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验和蚁蚕补正检查(论文文献综述)
郑宁,董战旗,胡楠,周亮,潘敏慧[1](2021)在《常用家蚕原种对家蚕微粒子的胚传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疫病,是蚕业生产上唯一的法定检疫对象.不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粒子的胚传特征分析可为家蚕微粒子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支撑.为了充分了解现有主要实用家蚕原种对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感染抗性的差异,本研究利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选择产业中近30年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江苏、广西及云南常用的8个高产优质亲本品种(871、 872、芙蓉932、湘753、菁松B×A、皓月B×A、苏菊和云7),分别测定其对家蚕微粒子的抗性,并分析了不同品种对家蚕微粒子的胚传规律.经研究发现8个现有生产中常用品种对微粒子抗性明显不同,当母蛾带毒程度>100时,云7的子代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分别为54.4%和82,均为最低;相对于易感原种871,其子代感染率提高了21.2%,子代感染强度数值提高了34,子代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差异均十分明显;同一原种感染程度不同的母蛾胚传存在差异,一般胚传带毒与母蛾带毒呈正相关,表明母蛾带毒程度是影响子代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掌握母蛾感染程度与胚传带毒之间的规律,可为原种间抗性差异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家蚕微粒子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王锐[2](2018)在《蚕卵中家蚕微粒子虫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提出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病原体,其宿主广泛分布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1857年,Carl N?geli从病蚕中分离鉴定到了第一种微孢子虫,并将其命名为家蚕微粒子虫(Nosema bombycis)。19世纪中叶,欧洲家蚕微粒子病爆发并造成大流行,沉重打击了欧洲的蚕丝业。家蚕微粒子虫具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特性,所以其不仅可以感染幼虫、蛹和蛾,还可以经卵传播给下一代,对蚕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被列为蚕业生产唯一法定检疫对象。通常,蚕业生产通过母蛾镜检法来判断蚕卵是否感染,这也是目前蚕业生产上法定的检验方法。但是,该方法是以间接检测母蛾来判断蚕卵是否合格,且由于样本和病原的复杂性,同时并非所有感染家蚕的微孢子虫都可以垂直传播,这些客观原因会造成最终检测结果无法代表蚕卵的真实感染情况。同时,该方法也存在费时、费力、判断主观等问题。因此,建立一种直接、高效、灵敏、特异的检测成品卵中家蚕微粒子虫的方法是蚕业科学的研究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子诊断技术已成为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常用方法。目前,PCR-ELISA由于其方便快捷、灵敏特异且可高通量的优点在临床及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且可高通量操作的检测方法,拟用PCR-ELISA检测方法对蚕卵中家蚕微粒子虫进行检测,为成品卵中家蚕微粒子虫的快速检测做出贡献。1.家蚕微粒子虫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利用实验室前期筛选针对家蚕微粒子虫LSU rRNA基因序列的引物(LSU323)建立其PCR-ELISA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方阵滴定实验确定了链霉亲和素的最佳包被浓度和过氧化物酶(POD)标记的地高辛抗体的最佳稀释比例,分别为1μg/mL和1:1000。之后确定了PCR的最佳循环次数为30个循环。在最佳条件下,以引物LSU323进行PCR-ELSIA灵敏度测定,当以家蚕微粒子虫纯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时灵敏度可以达到200 fg,对模拟家蚕微粒子虫感染的蚕卵检测限度可以达到103个孢子/50粒蚕卵。由于引物LSU323并不是特异性针对家蚕微粒子虫的引物,所以经过实验筛选得到了引物M247,用不同的微孢子虫进行扩增时,其可以特异性地扩增出家蚕微粒子虫CQ1基因组,其对模拟家蚕微粒子虫感染的蚕卵检测限度与LSU323相同。与传统的家蚕微粒子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相比,本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好,可以进行批量检测,且整个检测可在一天内完成。2.PCR-ELISA检测方法的应用。使用PCE-ELISA检测人工添毒母蛾所产蚕卵、带毒蚕卵与健康蚕卵混合样本、成品卵(原原种)并以PCR检测广西分离的多株家蚕微粒子虫。结果显示,对于母蛾镜检重度感染及中度感染母蛾所产蚕卵,用引物LSU323及M247进行PCR-ELISA检测,均可得到阳性结果;而对轻度感染和未感染母蛾所产蚕卵样本进行PCR-ELIS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将人工添毒感染严重母蛾所产蚕卵与不同粒数健康蚕卵混合,当12粒带毒蚕卵混入50粒健康蚕卵时,用引物LSU323及M247进行PCR-ELISA检测可得到阳性结果。