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术教师来稿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杨振宇[1](2021)在《当代篆刻话语研究 ——以《中国书法》《书法》杂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雷露[2](2020)在《《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小溪流》创刊于1980年春,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程。以“小小溪流”“大诗人小诗人”等旗帜性栏目展现了办刊特色、铸就了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湖南省内唯一的纯文学少儿期刊。作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少儿刊物,《小溪流》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一直坚持“学习语文的助手,练习写作的向导,课外读物的乐园”的办刊宗旨,刊载精美童话,可读性强,文字充满奇思妙想,插画精心设计,贴近目标读者,与文字完美结合,营造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刊发学生习作,激发其文学想象,提高写作能力。开设“作文辅导”栏目,引导小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刊发名家名作,拓展小朋友课外阅读量,使之在文学阅读中发现生活乐趣。与时俱进,培养优秀少儿作者,定期推出新作,从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内容特色。《小溪流》在时间和风雨的打磨下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少儿文学刊物,亦成为广大少年儿童读者、教师以及家长的良师益友,影响力和美誉度俱佳,是一本地道的学生启蒙文学刊物。基于儿童文学发展大潮、少儿阅读需要以及期刊的地理文化布局的特点等期刊媒介发展背景,《小溪流》经历了筹办创刊、稳定发展和全面改版三个阶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溪流》坚持“内容为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办刊宗旨、与众不同的编辑风格以及独具匠心的栏目设置等内容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团结一批湖南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新秀,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在形式方面,《小溪流》的封面设计极具特点,封面形象具有时代特色、版式编排体现儿童需求、图文搭配彰显视觉魅力,形成个性鲜明的整体风格。较之于省级刊物《少年文艺》(江苏版)和省内少儿刊物《小学生导刊》,《小溪流》贴近湖湘大地,定位明确,注重培养少儿作者,且装帧设计体现目标读者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今面临新的媒介环境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小溪流》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其同质化竞争严重、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少儿读者需求待进一步适应、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够等不能回避的一系列问题,《小溪流》必须把人才作为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努力培养优秀的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原则,贴近少儿读者,拓展读者群体,满足少儿多元化需求;坚持“内容为王”的总原则,打造内容品牌,确保刊物的鲜明特色和内容质量;发掘原创的少儿文学作者,不断为刊物注入新鲜血液;依托出版集团组建社刊群,实现优势资源互补;通过开发电子版期刊,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增强经营意识,突破传统的少儿期刊营销模式,有效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查艳红[3](2020)在《《小孩月报》的文体探索与晚清书面语变革(1875—1881)》文中认为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着力从传教士相关文献的角度来探讨近现代语言文字与文学中的异域资源。这些研究更有利于厘清白话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也有利于加深当前对现代白话文复杂形成过程的认识。传教士报刊文体也成为研究晚清书面语变革的重要对象,综合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多数研究多集中于概览和梳理,对于个案的研究尚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笔者发现《小孩月报》这份创办于19世纪70年代的儿童期刊在晚清中文报刊中率先开启了运用官话作为报刊主要文体的尝试,因此,本论文以《小孩月报》这份杂志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刊物的文体探索以及在晚清以降的书面语变革中所处的位置和意义。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使用的“文体”的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对《小孩月报》在晚清传教士中文报刊文体变革的背景中进行具体定位。第二章分析《小孩月报》的通俗性需求,探讨传教士将书面语贴近通行口语即官话的尝试,呈现该杂志对于官话的运用情况与其文体的过渡特征。首先展现19世纪中后期传教士对官话的讨论和学习的脉络,呈现报刊文体新变的背景;其次,将这份杂志的前两期《小孩月报志异》与第三期作对比,考察官话行文的缘起和初期的面貌。接着考察该杂志刊载的《天路历程摘要》如何对1865年宾为霖官话译本小说《天路历程》进行改写,体现此阶段官话书面语形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分析官话行文的困境与文体杂糅特征的关联。第三章考察传教士“言文一致”的追求如何推动官话的书写向更加书面化的方向推进。首先分析报刊文体中的欧化特征如何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扩大了汉语的表现力。其次,这种欧化特征表现在报刊中的诗歌、寓言等文学作品当中,使得其中的文体呈现出一种迥异于古白话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报刊作品中官话的书面语形态向更加严密、丰富和雅驯的方向发展。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研究内容,并试图在19世纪传教士语言文字事工的背景中讨论这一刊物的影响。一方面,它提供的经验不但在此后的文字事工中为其他传教士所借鉴,而且还为中国近代民族白话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这份刊物对于报刊文体的探索也参与并促进了晚清书面语变革的进程,为现代白话文的塑形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参照。
