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才少年——边金阳(论文文献综述)
潘颖[1](2020)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社交媒体的进步和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模式、生活形态和话语机制,中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具备了新的多维特征,也构成了本部论文研究的核心命题。厘清这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儿童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发展规律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文本分析、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文本与生产情境,运用文学、传播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等理论多角度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四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新特点,对比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与传统儿童文学发展的差异性、融合性,研究社会转型、文学转型、媒介转型对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影响,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生产、传播、接受、消费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空间和价值意义。论文基本框架如下:绪论部分在分析研究对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界定论文中与新媒体时代和儿童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第一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该章指出,新媒体改变着儿童文学生产,固有的文化环境和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创作主体泛化、低龄化写作和网络写手异军突起,实现了儿童文学作家群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题材、体裁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界政策及措施的出台促使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品质提升,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原创品牌塑造和国际化走向;文学创作方式的新媒体化、多样化、融合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儿童文学的新媒体化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经典化,儿童文学也呈现出视听先行的新特征及数字化生存的多路径发展。第二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该章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转换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思想结构、认知能力、生存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梳理传播媒介的生态系统和媒介素养,分析儿童文学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以及我们面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变迁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同时,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方式、传播策略及传播特征,分析研究传统儿童文学的出版现状及转型、新媒体化出路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数字多元化传播和经典化走向。第三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接受。该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这一特殊的文学接受主体的接受素质(包括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的分析)和心理能力(生理、心理、文化),梳理儿童接受成长心理轨迹、阅读视野的特点,结合深度访谈的调研,重点分析全民阅读时代背景和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及新变化,分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阅读方式、特征和发展方向,以及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第四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消费。该章将儿童文学放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以文学消费为核心切入,分析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引导及其特征,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经典消逝”、娱乐至上、追逐游戏快感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畅销书和作家富豪排行榜等信息数据比对,分析消费时代文学价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总结儿童文学作品“商业化”“娱乐化”的特征,解析在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童年消逝”的危机与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结论部分全面梳理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消费的多维特征,通过新媒体媒介技术演进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畅想儿童文学的未来,既对儿童文学的娱乐化与商业化表示忧虑,也对新媒体时代的儿童文学发展和前景充满期待。
