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新型的种植项目——生物农药原料除虫菊的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梅[1](2020)在《桃蚜对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桃蚜(Myzuspersicae)是世界范围内危害经济作物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除了对作物造成直接损害,还可以通过传播植物病毒病对作物造成间接损害。当前,化学防治仍是桃蚜防治的主要策略,但由于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已使桃蚜对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和新烟碱类等在内的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在此背景下,新型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将为桃蚜有效防治提供保障。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作为三种新型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包括桃蚜在内的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在桃蚜综合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三种杀虫剂对桃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同时阐释了亚致死效应的生理代谢机制,并挖掘出三种杀虫剂作用下桃蚜的差异性基因。从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及基因水平揭示了桃蚜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作用机制,全面评价了三种新型杀虫剂对桃蚜的潜在影响,为三种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及减缓其抗性发展、延长药剂使用寿命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短期(24 h)处理桃蚜四龄若虫,均可显着降低桃蚜染毒个体(F0代)的繁殖量和寿命,这种不利影响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着的增强。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以及氟啶虫胺腈LC10处理组均可缩短染毒个体子代(F1代)的发育历期及产卵前期,表现出明显的发育刺激作用;氟啶虫胺腈LC30处理组可使F1代发育速度减缓,生殖力显着降低。从种群参数上看,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LC10和LC30处理组以及氟啶虫胺腈LC10处理组亚致死浓度胁迫,会促进桃蚜子代种群的增长,表现为内禀增长率显着升高,平均世代显着缩短;但氟啶虫胺腈LC30处理组桃蚜子代种群的增长受到严重的制约,表现为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显着降低,而平均世代周期延长。终上所述,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及氟啶虫胺腈LC10剂量均可引起桃蚜种群的毒物兴奋效应,但氟啶虫胺腈LC30剂量处理可显着抑制桃蚜种群增长。2.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作用下,桃蚜的扩散行为均受到明显的刺激,但不同药剂引起的扩散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处理组,亚致死浓度作用下桃蚜的扩散能力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显着增强,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但利用氟吡呋喃酮LC10和LC30浓度处理桃蚜,在相同的作用时间内(除了2 h),桃蚜的扩散行为无显着性差异。桃蚜扩散能力的增强可能是生物体应对神经毒剂的反应,也可能是桃蚜应对不良环境的忌避作用,这一行为将有利于桃蚜逃离不利的生存环境,重新建立种群,这对害虫防治是十分不利的。3.在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作用下,桃蚜体内的靶标酶和解毒酶活性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应激反应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乙酰胆碱酯酶(ACh E),三种杀虫剂均表现出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氟吡呋喃酮和氟啶虫胺腈均表现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作用,且随作用时间延长,ACh E活性降低,而环氧虫啶供试浓度均会显着诱导ACh E活性,且随作用时间延长,活性升高;对于羧酸酯酶(Car E),氟吡呋喃酮和氟啶虫胺腈处理组酶活力均受到显着的抑制,而环氧虫啶处理组Car E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表现出一定的诱导作用;三种杀虫剂对桃蚜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药剂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强;氟吡呋喃酮LC10浓度处理后,桃蚜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LC30浓度处理组桃蚜体内的MFO活性受到显着抑制,而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处理,桃蚜体内MFO随作用时间延长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处理,也会使桃蚜体内MFO活性升高,但LC10浓度处理MFO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而LC30浓度处理MF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上述结果说明除了GSTs,其他三种酶均参与了桃蚜的解毒代谢过程,但各种酶在解毒不同杀虫剂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完全一致。4.利用GC-MS方法测定了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下桃蚜体内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三种杀虫剂均会使桃蚜体内总脂肪酸含量显着降低,总糖含量显着升高,但各处理组脂肪酸及单糖组成及含量间存在显着的差异。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胁迫,会显着降低桃蚜体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氟啶虫胺腈LC10浓度处理游离氨基酸种类及总氨基酸含量均会显着降低,而LC30浓度处理游离氨基酸种类及总氨基酸含量均会显着升高。表明桃蚜体内脂肪、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有可能参与了杀虫剂的降解及代谢过程。5.为了探明桃蚜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的作用机制,本文对7组虫体样本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共得到145.24Gb Clean Data,各样品Q30碱基百分比均不小于93.72%。通过组装共得到77960条Unigene,Unigene的N50为1672,组装完整性较高。最终获得33940个有注释信息的Unigene。桃蚜经三种杀虫剂不同剂量处理后,转录图谱发生显着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氟吡呋喃酮LC10和LC30处理组分别检测到189和427条差异表达的基因,氟啶虫胺腈LC10和LC30处理组分别检测到1762和2418条差异表达的基因,而环氧虫啶LC10和LC30处理组分别检测到148和388条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能量、物质代谢以及防御系统方面,包括与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以及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基因,以及与杀虫剂解毒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s基因。综上所述,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均可不同程度诱导桃蚜子代(F1)产生毒物兴奋效应,因此,三种杀虫剂均存较高的抗性发展风险及再猖獗现象产生的可能,在杀虫剂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标准科学合理用药,并降低农药使用频次。另外,在三种杀虫剂胁迫下,桃蚜通过提高扩散能力,增强营养代谢功能等实现生理解毒,使部分昆虫个体保存下来。通过功能注释发现,所有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表达量上调,表明三种杀虫剂解毒代谢与P450s关系密切。
赵钧[2](2018)在《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于鳞翅目 Lepidoptera 螟蛾科 Pyralidae,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主要危害以水稻为代表的禾本科作物,对亚洲大多数地区的水稻种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水稻耕作制度的改革,尤其是杂交稻的大范围普及,使二化螟种群出现上升趋势,为害情况日趋严重。二化螟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然而,化学防治的广泛应用导致二化螟对越来越多的杀虫剂产生了抗性,严重影响了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氯虫苯甲酰胺作为一种新型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由于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被广泛地用于鳞翅目害虫控制。但问世不足十年,其抗药性风险在小菜蛾和二化螟上已经初见端倪。尽管如此,在世界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仍然是防治二化螟和其它鳞翅目害虫的重要杀虫剂。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个新型的杀虫剂和延长其服务期限,弄清其抗性的深层机制成为当务之急。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已有一些研究报道,发现了类似小菜蛾的靶标突变,但频率较低,与其抗性水平不尽一致,推测还有代谢抗性机制参与。为此,本研究首先检测了二化螟的三大解毒酶,同时对可能参与抗性的次级解毒代谢酶和细胞分泌排毒的相关蛋白也进行了研究。先后在组学水平克隆验证了二化螟的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和ABC转运蛋白基因家族,比较测定了二化螟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UDP-糖基转移酶(UGT)和ABC转运蛋白家族不同基因在抗感品系体内的表达水平,确定了可能的抗性相关基因,并对部分基因进行了抗药性功能验证,筛选出20个与二化螟抗氯虫苯甲酰胺有关的基因,证实了UDP-糖基转移酶在抗性中的作用,揭示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为建立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P450、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为了明确二化螟三大解毒代谢酶在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贡献,本研究在田间采集对氯虫苯甲酰胺具有较高抗性的试虫,并以此为初始种群,于实验室内利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继代抗性筛选,以得到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同时利用活体增效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增效剂在二化螟抗性和敏感品系中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并对不同品系中的三大解毒酶活力进行比较测定。结果发现:经过室内抗性筛选田间种群初孵幼虫和四龄幼虫的抗性分别由55.03和51.24倍上升到了 91.80倍和74.06倍,从而获得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YYR;增效试验发现,PBO、TPP和DEM在高抗品系YYR中的增效比分别为3.57、1.89和1.58,而在敏感品系S中的增效比则分别是1.81、1.59和1.29,统计分析显示,仅有PBO在高抗品系中的增效显着;对抗、感品系进行酶活力测试的结果显示,YYR品系的P450、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分别是敏感品系S的3.87、2.19和1.47倍,统计分析显示P450和酯酶在高抗品系中的活力显着高于敏感品系。综上所述,活体增效实验和解毒酶活力测定结果均一致证实,P450在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酯酶可能具有一定作用,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作用则不显着。