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在民间按摩穴位的搜集及整理(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甘文平[2](2021)在《《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妇人大全良方》中药物外治法的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归纳《妇人大全良方》中外治方药的用药特点,深入探讨其药物外治法的学术思想和成就,使其诊疗经验和理论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深入阅读原着,全面搜集原着中关于药物外治法的相关条文,对其中的方药进行整理。利用Excel 2016表格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方剂中的药物频次、高频药物分类、性味归经、常用组合、药物剂型、给药方式、适应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并使用文献计量研究和文献内容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妇人大全良方》药物外治法的用药特点、外治思想和学术成就。并将其内容与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比较,以更加清晰地梳理《妇人大全良方》对历代医家的继承关系和对后世医家的影响。结果:在与药物外治法相关的140个条文中,共有外治方138首,方剂组成简单,以单方、小方为主。总用药频次为353次,涉及药物180味,各药物使用频次均较低。使用频次在3次以上的药物有34味占18.89%;使用频次为2次的药物32种,占17.78%;使用频次为1次的药物有114种,占63.33%。在性味归经方面,药性以温性和寒性为主,五味以辛味为主,苦味、甘味次之,归经以脾经、肝经、胃经为主。再进一步分析,得到9个常用组合,分别为雄黄-藜芦、朱砂-雄黄、川芎-当归、朱砂-藜芦、细辛-皂荚、雄黄-白矾、吴茱萸-花椒、吴茱萸-蛇床子、朱砂-雄黄-藜芦。全书共涉及散剂、汤剂、栓剂、糊剂、膏剂等十余种外治剂型,主要的给药方式为经官窍给药、经皮肤给药和经穴位给药,灵活运用多种基质及辅助器具。其适应症远超出妇产科学的范畴,还涉及到了内、外、五官科等内容。将《妇人大全良方》中的外治法内容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理瀹骈文》对比,在理法方药上存在前后继承关系。结论:陈氏广泛搜集历代医疗着作,并结合自家数代人的行医经验,整理并保存了大量南宋之前的外治方药及文献理论。陈氏继承了前人外治法的基本思想及部分方药,同时又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影响。其外治方药及外治思想可为中医外治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值得深入研究。
李丹萍[3](2021)在《针灸学教材刺法研究 ——以《针灸学》统编教材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针灸学》统编教材是我国针灸教育中影响最大的规划教材,它建立了系统的“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的理论框架结构,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针灸学科知识体系。刺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经络腧穴”和“针灸治疗”的重要桥梁之一,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是一项注重实践运用的技术。通过检索“针灸”、“教育”、“教材”、“教学”、“刺法”和“知识体系”等关键词,发现近年来学界对针灸教育多有关注,文献研究纵贯古今,内容或多或少地谈到了刺法,但是全面深入地研究针灸学教材中刺法部分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影响的成果尚缺。本文旨在探讨《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部分理论和应用的特点,通过对统编教材以前的不同时期的针灸学教材中刺法部分的理论框架、应用特点和知识内容等的考察,重点分析《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部分的层级结构、刺法定义和刺法种类的改变,结合统编分化教材《刺法灸法学》和对外交流针灸学教材刺法部分的比较,探讨教材中刺法部分的理论与应用特点。本研究首先回顾《针灸学》统编教材以前的针灸学教材,包括古代针灸学教材、民国时期针灸学教材和20世纪50年代的针灸学教材。由于三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差异较大,对针灸学教材的规定也不一致,特别是从古代正式有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到民国时期,历时弥久,医籍繁多,民国时期运用于学校教学的针灸医籍通过筛选亦有二十余种,20世纪50年代虽然仅有十年,但由于尚未有全国统一的针灸学教材,故而各地不同的教材版本数量也不在少数。因此,本文的第一章分别确定三个时期的教材,古代针灸学教材有《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医宗金鉴》等;民国时期一共确定21部针灸学教材,以东方针灸学社出版的《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灸治学》和澄江学派编写的教材为主;20世纪50年代共搜集到10部针灸学教材,前期以《新针灸学》为要,后期则是1957年版《针灸学》为主。其次介绍国家规划的统编教材,包括《针灸学》教材和分化教材《刺法灸法学》(或《针法灸法学》),以及对外交流的针灸学教材。第二章对统编教材以前不同时期的针灸学教材中的刺法部分进行梳理,从教材编写的背景出发,分析刺法的知识框架、概念定义和内容特点。古代针灸学教材中,《内经》奠定了刺法的基本理论;《难经》重视针刺手法;《甲乙经》进一步构建了针灸学科的知识体系,明确了针治部位;《圣济总录》在元代作为针科的考试用书;《医宗金鉴》是清朝的官定教材,书中的《刺法心法要诀》是为刺法专篇。民国时期,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理念相继传入我国,刺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吸收了西方医学和汉译日本医籍的精粹,针灸学教材重视针刺的操作技术,以毫针为要,重视腧穴解剖,发扬各具特色的针刺手法。20世纪50年代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新针灸学》延续民国的科学风潮,试以新的针灸知识体系踏上“科学针灸”的道路,刺法也在民国针灸学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针灸取得疗效的原理;后期则是顺应“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对针灸刺法的理论与应用重新转向传统,以纯粹的中医理论体系解释针灸刺法。第三章重在研究历版《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部分的内容,梳理教材中刺法的层级结构、刺法的概念定义和刺法种类的变化,探讨当代刺法理论与应用的特点。