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血药浓度监测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如何做???
- 答:血药浓度检测
一、需要进行TDM的药物
尽管分析技术发展很快,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需要监测血药浓度。如血药浓度和疗效相关性不好的药物、安埋码全范围宽的药物、以及疗效显而易见的药物。只有符合下列条件的药物才需要进行TDM。
1.血药浓度与药效关系密切的药物。
2.治疗指数低、毒性反应强的药物(地高辛、茶碱、抗心律失常药、氨基甙类抗生素、抗癫痫药、甲氨蝶呤、锂盐等)。
3.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已经确定的药物。
4.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药物。这些药物在用到某一剂量量,体内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载体发谈贺生了饱和,出现了一级和零级动力学的混合过程,此时剂量稍有增加,血药浓度便急骤上升,t1/2明显延长,而产生中毒症状,此类药物如苯妥英、普奈洛尔等。
5.药物的毒性反应与疾病的症状难以区分时,是因为给药剂量不足,还是因为过量中毒,如地高辛等。
6.用于防治一些慢性疾病发作的药物(如茶碱、抗癫痫药、抗心率失常药),不容易很快判断疗效,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可适当调整剂量。
7.治疗如果失弯侍哪败会带来严重后果。
8.患有心、肝、肾和胃肠道等脏器疾患,可明显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体内过程时,血药浓度变动大,需要进行监测。
9.在个别情况下确定病人是否按医嘱服药。
10.提供治疗上的医学法律依据。
二、血药浓度的一般监测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
2.气相色谱法;
3.微生物法(用于抗生素)。
三、一般三甲医院可以做这样的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
问:血药浓度是什么东西?
- 答:血药浓度是指药物在吸收后在血浆中的总浓度,包括与血浆蛋白结合或血浆中游离的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有时是的药物浓度。药物作用的强度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成正比,并且药物在体内的御局浓度随时间而变化。主要监测方法是。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现不同疾病患者使用相同剂量的药物,其疗效有很大差异,有的恰好在疾病治疗中,有的疗效一般而略有改善,有的治疗无效。例如,对于抽搐和链拆晌的最佳剂量因人而异,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和常规剂量变化很大,在某些情况下,苯妥英钠的浓度变化低至2 mg/L,无影响,部分患者达到50 mg/L,但中毒严重。
一、血药浓度是指血液中药物的浓度。根据原理,监测血药浓度,分析测定血药浓度,评价疗效,确定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以及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实现。
二、血药浓度监测常用于治疗窗口窄、毒性大、用药时间长、个体差异大的麻醉药物。不过现在的话,医院可监测的药物有丙戊酸钠、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氨茶碱、、环孢素、,患者仅仅只需要在静脉血2ML测定血中药物浓度就行了。
三、在检测血清药物浓度时,应注意采血时间,并注意稳态谷浓度的测定。在药物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后,在早晨给药时间之前抽取血液,以调查与目标浓度的一致性程度,如果疑似患者出现中毒反应,可随时取血。各临床科室均主动送检标本,配合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同浓度的抗癫痫药在不同的患者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为此,详细询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癫痫发作、身体状况(肝棚锋脏、肾脏、胃肠道疾病和低蛋白血症),服用了什么药物、服用了多长时间,以及每天服用了多少,以及如何服用它们。综合分析是否有任何副作用,饮食改变或其他非抗癫痫药物,特别是确切的时间采集血液和以前的药物之间的间隔。 - 答:血药浓度就是药物在卖仿血中的浓度,刚开始吃后,血药浓度会慢慢升高,随着时间增长,经过代谢,在达一峰值后,浓度会越来越低。在服药后抽血,造成血药浓度值高于实际值,而误导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凳配腊枣滑使得测血药浓度意义减少许多。
问:如何写实验报告?
- 答:一、实验目的
1、研究不同剂量的xxx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的不同。
2、研究不同的给药途径的对小白鼠作用效果的不同。
二、实验原理
1、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用强弱。
2、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早历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一般是腹腔大于皮下大于灌胃的药效。
实验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Mice18-22g,2只/组鼠称、xxx、1mL注射器、生理盐水、xxx0.2%、0.4%、0.8%xxx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每组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承重、编号。
2、分别i.p0.2%、0.4%、0.8%xxx钠溶液0.1mL/10g(注意注射器勿搞混)。
3、给药后仔细观察小鼠活动情况,并记录在表1。
4、实验结弊睁瞎束后,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对本组实验结果及全班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全班数据)p<0.001表示0.4%与0.8%作用维持时间有显租空著差异。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xxx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不同。
3、本组实验结果与全班实验结果对比——潜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