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固化树脂与烤瓷贴面治疗四环素着色牙的疗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黎,李敏[1](2021)在《瓷贴面和全瓷冠方法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瓷贴面和全瓷冠方法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口腔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前牙修复120例(共244颗患牙)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124颗患牙)和对照组60例(120颗患牙)。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瓷贴面方法和全瓷冠方法对前牙修复,评估两组的修复效果和预后情况,统计修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前牙修复优良率9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着低于对照组的8.3%(P<0.05);患者修复满意度9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瓷贴面与全瓷冠方法修复前牙均具有良好效果,但瓷贴面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黄茜,李文妙,邢莉,文小俊[2](2021)在《微研磨联合居家漂白治疗氟斑牙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皓齿Opalustre微研磨糊剂及Opalescence PF居家漂白套装治疗氟斑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口腔中心就诊的氟斑牙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用皓齿Opalustre微研磨糊剂在诊室内行着色牙釉质微打磨,再用10%Opalescence PF居家漂白套装漂白2周,对照组17例仅用Opalustre微研磨糊剂在诊室内行着色牙釉质微打磨。治疗前后用Vita比色板记录牙色变化,同时观察美白后牙齿的敏感程度,按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19例患者中有18例治疗后牙色均明显提高,且无明显敏感情况出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研磨联合居家漂白治疗氟斑牙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段平萱[3](2020)在《氟牙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漂白术后满意度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氟牙症患者社会心理状况和漂白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从而为氟牙症与患者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研究依据以及为牙齿漂白技术的治疗效果提供评价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数表法随机抽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的氟牙症及非氟牙症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反应症状进行评定,并填写牙齿美观认知及态度的问卷调查表。随后对患者采用椅旁釉质微研磨技术结合Opalescence PF 10%凝胶进行家庭漂白治疗。治疗结束后1、3、6、12个月进行复查,对患者进行口腔一般检查、拍照及VITA比色,通过VITA比色观察患者术后不同牙色阶段变化,同时患者填写牙齿漂白术后满意度的调查问卷,整理资料、统计学分析,了解患者术后不同时期满意度的变化。结果1.氟牙症患者与非氟牙症患者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3项因子的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氟牙症患者与非氟牙症患者对牙齿外形及颜色的满意度、与人交谈时对牙齿关注度和对牙齿漂白治疗的需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氟牙症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满意度有所变化(P<0.05)。结论:1.氟牙症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大多数氟牙症患者有牙齿美白的需求。2.在漂白术后不同阶段,氟牙症患者的满意度有所变化。
苏妍[4](2020)在《不同背景及粘接剂色调对可切削复合材料颜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测量不同厚度可切削复合材料在不同粘结剂色调、厚度及不同树脂背景下色度参数,评价粘接剂、树脂背景颜色对可切削复合材料颜色的影响,对临床应用复合材料及粘接剂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材料和方法:选用可切削复合材料VITA ENAMIC(2M2-HT),使用慢速切割机切割成厚度分别为2.1mm,1.6mm,1.1mm的片状试样,每种厚度制备10个试样。用砂纸顺时针湿打磨,试样厚度分别控制在2.0±0.02mm,1.5±0.02mm,1.0±0.02mm。使用Crystaleye测色仪测量三种厚度试样在黑色、白色瓷背板及不同树脂背景(A2,A4,B3,C4色调)上色度参数。将粘接剂Variolink?Esthetic DC(Light+,Neutral,Warm+色调)粘到试样的粘结面,砂纸湿打磨,将粘接剂厚度减少为0.2mm,重复上述测色过程。将粘接剂打磨,厚度调整至0.1mm,再次测量试样色度参数后,打磨去除试样粘结面上所有粘接剂,换用其他色调粘接剂粘结,并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各组色度参数,三种粘接剂色调材料依次完成。计算:(1)试样及试样粘结后的TP值;(2)粘结前后的色差值ΔE1(ΔEA2、ΔEA4、ΔEB3、ΔEC4);(3)试样粘接剂复合体在A4,B3,C4色调树脂背景下与A2色调树脂背景下(对照组)的色差值ΔE2(ΔEA4-A2、ΔEB3-A2、ΔEC4-A2)。结果: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厚度、粘接剂色调、厚度对透光度TP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试样厚度、粘接剂及背景色调对试样色度参数L*a*b*值、粘结前后色差值ΔE1及试样粘结剂复合体在树脂背景间的色差值ΔE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试样及试样粘接剂复合体的TP值范围由20.37至38.34。试样的TP值随试样厚度减小而增加,0.2mm的light+粘结剂明显降低了试样的TP值(p<0.001)。相同厚度试样使用三种色调粘结剂时,Light+组试样L*值增大、a*和b*值减小;Warm+组试样L*值减小、a*和b*值增大;而Neutral组试样的L*a*b*值变化较小。