达65.2%,明显高于无有机基团功能化的Ti-HMS(80.5%,35.3%)。甲基基团功能化对C1-HMS-50催化剂所起的作用主要为:ⅰ)甲基基团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的疏水/亲油性,促进了催化剂对底物的吸附及两相间传质;ⅱ)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前驱体的使用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改善了内扩散;ⅲ)甲基基团功能化还减少了样品骨架缺陷,有效抑制了副反应发生。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采用界面沉积法合成了以介孔TiO2-SiO2(TS)为核,有机介孔氧化硅(PMO)为壳的两亲且核表面富钛的核-壳结构复合催化剂TS@PMO,并将其用于无溶剂MO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TS@PMO催化无溶剂条件下MO环氧化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分别可达90.2%和70.2%,明显优于介孔内核TS(63.7%,49.2%)。TS@PMO催化剂的优势在于,两亲PMO外壳可高效富集、传输底物和H2O2至TS内核,有机硅烷生长引发的刻蚀效应致使内核表面钛富集,大大提高了活性钛中心的可接触性。
崔新锋[5](2020)在《氧硫叶立德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数量最多的杂环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不仅如此,在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也能找到含氮杂环的身影,因此,研究含氮杂环的合成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合成含氮杂环的策略也是与日俱增。近年来,以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为基础来制备含氮杂环化合物因其具有独特的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化学家的青睐。其中,以金属卡宾为前体的金属插入反应来实现C-H键官能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氧硫叶立德是一类安全性高、易于制备的物质,可以作为卡宾前体广泛应用于多种串联环化反应中,通过C-H键活化高效构筑多种碳环、杂环化合物。我们对近些年来硫叶立德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进行了归纳,介绍了不同硫叶立德作为合成子在合成环状化合物中的应用。紧接着我们也对过渡金属催化氧硫叶立德参与的C-H键活化/环化反应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氧硫叶立德参与的碳环、杂环化合物构筑。本论文将围绕探索基于氧硫叶立德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并从简单易得的底物出发,快速高效的构筑2-苯基吲哚、吡咯并喹喔啉、吲唑氮氧化物等含氮杂环化合物,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我们发展了以N-吡啶基苯胺与氧硫叶立德为原料经过[3+2]环化过程合成2-苯基吲哚衍生物。在该反应中,二价钌为催化剂,六氟锑酸银和醋酸锌为添加剂,在吡啶基团导向作用下,率先选择性的在苯胺邻位发生C-H键活化而实现酰甲基化反应,进一步发生分子内亲核环化合成目标产物。该方法底物普适性广,区域选择性好,产率高,在合成具有生物和药物活性的吲哚类化合物方面具有潜在利用价值。2.其次,成功发展了吡咯并喹喔啉类衍生物的合成。我们采用2-(1-吡咯基)苯胺和氧硫叶立德为原料,二价钌为催化剂,氨基为无痕导向基团,其中氧硫叶立德为C1合成子,空气作为绿色氧化剂,经过[5+1]环化过程高选择性的合成一系列目标分子。3.此外,设计并成功实现了N-甲基-N-亚硝基苯胺与氧硫叶立德的[4+1]串联环化反应。在三价铑作用下,以高原子效率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吲唑氮氧化物。底物中的亚硝基作为导向官能团同时也是产物中“NO”的来源,该反应首先在亚硝基导向作用下发生烷基化反应,进而分子内环化获得目标化合物。在机理研究中,我们成功分离得到了烷基化产物,通过控制实验证明了该中间体的存在。4.最后,利用7-氮杂吲哚为导向基团,通过C-H键活化来制备氮杂吲哚衍生物。7-氮杂吲哚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具有较高的生物医药价值。以7-氮杂吲哚为导向基,通过C-H键活化来构筑氮杂吲哚衍生物已有很多成果被报道,例如N-苯基-7-氮杂吲哚苯环邻位上C-H键的氯化、胺化、磷胺化、烯基化、炔基化等。我们提出利用氧硫叶立德为偶联试剂,三价铑为催化剂,选择性的在N-苯基-7-氮杂吲哚芳环上进行烷基化反应。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含氮杂吲哚的α-芳基酮衍生物。
刘甲[6](2020)在《环氧化合物及环状碳酸酯绿色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氧化合物是重要化工原料之一。传统氯醇法生产环氧化合物对环境污染较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开发绿色高效的烯烃环氧化工艺以取代传统的氯醇法工艺,对推动环氧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开发出绿色、高效、稳定的工业催化剂是实现烯烃绿色环氧化的关键。而环氧化合物再与二氧化碳进一步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既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又可消耗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这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循环具有一举两得的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将以此为课题展开研究。然而,由于二氧化碳在热力学上的稳定性及动力学上的惰性,其化学转化过程能耗较高,因而发展高效的催化体系,实现在温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活化与转化是开发此绿色化学转化的主要挑战。以烯烃为原料直接与二氧化碳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是二氧化碳绿色转化的创新途径,可以简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料成本,避免中间体环氧化物的分离及储存,在环状碳酸酯生产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可是,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及组分复杂,目前仍缺少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体系。本文基于发展绿色高效的环氧化合物和环状碳酸酯合成方法,分别对烯烃绿色环氧化反应、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室温下环加成反应、烯烃与二氧化碳温和条件下氧化羧化反应开展了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磷钨杂多酸是性能优异的烯烃绿色环氧化催化剂,传统的催化剂多是在相转移试剂条件下的均相体系,这种催化体系回收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本文以树脂为载体,通过聚乙烯亚胺对树脂表面进行改性,使树脂表面胺基富集并具有强阳离子性,以磷钨杂多酸阴离子为催化活性位点,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均相催化剂。采用红外、电子能谱、元素分析等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以环己烯环氧化为探针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进行了多次回收实验。通过实验证实了聚乙烯亚胺改性对催化剂稳定性和活性的增强作用,并在放大实验中获得了89.0%的环己烯转化率和94.3%的环氧环己烷选择性。(2)以无毒、廉价的席夫碱铝配合物为催化剂,通过调整席夫碱配体骨架刚性改变席夫碱铝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得到调整;同时首次使用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为助催化剂,使该催化体系同时具有分别活化环氧和二氧化碳的Lewis酸和卡宾活性位点;进而在室温且无溶剂条件下,实现了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高效合成环状碳酸酯。以氧化苯乙烯为探针反应,对席夫碱铝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结构进行筛选,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与传统的含卤素季铵盐或有机碱的催化体系相比,该催化体系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底物拓展实验和催化剂回收实验表明该催化体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回收能力。