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CIMS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及其标准体系的原则、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沈楷程[1](2020)在《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建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环节多,系统中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以现场为重心的建造管理已经不适用于装配式建造,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装配式建造的发展,装配式建造还缺乏完善的计划控制体系,存在大量返工风险。因此,从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角度出发,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造的过程优化方法与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论文界定了返工风险,并从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和工艺流程的角度全面梳理了装配式建造过程的范围。基于文献调研、访谈调研和项目资料,从设计、生产和施工装配三个阶段识别返工风险因素,从人工、材料设备、工艺、环境四个方面得到41类返工因素,作为返工风险分类结果。论文从返工频率、返工成本和返工工期三个维度详细分析了返工影响,其中,设计是建造过程中返工影响最大的阶段,生产阶段的返工对成本有显着的影响。通过构建期望影响函数识别了返工影响较大的13个核心工作,包括设计阶段的所有过程,生产阶段20%的过程和施工阶段23.1%的过程,为后续过程优化和构建管理体系奠定基础。论文基于并行工程理论,从装配式建造过程的特点出发,构建了DSM模型来分析装配式建造过程中的依赖关系,结合图论识别并优化了耦合任务,减少任务之间的耦合迭代。针对返工风险传播方式,建立了以最小化成本和工期为目标的过程优化模型,将DSM模型与自适应遗传算法相结合,对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改进精益项目交付体系构建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目标、内外环境和主体,评估了返工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自留、降低、转移等应对策略和监控措施,以指导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规范管理。论文将上述成果应用于装配式建造项目中,梳理了案例的基本情况和返工问题,改进了建造过程,从优化结果看出模型减少了返工对成本和工期的影响。评估项目返工风险并分析其监控措施,提出了应对策略和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和返工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论文所确定的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和构建的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深化了智能优化方法在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拓展了工程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所提出的返工风险管理体系,对科学指导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预测,提升项目建造的管理效率,丰富装配式建造的管理体系具有应用价值。
陈建国[2](2019)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编码体系研究及在PDM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汽车在城镇家庭的不断普及,中国乘用车行业已基本告别高速增长期,2018年出现了28年来首次负增长,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倍感压力,急需制造的转型升级。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而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则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本文构建了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制定相应的编码规则,并搭建了信息编码管理系统,建立企业主数据中心,实现与各系统的数据传递及共享。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制造业编码管理系统和部分汽车主机厂及相关零部件供应商的零部件编码规则。A公司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如PDM系统,在PDM实施前,需完成信息编码规则和信息对象名称的标准化,故选定此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后对编码体系及其相关理论做了详尽阐述,介绍了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概念、形式及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企业信息编码的典型结构,分析典型的编码管理系统,详述了企业信息分类编码规则编制的基本思路,进而将企业中所有信息编码的标准、管理规范及其编码管理系统等有机联系在一起,建立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标识方法观点,明确提出了本文采用的标识方法。详细介绍部分汽车主机厂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编码规则。针对A公司信息编码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基础数据库、各使用部门、信息系统对编码的要求。从分析核心信息对象、梳理关键属性着手,确定信息编码体系框架,输出详细的编码方案,进而构建A公司信息编码体系。建立零件编码管理系统,构建了其主要功能模块:编码规则维护,编码生成,变更管理,公共查询,报表输出等。信息编码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成品、专用零件、共用零件、半成品、原辅材料、工装等信息对象的编码及数据库管理。介绍了编码生成的基本流程,并对编码申请、审批、查询、变更及禁用操作进行详尽的说明。最后,建立了零件编码信息管理系统,本文设计的编码体系在管理系统中应用良好,验证了本编码体系是切实可行的。为实现编码传递与共享,提出了编码管理系统与PDM编码同步逻辑,通过XML接口开发来实现同步及数据共享。对编码同步的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李顺平,周红,吴松榕[3](2018)在《地铁区间施工过程信息分类及编码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现阶段地铁区间施工过程中,尚无统一的建模标准。为提高BIM在地铁区间施工的应用效率,提高管理效率,基于ISO 12006-2分类框架,参照Omni Class分类表,采用混合分类法,构建信息分类体系,提出了地铁区间施工过程信息分类及编码体系方法;并结合WBS以及现有的编码体系,构建了地铁区间施工6级编码体系。通过建立可靠的编码体系,可以将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构件进行区分,保证不同构件之间的编码差异性,便于所有构件的信息管理。
