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住“跑、冒、滴、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网络应用纪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想[1](2021)在《一、HSP90β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二、单细胞组学解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免疫微环境变化》文中指出该博士论文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研究组成。第一部分HSP90β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第一章肺腺癌蛋白质组学整合分析鉴定出HSP90β作为潜在预后标志物背景: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尽管研究已经取得了进展,但仍有大量的肺腺癌患者没有可用的靶向治疗选择。由于蛋白质是细胞的功能执行者,肺腺癌的蛋白质组和信号转导的深入表征将为全面了解该疾病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临床数据,整合蛋白质组学及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结合临床信息,鉴定出与预后显着相关的差异蛋白,寻找肺腺癌的预后标志物。方法:本部分研究共纳入了 103例肺腺癌患者原发的肿瘤组织和配对的邻近正常肺组织,通过质谱和磷酸化质谱,鉴定出肿瘤组织相比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差异蛋白和磷酸化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独立的样本中进行了验证。结果:我们得到103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蛋白质图谱,并比较了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配对的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特征,得到一些与临床预后显着相关的差异蛋白和肺部标签蛋白,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组学也得到了 一些癌症相关磷酸化蛋白,并鉴定出HSP90β在内的一些预后标志物,最后在实验中验证了 HSP90β在肺腺癌组织和患者血浆中的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配对的癌旁肺组织表现出不同的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特征,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分子HSP90β有望成为肺腺癌的预后标志物。第二章发育相关蛋白HSP90β通过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背景:肿瘤的发生在许多方面都被认为与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相似。使用正常的发育样本作为研究模型有助于我们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并确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恒河猴可用于探索胚胎发育与肿瘤发生的模式动物,利用恒河猴肺组织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帮助筛选出非小细胞肺癌的的生物标志物。关于HSP90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和预后相关研究较少,也尚无肺癌中HSP90β的细胞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目的:通过恒河猴肺组织的时间序列转录组数据,确定HSP90β在肺发育早期的表达情况,并通过肺癌细胞系探索HSP90β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我们通过实验室前期恒河猴肺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和人肺发育的芯片数据,筛选出肺发育早期的调控分子,然后结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标本进行了验证,最后在肺癌细胞系中,通过细胞表型实验和功能研究阐明了具体作用机制。结果:我们在恒河猴肺发育的数据鉴定出HSP90β参与了早期肺发育的细胞周期调控,并且在人肺发育的数据中和非小细胞肺癌血浆标本中也证实了 HSP90β的显着高表达。在肺癌细胞系中我们发现敲降HSP90β通过磷酸化关键蛋白影响肺癌细胞的周期和凋亡。结论:HSP90β在人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患者血浆中均显着高表达,通过磷酸化关键蛋白使肺癌细胞周期阻滞,增加细胞凋亡。第三章HSP90β联合CEA,CA125和CYFRA21-1建立一个肺癌预后评估模型背景:肿瘤早期缺乏症状且缺乏有效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大多数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进入晚期阶段。为了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迫切需要找到有用的生物标记物用于早期检测,预后预测和复发监测。递归分割分析可以作为一种分层工具应用于临床研究中,用来预测患者预后。CEA,CA125和CYFRA21-1均是临床常用的辅助诊断的标志物。目的:通过联合HSP90β的血浆蛋白数据和CEA,CA125及CYFRA21-1的血清数据,建立肺癌预后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并评估此预测模型是否可以作为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首先整合了 1162例肺癌的血浆样本,统计了 HSP90β的表达水平,然后在组织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了 HSP90β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最后通过联合HSP90β的血浆表达数据和CEA,CA125及CYFRA21-1的血清数据,运用递归决策树算法建立了风险预测决策树模型,并预测了 671例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结果:我们发现肺癌患者血浆和肿瘤组织中HSP90β蛋白显着高表达,通过构建递归分割决策树预测模型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且该预测模型还可以作为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HSP90β联合CEA,CA125及CYFRA21-1构建的递归分割决策树预测模型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且可以作为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第二部分单细胞组学解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免疫微环境变化背景:结直肠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逐年上升。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阐明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单细胞测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用来分析肿瘤内部和周围的多种细胞类型的特性。免疫组库可以多方面评估免疫系统的多样性,进而评估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单细胞测序和免疫组库在肿瘤中的研究日益成熟。目的:通过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单细胞转录组和免疫组库测序,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治疗过程中免疫动态变化的特征图谱,寻找影响其疗效预后的关键事件。方法:本部分研究纳入了 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前,手术后七天和化疗后第一次疗效评价时的外周血,同时收集患者手术时切除的原发灶肿瘤和癌旁组织以及转移灶肿瘤和癌旁组织。患者外周血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和多形核细胞,患者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然后分选得到CD45阳性的细胞。将外周血分离的细胞和组织分选后的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和TCR/BCR免疫组库测序,然后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我们得到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治疗变化的免疫图谱,并且发现同一患者的外周血不同时间点以及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之间均存在共享T细胞克隆,而不同患者之间很少共享T细胞克隆。患者在手术后外周血的T细胞免疫组库多样性显着升高,而在化疗后多样性又降低到手术前水平。外周血CD4和CD8效应T细胞亚群在手术后和化疗后比例显着增高,且效应分子表达升高,表现出活跃的细胞免疫反应。肿瘤组织中CD4效应T细胞比例高于癌旁组织,而CD8记忆T细胞在癌旁组织中的比例高于肿瘤组织。结直肠癌原发灶肿瘤组织中含有大量效应性浆细胞,而癌旁组织和转移灶组织中以B细胞和记忆B细胞为主。此外,患者化疗后外周血出现一类高表达FCGRT的中性粒细胞亚群。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后T细胞免疫组库多样性显着升高,且效应T细胞比例和效应分子均升高,显示出活跃的细胞免疫反应。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以及肿瘤和癌旁组织具有不同的免疫特征,同一细胞的亚群分布也不相同。
