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DN终端应用层软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0)在《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地面移动通信网络受限于地理环境、建设难度,以及建设成本等原因,全球也尚未实现地面移动通信的全面覆盖,相比而言卫星移动通信可以实现广域乃至全球覆盖,能够为无地面网络覆盖的区域用户提供服务。近年来,随着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卫星通信的领跑者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简称Inmarsat)成功发射了第四代海事卫星,并已完成了卫星系统网络的部署,通过该系统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带宽、全球无缝覆盖、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本文便是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便携式户外陆用宽带终端,用户使用该卫星终端通过卫星移动网络即可快捷的连接到互联网,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获取到所需服务资源。本文采用了从系统到终端再到模块的层次化设计思路,重点研究工作是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陆用便携式终端。首先是介绍了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即: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并从中分析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介绍了卫星系统的话音通信、数据传输等主要业务类型。然后介绍了卫星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终端具备的功能和性能、终端模块组成、终端搜星入网和业务建立的工作原理、终端在户外通信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本文终端的实现包括模块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具体包括:应用管理模块、基带处理模块、射频前端模块和天线单元的硬件设计以及各模块对应软件的设计和关键流程分析,关键流程包括:入网注册流程、NAT网络共享模式流程、PPPoE网络专用模式流程。最后介绍便携式卫星终端常用的测试方法和步骤,并对卫星终端的对星、入网建链、数据传输、电话话音等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验证终端设计的正确性和指标符合性。该终端是国内首家基于Inmarsat基带处理模块开发的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其功性能方面可以完全替代国外厂家生产的同类型卫星终端产品,该终端的成功研制将以低成本、便携式、高效性等优势打破国外厂家在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终端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在抢占卫星通信领域市场、积累卫星通信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王柯鉴[2](2019)在《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研制》文中认为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和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愈加广泛。传统电力系统局限性非常多,设计单一、使用不灵活,而且应急处理能力较差,无法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线路的安全保障。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关键设备,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基于上述背景,针对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的指标和技术要求,对其核心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并完成对系统的研制。论文首先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的指标需求,并结合实际课题背景,对被测对象进行分类,提出了对数据采集和信号控制进行功能模块区分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包含主控制器模块、交流模拟量采集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和通信协议在内,并从硬件、固件和软件三个方面给予实现。硬件方面,在满足系统核心功能和指标需求的条件下,课题围绕低成本、高性能的设计思想,采用i.MX6UL处理器作为系统与远方主站通信的主控制器;采用Spartan-6系列FPGA作为模拟信号量采集的控制模块,并针对多路信号的同步采集提出设计思路,完成电路设计和固件逻辑设计;采用STM32作为数字量采集和控制的控制器。并且针对不同的板卡设计了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以保证数据采集的测量精度和信号控制的准确、迅速。软件方面,针对测量需求对接口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进行设计。对数字量的输入和输出模块进行CAN接口程序设计,与主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对FPGA构建SOPC片上系统,完成对交流模拟量的数据计算、存储和读取;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上完成系统与远方主站通信程序的编写,对IEC104通信协议进行编程实现。论文在设计并完成系统各个功能板卡的研制后,对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模块功能可靠,可以对被测对象进行准确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并且可以实现与远方主站的通信功能,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杨涛[3](2019)在《工业软件定义网络环境下DDoS攻击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以集中控制、软件可编程与流量控制灵活的特点,逐渐在工业互联网中得到应用,出现了工业软件定义网络(Industrial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SDN)。