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吨啤酒厂麦汁冷却工段改造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郑飞云[1](2020)在《啤酒污染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异α-酸抗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啤酒是是世界上最古老和产量最大的酒精饮料之一。由于啤酒酿造流程长,生产设备和环节多,仍然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啤酒污染细菌是可以存着与啤酒环境的细菌,对啤酒的生物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对啤酒酿造过程污染细菌的有效监控是保障啤酒饮料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的必备环节,啤酒污染菌也是啤酒行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酒花中的α-酸会发生异构化变为异α-酸。异α-酸是一种天然抑菌剂,可以抑制部分细菌在啤酒中的生长,同时少部分细菌能够适应这种异α-酸胁迫的微环境,对啤酒正常生产构成威胁。污染细菌通过长期适应性进化,获得了适应酒类饮料微环境的特殊能力,反映出共同的生理适应性特征。通过对啤酒生产过程中污染细菌的规律把握与生理特征分析,并进一步研究揭示啤酒污染细菌对异α-酸胁迫的适应性机制,为酿造过程中的污染细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结论如下:在啤酒生产旺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高湿的环境非常适合各类细菌的生长。本文以我国长三角地区7家啤酒厂为研究对象,从啤酒酿造设备、环境和酿造过程等环节中共分离得到205株啤酒污染细菌,通过M13-PCR指纹聚类分析和16S rDNA测序进行了鉴定,建立了我国长三角地区啤酒污染细菌菌株库。结果发现,这些污染细菌大多属于乳酸菌,主要为Lactobacillus属、Lactococcus属和Leuconostoc属;其中,植物乳杆菌、乳酸乳球菌、短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数量较多,分别为39株、34株、33株和30株。进一步研究发现包装工段灌酒机等与酒液密切接触的环境及设备是污染细菌最主要的检出源。建立并优化了异α-酸梯度平板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定量分析啤酒污染细菌的异α-酸最小抑制浓度。发现205株啤酒污染菌中绝大部分菌株(95.7%)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异α-酸抗性。与此同时,采用植菌实验和PCR方法测定和分析了菌株库中139株Lactobacillus属细菌的啤酒腐败能力及异α-酸抗性相关基因,并对Lactobacillus属细菌的异α-酸抗性能力、啤酒腐败能力与异α-酸抗性基因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发现,具备异α-酸抗性能力是Lactobacillus属细菌具有啤酒腐败能力的前提条件;采用horA和horC基因分析判断菌株的异α-酸抗性能力和啤酒腐败能力均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2株具有较强异α-酸抗性能力的Lactobacillus属细菌的horA和horC基因均为阴性,说明在该菌株中可能存在新的异α-酸抗性机制。通过连续传代培养,以L.casei 2-9-5菌株为出发菌,得到异α-酸耐受能力明显弱于出发菌株的L.casei W2-9-5菌株,采用转录组学对L.casei 2-9-5和L.casei W2-9-5菌株在异α-酸胁迫下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L.casei应对异α-酸胁迫表达显着上调的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膜组成、跨膜运输、有机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在所有基因中,发现属于ABC转运家族的mntA、mntB和mntC基因以及编码F0/F1-ATP合酶亚基的ATPa、ATPb、ATPc和ATPδ基因显着上调。将mntA、mntB和mntC基因在模式菌株L.lactis NZ3900菌株进行异源表达,并通过锰离子外源添加实验,发现维持胞内锰离子浓度对于乳杆菌耐受异α-酸具有重要影响;据推测mntA、mntB和mntC基因编码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可以通过抵消异α-酸带来的H+/Mn2+交换效应提升干酪乳杆菌的异α-酸耐受能力。通过基因异源表达以及菌株产ATP能力分析,发现ATP酶相关基因的过表达有助于菌株在异α-酸胁迫条件下生长;与弱异α-酸耐受能力的菌株相比,具有较强异α-酸耐受能力的干酪乳杆菌菌株产ATP能力较强。为了进一步研究污染菌在异α-酸胁迫下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差异,了解异α-酸胁迫下的细胞应激反应,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对啤酒污染菌L.casei 2-9-5在异α-酸胁迫条件下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并成功鉴定了68个表达上调的蛋白质。上调蛋白质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转运及能量代谢、细胞膜/细胞壁组成和有机酸/氨基酸代谢途径。同时,发现大量上调蛋白质需要依赖二价金属离子,特别是Mn2+对L.casei 2-9-5菌株的异α-酸耐受能力有重要影响。通过L.casei 2-9-5菌株胞内氨基酸和胞外有机酸含量测定以及外源氨基酸和有机酸添加实验,发现在异α-酸压力条件下菌株胞内氨基酸和胞外有机酸含量增加;外源添加氨基酸对L.casei 2-9-5菌株的异α-酸耐受能力的影响不大,但是外源有机酸(特别是丙酮酸、草酸、酒石酸和酮戊二酸)的添加有助于L.casei 2-9-5菌株在异α-酸胁迫下生长。进一步通过外源有机酸添加实验,发现有机酸,特别是丙酮酸、草酸、酒石酸和酮戊二酸,对具有不同啤酒腐败能力的不同种啤酒污染乳杆菌的异α-酸耐受能力均有促进作用,说明有机酸对提升L.casei异α-酸抗性具其具有普遍性。
张磊[2](2016)在《啤酒厂高温废热在其制冷系统中的节能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持续不断的消耗,这不仅会有能源危机发生的可能,同时还会造成空气、水、土壤的污染。现阶段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了大量能源,在传统资源有限,新能源尚未广泛应用的当下,提升能源的品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使其变废为宝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及考察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将啤酒厂的高温废热(热汽、热水)和啤酒厂的制冷系统结合起来,确定实施方案并分析其可行性。研究把啤酒厂酿酒过程中的废热储存起来,应用到废热制冷机将水降温,储存用于冷却麦汁的冷冻水,达到利用废热代替啤酒厂的电制冷冷却麦汁,使得压缩式电制冷不用电或少用电达到节能的目的。研究过程中遇到间歇不稳定废热如何适应废热机组的稳定连续供热的要求,废热制冷机冷却载冷剂如何达到持续保温的要求,破解改造后制冷系统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其他啤酒厂制冷系统节能改造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际运行方案。首先,研究啤酒酿酒工艺及其冷却麦汁制冷系统。在研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啤酒酿酒工艺和制冷系统进行详尽地了解,在掌握制麦、糊化、糖化等主要步骤的基础上,分析糊化、糖化后的废热特点及冷却麦汁用冷的特性。研究糊化、糖化后的废热应采用什么方式制出冷水,并达到冷却麦汁用冷要求,从而将糊化、糖化后的废热有效地纳入到冷却麦汁系统中。其次,研究啤酒厂高温废热应用在啤酒厂自身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和可行性。根据对啤酒厂制冷系统的研究,将糖化后的废热采用相应的措施确保废热制冷机连续可靠运行,保证麦汁冷却时的冷水供应。研发设计糖化糊化间断出热如何适应连续稳定需热的要求,使废热制冷持续稳定工作的耦合装置。研究废热机组连续稳定工作后如何适应间断的冷却麦汁的需要。接下来,对废热制冷代替电制冷系统进行反复分析,确定采用两个耦合装置将间断的供热与连续稳定需热相适应,将连续稳定的供冷与间歇用冷相适应。完成废热制冷代替电制冷用以冷却麦汁系统的整体系统框架的构建。再次,依据整体框架进行分单元分析研究,确定各单元结构,然后进行模拟确定各单元装置参数,对应用的废热机组及储热、储冷水罐进行研究设计。通过啤酒厂制冷原理的研究,将糊化、糖化后的废热代替啤酒厂电制冷系统。根据负荷选型利用废热的机组,计算设计储热罐与储冷罐的容积、罐体材料、保温材料及厚度,最终设计出适合于啤酒厂制冷系统的制冷机组、储热罐、储冷罐等设备。然后,将所设计的应用装置和冷水机组安装到系统中进行实验,模拟冷水机组及储冷、热水罐在啤酒厂运行情况,监测糊化、糖化后的废热温度,观察用于冷却麦汁的载冷剂温度是否满足要求,若不符合啤酒厂制冷系统要求则还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最后,对啤酒厂利用高温废热制冷代替电制冷用以冷却麦汁的整套工程进行综合研究,计算并对比改进前、后的制冷系统耗费的能源与费用。