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组织设计的意义——福建天工陶瓷装饰广场总体规划设计简述(论文文献综述)
白祥[1](2021)在《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中商业消费行为不只是以单纯购买商品为目的,更是一次空间体验。外部空间作为步行商业街区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与步行街区联系的纽带,也是步行街中自成体系的核心公共空间。近年来,葫芦岛市部分步行街区外部空间建设良莠不齐,现状问题较突出,整体活力与竞争力丧失,需通过改善步行街区空间质量来提升整个城市吸引力。建筑策划作为建筑设计的先行环节,对建筑及其城市空间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反观步行街外部空间现有的研究,大多从街区改造优化层面以及空间体验入手,对其前期策划研究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建筑策划理论方法对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步行街外部空间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策划的相关理论方法及步骤对步行街外部空间策划体系展开研究,梳理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策划的调查内容由城市自然与人文要素、商业街外部空间现状、商业街外部空间满意度与国内优秀案例借鉴四个部分组成,同时根据商业街外部空间构成总结其设计要素由街道尺度、空间序列、景观环境、界面空间与附属设施五部分组成,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从而系统的构建了步行街外部空间策划理论框架。综合上述理论研究所得之成果展开针对葫芦岛市具体的策划研究。首先,将葫芦岛市区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进行全方面探查。其次,对葫芦岛地区现有步行街进行现状与满意度调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得出当前葫芦岛市步行街区外部空间现状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将与葫芦岛现有街区空间形态、街道尺度相近的街区进行国内优秀案例相关要素设计借鉴。最后,将上述调查结果为出发点,以传承葫芦岛地域文脉特色与增加商业街区人性化体验为前提,探究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原则及策略。选取辽西第一街外部空间作为实践对象,将所得的策略进行设计实证,为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设计方法,对葫芦岛市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王税[3](2021)在《基于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城市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重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既有住区中的一些公共空间由于设计不当、设施老化、功能单一等原因,导致空间利用率下降,具有一定的消极属性,如何将既有住区中的“消极空间”重塑成“积极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营造社区活力是当下我国住区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居民的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为切入点,将既有住区“消极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系统总结等方法,对基于城市居民心理需求的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构建要素进行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以人为本是塑造“积极空间”的前提。既有住区公共空间服务对象是以人为主体,因此在“积极空间”的塑造中,应首先以城市居民为主体,从居民的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出发。(2)物质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载体。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物质层面的塑造主要是指空间内的整体物质对空间中人群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带来的影响,其包括空间的易达性、舒适性。(3)功能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灵魂。“积极空间”功能层面上的设计主要包括空间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积极空间”使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重叠性。(4)场所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保障。为了保证城市居民在空间中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式,空间一定具有安全性、归属性、可识别性的特点。(5)物质、功能、场所之间的相辅相成。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塑造,需要对其物质层面、功能层面和场所层面着三者的设计,且这三者互相影响,不可割裂。
贾晨茜[4](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刘博涵[5](2021)在《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红色小镇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城镇发展模式对于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有着巨大的作用,对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位于红色小镇中的纪念性建筑空间,向上它反映出小镇的规划发展,向下它承载着传统建筑地域文化,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统观陕甘边地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拥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照金红色小镇的纪念性建筑空间在设计建设的八年时间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浓郁的纪念性氛围彰显了革命工作者的红色精神,感动了无数的参观者。对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进行研究有着代表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总结出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历史沿革和未来的设计方向,发现它的特殊性以及多元化、复合化的设计特点。第二,针对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特点和发展需求归纳出它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按照空间构成要素将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分为纪念广场、纪念馆和纪念碑三个部分。通过对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资料的整理和对1270名照金镇常住居民及参观游客发布的584份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的梳理,总结了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建设需求和面临的矛盾问题。第三,根据照金镇的矛盾问题,按照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构成要素的分类方式有选择的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每个案例可以借鉴的部分,整理出每一空间构成要素的纪念性的表达设计方法和纪念氛围的烘托方法。从而得到空间要素设计、流线组织设计和纪念氛围表达的三个设计要点,为照金纪念性空间设计提供了借鉴的经验。最终,将总结的设计要点与照金纪念空间的具体设计相互对照,总结出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表达的空间设计方法。不同的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主题和表现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有普遍的规律可以供我们进行参考。本文通过对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初步探讨为未来红色小镇纪念性的空间表达方法提供设计思路,希望可以帮助建筑设计师们在进行相关设计时提供理论支撑,提高设计质量,设计出更多符合纪念主题的建筑作品。