安全性是工业软件定义网络应用的基础,如何构建工业软件定义网络的安全环境,设计能够检测针对网络DDoS攻击的方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首先通过分析ISDN的安全需求和主要攻击场景,设计了一种DDoS攻击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和实现,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工业软件定义网络架构,总结了该架构下DDoS攻击的攻击方法和攻击路径,调研了目前SDN中的DDoS攻击检测的研究现状和常用DDoS攻击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ISDN的DDoS攻击检测网络架构。2.提出了一种ISDN环境下工业有线网络的攻击检测机制:针对工业有线网络的DDoS攻击场景提出相应的攻击检测机制,通过SDN交换机流表项匹配数量差值、SDN控制器接收请求信息与处理流表信息数量差值触发检测机制,基于端口访问信息熵值进一步检测攻击。3.提出了一种ISDN环境下工业无线网络的攻击检测机制:针对工业无线网络的DDoS攻击场景,分析基于OpenFlow协议的工业软件定义网络中的流表特征,利用SDN控制器获取工业无线网络源地址信息相关的字段,以定位攻击。攻击检测模块计算部分端口的访问信息熵值后提取异常流表特征,利用决策树算法对数据流表进行检测。4.搭建测试验证平台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利用Mininet仿真软件、WIAPA网关及节点、SDN交换设备与开源的FloodLight控制器搭建工业软件定义网络安全实验平台,分别测试两种攻击场景下的攻击检测机制的检测率与误报率,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的攻击检测机制具有可行性,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出攻击,且攻击检测率达到99%以上。
李赛飞[4](2018)在《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网络统一安全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电力、能源和交通等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2010年“震网病毒”造成伊朗核电站事故,给整个工业控制领域带了重大影响。我国铁路通信和信号控制系统作为其中一部分,一直以来作为隔离专网运营,由于与互联网隔离等原因,网络安全问题并不是其关注的重点。铁路信号系统在设计之初主要考虑应对系统故障失效和可靠性等问题,未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考量。另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为了实现不同系统间协同和信息共享,提高铁路运营效率,列控系统现场控制设备技术也在不断变化,使得整个系统的技术具备了更灵活的远程控制功能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开放性和互联性更加明显。然而,近年来高级持续威胁(APT)等概念的提出,使得我国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面临的网络威胁不断升级,因此,与铁路通信信号控制系统网络相适应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日益重要。本文首先从我国铁路通信和信号系统的业务入手,根据系统的业务逻辑,构建可能的风险场景,并对已有的安全措施进行分析,分析其存在的脆弱性,是一项纯理论研究,不是具体实现过程中的缺陷和漏洞,同样也不是系统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所引起的安全隐患。最后,根据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特点,即以安全(Safety)为第一,Security为“安全”提供保障,研究如何在不影响甚至提高系统安全性、实时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铁路通信信号控制系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具体研究工作描述如下:(1)建立了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安全分析模型,包括信息流模型、功能结构模型以及信号系统的网络安全威胁模型,该模型突出刻画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的技术和业务特点。基于上述模型,分析在网络威胁情况下,铁路信号系统所面临的主要危害事件,即列车超速、列车冒进信号和列车中断运行;进而通过故障树分析方法,得出了针对上述主要危害事件的63个威胁场景,并对信号系统现有的防护技术及其脆弱性进行详细分析。该分析方法可以满足网络安全分析与铁路信号系统业务特点深度融合的需求,有利于铁路信号系统运营管理者客观理解信号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以及做出决策。(2)基于本文对我国铁路通信系统网络的风险分析,提出了基于可信与SDN结合的铁路通信系统网络安全体系架构。采用故障树定性分析方法,对铁路通信网络的整体风险进行分析,包括数据错误、系统缺陷、人为失误和冗余缺失等4类主要风险。铁路通信系统作为隔离专网,网络规模庞大,管理十分复杂,新旧网络交织,系统升级困难,因此,已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不能充分满足网络安全保障的发展需求,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基于可信计算与SDN结合的铁路通信系统体系架构,通过可信计算技术解决铁路通信网络不易升级的问题,通过SDN技术解决铁路通信网络管理复杂等问题。此外,提出一种抗DDoS的控制器调度方案,进一步提高了SDN控制器对DDoS的抵抗能力。可望为提高我国铁路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提供有益参考。(3)提出了基于SDN的信号安全数据网统一管控及主动防护技术,即SD-SSDN(Software-Defined Signal Safety Date Network)技术,通过SDN面向信号系统业务白名单的精细流控技术,使得信号安全数据网的每台交换机都具备安全防护功能,大大减小了信号安全数据网的威胁面,提高了安全性。SD-SSDN方案主要功能包括信号安全数据网的资产注册和管理、面向信号安全数据网的业务流控设计、风险感知和威胁检测。在SD-SSDN架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网络迷惑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信号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的主动性。最后对SD-SSDN和网络迷惑系统的防护效果进行了实验测试。(4)为满足铁路信号系统的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要求,提出了基于SDN的环网冗余技术-RFTM(Redundant Flow Table Mapping)和自适应链路聚合技术。RFTM技术实现了在10个交换机节点下的快速冗余切换(切换时间8ms),并且解决了环网冗余的网络震荡问题;自适应链路聚合技术,实现了配置的自动化和链路聚合的自适应。为了提高SDN网络的可靠性,基于Zookeeper设计实现了主从模式的多控制器方案。