从层次结构看毫针刺法占据了刺法部分的主流地位;刺法定义的表述体现了针治工具从单一到多元,针治部位不再局限于腧穴的理论特点;刺法种类在教材的发展进程中整体上呈现不断丰富的趋势,不过也有部分刺法退出了教材的刺法知识体系。第四章分析比较统编分化教材《刺法灸法学》中的刺法部分与《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部分的异同。从知识框架看,关于总论部分和毫针刺法的层级结构几乎一致,此外,层级设置上更加重视手法的理论阐释和实践的技术考核。刺法定义的变化与刺法的种类相互影响,不同针具种类的丰富,结合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光、电、磁等刺激的方式结合传统针刺理论形成新疗法广泛运用于临床。相较而言,《刺法灸法学》(或《针法灸法学》)是《针灸学》刺法部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第五章论述针灸学教材对外交流中刺法的发展,并联系《针灸学》统编教材中的刺法理论体系作比较。对外交流的针灸学教材中刺法部分的内容主要摘自《针灸学》统编教材,包括毫针刺法和其他临床常用的刺法,如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等,通过梳理发现对外交流的针灸学教材的刺法知识体系主要化裁于《针灸学》统编教材。不同时期的针灸学教材中刺法部分对现代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的理论知识框架时有一定的参考和价值。综合对古代、民国、20世纪50年代的针灸学教材,现代统编教材《针灸学》和《刺法灸法学》教材,以及对外交流的针灸学教材中刺法部分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研究《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部分的规范性、系统性,继而探讨针灸学教材中刺法的理论与应用特点。
林冠文(LIM GOON MONTH)[4](2020)在《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古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临床医者运用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手法及选穴处方层出不穷,辨证与治疗思路各异,由此欲知古人的诊治思路,对古人的经验进行梳理并总结,除了丰富小儿推拿领域的古文献研究内容,也为现今医者提供更有依据性的参考。方法:检索43部古籍,选取小儿发热的中医理论论述、诊断方法(尤其望诊)、推拿治疗发热的特定穴、操作手法及其应用规律进行搜集和研究,统计、分类、归纳、总结并讨论古人运用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诊治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1)理论:小儿发热的病因、病机及辨证离不开阴阳、五脏、伤寒病及温病,而推拿治疗除与四者相互连系,更与经络学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2)诊断:四诊之中,小儿之疾更多侧重于望诊,尤其望神及望面色。望诊中红赤色为发热主色,神态烦躁,闻诊以气粗、狂声高喊为主,而切诊以脉数多见。(3)治法:本篇于小儿推拿手法及穴法中提炼出治法。治疗小儿发热分汗法、清法、泻法、补法及和法,其中清法出现频率最高。汗法常用穴有内劳宫、二扇门、三关等;清法常用天河水、水底捞明月及六腑;泻热通便常用六腑及大肠,清热利尿则多用肾经、膀胱;补法以凤凰单展翅为主;和法可见外劳宫及分手阴阳的操作。操作手法点状穴以掐法为主,揉法次之;线状及面状穴以推法及运法为主。(4)诊治思路:汗法以行气透邪、宣通升散为主要机制,可解表里热;清法可清表里虚实之热,为小儿退热主要治法;泻法用于食积伴随二便不调之热证,非所有里实热证都可泻下;治疗虚热可清补兼施;和法为治疗诸疾的中心思想,退热以“和”为主要机理;推崇推拿为主,且多法并用。结论:五种治法皆以人为本,通过平衡脏腑、调和阴阳气血,达到祛邪的作用,通过手法标本同治,扶正且开启祛邪之通路。整合小儿发热理论及推拿治疗发热的内容使整体框架更加清晰,对于今人解读、实践及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维加[5](2020)在《古典文献中柔性推拿手法的整理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归纳总结古典文献中关于柔性推拿手法材料与方法:中医推拿由来已久,被学者赞之为“元老医术”[1]。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是由摩挲、按矫、按摩逐渐推拿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是名词的变化,而且包含了数千年来从事按摩医学的医生不断总结、创新和发展的结果。推拿医学是中国古代治疗伤病的一种方法,是目前中医的一个组成部分。按摩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术和力量,以刺激某些特定部位,达到恢复或提高人体活力,促进疾病恢复的一种方法。推拿是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的一种中医疗法[2-3]。由于中医推拿手法方法简便,且无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因此几千年来在中国不断的得到发展完善,现已广泛发扬至世界各地,因此,中国采用按摩法治疗疾病已受到世界的重视。中国的中医学理论源远流长,推拿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而中国的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对于柔性推拿的记录众多[4]。中医有阴阳的定义,手法也分阴阳,柔性手法属阴。定义为:1缓慢的2轻柔的3静态的这样的手法为柔性手法中医推拿在本质上属于自然科学内容,虽然不及西方医学具有严谨的科学理论系统,但推拿按摩在中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历经历史选择与实践,发展至今已拥有较为完善的柔性推拿系统,其手法、穴位选择等均有复杂的选择方向,而相较于其他中医学科,推拿按摩还具有更加理想的实用效果,因此更加适合与现代医学进行结合,从而提升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虽然近年来中医研究的深入与社会对中医的重视程度提升,通过深入挖掘柔性推拿的历史发展轨迹,深入探析古典文献中关于柔性推拿的研究信息,相信历史上隐藏的中医推拿的宝贵经验将被重新解读[5]。结合中国的中医药古典,针对柔性推拿手法进行统一的整理分析,本课题以《黄帝内经》、《伤寒》、《千金要方》等古文医学典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柔性推拿手法的起源与发展,并搜集大量中医药古籍资料信息,对柔性推拿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结论:柔性推拿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源于殷商时期,发展于汉唐时期,并在宋元明后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伤寒》、《千金要方》等古文医学典籍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与讨论;同时民间存在大量的医学名作与散落各地的抄本,其均能见证柔性推拿的发展历程;因此,本次研究结合中国的中医药文献,针对柔性推拿手法进行统一的整理分析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柔性手法是古典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柔筋正骨的功效过去手法分类时,没有重视把手法分为刚性和柔性的区分,我的研究补充和完善了手法的分类方法
