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桃县树典型扶重点推进水保事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黎弘毅[1](2021)在《台江县小河村历史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
胡云芝[2](2020)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农业生产大国以及农业文明古国的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农业的发展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近年来不断加强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极大程度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一味追求粮食及农产品规模产量的快速增长及农业经济利益的快速提升,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要素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土地污染、土地产能下降、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等不可逆环境污染,极大程度破坏了大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因此,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要找到一条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维持并保护生态平衡、高产、高效、优质的安全生产之路,并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本文以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水果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现状及策略为研究主线,通过文献、资料收集、调研、对比分析等方式,对贵州省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中有机肥代替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进行总结,并对贵州省不同地区的主要做法以及种植苹果中取得的效益进行分析。此外根据当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贵州省水果产业的生态循环模式提出了建议。认为,选准产业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塑造贵州绿色农产品品牌之路的必然选择。依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水果产业,既是全产业链模式下发展水果产业的重要基础以及前提,又是生产环节中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举措。
张湘建[3](2019)在《酉水船工号子的文化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还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酉水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在行船过程中,为了协调动作,统一节奏和调动劳动情绪而发出的一种劳动号子,流传于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酉水河流域,它所产生的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民族价值都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酉水航运没落,酉水船工号子这份珍贵遗产出现了萎缩和衰退的现象。2008年,酉水船工号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论文通过对酉水船工号子文化变迁的研究,以期为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酉水船工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一些思考。酉水船工号子在酉水河中下游的湘西州保靖县河段最流行,其传唱形式最古老,内容保存最完善。本论文从文化变迁视域,以保靖县的复兴镇作为田野点展开调查,对酉水船工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在空间上,现代酉水船工号子不再局限于船上,河滩上,而是在舞台上,教室里,荧屏上随处都可进行。在形式和内容上,除了原本传统的歌词和唱法外,融入一些现代的歌词和内容,还与其他形式的民歌、山歌相结合,形式更为丰富。然而导致酉水船工号子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引发酉水船工号子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对于当地的民众而言,酉水船工号子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在酉水船工号子中,船工们在船上伴唱鼓劲的劳动价值已完全淡化,但它象征着酉水流域的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成为了活跃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及政府部门发展经贸的一种手段。关注酉水船工号子的文化变迁,挖掘酉水船工号子对于当地民众的存在价值,可以唤起整个社会对于这种即将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总而言之,由于当代社会的文化变迁,为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保存与发展像酉水船工号子这样的本土文化,己经成为各民族的共识。
毛丽佳[4](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周奉[5](2019)在《贵州山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评价及保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活用水是基本民生需求。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是全球岩溶分布最集中典型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洼地”,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更为落后,农村生活用水安全较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以贵州山区最为典型。贵州山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过去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废污水未达标排放等现象普遍,近年来随着水利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农村生活安全有了一定改善,但农村生活用水安全标准相对宽松、基础薄弱,安全隐患问题仍较严重。针对贵州山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文章选取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差别的黔东南州、安顺市、黔西南州及贵阳市所辖4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运用PSR模型构建贵州山区生活用水评价指标体系,结合PLS结构方程模型从县域层面定量反映研究区的农村生活用水安全,宏观明晰影响贵州山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经济-社会-环境维度对研究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的驱动类型及影响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村域层面对典型村落水质进行检测,了解贵州山区水质安全现状与主要问题,提出适宜于山区的几种安全用水保障技术及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状态对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的影响远大于压力和响应,说明山区自然概况和水资源本底状况不好,是研究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村人口占比、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地表河网密度、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岩溶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地表起伏度、平均坡度、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占比、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村占比、饮用水源为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占比、不受保护井水泉水占比等指标对农村生活用水安全影响较大。