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汽车排放治理情况——赴德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培训考察报告之三(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赵庆国[2](2013)在《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自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运营以来,经过40余年发展,世界高速铁路形成了以日本新干线N700系与E5系、法国TGV和德国ICE为代表的列车技术系统。我国建设高速铁路方案于1990年进入决策层视野,到90年代末付诸实施。跨入21世纪,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2004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颁布,我国高速铁路在短短的几年间取得了迅猛发展。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列车通车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高铁客运专线达到9356公里,超过了世界所有其它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中国CRH高速铁路技术谱系以崭新的面貌,汇入了世界高铁技术体系之列。高铁发展初期,人们普遍认为高铁发展只意味着铁路行业内部高等级路网的铺设、高速列车装备的使用。随着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技术路径取得重大成就,以及高速铁路网建设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革命性影响,高速铁路成为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在2010年底召开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国务院领导明确宣布:中国政府已将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十二五”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之一就是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把高速铁路发展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成就之一给予充分肯定,高速铁路成为宇宙空间技术、海洋探测技术之外地面运输高新技术的代表。尽管高铁发展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但高速铁路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高铁是否需要发展、如何发展等论争贯穿在高铁发展全过程。甬温线动车组安全事故,以及融资债务、安全运营、施工质量、管理失控和领导腐败等问题的暴露,使高铁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压力。如何加强高速铁路技术设备的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设备的技术成熟度和运营管理水平,如何处理好投入与产出、速度与安全、质量与工期、效益与效率、标准和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对高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2013年初《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出台,铁路实行政企分开总体性改革。这一重大体制改革对已建高铁资产的运营管理、高铁建设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国家已有产业政策保持稳定不变的情况下,高铁产业如何保持应有地位和获得更大发展、如何解决好高铁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如何解决高铁建设投资资金来源、如何解决高速铁路发展安全监管、如何处理好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如何应对来自国际高铁技术的激烈竞争等问题,摆在了高铁产业发展面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适应,有针对性回答并解决上述不同层面问题,是本论文研究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论文第一大部分,系统梳理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定位,重点分析高铁产业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贡献作用,并从管理体制、运价规制、运输资源配置及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等角度入手,剖析了影响高铁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而阐明高铁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这部分内容创新点是把高铁产业视为完整系统,以整个产业发展为立足点,研究高铁产业内各子系统、产业核心层与外部产业链系统的关系,使产业发展研究视野更开阔、针对性更强。高铁产业以高速动车组运营和服务为核心,包括技术研发、客运专线基础设施建设、机车车辆装备制造、牵引供电及现代通信和信号技术、产品设计和服务等诸多环节的战略性产业。置于国民经济大系统中考察,高铁产业可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高铁技术层。二是高铁产业核心层,可分为技术研发、机车车辆装备制造、工务工程建设、高铁运营和运输管理等四个子系统。三是高铁产业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层。论文着重以高铁产业核心层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体制和政企分开体制下高铁产业发展比较,分析了高铁技术引进研发和创新、技术链向产业链转化、产业内各子系统相互影响和制约协调推进的关系,以及高铁产业系统对其它国民经济产业系统、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效应,明确了高铁产业的发展定位,揭示了高铁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论文第二大部分,主要围绕政策制定过程、政策重点内容及政策实施手段,分别在高铁产业发展的管制体制、运价及安全规制、技术发展、投融资改革以及高速铁路区域布局等领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管制体制方面,我国高铁产业管制目标是重新调整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使政府规制能更迅速灵活地适应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从管制机构和管制主体来说,当前重点抓好两大任务:一是统一管制机构,坚持一体化管理,铁路产业、高铁产业须由一个隶属人大或国务院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步调一致、独立运作的统一管制机构来完成,对路网建设规划、高铁价格、安全监控、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市场准入退出等领域实施监管。