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用于帧同步的单比特匹配滤波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朱继飞[1](2021)在《VDES系统可视化场景仿真和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繁荣,船舶数量与客货运航线不断增加,用于船舶监管和航路管制的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存在信息传输速率较慢、物理信道有限等缺陷,特别在船舶密集区域AIS广播消息的时隙冲突严重,从而导致对船舶的监管能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海上航行安全。传统的AIS系统已不能满足现代海上船舶监管的需求,新一代的VDES(VHF Data Exchange System)系统应运而生。VDES系统在保持原来AIS系统工作方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ASM信道和VDE信道,提升了信息传输速率,扩充了数据交互能力。但在相关建议书中VDES系统未对AIS系统做任何改进,在港口、河流出海口、近海等船舶密集区域AIS系统时隙冲突严重的问题并未解决。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航行安全消息等级分类的自适应信道选择方法,使用ASM和VDE中还未分配具体内容的逻辑信道发送低安全等级的AIS广播消息,从而有效降低时隙冲突概率。利用飞机和卫星接收船舶广播信号,掌握重点区域乃至全球船舶实时动态信息,为各类船只航行安全提供保障是现在和未来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但现有接收机大都不能满足星载场景下频偏和灵敏度的应用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对VDES物理层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星载场景抗大频偏、高灵敏度的VDES信号接收算法,并在硬件平台上对该算法进行了实现和测试。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AIS系统目前的时隙冲突问题,将广播消息根据与航行安全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分类,利用AIS系统终端可监听广播信道的能力,设定时隙冲突阈值,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信道选择方案。面向单密集小区、岸基接收以及星载接收等应用场景,对本文提出的自适应信道选择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给出了性能评估结果,对未来VDES系统接入协议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2)针对传统信号检测和帧同步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抗大频偏的基于相位变化量的信号检测算法,通过频率、相位估计,结合改进的ML相干解调算法,同时设计了以置信度标定为先验信息的纠错技术,提高了信号检测概率、降低了报文正确解调的信噪比门限。最后对以上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在不同信噪比和频偏时,针对VDES系统内多种调制方式的信号,均取得良好效果;(3)以VDES系统内的GMSK调制方式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抗大频偏高灵敏度接收方案进行了硬件实现,并使用KC705和AD9361搭建了测试平台,测试中使用矢量信号源产生信号,结果表明:在频偏±4kHz范围内,单时隙报文灵敏度达到-123.5dBm,双时隙报文灵敏度达到-122.4dBm。
张雄[2](2021)在《WCDMA通信信号的盲处理与干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WCDMA通信系统因为具备容量高、传输速率快与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而在移动通信、军事卫星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因WCDMA信号的特殊性给第三方侦查、分析和干扰带来巨大困难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WCDMA信号的结构特点,然后研究了非合作背景下的WCDMA下行信号小区搜索方案,最后设计了WCDMA的干扰波形并完成了部分干扰方案的外场试验。具体而言,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分析了WCDMA下行信号的产生过程,实现了基于协议的WCDMA下行信号小区搜索,分析了SCH、P-CPICH与P-CCPCH物理信道的结构与作用,利用P-CPICH的符号数据特性完成了信号的频率纠偏。(2)设计了非合作背景下基于盲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小区搜索方案。通过计算信号的四次方谱完成了WCDMA下行信号的载频估计。在主同步码(PSC)未知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分解的时隙盲同步算法,使用该算法有效估计了实侦信号的时隙起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PSC的产生过程估计了PSC生成式。在辅同步码及其分布未知、主扰码集已知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与基于GOLD码自相关特性的滑动相关方法,实现了信号的帧同步与主扰码的识别。对神经网络估计PN码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用改进后的方法估计了实侦的WCDMA下行信号的主扰码,估计正确率达到85%。(3)分别对WCDMA下行与上行链路的干扰波形进行了设计研究,并在某基地完成了部分方案的干扰试验。在WCDMA下行干扰部分,研究了PSC干扰、转发干扰与波形重构干扰这三种干扰方案,并选择了PSC干扰进行外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PSC干扰优于白噪声干扰约20dB。在WCDMA上行干扰部分,对资源占用式干扰、白噪声干扰与QPSK干扰进行了外场试验,结果表明白噪声干扰与QPSK干扰的效果接近,资源占用式干扰优于白噪声干扰8dB。