刘立安[6](2020)在《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宋以前的灸疗学术传承和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并就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若干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灸疗学术史的考证、分析是中医针灸学科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其学术渊源可上溯先秦。本文研究目的是以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对先秦至宋代的灸疗学术进行纵向的考证、分析,并形成总结,以全面地梳理这段时期灸疗学术成果,并揭示其背后的学术发展轨迹。探寻在该段历史时期内灸疗学术沿革的内在规律,初探学术发展背后的社会动因,填补灸疗专科学术沿革研究的空白。本研究进一步借学术史研究中所见学术发展与社会、文化推进的联系性,结合社科领域为主的多学科对照,从横向上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与拓展,探究其学理的贯通、旁通、变通规律,拟为以后的灸疗学术挖掘、学理研究提供新视角性的借鉴和启示。研究方法:本义主要通过全面搜集、梳理宋以前灸疗文献、史料,结合典型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灸疗学术传承、发展的研究及若干学术论点的挖掘。典型分析方法乃于研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学术人物及其成果和相关着作文献,后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其学术特点、利弊得失与学术规律。理论分析方法是通过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其通过在思想上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特征、属性、关系等,再从本质上加以界定和确立,进而通过分析、综合,把握其规律性。综合研究方法即在大量占有学术传承、发展史料基础上,通过纵向、横向、多维度的分析、综合、比较,以呈现学术发展的成果,揭示其特征、利弊和规律。研究结果:依据宋及以前灸疗学术传承、发展客观事实与规律,本文将该段时期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划为五个历史分期:(1)自三代之前至《灵枢》、《素问》成书前,为灸疗学术的萌芽阶段。该阶段,可见一些与灸疗相关的出土物,有关灸疗的记载散见于儒、道等诸子作品中,《马王堆帛书》中见载经脉的雏形,但并未见成熟的灸疗指导理论体系;(2)自《黄帝内经》成书至晋皇甫谧写成《针灸甲乙经》时期,是灸疗学术体系初建阶段。在该阶段,古人总结了此前的中医及灸疗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在详述人体的经络腧穴基础上,《内经》、《针灸甲乙经》等文献全面论述了灸疗适合地域、从业适合人员、适用情况判断、施灸原则、灸疗补泻、穴位灸禁及与他法联合应用等灸疗基础理论,至此灸疗学术基础理论体系初步建立;(3)自晋代葛洪着《肘后备急方》到唐初甄权、张文仲等医家论灸,是灸疗学术的发展丰富阶段。在该阶段,灸疗急救思想及急症施灸发展迅速,外科、伤科、痈疽之灸方均丰。灸法上也大有丰富,首开隔物灸先河。灸疗临床见经外奇穴的选用;(4)自唐孙思邈着《备急千金方》到北宋政府编就《圣济总录》,可以称之为灸疗学术的繁盛阶段。该阶段,王焘等不少医家“重灸思想”鲜明。灸疗学术在魏晋南北朝丰富基础上,出现第二次总结。该时对于腧穴、灸材、艾炷形制、灸法、灸量、施术、灸疮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定,明确提出了灸例、腧穴标准、疗程等内容,灸方也极大丰富。在大总结基础上,可见灸疗思想及方法的进一步发展;(5)自《灸膏肓俞穴法》、《西方子明堂灸经》等民间灸疗专书出现延续到宋代以后,为灸疗学术争鸣与门派初现阶段,本阶段民间灸疗专着多方出现,在灸疗学术探讨上不再追求全面,而多针对灸疗学术体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医家各有所主张,各有所长,各有灸疗学术所挖掘的点,初步可见学术分门别派之端倪。在对宋以前灸疗学术演变进行纵向历史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灸疗在各个阶段的学术特征、沿袭创新、利弊得失,并阐述了灸疗学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本文剖析出宋以前灸疗的学术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大体上有相合性,这也折射出学术发展背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经济基础性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又决定着上层建筑,故可进一步窥见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的联接。综合可见,中医药体系中的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社会的发展有紧密关联。启示我们在当下,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发展灸疗学术有其必要性,据此笔者提出了后续灸疗学术发展选题的建议。一者,对于当前“老龄化”社会将至,灸疗学术探索在老年病领域或大有可为:再者,在当前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下,社会医学倡议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上,提倡并重视疾病预防,故对保健灸疗的研究也是可取的方向;三者,在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中,艾灸发挥了防疫作用,面对复杂且日益全球化的疫病流行趋势,灸疗防控传染病研究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方向。