许梦可[2](2020)在《变革与坚守 ——对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的考察》文中指出《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创办,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时至今日,这一老牌儿童文学杂志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经过五代作家、六百余位作者、近百位编辑的精心打造,早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而名家云集,精品荟萃更是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刊物。这一刊物的发展自然也与社会的整体进程“同呼吸、共命运”。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态发生了诸多变化,文学在市场经济下成为了商品,全球化进程的深化让外国译介作品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读者一时间掌握了前所未有的主权。而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提倡与家长对儿童教育的日益重视,让少儿期刊、尤其是《儿童文学》这样的品牌期刊压力倍增,同时也有了不断增长的生存空间。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刊物如何秉承一直以来的“推出原创作品、培养原创作家”的宗旨坚守,又如何主动适应社会生态背景的变革积极探索与创新,是非常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同时,一本期刊常常是一部文学发展史的缩影,从《儿童文学》世纪之交以来的传承与创新中,我们也能窥得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基于上述背景,论文主要从三部分展开,来探讨《儿童文学》如何在不变中积极探索创新,又如何在变化中坚守文学宗旨。第一章从杂志世纪之交以来的四次改版入手,分析其编辑风格取向,并着重探讨了两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第二章则从《儿童文学》所刊载的作品出发,探寻其题材和体裁的新变化,以及杂志在此方面起到的守护与推动作用;第三章聚焦《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分析杂志培养原创作家的“生产机制”,指出其世纪之交以来不仅秉承前史、力求推出“经典化”的中青年作家,而且开始关注少年作家,进行“养成式”的培养,还分析了《儿童文学》特有的书刊并举的经营模式;结语部分总结了《儿童文学》的编辑风格取向,对此杂志在世纪之交以来的变革与坚守作出整体性评价,并由此探究了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一些发展趋势,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展望。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的研究提供资源,为《儿童文学》杂志的研究提供补充,也能为探寻当前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王春鸣[3](2013)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基于童年和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文中指出本论文从对消费社会媒介技术文明和现代理性的思考出发,分析现代媒介环境中的相关文化症候,呈现其中的童年危机和儿童问题,并由此深入,以“儿童”、“童年”为方法,进行社会观察、分析和批判,对如何建立当代媒介化社会的文化新秩序,提供一种反思性的态度。论文以21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媒介环境作为基本文化语境,将当代儿童的童年文化生活置于文化研究这个具有洞察力的审视之下,呈现“童年”这一繁复芜杂的前台景观,探讨童年生态在“社会作用于儿童”的传媒语境中出现的重重危机,触摸儿童问题产生的后台与文化肌理,深入探究现代传媒环境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社会地建构了现代儿童的样貌和童年的文化空间,从而导致了童年危机。本论文所涉及儿童问题是指特定群体儿童的童年文化生活中呈现出来的负面问题。大多数人将之归咎于技术发展,或归咎于儿童本身,这既是对儿童不公正的认识,也是儿童问题在另一个维度上的凸显。本论文既探究其具体表现,也关心它如何发生,更注重分析其为什么会发生,并思索我们如何应对。其中“儿童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是论文的最大关切,这一关注,将儿童问题引向了更宽泛的领域,表明了本论文研究儿童问题,最终目的还是以此为入口,介入社会观察,来观照成人的问题。在此大的议题统摄下,论文不断进行自我追问:为何将儿童问题放入现代媒介环境并以文化症候考察之?为何“童年消逝”说不能全面而精准地阐释中国当代社会的儿童问题?儿童观作为成人社会看待儿童的立场和态度,为何在论文中具有重要性?这些问题既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也是论文展开的方法和途径。论文以对童年危机和儿童问题的情境化实证考察、对当代儿童童年文化生活的症候式分析与批判、对尼尔波兹曼“童年消逝说”和周作人“儿童本位观”这两个重要理论的使用与辨证作为分析框架和思考逻辑。在绪论中首先完成了童年现实关怀向学理探索的转向,通过相关的文献述评与理论碰撞,呈现了本论文的问题意识,并探索可能有所突破之处。第二章将宏大叙事和批判建构的视角引向了细化的分析,通过情境化的实证研究呈现媒介生活、媒介内容和媒介批评中的儿童问题与儿童现象,以此印象式的勾勒作为后文展开论述的参照。第三章、第四章陈述现代媒介对童年生活的影响如何发生。梳理中西方文化中有关儿童的历史叙事,对中国传媒文化的历史演进分若干阶段展开考察,指出儿童问题正是随着媒介叙事浮出历史地表的;接着把对儿童传媒文化的研究置于童年日常生活展开的具体现场和过程中,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和案例为进路,既对现代媒介环境中的童年话语与儿童文化产品发生机制、叙事框架进行文化分析,又考察媒介环境、文化产品与儿童日常生活如何勾连,尤其是儿童在特定场景中对媒介文化的解读实践,以及这种日常实践所蕴含的意义。第五章通过对媒介环境、消费社会和现代媒介社会的“儿童热”的症候式批判,阐述现代社会对童年和儿童的影响为什么会发生,探索前述童年文本被接受的社会语境。最后将目光转向儿童借现代媒介创造的自我文化,在儿童的媒介文化与媒介形象的反建构中寻找童年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可能。在现代社会,“童年消逝”的提法作为儿童问题的内面之一,一方面表达了对儿童精神生活的忧思,引导我们正视各种儿童问题,一方面也折射出成人社会长久以来对儿童的误读和童年的遮蔽。本论文对当代儿童问题的复杂性进行总结和筛选之后,将其表征为与“童年消逝说”对应的“童年危机”。指出从儿童本位的视角出发,童年不会消逝,但是媒介化的消费社会中童年生态确实出现了危机。