包海波[2](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聂选华[3](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认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潘锋[4](2016)在《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疗养景观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也是一个新兴的现代环境设计领域。在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将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置入人居环境的历史大背景中加以探讨,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回溯传统人居环境中有关“天人合一”的养生景观营造意匠。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历来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共生,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一切人类活动,包括个人健康、家族延续、社会发展等,都应“道法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本部分内容拟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传统人居环境中“天人相应”的养生意匠,主要包括其产生的地理基础、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艺术呈现等内容;二是分析传统人居环境中“山水含灵”的养生因子,主要包括原始聚落、古代城市、建筑环境、古典园林营造过程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关怀及相关造景手法;三是选取传统中医养生(医疗)场所这一朴素的类型空间,进行特例分析,旨在通过梳理和归纳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点,空间景观特征与装饰造景手法,把握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空间场所的“养生合道”的场所精神。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厘清本文下一步研究的内在逻辑。其次,对现代疗养景观展开系统分析。主要包括现代疗养景观的概念分析、类型划分、空间形态、构成要素,以及用户环境心理需求与行为范式分析等内容,旨在通过相关探讨,获得一个有关现代疗养景观的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并尝试提出现代疗养景观的相关设计原则。最后,选取现代疗养景观中的代表类型和典型空间对现代疗养景观设计展开综合探讨。在阐明以综合医院类疗养景观为例探讨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的主要意图和理由的基础上,本文研究拟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探讨现代疗养景观中的景观建筑和设施设计;二是以步道空间为设计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策略、设计要素和设计尺度等问题;三是选取建筑外部绿化景观为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中的竖向绿化设计、屋顶绿化设计和重要节点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四是以绿地空间为设计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的本草景观设计、感官疗养设计、水景景观设计、景观铺装设计等;五是结合现代疗养景观的其他若干常见类型,进行专类设计探讨并提出相关造景建议。任何环境设计,都关乎人的身心塑造,所以,除了空间对象、使用对象等设计客体方面的考虑外,景观设计的主体——设计师,又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精神,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最后将简要探讨现代疗养景观设计师的“上工之道”。
徐颖洲[5](2016)在《基于中药文化资源开展中小学中医药生命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针对我国青少年健康状况不佳、生命认识淡薄、生命观发展不完善的现状,本论文旨在从中医药传统文化中挖掘生命健康观内涵,进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模式设计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本土文化的生命健康教育素材,针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健康教育,促进中医药文化中的生命健康教育内容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是对当今提倡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响应,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推广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文献综述、调查研究、传播路径研究和课程模式设计研究。文献综述部分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梳理古今中外生命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入手,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生命健康教育内涵;同时,深入研究中药的文化资源,探讨中药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从而深化对中药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为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教育提供素材。调查研究部分运用访谈法收集资料,对北京市中医药文化进入中小学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此外,通过编制通俗合理的健康观念及中医药文化认知度测量问卷,运用问卷测评和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北京市部分中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中学生健康观念现状以及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点。传播路径研究部分运用调研法、实践法等,了解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的方式方法,找出中医药文化进入校本课程的契合点,探索不同路径的师资培养的方法及可行性,提出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校园的具体路径及操作步骤。课程模式设计部分运用文献法、训诂考据法等,从中医经典文献和历代医家着作中,提炼中医药校本课程的知识点,结合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需求,将中医药文化中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等,运用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语言和形式,编制校本课程内容,进行校本课程模式设计。结果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借鉴国内外教育经验,从中医文化中蕴含的健康观、生命观、疾病观、整体观及养生观的核心思想中,挖掘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健康教育内涵,探索了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生命健康教育素材。