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冠生源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上海冠生源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一、上海冠生园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论文文献综述)

高林琼[1](2020)在《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工业直接影响着国防建设、农业建设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当代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革新。近代化学工业在我国起步于晚清洋务运动期间,后来随化学科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近代工业在我国的发展,化学工业在民国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出现大量的民族化工业,奠定了我国化工业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化学工业会学术组织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首个化学工业学术组织——中华化学工业会于1922年创立,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发起创立,该学会聚集了国内大量的化工方面专业人才,不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形成,还培养了大批化学工业人才,为化工学科和化工业的建制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中华化学工业会除创办会刊《化学工业》外,于1946年创办了《化学世界》,是国内较早的普及化学、化工知识的重要期刊。本文以《化学世界》所载材料为基础和线索,对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化学普及工作进行历史调查,运用文献考证、比较分析以及个案分析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及其会刊《化学世界》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对《化学世界》中有关该学会的各类活动以及普及化学、化工业知识的资料进行梳理和解读,论述中华化学工业会在普及化学、化工知识和技术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查阅大量研究文献,梳理论述了国内学术界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的现状以及对《化学世界》研究的现状,指出学术界在对1946-1952年这个时段和对《化学世界》研究的缺失,阐述了对这时段及其杂志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及创新之处。(2)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历史调查和梳理,并对该学会会刊的发展情况、年会的开展情况以及抗战胜利前后国内化学、化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近代化学、化工业在民国时期整体发展状况,为本文的专题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3)对《化学世界》的创办与发展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着重对《化学世界》所载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中所载活动与事件进行追踪调查,梳理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化学普及工作。在科普活动方面,包括化学工业新闻的传播、开设化工讲座、翻译外国化工文献等方面;在学术研究方面,《化学世界》成为促进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刊载了学会成员大量化学化工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化学化工实践上,学会成员为化工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咨询,不仅组织化工学者参与实践学习,还协助化工企业开展了多次化工展览活动,有效促进了科研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对化工产业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4)通过《化学世界》对中华化学工业学会在战后经济建设中所工作的考察,发现中华化学工业会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化学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近代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会对化工科研方面的突出成果较少,但学会成员在会刊上发表的化工类文章对于化学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化工学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赖昌林[2](2018)在《中药广陈皮与新会皮历史考论》文中研究指明研究选取的对象是广陈皮、新会皮,是岭南着名的传统道地中药材,也陈皮中的上品。现在所称的广陈皮多指新会陈皮(新会皮),主产地在广东新会。但在“广陈皮”道地药名出现较早,而且出现早期有段模糊的历史,没有直接的证据说广陈皮的就是新会皮,所以论题仍用两个道地药名广陈皮、新会皮。这段模糊的历史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一部分,考证广陈皮、新会皮两个道地药名出现的历史年代。广陈皮、新会皮的历史发展是研究的重点,广陈皮、新会皮的原生植物是柑橘,所以要梳理广陈皮、新会皮的历史发展,必然要研究柑橘的栽培史,传统栽培技术的演进史,以及广陈皮、新会皮的传统制作工艺。广陈皮、新会皮在生产流通中又必然涉及经营与贸易,沿着生产、收购、销售的线索,追溯一味道地药材在历史中的兴衰,反映出的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历史沉浮。在此研究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贯穿古今,但重点放在宋代至建国初期,两端又有延伸,以明示历史纵向发展的特征。根据研究考证,广陈皮在宋代的中医药典籍中出现过,但多为后世加进去或改动的,广陈皮的道地药名并没有广泛的见诸医典、药典。但是有“真橘皮、真陈皮”这样的陈皮名称,经考证,这与广陈皮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元代就已经正式确立了“广陈皮”的道地名称。新会在元代就有新会柑的种植记载,当然新会以外,其他地方多少也有新会柑的零星分布。“新会皮”的道地名称正式确立以前,广东省外的人们可能并不知到这是新会产的,可能只是知道这是广东或广州来到,冠之以“广陈皮”的称呼。但是到清代“新会皮”的称呼正式确立起来,当时新会陈皮已经紧随着新会的另一着名特产葵扇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一些国家,显然已知“广陈皮”来自广东新会。新会柑的栽培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技术和栽培模式。新会陈皮的经营和贸易宋代始,明清时代就非常兴盛了,成为新会的支柱产业之一。新会陈皮的传统制作工艺也有自己的独特的工艺特点,而不同于他处。使得道地的新会陈皮更容易有别于其他陈皮,有重要的鉴别、防伪作用,一定程度可以保护新会陈皮的道地品牌,防止假冒,有利于新会陈皮产业的健康发展。新会陈皮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膳食文化和茶文化等。