万嘉骏[3](2021)在《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TDMA系统基带处理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不易遭到破坏、可承载业务种类多等优点,在应急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不同应用场景往往需要不同的传输速率以承载差异化的服务,通信设备如果能够支持多速率传输和多调制方式的在线切换,将会使系统更具有通用性;TDMA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中,其具有单载频复用、无互调干扰、吞吐量高等优点,非常适合处理突发业务。因此本文拟设计一套支持多调制方式和多速率传输的TDMA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FPGA实现。而传统FPGA开发流程复杂、调试困难、开发门槛较高,如何使FPGA开发更加高效便捷是开发工具迭代升级的方向。本文以该系统的设计和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FPGA快速开发实际应用需求为背景,展开物理层协议的设计和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多模式TDMA系统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以工程实践为导向,探讨研究了系统中使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适用于短时突发信号的频偏估计和定时同步的常用算法、多速率信号处理常用模块的原理和结构、用于符号和相位同步跟踪的锁相环的基本原理等,为该系统的物理层协议设计奠定理论基础。2.多模式TDMA系统物理层协议设计与软件仿真。明确设计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给出了关键模块的设计思路和系统的整体方案。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信道编译码、调制解调、上下变频以及同步处理等主要模块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帧同步捕获、频偏估计、定时同步等模块进行软件仿真,确定关键参数、测试模块性能。最后对系统的整体流程进行仿真。经仿真验证,系统能够在15d B条件下帧同步捕获概率超过99%,频偏估计精度达到符号速率的万分之一。3.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图形化快速开发。根据TDMA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分析,确定其硬件结构和工作流程,使用System Generator和Verilog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发送和接收全过程各个模块的开发,包括信道编译码、调制解调、成型滤波匹配滤波、上下变频等模块,给出各模块实现的流程图和原理图,为系统的快速开发提供了解决途径。4.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和结果分析。将算法部署到FPGA上,设计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性测试包括内部数据回环测试和外部数据收发测试,均能够实现收发双方正常通信;性能测试包括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误码率测试和频偏估计测试,均能够满足系统设计的性能指标。
何奕正[4](2021)在《20Gbps太赫兹通信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太赫兹频段是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无线波段,具有通信和光学检测两方面的应用潜力,其高达数十GHz的可用带宽能应用于高速通信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无线通信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太赫兹通信已经成为无线通信行业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了一种零中频收发机物理层系统,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工作:第一,分析对比了典型的太赫兹变频调制方案。经过对比分析,零中频收发机凭借小体积、低成本等特点,被采用为本课题的射频调制方案。第二,分析了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同步技术和均衡技术。针对零中频收发机体系存在的IQ不平衡问题,明确了采用2-分支的频域自适应均衡器作为IQ校正算法的技术路线。第三,分析了20Gbps太赫兹通信链路的应用场景与需求,设计了通信链路的物理层方案。采用OFDM波形体系,16QAM的符号调制方式。仿真分析了时间同步方案和IQ校正方案。第四,在FPGA芯片上实现了太赫兹通信物理层。采用32路并行化结构完成数字信号处理,配备Virtex Ultra Scale+系列芯片,能满足吞吐率和资源消耗的需求。分析了时间同步和信道均衡器的实现模型。第五,在220GHz频段测试了链路性能。通信带宽为5.2GHz,数据速率达到20.8Gbps,在15m的通信距离下,EVM值为-18d B,误码率在10-6以下。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用于零中频收发机的太赫兹通信物理层,满足高达20Gbps的速率需求。论文工作为太赫兹无线通信提供了验证系统,经过工程实现得出研究成果,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其实验数据为太赫兹通信提供了支撑依据。
陈诚[5](2021)在《高动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关键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通信,通过将待传输信号的频带展宽,使其在抗噪声干扰、抗截获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因而被广泛的用于导航定位、勘探测量及军事、民事通信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通信条件变得愈加严苛,使得传统的扩频通信方法不再适用。另一方面,人们对通讯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对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动态通信环境中,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载波频率叠加了多普勒频率偏移量,并且偏移量随时间变化,迫使传统捕获算法捕获时间增长、捕获准确率下降,甚至不能正确的捕获到发送信号。因此,提出一种高动态情景下的高效率捕获算法至关重要。首先,本文从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原理入手,讲解了扩频接收机的捕获算法及实现形式,以及多普勒效应对接收机捕获效率的影响。从伪随机码相位和载波中心频率两个维度出发,分别研究了串行的二维搜索方法和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降维后的并行一维搜索算法(伪码相位并行搜索、载波频率并行搜索),从捕获效率与资源占用率上对比了上述三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捕获效率更高的,基于部分匹配滤波器(Partial Matched Filtering,PMF)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捕获算法。从原理上分析了其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并使用MATLAB进行了仿真说明。然后,本文借助FPGA平台完成了高动态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产生,以及基于PMF-FFT捕获方法的基带部分设计与实现。主要工作有:估计设计资源需求,完成FPGA芯片的选型;综合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背景及设计的复杂度,设定通信系统的具体设计参数;使用Quartus II软件进行各个模块的硬件描述,对设计进行综合、编译,生成仿真文件;使用Model Sim软件对设计成果进行验证,对不符合设计意图的部分进行修改和完善。选择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将各个模块组合成整个通信系统。最后,通过对整个通信系统的仿真测试与理论分析研究,得到了本设计基于PMF-FFT捕获方法的性能参数。本设计在载波偏移范围为±50 k Hz,多普勒一次变化率为20 k Hz/s的高动态环境下,能够正确捕获,且捕获时间不超过20.70 ms,虚警概率不超过0.003,达到预期指标。
