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咖啡可提升女性脑力(论文文献综述)
苗丹丹[1](2021)在《BJ航天天盾信息有限公司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工作压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已然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作为21世纪的高新技术产业,IT行业已经成为我国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创新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产品相较其他产品而言,更新换代速度快,其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所以靠短时间的技术垄断很难维持长期利益。随着技术的更新,新兴信息技术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而今,越来越多的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开始步入职场且就业领域日趋多元化,她们除了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要承担照顾家庭的职责,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员工的工作压力。过大的工作压力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女性员工的生理健康,导致女性出现皮肤衰老、过早脱发等现象,阻碍女性员工的个体成长;还会严重影响到女性员工的心理健康,如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工作的挫败感等都会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这都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益。作为首都的北京,信息化发展更是日新月异,BJ航天天盾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J公司”)于1983年成立,主要从事航天系统的安全防范工程、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呼叫中心、信息技术服务等业务。BJ公司作为北京市的IT企业之一,依托信息技术引领着IT行业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竞争力与员工的工作压力也愈来愈大。同时,BJ公司的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照顾家庭的双重责任,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的工作压力也在逐渐增加。因此,研究BJ公司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的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和缓解对策就非常有必要。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工作压力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经典的工作压力理论体系,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大量数据基础上,对BJ公司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的工作压力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多角度剖析了BJ公司对于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韩旭[2](2020)在《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发达国家长期的跟随模仿,使得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整体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突破发达国家愈发严密的技术封锁,推动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工程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程人才更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难题的能力,对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愈发明确而紧迫。为了应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培养。然而,工程创造力培养仍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力的实践探索。具体表现为:第一,工程创造力的内涵仍不清晰;第二,工程创造力的测评仍脱离工程实践;第三,工程创造力的提升机理仍不明确。有关工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的匮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本文围绕“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这一核心话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界定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评方法;第二,剖析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内在机理;第三,提出面向我国工科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了回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梳理已有创造力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创造力内涵及测评研究;进而,基于C-K理论的视角,开展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并主动设计和实施实验,对机理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此外,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提炼其实践举措的亮点,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以上一系列研究,形成如下四项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活动的特征,本研究指出,工程创造力是在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产生多种新颖且有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内涵具体分为创造维度(包括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三个子维度)和工程维度(包括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子维度),并针对六个子维度开发了工程创造力的定量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识别了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工程创造力培养中的主要方法,提炼不同方法之间的共性要素。最后,揭示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克服障碍的四条机理(包括摆脱固着效应、促进发散思维、跨越知识壁垒、重构约束思维)。第三,设计并实施“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作为实验研究的载体,最终共收集工科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项目报告167份。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后,学生的工程创造力测评的六个维度(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提升,从而验证了本文机理研究的结论。第四,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总结提炼其实践举措中的亮点,深入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在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在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新型工科教师队伍。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贡献包括:第一,明确了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开发了新的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工程创造力培养过程的机理,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第三,针对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等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实践启示。