Tukey’s HSD组间比较表明,不同粘接剂厚度的各组L*a*b*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色调树脂背景下,各组试样粘结前后的色差值范围在0.41-5.35。其中,在A2色调背景下,试样使用三种色调粘接剂的色差ΔEA2<3.0;同时使用Warm+和Neutral色调粘接剂的试样在A4、B3和C4背景下的色差ΔE1<3.0。有临床意义的颜色改变(ΔE1>3.0)可以在1.0mm试样Light+粘接剂组的部分试样中观察到。三种厚度可切削复合材料在不同色调树脂背景与对照组A2树脂背景之间的色差ΔE2值范围是2.16-11.71。其中,在B3树脂背景与对照组之间,2.0mm试样及1.5mm试样0.2mm Light+和Warm+组的色差值ΔEB3-A2<3.0,为临床可接受的颜色改变;其余试样粘接剂复合体的颜色均受树脂背景的影响(△E2>3.0)。结论:可切削复合材料修复体的透光性与其厚度密切相关,也受到粘接剂色调及厚度的影响。Light+可明显改变高透型可切削复合材料修复体的遮色能力,而Neutral透明色调对修复体影响最小。高透型复合材料厚度、粘接剂色调及厚度、树脂背景色调对最终修复效果产生显着影响。当复合材料厚度为2.0mm时,黄色背景(B3色调)对修复体颜色影响最小;但棕黄色(A4色调)和深灰色(C4色调)对修复体产生临床明显的颜色改变。
刘静敏,吴少伟,杨宏海[5](2019)在《超薄不备牙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及前磨牙的存留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超薄不备牙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及前磨牙的留存率,同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在广州市东升医院口腔科接受超薄不备牙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及前磨牙80例(共450颗牙)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治疗后第6、12、18、24、30个月随访,观察患者前牙和前磨牙修复的留存率,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治疗后完成随访78例(共440颗牙),治疗后第6、12、18、24、30个月患者前牙和前磨牙修复留存率分别为100.0%、97.7%、95.5%、93.2%、90.9%,整体修复效果较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不当、不良习惯、前伸颌接触或正中颌接触、重度氟斑牙或重度四环素牙或重着色牙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OR=4.872、5.416、2.710、3.019,P=0.032、0.030、0.022、0.005)。结论超薄不备牙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及前磨牙的长期留存率较高,效果良好,而可能导致修复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使用不当、不良习惯等,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钱慧芬[6](2018)在《不同工艺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的光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不同加工工艺瓷贴面修复不同变色程度四环素牙的色彩学性能和半透性,为临床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热压铸造方法制作核瓷,在其表面分别堆塑透明瓷(TI1)和A3色体瓷(dentineA3),制作不同核饰瓷厚度铸瓷试件:饰瓷/核瓷厚度分别为0.25mm/0.25mm、0.50mm/0.25mm、0.25mm/0.50mm、0.50mm/0.50mm、0.25mm/0.75mm。用粉浆涂塑烧结法制作不同瓷层厚度的烤瓷试件:体瓷/遮色瓷厚度分别为 0.40mm/0.10mm、0.30/0.20mm、0.65mm/0.10mm、0.55mm/0.20mm。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试件在模拟四环素牙背景及黑白背景下的L*、a*、b*值,计算试件在模拟四环素牙背景上与背景颜色的色差△Eo01、与试件在白背景上色差△E002及其半透性参数TP值。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铸瓷试件:1.饰瓷厚度相同时,随核瓷厚度增加,色差△Eo01增加,AE002减小;核瓷厚度相同时,随饰瓷厚度增加,色差AE001增加,AE002减小。不同核瓷厚度组间色差值AEo01和AE002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瓷厚度与饰瓷厚度间有两因素交互作用;2.在不同四环素牙背景下,铸瓷试件的色差值△Eo01和△Eo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背景颜色从偏黄、浅灰、暗红、深灰至暗红色,色差值△E002依次增加;3.不同种类饰瓷的铸瓷试件间色差△Eo01和△E002均有显着差异(p<0.01),A3体瓷组AE002小于TI1组;4.随核瓷或饰瓷厚度增加,试件TP值均降低。不同核瓷厚度、不同饰瓷厚度组间T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烤瓷试件:1.在不同颜色四环素牙背景下,烤瓷贴面色差AE001有显着差异(P<0.01),色差△E002无显着差异(P>0.01);2.不同厚度烤瓷贴面修复不同变色程度四环素牙时的色差AE001有显着差异,色差AEo02无显着差异(P>0.01);不同制作工艺:1.总厚度相同时,烤瓷试件色差AE001大于铸瓷试件,色差值AE002小于铸瓷试件;2.总厚度相同时,铸瓷试件TP值大于烤瓷试件。[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1.铸瓷贴面核饰瓷厚度、基底颜色及饰瓷种类均显着影响其修复四环素牙的遮色性能和色彩匹配性;饰瓷厚度相同时,随核瓷厚度增加,遮色性能及色彩匹配性增加;核瓷厚度相同时,随饰瓷厚度增加,遮色性能及色彩匹配性增加;铸瓷贴面修复偏黄四环素牙时遮色性能与色彩匹配性最优,修复暗红四环素牙时色彩匹配性最差;饰瓷A3色铸瓷贴面色彩匹配性优于饰瓷TI1色铸瓷贴面。2.烤瓷贴面厚度及基底颜色显着影响其修复四环素牙的遮色性能。3.相同厚度瓷贴面,烤瓷贴面遮色性能及色彩匹配性均优于铸瓷贴面;铸瓷贴面半透性优于烤瓷贴面。