典型村落生活用水水质主要受大肠菌群数、硝酸盐氮、细菌总数超标影响。(2)从2016年研究区农村生活用水综合安全指数分布来看,处于较安全、临界安全的区县分别占区县总数的10%、57.5%,不安全和极不安全水平的区县分别占区县总数的20%、12.5%,多数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其次为不安全,研究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整体较差。整体上按贵阳市、黔东南州、安顺市、黔西南州顺序呈逐渐变差趋势。仅贵阳市的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观山湖区为较安全水平,其他区县均为临界安全、不安全或极不安全水平。(3)从2016年研究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各子系统安全指数分布来看:压力安全指数从V-I级的区县数量占比分别为10%、17.5%、35%、17.5%、20%,压力安全指数处于V级的4个区县均位于贵阳市,云岩区最高为0.3,压力安全指数处于I级的8个区县7个位于黔西南州,望谟县最低为0.044。在农村发展越好的区县,其农村生活用水压力安全指数越高。状态安全指数位于V-I级的区县数量占比分别为20%、7.5%、22.5%、32.5%、17.5%,从江县最高为0.288,安龙县最低为0.113。黔东南州各区县农村生活用水状态安全指数较高,其次为安顺市、贵阳市,黔西南州最低。在自然环境越好,降水量越丰富的地区,其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状态越好。响应安全指数位于V-I级的区县数量占比分别为17.5%、27.5%、22.5%、25%、7.5%,云岩区最高为0.267,望谟县县最低为0.046。农村生活用水安全响应安全指数地区分异较大。响应指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发展越好的区县,响应程度越高。(4)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的形成原因和驱动类型从经济-社会-环境维度分析,可将研究区各区县分为均衡驱动型、经济社会驱动型、环境驱动型三大类。均衡驱动型中农村生活用水安全受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影响程度相差不大,占区县总数的50%,其中经济、社会、环境安全指数较低即受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程度更大的地区为均衡驱动Ⅰ型,安全指数更大受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程度更小的地区分为均衡驱动Ⅱ型,这两类地区分别占区县总数的22.5%、27.5%。经济社会驱动型地区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的影响,该类型占比为25%;环境驱动型主要受地理环境复杂脆弱的影响,将社会经济发展更好的环境驱动型地区分为环境驱动亚型,环境驱动型地区占比为25%。研究区多数区县农村生活用水安全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环境质量不佳均衡影响。(5)针对农村生活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给水净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养殖排泄物处理技术措施及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高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保护与地区产业融合发展,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农村居民节水等环保意识的对策建议。
何玲[6](2015)在《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着成效。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不仅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推动了全世界减贫进程。中国扶贫开发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同时注重吸收国际社会优秀的减贫经验,并使之本土化。20世纪90年代,国际机构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扶贫开发。中国政府先后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际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减贫项目合作。外资扶贫机构把国际社会先进的减贫经验、理念和方法应用到中国反贫困实践中,对中国扶贫开发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升了扶贫开发水平和效益。同时,中国政府反贫困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认可,为国际反贫困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对外援助战略的调整,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开展扶贫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国扶贫开发的研究成果,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文献综述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对中国扶贫开发中的国际合作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论文主要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共分五个部分: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理论基础。本章研究和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国际组织的反贫困理论。并对这些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必然性。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开展扶贫合作是中国农村扶贫实践发展提出的要求,也缘于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关注。笔者从必要性和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围绕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论述开展国际扶贫合作的依据。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决定了中国需要国际扶贫合作;国际社会具有先进的减贫理念,丰富的减贫经验和科学的减贫方法,这些也有益于中国扶贫开发实践。第四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内容。中国政府先后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粮食计划署等联合国机构,英国国际发展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际双边机构及国际行动援助、全球基金等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减贫合作。中国政府与这些国际机构合作的内容主要是在贫困地区实施综合性扶贫发开项目和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对扶贫开发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合作加强扶贫开发机构能力建设;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合作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援助项目等。第五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影响。国际社会援助中国扶贫开发缓解了中国扶贫财政投入不高、经验不足等问题。长期的反贫困实践使国际社会在减贫领域积累了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随着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参与式、小额信贷、整村规划、监测评估和精确瞄准等理念和方法广泛应用于扶贫开发实践中,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制度、模式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同国际社会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扶贫援助,提高了国际影响力。