2.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为了明确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转录水平差异,探究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贡献。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 69个二化螟P450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YYR和敏感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二化螟抗性品系中,69个P450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其中相对于敏感品系表达倍数(RER)大于2且差异显着(p值小于0.05)的过表达基因共有14个,其中10个基因 RER 大于 3 倍,它们依次为:CsCYP9A68(RER=74.88;p=0.0189)、CsCYP6CV5(RER=10.58;p=0.0144)、CsCYP6CT1(RER=9.67;p=0.0001)、CsCYP6AB45(RER=8.08;p=0.0015)、CsCYP6(RER=7.09;p=0.0269)、CsCYP18A1(RER=6.79;p=0.0094)、CsCYP321F3(RER=6.63;p=0.0008)、CsCYP324A12(RER=4.48;p=0.0264)、CsCYP4AU11(RER=4.17;p=0.0068)和CsCYP341A15(RER=3.41;p=0.0177)。检测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发现,这10个基因主要分布在头部、中肠和脂肪体这三个组织内,其中基因CsCYP6CV5、CsCYP324A12和CsCYP321F3在中肠中相对表达量最高,CsCYP18A1、CsCYP6AB45、CsCYP6CT1、CsCYP6、CsCYP4A U11 和 CsCYP324A15在头部的表达量最高,只有CsCYP9A68在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讨论认为,本研究发现多个P450基因在抗性品系中过表达,进一步证实了 P450解毒酶活力增强是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发现的14个显着过表达基因均可能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相关,但过量表达超过3倍的10个基因,作为抗性相关基因的可能性更大,具体证实还需进一步研究。3.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为了明确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在不同品系中的转录水平差异,探究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贡献。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 51个二化螟酯酶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YYR和敏感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二化螟抗性品系中,51个酯酶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其中相对于敏感品系表达倍数(RER)大于2且差异显着(p值小于0.05)的过表达基因共有3个,且这3个基因RER 也均大于 4,它们依次为:CsEST36(RER=20.96;p=0.0409)、CsEST46(RER=4.83;p=0.02538)和CsEST7(RER=4.51;p=0.04496)。检测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情况发现,这3个基因均分布在头部表达量最高,其中基因CsEST7和CsEST46在中肠中相对表达量次之,CsEST36在体壁中的相对表达次之。讨论认为,本研究发现3个酯酶基因在抗性品系中显着过表达,进一步证实了酯酶解毒酶活力增强也可能是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4.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鉴定及其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贡献UDP-糖基转移酶是生物体内次级解毒代谢的重要酶类,近期发现该酶也在一些害虫抗药性中发挥作用。为了明确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及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二化螟基因组数据库,搜索鉴定了二化螟不同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这些基因在抗性YYR品系及敏感S品系中的表达水平,确定了抗性品系中过表达的基因,并检测其组织表达分布情况。最后用RNA干扰的方法检验候选基因对抗性的贡献。结果从二化螟基因组中鉴定出24个二化螟UGT基因并通过UGT命名委员会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命名。发现其中有3个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品系YYR中显着过表达,并发现这些基因在幼虫阶段主要集中表达分布在马氏管(CsUGT40AL1和CsUGT33AG3)和脂肪体(CsUGT40AP1)。更重要的是,当用RNA干扰的方法敲减这3个基因时,发现其中两个基因CsUGT40AL1和CsUGT33AG3的敲除,不仅都能使二化螟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更加敏感,而且发现抗性种群的敏感度比敏感品系增加得更高。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组学水平鉴定了 24个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并且证实其中两个基因 CsUGT40AL1和CsUGT33AG3参与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形成。该研究成果不仅发现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新机制,提供了昆虫UDP-糖基转移酶参与杀虫剂解毒代谢和抗性形成的又一实例,同时为研究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5.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其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ABC转运蛋白是一类参与细胞解毒代谢的重要转运蛋白,为了明确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及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二化螟基因组数据库,搜索鉴定了二化螟不同ABC转运蛋白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这些基因在抗性YYR品系及敏感S品系中的表达水平,并检测其组织表达分布情况;同时利用活体增效试验比较了 ABC转运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在二化螟抗性和敏感品系中对氯虫苯甲酰的增效作用。结果从二化螟基因组中鉴定出37个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并根据人类基因组机构批准的超家族基因命名规则对上述基因进行了系统的命名。定量PCR测定发现,其中有5个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品系YYR中过表达,并发现这些抗性过表达基因在幼虫阶段主要表达分布在中肠。活体增效试验显示,维拉帕米在YYR品系中的增效显着,增效比为2.72,而在S品系中增效作用不显着(增效比1.98)。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组学水平鉴定了 37个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利用增效实验证实了 ABC转运蛋白在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发现其中 5 个基因CsABCA3、CsABCA5、CsABCC1、CsABCC3和CsABCD2可能参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形成。该研究成果不仅提供了昆虫ABC转运蛋白参与杀虫剂解毒代谢的又一实例,同时为研究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杨东升[3](2017)在《三种难溶性杀虫剂的纳米载药系统构建、表征及药效功能评价》文中认为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农药主要被用于防控病、虫、草、鼠害,以提高农作物和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然而,大多数农药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从而不利于维持其生物活性和提高其喷施后活性成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传统的农药剂型通常包括乳油(EC)、悬浮剂(SC)、可湿性粉剂(WP)和水分散颗粒剂(WDG)等。这些制剂存在水分散性差、大气粉尘漂移和有机溶剂污染生态系统等缺点,降低了农药的防控效果,增加了环境风险。本研究是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三种典型大吨位难溶性杀虫剂为研究对象,通过载药粒子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形貌、贮藏稳定性测定,对纳米载药系统进行表征,借助叶面接触角、滞留量以及生物活性测定,对纳米载药系统进行药效功能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纳米乳固化法制备了15.0%(w/w)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固体纳米分散体(SND),其再分散水基化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值分别为96.6±1.7 nm和31.3±0.5 mV。甲维盐SND在疏水性甘蓝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为98°,在亲水性黄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为49°。在疏水性水稻叶面的滞留量分别为市售药剂ME-A,ME-B,WDG-A,WDG-B,WDG-C和去离子水的0.89,1.00,3.17,3.12,3.32和4.77倍;在疏水性甘蓝叶面的滞留量分别为商品药剂ME-A,ME-B,WDG-A,WDG-B,WDG-C和去离子水的1.11,1.12,1.27,1.31,1.33和1.76倍;在亲水性黄瓜叶片的滞留量分别为对照剂型ME-A,ME-B,WDG-A,WDG-B,WDG-C和去离子水的1.04,1.05,1.04,1.00,1.05和1.04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对照药剂ME-B,WDG-A,WDG-B和WDG-C对小菜蛾的LC50分别是SND的1.24、1.45、1.81和1.87倍;对照药剂WDG-A和WDG-B对桃蚜的LC50分别为SND的2.14倍和2.65倍。2、采用自乳化法制备了4.5%(w/w)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ME),其平均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值分别为9.4±0.1 nm和-10.9±0.6 mV。高效氯氰菊酯ME在疏水性水稻和甘蓝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08°和91°,在亲水性黄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为55°。在疏水性水稻叶片的滞留量分别为对照药剂ME-B,ME-C,EW-A,EW-B,SC-A,SC-B,EC和去离子水的1.02,1.10,1.49,1.48,1.70,1.67,0.89和4.31倍;在疏水性甘蓝叶面的滞留量分别为市售药剂ME-B,ME-C,EW-A,EW-B,SC-A,SC-B,EC和去离子水的1.10,1.10,1.22,1.26,1.35,1.35,0.93和2.04倍;在亲水性黄瓜叶片的滞留量分别为对照剂型ME-B,ME-C,EW-A,EW-B,SC-A,SC-B,EC和去离子水的1.00,1.04,1.08,1.09,1.09,1.08,0.88和1.17倍。生物测定试验表明,对照药剂SC-A和EW-A对瓜蚜的LC50分别是ME的1.50和1.12倍,对桃蚜的LC50分别为ME的1.90倍和1.45倍。3、采用自乳化法制备了3.0%(w/w)高氯·甲维盐二元复配微乳剂ME-A、ME-B和ME-C,其颗粒平均粒径大小分别为15.7±0.3 nm、44.6±3.4 nm和16.7±0.2 nm,Zeta电位值分别为-10.0±1.0 mV、-17.7±1.5 mV和-14.6±0.5 mV。高氯·甲维盐微乳剂ME-A在疏水性水稻和甘蓝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92°和79°,在亲水性黄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为50°;ME-B在疏水性水稻和甘蓝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94°和83°,在黄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为53°;ME-C在疏水性水稻和甘蓝叶面的接触角分别为97°和87°,在黄瓜叶面的接触角为55°。ME-A、ME-B和ME-C在水稻、甘蓝和黄瓜叶面的滞留量均高于商品药剂。生测试验结果表明,对照ME-D、ME-E、ME-F对瓜蚜的LC50分别是ME-A的1.36、1.29和1.86倍,分别是ME-B的1.22、1.16和1.67倍,分别是ME-C的1.13、1.08和1.55倍。ME-D,ME-E,ME-F对桃蚜的LC50分别是ME-A的1.21、1.64和1.90倍,分别是ME-B的1.07、1.45和1.69倍,分别是ME-C的1.10、1.49和1.73倍。4、采用熔融乳化-载体固化法制备了27.0%(w/w)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其载药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63 nm。高氯氟SND在水稻和甘蓝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87°和78°,在水稻和甘蓝叶片表面的滞留量分别为12.03 mg/cm2和16.94 mg/cm2。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表明,SND对水稻二化螟和甘蓝菜青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表现优良,尤其是对水稻二化螟,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可以实现药量减少50.0%以上,显着提高了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施药剂量。