同时,将此系统推广到所有有废热但还采用电制冷冷却工艺和用冰水(0℃以上)的企业(譬如,食品厂、乳品厂、制药厂、印刷厂等),进行节能项目的改造,但应注意,对于不同的系统要因地制宜,达到应用废热的低品位能源代替电制冷的目标。总之,本文通过利用啤酒厂高温废热代替电制冷用以冷却麦汁的方案设计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这对于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应用效率,保持能源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降低能源危机的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周韶华[3](2015)在《年产100000吨青稞啤酒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啤酒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酒精饮料,几千年来人们对啤酒的热爱始终不减,目前啤酒在全球的消耗量仅次于水和茶,是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2014年,世界啤酒产量已超过5000万吨,远远超过其他酒精饮料。青稞啤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芽,青稞麦芽,酒花等。青稞是中国的特有农产品,营养价值极高,同时具有保健功效。中国丰富的青稞资源为青稞啤酒厂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原料来源。本设计中把产品定位为市场前景广的青稞啤酒,年产量10万吨。根据设计任务书,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并进行工艺计算并对重点设备和能量消耗进行计算。产品的广阔市场为工厂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申文波,孟艳丽,李克平,马庆斌[4](2012)在《啤酒企业节能改造发展低碳经济》文中研究表明主要介绍了公司通过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等多个节能项目的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与能源利用率。余热利用项目中通过改进糖化工艺,采用动态低压煮沸并配备热能回收装置,每年可节约蒸汽9.27万吨;蒸汽冷凝水的回收每年可节约蒸汽3596.8吨,每年可节约新鲜水3.24万m3。能量系统优化项目中改进了生产设备,每年可节约蒸汽6656吨,年节电87.36万Kwh。包装车间可减少定员240人。采用高浓糖化工艺和发酵液激冷技术,糖化煮沸工段的耗能相应减少33.3%,冷量可节约3.28×109KJ,约合电能91.2万kWh。电机系统改造中对电机进行变频改造,每年节电约306.3万度。改造总节标煤10837.43吨/年。
吴丽云[5](2011)在《利用啤酒废弃物为原料进行Bt液态发酵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迄今最成功、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与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严重的“3R”问题相比,该微生物杀虫剂具有易于生产、专一性、对脊椎动物无毒的特点。目前原料成本高是Bt难于推广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迫切需要研发一种便宜、易得的生产培养基及经济的发酵路线。啤酒厂废水及其废弃物来源广,废水属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非常适合开发高附加值的生物制品,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啤酒废水培养Bt的报道。本研究思路是以啤酒废弃物为培养基培养Bt,可缓解其他原料的缺陷,以期达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Bt生产成本,促进Bt生产推广的目的。(1)本研究跟踪观测了啤酒废水、城市污水COD的日/月变化,并以不同污水处理工段污水(+污泥)为原料培养苏云金杆菌BRC-WLY1。研究表明:啤酒废水的年平均COD达1342.0 mg/L,是城市污水(COD 167.7 mg/L)的8倍,其平均COD月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6.7%、57.3%,日变异系数分别在42-52.4%、184.4-391.3%范围;与城市污水相比,啤酒废水具有高且稳定的COD,可生化性强、卫生好等特点;以不同工段的啤酒废水+废弃物为原料发酵Bt,其活芽胞数均可达109 cfu/mL级,产晶体蛋白高、而发酵时间仅20 h左右;较好的组合是4/5(1/2酸化废水+1/2啤酒原废水)+1/5酵母液,适当地补充碳、氮有利于BRC-WLY1的发酵。由于啤酒废弃物来源丰富且易得,完全适合做为Bt发酵的工业化生产原料。(2)为了提高酵母泥的利用率,减轻后期发酵的灭菌工作,本研究率先采用环境工程预处理污水、污泥的处理方式,对啤酒废弃物进行预处理,研究发现A处理方式是较好的处理方法;并采用正交优化处理酵母泥,其最佳的预处理条件是新鲜酵母泥稀释6倍、A处理方式处理时间2 min、pH 5、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时间45 min,其中稀释倍数对还原糖和氨基氮生成的影响最大。处理后啤酒废水、城市污泥、酵母泥氨基氮分别提高了73%、64.2%、198%,酵母泥按优化条件预处理后,氨基氮收得率为4.37%(处理后称酵母液)。不但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又可达到无菌要求。(3)为了寻求适合污水为培养基的Bt菌株,本研究从不同的污水处理厂及其不同工段分离Bt菌株。40个样品中分离到芽胞菌112株,其中镜检有2株为Bt,占2.7%;对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测定;通过SDS-PAGE分析其蛋白质片段,并采用cry1-cry11、cyt、vip3A、aiiA和inhA 14对引物,通过PCR-RFLP鉴定体系对其cry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RC-WLY1、BRC-WLY2均含有65 kD蛋白片段,且都含有cry1(cry1Ag,cry1Ba,cry1Gb,cry1La)、cry2(cry2Ac)、vip3A和aiiA基因,BRC-WLY1还含有inhA基因。与标准菌株8010和HD-1相比,分离的两株菌可缩短发酵时间6-8 h(缩短20%-30%),BRC-WLY1发酵周期最短仅15 h,能缩短近50%的发酵时间,活菌数和晶体蛋白均较高,BRC-WLY1发酵所得晶胞混合物为0.1312 g/25mL,对2-3龄小菜蛾具更高的毒力,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6.6%和100%,而8010和HD-1分别为89.7%,93.1%。(4)为了寻找啤酒废水+酵母液培养BRC-WLY1可能缺陷的营养因子,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葡萄糖、N物质、(NH4)2SO4、酵母液、KH2PO4、ZnSO4、吐温80、NaCl为主要的营养限制因子,并采用PB(Plackett-Burman)、RSM(响应面优化)进一步优化培养基,获得的优化培养基组成(W/V)为:以1/2啤酒原废水+1/2酸化废水为溶液,添加葡萄糖0.2%、(NH4)2SO4 0.1%、ZnSO4 0.05%、吐温80 0.15%、NaCl 0.6%、N物质0.4%、酵母液30%(V/V)、KH2PO4 0.12%。优化后芽胞数可达10.86×108 cfu/mL,比优化前增加了5.1倍,OD595由0.194增加至0.258。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初始pH 7.5-8、装液量80 mL(500 mL三角瓶)、发酵温度30-34℃、接种量5%。最佳补料方式为发酵8 h,加入10%的酵母液,与未补料相比,芽胞数、晶体干重和生产强度和单位糖产量分别提高了8、1.78、0.98、3.07倍。综上所述,啤酒废弃物适合作为Bt发酵的工业化生产原料,从“老”污水系统分离的高效Bt菌株,更适合于啤酒废弃物为培养基的发酵,可达到有效转化啤酒废弃物和生产高效低成本Bt杀虫剂的双盈利目的。