袁艺[6](2021)在《基于触媒理论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庐江县黄屯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传统村落的更新实践往往放置在由政府一元主导和相对静止的背景下,不仅脱离村民对村落空间的使用需求,而且使得乡村建设的过程性和有机性被抹杀。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争相呼吁传统村落空间的更新应着力于“自下而上”渐进动态式的转变。在此,笔者将引入触媒理论的相关概念,提出“以点带面”的更新思路,以期在触媒的空间示范效应下,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村民为主体、多方参与的渐进式更新策略,希望该尝试能给传统村落的更新建设带来启发。文章从“触媒”视角出发,以村落空间中的物质构成要素为更新对象,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景观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对触媒理论指导下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展开探索。首先,通过对相关书籍和文献的整理,掌握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制定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其次,论述了村落空间更新现状及触媒理论的基本思想、作用原理、应用机制等方面内容,通过比对触媒理论的运作特征与村落空间更新中所面临的问题,证实了触媒理论介入村落空间更新的契合性。然后,剖析了传统村落更新中较为成功的触媒案例并构建了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框架,进而确定了触媒理论应用于村落空间更新的应用类型、应用原则、应用特征、应用目标。再次,笔者秉持“先生活后发展”的更新观念,立足于村落空间现状,以村落的保护发展愿景为导向,结合村民的意愿和需求实施由主及次的筛选与塑造本土触媒。同时,也为保障“自下而上”触媒反应的持久性运作进一步探索了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责与增强村落自身的“造血”能力,继而形成基于触媒理论的“挖掘原始触媒+筛选原始触媒+塑造原始触媒媒介+引导与控制触媒反应+扩大与反哺触媒反应”五个方面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最后,以庐江县黄屯村作为实例应用,将前文提出的村落空间触媒更新策略应用到实践中作为理论支撑,制定出较为系统的更新方案。图[81]表[42]参[101]
赵一博[7](2021)在《微更新理念下历史街区触媒式改造研究 ——以彭城古镇历史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古城镇历史街区由于发展滞后,老街区人居环境落后、建筑环境破败、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导致其不能满足当下居民的生活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同时古城镇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表现载体,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镇历史街区存在一定规模的历史建筑,或者存在复杂的产权关系,导致其不适合采取大规模的整体开发模式,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历史街区面临更新和保护双重难题。“城市触媒”作为指导城市更新设计的理论,其核心理念是从小尺度的原始触媒入手,通过可持续性渐进的方式,在不影响原有元素本质的情况下,激活其触媒载体,从而引导区域的连锁反应,达到提升整个区域活力的目的。本文以“微更新”理念为背景,以“城市触媒”理论为手段,构建触媒式微更新体系框架,触媒准备、触媒选择、触媒更新、触媒控制和引导,并创新性的针对街区中物质性触媒因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进行选取,精选出最具更新价值的触媒要素,发挥其触媒价值。并将此研究框架用于彭城古镇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以期为其他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提供借鉴。首先对彭城古镇历史街区中自然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研总结,并从街区现状和突出问题为出发点,选择街区物质性触媒载体为主要目标,将其划分为“点”、“线”、“面”状触媒因子,针对街区中物质性触媒因子进行定性价值分析。同时运用空间句法理论结合Depthmap软件对街区中物质性触媒因子进行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度等变量的分析,并将其转化为空间意义层面的结果,最终根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筛选出最具更新意义的触媒因子作为首要更新对象。进而对不同类型的触媒因子提出针对性更新改造策略和设计意向,最后通过对彭城古镇历史街区更新活动进行后续的控制和引导,引导历史街区后续的更新改造设计,以期为之后彭城古镇街区的改造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王雨婷[8](2021)在《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评价及改造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建筑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洗礼后,沉淀为城市传统瑰宝,对人类文明影响重大。它还承载着社会变迁、人文文化、经济发展和人类的情感等多方面的价值,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永续存在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对青年的未来具有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山西省历史悠久,太原市作为其省会也遗留保存下来众多历史文物建筑。由于经历了时间的冲刷,许多历史建筑逐渐被风化侵蚀、结构出现安全隐患、设备设施也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最初,在国家对历史建筑的相关保护工作较为薄弱,自从2008年开始,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城市相继出台以历史建筑为主要对象的保护办法。太原市在2009年公布了本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并出台了专项规划。到2017年,又追加了保护工作文件。但在保护实践中发现,历史建筑类型众多、建筑质量良莠不齐、使用现状也情况各异,使得历史建筑的更新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而更加科学地指导历史建筑的保护,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简述了历史建筑的价值内涵与保护更新意义,并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次,在充分查阅历史建筑相关的国内外制度规范、评价标准、更新方法以及实际更新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述,明确历史建筑在保护更新中评价内容和改造手段的重要性。