这也表明,对于传统灸疗学术的挖掘,回归和联系传统文化并进行多学科互参式的研究是可取方式之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综合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的全景式梳理与总结,抓取了灸疗学术体系发展的整体视角,进而回溯针灸及中医整体学术理论体系,以多学科对照、贯通思路,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了横向挖掘与拓展,对于“艾”的本义与阴阳的联系、“腧穴取穴法”的系统性、“奇经八脉”理论、灸疗手法、“古音六字诀”音韵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为后续灸疗学术理论研究乃至针灸和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史的纵向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结合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得到以下四点结论:(1)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五期;(2)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与社会更替历史进程有相合性,且宋以前灸疗学术演进背后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动因;(3)宋以前灸疗学术的沿革对于今后灸疗学术研究的选题有所启示;(4)在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多学科对照、贯通探索是可取途径之一。
谢双峥[7](2020)在《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文中指出四时养生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内容,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四时养生历史悠久,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方法,而且有着系统的思想理论,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传统养生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关四时养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对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及其文献的系统研究,仍属阙如。有鉴于此,本课题从文献调查入手,充分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历史学、诠释学等研究方法,对四时养生的历史与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各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点,全面收集存世的四时养生文献,进行合理分类,并对文献载录的四时养生的内容方法作出简要归纳,以便为深入开展四时养生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奠定一个初步基础。本论文即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大体分为历史发展与文献研究两大部分,共十五章。具体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四时养生的内涵研究。在简要辨析四时概念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作出了具体界说,认为四时养生就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及脏腑气血特点,合理安排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生活劳作等行为活动,并采取积极的调摄养护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乃至延年益寿的目的。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初始和奠基阶段。上古时期,中华先民就有了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和早期经验积累。夏商周时期,通过天象观察和物候认识,以《尧典》、《夏小正》、《礼记·月令》为标志,表明对四时变化的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四时养生均有理论阐述,尤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代表,初步奠定了四时养生的基础。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确立阶段。以《黄帝内经》为标志,构建起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包括四时养生的思想基础、宗旨目的、原则纲要和内容大法。第四章,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丰富充实阶段。无论是医家、养生家,还是早期道教学者,均是在《内经》四时养生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充实和完善。第五章,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突破创新时期,提出了四气摄生、摄生月令、养生月览、四时养老、四时导引、四时饮食、四时宜忌、四时用药等一系列命题,四时养生有着专门化的逻辑发展趋向,并形成了专门的着作文献。第六章,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四时养生呈现全面繁荣兴盛的景象,表现为着作众多、月令扩充、方法类聚、程式精致、世俗流行,四时养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七章至第十四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第七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在介绍古代四时养生文献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对古代四时养生文献进行了简明分类,包括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令养生、时辰养生、运气养生、养生宜忌共七大类。从第八章起,即按照七大类的每类一章,逐章对每类文献的一般情况进行概括性阐述,并对每类的重点文献进行了专门介绍。第十五章,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根据前述七类四时养生文献所载养生方法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等九个方面。