狄俊亮[6](2011)在《啤酒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企业生产与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信息系统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采用先进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及产品,提高啤酒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成为啤酒企业研究的热门课题。近几年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啤酒行业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啤酒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国外尚属少见,在国内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系统。本文针对这一缺陷,以啤酒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技术中的业务流程模型、信息集成技术、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生产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等若干关键问题为研究目标,对啤酒生产过程工艺、生产、能耗、质量和管理数据的集成,及啤酒生产过程业务流程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啤酒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和实施了啤酒生产过程信息管理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对比分析时下常用建模工具,利用ARIS建模工具对啤酒生产过程业务流程进行建模,初步构建四种业务流程模型,为构建啤酒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奠定了基础。2、根据啤酒企业的详细生产过程及生产工艺,设计了包括原料粉碎、麦汁制备、啤酒酿造、啤酒灌装和公用工程等工段的过程控制层系统,及各个工段之间、控制系统与生产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的通信方式。3、构建啤酒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啤酒企业的厂级信息和集团信息的控制网络架构,设计啤酒生产过程信息采集方式。利用OPC技术对啤酒企业的异构控制网络及生产过程信息进行集成。4、建立啤酒生产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设计、组建实施啤酒生产过程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啤酒生产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对提高啤酒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物耗、能耗具有良好的作用。5、设计并实现啤酒质量跟踪管理系统,该系统作为啤酒生产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对啤酒生产自原材料至最终成品的每一个工序进行跟踪及批量记录,实现产品质量顺向与逆向追溯的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啤酒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胡震[7](2010)在《啤酒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工艺参数及关键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20世纪的后1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增长100%。如此高的消耗速度,让中国能源面临迅速枯竭的危险。如何节约能源,降低万元GDP综合能耗成为了中国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重要议题。啤酒行业在其发展历程中,由于思想认识以及设备装备水平落后,没有很好地做到能源的回收再利用。啤酒行业一直存在着综合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吨酒利润低的问题。随着“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不断调整能源和产业政策,啤酒生产企业纷纷认识到,在当前激烈的啤酒市场竞争中,除了资本竞争、品牌竞争等因素之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而这最终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麦汁煮沸是啤酒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麦汁煮沸的效果影响着啤酒的质量,关系到啤酒的苦味、色度、风味、泡沫等特性,同时对啤酒的胶体稳定性、风味稳定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麦汁煮沸阶段是啤酒厂最耗能量的一道工序,麦汁预热和煮沸耗能几乎占啤酒厂总耗能量的三分之一。世界麦汁制造设备技术进步的要求是实现糖化生产高效率的同时,亦要低的能源消耗。集中体现在对啤酒生产环节中耗能最大的煮沸系统进行改进:低能量消耗的同时达到满意的煮沸效果。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针对糖化麦汁生产环节能耗高的问题,采取两方面措施降低糖化热能消耗:一方面是煮沸工艺的改进,即在保证麦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总蒸发量和煮沸时间,达到节能降耗、高效环保;另一方面是针对麦汁煮沸环节研究推广热能回收技术,即把煮沸过程产生的二次蒸汽有效利用起来。本论文以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啤)的“降低煮沸过程蒸汽消耗”项目为研究背景,经过对工艺技术、投资规模及对现在生产设备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的分析、比较,评估了目前世界上多种先进煮沸节能技术,最终通过工艺设备创新:采用常压二次蒸汽热能回收系统、真空蒸发技术相结合的崭新的煮沸模式(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技术)对一条年产30万吨的糖化生产线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并取得成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每年为企业节约近六百万元生产成本。本论文中工艺流程以及关键设备参数的研究,为啤酒企业推行该项节能技术提供了技术参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任平平[8](2010)在《啤酒酿造过程信息集成与信息优化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啤酒企业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庞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制麦、糖化、发酵、罐装四大工序以及公用工程等辅助设施。对啤酒酿造过程实施信息集成、能源管理和优化控制整体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国外很少见,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实施上述整体解决方案需要对所有工艺、能耗、质量和管理数据进行有效集成和整合,需要提供统一的集成化企业模型描述和实现技术,需要能源负荷预测、以及能源系统优化等一系列能源管理技术。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对啤酒酿造过程信息集成与信息优化管理技术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企业建模是分析企业现状、优化企业流程的重要工具,是构建高效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为此,本文基于ARIS和UML研究了集成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模型的建立,初步构建了啤酒企业模型。2)针对啤酒企业复杂的异构环境,对异构控制网络、数据采集接口、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异构访问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以太网、OPC数据采集接口、ADO异构数据库访问的管控一体化平台。3)为了实现对啤酒企业水、电、蒸汽三种能耗进行预测,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能耗预测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的预测结果具备一定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以质量跟踪和设备管理为例,开发了啤酒生产管控一体化系统模块,包括系统数据概念模型设计、数据表设计、UML类图设计、功能实现。
