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教育本科模式要凸显发展能力的培养观(论文文献综述)
冯俊琪[1](2020)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文中认为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女性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数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逐步发展。经过40多年的积累,回望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接受数学教育是女性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女性发展智力、提升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女性数学教育的程度标志着现代女性智能化的水平。因此,保障女性受数学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女性素质的高低,而是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女性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研究女性数学教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1.记录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2.探讨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3.对女性数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基于此,使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全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女性数学教育从缺失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零星的家庭数学教育(封建社会)、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1840—1949年)和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1849—1978年)。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年)、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年)、巩固提高时期(2000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发展总况。每一章都将从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女性数学教育的成就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四部分展现女性数学教育在每一期的发展历程。第五章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数学教育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梳理了对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些对未来女性数学教育发展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起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总之,论文结合女性数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角度对女性数学教学和女性数学学习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为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建设,为女性数学教育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张娟[2](2020)在《基于OBE理念的省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1月25日,教育部开始部署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并要求各地各高校将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突破口,重塑体系、落实保障、提高质量,推进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贯穿师范类认证的全过程,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行动指针。我国师范类专业开展的认证工作本质上采用OBE模式。因此,本文将基于OBE理念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对H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开展行动研究。本研究以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研究范式,研究者按照“问题诊断——计划与实施——总结与反思”的思路进行研究,共开展了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以2016、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为文本载体,结合多方满意度分析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开展之前的课程建设状况。并基于OBE理念对存在问题进行诊断,制定行动计划,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与建设。第一轮行动侧重基于OBE理念制定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与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内容的教学大纲以及通过分析专业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纵向衔接来探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步对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为下一轮行动研究计划制定提供依据。第二轮行动研究基于OBE理念以及上一轮行动反思,着重根据“产出导向”调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并实施调整后的方案。此外,研究者还收集了幼儿园等用人单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及教育行政部门各方对调整后培养方案的意见与建议,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进行反思与总结,持续改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通过两轮行动研究,研究者对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进行动态分析与完善,并基于OBE理念从持续改进和国际化建设思路两个方面对未来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进行了展望。
李然[3](2020)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质量提升的时代已经到来,教育质量提升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也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培养方案的构建是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与关键,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制约了学生的发展。2017年,我国正式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为《实施办法》),这意味着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的正式启动。为了充分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提升,发挥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的指导作用。本研究立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规格要求,结合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发展,旨在系统推进培养方案的完善。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式,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进而反映当前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基于对现状的认识,进一步提供改进和发展的具体策略,从而为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依据。首先,通过搜集与梳理相关文献,了解现如今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发展趋势,探索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界定师范类专业认证、培养方案等核心概念,探索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及教师知识理论。在师范类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构建原则为:统一性与多样性原则、育人为本原则、整体设计原则、实践导向原则、促进终身发展原则等,这为研究的下一步发展奠定学理基础;再者,本研究以六所院校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文本分析,从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对应关系矩阵图五个维度,了解师院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现状。