乔傲龙[4](2019)在《《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文中认为《抗战日报》创刊于“晋西事变”结束之后的1940年9月18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前后历时9年。作为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为中心,分五个部分对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本文所称的文化动员,既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称的以文化为手段所进行的动员,即以文学、艺术、新闻等方式动员民众参与中共领导下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亦包括以文化建设为目的而进行的人才动员,即中共为了发展其领导之下的文化事业,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第一部分追溯了中共的办报传统及其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以及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到“晋西事变”之前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牺盟会、战动总会在晋西北地区的办报活动,论述了这一时期报纸所具有的鲜明的统一战线色彩,并重点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采编队伍的发展。这支采编队伍的人员具有双重角色,他们因动员而加入这支队伍,又通过办报动员了其他广大群众。在文化动员中,他们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从初期以国共对立时期的储备干部及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发展的知识人才为主,到1942年延安知识人才的大量补充,再到抗战胜利之后本土知识分子的崛起,《晋绥日报》(《抗战日报》)办报队伍9年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总体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此种动员不同于其他社会动员的渐进性特征、其对人才培养的依赖,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的接续性要求。第二部分论述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通讯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报纸的通讯工作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文化落后的根据地,只有党的各级政权把办报视为一种“深入的组织工作”,举全党之力并发动群众参与,报纸才能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党性,并成为党对群众进行文化动员的有力武器,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则必须通过完善的通讯网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事实上,在《晋绥日报》(《抗战日报》)9年的发展过程中,报纸质量与通讯工作始终呈现出极强的正向相关。报纸通讯员队伍的逐渐壮大、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提升了文化动员的覆盖面及有效性。第三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三级报网中的地方油印报纸和基层乡村的黑板报,及其与晋绥农村的冬学运动、识字运动、读报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油印报和黑板报作为大报的二级和三级系统,其成败的关键依然在于群众路线是否得到了有力的执行,而冬学、识字、读报等群众运动的开展,不但本身就是文化动员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报纸的文化动员能否得到预期回应的根本性前置要件。第四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在社会动员中的新闻“客里空”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晋绥边区反“客里空”运动中“新闻求实”与“思想土改”两条线索进行了梳理,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证明:工具目的只能通过专业主义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工具主义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以保证新闻真实性与政治正确性之间最低限度的平衡,否则将适得其反。第五部分得出全文结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文化建设是“比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更难的题目”,文化动员应充分估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特征,而人才能否接续、动员能否持久则是文化动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战时的教育条件导致了特定门类人才在供给侧的困难,而受众的接受水平则导致了特定文化产品在需求侧的疲软,由供需关系所导致的失衡结构,是文化动员的决策者和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必须理智面对的现实,因时因地制宜是上策,一味求全可能适得其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动员中成功的群众路线并非线性结构,而是一个棋盘状系统,在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之下,“棋盘效应”使每个运动都与其他所有运动相为支撑,从而形成化合作用;群众路线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路线,文化动员本质上也是利益动员,其功能是通过“利他”而实现的,只有以此认识为前提去组织动员,才能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切中民众的利益诉求,无助甚至有损于民众利益的实现,则动员的意图终将落空;党报是政党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工具,但工具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尊重新闻自身规律为前提,以牺牲新闻真实为代价的工具追求必将适得其反。