二是依法合理管制,坚持立法先行原则。管制标准、内涵、手段、方法和实施细则必须有明确具体的立法规范,并在切实保障企业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有利于企业合法经营的前提下实施合理管制。从管制对象即高铁产业企业来说,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在高铁产业发展的四个子系统中,其它三个子系统市场化水平较高,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唯独作为高铁产业经营管理子系统的铁路企业,尚未完全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营还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高铁产业发展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通过高速铁路营运部门的管理体制改革,确立运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使高铁产业现有速度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和服务优势得到更充分展示。铁路企业市场化改革,除《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已经确定的基本方向主要措施外,需要从两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一是现有客运专线在中国铁路总公司模式下进行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建立铁路公益性运输补贴机制,为高铁产业发展提供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在产业规制政策方面,高铁产业规制内容丰富,包括价格规制政策、市场准入规制、市场退出规制、产品和服务质量规制、安全规制等。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铁产业规制着重强化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加快运价机制改革,确立灵活机动、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强的经营机制。高铁产业要建立符合市场体制需要的价格形成、价格结构和价格变动制度,在遵守社会公共利益和普遍服务原则下,根据特定的管制标准、程序和方式,赋予铁路运输企业在价格上下限之间灵活浮动的权利,应该成为未来高铁运价确定的一个方向。二是应借鉴国家高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经验,成立独立、权威的高铁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机构,专门负责工程项目的开工和交付使用,铁路运营设备投入使用的审批,机车车辆的建造、购置许可,事故调查、分析及事故责任、赔偿数额和责任者的处罚,以及路网准入和互联互通的审查监督,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包括计划、实施及资金预算)等,从制度上确定高速铁路的安全生产和运营。在技术创新政策方面,论文提出,推动高铁产业技术发展,仍然是高铁产业发展必须关注的焦点。一方面,高铁技术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重大发展和突破,与我国政府在高铁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合理规划和有效组织、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我国高铁技术虽然在一系列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突破,但许多技术是否已经成为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尚需时间考验,而且在高铁产业国际化进程中,世界各国技术竞争愈演愈烈。在继续发挥政府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中的战略规划和组织引导作用同时,要持续推进高速铁路技术的技术创新,防止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建立符合我国铁路实际和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趋势的技术标准体系;重视高铁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为高铁产业国际化方向打好基础;加强高铁产业技术应用人员培养和培训。在区域布局规划方面,高铁区域布局要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城市化发展速度和城市群分布格局、与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密度、与特定政治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的发挥等相适应、相匹配。论文在总体分析了高铁产业布局的技术结构、路网结构、时间序列结构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地位之后,针对高铁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两条对策建议。一是充分发挥高速铁路网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担纲作用,确保高铁既能高效汇聚其他运输方式客流,又能将客流高效分流到公路、民航及城市公交、轨道交通方式中去,强化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协同效应。二是高铁布局应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路线、枢纽选择和选址对区域经济的开发作用,即关注高速铁路或高速公路等运输方式配比对区域经济的开发性和先导性。在投融资政策方面,论文提出,以原铁道部为主导的负债融资的发展模式已经步入制度收益递减阶段,当前必须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与高铁发展相适应的投融资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注重完善高铁交易规则;采取以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为主的多种融资方式时,要注意政策设计与高铁公司成长周期的匹配;建立公益性线路与公益性运输补贴制度;加快建立铁路发展基金。由于高铁建设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报期长特点,无论采取何种刺激措施,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投资高铁建设的规模和数量都会有很大局限,因此高铁投资主要应以政府投资为主。最为直接手段是争取国家财政加大对铁路建设支持力度。目前一个紧迫措施是加快建立铁路发展基金,既为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创造条件,又扩大铁路建设资金来源。鉴于区域性铁路和城际铁路的地方公共产品特征,地方政府作为区域铁路外部性主要和直接受益者,理应承担高铁建设投资主体责任。高铁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应用性很强。产业经济一般规律与我国铁路产业发展要求之间并不全是简单对应关系。理论推导与现实抉择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异。