曹吉花[9](2009)在《基于PLC的啤酒生产过程控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啤酒生产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啤酒工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啤酒需求量日趋增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消费群体的日益成熟,对啤酒的质量和风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的啤酒生产工业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啤酒生产的工艺复杂,目前我国大多数啤酒生产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如何提高啤酒生产的综合自动化水平,增强我国啤酒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啤酒生产发酵过程的工艺及关键问题的分析,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对啤酒生产过程中啤酒发酵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整个系统采用分级结构。第一级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统选用SIEMENS S7-200,直接与现场仪器、仪表连接,主要完成对现场数字、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以及对执行元件进行实时控制的功能。第二级为工业控制计算机(IPC),本系统选用研华工控机,主要完成控制软件的界面和控制过程数据的监视、管理和记录的功能。PLC主站与子站之间通过PROFIBUS-DP网络连接,PLC与工控机之间通过MPI网连接。PLC组态软件的设计采用SIEMENS PLC自带的编程工具STEP7开发,完成硬件组态和对发酵的过程控制。
程汉超[10](2008)在《啤酒企业清洁生产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啤酒工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啤酒企业污水排放量大,有机物含量高而污染环境、耗能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清洁生产找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清洁生产讲究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消减污染物,从而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啤酒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总结了国内啤酒行业生产概况,说明国内啤酒清洁生产落后的事实,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啤酒行业节水、节能的可操作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分析指出国内该行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一是啤酒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现有环保法规执法力度不够,缺乏配套的税费倾斜政策,资源定价和排污收费不合理:二是部分企业清洁生产方案获得方法有限,原因在于物料平衡及废物产生原因分析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三是啤酒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持续性差,原因在于啤酒清洁生产信息、技术支持较弱,企业清洁生产考核激励机制没有有效贯彻。2)在传统节能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洗瓶机蒸汽冷凝水回收和加强管理的既节能又节水的途径。3)在行业分析和具体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刷罐水循环利用、洗瓶机废碱性水回收利用、真空泵出水用于杀菌机、洗瓶机预浸溢流水再利用、冷水喷冲废水回用、杀菌机溢流水循环利用等节水方案。4)对山东某啤酒厂清洁生产审核效益分析表明:共提出了清洁生产方案65个,审核期间共实施完成了57个方案,其中无/低费方案50个,中/高费方案7个。共投资455.2万元,节约用水19.8万吨,节电56万度,节标煤791.1t,年获得效益271.19万元。减少废水排放19.8万吨,削减率50%;减少COD排放98吨,削减率82%。减排SO2 6.2t,削减率27%,通过审核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较好的实现了预期的清洁生产目标。65个方案全部实施完成,预计总投资549.95万元,年获得经济效益326.53万元,减少废水排放21.07万吨,减少废水中COD排放100.5吨。5)总结审核经验,提出保障啤酒企业成功开展清洁生产的几项措施,即加强宣传取得领导支持,争取全员参与;多种途径寻找清洁生产方案,重视物料平衡及废物产生原因分析;完善清洁生产工作的激励机制,做好持续清洁生产审核。
二、万吨啤酒厂麦汁冷却工段改造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吨啤酒厂麦汁冷却工段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啤酒污染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异α-酸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酒花酸抑菌研究现状 |
1.1.1 酒花酸简介 |
1.1.2 酒花的添加及异α-酸抑菌现象 |
1.2 啤酒酿造污染细菌研究现状 |
1.2.1 啤酒微生物现状 |
1.2.2 啤酒污染微生物的历史及起源 |
1.2.3 啤酒污染微生物种类及其危害 |
1.3 啤酒污染乳杆菌的啤酒腐败机制 |
1.3.1 细胞质膜相关机制 |
1.3.2 细胞壁相关机制 |
1.3.3 其他异α-酸抗性机制 |
1.4 乳酸菌在不利环境中的适应性机制研究 |
1.4.1 乳酸菌的酸胁迫应激反应 |
1.4.2 乳酸菌的重金属离子胁迫应答机制 |
1.4.3 乳酸菌的高盐胁迫应答机制 |
1.4.4 乳酸菌在酒类产品中的胁迫应答机制 |
1.5 立题背景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长三角区域啤酒污染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
2.2.2 主要设备 |
2.2.3 主要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酿造环境中啤酒污染细菌的分离培养 |
2.3.2 酿造过程啤酒污染菌的分离 |
2.3.3 细菌菌株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啤酒污染细菌菌株库Lactobacillus属细菌多样性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设备 |
3.2.3 主要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异α-酸梯度平板快速检测啤酒污染细菌异α-酸抗性能力的方法建立 |
3.3.2 菌株库中Lactobacillus属细菌异α-酸抗性能力分析 |
3.3.3 异α-酸胁迫条件下菌株生长能力的比较 |
3.3.4 污染细菌腐败啤酒能力分析 |
3.3.5 Lactobacillus属细菌的异α-酸抗性相关基因hor A和 hor C基因扩增 |
3.3.6 Lactobacillus属细菌啤酒腐败能力与异α-酸抗性能力关联性分析 |
3.3.7 啤酒腐败能力与抗性相关基因关联性分析 |
3.3.8 菌株异α-酸抗性能力与异α-酸抗性基因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啤酒污染菌L.casei异α-酸抗性机制的转录组学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4.2.2 主要试剂和溶液 |
4.2.3 主要设备 |
4.2.4 主要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casei2-9-5菌株的连续传代培养 |
4.3.2 L.casei2-9-5和L.caseiW2-9-5菌株在异α-酸胁迫下的生长曲线分析 |
4.3.3 异α-酸胁迫对基因转录的影响 |
4.3.4 转录组结果分析比较 |
4.3.5 RT-q PCR验证实验 |
4.3.6 重组菌株的构建 |
4.3.7 重组菌株在异α-酸胁迫下的生长曲线分析 |
4.3.8 重组菌株的胞内外锰离子浓度分析 |
4.3.9 外源添加锰离子对L.casei菌株的抗异α-酸能力的影响 |
4.3.10 L.lactis NZ3900 菌株及其重组菌株重组菌株产ATP能力分析 |
4.3.11 L.casei2-9-5 菌株及其衍生菌株产ATP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啤酒污染菌L.casei2-9-5异α-酸抗性机制的蛋白组学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及培养方式 |
5.2.2 主要试剂和溶液 |
5.2.3 主要设备 |
5.2.4 主要实验方法 |
5.2.5 主要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干酪乳杆菌菌株异α-酸抗性基因分析 |
5.3.2 异α-酸胁迫对干酪乳杆菌菌株生长的影响 |
5.3.3 二维电泳条件优化 |
5.3.4 异α-酸胁迫条件下L.casei2-9-5菌株胞浆蛋白的差异表达图谱 |
5.3.5 异α-酸胁迫下L.casei菌株上调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
5.3.6 差异蛋白的功能聚类分析 |
5.3.7 氨基酸对L.casei2-9-5菌株异α-酸耐受能力的影响 |
5.3.8 有机酸对L.casei2-9-5菌株异α-酸耐受能力的影响 |
5.3.9 有机酸对常见啤酒污染乳杆菌异α-酸耐受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附表 |