庞苇[6](2021)在《基于树莓派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以软件无线电技术为主的实验仪器在无线通信实验教学中已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软件无线电平台存在硬件成本高昂、硬件学习难度大、实验场地固定等问题,对实验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阻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研究软件无线电和无线通信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树莓派和Simulink构建了一套新型、低成本、易用的软件无线电平台,完成了该平台的系统搭建、硬件实现和软件程序设计,不仅可以实现常见的数字通信系统,还能完成通信算法的原理性验证。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本文利用树莓派和Simulink自主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软件无线电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图片、文本信息基于声音信道的实时收发。基于无线通信原理,完成了BPSK、DPSK、DQPSK、8DPSK、16DPSK数字通信系统的程序设计和系统调试,重点研究了调制与解调、信号同步、脉冲成形与匹配滤波模块的设计,为软件无线电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范例。其次,研究5G中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和极化(Polar)码两种信道编译码技术、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并在树莓派上实现,通过文件传输实验的实测数据,比较了系统有无信道编译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此外,利用发射端的功率复用和接收端的串行干扰删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技术实现功率域NOMA的一发两收文件传输系统。最后,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系统喷泉码的跨层通信系统,应用层采用RFC5053标准中的系统喷泉码,物理层采用LDPC码,完成图片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实验结果分析,为基于系统喷泉码的跨层通信系统理论的应用提供实验支撑。
侯焕鹏[7](2020)在《基于星地信道特性的物理层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文中认为卫星通信网络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随着星地通信系统规模增加,卫星通信网络用户越来越多,星地通信安全越发重要。传统的基于密码学的计算安全,由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而面临挑战。物理层安全通过结合无线信道特性保障安全传输,因安全性高而备受关注。论文从物理层出发,研究和实现基于星地信道特性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加密通信等安全传输关键技术。论文首先对星地通信信道特性进行分析,相比于地面传输链路,星地传输链路具有高延迟和强衰减等特性。星地信道存在直射路径,主径衰落服从Rician分布,参考经典5径低轨卫星信道功率延迟分布参数,建立多抽头延时信道模型。接着论文对星地安全通信身份认证技术进行理论研究,包括基于信道特性和基于水印信息的身份认证技术。论文首先分析星地安全通信场景,由于信道具有互易性与唯一性,可以建立基于信道特性的二元假设检验模型,提取信道特征值后,计算多维检验统计量进行身份判决。论文对恒虚警概率条件和最小化代价函数条件下的认证检测门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并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信噪比10dB时认证率在90%以上。论文接下来研究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数字扩频水印身份认证,仿真验证典型信道条件下认证率、水印误码率和数据误码率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水印扩频码率越高和水印嵌入功率系数越大时,提取的水印误码率越低,相关性越高,认证性能越好。之后论文对星地安全通信密钥生成技术进行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密钥生成过程中信道探测、信号预处理、信道特征量化、密钥协商和保密增强等模块的经典算法。对于信道特征值降噪预处理,论文主要分析了基于有效路径选择和改进小波变换的两种算法处理前后密钥不一致率(Key Different Rate,KDR)变化,仿真结果显示对信道特征值降噪预处理后初始KDR降低5%以上。之后论文仿真验证了经典量化与协商量化算法和基于交互信息与基于纠错编码的密钥协商算法的性能,结果显示等概率量化随机性高,复杂度低,基于纠错编码协商的方式交互信息少,实现简单。在物理层安全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基础上,论文基于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和软件无线电平台USRP(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搭建了星地安全通信半实物试验平台,针对系统同步、身份认证、密钥生成等关键模块进行设计、仿真及实现。实物连接后测试结果证明,因非法方Eve信道与合法方Alice和Bod之间信道不一致,无法主动攻击和窃取信息,合法接收方识别发送方身份,业务数据得以安全传输。身份认证和密钥生成相关的实际测试性能曲线与理论仿真性能曲线差距在1dB以内,验证了星地安全通信系统具有身份识别和加密通信功能。