第六章,深化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对策。本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也是结论部分。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重点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的合作。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国际社会纷纷调整对华援助战略,总体上减少或停止对中国扶贫开的援助。这虽然增加了中国利用外资扶贫的难度,但是中国政府继续争取国际扶贫合作也存在一些机遇和有利因素。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远期规划、推动制度创新、有效使用资金和完善能力建设等对策应对深化国际扶贫合作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研究中国扶贫开发的国际合作问题,在学术观点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概括总结了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内容。即合作开展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合作开展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合作对扶贫开发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合作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合作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项目援助等七个方面。二是,分析了开展国际扶贫合作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本文认为开展国际扶贫合作对中国扶贫开发的效果、政策、制度、模式和机制等五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推动了中国扶贫开发进程。三是,提出进一步深化国际扶贫合作的建议。本文认为,面对深化国际扶贫合作的挑战,中国政府应积极制定长远规划、创新制度、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贫困地区建设并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确保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车犇[7](2013)在《我国环境保护行政协议之法律认知与规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建设已成为新时期下“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高速发展的当下,环境保护事务的重要性日趋提升,然而在现实中环保事务特别是跨流域、跨区域环境污染的防治仍旧存在着治理机关相互推诿、合作机制缺乏、治理效果不佳的顽疾,上述现实矛盾倒逼着生态毗连区内的环保行政机关采取了多样性的合作,环保行政协议就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环保行政协议是实践中的创举,对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合作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仍存在着理论研究匮乏、法律依据缺少、实践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从环保行政协议兴起的社会、理论、法律三个背景出发,从环保行政协议的本体论、实践透析两方面入手,对环保行政协议做法律层面的认知和分析后提出相关规制和完善建议。
杨士超[8](2010)在《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漠化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但学术界对其历史时期的形成过程探讨较少。民国时期是我国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因此对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石漠化演变过程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本文通过对各种数据和资料的综合分析,力图复原民国时期贵州省石漠化的分布情况,并探讨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文首先选取了岩性、降水、坡度、人口和耕地面积五组变量,采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来考量以上五个变量对于民国时期贵州各县石漠化的影响,推测民国时期贵州省各县石漠化发生的可能性,然后与同期的一份档案资料进行相互参照和校正,最终复原出民国时期贵州省石漠化的分布情况和严重程度:重度石漠化主要集中于中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尤其是乌江中上游和南北盘江上游。中度石漠化的分布则较广,北部、中部和西部均有大面积分布。轻度石漠化则主要集于东部和南部,以及西部的威宁。无明显石漠化则集中于东南部地区。总体而言,民国时期的贵州石漠化呈现出中部最重、西部及南部略轻、东南部最轻的局面。本文随后选择了五个较有代表性的县:安顺、盘县、遵义、松桃、荔波,分析其石漠化的程度,并结合各县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形成原因。最后通过对政策、人口、土地等因素的分析,来考察人类活动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
李宽[9](2009)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空间优化配置研究 ——以重庆市秀山县规划为例》文中指出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为了解决这个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土地利用规划。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土地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成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协调城乡建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已经实施的几轮规划在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过去的规划对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空间配置研究较少,规划目标和实际利用有一定的空间错位,造成了规划的频繁调整。因此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始之际,本文引入新的技术方法在空间配置层面上探讨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配问题,对此轮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在总结和评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之后,分析研究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情况,并在以上的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构建指标分配的空间模拟,最后利用CLUE-S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空间配置,输出几期土地利用模拟图并进行验证分析。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体框架。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内涵、目标和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还有现行的土地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空间分配技术方法。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概况和土地利用状况第四部分对秀山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和分析。主要包括:论述模型的理论基础和确定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收集和处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判定回归模型的准确性等。第五部分是借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CLUE-S模型实现了规划指标空间结构模拟。主要步骤包括模型参数的设定、空间模拟、模拟结果验证和最终结果分析等。第六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展望。
