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梁庆周[2](2018)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重要范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方面,研究共同主题有助于更好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范畴体系,规范学科研究范式;实践方面,研究共同主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的关系,正确对待和科学解决新时期新阶段遇到的困难危机和风险挑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实践活动和理论创新活动始终围绕的共同内核。共同主题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在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形成,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领域的核心观点,表达了新时期各阶段的共同思想。另一方面,它通过对新时期时代背景、阶段特征、主要任务、理论成果等要素的概括抽象而被把握,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化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评价。共同主题是一个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系统,主要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理论要素和实践要素等因素组合而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具有深刻的哲学依据、理论渊源、历史和现实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观点、原理是其根本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主题的有关论述是其重要的理论渊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主题、毛泽东时代关于中国建设主题的探索是其重要的历史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实践是其主要的现实基础。按照客观性、抽象性、相对性、整合性、发展性等原则,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以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前提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确立并得到不断强化。始终坚持这个共同主题,是新时期近四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经验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通过实践和理论两条路径发挥共同主题的作用。实践路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表现为阶段性主题,作用于民族复兴、国家治理、党的实践等活动,发挥其作为共同主题的统领作用。理论路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表现为几种具体样态,作用于理论创新、理论整合、生成理论主题等理论创新活动,表达其作为共同主题的重要地位。这两条路径综合作用,使新时期的全部实践和理论活动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定力。当前,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一是在思想和理论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侵蚀坚持共同主题的思想基础;二是在社会性质、特征、任务等实践认识上存在一定偏离,动摇坚持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三是坚持共同主题的力量有所损耗,削弱坚持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和精神力量。以上问题和挑战如得不到有效应对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极易偏离共同主题,进而发生颠覆性错误,最终导致山河变色、江山易主等不可挽回的恶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毫不动摇地坚持共同主题,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一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保障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巩固新时期共同主题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的时代特征、主体特征和任务特征,把握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三是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坚持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共同主题+基本问题”的理论创新范式,推动共同主题与基本问题的互动,夯实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方法论基础;四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凝聚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五是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凝聚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精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进程中,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并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新情况,不断突出和强化共同主题,充分发挥共同主题的统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开辟出宽阔的道路,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谭晓玲[3](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杨永庚[4](2010)在《现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哲学是关于国家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为国家行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国民的社会行为及其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经受了严格的检验。尽管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但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舞台上的“主体”。在当代中国,对国家哲学的研究缘于四种背景:面临着重塑中国国民价值体系之急需;大陆新儒学觊觎意识形态的企图;全球化时代国家的重大变化;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膨胀。“国家哲学”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的科学概念。在国外对国家哲学的研究始终是一个前沿问题,研究成果甚丰,但有的从西方的视角来研究,对社会主义国家学说进行了不公正的评价,如亨利·列菲弗尔《论国家》;有的从纯理论来研究,只是将国家哲学在观念上清晰地呈现出来,却有意避免涉及实际应用,如鲍桑奎《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卡尔·洛维特在《从黑格尔到尼采》中曲解马克思的国家哲学观的依据是黑格尔的亚里士多德的样板;当前欧洲一些国家从对立的立场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研究各国国家哲学。本研究站在当代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在中西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的综合研究基础上,以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来系统地探讨“中国国家哲学”。主要有四大块,分为导论、上、下编和结束语。导论主要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揭示出“中国国家哲学”问题的出场及其意义,然后,对中国国家哲学之“观”的各种方法论和研究现状加以评述。上编主要从哲学高度来看国家。明确中国国家哲学定义、问题域。当代中国国家哲学,本课题拟定义为是通过上层建筑方式表现出来的人民大众的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社会发展(革命)学说。在如何看待、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资源?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资源与当代中国国家哲学在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的“对接”?中国国家哲学是怎样的国家哲学?等问题基础上揭示当代中国国家哲学。在这一编中,主要内容有:(1)国家和哲学的内在统一。国家和哲学在关系上互存;国家和哲学在规律上互通;国家和哲学在机制上互建;国家和哲学在实践共行;国家和哲学在价值上共享。(2)中国国家哲学的本体。本研究认为应是国情,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我们确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中国国家哲学的渊源和生成方式。马克思的《导言》是奠基之作,儒学作为封建时代的中国国家哲学也有现实借鉴意义。现代以来中国国家哲学以革命、选择、决定、改革等方式产生。(4)中国国家哲学的特征和功能。(5)中国国家哲学发挥作用的机制。国家和哲学是一个国家硬软两个要素,分析现阶段国家所代表的“力”和哲学所代表的“理”的结合方式和变化路径。(6)中国国家哲学得到民众有效认同的方式方法。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哲学在国民中实施的规范性主体,广大民众通过监督、舆论和民谣等方式进行的评价活动是对国家哲学的反观。下编在前面确立起来的逻辑起点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角度看哲学,梳理出确立“中国国家哲学”这一历史发展的轨迹,并对这一轨迹背后的逻辑理路予以揭示和分析,检验中国国家哲学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研究的主要问题有:现当代中国国家哲学包含哪些重要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的中国国家哲学从什么时候开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建构当代中国国家哲学提供了怎样的理论资源?在这一编中,主要内容有:(1)毛泽东的中国国家哲学(2)邓小平的中国国家哲学(3)江泽民的中国国家哲学(4)胡锦涛的中国国家哲学(5)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中国国家哲学思想之比较(6)中国国家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在当代的综合创新结束语: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的历史和事实中探讨中国国家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预测其变化路径和逻辑走向。创新之处:一是针对国家哲学研究对象上的分歧,提出中国国家哲学研究的本体是国情。以国情为“本”确立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才会呈现出自己的“特色”。二是总结出了当代中国国家哲学以革命、选择、决定、改革等四种方式方法产生。三是揭示了中国国家哲学发展不是一次成型、一成不变的无内在相互作用的凝固抽象体,而是呈现出质量互变的基本规律。