张春涛[4](2018)在《D造船厂生产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造船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造船业占世界造船市场的份额明显上升,自2010年起,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连续6年稳居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造船大国。但是,我国造船工业大而不强,与日韩等先进国家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国内大部分船厂造船模式仍处于分道制造模式向集成制造模式转变的阶段。本论文结合D造船厂生产管理、计划体系、工时管理及CIMS系统应用情况,提出了D造船厂目前生产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一,中日程计划不能有效的指导生产,部门计划与公司计划脱轨;第二,企业员工人数多,生产效率低,造船模式转型困难。针对上述2个问题,提出如下的改进措施:第一,全面推进CIMS系统的单轨运行。公司政策方面,取消拉动式的需求计划体系原则,保留“下级计划服从上级计划”的唯一原则,充分发挥CIMS系统自上而下,从前往后的计划优势。充分利用CIMS系统中日程计划资源负荷分析工具,很直观的进行吊车及总组场地、人力等负荷的测算,直接解决了中日程计划不能进行负荷分析而导致中日程计划不能指导部门计划的缺陷。第二,推进计件工时管理模式。结合试点单位推行计件工时的情况,总结出推行计件工时管理的关键点。针对4个关键点逐一进行论述实施的方法措施。同时将计件工时管理与CIMS计划体系结合应用,最终生成计件工时计划并在CIMS系统操作实施。第三,在D造船厂推行计件薪金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在上述两点推进工作的基础上,推行计件计件薪金制度管理,采取多劳多得的薪酬方式,提高施工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较少企业员工人数,加快D造船厂造船模式转型。论文最后针对上述的解决措施,对设计部门、生产部门、管理部门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和实施方案。希望本论文提出的改进方案能够解决D造船厂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同时相信,本论文提出的推进方案和改进措施对国内其它船厂推行CIMS单轨运行和计件工时的管理也会有借鉴之处。
吴松榕[5](2018)在《基于CBIMS框架的地铁区间施工信息建模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BIM技术在房建项目应用的成熟程度的提高,我国正在不断尝试将BIM技术与地铁建设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其管理效率,打破以往的管理模式。建立相应的BIM标准是地铁工程应用BIM技术的首要问题,只有建立统一有效的BIM应用标准,方能推动BIM技术的快速普及,提高BIM应用的效率。本文以土木工程信息学、CBIMS框架、BIM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信息学理论,针对信息传递中的符号、法则等进行分析;根据地铁施工的特性,从地铁施工全寿命期和系统等角度描述了地铁工程区间施工的信息需求,并得到信息需求表;深入探讨了 CBIMS框架在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拓展应用,并分别从技术规范和应用指导方面进行深化;结合拓展的CBIMS框架深入探讨了针对地铁施工过程的分类编码体系以及不同模型精细度下的信息表达,并对文件的存储规范进行了定义。基于BIM技术的地铁施工过程标准的分析符合土木工程信息化的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针对厦门地铁三号线过海通道的工程案例,分别对该地铁项目区间施工运用的盾构法和矿山法进行BIM标准应用。基于该标准体系,主要进行构件拆分、分类编码体系和模型精细度的描述,并以实际的盾构管片为例进行建模应用。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盾构法和矿山法的地铁施工技术标准具有应用价值,可以为地铁施工普遍采用。论文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地铁工程施工过程的BIM标准的应用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建立相关的标准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张芳源[6](2017)在《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相关标准迅速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但是标准规范不统一成为公共文化机构间的合作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服务融合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调研法、实际调查法、推导衍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开展研究。本文首先以标准化理论、系统论、生命周期理论和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设计并探讨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理论框架,包括概念层、规范层、设计层、开发层、应用层和评价层。其中,概念层确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定义及特征;规范层探讨了标准体系设计的约束因素,包括构建目标、动因、依据和原则4个方面;设计层、开发层和应用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评价层的研究仅表现在对该标准体系应用评价进行了浅析。