谭吉锋[8](2020)在《多制式键控水下光通信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人们对海洋所蕴含的资源也越来越重视。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无法脱离通信技术的支持,水下通信的技术手段主要分为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其中有线通信受限于线缆特性无法灵活应用,而无线通信手段更为灵活且易于基站拓展。相较于传统的水声通信,水下光通信的通信速率更高,同时为适应水下复杂光信道,通信制式应适时变换才能提供性能最高的水下光通信系统。基于此种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多制式键控水下光通信系统。本文研究了水下光通信信道特性,通过对海水中纯海水、黄色物质以及叶绿素等成分对光子传输过程中的吸收以及散射的影响,证实在波长450~550 nm之间的蓝绿光在海水中衰减系数最小。并利用蒙特卡罗法对水下光信道的特性进行仿真,从而验证以蓝绿光为载波的水下光通信系统实施的可能性。本文对水下光通信算法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编码技术、交织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以及帧同步技术的研究及仿真计算,获得多种编码及调制方式下水下光通信算法的理论基础。其中编码方式选择正反码、循环码以及卷积码,调制方式选择OOK(On-Off Keying,OOK)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调制、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以及Chirp调制,采用集中插入式帧同步技术,完成对多制式下水下光通信信号物理层的构建。本文对水下光通信系统的硬件及程序系统进行设计。硬件系统是基于STM32F1处理器实现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显示模块、存储模块、按键输入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等外设模块的设计。在程序系统中,通过通信算法程序模块的设计实现了水下光通信系统信号物理层部分的构建与解析,利用按键输入模块对通信方式及通信参数进行选择,从而实现多制式键控水下光通信系统。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可以将通信信号解析结果传输入上位机中进行误信率计算,实现了水下光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本文结合实际使用环境对所设计的多制式键控水下光通信系统进行测试,实验水槽长7 m,通信速率步进提升,对12种制式下不同通信速率逐一进行测试。从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可以保证在低误信率的前提下实现正常的文本信息传输,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在不同信道下不同的通信制式可以有效提升系统性能。
吴博[9](2020)在《多波束突发卫星通信系统中高速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提高卫星通信的灵活性,增强适应地面业务动态变化的能力,面向多波束卫星的跳波束机制作为一种关键技术已经被定义在第二代数字卫星广播标准扩展版(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Satellite Second Generation Extensions,DVB-S2X)当中。近年来,高通量卫星的通信容量已经达到数百Gbps,传统串行处理方式受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时钟速率限制难以实现数据高速解调,使得并行降速处理成为必要,但是并行化处理不仅带来复杂度成倍增加问题,而且对同步算法的并行化设计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本文针对多波束卫星系统下高速调制解调器的实现,重点研究适用于突发系统的高速解调技术。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为了验证跳波束机制的可行性,本文设计并研制了适用于跳波束系统的串行解调器,并对系统级联性能进行测试及分析,进而得出限制大带宽突发通信系统实现的瓶颈技术,作为本文后续研究重点。接着,针对串行接收机通信容量低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突发系统的高速并行解调架构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针对系统宽带突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频域并行帧同步算法并通过公式推导证明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针对现有并行匹配滤波器阶数低的缺点,本文实现了一种16路并行241阶匹配滤波简化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阶APSK调制方式下该结构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曲线与理论曲线几乎重合,基本无性能损失。第二,为了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采用的高阶调制和低滚降因子成型技术使得现有并行定时恢复环路定时抖动较大。针对上述问题,论文首先引入Gardner算法的S曲线分析其在上述系统中性能恶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零定时抖动条件提出了两种增加预滤波的并行定时恢复结构并对比分析两者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阶APSK调制方式下,提出的并行定时恢复结构能够有效消除算法自噪声特性引起的定时抖动。其次,为了加快环路收敛速度,论文提出了一种快速收敛定时恢复算法,该算法能够在环路初始阶段精确估计定时偏差并保持跟踪,避免了环路迭代过程造成突发帧数据丢失。第三,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速突发系统的载波恢复结构。该结构首先利用提出的基于数据辅助的并行频偏估计算法进行粗频偏纠正,然后利用并行判决引导(Decision-Directed,DD)算法进一步跟踪剩余载波偏差。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并行频偏估计算法能够捕获0.5倍符号速率的载波频偏且具有较低的归一化均方误差。通过对并行DD算法在高阶APSK下仿真可知,并行化的处理方式使得环路频偏捕获范围变小,但是在相同时钟速率下成倍提升了系统的吞吐率。
陈安旭[10](2020)在《Link 16数据链物理层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验证》文中认为Link 16战术数据链是美军和北约诸国现役使用最广泛的通用数据链,其大量装配于海陆空三军。在当前及未来的战争中,数据链将成为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保障战术数据交换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战争主动权的获取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研究Link 16数据链物理层关键技术对我军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Link 16物理层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具体工作如下:(1)Link 16网络中的跳频技术研究。跳频技术的研究包括两方面,跳频图案和跳频同步。本文根据Link 16网络中跳频图案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L-G模型的高均匀性宽间隔跳频图案构造方法,用于在未来对Link 16的侦测和干扰的研究中,使用此跳频图案构造方法生成具有Link 16特征的信号。同时设计了两种跳频同步方案,即低硬件实现复杂度的单LO串行同步方案和高同步概率的多LO协作并行同步方案。