谷伟[3](2019)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代美国文坛,乔纳森·弗兰岑是堪与唐·德里罗、E.L.多克特罗等前辈文坛巨匠相比肩的年轻一代小说家。作为悲剧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弗兰岑在创作中借助人物动荡的生存体验来折射宏观社会文化危机,培植穿透虚幻表象洞悉复杂现实的认知潜能。中后期代表作《纠正》《自由》与《纯洁》引爆了读者的抢购狂潮,获得批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三部小说在捕捉公众集体想象的同时,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弗兰岑政治意识的锐度在减弱。这些批评声音所固守的是后现代主义立场,默认小说的能动性在于激进的形式实验,认为复归描摹家庭生活的现实主义就是向霸权投诚。而且,多数批评局限于单一小说文本,既无法立体呈现弗兰岑的创作全貌,亦使小说值得挖掘的文化政治维度无法获得充分讨论。据此,论文聚焦《纠正》《自由》与《纯洁》三部作品,细致分析弗兰岑对当代公共政治危机不同侧面的表征,挖掘其对重振公共领域的反思,勾勒弗兰岑中后期创作的主旨脉络,揭示其强烈的文化焦虑和时代关注,全面呈现其深层的文化政治意识,展现悲剧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论文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入手,在对小说进行贴合文本语境的具体阐释中,借鉴诸多当代理论家的思想锋芒,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认知图绘理论、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理论、劳伦·勃朗特的情感依恋思想、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哲思、哈特与奈格里的诸众理论等,透过理论洞见来赋予论文更为深入的剖析视角。论文全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绪论、主体三章与结语。第一章(绪论)勾勒了弗兰岑的创作生涯,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究了各时期的学界评论重心,归纳了对悲剧现实主义小说文化政治维度的理解缺憾。在对悲剧现实主义进行认知图绘的基础上,绪论指出论文旨在捕捉弗兰岑文学创作的总体脉络,聚焦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反思,随后概述了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从《纠正》对技术消费主义的批判入手,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中公共政治的衰微困境与重振策略。本章重点讨论了生物精神病学诊疗机制的物质主义逻辑,指出其摧毁了主体的内在世界,进而破坏了认知定位能力与共同体视野。《纠正》中的兰伯特夫妇及其三个子女的生命都以不同方式被吸纳到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中。弗兰岑通过再现兰伯特一家摆脱技术消费幻象的挣扎历程,指出抵抗霸权需要重拾历史意识,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深度;重塑认知定位,洞悉个体动荡苦难与集体福祉保障的瓦解密切相关;重构社群意识,构筑他者关爱的“情感空间”,形塑扞卫集体福祉的至善共同体。第三章从《自由》对美国政治势力的全谱分析入手,探究了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公共政治危机。《自由》以帕蒂与沃尔特夫妇、好友理查德、儿子乔伊等人物的爱恨离合为主轴展开叙述。小说中诸多人物受到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深刻影响:或如沃尔特等自由主义者投身“士绅化”等基于身份政治的文化抗争,却因白人精英身份,落入多重结构困境;或如理查德等文化左派诉诸朋克亚文化的对抗实践,却囿于激进颠覆的边缘立场,日益孤立大众;或如帕蒂与儿子乔伊受到右翼势力的情感操控,执着依恋物欲自由观,无视日常生活的苦难。藉由再现人物的霸权抗争,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认知图绘,洞悉新自由主义摧毁集体福祉的扩张逻辑,把握多元资本权力关系的聚合点;重拾历史意识,回溯美国自由共识中的非理性威胁,顺势把握自由信仰的另类策略;重整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摒弃无效的激进边缘立场,藉由爱来构筑共同体意识,进而统合奇异多元的诸众力量。第四章从《纯洁》对生命权力的反思入手,探究了数字资本霸权的公共政治危机。小说藉由女孩碧普找寻生父的历程,逐步揭开碧普父母与以阿桑奇为原型的网络揭秘英雄安德烈亚斯·沃夫的复杂纠葛,再现了资本主义藉由数字技术重构意识感知与精细调控人口的生命宰制。此外,小说分别从伦理与心理机制溯源,揭示出数字网络生命宰制与资本权力扩张的伴生关系,探究了数字网络对公共领域的巨大破坏力:一方面透过建构虚拟安全幻象,数字网络摧毁了个体基于他者认同的社会人格身份,消解了复杂现实和深度交流;另一方面透过操控物性持存工业体系,数字网络宰制了传承世代经验象征符码的前个体储备,破坏了“个性化”进程,在摧毁主体独一心理结构的同时,消弭了多元包容的至善共同体。通过对碧普走出虚拟安全幻象的曲折探索,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历史意识,洞悉技术理性架空人类的启蒙辩证法逻辑,把握数字资本瓦解国家政治架构的趋势;重构认知定位,建立认知数字资本权力的微缩模型,揭示权力运作的对立框架来悬置权力机制;重建社群意识,推动大众透过思辨来洞悉数字资本宰制生命的危机,进而直面社会现实和人际交往,敞开创造新世界的行动潜能。第五章(结语)探究了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能动性,指出弗兰岑意图重塑卢卡奇论及的“总体性”意识。在《纠正》《自由》与《纯洁》中,弗兰岑从多维度把脉诊断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复杂症候,在不同时期聚焦了公共政治危机的不同重心,持续调整和完善认知图绘、历史意识与社群连接的行动策略,旨在总体把握资本系统的错综现实,寻求重振公共政治的良方。
李瑞珍[4](2018)在《中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虽然妇女体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妇女在参与体育活动、体育管理以及体育就业上的歧视问题依然存在。不管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妇女的体育参与状况都不容乐观,妇女的体育活动参与率较低。妇女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她们的体育参与。当前我国学者多是基于个体的需求层面研究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从而提出解决对策,而城市社区是妇女日常生活的重要区域,社区的体育服务供给情况是否会影响妇女的体育参与情况,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因此,本研究以中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她们在社区体育参与中的行为特点及其限制因素,为促进我国妇女体育参与提供更好地解决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哈尔滨8个城市为调查地区,对调查城市社区妇女特征及社区体育参与情况、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特征、城市社区体育供给限制因素以及发达国家解决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成功案例进行调查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限制特征包括个人层面(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婚育情况)和社区层面(社区性质)六个特征,涉及到自身限制、体验限制、人际限制、结构限制四个维度。