结合同教师与毕业生的访谈结果,通过对照《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三级)》(以下简称为《认证标准》)相关内容要求,分析现今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最后,结合以上的分析,探索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提升策略为:培养目标贴合学生发展实际,突出专业特色;毕业要求具体化,分解为可操作性的指标;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小学教育专业儿童特性;强化实践类课程实践特性,加强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关系矩阵图,提升各要素关联性。本研究主要是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弥补。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张根健[4](2019)在《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 ——以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学前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幼儿园教师岗位是一个拥有专业特质的职业,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则要求幼儿园教师应具有不同于其他学段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幼儿师范教育的基础相对薄弱。从本研究的调查来看,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地表现在:规模供给满足不了学前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求;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不高成为实现幼儿教育师资专业化目标的瓶颈;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加剧了师资供需的结构矛盾。特别是供给不足和不良供给同时存在,供给问题与需求因素相互交织,幼儿教育师资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通过对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分析发现:师资供给的要素水平不高,要素配置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师资供给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地域结构、资源配置结构不能适应师资有效供给的要求。究其原因,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呈现封闭性,供需结构未能实现有效对接;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师资供给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不合理,供给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总之,幼儿教育师资现实的供需矛盾与国家为学前教育规划的蓝图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如何缓解幼儿教育师资供需矛盾,怎样配置好幼儿师范教育资源,实现院校与幼儿园高质量的协同育人?成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和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在对D省幼儿教育师资的供与需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当前国家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运用的方法论为指导,形成自身的理论框架,围绕实现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的目标展开问题分析,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拓宽了理论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应用价值。本研究坚持从供需关系出发,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为支持,建构幼儿教育师资供需合作共同体模型,重构供给主体体系,提出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体制改革方案,进行了幼儿教育师资供给机制创新设计,以回应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对当前进行的幼儿师范教育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依据上述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本研究的详细过程和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相关概念与观点,提出了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论,并据此建立了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全国和D省幼教师资供需问题进行了现实透视,为本研究提出了问题指向。接着具体从供需两个视角对幼儿教育师资供给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一方面对D省12个县市区的幼儿教育师资供给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结构分析,获取到本研究所需的重要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对师范生、新教师、园长三类群体的调查,从需求方评价的视角对师资供给的过程质量进行分析。第三,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分别就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中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进行了结构性分析,进一步发现影响师资有效供给的深层次问题及其成因,为提出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提供了建构思路。第四,从基本需求、有效需求和未来需求三个层面探寻了幼儿教育师资需求侧对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的影响,为提出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供需矛盾体中另一矛盾主要方面的依据。第五,在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框架的指导和多元理论的支持下,提出了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建构了幼儿教育师资供需合作共同体模型,对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体制创新设计。第六,探讨了与供给新体制相适应的幼儿教育师资供给机制创新设计,从有效供给的三个本质特征与要求出发分别提出了建立完善幼儿教育师资供给规划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的构想与建议。最后,在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自我评价,提出了后续研究的设想和展望。
刁瑜[5](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朱焰[6](2018)在《大学课程线性化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S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正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课程建设。就大学教育发展而言,课程不灭,大学不死;课程丰满,大学健旺。而今,我国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若干显见而紧迫的问题,大学课程线性化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秉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对大学课程线性化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提出“大学课程线性化”这一概念,编制大学课程线性化量表,获得大学课程线性化现状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处理,验证大学课程线性化问题的成因,最后就此提出了破解大学课程线性化困境的策略。论文在对大学课程线性化和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课程线性化模型及其影响因素模型。从大学课程目标、大学课程内容、大学课程实施、大学课程评价四个角度分析大学课程线性化。从课程管理、教师、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为验证上述理论模型,笔者设计了量表,并将S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192名同学作为研究的对象,收集191份有效问卷,并运用SPSS 22.0及Amos 22.0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处理。本文先后进行了项目设计与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差异比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经过以上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课程线性化由大学课程目标、大学课程内容、大学课程实施及评价组成。(2)大学课程线性化与课程管理、文化、教师存在显着相关。其中,课程管理、教师和文化与大学课程目标存在显着正相关,课程管理、教师和文化与大学课程实施及评价是显着正相关。课程管理、教师和文化与大学课程内容是负相关。