王麒钧,韩文华[5](2019)在《科技智造——以国家艺术基金“3D科技写实雕塑人才培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家艺术基金——3D科技写实雕塑人才培养项目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该项目师资力量雄厚,学员基础卓越,资源配置合理。经过两个阶段的学习,强化了学员的数字雕塑创作技法,提升了学员的认识高度与视觉表达能力。并于2018年12月22日下午,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校数字雕塑探索与创新研讨会",全国多所高等艺术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数字雕塑的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动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发展和传承了数字雕塑的魅力,利用雄厚的硬件技术储备、师资优势,增强数字雕塑艺术人才储备,为今后的数字雕塑创作人才培养开辟出新的模式。
赵妍煜[6](2019)在《20世纪90年代《大众电影》“群众影评”现象论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是《大众电影》杂志发展的鼎盛时期。目前学界对于“群众影评”的研究视角大多聚集在这十年,对于“群众影评”继这十年之后的研究极为缺乏。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90年代与80年代“群众影评”的比较,分析90年代“群众影评”的特点,从而探寻其变化的原因。第一章梳理了《大众电影》杂志的发展历程,详细论述了“群众影评”现象以及其在《大众电影》杂志中的具象呈现。《大众电影》杂志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至1966年崭露头角时期、1979年至1990年辉煌时期和1991年至今转变时期。而“群众影评”现象作为《大众电影》杂志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是指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以群众为主体参与者的独特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批评、鉴赏、评论等形式。“群众影评”现象在《大众电影》杂志中的具象呈现方式表现为“读者论坛”“我是观众”等栏目。第二章主要论述90年代“群众影评”在《大众电影》中的栏目特点及其原因,通过与80年代的“群众影评”对比,探寻这一时期特点背后的成因。相比于80年代“群众影评”栏目种类繁多和栏目数量庞大的特点,90年代的“群众影评”呈现出栏目种类单一、栏目数量急剧减少直至消失的特点。而造成90年代栏目特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众文化的兴起、电影的市场化追求以及明星效应。第三章主要论述90年代“群众影评”在《大众电影》中的内容特点及其原因。不同于80年代“群众影评”的内容纷杂,90年代“群众影评”在《大众电影》杂志中所占的版面越来越少,篇数也急剧下降。主旋律影片成为90年代“群众影评”的主要评论内容。造成“群众影评”内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强调主旋律影片和电影娱乐性。第四章在90年代与80年代“群众影评”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了“群众影评”的变化反映的是当代电影泛娱乐化与批评失语的结论。
胡小京[7](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提出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郝斌[8](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提出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徐海潆[9](2018)在《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复苏与勃兴 ——1978-1982年《解放军文艺》研究》文中认为《解放军文艺》是由总政治部筹备创办和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艺刊物”,创刊于1951年6月,作为“文艺性综合刊物”,自创刊起就在军事文化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完善自己无可取代的阵地作用,不仅着重刊登包含各类文体的中短篇文学作品,不断扩充文学创作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注重与时代观念互动、塑造时代新人形象、培养创作新人、读者审美水平提升方面,于不同历史时期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面对文学史上已有定论的历时性研究已有较为完善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实践,而转折时期所产生的变化、引导和创新有时却会被忽略,通过对新时期初期《解放军文艺》整体面貌的研究,可以看出历史衔接阶段我国军事题材文学实践既潜隐的受到之前特殊历史阶段文艺思潮的影响,又在坚守军队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的基础上积极进行题材与形式的创新,这一样貌暗合了当时我国文艺战线的整体形势,也对今天军旅文学的创作和实践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除绪论部分共有五部分,分别探讨了新时期初期《解放军文艺》的刊行语境、办刊理念、编辑特色、文本图景和文化反思。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的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并提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确立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新时期初期《解放军文艺》恢复和发展的历史语境。