(2)啤酒厂高温废热在其制冷系统中的节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啤酒厂制冷节能的研究现状 |
1.2.1 啤酒厂制冷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啤酒酿造工艺及冷却麦汁制冷系统 |
2.1 啤酒酿酒工艺 |
2.2 啤酒厂冷却麦汁制冷系统 |
2.2.1 啤酒厂冷却麦汁制冷系统原理及工作过程 |
2.2.2 啤酒厂冷却麦汁制冷系统工质的选择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废热在啤酒厂冷却麦汁制冷系统中的研究设计和可行性 |
3.1 废热在啤酒厂冷却麦汁制冷系统中的方案设计 |
3.2 废热制冷系统在冷却麦汁中的原理及应用 |
3.3 啤酒厂废热应用到冷却麦汁制冷系统的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啤酒厂废热用于冷却麦汁应用装置的研制 |
4.1 耗冷装置研究设计 |
4.2 废热制冷机的筛选和耦合装置的研发设计 |
4.2.1 啤酒厂溴化锂冷水机组的选型 |
4.2.2 储冷热水罐体材料的选取 |
4.2.3 储冷热水罐壁厚的研究 |
4.2.4 储冷热水罐尺寸的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5 模拟实验溴化锂冷水机组及应用装置在啤酒厂运行情况 |
5.1 不同外界温度下罐内热水单位时间的温度模拟 |
5.2 不同外界温度下罐内冷水单位时间的温度模拟 |
5.3 溴化锂机组和应用装置在啤酒厂的实验研究 |
5.3.1 溴化锂冷水机组和应用装置的建立 |
5.3.2 溴化锂冷水机组和应用装置的实验方案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啤酒厂应用装置的改进及技术推广 |
6.1 啤酒厂冷却麦汁制冷系统应用装置的改进 |
6.2 啤酒厂冷却麦汁制冷系统的推广和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年产100000吨青稞啤酒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青稞啤酒的简介 |
1.1.2 青稞啤酒发展遇到的困难 |
1.2 设计背景 |
1.3 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
1.4 设计的原则 |
第2章 总论 |
2.1 设计的目的、可行性 |
2.1.1 目的 |
2.1.2 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
2.1.3 设计范围 |
2.2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
2.2.1 建设规模 |
2.2.2 产品方案及其质量标准 |
2.2.2.1 质量标准 |
2.3 项目建设进度的建议 |
2.4 生产方法 |
2.5 厂址概述 |
2.5.1 工厂的年总运输量及运输方案 |
2.6 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
2.6.1 公用动力需要量 |
2.6.1.2 污水处理站 |
2.6.2 厂内原材料、产品的贮存装卸方式、仓库及堆场总面积 |
2.6.2.1 仓库与堆场 |
2.6.2.2 工厂维修 |
2.7 技术经济 |
2.8 主要建筑材料.安装材料估算数量 |
2.9 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 |
2.10 节能措施及效果 |
2.11 消防、计量、职业安全卫生方面设施 |
2.12 工厂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全厂集中控制程度 |
2.12.1 机械化程度 |
2.12.2 自动化水平 |
2.13 工作制度 |
2.13.1 全厂管理系统及机构的确定和依据 |
2.13.2 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的工作制度 |
2.13.3 车间定员编制 |
2.14 存在问题 |
第3章 平面布置与运输 |
3.1 厂址 |
3.2 总平面布置 |
3.3 总平面布置主要设计指标 |
3.4 工厂运输 |
3.4.1 厂外运输量表 |
3.4.2 厂内运输量 |
第4章 青稞啤酒的工艺计算 |
4.1 设计依据和范围 |
4.1.1 设计依据 |
4.1.2 工芝设计范围 |
4.2 全厂生产车间组成 |
4.3 全厂生产工艺综合说明 |
4.3.1 生产规模 |
4.3.2 产品方案 |
4.3.3 产量季度分配 |
4.3.4 成品主要技术规格及质量标准 |
4.3.5 生产方法 |
4.3.6 全厂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
4.3.6.1 工艺流程特点 |
4.3.7 工作制度 |
4.3.8 产品及副产品的年产量及质量标准 |
4.3.9 主要原.辅材料需要量用质量标准 |
4.3.9.1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定额 |
4.3.9.2 主要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
4.4 糖化车间 |
4.4.1 车间概况及特点 |
4.4.1.1 生产规模 |
4.4.1.2 产品方案 |
4.4.1.3 生产方法 |
4.4.1.4 工艺流程特点 |
4.4.2 车间组成 |
4.4.3 工作制度 |
4.4.4 成品或半成品的主要技术规格及质量标准 |
4.4.5 生产流程简述 |
4.4.5.1 生产流程 |
4.4.5.2 磨粉.糖化工艺简述 |
4.4.5.3 工艺操作技术条件 |
4.4.6 物料平衡计算 |
4.4.6.1 基础数据 |
4.4.6.2 100kg原料生产10°青稞啤酒的物料衡算 |
4.4.6.3 生产100L10°青稞啤酒的物料衡算 |
4.4.6.4 每次糖化的物料衡算 |
4.5 发酵车间 |
4.5.1 车间概况及特点 |
4.5.1.1 生产方法:采用锥形露天发酵罐一罐法工艺 |
4.5.1.2 工艺特点 |
4.5.2 车间组成 |
4.5.3 工作制度 |
4.5.4 生产流程简述 |
4.5.4.1 酵母工段 |
4.5.4.2 发酵工段 |
4.5.4.3 啤酒处理工段 |
4.5.5 工艺操作技术条件 |
4.5.6 物料平衡计算 |
4.5.6.1 发酵能力的确定依据 |
4.5.6.2 发酵能力 |
4.5.6.3 270立方米发酵罐一罐发酵物料平衡汇总图 |
4.5.7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付产品产量及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
4.5.7.1 主要原辅材料的消耗量 |
4.5.7.2 付产品的年产量 |
4.5.8 CO_2回收工段 |
4.5.8.1 概述 |
4.5.8.2 CO_2气体技术参数 |
4.5.8.3 经回收装置处理后的技术参数 |
4.5.8.4 CO_2回收装置流程简述 |
4.5.8.5 动力消耗指标 |
4.5.9 存在问题及建议 |
4.6 灌装车间 |
4.6.1 车间概况及特点 |
4.6.1.1 生产规模 |
4.6.1.2 产品方案 |
4.6.1.3 概述 |
4.6.1.4 工艺流程特点 |
4.6.2 车间组成 |
4.6.3 工作制度 |
4.6.4 成品或半成品的主要技术规格及质量标准 |
4.6.5 包装车间工艺流程简述 |
4.6.6 主要工艺技术指标 |
4.6.7 灌装设备能力的确定及主要设备选型 |
4.6.8 原料.辅助原材料需用量及主要技术规格 |
4.6.8.1 主要原、辅材料需用量 |
4.6.8.2 主要原.辅材料技术规格 |
4.6.8.3 包装质量标准 |
4.6.9 测量、计量器具的配置说明 |
第5章 自动控制测量仪 |
5.1 设计范围 |
5.2 自控和测量仪表的选型、装备水平、控制方式 |
5.2.1 仪表选型 |
5.2.1.1 主要测量变送元件 |
5.2.1.2 显示控制仪 |
5.2.1.3 执行机构 |
5.3 过程控制的说明和计算机选型 |
5.3.1 空压站 |
5.3.2 污水处理站 |
5.4 主要管线的材料选择 |
5.5 控制室布置、仪表盘型式和模拟盘设置 |
5.6 仪表用电和对压缩空气要求 |
第6章 给水排水 |
6.1 概述 |
6.1.1 厂址及给水排水概况 |
6.1.2 设计范围及分工 |
6.2 给水 |
6.2.1 车间用水量及水压表 |
6.2.2 厂区给水 |
6.2.3 循环水 |
6.3 消防 |
6.4 排水 |
第7章 供电 |
7.1 设计范围和供电特征 |
7.1.1 设计范围 |
7.1.2 供电配置概况 |
7.1.3 地区供电条件及对本项目的要求 |
7.1.4 本项目的供电要求、负荷等级 |
7.1.5 变电工程设计分工及协作关系 |
7.2 本工程的用电负荷 |
7.2.1 用电负荷说明及功率因数补偿 |
7.3 新增分变电所(相当于车间变电所) |
7.3.1 新增分变电所容量 |
7.3.2 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选用 |
7.3.3 继电保护及计量方式 |
7.4 车间配电 |
7.4.1 车间环境特征及其对配电没备要求 |
7.4.2 动力电源电压 |
7.4.3 动力配电设备选用 |
7.4.4 配电线路.电线电缆选型及敷设方式 |
7.4.5 电气传动控制.电器联锁 |
7.5 车间照明 |
7.6 厂区供电及户外照明 |
7.7 本工程防雷、接地 |
7.8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8章 供热 |
8.1 设计依据和范围 |
8.2 设计基础资料 |
8.2.1 燃料资料 |
8.2.2 水质资料 |
8.3 热负荷 |
8.3.1 热负荷表 |
8.4 锅炉房 |
8.4.1 热负荷计算,锅炉选型及台数的确定 |
8.4.2 供热系统.热源参数及热力管道系统 |
8.4.3 给水及凝结水回水系统 |