(1)设计层。设计层从国家、研究和标准成果3个方面分析了构建条件;确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构建视角、思路和方法。构建视角包括性质维、级别维、层次维和内容维;构建思路是从体系假设到体系形成层层递进;构建方法是自上而下分解映射和自下而上聚合推导相结合的方法。(2)开发层。基于设计层的四维视角,本文构建了顶层结构包括基础性标准、数字资源融合标准、数字服务融合标准和管理类标准的标准体系框架;同时,结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合标准、各类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内容体系和标准化模型确定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融合标准内容体系。并通过主题范围确定、相关标准的计量分析和对文化标准化领域专家的调研确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所应重点建设的标准和优先事项,包括元数据标准、术语融合标准等多项标准。其中,元数据融合的实现策略既包括统一元数据格式和使用元数据互操作技术,还提出组织技术策略;术语标准融合建议建立功能强大的叙词表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检索效率。此外,本层还对标准化文件体系进行了设计,改进了现有标准编写中缺少版权页的问题,提出标准文件中广泛使用参考实例的建议。(3)应用层。本文从影响应用的因素、应用过程和应用方法方面提取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应用模型特征;探讨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的应用成本和产生的社会效益;发现该标准体系可能的应用瓶颈,探讨应用策略。从应用角度,建立包含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过程和评价管理的应用评价模型。
顾亭亭[7](2009)在《CIM系统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GHDF集成法》文中提出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ion Manufacturing, CIM)是由美国的约瑟夫·哈林顿博士(Dr. Joseph Harrington)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它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理念:现代集成制造(Contemporary Integration Manufacturing, CIM)。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 Integration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解决现在企业面临的问题。虽然近年来CIMS项目实施的成功率在上升,但还有很多CIMS项目以失败告终,故我们需要在CIMS项目实施之前进行投资决策评估、在实施之中进行中间评估和在实施之后进行追踪评价。本论文主要是针对项目的事前评估的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在21世纪的市场经济特征下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CIM理念,使用CIM系统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但是目前CIMS在实施上存在着功能的复杂性、对象的复杂性、随机性和目标约束的多样性等问题,使得CIMS实施过程中碰到很多难题或实施结束后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为了提高CIMS实施的成功率,本文强调在实施CIMS之前要对企业和项目本身进行充分的评估。通过对评估思想、评估原则等评估理论进行学习和对目前CIMS评估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采用广义互补的思想,对已有评价指标的不完备性和片面性进行分析以及在CIM理念发展过程中还未含指标的研究,选用专家法选择评估指标,并对指标进行优化。在使用层次分析法获得评价指标的权重。使用这种思想和方法建立了一类较全面的、考虑到CIMS项目的影响和被影响因素的、并可以随着时间及CIM理念的发展动态作出调整的评估指标结构体系。目前CIMS项目的评估算法一般都是独立进行的,每种算法都是优缺点并存的。本文分析各种算法的优缺点,采用了集成算法以“择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整体评估精确度得到提高。采用灰色评估算法,解决贫信息问题,由于这些信息本身都是模糊的,不适合灰色评估算法直接计算,故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这种集成法也符合评估算法的发展趋势。最后,本文通过算例分析验证GHDF集成法可以使用与CIMS项目综合评估,并且使用GHDF集成算法要比单独使用一种评估方法准确有效。对本论文的后续研究作了相应的总结和展望。
白继伟[8](2009)在《基于敏捷制造的信息编码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一批新的制造哲理和制造技术,敏捷制造作为一种现代的制造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过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多个地理位置上分散的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动态联盟(virtual enterprise),实现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短生产周期,以满足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敏捷制造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是其中核心内容。但是由于敏捷制造中的信息资源是分散的,增加了信息交换的难度,给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困难,从而阻碍了敏捷制造的实施。本论文以敏捷制造模式的信息资源为对象,研究了信息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开发了基于敏捷制造的信息编码系统,为开展敏捷制造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信息编码系统理论研究在分析国内外信息编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息分类编码系统及其相关理论,包括信息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信息编码系统的技术和设计程序。