基于实验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席夫碱铝和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协同催化的反应机理。(3)基于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氮杂卡宾具有良好的二氧化碳捕获与活化能力,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可以自发地转变为氮杂卡宾二氧化碳加合物。基于上述认知,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以咪唑碳酸氢盐作为无金属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在温和条件下催化芳香烯烃与二氧化碳进行串联反应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目标,得到了91%的烯烃转化率和89%的环状碳酸酯选择性。通过验证性实验,表明了碳酸氢根在反应过程中起到催化烯烃环氧化的作用,氮杂卡宾起到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的作用。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制备简单,在回收使用四次后仍能保持基本不变的催化活性。本文从绿色化学理念出发,分别着重研究了烯烃环氧化反应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在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中,设计了高效稳定的催化剂,详细研究了以双氧水为氧源的烯烃绿色环氧化工艺。在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研究中,提出了新的催化体系及催化机理,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催化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最后,将烯烃环氧化过程与二氧化碳环加成过程相结合,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烯烃与二氧化碳的直接转化。以上研究为绿色高效生产环氧化合物和环状碳酸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进一步工业化实施提供了基本数据。
彭玲[7](2020)在《环己酮肟及硝基环己烷的绿色催化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惰性烷烃C-H键的直接官能化是简化制备新化合物的重要策略,不仅可以获得高价值化工产品,而且提高了石油中碳氢化合物的利用效率。环己酮肟是石油化工中用于制造尼龙-66的重要化学中间体,目前传统工艺大多由环己烷和氨气多步法制备,反应过程涉及氧化环己烷制中间体环己酮的技术瓶颈。因此提高现有化学反应原料及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寻求新的反应工艺,是现今发展绿色化学的重要目标。在众多的新工艺开发中,选用环己烷和氨气直接合成环己酮肟具有经济、绿色、可持续等特点,但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是整个路线的关键技术。同时采用硝基环己烷加氢还原合成环己酮肟也是一种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环己烷C-H键的硝化取代困难。现行硝化工艺中存在硝化剂污染环境及高温下C-C键裂解等问题。本论文通过设计新型的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和选择合适的清洁硝化剂,探索了从环己烷出发一步法分别制备环己酮肟及其中间体硝基环己烷的新工艺,实现了合成环己酮肟的高效化和绿色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和制备过渡金属改性的空心钛硅分子筛(M/HTS),探索了以M/HTS为催化剂,H2O2为绿色氧源,乙酸铵或氨为氮源,在乙腈和乙酸的混合溶剂中环己烷直接合成环己酮肟的新工艺研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Ni/HTS催化剂给出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13.6%,环己酮肟的选择性高达51%。基于催化实验结果、催化剂表征、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原位红外跟踪反应过程,提出环己烷和乙酸铵一步氧化-肟化合成环己酮肟的反应机理,标定了Ni/HTS中的四面体TiO4是催化反应双功能活性中心,Ni金属点能有效调控TiO4催化环己烷C-H键选择氧化生成环己酮,同时活化乙酸铵原位产生氨生成羟胺进行肟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这一结果通过串联催化反应得到证实。(2)研究一种操作简单且绿色有效的烷烃C-H键硝化方法,在C-C键不发生裂解的情况下,制备硝基烷烃。通过探索不同金属硝酸盐为硝化剂应用于选择硝化环己烷作为探针反应,发现Fe(NO3)3·9H2O、Cr(NO3)3·9H2O和Bi(NO3)3·5H2O是这种硝化反应体系最有效的硝化剂。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在145 oC,以Fe(NO3)3·9H2O和三氟甲苯分别作为硝化剂和溶剂,实现环己烷53.7%的转化率,目标产物硝基环己烷的选择性高达92.1%。该类金属盐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底物适应性,底物中同时含有环烷基和芳基优先硝化环烷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实验和量子化学理论模型计算表明,原位分解的氧化铁是催化烷烃C-H键和NO2活化的关键物质,为此无毒且廉价的Fe(NO3)3·9H2O既作为催化剂前驱体,又充当硝化剂。同位素动力学及自由基验证实验和紫外光谱跟踪硝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反应为自由基反应机理,且脱氢过程为反应决速步骤。
尹翔鹭[8](2020)在《液相剥离法制备二维二硫化钼功能材料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二维二硫化钼是一种由单层或少层二硫化钼构成,具有类石墨烯结构的新型二维层状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能源、环境、生物医疗、催化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二维二硫化钼的规模化制备及其应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液相剥离法是实现规模化制备二维二硫化钼的重要方法。然而,该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二维二硫化钼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围绕液相剥离法绿色高效制备二维二硫化钼功能材料的技术、机理及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凝聚沉淀法制备二维二硫化钼粉体。首先以曲拉通水溶液作为分散溶剂,利用液相剥离法制备了二维二硫化钼分散液,并研究了其形貌结构特征。然后,利用强电解质对于二维二硫化钼分散液的凝聚作用,实现了二维二硫化钼粉体的简单高效、易规模化制备。凝聚过程中,二维二硫化钼并没有发生不可逆的团聚,仍然保持超薄的纳米片结构、高的结晶度。二维二硫化钼的横向尺寸小于200 nm,平均横向尺寸为110.4 nm,层数在2-3层。因不规则凝聚形成的疏松结构,二维二硫化钼粉体能够快速的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固体润滑脂、低沸点极性溶剂(纯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中。同时,二维二硫化钼粉体可以根据需要以不同浓度重新分散,有利于二维二硫化钼的应用。因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丰富的边缘活性位点,二维二硫化钼粉体在芬顿反应中表现出优异且稳定的催化性能,有效提高了芬顿反应效率。2.利用溶剂热法对二硫化钼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实现了在低沸点极性溶剂中液相剥离制备二维二硫化钼。改性二硫化钼表面的带负电荷亲水性团簇显着提高了二硫化钼在低沸点溶剂中的分散性和剥离效率。研究了溶剂热改性条件对二硫化钼亲水性和液相剥离效率的影响和机理。制备的二维二硫化钼具有高的结晶度,横向尺寸小于160 nm,层数在3层左右。考察了不同低沸点极性溶剂中二硫化钼的剥离效率和形貌结构。剥离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异丙醇、乙醇、甲醇、纯水。研究了二维二硫化钼异丙醇分散液直接应用于电解水析氢催化剂的性能。当电流密度在10 mA·cm-2时,对应的起始过电位为-0.42 mV,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该方法为制备二维二硫化钼低沸点分散液提供了新途径。3.液相剥离法一步原位制备二维二硫化钼/零维碳复合材料。首先利用水热炭化法得到了碳球和碳量子点。它们的平均尺寸分别为40.6 nm和2.1 nm,因表面含有大量亲水性官能团具有优异的水分散性。