朱晓琳[5](2016)在《基于CTCS-3级列控系统ISDN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SDN服务器是RBC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从物理层到传输层的链路连接建立和释放,以及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并且完成与GSM-R无线网络、RBC通信机以及维护终端之间设备数据交互。提出了一种基于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ISDN服务器实现方案,描述了系统软硬件设计、通信时序等关键技术的原理和实现。
马贞[6](2016)在《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SDN分路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合业务数据网(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ISDN)是一个数字电话网络国际标准,一种典型的电路交换网络系统。它由综合数字电话网(Integrated Digital Network:IDN)发展而来,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正是因为ISDN是全数字化的电路,所以它能够提供稳定的数据服务和连接速度,不像模拟线路那样对通路的干扰明显。用户在数字线路上更容易开展很多模拟线路无法或者难于保证质量的数字信息业务。对于目前的ISDN用户网来说,通信信道的分路只能通过硬件控制,在增加了运营商的成本的同时,要求ISDN网络侧设备与分路设备接口匹配,造成运营商对网络设备选择上的限制。而对某些特殊的网络侧设备,例如卫星终端,因为接口的不匹配而不能使用分路设备,势必造成通信信道资源的浪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SDN分路控制协议框架,通过软件的分路控制解决某些特殊网络侧设备无法使用分路设备而造成的B通路浪费的问题,同时可以改善硬件分路带来的上述弊端。论文前面部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ISDN相关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了之前在其他操作系统上单纯实现ISDN用户-网络接口协议(DSS1)的不足,介绍了 ISDN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结构、特点以及核心技术等。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介绍DSS1分路控制协议架构的组成,包括分路控制协议模块以及相对应的DSS1协议模块两部分。其中分路控制协议模块提供分路、消息监控等功能,DSS1模块用于处理与网络侧信令的交互以及通信链路的连接与维护。本文介绍了协议框架的总体设计、信令流程以及主要模块的工作原理,详细给出了分路控制信令交互的优化设计过程。整个协议架构均为模块化设计,以期达到较好的继承性和扩展性。测试利用标准信令监控器抓取电话呼叫的信令流程,验证了协议架构的功能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滕达[7](2015)在《CTCS2+ATO列车系统通信控制服务器建模与应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城际客运专线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而在线路规划和列车运营方面面临了一系列的要求和挑战,具体表现为区域网络化、服务公交化以及客流量大,因此铁路总公司与广东省为珠三角城际铁路确定了基于CTCS-2级列控系统扩展ATO功能的列控系统。通信控制服务器(Communication Control Server, CCS)是珠三角城际铁路CTCS2+ATO级列控系统的一个重要安全子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实现安全门防护及控制、运行计划转发等功能,从而满足城际铁路线路规模和运输作业的需要。本文以通信控制服务器中的关键技术为主要对象,对其逻辑处理单元和ISDN服务器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本文首先对通信控制服务器应用场景进行讨论,使用分层着色Petri网的形式化方法对通信控制服务器逻辑处理单元的关键场景进行建模,模型包括周期和非周期消息机制模型、GSM-R故障子模型、列车注册与启动模型、列车注销模型、车门与屏蔽门的防护和联动控制模型、列车自动运行调整模型等。在实验室仿真实验中,利用CPN-TOOLS的分析功能对分层着色Petri网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得到随着重发时间间隔的增加,模型消息包丢失概率减小,但传输延时的时间会增加的规律,最终得到消息重发的时间间隔值为3.0s-3.5s。通信控制器应用场景大多需要司机的配合,然而司机身份的识别仅仅依靠的是司机在驾驶台人机交互界面中输入1D号,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将身份信息嵌入语音信号中的信息隐藏方法来保证司机身份有效的设计思路,并且描述了信息隐藏算法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在上述信息隐藏算法的实现中,语音信号的数据量较大,远大于车地通信消息的数据量,因此本文在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基音周期的带宽节省方法,在人类听觉能够分辨的前提下,利用基音周期将语音信号进行压缩后传输,降低了语音信号的带宽占用。参照《欧洲无线电系统功能接口规范》中制定的通信功能方案,使用分层化和模块化的方法设计了通信控制服务器中的ISDN服务器子系统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其中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采用纯软件的方式,对硬件要求仅有支持透明传输,设计上具有较低的耦合性。根据ISDN服务器的单生产者单消费者模型,针对研发中出现的吞吐率低的问题,设计了无锁队列,并对无锁队列进行了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无锁队列是阻塞队列性能的2倍。以《欧洲无线电系统功能接口规范》中描述的时序为基础扩展出更详细的ISDN服务器时序图。然后是仿真测试环境的搭建和测试序列的介绍和分析,尤其针对通信控制服务器的列车注册与启动、列车的注销、车门与屏蔽门的防护及联动控制,以及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等功能测试用例进行详细阐述。