面对这样的童年危机,本论文试图通过分析、揭示,建立起一种反思的态度,形成新时代的以儿童为本的认知,不仅要爱护和尊重儿童的天性趣味,更要张扬和;拓展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儿童自己去选择和发展并作用于自身。这种认知是对我们整个传媒环境的反思,也是一种生命的态度。藉由这种态度的建立,被遮蔽的儿童才得以重新发现,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之所以将论证的焦点集中于现代媒介环境中的儿童文化症候现象,首先是因为,当代社会已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现代媒介环境成为当代童年生产和生长的场域,同学校家庭等带有社区性质的环境相比,具有“社会性”的多重媒介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深刻恒远。它既是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空间环境,亦是儿童面临的现实文化语境,“童年消逝说”等媒介批评也从中发端;其次,现代媒介环境作为“整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历史研究范围”,儿童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现象,正是这“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再次,论文涉及的儿童问题,是当代中国儿童在现代传媒环境——这一以成人为主体,以消费主义为主要价值导向的文化生存语境之中的命运问题,自媒介环境学派始,人们就公认为媒介是文化发展的环境。到目前为止,媒介或许还没有改变社会文化中的一切,但它们正从各个维度改变着有关文化的一切,包括童年生活。由传播活动组成的社会文化中,各种新媒介文化产品包括媒介本身都有力参与和营造了童年的公共生活领域。现代媒介环境以及其中透露的文化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国的特殊文化语境和现代性问题等,共同参与着对现代童年的改造。因此各种童年话语与儿童文化现象,自然成为儿童问题的反映。基于此,本论文最大的社会关切,是质疑加载着成人价值观和儿童观念的现代媒介社会如何造成了儿童的问题。这一质疑聚焦于“成人作用于儿童”的媒介文化在童年塑造上的负面,其意义一是探求儿童生长的正能量,二是思索处在文化警醒中的现代社会如何调整看待儿童问题的视角(真正发现儿童,发展儿童)。三是指出现代传媒正在通过异化儿童文化生存场域——童年,对儿童施加影响,通过改变儿童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人类对命运的看法。
史力[4](2012)在《文学欣赏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像、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青少年可通过文学欣赏的直接感觉、理解到产生共鸣,形成一种精神活动和再创造活动,从而实现拓展知识范围、丰富人文素养,强化语感训练、提高语言素养,优化思维结构、发展想象能力,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功能。因此,应当重视青少年对经典文学名着的阅读。本文第一章首先阐释了文学欣赏的基本性质。文学欣赏是以形象和感情为基础的审美活动、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认识活动、是激发想象与联想的再创造性活动、是以“同感”与“共鸣”为特征的心理活动。第二章分析了文学欣赏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文学欣赏塑造青少年完善人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青少年创作水平、推动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念。第三章探讨文学欣赏在培育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的作用。第四章探讨提高青少年阅读能力的途径与方式。第五章通过对“经典名着进校园活动”和“低龄化写作”现象两个案例的具体分析,强调了文学欣赏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造成的深远影响。
李津[5](2012)在《热炒“少年作家”的冷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舟子、韩寒间的质疑从年前一直吵到年尾,直到现在还没有告一段落,事态也愈演愈烈。整个事件仍然是备受关注,我们也从事件中看到了一个潜在的问题——作家年轻化。年龄小就代表社会阅历低?年龄小就不能写出耐人寻味的文字?然而,也有人认为,少年作家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而外界的一味吹捧是一种盲目跟风、素质低下的表现……究竟作家的年轻化代表了什么,是少年作家还是职业写手,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易图强[6](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指出“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着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着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着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着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着,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着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着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着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着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着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职冬娜[7](2009)在《将想象的火种放大成文学的光芒》文中研究表明6岁时,他直接上小学二年级;10岁时,他出版的小说被称为中国的《哈利·波特》;12岁时,他荣获第六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
职冬娜[8](2009)在《边金阳父母的作文经:让想象火种成为文学的光》文中研究说明6岁时,他直接上小学二年级;10岁时,他出版的小说被称为中国的《哈利·波特》;12岁时,他荣获第六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当众多家长为孩子写不好作文而苦恼时,他的父母是如何找到制胜法宝的呢?