“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成为时代课题,社会各界投入其中,积极回应,而军队文艺政策的调整,对军事题材文学的创作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之后不久,我国南疆爆发了对越自卫还击战,战争前后大批军内外作家和创作人员深入前线和军营,进行采访和创作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创作,掀起了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新浪潮”。文学艺术界的发展受到文学思潮、创作观念的影响非常大,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之后,文学艺术界开始思考现实主义传统复归的问题,从本质论到真实性原则的确立,再到“文学是人学”命题的广泛接受,经历了创作者、读者、评论者们不断的互动和思考,而“军人是人”、“英雄是人”的创作主题也在这个过程中最终确立,并对新时期的军事题材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章基于新时期初期《解放军文艺》的文本对办刊理念进行了分析。《解放军文艺》的刊行理念主要表现在办刊宗旨、服务意识和军事文艺大众化尝试等几个方面。自创刊之初,《解放军文艺》就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部队的办刊宗旨,塑造符合时代、符合现实、符合部队的新人形象。受到极“左”观念盛行的影响,文学艺术创作在一定时期内失去了“服务”属性,成为政治的附属品,随着新时期初期拨乱反正的逐步推进,《解放军文艺》开始回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军队的路线上来,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来丰富人、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另外,刊物还响应政策和发展的需要,从军事文学艺术创作和接受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大众化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变革时期产生特殊而广泛的影响。第三章是从栏目设置、创作新人培养、读者审美提升和美术设计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新时期初期《解放军文艺》的编辑特色。编辑是刊物的灵魂,新时期初期的《解放军文艺》编辑部不使用狭义的栏目概念来对文章进行分类和编辑,而是从文学创作的本体出发设置刊物板块,使刊物的编辑和设计更加灵活,也通过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来引领读者。对于创作新人的培养是这一时期《解放军文艺》编辑部非常重视的问题,他们通过创作漫笔的设置、征文、评奖等多种方式激励新人创作,同时,也注重通过文学评论、鉴赏文章、读后感等方式提升读者的审美水平,为军事题材文学创作队伍的建设和读者接受能力的提升做出突出的贡献。美术设计是《解放军文艺》自创刊起就非常重视的内容,通过种类丰富的美术作品设计来丰富刊物的内容,给读者最直观的体验,使读者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刊物本身带来的审美体验。第四章分析了新时期初期《解放军文艺》作为文学期刊的文本图景,通过对老一辈革命家艺术形象的塑造、文学创作“出战斗力”的具体实践、新时期军内外生活的创造性、丰富性表达以及对“新长征”、“大转移”的探索与新生,构筑了一幅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的军事题材文学的美好画卷。第五章立足新时期初期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和变化,肯定《解放军文艺》在文体实践、文化反思、题材深化领域的价值,同时也反思其在个别创作艺术深度不足的问题,期待刊物本身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早期教育编辑部[10](2018)在《《早期教育(教育科研)》征稿启事》文中认为《早期教育(教育科研)》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早期教育编辑部编辑出版,现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常年征稿。一、栏目设置主要栏目: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儿童发展、观点论述、教育了望、政策与管理、家庭与社区等。二、征稿内容来稿要反映学前教育科研成果新动态,学前教育理论领域内的探索和创新实践活动,学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
二、美术教师来稿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术教师来稿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2)《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一、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
二、《小溪流》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
一、基本结构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小溪流》的创办与发展 |
第一节 创刊背景 |
一、儿童文学发展大潮 |
二、少儿成长与阅读需要 |
三、少儿文学期刊的地理与文化布局 |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历程 |
一、生机蓬勃的创办时期 |
二、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 |
三、稳定繁荣的改版时期 |
第三章 《小溪流》的内容特色 |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 |
一、办刊宗旨独树一帜 |
二、编辑风格彰显特色 |
三、栏目设置独具匠心 |
第二节 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 |
一、文本选择贴近读者对象 |
二、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湘军 |
第四章 《小溪流》的形式特色 |
第一节 封面形象具有时代气息 |
一、封面文字风格遒劲 |
二、封面图片新颖美观 |
第二节 版式设计体现儿童需求 |
一、目录的设置 |
二、字体的选择 |
三、版面的编排 |
第五章 《小溪流》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