万是明[5](2006)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中提出全球化给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剧了本已存在的民族文化间及民族文化内部的冲突,同时也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论,在总体认识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基本方针、主要内容、根本任务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基本问题,以形成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新实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中国,面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要在文化建设上采取新的对策,形成新的发展思路,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全球化打破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分立,逐步走向三者的融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这一过程并非始于现在。资本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提供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推动了文明形式的更替,开启了文化发展的新领域。但资本文明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在商品经济形态下,资本加剧了物的增值和人的贬值,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形成了贫富两极分化,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是片面的。20世纪末,人们基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两极分化、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等全球性的问题,提出了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逐步从传统发展观转变到新的发展观,这使全球化在新的突破口上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全球化所包含的问题是全方位的,对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只是开始。文化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和内在规律,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民族性是沟通本民族全体成员的心灵纽带,其核心是主张本民族独立和尊严的爱国主义,从而强化着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开放性进一步推动了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加强了国际间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加速了国际间的人才流动,拓宽了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推动了文化的共同发展。但也要看到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全球化时代文化成为国际竞争中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构成诸要素中具有先导性作用,教育在综合国力构成诸要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维护民族独立和文化安全。第二部分: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研究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能不分析近代中国文化的嬗变,这既是历史的起因,也是理论的起点。鸦片战争打开了封闭的传统文化的缺口,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中国文化的划时代转折。改良主义以及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震荡,促使中西方文化在冲突、撞击中交流融合。“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锋芒直指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耕耘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长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指明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到建设先进文化理论,是中国文化因应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从世界文化的大格局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建设以先进文化为主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全球化拓展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空间,使中国科技教育更容易接近世界前沿;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造成震荡和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的怀疑,也使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第三部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考。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形成巨大的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为中国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奠定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对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理论建设、理想与道德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为”、“双百”方针,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持“重在建设”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部分:全球化与当今中国文化安全问题。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使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强化文化安全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成为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经济强国以一种不平等的态度,按照自己的标准,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形成严峻挑战,削弱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安全维护手段,突出表现在:政治多元化对意识形态一元化的挑战,西方强势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侵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消解,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文化安全观,把反对文化霸权作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目标;制定实旅正确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策略,减轻西方文化霸权的压力;大胆吸收西方文明精华,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加强文化安全立法,建立有效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西方文化产品进入的管理,使维护文化安全的工作走向制度化和法律化;积极参与世界多样化文化建设,侧重建立相互安全关系,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第五部分:全球化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推动文化创新,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先导和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和飞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要不断完善创新机制,明确文化创新的实践主体,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遵循文化创新的规律,从改革传统文化体制上提升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活力,从文化人才的培养上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发挥高新技术在文化创新中的特殊作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要求文化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进步性;要求文化的发展面向世界,向人类优秀文化学习,具有世界性;要求文化的发展继承并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具有民族性。这既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第六部分: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的实践动向摆到我国文化建设的面前。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发展文化事业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处理好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一般文化”发展的关系,坚持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提供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我国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力,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消费需求变化来看,发展文化产业增加有效供给的要求十分紧迫;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地需要看,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看,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从开拓市场的需要看,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实力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很多。为此,我们要树立文化产业观念,推动文化产业体制创新;优化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激励机制,培育高素质的、具有丰富创意的文化产业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不断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实践的需要。