杨冬燕[4](2017)在《烃氧基胺分子插件的结构多样性衍生及应用》文中指出农药在人类的生活、粮食生产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近二、三十年来一些高毒高残留的老品种因不适应现代的需求逐渐被淘汰。要快速的满足市场上对高效低毒农药的需求,则需建立起高效的农药产品创新机制。本课题组提出的新型的农药创制技术——分子插件法顺应了这一需求,它能满足快速创制的要求,大大缩短创制周期。近年来本课题组致力于小分子插件的设计与合成,逐步建立了几类结构新颖、功能强大、易于与其他药效团拼接的分子插件数据库。本论文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分子插件原理,合成了新的分子插件烃氧基胺,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合成了 Ⅰ~Ⅳ类4个系列共计116个新的N-O结构化合物(如下图所示,其结构通过核磁氢谱、碳谱、单晶衍射或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确认,并对其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1.合成了 Ⅰ系列化合物39个,其中Ia系列34个(ZNQ-17001~ZNQ-17034)和Ib系列5个(ZNQ-17035~ZNQ-17039)。初步生物活性测定以桃蚜(Myzus perscicae Sulzer)为试材,对目标化合物的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在50 μg/mL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对桃蚜表现出了较好的杀虫活性,校正死亡率在70%以上。精密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当R2基团为2-氯噻唑-5-亚甲基时(ZNQ-17007,ZNQ-17008)时,活性高于R2为其他芳基团取代的化合物.其中ZNQ-17007对桃蚜的LC50值为0.38μg/mL,远高于其它化合物,虽然稍逊于吡虫啉,但仍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或作为先导化合物研究的价值。另外,该化合物对蜜蜂的急性LC50为5.56μg/mL,与戊吡虫胍相当,为低毒,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毒性问题可以通过对其结构改造来解决;Ib系列化合物5个(ZNQ-17035~ZNQ-17039),在50μg/mL的浓度下,对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抑菌效果较差,对八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都低于50%。但是该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较好,其中化合物ZNQ-17035对桃蚜的LC50值为1.5 μg/mL。2.合成了 Ⅱ系列化合物20个。以嘧菌酯和肟菌酯作对照药剂,测定了目标化合物Ⅱ在50μg/mL的浓度下对七种病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只有化合物ZNQ-17040和ZNQ-17059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ZNQ-17059对四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40%以上,远低于商品化药剂嘧菌酯和肟菌酯。以浸渍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棉蚜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ZNQ-17040和ZNQ-17057表现较好的杀虫活性,死亡率大于70%,稍逊于对照药剂。3.合成了 Ⅲ系列化合物共37个,在50 μg/mL下,测试了对七种病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该类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杀菌活性比较突出,其中有17个化合物对油菜菌核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0%以上。进一步以油菜菌核菌为供试菌种,对所有目标化合物的EC50值进行了测定,其中化合物ZNQ-17068的EC50值为0.08μg/mL,低于对照药剂;(2)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广谱的杀菌活性,对水稻纹枯病菌、番茄晚疫病菌、稻瘟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瓜果腐霉病菌表现出中等的杀菌活性,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率都在60%以上,有些甚至比对照药剂的抑制率还高,如化合物 ZNQ-17060、ZNQ-17065、ZNQ-17068、ZNQ-17088、ZNQ-17089 等。选取这5个化合物对六个植物病原菌进行了 EC50值进行了测定,其中化合物ZNQ-17089对黄瓜灰霉病菌EC50值为6.59μg/mL,低于对照药剂。化合物ZNQ-17060、ZNQ-17068和ZNQ-17088对番茄晚疫病菌EC50值分别为21.49,12.60,17.29μg/mL,其中ZNQ-17068优于肟菌酯。化合物ZNQ-17088和ZNQ-17089对瓜果腐霉病菌EC50值分别为18.14,20.3Oμg/mL,优于嘧菌酯。化合物ZNQ-17060和ZNQ-17068对稻瘟病菌EC50值分别为8.42,6.86μg/mL,与对照药剂相当;(3)该类化合物对西瓜炭疽病菌的杀菌活性普遍较差。4.合成了 Ⅳ系列化合物共20个,并在50 μg/mL下,测定了其对八种病原菌的离体杀菌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且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杀菌活性较突出,其中化合物 ZNQ-17102,ZNQ-17104 和 ZNQ-17108 的 EC50 值分别为 9.6,6.5 和 7.8μg/mL,优于对照药剂。
荆旭[5](2017)在《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水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行为》文中研究表明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同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也带来了一定影响。手性农药所占农药的比例逐年提高,由于对映体在生物活性、毒性及降解、代谢行为方面的显着差异,手性农药在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行为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关注水生环境,从对映体水平评价了手性除草剂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恶唑禾草灵酸、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EHPP)、2-(4-羟基苯氧基)丙酸(HPPA)、6-氯苯并恶唑酮(CDHB)在水生环境及水生生物体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和毒性效应。为了研究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的立体选择性降解,首先建立了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HPLC-MS/MS分析方法,使用两种手性色谱柱上实现了四种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拆分。水环境中的农药不仅在水体中分布,还会在沉积物中积累,所以开展了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水、沉积物和水沉积物微宇宙中的归趋研究,并且在手性水平对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恶唑禾草灵酸、EHPP、HPPA和CDHB进行了研究。在水、沉积物和水沉积物微宇宙中,恶唑禾草灵降解很快,半衰期小于1天。并且,低活性的S体恶唑禾草灵降解快于高活性的R体。恶唑禾草灵酸是恶唑禾草灵的主要降解产物,恶唑禾草灵酸快速生成随后缓慢降解,半衰期是6.4天到12.4天,S体恶唑禾草灵酸降解快于R体。代谢物EHPP、HPPA和CDHB也都有检出,并且S体EHPP和HPPA优先降解。同时研究了微生物和含水量对降解的影响,发现恶唑禾草灵和代谢物的选择性降解是微生物造成的。在沉积物中,恶唑禾草灵主要的降解途径是水解,降解速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水环境中的农药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所以开展了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和降解研究,斑马鱼不富集恶唑禾草灵和代谢物EHPP,只富集恶唑禾草灵酸、代谢物HPPA和CDHB。R体恶唑禾草灵酸和HPPA优先富集,S体恶唑禾草灵酸和HPPA优先降解。恶唑禾草灵酸比HPPA的选择性更强,两者的EF值都在0.65-0.85范围内波动。除了水生生物,两栖动物也会暴露于水环境中的农药,所以开展了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牛蛙和蝌蚪体内的富集和降解研究。在口服给药和水溶液给药两种暴露方式下,恶唑禾草灵在牛蛙体内均未检出,而恶唑禾草灵酸在牛蛙肝、肾、脑、卵、皮、肌肉和全血中都有检出,并且优先富集R体恶唑禾草灵酸。在牛蛙卵中检出恶唑禾草灵酸,表明恶唑禾草灵酸可以通过母代转移给子代,给子代带来潜在风险。在肾中优先降解R体恶唑禾草灵酸,而在肝、卵、皮、肌肉和全血中优先降解S体恶唑禾草灵酸。在水溶液给药的暴露方式下,恶唑禾草灵和恶唑禾草灵酸在蝌蚪体内均未检出,只检出了 CDHB,CDHB的降解过程服从一级动力学,半衰期为37.1小时。未进入水环境,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会对土壤生物产生危害,所以开展了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蚯蚓体内的富集和降解研究。恶唑禾草灵在蚯蚓体内未检出,而恶唑禾草灵酸的含量较高。恶唑禾草灵酸几乎只以R体恶唑禾草灵酸的形式在蚯蚓体内积累,R体和S体恶唑禾草灵酸的生物富集因子分别是1.39和0.17,EF值达到了 0.99。R体恶唑禾草灵酸在蚯蚓体内的降解服从一级动力学,半衰期是1.82天,其他代谢物在蚯蚓体内未检出。在环境或生物体中的农药都会产生毒性效应,所以开展了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外消旋体和单体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氧化应激研究,代谢物恶唑禾草灵酸、EHPP、HPPA和CDHB的毒性均大于母体。急性毒性顺序是CDHB>恶唑禾草灵酸>EHPP>HPPA>恶唑禾草灵,4种手性化合物S体的毒性均大于R体。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会导致斑马鱼腮和肝中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的显着增强,手性化合物S体的效应均强于R体,可能由于S体产生更大的氧化压力,导致更高的酶活性和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开展了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外消旋体和单体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和基因毒性研究。通过蝌蚪的致死率和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评价了恶唑禾草灵、恶唑禾草灵酸和CDHB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和基因毒性。只有CDHB会产生明显的急性毒性,96小时的LCso是30.4μg/mL。只有外消旋体和S体的恶唑禾草灵酸、CDHB会表现出基因毒性。开展了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消旋体和单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研究。代谢物恶唑禾草灵酸、EHPP、HPPA和CDHB的毒性均大于母体恶唑禾草灵。急性毒性顺序是CDHB>恶唑禾草灵酸>EHPP>HPPA>恶唑禾草灵。此外,蚯蚓对R体的恶唑禾草灵及其手性代谢物更敏感,R体毒性均大于S体和外消旋体。因此在使用模式生物评价毒性效应时,代谢物和选择性应该被考虑。污水处理厂排放的部分污水会进入水环境,也可能作为农业灌溉水影响土壤,所以开展了污水灌溉和污泥拌土对土壤中恶唑禾草灵和代谢物的立体选择性降解影响的研究。恶唑禾草灵在自来水灌溉的土壤中半衰期小于6小时,没有发现选择性降解。R体的恶唑禾草灵酸含量显着高于S体恶唑禾草灵酸。污水灌溉会减慢土壤中恶唑禾草灵和恶唑禾草灵酸的降解,对选择性影响不大。然而,污泥中的恶唑禾草灵出现了选择性的降解,S体恶唑禾草灵优先降解。在污泥中产生了比土壤中更多的恶唑禾草灵酸,前期选择性弱于土壤,后期强于土壤。灭菌实验表明,土壤和污泥中恶唑禾草灵和恶唑禾草灵酸的选择性都来自于微生物。污水灌溉和污泥拌土不仅会影响农药的残留,还会影响手性农药对映体的选择性,对环境造成风险。既然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会长期残留在水环境中,并产生毒性效应,就有必要对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水环境中的污染进行修复,所以研究了四种生物炭对于水中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的吸附。五种化合物均在2天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效果排序是竹炭生物炭>秸秆生物炭>头发生物炭>稻壳生物炭。在2天内,竹炭生物炭对于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都到达解吸附平衡。竹炭生物炭对斑马鱼的毒性很小,加入竹炭生物炭还会降低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对斑马鱼的急性,可以作为潜在吸附剂用于水环境中恶唑禾草灵的修复。
