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报评出2004年农业银行十大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杨雪[1](2021)在《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甘肃日报》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脱贫攻坚报道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对所涉及的720篇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在研究中运用坦卡特的框架清单,并结合研究需要,从报道数量、报道地域、报道视角、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消息来源八个方向进行了类目建构。得出《甘肃日报》在脱贫报道中,数量稳中有所增加、地域涉及广泛但有重点、官方视角为主、消息通讯体裁并重、版面数量多并增加专版、正面倾向为主、政治类主题多、官方消息来源占比高等报道特点。又通过臧国仁教授的三层次框架理论,总结出《甘肃日报》在脱贫相关报道中常使用的框架为:政治政策框架、典型引领框架、脱贫措施框架、成效对比框架,其中政治政策框架占比最高。呈现出的特征为:政策指引性强、党报属性明显、正面宣传为主、注重舆论引导的特点。相应的也可以发现,在《甘肃日报》的脱贫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报道主题比例不均衡、从官方视角进行的报道多、对于脱贫主体的报道占比较小、文风、结构方面的固化问题、相应的社会舆论监督功能行使少等问题。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叶蓓[3](2018)在《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文中研究说明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占人口半数的妇女便始终与党并肩同行,中国共产党亦重视发挥妇女的能动作用,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将其纳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的潜在劳力进一步被挖掘,妇女解放与党的事业结合得更为紧密。五十年代末,以上山开荒为主要任务的妇女耕山队,因契合妇女的生理特点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广泛的社会动员之下,福建妇女普遍通过参加妇女耕山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福建妇女耕山队作为特定时代中国劳动妇女投身国家建设具有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是新中国妇女史不同寻常的篇章。本文将福建妇女耕山队置于社会动员视域下展开研究,突出社会动员在福建妇女耕山队的衍生与演进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探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组织在良好的运作环境下逐步展开社会动员,进一步阐释运作方式、分析动员特征,并对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社会动员进行考量,从而为新形势下社会动员模式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吴承熹[4](2016)在《《海峡导报》对台湾形象的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媒体建构的台湾形象是民众认识台湾、了解台湾的主要途径。目前,全国共有10家媒体开放了赴台采访,其中有5家中央媒体和5家地方媒体。福建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成为大陆对台交流的前沿阵地。本文以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的地方媒体《海峡导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报所建构的台湾形象进行分析,探究大陆地方媒体对台湾形象的建构传播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首先介绍两岸关系及大陆媒体涉台报道的背景、选题来源、研究现状及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文本内容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对近年来《海峡导报》在主题、体裁、消息来源、报道立场、属性各个基本要素及议程设置选择上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主要特点;在第三部分中,本文通过话语分析,总结出《海峡导报》在遵守中央红线条件下如何建构台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及在两岸交往方面的形象;第四部分根据前两章的分析结果对该报在涉台报道上的优势与不足做整体评析;最后部分,本文在前文基础上,归纳梳理出大陆地方媒体对台湾形象建构传播的提升路径。2016年台湾地区大选后民进党重新执政,当前两岸关系正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以往大陆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对台湾形象的建构研究添砖加瓦,而且为两岸新形势下的媒体涉台报道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燕志华[5](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王卫[6](2014)在《区域劳务品牌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验数据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仍有转移的空间和必要,而现实迹象却预示中国传统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难以延续。虽然目前的民工荒和用工荒现象并不代表中国人口红利的结束,但人口转变的确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在第一次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同时,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技能的提升将保证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无限量发展。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很多问题单靠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技能的提升尚难奏效。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处于瓶颈期的状态下,一种新转移形式—一区域劳务品牌伴随着民工荒现象悄然产生。随着劳务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由劳务输出向劳务经济转变已成必然,也预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渐由自发性行为阶段,渐入品牌导向时代。区域劳务品牌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和持续转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区域劳务品牌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体系,对各地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供需矛盾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劳务品牌为研究视角构建研究框架,深入分析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理、效果及路径,并提出区域劳务品牌推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回顾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历程和分析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并对区域劳务品牌的状况和问题进行具体总结。