郭旭[3](2015)在《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中国酿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先民已经准确了解了酿酒的相关知识及饮酒礼仪。中国古代的酒以谷物酿制为主,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密切。酒在中国农业文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举凡祭祀、丧葬、嫁娶、交际、礼仪、节日,均少不了酒这种道具,饮酒贯穿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始终;另一方面,酿酒业的发展又必须消耗部分粮食,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灾荒和战乱频繁,政府又不得不考虑限制酿酒业的发展以部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饮酒被当作一个普遍接受的行为,而较少将其看作是一个社会问题。酗酒顶多被看成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缺陷,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被认为是个人因素造成的。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酿酒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饮酒及相关问题开始变得严重。加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方兴未艾。但在现有研究中,无论是酿酒历史还是酒文化,都未将中国酒业和酒文化视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多是静态的、共时性的描述。近代中国经历了社会文化的急遽变迁,在中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近代酒业和酒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洋酒大规模输入,啤酒、葡萄酒等新式酒类的普遍消费,国家酒类管理制度的变迁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力图真实展现近代酒业发展及其生产、运输、销售、消费情形,总结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及人们对健康饮酒的科学认识,深入研究近代酒税制度及其变迁,剖析贵州茅台酒在近代的发展,为了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个案。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主体由七章组成,主要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传统酿酒业,是指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黄酒、白酒酿造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传统酿酒业在近代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地域特征,在北方以高粱酒、烧酒为主,南方以黄酒、米制烧酒为主,西南、西北等地则以杂粮酒为主。从酿制技术上言,也渐趋成熟,无论是黄酒还是白酒的酿造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与今日无异。二,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在近代中国,随着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加上外国列强在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权利,洋酒也开始随着其他商品大肆涌入中国。这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第一是直接改变了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结构,丰富了酒类品种;其次是刺激了诸如葡萄酒、啤酒等新式酿酒业在中国的出现,从而改变了近代酿酒产业的结构。三,近代中国酒类生产、运输和消费情形。在近代中国,酒类生产多是作坊式生产组织,但也开始出现公司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它们虽然在数量上未占多数,但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酒业资本规模、效益、成本、利润、工人及工资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近代酒类运输、推销、广告、品牌推广和商标保护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酒类消费方面,近代酒类消费场所、消费文化出现了中西合璧、新旧杂糅的特征。四,对酒的科学认识。这主要体现在酿酒科技和健康饮酒两个方面。酿酒科技的发展首先体现在专业研究机构的建立上,研究人才的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发酵和酿造研究的群体,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酿酒知识开始向大众传播和普及。在这一时期,国人也开始从近代科学的角度关注和审视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人们认识到饮酒会对饮酒者的身体、行为、道德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大力倡导健康饮酒。五,近代酒税制度的变迁。清末财政困窘,支出浩繁,政府在维持旧有税收的同时,力图开辟新的税源,并因应时势而不断变化,酒税从厘捐到烟酒税这样的变化就体现了这一发展历程。1915年,北京国民政府将酒类管理纳入国家政策层面。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对酒税制度进行重新设计,意欲将其纳入国家财政收支预算决算系统的正轨。并对原有酒税税率及征收制度加以改革,实行类似于专卖的公卖制度,征收公卖费,新征营业税性质的烟酒牌照税,对酒类生产和流通领域加强管理。1927年,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后,对酒税制度又进行了一些改革,相继开征了土酒定额税和国产烟酒类税,并实现关税自主权,加强了对进口酒类税收稽征和管理。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各地也因灾荒实行过不同程度的禁酒,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六,近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近代是贵州茅台酒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形成了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鼎足生产的态势,时人对茅台酒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这一时期,茅台酒酿造原料使用、粮曲比、操作设备,乃至制曲、发酵、酿造、蒸馏、储存等工艺流程,已与今日相差无几,酿造工艺趋于成熟和定型。茅台酒的影响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品饮者无不对茅台酒表示赞赏之情。同时,茅台酒的发展也受酒税制度、交通、经营方针与策略、原料、包装、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茅台酒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是透视近代中国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