8.4.4 锅炉排污系统 |
8.4.5 烟气净化措施及烟囱高度确定 |
8.4.6 主要控制计量要求和监视操作地点的简要说明 |
8.4.7 劳动保护和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设施 |
8.4.8 设备布置说明 |
8.5 燃料的卸.贮和运输 |
8.5.1 燃料消耗数量 |
8.5.2 卸堆设施 |
8.5.3 贮存量及场所 |
8.5.4 输送和计量方式 |
8.5.5 工作制度 |
8.6 除渣 |
8.6.1 灰渣数量 |
8.6.2 除渣方式选择及操作要点 |
8.6.3 水力除灰的水循环.污水处理与排放设施 |
8.6.4 堆渣场地和灰渣利用 |
8.7 锅炉给水的软化处理 |
8.7.1 处理后水质应达到的质量指标 |
8.7.2 处理量 |
8.7.3 处理方案及流程说明 |
8.7.4 软水消耗指标 |
8.8 全厂供热设施 |
8.8.1 热力站及其分配系统 |
8.8.2 系统用汽量及计量方法 |
8.9 厂区室外热网敷设及构筑物说明 |
8.10 存在问题及建议 |
8.11 消耗指标 |
第9章 采暖通风 |
9.1 设计范围 |
9.2 设计基础资料——室外气象资料 |
9.3 主要生产车间冬、夏季温、湿度及其他要求 |
9.3.1 冬季采暖 |
9.3.2 夏季 |
9.4 围护结构热工要求 |
9.5 水、热、电和冷源的来源的及参数 |
9.6 采暖 |
9.7 通风/除尘 |
9.7.1 通风除尘方式 |
9.8 空气调节 |
9.9 设计指标 |
9.9.1 主要车间通风量 |
9.9.2 采暖、通风主要设计指标 |
9.10 暖风消耗指标 |
第10章 空压站、制冷站 |
10.1 空压站 |
10.1.1 设计规模的确定 |
10.1.2 全厂压缩空气、净化压缩空气负荷和参数 |
10.1.3 用汽系统 |
10.1.4 空压站布置说明 |
10.1.5 工作制度 |
10.1.6 安全措施 |
10.1.7 消声设施 |
10.1.8 存在问题及建议 |
10.1.9 消耗指标 |
10.2 制冷站 |
10.2.1 设计规模 |
10.2.2 冷负荷 |
10.2.3 蒸发温度.冷凝温度 |
10.2.4 系统说明 |
10.2.5 主要设备备选择 |
10.2.6 工作制度 |
10.2.7 安全措施 |
第11章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
11.1 概述 |
11.1.1 环境现状简述 |
11.2 废气、粉尘的综合利用及治理 |
11.2.1 CO_2回收 |
11.2.2 麦槽的回收 |
11.2.3 冷却水的综合利用 |
11.2.4 酵母回收 |
11.3 污水处理 |
11.3.1 全厂污水量及其成份与性质 |
11.3.2 污水排放地点,允许排放标准 |
11.3.3 污水处理方案及流程 |
11.3.4 主要设备和构筑物的选择 |
11.4 废渣处理 |
11.5 其他有害物(噪声、震动等)的防治措施及设施 |
11.6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4)啤酒企业节能改造发展低碳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 节能项目改造 |
1.1 余热利用 |
1.1.1 动态低压煮沸及热能回收装置应用 |
1.1.1.1 糖化煮沸技术发展进程 |
(1) 传统常压煮沸 |
(2) 低压煮沸 |
(3) 动态低压煮沸 |
1.1.1.2 动态低压煮沸及热能回收工艺介绍 |
(1) 常压预煮沸阶段 |
(2) 动态煮沸阶段 |
(3) 常压煮沸结束阶段 |
1.1.2 蒸汽冷凝水回收 |
1.2 能量系统优化 |
1.2.1 生产工艺改进 |
1.2.2 设备升级 |
1.3 电机系统节能 |
1.3.1 变频器原理 |
1.3.1.1 变频节能 |
1.3.1. 2 动态调整节能: |
1.3.1.3 通过变频自身的V/F功能节电: |
1.3.1.4 变频自带软启动节能: |
1.3.1.5 提高功率因数节能: |
1.3.2 安装变频器主要优点 |
2 节能效果 |
2.1 余热利用 |
2.1.1 动态低压煮沸及热能回收装置应用 |
2.1.2 蒸汽冷凝水回收 |
2.2 能量系统优化 |
2.2.1 生产工艺改进 |
2.2.1.1 高浓糖化工艺 |
2.2.1.2 发酵液激冷技术 |
2.2.2 设备升级 |
2.3 电机系统节能 |
3 项目改造总节能量及节标煤计算 |
3.1 总节能量计算 |
3.2 节标煤量计算 |
3.2.1 节电折标煤计算 |
3.2.2 节蒸汽折标煤计算 |
3.2.3 总节标煤量计算 |
3.3 节能效果对比 |
(5)利用啤酒废弃物为原料进行Bt液态发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废弃物为原料的Bt 液态发酵研究进展 |
1.1 工业废水、废弃物为原料进行Bt 发酵 |
1.2 污泥/污水为原料进行Bt 发酵 |
1.3 啤酒废弃物为原料的研究 |
2 污水/污泥、酵母泥原料的预处理 |
2.1 污泥的预处理研究 |
2.2 啤酒厂酵母泥的预处理 |
2.3 污水的预处理消毒研究 |
3 水源中Bt 的分离 |
4 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对Bt 产毒的影响 |
4.1 Bt 的代谢特征 |
4.2 芽胞和晶体的产生 |
4.3 培养基成分对Bt 产毒的影响 |
4.4 环境因子对Bt 产毒的影响 |
5 发酵优化 |
5.1 固态、液态发酵方式 |
5.2 液态发酵方式 |
5.3 Bt 发酵优化的研究 |
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6.1 研究内容 |
6.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Bt 发酵原料的选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啤酒厂、污水厂污水日COD 统计对比 |
2.2 啤酒厂、污水厂污水月COD 统计对比 |
2.3 不同来源的啤酒废水与城市污水的比较 |
2.4 啤酒厂、污水厂污水处理温度和pH 的对比 |
2.5 不同原料的发酵对比 |
3 讨论 |
第二章 原料预处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啤酒废水的预处理 |
2.2 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预处理效果 |
2.3 啤酒厂新鲜酵母泥预处理效果 |
2.4 酵母泥预处理正交试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污水、污泥中Bt 的分离及其生理生化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离 |
2.2 生理生化鉴定 |
2.3 不同菌株的发酵比较 |
3 讨论 |
第四章 分离菌株的基因和蛋白质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实验仪器 |
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1.3 主要试剂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DS-PAGE 凝胶电泳 |
2.2 基因型鉴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啤酒废水培养基所缺营养因子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与菌株 |
1.2 主要仪器 |
1.3 检测方法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啤酒废弃物为原料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lackett-Burman 设计筛选产毒重要影响因子 |
2.2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 |
2.3 响应面分析优化培养基组成 |
3 讨论 |
第七章 发酵条件优化及补料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初始pH 对发酵的影响 |
2.2 不同装液量对发酵的影响 |
2.3 不同发酵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
2.4 不同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
2.5 优化培养菌株BRC-WLY1 的生理曲线 |
2.6 补料优化结果 |
3 讨论 |
第八章 BRC-WLY1、BRC-WLY2菌株生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1.2 供试虫源及菌株 |
1.3 主要实验器材 |
1.4 生物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黄曲条跳甲的生物测定 |
2.2 对蟑螂的生物测定 |
2.3 对刺足根螨的生物测定 |
2.4 对病原细菌的抑制 |
2.5 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
3 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1 总体结论 |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经济分析 |
3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检测方法 |
1.1 还原糖测定 |
1.2 氨基氮测定 |
1.3 OD_(600) 测定 |
1.4 OD_(595) 测定 |
1.5 活菌数、芽胞计数 |
1.6 芽胞晶体干重测定 |
附录2 培养基及发酵培养条件 |
2.1 培养基 |
2.2 发酵培养条件 |