张静[10](2006)在《酉阳石漠化现状评价及分区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漠化引起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生产力衰退丧失、水资源短缺和区域贫困的发生。石漠化治理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区域贫富差距、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研究石漠化分布现状,科学地进行石漠化治理分区、选择石漠化治理对策和模式,是石漠化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的理论前提和技术保障。 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结合野外调查,研究酉阳石漠化遥感解译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分析石漠化分布现状和驱动因子,提出石漠化综合治理分区,并探讨了相应的石漠化治理对策和模式。本文共分为六部分,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 1、根据野外调查和现有石漠化的有关资料,根据遥感影像的特征,利用专题信息提取的计算机监督分类法和野外实地调查法,实现对石漠化信息的自动解译。 2、利用GIS分析功能,进行多要素空间组合分析,实现了对信息的深挖掘,更为有效地揭示石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喀斯特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6.81%,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目前全县已有797.42km2土地石漠化半石漠化(不含潜在石漠化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5.41%,其中轻度石漠化309.05km2,中度石漠化426.41km2,强度石漠化57.73km2,极强度石漠化4.24km2,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97%,8.24%,1.12%,0.08%。 3、从空间相关分析的角度,分析石漠化程度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关关系,揭示导致石漠化土地退化的驱动因子。根据石漠化发生、发展过程,挑选出13个指标进行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的自然和人为活动因子中,对喀斯特石漠化起作用的因子,按其相关系数从大到小的排前5位的为:碳酸盐岩出露面积、植被覆盖率、未利用地、水土流失面积、坡耕地面积。 4、根据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石漠化程度的不同进行石漠化治理分区研究,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模式。坡改梯、退耕还林、特色经果林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生态修复等是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有效模式。
二、松桃县树典型扶重点推进水保事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桃县树典型扶重点推进水保事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基本框架及研究内容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传统农业 |
2.1.2 生态循环农业概念及实质 |
2.1.3 有机肥代替化肥 |
2.1.4 沼气工程 |
2.1.5 沼肥综合利用 |
2.2 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模式 |
2.2.1 按规模大小分类 |
2.2.2 按循环方式分类 |
2.3 果树及果树栽培 |
2.3.1 果树的概念 |
2.3.2 果树栽培和生长 |
2.3.3 果树病虫害防治 |
2.4 小结 |
第3章 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
3.1 发展现状概述 |
3.2 试点示范类型及模式 |
3.2.1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
3.2.2 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
3.2.3 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模式 |
3.2.4 生态循环农业整县推进示范模式 |
3.3 贵州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概况 |
3.3.1 畜禽粪污治理资源化综合利用概况 |
3.3.2 “第三方”治理模式探索 |
3.3.3 粪污无害化处理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
3.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
3.5 闲置户用沼气池盘活利用概况 |
3.5.1 贵州省户用沼气池基本概况 |
3.5.2 “沼改厕”盘活闲置户用沼气池 |
3.6 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及效益分析 |
3.6.1 模式简介 |
3.6.2 模式背景 |
3.6.3 循环模式图 |
3.6.4 推广情况 |
3.7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3.8 小结 |
第4章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下水果种植的优势分析研究 |
4.1 发展现状概述 |
4.1.1 主要做法及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1.3 贵州省发展水果产业的优势分析 |
4.2 运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种植苹果研究及效益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
5.1 打造高标准规模化水果种植基地 |
5.2 抓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 |
5.3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
5.4 做好生态循环模式总结推广 |
5.5 加强技术能力创新 |
5.6 加大对从业人员及广大农民的农技业务培训 |
5.7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酉水船工号子的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四节 田野点介绍 |
第二章 酉水船工号子的概述 |
第一节 酉水船工号子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酉水船工号子的基本内容 |
第三章 酉水船工号子功能的变迁 |
第一节 酉水船工号子的传统功能 |
第二节 现代酉水船工号子的功能 |
第四章 酉水船工号子传承的变迁 |
第一节 传承时空的变迁 |
第二节 传承方式的变迁 |
第三节 传承人的变迁 |
第五章 酉水船工号子文化变迁的原因及生存困境 |
第一节 酉水船工号子文化变迁的原因 |
第二节 酉水船工号子的生存困境 |
第六章 酉水船工号子的价值及保护 |
第一节 酉水船工号子的多重价值 |
第二节 酉水船工号子的保护利用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访谈酉水船工号子传承人曹怀峰 |
附录B 复兴镇田云生老人收集资料整理 |
附录C 张国铭老人回忆的歌词整理 |
附录D 访谈图片 |
(4)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3.1.1 地理区位概况 |
3.1.2 自然资源情况 |
3.1.3 民族文化资源 |
3.1.4 资本现状 |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
3.1.6 政策环境 |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
3.2.1 产业结构现状 |
3.2.2 产业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6.4.2 选取指标 |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贵州山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评价及保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安全研究现状 |
1.2.2 生活用水安全研究现状 |
1.2.3 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农村社会经济 |
2.3 农村生活用水现状 |