(3)大学课程线性化的影响因素依次是课程管理、文化、教师。教师、文化、课程管理均能显着预测大学课程线性化。(4)年级在“大学课程实施及评价”因素上差异显着,S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大二的学生在“大学课程实施及评价”上得分明显高于大一、大三、大四的学生。(5)性别在“大学课程目标”和“大学课程内容”两个因素上差异显着,S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男学生在“大学课程目标”和“大学课程内容”上得分都明显高于女学生。(6)家庭所在地在“大学课程目标”、“大学课程内容”、“大学课程实施及评价”三个因素上都不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大学生家庭所在地对其进行大学课程线性化量表评判影响不显着。(7)不同的年级在“课程管理”、“教师”、“文化”三个因素上都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S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大二年级的学生在“课程管理”、“教师”、“文化”上的得分都高于大一、大三、大四的学生,尤其高于大一年级的学生。(8)男同学和女同学在“课程管理”、“教师”、“文化”三个因素上都没有存在显着的差异。(9)不管是来自城市、县城,还是农村的同学在“课程管理”、“教师”、“文化”三个因素上都没有存在显着的差异。最后,基于测量问卷得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求破解大学课程线性化困境的策略,解决大学课程线性化的问题,完善大学课程的结构,提高大学课程的质量,推动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推动“双一流”的建设。
范惠姣[7](2018)在《中芬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以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教育阶段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小学教育阶段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寻求知识的提升。因此,培养的小学教师应该注重综合性学科以及教育教学技能和理念的培养。而我国高等院校对小学教师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甚至有的院校将小学教师按照中学教师的模式来培养,而且在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芬兰的基础教育享誉世界,优质的基础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由于芬兰近几年在PISA测试中的良好表现,芬兰的教师教育备受关注,而且芬兰的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培养方式不同,培养的小学教师是全科型教师,中学是学科型教师,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培养方式。因此,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和比较法对芬兰和我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机构、培养模式、招生制度、课程设置、学位授予与教师资格、监督与管理这七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与梳理。并以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与我国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介绍了这两所院校在培养小学教师时的培养目标、招生制度、课程设置、教学实习和学生的毕业与就业情况,最后进行对比,得出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总体上来说,芬兰的小学教师教育就是主修教育学课程,各种研究方法的学习为小学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之后通过教学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研究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小学教师。对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研究,可以对我国小学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些借鉴,比如各方合作,培养研究型而不只是会教学的老师,还要提高生源质量,合理安排课程与教学实习等。在借鉴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教师教育。
向覃[8](2018)在《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理论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是指在针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过程中由高等学校(University)、地方人民政府(Government)、农村小学(School)三者形成合作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师协同培养机制。2015年12月31日,云南省下发《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文件,针对云南省乡村教师队伍师资数量短缺和结构失调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计划,并鼓励师范院校与各级地方政府、农村小学整合教研训资源,共建高等学校、地方人民政府、农村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从理论层面建构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要充分探究其历史、现实和政策背景,全面分析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相关探索历程,提炼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并阐发研究启示;要以科学的目标为引领,以一定的政策和理论为基础,以完善的组织体系为依托,以完备的协同内容为支撑;要创建切实可行的运行模型,落实可靠的保障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要明确模式创建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本研究分章节对以上要素进行了分析和探究,试图从理论上构建一套适应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并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培养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赵哲[9](2018)在《新课改背景下本科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构想》文中提出国家基础教育课改是一场基于教育观念的新的革命,教师在这场教育改革的革命风暴中处于绝对关键地位。目前国家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将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与教育方式的转变纳入高校小学教育体系中,在小学教育中专业知识教育中使得小学教师后备储蓄力量对本专业的教育特质与教育目标准确定位,并且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向,这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以及小学专业教学秩序能够高效进行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同时也会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有一定的帮助,也有助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更多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提高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对于小学教师培训目标。
汪洋[10](2018)在《“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革,外部教育环境也发生着相应变化。全球教师教育领域对“教师专业化”呼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步伐正在加速。以上的因素正影响着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师范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新的形势也对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近年我国教育部组织的调查发现部分师范院校不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教育实践质量不高,师资队伍薄弱。同样,在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中,教师教育的培养理念与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也存在一定差距。鉴于以上问题,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国家希望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各师范院校相关学科加强师范生的培养。笔者认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作为未来优秀美术教师培养的重要阵地,理应体现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精神与要求,并及时发现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所针对地进行改革探索,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体现美术教师“专业化”特征,以适应卓越美术教师的培养要求。