万是明[6](2004)在《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文中研究说明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到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本文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个阶段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
张远新[7](2004)在《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不仅重视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而且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论断。这些论断不仅有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前瞻性和实践性,而且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力图比较系统地研究江泽民的文化思想,构建其理论体系,分析其历史地位,以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术研究。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而且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80年来的历史,就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列,必须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伟大旗帜,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文化越来越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这不仅体现在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对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关键作用,还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体现在文化产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表现。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要努力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大力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领导科技工作逐步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的江泽民,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敏锐地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并根据新形势和新实践对科技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1)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2) 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3)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5)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柳丁,黄中平[8](2004)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文中研究指明
庄惠娟,张琰[9](2004)在《以“三个代表”统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中提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提出,要以"三个代表"统领文化建设,这就阐明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基本立场,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前进方向和重要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任家材[10](2003)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中研究指明
二、论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学理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哲学依据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理论渊源 |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
(一)历史基础 |
(二)现实基础 |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主题与共同主题 |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 |
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结构和要素分析 |
(一)构成结构分析 |
(二)构成要素分析 |
五、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概括表述 |
(一)确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原则 |
(二)关于新时期共同主题的几种观点辨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 |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历史考察 |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转换的准备 |
(一)历史准备 |
(二)现实准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形成与确立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形成与确立的标志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阶段性回答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检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承接与推进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跨世纪承接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新阶段推进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新时代推进 |
(一)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态度、决心和信心 |
(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开展新时代的实践变革 |
(三)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形成与推进的经验启示 |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必须紧密围绕共同主题 |
(二)坚持和深化新时期共同主题必须妥善处理多种困难 |
(三)坚持和深化共同主题必须努力回答好一系列基本问题 |
(四)坚持和深化共同主题必须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实践路径 |
一、贯穿于新时期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主题 |
(一)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
(一)统一于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 |
(二)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
(三)具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 |
三、贯穿于中国国家治理和改革的实践——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例 |
(一)统一于治国理政五年规划(计划)实践 |
(二)上升为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
(三)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三步走‖发展战略 |
(四)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
(五)作用于五年规划(计划)的调控 |
四、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实践——以重大会议和报告视角 |
(一)通过党代会报告的题目显示出来 |
(二)借助党代会的主题展现作用 |
(三)通过大会发出的号召发挥力量 |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理论表达 |
一、表现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具体形态 |
(一)道路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四)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与创新 |
(一)推动对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特征认识的新发展 |