仿真表明,所提出的跳频图案构造方法性能优异,两种跳频同步方案在低信噪比环境下也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能。(2)JU中的接收基带处理算法研究。基带处理算法研究包括四个方面,即:时隙捕获、时隙时间同步、数据脉冲载波同步和数据脉冲解调解扩。首先仿真分析了现有信号检测研究成果,然后针对Link 16信号场景,提出了基于连续差分判决相关运算的MSK信号检测算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脉冲捕获策略。同时,基于已有的帧同步研究结论,推导了脉冲型信号的二次相关帧同步算法,并在此算法的基础上改进得到两种高倍过采样定时同步算法。在信号解调解扩方面,针对独立解调解扩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种联合ML-CCSK信号解调解扩算法,该算法能进一步逼近扩频增益。最后,总结一套接收基带信号处理算法,通过仿真表明,在信噪比不低于-3.46dB时,此套算法的误符号率不高于10-3,满足JTIDS/MIDS的灵敏度要求。(3)接收基带算法的硬件实现与测试。首先,采用AD9361、FPGA和DSP对基带处理算法进行实现,给出算法在验证平台的实现过程。然后利用信号源生成不同信道环境下的Link 16射频信号传输到硬件实现平台中测试误符号率,测试结果表明,接收机灵敏度可达-98.8dBm,满足JTIDS/MIDS在所有工作模式下的灵敏度要求。
二、一种用于帧同步的单比特匹配滤波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用于帧同步的单比特匹配滤波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VDES系统可视化场景仿真和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VDES系统基础 |
2.1 VDES系统架构 |
2.2 VDES信道频率划分 |
2.3 VDES系统接入协议介绍 |
2.3.1 VDES系统工作流程 |
2.3.2 SOTDMA协议 |
2.4 VDES物理层关键技术 |
2.4.1 AIS链路 |
2.4.2 ASM链路 |
2.4.3 VDE链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的信道选择和可视化场景仿真 |
3.1 VDES消息类型 |
3.1.1 ASM消息类型 |
3.1.2 VDE消息类型 |
3.2 自适应的信道选择设计方案 |
3.2.1 消息分类 |
3.2.2 自适应信道选择 |
3.3 基于自适应信道选择的场景仿真 |
3.3.1 单个密集小区场景仿真 |
3.3.2 基于岸基场景仿真 |
3.3.3 星载环境场景仿真 |
3.4 基于场景仿真的可视化数据展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DES信号接收算法研究 |
4.1 VDES系统信号的产生 |
4.2 信号检测 |
4.2.1 匹配滤波检测算法 |
4.2.2 循环特征检测算法 |
4.2.3 能量检测法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4.3 帧同步 |
4.3.1 经典帧同步算法 |
4.3.2 抗大频偏的基于相位变化量的信号检测算法 |
4.4 频率相位估计 |
4.4.1 信息相位剥离 |
4.4.2 经典频率相位估计方法 |
4.4.3 FFT |
4.4.4 仿真结果分析 |
4.5 信号解调 |
4.5.1 非相干检测算法 |
4.5.2 基于高精度频偏估计的ML解调算法 |
4.5.3 QAM的相干解调方法 |
4.6 检错与纠错 |
4.6.1 CRC校验原理 |
4.6.2 基于置信度标定的强力纠错算法 |
4.7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DES信号接收算法测试 |
5.1 测试平台介绍 |
5.2 硬件模块功能介绍 |
5.2.1 AD9361 芯片配置 |
5.2.2 FPGA模块介绍 |
5.3 硬件验证测试 |
5.3.1 测试环境 |
5.3.2 不同频偏下的灵敏度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WCDMA通信信号的盲处理与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WCDMA系统 |
1.2.2 载频估计与码估计 |
1.2.3 针对WCDMA的干扰技术 |
1.3 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WCDMA下行信号的解析 |
2.1 WCDMA下行信号结构 |
2.2 小区搜索 |
2.2.1 时隙同步 |
2.2.2 帧同步 |
2.2.3 主扰码识别 |
2.2.3.1 导频信道浅析 |
2.2.3.2 下行链路扰码 |
2.2.3.3 主扰码识别 |
2.3 频率纠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CDMA下行信号的盲处理技术研究 |
3.1 载频估计 |
3.2 时隙盲同步 |
3.2.1 特征分解 |
3.2.2 基于特征分解的时隙同步 |
3.2.2.1 基于最大特征值的峰值搜索 |
3.2.2.2 基于最大与次大特征值之差的峰值搜索 |
3.2.3 主同步码估计 |
3.3 已知主扰码集的帧同步与主扰码识别 |
3.3.1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 |
3.3.1.1 神经网络概述 |
3.3.1.2 数据集与网络的构建 |
3.3.1.3 帧同步与主扰码识别 |
3.3.2 基于GOLD码自相关特性的滑动相关方法 |
3.4 主扰码估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CDMA信号的干扰技术研究 |
4.1 WCDMA下行链路干扰 |
4.1.1 主同步码干扰 |
4.1.2 转发干扰 |
4.1.3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波形重构干扰 |
4.1.3.1 生成对抗网络 |
4.1.3.2 波形重构干扰 |
4.2 WCDMA上行链路干扰 |
4.2.1 随机接入过程 |
4.2.2 资源占用式干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TDMA系统基带处理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文章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多模式TDMA系统物理层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频偏估计 |
2.2.1 Fitz算法 |
2.2.2 L&R算法 |
2.2.3 Kay算法 |
2.2.4 M&M算法 |
2.3 定时同步 |
2.3.1 基于数据辅助的前向估计定时同步算法 |
2.3.2 基于插值的闭环同步算法 |
2.4 多速率信号处理 |
2.4.1 CIC滤波器 |
2.4.2 HB滤波器 |
2.5 锁相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模式TDMA系统物理层设计与仿真 |
3.1 引言 |
3.2 设计目标 |
3.2.1 技术指标 |
3.2.2 需求分析 |
3.3 关键模块设计思路 |
3.3.1 传输协议设计 |
3.3.2 同步方案设计 |
3.3.3 对多种传输模式的支持 |
3.3.4 系统整体结构 |
3.4 传输协议设计 |
3.4.1 帧结构 |
3.4.2 CRC校验 |
3.4.3 扰码 |
3.4.4 信道编码 |
3.4.5 星座映射 |
3.4.6 成型滤波 |
3.5 多速率方案设计 |
3.5.1 上变频模块 |