对高铁这种自然垄断性、公益性和经营性、社会性和赢利性集于一身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其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划分存在一定难度,划分标准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弹性。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铁路运输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由于国情、文化传统差异,没有统一模式可循,每个国家都有其不同特点。论文在运用经济学一般规律同时,从我国高铁产业发展所处特定历史、人文和制度环境的内在要求出发,力争把阶段性产业政策与产业长远发展目标、把局部性政策手段与全局性综合举措结合起来,努力使研究做得更理性和更有针对性。因此在对体制改革、产业规制、技术创新、区域布局、投融资等具体政策进行分门别类分析基础上,为保证不同领域的政策主张能够形成综合效应,论文结合我国国情、路情,提出了若干整体性的战略策略。一是要把高铁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之一,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重视高铁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技术研发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加强对相关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三是要提高政府产业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和效能水平;四是要加强立法建设,为促进高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五是要积极培育高铁文化品牌,打造高铁文化产业链。高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尚处于成长壮大中,其综合经济影响还在不断发酵,因此论文针对我国高铁产业发展进行的对策研究还需在实践中继续深化和发展。
刘乐涛,邓楚南,王书贤[3](2008)在《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西方国家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介绍了先进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今后应重点发展的几个方面。
肖汝诚,郭陕云,万姜林,贺少辉,刘维宁,刘济舟,麦远俭,吴澎,李广信,陶学康,吴佩刚,李金玉,冯大斌,黄承逵,张仁瑜,钱稼茹,赵基达,郑兴灿,曹开朗,李猷嘉,李颜强,徐良,沈余生,袁建光,赵家琳,郭陕云,杜文库,万姜林,陈引川,吕善功,王怀清,王道堂[4](2004)在《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一、桥梁工程(一)国内外桥梁学科发展概况1.国内桥梁建设事业发展现状(1)工程发展概况。20余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经历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建成了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现代化品位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积累了丰富的桥梁设计和施工经验。总体而言,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斜拉桥作为一种缆索承重体系,比梁式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
魏伟[5](2003)在《关于城市交通规划中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交通联系密切,城市交通对于城市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城市交通引发了若干环境污染问题,而其中,又以机动车尾气污染是人体健康危害最为严重。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系统的现状和特点,并尝试找出影响交通发展的原因。其次,列举了城市交通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现状特点,并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城市规划和城市布局的角度,提出通过城市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的改变、城市道路环境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等方面解决交通污染的对策。从城市交通规划的角度提出通过城市道路网系统的优化与建设、交通方式结构优化、交通总量控制、交通分离、交通流均分、交通流的管理控制等来控制交通污染的策略。并就宏观政策体制、尾气治理的技术手段提出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建议。最后分析了一些城市治理交通污染的实例,以供借鉴。并对文章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蔡团结[6](2001)在《体会和建议——赴德汽车维修检测技术培训与考察报告之四》文中提出 1 汽车诊断在维修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汽车诊断车间是维修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修工的作业主要依据也是汽车诊断的结果。在德国,汽车诊断车间有专门的汽车诊断师(“汽车医生”),根据电子设备诊断结果再加上个人经验来确定车辆的故障部位和维修方法。在我国,这种作业方式
蔡团结,谢素华[7](2001)在《欧洲汽车排放治理情况——赴德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培训考察报告之三》文中指出 德国是汽车生产大国,也是汽车的使用大国,但德国空气清新,即使在以工业为主的大城市,空气质量也非常好。据我们了解,德国良好的环境质量一方面得益于固定污染源的早期治理,另一方面也受益于汽车排放治理有方。归纳起来,德国汽车排放治理主要措施有以下几项。1 制订严格的新车排放法规和标准
蔡团结[8](2000)在《德国汽车维修和检测行业的发展概况——赴德国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培训考察报告之一》文中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外发达国家汽车维修市场的现状,迎接加入WTO给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由交通部公路司组织的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培训团于2000年7月31日~8月21日赴德国进行了为期20天的技术交流与培训。在德国期间,培训团在戴姆勒-奔驰、宝马汽车厂及特约维修站,TUV汽车检测机构,BOSCH汽车检测设备生产厂等进行了技术培训、交流和考察。通过交流、培训和考察,在汽车性能检测、维修检测新技术、环境保护及汽车排放污染物治理等方面有很大收获。自本期起我刊将培训团赴德培训、考察总结报告材料分期刊载如下,希望能对行业人员有所启发。