王一鸣[6](2017)在《茴香薄翅野螟抗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茴香薄翅野螟(Evergestis extimalis Scopoli)现已成为青海省油菜田主要害虫,而目前防治茴香薄翅野螟主要还是依赖于化学农药,长期大剂量喷施单一化学农药已导致该虫对大部分农药可能产生了抗药性,从而影响其防治效果。本研究就该害虫对12种防治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并初步探索了茴香薄翅野螟抗性产生的生理生化机制及抗性治理方案。研究结果如下:本文采用胃毒法在室内测定了12种杀虫剂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24h内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对茴香薄翅野螟表现出较强的毒力,其LC50值为4.1278-17.0079mg/L,而三唑磷、杀螟丹、杀虫单和丁醚脲表现出较低的毒力,其LC50值为10.2747-1612.4867mg/L;48h内阿维菌素、多杀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对茴香薄翅野螟表现出较高的毒力,其LC50值为0.4814-5.5995mg/L,三唑磷、杀螟丹、杀虫单、丁醚脲、乙酰甲胺磷表现出较低的毒力,其LC50值为8.3911-117.1618mg/L。2014-2016年,采用胃毒法室内监测了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抗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处理后48h后,氯虫苯甲酰胺对茴香薄翅野螟表现出最高抗性水平,相对抗性倍数接近或者超过14;溴虫腈表现出最低抗性水平,相对抗性倍数接近或者低于1;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三唑磷和茚虫威的抗性水平均为增长趋势,其中阿维菌素和三唑磷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从1.68和0.51增长到4.45和5.33;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多杀菌素、杀螟丹、杀虫单、溴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和丁醚脲的抗性水平为下降趋势,其中氯虫苯甲酰胺下降最明显,相对抗性倍数从14.10下降到0.45。后选取生产中常用的三种杀虫剂—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分别研究了亚致死剂量处理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变化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毒死蜱处理72h,羧酸酯酶活性明显下降,由4.6911U/ml下降至0.0639U/ml;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显着升高,由27.9027U/ml升高至39.0653U/ml;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则没有明显变化;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但不明显,羧酸酯酶活性先下降后又逐渐增强,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变化不大;阿维菌素处理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下降,由0.3051U/ml下降至0.0804U/ml;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先增加后逐渐被抑制,羧酸酯酶活性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由0.4691U/ml上升至3.4178U/ml。由此可知,三种药剂的亚致死剂量均对茴香薄翅野螟靶标酶的活性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而对代谢酶活性则具有明显诱导作用。继续采用胃毒法测定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3种常用杀虫剂混配后对茴香薄翅野螟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在处理24h时,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0.31+0.74)mg/L和阿维菌素+毒死蜱(0.31+0.42)mg/L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分别为302.34和441.73,而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0.74+0.42)mg/L表现为拮抗作用,共毒系数仅为1.19。处理48h后发现,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0.31+0.74)mg/L、阿维菌素+毒死蜱(0.31+0.42)mg/L和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0.74+0.42)mg/L混配均表现为增效作用,且共毒系数很大,分别为644.08、155.21和239.58,其中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0.31+0.74)mg/L为最佳组合。
陈思[7](2017)在《黄淮地区西瓜施肥配方筛选及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西瓜[Citrullus lanatus 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并且西瓜在生产和发展趋势中一直呈现稳定上升。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实现生产布局合理、单产增加、品质优越、效益提升、品种丰富、总量满足需求、季节供应均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西瓜产量和品质在众多要求中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引起生产者生产的重视。但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高产出和高效益造成盲目施肥,尤其是施用过高量的氮、磷、钾肥,导致西瓜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过多的施肥量也会造成肥力的浪费,污染坏境,破坏土壤结构。因此合理的施肥量在西瓜栽培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报道了不同配方施肥与有机肥结合使用对西瓜的果品质量、硝酸盐含量、农药残留、肥料在土壤中的残留、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为生产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同时按照高标准瓜田建设基础设施进行各类露地、温室西瓜新品种的试验、筛选、嫁接育苗、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阐明西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点。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西瓜生长的不同时期的需肥量不同,采用三种施肥配方,不论是西瓜的单瓜重还是亩产量,施用高量施肥配方的处理均高于常规施肥配方,通过对蔓长、叶长、叶宽、茎粗、节间距等比较,发现施用高量的氮磷钾肥能增强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植株长势,植株健壮。从产量比较来看,高量施肥配方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施肥配方,达到3345.71kg/667m2,比低量施肥配方高出450.75 kg/667m2,增产15.6%;比常规施肥配方高出 825.9kg/667m2,增产 32.8%。(2)高量施肥配方所带来的的经济效益最高,产投比最高,为6.4,说明在西瓜种植过程中使用高量施肥配方能带来更多的回报,增加瓜农的经济收入。(3)对不同施肥处理后西瓜样品进行含糖量、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等含量的测定发现:总糖含量以高量施肥处理为最高,达到7.12%,总酸含量与此相反。糖酸比以高量施肥处理为最高,达到178.0。各处理之间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硝酸盐的含量之间存在的差异不显着。对11项农药残留指标进行检测,全部符合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对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也达到国家对无公害安全农产品的要求。
叶姣[8](2015)在《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肟醚和腙衍生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以三唑酮为先导物,保留三唑环和叔丁基,对其羰基侧链进行修饰,将同样具有杀菌活性的肟醚、腙、恶二唑和噻唑等基团进行拼合,设计并合成肟醚、肟醚酰腙、肟醚恶二唑和噻唑腙四类结构新颖的三唑类化合物,在符合药效团模型特征基团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侧链的长度、宽度、柔性以及取代基的亲电性和疏水性等性质来寻找抑制剂与14α-脱甲基化酶(CYP51)的最佳匹配。以3,3-二甲基-1-(1H-1,2,4-三唑基)丁-2-酮为起始原料进行结构衍生,合成四类92种新型三唑类化合物:(1)以3,3-二甲基-1-(1H-1,2,4-三唑基)丁-2-酮为原料,经肟化和Williamson醚化合成了24个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醚A1A24;(2)在3,3-二甲基-1-(1H-1,2,4-三唑基)丁-2-酮肟基础上,经醚化、肼解、再与各种取代苯甲醛缩合得到31个肟醚酰腙B1B31;(3)肟醚酰腙B在氧化剂二醋酸碘苯(IBD)作用下氧化环合合成22个(Z)-3,3-二甲基-1-(1,2,4-三氮唑-1-基)丁-2-酮肟-(5-芳基-1,3,4-恶二唑-2-基)甲基醚C1C22;(4)以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为原料,经溴化、与苄亚肼基硫代酰胺环合制得15个2-(2-苄亚肼基)-4-叔丁基-5-(1,2,4-三唑-1-基)噻唑D1D15。研究四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对关键合成步骤进行了工艺探讨,并通过1H NMR、13C NMR、MS等现代分析方法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培养了3个化合物的单晶,确定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对新化合物进行多种植物病菌的离体和活体抑菌活性测试,分析构效关系,构建药效团模型,并结合药效团模型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逐步优化,以获得高效、广谱、结构新颖的杀菌剂。结果表明,(1)肟醚A总体抑菌活性较低,抑菌谱窄,侧链引入苯环和卤素、适当延长碳链有利于提高抑菌活性;肟醚酰腙B对纹枯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苯环对位引入大的疏水性基团、邻位引入亲水性的羟基或强吸电子基团硝基以及苯环3,5位引入大的疏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活性;肟醚恶二唑C杀菌谱较广,活性介于化合物A与B之间,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引入的位置对活性影响很大。获得最佳化合物A7对小麦白粉病菌(500 mg/L)的防治率为98%,B3对疫霉病菌(25 mg/L)的抑制率为90.9%,B1、B3、B4、B13、B14、B26对纹枯病菌(500 mg/L)的防效率均为80%;(2)针对化合物B进行二次结构优化设计了化合物B29、B30、B31和D,离体和活体抑菌活性筛选表明:B30对晚疫病菌和稻瘟病菌活性很高,ED50值分别为0.71 mg/L和1.15 mg/L;B31对晚疫病菌、稻瘟病菌和小麦壳针孢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ED50值分别为1.19 mg/L、0.339 mg/L和0.458 mg/L。活体抑菌活性筛选表明,B30和B31对西红柿晚疫病菌有很好的防效,可作为新型高效抑菌剂进行开发。化合物D对稻瘟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D5、D13、D14、D15对稻瘟病菌的ED50值分别为1.66 mg/L、0.129 mg/L、0.14 mg/L和0.216 mg/L;D13、D14、D15对小麦壳针孢菌也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ED50值分别为0.0481 mg/L、0.202 mg/L和1.04 mg/L。化合物D13、D14和D15具有优秀的杀菌活性,活性高,杀菌谱广。以植物病菌的CYP51为靶标,利用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构建了针对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基于配体的药效团模型。利用优选模型对四类化合物进行活性分析,模型预测与活性结果一致;利用有效模型进行化合物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对虚拟化合物库进行筛选,获得多个结构新颖、匹配值较高的潜在杀菌剂,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研究奠定基础。