以碳球和碳量子点分别作为固体分散剂在纯水中液相剥离二硫化钼,一步原位制备了二维二硫化钼/碳球和二维二硫化钼/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研究了pH值、二硫化钼初始浓度、剥离时间、碳球及碳量子点浓度对液相剥离二硫化钼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二维二硫化钼的横向尺寸小于320 nm,层数在6层以下。二维二硫化钼/零维碳复合材料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二维二硫化钼能够与零维碳上的疏水区域自发稳定结合。亲水基团(羧基、羟基)在水中发生电离,使得二硫化钼表面电荷增加。片间强的静电斥力使其能够稳定存在。同时以零维碳作为固体分散剂液相剥离得到了缺陷少的石墨烯和二维二硫化钨,证明了这一技术具有普适性。二维二硫化钼/碳量子点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能够有效地吸附亚甲基蓝。这是一种简单高效且可规模化制备二维二硫化钼/零维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4.以氧化石墨作为固体分散剂,在纯水中液相剥离一步原位制备了二维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 pH值、二硫化钼初始浓度和尺寸、剥离时间、氧化程度对液相剥离的影响。氧化程度对于有效的剥离和分散二硫化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表征分析了二维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组成。二维二硫化钼均匀地附着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平均横向尺寸为180.3 nm,平均层数为9层。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氧化石墨能够分散二硫化钼的机理,结果证明:氧化石墨的疏水区域能够自发的与二硫化钼结合,而亲水区域与二硫化钼结合力较弱。将复合材料还原、真空抽滤后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二维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用作固态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表现出了优越的电化学性能。
韩焕焕[9](2020)在《干胶转换法制备疏水TS-1分子筛催化丙烯环氧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钛硅分子筛(TS-1)在丙烯环氧化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TS-1狭窄的孔道结构和较低的疏水性能严重影响其对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本论文采用干胶转换法替代传统水热合成法制备多级孔钛硅分子筛以解决钛硅分子筛孔道狭窄、固液分离难的问题,减少污染实现绿色合成的目标。同时本文探究酚醛树脂前驱体和三甲基氯硅烷作为疏水试剂,结合干胶转换法制备具有疏水性能的多级孔钛硅分子筛,旨在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催化剂活性。首先,采用酚醛树脂前驱体作为疏水试剂一步法制备具有疏水性能的多级孔TS-1(HTS-1-x),结合表征技术对HTS-1-x的形貌、孔道结构、热稳定性和疏水性能进行考察。HTS-1-x具有优异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结构形貌,疏水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对丙烯环氧化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是98.32%和92.30%。采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作为疏水试剂两步法制备一系列不同TMCS和TS-1质量比的多级孔TS-1(HTS-1-xT),结合各种表征技术对HTS-1-xT进行形貌、孔道结构、热稳定性和疏水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HTS-1-1.5T在各个方面展现出较为优异的性能,其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达到93.78%和91.97%。其次,针对性能较为优异的酚醛树脂前驱体制备的HTS-1-x进行硅碳摩尔比、晶化加水量、干燥温度、晶化时间和温度等制备条件的考察,结果发现硅碳摩尔比为4、晶化加水量为0.4 g、干胶干燥温度为40℃、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分别为24 h和170℃,HTS-1-x催化性能显着提升。以性能较优的HTS-1-4为基础催化剂,优化丙烯环氧化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为45℃、0.4 MPa和1.5 h。最后,对酚醛树脂前驱体和三甲基氯硅烷制备的两种疏水材料进行了机理分析,首先通过MS模拟软件构建TS-1的三种常见构型考察对H2O、H2O2、CH3OH和C3H6的吸附性能,验证了TS-1三种构型对水分子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采用酚醛树脂前驱体制备的HTS-1-x中少量疏水的交联苯环结构以Si-O-C键连接钛硅分子筛骨架,大量的交联网状苯环结构与钛硅分子筛形成相互渗透、交联形成聚合物骨架结构。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制备的HTS-1-xT中TMCS以接枝的方式成功接枝到钛硅分子筛表面,通过疏水基团-Si(Me)3提高材料的疏水性能。本文制备具有疏水性能的多级孔钛硅分子筛,显着增强丙烯环氧化的催化性能,为钛硅分子筛在环氧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王佳[10](2020)在《TS-1的有机碱改性及其催化合成ECH的研究》文中认为钛硅分子筛/H2O2体系催化技术是典型的绿色催化氧化化工技术。从扩散、吸脱附、Ti活性中心、活性中间体等方面进行调变是提高钛硅分子筛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其中构建具有不同配位状态的Ti物种是基础和根本。同时,核壳结构分子筛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及利于扩散等特性,在催化氧化领域也备受关注。为此,论文采用有机碱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和哌啶(PI)分别对TS-1进行处理改性,并进一步发展高效环氧氯丙烷(ECH)绿色合成过程,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以TPAOH处理的TS-1为母体、在TPAOH与硅酸四乙酯(TEOS)共同作用下水热合成得到了中空TS-1@S-1核壳结构分子筛(HCS-TS),HCS-TS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构分析表明,该核壳结构分子筛未焙烧时(HCS-TSP),含有由H2O及TPA+配位形成的六配位Ti活性中心,焙烧后,则形成Ti(OSi)3OH物种。合成机理研究表明,TPAOH处理TS-1形成的中空TS-1,利于不同Ti活性中心的构建;TPAOH与TEOS的协同作用促进了核壳结构的形成。2、发展了以PI为有机碱制备富含Ti(OSi)3OH物种TS-1s分子筛的新方法。与文献以乙胺(EA)为有机碱制备TS-1s分子筛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制备Ti含量更高的TS-1s分子筛,Si/Ti比(母体)从60拓展至30。3、系统研究了溶剂种类、分子筛种类、分子筛用量、反应温度、n(ALC/H2O2)等因素对氯丙烯(ALC)环氧化合成ECH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空TS-1(H-TS-1)因富含介孔及高疏水性而显示出更好的催化性能。以丙酮为溶剂、采用固定床反应模式考察了ECH合成的效果,H-TS-1分子筛显示出产物选择性好、稳定运行长的特点。
二、异丙醇溶剂中H_2O_2法制环氧丙烷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丙醇溶剂中H_2O_2法制环氧丙烷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磷酸锆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锶离子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Sr~2+去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 |
1.2.1 Sr~2+去除技术的发展2 |
1.2.2 Sr~(2+)吸附材料的发展 |
1.3 磷酸锆的制备及其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1.3.1 磷酸锆的性质特点 |
1.3.2 磷酸锆的制备方法 |
1.3.3 磷酸锆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1.4 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1.4.1 气凝胶的性质特点 |