其中,年龄在31-4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私营企业主,两万元以下收入,离异或独居妇女,郊区城镇居住者是限制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最明显的特征。自身限制因素中对城市社区妇女影响最明显的3个因素为缺乏技能、没有兴趣、缺乏自信;体验限制因素中对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影响最明显的3个因素是没有人指导、没有女性教练员指导、伤病;人际限制因素为伙伴;结构限制因素中对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影响最明显的5个因素是工作、家务、场地、女性锻炼设施以及女性体育活动。而结构限制是影响我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首要因素。2.我国城市社区妇女对社区提供的体育设施供给、健身指导供给、体育信息供给、体育活动组织供给总体情况不太满意,尤其是社区的健身指导供给和体育活动组织供给。在体育设施供给上,限制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社区体育场地及设施配备不足、健身场所距离较远等;在健身指导供给上,限制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以及业务能力较低、社区体质监测类型单一等;在体育信息供给上,限制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社区体育信息宣传渠道较少且宣传途径较为传统等;在体育活动供给上,限制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活动经费不足、体育活动单一以及宣传不到位等。3.发达国家在促进妇女和女孩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以及解决妇女体育参与障碍时,涉及到的部门组织范围更为全面,提出的解决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其中,英国为促进妇女和女孩的体育参与解决障碍的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感障碍和实际障碍方面;美国为促进妇女和女孩的体育参与解决障碍的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缺乏自信、技能和活动方面;加拿大为促进妇女和女孩的体育参与解决障碍的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障碍、外部障碍和影响障碍方面;澳大利亚为促进妇女和女孩的体育参与解决障碍的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际障碍方面。这些发达国家为促进妇女体育参与的案例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妇女体育参与率明显上升,为我国解决妇女体育参与遇到的时间、机会、场地设施、活动、信息等限制问题提供较好的借鉴之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政府部门:在体育设施供给上,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社区体育供给的投资力度,体育设施要更加符合女性的锻炼需求和托儿设施;在健身指导供给上,要培训更多的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妇女健身志愿者,多为女性提供免费的健身课程与健身项目;在体育信息供给上,要建立体育信息网络,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在体育活动供给上,要和相关体育组织、学校以及企业机构开发适合不同身体情况、不同时间、不同年龄、不同能力水平的体育活动项目。同时,为促进妇女的体育参与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纲领,以及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行动计划。2.社区部门:在体育设施供给上,社区部门应合理规划场地设施的位置以及制定灵活的使用场地设施时间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翻新;在健身指导供给上,引进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举办健身知识讲座以及活动项目指导,培养妇女以及女孩的体育参与意识以及技能培训,定期对社区的妇女进行体质监测,同时针对不同妇女的身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锻炼计划;在体育信息供给上,建立社区体育信息服务网络,利用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宣传,在社区的商店超市、幼儿园、健身广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建立体育信息宣传栏,定时发布和更新女性健身知识和活动信息,包括时间和地点、服装,更换设施,照顾孩子等;在体育活动供给上,加强和其他组织合作,开发适合女性的非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举办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以及家庭体育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婚育情况、不同健身能力水平妇女的体育需求。
程秋丽[5](2017)在《上海社区青年社会适应过程的研究 ——基于优势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区青年(本文指失学无业青年的代称)人口的增多而增多的还有为了保障他们的生活和权利而设置的各种就业帮扶政策,上海基本上每个社区和街道都已经有了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机构和专业的就业辅导人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区青年的就业情况有所好转,但依旧不容乐观。笔者以上海A区的社区青年为主要访谈对象,对他们从待业状态到就业状态的完整过程进行个案研究,从优势视角的理念出发,试图找到社区青年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影响社区青年社会适应过程的变化因素,以及社区青年身边可利用的优势资源。经过对两个社区青年从待业到就业过程的完整呈现和分析,笔者发掘出个案生活事件中的关键主题,包括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心理状态、职业认知、环境适应等;在分析案主个人特性的同时,分析各个关键问题的变化过程,展现其中所反应出来的共性问题,最后经过跨个案的分析讨论,重点阐述了在优势视角下社区青年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区青年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主要面临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和职业适应三大适应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实践的学习,集体的影响,个人的反思和环境的支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时笔者发现,社区青年的个性特质和社区资源是他们可以较好地利用的两大优势亮点。通过不断地模拟和参与社会适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实践活动,社区青年有更多的进行自我反思和体验学习的机会,可以更好地释放自我的个性,发掘自我的优势资源,增强做事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在同质群体和团体氛围的积极影响下,他们也会以更加信任和接纳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提升自我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而在家庭系统和社区资源的环境支持中,他们更容易找到改变的契机,从而在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心理调适、学习适应和职业认知等几个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张秋贤(Tr(??)ng Thi Thu Hi(?)n)[6](2015)在《走向经济母神:越南女性母神信仰研究》文中认为越南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农业社会,水稻文明所特有的阴性文化特征孕育并形成了越南独特的母神信仰。