笔者基于以上思考开展研究,本研究共分为八章,每章节的概要如下:绪论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环境、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解读、专业研究现况出发,提出了我国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部分问题,指明了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通过对国内外卓越美术教师培养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了研究成果,分析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为本文提供学术研究的基础。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围绕国内外教育政策、文件、各国艺术教育专家对卓越美术教师相关认定标准进行梳理与比对,探讨“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目标和专业素质标准,调查华东地区相关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专业素质现况并做出调查结论,为后续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人才培养方向。第二章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对教育部颁布的“卓越教师培养”相关政策文件中有关课程设置与教学指导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寻找未来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政策依据。通过文献的比较分析,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查,为本研究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第三章通过调查研究,探明我国华东地区9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的现况与问题,并归纳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等问题的特征,从内因和外因出发,分析和寻找形成问题的根源,为本研究后续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客观证据。第四章从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出发,同时参考课程设置相关的政策建议,提出“实践取向的多样化课程”的改革理念、原则和策略。通过对笔者所在院校特色培养方案的制定,从理论依据与现实改革两个方面来建构“卓越教师”视域下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新格局。第五章从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理论研究出发,并参考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提出专业类课程“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的改革理念、原则、策略;通过笔者参与教学的三个专业类课程教学改革案例的分析,力求局部验证改革理念的有效性,给未来相关院校专业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第六章从教师教育实践理论研究出发,并结合了教学实践指导的相关政策,提出实践类课程“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的改革理念、原则、策略,通过笔者参与指导的两个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案例的研究,来部分证明改革思路的可行性,为将来同类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经验。第七章从社会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出发,分析未来美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和转变,尝试从标准、模式、体系、方法、资源五方面,对今后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提出展望与建议。
二、小学教育本科模式要凸显发展能力的培养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学教育本科模式要凸显发展能力的培养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介绍 |
2.1.2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背景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研究时期划分 |
第3章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回顾 |
3.1 封建社会——零星的家庭教育 |
3.2 1840 -1949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 |
3.3 1949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 |
3.3.1 1949 -1956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3.3.2 1957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 |
3.4 女数学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4.1 时期背景 |
4.1.1 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 |
4.1.2 数学教育理念 |
4.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4.2.1 女性受小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2 女性受中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4.3.1 女数学家 |
4.3.2 女性数学教师 |
4.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4.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4.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4.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5.1 时期背景 |
5.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5.1.2 数学教育理念 |
5.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5.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5.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5.3.1 女数学家 |
5.3.2 女性数学教师 |
5.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5.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5.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5.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巩固提高时期(2000 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 |
6.1 时期背景 |
6.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6.1.2 数学教育理念 |
6.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6.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6.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6.2.3 存在的问题 |
6.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6.3.1 女数学家 |
6.3.2 女性数学教师 |
6.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6.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6.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6.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验教训与挑战 |
7.2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发展 |
7.2.1 发展概况 |
7.2.2 存在问题 |
7.2.3 影响因素 |
7.2.4 相关建议 |
7.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 |
7.3.1 结论 |
7.3.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OBE理念的省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产出导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现实诉求 |
二、符合幼儿教师职前培训的现实需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已有研究 |
二、国外已有研究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OBE理念 |
二、专业认证 |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
四、课程建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研究的背景资料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行动研究的资料编码与整理 |
