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洗入期回路内注药法的临床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郭丞[1](2008)在《多输入麻醉控制系统的数据融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当代人类关心的问题不仅仅是生存,更多的是高质量的生活。医学的进步为人们追求这一目标提供了客观条件。外科手术,在人们生活中经常扮演着救死扶伤的角色。外科麻醉技术作为减轻人们痛苦,方便手术进程的重要手段,在外科手术当中是必不可少的。多年以来,各大医院所使用的麻醉技术多为人工手动麻醉,对于医生经验和技术要求很高,客观条件要求实现自动麻醉技术。为了更方便的进行自动麻醉,本课题提出了以多输入变量为测量变量,通过观测病人的生理特征,对整个麻醉过程实现基于数据融合的闭环自动控制。论文详细阐述了麻醉深度和监测手段,介绍了麻醉机的原理,结构和发展趋势,然后详述定量吸入麻醉理论和实践,以及如何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如何使用聚类方法进行数据融合。论文提出了以输入的多数据融合为手段,解决不同输入变量对麻醉深度的影响问题。数据融合充分利用多数据中的冗余和互补信息,最大限度地估计出被测对象的真实参数。同时,数据融合大大方便了控制算法和控制器的设计,为系统简化提供了可行依据。最后对于基于数据融合的麻醉自动控制系统的前景和目标做出总结和回顾。这种技术是对以往基于人工经验的麻醉技术的改进,节约了人力,提高了麻醉效率,避免了资源浪费,缩短了手术时间,进而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虽然项目的研究多在理论层面,但是其应用价值也是很乐观的。非常期待麻醉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彻底取代手工麻醉的一天。
李丽[2](2006)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拟行非心脏手术用七氟烷或七氟烷复合氧化亚氮吸入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方法: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75例,ASA Ⅱ~Ⅲ级,年龄65~75岁,根据用药方案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别纳入五组:Ⅰ组5%七氟烷组、Ⅱ组5%七氟烷+N2O∶O2=2∶1吸入诱导组、Ⅲ组7%七氟烷吸入诱导组、Ⅳ组7%七氟烷+N2O∶O2=2∶1吸入诱导组、Ⅴ组丙泊酚1.2~1.5mg/kg静脉诱导(对照组),每组15例。用美国产BioZ ICG无创循环动力学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I)、体循环血管阻力(SVR)、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收缩时间比率(STR)、心肌加速度指数(ACI)、胸腔液体水平(TFC)、左心室做功(LCW)、左心室做功指数(LCWI)、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分别选取麻醉诱导前、入睡后(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0.5MAC,静注丙泊酚后1min)、喉罩置入前(呼末七氟烷浓度为1MAC,静注丙泊酚3min)、喉罩置入即刻(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1.5MAC,静注丙泊酚后5min)、喉罩置入后第1、3、5min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各组患者在诱导前SBP(137~142mmHg)、DBP(71~79mmHg)、MAP(93~103mmHg)、SVR(1454~1582dyneSeccm-5)、SVRI
于忠元,陈振毅,刘明丽,黄曦[3](2001)在《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洗入期回路内注药法的临床探讨》文中研究指明
二、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洗入期回路内注药法的临床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洗入期回路内注药法的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多输入麻醉控制系统的数据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多输入闭环麻醉控制系统的意义 |
1.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 |
1.4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2章 麻醉学概述 |
2.1 麻醉学的发展历史 |
2.1.1 古代麻醉学发展史 |
2.1.2 现代麻醉学发展史 |
2.1.3 当代麻醉学发展史 |
2.3 麻醉的基本任务 |
2.4 麻醉工作的范畴 |