同时,着重从中药药性文化、中药“和”文化、中药地域文化、中药“济世”文化、中药养生文化、中药药名文化、中药民俗文化七个方面探讨了中药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为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教育提供了基于中药文化资源的素材。调查研究部分对北京市中医药文化进入中小学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其在中小学、幼儿启蒙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当前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面临的若干问题及具体建议。此外,经三轮论证、专家评议,设计了《中医健康生命文化调查问卷》,以此为工具,进行了北京市中学生生命健康观及对中医药文化认知需求的调研,采用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10所学校初中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2270份。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初中生对健康、生命的认识较为模糊,对中医药文化兴趣高但认知度不足,缺乏可靠的了解渠道。普及中医药文化,进行生命观、健康观教育,已经成了中学生的迫切需求。传播路径研究部分提出了培训志愿者团队、培训中小学教师、中医药专家讲座、学科间渗透教学、其他路径等中医药文化进入中小学校本课程可行路径和步骤。课程模式设计部分进行了以单味中药为线索的课程模式设计,此种课程模式是每次课分别选定某一味特定的中药为主线,对其名称、基源、植物形态、采收炮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状、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生药学特点进行阐述,并介绍其命名来源、故事传说、食用价值、药膳烹制、以及诗文赏析等文化内容,根据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差异从中选择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授课。另外,根据临床中药学的学科特点,以中药为载体,以中药的药性理论、炮制、配伍、功效、应用等为内容,结合中医药文化中的健康观、生命观、疾病观、养生观、治疗观等传统文化内涵,依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点,采取通俗易懂、拟人化的类比方式,构思和编写了“药如人生”的课程模式。该课程共十一章,分别是:“药德仁厚,存善济世”、“药性阴阳,平衡人生”、“调和致中,中庸之道”、“水土养人,道地生药”、“以药入医,晓因防病”、“药食同源,调身摄生”、“药秉天道,节气养生”、“药名繁盛,意味丰饶”、“中药民俗,近取诸身”、“药性人生,两不相异”、“炮燧制药,挫折成人”。结论总之,本论文从理论研究入手,结合调查研究,了解了北京市中医药文化知识进入中小学的现状,理清了北京市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点,提出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并从中药文化资源出发,设计了“单味中药”的课程模式和“药如人生”的课程模式,为在青少年中进一步开展中医药生命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岳婷婷[6](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指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陈皇[7](2015)在《膀胱癌CYR61基因异常表达的临床生物学意义及其分子机制》文中提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治疗方式和预后均有明显差异。在手术前准确判断肿瘤是否发生肌层浸润,对膀胱癌的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判断至关重要。目前,临床术前判断膀胱癌是否发生肌层浸润主要依靠膀胱镜和影像学(CT或MRI)检查,但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尚不能充分满足临床实际需求。寻找合适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对膀胱癌进行分子分期已经成为辅助膀胱癌术前诊断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第一部工作在前期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得的非肌层浸润性(16例)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4例)mRNA表达谱的基础上,分析两型膀胱癌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首先,通过数据挖掘初筛获得11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AK098422、APOLD1、 C13orf33、CYR61、HSD17B3、LIG4、NR4A2、PCK2、PLK3、RBMS3、RTN4);随后,以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技术,对初筛所得基因在完成上述芯片分析的30例“起始样本”和另一组膀胱癌(54例)“独立样本”中依次进行了验证;最终有4个基因(AK098422、C13orf33、CYR61、RBMS3)在两型膀胱癌中仍显着差异表达。继而,针对其中差异表达最明显的基因CYR61,在115例膀胱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中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浸润性癌中的CYR61蛋白强阳性率显着高于非浸润性癌(p=0.001);然而肿瘤组织中CYR61蛋白表达水平对于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并无明显影响(p=0.571)。鉴于CYR61是典型的分泌蛋白,进而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104例膀胱癌患者术前尿中的CYR61蛋白。结果提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前尿上清中的CYR61含量显着高于非浸润性癌患者,其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86.0%,诊断效能优于MMP2、VEGF、VEGFC这3个已有报道的相关蛋白标志物;CYR61与此3个蛋白联合鉴别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性为87.9%,特异度为86.4%。此外,术前尿中CYR61蛋白水平对于膀胱癌肌层浸润的诊断效能亦优于影像学检查CT或MRI。本课题第二部分工作利用体外实验针对CYR61异常表达在膀胱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表达增高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索。首先分析了不同膀胱癌细胞系中内源性CYR61的表达情况,证实浸润性癌细胞系的CYR61基因表达量高于非浸润性癌细胞系。随后的实验结果显示,外源性过表达CYR61基因可以促进浸润性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反之,沉默CYR61表达可以抑制浸润性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此外,CYR61表达变化可以调节浸润性膀胱癌细胞中MMP2、NRP1的表达。但是,在非浸润性膀胱癌细胞中CYR61的表达变化却并不影响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也不能调节非浸润性膀胱癌细胞中MMP2、NRP1的表达。基于前期工作的arrayCG H芯片分析数据,比较了非浸润性膀胱癌(29例)与浸润性膀胱癌(36例)中CYR61基因拷贝数,结果提示DNA拷贝数改变不是CYR61表达升高的原因。结合本实验室基于前期工作的microRNA表达谱芯片分析数据,筛选获得非浸润性和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之间差异表达且与CYR61基因有关的3个miRNA,利用荧光双报告实验确定miR-30e可以结合CYR61基因3’UTR区域,调控膀胱癌细胞中CYR61的表达。进而以Realtime PCR检测了72例膀胱癌组织中miR-30e的表达,发现浸润性膀胱癌表达量低于非浸润性癌;而且肿瘤组织中的CYR61与miR-30e的表达量呈负相关;从而提示,miRNA-30e低表达可能是其靶基因CYR61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表达升高的原因。本项研究针对前期利用高通量技术分析数据获得的非肌层浸润性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两轮验证,以及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探索。课题工作的主要新发现为,揭示了CYR61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于肿瘤浸润过程的作用;明确了尿上清液中CYR61蛋白术前辅助鉴别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价值,为CYR61作为新型肿瘤分子标志物的临床转化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谭若丽[8](2015)在《民国学人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政治上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开启了中华民主共和的新时代,文化上把以文言文为主体的古典文学推下了主流舞台,开始了以白话文为主体的现当代文学的新篇章。