通过文献搜集阅读与实地调研互相补充的方式,对太原市内的近现代历史文化建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归纳总结。为了避免出现无目的性的保护修缮和不适宜的改造再利用措施,而是采用有针对性、有科学性的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策略,本文建立了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综合整理现有的资料,对评价体系中的逐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采用层次分析计算方法,明确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搭建评价模型,得到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等各个方面的量化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最终得出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的重点内容,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技术和策略的运用提供了支撑。针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相应的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的改造技术运用,从外部环境规划、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社会综合效益五大层面详细分析了历史建筑修缮改造技术特征,并对相应的改造方法进行总结。最后以实际的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项目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在改造和更新中可使用到的技术策略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并进行总结。本文希望通过上述研究,增加历史建筑的保护评价工作中的分析样本。帮助近现代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决策者、管理者以及相关设计人员对改造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楚和系统的了解,为太原市乃至全国近现代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更新太原市再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也为山西省的城市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梁霄[9](2021)在《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寿山乡前洋村民宿设计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内民宿建设发展步入快车道,设计改造研究的着力点却具有一定片面性。风口之上,建筑师当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讲求创新、接轨世界的同时更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在民宿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当有发掘和弘扬本土地域文化意识。理念上明晰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实践中探寻合理利用与展现地域文化的方法和策略是建筑师迫在眉睫的任务。闽东作为极具鲜明地域文化特征,民宿发展又方兴未艾的地区,为此次研究提供了理想的阵地。因此,以闽东地域文化着手,从地域环境适应表达、形式空间地域性、材料表达地域性、装饰艺术地域性四个层面探究乡村民宿设计方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闽东地区乡村民宿为研究对象,探究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方法,并将其在寿山乡前洋村民宿设计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理论研究方面,从地域文化与地域性、地域文化与民宿设计、闽东地域文化及乡村民宿等方面展开,总结归纳地域文化、地域性设计、乡村民宿设计的内涵与关联,总体把握闽东地域文化中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及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实证调研方面,分由民宿案例和传统民居展开,通过实地踏勘、入住体验和现场访谈相结合,根据案例民宿特点从建筑地域环境适应表达、形式空间延续和改造、建筑材料延续和表达、装饰艺术延续和表达、乡村空间整体规划、产业空间场景营造、民俗场景的还原、民俗空间的再现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从地域环境、形式空间、材料表达、装饰艺术四个角度制定民宿建筑地域性设计方法。最后,在前文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前洋村民宿区整体规划和五处单体民宿改造设计为落脚点,将理论和方法结合实践。乡村民宿是乡村建设、旅游发展的产物,是承载地域文化的实体。本文在闽东地域文化和乡村民宿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实地案例调研整理分析,制定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方法,为乡村建设和民宿设计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也期望在应对乡村失活和发掘地域本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正文约11万字,图表计220幅。
张爽[10](2021)在《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指出曾经,博物馆是精英阶级的专属,如今它已走入寻常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开展公共教育、传递文化内涵、满足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愈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提质升级,寻求更全面更优化的设计方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建筑设计,而景观环境设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博物馆景观环境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以往类似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结合景观叙事学、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和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从空间布局和文化表达两个维度搭建起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框架,明确设计内容。在空间布局方面,细分出环境基底、布局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空间序列和游览路线等五大设计内容;在文化表达方面,明确了博物馆蕴含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思想文化等文化内涵,提炼出主体建筑、景观建构筑物、水景、植物、铺装、服务设施等六大文化表达载体。随后,在上述设计框架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完善设计理论体系。本文选取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按综合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等四种类型进行系统研究,基于田野考察,选取了8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具体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了解游客的空间偏好、景观环境满意度以及再访与推荐意愿。结合主观观察和客观反馈,总结出成都市的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和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二、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组织设计的意义——福建天工陶瓷装饰广场总体规划设计简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组织设计的意义——福建天工陶瓷装饰广场总体规划设计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葫芦岛地区商业街现存问题突出 |