王晓英[9](2008)在《电子媒介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电子媒介时代,由电子媒介及其所衍生的图像文化、消费主义、娱乐文化正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权力场域。这一权力场域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控制着人们的意识形态,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和生存方式。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电子媒介文化的渗透,使当今的儿童在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正变成“媒介化的一代”,儿童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乃至出现象尼尔·波兹曼所说的“童年的消逝”问题。那么如何去拯救正在失落的童年?用儿童文学优美纯净、健康向上的话语符号来对抗电子媒介的话语符号,用儿童文学来滋养儿童稚嫩的心灵,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但遗憾的是,我国的儿童文学发展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在电子媒介文化系统中,在文化全球化、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的冲击下,国内原创儿童文学在自己的土地上失去了大胆言说的权利,中国儿童文学正在迷惘和思考中慢慢地摸索前行。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电子媒介时代的总体特征、电子媒介话语霸权对人类思想意识的控制与操纵,以揭示电子媒介及其文化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给儿童健康成长带来的不良影响,以至于造成童年生态的破坏。第二部分首先阐明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提出以儿童文学特有的品格来再现传统意义上的童年。并论述中国儿童文学在当今时代面临的三方面困境:电子媒介文化导致儿童文学读者的流失;消费主义和娱乐化导致作家的迷失与作品的衰落;媒体批评取代文学批评。第三部分针对困境和文化全球化的特点,提出儿童文学发展的四种策略,第一,借助电子媒介放飞儿童文学;第二,发展“类型化写作”与“难度写作”二元走向的儿童文学;第三,加强儿童文学批评,限制并适当利用媒体批评;第四,建立“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的儿童文学。坚信只要全社会携起手来关注儿童,关注儿童文学,我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将不再是想象,而会成为举世瞩目的存在,以服务于我们的儿童、全世界的儿童。
易图强[10](2008)在《对少年儿童写书、出书热的思考》文中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2000年以来,少年儿童写书、出书蔚然成风。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时代为少年儿童纷纷写书、出书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信息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为少年儿童写书、出书创造了最便捷的途径;少年儿童所写的书适应了同龄人的阅读需求;出版社、新闻媒体和商家的炒作对少年儿童写书、出书热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文学而言,少年儿童纷纷写书、出书应视为当代文学获得新生的一种成就;对教育而言,它是教育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出版而言,它是当今出版业繁荣的表现。对编辑出版人员的启示是:编辑出版人员应该把挖掘和培养少年儿童作者提上议事日程,应乐为少年儿童作者作嫁衣,全社会应建立和完善少年儿童作品评价体系。
二、天才少年——边金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才少年——边金阳(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产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一、文学生产与新媒体生产力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新变化 |
一、儿童文学观念的时代嬗变 |
二、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多元化发展 |
三、儿童文学主题模式的拓宽丰富 |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发展 |
一、文学生产的新媒体化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网络化 |
三、视听先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特点 |
四、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数字化生存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 |
一、文学传播与媒介素养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融合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现状及转型 |
一、儿童文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
二、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及策略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策略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畅销书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接受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全民接受阅读 |
一、文学接受理论 |
二、新媒体与全民阅读时代的儿童阅读 |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征分析 |
一、儿童读者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分析 |
二、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 |
第三节 新媒体与儿童文学阅读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消费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 |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
二、新媒体时代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 |
三、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
一、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写作 |