母系社会以来,越南阴性文化悄然塑造了越南人带有阴性特质的性格、观念与文化传统。与此同时,母神信仰也逐渐成为越南女性的精神支柱。纵观越南几千年母神信仰,不难看出,母神信仰与女性生活一直处于持续互动之中。一方面,女性生活的变迁直接促成了母神核心形象的历史演化:在越南古代农业社会,女性掌握着农业生产的主导力量,母神核心形象便是生殖母神;在越南中世纪社会,女性的抗争运动就产生了自由母神——柳杏圣母;而当农业女性逐渐转为从事商业买卖的女性时,经济母神就成为了当前母神信仰的核心形象。女性与母神形象具有同构性,正如越南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家之主”的地位一样,民间信仰中女神的神力也是非凡的。可以说,母神形象不断被历代女性开拓、演绎与创造。反过来,母神信仰的转变也影响了越南女性的认知和行为。女性从母神信仰中吸收积极的观念,从而逐步形成了自我认同、完善,以及自我解放;此外,母神信仰也促进了女性在行动上,更加明确自我责任,推动自我分工。可见,女性始终是推动着母神信仰变迁的主导力量,而母神信仰又为不同时期的越南女性提供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二者互为依存。为了更好地探索母神信仰与女性的互动关系,笔者从越南南北两地母神信仰的核心仪式着手,通过个案研究来解读游走于信仰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越南女性。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越南古代农业社会即阴性文化土壤。越南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农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社会。越南农业文化倾向于阴性文化——重母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历史和民间文化两大方面。农业社会与女性化土壤共同促成了母神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在越南文化长廊中,每一时期的母神形象都跟社会中的女性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对女性来说,母神就是神圣母亲形象,进而母神信仰逐渐成为了母亲信仰。第二部分为个案研究,主要包括越南北部上童仪式中的女性和南部朝圣仪式中的女性研究。上童仪式、朝圣仪式是母神信仰中的核心仪式,大部分属于女性信仰活动。这一部分概述越南女性对母神仪式的解读与操作,她们在仪式中如何主动地表现自己、如何运用信仰仪式来调整现实生活。从女性在母神信仰的仪式特征透析其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由于每一信仰行为均依据现实生活,所以通过该仪式的女性行为,笔者诠释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也尝试考察男性在母神信仰中的角色,以期全面分析母神信仰的认同度。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母神信仰保障了女性家庭与经济民俗。本部分从上述个案研究中发现了女性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互动。有宗教信仰的越南女性往往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女性的物质生活主要是指女性对家庭的本分、义务、责任与经济承担,而精神方面则倾向于信仰活动,特别是母神信仰活动。北方的上童仪式活动、南方的朝圣活动均显示出女性的自我调节与释放、自我认同与肯定的能力。她们通过母神仪式更新自我,进一步表达神、人之间的性别认同以及女权意识。除此之外,古今越南母神习俗建立了女性经济民俗的一些社会准则,慢慢地形成了一种经济民俗制度,最突出的是,在当前越南女性由农业向商业身份转换的过程中,母神信仰有效地保障了越南女性的家庭经济,某种意义上,母神信仰也逐渐成为制定当代女性经济生活的一种经济民俗制度与文化保障。结语部分是对全文主题的总结和提升。总结了投资信仰的越南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她们通过自我认同、自我分工,从而得到社会认同。由于女性选择以母神信仰保障其经济民俗生活,所以母神信仰对于发展经济民俗中的越南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杜琰琰[7](2012)在《顾客和员工双方情绪对服务责任归因的影响 ——基于顾客参与背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服务科学的兴起,顾客参与服务生产过程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服务具有无形性和体验性的特点,服务学者和管理实践人员都已意识到服务需要顾客与服务商家、服务员工共同努力创造价值。学者们开始对顾客参与的心理反应机制感兴趣,然而相关的阐述性、定性解释的研究较多,而实证研究、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学者还尤其提出了参与合作的顾客在归因上可能存在自我服务偏见,以至带来对服务满意的负面影响,但并没有对顾客参与服务的归因机制进行实证探讨。情绪是人际互动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它可能会在个体的决策判断过程中发挥作用,甚至有可能代替理智决定个体的认知过程。情绪还被看做是顾客参与服务互动过程的关键内容,比如,在顾客参与服务情境中,顾客带着情绪去医院、旅游、吃饭喝咖啡、美容美发SPA,服务员工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情绪,顾客会识别员工的真实情绪和虚假情绪,他们的真实情绪会影响到顾客感受,本研究试图从顾客情绪感知和服务员工情绪展示入手,探讨顾客参与服务的心理启示。心理学传统研究证实,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对认知过程有不同影响,它们影响了信息加工的方式,记忆和学习效果及其内隐认知机制等。相同效价情绪(同为正面情绪或同为负面情绪)如何影响认知过程的研究还很少,过去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情绪带来不同风险感知,对具体情绪类型与认知的一般性关系还尚未明晰。归因理论强调了归因所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但情绪可能影响合作结果归因的研究却没有得到普遍关注。过去有关顾客归因的研究更多出现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本研究在服务场景中证实了顾客归因影响服务结果的重要性。研究所选的服务行业有:理发服务、摄影服务、旅游服务、教育服务,涵盖了中等参与和高水平参与的服务合作,可以对这些服务行业的情绪管理进行具体指导,并且对相似服务类型的顾客参与管理也具有普遍意义。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再通过设计实验获得数据加以验证。总共设计了九个小实验:其中,实验一、二、三、四主要验证顾客情绪状态对顾客服务归因的影响;实验五、六、七主要验证服务员工情绪对顾客服务归因的影响,并且考虑顾客的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特质如何影响他们对服务员工情绪的理解;实验八和九则证实了自我情绪感知和对方情绪展示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主要的结论如下:(1)顾客在对服务责任归因进行判断时存在情绪依赖性:一方面,顾客处于不同情绪状态对服务结果归因存在差异,我们的结果与动机理论不一致,但证实了认知理论,个体情绪感知不只是正负效价的差异,还会作为信息成为个体对所接受服务的认知和判断依据;(2)员工真实情绪展示会作为顾客判断服务的依据,影响顾客对服务结果的归因,但是结果发现,服务员工带着真实的负面情绪并不一定比正面情绪服务效果更差,关键在于能否很好的沟通,让顾客了解服务员工也有自己的生活情绪。实验还发现,个体的认知需求特质不会调节情绪对他们的影响,但是情感需求特质会影响他们依赖情绪进行判断的程度;(3)伴随情绪(incidental emotion)作为判断的一种非问题相关的外围线索,自我情绪感知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而对他人情绪展示的认识也会影响他人评价:自我情绪体验对自我评价的影响证实了情绪一致性效应;他人情绪展示对他人评价的影响存在情绪刻板效应。研究还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式,在实验之前对服务中情绪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也对门诊服务中双方情绪和服务结果判断进行了解释性研究,对实验研究进行了补充,展现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在实际服务生活中的意义,证实实验结果在真实服务场景中的作用,为服务管理中的员工管理和顾客管理提供启示。最后,论文对所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本研究对服务营销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贡献,以及对服务管理的实践价值,并归纳出研究局限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吴媞[8](2012)在《九十年代女性上海书写中的都市空间》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书写”,在同时期中国城市文学的总体中,占据着醒目的位置,并因其鲜明的女性化色彩而形成一个独特的序列。不仅那些反响热烈的作品大都出自女性作者之手,而且在她们的文本中,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想象亦呈现出强烈的女性化特征。本文从都市空间的角度切入这一时期上海女作家有关上海城市的文本,选取弄堂、酒吧、街道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空间意象,透析其中包含的女性意识、女性与都市的恩怨纠葛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