(2)敏捷制造对信息编码系统的需求分析研究了敏捷制造的内涵、特征、体系结构、实现技术、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编码系统在敏捷制造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了敏捷制造模式对信息编码系统的需求。(3)基于敏捷制造的信息编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研究基于ASP.NET三层结构的信息编码系统的总体方案和系统构架的设计模型,包括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功能结构模型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具体实现,包括标准管理、规则管理、编码生成、代码审核、用户管理等模块。
董文佳[9](2009)在《电力需求侧数据标识编码优化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电力行业针对需求侧数据分类标识编码没有一套科学统一的标准,现有的电力数据传输规约中的数据分类与标识方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一套需求侧数据分类与标识编码的优化方案。信息分类和编码在电力应用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以及基本的分类编码方法,提出了建立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深入研究现有需求侧数据标识编码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电力应用系统的工作特点和用电数据的本质属性,提出了一套基于面群码的数据分类体系和标识编码方法。与现有的数据标识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可以满足数据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而且可以有效地节省数据传输和存储的资源。该方法的应用为保证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实现电力系统间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供了基础。
王虹[10](2008)在《基于STEP机车车辆配件设计信息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制造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率和增强竞争能力,在企业内广泛采用了各种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如CAD、PDM、ERP、SCM、CRM、EAI和CPC等)。由于国际间的产品流通和信息交流越来越普遍,对产品提出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信息模型在制造业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是现今较先进的信息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各个相关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达到信息集成,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STEP标准(Standard of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data)是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的简称,它可以完整表达产品的数据信息,支持分布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对产品数据的共享,不同的CAD/CAX系统通过标准的中性STEP文件来进行数据交换。STEP标准涉及产品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产品数据信息。机车车辆是铁路运输的大动脉,它所涵盖的配件品种较多,结构复杂,使用面窄,在普通市场上流通量小,因此对机车车辆配件进行标准化建模其目的是实现信息集成。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配件全生命周期划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加工制造、服务支持五个阶段。按照所划分的阶段,提出包括配件需求分析模型、概念模型、设计模型、制造模型和服务支持模型的体系框架,同时研究了各阶段模型之间的转换、集成、互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机车车辆配件设计信息模型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是采用STEP标准,运用IDEF4面向对象建模方法建立信息模型。采用XML方法实现信息的转换。本论文在研究STEP标准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机车车辆配件设计信息研究作了以下工作:(1)分析配件特点提出适合全生命周期的配件编码方法─分类编码;(2)使用IDEF4建立配件设计信息模型,并且研究模型之间转换方法;(3)使用XML方法实现模型;
二、建立CIMS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及其标准体系的原则、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CIMS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及其标准体系的原则、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装配式建造研究现状 |
1.2.2 返工风险研究现状 |
1.2.3 并行工程和精益建造理论研究现状 |
1.2.4 过程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1.2.5 文献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识别 |
2.1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研究的界定 |
2.1.1 返工风险的定义 |
2.1.2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范围 |
2.1.3 返工风险研究框架 |
2.2 返工风险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