贺信[8](2012)在《基于MTCA架构和软交换体系的ISDN网关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网融合”的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和关注。多网融合在技术层面上有两层含义,一是基于IP协议的控制网与信息网的“接入融合”,二是各个子系统网络的“信息融合”。下一代网络(NGN)是多网融合的产物,是可以提供多种包括媒体、音频、数据等各种业务的开放性网络,而软交换体系则一直被认为是实现NGN的关键技术。2005年PICMG在ATCA的基础上提出的MTCA架构规范,从此MTCA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TCA架构的ISDN网关设计方案,该网关实现ISDN网络在IP网络中的接入以及信息融合。采用基于ARM和DSP核的VOIP处理器MindSpeed M82515设计,能够支持4路ISDN2B+D基本接口的接入。硬件依据MTCA规范和AMC规范设计,可以安装在标准MTCA机箱内工作。系统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在此基础上进行了ISDN协议和SIP协议的开发,实现了ISDN信令与SIP信令的相互映射并设计实现了ISDN终端至SIP终端的基本呼叫流程。其中SIP协议是在Osip2和eXosip协议栈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目前,该网关的软硬件的设计和调试工作均已完成,可以通过MTCA机箱接入IP网络,实现标准ISDN终端与SIP终端的呼叫通话。
曾曦[9](2009)在《基于IMS架构的PSTN/ISDN仿真子系统的设计方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IP的分组交换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电路交换网络的线路利用率低、新业务开展困难等缺点,促使人们探索新技术。IMS(IP多媒体子系统)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电路交换的IP化,由于其呼叫协议的单一(SIP协议),框架设计的完整,接入的无关性,支持多媒体业务、移动性、QoS保证和业务开放性,对异构网络无缝融合等特点,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国际电信各标准组织和各大电信厂商的注意, IMS已成为NGN(下一代网络)的主流技术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由于PSTN/ISDN电路交换网络目前还在大量使用,如何在保护现有投资的情况下,又能充分享受IP网络所带来的宽带化、增值业务等,电路交换网络与IP网络有机地结合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首先研究了PSTN/ISDN电路交换网络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局间呼叫流程、编号方案E.164规范、局间信令NO.7和智能网业务。较为详细地分析了IMS的网络架构,跟踪了最新的ITU-T的IMS标准。重点研究了IMS的核心部分-控制层。描述了协议SIP、SIGTRAN、Diameter、COPS、H.248的功能和消息结构。对PSTN/ISDN网络接入IMS网络、传统终端直接接入IMS网络的最简流程进行了设计,明白了与PSTN/ISDN仿真子系统实现相关的IMS主要功能模块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搞清了PSTN/ISDN电路交换网络和IMS网络的工作原理后,结合课题情况,以及对需求分析的估计,设计了基于IMS网络架构的PSTN/ISDN仿真子系统的实现方案。通过系统设计将IMS的功能模块落实到了相应的设备上,对每种设备的作用、在网络中的位置和应用、设备方案进行了描述,并且对网络通信需要的三层地址体系(私有用户身份、公共用户身份和网络地址)进行了交待。对会话过程中的接入认证、IP地址分配、注册、各种终端之间的呼叫流程、800业务的实现进行了详细地描述。构想了PSTN/ISDN网络向IMS网络逐步演进的三个过程,最后通过搭建试验环境,验证了基于IMS网络架构的PSTN/ISDN仿真子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王燕[10](2007)在《移动通信网络与固定网络相互融合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演进,移动通信网络与固定网络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题结合省级移动通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涉及固定移动相互融合的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FMC的标准制定情况,关键技术、体系结构、市场需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重点对作为下一代网络理想目标架构的3GPP在Release5版本提出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目标网络架构、网络融合思路以及用户移动性接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省级移动网络现状、NGN系统能否向IMS平滑演进,以及演进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依据逐步实现移动固定网络融合的建设思路,采用UMA免牌照无线接入技术标准,提出一种省级移动通信网络与固定电信网络相互融合的解决方案。本文的解决方案贴近我国移动运营商网络的实际,特色明显,对我国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平稳演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ISDN终端应用层软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SDN终端应用层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的现状 |
1.2.2 海事卫星宽带终端技术的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卫星系统组成及功能 |
2.2 卫星系统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 |
2.2.1 主要技术指标 |