第一节 《小溪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 |
二、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 |
三、少儿读者需求的变化待进一步适应 |
四、与新媒体的融合滞后 |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策略 |
一、培养优秀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 |
三、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凝聚核心竞争力 |
四、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纸媒网络齐头并进 |
五、实施品牌战略突破传统营销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小孩月报》的文体探索与晚清书面语变革(1875—188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晚清传教士中文报刊文体变革中的《小孩月报》 |
第一节 19世纪传教士的中文报刊实践概述 |
第二节 《小孩月报》的编辑理念与“文字传教”的策略性转向 |
第三节 “杂志”定位与文学专栏的设置 |
第二章 报刊文体的通俗性需求:以“官语”“浅文”行文 |
第一节 19世纪中后期传教士的“官话”讨论与报刊文体新变 |
第二节 《小孩月报志异》与官话行文的初貌 |
第三节 《天路历程摘要》连载:对宾为霖官话译本的改写 |
第四节 杂糅文体与官话行文的困境 |
第三章 “言文一致”的追求:官话书面化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一节 欧化特征:新词与新语法结构的创造 |
第二节 赞美诗译本:汉语诗歌的新形式 |
第三节 寓言故事栏目:增强官话书面语的表现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孩月报》目录 |
后记 |
(4)《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阐释 |
四、行文结构及内容 |
五、运用的资料及分析方法 |
六、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从固有人才到本土精英——“意识形态部队”的组建 |
第一节 《抗战日报》创刊之前中共在晋绥的社会动员模式 |
一、报纸是社会动员的制高点 |
二、中共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 |
三、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共领导下的晋西北进步报刊 |
四、“晋西事变”与《抗战日报》的创刊 |
第二节 “固有知识分子”与《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一、“固有知识分子”与国共两党对立时期的中共人才储备 |
二、3:3:3——《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第三节 报纸的地方化努力与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一、《抗战日报》的地方化努力 |
二、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第四节 文化动员的成果——山药蛋派与七七七文艺奖 |
一、山药蛋派与《抗战日报》副刊作者群 |
二、七七七文艺奖与晋绥文艺队伍 |
三、1949 年干部南下对晋绥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全党办报与通讯网络建设 |
第一节 融入中共组织——党报姓党的目标追求 |
一、不带编号的党内文件 |
二、“聋盲软哑”——言说与倾听之间的疏离 |
三、一纸《决定》引领晋绥全党参与办报 |
四、全党办报的生动局面 |
五、书记县长笔下的新闻稿件 |
第二节 链接基层社会——“局域”通讯网络的构建 |
一、各级党委对报纸通讯工作的推动 |
二、通讯队伍的动员 |
三、通讯队伍的组织 |
四、通讯员的培养:刊授、函授、面授 |
五、从农民到优秀通讯员:一个生动的个案 |
六、“逼”和“哄”:一个通讯模范县的成长 |
七、通讯队伍规模、来稿数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 |
八、晋绥根据地通讯网络建设的历史借镜 |
第三章 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黑板报”与读报小组 |
第一节 冬学运动与文化翻身 |
一、从《抗战日报》看晋绥冬学的起伏 |
二、从晋绥冬学看民众文化需求的变动 |
三、冬学运动与群众办报 |
第二节 读报运动与读者的“创造” |
一、通讯网络是读报活动的基本依托 |
二、识字运动是读报发展的有力助推 |
三、“报纸上山”与“报纸下地” |
四、读报运动与文化觉醒 |
五、读报运动的收获 |
第三节 油印报、黑板报与晋绥边区三级报网 |
一、油印报:在黑板报与大众报之间 |
二、民众的舆论机关——黑板报 |
第四章 《晋绥日报》的“客里空”新闻与反“客里空”运动 |
第一节 “客里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
第二节 “客里空”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
一、“意义”的诱惑——从记者谷曼看“客里空”的心理机制 |
二、需求指导下的供给——从“模范村”报道看工具主义生产模式 |
三、私欲对“公器”的觊觎——工具主义的次级衍生 |
第三节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
一、新闻求实——专业主义视野下的反“客里空”运动 |
二、“思想土改”——工具主义层面上的反“客里空”运动 |
第四节 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回响 |
一、土改纠偏与《晋绥日报》停止反“客里空” |
二、毛泽东“谈话”与此后30年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评价 |
三、反“客里空”,一个未了的话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科技智造——以国家艺术基金“3D科技写实雕塑人才培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项目培训制定紧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
二、项目研讨会顺利开展,深度研讨数字化雕塑发展及应用 |
三、专家对项目的高度评价,展望数字雕塑专业的未来 |
四、项目受媒体机构广泛关注,扩大影响力 |
(6)20世纪90年代《大众电影》“群众影评”现象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价值 |
1.2 选题原因 |
1.2.1 《大众电影》杂志的影响力 |