随后我们对98个母蛾镜检为100%阳性的原原种蚕卵样品进行了PCR-ELISA和补正检查,当使用引物LSU323时,PCR-ELISA检测阳性率为23.5%,而补正检查阳性率为18.3%。最后,以引物LSU323及M247对分离于家蚕中的6株广西分离株进行了PCR扩增,并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其结果显示引物LSU323可以扩增出所有的分离株,而M247只能扩增家蚕微粒子虫CQ1株和分离株Ⅳ。基于PCR-ELISA检测结果可知:此方法可以应用于蚕业生产上蚕卵中家蚕微粒子虫的检测,其中引物LSU323可用在不同地区的蚕卵检测中,而M247可能只能针对性地检测重庆地区蚕卵中家蚕微粒子虫。综上,相对于传统的母蛾镜检法,PCR-ELISA检测方法可以直接以蚕卵为检测目标,其结果更为客观,不受工作环境差异性的影响,能保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真实性,具有较强的生产实用性,其在高通量也有很大的潜力。存在的问题是,该方法的灵敏度、与补正检查的结果一致性不高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改良。
鲁兴萌,呼思瑞,邵勇奇,林秀秀,蔡顺风,傅张梧可,李明乾,何欣怡,邱海洪,马焕艳,陆颖,刘涵,何祥康,李光才,陈勃生[3](2017)在《家蚕胚胎期感染微粒子病的个体对健康群体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胚胎期感染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的家蚕个体,其携带Nb在健康家蚕群体中的传播扩散规律是流行病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的科学基础。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混育和个体育试验,研究胚胎期感染Nb的家蚕个体对健康群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胚胎期感染Nb的家蚕中,存在可以完成1个世代(即可以发育到化蛾产卵)的个体;胚胎期被感染的家蚕个体在健康家蚕群体中的感染扩散规律为"连续感染传播扩散"模式;病害在家蚕健康群体的传播扩散与胚胎期感染个体数量和感染程度有关,在幼虫期低剂量感染情况下,感病个体混入率≥5%对群体的化蛾率有明显影响,感病个体混入率≤2%对群体的化蛾率未见明显影响。上述结果可供感染Nb的家蚕子代对健康群体影响的风险阈值确定,以及家蚕微粒子病检验判别标准的评价和检验技术研究参考。
杨海青,呼思瑞,沈柏民,彭建学,沈树坤,林秀秀,陈勃生,赵新华,邵勇奇,鲁兴萌[4](2016)在《不同母蛾微粒子病检验结果类型杂交蚕种的农村饲养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杂交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验结果的5种类型(未检出、一检合格、二检合格、一检淘汰和二检淘汰),体现了各检验批段蚕种的不同微粒子病携带程度,不同微粒子病携带程度的杂交蚕种在农村饲养中的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微粒子病携带程度对丝茧育的影响。为此,我们在2014年春蚕期、2014年中秋蚕期和2015年春蚕期,分别对未检出、一检合格、二检合格和淘汰(为一检不合格且母蛾检验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微孢子虫较多的蚕种)4种不同母蛾微粒子病检验结果类型的杂交蚕种进行了农村和实验室饲养试验,同时对农村和实验室饲养的家蚕进行了微粒子病的抽样检测。结果显示:盒种产茧量和茧层率等指标未呈现未检出>一检合格>二检合格>淘汰的趋势,即未发现不同检验结果类型对农村饲养蚕茧产质量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饲养过程微粒子病抽样检测虽呈现淘汰>二检合格>一检合格>未检出的趋势,但总体上这种趋势不明显。
陈世良,高建华,陈海佺,黎永谋,邓欢,高翔,朱峰[5](2016)在《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及胚种传染性研究》文中提出通过人工添食的方法,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感染家蚕4龄起蚕,以确定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胚种传染性以及食下感染率、胚种传染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胚种传染性。以梨花迁粉蝶体中新鲜微孢子虫的食下感染率最高,为89.2%;以蛾体形式保存在4℃冰箱中半年的微孢子虫食下感染率次之,为84.8%;以蛾体形式保存在自然环境中半年的微孢子虫食下感染率较低,为13.3%;以微孢子虫水溶液形态保存于4℃冰箱中半年的食下感染率最低,为3.4%。家蚕转青卵检验胚种传染率,以梨花迁粉蝶体中新鲜微孢子虫的最高,为25.3%;4℃冰箱中存放半年的梨花迁粉蝶体中微孢子虫的次之,为19.3%;自然环境中存放半年梨花迁粉蝶体中微孢子虫的较低,为18.7%;以微孢子虫水溶液形态保存于4℃冰箱中半年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最低,为11.3%。