1.4.2 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1.4.3 气凝胶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材料表征及性能评价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
2.3 吸附实验及相关模型计算 |
2.3.1 吸附实验相关参数 |
2.3.2 吸附实验及相关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基磷酸锆的制备及其对Sr~(2+)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2.1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MSP)的制备 |
3.2.2 硅基磷酸锆(Zr(HPO_4)_2·nH_2O-MSP)的制备 |
3.3 ZrP/MSP的表征 |
3.3.1 ZrP/MSP的微观形貌表征 |
3.3.2 ZrP/MSP的 XRD表征 |
3.4 ZrP/MSP的吸附实验 |
3.4.1 pH对 ZrP/MSP吸附容量的影响 |
3.4.2 吸附动力学 |
3.4.3 吸附等温线 |
3.4.4 竞争阳离子对Sr~(2+)吸附的影响 |
3.5 吸附机理研究 |
3.5.1 ZrP/MSP-Sr的 SEM-EDS分析 |
3.5.2 ZrP/MSP的红外分析 |
3.5.3 ZrP/MSP的 XPS分析 |
3.5.4 ZrP/MSP复合材料吸附锶的机理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磷酸锆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Sr~(2+)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ZrP气凝胶的制备 |
4.3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4.3.1 ZrP气凝胶的SEM-EDS表征 |
4.3.2 ZrP气凝胶的TG-DSC和 XRD表征 |
4.3.3 ZrP气凝胶的BET表征 |
4.3.4 ZrP气凝胶的FT-IR表征 |
4.4 ZrP气凝胶对Sr~(2+)的吸附研究 |
4.4.1 pH对ZrP气凝胶吸附容量的影响 |
4.4.2 吸附动力学 |
4.4.3 吸附等温线 |
4.4.4 竞争阳离子对Sr~(2+)吸附的影响 |
4.4.5 ZrP气凝胶对海水中Sr~(2+)的去除 |
4.4.6 柱实验研究 |
4.5 吸附机理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含钴多孔碳材制备及其在催化氧、氮杂环化合物加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金属/碳负载型催化剂的发展 |
1.2.1 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及分类 |
1.2.1.1 金属络合物催化剂 |
1.2.1.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2.1.3 金属单质型催化剂 |
1.2.2 碳材料的发展及分类 |
1.2.2.1 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 |
1.2.2.2 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应用 |
1.2.2.3 碳基载体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
1.2.3 金属/碳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
1.2.3.1 以碳基材料作为载体合成金属/碳催化剂 |
1.2.3.2 有金属有机框架作为前驱体衍生金属/碳催化剂 |
1.2.3.3 以有机物作为碳源合成金属/碳催化剂 |
1.3 选择性加氢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 化学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设备 |
第3章 CoNi-ZIF衍生的CoNi-CN材料及其在催化环氧化物加氢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的制备与催化环氧环己烷加氢反应过程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1.1 前驱体的制备 |
3.2.1.2 催化剂的制备 |
3.2.2 催化反应实验过程 |
3.2.3 GC分析条件 |
3.3 材料的表征 |
3.3.1 XRD表征 |
3.3.2 FTIR表征 |
3.3.3 Raman 表征 |
3.3.4 UV-vis表征 |
3.3.5 FSEM和TEM表征 |
3.3.6 Mapping及EDS表征 |
3.3.7 TG表征 |
3.3.8 XPS表征 |
3.3.9 BET表征 |
3.3.10 H_2-TPR表征 |
3.3.11 水接触角表征 |
3.3.12 底物吸附性能测试 |
3.4 催化环氧环己烷加氢反应结果与讨论 |
3.4.1 催化剂合成条件对催化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1.1 不同前驱体合成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1.2 不同前驱体合成方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1.3 不同配体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1.4 不同Co:Ni比例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1.5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1.6 不同Co-M双金属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1.7 不同热解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1.8 不同热解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2 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2.1 不同溶剂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2.2 不同碱源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2.3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2.4 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2.5 不同反应氢压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2.6 循环试验 |
3.4.3 底物拓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动沉淀法制备Co/C-D催化剂及其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喹啉加氢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的制备与催化喹啉加氢反应过程 |
4.2.1 材料的制备 |
4.2.1.1 各类前驱体材料的制备 |
4.2.1.2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催化喹啉加氢反应过程 |
4.2.3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4.3 材料的表征 |
4.3.1 XRD表征 |
4.3.2 FTIR表征 |
4.3.3 拉曼表征 |
4.3.4 TG表征 |
4.3.5 FSEM及 TEM表征 |
4.3.6 EDS表征 |
4.3.7 水接触角表征 |
4.3.8 XPS表征 |
4.3.9 BET表征 |
4.3.10 底物吸附性能表征 |
4.4 催化喹啉加氢反应结果与讨论 |
4.4.1 催化剂合成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1.1 前驱体合成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1.2 前驱体合成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1.3 前驱体合成转速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1.4 前驱体合成方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1.5 Co负载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1.6 焙烧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2 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2.1 反应溶剂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2.2 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2.3 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2.4 反应氢压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2.5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4.2.6 循环实验 |