李拓[4](2007)在《滋味岁月——食记19年》文中研究表明1989年1月10日,《美食》杂志创刊,到今年,她已经走过19年的光景,并迎来了自己的创刊一百期。作为国内最早的餐饮专业杂志之一,《美食》一直以向社会提供制作"物质美食"的知识经验和提供"精神美食"的阅读享受,作为立刊的指导思想,并始终以最积极的姿态,关注人们饮食需求,审视餐饮行业变化,引领美食潮流趋势。19年来,在餐饮的舞台上,不少菜肴流行一时,不少餐馆风光无限,不少大厨名闻天下,不少菜品成为经典……这些不动声色而又影响深远的变化,《美食》陪伴读者一起见证,并忠实记录下这19年的滋味岁月。

钱伯章[5](2007)在《跨国公司抢滩中国化工呈多方位多领域态势(续1)》文中研究说明报道跨国化工公司投资中国,以收购、技术转让方式涉足中国的石化原料、中间体、塑料和树脂、橡胶和轮胎、化纤、有机硅、氟化物、涂料染料、精细和特种化学品、日用化工、医药、电子材料、煤化工等领域的情况。

钱伯章[6](2006)在《我国化工态势》文中研究说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信息中心[7](2006)在《业界信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秀琴[8](2005)在《我国氨基酸生产信息》文中认为 上海将成为我国最大的药用氨基酸工业基地我国药用氨基酸原料生产已发展到40多家,产量增长到4000多t,能生产17种必需氨基酸。上海将成为我国最大的药用氨基酸工业基地。世界最大的药用氨基酸公司,日本协和发酵公司在上海合资企业投资从640万美元

柯兆银[9](2005)在《冠生园老字号里的新故事》文中研究表明一些着名老字号衰亡的时候冠生园却萌发出一片新芽你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高永东[10](2002)在《上海调味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文中指出 上海调味品行业的现状我国的调味品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开始把盐加工成调味品,大约在3600年前就已经有五味之说,即甘、咸、苦、辛、酸。但是由于漫漫的封建社会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这一行业长期停留在古老的自然发酵队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把发展调味品生产摆上了重要的地位,并确定调味品工业必须加快发展步伐,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餐饮业及方便食品的兴盛,促进了调味品的工艺改进,增加了品种,提高了质量,并使其逐步向营养、卫牛"方便"适口和多元化方向发