胡福临[9](2014)在《环氧虫啉工艺优化及其手性选择性》文中指出以吡虫啉为代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作用于昆虫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具有杀虫谱广,高效低毒等一系列特点,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最快的一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的出现害虫抗药性和交互抗性等问题,因此,新烟碱类杀虫剂新品种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环氧虫啉合成工艺条件进行正交化试验设计,探讨环氧虫啉生产工艺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76℃,反应时间3.5h,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环氧氯丙烷:碳酸钾为1:1:1.2时,收率最高。同时,对影响环氧虫啉生产的其他因素以及原料的回收利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由于环氧虫啉分子中具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构型环氧虫啉的生物活性差异,以单一构型的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单一构型的环氧虫啉,并通过核磁共振、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分离等手段表征。通过对不同构型环氧虫啉的单晶培养与测试,确定了不同构型环氧虫啉的分子结构,消旋体环氧虫啉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R-环氧虫啉与S-环氧虫啉为单斜晶系,P2(1)空间群。以油菜蚜虫为测试对象,分别对不同构型环氧虫啉进行了杀虫活性测试,结果显示:S-环氧虫啉相对于R-构型环氧虫啉,具有更好的杀虫活性,其LC50为1.86ug/mL。本研究对创新杀虫剂环氧虫啉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张蓓蓓[10](2013)在《平阳县茶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产业化经济在这个世界趋于统一的环境下已经成为目前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式,而我国的茶叶生产也面临着国内外的双重压力。茶叶生产的产业化正成为茶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产业化是茶叶领域的新的销售方式,也成为茶叶史上的一次改革。为实现我国茶叶生产与销售的产业化,就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与大公司合作,团结大量的中小型的茶叶制作公司,进而把茶叶的生产与工人、企业的盈利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小型企业不能很好的与市场相融合的缺陷,创建与时俱进的产业模式。本文以浙江省平阳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检索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系统分析了全县茶叶生产及销售现状,并从发展条件及产业优势方面,对平阳茶叶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深入全面地分析。平阳茶叶已成为当地效益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至2012年,全县茶园总种植面积为3.01万亩,茶叶年产值达8200万元,茶树品种以自行选育的特早生茶树良种——平阳特早茶为主。通过不断引进新的茶树品种以优化茶类品种结构,茶叶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中,又以“平阳早香茶”的种植面积最广。表明该县在发展条件及产业优势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茶叶生产及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通过深入分析后发现,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产业规模偏小,品牌结构单一;茶园基础设施薄弱,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茶叶企业实力不强,相关茶品产业发展滞后,缺乏品种结构合理性等。为有效解决目前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发展对策:1、加强茶树育种技术创新,优化茶类品种结构;2、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布局;3、大力开发茶叶精深加工制作技术,加快机械化发展步伐;4、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产品名优化、特色化;5、拓展市场营销,实现销售网络化;6、实施科技兴茶,推动茶业现代化;7、挖掘、提升平阳茶文化。
二、一个新型的种植项目——生物农药原料除虫菊的栽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新型的种植项目——生物农药原料除虫菊的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桃蚜对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桃蚜的概述 |
1.2 亚致死效应 |
1.3 杀虫剂影响下昆虫的营养学因素 |
1.4 杀虫剂影响下昆虫的转录组学研究 |
1.5 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概况 |
1.6 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三种杀虫剂对桃蚜相对毒力的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三种杀虫剂对桃蚜亚致死效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桃蚜扩散行为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桃蚜主要酶系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桃蚜体内营养物质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诱导后桃蚜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3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桃蚜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影响 |
8.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桃蚜扩散行为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
8.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诱导后桃蚜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GC-MS 法检测到的桃蚜体内营养物质 |
致谢 |
(2)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二化螟概况 |
1.1.1 二化螟发生现状及危害 |
1.1.2 二化螟抗药性问题严重 |
1.2 氯虫苯甲酰胺概况 |
1.2.1 氯虫苯甲酰胺与其基本性能 |
1.2.2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及抗性发展状况 |
1.3 昆虫对杀虫剂抗性分子机理 |
1.3.1 昆虫的代谢抗性机制 |
1.3.2 昆虫细胞色素P450酶 |
1.3.3 昆虫酯酶 |
1.3.4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 |
1.3.5 昆虫UDP-葡萄糖基转移酶 |
1.3.6 昆虫ABC转运蛋白 |
1.4 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P450、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毒力测定 |
1.5 增效作用测定 |
1.6 酶活力测定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系的抗性水平测定 |
2.2 不同品系的增效作用测定 |
2.3 不同品系的三种酶活力测定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样品收集 |
1.3 供试药剂 |
1.4 仪器设备 |
1.5 二化螟总RNA的提取 |
1.6 二化螟第一链cDNA的合成 |
1.7 二化螟P450基因序列的获得 |
1.8 二化螟P450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
1.10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表达量 |
2.2 二化螟P450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样品收集 |
1.3 供试药剂与试剂 |
1.4 仪器与设备 |
1.5 二化螟总RNA的提取 |
1.6 二化螟第一链cDNA的合成 |
1.7 二化螟酯酶基因序列的获得 |
1.8 二化螟酯酶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
1.10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表达量 |
2.2 二化螟酯酶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鉴定及其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贡献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样品收集 |
1.3 供试药剂与试剂 |
1.4 仪器与设备 |
1.5 二化螟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
1.6 二化螟UGT基因的搜索和鉴定 |
1.7 二化螟UGT基因的命名与进化分析 |
1.8 二化螟UGT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
1.10 dsRNA合成及引物设计 |
1.11 目的基因的RNA干扰 |
1.1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UGT基因的搜索、鉴定、命名和特性分析 |
2.2 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进化分析 |
2.3 二化螟不同UGT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表达量 |
2.4 二化螟UGT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
2.5 二化螟基因RNAi的时间效应 |
2.6 二化螟基因RNAi干扰的死亡率统计 |
4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其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样品收集 |
1.3 供试药剂与试剂 |
1.4 仪器与设备 |
1.5 增效作用测定 |
1.6 二化螟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
1.7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搜索和鉴定 |
1.8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进化分析 |
1.9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1.10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
1.11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的搜索、命名与鉴定 |