(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全面拓展 |
(三)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实现理论飞跃 |
三、促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生成和整合 |
(一)贯穿于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生成过程 |
(二)促进新时期理论成果的整合 |
(三)促进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 |
四、促使新时期理论成果形成共同的理论主题 |
(一)使创新成果保持相同的理论本质 |
(二)使新时期理论成果围绕着相同的脉络 |
(三)使新时期理论成果保持共同的方向 |
(四)使新时期理论成果保持一致的历史地位 |
第五章 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原因分析 |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的困难挑战 |
(一)对共同主题的理论认识容易发生偏颇 |
(二)对共同主题的实践认识容易发生偏离 |
(三)共同主题的坚持力量容易发生损耗 |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内方面的原因 |
(二)国际方面的原因 |
第六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对策思考 |
一、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思想基础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 |
(三)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保障体系 |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二、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 |
(一)准确判断时代特征 |
(二)深刻把握主体特征 |
(三)准确把握任务特征 |
三、夯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方法论基础 |
(一)问题导向是破解实践课题的科学方法 |
(二)坚持―共同主题+基本问题‖的范式开展理论创新 |
(三)在共同主题与基本问题的互动中推动实践创新 |
四、凝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 |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二)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手段创新 |
五、凝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精神力量 |
(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
(二)改革创新精神是坚持共同主题的重要力量 |
(三)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现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现状 |
1. 国家哲学的内涵和学科属性 |
2. 马克思主义国家哲学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
3. 中国国家哲学理论成果研究的开启和自觉 |
二、研究价值 |
三、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
1. 主要内容 |
2. 基本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上篇 现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基本理论 |
第一章 中国国家哲学的基本内涵 |
一、马克思国家哲学的基本思想 |
1. 国家哲学是一个国家的"总理论"和"总根据" |
2. 国家哲学规制和表征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 |
3. 社会主义的国家哲学将是历史上最高最完善的形式 |
二、国家哲学的内涵 |
三、现代以来中国国家哲学的基本问题 |
四、中国国家哲学的基本特征 |
第二章 国家和哲学的内在统一性 |
一、国家和哲学的内在统一性结构 |
1. 国家和哲学在关系上互存 |
2. 国家和哲学在机制上互建 |
3. 国家和哲学在规律上互通 |
4. 国家和哲学在价值上共享 |
5. 国家和哲学在实践上共行 |
二、国家之外在哲学和国家之内在哲学 |
三、国家和哲学的矛盾运动 |
1. 国家和哲学的结合方式 |
2. 国家和哲学的内在张力为"相互适合"提供了可能 |
3. 国家和哲学相互作用之内在根据 |
第三章 国情:中国国家哲学的本体 |
一、中国古代国家哲学"本体论"的局限及其近代转向 |
1. 本体论问题的一般性和中国古代国家哲学本体论的局限 |
2. 中国国家哲学本体论的近代转向 |
二、国情:中国国家哲学的本体 |
三、中国国家哲学本体(国情)的内涵 |
四、中国国家哲学本体(国情)的特征 |
第四章 中国国家哲学的渊源、生成方式及其运行机制 |
一、国家哲学的一般渊源 |
二、中国国家哲学的生成方式 |
三、中国国家哲学的运行机制 |
四、中国国家哲学发展基本取向分析 |
五、国家和哲学之作用关系的逻辑分析 |
六、中国国家哲学的现实取向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国家哲学的功能和指导作用 |
一、中国国家哲学的功能 |
二、指导作用的表现 |
1. 统一思想和行动, 维系社会生存 |
2. 正确认识国情, 推动社会发展 |
3. 提高人的素质, 实现社会管理 |
三、指导作用的要素和发展目标 |
四、对指导作用效果的评价 |
第六章 中国国家哲学实现的有效途径 |
一、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的特点 |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的主体 |
三、广大民众是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的受体 |
四、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的历程 |
1. 毛泽东思想在解放区的教育试验 |
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理念的探索历程 |
3. 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的实效性 |
五、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
六、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的目标诉求 |
1. 以"公共精神"培育民众"社会合作理性" |
2. 形成一个以伦理和利益公正为灵魂的核心价值观 |
3. 建立完善的共同体组织形态 |
下篇 现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具体理论与实践 |
第七章 中国古代国家哲学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借鉴 |
一、国家哲学在中国的历史演变 |
二、中国古代国家哲学的基本理念 |
三、中国古代国家哲学的基本内涵 |
四、中国古代国家哲学的现实借鉴 |
第八章 毛泽东的中国国家哲学 |
一、毛泽东对近代以来中国国情的基本判断 |
二、毛泽东中国国家哲学的基本内容 |
1.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 总结和论证了中国国家哲学的一些范畴和关系 |
3. 确立、倡导中国国家哲学实事求是的主线 |
4. 创立了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 |
5. 运用中国国家哲学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 |
三、毛泽东中国国家哲学在实践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
第九章 邓小平的中国国家哲学 |
一、邓小平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与邓小平理论 |
1. 我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 |
三、邓小平中国国家哲学的基本内容 |
四、邓小平中国国家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应用的新成果 |
1. 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 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
3. 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来达到目标 |
4. 坚持渐进式改革创新 |
5.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
五、邓小平中国国家哲学的重大实践意义 |
1. 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
2. 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 |
3.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转变 |
第十章 江泽民的中国国家哲学 |
一、新世纪中国国情的特点 |
二、世纪之交的国情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意蕴 |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其关系 |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运用唯物史观的光辉典范 |
四、江泽民中国国家哲学的实践与理论成果 |
1. 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客观依据 |
2. 以"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新命题提升了党的发展理念 |
3. 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并在理论上取得了新突破 |
4. 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 |
5. 提出了一系列意识形态方面的新思想、新概念 |
五、江泽民中国国家哲学使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 |
第十一章 胡锦涛的中国国家哲学 |
一、胡锦涛对当代中国国情的判断 |
1. 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变化 |
2. 国情的巨大变化与发展,需要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
3. 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二、胡锦涛中国国家哲学的主要内涵 |
1. 科学发展 |
2. 和谐社会 |
3. 创新型国家 |
4. 和谐世界 |
三、科学发展观中国国家哲学的特点 |
1.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国家哲学中的价值观体系 |
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国家哲学中的伦理目标 |
3.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国家哲学中的方法论 |
4. 人民主权国家——科学发展观国家哲学中的国家体制观 |
四、胡锦涛中国国家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