倪琪[6](2016)在《家蚕微孢子虫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一种家蚕常见的致病真菌,其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是蚕桑产业中毁灭性的病害,因此家蚕微孢子虫一直被各养蚕国家和地区列为法定的蚕业生产检疫对象。为有效控制蚕业生产中因家蚕微孢子虫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以免其引发家蚕死亡,如何在成品卵阶段完成家蚕微孢子虫的检测成为蚕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蚕业生产中常用的家蚕微孢子虫检测方法为母蛾镜检法,属于间接检查,其操作简单方便、结果直观易懂,但由于其对检测人员要求很高,母蛾样品准备繁琐,同时在镜检工作中容易将家蚕微孢子虫与花粉粒、曲霉孢子等混淆,降低了检测工作的速度和准确度,因此建立直接检测成品卵中家蚕微孢子虫的方法已成为蚕业科学研究的重点。PCR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常用技术手段,因准确、灵敏的优势成为了临床及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常用方法。免疫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法操作方便快捷,造价低廉,易在基层推广,目前已在病原微生物或者临床检测的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研究旨在于联合核酸扩增技术与免疫侧向层析试纸条技术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为成品卵中家蚕微粒子病的快速检测做出贡献。1.家蚕微孢子虫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体系的建立以家蚕微孢子虫的LSU rRNA作为扩增靶标,依据其序列设计引物,而后以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对引物进行筛选,经琼脂糖核酸电泳选择扩增效率较高的引物对LSU323及LSU480作为候选引物,随后对所选引物进行修饰,在上游引物5’端修饰生物素标签,下游引物5’端修饰羧基荧光素。随后进行无模板的PCR扩增,并利用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对产物进行检测,最终选择不形成可检测异源二聚体的引物对LSU323进行后续实验,其上游引物为:5’-Biotin-tctgtcacctccaatcaa-3’,下游引物为:5’-FAM-tatgttatttggtagttgtg-3’。通过对四种不同基因组提取方法的比较,最终确定可高效稳定提取感染家蚕微粒子蚕卵基因组的NPT裂解法作为后续实验的提取方法;随后对不同DNA聚合酶进行测试,最终选择抗逆性较强,扩增效果较好的Mighty Amp?DNA Polymerase为后续所用聚合酶,并对最佳扩增条件进行了确定。本检测方法能把家蚕微孢子虫与家蚕其他常见病原,如粘质沙雷氏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球孢白僵菌区分开来,且对于家蚕微孢子虫DNA的检测限度为10pg,对模拟家蚕微孢子虫感染蚕卵的检测限度为10spores/100粒蚕卵,此结果说明本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能满足蚕业生产的要求。与传统的家蚕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相比,本检测方法的DNA提取方法快捷高效,所得产物无需纯化即能直接用于检测,大大简化了样品处理的步骤,从样品准备到得到最终结果总耗时约120 min。2.家蚕微孢子虫核酸侧向层析检测试纸条的应用使用家蚕微孢子虫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带毒母蛾及对应的带毒蚕卵、成品卵(原种及杂交一代种)、4株生产中分离的家蚕微孢子虫分离株。检测结果显示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能检测带毒母蛾及对应的带毒蚕卵。检测的29个原种蚕卵样品,其对应母蛾镜检阳性率100%,生产蚁蚕补正检查阳性率17%,用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其阳性率为31%;检测的67杂交一代种个样品,其对应的集团母蛾镜检阳性率100%,经催青收蚁开展的补正检查阳性率49%,采用我们建立的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方法,其检测阳性率77%。通过对从生产中分离的4株家蚕微孢子虫分离株的检测发现,可以检测出其中3株。基于核酸侧层析试纸条检测结果可知该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生产中家蚕微孢子虫感染蚕卵的检测,经改良后也能用于感染母蛾的检测。通过对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检测结果的对比,可知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呈阳性结果的样品在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时同样也显示大小正确,条带单一的阳性结果,证明了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可靠性,重现性好。与传统的母蛾镜检法相比,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能够直接用于蚕卵的检测,其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且本方法不依赖检测人员的视力差异,也不受工作环境差异性的影响,能保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真实性,具有较强的生产实用性。
刘吉平,程伟,晏育伟,魏建影,杨吉龙[7](2015)在《基于EB1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蚕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家蚕Bombyx mori微粒子病一直影响着蚕种业的健康发展,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寄生于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对于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危害意义重大。