2.2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分类与进化分析 |
2.3 增效作用测定 |
2.4 二化螟不同ABC转运蛋白基因在抗、感性品系中的表达量 |
2.5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
3 讨论与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3)三种难溶性杀虫剂的纳米载药系统构建、表征及药效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概述 |
1.1.1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
1.1.2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
1.1.3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主要研究手段 |
1.2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简介 |
1.2.1 纳米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概述 |
1.2.2 纳米科技在农药上的应用概述 |
1.3 农药纳米载药系统的主要构建方法 |
1.3.1 农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构建方法 |
1.3.1.1 纳米自乳化系统转化技术 |
1.3.1.2 纳米混悬液转化技术 |
1.3.2 农药微乳剂的形成机理及配制方法 |
1.3.2.1 农药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
1.3.2.2 农药微乳液的主要配制技术 |
1.4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制备、表征及生物活性测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生物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
2.3.2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
2.3.3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形貌观察 |
2.3.4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
2.3.5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纳米粒子的晶体特征 |
2.3.6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稳定性测试 |
2.3.7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接触角测定 |
2.3.8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滞留量测定 |
2.3.9 喷雾法测定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 |
2.3.10 喷雾法测定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对莴苣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
2.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
2.4.2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纳米粒子形貌观察 |
2.4.3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晶型结构分析 |
2.4.4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
2.4.5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叶面接触角测定 |
2.4.6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叶面滞留量测定 |
2.4.7 喷雾法测定不同剂型甲维盐对小菜蛾和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制备、表征及生物活性测定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生物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制备方法 |
3.3.2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
3.3.3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形貌观察 |
3.3.4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
3.3.5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储存稳定性测试 |
3.3.6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叶面接触角测定 |
3.3.7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叶面滞留量测定 |
3.3.8 喷雾法测定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瓜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
3.3.9 浸叶法测定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莴苣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
3.4.2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纳米粒子形貌观察 |
3.4.3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
3.4.4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叶面接触角测定 |
3.4.5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叶面滞留量测定 |
3.4.6 浸叶法测定不同剂型高效氯氰菊酯对蚜虫的室内生物活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制备、表征及生物活性测定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生物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制备方法 |
4.3.2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
4.3.3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形貌观察 |
4.3.4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
4.3.5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稳定性测试 |
4.3.6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叶面接触角测定 |
4.3.7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滞留量测定 |
4.3.8 喷雾法测定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瓜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
4.3.9 浸叶法测定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
4.3.10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茶黄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 |
4.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
4.4.2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纳米粒子形貌观察 |
4.4.3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
4.4.4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叶面接触角测定 |
4.4.5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叶面滞留量测定 |
4.4.6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瓜蚜和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
4.4.7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茶黄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制备、表征及生物活性测定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药品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生物材料 |
5.3 试验方法 |
5.3.1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制备 |
5.3.2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粒径测定 |
5.3.3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接触角测定 |
5.3.4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滞留量测定 |
5.3.5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
5.3.6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防治甘蓝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
5.3.7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粒径表征 |
5.4.2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接触角测定 |
5.4.3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滞留量测定 |
5.4.4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
5.4.5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防治甘蓝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设想 |
6.3.1 存在的问题 |
6.3.2 未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烃氧基胺分子插件的结构多样性衍生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分子插件 |
1.2.1 分子插件的概念 |
1.2.2 分子插件的设计与应用 |
1.3 O-取代羟胺 |
1.3.1 O-取代羟胺的合成 |
1.3.2 O-取代羟胺的衍生 |
1.3.3 O-取代羟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第二章 课题设计 |
2.1 设计思想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方案 |
2.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3.2 生物活性测定 |
2.3.3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第三章 1-烷氧基-1-芳甲基-3-硝基胍(Ⅰ)的合成、结构表征与生物活性 |
3.1 引言 |
3.2 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类杀虫剂 |
3.2.1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突触后膜激动剂的结构特点 |
3.2.2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突触后膜激动剂的作用机理 |
3.2.3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突触后膜激动剂研究进展 |
3.3 新烟碱类杀虫剂存在的问题 |
3.3.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蜜蜂毒性 |
3.3.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
3.4 硝基缩氨基胍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3.5 仪器和主要试剂 |
3.6 目标化合物1-烷氧基-1-芳甲基-3-硝基胍(Ⅰ)的合成 |
3.6.1 合成路线 |
3.6.2 合成步骤 |
3.7 目标化合物Ⅰ的生物活性测定 |
3.7.1 杀虫活性测定 |
3.7.2 杀菌活性测定 |
3.7.3 对蜜蜂的毒性测试 |
3.8 结果与讨论 |
3.8.1 合成部分 |
3.8.2 目标化合物的图谱解析 |
3.8.3 生测结果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芳氧吡啶肟醚类化合物(Ⅱ)的合成、结构表征与生物活性 |
4.1 引言 |