3.5.2 下变频模块 |
3.6 同步方案设计 |
3.6.1 整体同步方案 |
3.6.2 帧同步捕获模块 |
3.6.3 频偏估计模块 |
3.6.4 定时误差与相差初始捕获模块 |
3.6.5 符号与相位同步跟踪模块 |
3.7 仿真与分析 |
3.7.1 帧同步捕获仿真 |
3.7.2 频偏估计仿真 |
3.7.3 定时同步仿真 |
3.7.4 系统整体仿真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模式TDMA系统物理层实现 |
4.1 引言 |
4.2 System Generator简介 |
4.2.1 System Generator优缺点 |
4.2.2 System Generator开发流程 |
4.3 发送端实现 |
4.3.1 Data_src模块 |
4.3.2 CRC模块 |
4.3.3 分帧处理模块 |
4.3.4 加扰模块 |
4.3.5 TPC编码模块 |
4.3.6 调制模块 |
4.3.7 加传输开销模块 |
4.3.8 SRRC模块 |
4.3.9 DUC模块 |
4.4 接收端实现 |
4.4.1 帧同步捕获模块 |
4.4.2 频偏估计和校正模块 |
4.4.3 定时误差与相差初始捕获模块 |
4.4.4 符号和相位同步跟踪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验证及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硬件平台简介 |
5.2.1 ZCU102 开发板 |
5.2.2 MZ7100FA开发板 |
5.2.3 DAQ2 FMC子卡 |
5.2.4 板间互联设计 |
5.2.5 板内模块接口设计 |
5.3 功能测试分析 |
5.3.1 内部递增序列收发测试 |
5.3.2 外部数据源收发测试 |
5.4 性能测试分析 |
5.4.1 系统误码率测试 |
5.4.2 频偏估计测试 |
5.5 资源消耗分析 |
5.5.1 System Generator与 Verilog开发资源消耗对比 |
5.5.2 系统整体资源消耗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20Gbps太赫兹通信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现状 |
2.1 引言 |
2.2 典型的收发机结构 |
2.2.1 数字中频收发机 |
2.2.2 双载波收发机 |
2.2.3 零中频收发机 |
2.3 OFDM技术 |
2.4 同步技术 |
2.4.1 载波同步技术 |
2.4.2 采样时钟同步技术 |
2.4.3 帧同步技术 |
2.5 信道均衡技术 |
2.5.1 频域LMS算法 |
2.5.2 IQ不平衡及其补偿方法 |
2.6 小结 |
第三章 太赫兹物理层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物理层需求分析 |
3.2.1 应用场景分析 |
3.2.2 速率需求与分析 |
3.2.3 性能需求与分析 |
3.3 物理层方案设计 |
3.3.1 总体方案设计 |
3.3.2 帧格式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太赫兹物理层信号处理关键技术 |
4.1 引言 |
4.2 时间同步技术 |
4.2.1 一种适用于高速通信的时间同步方法 |
4.2.2 时间同步算法实现模型 |
4.2.3 时间同步算法仿真测试 |
4.3 IQ校正技术 |
4.3.1 IQ校正算法实现模型 |
4.3.2 IQ校正算法仿真测试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太赫兹无线通信测试与分析 |
5.1 工程实现平台 |
5.2 基带系统回环测试 |
5.2.1 测试场景与分析 |
5.2.2 发射信号功率谱测试 |
5.2.3 基带回环性能测试 |
5.2.4 步长调节功能测试 |
5.3 太赫兹频段测试 |
5.3.1 测试场景与分析 |
5.3.2 接收信号功率谱测试 |
5.3.3 太赫兹通信链路性能测试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贡献 |
6.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高动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关键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内容结构及写作安排 |
第二章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介绍 |
2.1 扩频通信系统介绍 |
2.1.1 扩频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2 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
2.1.2.1 处理增益 |
2.1.2.2 干扰容限 |
2.1.3 扩频系统的特点 |
2.1.4 扩频系统的分类 |
2.2 伪随机码的特点 |
2.2.1 m序列的产生 |
2.2.2 m序列的特点 |
2.3 直接序列扩频基本原理 |
2.3.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架构 |
2.3.2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抗干扰能力 |
2.4 码间抗干扰技术 |
2.4.1 基带传输系统 |
2.4.2 码间干扰及消除方法 |
2.4.3 成形滤波器 |
2.4.3.1 升余弦脉冲滤波器 |
2.4.3.2 平方根升余弦脉冲滤波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动态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关键算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多普勒频移对接收机的影响 |
3.3 高动态直接序列扩频捕获算法研究 |
3.3.1 线性搜索算法 |
3.3.2 并行搜索算法 |
3.3.2.1 并行频率搜索 |
3.3.2.2 并行伪码相位搜索 |
3.3.3 传统捕获方法总结 |
3.3.4 基于PMF-FFT的捕获方法 |
3.3.4.1 数字部分匹配滤波器 |
3.3.4.2 PMF-FFT捕获算法原理 |
3.4 高动态直接序列扩频跟踪原理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动态捕获模块的FPGA设计与仿真验证 |
4.1 设计方案 |
4.1.1 FPGA简介 |
4.1.2 FPGA选型 |
4.1.3 设计中使用软件 |
4.2 测试模块设计 |
4.2.1 信息数据的产生 |
4.2.2 m序列发生器 |
4.2.3 扩频编码方式 |
4.2.4 成形滤波器设计 |
4.2.5 模拟高动态载波的生成 |
4.3 基于PMF-FFT的捕获模块设计 |
4.3.1 下变频与基带滤波器设计 |
4.3.2 部分匹配滤波器的设计 |
4.3.3 FFT模块仿真测试 |
4.3.4 捕获门限的确定 |
4.3.5 整个捕获系统的设计总结 |
4.4 高动态下捕获模块性能参数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贡献及总结 |
5.2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主要FPGA设计程序及其说明 |
A.1 设计顶层模块 |
A.2 扩频调制模块 |
A.3 解扩频模块 |
A.4 m序列产生模块 |
A.5 部分匹配滤波与FFT捕获模块 |
A.6 峰值判决模块 |
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