【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DNA体外恒温扩增方法,本文基于LAMP检测法的原理,依据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繁殖复制相关的EB1基因(Gen Bank登录号:KF421134.1)设计LAMP引物,对LAMP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温度、内外引物浓度比、检测反应的特异性、灵敏度等进行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蚕卵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LAMP检测方法。【结果】结果表明,基于EB1基因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在63℃恒温下在1.5 h内就可完成对样品的有效检测,本LAMP法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子DNA的检测灵敏度为5.0×10-3ng/μL,对EB1-p MDTM19-T质粒标准品的检测灵敏度为1.0×102copies/μL,同时对人工感染家蚕微粒子病单个母蛾产下蚕卵的1/8卵圈量或1粒蚕卵均能检出阳性结果。上述结果都分别应用凝胶电泳法、恒温荧光检测仪以及SYBR GreenⅠ显色肉眼观察法得到同步判定。【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EB1基因LAMP法可用于蚕卵微粒子病的检测,LAMP法为蚕种质量检验及成品卵微粒子病现场检疫提供了新技术。
龚娟娟[8](2014)在《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检测靶标的研究》文中认为微孢子虫是一类广泛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其中家蚕微孢子虫是一类引起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微生物,它既可以水平传染,也可以通过胚胎垂直传递给下一代,由于其严重的危害性,已被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列为法定检验检疫对象。目前,微孢子虫的检疫主要采用母蛾镜检法,淘汰病蛾所产的卵,每年因微孢子虫烧毁的蚕卵(张)数以千万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母蛾镜检法的缺陷是只通过显微镜观察容易将与微孢子虫形态的相似的其他微生物混淆,从而降低检测的准确性。另外,母蛾镜检法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过程费时费力。母蛾镜检法是一种间接检验方法,不符合商品成品检测的原则。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成品蚕卵检测方法就显的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感染与未感染微孢子虫的家蚕卵为材料,通过双向电泳技术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寻找差异蛋白作为成品蚕卵检测的靶标。采用蚕卵差异蛋白作为蚕卵检测靶标具有明显的优点,蚕卵中微孢子虫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采用卵蛋白具有放大的效果,检测的灵敏性将会提高,而且也符合成品检验的标准。因此,以蚕卵直接检验的方法将会具有更高的生产应用价值。将家蚕在五龄起蚕后的第一天分为两组,100头/组,开始经口添食孢子虫悬浮液(1×105,实验组)和灭菌水(对照组),一天一次,一次五微升,连续添食两天,继续正常饲喂至结茧,羽化,最后得到感染和未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经过镜检母蛾和对应的蚕卵,发现对照组的母蛾和对应的蚕卵中均不含微孢子虫,而实验组中的母蛾和蚕卵都含有微孢子虫。采用裂解法、PBS法和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感染和未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总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比较发现,用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总蛋白具有各自的特异性,其中PBS法得到的蛋白条带多而且清晰。进一步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感染和未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总蛋白质,分析差异蛋白质,结果显示感染和未感染微孢子虫蚕卵的差异蛋白质主要集中在30kDa附近,这些差异主要包括:(1)对照组中不表达,实验组中表达;(2)对照组中表达,实验组中不表达;(3)实验组中表达量高而对照组中表达量低;(4)对照组中表达量高而实验组中表达量低。在这些差异中,我们选择了重复性好,差异明显的两个点进行质谱鉴定。经质谱鉴定得到了5种可能的蛋白质:未知功能的蛋白、卵黄原蛋白、低分子量30kDa脂蛋白和气味结合蛋白。经过等电点和分子量大小的对比筛选后,确定该蛋白为家蚕的低分子量30kDa脂蛋白。根据家蚕低分子量30kDa脂蛋白基因设计引物,提取感染和未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的RNA,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感染了微孢子虫的蚕卵中,Lip30K表达量上调,是未感染蚕卵中表达量的3倍左右。Lip30kD蛋白是成熟蚕卵中主要的一类糖脂蛋白,由脂肪体合成,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为蚁蚕的孵化提供能量,另外,体内过量表达家蚕30K蛋白有助于病毒感染后宿主的生长。本研究中发现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中Lip30K基因上调表达,推测是因为微孢子虫在垂直传播给子代的过程中,由于蚕卵要经历一个滞育期,在这一时期,微孢子虫孢子的发育需要吸收部分能量来维持自身的最低能量代谢,同时,又不会伤害到寄主,从而诱导了Lip30K的大量表达。