4.4.3 底物拓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的机理 |
1.3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中的基本化学问题 |
1.4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催化剂概况 |
1.4.1 共聚反应催化体系发展阶段 |
1.4.2 均相金属中心催化体系 |
1.5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enCo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丙烷、二氧化碳与丁二酸酐立体选择性共聚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2.2.2 常规试剂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2.2.4 配体及催化剂的合成 |
2.2.5 PO/CO_2/SA共聚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 |
2.3.2 PO/CO_2共聚研究 |
2.3.3 PO/SA共聚研究与PO/SA/CO_2三聚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5 配体、金属配合物、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enCr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立体选择性共聚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3.2.2 常规试剂 |
3.2.3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3.2.4 配合物的合成 |
3.2.5 CHO与CO_2的共聚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合成 |
3.3.2 CHO与CO_2的共聚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3.5 配合物、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salanTi、salenT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环化、环氧环己烷与酸酐共聚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4.2.2 常规试剂 |
4.2.3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4.2.4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4.2.5 CHO与CO_2的环化实验及CHO与酸酐的共聚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体的合成 |
4.3.2 配合物的合成、核磁表征 |
4.3.3 配合物的晶体学研究 |
4.3.4 CHO与CO_2的成环研究 |
4.3.5 CHO与酸酐的共聚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配体、配合物及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an配体在不对称Henry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1.1 不对称Henry反应铜催化剂概述 |
5.1.2 选题背景、意义和主要结果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5.2.2 常规试剂 |
5.2.3 分析测试方法 |
5.2.4 配体的合成 |
5.2.5 不对称Henry反应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体合成部分 |
5.3.2 不对称Henry反应部分 |
5.4 本章小结 |
5.5 产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钛硅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植物油资源及其环氧化 |
1.2 植物油环氧化催化体系 |
1.2.1 均相催化剂 |
1.2.2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
1.2.3 酶类催化剂 |
1.2.4 多金属氧酸盐 |
1.2.5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
1.2.6 金属氧化物 |
1.2.7 含钛催化剂 |
1.3 钛硅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影响因素 |
1.3.1 TS-1分子筛 |
1.3.2 影响钛硅催化剂液相氧化性能的因素 |
1.3.2.1 烯烃环氧化机理 |
1.3.2.2 钛活性中心调控 |
1.3.2.3 扩散性能调节 |
1.3.2.4 疏水/亲水性调节 |
1.4 介孔材料合成及结构调节 |
1.4.1 介孔材料概述 |
1.4.2 不同维度有序介孔材料合成 |
1.4.3 介孔材料结构调节 |
1.5 两相界面催化反应 |
1.5.1 相边界催化 |
1.5.2 Pickering乳液催化 |
1.6 论文选题背景和思路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 催化剂合成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XRD) |
2.3.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4 氮气物理吸附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7 极化/交叉极化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1H→~(29)Si CP/MAS NMR和~(29)Si MAS NMR) |
2.3.8 热重分析(TG) |
2.3.9 有机元素分析(CHN) |
2.3.10 X-射线荧光光谱(XRF) |
2.3.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12 接触角测试 |
2.3.13 光学显微镜 |
2.3.14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4 反应性能评价 |
2.4.1 油酸甲酯环氧化 |
2.4.2 真实油品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 |
3 钛硅分子筛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制备 |
3.3 催化剂表征结果 |
3.4 HTS-1催化MO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
3.4.1 产物表征 |
3.4.2 合成条件对所得HTS-1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3 溶剂种类的影响 |
3.4.4 氧化剂用量的影响 |
3.4.5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4.6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3.4.7 Box-Behe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MO环氧化过程 |
3.4.7.1 试验设计 |
3.4.7.2 响应曲面分析及优化 |
3.4.8 添加油酸的影响 |
3.4.9 HTS-1催化真实植物油基UFAMEs环氧化反应 |
3.5 不同钛硅分子筛催化MO环氧化 |
3.5.1 有/无溶剂条件下不同钛硅分子筛催化MO环氧化 |
3.5.2 氧化剂的影响 |
3.5.3 Ti过氧活性物种研究 |
3.5.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及失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甲醇、乙醇改性HTS-1催化无溶剂油酸甲酯环氧化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制备 |
4.3 催化剂表征结果 |
4.3.1 醇改性HTS-1骨架和孔结构 |
4.3.2 醇改性HTS-1疏/亲水性 |
4.3.3 醇改性HTS-1形貌 |
4.4 醇改性HTS-1催化无溶剂MO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
4.5 催化剂稳定性 |
4.6 本章小结 |
5 有机基团功能化的Ti-HMS催化无溶剂油酸甲酯环氧化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制备 |
5.3 催化剂表征结果 |
5.3.1 催化剂组成与结构特性 |
5.3.2 催化剂亲/疏水性 |
5.3.3 催化剂孔结构 |
5.3.4 催化剂形貌 |
5.4 Cn-HMS催化无溶剂MO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
5.4.1 有机硅烷种类及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4.2 反应机理研究 |