1.1.2 外部空间在步行商业街区中的重要性 |
1.1.3 建筑策划与城市空间的新潮流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内容 |
2.1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相关概念 |
2.1.1 商业街区 |
2.1.2 步行商业街区 |
2.1.3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 |
2.2 建筑策划原理及方法概述 |
2.2.1 建筑策划的起源与发展 |
2.2.2 建筑策划的定义及特征 |
2.2.3 建筑策划的内容与框架 |
2.2.4 建筑策划的常用方法 |
2.3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的调查内容 |
2.4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现状调研 |
3.1 葫芦岛地区相关概况 |
3.1.1 区位分析 |
3.1.2 自然因素 |
3.1.3 人文因素 |
3.1.4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发展概述 |
3.2 葫芦岛地区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调研计划 |
3.2.1 调研地点及对象的确定 |
3.2.2 调研思路及方法 |
3.3 葫芦岛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现状调研 |
3.3.1 街道尺度 |
3.3.2 空间序列 |
3.3.3 界面空间 |
3.3.4 景观环境 |
3.3.5 服务设施 |
3.3.6 行为观察 |
3.4 葫芦岛市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研现状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满意度调及案例分析 |
4.1 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的制定 |
4.1.1 调查问卷制定方法 |
4.1.2 调查问卷形容词的选取 |
4.1.3 确定问卷问题评定尺度 |
4.1.4 控制调查问卷发放数量 |
4.2 葫芦岛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研案例数据分析 |
4.2.1 民安步行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2 兴城古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3 兴宫中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4 泉海御龙湾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5 调查数据的整体分析 |
4.3 国内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优秀案例研究 |
4.3.1 案例选取与分类 |
4.3.2 外部空间各要素的调研内容 |
4.3.3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案例共性总结 |
4.4 葫芦岛市商业步行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原则 |
4.4.1 街道尺度—可达性、适应性原则 |
4.4.2 空间序列—整体性、秩序性原则 |
4.4.3 界面空间—文化凸显性、资源节约性原则 |
4.4.4 景观环境—多样化、趣味性原则 |
4.4.5 服务设施—人性化、统合多效性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葫芦岛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
5.1 满足需求与功能业态的街道尺度 |
5.1.1 功能适应性的街道尺度 |
5.1.2 尊重使用者需求的街道尺度 |
5.2 营造秩序与丰富体验的空间序列 |
5.2.1 丰富型街道空间路径的体验 |
5.2.2 叙事性广场空间序列的营造 |
5.2.3 体验型节点空间的营造 |
5.2.4 街巷空间与院落型街巷空间相结合—院街 |
5.3 融合文脉与空间再利用的界面空间 |
5.3.1 对当地地域文脉的表达 |
5.3.2 空间再利用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
5.4 结合场地与形态适宜的景观环境 |
5.4.1 形态适宜型绿化景观 |
5.4.2 资源引导型水系景观 |
5.4.3 叙事主线型节点景观 |
5.4.4 层次丰富型人文景观 |
5.5 统合多效与人性化体验的服务设施 |
5.5.1 组图状功能性服务设施 |
5.5.2 大型节点空间的微气候处理 |
5.5.3 服务设施的“统合多效” |
5.5.4 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服务设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辽西第一街外部空间设计实践 |
6.1 辽西第一街项目概况 |
6.1.1 区位分析 |
6.1.2 项目周边概况 |
6.1.3 项目内部条件调查 |
6.2 辽西第一街整体设计 |
6.2.1 场地适应性功能分区 |
6.2.2 商品零售区 |
6.2.3 休闲养生区 |
6.2.4 餐饮娱乐区 |
6.3 街道尺度的设计 |
6.3.1 功能适应性街道尺度设计 |
6.3.2 满足使用者需求街道尺度设计 |
6.3.3 街道尺度的设计表达 |
6.4 空间序列的设计 |
6.4.1 街道空间序列的设计 |
6.4.2 广场空间序列的设计 |
6.4.3 体验型节点空间的设计 |
6.5 界面空间的设计 |
6.5.1 地域文脉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
6.5.2 空间再利用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
6.6 景观环境的设计 |
6.6.1 绿化景观的适宜性设计 |
6.6.2 水系景观的设计 |
6.6.3 节点景观的设计 |
6.6.4 人文景观的设计 |
6.7 服务设施的设计 |
6.7.1 组图状功能性服务设施 |
6.7.2 大型节点空间的微气候处理—“廊”空间的运用 |
6.7.3 服务设施“统合多效”的设计 |
6.7.4 无障碍设计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附录C 葫芦岛地区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满意度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城市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重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
1.1.2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
1.1.3 存量时代既有住区改造是城市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2.1 住区 |
1.2.2 既有住区 |
1.2.3 消极空间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消极空间和积极空间研究与实践 |
1.4.2 国内消极空间与积极空间研究与实践 |
1.4.3 积极空间对建构社区活力的意义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框架 |