汤庆坤[9](2011)在《家蚕平附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抽样检验方法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孢子(Noseman bombycis Naegeli,简称N.b)感染而引起的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传染性疫病,是蚕种质量的唯一检疫指标。蚕种微粒子病检疫是防治该病流行发生的重要措施,适宜的检疫标准是开展微粒子病检验的基础。自2005年以来,广西蚕茧产量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1位。广西蚕种生产以平附种制种方式为主。现行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都存在一些不足,有必要结合广西蚕种生产实际,制定适宜的检验标准。方案设计以概率论、数理统计、经济学、管理学和抽样检验原理为理论基础,采用超几何分布和二项分布为基本数学模型,以集团为单位,将病蛾率转化为集团不合格率,设计形成适合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的数学模型,在综合分析现行标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平附种生产实际,设计形成适合平附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的抽验方案。研究分别用抽样特征曲线(OC曲线)、平均检验样本量(ASN)和判别率(OR)3个指标对新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方案满足设计条件要求。与现行方案相比,新方案在保障使用方利益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方风险;改进了散卵种标准过于严格,生产方风险过大的问题;同时也改进了平附种标准过于宽松,使用方风险失控的不足。新方案小批量与大批量时的检验工作量只相当于平附种标准的67.28%和74.80%,对平附中标准检验工作量大的问题有较大改进。新方案小批量与大批量时的判别率分别为1.985和1.196,抽样判别率除小批量时略劣于平附种标准外,均优于现行标准,说明新方案具有较好的判别率。研究分别按地方标准(散卵种标准)、平附种标准和新方案对228段、82087张蚕种进行比较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新方案检验合格蚕种的比例为61.73%,比地方标准高31个百分点,比平附种标准低14.23个百分点,介于两者之间。新方案检验样本集团总数均少于现行标准,只相当于地方标准和平附种标准的64.38%和66.67%,与小批量理论分析结果77.58%和67.28%基本吻合。新方案将地方标准判为合格的97.51%的蚕种也判为合格,将地方标准判为不合格的45.85%的蚕种判为合格而接收。新方案将平附种标准判断合格的81.26%的蚕种也判为合格,18.74%的蚕种判为不合格而拒收,将平附种标准判断不合格的100%的蚕种也判为不合格。新方案理论分析和实际对比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新方案解决了传统抽样检验方案有毒集团与有毒蛾数不对等的问题;改进了散卵种标准过于严格,生产方风险过大的问题;改进了平附种标准过于宽松,使用方风险失控的问题;同时检验结果准确,检验的样本量少,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经济性。因此,新方案设计合理,检验结果可信,切实可行。
杨玉梅,李健,潘沈元[10](2011)在《基于集团属性的计数型抽样检验及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家蚕微粒子病集团母蛾抽样检验的历史背景为线索,介绍了基于集团属性的计数型抽样检验的概念、OC函数及其算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农业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和意义,同时指出集团抽样检验的应用前景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验和蚁蚕补正检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验和蚁蚕补正检查(论文提纲范文)
(1)常用家蚕原种对家蚕微粒子的胚传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家蚕微粒子与家蚕品系 |
1.2 方 法 |
1.2.1 带毒母蛾的准备 |
1.2.2 母蛾带毒程度检测 |
1.2.3 子代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析 |
1.2.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带毒母蛾的胚传特征 |
2.3 母蛾带毒1~10时对子代感染率和子代感染强度的影响 |
2.4 母蛾带毒10~100时对子代感染率和子代感染强度的影响 |
100时对子代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影响'>2.5 母蛾带毒>100时对子代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影响 |
3 讨 论 |
(2)蚕卵中家蚕微粒子虫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孢子虫 |
1.1.1 微孢子虫概述 |
1.1.2 微孢子虫的结构 |
1.1.3 微孢子虫的生活史 |
1.1.4 家蚕微粒子虫及家蚕微粒子病 |
1.2 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 |
1.2.1 形态学观察 |