亘古未有之变浓缩于几十年之中,变化激烈之程度可想而知。民国,既是政治上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民国时期是传统词学的终结和新词学的创始时期,这是中国千年词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关捩,民国词很多方面传承于晚清,受常州派的影响很大,亦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伴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巨变,新旧文化的转型,又呈现出诸多新景象。对这一时期词史发展的考察可以清晰地描绘传统词文化的演化轨迹和发展趋势,探究其形成原因、转换过程以及词学史意义。本文界定的“民国学人词研究”,即以民国期间在某一领域具有成熟的专门着作,且曾在高校任职过的学者的词作作为研究对象。民国,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中介点,集结束与开创为一体,对这一时期文学的研究,可以完整地描述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各种文体于千古未有之大变时期,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变化是以多种思想与学术的激烈交锋为表现形式的,高校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阵地之一。处于阵地中心的“民国学人”具有多重社会属性,民国学人作为民国时期的社会人,对环境人文有普通人的一般感受;民国学人也是文化人,在一般感受外,又有其独特感受;民国学人的学者属性是其更高旨归,他在普通人的感性认知之上辅以理性思考,其思索与关注的范围甚广,与整个社会的脉搏跳动息息相关,并在有意或无意间将其思维带入学术活动及着作抒写中。拥有学人多重属性的民国高校学人,又处于中西文化交锋的舞台,这一民国特殊场域的中心,他们于这一时期文化学术的接触感受,较一般人更为亲密,感受更为真实,震动愈加强烈,以“民国高校学人”为研究对象,揭示这个时代的变化更具代表性。词,较于诗,更适合蕴藉性灵,抒发真情,即使西学东渐之际,亦有相当多的学人用这种传统形式进行创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民国学人成长于民国,接受的是新式教育的研究训练,甚至有留洋求学经历,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相反的路途上呈渐行渐远之势,此时却与老一辈文人默契地选择“词”这一传统形式记录感受,表明心史,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文学是现实基础上艺术的再加工,即意味着,晚清民国学人词作作品正是我们回到民国现场,感受学人所感,还原历史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民国学人词研究”意在通过词作的研读,回到晚清民国历史现场,探究风云诡谲中学人的抉择与心路历程。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上编、下编两大部分,绪论综述“民国文学”的含义,话题的提出,以及“民国文学”研究的状况;论述“民国词史”与千年词史、与清词的联系。上编第一章论述民国视域范畴内“民国学人词”的含义与划定标准;第二章是笔者在阅读民国词作感受中,感到前后相继的两股词风主导着民国词坛的走向,一是晚清至民国前期,即截止到朱祖谋逝世之时的时间段内,朱祖谋大力推崇梦窗词并在当时词坛“一枝独秀”;二是朱祖谋逝世之后,梦窗词的影响开始减弱,词体的密丽堆砌弊端严重,需要新鲜的活力。同时,晚清以来的战争灾难一直冲击着词人心灵,各种冥冥之感已酵化为郁勃愤懑之气,要喷薄而出。在这双重呼唤之下,“稼轩风”再次兴起,并与清初“稼轩风”鼓扬的背景相比较,凸显晚清民国时期鼓扬背景的独特性。在辨明“稼轩风”与“稼轩体”区别的基础上,明确我们研读稼轩词应有的态度。并分析了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稼轩风”向“稼轩体”的转变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编意在上编研究状况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词作予以分析。本文主要选择了龙榆生、夏承焘、詹安泰、沈祖棻、吴梅、卢前几位学者词人,选择的标准主要依据两条:一是在民国词史中,以上各位词家可称大家,至少是名家,具有能够代表民国学人词成就,划定坐标的效用。二是在民国学人词为中流砥柱的民国中后期,他们的词学选择和词风走向都具有典型性。具体说来,龙榆生作为朱祖谋的授砚弟子,尽力校勘朱氏遗作,而在词的创作路径选择上,却打出以苏、辛别建一宗的旗帜,成为领导词坛风气转换的旗手。惜处于多种转型时代中,身世曲折,用世之心未泯,时常于政治与文化间徘徊,导致心境忧郁,词作多有未甘忏悔之意混杂,被学者认为未达苏、辛之境。民国学人中,夏承焘涉猎面极广,卓然一代大家,就词学研究而言,在词学考订、校勘、谱牒等方面都有巨大成就,词作风格出入南北宋,壮采奇情,融合多种特色而自成面貌,变化甚多。总体说来,以上二位词作风格以学苏、辛为主,可划为反常州之道而行者。詹安泰少时师法朱祖谋、况周颐,自是常州派内之人,但同时也尝试开新,曾致词人刘伯端书云:“拟别出生辣一路,由生辣以寻重拙大之义”,词作多化用楚骚美人以表坚贞悱恻,方法多变,荡气回肠,自成面目。沈祖棻作为女性词人代表,师法汪东、吴梅,其词作表达了作者的美好品质及对世界的关怀,词作整体面貌婉丽深厚,覃思妍妙,不同时期又多有变化,堪为民国女性词人大家,即使置于男性词学史中也毫不逊色。吴梅与沈祖棻、卢前都有师生之谊,无师学问无以传,吴梅自当录之,其《霜厓词录》重“情”重“品”,不作无病之呻吟,民国学人词史中固当有一重要地位。以上三位可算得为承继常州派主张者,可大体了解常州词派在民国中后期的流变状况。抗战兴起,中情激荡,昂扬呐喊式“稼轩体”盛行,卢前所作《中兴鼓吹集》是最为典型代表,它为特定时代而作,具有特殊意义;卢前还作论词词百首,表明自己的词学观。本文认为卢前此种词学批评形式都选取《望江南》这一词牌是有原因的,并对原因进行初步的推断与探讨。
王晓博[9](2012)在《以医疗机构外部环境为重点的康复性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关注,自然助益假说等理论的提出,人们清楚的认识到恶劣的环境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而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帮助非健康人士促进康复。国外关于康复性景观有着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将国外的先进理念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的康复性景观之路是时代的需求。本文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工程实践等方法,在明确选题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的借鉴与引入、国内外对于康复性景观研究的分析及实地调研,对康复性景观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对康复性景观的内涵进行合理的界定,明确康复性景观的概念、特点,对康复性景观与恢复性环境、园艺疗法、景观疗法等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康复性景观的分类,对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第二,将相关学科,主要是医学与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理念与具体操作层面与康复性景观进行结合性研究。在理念上,吸收医学与环境心理学治疗与康复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心理与生理的统一观,及因人而异与以人为本的观念,文化与社会因素兼容并蓄的观念;从人体患病的机理,和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中,发现康复性景观的特征及禁忌。在具体操作层面,借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康复性景观的规划设计目标;从康复治疗技术中提炼出康复目的对景观的功能要求;总结适合康复性景观品质要求的要素、组织规律等。第三,以类型为出发点,对医院的外部环境、临终关怀花园及疗养景观等康复性景观进行探讨,将国外的理论在中国进行适用研究,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及景观本身进行分析,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功能及设计要点等,同时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案例对理论做进一步解读。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医学与环境心理学的知识与风景园林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为康复性景观找到相对科学的理论支撑;将医院外部环境中,国外相对成熟的理论进行中国的适用性研究;对临终关怀花园进行探讨,填补目前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加入疗养景观的内容,完善与拓展对康复性景观的认识。