徐群[9](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指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吴菲[10](2012)在《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光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和大量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运行,其环境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研究光伏发电站的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对策,有利于光伏发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建立我国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则是完善我国光伏发电标准体系、填补环保方面空白的迫切需要之一。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光伏发电项目产业政策、相关法规、环评方法、技术依据、环境影响因素及减缓措施,比较国内外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异同,为我国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编制研究提供基础。其次,依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要求,结合光伏发电技术工艺特点,确定了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评价内容、评价深度、评价范围;规范了项目评价规模、评价时段、评价等级、评价内容、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公众参与、污染防治措施、技经分析等方面的要求;研究成果形成《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产业政策分析、环境损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第三,特别明确了光伏发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考虑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以及各个时段的环境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大气、地表水、噪声、生态;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噪声、电磁、地表水、光污染、固体废物;服务期满后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固体废物、土地占用。第四,研究提出了光伏发电站设备技术、自然生态、各评价时段及风险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光伏发电站的环境管理监测要求。最后,分析上游产业太阳能电池项目实例的环境影响,总结太阳能电池产业的环保措施,分析并估算各环节的能耗和电耗,计算光伏发电系统能量回收期。依托本文的研究,提出并编制完成了我国能源行业标准《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该规范(报批稿)已上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预计近期发布实施。
二、欧洲汽车排放治理情况——赴德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培训考察报告之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汽车排放治理情况——赴德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培训考察报告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2)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 |
1.2.2 关于交通运输产业政策的研究 |
1.2.3 基于自然垄断特性的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2. 高速铁路发展定位及其产业属性 |
2.1 高速铁路是世界铁路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引擎 |
2.1.1 当今世界铁路最先进的客运技术 |
2.1.2 面向未来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 |
2.1.3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 |
2.2 高速铁路产业属性及其发展定位 |
2.2.1 高铁产业经济属性 |
2.2.2 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
2.2.3 优化铁路运输结构和技术升级的必由之路 |
2.3 高铁产业在曲折中发展 |
2.3.1 有关热点争论及其后果 |
2.3.2 负重前行仍面临产业发展机会 |
3. 高速铁路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评价 |
3.1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 |
3.1.1 建设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分析 |
3.1.2 建设投资对扩大就业的贡献分析 |
3.2 发展高速铁路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
3.2.1 对我国制造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影响 |
3.2.2 对我国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影响 |
3.2.3 对公路民航业发展的影响 |
3.2.4 对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
3.3 高速铁路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器 |
3.4 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
4. 高速铁路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分析 |
4.1 政府在基础性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4.1.1 政府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主要工具 |
4.1.2 对国民经济相关基础性产业发展政策效果评估 |
4.2 我国铁路与公路民航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
4.2.1 公路民航快速发展根本原因 |
4.2.2 铁路需要更加宽松的产业政策 |
4.3 我国高铁产业发展政策需求 |
4.3.1 巩固和深化对高铁发展的产业政策 |
4.3.2 利用政府对基础性产业政策支持高铁发展 |
5. 构建适应高速铁路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
5.1 传统条件下高铁产业管理体制利弊分析 |
5.2 促进高铁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创设 |
5.2.1 重构与高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管制体系 |