第二章 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理论研究 |
2.1 空间概念界定 |
2.1.1 消极空间 |
2.1.2 积极空间 |
2.2 使用者行为分析理论 |
2.2.1 需要动机理论 |
2.2.2 人体工程学 |
2.2.3 户外活动类型 |
2.2.4 领域性行为理论 |
2.2.5 知觉理论 |
2.3 空间设计理论 |
2.3.1 空间尺度认知论 |
2.3.2 空间特性营造论 |
2.3.3 空间组合营造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既有住区“消极空间”产生原因溯源 |
3.0 昆明城市概况 |
3.0.1 昆明城市居民生活特征 |
3.0.2 昆明居住区发展历程 |
3.1 研究案例选取及概况 |
3.1.1 调研对象选择 |
3.1.2 主要调研对象概况 |
3.2 积极空间的活力体现 |
3.2.1 人群数量众多 |
3.2.2 人群年龄性别结构丰富 |
3.2.3 人群行为活动多样 |
3.2.4 人群活动时间具有差异性 |
3.3 使用者特征研究 |
3.3.1 使用者不同年龄行为需求分析 |
3.3.2 使用者心理特征行为需求分析 |
3.4 昆明既有住区公共空间存在问题 |
3.4.1 空间功能单一 |
3.4.2 空间环境不佳 |
3.4.3 空间位置偏远 |
3.4.4 空间设施老化 |
3.4.5 空间活动不足 |
3.4.6 空间价值缺失 |
3.5 消极空间形成的原因 |
3.5.1 社会因素 |
3.5.2 设计因素 |
3.5.3 机制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城市居民行为心理需求“积极空间”的构建法则 |
4.1 构建“积极空间”的必要性 |
4.1.1 改善空间环境 |
4.1.2 提升社区活力 |
4.1.3 提高空间安全性 |
4.2 “积极空间”的类型 |
4.2.1 动态型“积极空间” |
4.2.2 静态型“积极空间” |
4.3 “积极空间”构建要素 |
4.3.1 物质层面“积极空间”构建要素 |
4.3.2 功能层面“积极空间”构建要素 |
4.3.3 场所层面“积极空间”构建要素 |
4.4 物质、功能、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
4.5 案例分析 |
4.5.1 碧桂苑小区 |
4.5.2 拱墅区长庆街道杭大、水星阁小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住区积极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
5.1 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营造原则 |
5.1.1 安全性原则 |
5.1.2 人性化原则 |
5.1.3 促进交往原则 |
5.2 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强化策略 |
5.2.1 挖掘潜在空间 |
5.2.2 开放共享空间 |
5.2.3 重叠功能空间 |
5.2.4 完善评价机制 |
5.3 既有住区消极空间的改善方法 |
5.3.1 缝合链接 |
5.3.2 现状修补 |
5.3.3 空间重置 |
5.3.4 注入活力 |
5.4 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重塑措施 |
5.4.1 物质层面措施 |
5.4.2 功能层面措施 |
5.4.3 场所层面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以人为本是塑造“积极空间”的前提 |
6.1.2 物质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载体 |
6.1.3 功能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灵魂 |
6.1.4 场所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保障 |
6.1.5 物质、功能、场所之间的相辅相成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2.1 研究创新 |
6.2.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调查问卷 |
(4)“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中心区 |
1.2.2 城市外部空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
3.2 案例经验总结 |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
3.3.1 规模尺度 |
3.3.2 交通组织 |
3.3.3 空间特质 |
3.3.4 景观绿化 |
3.3.5 配套设施 |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
3.4.1 形式多元化 |
3.4.2 功能复合化 |
3.4.3 空间立体化 |
3.4.4 体量巨型化 |
3.4.5 环境人文化 |
3.4.6 景观多样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
4.1 项目概况 |
4.1.1 大西安新中心 |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
4.2 街区规模尺度 |
4.3 交通组织 |
4.3.1 交通网络 |
4.3.2 步行系统 |
4.3.3 停车系统 |
4.4 空间特质 |
4.4.1 空间构成 |
4.4.2 空间布局 |
4.4.3 空间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空间秩序 |
4.5 景观绿化 |
4.5.1 自然景观 |
4.5.2 人工景观 |
4.6 配套设施 |
4.6.1 公共服务设施 |
4.6.2 休闲设施 |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7.5 综合评价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
5.1.1 政策规定 |
5.1.2 政策实施 |
5.1.3 控制要素 |
5.1.4 设计导则 |
5.1.5 分图图则 |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
5.2.1 交通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建筑布局因素 |
5.2.4 人性化因素 |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
5.4.1 基本构成方式 |
5.4.2 空间布局模式 |
5.4.3 空间尺度控制 |
5.4.4 城市界面设计 |
5.4.5 建立空间秩序 |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
5.5.3 人工水体设计 |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
5.5.5 硬质环境设计 |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录 |
附录4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纪念 |
1.2.2 纪念性建筑 |
1.2.3 红色小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
2.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基础研究 |
2.1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历史沿革 |
2.1.1 历史脉络 |
2.1.2 发展趋势 |
2.2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
2.2.1 纪念广场 |
2.2.2 纪念建筑 |
2.2.3 纪念碑及纪念雕塑 |
2.3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特征分析与基本分类 |
2.3.1 特征分析 |
2.3.2 基本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3.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空间项目概况与建设需求 |
3.1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项目资料 |
3.1.1 项目背景 |
3.1.2 自然条件 |
3.1.3 历史背景 |