第二章 问题诊断:基于OBE理念分析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
第一节 基于OBE理念国家及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 |
一、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要求的解读 |
二、H大学对师范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及要求 |
第二节 基于OBE理念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文本及满意度分析 |
一、基于OBE理念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文本分析 |
二、基于OBE理念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分析 |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基于OBE理念的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实施与反思 |
第一节 基于OBE理念的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 |
一、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确定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产出目标 |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关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设置 |
三、以落实培养目标为核心: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对应 |
第二节 基于OBE理念的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 |
一、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落实毕业要求指标点 |
二、立足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指向课程目标达成 |
三、选择注重学生专业学习需求的教与学方法 |
四、多元课程考核方式反映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 |
第三节 基于OBE理念的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总结与反思 |
一、“产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
二、部分课程支撑不强、合力不够 |
三、部分课程内容未完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 |
四、实践课程统筹合作体系构建不全 |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基于OBE理念的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实施的调整与反思 |
第一节 基于OBE理念的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调整 |
一、强化学生学习成果,改善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课程模块 |
二、关注课程发展方向,微调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课程名称及内容 |
三、建设示范性实践基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
第二节 基于OBE理念的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调整 |
一、学习成果导向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
二、“双导师”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保驾护航 |
三、丰富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
第三节 基于OBE理念的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调整的总结与反思 |
一、课程体系更凸显OBE理念要求,关注“产出”需求 |
二、“双导师”制度的确立保障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
三、无法完整观测到新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效果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 |
二、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仍需持续改进 |
第二节 优化H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未来展望 |
一、设置面向更广泛的学习产出课程体系 |
二、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基于政策:我国对师范类专业认证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
(二)基于实践: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三)基于理论: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相关研究 |
(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 |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 |
(三)培养方案 |
(四)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
二、理论基础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三)教师知识理论 |
三、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 |
(一)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 |
(二)专业建设以结果为导向 |
(三)专业发展的持续改进 |
四、师范类专业认证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建构原则 |
(一)统一性与多样性原则 |
(二)育人为本原则 |
(三)整体设计原则 |
(四)实践导向原则 |
(五)促进终身发展原则 |
第二章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现状分析—以六所院校为例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现状的研究结果 |
(一)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取得的成效分析 |
(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一、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
(一)院校认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 |
(二)制定主体的价值取向多样化 |
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认证标准》落实不到位 |
(二)院校相关监管机制不健全 |
(三)制定主体欠缺多元性 |
(四)学科专业建设有待完善 |
第四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改进策略 |
一、培养目标贴合学生发展实际,突出专业特色 |
二、毕业要求具体化,分解为可操作性的指标 |
三、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小学教育专业儿童特性 |
四、强化实践类课程实践特性,加强系统规划 |
五、整体设计对应关系矩阵图,提升各要素关联性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 ——以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一) 研究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观点 |
(一) 供给与有效供给 |
(二) 幼教师资的有效供给 |
(三) 幼教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二、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方法论指导 |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
(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观点及其方法论 |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法论对于幼教师资供给的适用性 |
(四) 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方法论指导 |
(五) 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
第二章 幼教师资供需问题的现实透视 |
一、全国幼教师资供需现状分析 |
(一) 总量不足和类别差异是师资供需的突出问题 |
(二) 结构质量不高成为实现幼教师资专业化目标的瓶颈 |
二、D省幼教师资供需现状分析 |
(一) 师资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
(二) 不良供给制约了师资质量供给水平 |
三、基于三个维度的师资供给结构分析 |
(一) 调查方案设计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 调查结论 |
四、基于需求方评价的师资供给过程质量分析 |
(一) 评价设计与组织 |
(二) 评价结果与分析 |
(三) 调查结论 |
第三章 幼教师资现实供给中的微观结构问题 |
一、供给方案要素的结构问题 |
(一) 培养方案文本分析的依据 |
(二) 方案要素存在的现实问题 |
二、供给条件要素的结构问题 |
(一) 条件要素分析的依据 |
(二) 条件要素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三、供给侧背景下供给微观结构的问题分析 |
(一) 供给微观结构问题呈现的特征 |