1.2.2 免疫学检测 |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3 家蚕微粒子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4 PCR-ELISA检测技术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蚕卵中家蚕微粒子虫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及配方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家蚕微粒子虫的培养与纯化 |
3.2.2 家蚕微粒子CQ1株与其他微孢子虫基因组提取 |
3.2.3 PCR-ELISA条件摸索 |
3.2.4 PCR-ELISA检出限的确定 |
3.2.5 种特异性引物设计与筛选 |
3.3 实验结果 |
3.3.1 家蚕微粒子虫CQ1株与其他微孢子虫基因组提取 |
3.3.2 PCR-ELISA条件摸索 |
3.3.3 PCR-ELISA检出限 |
3.3.4 特异性引物筛选 |
3.4 结论与分析 |
第四章 PCR-ELISA检测方法的应用 |
4.1 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及配方 |
4.2 实验方法 |
4.2.1 人工添毒母蛾及带毒蚕卵的制备 |
4.2.2 待检样品检测 |
4.3 实验结果 |
4.3.1 人工添毒母蛾检测 |
4.3.2 人工添毒母蛾所产蚕卵检测 |
4.3.3 带毒蚕卵与健康蚕卵混合检测 |
4.3.4 成品卵检测 |
4.3.5 不同家蚕微粒子虫分离株检测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PCR-ELISA检测试剂盒的组装 |
5.1 试剂盒的组装 |
5.1.1 试剂盒的外包装 |
5.1.2 试剂盒的组成 |
5.2 使用说明 |
第六章 综合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研究课题 |
致谢 |
(3)家蚕胚胎期感染微粒子病的个体对健康群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家蚕微孢子虫 |
1.2 供试家蚕 |
1.3 胚胎期感染Nb的家蚕个体制作 |
1.3.1 基本制作方法 |
1.3.2 高剂量Nb攻毒感染子代混育试验用个体的制作 |
1.3.3 低剂量Nb攻毒感染子代混育试验用个体的制作 |
1.3.4 个体育试验用感染Nb的个体制作 |
1.4 混育试验和个体育试验的方法 |
1.4.1 混育试验 |
1.4.2 个体育试验 |
1.5 家蚕微粒子病检测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混育试验的试验区中的Nb检出率 |
2.2 高剂量Nb攻毒感染家蚕母蛾的子代混育试验中Nb检出时相变化 |
2.3低剂量Nb攻毒感染家蚕母蛾的子代混育试验中Nb检出时相变化 |
2.4 混育试验中的家蚕微粒子病检出率和化蛾率比较 |
2.5 个体育试验中家蚕微粒子病的检出时相 |
3 讨论 |
3.1 微粒子病胚胎传染个体的生存时间 |
3.2 微粒子病胚胎传染个体引起的蚕座内传染和扩散规律 |
3.3 胚胎感染个体与健康群体混育后的风险性 |
(4)不同母蛾微粒子病检验结果类型杂交蚕种的农村饲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农村饲养和调查项目 |
1.2.2 农村饲养家蚕的微粒子病检测 |
1.2.3 实验室饲养家蚕的微粒子病检测 |
1.2.4 不同样本的检测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茧量与茧层率指标的比较 |
2.2 其它生产性能和蚕茧质量指标的比较 |
2.3 微粒子病检测结果比较 |
3 讨论 |
3.1 不同微粒子病检验结果类型的蚕种对产茧量和茧层率等的影响 |
3.2 其它因素对盒种产茧量和茧层率等经济指标的影响 |
3.3 微粒子病检验技术的合格判断 |
(5)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及胚种传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病原体 |
1.1.2 供试家蚕品种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病原体的收集鉴定与处理 |
1.2.2 病原体制备 |
1.2.3 家蚕分区和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添食 |
1.2.4 感染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家蚕母蛾所产蚕卵的患病情况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病原鉴定结果 |
2.2 家蚕幼虫食下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后羽化的蚕蛾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感染情况 |
2.3 感染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家蚕母蛾所产蚕卵患病情况 |
3 小结与讨论 |
(6)家蚕微孢子虫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孢子虫 |
1.1.1 微孢子虫概述 |
1.1.2 微孢子虫生活史及其侵染机制 |
1.1.3 家蚕微孢子虫概述 |
1.2 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 |
1.2.1 形态学观察阶段 |
1.2.2 血清免疫学检测 |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3 家蚕微粒子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4 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技术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家蚕微孢子虫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核酸检测体系的建立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家蚕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