附录3 |
3.1 菌株BRC -WLY1 的aiiA 基因序列 |
附录4 缩写词英汉对照 |
附录5 附图 |
5.1 城市污水厂取样图 |
5.2 啤酒废水处理厂取样图 |
5.3 啤酒废弃物发酵图片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啤酒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流程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和应用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啤酒生产过程业务流程模型研究 |
2.1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2.2 啤酒生产业务流程及管理模式分析 |
2.2.1 啤酒生产业务流程分析 |
2.2.2 啤酒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
2.3 啤酒企业建模方法研究 |
2.3.1 企业建模定义与意义 |
2.3.2 企业建模方法分析对比 |
2.3.3 啤酒企业建模方法 |
2.4 啤酒生产过程业务流程建模 |
2.4.1 ARIS建模方法介绍 |
2.4.2 啤酒企业主要价值活动 |
2.4.3 啤酒企业建模思想 |
2.4.4 啤酒企业的多视图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啤酒生产过程控制层系统与通信方式设计 |
3.1 啤酒生产过程控制层系统硬件设计 |
3.1.1 啤酒厂生产工段划分与主要设备 |
3.1.2 啤酒生产各工段控制层系统硬件设计 |
3.2 啤酒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设计 |
3.2.1 OPC通信方式 |
3.2.2 ProfiBus-DP通信方式 |
3.2.3 Modbus通信方式 |
3.2.4 MPI通信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啤酒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技术研究 |
4.1 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1.1 设计原则 |
4.1.2 总体结构 |
4.2 啤酒生产过程控制网络设计及集成 |
4.2.1 生产过程控制网络设计 |
4.2.2 过程控制网络集成研究 |
4.3 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及集成 |
4.3.1 生产过程数据采集 |
4.3.2 生产过程信息集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啤酒生产过程信息管理系统 |
5.1 管理模型 |
5.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5.2.2 数据库功能分析 |
5.2.3 数据库详细设计 |
5.3 系统界面设计 |
5.3.1 界面设计要求 |
5.3.2 部分界面显示 |
5.4 系统实现 |
5.4.1 质量跟踪模块功能 |
5.4.2 质量跟踪模块代码设计 |
5.5 系统实施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 |
(7)啤酒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工艺参数及关键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内容及意义 |
1.1.1 中国啤酒行业循环经济现状以及项目背景 |
1.1.2 啤酒生产流程及煮沸方式现状 |
1.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啤酒工业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麦汁煮沸环节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
1.3.1 拟新设计的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
1.3.2 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技术难题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的总体流程设计 |
2.1 麦汁煮沸工艺说明 |
2.1.1 麦汁煮沸的目的和作用 |
2.1.2 麦汁煮沸的关键技术条件 |
2.2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图 |
2.2.1 传统的麦汁煮沸工艺流程 |
2.2.2 新设计的麦汁煮沸工艺流程 |
2.2.3 新的麦汁煮沸设备流程图 |
2.3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具体方案说明 |
2.3.1 煮沸锅热能回收部分 |
2.3.2 麦汁预加热部分 |
2.3.3 真空煮沸部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的关键参数设计 |
3.1 广州珠江啤酒集团糖化车间实际的生产工艺参数 |
3.2 煮沸锅热能回收部分关键参数计算 |
3.2.1 二次蒸汽冷凝器关键技术参数确定 |
3.2.2 水封罐设计 |
3.2.3 热能储罐容积大小以及供出、回收泵参数确定 |
3.2.4 麦汁预加热器设计参数确定 |
3.3 真空煮沸部分关键参数计算 |
3.3.1 真空蒸发系统整体能力介绍 |
3.3.2 真空罐设计参数确定 |
3.3.3 真空罐进、出口泵参数确定 |
3.3.4 真空蒸发冷凝器参数确定 |
3.4 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关键参数 |
3.5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设备编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控制流程设计 |
4.1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与三糖原控制系统的PLC信号连接 |
4.1.1 PLC信号连接作用及实现方式 |
4.1.2 新旧系统PLC连接信号 |
4.1.3 煮沸锅原生产控制程序流程及修改后程序流程 |
4.2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程序描述 |
4.2.1 麦汁预热(如停产一段时间,热能水温不够,第一锅麦汁不预热) |
4.2.2 煮沸热能回收(以1#煮沸锅为例) |
4.2.3 真空蒸发系统 |
4.2.4 CIP(固定清洗) |
4.3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
4.3.1 煮沸锅二次蒸汽回收系统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 |
4.3.2 麦汁预热系统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
4.3.3 真空蒸发系统的操作规程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实施效果分析 |
5.1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5.1.1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项目投资 |
5.1.2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节能效果分析 |
5.1.3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节约成本经济分析 |
5.2 麦汁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对啤酒质量影响分析 |
5.2.1 麦汁质量 |
5.2.2 发酵过程 |
5.2.3 风味影响 |
5.2.4 成品质量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硕士学位审批表 |
(8)啤酒酿造过程信息集成与信息优化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管控一体化与MES |
1.2.1 制造执行系统MES |
1.2.2 MES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管控一体化与MES |
1.3 课题背景 |
1.3.1 课题意义 |
1.3.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4 主要工作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啤酒酿造企业集成化模型研究 |
2.1 啤酒酿造工艺流程简介 |
2.2 啤酒企业业务过程及其管理模式分析 |
2.2.1 啤酒企业特点 |
2.2.2 各部门组织运行机制 |
2.3 企业建模方法及建模工具介绍 |
2.3.1 企业建模的概念 |
2.3.2 企业建模的主要方法 |
2.3.3 几种企业建模方法比较 |
2.3.4 ARIS建模方法 |
2.4 集成建模方法 |
2.5 啤酒企业多视图模型 |
2.5.1 啤酒酿造车间业务目标 |
2.5.2 组织视图模型建模 |
2.5.3 功能视图模型建模 |
2.5.4 信息视图模型建模 |
2.5.5 控制视图模型建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啤酒酿造企业管控一体化网络架构设计与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