2.2.2 主要关键技术 |
2.3 卫星系统业务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便携式终端的总体设计 |
3.1 主要功性能 |
3.2 组成框图 |
3.3 工作原理 |
3.4 典型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便携式终端的硬件设计 |
4.1 应用管理模块 |
4.1.1 功能及组成 |
4.1.2 电路设计 |
4.1.3 模块调试 |
4.2 基带处理模块 |
4.3 射频前端模块 |
4.3.1 功能及组成 |
4.3.2 详细设计 |
4.3.3 模块调试 |
4.4 天线单元 |
4.4.1 主要功能 |
4.4.2 仿真设计 |
4.4.3 实物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便携式终端的软件设计 |
5.1 应用管理软件 |
5.1.1 软件运行环境 |
5.1.2 软件总体架构和功能 |
5.1.3 软件开发流程 |
5.2 射频前端控制软件 |
5.2.1 软件运行环境 |
5.2.2 软件功能组成与实现 |
5.3 手机APP软件 |
5.3.1 软件架构 |
5.3.2 软件功能实现 |
5.4 关键流程设计 |
5.4.1 用户登录注册流程 |
5.4.2 共享网络链路流程 |
5.4.3 专用网络链路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便携式终端的测试与评估 |
6.1 对星功能测试 |
6.2 入网建链测试 |
6.3 数传功能测试 |
6.4 电话功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 |
1.2.1 配电自动化主站 |
1.2.2 配电自动化终端 |
1.2.3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 |
1.3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3.1 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 |
1.3.2 国内配电自动化发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项目需求分析 |
2.1.1 被测对象分析 |
2.1.2 技术指标需求 |
2.1.3 需求分解 |
2.2 系统方案设计 |
2.2.1 系统总体方案 |
2.2.2 数据传输方案 |
2.2.3 主控制器选择方案 |
2.2.4 交流模拟量采集模块方案 |
2.2.5 数字量输入模块方案 |
2.2.6 数字量输出模块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3.2 主控核心板硬件设计 |
3.2.1 核心板结构设计 |
3.2.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3.2.3 通道切换电路设计 |
3.2.4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3.3 交流模拟量输入板卡硬件设计 |
3.3.1 交流互感器选择 |
3.3.2 互感器电路设计 |
3.4 数字量输入板卡硬件设计 |
3.4.1 信号调理电路 |
3.4.2 光耦隔离电路 |
3.4.3 接口控制单元 |
3.5 数字量输出板卡硬件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固件及软件设计 |
4.1 数采固件逻辑设计 |
4.1.1 AD7606 时序分析 |
4.1.2 模数转换逻辑设计 |
4.2 交流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4.2.1 SOPC环境搭建 |
4.2.2 数据处理设计 |
4.3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
4.3.1 STM32 开发环境简介 |
4.3.2 数字量输入程序设计 |
4.3.3 数字量输出程序设计 |
4.4 与远方主站通信程序设计 |
4.4.1 DL/T634.5104 协议 |
4.4.2 通信协议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
5.1 系统测试设计方案 |
5.2 DTU系统功能测试及分析 |
5.2.1 数字量输入测试及分析 |
5.2.2 数字量输出测试及分析 |
5.2.3 交流数据采集测试 |
5.2.4 通信协议测试分析 |
5.2.5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系统板卡实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工业软件定义网络环境下DDoS攻击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研究现状 |
1.2.2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安全研究现状 |
1.2.3 SDN的DDoS攻击检测方案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架构及攻击分析 |
2.1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架构 |
2.1.1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 |
2.1.2 工业网络组成 |
2.1.3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架构 |
2.2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DDoS攻击威胁 |
2.2.1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安全性分析 |
2.2.2 常见DDoS攻击种类 |
2.2.3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环境下的DDoS攻击 |
2.3 常用DDoS攻击检测方法 |
2.3.1 基于流量特征熵值计算的攻击检测方法 |
2.3.2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攻击检测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环境下DDoS攻击检测方案设计 |
3.1 方案整体设计 |
3.1.1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有线网络环境下DDoS攻击场景 |
3.1.2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无线网络环境下DDoS攻击场景 |
3.2 基于流表特征熵值计算的DDoS攻击检测模型 |
3.2.1 流表项特征选择 |
3.2.2 基于流表特征熵值计算的DDoS攻击预判机制设计 |
3.3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DDoS攻击检测模型 |