二、儿童文学畅销书与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一、儿童文学的游戏性和游戏精神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变革与坚守 ——对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一)近年来对儿童文学的整体研究 |
(二)对儿童文学期刊的研究 |
(三)对《儿童文学》杂志的研究 |
四、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版本栏目的变迁——文学坚守下的变与不变 |
第一节 审美转型与文学坚守——《儿童文学》的四次改版 |
第二节 传承理念与推陈出新——《儿童文学》“创作擂台赛” |
第三节 编辑引导与读者发声——“三地书”与读者来信 |
第四节 摸索与尝试——纸质期刊的网络延伸 |
第二章 题材体裁的演变:力推原创与守护经典 |
第一节 守护写实类儿童小说 |
一、城市儿童生活的描绘 |
二、留守题材的发掘 |
三、乡土书写的拓展 |
第二节 力推原创中国式童话 |
一、浸润民族传统,回归民族本位的艺术实践 |
二、本土幻想的创造与现代内涵的表达 |
三、叙事方式与叙事体系的全新探索 |
第三节 带动新兴文体:幻想小说与动物小说 |
第三章 作家资源的传承:“少”“成”并重与书刊并举 |
第一节 小荷尖角与中坚力量——“养成系”与“经典化”的作家培养模式 |
第二节 少年初长成——少年作家与刊物的互相成就 |
第三节 原创·经典·畅销:——《儿童文学》的书刊并举之路 |
结语 |
附录 A 《儿童文学》部分作者文章统计(1997-2015) |
附录 B 《儿童文学》原创系列图书(2001-2019)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文章 |
三、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基于童年和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童年关怀及问题意识(绪论) |
第一节 从现实关怀到学理探索 |
1、 遭遇“数字儿童”——儿童问题研究的缘起 |
2、 “消逝”还是“危机”——童年问题的学理性探索与碰撞 |
3、 求同存异:国内外传媒领域中相关儿童文化研究的述评 |
4、 儿童观念与处理儿童问题的理论进路 |
第二节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借鉴 |
1、 文化研究的方法 |
2、 情境化的实证研究 |
3、 媒介环境学理论 |
4、 借鉴的其他方法与理论 |
第二章 新媒介环境下的童年症候 |
第一节 现代儿童的媒介环境 |
1、 “地球村”式的媒介景观 |
2、 对儿童的分众传播 |
3、 儿童的自我传播 |
4、 有关儿童媒介环境结构的其他分类法 |
第二节 情境化的实证考察:新媒介环境中的儿童活动 |
1、 国内大中城市和偏远地区的儿童媒介接触实证研究概要 |
2、 对部分小城和乡镇儿童媒介接触的情境化查访 |
第三节 “他们”——现代媒介叙事中的儿童形象及其社会建构 |
1、 励志型的少先队员们 |
2、 无语的被拯救者 |
3、 商品拜物教的“神器” |
4、 媒介秀场中的玩偶 |
第四节 被误读的儿童与儿童的问题 |
第三章 媒介社会发展与儿童文化变迁 |
第一节 社会的媒介化与媒介社会的文化 |
第二节 从“发明”到“消逝:西方媒介社会中的儿童\童年观 |
第三节 文化与历史的叙事:中国传媒社会中的儿童和童年观 |
1、 口语与手抄时代:蒙昧人和读书郎 |
2、 五四时期印刷媒介革命时代:儿童的发现和理想的儿童 |
3、 建国前后到改革开放时期:从“红色少年”到“社会主义接班人” |
4、 “南巡讲话”时期电视普及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传媒文化的内在结构变局 |
第四章 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奇观 |
第一节 狂欢化阅读:从印刷文化到现代传媒 |
1、 狂欢的出版与阅读环境:2012.上海书展“少儿图书嘉年华”一瞥 |
2、 从“读文字”到“阅影像” |
第二节 新媒介文化生产——以原创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两次电影改编为例 |
1、 文学原作与新媒介改编 |
2、 文本解读:从原创文学经典到黑白剧情片和大制作彩色电影 |
3、 生产(制作)方式的变迁与技术、资本讲述 |
第三节 网游与文化产品的“全媒体”化——以淘米网为例 |
1、 网络虚拟社区的出现 |
2、 淘米网模式:以网游为中心的全产业链运营 |
3、 “赛尔号”生产与传销模式分析 |
4、 网游文学:文学的媒介融合之路 |
第四节 “寓教于乐”的主流媒介叙事 |
1、 电视媒介与主流文化叙事策略的转向:从“儿童”到“未成年人” |
2、 叙事方式的转向:从生硬说教到“寓教于乐” |
3、 对央视《开学第一课》的文化研究 |
第五章 童年的困境与突围 |
第一节 一切生活经由传媒:对现代媒介环境的批判 |
1、 儿童=商机+利润 |
2、 “我靠虚像生活” |
3、 现代媒介环境直接消费儿童 |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与文化的异型结构 |
第三节 “儿童热”:现代媒介文化之症候 |
1、 “五四”儿童热 |
2、 现代媒介社会“儿童热” |
第四节 现代儿童的新“共同体” |
1、 碎片化的自我重构:自媒体空间 |
2、 低龄化表达:重建自我的文化 |
3、 “我们”的家园 |
第六章 重建人类的童年(结语) |
第一节 以“儿童”介入社会观察 |
第二节 以“儿童”追求人类发展 |
1、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
2、 反思性的态度:儿童问题的解决之道 |
3、 新的可能:人本主义的儿童本位观 |
附录一:小城市和乡镇儿童儿童媒介接触和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读博期间研究与创作的相关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文学欣赏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
4.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文学欣赏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活动 |
1.1 文学欣赏的基本属性 |
1.2 文学欣赏的过程 |
第二章 文学欣赏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 |
2.1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要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
2.1.1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文学欣赏的基本概念 |
2.1.2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文学欣赏的基本性质 |
2.1.3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文学欣赏的主要功能 |
2.2 文学欣赏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完善 |
2.2.1 文学欣赏塑造青少年完善的人格 |
2.2.2 文学欣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
2.2.3 文学欣赏提高青少年文学创作水平 |
2.2.4 文学欣赏推动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
第三章 文学欣赏在培育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
3.1 文学名着与阅读选择 |
3.1.1 文学名着的基本特征 |
3.1.2 文学名着的选择范围 |
3.1.3 阅读选择的方向 |
3.2 作品内蕴的濡染作用 |
3.3 文学人物的引领作用 |