一合,陈冲[10](2004)在《路灯下的SARS》文中认为SARS的魔影尚未走远,禽流感又接踵而至。科学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早期对自然愚昧的崇拜和敬畏,但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又使人类逐渐变得自大和忘乎所以——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忽视乃至无视自身赖以生存的"家园"以及我们的"邻居"们。的确,历史上我们战胜过许许多多困扰,威胁人类的疾病和瘟疫,但总是还未容你发出喝彩,新的疾病和疫情又横亘在我们面前——好像就是为了证明:人类并非无所不能和见识周全。不仅如此。人类面对自然界的困扰,同时就是人类面对自己的困扰。所以,战胜SARS,首先必须战胜自己。回顾那场硝烟尚未散尽的战争,我们努力跋涉的脚步清晰可见,善待自然,关爱生命,无私奉献,众志成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长篇报告文学《路灯下的SARS》就是对去年河北人民抗击"非典"的真实记述,是中国人民与"非典"斗争的缩影。我们希望它能使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对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和它的警示意义做一次深入的总结和反思。这何尝不是一份收获和财富呢。
二、卡住“跑、冒、滴、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网络应用纪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卡住“跑、冒、滴、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网络应用纪事(论文提纲范文)
(1)一、HSP90β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二、单细胞组学解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免疫微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HSP90β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肺腺癌蛋白质组学整合分析鉴定出HSP90β作为潜在预后标志物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用于质谱的肺腺癌组织标本的收集 |
1.2 用于独立验证的肺腺癌标本的收集 |
1.3 主要的试剂与试剂盒 |
1.4 主要仪器与耗材 |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及网站 |
2. 实验方法 |
2.1 肺腺癌组织标本的处理 |
2.2 肺腺癌组织标本的病理学评估 |
2.3 肺腺癌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血浆的处理 |
2.4 质谱和磷酸化质谱(该部分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完成) |
2.4.1 蛋白提取和胰蛋白酶消化 |
2.4.2 通过高pH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肽的预分离 |
2.4.3 磷酸化肽段的富集 |
2.4.4 纳升液相色谱-质谱(Nano-LC-MS/MS) |
2.4.5 质谱数据库搜索 |
2.5 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数据的质控和评估 |
2.6 差异蛋白分析 |
2.7 通路富集分析 |
2.8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 |
2.9 生存分析 |
2.10 肺腺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
2.1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
2.12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
2.12.1 肺组织蛋白的提取 |
2.12.2 蛋白浓度测定(BCA法) |
2.12.3 SDS-PAGE胶的配制 |
2.12.4 上样,电泳 |
2.12.5 转膜 |
2.12.6 封闭 |
2.12.7 孵育一抗 |
2.12.8 孵育二抗 |
2.12.9 曝光 |
2.12.10 膜洗脱再生,孵育新的抗体 |
结果 |
1. 103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组学数据 |
2. 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配对的邻近正常肺组织(NAT)的蛋白质组学特征 |
3. 肺腺癌患者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特征 |
4. 肺腺癌潜在预后标志物HSP90β的筛选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发育相关蛋白HSP90β通过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用于ELISA的非小细胞肺癌血浆标本 |
1.2 恒河猴肺组织的转录组数据 |
1.3 人肺发育的芯片表达谱数据 |
1.4 肺癌细胞系 |
1.5 质粒 |
1.6 BALB/c裸鼠 |
1.7 主要的试剂与试剂盒 |
1.8 主要仪器与耗材 |
1.9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及网站 |
2. 实验方法 |
2.1 恒河猴肺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处理 |
2.2 人肺发育的芯片表达谱数据处理 |
2.3 RNA的提取 |
2.3.1 细胞系RNA的提取前处理 |
2.3.2 组织RNA的提取前处理 |
2.3.3 细胞系或组织RNA的后续操作 |
2.4 RNA反转录为cDNA |
2.5 实时定量PCR |
2.6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
2.7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中HSP90β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
2.8 肺癌细胞系的培养 |
2.8.1 肺癌细胞系的复苏 |
2.8.2 肺癌细胞系的传代 |
2.8.3 肺癌细胞系的冻存 |
2.9 敲降质粒的转化及扩大培养 |
2.10 扩大培养后中量质粒的提取 |
2.11 质粒转染肺癌细胞系 |
2.11.1 肺癌细胞系中质粒的转染 |
2.11.2 稳定敲降肺癌细胞系的筛选 |
2.12 细胞生物学表型试验 |
2.12.1 CCK8细胞增殖实验 |
2.12.2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
2.12.3 细胞凋亡实验(Annexin-V FITC+PI双染) |
2.12.4 细胞周期实验 |
2.13 裸鼠移植瘤模型 |
2.14 磷酸化蛋白抗体芯片 |
结果 |
1. 恒河猴肺发育数据鉴定出HSP90β参与早期肺发育的细胞周期调控 |
2. HSP90β在人的肺肿瘤组织和血浆中显着高表达 |
3. 敲降HSP90β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周期及凋亡 |
4. HSP90β通过磷酸化关键蛋白影响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HSP90β联合CEA,CA125和CYFRA21-1建立一个肺癌预后评估模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用于ELISA的肺癌血浆标本 |
1.2 用于免疫组化(IHC)的肺癌组织标本 |
1.3 主要的试剂与试剂盒 |
1.4 主要仪器与耗材 |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及网站 |
2. 实验方法 |
2.1 肺癌患者血浆中HSP90β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
2.2 肺癌患者肿瘤和癌旁组织的免疫组化(IHC) |
2.2.1 免疫组化实验 |
2.2.2 免疫组化结果的评分 |
2.3 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蛋白水平的测定 |
2.4 肺癌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
结果 |
1. 肺癌患者血浆和组织HSP90β蛋白显着高表达 |
2. 递归分割决策树预测模型可以预测肺癌预后风险 |
3. 递归分割决策树预测模型可以作为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单细胞组学解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免疫微环境变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标本的收集 |
1.2 主要的试剂与试剂盒 |
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1.4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及网站 |
2. 实验方法 |
2.1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标本的处理 |