罗金标[7](2018)在《IPS E.max铸瓷贴面临床效果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189个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完成17年临床效果,以期为IPS e.max铸瓷贴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择了从2010年9月至2016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76例患者的189个前牙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均采用了IPS e.max热压铸瓷贴面进行修复,修复完成时间为17年不等。其中牙间隙28个贴面修复,牙体缺损58个贴面修复,牙体变色103个贴面修复。参考USPHS(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美国公共卫生机构)制定临床效果评价标准进行回访检查,以修复体完整度、修复体颜色、边缘适合性、邻边缘变色、继发龋、牙龈反应为指标,分临床优秀、临床良好、临床满意、临床不满意、临床差五个等级进行修复后临床效果评估。采用寿命表法对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体17年的存活率进行统计。结果1、在17年观察期内的临床检查和效果评估,发现有3例IPS e.max热压铸瓷贴面在初次戴入之后的1年至2年脱落,其中1例经过检查发现修复体完整,基牙无损坏,重新粘固后复查未有再次脱落发生;2例修复体脱落后损坏严重,重新制作后复诊检查无异常。6例贴面分别在修复完成后的4年至7年后出现牙龈局部充血或出现轻度结石,有探诊后点状出血现象。3例贴面在修复完成后的2年唇侧或近中切嵴发生局部崩瓷但不影响邻接关系,患者自己未发觉,局部进行调磨抛光处理,后续复诊检查时修复体完整性均未发生进一步损坏。2例修复体颜色、明暗度及透光度与邻牙不完全协调一致,但其明暗变化程度在正常范围内。1例修复体崩折,重新制作后复诊检查无异常。2、绝大多数IPS e.max热压瓷贴面修复体在修复体完整度、修复体颜色、边缘适合性、邻边缘变色、继发龋、牙龈反应等临床评估中达到了临床优秀的等级。其中修复体完整度检查中临床不满意及临床差为1.6%。3、IPS e.max热压铸瓷贴面17年的存活率分别为100%、99.4%、98.7%、98.7%、98.7%、98.7%、96.7%、96.7%。结论1、IPS e.max热压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有优秀的临床效果,在牙体变色(包括死髓变色牙、釉质矿化不全及氟斑牙等)、牙间隙以及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较为满意,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2、本研究对189例IPS e.max热压铸瓷贴面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时间为17年,更大病例样本量及更远期的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复查追踪。
李红[8](2017)在《超薄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超薄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前牙美容修复患者68例(共68颗患牙),按照修复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各34例。对照组行传统烤瓷贴面修复,观察组行超薄全瓷贴面修复。随访1 a后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1 a后观察组修复成功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薄全瓷贴面对前牙美容修复患者进行牙修复,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修复成功率。
陈斯雨,刘天爽[9](2017)在《超薄瓷贴面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评价超薄瓷贴面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名要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的患者按照牙色分为A组(四环素牙组)、B组(非四环素牙组),采用超薄瓷贴面进行修复。修复后1周,1年随访复查,根据改良Ryge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修复1周后A组患者对颜色满意的修复成功率76.39%,医师对颜色满意的修复成功率40.28%;B组医患对颜色满意度100%,两组医患对修复体满意度,患者高于医师,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复查,四环素牙组颜色满意度上明显低于非四环素牙组,两组在修复体完整度、边缘合适性、牙龈健康状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后敏感。结论:超薄瓷贴面对正常牙色的前牙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修复特殊牙色时,能改善基牙颜色,但修复后颜色较难预期。
张晨卉[10](2016)在《全瓷贴面在氟斑牙患者行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使用全瓷贴面对氟斑牙患者行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价值,为全瓷贴面的临床推广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门诊要求进行全瓷贴面修复的氟斑牙患者20例(60颗牙),对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比色后定好色彩,常规预备法预备牙体,制备模型,确定咬合关系后移送加工厂;备好的牙齿使用暂时修复体修复。选择IPS e.max铸瓷系统、variolink N粘结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前牙美容修复,并在修复后2周、6、12、24个月进行复查,根据CDA(California Dental Association)评价标准从瓷贴面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瓷贴面颜色、继发龋、术后敏感、牙龈反应、颜色满意程度等七个方面分四个级别对全瓷贴面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统计其修复成功例数。结果所有病例修复2周及6个月后复查率为100%,术后12个月复查全瓷贴面数56个,修复24个月后,复查全瓷贴面数26个。全瓷贴面修复术后2周有11.67%产生术后敏感反应,10.00%有轻度牙结石,6.67%出现牙龈反应。术后6个月有1.67%出现瓷贴面颜色改变,3.33%出现轻度牙结石。术后12个月有3.75%出现瓷贴面少量损害,5.36%瓷贴面颜色发生改变,1.79%出现继发龋,5.36%牙龈轻微红肿。瓷贴面修复术后24个月有7.69%患者瓷贴面边缘出现缺损,3.85%边缘轻微渗漏,但无牙髓症状和患牙敏感;7.69%出现瓷贴面颜色变化,7.69%患者患牙周围出现牙龈反应。术后24个月瓷贴面的完整度和颜色满意度达92.3%,边缘适合度达96.2%。术后2周成功治疗53例(93.33%),失败4例。修复6个月后,成功60例(100%)。修复12个月后,成功54例(96.43%),失败2例。修复24个月后,成功25例(96.15%),失败1例。结论1氟斑牙患者牙体颜色改变,可伴有不同程度釉质缺损,影响患者牙齿健康、咀嚼功能和容貌美观,对患者心理和社交等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对前牙美容修复常采用的方法有烤瓷冠修复、全瓷冠修复、贴面修复等,目前以贴面修复为主。2贴面技术中全瓷贴面的美学性能优于树脂贴面,应用更广,使用全瓷贴面对氟斑牙前牙进行美学修复,可以保留较多的牙体组织,较少刺激牙髓牙周组织,在保证活髓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恢复患牙的色泽和外形,远期修复效果好,修复体不易着色和变色;生物相容性好;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粘接强度高,临床效果理想,医患双方满意度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3全瓷贴面虽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要严格把握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病例。