(二) 供给微观结构问题的成因探析 |
第四章 幼教师资现实供给中的宏观结构问题 |
一、供给宏观结构中的现实问题 |
(一) 类型结构不能与规模需求相适应 |
(二) 层次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现象较严重 |
(三) 科类结构对师资需求的适应性不强 |
(四) 地域结构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 |
(五) 资源配置结构错位较为严重 |
二、供给侧背景下供给宏观结构的问题分析 |
(一) 供给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健全 |
(二) 政府(部门)主体角色不到位 |
(三) 院校主体内生动力不足 |
(四) 其它主体的主体意识缺失 |
第五章 幼教师资需求侧对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的影响 |
一、需求侧的基本需求对师资有效供给的影响分析 |
(一) 需求侧需求主体的基本诉求分析 |
(二) 需求侧师资需求政策的影响分析 |
二、需求侧有效需求对幼教师资配置的影响分析 |
(一) 标准需求导向下幼教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 |
(二) 有效需求下幼教师资配置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型构建 |
三、二孩政策对幼教师资未来需求的影响分析 |
(一) 二孩政策下D省入园适龄人口预测分析 |
(二) 二孩政策对D省幼教师资供给带来的影响 |
第六章 基于主体融合的幼教师资供给体制创新 |
一、幼教师资供给新体制架构 |
(一) 幼教师资供给新体制的设计方案 |
(二) 基于多元理论支持的供需合作体构成模型 |
(三) 供给侧主体功能设计 |
二、幼教师资供给的办学体制设计 |
(一) 坚持政府主导和省级统筹的体制 |
(二) 强化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 |
(三) 创新多元化的办学体制 |
(四) 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 |
三、幼教师资供给的管理体制设计 |
(一) 新型主体间的两种性质的关系 |
(二) 幼教师资供给的宏观管理体制设计 |
(三) 幼教师资供给的微观管理体制设计 |
四、幼教师资供给的人才培养体制设计 |
(一) 落实师德养成教育的常规制度 |
(二) 建立专业培养方案的编修评估制度 |
(三)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四) 确立实践取向的专业培养模式 |
第七章 基于有效供给的幼教师资供给机制创新 |
一、适应需求的供给规划机制 |
(一) 建立基于市场的师资供需预测机制 |
(二) 强化政府统筹的供需预警机制 |
(三) 完善省级统筹的分类规划机制 |
(四) 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机动规划机制 |
二、服务需求的供给动力机制 |
(一) 市场调节与竞争机制 |
(二) 院校内部动力机制 |
(三) 主体合作动力机制 |
三、引领需求的保障机制 |
(一) 市场准入机制 |
(二) 监督评估机制 |
(三) 均衡供给机制 |
(四) 投入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6)大学课程线性化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S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导师所提议题和自身兴趣 |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近况 |
(三)大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定性剖析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定量剖析 |
(三)简要评价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理论创新 |
(二)方法创新 |
(三)实践应用创新 |
第一章 大学课程线性化的阐释 |
一、课程与大学课程 |
(一)课程 |
(二)大学课程 |
二、线性与线性化 |
(一)线性 |
(二)线性化 |
三、大学课程线性化 |
(一)概念阐释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大学课程线性化的测度 |
一、大学课程线性化量表的编制 |
(一)大学课程线性化量表的研究设计 |
(二)大学课程线性化量表的项目设计及分析 |
(三)大学课程线性化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四)大学课程线性化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五)大学课程线性化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二、大学课程线性化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结果 |
第三章 S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线性化的现状 |
一、教师固有讲授的教学习性 |
二、学生素有接受的学习惯性 |
三、大学常持知识的非恰切性 |
四、教学过程常有的先定性 |
五、课程评价固用的单一性 |
第四章 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的测度 |
一、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
(一)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量表的研究设计 |
(二)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量表的项目设计及分析 |
(三)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四)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五)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二、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结果 |
三、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四、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对大学课程线性化的回归分析 |
五、大学课程线性化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五章 S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线性化的影响因素 |
一、课程管理的疏漏 |
二、教师的主宰 |
三、文化的侵蚀 |
第六章 破解大学课程线性化困境的对策 |
一、师有专责:传道、授业、解惑 |
二、修有专适:课程内容适切性 |
三、施有专境:课程实施情境化 |
四、评有专多:课程评价多元化 |
五、学有专途:教学思做合一 |
六、育有专域:从教化走向内化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样本容量稀少 |
(二)普适性过低 |
(三)解释性研究 |
(四)教师角度缺乏 |
三、无尽的探索 |
(一)拓广研究的范围 |
(二)挖掘研究的深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中芬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以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3.相关概念界定 |
4.研究现状综述 |
5.研究方法 |
6.内容及创新点、难点 |
第1章 中芬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
1.1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
1.1.1 20世纪70年代教育改革之前的芬兰小学教师教育 |
1.1.2 综合学校改革之后的芬兰小学教师教育 |
1.1.3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芬兰小学教师教育 |
1.2 中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
1.2.1 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 |
1.2.2 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 |
1.2.3 本硕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 |
第2章 中芬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 |
2.1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 |
2.1.1 培养目标 |
2.1.2 培养机构 |
2.1.3 培养模式 |
2.1.4 招生制度 |
2.1.5 课程设置 |
2.1.6 学位授予与教师资格 |
2.1.7 监督与管理 |
2.2 中国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 |
2.2.1 培养目标 |
2.2.2 培养机构 |
2.2.3 培养模式 |
2.2.4 招生制度 |
2.2.5 课程设置 |
2.2.6 学位授予与教师资格 |
2.2.7 监督与管理 |
第3章 中芬小学教师教育的案例比较 |
3.1 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 |
3.1.1 培养目标:研究型 |
3.1.2 招生制度:综合考核,高淘汰 |
3.1.3 课程设置:重视教育类课程 |
3.1.4 教学实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
3.1.5 毕业与就业:就业率高 |
3.2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
3.2.1 培养目标:知识型 |
3.2.2 招生制度:考核单一 |
3.2.3 课程设置:重视学科课程 |
3.2.4 教学实习:时间短而集中 |
3.2.5 毕业与就业:就业率一般 |
3.3 两所学校小学教师教育的比较 |
3.3.1 培养目标的比较 |
3.3.2 招生制度的比较 |
3.3.3 课程设置的比较 |
3.3.4 教学实习的比较 |
3.3.5 毕业与就业的比较 |
第4章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4.1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探析 |