2.2.1 返工风险识别的方法与依据 |
2.2.2 访谈调研 |
2.2.3 项目资料分析 |
2.3 返工风险分类 |
2.3.1 返工风险分类原则 |
2.3.2 返工风险分类过程 |
2.3.3 返工风险分类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影响分析 |
3.1 返工风险影响分析维度和调研过程 |
3.1.1 影响分析维度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过程 |
3.2 访谈设计及调研 |
3.2.1 访谈设计 |
3.2.2 正式调研及数据统计 |
3.3 返工影响分析 |
3.3.1 返工频率 |
3.3.2 返工成本 |
3.3.3 返工工期 |
3.3.4 期望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造过程优化 |
4.1 过程优化对象及方法 |
4.1.1 过程优化对象 |
4.1.2 过程优化方法 |
4.2 耦合任务优化 |
4.2.1 依赖关系识别 |
4.2.2 耦合任务集识别 |
4.2.3 耦合任务集优化模型 |
4.2.4 应用验证1 |
4.3 基于返工风险影响的过程优化模型构建 |
4.3.1 返工风险传播关系 |
4.3.2 返工矩阵的定义 |
4.3.3 模型参数 |
4.4 优化算法及求解过程 |
4.4.1 遗传算法在DSM中的应用 |
4.4.2 目标函数及适应度函数 |
4.4.3 遗传编码及种群 |
4.4.4 遗传算子 |
4.4.5 终止条件 |
4.4.6 算法流程 |
4.4.7 应用验证2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管理体系 |
5.1 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
5.1.1 构建返工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5.1.2 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维度 |
5.1.3 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
5.2 返工风险评估和应对 |
5.2.1 风险评估要素 |
5.2.2 返工风险评估方法 |
5.2.3 返工风险应对 |
5.3 返工风险监控与学习 |
5.3.1 返工风险监控 |
5.3.2 返工风险学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基本信息 |
6.1.2 项目主要进度安排 |
6.1.3 责任主体 |
6.1.4 项目返工问题 |
6.2 耦合任务优化模型应用 |
6.2.1 项目建造过程依赖关系识别 |
6.2.2 项目耦合任务集识别 |
6.2.3 项目耦合任务优化 |
6.3 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应用 |
6.3.1 初始参数 |
6.3.2 模型仿真 |
6.4 项目返工风险管理体系应用 |
6.4.1 项目返工风险评估 |
6.4.2 项目返工风险应对 |
6.4.3 项目返工风险监控和学习 |
6.4.4 项目返工风险管理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访谈专家信息 |
附录 B 装配式建筑项目返工影响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汽车零部件企业编码体系研究及在PDM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制造业编码技术发展概述 |
1.2.2 国内外汽车行业编码技术发展概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编码体系及其相关理论 |
2.1 编码 |
2.1.1 分类 |
2.1.2 编码的基本概念 |
2.1.3 编码的目的 |
2.1.4 编码的基本原则 |
2.2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规则编制 |
2.2.1 企业信息编码结构 |
2.2.2 典型的编码结构 |
2.2.3 企业信息编码规则编制思路 |
2.3 分类编码系统分析 |
2.3.1 分类编码系统的概念 |
2.3.2 典型的信息编码管理系统 |
2.4 企业分类编码体系概述 |
2.4.1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基本定义 |
2.4.2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编码体系设计 |
3.1 对象标识方法体系 |
3.1.1 需要标识的对象 |
3.1.2 关于标识方法的几种观点 |
3.2 汽车行业的信息分类编码现状 |
3.2.1 汽车分类与编码 |
3.2.2 汽车零件编码应用现状 |
3.3 信息编码需求分析 |
3.3.1 信息编码现状分析 |
3.3.2 基础数据库对编码的要求 |
3.3.3 各部门对编码的要求 |
3.3.4 信息系统对编码的要求 |
3.4 信息编码体系设计 |
3.4.1 核心信息对象的选择 |
3.4.2 信息对象核心属性卡片 |
3.4.3 信息编码体系结构 |
3.4.4 名称标准化 |
3.4.5 信息编码实现 |
3.4.6 编码对比分析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编码在PDM系统中的应用 |
4.1 零件编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 |
4.1.1 公司对零件编码系统的应用需求 |
4.1.2 零件编码系统的介绍 |
4.2 编码在PDM系统中的应用 |
4.2.1 编码在PDM系统中的应用介绍 |
4.2.2 PDM与编码管理系统接口开发及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3)地铁区间施工过程信息分类及编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常见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及分类方法 |
2 地铁区间施工信息分类体系 |
2.1 地铁区间施工信息分类体系构建 |
2.2 地铁区间施工信息分类体系基本原则 |
(1) 科学性。 |
(2) 系统性。 |
(3) 可扩延性。 |
(4) 兼容性。 |
(5) 综合实用性。 |
3 地铁区间施工信息编码体系 |
3.1 现有编码体系及其局限性 |
3.2 基于建筑工程编码体系的地铁工程编码体系 |
3.3 地铁区间施工编码体系基本原则 |
(1) 唯一性。 |
(2) 不变性。 |
(3) 可扩充性。 |
(4) 合理性。 |
(5) 适用性。 |
(6) 稳定性。 |
(7) 简单性。 |
3.4 应用实例 |
4 结 语 |
(4)D造船厂生产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造船业造船模式发展史 |
2.2 造船业生产管理软件应用史 |
2.3 造船CIMS管理软件应用 |
2.4 计件工时管理 |