二、光固化树脂与烤瓷贴面治疗四环素着色牙的疗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固化树脂与烤瓷贴面治疗四环素着色牙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瓷贴面和全瓷冠方法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材料及仪器 |
1.4 治疗方法 |
1.4.1 对照组 |
1.4.2 观察组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前牙修复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
3 讨 论 |
(2)微研磨联合居家漂白治疗氟斑牙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器械 |
1.2.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
2.2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3)氟牙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漂白术后满意度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4)不同背景及粘接剂色调对可切削复合材料颜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牙齿变色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超薄不备牙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及前磨牙的存留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留存率 |
2.2 修复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6)不同工艺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的光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一 核饰瓷厚度和背景颜色对铸瓷贴面光学性能的影响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实验二 饰瓷种类对铸瓷贴面光学性能的影响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实验三 遮色瓷层及体瓷厚度对烤瓷贴面光学性能的影响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IPS E.max铸瓷贴面临床效果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选择 |
2、器械设备与材料 |
3、临床操作方法 |
4、临床检查及疗效评价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超薄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修复成功率 |
2.2 生活质量 |
3 讨论 |
(9)超薄瓷贴面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方法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材料与设备 |
1.6 临床操作 |
1.7 修复后颜色满意度的评价 |
1.8 复诊与随访 |
1.9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修复后颜色满意度 |
2.2 修复后1年复查结果 |
2.3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3.1 瓷厚度与树脂粘接剂 |
3.2 备牙量 |
3.3 瓷块种类与制作工艺 |
3.4 基牙颜色 |
(10)全瓷贴面在氟斑牙患者行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个人简历 |
附录二: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光固化树脂与烤瓷贴面治疗四环素着色牙的疗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瓷贴面和全瓷冠方法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J]. 李黎,李敏. 人民军医, 2021(11)
- [2]微研磨联合居家漂白治疗氟斑牙的疗效观察[J]. 黄茜,李文妙,邢莉,文小俊. 中国现代医生, 2021(31)
- [3]氟牙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漂白术后满意度分析的研究[D]. 段平萱.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4]不同背景及粘接剂色调对可切削复合材料颜色的影响[D]. 苏妍.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5]超薄不备牙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及前磨牙的存留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刘静敏,吴少伟,杨宏海. 实用临床医学, 2019(10)
- [6]不同工艺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的光学性能研究[D]. 钱慧芬.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7]IPS E.max铸瓷贴面临床效果的回顾性研究[D]. 罗金标.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8]超薄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J]. 李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17(22)
- [9]超薄瓷贴面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评价[J]. 陈斯雨,刘天爽.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7(05)
- [10]全瓷贴面在氟斑牙患者行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D]. 张晨卉. 安徽医科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