第十二章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中国国家哲学思想之比较 |
结束语 中国国家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变化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课题确立依据及其意义 |
(二)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三) 本课题研究所使用概念的界定 |
(四)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创新之处和难点 |
一、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
(一) 资本的文明作用开启了文化发展的新领域 |
1. 资本推动了文明形式的更替 |
2. 资本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提供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
(二) 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矛盾 |
1. 商品经济和资本对文化发展的局限性 |
2. 资本的运动加剧了资本主义文明矛盾的扩展与深化 |
(三) 全球化打破了传统观念上经济和文化的对立 |
1. 全球化推动了传统发展观到新的发展观的飞跃 |
2. 新的发展观突出了文化的作用 |
(四)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的新型关系 |
1.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2. 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看作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
3. 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的主导性 |
(五)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个性特征和内在规律 |
1.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民族性强化着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
2.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开放性加强了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
3. 球化时代文化的多样性推动着文化的共同发展 |
4. 球化时代不同文化间的碰撞 |
(六) 全球化时代文化成为国际竞争中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构成诸要素中具有先导性作用 |
2. 教育在综合国力构成诸要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
3. 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维护民族独立和文化安全 |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一) 从封闭到开放的中国文化 |
1.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封闭的封建积淀 |
2.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震荡和冲击 |
3. “五四”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二) 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 |
1.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 |
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设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3.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用“三个代表”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4.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
(三) 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
1. 全球化拓展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空间 |
2. 全球化使中国科技教育更容易接近世界前沿 |
3. 全球化必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形成新的震荡和冲击 |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考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
1. 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 |
2. 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精神条件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1. 思想理论建设 |
2. 理想与道德建设 |
3. 发展教育事业 |
4. 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
(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
1.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2. 坚持“两为”、“双百”方针 |
3. 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
4. 坚持“重在建设”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四)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2. 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
3.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
四、全球化与当今中国文化安全问题 |
(一) 全球化进程中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和实质 |
1. 企图为文化霸权主义披上合法的外衣 |
2. 推行所谓的全球价值观瓦解他国文化的凝聚力 |
3. 文化产品的输出附加意识形态的输出 |
4. 大众传媒力图占领思维空间和控制精神世界 |
(二) 全球化时代文化安全的迫切性 |
1. 全球化凸现了维护我国文化主权的要求 |
2. 全球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新的威胁 |
3. 全球化削弱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安全维护手段 |
(三) 全球化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安全的思考和建设 |
1. 强化文化安全意识树立科学的文化安全观是文化安全的前提 |
2. 确立适应全球化要求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 |
3. 积极推动建立世界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 |
4. 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侧重为建立相互安全关系 |
5. 全球化突出了网络安全在文化安全中的特殊作用 |
五、全球化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推动文化创新 |
1. 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先导和核心 |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推动文化创新 |
(二)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途径 |
1. 不断完善文化创新机制 |
2. 在改革传统体制的前提下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创新 |
3. 在文化人才的培养中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创新能力 |
4. 发挥科学技术在文化创新中的推动作用 |
(三)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
1. 文化创新要有先进性 |
2. 文化创新要有民族性 |
3. 文化创新要有世界性 |
六、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一)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 |
1.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是一种历史现象 |
2. 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
(二) 发展文化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
1.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成就 |
2. 发展文化事业要找着重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
(三) 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
1. 美国的文化产业 |
2. 法国的文化产业 |
3. 日本的文化产业模式 |
4. 我国的文化产业现状 |
(四)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
1. 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文化建设 |
2. 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
(五)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
1.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 |
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大政方针 |
结束语: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文化、先进文化及其特征 |
(一) 文化 |
(二) 先进文化及其特征 |
二、江泽民文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 国际政治背景:西方国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日益加剧 |
(二) 国内社会背景:社会转型对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任务与文化新挑战 |
(三)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
三、江泽民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及理论体系 |
(一) 判断理论体系的一般标准 |
(二) 江泽民文化思想是一个相对独立和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