二、上海冠生园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冠生园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研究
        1.3.2 对《化学世界》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5.3 创新之处
2 中华化学工业会及其会刊的发展历程
    2.1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创立与发展
    2.2 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办与发展
        2.2.1 早期创刊阶段(1923-1925年)
        2.2.2 战前顺利发展阶段(1929-1936年)
        2.2.3 抗战期间的艰难阶段(1937-1945年)
        2.2.4 抗战胜利后维持阶段(1946-1952年)
    2.3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学术年会状况
        2.3.1 学会初期的年会
        2.3.2 北伐胜利后至抗战前的年会状况
        2.3.3 抗战期间年会状况
        2.3.4 抗战胜利后的年会状况
    2.4 抗战时期与抗战胜利后中国化学、化工状况
        2.4.1 抗战时期化学研究情况
        2.4.2 抗日战争时期化学研究成果
        2.4.3 抗战胜利后的化学研究概况
3 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对化学化工知识的普及
    3.1 《化学世界》的创办及发展
    3.2 《化学世界》中化学、化工知识普及的内容
        3.2.1 介绍普及化工知识与技术
        3.2.2 开辟化工知识的专门讲座:讲座的专题性
        3.2.3 翻译外国化工着作,引进化工技术
        3.2.4 国外化工业发展概括与新技术的介绍
        3.2.5 介绍化学化工史知识
    3.3 小结
4 从《化学世界》看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
    4.1 《化学世界》对战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的总结
    4.2 《化学世界》对大陆地区化工企业及其技术的报道和介绍
    4.3 《化学世界》对台湾地区化工企业及其技术的报道和介绍
    4.4 小结
5 中华化学工业会战后服务于中国化工业发展
    5.1 普及农业化工知识与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5.2 普及材料知识与技术,促进材料工业的发展
    5.3 普及“医药新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药广陈皮与新会皮历史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源起与研究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的基本资料、方法及框架
2 广陈皮、新会皮的出现的历史条件与时间
    2.1 广东悠久的柑橘栽培历史
    2.2 中药广陈皮与新会皮出现年代考
    2.3 宋元文献中出现的“广陈皮”考证
    2.4 广陈皮与“真橘皮”、“真陈皮”的关系考证
    2.5 宋元以后对广陈皮“道地”的认识
    2.6 新会陈皮道地历史
    2.7 广陈皮的道地优势
3 新会柑橘栽培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
    3.1 适宜新会柑橘栽培的自然生态条件
    3.2 民国时期新会柑橘的栽培
    3.3 民国时期新会柑橘的栽培技术
        3.3.1 民国时期新会境内柑橘的分布
    3.4 民国时期新会柑橘的栽培技术
4 新会柑橘传统栽培技术与现代演进
    4.1 新会柑的现代分类
    4.2 大红柑的5个品系
    4.3 新会柑橘载培技术继承与发展
        4.3.1 苗木选育
        4.3.2 柑橘与水稻轮作
        4.3.3 果围排灌系统
        4.3.4 矮化密植,合理间种
        4.3.5 柑橘的施肥
        4.3.6 果树修剪,新梢控制
        4.3.7 防治柑橘病虫害
        4.3.8 新会柑橘防风的措施——打树撬
        4.3.9 新会橘柑围堤基防护林生态模式
5 新会陈皮的传统制作工艺
    5.1 新会柑的采收
    5.2 陈皮的加工
    5.3 贮藏陈化
    5.4 新会陈皮加工的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6 新会陈皮的经营与贸易
    6.1 历史上的新会柑皮的产销概况
    6.2 民国柑皮的商品分类
    6.3 民国柑皮销售的市场拓展
    6.4 民国新会柑皮收购与销售价格的变化
    6.5 民国柑皮的经营
        6.5.1 小商贩的经营情况
        6.5.2 座商(批发商)的经营情况
        6.5.3 柑皮座商(批发商)的欺骗手段
    6.6 建国初期的柑皮经营
7 陈皮文化
    7.1 广陈皮、新会皮与中医药文化
    7.2 广陈皮、新会皮与膳食文化
    7.3 新会柑皮与茶文化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论题说明
        1.1.1 选题意义
        1.1.2 论题说明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嬗变
    2.1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2.1.1 近代酒业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1.2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2.2 各地区酿酒业发展情形
        2.2.1 东北地区
        2.2.2 北方地区
        2.2.3 南方地区
        2.2.4 西南、西北地区
    2.3 传统酒类酿制工艺的发展与成熟
        2.3.1 绍兴酒酿造工艺与鉴别
        2.3.2 高粱酒酿造工艺
        2.3.3 米制烧酒酿造工艺
        2.3.4 市酒酿造工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
    3.1 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洋酒输入
        3.1.1 近代早期洋酒在中国的传播
        3.1.2 20 世纪上半叶洋酒输入状况
        3.1.3 上海的洋酒品牌
        3.1.4 洋酒在华市场与价格
    3.2 葡萄栽培与葡萄制酒的历程
        3.2.1 近代中国的葡萄种植
        3.2.2 葡萄酒业发展的思路设计
        3.2.3 葡萄制酒的认识与发展
        3.2.4 近代张裕酿酒公司发展情形
    3.3 啤酒业的产生与发展
        3.3.1 中国啤酒业的早期发展
        3.3.2 国产啤酒之一:双合盛啤酒汽水公司
        3.3.3 国产啤酒之二:烟台醴泉啤酒公司
        3.3.4 近代啤酒酿制工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酒类的生产、运输与推广
    4.1 近代酒业生产基本情形
        4.1.1 酒业生产组织形式
        4.1.2 酒业生产资本及其构成
        4.1.3 酒业营业成本与利润
        4.1.4 酒业工人与工资
    4.2 酒类运输与推销
        4.2.1 酒类运输及其地域范围
        4.2.2 近代酒类的推销
    4.3 酒类品牌推广与保护措施
        4.3.1 广告:酒类品牌推广新方式
        4.3.2 展览会、招幌与酒类品牌展示
        4.3.3 酒票与商标:酒类防伪与法律保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酒类消费及其变迁
    5.1 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场所
        5.1.1 北京的酒店与“大酒缸”
        5.1.2 上海的酒店与酒馆
        5.1.3 绍兴酒店
        5.1.4 下层民众的街头饮酒场景
    5.2 近代酒类消费文化的变迁
        5.2.1 饮酒场所与环境的变化
        5.2.2 酒的侍应方式发生变化
        5.2.3 饮酒诉求出现新的变化
        5.2.4 饮用酒类品种出现变化
        5.2.5 名酒成为消费时尚
        5.2.6 鸡尾酒开始流行
        5.2.7 啤酒文化的发展
        5.2.8 酒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淡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酿酒科技的发展和饮酒危害性的科学认识
    6.1 近代中国酿酒科技的发展
        6.1.1 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
        6.1.2 中国酿酒研究科学化的先驱:魏喦寿、金培松
        6.1.3 传统酿酒技术的总结与提高:以孙学悟、方心芳为中心
    6.2 饮酒与健康的探索之路:近代对酒的医学认识
        6.2.1 对酒之危害的科学认识
        6.2.2 多举措促进健康饮酒
        6.2.3 关于酒与健康的一些争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国酒税制度的变迁
    7.1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7.1.1 清末酒类厘金制度
        7.1.2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7.2 北京国民政府的酒税制度设计
        7.2.1 民国初年酒税征收情形
        7.2.2 将酒税列入国家财政预算,改进征收管理
        7.2.3 开征烟酒营业特许牌照税
        7.2.4 建立公卖机构,推行公卖制度
        7.2.5 北京国民政府烟酒税收入状况
        7.2.6 烟酒公卖制度剖析
    7.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酒税制度的变迁
        7.3.1 南京国民政府对酒税管理的整顿
        7.3.2 土酒定额税的开征
        7.3.3 国产烟酒类税沿革
        7.3.4 国产烟酒类税稽征管理
        7.3.5 南京国民政府的烟酒类税收入
    7.4“维民食”与“重国课”:民国禁酒政策演变
        7.4.1“以维民食”:禁酒的初衷
        7.4.2 禁酿与限饮:民国禁酒的主要内容
        7.4.3“以重国课”:财税部门对禁酒的干预
        7.4.4 民国禁酒的贵州案例
        7.4.5“停酿莫如禁饮”:对民国禁酒的考察
    7.5 近代酒税制度构建与酒业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酒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以贵州茅台酒为个案
    8.1 近代茅台酒生产概况
    8.2 茅台酒酿制技术的成熟
    8.3“仿茅酒”新品类的形成
    8.4 茅台酒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8.5 限制茅台酒发展的因素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图(表)
附录Ⅱ: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我国化工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石化项目技术转让继续加快
多方位投资石油化工生产
加快投资橡胶和轮胎行业
参与化纤行业投资与合作
涉足过氧化氢生产
投资有机硅行业
拓展工业气体生产
煤化工技术转让和投资加速
投资其他化工领域
投资化工设备技术
涉足贮运设施建设
为管输和石化提供设备
为企业增效转让IT技术