2.1.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 |
2.1.2 多形核细胞(PMN/粒细胞)的分离 |
2.2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组织标本的处理 |
2.3 组织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2.3.1 组织解离消化液的配制(美天旎肿瘤解离试剂盒:MACS~(TM) TumorDissociation Kit, Order no.130-095-929) |
2.3.2 组织解离步骤 |
2.4 组织中CD45阳性免疫细胞的磁珠分选:(美天旎分选磁珠:MACS~(TM)CD45 MicroBeads human, Order no.130-045-801) |
2.4.1 磁珠分选工作液Buffer的配制(1×PBS+0.5%BSA+2mM EDTA) |
2.4.2 磁珠分选操作步骤: (示意图如右图) |
2.5 10×Genomics单细胞测序 |
2.5.1 单细胞样本检测 |
2.5.2 单细胞文库的构建和测序(本部分由北京博奥晶典公司完成) |
2.6 单细胞测序后数据的分析 |
2.6.1 上游数据的处理(Linux系统上进行,服务器内存最低需64GB) |
2.6.2 下游数据的处理 |
结果 |
1.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单细胞免疫图谱 |
2.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治疗的外周血和组织的T细胞免疫组库变化 |
3. 外周血效应T细胞亚群在手术和化疗后激活 |
4. 组织T细胞亚群在原发灶和转移灶差异显着 |
5. B细胞亚群在外周血和组织中的不同特征 |
6. 外周血多形核细胞PMN中随治疗出现特殊细胞亚群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论文 |
研究生期间其他学术成果 |
文献综述 单细胞测序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文献综述部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
一、选题缘由 |
二、问题意识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
二、田野工作介绍 |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
一、大众疾病观 |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
一、亲历净化仪式 |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
结论 |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
参考文献 |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4)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基本概念阐释 |
1.3.1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 |
1.3.2 现代疗养景观设计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5.1 重点和难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图 |
第2章 传统人居养生环境的构建背景 |
2.1 地理背景 |
2.1.1 地形基础 |
2.1.2 水体资源 |
2.1.3 气候条件 |
2.2 哲学基础 |
2.2.1 《周易》的气的宇宙观 |
2.2.2 《尚书》的五行观 |
2.2.3 先秦儒道的养生观念 |
2.2.4 《黄帝内经》的生命与环境科学 |
2.3 人居模式 |
2.3.1 原始聚落中的安居意识 |
2.3.2“盘庚迁殷”的营国思想 |
2.3.3“公刘创基”的风水观念 |
2.3.4 宗族纽带与祠堂中心观 |
2.4 艺术表现 |
2.4.1 古代诗词中的人居养生意象 |
2.4.2 山水绘画中的人居养生境界 |
第3章 传统人居环境营造中的养生元素 |
3.1 城市营造中的养生理念 |
3.1.1 城市空间形态与人居养生 |
3.1.2 城市内外环境与人居养生 |
3.2 建筑营造中的养生意匠 |
3.2.1 建筑选址与人居养生 |
3.2.2 建筑营造与人居养生 |
3.3 园林营造中的养生意境 |
3.3.1 神仙思想与一池三山 |
3.3.2 精神超脱与丘园养素 |
3.3.3 居住之气与药园养生 |
第4章 传统中医疗养空间的环境分析 |
4.1 文化渊源 |
4.1.1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概况 |
4.1.2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基本特点 |
4.2 景观特征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六朝时期 |
4.2.3 隋唐宋元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3 环境营造 |
4.3.1 布景装饰 |
4.3.2 环境氛围 |
4.4 场所精神 |
4.4.1 人与环境的相生互动 |
4.4.2 养生环境的综合营造 |
第5章 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的系统分析 |
5.1 疗养景观的类型和特点 |
5.1.1 疗养景观的类型 |
5.1.2 疗养景观的功能 |
5.1.3 疗养景观的特点 |
5.2 疗养景观的构成及设计要素 |
5.2.1 景观构成要素 |
5.2.2 空间设计要素 |
5.2.3 用户心理要素 |
5.3 疗养景观的设计原则 |
5.3.1 合于自然 |
5.3.2 仁境爱人 |
5.3.3 绿色动力 |
5.3.4 节以承道 |
5.3.5 激活生命 |
第6章 现代疗养景观的综合营造 |
6.1 景观建筑与设施设计 |
6.1.1 大门建筑空间设计 |
6.1.2 园亭与廊架设计 |
6.1.3 景观雕塑小品设计 |
6.1.4 休息、照明及服务设施设计 |
6.2 道路疗养景观设计——以步道空间为例 |
6.2.1 步道疗养景观的作用 |
6.2.2 疗养步道的设计策略 |
6.2.3 疗养步道设计要素及尺度 |
6.2.4 停车场设计 |
6.2.5 实例分析——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 |
6.3 建筑外部绿化景观设计 |
6.3.1 竖向绿化设计 |
6.3.2 屋顶绿化设计 |
6.3.3 重要节点设计 |
6.3.4 设计实验——某医院屋顶景观设计方案 |
6.4 绿地景观设计 |
6.4.1“床位数”与“绿地数” |
6.4.2 本草景观设计 |
6.4.3 感官疗养设计 |
6.4.4 水景景观设计 |
6.4.5 景观铺装设计 |
6.4.6 实验设计展示 |
6.5 其他分类设计建议 |
6.5.1 儿童疗养景观 |
6.5.2 老年疗养景观 |
6.5.3 眼科疗养景观 |
6.5.4 精神病、传染病疗养景观 |
6.6 疗养景观营造的“上工之道” |
6.6.1 设计之“道” |
6.6.2 设计之“艺” |
6.6.3 为生活而设计 |
第7章 结论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5)基于中药文化资源开展中小学中医药生命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从古今中外的生命教育看中医药文化对当代生命健康教育的启示 |
1 中国古代的生命健康教育 |
2 中国当代生命健康教育 |
3 国外的生命健康教育 |
4 中医药文化对生命健康教育的启示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文化的内涵初探 |
1 中药药性文化 |
2 中药“和”文化 |
3 中药地域文化 |
4 中药“济世”文化 |
5 中药养生文化 |
6 中药药名文化 |
7 中药民俗文化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一 北京市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
1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全国的分布概况 |
2 北京市中医药文化进入中小学的现状调研 |
3 中医药文化在北京市中小学校及民间教学模式的探索 |
4 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调查研究二 北京市中学生生命健康观及其对中医药文化认知需求的调研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传播路径研究 |
路径一 培训志愿者团队 |
路径二 培训中小学教师 |
路径三 中医药专家讲座 |
路径四 学科间渗透教学 |
路径五 其他路径的探索 |
第四部分 课程模式设计 |
模式设计一 以单味中药为主题的课程设计模式 |
1 谜语 |
2 命名由来 |
3 故事传说 |
4 名称别名 |
5 来源/基源 |
6 植物形态 |
7 采收炮制 |
8 标本制作 |
9 生境 |
10 性状 |
11 显微特征 |
12 理化鉴定 |
13 检查 |
14 浸出物 |
15 化学成分 |
16 药理作用 |
17 性味归经 |
18 功效应用 |
19 营养价值 |
20 食疗举例 |
21 诗词赏析 |
参考文献 |
模式设计二 药如人生课程体系设计模式 |
1 药德仁厚,存善济世(德性教育) |
神农悯入尝百草 |
仲景娇耳济苍生 |
悬壶济世显仁义 |
杏林春暖话医德 |
小结 |
2 药性阴阳,平衡人生(阴阳学说) |
四气五味之阴阳 |
升降浮沉之阴阳 |
小结 |
3 调和致中,中庸之道(儒家中庸) |
中药炮制,中正和调 |
中药配伍,团队合作 |