3.1 啤酒管控一体化框架设计 |
3.2 异构控制网络的集成 |
3.2.1 啤酒企业控制网络的异构 |
3.2.2 以太网 |
3.2.3 Profibus现场总线 |
3.2.3 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 |
3.3 生产现场数据的采集 |
3.3.1 OPC技术 |
3.3.2 基于OPC的企业数据采集设计 |
3.4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 |
3.4.1 数据库访问技术ADO |
3.4.2 统一数据库平台的建立 |
3.5 啤酒企业管控一体化网络设计 |
3.5.1 厂级信息系统网络结构 |
3.5.2 集团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架构 |
3.5.3 网络安全设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啤酒酿造过程能耗成本预测技术研究 |
4.1 啤酒企业成本控制 |
4.1.1 啤酒企业酿造成本控制流程 |
4.1.2 啤酒企业能耗成本控制业务流程 |
4.2 神经网络 |
4.3 遗传算法 |
4.4 基于自适应遗传神经网络预测技术 |
4.4.1 遗传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4.4.2 改进遗传算法部分设计 |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数据库设计 |
5.1.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
5.1.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5.1.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5.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5.3 类图设计 |
5.4 部分功能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9)基于PLC的啤酒生产过程控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啤酒生产过程简介 |
1.1.1 国内啤酒生产技术水平现状 |
1.1.2 国内啤酒生产的控制水平 |
1.2 啤酒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作用与意义 |
1.2.1 自动控制在啤酒生产中的作用 |
1.2.2 啤酒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意义 |
1.2.3 国内啤酒生产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被控对象一般特性的描述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啤酒生产过程工艺简介 |
2.1 啤酒生产工艺简介 |
2.1.1 原料制备 |
2.1.2 糖化过程 |
2.1.3 发酵过程 |
2.2 其它 |
第三章 PLC 在啤酒生产麦芽烘干过程中的应用 |
3.1 麦芽烘干工艺流程 |
3.2 麦芽烘干机PLC 控制系统设计 |
3.2.1 系统硬件设计 |
3.2.2 系统软件设计 |
3.3 系统特点 |
第四章 啤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 |
4.1 啤酒发酵过程分析 |
4.1.1 啤酒发酵过程 |
4.1.2 罐体冷却带的分布和测温点的设置 |
4.1.3 啤酒发酵具体过程 |
4.1.4 发酵过程温度控制面临的困难 |
4.1.5 发酵过程温度曲线 |
4.2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及设计 |
4.2.1 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
4.2.2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 |
4.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3.1 控制主程序 |
4.3.2 下位机软件 |
4.3.3 上位机软件 |
4.4 控制算法 |
4.4.1 M-PID 的基本控制思想 |
4.4.2 发酵罐温度控制对象的模型 |
4.4.3 M-PID 控制在发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的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啤酒企业清洁生产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清洁生产发展 |
1.1.1 国外清洁生产发展 |
1.1.2 国内清洁生产发展 |
1.2 啤酒企业清洁生产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 |
1.3 清洁生产概念、内涵、目标、工具 |
1.3.1 清洁生产的概念 |
1.3.2 清洁生产的内容 |
1.3.3 清洁生产的目标 |
1.3.4 实现清洁生产的工具—清洁生产审核 |
2 中国啤酒企业清洁生产概况 |
2.1 中国啤酒企业概况 |
2.2 啤酒企业生产概况 |
2.3 啤酒企业主要环境问题 |
2.4 啤酒企业清洁生产潜力 |
2.5 啤酒企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5.1 啤酒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积极性不高 |
2.5.2 部分企业清洁生产方案获得方法有限 |
2.5.3 啤酒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持续性差 |
3 啤酒生产节能方案研究 |
3.1 啤酒生产能耗分析 |
3.1.1 啤酒生产能耗环节 |
3.1.2 啤酒生产能耗水平比较 |
3.1.3 我国啤酒生产的能耗高原因 |
3.2 啤酒生产节能方案研究 |
3.2.1 啤酒生产实施的主要节能措施 |
3.2.2 啤酒生产节能方案的进一步研究 |
4 啤酒生产节水减污方案研究 |
4.1 啤酒生产水耗分析 |
4.1.1 啤酒生产耗水环节 |
4.1.2 啤酒生产耗水水平比较 |
4.1.3 我国啤酒生产的水耗高原因 |
4.2 啤酒生产节水减污方案研究 |
4.2.1 啤酒生产实施的主要节水减污措施 |
4.2.2 啤酒生产节水减污方案的进一步研究 |
5 啤酒企业清洁生产案例研究 |
5.1 筹划与组织 |
5.1.1 组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小组 |
5.1.2 宣传和教育 |
5.2 预评估 |
5.2.1 企业现存问题 |
5.2.2 生产过程中主要废物的排放情况 |
5.2.3 确定审核重点 |
5.2.4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
5.3 评估 |
5.3.1 审核重点概况 |
5.3.2 输入、输出物流的测定 |
5.3.3 输入、输出数据汇总 |
5.3.4 物料平衡和水平衡 |
5.3.5 废物产生的原因分析 |
5.4 方案的汇总 |
5.5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绩效 |
5.5.1 公司效益汇总 |
5.5.2 单位产品指标对比 |
5.6 保障啤酒企业成功开展清洁生产的几项措施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万吨啤酒厂麦汁冷却工段改造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啤酒污染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异α-酸抗性机制研究[D]. 郑飞云. 江南大学, 2020(01)
- [2]啤酒厂高温废热在其制冷系统中的节能应用研究[D]. 张磊.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6(05)
- [3]年产100000吨青稞啤酒工程设计[D]. 周韶华. 齐鲁工业大学, 2015(02)
- [4]啤酒企业节能改造发展低碳经济[J]. 申文波,孟艳丽,李克平,马庆斌. 酿酒, 2012(01)
- [5]利用啤酒废弃物为原料进行Bt液态发酵的研究[D]. 吴丽云.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9)
- [6]啤酒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狄俊亮. 浙江大学, 2011(07)
- [7]啤酒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工艺参数及关键控制系统的研究[D]. 胡震.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8]啤酒酿造过程信息集成与信息优化管理技术研究[D]. 任平平. 浙江大学, 2010(08)
- [9]基于PLC的啤酒生产过程控制研究与实现[D]. 曹吉花.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0)
- [10]啤酒企业清洁生产实践研究[D]. 程汉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5)
标签:啤酒设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