3 研究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评价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模型与方法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基于PSR-PLS模型的农村生活用水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
3.2.4 数据标准化 |
3.2.5 权重的确定 |
3.2.6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3.2 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空间分异分析 |
3.3.3 农村生活用水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3.4 农村生活用水安全驱动类型 |
3.4 典型村落水质安全分析 |
4 农村生活用水安全保障建议 |
4.1 生活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
4.1.1 给水净化处理技术 |
4.1.2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
4.1.3 养殖排泄物处理技术 |
4.2 对策建议 |
4.2.1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
4.2.2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
4.2.3 提高环境治理力度 |
4.2.4 推动生态保护与地区产业融合发展 |
4.2.5 发展节水型农业 |
4.2.6 加强农村居民节水等环保意识建设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之处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3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价值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 |
2.2.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贫困理论的指导意义 |
2.3 国际组织的反贫困理论 |
2.3.1 国际组织反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3.2 国际组织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3 国际组织反贫困理论的参考价值 |
第3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必然性 |
3.1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必要性 |
3.1.1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贫困状况 |
3.1.2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状况 |
3.2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可行性 |
3.2.1 国际社会先进的反贫困理念 |
3.2.2 国际社会丰富的反贫困经验 |
3.2.3 国际社会科学的反贫困方法 |
第4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内容 |
4.1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实施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1.1 世界银行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1.2 亚洲开发银行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1.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2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实施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2.1 世界银行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2.2 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2.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3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对扶贫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
4.3.1 世界银行研究项目 |
4.3.2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项目 |
4.3.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研究项目 |
4.4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加强扶贫开发机构能力建设 |
4.4.1 世界银行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
4.4.2 亚洲开发银行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
4.4.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
4.5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5.1 同世界银行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5.2 同亚洲开发银行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5.3 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6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 |
4.7 中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项目援助 |
4.7.1 医疗卫生项目援助 |
4.7.2 科技扶贫项目援助 |
4.7.3 建立减贫示范基地 |
第5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影响 |
5.1 对中国扶贫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1 改善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状况 |
5.1.2 推动了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 |
5.2 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影响 |
5.2.1 推动了开发式扶贫政策的实施 |
5.2.2 促进了综合扶贫政策的完善 |
5.3 对中国扶贫开发制度的影响 |
5.3.1 促进了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制度的完善 |
5.3.2 推动了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相衔接制度的建立 |
5.4 对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影响 |
5.4.1 以社区为单位的多部门资源整合模式 |
5.4.2 以村级规划为平台农户广泛参与模式 |
5.4.3 以一次规划为基础分年实施操作模式 |
5.5 对中国扶贫开发机制的影响 |
5.5.1 促进了目标瞄准机制的完善 |
5.5.2 推动了贫困监测机制的建立 |
第6章 深化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对策 |
6.1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深化合作的机遇 |
6.1.1 中国同国际反贫困组织拥有共同的反贫困目标 |
6.1.2 中国同国际反贫困组织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
6.2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深化合作的挑战 |
6.2.1 国际社会对中国反贫困的软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 |
6.2.2 贫困地区缺乏按要求对外资进行足额配套的能力 |
6.2.3 贫困地区在利用外资扶贫的过程中面临多重矛盾 |
6.2.4 政府的服务能力限制了外资扶贫项目效益的实现 |
6.3 创新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深化合作的路径 |
6.3.1 制定争取国际社会援助扶贫开发的长远规划 |
6.3.2 推动争取国际社会援助扶贫开发的制度创新 |
6.3.3 探索扶贫开发中外资及外资与内资混合使用新模式 |