1.2.2 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特殊性 |
1.2.3 90年代大众文化的兴起 |
1.2.4 “群众影评”的衰落与消失 |
1.3 相关研究成果 |
1.3.1 《大众电影》研究 |
1.3.2 “群众影评”研究 |
1.3.3 封面研究 |
1.3.4 其他研究 |
1.3.5 研究成绩与不足之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大众电影》与“群众影评” |
2.1 “新中国第一电影刊物”——《大众电影》 |
2.1.1 崭露头角:1950 年-1966年 |
2.1.2 辉煌时代:1979 年-1990年 |
2.1.3 转变:1991 年至今 |
2.2 “群众影评”与《大众电影》 |
2.2.1 “群众影评”的概念内涵 |
2.2.2 《大众电影》中的“群众影评”栏目例举 |
3 90年代“群众影评”栏目特点及其原因 |
3.1 从群众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变迁 |
3.1.1 “群众影评”成为群众文化的衍生 |
3.1.2 大众文化对“群众影评”现象的消解 |
3.2 市场化追求与明星效应 |
3.2.1 市场化经济下催生文化消费时代到来 |
3.2.2 明星效应初现端倪 |
4 90年代“群众影评”内容特点及其原因 |
4.1 明确主旋律,强调国家意识形态 |
4.2 提倡多样化,强调娱乐性 |
5 泛娱乐化与批评失语 |
5.1 泛娱乐化的表现及其影响 |
5.1.1 “泛娱乐化”的概念及其表现特征 |
5.1.2 电影杂志“泛娱乐化”的影响 |
5.2 当代电影的批评失语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
(三) 《女铎》杂志研究 |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
四、概念的界定 |
(一) 《女铎》 |
(二) 女性角色 |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理论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女铎》杂志 |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
(一) 依托宗教平台 |
(二) 借助上海地势 |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
(一) 主编 |
(二) 撰写人员 |
(三) 读者 |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
(一) 编辑要旨 |
(二) 栏目内容 |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
(一) 布道征文 |
(二) 编读互动 |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
(一) 夫妻关系 |
(二) 亲子关系 |
(三) 婆媳关系 |
(四) 主仆关系 |
(五) 新式社交 |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王琦年表 |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9)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复苏与勃兴 ——1978-1982年《解放军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 |
0.3 研究方法 |
1 历史语境:“广阔的道路 灿烂的前景” |
1.1 社会语境:改革开放的春风与军队文艺政策的调整 |
1.2 南疆战事:军事题材创作的勃兴与军事文学“新浪潮” |
1.3 文学思潮: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归与“英雄是人”主题的挖掘 |
2 办刊理念: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引领全军文艺创作 |
2.1 办刊宗旨:“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部队” |
2.2“三服务”意识的凸显:“人”的发现与军魂的传承 |
2.3 军事文艺大众化:形态多元的文艺实践 |
3 编辑特色:“繁荣部队文艺创作 为提高战斗力服务” |
3.1 栏目意识的弱化与创作文体的多样 |
3.1.1 狭义栏目概念的打破与文学性特征的凸显 |
3.1.2 文体分类为主,设置栏目灵活自由 |
3.2 创作漫笔的设置与创作新人的培养 |
3.2.1 创作漫笔对文学新人的导引 |
3.2.2 多种激励机制对文学新人的培育 |
3.3 文学批评的重视与读者审美的提升 |
3.4 美术设计:时代命题的直观性与艺术性互动 |
4 文本图景:深入生活,“塑造我们时代的英雄” |
4.1 光荣而艰巨:塑造老一辈革命家的艺术形象 |
4.2 隐秘而伟大:文艺创作“要出战斗力” |
4.3 成长与放歌:面向基层、关注连队、鼓舞战士 |
4.4 转变与新生:讴歌新长征、探索大转移 |
5 文化反思:立足改革实践,共筑强军梦想 |
5.1 转折时期《解放军文艺》发展的局限 |
5.1.1 文体驳杂,发展参差不齐 |
5.1.2 视野局限,内容开掘不深 |
5.2 新时期初期军事题材创作勃兴的借鉴意义 |
5.2.1 形象塑造:“军人是人” |
5.2.2 创作实践:弘扬主旋律,提升艺术美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美术教师来稿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篆刻话语研究 ——以《中国书法》《书法》杂志为例[D]. 杨振宇.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雷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小孩月报》的文体探索与晚清书面语变革(1875—1881)[D]. 查艳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D]. 乔傲龙. 山西大学, 2019(02)
- [5]科技智造——以国家艺术基金“3D科技写实雕塑人才培养”为例[J]. 王麒钧,韩文华.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03)
- [6]20世纪90年代《大众电影》“群众影评”现象论析[D]. 赵妍煜.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8]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9]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复苏与勃兴 ——1978-1982年《解放军文艺》研究[D]. 徐海潆. 辽宁大学, 2018(01)
- [10]《早期教育(教育科研)》征稿启事[J]. 早期教育编辑部.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