3.2.2 家蚕微孢子虫的纯化与培养 |
3.2.3 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提取 |
3.2.4 引物设计 |
3.2.5 引物筛选 |
3.2.6 阳性质粒构建 |
3.2.7 引物扩增条件研究 |
3.2.8 待检样品处理方法研究 |
3.2.9 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体系建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家蚕微孢子虫的初步纯化及基因组DNA的获得 |
3.3.2 家蚕其他病原微生物基因组DNA的获取 |
3.3.3 核酸侧向层析检测试纸条的引物设计及筛选 |
3.3.4 阳性对照质粒构建 |
3.3.5 引物最佳退火温度及DNA聚合酶选择 |
3.3.6 待检样品处理方法研究 |
3.3.7 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特异性检测 |
3.3.8 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灵敏度检测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家蚕微孢子虫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的应用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主要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带毒母蛾制备 |
4.2.2 带毒蚕卵制备 |
4.2.3 待检样品基因组提取 |
4.2.4 家蚕微孢子虫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的应用 |
4.2.5 NALFS对成品卵检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带毒母蛾的检测 |
4.3.2 带毒蚕卵的检测 |
4.3.3 成品卵(原种及杂交一代种)的检测 |
4.3.4 不同的家蚕微孢子虫分离株的检测 |
4.3.5 NALFS对成品卵检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家蚕微孢子虫核酸侧向层析检测试剂盒的组装 |
5.1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7)基于EB1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蚕卵(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供试昆虫 |
1.2主要试剂 |
1.3带毒蚕种的获得 |
1.4核酸的提取及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
1.5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条件优化 |
1.6LAMP反应产物的鉴定 |
1.7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检测 |
1.8LAMP检测法与PCR法的灵敏度对比 |
1.9LAMP检测方法的验证 |
2结果 |
2.1LAMP法的反应温度优化 |
2.2LAMP法内外引物浓度配比优化 |
2.3LAMP法的特异性 |
2.4LAMP法的灵敏度 |
2.5LAMP检测方法的实用性验证 |
3讨论 |
(8)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检测靶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家蚕微孢子虫和家蚕微粒子病 |
1.2 家蚕微孢子虫的检测方法研究 |
1.2.1 显微镜的检验法 |
1.2.2 免疫学的检验法 |
1.2.3 分子生物学的检验法 |
1.3 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检测方法 |
2 引言 |
2.1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2.2 本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感染与未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的制备及镜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4 感染与未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总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
4.1 材料及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5 感染与未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差异蛋白质的质谱结果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6 RT-PCR 验证差异蛋白质及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检测靶标的确立 |
6.1 材料及方法 |
6.2 结果 |
6.3 讨论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9)家蚕平附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抽样检验方法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发生 |
1.1.2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检验是保证蚕种质量的有效措施 |
1.1.3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检验具有自身的特点 |