3.2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建设需求与矛盾问题 |
3.2.1 建设需求 |
3.2.2 SWOT分析 |
3.2.3 矛盾问题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4.纪念性建筑空间案例解读 |
4.1 案例选取依据 |
4.2 案例解析 |
4.2.1 侵华日军第731 部队罪证陈列馆 |
4.2.2 延安革命纪念馆 |
4.2.3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 |
4.2.4 柏林苏军纪念公园 |
4.3 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要点 |
4.3.1 空间要素主题突出 |
4.3.2 流线组织层层递进 |
4.3.3 纪念情感一贯而终 |
4.4 本章小结 |
5.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纪念性表达设计实践 |
5.1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总体设计 |
5.1.1 总体规划 |
5.1.2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 |
5.1.3 纪念性建筑空间总平面图及经济技术指标 |
5.2 空间要素的纪念性表达 |
5.2.1 门厅序厅设计 |
5.2.2 展陈空间设计 |
5.2.3 办公空间设计 |
5.2.4 藏品库区设计 |
5.2.5 建筑立面设计 |
5.2.6 外部节点设计 |
5.3 流线组织的纪念性表达 |
5.3.1 纪念馆外部空间及流线设计 |
5.3.2 纪念馆内部平面及流线设计 |
5.4 纪念氛围烘托及体验感塑造 |
5.4.1 整体规划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氛围烘托 |
5.4.2 纪念性的视觉塑造 |
5.4.3 纪念性的听觉塑造 |
5.4.4 纪念性的触觉塑造 |
5.4.5 纪念性的嗅觉塑造 |
5.5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的普适性归纳 |
5.5.1 设计要点的普适性 |
5.5.2 设计策略的普适性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纪念性建筑空间一览表 |
附录二:照金镇常住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三:照金游客调查问卷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6)基于触媒理论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庐江县黄屯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更新的紧迫性与机遇 |
1.1.2 传统村落更新方式的发展趋势 |
1.1.3 触媒理论为村落更新提供新思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范围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1.4.2 触媒理论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村落空间更新及触媒理论的相关概述 |
2.1 村落空间更新的相关概述 |
2.1.1 村落空间环境的普遍现状 |
2.1.2 村落空间更新面临的困境 |
2.1.3 村落空间更新的理论基础 |
2.2 触媒理论的相关概述 |
2.2.1 触媒理论的产生背景 |
2.2.2 触媒理论的相关概念 |
2.2.3 触媒理论的运作特征 |
2.2.4 触媒理论的应用机制 |
2.3 触媒理论引入村落空间更新的适应性分析 |
2.3.1 触媒理论与村落空间更新的契合性 |
2.3.2 触媒理论对村落空间更新的指导意义 |
2.4 触媒理论应用于村落空间更新的案例分析 |
2.4.1 案例一:福建省建宁县上坪村 |
2.4.2 案例二:河南省新县西河村 |
2.4.3 不同案例的对比分析与经验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建构 |
3.1 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类型 |
3.1.1 生态景观触媒类型 |
3.1.2 公共空间触媒类型 |
3.1.3 建筑实体触媒类型 |
3.1.4 公共设施触媒类型 |
3.2 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角度 |
3.2.1 解决生态失衡的应用角度 |
3.2.2 解决物质落后的应用角度 |
3.2.3 解决功能过时的应用角度 |
3.2.4 解决文脉缺失的应用角度 |
3.3 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原则 |
3.3.1 整体性原则——统筹谋划,动态实施 |
3.3.2 示范性原则——本土触媒、多点示范 |
3.3.3 开放性原则——有限干预,开放营建 |
3.3.4 渐进性原则——渐进更新,护改并重 |
3.3.5 协同性原则——协同共建,体系保障 |
3.4 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目标 |
3.4.1 改善空间环境,实现多元复兴 |
3.4.2 激发内生动力,鼓励社会参与 |
3.4.3 可持续性更新,平衡保护与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 |
4.1 触媒理论应用于村落空间更新的策略框架 |
4.2 挖掘村落空间中的原始触媒要素 |
4.2.1 生态景观原始触媒要素 |
4.2.2 公共空间原始触媒要素 |
4.2.3 建筑实体原始触媒要素 |
4.2.4 公共设施原始触媒要素 |
4.3 筛选村落空间中的原始触媒要素 |
4.3.1 原始触媒筛选的基本原则 |
4.3.2 原始触媒筛选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4.4 塑造村落空间中的原始触媒媒介 |
4.4.1 以修复生态景观为导向的媒介塑造 |
4.4.2 以优化公共空间为导向的媒介塑造 |
4.4.3 以提升建筑实体为导向的媒介塑造 |
4.4.4 以完善公共设施为导向的媒介塑造 |
4.5 引导与控制村落空间中的触媒反应 |
4.5.1 搭建网络互动平台,拓宽参与渠道 |
4.5.2 制定更新单元制度,采取渐进更新 |
4.5.3 鼓励专业人士融入,参与指导决策 |
4.5.4 建立长效监管体系,完善公共责任 |
4.6 扩大与反哺村落空间中的触媒反应 |
4.6.1 举办特色节事活动的影响 |
4.6.2 发展多元化集体经济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庐江县黄屯村空间更新实践 |
5.1 黄屯村基本概况及规划背景 |
5.1.1 村落发展机遇 |
5.1.2 村落基本概况 |
5.1.3 村落特色资源 |
5.1.4 村落规划背景 |
5.2 黄屯村原始触媒的挖掘 |
5.2.1 村落空间环境的现状分析 |
5.2.2 村落空间环境的核心问题 |
5.3 黄屯村原始触媒的筛选 |
5.3.1 村落空间使用情况与民意调查 |
5.3.2 原始触媒预判及联动组织结构 |
5.4 黄屯村原始触媒媒介的塑造 |
5.4.1 第一期触媒策略——村入口片区的媒介塑造 |
5.4.2 第二期触媒策略——“鱼眼”片区的媒介塑造 |
5.4.3 第三期触媒策略——黄屯河片区的媒介塑造 |
5.5 黄屯村触媒反应的引导与控制 |
5.5.1 搭建网络平台,拓宽参与渠道 |
5.5.2 划分更新单元,实施分期更新 |
5.5.3 重视专家指导,多元参与决策 |
5.5.4 设立监管机构,强化主体责任 |
5.6 黄屯村触媒反应的持续与扩大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6.2.1 研究的贡献 |
6.2.2 研究的不足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黄屯村村落空间使用情况与民意问卷调查 |
附录B 黄屯村传统建筑调查表与意见征求图片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微更新理念下历史街区触媒式改造研究 ——以彭城古镇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磁州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 |
1.1.2 历史街区发展面临的困境 |
1.1.3 城市触媒理论对历史街区微更新指导作用 |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历程 |
1.2.1 历史街区相关研究 |
1.2.2 “微更新”相关研究 |