中药来源,天人和谐 |
小结 |
4 水土养人,道地生药(道地药材) |
人杰地灵,道地药材 |
生境药效,相反相成 |
小结 |
5 以药入医,晓因防病(疾病预防) |
姜糖为水,驱风散寒(外感六淫) |
柴胡理气,疏肝解郁(内伤七情) |
山楂为丸,消食化积(饮食失宜) |
人参补虚,益脾滋肺(劳逸失度) |
小结 |
6 药食同源,调身摄生(健康饮食) |
厨房里的中药 |
粳米果腹又入药 |
神仙之食属山药 |
花椒调味止痛强 |
薤白行气又通阳 |
果园里的中药 |
大枣甘甜益气血 |
全身是宝属柑橘 |
益心养脾龙眼肉 |
滋阴养血在桑葚 |
花园里的中药 |
迎春采摘辛夷花 |
淡然秋菊效堪夸 |
出尘不染莲花好 |
牡丹根皮入药佳 |
中药药膳举例 |
山药茯苓包子 |
当归生姜羊肉汤 |
蜂蜜香油汤 |
柏子仁炖猪心 |
小结 |
7 药秉天道,节气养生(顺时养生) |
立春——生机勃勃咬春宴(春) |
三伏——解暑化湿话绿豆(夏) |
立秋——食瓜啃秋防秋燥(秋) |
冬至——膏方进补正当时(冬) |
小结 |
8 药名繁盛,意味丰饶(中药命名) |
麻黄原是麻烦草 |
孝亲寻得知母药 |
高处结瓜是瓜蒌 |
三到七年药力高 |
小结 |
9 中药民俗,近取诸身(节日药俗) |
桃符屠苏,共贺新春 |
端午粽香,雄黄为酒 |
重阳赏菊,茱萸为配 |
对联诗文,无不为药 |
药名成语举例 |
中药谜语举例 |
中药对子举例 |
中药歇后语举例 |
药名对联举例 |
中药诗词举例 |
中药书信举例 |
药方故事举例 |
小结 |
10 药性人生,两不相异(人生如药) |
四气五味,九型人格 |
酸苦甘辛,多味人生 |
小结 |
11 炮爁制药,挫折成人(挫折教育) |
中药修治之法 |
中药水制之法 |
中药火制之法 |
水火共制之法 |
中药其他制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及展望 |
附录 《中医健康生命文化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膀胱癌CYR61基因异常表达的临床生物学意义及其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含义献练述) |
1. 膀胱癌概述 |
2. 膀胱癌相关的基因组改变 |
3. 膀胱癌相关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
4. 膀胱癌相关的miRNA表达谱改变 |
5. 膀胱癌相关的蛋白质组改变 |
6. 问题与展望 |
7. 本课题的研究策略与目的 |
第二章 非浸润性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生物学和临床意义(结果与讨论) |
一、实验结果 |
第一节 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谱的筛选与验证 |
1. 非浸润性和浸润性膀胱癌mRNA表达谱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1.1 “起始样本”病例的基本特征 |
1.2 基于p值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1.3 基于p值与Fold Change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2. 非浸润性膀胱和浸润性膀胱癌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
2.1 “起始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
2.2 膀胱癌独立样本中8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
2.3 CYR61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高表达 |
第二节 CYR61蛋白在非肌层浸润性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 膀胱癌组织中CYR61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
1.1 “IHC样本”病例的基本特征 |
1.2 非肌层浸润性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CYR61蛋白表达差异 |
1.3 肿瘤组织CYR61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无瘤生存情况的关系 |
2.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中CYR61蛋白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
2.1 “术前尿样本”病例的基本特征 |
2.2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中CYR61蛋白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
2.3 术前尿中CYR61与其他蛋白鉴别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比较 |
2.4 术前尿上清中CYR61与影像学方法鉴别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比较 |
二、讨论 |
1. 临床相关研究的质量控制 |
2. 候选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标准 |
3. 候选验证差异表达基因验证技术平台差异比较 |
4. 膀胱癌组织中的CYR61蛋白表达 |
5.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上清中蛋白的ELISA检测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YR61在膀胱癌浸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索(结果与讨论) |
一、实验结果 |
第一节 CYR61基因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
1. CYR6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2. CYR61基因在人膀胱上皮来源细胞系中的内源性表达 |
3. CYR61基因外源性过表达对浸润性膀胱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4. CYR61基因外源性过表达对非浸润性膀胱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5. CYR61基因表达沉默对浸润性膀胱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6. CYR61基因调节细胞侵袭能力的机制探索 |
第二节 浸润性膀胱癌中CYR61表达上调的机制探索 |
1. CYR61基因在浸润性膀胱癌和非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基因拷贝数差异 |
2. 膀胱癌中miRNA对CYR61的转录后调控 |
2.1 CYR61基因3'-UTR荧光素酶表达质粒构建 |
2.2 CYR61基因3'-UTR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及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
2.3 膀胱癌组织中miR-30e与CYR61表达的相关性 |
二、讨论 |
1. CCN家族与CYR61 |
2. CYR61选择性剪切体 |
3. CYR61在膀胱及膀胱癌中的生物学功能 |
4. CYR61转录调控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1. 膀胱癌患者及其生物学样品 |
1.1 新鲜冻存膀胱癌组织 |
1.2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膀胱癌组织 |
1.3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 |
2. 细胞系 |
3. 菌株及质粒载体 |
4. 临床样品收集、制备和鉴定所需试剂 |
5. 实时定量PCR材料与试剂 |
6. Realtime-PCR用引物序列 |
7. 分子克隆所用试剂 |
8. 分子克隆用引物 |
9. 抗体 |
10. ELISA检测及其他试剂盒 |
11. 细胞培养和转染 |
12. 蛋白质分离、纯化、定量和Western blot分析 |
13. 常用试剂的配制 |
14. 主要仪器 |
二. 实验方法 |
1. 样品总RNA制备 |
2. RNA样品的质量鉴定 |
3. RNA逆转录为cDNA |
4. RT-PCR反应 |
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7. 尿上清蛋白的ELISA检测 |
8. 分子生物实验方法 |
9. 蛋白的提取和Western blot分析 |
10.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11. 细胞体外浸润分析 |
12. 划痕实验 |
13.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
14. 统计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基金资助 |
个人简历 |
(8)民国学人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民国学人词与民国文学 |
二、 民国学人词与“20 世纪词史” |
上编 |
第一章 民国词史语境下的“民国学人词” |
一、 1849——1912:以反映现实为特质的常州词派的大兴 |
二、 1912——1931:“梦窗词”的大热与群流新兴 |