2.5 麻醉药物概述 |
2.5.1 麻醉药的发展史 |
2.5.2 麻醉药物的分类 |
2.6 根据麻醉区域划定的麻醉分类 |
2.7 当代麻醉学的发展趋势 |
2.7.1 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的转变 |
2.7.2 快速周转技术与“办公室麻醉” |
2.7.3 低流量紧闭麻醉法(LFCCA) |
2.7.4 靶控输注麻醉(TCI) |
2.8 我国麻醉学发展现状 |
2.8.1 我国麻醉学已经融入世界 |
2.8.2 我国麻醉学进展状况 |
2.9 小结 |
第3章 理想麻醉状态与麻醉深度监测 |
3.1 麻醉及麻醉状态的定义 |
3.2 麻醉深度 |
3.3 麻醉深度监测及临床意义 |
3.3.1 麻醉深度的临床判断 |
3.3.2 麻醉深度的仪器监测及临床意义 |
3.4 理想麻醉状态的概念 |
3.4.1 理想麻醉状态的内涵 |
3.4.2 理想麻醉状态的外延 |
3.4.3 实现理想麻醉的途径 |
3.5 麻醉深度监测的前景 |
3.5.1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 |
3.5.2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 |
3.5.3 Nacrotrend 指数 |
3.5.4 脑电熵(EEM) |
3.6 小结 |
第4章 麻醉呼吸机的原理,结构和发展趋势 |
4.1 麻醉呼吸机的基本原理 |
4.2 麻醉呼吸机的基本结构 |
4.3 现代麻醉机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5章 定量吸入麻醉的理论与实现 |
5.1 定量麻醉的理论基础 |
5.1.1 再吸入技术简史 |
5.1.2 吸入麻醉方法的分类 |
5.1.3 麻醉过程中患者对麻醉气体的摄取 |
5.1.4 影响麻醉药在新鲜气吸入气肺泡气内的平衡的因素 |
5.1.5 低流量麻醉的优点 |
5.1.6 低流量麻醉的潜在危险 |
5.1.7 低流量和最低流量麻醉的禁忌征 |
5.2 用传统麻醉机进行低流量麻醉 |
5.2.1 诱导阶段时间长短的控制 |
5.2.2 诱导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
5.2.3 新鲜气流量降低时氧浓度的变化 |
5.2.4 低流量麻醉时麻醉深度的调整 |
5.2.5 苏醒阶段的控制要点 |
5.2.6 低流量麻醉中的监测 |
5.2.7 实施低流量/最低流量麻醉对麻醉设备系统的要求 |
5.3 用专用麻醉机进行定量麻醉 |
5.3.1 PhsioFlex 麻醉机的回路特点 |
5.3.2 PhsioFlex 麻醉机的功能特点 |
5.4 小结 |
第6章 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的预处理 |
6.1 数据挖掘技术简介 |
6.1.1 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
6.1.2 数据挖掘研究现状 |
6.1.3 数据挖掘的挖掘任务和挖掘方法 |
6.2 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预处理 |
6.2.1 数据清理 |
6.2.2 数据集成 |
6.2.3 数据变换 |
6.2.4 数据归约 |
6.2.5 离散化和概念分层 |
6.3 聚类分析 |
6.3.1 什么是聚类 |
6.3.2 聚类所基于的数据类型 |
6.3.3 分割的方法 |
6.4 KNN 算法对多变量输入进行预处理 |
6.5 小结 |
第7章 麻醉控制系统的多输入数据融合 |
7.1 数据采集和数据融合技术简介 |
7.2 数据融合技术发展概述 |
7.3 数据融合层次介绍 |
7.3.1 数据级融合(pixel-based fusion) |
7.3.2 特征级融合(feature-based fusion) |
7.3.3 决策级融合(decision-level based fusion) |
7.4 数据融合算法介绍 |
7.4.1 HIS 变换 |
7.4.2 D-S 证据推理 |
7.4.3 专家系统 |
7.5 数据融合的发展前景 |
7.6 本文使用的数据融合算法 |
7.6.1 相对距离算法 |
7.6.2 高阶多项式拟合 |
7.7 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3)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洗入期回路内注药法的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洗入期回路内注药法的临床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输入麻醉控制系统的数据融合[D]. 郭丞.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2]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D]. 李丽. 天津医科大学, 2006(09)
- [3]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洗入期回路内注药法的临床探讨[J]. 于忠元,陈振毅,刘明丽,黄曦.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