3.3.1 决策树算法分析 |
3.3.2 基于决策树的DDoS攻击检测模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验证及结果分析 |
4.1 系统环境搭建 |
4.1.1 硬件平台 |
4.1.2 软件平台 |
4.2 针对工业有线网络的DDoS攻击检测机制实现 |
4.2.1 拓扑搭建 |
4.2.2 攻击场景部署及检测过程 |
4.2.3 有线网络攻击检测可行性验证 |
4.3 针对工业无线网络的DDoS攻击检测机制实现 |
4.3.1 验证平台搭建 |
4.3.2 攻击场景部署及检测过程 |
4.3.3 无线网络攻击检测可行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4)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网络统一安全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铁路通信及信号控制系统 |
1.2.1 信号 |
1.2.2 联锁 |
1.2.3 闭塞 |
1.2.4 我国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概述 |
1.3 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网络安全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铁路信号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1.3.2 铁路通信信号系统漏洞及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 铁路通信信号系统安全防护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安全分析 |
2.1 引言 |
2.2 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安全分析模型 |
2.2.1 信息流参考模型 |
2.2.2 功能结构参考模型 |
2.2.3 网络安全威胁模型 |
2.3 基于故障树的铁路信号系统威胁场景分析 |
2.3.1 列车超速 |
2.3.2 列车冒进信号 |
2.3.3 列车运行中断 |
2.4 已有安全防范措施及脆弱性分析 |
2.4.1 系统运算输出错误 |
2.4.2 列控信息网络传输错误 |
2.4.3 越权操作 |
2.4.4 信号系统基础数据错误 |
2.4.5 设备、系统或程序损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通信系统安全分析与可信防护 |
3.1 引言 |
3.2 铁路通信系统网络安全分析 |
3.3 铁路通信系统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
3.3.1 数据错误 |
3.3.2 系统缺陷 |
3.3.3 人为失误 |
3.3.4 冗余缺失 |
3.4 铁路通信系统网络安全风险总结 |
3.4.1 面临的威胁升级 |
3.4.2 技术风险 |
3.4.3 防护建议 |
3.5 基于可信的铁路通信系统网络安全架构 |
3.5.1 可信计算环境 |
3.5.2 可信区域边界 |
3.5.3 可信通信网络 |
3.5.4 可信管控中心 |
3.6 抗DDoS的 SDN控制器调度方法 |
3.6.1 SDN控制器调度算法设计 |
3.6.2 仿真实验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DN的信号安全数据网统一管控研究 |
4.1 引言 |
4.2 SD-SSDN网络安全管控架构 |
4.2.1 SD-SSDN网络数据平面 |
4.2.2 SD-SSDN网络控制平面 |
4.2.3 SD-SSDN网络应用平面 |
4.3 SD-SSDN防护实验验证 |
4.3.1 实验原理 |
4.3.2 实验结果 |
4.4 基于SDN统一管控的主动防护技术 |
4.4.1 基于SDN的网络迷惑系统 |
4.4.2 网络迷惑系统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DN的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网络可靠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SDN的环网冗余技术 |
5.2.1 基于OpenFlow的 RFTM技术原理 |
5.2.2 RFTM环网冗余算法设计与实现 |
5.2.3 基于RFTM技术的环网冗余切换实验 |
5.3 基于SDN的自适应链路聚合技术 |
5.3.1 自适应链路聚合原理 |
5.3.2 自适应链路聚合技术实现 |
5.3.3 自适应链路聚合技术实验测试 |
5.4 主从多控制器技术 |
5.4.1 基于Zookeeper的主从控制器方案设计 |
5.4.2 控制器失效切换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缩略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5)基于CTCS-3级列控系统ISDN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3. 网络层完成协调、发起或释放物理层的B/Bm通道连接、分割重组等功能。 |
4.1 建立连接 |
4.2 数据传输 |
4.3 连接释放 |
(6)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SDN分路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ISDN控制协议的应用现状 |
1.1.2 ISDN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 ISDN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结构 |
2 ISDN控制协议概述 |
2.1 综合业务数字网络架构 |
2.1.1 用户网 |
2.1.2 本地网 |
2.1.3 长途网 |
2.2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特点 |
2.3 用户-网络接口及协议 |
2.3.1 物理层 |
2.3.2 数据链路层 |
2.3.3 呼叫控制层 |
2.3.4 层间通信 |
2.4 本章小结 |
3 分路控制协议架构 |
3.1 分路控制协议架构的应用及特点 |
3.2 分路控制协议架构设计 |
3.2.1 Linux系统平台搭建及开发流程 |
3.3 信令处理流程 |
3.4 模块间的互通信技术 |
3.5 分路控制协议模块功能及原理 |
3.6 DSS1模块的工作原理及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分路控制协议信令的优化和实现 |
4.1 通过缓存呼叫消息提高呼叫成功率 |
4.2 基于LINUX模块代码及通道参数和状态管理 |
4.3 应用层特服功能的实现 |
4.4 分路控制功能设计 |
4.5 自动协商B通道的处理流程 |
4.6 呼叫中断后自动重连的功能实现 |
4.7 串联用户的特殊状态处理 |
4.8 本章小结 |
5 分路控制协议优化的测试分析 |