每个方面均列举了代表性的方法或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研究形成以下结论:一、四时养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要素为:春夏秋冬四时有其阴阳变化的规律,有时会出现反常;人体各有特点,对四时变化的适应各有不同;四时养生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行为和采取必要的调护方法;四时养生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二、四时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肇始于先秦,确立于汉代,《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晋唐时期有所充实完善,宋元时期获得创新性突破,明清时期更为繁荣兴盛。三、四时养生文献中众多,从载体上来说可分成单篇、散在或专着三类。按照内容,可分为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宜忌养生、运气养生共七大类。四、四时养生的内容宏富,方法繁多,根据文献载录,可以分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九个方面。
蒿杰[8](2020)在《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文中指出“生生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高地位的重要哲学概念之一,人口数量、儿童健康也是历朝历代普遍重视的社会问题,“小儿医”由此应运而生。然“小儿科”素有“哑科”之称,这对儿科疾病的诊治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在古代中医理论背景下,在长期社会医疗实践中,中医儿科有其独特鲜明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宋以前这段时期,是中医儿科实现从无到有的关键时期,为后世儿科的丰富与成熟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宋以前散落在各古籍文献中关于中医儿科内容的记述,以时间顺序为轴,用历史的眼光纵向明晰宋以前中医儿科的演进轨迹,又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等多个角度,横向梳理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与成就。通过一线多点相结合的方式,从现有文献着录中挖掘宝贵资源,大致还原中医儿科从萌芽到确立的历史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宋以前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情况,以期古为今用,文献助益临床。先秦时期在甲骨文“疾”字六形中,便有了关于儿科疾病“疾子”的记录;《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出现了“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是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被称为“医书之祖”的《黄帝内经》中,已有对儿科理论的阐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入咸阳为小儿医;成书于隋唐时期的敦煌出土古医籍中,多处均涉及儿科疾病;大致成书于汉唐不着撰人的《颅囟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着;唐代大医孙思邈更是有“先妇人小儿”为“崇本之意”的论述。可见针对小儿群体的医疗活动逐渐受到重视,中医儿科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宋以前对小儿生理认识方面,其一,划定了小儿的年龄分界,将16~18岁以下认定为小儿;其二,总结出从怀胎时期到小儿出生后全过程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何时爬、坐、立、走、咳笑、学语、应人等时间节点都给出详细论述,且认识到男女生长周期不同步,女孩要早于男孩的客观现象,并给出中医理论的阐释;其三,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在脏腑娇弱、形气未充的同时,又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四,认识到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周期性发热,并伴随一些特殊症状。医家认为一般情况若小儿并无痛苦,则无需治疗,并提出了变蒸学说来解释这一现象,指出变蒸为小儿长养气血。宋以前对小儿病理认识方面,其一,发现小儿虽然具有易于患病、传变迅速的特点,但如果治疗及时又具有易趋康复的特点,这为小儿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指导思想;其二,指出小儿的发病原因,总体与大人相类似,不外乎外感、内伤与其他因素。但由于具有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尤其在外感、乳食、惊吓这三个方面,为小儿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三,这一时期胎毒学说的提出,丰富了对小儿病因的认识,对某些特殊病症给出病因病机的阐述。对小儿病理的清晰认识,于小儿日常养护与疾病治疗意义重大。宋以前对小儿诊断认识方面,总体上也采取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式。但在具体诊法时,因小儿心智未全,问诊多依据其监护人;因小儿发育未完,脉诊与成人相比,脉位较短、至数较快,约78至为平脉,故而望诊在小儿诊断中尤其重要。此外还根据小儿皮肤娇嫩的特点,发展出小儿指纹诊法,对3岁以下小儿的诊断意义重大。然而在宋以前这一阶段,小儿指纹诊法还处于开始形成的初期,虽出现了相关论述,但尚不完善。宋以前对小儿治疗认识方面,治疗用药总体依照成人。然因小儿具有形气未充、脏腑娇嫩的生理特点,以及既易于传变又易于康复的病理特点,在对小儿疾病的治疗时,既需要细致审慎不可妄用针灸吐下,又需要及时施治,防止传变为危急重证,该下则当下,病能速愈。又因小儿服药依从性差,种类丰富、操作灵活的药物外治法为其治疗方法中的一大亮点,且小儿肌肤娇嫩,易于从皮肤吸收药物,外部用药是一有效治疗途径。此外对针灸疗法、简易外科手术以及病后调护亦均有涉及。宋以前对小儿疾病认识方面,本文从四大证、常见病与其他疾病三个分类,详述小儿多种具体疾病。此时还未形成后世统称的“儿科四大证”,且鉴别诊断相对不甚明确,但对麻、痘、惊、疳四种小儿危重疾病均有一定认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与治疗均有阐述。又因小儿常因外感与乳食所伤,择感冒、发烧、积滞三种小儿常见疾病详以述之。另有小儿夜啼、颅囟异常与五迟三种小儿杂证,历代医家多有提及,故于文中单列。总体而言,宋以前这一时期是中医儿科形成的奠基阶段,初步搭建起中医儿科的基本学术框架,创造了中医儿科学的良好开端,为后世儿科的逐步丰富与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小兰[9](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袁莉蓉[10](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二、散在民间按摩穴位的搜集及整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散在民间按摩穴位的搜集及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主要研究内容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中药名称的规范化处理 |