四、研究江泽民文化思想的意义 |
(一) 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江泽民文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三) 研究江泽民文化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一、先进文化的旗帜作用 |
(一)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 |
(二) 中国共产党必须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 |
(三)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程及其历史经验 |
(一)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程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八十年来的主要历史经验 |
三、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一) 方向保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二) 基本要求:加强党内文明建设 |
(三) 重要条件:提高全党科学文化素质 |
(四) 关键因素: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
第二章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一、关于综合国力的一般理论 |
(一) 国内外几种关于综合国力的理论 |
(二) 综合国力的内涵及“硬国力”与“软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三) 文化越来越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
二、作为知识形态的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
(二)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 |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伟大的精神 |
(四) 民族精神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
四、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表现 |
(一)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 |
(二)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
(一)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
(三)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四)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
(五)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
三、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
(一)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文化建设,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 |
(二)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 |
(三)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四)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
(五) 积极发展各类文化事业 |
(六) 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影响文化建设全局的几个关系 |
(一) 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
(二) 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 |
(三) 文化建设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
(四) 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
(五) 文化建设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
第四章 大力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
一、“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
(一)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
(二) 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
(三) 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
(四)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
二、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
(一) 必要性 |
(二) 主要途径与任务 |
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一)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
(二)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
(一) 自主创新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 |
(二)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举措 |
五、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
(一) 国民科学素质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
(二) 弘扬科学精神是科普工作的根本和基础 |
(三) 大力开展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 |
第五章 繁荣与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 |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 |
(一) 哲学社会科学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命运 |
(二)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
(三)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四) 哲学社会科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二、繁荣与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 |
(二)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三) 坚持“双百”方针,繁荣学术研究 |
(四) 大力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 |
(五) 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
第六章 创新是先进文化的本质和发展动力 |
一、江泽民对创新基本理论的阐发 |
(一) 江泽民创新理论的渊源和形成 |
(二) 江泽民创新理论的内涵 |
(三) 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地位 |
二、文化创新的几个具体问题 |
(一) 创新是一切先进文化的本质 |
(二) 文化创新:中国共产党永不停止的追求 |
(三) 走中国式的文化创新之路 |
第七章 江泽民文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江泽民的文化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的文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
(一)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
(二)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 |
(三) 江泽民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二、提出和回答了一系列事关中华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 |
(一) 文化自觉的内涵及其意义 |
(二) 江泽民的文化自觉的主要表现 |
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极大地彰显文化的人文关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
四、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论断,标志着对党的先进性理性认识的升华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与文化的发展 |
(二)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论断的党建意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论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D]. 梁庆周.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4]现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永庚.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5]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 万是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6]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J]. 万是明.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6)
- [7]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D]. 张远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7)
- [8]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 柳丁,黄中平. 党建研究, 2004(01)
- [9]以“三个代表”统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 庄惠娟,张琰.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 [10]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 任家材. 创造, 2003(11)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