5.1 基于中兴ISDN交换机的测试 |
5.1.1 测试环境 |
5.1.2 参试设备 |
5.1.3 测试流程 |
5.2 基于西门子ISDN交换机测试 |
5.2.1 测试环境 |
5.2.2 参试设备 |
5.2.3 测试流程和结果分析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6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CTCS2+ATO列车系统通信控制服务器建模与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列控技术发展现状 |
1.3 CTCS2+ATO列控系统简介 |
1.4 问题提出及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方法 |
1.5 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
2 通信控制服务器运营场景的分析 |
2.1 通信控制服务器简介 |
2.2 通信控制服务器系统结构 |
2.3 通信控制服务器场景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3 通信控制服务器运营场景建模 |
3.1 形式化建模方法及工具 |
3.2 通信控制服务器运营场景仿真设计及建模 |
3.3 通信控制服务器逻辑处理子系统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通信控制服务器运营场景的应用问题研究 |
4.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4.2 信息隐藏技术研究现状 |
4.3 语音编码技术介绍 |
4.4 列车司机身份信息隐藏方案介绍 |
4.5 基于线谱频率参数的语音编码信息隐藏算法 |
4.6 基于线谱频率参数的语音编码信息隐藏算法实验结果 |
4.7 基于基音周期的语音带宽节省算法 |
4.8 基于基音周期的带宽节省算法分析及实验结果 |
4.9 本章小结 |
5 通信控制服务器ISDN子系统的设计、实现和仿真测试 |
5.1 ISDN子系统简介 |
5.2 ISDN服务器物理层 |
5.3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
5.4 基于无锁队列的ISDN服务器通信模型研究 |
5.5 ISDN服务器通信时序 |
5.6 通信控制服务器实验室仿真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未来工作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F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样式 |
附录G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8)基于MTCA架构和软交换体系的ISDN网关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MTCA 架构概述 |
1.2 软交换体系概述 |
1.3 课题的提出及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1 课题的提出 |
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功能 |
2.2 硬件系统设计方案 |
2.2.1 系统的结构 |
2.2.2 核心控制模块 |
2.2.3 接口电路模块 |
2.2.4 管理接口模块 |
2.2.5 信号处理模块 |
2.2.6 辅助电路模块 |
2.2.7 系统的工作流程 |
2.3 软件系统设计方案 |
2.3.1 嵌入式操作系统 VxWorks |
2.4 系统开发环境 |
2.4.1 MindSpeed M82515 开发环境 |
2.4.2 电路设计开发环境 |
2.5 小结 |
第三章 ISDN 网关的硬件系统设计 |
3.1 核心控制模块 |
3.1.1 VOIP 处理器(MindSpeed M82515) |
3.1.2 Flash 接口电路 |
3.1.3 BOOT Flash 接口电路 |
3.1.4 SDRAM 接口电路 |
3.1.5 Ethernet 接口电路 |
3.2 接口电路模块 |
3.2.1 ISDN U 接口电路 |
3.2.2 GMII接口电路 |
3.3 管理接口模块 |
3.4 信号处理模块 |
3.5 辅助电路模块 |
3.6 小结 |
第四章 软件系统设计 |
4.1 基础软件的设计 |
4.1.1 VxWorks 的移植 |
4.1.2 驱动程序设计 |
4.2 ISDN 信令软件的设计 |
4.2.1 ISDN 信令介绍 |
4.2.2 ISDN 信令实现 |
4.3 SIP 信令软件设计 |
4.3.1 SIP 协议介绍 |
4.3.2 OSIP2 和 EXOSIP 协议栈介绍 |
4.3.3 SIP 协议实现 |
4.4 综合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
第五章 软件的调试 |
5.1 TORNADO 调试环境 |
5.1.1 Tornado 配置 |
5.1.2 Tornado Debugging 简介 |
5.2 ISDN 协议软件调试 |
5.2.1 调试准备工作 |
5.2.2 调试过程 |
5.3 SIP 协议软件调试 |
5.3.1 调试准备工作 |
5.3.2 调试过程 |
5.4 综合处理软件模块调试 |
第六章 课题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6.2 对后期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基于IMS架构的PSTN/ISDN仿真子系统的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电路交换网络的实现原理 |
2.1 PSTN/ISDN 网络概况 |
2.1.1 呼叫处理过程 |
2.1.2 编号方案 |
2.1.3 NO.7 信令 |
2.1.4 智能网 |
2.1.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基于IMS 的电路交换网络技术 |
3.1 IMS 由来 |
3.2 MS 的特点 |
3.3 IMS 技术标准化组织 |
3.4 IMS 与软交换的比较 |
3.5 IMS 网络架构 |
3.5.1 控制层功能 |
3.5.2 传输与接入层功能 |
3.5.3 应用层 |
3.6 PSTN/ISDN 仿真子系统相关的功能模块接口关系 |
3.7 SIP 协议及其扩展 |
3.7.1 SIP 协议体系结构 |
3.7.2 PSTN/ISDN 仿真呼叫流程 |
3.7.3 SIP 协议扩展方式 |
3.8 SIGTRAN 协议 |
3.8.1 M2UA |
3.8.2 M2PA |
3.8.3 M3UA |
3.8.4 流控传输协议(SCTP) |
3.8.5 NO.7 信令网节点与IMS 网的互通 |
3.9 DIAMETER 协议 |
3.10 COPS 协议 |
3.11 H.248 协议 |
3.12 IMS 网络与电路交换网络的互通 |
3.12.1 IMS 网络直接接入传统话机的通信 |
3.12.2 IMS 网络与PSTN/ISDN 网络的通信 |