4.1.1 理论支撑 |
4.1.2 外部支撑 |
4.2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启示 |
4.2.1 各方通力合作,提升师范生的研究能力 |
4.2.2 严格制定师范生的入学标准,增加面试与心理测试 |
4.2.3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科学规划课程 |
4.2.4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改进实习内容 |
4.2.5 严格小学教师学历,积极培养全科教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理论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 |
(二)小学全科教师 |
(三)“U-G-S”协同培养模式 |
(四)教师培养模式 |
(五)理论构建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五、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七、研究自我评价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探究的背景 |
第一节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探究的历史背景 |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探究的基本类型与分析 |
(一)“五年制”专科模式 |
(二)“3+1”本科模式 |
(三)“四年制”本科模式 |
(四)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 |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现实背景 |
一、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
(一)云南省农村小学教师数量短缺 |
(二)云南省农村小学教师结构失调 |
(三)云南省农村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失灵 |
二、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
(一)国内外已有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经验 |
(二)云南省已做好充分的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政策准备 |
第三节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培养模式探究的政策背景 |
一、国家相关政策 |
二、云南省相关政策 |
第三章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建构 |
第一节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协同学理论 |
二、社会互动论 |
三、系统论 |
四、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五、终身教育理论 |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培养目标 |
(一)浓厚的乡村教育情怀 |
(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
(三)强大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 |
(四)健全的人格心理状态 |
二、招生对象 |
(一)立足本科 |
(二)合作招生 |
(三)公平招生 |
三、课程设置 |
(一)秉承先进的课程设置思想理念 |
(二)坚守一定的课程设置基本原则 |
(三)确立正确的课程设置价值取向 |
(四)设计完善的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
四、师资队伍 |
(一)打造一批全能型师资队伍 |
(二)引入农村优秀一线教师 |
(三)引入省级优秀骨干教师 |
五、教育研究 |
六、评价监督 |
第三节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原则 |
一、有法可依 |
二、权责分明 |
三、资源共享 |
(一)课程资源共享 |
(二)评价资源共享 |
(三)人力资源共享 |
四、合作共赢 |
第四章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运行 |
第一节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组织体系 |
一、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组织机构——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委员会 |
二、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组织形式 |
(一)“3+1”模式 |
(二)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进修一体化 |
(三)教育教学与科研一体化 |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运行体系 |
一、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的职前运行模式 |
二、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的入职运行模式 |
三、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的职后运行模式 |
第三节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
一、政策制度保障 |
二、教育经费保障 |
三、师资团队保障 |
四、资源平台保障 |
五、组织机构保障 |
第五章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与解决方案 |
第一节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 |
一、政策及立法等制度因素不完善 |
二、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探索 |
三、协同三方内驱力和合作意识不强 |
四、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质量标准缺失 |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困境解决方案 |
一、加快推动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建设 |
二、以理论研究带动实践研究 |
三、以激励机制建设提升第三方参与积极性 |
四、优化各类标准制定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新课改背景下本科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 树立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相融合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
(二) 课程体系应突出培养人才素质的综合性 |
(三) 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人才素质的创造性 |
(四) 培养模式加重实践性教学环节 |
(10)“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美术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的研究 |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比较研究 |
(三)调查研究 |
(四)案例研究 |
六、论文的基本架构 |
第一章“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标准与现状 |
第一节“卓越教师”视域下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目标 |
一、国内外教育政策、文件对卓越美术教师的相关认定 |
二、各国艺术教育专家对理想美术教师的理解 |
三、“卓越美术教师”视域下的师范生培养目标 |
第二节“卓越教师”视域下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标准 |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分类 |
二、“卓越教师”视域下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结构 |
三、“卓越美术教师”视域下的师范生素质标准 |
第三节 华东地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现况调查 |
一、调研说明 |
二、调查量表设计 |
三、美术学(教师教育)师范生专业知识水平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美术学(教师教育)师范生专业能力水平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五、美术学(教师教育)师范生专业态度水平调查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卓越教师”视域下的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改革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政策指导文件 |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 |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
第二节“卓越教师”相关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政策指导文件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
三、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 |
四、思考与启示 |
第三节“卓越教师”视域下的发达国家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 |
一、美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特征 |