1.4 建立数据库与数据统计 |
2 外治方药的统计结果 |
2.1 全书外治方药概况 |
2.2 全书外治药物使用情况 |
2.3 外治方药的剂型 |
2.4 外治方药的给药方式 |
2.5 外治方药的其他情况 |
3 讨论 |
3.1 用药特点 |
3.2 外治法思想 |
3.3 学术成就 |
3.4 与历代药物外治法的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妇人大全良方》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3)针灸学教材刺法研究 ——以《针灸学》统编教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前言 |
2. 文献回顾 |
2.1 刺法的研究现状 |
2.2 针灸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方法和流程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流程 |
5. 研究意义 |
5.1 理论意义 |
5.2 现实意义 |
第一章 针灸学教材的介绍 |
1. 统编教材以前的针灸学教材 |
1.1 古代针灸学教材 |
1.2 民国时期的针灸学教材 |
1.3 20世纪50年代的针灸学教材 |
2. 统编《针灸学》与分化教材 |
2.1 《针灸学》统编教材 |
2.2 针灸学统编分化教材 |
3. 对外交流针灸学教材 |
4.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时期针灸学教材刺法理论的变化 |
1. 古代针灸学教材 |
1.1 《内经》中的刺法 |
1.2 《难经》中的刺法 |
1.3 《针灸甲乙经》中的刺法 |
1.4 《圣济总录》中的刺法 |
1.5 《医经小学》、《医学入门》中的刺法 |
1.6 《类经图翼》、《医宗金鉴》中的刺法 |
1.7 小结 |
2. 民国针灸学教材 |
2.1 教材概述 |
2.2 刺法部分的知识框架 |
2.3 刺法的定义 |
2.4 刺法部分的特点 |
3. 20世纪50年代的针灸学教材 |
3.1 教材概述 |
3.2 刺法部分的知识框架 |
3.3 刺法的定义 |
3.4 刺法部分的特点 |
4. 小结 |
第三章 《针灸学》统编教材中的刺法理论和应用 |
1. 《针灸学》统编教材的知识框架与理论特点 |
1.1 刺法层级结构的变化 |
1.2 毫针主流地位的明确 |
2. 刺法定义的调整 |
2.1 刺法工具从金属针具到不同工具 |
2.2 刺激部位从穴位到身体“一定部位” |
3. 不同种类刺法在教材中的变化 |
3.1 古典刺法的发展 |
3.2 特殊的赤医针疗法和针刺麻醉 |
3.3 结合现代科技的刺法 |
3.4 特定部位的刺法 |
3.5 小结 |
4. 讨论 |
第四章 《刺法灸法学》与《针灸学》统编教材的比较 |
1. 刺法的知识框架与理论特点 |
1.1 刺法层级结构的变化 |
1.2 毫针主流地位的稳固 |
2. 刺法概念的变化 |
3. 教材中刺法种类的变化 |
3.1 特种针具刺法 |
3.2 特定部位刺法 |
3.3 腧穴特种疗法 |
4. 《刺法灸法学》论刺法理论 |
4.1 不同时期的经典医籍论述刺法 |
4.2 刺法的现代研究进展 |
5. 小结 |
第五章 对外交流针灸学教材与《针灸学》统编教材的比较 |
1. 刺法的知识框架和理论特点 |
2. 教材中刺法的定义 |
3. 教材中刺法种类的变化 |
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古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选取原则 |
2. 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概述 |
1. 小儿发热与小儿推拿的关系论述 |
2. 小儿发热的理论论述 |
2.1 小儿发热与阴阳 |
2.2 小儿发热与五脏 |
2.3 小儿发热与伤寒病 |
2.4 小儿发热与温病 |
3. 小儿发热的诊断 |
第二部分: 小儿发热的推拿治法与分型 |
1. 汗法 |
1.1 汗法概述 |
1.2 发汗特定穴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2. 清法 |
2.1 清法概述 |
2.2 退热特定穴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2.3 清脏腑热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2.3.1 清心经热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2.3.2 清退潮热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2.4 胎热 |
2.5 三焦热 |
2.6 惊热 |
2.7 壮热 |
3. 泻法 |
3.1 泻法概述 |
3.2 泻法选穴与分析 |
3.3 温壮热 |
3.4 积热 |
4. 补法 |
4.1 补法概述 |
4.2 补法选穴与分析 |
5. 和法 |
5.1 和法概述 |
5.2 和法选穴与分析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用穴配伍与诊疗思路 |
1.1 汗法以行气透邪、宣通升散为主要机理,可解表里热 |
1.2 清法可清表里虚实之热,与他法并用使邪祛有通路 |
1.3 泻法用于食积伴随二便不调之热证 |
1.4 虚热治法清补兼施 |
1.5 和法为治疗诸疾的中心思想 |
1.6 退热操作手法以掐法为主 |
1.7 推崇推拿为主并多法并用 |
2. 古今推拿手法与选穴差异 |
2.1 推拿手法与思路传承 |
2.2 选穴的异同点 |
3. 儿科与小儿推拿治法差异 |
3.1 补法 |
3.2 解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小儿推拿治疗发热的学术型研究现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古典文献中柔性推拿手法的整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1.中医古典中柔性推拿的概念 |
2.中医古典中对于柔性推拿的研究分析 |
3.中医古典中柔性推拿的发展历程 |
4.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关于推拿按摩的记录与研究 |
实验结果 |
讨论 |
总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中医柔性推拿调治身体健康的临床研究 |
中医柔性推拿调治身体健康作用机理的阐述与研究 |
中医柔性推拿用于调治身体健康具体方法窥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灸疗文献及灸疗学术相关研究综述 |
综述二 灸疗史相关研究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与若干相关学术论点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 灸疗 |