3.1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MS 的电路交换网络的实现方案 |
4.1 系统设计 |
4.2 编址方案 |
4.2.1 公共用户身份 |
4.2.2 私有用户身份 |
4.2.3 网络地址 |
4.2.4 用户身份标识和网络地址之间的关系 |
4.2.5 与PSTN/ISDN 网络互通的编址方案 |
4.2.6 与传统终端直接互通的编址方案 |
4.2.7 与SIP 终端互通的编址方案 |
4.3 设备方案的实现 |
4.3.1 服务控制系统 |
4.3.2 网关设备 |
4.3.3 路由交换设备 |
4.3.4 接入控制系统 |
4.3.5 资源调度与控制系统 |
4.3.6 智能业务提供系统 |
4.4 会话流程的实现 |
4.4.1 传统终端的接入认证 |
4.4.2 IP 传统终端的IP 地址分配 |
4.4.3 传统终端的注册流程 |
4.4.4 SIP 终端呼叫传统终端的会话 |
4.4.5 传统终端呼叫SIP 终端会话 |
4.4.6 传统终端之间的会话 |
4.4.7 PSTN/ISDN 终端呼叫 SIP 终端会话 |
4.4.8 SIP 终端呼叫PSTN/ISDN 终端的会话 |
4.4.9 PSTN/ISDN 终端之间的会话 |
4.4.10 PSTN/ISDN 终端呼叫传统终端的会话 |
4.4.11 传统终端呼叫PSTN/ISDN 终端的会话 |
4.4.12 800 业务 |
4.5 测试和验证 |
4.5.1 试验环境 |
4.5.2 试验内容 |
4.5.3 试验结论 |
4.6 兼容演进的过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移动通信网络与固定网络相互融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课题提出的背景以及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二章 固定移动网络融合需求分析 |
2.1 业务需求分析 |
2.1.1 概述 |
2.1.2 业务需求分析 |
2.2 运营商对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不同需求和差异 |
第三章 国际组织关于FMC标准化情况 |
3.1 NGN定义 |
3.2 国际标准组织FMC标准化的方向 |
3.3 TISPAN基于IMS架构的FMC标准情况 |
3.4 ITU基于IMS架构的FMC标准情况 |
3.5 3GPP无线核心FMC标准情况 |
3.5.1 IMS标准概述 |
3.5.2 IMS标准演进过程 |
3.5.3 3GPP中FMC相关工作 |
第四章 FMC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研究 |
4.1 用户集中数据库技术 |
4.1.1 两种现网用户数据模式 |
4.1.2 网络融合对于数据管理的需求分析 |
4.1.3 统一用户数据库的架构与功能 |
4.2 用户认证技术,统一应用层认证技术 |
4.2.1 IMS认证及相关安全机制 |
4.2.2 Early IMS认证 |
4.2.3 IMS AKA认证 |
4.3 用户移动性接入技术, |
4.3.1 基于UMA技术的移动性接入 |
4.3.2 基于VCC的融合 |
4.3.3 基于SAE的融合 |
4.4 业务平台技术 |
4.4.1 业务平台能力 |
4.4.2 业务平台类别 |
4.4.3 业务平台实现方式 |
4.5 IP网络规划 |
4.5.1 基于MPLS的IMS IP承载网架构 |
4.5.2 IMS对IP承载网技术要求 |
第五章 目标融合网络体系架构 |
5.1 目标融合网络体系架构 |
5.2 运营支撑系统的融合 |
5.3 业务应用层的融合 |
5.3.1 业务应用层的融合 |
5.3.2 业务应用层的演进 |
5.4 业务承载网融合 |
第六章 向目标网络融合的思路 |
6.1 固定网向目标网络融合的思路 |
6.1.1 PSTN网络现状与需求 |
6.1.2 固定网络发展方向 |
6.1.3 固定网络演进道路 |
6.2 移动网络向目标网络融合的思路 |
6.2.1 GSM/UMTS体系的发展路线 |
6.2.2 3G R4核心网和固定软交换网的融合 |
6.3 软交换演进 |
6.3.1 概述 |
6.3.2 采用基于呼叫控制的PES(CS-based PES)这种方案 |
6.3.3 采用基于IMS的PES(IMS-based PES)这种方案 |
第七章 山西移动网络演进案例分析 |
7.1 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架构 |
7.2 核心网升级改造方式 |
7.2.1 方式一:直接演进方式 |
7.2.2 方式二:叠加演进方式 |
7.2.3 方式三:分布演进方式 |
7.2.4 演进方式比较 |
7.3 网管的改造要求 |
7.4 计费方式 |
7.5 业务管理方式 |
7.6 BOSS的改造要求 |
7.7 终端的认证方式 |
7.8 终端设备的要求 |
7.9 码号分配方案 |
7.10 IP地址分配方案 |
7.11 IP承载网的改造要求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ISDN终端应用层软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刘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2]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研制[D]. 王柯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工业软件定义网络环境下DDoS攻击检测方法研究[D]. 杨涛.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4]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网络统一安全管控研究[D]. 李赛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5]基于CTCS-3级列控系统ISDN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J]. 朱晓琳. 铁道通信信号, 2016(09)
- [6]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SDN分路控制技术研究[D]. 马贞.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7]CTCS2+ATO列车系统通信控制服务器建模与应用问题研究[D]. 滕达.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5)
- [8]基于MTCA架构和软交换体系的ISDN网关设计[D]. 贺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6)
- [9]基于IMS架构的PSTN/ISDN仿真子系统的设计方案[D]. 曾曦.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10]移动通信网络与固定网络相互融合的研究[D]. 王燕.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