5.4.3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5.5 正辛烷调控合成C1-HMS催化无溶剂MO环氧化 |
5.5.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5.5.2 C1-HMS-x催化无溶剂MO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两亲核-壳结构含钛介孔氧化硅催化无溶剂油酸甲酯环氧化 |
6.1 引言 |
6.2 催化剂合成 |
6.2.1 TS的合成 |
6.2.2 核-壳结构TS@PMO的合成 |
6.3 催化剂表征结果 |
6.4 TS@PMO催化无溶剂MO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正辛烷调控合成C1-HMS催化无萃取剂氧化脱硫 |
A1.1 引言 |
A1.2 C1-HMS-x催化无萃取剂ODS反应性能评价 |
A1.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A1.2.2 不同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
A1.2.3 催化剂Pickering界面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A1.3 本章小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氧硫叶立德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性 |
1.1.2 串联反应简介 |
1.1.3 叶立德简介 |
1.1.4 硫叶立德与氧硫叶立德简介 |
1.2 硫叶立德参与合成碳杂环的研究进展 |
1.2.1 硫叶立德参与的合成三元环化合物 |
1.2.2 硫叶立德参与的合成四、五元环化合物 |
1.2.3 硫叶立德参与的合成六、七元环化合物 |
1.2.4 硫叶立德参与的合成多元并环化合物 |
1.3 氧硫叶立德参与碳杂环合成反应进展 |
1.3.1 氧硫叶立德参与的X-H直接嵌入 |
1.3.2 硫叶立德参与的C-H键活化研究进展 |
1.3.3 硫叶立德参与合成五元环状化合物研究进展 |
1.3.4 硫叶立德参与合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研究进展 |
1.3.5 硫叶立德为底物参与的化学反应 |
1.3.6 硫叶立德参与的其他类型化学反应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钌催化N-吡啶基苯胺与氧硫叶立德经碳氢活化环化合成2-苯基吲哚 |
2.1 引言 |
2.2 吲哚环的构建方法 |
2.2.1 传统方法合成吲哚化合物 |
2.2.2 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来构建吲哚骨架 |
2.3 模板反应的建立 |
2.4 合成2-苯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条件优化和选择 |
2.4.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2.4.2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
2.4.3 银盐对反应的影响 |
2.4.4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2.4.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2.4.6 气体氛围对反应的影响 |
2.5 反应底物适用性考察 |
2.6 反应机理推测 |
2.6.1 放大实验以及控制实验 |
2.6.2 机理推测 |
2.7 结论 |
2.8 实验部分 |
2.8.1 仪器与试剂 |
2.8.2 实验中所用到的底物合成方法 |
2.8.3 N-吡啶基-2-苯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 |
2.8.4 控制实验操作 |
2.9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
2.10 部分产物表征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钌催化氨基吡咯和氧硫叶立德合成吡咯并[1,2-a]喹喔啉类化合物 |
3.1 引言 |
3.2 吡咯并[1,2-α]喹喔啉的合成方法 |
3.2.1 通过喹喔啉衍生物来合成吡咯并[1,2-α]喹喔啉 |
3.2.2 通过功能化吡咯来合成吡咯并[1,2-α]喹喔啉 |
3.3 模板反应的建立 |
3.4 合成吡咯并[1,2-a]喹喔啉的条件优化和选择 |
3.4.1 反应条件的优化和选择 |
3.4.2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3.4.3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3.4.4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
3.4.5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5 反应底物适用性考察 |
3.6 反应机理推测 |
3.6.1 控制实验 |
3.6.2 机理推测 |
3.7 结论 |
3.8 实验部分 |
3.8.1 仪器及试剂 |
3.8.2 实验中所用到底物的合成方法 |
3.8.3 吡咯并喹喔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
3.8.4 控制实验操作 |
3.9 部分核磁数据 |
3.10 部分核磁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铑催化N-甲基-N-亚硝基苯胺和氧硫叶立德合成吲唑氮氧化合物 |
4.1 引言 |
4.1.1 氮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4.1.2 氮杂环氮氧化物在合成上的应用 |
4.1.3 N-甲基-N-亚硝基苯胺作为底物参与的化学反应 |
4.2 模板反应的建立 |
4.3 合成吲唑氮氧化物的条件优化和选择 |
4.3.1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
4.3.2 氧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4.3.3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4.3.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4.3.5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4.4 反应底物适用性考察 |
4.5 反应机理推测 |
4.5.1 控制实验 |
4.5.2 机理推测 |
4.6 结论 |
4.7 实验部分 |
4.7.1 仪器及试剂 |
4.7.2 实验中所用到底物的合成方法 |
4.7.3 吲唑氮氧化物的合成 |
4.7.4 控制实验操作 |
4.8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
4.9 部分产物表征图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铑催化N-苯基-7-氮杂吲哚C-H键烷基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N-苯基-7-氮杂吲哚衍生物官能化研究进展 |
5.3 模板反应的建立 |
5.4 合成酰甲基化7-氮杂吲哚衍生物的条件优化和选择 |
5.4.1 催化剂体系对反应的影响 |
5.4.2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5.4.3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5.4.4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
5.5 底物适应性考察 |
5.6 反应机理推测 |
5.7 结论 |
5.8 实验部分 |
5.8.1 仪器以及试剂 |
5.8.2 实验中所用到的底物合成方法 |
5.8.3 目标产物的合成 |
5.9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
5.10 部分产物表征图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论文主要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环氧化合物及环状碳酸酯绿色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烯烃绿色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
1.2.1 烯烃环氧化生产工艺发展概述 |
1.2.2 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
1.2.3 金属氧化物催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
1.2.4 钛硅分子筛催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
1.3 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进展 |
1.3.1 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工艺发展概述 |
1.3.2 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 |