3 D造船厂生产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公司概况及造船模式现状 |
3.2 D造船厂生产管理现状 |
3.2.1 生产管理模式现状 |
3.2.2 计划体系现状 |
3.2.3 工时管理现状 |
3.3 D造船厂生产管理问题 |
3.3.1 中日程计划无法有效的指导生产 |
3.3.2 生产效率低,造船模式转型困难 |
4 D造船厂生产管理的改进方案设计 |
4.1 全面推进CIMS系统的单轨运行 |
4.1.1 CIMS系统介绍 |
4.1.2 CIMS系统单轨运行实施方案 |
4.2 推进计件工时管理模式 |
4.2.1 计件工时管理推进关键点 |
4.2.2 计件工时管理与CIMS计划结合应用 |
4.3 推行计件工时薪金制度 |
5 生产管理改进方法的实施保障措施 |
5.1 设计部门的改进措施 |
5.2 生产部门改进措施 |
5.3 管理部门的改进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CBIMS框架的地铁区间施工信息建模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BIM标准研究现状 |
1.2.2 国外BIM标准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思路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土木工程信息学、信息标准与BIM |
2.1 土木工程信息学及信息管理 |
2.1.1 信息学与土木工程信息学 |
2.1.2 土木工程信息化与信息管理 |
2.2 BIM技术及标准 |
2.2.1 BIM技术研究 |
2.2.2 BIM政策推广 |
2.2.3 BIM标准 |
2.2.4 地铁工程中BIM应用 |
2.3 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 |
2.3.1 美国国家标准(NBIMS) |
2.3.2 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CBIMS) |
2.3.3 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技术标准与实施标准 |
2.3.4 基于地铁工程区间施工的CBIMS框架拓展 |
第三章 构件信息分类、编码体系构建及信息存储规则 |
3.1 国内外建筑信息分类体系对比 |
3.1.1 国内建筑信息分类体系 |
3.1.2 国外建筑信息分类体系 |
3.2 建筑信息分类及编码标准化研究 |
3.2.1 信息分类 |
3.2.2 信息编码 |
3.3 基于BIM和WBS的地铁区间施工模型构件拆分 |
3.3.1 工作分解结构(WBS) |
3.3.2 地铁区间施工模型构件拆分 |
3.4 基于BIM的地铁区间施工信息分类及编码体系构建 |
3.4.1 地铁区间施工信息分类体系 |
3.4.2 地铁区间施工信息编码体系 |
3.5 基于BIM的地铁区间施工信息存储规则 |
3.5.1 文件命名格式 |
3.5.2 文件夹命名格式 |
3.5.3 文件存储格式 |
第四章 构件信息模型精细度分析 |
4.1 模型精细度等级 |
4.1.1 LOD等级发展现状 |
4.1.2 不同LOD等级定义 |
4.2 基于BIM的施工阶段的LOD等级 |
4.3 基于BIM的地铁工程不同项目阶段的信息需求对比 |
4.3.1 决策阶段信息需求分析 |
4.3.2 设计阶段信息需求分析 |
4.3.3 施工阶段信息需求分析 |
4.3.4 竣工交付阶段信息需求分析 |
4.3.5 运营维护阶段信息需求分析 |
4.3.6 地铁工程全寿命周期信息需求模型 |
4.4 基于BIM的地铁工程施工阶段的构件信息需求分析 |
4.4.1 按信息属性划分信息 |
4.4.2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信息需求 |
4.4.3 从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的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需求 |
4.4.4 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分析信息需求 |
4.4.5 施工阶段信息需求 |
第五章 厦门地铁三号线过海通道建模标准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过海通道区间BIM建模标准应用 |
5.2.1 过海通道区间BIM建模标准应用流程 |
5.2.2 盾构法建模标准应用 |
5.2.3 矿山法建模标准应用 |
5.2.4 地铁区间施工信息模型集成 |
5.2.5 不同精度等级下地铁区间施工信息差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相关术语和研究对象 |
1.1.1 相关术语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我国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本文创新点 |
2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理论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标准化理论 |
2.1.2 系统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
2.2 理论框架 |
2.2.1 理论框架的提出 |
2.2.2 理论要素的分析 |
2.2.3 概念层研究 |
2.2.4 规范层研究 |
3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构建方法 |
3.1 构建的基本条件 |
3.2 构建视角选择 |
3.2.1 标准体系设计角度的相关研究 |
3.2.2 标准体系设计角度的范例 |
3.2.3 标准体系框架构建视角选定 |
3.3 构建思路拟定 |
3.3.1 构建过程角度 |
3.3.2 内容构建角度 |
3.4 构建方法设计 |
3.4.1 基本构建方法 |
3.4.2 自上而下分解映射 |
3.4.3 自下而上聚合推导 |
4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设计 |
4.1 标准体系内容结构的确定 |
4.1.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合内容的特征 |
4.1.2 各类数字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
4.1.3 标准化模型 |
4.2 标准体系表 |
4.2.1 标准体系表构成 |
4.2.2 标准体系多层级结构设计 |
4.2.3 分层结构标准体系内容解析 |
4.2.4 标准体系明细表示例 |
4.3 标准化文件撰写指南 |
4.3.1 标准化文件编写概述 |
4.3.2 标准化文件设计 |
4.3.3 “标准”的目录设计 |
4.3.4 所设计标准文件样本的优越性 |
5 基于调研的重点建设标准及优先事项确定 |
5.1 重点建设标准及优先事项确定方法 |
5.2 主题范围的确定 |
5.2.1 相关项目选取 |
5.2.2 标准内容的主题 |
5.3 相关标准的计量分析 |
5.3.1 数据来源与获取途径 |