(6)基于树莓派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数字通信系统相关技术原理 |
2.1 调制与解调原理 |
2.2 信号同步原理 |
2.3 编译码原理 |
2.3.1 LDPC码原理 |
2.3.2 Polar码原理 |
2.4 系统喷泉码原理 |
2.4.1 系统Raptor编码 |
2.4.2 系统Raptor译码 |
2.5 NOMA技术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树莓派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与实现 |
3.1 树莓派及其系统环境 |
3.1.1 树莓派开发板 |
3.1.2 树莓派系统环境 |
3.2 软件无线电平台总体设计 |
3.3 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3.4 系统软件平台及开发环境配置 |
3.4.1 系统软件平台 |
3.4.2 开发环境及网络配置 |
3.5 BPSK数字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
3.5.1 系统发射端设计 |
3.5.2 系统接收端设计 |
3.5.3 实验结果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树莓派的文件传输系统 |
4.1 编译码模块设计 |
4.1.1 LDPC码实现 |
4.1.2 Polar码实现 |
4.2 基于树莓派的差分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
4.2.1 DPSK数字通信系统 |
4.2.2 DQPSK数字通信系统 |
4.2.3 8DPSK数字通信系统 |
4.2.4 16DPSK数字通信系统 |
4.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树莓派的NOMA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系统喷泉码的跨层通信系统设计 |
5.1 总体设计 |
5.2 系统发射端设计 |
5.2.1 拆分数据包 |
5.2.2 Raptor编码设计 |
5.2.3 CRC校验 |
5.2.4 物理层编码与调制 |
5.3 系统接收端设计 |
5.3.1 数据包校验 |
5.3.2 Raptor译码设计 |
5.4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星地信道特性的物理层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物理层安全技术发展 |
1.2.1 物理层身份认证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物理层密钥生成技术研究现状 |
1.3 星地通信信道综述 |
1.3.1 星地信道传输特性 |
1.3.2 星地通信信道模型 |
1.4 论文的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星地信道特性的物理层身份认证技术研究 |
2.1 物理层身份认证技术综述 |
2.1.1 身份认证方案综述 |
2.1.2 身份认证总体流程 |
2.2 基于信道特性的身份认证 |
2.2.1 基于假设检验的认证模型 |
2.2.2 多种认证检测门限理论分析及推导 |
2.3 基于水印信息的身份认证 |
2.3.1 基于扩频的水印认证原理 |
2.3.2 基于OFDM的扩频水印认证方案设计 |
2.4 身份认证仿真及分析 |
2.4.1 典型信道条件下基于信道特性的认证性能分析 |
2.4.2 典型信道条件下基于水印信息的认证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星地信道特性的物理层密钥生成技术研究 |
3.1 密钥生成技术综述 |
3.1.1 密钥生成流程 |
3.1.2 密钥生成性能评价指标 |
3.2 密钥生成关键技术研究 |
3.2.1 信道探测 |
3.2.2 信号预处理 |
3.2.3 信道量化 |
3.2.4 密钥协商 |
3.2.5 保密增强 |
3.3 密钥生成仿真及分析 |
3.3.1 信号预处理算法仿真 |
3.3.2 信道量化算法仿真 |
3.3.4 密钥协商算法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理层安全通信系统实现 |
4.1 物理层安全通信系统试验台介绍 |
4.1.1 LabVIEW及 USRP简介 |
4.1.2 物理层安全通信系统实现原理 |
4.2 物理层安全通信系统关键模块设计 |
4.2.1 系统帧结构设计 |
4.2.2 系统同步设计 |
4.2.3 身份认证方案设计 |
4.2.4 密钥生成方案设计 |
4.3 物理层安全通信系统测试 |
4.3.1 系统参数 |
4.3.2 测试环境 |
4.3.3 测试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工作及贡献 |
5.2 下一步工作建议及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多制式键控水下光通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下光通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水下光通信制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水下光通信系统理论分析 |
2.1 水下光信道分析 |
2.1.1 水下光传输特性理论分析 |
2.1.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水下光信道特性研究 |
2.2 水下光通信算法 |
2.2.1 水下光通信编码信道编码算法 |
2.2.2 交织技术 |
2.2.3 水下光通信调制算法 |
2.2.4 调制方式比较 |
2.2.5 帧同步技术 |
2.3 通信算法仿真 |
2.3.1 编码性能仿真 |
2.3.2 调制性能仿真 |
2.3.3 通信系统性能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下光通信系统硬件设计 |
3.1 水下光通信系统硬件介绍 |
3.2 通用模块设计 |
3.2.1 电源模块设计 |
3.2.2 处理器模块设计 |
3.2.3 显示模块及串口模块设计 |
3.3 发射机模块设计 |
3.3.1 按键模块设计 |
3.3.2 发射机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3.3.3 发射机驱动模块设计 |
3.3.4 发射机光源参数选择 |
3.4 接收机模块设计 |
3.4.1 存储模块设计 |
3.4.2 接收机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3.4.3 接收机传感器参数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下光通信软件系统设计及实验测试 |
4.1 水下无线光通信软件系统介绍 |
4.2 发射机软件系统设计 |
4.2.1 按键输入模块程序设计 |
4.2.2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4.2.3 发射机通信算法设计 |
4.2.4 DAC转换模块程序设计 |
4.3 接收机软件系统设计 |
4.3.1 ADC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4.3.2 接收机通信算法设计 |
4.3.3 存储模块程序设计 |