王舒婧,李佳,王志勤,纪晓祎[9](2011)在《工作分子学》文中研究指明"美食分子学——molecular gastronomy",即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美食并得出最得当的结论。也就是说,用那样的方法操作,不需要你有天分,一样可以成为米其林三星厨师。其实,工作也可以用科学解构分子化。
刘丽凡[10](2011)在《论1990年代以来广州女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研究说明在20世纪90年代异彩纷呈的城市书写中,女性作家的崛起成为了当代文坛一道不可忽略的文学景观。生活在广州的女作家们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城市文学创作,并一度获得读者与市场的追捧,引起文坛的关注。考察广州女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发现广州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与广州这座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与当代大众文化语境密切相关。一方面,城市为广州女作家们提供了可供书写的素材,城市独特的时代文化语境影响制约着女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另一方面,女作家以城市为审美背景与对象,通过对城市景观的描绘,城市市民社会及市民精神的呈现,为我们观照城市提供了文学的镜像。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广州女作家的城市书写概况,对城市书写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目前广州城市书写的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方法与意义。第二部分为第一至三章,探寻城市对女性及女性城市书写的意义,分析广州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与大众文化语境对广州女作家进行城市书写的影响,表现在城市书写策略上,女作家们分别运用怀旧、日常与传奇等叙事手法,获得了贴近大众赢得市场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女作家的文本与城市同构书写的分析,升华出广州女作家笔下的广州城市形象。第三部分为结语,对论文的主体部分进行总结,并认为广州女作家的城市书写有利于广州城市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广州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二、喝咖啡可提升女性脑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喝咖啡可提升女性脑力(论文提纲范文)
(1)BJ航天天盾信息有限公司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工作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关于工作压力概念界定的研究 |
2.2 关于女性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 关于缓解女性员工工作压力相关对策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
3.1 新生代知识性员工的概念界定与特点 |
3.1.1 概念界定 |
3.1.2 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3.2 关于工作压力的相关理论 |
3.2.1 个体-环境匹配理论 |
3.2.2 工作需求-控制理论 |
3.2.3 认知交互理论 |
3.2.4 罗宾斯的压力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BJ航天天盾信息有限公司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工作压力现状分析 |
4.1 BJ公司概况 |
4.2 问卷设计与问卷回收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回收 |
4.3 BJ公司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工作压力现状 |
4.3.1 员工基本信息统计 |
4.3.2 信息统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BJ航天天盾信息有限公司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 薪酬福利因素 |
5.1.1 薪酬结构设置不尽合理 |
5.1.2 福利形式较为单一 |
5.2 晋升机制因素 |
5.2.1 晋升通道相对狭窄 |
5.2.2 晋升机制有失公平 |
5.3 工作任务因素 |
5.3.1 工作技能需要经常提高 |
5.3.2 工作加班常态化 |
5.4 工作压力管理因素 |
5.4.1 工作压力预警机制不健全 |
5.4.2 工作压力管理事中控制不到位 |
5.5 人文关怀因素 |
5.5.1 缺乏对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的特殊关怀 |
5.5.2 缺失对新生代知识型女性群体的家庭关怀 |
5.6 女性自身压力调节能力因素 |
5.6.1 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
5.6.2 自身抗压能力有待加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BJ航天天盾信息有限公司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工作压力对策分析 |
6.1 完善薪酬福利设置体系 |
6.1.1 完善优化薪酬设置 |
6.1.2 实行灵活的弹性福利计划 |
6.2 完善晋升机制 |
6.2.1 设置畅通的晋升通道 |
6.2.2 加强晋升的公平性 |
6.3 提高工作能力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 |
6.3.1 提高工作能力 |
6.3.2 适当调整工作岗位及内容 |
6.4 完善工作压力管理机制 |
6.4.1 建立健全工作压力预警机制 |
6.4.2 加强工作压力管理事中控制 |
6.5 加强人文关怀 |
6.5.1 强化对新生代知识型女性群体的特殊关怀 |
6.5.2 加强对新生代知识型女性群体的家庭关怀 |
6.6 加强自身压力调节能力 |
6.6.1 提升新生代知识型女性群体的综合素质 |
6.6.2 增强女性抗压能力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调查问卷 |
图表索引 |
(2)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工程创造力培养 |
1.1.2 高等工程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 |
1.1.3 创造力培养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仍缺乏探索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章节安排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
2.2 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2.2 创造力的测评 |
2.2.3 创造力的领域特异性 |
2.3 工程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3.1 工程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2 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3 工程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的辨析 |