5.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5.4 针对文化行业标准化专家的问卷调研 |
5.4.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5.4.2 调查内容 |
5.4.3 调查结果 |
5.5 重点建设标准及优先事项结论 |
6 元数据融合和术语标准融合的实现策略 |
6.1 元数据标准融合探究 |
6.1.1 元数据标准概述 |
6.1.2 元数据互操作技术总结 |
6.1.3 元数据标准融合实现策略 |
6.2 术语标准融合方案 |
6.2.1 术语标准概述 |
6.2.2 叙词融合面临的问题 |
6.2.3 多维叙词表构建方案 |
7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应用 |
7.1 应用模型 |
7.1.1 影响应用的因素 |
7.1.2 应用过程探讨 |
7.1.3 应用方法探讨 |
7.2 应用成本与应用效益 |
7.2.1 成本效益分析法简述 |
7.2.2 应用成本分析 |
7.2.3 应用效益探讨 |
7.3 应用瓶颈与应用策略 |
7.3.1 应用瓶颈 |
7.3.2 应用策略 |
7.4 应用评价浅析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中英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CIM系统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GHDF集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CIM 在国际的发展情况 |
1.1.2 CIM 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
1.1.3 CIM 评估的重要性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系统评估基本理论体系 |
2.1 系统评估目标、内容和思想 |
2.2 系统评估的分类 |
2.3 系统评估的原则 |
2.4 系统评估的步骤 |
第三章 CIMS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
3.1 CIM 系统的简介 |
3.2 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3.2.1 评估指标 |
3.2.2 评估指标体系 |
3.2.3 评估指标的确立步骤 |
3.3 制造企业的CIMS 综合评估的评估指标体系 |
3.3.1 CIMS 综合评估指标的确立的方法 |
3.3.2 CIMS 综合评估指标确立 |
3.3.3 CIMS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
3.3.3.1 风险评估指标 |
3.3.3.2 经济效益评估指标 |
3.3.3.3 技术效益评估指标 |
3.3.3.4 社会效益评估指标 |
第四章 CIMS 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
4.1 评估方法理论分析 |
4.1.1 评估算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2 各种评估算法分析 |
4.2 评估方法发展趋势 |
4.3 四元集成评估方法研究 |
4.3.1 Delphi 法 |
4.3.2 层次分析法 |
4.3.3 灰色评估 |
4.3.4 模糊综合评价 |
4.3.5 GHDF 集成法的分析比较 |
第五章 GHDF 集成算法的算例验证和评估结果分析 |
5.1 GHDF 集成法的理论基础 |
5.1.1 开放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
5.1.2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
5.1.3 灰色系统理论 |
5.1.4 模糊数学 |
5.1.5 GHDF 理论依据 |
5.2 GHDF 集成算法的原理 |
5.3 GHDF 集成法应用 |
5.4 四元集成算法效果验证和评估结果分析 |
5.4.1 效果验证的理论基础 |
5.4.2 验证模式 |
5.4.3 验证结果 |
5.4.4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敏捷制造的信息编码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信息编码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 信息编码系统的发展趋势 |
1.3 敏捷制造与信息编码系统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第3章 敏捷制造理论 |
3.1 敏捷制造的产生 |
3.2 敏捷制造的内涵及特点 |
3.3 敏捷制造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 |
3.4 敏捷制造的发展及应用 |
第4章 信息编码系统及其理论研究 |
4.1 信息编码 |
4.2 信息编码系统 |
第5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敏捷制造对信息编码系统的需求分析 |
5.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5.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5.4 系统实例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课题 |
(9)电力需求侧数据标识编码优化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所作的工作及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及负荷管理的内涵 |
2.1 电力需求侧管理 |
2.1.1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特点 |
2.1.3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
2.1.4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
2.2 电力负荷管理 |
2.2.1 电力负荷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
2.2.2 电力负荷管理的效益 |
2.2.3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 |
2.2.4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
2.2.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意义 |
2.2.6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分类与标识编码的研究 |