2 学术与学术史 |
3 解构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范围 |
2 研究内容 |
3 研方方法 |
第二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发展考察与纵论 |
第一节 《马王堆帛书》及其前的灸疗学术钩沉 |
1 先秦灸疗学术钩沉 |
2 汉初《马王堆帛书》中灸疗相关论述提取 |
第二节 《内经》、《针灸甲乙经》时代之灸疗基础理论体系形成 |
1 《黄帝内经》对灸疗基础理论体系的总结 |
2 《伤寒杂病论》的灸疗学术发挥与灸证对应 |
3 《针灸甲乙经》对灸疗理论与应用体系细化 |
4 《黄帝虾蟆经忌》论灸疗择时与八木取火 |
5 华佗、曹翕灸论辑考 |
第三节 灸疗急救与灸疗学术体系的丰富 |
1 《肘后备急方》详论灸治急症与隔物施灸 |
2 《小品方》辑佚部分灸疗特点析 |
3 范汪、深师、陶弘景等灸家的灸疗临证 |
第四节 《诸病源候论》至《外台秘要》时期的灸疗学术总结与推进 |
1 《诸病源候论》的背俞施灸与温热病可灸论 |
2 敦煌残卷论灸考 |
3 孙思邈《千金方》对灸疗理论体系的再次总结与发展 |
4 王焘《外台秘要》对唐初以前灸疗学术的汇总 |
5 该时期其他灸家的论述 |
第五节 官方灸疗学术继承和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
1 政府主持编写医籍的灸疗学术传承 |
2 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
3 该时期其他学者对灸疗学术的探讨 |
本章小结: 宋以前灸疗学术沿革纵向整体析 |
第三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若干相关学术论点横向挖掘 |
第一节 象思维的离析、贯通与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 |
1 根于象本义的象思维离析 |
2 象思维与中医文化领域的初步对接 |
3 象思维在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参合古兵学文献的针灸奇经八脉理论考证与解构 |
1 结合古兵学文献的“奇正”整体义训 |
2 奇正思想下奇经八脉理论解构 |
第三节 纵横捭阖理论与若干针灸理论贯通研究 |
1纵横经纬贯通考 |
2 纵横理论与经络气血析 |
3 纵横学说与针灸基本手法逻辑系统性重构 |
第四节 针灸髓海理论考掘与脑户穴应用 |
1 髓海之输范围性考 |
2 从脑主神志与心主神明矛盾到四海与精气神的对应 |
3 由髓海之输范围面到线再到点:督脉与脑户穴 |
4 有关脑户穴应用的古今文献提取与统计 |
5 关于脑户禁刺讨论与骨空体系展望 |
第五节 参考“天人合一”思想的古音六字诀音韵学溯源 |
1 时间上追溯中古音 |
2 地域上转至吴音 |
3 构音时间因素与地域因素的参合 |
4 从天人合一视角对古音六字诀溯源 |
5 天人合一下古音六字诀的续贯通性 |
第六节 腧穴取穴法的考证与应用 |
1 腧穴取穴法理论体系层次划分及其考证 |
2 取穴方法体系应用性修正及初步形成模式 |
本章小结: 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思路探索 |
结语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 |
第一章 四时养生的内涵 |
一、时与四时 |
(一)时 |
(二)四时 |
二、四时养生内涵 |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上古时期 |
(一)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 |
(二)顺时养生的早期经验 |
二、夏商周时期 |
(一)岁时观念的形成 |
(二)物候知识的积累 |
(三)调养理念的产生 |
三、春秋战国时期 |
(一)儒家四时养生思想 |
(二)道家四时养生思想 |
(三)杂家四时养生思想 |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西汉时期 |
(一)西汉早期出土文献论四时养生 |
(二)西汉早期思想家论四时养生 |
(三)《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体系 |
二、东汉时期 |
(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四时养生的贡献 |
(二)《四民月令》论四时养生 |
第四章 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一)张湛《养生要集》四时养生理论 |
(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论四时养生 |
(三)《荆楚岁时记》论四时养生 |
二、隋唐时期 |
(一)《崔禹锡食经》论四时饮食 |
(二)孙思邈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三)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论四时养生 |
(四)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论四时养生 |
(五)王冰《素问六气玄珠密语》论运气养生 |
(六)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论四时养生 |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四气摄生 |
二、摄生月令 |
三、养生月览 |
四、四时养老 |
五、四时导引 |
六、四时饮食 |
七、四时宜忌 |
八、四时药物 |
九、运气养生 |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着作众多 |
二、月令扩充 |
三、方法类聚 |
四、世俗流行 |
五、程式精致 |
六、时辰考究 |
下篇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 |
第七章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 |
一、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一般情况 |
二、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分类 |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 |
(二)四时养生类文献 |
(三)逐月养生类文献 |
(四)节气养生类文献 |
(五)时辰养生类文献 |
(六)宜忌养生类文献 |
(七)运气养生类文献 |
第八章 月令养生类文献 |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夏小正》 |
(二)《吕氏春秋》 |
(三)《四民月令》 |
(四)《月令通考》 |
第九章 四时养生类文献 |
一、四时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灵剑子》 |
(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
(三)《四气摄生图》 |
(四)《混俗颐生录》 |