4.3.4 串口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4 通信系统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多波束突发卫星通信系统中高速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数字解调架构 |
1.2.2 符号定时恢复技术 |
1.2.3 载波恢复技术 |
1.3 工作内容及创新成果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高速并行解调架构研究 |
2.1 串行解调器设计及硬件实现 |
2.2 串行解调器性能分析 |
2.3 基于APRX的高速并行解调架构 |
2.4 提出的针对突发系统的高速并行解调架构 |
2.4.1 并行路数及FFT点数选择 |
2.4.2 提出的频域并行帧同步算法 |
2.4.3 频域匹配滤波的实现原理及简化 |
第三章 高速并行定时恢复算法研究 |
3.1 并行定时恢复结构 |
3.1.1 定时相偏的频域纠正原理 |
3.1.2 定时频偏的纠正原理 |
3.1.3 串行和并行定时同步计算复杂度分析 |
3.2 定时估计算法研究及并行实现 |
3.2.1 O&M算法及其并行实现 |
3.2.2 快速收敛定时恢复算法 |
3.3 提出的增加频域预滤波的并行定时恢复结构 |
3.3.1 提出的并行定时恢复结构 |
3.3.2 并行定时恢复结构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四章 高速并行载波恢复算法研究 |
4.1 常用载波恢复算法研究 |
4.1.1 DD算法 |
4.1.2 基于FFT的粗频偏估计算法 |
4.1.3 基于FFT的谱线内插算法 |
4.2 针对突发系统的并行载波恢复结构设计 |
4.2.1 提出的基于数据辅助的并行频偏估计结构 |
4.2.2 并行载波相位跟踪结构 |
4.3 提出的并行载波恢复算法仿真 |
4.3.1 基于数据辅助的并行频偏估计算法仿真 |
4.3.2 并行载波相位跟踪结构仿真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Link 16数据链物理层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LINK 16 简介及其物理层波形技术 |
2.1 LINK 16 简介 |
2.1.1 JTIDS/MIDS TDMA架构 |
2.1.2 系统定时与网同步 |
2.1.3 通信模式 |
2.1.4 接入方式 |
2.2 物理层波形技术 |
2.2.1 消息类型 |
2.2.2 时隙构成 |
2.2.3 数据消息打包结构 |
2.2.4 传输信号波形生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INK 16 中的跳频图案和跳频同步研究与仿真验证 |
3.1 跳频技术原理简介 |
3.2 跳频图案设计 |
3.2.1 跳频图案性能检验 |
3.2.1.1 汉明性 |
3.2.1.2 均匀性 |
3.2.1.3 随机性 |
3.2.2 跳频序列构造方法 |
3.2.3 基于L-G模型的高均匀性宽间隔跳频图案构造方法 |
3.2.4 仿真验证 |
3.2.4.1 均匀性 |
3.2.4.2 汉明性 |
3.2.4.3 随机性 |
3.3 跳频同步方案 |
3.3.1 低硬件实现复杂度的单LO串行同步方案 |
3.3.1.1 同步捕获 |
3.3.1.2 同步锁定 |
3.3.1.3 同步总结 |
3.3.2 高同步概率的多LO协作并行同步方案 |
3.3.2.1 同步捕获 |
3.3.2.2 同步锁定 |
3.3.3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INK 16 基带接收信号算法研究与仿真验证 |
4.1 研究思路概述 |
4.2 LINK 16 物理层信号模型 |
4.3 时隙捕获 |
4.3.1 脉冲信号检测 |
4.3.1.1 二次相关检测算法 |
4.3.1.2 基于连续差分判决相关运算的MSK信号检测算法 |
4.3.1.3 仿真验证 |
4.3.2 通信模式2 和通信模式4 下的并行时隙捕获策略 |
4.4 时隙时间同步 |
4.4.1 帧同步 |
4.4.1.1 基于ML准则下的脉冲型信号帧同步算法 |
4.4.1.2 基于二次相关运算的帧同步算法 |
4.4.1.3 仿真验证 |
4.4.2 定时同步 |
4.4.2.1 ALG1和ALG2 定时同步算法 |
4.4.2.2 基于Walsh信号空间分解的ML定时估计算法 |
4.4.2.3 基于高倍过采样的二次相关类定时同步算法 |
4.4.2.4 仿真验证 |
4.5 数据脉冲载波同步 |
4.5.1 基于接收信号自相关运算的载波估计算法 |
4.5.2 FFT算法 |
4.5.3 仿真验证 |
4.6 数据脉冲解调解扩 |
4.6.1 复差分解调算法 |
4.6.2 最佳ML相干解调算法 |
4.6.3 联合ML-CCSK解调解扩算法 |
4.6.4 仿真验证 |
4.7 算法灵敏度评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信模式4下的接收算法硬件实现和测试 |
5.1 验证平台介绍 |
5.2 接收机实现 |
5.2.1 AD9361 芯片配置 |
5.2.2 FPGA端功能实现 |
5.2.3 DSP端功能实现 |
5.3 硬件验证测试 |
5.3.1 测试环境介绍 |
5.3.2 JTIDS/MIDS终端灵敏度要求 |
5.3.3 误符号率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四、一种用于帧同步的单比特匹配滤波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VDES系统可视化场景仿真和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D]. 朱继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WCDMA通信信号的盲处理与干扰技术研究[D]. 张雄.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TDMA系统基带处理设计与实现[D]. 万嘉骏.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20Gbps太赫兹通信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D]. 何奕正.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高动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关键算法研究与实现[D]. 陈诚.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树莓派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D]. 庞苇. 兰州大学, 2021(09)
- [7]基于星地信道特性的物理层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D]. 侯焕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8]多制式键控水下光通信系统设计[D]. 谭吉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9]多波束突发卫星通信系统中高速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 吴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Link 16数据链物理层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验证[D]. 陈安旭.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