5.2.2 以国家立法保护高铁产业发展 |
5.2.3 按现代企业制度确立高铁产业组织政策 |
5.3 构建对高铁产业战略管理新体制 |
6. 高速铁路产业发展的规制政策 |
6.1 影响铁路发展的主要规制政策 |
6.1.1 价格规制 |
6.1.2 市场准入规制 |
6.1.3 市场退出规制 |
6.2 高铁发展规制现状及制约因素 |
6.2.1 国内外铁路产业规制政策变迁 |
6.2.2 高铁产业发展规制政策现状 |
6.2.3 利益冲突对规制政策的制约作用 |
6.3 高铁产业发展规制政策建议 |
6.3.1 放松固定运价管制 |
6.3.2 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 |
6.3.3 加强质量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
6.3.4 推动“走出去”国际化战略 |
7. 高速铁路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 |
7.1 我国高铁产业技术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7.1.1 不同阶段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变化发展 |
7.1.2 国家高铁产业发展技术政策的确定 |
7.2 我国高铁产业发展技术政策特点及效果 |
7.2.1 “三步走”技术引进创新反超战略 |
7.2.2 政府主导下技术需求与供给一体化管理 |
7.2.3 依托产学研用联盟的技术创新机制 |
7.3 深化高铁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建议 |
7.3.1 推进重点领域自主技术创新 |
7.3.2 继续完善产学研用联盟体系 |
7.3.3 强化高铁技术标准化建设及推广运用 |
8. 高速铁路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政策 |
8.1 制定高铁发展区域布局政策的依据 |
8.1.1 影响高铁区域布局的主要因素 |
8.1.2 高铁发展区域布局的结构特点 |
8.2 高铁区域布局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 |
8.3 高铁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8.3.1 高铁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 |
8.3.2 完善高铁产业区域布局的政策建议 |
9. 高速铁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 |
9.1 铁路投融资体制及政策发展 |
9.2 铁路投融资体制政策不能适应高铁发展要求 |
9.2.1 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9.2.2 体制不适应造成的投融资困难 |
9.3 推进高铁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
9.3.1 创设政府对高铁产业的投资责任和方式 |
9.3.2 完善高速铁路项目规划审批制度 |
9.3.3 优化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 |
9.3.4 完善高铁运营市场交易规则 |
9.3.5 超前谋划资本运营和多渠道融资 |
10.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关于城市交通规划中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
2.1 发展过程 |
2.2 现状特点 |
2.2.1 机动车增长迅速 |
2.2.2 道路容量不足,承载能力低 |
2.2.3 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
2.2.4 不同交通方式的发展概况 |
2.2.5 小结 |
2.3 交通不畅的原因 |
2.3.1 交通需求增长迅猛 |
2.3.2 道路交通建设滞后 |
2.3.3 交通政策和体制不相适应 |
2.3.4 小结 |
3 城市道路交通中若干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 |
3.1 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
3.1.1 空气污染 |
3.1.2 噪声污染 |
3.1.3 土壤和水污染 |
3.1.4 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
3.1.5 对人类和其它动植物原有生存环境的影响 |
3.2 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成分及危害 |
3.3 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与特点 |
3.3.1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
3.3.2 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特点 |
3.3.3 未来环境形势严峻 |
3.4 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成因分析 |
3.4.1 汽车工业水平落后,科技含量低 |
3.4.2 机动车燃料质量差,成品油合格率低 |
3.4.3 汽车尾气控制水平低 |
3.4.4 机动车排放标准不严、更新速度慢 |
3.4.5 在用车辆尾气排放合格率低 |
3.4.6 淘汰报废制度不健全,机动车辆超期服役现象严重 |
3.4.7 城市规划与道路交通因素 |
3.5 小结 |
4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 |
4.1 基本构思 |
4.2 城市规划与城市布局 |
4.2.1 城市规模与发展 |
4.2.2 城市布局与土地利用 |
4.2.3 城市绿化系统建设 |
4.2.4 一些规划设计措施 |
4.2.5 小结 |
4.3 城市道路系统优化 |
4.3.1 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
4.3.2 调整道路面积率 |
4.3.3 调整道路网密度 |
4.3.4 路网结构完善 |
4.3.5 路网布局完善 |
4.3.6 小结 |
4.4 交通总量控制 |
4.4.1 机动车拥有量控制 |
4.4.2 机动车使用控制 |
4.4.3 小结 |
4.5 交通结构优化 |
4.5.1 发展公共交通与公交优先 |
4.5.2 保护自行车与行人交通 |
4.5.3 发展电气化交通 |
4.5.4 小结 |
4.6 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控制 |
4.6.1 交通分离 |
4.6.2 交通流均分 |
4.6.3 交通连续 |
4.6.4 交通控制技术 |
4.6.5 小结 |
4.7 宏观政策建议 |
4.7.1 小汽车发展政策 |
4.7.2 机构协作改革 |
4.7.3 多领域政策 |
4.7.4 小结 |
4.8 燃料更新与能源结构调整 |
4.8.1 提高燃料质量 |
4.8.2 燃料更新与替代 |
4.8.3 调整能源结构 |
4.9 清洁车辆技术 |
4.9.1 改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
4.9.2 对发动机进行尾气处理 |
4.9.3 控制油料蒸发排放 |
4.9.4 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 |
4.10 机动车排放管理 |
4.10.1 新车排放控制管理 |
4.10.2 在用车检查与维护制度 |
4.10.3 实施积极的车辆淘汰和更新政策 |
4.10.4 严格的摩托车技术标准 |
4.11 本章小结 |
5 部分城市或地区实例 |
5.1 山西省运城市 |
5.1.1 交通空气污染预测 |