1.1.4 广西成为了全国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 |
1.1.5 研究适合广西蚕种生产实际的平附种母蛾微粒子病检验方法符合我国蚕业发展需要 |
1.1.6 广西家蚕微粒子病防控需要更高的要求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家蚕微粒子病研究进展 |
1.3.1 家蚕微粒子病病原特点 |
1.3.2 家蚕微粒子病的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3.3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抽样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抽样检验概述、数学模型及抽样方案评价指标 |
2.1 统计抽样检验概述 |
2.1.1 统计抽样检验的概念 |
2.1.2 统计抽样检验的分类 |
2.1.3 计数抽样检验的概念 |
2.1.4 计数抽样检验的抽样方案 |
2.2 统计抽样检验的基本数学模型 |
2.2.1 超几何分布 |
2.2.2 二项分布 |
2.3 接收概率及计算公式 |
2.4 抽样检验方案的评价指标 |
2.4.1 抽样风险 |
2.4.2 抽样特性曲线 |
2.4.3 平均检验样本量(ASN) |
2.4.4 抽检方案判别率(OR) |
第三章 适合家蚕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抽样检验数学模型的设计 |
3.1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的概念 |
3.2 病蛾率与集团不合格率的关系 |
3.2.1 集团母蛾微粒子病检验单位产品的划分 |
3.2.2 病蛾率与集团合格率的函数关系 |
3.3 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抽样方案设计的数学模型 |
3.4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抽样方案的设计原理 |
第四章 现行抽样方案的特点及不足 |
4.1 散卵种标准的特点及不足 |
4.2 平附种标准的特点及不足 |
4.3 广西地方标准存在的不足 |
4.4 现行标准特点概括及对比选择 |
第五章 平附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抽检方案的改进 |
5.1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抽样检验的特点及新方案改进措施 |
5.1.1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的特点 |
5.1.2 新方案的主要改进措施 |
5.2 新方案设计的主要参数 |
第六章 新方案及新方案的评价与分析 |
6.1 新抽样检验方案的设计 |
6.2 新抽样检验方案的检索及检验规定 |
6.3 新方案的理论评价 |
6.3.1 抽检特征曲线(OC曲线)评价 |
6.3.2 检验风险控制能力评价 |
6.3.3 平均检验样本量(ASN)评价 |
6.3.4 抽检方案判别率(OR)的评价 |
6.4 新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比较 |
6.4.1 判断准确性的比较 |
6.4.2 检验工作量的比较 |
6.4.3 检验结果的比较 |
6.5 讨论 |
6.5.1 允许病蛾率的取值问题 |
6.5.2 合理的批量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 |
6.5.3 适当的第1样本拒收数和检验样本量对进一步提高检验效率的作用 |
6.5.4 对号淘汰检验有毒蚕种对平均检出质量(AOQ)的作用 |
6.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情况 |
四、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验和蚁蚕补正检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常用家蚕原种对家蚕微粒子的胚传特性分析[J]. 郑宁,董战旗,胡楠,周亮,潘敏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2]蚕卵中家蚕微粒子虫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 王锐. 西南大学, 2018(01)
- [3]家蚕胚胎期感染微粒子病的个体对健康群体的影响[J]. 鲁兴萌,呼思瑞,邵勇奇,林秀秀,蔡顺风,傅张梧可,李明乾,何欣怡,邱海洪,马焕艳,陆颖,刘涵,何祥康,李光才,陈勃生. 蚕业科学, 2017(01)
- [4]不同母蛾微粒子病检验结果类型杂交蚕种的农村饲养试验[J]. 杨海青,呼思瑞,沈柏民,彭建学,沈树坤,林秀秀,陈勃生,赵新华,邵勇奇,鲁兴萌. 中国蚕业, 2016(04)
- [5]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及胚种传染性研究[J]. 陈世良,高建华,陈海佺,黎永谋,邓欢,高翔,朱峰. 中国蚕业, 2016(04)
- [6]家蚕微孢子虫核酸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D]. 倪琪. 西南大学, 2016(02)
- [7]基于EB1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蚕卵[J]. 刘吉平,程伟,晏育伟,魏建影,杨吉龙. 昆虫学报, 2015(08)
- [8]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检测靶标的研究[D]. 龚娟娟. 重庆师范大学, 2014(12)
- [9]家蚕平附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抽样检验方法改进研究[D]. 汤庆坤. 广西大学, 2011(06)
- [10]基于集团属性的计数型抽样检验及其研究进展[J]. 杨玉梅,李健,潘沈元.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