1.2.3 “城市触媒”理论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街区更新相关案例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历史街区触媒式微更新体系构建 |
2.1 微更新与触媒理论用于历史街区可行性分析 |
2.2 历史街区触媒式微更新体系构建 |
2.3 触媒准备 |
2.4 触媒因子的选择 |
2.4.1 选择的必要性 |
2.4.2 物质性触媒元素的特征和选取原则 |
2.4.3 物质性触媒载体的选取 |
2.5 触媒空间的微更新 |
2.5.1 “点”状触媒元素的微更新 |
2.5.2 “线”状触媒元素的微更新 |
2.5.3 “面”状触媒要素的微更新 |
2.6 触媒反应的控制和引导 |
2.6.1 触媒反应的控制 |
2.6.2 触媒反应的引导 |
第3章 彭城历史街区文化资源及现状问题研究 |
3.1 彭城历史街区基本概况及研究范围界定 |
3.1.1 历史街区基本概况 |
3.1.2 研究范围界定 |
3.2 彭城历史街区文化资源 |
3.2.1 发展沿革 |
3.2.2 自然与物质文化资源 |
3.2.3 非物质文化资源 |
3.3 价值分析 |
3.3.1 艺术文化价值 |
3.3.2 历史价值 |
3.3.3 经济价值 |
3.3.4 科学价值 |
3.4 街区现状及突出问题分析 |
3.4.1 历史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4.2 现存格局与街巷肌理 |
3.4.3 公共空间 |
3.4.4 功能业态与服务设施 |
3.5 街区整体发展目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彭城历史街区触媒因子的选取 |
4.1 “点”状触媒因子的选择 |
4.1.1 街区“点”状触媒因子的定性分析 |
4.1.2 街区“点”状触媒因子的定量分析 |
4.1.3 街区“点”状触媒因子确定 |
4.2 “线”状触媒因子的选择 |
4.2.1 街区“线”状触媒因子的定性分析 |
4.2.2 街区“线”状触媒因子定量分析 |
4.2.3 街区“线”状触媒因子确定 |
4.3 “面”状触媒因子的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彭城历史街区触媒空间的微更新 |
5.1 “点”状触媒空间微更新 |
5.1.1 建筑单体 |
5.1.2 广场空间 |
5.1.3 交通节点 |
5.2 “线”状触空间的微更新 |
5.2.1 街道空间 |
5.2.2 巷弄空间 |
5.3 “面”状触媒空间的微更新 |
5.3.1 “面”状触媒空间更新策略 |
5.3.2 “面”状触媒空间更新设计 |
第6章 彭城历史街区触媒反应的控制和引导 |
6.1 触媒反应的控制 |
6.1.1 前期触媒反应的控制 |
6.1.2 中期触媒反应的控制 |
6.1.3 后期触媒反应的控制 |
6.2 触媒效应的引导 |
6.2.1 文化旅游发展引导 |
6.2.2 文化商业发展引导 |
6.2.3 文化事件发展引导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评价及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
1.3.1 历史建筑 |
1.3.2 建筑性能评价 |
1.3.3 历史建筑保护 |
1.3.4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1 历史建筑保护相关理论及原则 |
2.1.2 历史建筑评价相关研究 |
2.1.3 历史建筑改造实践 |
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2.1 历史建筑保护相关理论及概述 |
2.2.2 历史建筑评价 |
2.2.3 历史建筑改造实践 |
2.3 研究问题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原市历史建筑现状研究 |
3.1 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概况 |
3.2 太原市历史建筑现状概况 |
3.2.1 外部空间与规划 |
3.2.2 建筑环境及使用 |
3.2.3 结构安全 |
3.2.4 设备设施 |
3.2.5 社会综合效益 |
3.3 太原市历史建筑调研问题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原市历史建筑性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 构建太原市历史建筑性能评价体系框架 |
4.2.1 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 |
4.2.2 指标的解释说明 |
4.2.3 太原历史建筑性能评价指标分值及评分标准的确定 |
4.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4.3.3 运用决策软件确定权重 |
4.4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原市历史建筑改造技术策略研究 |
5.1 外部环境规划改造技术策略 |
5.1.1 场地布局规划 |
5.1.2 服务配套设施 |
5.1.3 场地景观 |
5.2 建筑空间改造技术策略 |
5.2.1 建筑室内功能空间组织 |
5.2.2 室内环境舒适度 |
5.2.3 无障碍设计 |
5.3 建筑结构改造技术策略 |
5.3.1 砖混结构的改造加固 |
5.3.2 框架结构的改造加固 |
5.4 建筑设备改造技术策略 |
5.4.1 给排水系统 |
5.4.2 空调采暖系统 |
5.4.3 电气系统 |
5.4.4 消防系统 |
5.5 建筑社会综合效益提升策略 |
5.5.1 历史信息保留 |
5.5.2 历史文脉延续与文化传承 |
5.5.3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改造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取依据 |
6.2 项目概况及改造目标 |
6.2.1 项目概况介绍 |
6.2.2 项目改造目标 |
6.3 项目评价 |
6.3.1 项目评价 |
6.3.2 项目评价结果 |
6.4 项目改造技术策略分析 |
6.4.1 外部环境改造 |
6.4.2 建筑功能改造 |
6.4.3 建筑结构改造 |
6.4.4 建筑设备改造 |
6.4.5 社会综合效益提升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历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 B 历史建筑使用性能及建议调研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寿山乡前洋村民宿设计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地域文化传承保护 |
1.1.2 乡村民宿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 |
2.1 地域文化 |
2.1.1 地域文化与地域性设计 |
2.1.2 地域文化与民宿设计 |
2.2 闽东地域文化 |
2.2.1 闽东地区 |
2.2.2 闽东文化 |
2.2.3 闽东民居 |
2.3 乡村民宿 |
2.3.1 乡村民宿的概念 |
2.3.2 乡村民宿的基本特征 |
2.4 建筑类型学 |
2.4.1 类型学与建筑的历史性和地域性 |
2.4.2 乡村民宿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 |
第三章 闽东地区乡村民宿案例调研与分析 |
3.1 案例调研概况 |
3.1.1 田野调查案例概况 |
3.1.2 分析案例选取 |
3.1.3 案例分析框架 |
3.2 以传统建筑延续为依托——三落厝 |
3.2.1 基本情况 |
3.2.2 建筑地域环境适应表达 |
3.2.3 形式空间的延续和改造 |
3.2.4 建筑材料的延续和表达 |
3.2.5 装饰艺术的延续和表达 |
3.3 以地域特色表达为依托——读旅民宿 |
3.3.1 基本情况 |
3.3.2 建筑地域环境适应表达 |
3.3.3 形式空间的延续和改造 |
3.3.4 建筑材料的延续和表达 |
3.3.5 装饰艺术的延续和表达 |
3.4 以乡村特色产业体验为依托——竹海庄园 |
3.4.1 基本情况 |
3.4.2 乡村的空间整体规划 |
3.4.3 产业空间场景的营造 |
3.5 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依托——月蓝舍 |
3.5.1 基本情况 |
3.5.2 村落民俗场景的还原 |
3.5.3 建筑民俗空间的再现 |
第四章 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方法 |
4.1 闽东传统建筑的特征解析 |
4.1.1 .传统建筑功能空间 |
4.1.2 传统建筑立面形态 |
4.1.3 传统建筑细部装饰 |
4.2 地域环境适应表达设计方法 |