三、 1931——1949:学人成为词坛中流砥柱时期 |
第二章 民国词的特质——“天下兴亡”背景下“稼轩风”的再兴与鼓扬 |
一、 “稼轩风”的来历与涵义迁变 |
二、 民国词风潮:“稼轩风”向“稼轩体”的转变 |
下编 |
第三章 法乳苏、辛之《忍寒词》 |
第一节 忧愁风雨,且发龙吟:龙榆生的传奇人生 |
一、 风雨龙吟年正少,强村遗业遽相承 |
二、 为苍生请命,为千古词人吐气 |
第二节 现代词学奠基人之一: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主张 |
一、 “允博允精,不囿一能”的词学成就 |
二、 “别建一宗”的词学观 |
第三节 今古几词手,我自爱东坡:龙榆生的《忍寒词》 |
第四章 综合而自出新意——试谈夏承焘与《天风阁阁词》 |
第一节 一代综合之词学大师 |
一、 学术综合之大师 |
二、 综合之着作:《天风阁学词日记》 |
第二节 一代综合之词人 |
一、 欲合稼轩、白石、遗山、碧山于一家 |
二、 作词喜从气象方面落笔 |
三、 立意卓大,沉郁顿挫,成就文人之词 |
第五章 鞭笞精怪成瑰辞,寄托家国自生辣——詹安泰《无庵词》 |
一、 韩山韩水少年游,取径石窗作跬步 |
二、 师碧山,重寄托,欲以“生辣”苫词坛 |
第六章 涉江采芙蓉,忧伤以终老——沈祖棻《涉江词》的“芬芳”与“忧愁” |
第一节 多种文体均擅的创作生涯 |
第二节 “秋波临去尚销魂”的《涉江词》 |
第三节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李词异同比较 |
第四节 《涉江词》的美学特色与词学渊源 |
第七章 吴梅、卢前词合论 |
第一节 重“情”重“品”——不作无病之呻吟的吴梅《霜厓词录》 |
第二节 卢前:雄风托举的《中兴鼓吹集》与论词词 |
一、 战争环境中“稼轩体”的代表:《中兴鼓吹集》 |
二、 别具一格的“论词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以医疗机构外部环境为重点的康复性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环境与健康问题面前的责任 |
1.1.2 对风景园林的内容丰富与价值强调 |
1.1.3 探索适合中国的康复性景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状研究分析:与相关学科的结合及国外理论的中国化探索 |
1.3 研究的内容简介 |
1.3.1 标题的衍变 |
1.3.2 研究内容的组织 |
1.3.3 研究内容的缺憾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查阅 |
1.4.2 实地调研 |
1.4.3 工程实践 |
1.4.4 其它方法 |
1.5 论文的框架 |
2 康复性景观之解析 |
2.1 康复性景观的含义 |
2.1.1 康复性景观的概念 |
2.1.2 康复性景观的特点 |
2.1.3 康复性景观与恢复性环境之间的差异 |
2.1.4 康复性景观与园艺疗法、景观疗法之间混淆的厘清 |
2.2 康复性景观的分类简介 |
2.2.1 依据康复性景观存在的场所进行分类 |
2.2.2 依据康复性景观针对的人群进行分类 |
2.2.3 依据康复性景观的性质进行分类 |
2.2.4 依据康复性景观的参与方式进行分类 |
2.3 康复性景观的发展趋势 |
2.3.1 康复性景观走出医疗机构的围墙 |
2.3.2 康复性景观的观念与功能渗透入景观的各个领域 |
3 医学与环境心理学对康复性景观理念的影响 |
3.1 医学与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康复性景观观念上的影响 |
3.1.1 医学观念对康复性景观的指导 |
3.1.2 环境心理学与康复性景观的契合 |
3.1.3 环境心理学对康复性景观观念上的影响 |
3.2 医学与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形成对康复性景观的品质要求 |
3.2.1 人体患病的机理对康复性景观功能及氛围的引导 |
3.2.2 压力缓解理论对自然之价值的强调 |
3.2.3 注意力恢复理论对景观康复性功能实现途径的启示 |
3.2.4 应激理论对康复性景观的补偿性要求 |
3.2.5 先天本能与后天习得在康复性景观中的综合应用 |
4 医学与环境心理学对康复性景观的具体指导 |
4.1 对环境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学习 |
4.2 康复性景观的规划设计目标 |
4.2.1 康复性景观的品质目标 |
4.2.2 针对不同使用者的康复目标 |
4.3 康复治疗技术在康复性景观中的应用 |
4.3.1 能在康复性景观中应用的康复治疗技术 |
4.3.2 常见疾病在康复性景观中的康复治疗 |
4.4 康复性景观中的要素、规律与时空性 |
4.4.1 符合康复性景观品质要求的形态要素 |
4.4.2 符合康复性景观品质要求的感官要素 |
4.4.3 符合康复性景观品质要求的物质要素 |
4.4.4 符合康复性景观品质要求的组织规律 |
4.4.5 符合康复性景观品质要求的空间与时间 |
5 医院中的康复性景观——医院外部环境 |
5.1 中国医院外部环境简介 |
5.1.1 中国医院外部环境的特点及改进对策 |
5.1.2 中国医院建设热潮的到来及医院外部环境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
5.2 国外理论在中国医院外部环境中的适用性研究 |
5.2.1 国外理论在中国医院外部环境中的适用可能 |
5.2.2 医院总体规划与医院外部环境 |
5.2.3 医院建筑设计与医院外部环境 |
5.2.4 医院外部环境本身的建设 |
5.2.5 医院管理维护与医院外部环境 |
5.2.6 医院外部环境用后评估与再建设 |
5.3 医院外部环境结合案例的研究 |
5.3.1 北京电力医院改扩建项目外部环境研究 |
5.3.2 北京望京医院的南侧绿地方案探讨 |
6 临终关怀中的康复性景观——临终关怀花园 |
6.1 临终关怀花园简介 |
6.1.1 临终关怀花园与临终关怀 |
6.1.2 伴随临终关怀而发展的临终关怀花园 |
6.1.3 临终关怀花园的使用者 |
6.1.4 临终关怀花园的类型 |
6.1.5 临终关怀花园的特点 |
6.1.6 临终关怀花园的功能 |
6.1.7 临终关怀花园与其它康复性景观的关系探讨 |
6.2 中国临终关怀花园设计要点 |
6.2.1 对基本行为需求的满足 |
6.2.2 考虑晚期病人的身体状况而设计 |
6.2.3 考虑面对死亡的特殊心理而设计 |
6.2.4 使人们了解临终关怀花园的使用 |
6.3 临终关怀花园结合案例的研究 |
6.3.1 休斯顿临终关怀院花园 |
6.3.2 台湾悲伤疗愈花园 |
7 疗养性质的康复性景观——疗养景观 |
7.1 疗养景观的特点 |
7.1.1 使用者自主参与性的增强 |
7.1.2 康复性景观中的“伊甸园” |
7.2 景观疗养因子与康复 |
7.2.1 景观疗养因子与慢性疾病 |
7.2.2 景观疗养因子与延缓衰老 |
7.2.3 景观疗养因子与亚健康 |
7.3 不同类型的疗养景观 |
7.3.1 山地疗养景观 |
7.3.2 温矿泉疗养景观 |
7.3.3 森林疗养景观 |
7.3.4 海滨疗养景观 |
7.3.5 沙漠疗养景观 |
7.3.6 喷泉疗养景观 |
7.3.7 位于良好自然景观内的名胜古迹及古村落 |
7.4 疗养院的康复性景观 |
7.4.1 疗养院简介 |
7.4.2 疗养院总体规划与康复性景观 |
7.4.3 疗养院建筑与康复性景观 |
7.4.4 疗养院的康复性景观内部规划设计 |
7.4.5 疗养院的康复性景观结合案例的研究 |
7.5 作为特殊疗养地的长寿村 |
7.5.1 长寿村的特点及对康复性景观的启示 |
7.5.2 长寿村结合案例的研究——中国广西巴马 |
8 结语 |
8.1 从困惑到欣慰的研究历程 |
8.2 未来研究方向的确立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路灯下的SARS(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山雨欲来 |
第二章狭路相逢 |
第三章短兵相接 |
4 个小时就像打仗一样过完了,筋疲力尽。可你还不能休息。你只是进入了下一个“流程”——出的流程。 |
第四章决战京畿 |
第五章曙光初现 |
5 是把好5个关:进入关、登记关、巡视关、消杀关、监测关。 |
第六章最高的奖赏 |
四、卡住“跑、冒、滴、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网络应用纪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一、HSP90β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二、单细胞组学解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免疫微环境变化[D]. 王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4]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D]. 潘锋.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5]基于中药文化资源开展中小学中医药生命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研究[D]. 徐颖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7]膀胱癌CYR61基因异常表达的临床生物学意义及其分子机制[D]. 陈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5(11)
- [8]民国学人词研究[D]. 谭若丽. 吉林大学, 2015(08)
- [9]以医疗机构外部环境为重点的康复性景观研究[D]. 王晓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10]路灯下的SARS[J]. 一合,陈冲. 长城,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