(五)《养生月录》 |
(六)《摄生消息论》 |
(七)《遵生八笺》 |
第十章 运气养生类文献 |
一、运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
第十一章 逐月养生类文献 |
一、逐月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孙真人摄养论》 |
(二)《养生月览》 |
(三)《摄生月令》 |
(四)《运化玄枢》 |
第十二章 节气养生类文献 |
一、节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保生月录》 |
(二)《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 |
(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第十三章 时辰养生类文献 |
一、时辰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二六功课》 |
第十四章 宜忌养生类文献 |
一、宜忌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四时宜忌》 |
第十五章 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 |
一、精神调摄 |
(一)精神调摄 |
(二)情志调摄 |
二、脏腑调摄 |
(一)四季脏腑调摄 |
(二)逐月脏腑调摄 |
三、起居调摄 |
(一)作息 |
(二)睡眠 |
(三)沐浴 |
(四)晨起 |
(五)服饰 |
(六)居处 |
四、饮食调摄 |
(一)食材选择 |
(二)注意事项 |
五、运动调摄 |
六、服食调摄 |
(一)组方分类 |
(二)剂型分类 |
(三)按时分类 |
七、药物调摄 |
(一)四季药方 |
(二)逐月药方 |
八、疾病预防 |
(一)居处卫生 |
(二)药物预防 |
九、宜忌调摄 |
(一)饮食禁忌 |
(二)起居禁忌 |
(三)房中宜忌 |
(四)行为禁忌 |
结论 |
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宋以前对小儿生理的认识 |
1.1 年龄界定 |
1.2 生理特点 |
1.3 变蒸学说 |
2 宋以前对小儿病理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胎毒学说 |
3 宋以前对小儿诊法的认识 |
3.1 望诊 |
3.2 脉诊 |
3.3 小儿指纹诊法 |
4 宋以前对小儿治疗的认识 |
5 宋以前对儿科四大证的认识 |
5.1 麻 |
5.2 痘 |
5.3 惊 |
5.4 疳 |
6 宋以前对小儿养护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儿”字 |
1.2 儿科 |
1.3 儿科学 |
1.4 儿科史 |
1.5 儿科史观 |
2 宋以前对小儿生理的认识 |
2.1 年龄界定 |
2.2 生长发育 |
2.3 生理特点 |
2.4 变蒸学说 |
3 宋以前对小儿病理的认识 |
3.1 病理特点 |
3.2 病因特点 |
3.3 胎毒学说 |
4 宋以前对小儿诊断的认识 |
4.1 望诊 |
4.2 闻诊 |
4.3 按诊 |
4.4 脉诊 |
4.5 小儿指纹诊法 |
5 宋以前对小儿治疗的认识 |
5.1 用药原则 |
5.2 药物外治法 |
5.3 非药物疗法 |
5.4 病后调护 |
6 宋以前对小儿疾病的认识 |
6.1 小儿疾病的相关文献 |
6.2 儿科四大证 |
6.3 小儿常见疾病 |
6.4 小儿其他疾病 |
7 宋以前对小儿养护的认识 |
7.1 胎养 |
7.2 新生儿养护 |
7.3 日常养护 |
8 宋以前儿科相关医家与医着 |
8.1 医家 |
8.2 医着 |
结语 |
1 宋以前中医儿科学的主要成就 |
1.1 实现独立分科 |
1.2 初建学术体系 |
1.3 完备治疗方法 |
2 宋以前中医儿科学的主要特点 |
2.1 重视小儿 |
2.2 多为杂病 |
2.3 养护详致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专着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
第四节 特殊病种 |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
第一节 蛇叹肿毒 |
一、蛇叹肿毒概述 |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小儿疳积 |
一、小儿疳积概述 |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
四、小儿疳积现状 |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
第三节 肚腹痛 |
一、肚腹痛概述 |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
第四节 心头痛 |
一、心头痛概述 |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头病类 |
2 牙病类 |
3 耳病类 |
4 鼻病类 |
5 眼病类 |
6 咽喉病类 |
7 口病类 |
8 面病类 |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
11 不足 |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
1.1 李梴其人 |
1.2 李梴着作 |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
2.2 手阳明大肠经 |
2.3 足太阳膀胱经 |
2.4 足少阳胆经 |
2.5 手太阴肺经 |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
3.5 崇尚“易精简” |
3.6 重视针灸禁忌 |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
6 讨论 |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原始数据 |
个人简介 |
四、散在民间按摩穴位的搜集及整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D]. 甘文平.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3]针灸学教材刺法研究 ——以《针灸学》统编教材为中心[D]. 李丹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古文献研究[D]. 林冠文(LIM GOON MONTH).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古典文献中柔性推拿手法的整理分析[D]. 维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D]. 刘立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D]. 谢双峥.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D]. 蒿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10]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