(10)上海调味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上海调味品行业的现状
    1.上海调味品行业的喜人变化。
    2.上海调味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入世后调味品行业面临的挑战
本市调味品行业应对入世的策略
    1.加快观念转变是前提。
    2.加速机制转换是关键。
    3.加快产品创新是重点。
    4.加强企业合作扩展优势的有效途径。
    5.扩大品牌经营必须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6.强化企业管理是基础。
    7.抓紧人才开发是持久动力。

四、上海冠生园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D]. 高林琼. 东华大学, 2020(01)
  • [2]中药广陈皮与新会皮历史考论[D]. 赖昌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郭旭. 江南大学, 2015(11)
  • [4]滋味岁月——食记19年[J]. 李拓. 美食, 2007(05)
  • [5]跨国公司抢滩中国化工呈多方位多领域态势(续1)[J]. 钱伯章. 化学工业, 2007(05)
  • [6]我国化工态势[J]. 钱伯章. 化工管理, 2006(05)
  • [7]业界信息[J].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信息中心.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6(04)
  • [8]我国氨基酸生产信息[J]. 周秀琴. 发酵科技通讯, 2005(03)
  • [9]冠生园老字号里的新故事[J]. 柯兆银. 国际市场, 2005(06)
  • [10]上海调味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J]. 高永东. 上海商业, 2002(04)

标签:;  ;  ;  ;  ;  

上海冠生源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