4.2 仪器和主要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主要试剂 |
4.3 二芳醚氯吡啶(氯噻唑)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
4.3.1 合成路线 |
4.3.2 合成步骤 |
4.4 目标化合物Ⅱ的生物活性 |
4.4.1 杀菌活性测定 |
4.4.2 杀虫活性测定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合成部分 |
4.5.2 目标化合物Ⅱ的谱图解析 |
4.5.3 目标化合物Ⅱ的生物活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甲氧亚氨基苯乙酸酯肟醚类化合物(Ⅲ)的合成、结构表征与生物活性 |
5.1 引言 |
5.1.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结构特点 |
5.1.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
5.2 仪器和主要试剂 |
5.2.1 实验仪器 |
5.2.2 主要试剂 |
5.3 目标化合物Ⅲ的合成 |
5.3.1 合成路线 |
5.3.2 合成步骤 |
5.4 目标化合物Ⅲ的杀菌活性 |
5.4.1 试验材料 |
5.4.2 试验方法 |
5.4.3 实验结果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合成部分 |
5.5.2 谱图解析 |
5.5.3 目标化合物Ⅲ的杀菌活性 |
5.6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 |
5.6.1 模型数据采集 |
5.6.2 构象的优化与叠合 |
5.6.3 CoMFA和CoMSIA模型的建立 |
5.6.4 活性预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3-取代-5-(甲氧亚胺基)-1,5-二氢苯并[e][1,2]恶嗪-4(3H)-酮类化合物(Ⅳ)的合成、结构表征、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 |
6.1 引言 |
6.1.1 苯并恶嗪酮的生物活性 |
6.1.2 苯并恶嗪酮的合成方法 |
6.2 仪器和主要试剂 |
6.2.1 实验仪器 |
6.2.2 主要试剂 |
6.3 目标化合物Ⅳ的合成路线 |
6.4 合成步骤 |
6.4.1 中间体S5的合成 |
6.4.2 中间体S6的合成 |
6.4.3 目标化合物Ⅳ的合成 |
6.4.4 目标化合物的单晶 |
6.5 目标化合物Ⅳ的杀菌活性 |
6.5.1 实验对象 |
6.5.2 试验方法 |
6.5.3 测定结果 |
6.6 结果与讨论 |
6.6.1 中间体的合成 |
6.6.3 目标化合物Ⅳ的合成 |
6.6.4 谱图解析 |
6.6.5 杀菌活性 |
6.7 Topomer CoMFA |
6.7.1 模型数据采集 |
6.7.2 构象的优化与叠合 |
6.7.3 Topomer CoMFA模型的建立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及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水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
1.3 农药生物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
1.4 手性农药 |
1.5 手性除草剂 |
1.6 恶唑禾草灵的研究进展 |
1.6.1 恶唑禾草灵的基本性质 |
1.6.2 恶唑禾草灵的环境行为 |
1.6.3 恶唑禾草灵的毒性 |
1.7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代谢 |
2.1 恶唑禾草灵在水沉积物微宇宙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小结 |
2.2 恶唑禾草灵在斑马鱼体内的立体选择性降解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小结 |
2.3 恶唑禾草灵在蝌蚪和牛蛙体内的立体选择性降解 |
2.3.1 材料和方法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3 小结 |
2.4 恶唑禾草灵在蚯蚓体内的立体选择性降解 |
2.4.1 材料和方法 |
2.4.2 结果与讨论 |
2.4.3 小结 |
第三章 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毒性 |
3.1 恶唑禾草灵对斑马鱼的立体选择性毒性 |
3.1.1 材料和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3 小结 |
3.2 恶唑禾草灵对蝌蚪的立体选择性毒性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小结 |
3.3 恶唑禾草灵对蚯蚓的立体选择性毒性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小结 |
第四章 污水灌溉和污泥拌土对土壤中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立体选择性降解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剂与材料 |
4.1.2 土壤和污泥的暴露 |
4.1.3 分析方法 |
4.1.4 土壤和污泥样本的前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自来水灌溉土壤中的降解 |
4.2.2 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污水灌溉土壤中的降解 |
4.2.3 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污泥中的降解 |
4.3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炭对水环境中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的污染修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剂与材料 |
5.1.2 生物炭的吸附 |
5.1.3 生物炭的解吸附 |
5.1.4 生物炭的应用 |
5.1.5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种生物炭的吸附 |
5.2.2 竹炭生物炭的解吸附 |
5.2.3 竹炭生物炭的应用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 |
6.2 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毒性 |
6.3 污水灌溉和污泥拌土对土壤中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立体选择性降解的影响 |
6.4 生物炭对水环境中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的污染修复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茴香薄翅野螟抗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 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
1.1.1 害虫抗药性定义及主要鳞翅目害虫抗药性现状 |
1.1.2 害虫抗药性监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
1.1.3 害虫抗药性的机理 |
1.1.4 茴香薄翅野螟抗药性的治理原则及对策 |
1.2 茴香薄翅野螟研究进展 |
1.2.1 茴香薄翅野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
1.2.2 茴香薄翅野螟的防治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农药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2014 年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 |
2.2.2 2015 年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 |
2.2.3 2016 年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基于LC50的茴香薄翅野螟抗性监测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农药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014-201612 种杀虫剂对茴香薄翅野螟LC50变化 |
3.2.2 2014-2016 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茴香薄翅野螟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供试药剂 |
4.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4.2.2 三种农药亚致死浓度下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结果 |
4.2.3 三种农药亚致死浓度下羧酸酯酶活性测定结果 |
4.2.4 三种药剂亚致死浓度下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结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茴香薄翅野螟抗性简单治理策略—农药混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供试农药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黄淮地区西瓜施肥配方筛选及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黄淮地区西瓜产业概况 |
1.3 西瓜施肥配方安全生产的研究概况 |
1.3.1 需肥规律 |
1.3.2 施肥原则 |
1.3.3 西瓜氮、磷、钾肥需求状况 |
1.4 西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概况 |
1.4.1 品种的选择及种子处理 |
1.4.2 选地整地施肥 |
1.4.3 营养钵培育西瓜壮苗 |
1.4.4 水肥管理 |
1.4.5 适时采收 |
1.4.6 西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
1.4.6.1 健全西瓜技术服务体系 |
1.4.6.2 建设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 |
1.4.6.3 提高特色品牌效益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育苗 |
2.2.2 施肥配方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和指标 |
2.3.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2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3.2.2 含糖量的测定 |
2.3.2.3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2.3.2.4 硝酸盐的测定 |
2.3.2.5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2.3.3 农药残留检测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西瓜蔓长、叶长、叶宽、茎粗、节间距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3.3 不同施肥处理产生的经济效益 |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1 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2 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
3.4.3 农药残留指标 |
3.5 对收获后土壤肥力的影响 |
4. 西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 |
4.1 优化嫁接育苗技术 |
4.2 低成本育苗基质生产技术 |
4.3 常规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 |
4.3.1 瓜田的选择 |
4.3.2 整地与施肥 |
4.3.3 西瓜的采收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肥料配施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
5.2 肥料配施对西瓜经济效益的影响 |
5.3 肥料配施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
5.4 实施安全高效栽培技术 |
5.5 黄淮地区西瓜种植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肟醚和腙衍生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甾醇 14Α-去甲基化酶(CYP51)的研究进展 |
1.1.1 催化作用机理 |
1.1.2 CYP51的结构与功能 |
1.1.3 CPY51抑制剂 |
1.2 三唑类农用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
1.2.1 三唑类杀菌剂 |
1.2.2 三唑类杀菌剂的构效关系 |
1.2.3 三唑类杀菌剂的结构改造 |
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1.4 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选择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醚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的合成 |