6.3.4 更加重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建设 |
6.3.5 提高政府向贫困农户提供参与市场竞争所需的服务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我国环境保护行政协议之法律认知与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概述 |
(一) 社会背景 |
(二) 理论背景 |
(三) 法律背景 |
二、 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环保行政协议的本体概述 |
一、 环保行政协议的内涵 |
二、 环保行政协议的特征和分类 |
(一) 环保行政协议的特征 |
(二) 环保行政协议的种类 |
三、 正当性基础 |
(一)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二) 环境规制工具的多样化 |
四、 环保行政协议基于国情的目标定位 |
(一) 传统政府环境治理合作的困境 |
(二) 环保行政协议的具体目标定位 |
第二部分 环保行政协议的实践透析 |
一、 环保行政协议的发展细述 |
二、 样本剖析 |
(一) 样本基本内容 |
(二) 样本基本内容问题分析 |
三、 环保行政协议的实效概况 |
(一) 协议规定内容的落实 |
(二) 实效中存在的问题 |
四、 环保行政协议实效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 “科层制”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 |
(二) 根本的地方政府利益未能突破 |
第三部分 环保行政协议的规制 |
一、 规制思路 |
(一) 影响规制的因素分析 |
(二) 规制基本思路的分析 |
二、 规制环节 |
(一) 缔约准备 |
(二) 协议签订 |
(三) 协议执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第三节、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贵州的地理环境及政区沿革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 |
三、气候概况 |
四、土壤植被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政区沿革 |
一、道及督察区的行政沿革 |
二、各市、县的行政沿革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 |
第一节 基于石漠化形成因素的分析 |
一、变量选取 |
二、资料选取及数据处理 |
三、方程设定及计算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档案中记载的石漠化分布情况的分析 |
一、档案介绍 |
二、档案不足之处及处理方法 |
三、档案分析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概况的探讨 |
一、基于民国档案对方程推算贵州石漠化分布的校正 |
二、修正过的民国时期的石漠化分布状况 |
第四章 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安顺 |
第二节 盘县 |
第三节 遵义 |
第四节 松桃 |
第五节 荔波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石漠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政府的政策导向 |
一、政府机构设置 |
二、农业改进及农业推广 |
第二节 人口 |
一、人口数量变化 |
二、耕地数量的变化 |
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 |
四、森林覆盖的变化 |
第三节 垦殖开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空间优化配置研究 ——以重庆市秀山县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论文的结构框架 |
1.5 本文研究特色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 |
2.1 土地利用规划概述 |
2.2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依据 |
2.3 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空间配置技术方法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土地利用状况 |
第4章 秀山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与分析 |
4.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4.2 驱动因子的确定和处理 |
4.3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4.4 回归模型准确性判定 |
4.5 空间模拟概述 |
第5章 秀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空间配置 |
5.1 指标空间配置方法 |
5.2 模型主要参数设定 |
5.3 空间分析 |
5.4 空间配置 |
5.5 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酉阳石漠化现状评价及分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现状 |
1.2.1 喀斯特石漠化 |
1.2.2 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拟创新之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行政概况 |
2.2 自然概况 |
2.2.1 地质地貌 |
2.2.2 气象水文 |
2.2.3 土壤植被 |
2.2.4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经济 |
2.3.1 人口状况 |
2.3.2 产业结构 |
2.3.3 经济特征 |
2.4 土地利用现状 |
2.5 石漠化情况及危害 |
2.5.1 生态环境恶化 |
2.5.2 威胁人类生存条件 |
2.5.3 贫困问题加剧 |
2.5.4 危及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 |
3 石漠化现状遥感解译 |
3.1 石漠化遥感解译流程图 |
3.2 技术路线和方法 |
3.2.1 遥感图像选择 |
3.2.2 资料收集 |
3.2.3 技术路线 |
3.3 石漠化遥感影像的判读指标 |
3.3.1 判读指标 |
3.3.2 石漠化影像特征 |
3.4 遥感判读的石漠化分级标准 |
3.4.1 石漠化分类系统 |
3.4.2 酉阳县石漠化分类标准 |
3.4.3 图斑识别方法 |
3.5 酉阳石漠化现状 |
4 石漠化驱动因子分析 |
4.1 分析指标选取原则 |
4.2 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法 |
4.2.1 相关系数的计算 |
4.2.2 相关系数的检验 |
4.3 酉阳石漠化驱动因子相关分析 |
4.3.1 酉阳石漠化驱动因子 |
4.3.2 相关分析 |
5 石漠化分区及治理研究 |
5.1 分区原则 |
5.2 分区依据 |
5.3 分区系统 |
5.3 分区论述 |
5.3.1 中部高丘中—强度度石漠化退耕还林、特色经果林基地建设区 |
5.3.2 东部酉水—龙潭河流域低山轻度石漠化农田基本建设及生态保护区 |
5.3.3 西部川阿蓬江—小河流域中山轻-中度石漠化农田基本建设及生态修复区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松桃县树典型扶重点推进水保事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江县小河村历史文化变迁研究[D]. 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2]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D]. 胡云芝. 西南大学, 2020(05)
- [3]酉水船工号子的文化变迁研究[D]. 张湘建. 吉首大学, 2019(03)
- [4]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贵州山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评价及保障技术研究[D]. 周奉.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6]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问题研究[D]. 何玲. 吉林大学, 2015(05)
- [7]我国环境保护行政协议之法律认知与规制[D]. 车犇. 苏州大学, 2013(S2)
- [8]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D]. 杨士超. 复旦大学, 2010(03)
- [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空间优化配置研究 ——以重庆市秀山县规划为例[D]. 李宽. 西南大学, 2009(10)
- [10]酉阳石漠化现状评价及分区治理研究[D]. 张静. 重庆师范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