2.3.4 工程创造力的测评 |
2.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分析框架 |
2.5 C-K理论基本内涵 |
2.5.1 两个空间及四个算子 |
2.5.2 C-K理论解构工程问题解决过程 |
2.6 文献述评 |
3 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及测评研究 |
3.1 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 |
3.2 工程创造力的“创造”维度 |
3.2.1 “流畅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2 “丰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3 “原创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 工程创造力的“工程”维度 |
3.3.1 “可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2 “经济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3 “可靠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4 小结 |
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 |
4.1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
4.1.1 固着效应 |
4.1.2 收敛思维 |
4.1.3 知识壁垒 |
4.1.4 约束思维 |
4.2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
4.3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 |
4.3.1 摆脱“固着效应”的机理 |
4.3.2 促进“发散思维”的机理 |
4.3.3 跨越“知识壁垒”的机理 |
4.3.4 重构“约束思维”的机理 |
4.4 小结 |
5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5.1 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5.1.1 培养目标 |
5.1.2 培养过程 |
5.1.3 评价指标 |
5.1.4 支撑条件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假设提出 |
5.2.2 实验对象选取 |
5.2.3 实验流程介绍 |
5.3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分析 |
5.3.3 配对样本T检验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6.2 斯坦福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2.1 培养目标 |
6.2.2 培养过程 |
6.2.3 评价指标 |
6.2.4 支撑条件 |
6.3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3.1 培养目标 |
6.3.2 培养过程 |
6.3.3 评价指标 |
6.3.4 支撑条件 |
6.4 奥尔堡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4.1 培养目标 |
6.4.2 培养过程 |
6.4.3 评价指标 |
6.4.4 支撑条件 |
6.5 清华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5.1 培养目标 |
6.5.2 培养过程 |
6.5.3 评价指标 |
6.5.4 支撑条件 |
6.6 案例分析结论及延伸思考 |
6.6.1 四个案例横向比较分析 |
6.6.2 延伸思考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 |
6.6.3 延伸思考二: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 |
7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7.1 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 |
7.2 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 |
7.3 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
7.4 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师资队伍 |
7.5 小结 |
8 总结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 |
8.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工程创造力前测文件 |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创作生涯与作品简介 |
1.2 国内外弗兰岑研究综述 |
1.3 弗兰岑的悲剧现实主义文学观 |
1.4 研究思路 |
1.5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纠正》: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救赎 |
2.1 深度模式消亡与认知定位困境 |
2.1.1 生物精神病学的物质主义逻辑 |
2.1.2 心理时间的外在空间化:精神分裂感 |
2.1.3 生物精神病学诊疗的技术消费资本逻辑 |
2.1.4 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的认知困境 |
2.2 主体死亡与共同体意识崩解 |
2.2.1 主体之死的原因:心灵维度的抹杀 |
2.2.2 临床抑郁症的羞耻感机制溯源 |
2.2.3 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 |
2.3 对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抵抗 |
2.3.1 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 |
2.3.2 重塑认知图绘 |
2.3.3 铸就共同体的“情感空间” |
2.4 小结 |
第三章 《自由》:左翼自由派公共政治的重塑 |
3.1 自由主义共识的溃败 |
3.1.1 自由主义与身份政治的联盟历程 |
3.1.2 士绅化进程: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伦理与现实冲突 |
3.1.3 边缘与底层的夹击: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龃龉困境 |
3.2 文化左派边缘抵抗策略的溃败 |
3.2.1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文化实践 |
3.2.2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内爆崩解 |
3.2.3 后现代主义文化左派的现实危机 |
3.3 右翼新自由主义社会霸权的宰制 |
3.3.1 情感结构与自由观的文化变迁 |
3.3.2 新自由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吸纳 |
3.3.3 新自由主义对消极自由观的吸纳 |
3.3.4 情感依恋:情感结构宰制的深层运作 |
3.4 左翼自由派的公共政治重塑 |
3.4.1 形塑多元资本权力的伦理认知图绘 |
3.4.2 重构自由共识的历史维度 |
3.4.3 激活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纯洁》: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抵抗 |
4.1 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新趋势 |
4.1.1 生命权力在身体规训界面的拓张 |
4.1.2 生命权力在群体调节界面的拓张 |
4.2 公共领域衰微的溯源 |
4.2.1 公共领域衰微的外在伦理溯源 |
4.2.2 公共领域衰微的深层心理机制 |
4.3 数字网络霸权的救赎 |
4.3.1 开启对数字网络技术的历时反思 |
4.3.2 建构对数字资本权力的认知模型 |
4.3.3 再创爱的平等共同体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总体性”意识的重构 |
5.2 文化政治策略的能动探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中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中的妇女歧视 |
1.1.2 参与体育活动是解决妇女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
1.1.3 妇女的体育活动参与率较低 |