1.3.3 烯烃与二氧化碳串联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氧水为氧源的烯烃绿色环氧化 |
2.1 引言 |
2.2 树脂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设计 |
2.3 树脂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合成 |
2.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2.3.2 催化剂的合成 |
2.4 树脂载体及催化剂的表征 |
2.4.1 表征仪器 |
2.4.2 载体及催化剂的形貌(SEM) |
2.4.3 载体及催化剂的元素分析、BET及热稳定性分析 |
2.4.4 载体及催化剂的红外分析 |
2.4.5 载体及催化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5 树脂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2.5.1 实验部分 |
2.5.2 以双氧水为氧源的环己烯环氧化反应 |
2.5.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室温下环氧化合物和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 |
3.1 引言 |
3.2 席夫碱铝催化剂与咪唑碳酸氢盐助催化剂的设计 |
3.3 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的合成 |
3.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3.3.2 催化剂的合成 |
3.3.3 助催化剂的合成 |
3.4 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的表征 |
3.4.1 席夫碱配体的表征数据 |
3.4.2 席夫碱铝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
3.4.3 助催化剂的表征数据 |
3.5 Al-salen/[C_nC_mIm][HCO_3]催化体系催化性能的研究 |
3.5.1 实验部分 |
3.5.2 氧化苯乙烯与CO_2环加成反应 |
3.5.3 反应机理的研究 |
3.5.4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5.5 产物核磁数据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烯烃与CO_2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 |
4.1 引言 |
4.2 无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的设计 |
4.3 无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的合成 |
4.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4.3.2 催化剂的制备 |
4.4 催化剂的表征 |
4.5 [C_nC_mIm][HCO_3]离子液体催化性能的研究 |
4.5.1 实验部分 |
4.5.2 [C_nC_mIm][HCO_3]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 |
4.5.3 [C_nC_mIm][HCO_3]催化CO_2与氧化苯乙烯环加成反应 |
4.5.4 [C_nC_mIm][HCO_3]催化苯乙烯与CO_2氧化羧化反应 |
4.5.5 反应底物的拓展 |
4.5.6 烯烃与CO_2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创新点与建议 |
5.1 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后续工作建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环己酮肟及硝基环己烷的绿色催化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环己酮肟生产技术概述 |
1.2.1 环己酮-羟胺法 |
1.2.1.1 硫酸羟胺法 |
1.2.1.2 磷酸羟胺法 |
1.2.1.3 NO还原法 |
1.2.2 环己烷光亚硝化法 |
1.2.3 环己酮氨肟化法 |
1.2.4 硝基环己烷加氢法 |
1.3 TS-1的研究进展 |
1.3.1 TS-1的结构与制备 |
1.3.2 TS-1的改性与应用 |
1.4 硝基环己烷研究概述 |
1.4.1 传统高温气相硝化法 |
1.4.2 硝酰阳离子的液相硝化法 |
1.4.3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催化硝化法 |
1.4.4 磷钼钒杂多酸催化硝化法 |
1.4.5 其他合成方法 |
1.5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过渡金属改性的HTS催化环己烷一步氧化-肟化合成环己酮肟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3 环己烷的氧化-肟化反应 |
2.2.4 分析方法 |
2.2.5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
2.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
2.2.7 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活性比较 |
2.3.2 氮源对环己烷氧化-肟化反应的影响 |
2.3.3 溶剂对环己烷氧化-肟化反应的影响 |
2.3.4 乙酸铵和过氧化氢用量对环己烷氧化-肟化反应的影响 |
2.3.5 催化剂用量对环己烷氧化-肟化反应的影响 |
2.3.6 反应时间对环己烷氧化-肟化反应的影响 |
2.3.7 反应温度对环己烷氧化-肟化反应的影响 |
2.3.8 溶剂体积比对环己烷氧化-肟化反应的影响 |
2.3.9 不同底物的催化效果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透射电镜分析 |
2.4.3 氮气吸脱附分析 |
2.4.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2.4.5 红外光谱分析 |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6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索 |
2.6.1 对照实验 |
2.6.2 原位红外实验 |
2.6.3 串联催化反应机理 |
2.7 小结 |
第三章 环己烷选择性硝化合成硝基环己烷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环己烷的选择性硝化反应 |
3.2.4 分析方法 |
3.2.5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
3.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硝化剂的筛选 |
3.3.2 溶剂对环己烷选择性硝化反应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环己烷选择性硝化反应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对环己烷选择性硝化反应的影响 |
3.3.5 硝酸铁用量对环己烷选择性硝化反应的影响 |
3.3.6 不同烷烃的硝化反应 |
3.3.7 不同芳烃的硝化反应 |
3.3.8 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效果 |
3.3.9 X射线衍射分析 |
3.4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O_2和环己烷的吸附-活化 |
3.5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索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液相剥离法制备二维二硫化钼功能材料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维二硫化钼的制备 |
1.2.1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2.2 湿化学合成法 |
1.2.3 微机械剥离法 |
1.2.4 插层剥离法 |
1.2.5 电化学剥离法 |
1.2.6 液相剥离法 |
1.3 二维二硫化钼/碳材料的制备 |
1.3.1 二维二硫化钼/石墨烯 |
1.3.2 二维二硫化钼/零维碳材料 |
1.4 二维二硫化钼的应用概述 |
1.4.1 电催化剂 |
1.4.2 芬顿反应催化剂 |
1.4.3 吸附剂 |
1.4.4 超级电容器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凝聚沉淀法制备二维二硫化钼粉体及应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分析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二维二硫化钼分散液表征 |
2.3.2 二维二硫化钼粉体的制备机理分析及表征 |
2.3.3 二维二硫化钼粉体芬顿催化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表面改性液相剥离法制备二维二硫化钼低沸点分散液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分析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表面改性二硫化钼的机理分析及表征 |