4.2.1 传统建筑的地域环境适应解析 |
4.2.2 民宿的地域环境适应地域性设计方法 |
4.3 形式空间地域性设计方法 |
4.3.1 借鉴传统符号 |
4.3.2 借鉴传统空间 |
4.3.3 延续木构体系 |
4.3.4 民宿空间改造 |
4.4 材料表达地域性设计方法 |
4.4.1 传统材料现代化运用 |
4.4.2 现代材料地域性表达 |
4.5 装饰艺术地域性设计方法 |
4.5.1 遵从地域色谱 |
4.5.2 展现雕刻艺术 |
4.6 延续与转译的思考 |
第五章 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寿山乡前洋村民宿设计实践 |
5.1 改造项目简介 |
5.1.1 民宿改造背景 |
5.1.2 区位条件 |
5.2 项目调研现状 |
5.2.1 村落空间现状 |
5.2.2 单体民居现状 |
5.2.3 现状问题分析 |
5.3 前洋村民宿总体规划设计 |
5.3.1 场地设计 |
5.3.2 功能设计 |
5.4 前洋民宿单体设计 |
5.4.1 前洋游客中心设计 |
5.4.2 写生小院民宿设计 |
5.4.3 夜话酒屋民宿设计 |
5.4.4 若谷书院民宿设计 |
5.4.5 清禾养生民宿设计 |
5.5 乡村民宿设计方法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 |
5.5.1 自然环境适应表达设计方法运用 |
5.5.2 形式空间地域性设计方法运用 |
5.5.3 材料表达地域性设计方法运用 |
5.5.4 装饰艺术地域性设计方法运用 |
第六章 结论 |
6.1 各章概要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展示 |
(10)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 |
1.1.2 博物馆功能更加多元 |
1.1.3 博物馆需要景观解读 |
1.1.4 博物馆设计需求旺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理论研究 |
1.4.2 实证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 |
2.1.1 博物馆 |
2.1.2 博物馆景观环境 |
2.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
2.2.1 景观叙事学 |
2.2.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 |
2.2.4 环境行为学 |
2.2.5 园林美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 |
3.1 环境基底 |
3.1.1 遗迹原址 |
3.1.2 风景区 |
3.1.3 城市广场 |
3.1.4 城市近郊 |
3.1.5 商铺、办公建筑 |
3.2 布局类型 |
3.2.1 建筑中心式 |
3.2.2 建筑围合式 |
3.2.3 建筑轴线式 |
3.2.4 建筑散点式 |
3.3 空间构成要素 |
3.3.1 边界 |
3.3.2 入口 |
3.3.3 广场与庭院 |
3.3.4 通道 |
3.4 空间序列 |
3.4.1 叙事结构 |
3.4.2 叙事顺序 |
3.5 游览路线 |
3.5.1 单线游览 |
3.5.2 双线游览 |
3.5.3 多线游览 |
3.6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 |
4.1 文化内涵 |
4.1.1 地域文化 |
4.1.2 历史文化 |
4.1.3 产业文化 |
4.1.4 思想文化 |
4.2 博物馆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表达载体 |
4.2.1 主体建筑 |
4.2.2 景观建构筑物 |
4.2.3 水景 |
4.2.4 植物 |
4.2.5 铺装 |
4.2.6 服务设施 |
4.3 本章小结 |
5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
5.1 设计原则 |
5.1.1 协调统一 |
5.1.2 服务大众 |
5.1.3 深入阐释 |
5.1.4 突出特质 |
5.2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策略 |
5.2.1 发挥资源优势 |
5.2.2 柔和内外边界 |
5.2.3 营造场所精神 |
5.2.4 强化叙事逻辑 |
5.2.5 畅通参观流线 |
5.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策略 |
5.3.1 符号提炼 |
5.3.2 情景再现 |
5.3.3 乡土材料应用 |
5.3.4 题词命名 |
5.3.5 植物造景 |
5.3.6 细节强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优化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成都市基本情况 |
6.1.2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
6.2 成都市博物馆行业概况 |
6.2.1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 |
6.2.2 成都市博物馆质量 |
6.2.3 成都市博物馆分布情况 |
6.3 成都市各类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 |
6.3.1 综合类博物馆 |
6.3.2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
6.3.3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
6.3.4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
6.4 成都市博物馆游客问卷调查 |
6.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
6.4.2 景观重要性评价 |
6.4.3 受访者空间偏好 |
6.4.4 景观环境满意度 |
6.4.5 再访与推荐意愿 |
6.5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与现存问题 |
6.5.1 经验启示 |
6.5.2 现存问题 |
6.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优化建议 |
6.6.1 满足本地空间需求 |
6.6.2 增强文化表达力度 |
6.6.3 丰富互动参与形式 |
6.6.4 提升民办场馆质量 |
6.6.5 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成都市博物馆一览表 |
附录二 成都市各区县博物馆数量 |
附录三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
作者简历 |
四、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组织设计的意义——福建天工陶瓷装饰广场总体规划设计简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白祥.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城市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重塑策略研究[D]. 王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刘博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触媒理论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庐江县黄屯村为例[D]. 袁艺.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7]微更新理念下历史街区触媒式改造研究 ——以彭城古镇历史街区为例[D]. 赵一博.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8]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评价及改造技术研究[D]. 王雨婷.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寿山乡前洋村民宿设计实践为例[D]. 梁霄.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10]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爽. 浙江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