5.1.2 基本的交通环境改善和保护措施 |
5.1.3 城市布局与路网调整 |
5.1.4 交通管理规划与建议 |
5.2 泰国,曼谷 |
5.3 中国,香港 |
5.4 韩国 |
5.5 中国,台湾 |
5.6 新加坡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的结论 |
6.2 以后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
一、海岸线变迁 |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基本自然环境 |
二、农业自然环境 |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第五节 小结 |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
(一) 方志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2.1 任务来源 |
1.2.2 工作过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光伏发电技术研究 |
2.1 光伏发电技术及工艺 |
2.1.1 国外光伏发电技术发展史 |
2.1.2 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史 |
2.1.3 光伏发电技术概况 |
2.2 光伏发电站特点及优点 |
2.2.1 各种发电方式的碳排放率比较 |
2.2.2 几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总量与发电潜力比较 |
2.2.3 我国能源消费比较 |
2.3 各国光伏发电预期发展容量 |
2.3.1 外国光伏发电发展容量预测 |
2.3.2 我国光伏发电容量预测 |
第三章 国内外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
3.1 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史 |
3.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
3.1.2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 |
3.2 国外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
3.2.1 美国 |
3.2.2 德国 |
3.2.3 日本 |
3.2.4 国外光伏发电站案例 |
3.3 国内光伏发电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
3.3.1 国内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政策、规范 |
3.3.2 光伏产业扶持政策 |
3.3.3 国内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
3.3.4 国内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3.3.5 国内光伏发电站案例 |
第四章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内容研究 |
4.1 工作程序 |
4.1.1 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 |
4.1.2 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
4.1.3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阶段 |
4.2 不同建设项目环评要求与特点的比较 |
4.2.1 燃煤发电项目 |
4.2.2 输变电项目 |
4.2.3 光伏项目与规范的相符性 |
第五章 光伏发电站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
5.1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
5.1.1 技术方面 |
5.1.2 自然生态 |
5.1.3 建设、运行、服务期满后 |
5.1.4 风险评价 |
5.2 环境管理对策 |
第六章 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和研究 |
6.1 太阳能电池 |
6.1.1 第一代太阳能电池 |
6.1.2 第二代太阳能电池 |
6.1.3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
6.2 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 |
6.2.1 硅电池的生产工艺 |
6.2.2 薄膜电池的生产工艺 |
6.3 太阳能电池产业环评案例分析 |
6.3.1 新建年产300MW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 |
6.4 产业效益分析 |
6.4.1 太阳能光伏产业价值链分析 |
6.4.2 光伏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利润分布 |
6.4.3 光伏发电系统的能耗分析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致谢 |
鸣谢 |
四、欧洲汽车排放治理情况——赴德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培训考察报告之三(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 赵庆国.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0)
- [3]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综述[J]. 刘乐涛,邓楚南,王书贤. 专用汽车, 2008(07)
- [4]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肖汝诚,郭陕云,万姜林,贺少辉,刘维宁,刘济舟,麦远俭,吴澎,李广信,陶学康,吴佩刚,李金玉,冯大斌,黄承逵,张仁瑜,钱稼茹,赵基达,郑兴灿,曹开朗,李猷嘉,李颜强,徐良,沈余生,袁建光,赵家琳,郭陕云,杜文库,万姜林,陈引川,吕善功,王怀清,王道堂.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 2004
- [5]关于城市交通规划中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研究[D]. 魏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01)
- [6]体会和建议——赴德汽车维修检测技术培训与考察报告之四[J]. 蔡团结.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01(02)
- [7]欧洲汽车排放治理情况——赴德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培训考察报告之三[J]. 蔡团结,谢素华.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01(01)
- [8]德国汽车维修和检测行业的发展概况——赴德国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培训考察报告之一[J]. 蔡团结.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00(11)
-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研究[D]. 吴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