3.4 文学故事的启发作用 |
3.4.1 “读书”与“不信书”的辨证唯物关系 |
3.4.2 “取其精华”与“弃其糟粕”的现实意义 |
3.4.3 “立志成才”与“不取小巧”的深刻内涵 |
3.5 艺术审美的感染作用 |
3.5.1 艺术审美与青少年“怡情养性”的密切联系 |
3.5.2 艺术审美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密切联系 |
第四章 提高青少年文学欣赏能力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 |
4.1 提高青少年文学欣赏能力的基本途径 |
4.1.1 整合社会资源,丰富读书活动 |
4.1.2 营造社会氛围,优化读书环境 |
4.2 提高青少年文学欣赏能力的主要方式 |
4.2.1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
4.2.2 搭建读书交流平台 |
4.2.3 注重阅读方法的分类引导 |
4.2.4 充分发挥政策支持作用 |
4.2.5 不断完善读书激励机制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经典书籍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意义 |
5.1.1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5.1.2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
5.1.3 提升个人文化修养 |
5.2 “低龄作者群”现象分析 |
5.2.1 “低龄作者”举隅 |
5.2.2 “低龄写作”存在的问题 |
5.2.3 “低龄写作”与青少年的文学欣赏积累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畅销书"概说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
四、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着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 |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着 |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 |
四、经济学教材、着作继续畅销 |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 |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
一、传播者比较 |
二、传播内容比较 |
三、传播渠道比较 |
四、受众比较 |
五、传播效果比较 |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边金阳父母的作文经:让想象火种成为文学的光(论文提纲范文)
将想象的火种, 放大成文学的光芒 |
将书本知识内化到生活细节 |
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的热情 |
点评: |
(9)电子媒介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电子媒介话语及媒介时代的儿童 |
(一) “电子媒介时代”概说 |
(二) 电子媒介话语霸权 |
(三) 电子媒介时代的儿童—模糊的意象 |
二、电子媒介时代的中国儿童文学 |
(一) 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性 |
(二)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困境一: 电子媒介导致儿童文学读者的流失 |
(三) 儿童文学发展的困境二: 消费主义和娱乐化导致作家的迷失与作品的衰落 |
(四)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困境三:媒体批评取代文学批评 |
三、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策略 |
(一) 儿童文学发展策略一:借助电子媒介放飞儿童文学 |
(二) 儿童文学发展策略二:发展“类型化写作”和“难度写作”二元走向的儿童文学 |
(三) 儿童文学发展策略三:加强儿童文学批评 限制并适度利用媒体批评 |
(四) 儿童文学发展策略四:建立“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的儿童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对少年儿童写书、出书热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年儿童作者写书、出书概述 |
二、少年儿童写书、出书热形成的原因 |
1.市场经济时代为少年儿童写书、出书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
2.信息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为少年儿童写书、出书创造了最便捷的途径 |
3.少年儿童所写的书适应了同龄人的阅读需求, 这是少年儿童写书、出书热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 |
4.出版社、新闻媒体、商家的炒作对少年儿童写书、出书热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三、少年儿童写书、出书热的意义 |
1.对文学而言, 少年儿童纷纷写书、出书应视为当代文学获得新生的一种成就 |
2.对教育而言, 少年儿童写书、出书热的出现是教育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标志 |
3.对出版而言, 少年儿童写书、出书热是当今出版业繁荣的一种表现 |
四、挖掘和培养少年儿童作者应该提上编辑出版人员的议事日程 |
1.观念与时俱进 |
2.小材可以大用 |
3.乐为少年儿童作者作嫁衣 |
4.建立和完善少年儿童作品评价体系 |
四、天才少年——边金阳(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D]. 潘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变革与坚守 ——对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的考察[D]. 许梦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基于童年和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D]. 王春鸣.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4]文学欣赏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D]. 史力. 中南大学, 2012(02)
- [5]热炒“少年作家”的冷思考[J]. 李津. 内蒙古教育, 2012(05)
- [6]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7]将想象的火种放大成文学的光芒[J]. 职冬娜. 少年文摘, 2009(05)
- [8]边金阳父母的作文经:让想象火种成为文学的光[J]. 职冬娜.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09(02)
- [9]电子媒介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D]. 王晓英.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10]对少年儿童写书、出书热的思考[J]. 易图强.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