二、英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特征 |
三、德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特征 |
四、日本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特征 |
五、思考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
一、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
二、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课程设置的问题表征 |
第二节 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现状调查 |
一、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现状 |
二、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课程教学实施的问题表征 |
第三节 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的问题归因 |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问题的外在归因 |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问题的内在归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
第一节“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诉求 |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与原点 |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基础 |
三、“实践取向的多样化课程”理念的提出 |
第二节“实践取向的多样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与策略 |
一、“实践取向的多样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
二、“实践取向的多样化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 |
第三节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
一、方案制定的依据与标准 |
二、课程结构的设计 |
三、培养模式的设计 |
四、课程的具体设置 |
五、培养计划的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
第一节“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理念基础 |
一、“意义性学习”理论 |
二、专业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政策指向 |
三、“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理念的提出 |
第二节“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原则与策略 |
一、“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原则 |
二、“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策略 |
第三节 学科综合探究取向的《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美术作品鉴赏》类课程情况调查分析 |
二、《美术作品鉴赏》课程的改革思路 |
三、《美术作品鉴赏》课程的教学实践 |
四、《美术作品鉴赏》课程的教学评价 |
五、研究结论 |
六、反思与改进 |
第四节 社会文化议题探究取向的《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探索 |
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实践》类课程情况调查分析 |
二、《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的探索思路 |
三、《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实施 |
四、《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评价 |
五、研究结论: |
六、反思与改进 |
第五节 美术教育情境模拟取向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类课程情况调查分析 |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改革思路 |
三、《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实施 |
四、《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评价 |
五、研究结论 |
六、反思与改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
第一节“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改革的理念基础 |
一、“反思性实践”理论 |
二、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政策指向 |
三、“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改革理念的提出 |
第二节“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改革的原则与策略 |
一、“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改革的原则 |
二、“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改革的策略 |
第三节 项目实践与教研反思取向的《美术教育实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实习》类课程情况调查分析 |
二、《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改革思路 |
三、《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教学实施 |
四、《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评价与反思 |
五、研究结论 |
六、反思与改进 |
第四节 校外资源合作取向的《场馆美术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探索 |
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场馆美术教育实践》类课程情况调查分析 |
二、《场馆美术教育实践》课程的探索思路 |
三、《场馆美术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实施 |
四、《场馆美术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评价 |
五、研究结论 |
六、反思与改进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与教学的未来发展 |
第一节 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与教学的展望 |
一、当代社会的全面变革 |
二、未来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面对的挑战 |
三、未来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方向 |
四、未来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愿景 |
第二节 研究回顾反思与未来研究方向 |
一、本研究的成效 |
二、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三、未来研究方向 |
四、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附录九 |
附录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小学教育本科模式要凸显发展能力的培养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D]. 冯俊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基于OBE理念的省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张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研究[D]. 李然.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 ——以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为例[D]. 张根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
- [6]大学课程线性化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S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为例[D]. 朱焰. 广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中芬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以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D]. 范惠姣. 河北大学, 2018(01)
- [8]云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U-G-S”协同培养模式理论构建研究[D]. 向覃.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新课改背景下本科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构想[J]. 赵哲. 新智慧, 2018(07)
- [10]“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研究[D]. 汪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