3.1 信息分类与编码的目的和意义 |
3.1.1 信息分类与标识编码的定义和重要性 |
3.1.2 信息分类与编码的作用 |
3.2 信息分类与分类原则 |
3.2.1 信息分类 |
3.2.2 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 |
3.3 信息编码与编码原则 |
3.3.1 信息编码 |
3.3.2 信息分类编码设计的基本原则 |
3.3.3 代码的类型 |
3.3.4 代码可选用的结构 |
3.4 信息分类编码方法的研究 |
3.4.1 层群码分类法 |
3.4.2 面群码分类法 |
3.4.3 两种分类编码方法的比较 |
3.4.4 编码的校验 |
3.5 信息编码模型 |
3.5.1 分类编码 |
3.5.2 编码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有电力数据传输规约数据分类标识方法的研究 |
4.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概述 |
4.1.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的结构 |
4.1.2 物理层接口 |
4.1.3 链路层数据帧结构 |
4.1.4 应用层数据单元标识 |
4.1.5 应用层数据发送和接收序号的维护 |
4.2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的分析 |
4.2.1 协议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
4.2.2 协议设计不够概括和抽象 |
4.2.3 安全性缺陷 |
4.2.4 事件描述不够具体且缺乏灵活性 |
4.2.5 帧计数器的缺陷 |
4.3 对现有电力需求侧数据标识的研究 |
4.3.1 我国电力需求侧数据分类标识编码标准不统一 |
4.3.2 数据传输规约中数据标识不满足信息分类编码基本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力需求侧数据分类标识编码的设计 |
5.1 电力需求侧数据分类与标识编码的实施思路 |
5.1.1 电力需求侧数据分类与标识编码的实施步骤 |
5.1.2 电力需求侧数据分类与编码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 |
5.2 电力需求侧数据对象的范围 |
5.3 电力需求侧数据对象的分类体系 |
5.4 电力需求侧数据标识编码的设计 |
5.4.1 需求侧数据标识代码类型 |
5.4.2 需求侧数据标识编码规则 |
5.4.3 需求侧数据标识编码举例 |
5.5 电力需求侧数据标识编码性能的分析 |
5.5.1 需求侧用电数据对象标识编码的比较 |
5.5.2 需求侧数据分类标识编码性能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基于STEP机车车辆配件设计信息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模型提出的背景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3.3 课题要达到的目标 |
1.3.4 课题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采用技术 |
2.1 STEP 标准 |
2.1.1 STEP 标准国内外发展 |
2.1.2 STEP 标准概述 |
2.1.3 STEP 标准数据交换方式 |
2.2 EXPRESS 与XML |
2.3 IDEF4 |
2.3.1 IDEF4 特色 |
2.3.2 IDEF4 设计方法 |
2.3.3 IDEF4 各部分组成描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机车车辆配件信息模型 |
3.1 机车车辆配件全生命周期模型提出的背景 |
3.2 机车车辆配件全生命周期模型概念及特点 |
3.3 机车车辆配件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 |
3.4 机车车辆配件概念设计信息模型 |
3.4.1 机车车辆配件命名规则 |
3.4.2 机车车辆配件概念设计信息模型 |
3.5 机车车辆配件编码 |
3.5.1 制造业信息编码原则 |
3.5.2 机车车辆配件编码重要性 |
3.5.3 制造业信息编码组成 |
3.5.4 配件信息的大类编码 |
3.5.5 详细信息分类编码 |
3.5.6 分类编码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车车辆配件设计信息模型 |
4.1 机车车辆配件设计信息模型 |
4.2 机车车辆配件功能设计信息模型 |
4.2.1 机车车辆配件功能建模流程 |
4.2.2 机车车辆配件功能建模分析 |
4.2.3 机车车辆配件功能模型 |
4.3 机车车辆配件层次结构 |
4.4 基于功能的机车车辆配件整体原理结构模型 |
4.5 BOM 设计数据结构模型 |
4.5.1 BOM 概述 |
4.5.2 BOM 的分类 |
4.5.3 基于BOM 数据结构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信息模型与客户服务模型传递 |
5.1 面向客户服务支持的信息模型概述 |
5.2 设计信息模型向客户服务支持的信息模型转换 |
5.3 设计信息模型、服务模型与客户信息模型关联 |
5.3.1 客户信息模型概述 |
5.3.2 设计信息模型、服务模型与客户信息模型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建立CIMS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及其标准体系的原则、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D]. 沈楷程. 清华大学, 2020(01)
- [2]汽车零部件企业编码体系研究及在PDM中的应用[D]. 陈建国. 浙江大学, 2019(02)
- [3]地铁区间施工过程信息分类及编码体系研究[J]. 李顺平,周红,吴松榕. 建井技术, 2018(06)
- [4]D造船厂生产管理改进研究[D]. 张春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5]基于CBIMS框架的地铁区间施工信息建模标准研究[D]. 吴松榕. 厦门大学, 2018(07)
- [6]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研究[D]. 张芳源. 武汉大学, 2017(07)
- [7]CIM系统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GHDF集成法[D]. 顾亭亭. 江南大学, 2009(05)
- [8]基于敏捷制造的信息编码系统的研究[D]. 白继伟. 西南大学, 2009(10)
- [9]电力需求侧数据标识编码优化方法的研究[D]. 董文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9(10)
- [10]基于STEP机车车辆配件设计信息模型研究[D]. 王虹.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