2.2.3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E)的合成 |
2.2.4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烷基醚的合成 |
2.2.5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苄基醚的合成 |
2.2.6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烯(炔)丙基醚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路线的选择 |
2.3.2 醚化反应 |
2.3.3 结构表征 |
2.4 抑菌活性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4.3 调查方法和活性评价 |
2.4.4 抑菌活性评价 |
2.5 小结 |
第3章 N’-取代2[1-(1,2,4-三唑1基)丁基2亚甲胺氧基]乙酰肼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Z)2[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基2亚甲胺氧基]乙酰肼(G)的合成 |
3.2.3 N’-取代2[(Z)1(1,2,4-三唑1基)丁基2亚甲胺氧基]乙酰肼(B)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路线 |
3.3.2 醚化反应 |
3.3.3 缩合反应 |
3.3.4 结构表征 |
3.4 抑菌活性 |
3.4.1 抑菌活性初筛 |
3.4.2 结构优化与抑菌活性复筛 |
3.5 小结 |
第4章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5-苯基-1,3,4-恶二唑2基)甲基醚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Z)-3,3-二甲基1(1,2,4-三氮唑1基)丁2酮肟-(5-取代苯基-1,3,4-恶二唑2基)甲基醚(C)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路线的选择 |
4.3.2 环合反应 |
4.3.3 结构表征 |
4.4 抑菌活性 |
4.5 小结 |
第5章 4-叔丁基2(2-苄亚肼基)5(1,2,4-三唑1基)噻唑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1溴2丁酮(J)的合成 |
5.2.3 取代苄亚肼基硫代酰胺的合成 |
5.2.4 4-叔丁基2(2-苄亚肼基)5(1,2,4-三唑1基)噻唑(D)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溴化反应 |
5.3.2 溴化反应工艺优化 |
5.3.3 环化反应 |
5.3.4 中和反应 |
5.3.5“一锅法”合成工艺 |
5.3.6 结构表征 |
5.4 抑菌活性 |
5.4.1 离体抑菌活性测试 |
5.4.2 抑菌活性评价 |
5.5 小结 |
第6章 CYP51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药效团模型实验 |
6.2.1 计算工具 |
6.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基于水稻纹枯病菌的CYP51抑制剂构建药效团模型及应用 |
6.3.2 基于水稻稻瘟病菌的CYP51抑制剂构建药效团模型及应用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与授权专利 |
附录B:目标化合物一览表 |
附录C:部分化合物谱图 |
致谢 |
(9)环氧虫啉工艺优化及其手性选择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史 |
1.3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分子多样性 |
1.3.1 修饰杂环的新烟碱类化合物 |
1.3.2 修饰负电性部分的新烟碱化合物 |
1.3.3 修饰桥联部分的新烟碱类化合物 |
1.3.4 环状部分修饰的化合物 |
1.4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 |
1.4.1 昆虫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多样性 |
1.4.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 |
1.5 新烟碱类杀虫剂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
1.5.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害虫抗药性与交互抗性 |
1.5.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影响 |
1.6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1.6.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趋势 |
1.6.2 国内新烟碱类化合物的研究 |
1.7 手性化合物的特点 |
1.8 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
1.8.1 新农药的特点与研发趋势 |
1.8.2 中国新农药研发的难题与现状 |
1.8.3 新农药研发的思路与途径 |
1.8.4 新农药的展望 |
1.9 课题的提出 |
第2章 环氧虫啉的工艺优化 |
2.1 环氧虫啉合成路线的确定 |
2.2 原料试剂和仪器 |
2.3 环氧虫啉的合成工艺过程 |
2.4 环氧虫啉合成条件的正交化优化 |
2.5 环氧虫啉合成的其他影响因素 |
2.5.1 催化剂的影响 |
2.5.2 溶剂的影响 |
2.5.3 碱的影响 |
2.6 原料回收利用研究 |
第3章 手性环氧虫啉的制备与表征 |
3.1 手性环氧虫啉制备路线的确定 |
3.2 原料试剂和仪器 |
3.3 (R)-环氧虫啉的制备 |
3.4 (S)-环氧虫啉的制备 |
3.5 消旋环氧虫啉的制备 |
3.6 环氧虫啉旋光测定 |
3.7 消旋体环氧虫啉的手性分离 |
3.7.1 分离条件与样品配制 |
3.7.2 样品测定与结果分析 |
第4章 环氧虫啉的单晶培养与测试 |
4.1 原料试剂和仪器 |
4.2 单晶培养 |
4.3 单晶测试 |
4.3.1 (R)-环氧虫啉的测试 |
4.3.2 (S)-环氧虫啉的测试 |
4.3.3 消旋环氧虫啉的测试 |
4.4 单晶测试结果分析 |
4.4.1 (R)-环氧虫啉晶体结构分析 |
4.4.2 (S)-环氧虫啉晶体结构分析 |
4.4.3 消旋环氧虫啉晶体结构分析 |
第5章 环氧虫啉的室内杀虫活性研究 |
5.1 试虫选择 |
5.2 实验目的 |
5.3 试验靶标与药剂 |
5.4 试验部分 |
5.4.1 配制药剂 |
5.4.2 试验重复 |
5.4.3 测定方法与依据 |
5.4.4 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
5.5 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6章 论文总结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6.2 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图 |
致谢 |
(10)平阳县茶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依据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理论 |
2.1.1 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依据 |
2.1.2 茶叶产业化的内涵及其要素 |
2.1.3 茶叶产业化的要素 |
2.1.4 茶叶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
2.1.5 茶业产业化利益分配的主要方式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平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1 平阳县自然资源概况 |
2 温光资源对茶树早生的影响 |
3 平阳茶叶产业现状 |
3.1 平阳茶叶产业规模 |
3.2 良种茶园建设 |
3.3 茶叶产业化企业规模 |
3.4 茶叶品牌创建和茶文化的开展 |
4 平阳县茶叶产业优势分析 |
4.1 发展条件 |
4.1.1 优越的生态条件 |
4.1.2 丰富的品种资源 |
4.2 产业优势 |
4.2.1 茶叶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 |
4.2.2 产业基础优势 |
4.2.3 茶叶产业化政策优势 |
4.2.4 产品特色优势 |
第三章 平阳县茶叶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1 产业规模偏小,品种结构单一 |
2 茶园基础设施薄弱,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
3 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 |
4 茶叶企业实力不强,相关茶品产业发展滞后 |
5 缺乏品种结构合理性 |
6 其它问题 |
6.1 茶叶农残 |
6.2 生产用工紧缺,成本提高 |
6.3 茶叶产业链有待改善 |
第四章 平阳茶叶产业化发展对策 |
1 加强茶树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优化茶类品种结构 |
1.1 加快低耗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的创新 |
1.2 实施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无公害生产技术 |
1.3 建设良种茶园 |
1.4 优化茶类产品类别 |
1.5 优化品种结构 |
2 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布局 |
2.1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作用 |
2.2 主导产业示范区与精品园建设 |
2.3 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布局 |
3 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制作技术,加快机械化发展步伐 |
3.1 大力开发茶叶精深加工制作技术 |
3.2 大力推广使用机械生产茶叶 |
4 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产品名优化、特色化 |
4.1 统一品牌,实行标准化管理 |
4.2 以活动打造品牌,扩大市场影响 |
5 拓展市场营销,实现销售网络化 |
5.1 强化茶叶包装,重视商标注册 |
5.2 执行绿色质量标准,创立绿色品牌 |
5.3 完善销售网络,扩大销售渠道 |
5.4 创新茶叶营销方式 |
6 实施科技兴茶,推动茶业现代化 |
6.1 切实改善科技兴茶环境 |
6.2 建立和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
6.3 全面革新技术推广方法 |
7 挖掘、提升平阳茶文化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平阳县茶叶生产现状 |
1.2 平阳县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
1.3 平阳县茶叶生产对策分析 |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1.5 下一步研究设想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致谢 |
四、一个新型的种植项目——生物农药原料除虫菊的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1]桃蚜对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研究[D]. 王秀梅.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2]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研究[D]. 赵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3]三种难溶性杀虫剂的纳米载药系统构建、表征及药效功能评价[D]. 杨东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4]烃氧基胺分子插件的结构多样性衍生及应用[D]. 杨冬燕.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5]恶唑禾草灵及其代谢物在水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行为[D]. 荆旭.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6]茴香薄翅野螟抗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初步研究[D]. 王一鸣. 青海大学, 2017(12)
- [7]黄淮地区西瓜施肥配方筛选及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D]. 陈思.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7)
- [8]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肟醚和腙衍生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D]. 叶姣. 湖南大学, 2015(02)
- [9]环氧虫啉工艺优化及其手性选择性[D]. 胡福临.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4)
- [10]平阳县茶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张蓓蓓.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