1.1.4 社区体育为妇女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2.1.1 国外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2.1.2 国内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2.2 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2.2.1 国外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2.2.2 国内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相关概念界定 |
4.1.1 社区体育 |
4.1.2 妇女体育 |
4.1.3 社区妇女体育 |
4.1.4 体育参与 |
4.1.5 限制因素 |
4.2 所调研城市妇女特征及社区体育参与概况 |
4.2.1 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社区性质情况 |
4.2.2 城市社区妇女的健康状况、家庭婚育情况及闲暇活动情况 |
4.2.3 城市妇女在社区内的体育参与情况 |
4.3 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分析 |
4.3.1 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限制特征分析 |
4.3.2 城市社区体育供给限制妇女体育参与因素分析 |
4.4 发达国家解决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1 英国解决城市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案例分析 |
4.4.2 美国解决城市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案例分析 |
4.4.3 加拿大解决城市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案例分析 |
4.4.4 澳大利亚解决城市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案例分析 |
4.5 小结 |
5 促进我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发展的对策 |
5.1 社区体育设施方面 |
5.1.1 政府部门 |
5.1.2 社区部门 |
5.2 社区健身指导方面 |
5.2.1 政府部门 |
5.2.2 社区部门 |
5.3 社区体育信息方面 |
5.3.1 政府部门 |
5.3.2 社区部门 |
5.4 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方面 |
5.4.1 政府部门 |
5.4.2 社区部门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 B 城市社区妇女访谈提纲 |
附录 C 社区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 D 体育局相关领导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上海社区青年社会适应过程的研究 ——基于优势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痛心中的欣喜 |
二、犹疑中的坚信 |
第二节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社区青年 |
二、社会适应 |
三、优势 |
第五节 理论综述 |
一、优势视角理论相关研究 |
二、优势视角实践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烈风的案例呈现与分析 |
第一节 烈风的复兴之路 |
一、大专:沉沦——学业和友谊的打击 |
二、毕业后:波动——心态和情绪的调整 |
三、就业训练工厂:认同——自我和自信的重塑 |
四、找到工作:复兴——现实和未来的主题 |
第二节 烈风的案例分析 |
一、烈风适应过程分析 |
二、烈风个性特质分析 |
三、烈风整体过程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从被动到主动 |
二、从排斥到接纳 |
三、从压抑到认同 |
第三章 孤狼的案例呈现与分析 |
第一节 孤狼的翻身之路 |
一、进入社会:跟学校完全相反 |
二、就业训练工厂:我的一个转折点 |
三、协警工作:让我彻底翻身 |
第二节 孤狼的案例分析 |
一、孤狼适应过程分析 |
二、孤狼个性特质分析 |
三、孤狼整体过程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个性特征的因然 |
二、支持系统的使然 |
三、多次转折中的翻身 |
第四章 跨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社区青年社会适应过程的分析 |
一、实践的学习 |
二、集体的影响 |
三、自我的反思 |
四、周边环境的支持 |
五、小结 |
第二节 社区青年优势资源分析 |
一、优势资源汇总 |
二、优势资源分析 |
三、就业训练工厂优势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三大适应难题:人际适应、心理适应、职业适应 |
二、四大影响因素:实践、集体、自我和环境 |
三、两大优势亮点:个性特质和社区资源 |
第二节 对社区青年的启示 |
一、意识和动机的强化是促进社会适应的基本前提 |
二、实践中的学习是促进社会适应的主要方式 |
三、优势资源的整合是促进社会适应的推动力量 |
第三节 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
一、在发展优势中改变劣势 |
二、在适应社会中坚持自我 |
三、在"温室"中建设"理想国" |
第四节 对优势视角的反思 |
一、优势视角对象的适用性 |
二、优势视角方法的适用性 |
第五节 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
一、研究中的收获 |
二、研究中的遗憾 |
参考文献 |
访谈提纲 |
文本附录 |
一、烈风 |
二、孤狼 |
后记 |
(6)走向经济母神:越南女性母神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SB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母神信仰与女性研究现状 |
一、母神信仰 |
二、女性民俗研究 |
第三节 本文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一、主要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写作思路 |
四、界定 |
五、研究的难点和不足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越南母神信仰形成的文化基础 |
第一节 农业国土:阴性文化的土壤 |
一、越南的自然条件 |
二、越南的文化基础 |
第二节 越南文化的重母现象 |
一、民族历史塑造女性形象:民族英雄 |
二、民间文化塑造的女性形象:母性神光 |
三、越南农业社会与女性文化的结晶:母神信仰 |
第二章 越南母神形象的历史演化 |
第一节 女性角色的转变与母神形象的变迁 |
一、越南古代的母信仰:生殖之母 |
二、越南中世纪的母神信仰:自由之母 |
三、越南当代的母信仰:经济之母 |
四、小结:女性社会角色的改变与母神信仰的变迁 |
第二节 越南女性对母神形象的解读 |
一、各民族的母神形象 |
二、母神形象的特征 |
第三章 上童仪式中的越南女性 |
第一节 上童仪式的文化空间 |
一、四府母殿的供奉 |
二、神灵光彩下的女性童师 |
第二节 女性的仪式行为分析 |
一、上童——萨满教研究略述 |
二、上童仪式中的女性 |
三、仪式的神圣状态——回到母身边 |
第四章 朝圣仪式中的越南女性 |
第一节 主处婆朝圣(HANH HU'O'NG BA CHUA Xu) |
一、“朝圣”理论述略 |
二、圣地空间 |
三、女性与朝圣仪式 |
第二节 女性与朝圣的研究分析 |
一、女性是朝圣仪式的行动者 |
二、朝圣是女性的一种交流活动 |
三、权威的女性 |
四、朝圣即是女性“回母家”的假日 |
五、女性的经济观:向主处婆的借钱与还钱 |
第三节 母神信仰中的男性角色 |
一、母神殿庙的守候者 |
二、上童仪式的乐师队伍 |
三、信仰女性的陪伴者 |
四、母神信仰的先锋研究学者 |
小结 以母神象征符号创造文化的越南女性 |
第五章 母神信仰保障女性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女性在家庭的角色与“手提宗教” |
一、家中的女神与女性 |
二、女性与社区、村落的女神庙 |
第二节 信仰活动与女性日常生活 |
一、民俗信仰与娱乐生活 |
二、以信仰知识经营家庭生活 |
三、信仰是女性的生存策略 |
第三节 从执行者成为决定者的信仰女性 |
一、女神化男性神像:以越南南部主处婆像为个案 |
二、女神化其他宗教信仰 |
第四节 母神信仰与女性意识 |
一、女性以母神形象来改变命运 |
二、神人之间的性别认同 |
第六章 母神信仰保障女性经济民俗 |
第一节 从仪式行为看越南女性民俗信仰的经济观 |
第二节 母神与女性经济民俗 |
一、女性与经济民俗的钥匙 |
二、女性的民俗生产与消费民俗 |
三、女性与市场 |