3.3.2 二维二硫化钼低沸点分散液的制备和表征 |
3.3.3 电催化析氢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零维碳材料辅助水相剥离二硫化钼原位制备复合材料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分析表征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碳量子点及碳球的表征 |
4.3.2 碳量子点辅助水相剥离二硫化钼 |
4.3.3 碳球辅助水相剥离二硫化钼 |
4.3.4 零维碳材料辅助水相剥离二硫化钼机理分析 |
4.3.5 二维二硫化钼/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石墨辅助水相剥离二硫化钼原位制备复合材料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药品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方法 |
5.2 分析表征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氧化石墨辅助水相剥离二硫化钼影响因素探究 |
5.3.2 氧化石墨辅助水相剥离二硫化钼机理分析 |
5.3.3 二维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 |
5.3.4 二维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9)干胶转换法制备疏水TS-1分子筛催化丙烯环氧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环氧丙烷 |
1.1.1 环氧丙烷概述 |
1.1.2 环氧丙烷生产工艺 |
1.2 钛硅分子筛 |
1.2.1 微孔钛硅分子筛 |
1.2.2 介孔钛硅分子筛 |
1.2.3 多级孔钛硅分子筛 |
1.3 钛硅分子筛的改性 |
1.3.1 酸碱盐改性 |
1.3.2 金属改性 |
1.3.3 疏水改性 |
1.4 计算化学在钛硅分子筛领域的应用 |
1.4.1 计算化学的概述 |
1.4.2 MS在催化吸附领域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制备 |
2.2.1 疏水试剂酚醛树脂前驱体的合成 |
2.2.2 采用酚醛树脂前驱体合成疏水多级孔钛硅分子筛 |
2.2.3 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后处理合成疏水多级孔钛硅分子筛 |
2.3 材料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3 紫外漫反射光谱(UV-vis) |
2.3.4 N2 物理吸附测试(BET)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7 热失重分析(TGA) |
2.3.8 紫外拉曼(UV-Raman) |
2.3.9 接触角测量 |
2.3.10 固体核磁共振 |
2.4 丙烯环氧化反应活性评价 |
2.4.1 丙烯环氧化反应装置和实验流程 |
2.4.2 反应液分析 |
2.4.3 丙烯环氧化评价指标 |
2.5 计算软件和模块 |
第3章 钛硅分子筛疏水改性 |
3.1 采用酚醛树脂前驱体对钛硅分子筛进行疏水改性 |
3.1.1 表征结果 |
3.1.2 催化性能 |
3.2 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对钛硅分子筛进行疏水改性 |
3.2.1 表征结果 |
3.2.2 催化性能 |
3.3 小节 |
第4章 酚醛树脂前驱体制备疏水钛硅分子筛优化实验 |
4.1 疏水多级孔钛硅分子筛的制备条件优化实验 |
4.1.1 酚醛树脂前驱体用量对材料的影响 |
4.1.2 晶化加水量对材料的影响 |
4.1.3 干燥温度对材料的影响 |
4.1.4 晶化时间对材料的影响 |
4.1.5 晶化温度对材料的影响 |
4.2 疏水多级孔钛硅分子筛的反应条件优化实验 |
4.2.1 反应溶剂的影响 |
4.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4.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疏水多级孔钛硅分子筛的结构探究 |
5.1 MS微观层次探究钛硅分子筛疏水性能的理论研究 |
5.2 酚醛树脂前驱体疏水改性钛硅分子筛材料的结构机理 |
5.3 三甲基氯硅烷疏水改性钛硅分子筛材料的结构机理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TS-1的有机碱改性及其催化合成ECH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钛硅分子筛 |
1.1.1 Ti配位状态 |
1.1.2 核壳结构(C-S)分子筛 |
1.1.3 分子筛碱处理改性 |
1.2 环氧氯丙烷及生产工艺 |
1.2.1 环氧氯丙烷 |
1.2.2 ECH的生产工艺 |
1.2.3 ALC环氧化反应中的溶剂效应 |
1.2.4 ALC环氧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构建 |
1.2.5 催化剂的失活及再生 |
1.3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所用化学试剂及其规格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TS-1 分子筛的合成 |
2.2.2 中空TS-1@S-1 分子筛的制备 |
2.2.3 CS-TS分子筛的制备 |
2.2.4 哌啶处理分子筛 |
2.2.5 TS-1s分子筛的制备 |
2.3 材料仪器表征 |
2.3.1 固体紫外漫反射可见光谱(UV-Vis) |
2.3.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AADF-STEM)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
2.3.7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2.3.8 紫外拉曼光谱(UV-Raman) |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10 热重分析(TG) |
2.3.11 固体魔角核磁共振谱(MAS NMR) |
2.4 催化反应测试 |
2.4.1 烯烃环氧化反应 |
2.4.2 氯丙烯环氧化反应 |
2.5 催化反应产物分析 |
2.5.1 烯烃环氧化产物分析 |
2.5.2 氯丙烯环氧化产物分析 |
第三章 中空TS-1@S-1 核壳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拓扑结构及形貌表征 |
3.2.2 物化性质、元素组成 |
3.2.3 Ti物种判定 |
3.2.4 中空TS-1@S-1 核壳分子筛催化性能的研究 |
3.2.5 中空TS-1@S-1 核壳分子筛可能的形成机理 |
3.2.6 中空TS-1@S-1 核壳分子筛合成条件考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钛硅分子筛哌啶后处理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以哌啶为模板剂合成中空TS-1@S-1 核壳分子筛 |
4.2.2 哌啶直接处理钛硅分子筛 |
4.2.3 哌啶和乙胺处理TS-1 的异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LC环氧化高效制备ECH过程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反应条件的探究 |
5.2.2 丙酮体系固定床运行及催化剂失活原因探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异丙醇溶剂中H_2O_2法制环氧丙烷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 [1]磷酸锆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锶离子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D]. 焦子豪. 广西大学, 2021(12)
- [2]含钴多孔碳材制备及其在催化氧、氮杂环化合物加氢中的应用[D]. 王晨龙. 湖北大学, 2021(01)
- [3]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D]. 王舟. 吉林大学, 2021(01)
- [4]钛硅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研究[D]. 魏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氧硫叶立德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 崔新锋. 兰州大学, 2020(01)
- [6]环氧化合物及环状碳酸酯绿色合成研究[D]. 刘甲. 南京大学, 2020
- [7]环己酮肟及硝基环己烷的绿色催化合成研究[D]. 彭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液相剥离法制备二维二硫化钼功能材料及其机理研究[D]. 尹翔鹭.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9]干胶转换法制备疏水TS-1分子筛催化丙烯环氧化的研究[D]. 韩焕焕. 天津大学, 2020(02)
- [10]TS-1的有机碱改性及其催化合成ECH的研究[D]. 王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