四、女性与民间理财方式 |
第三节 走向经济母神 |
小结 女性经济民俗保障 |
结论与反思 |
一、越南农业社会与阴性文化的结晶:母神信仰 |
二、母神信仰即母亲信仰 |
三、母神信仰保障女性生活 |
四、母神信仰保障女性经济民俗 |
五、问题反思:女性民俗信仰与社会问题 |
主要参考书目 |
一、文献 |
二、专着 |
三、论文期刊 |
四、其他 |
附录:母神信仰相关图片 |
后记 |
(7)顾客和员工双方情绪对服务责任归因的影响 ——基于顾客参与背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2 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主要内容 |
1.2.2 研究的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和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及述评 |
2.1 顾客参与研究回顾及述评 |
2.1.1 顾客参与的概念 |
2.1.2 顾客参与的维度和水平 |
2.1.3 顾客参与的动因 |
2.1.4 顾客参与的结果 |
2.1.5 顾客参与相关研究述评 |
2.2 责任归因和顾客归因研究回顾及述评 |
2.2.1 归因基础理论 |
2.2.2 归因研究中的控制点归因 |
2.2.3 合作双方的责任归因研究 |
2.2.4 自我服务偏见 |
2.2.5 顾客归因与顾客满意的关系研究 |
2.2.6 责任归因和顾客归因相关研究述评 |
2.3 情绪影响认知过程研究回顾及述评 |
2.3.1 认知评价理论 |
2.3.2 动机分化理论 |
2.3.3 情绪一致性效应 |
2.3.4 不同类型情绪的认知机制 |
2.3.5 情绪与归因的关系 |
2.3.6 情绪影响归因的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服务过程中顾客和员工情绪的探索性研究 |
3.1 原始资料选择 |
3.2 服务类型的选择 |
3.3 顾客情绪资料分析 |
3.4 服务员工情绪资料分析 |
3.5 服务伴随情绪的重要性 |
第四章 顾客情绪影响服务责任归因的实验研究 |
4.1 理论推演和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和实验程序 |
4.2.1 实验程序 |
4.2.2 被试选择和实验材料 |
4.3 研究结果 |
4.3.1 情绪启动操纵检验 |
4.3.2 顾客情绪对服务责任归因的影响 |
4.3.3 服务责任归因对满意、口碑和重购意愿的影响 |
4.3.4 情绪、归因和服务后果的整合模型 |
4.4 结果分析和讨论 |
4.4.1 不同效价情绪的认知模式 |
4.4.2 不同正面情绪的自我提升性质差异 |
4.4.3 不同负面情绪的自我威胁应对差异 |
第五章 顾客情绪影响服务责任归因的真实场景研究——以MBA教育服务为例 |
5.1 提出假设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设计和程序 |
5.4 研究结果 |
5.4.1 情绪启动操控检验 |
5.4.2 独立样本T检验和线性回归 |
5.5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六章 员工情绪影响服务责任归因的实验研究 |
6.1 理论推演和研究假设 |
6.1.1 服务员工的不同情绪展示效应 |
6.1.2 顾客的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特质影响情绪认知 |
6.2 研究设计和实验程序 |
6.2.1 实验程序 |
6.2.2 被试选择和实验材料 |
6.3 研究结果 |
6.3.1 情景和变量操纵检验 |
6.3.2 服务责任归因结果 |
6.3.3 服务责任归因与满意、口碑和重购意愿的关系 |
6.3.4 情绪、归因和服务后果的整合模型 |
6.4 结果分析和讨论 |
6.4.1 对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的服务员工更苛刻 |
6.4.2 相比自豪情绪对同情情绪的服务员工更宽容 |
6.4.3 相比难过情绪更加相信愤怒情绪服务员工的能力 |
6.4.4 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的调节效应 |
第七章 顾客和员工双方情绪影响服务责任归因的心理机制 |
7.1 自我情绪感知的一致性效应 |
7.1.1 理论推演和研究假设 |
7.1.2 研究方法 |
7.1.3 研究设计和程序 |
7.1.4 数据结果和分析 |
7.1.5 结果讨论 |
7.2 他人情绪判断的刻板效应 |
7.2.1 提出假设 |
7.2.2 研究方法 |
7.2.3 研究设计和程序 |
7.2.4 数据结果和分析 |
7.2.5 结果讨论 |
第八章 顾客和员工双方情绪影响服务责任归因的质性研究——以门诊医疗服务为例 |
8.1 选用质性研究方法的原因 |
8.2 门诊医生情绪资料整理 |
8.3 病人访谈资料内容分析 |
8.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8.5 质性研究结果讨论 |
第九章 讨论与总结 |
9.1 原假设验证结果及讨论 |
9.1.1 服务责任归因的情绪依赖性 |
9.1.2 情感需求特质对情绪依赖的调节作用 |
9.1.3 情绪的一致性效应和刻板效应 |
9.2 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
9.2.1 研究的理论贡献 |
9.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9.3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9.3.1 研究局限性 |
9.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8)九十年代女性上海书写中的都市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错综交叠的微妙关系 |
第一节 都市与女性 |
第二节 “上海书写”的女性气质 |
第三节 都市空间的女性言说 |
第二章 弄堂——日常性的解构 |
第一节 弄堂万象 |
第二节 女性的弄堂:解构宏大叙事的日常性 |
第三节 弄堂的女性:琐细人生中的上海精神 |
第三章 酒吧——欲望之旅 |
第一节 酒吧声色 |
第二节 欲望萌生:女性身份的迷失与找寻 |
第三节 都市欲望的渊薮 |
一、空间的诱惑 |
二、“占有”都市的消费仪式 |
三、颠覆身体的反抗与沦陷 |
第四节 时空错乱的狂欢之后 |
第四章 街道——消费镜像 |
第一节 街道掠影 |
第二节 消费与时尚展演的舞台 |
第三节 “看”与“被看”的商品海洋 |
第四节 淮海路情结的背后 |
一、王安忆的淮海路:重拾时间——城市罗曼史,断裂与接续 |
二、陈丹燕的淮海路:想象空间——“上海法国城”,本土与西方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论1990年代以来广州女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城市书写"及相关概念界定 |
二、广州女作家城市书写概况 |
三、研究现状与方法 |
第一章 广州女作家城市书写的社会文化语境 |
一、城市·女性·文学 |
二、大众文化与城市书写 |
第二章 广州女作家的城市书写策略 |
一、怀旧情绪下的城市景观书写 |
二、都市日常生活书写 |
三、都市传奇书写 |
第三章 广州女作家笔下的广州城市形象 |
一、女性之城 |
二、平民之城 |
三、物质之城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喝咖啡可提升女性脑力(论文参考文献)
- [1]BJ航天天盾信息有限公司新生代知识型女性员工工作压力研究[D]. 苗丹丹.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9)
- [2]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D]. 韩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3]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D]. 谷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4]中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研究[D]. 李瑞珍. 河南大学, 2018(01)
- [5]上海社区青年社会适应过程的研究 ——基于优势视角[D]. 程秋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走向经济母神:越南女性母神信仰研究[D]. 张秋贤(Tr(??)ng Thi Thu Hi(?)n).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7]顾客和员工双方情绪对服务责任归因的影响 ——基于顾客参与背景的研究[D]. 杜琰琰. 复旦大学, 2012(05)
- [8]九十年代女性上海书写中的都市空间[D]. 吴媞. 复旦大学, 2012(03)
- [9]工作分子学[J]. 王舒婧,李佳,王志勤,纪晓祎. 职场, 2011(10)
- [10]论1990年代以来广州女作家的城市书写[D]. 刘丽凡. 暨南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