从就业偏离度和就业弹性及转移意愿角度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供需分析,总结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供需矛盾,并且认为区域劳务品牌将有效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其次,本文分别运用结构主义方法、新古典主义方法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从外生和内生两个视角研究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理。结论认为,提高区域劳务品牌的品牌承诺度将有效填补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缺口;品牌劳动力较普通劳动力更具转移动力;工业品消费支出、多样性偏好、品牌外部性强度、品牌劳动力比重与劳动力转移均呈正相关,转移成本与劳动力转移呈负相关,且品牌劳动力较普通劳动力可承受更大的转移成本。在此研究基础上,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H-T模型相结合,以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为切入点,探讨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果,并对转移成本及其上升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再次,本文以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为研究路径,分析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作用发挥。宏观和中观层面,区域劳务品牌的构建与组织化运行有效地解决产权弱化和组织缺失的问题。通过博弈分析明确地方政府在区域劳务品牌的构建与运行中的重要性,并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对政府职能进行明确定位。微观层面,区域劳务品牌的功能模型和甄别机制有效地解决劳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建立区域劳务品牌功能模型均衡求解区域劳务品牌信号甄别机制发挥作用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本文结合区域劳务品牌的现实可行性,从总体战略层面提出了区域劳务品牌推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四点政策建议: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统一劳动力市场;深化制度改革,健全劳动力社会保障;发展城镇经济,优化劳动力就业环境;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杨涛[7](2012)在《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文中研究表明交通系崛起于清末,是北洋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系的主要人物唐绍仪、梁士诒、周自齐、朱启钤、叶恭绰、詹天佑、吴鼎昌等在此时是以新型知识分子、专业技术官僚与精英的身份而登上历史舞台的,依靠密切的地缘、亲缘、业缘关系形成政治集团。他们追随袁世凯与徐世昌,以交通、外交领域为主要活动空间,积极赞襄北洋与东北新政,是新政的具体推行者与实践者,为早期现代化和北洋集团崛起起到巨大作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求新、务实、敢为的作风,并体现了积极扞卫国家主权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他们倾向共和,为南北统一、颠覆帝制立下不朽的功劳。对推进铁路事业、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并深远影响着民初的铁路事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民初袁世凯统治时期,交通系领袖活跃在经济各领域,对交通、财税、金融、币制、实业政策产生极大影响。在交通业方面,其经济政策主要倾向为国有化问题。如路政方面推行商办铁路国有、借债修路、崇官抑商政策,反映出交通系力主铁路事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为促进国有铁路营运、管理、建设、财会制度的发展,则以统一路政、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为手段。在电政方面则颁布有《电信条例》,明定国有原则,在管理上分设电政管理机构。在邮政上,设立电政管理区,废除驿站,打击民信局和客邮,厘定邮政司与帛黎之间的关系。航政方面则更激烈地表现为轮船招商局的官办与商办之争。这说明交通系民初交通四政政策带有鲜明的国家资本主义特色。从实际效果看,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在交通领域对促进四政的发展、改观具有明显效果。特别是铁路、电信与邮政,在袁世凯统治时期其发展成就是不容抹杀的。在金融方面,交通系取得了对中交二行的控制权。在他们努力下,中交二行实际取得国家银行地位,形成复杂中央银行制度,享有发行兑换券、经理公债发行、代理国库等特权,为财政清理与统一奠定基础。但其政策中充满了金融与财政杂糅特点,发行公债与垫款即为突出表现。但相对于后者,前者对民初财政好转起到了一定积极影响,而后者不仅对中交二行的官办方向带来消极影响,而且以反对停兑为表现,促成二行向商办化转型。此外,中行归部直辖,中交合并风潮也是金融与财政政策杂糅的体现。同时交通系领袖还举办了新华储蓄银行垄断邮政储蓄业务。在交通系领导下,中交二行也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对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挹注作用,特别体现在一战爆发后对缫丝业的支持;同时成立具有金融投资公司性质的通惠实业公司,抵制日本对汉冶萍公司的侵夺;积极参与上海银业公会这一新型金融组织的活动。在币制方面,梁士诒、周自齐、吴鼎昌等积极帮助袁世凯推行币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整理各省滥币,筹划币制借款,推广袁头币,统一铸权,力主银本位制,设立平市官钱局等。币制改革为此后南京政府废两改元奠定了基础。在财政税收方面,周自齐、梁士诒等首先帮助袁世凯加强财政事权的高度集中,如实行中央专款制度,各省财政事权收归中央,出台各种考成条例等。在具体理财办法上,二人都反对举借外债,但迫于财政现状而不得已为之,但注意用途多元化,在举债时间、借款额、利息、附带条款等方面注意减少主权损失;进行官产清理,这一方面具有消极性,即保守的弥补财政目的,但也有促进垦荒,清理不良资产的积极作用;同时他们力主举办官业,对官矿业、官农业的扩大以及商业专卖制度形成起到重要影响;交通系领袖还积极整理旧税,特别是力主裁厘,整理田赋、牙税、当税等,体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并因此与保守派和袁世凯产生矛盾;他们注意制度创新,如举办预算,在会计、审计制度上革新,推行新税制,如印花税、营业税等。交通系的税制整理体现了扩充财政的主要目的,但也有便利商民、促进工商业发展的举措,适应财政、税收制度现代化的倾向。同时,周自齐、梁士诒还积极筹划关税谈判,特别是对常关税进行改革,并统一关税管辖权,其意义十分重大。周自齐、梁士诒与张弧还推行盐政改革,以统一盐政机关、整齐税率、施行商运、剔除耗斤、先税后盐、制造精盐、争取盐余为最有意义者。但也因此引起周学熙等人的强烈抵制。在实业政策上,周自齐、朱启钤、梁士诒等交通系人物的政策,涉及农、林、商、工、矿等各部门,不仅涉及领域广,而且涉及内容多为当时经济发展中的敏感、重大问题,如矿业管理、垦务、清丈、博览会举办、企业专办问题等等。在垦务、矿业、地质调查、农业改良、林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是应予以特别肯定的。交通系经济政策具有财政本位、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早期现代化倾向、专业技术化特征。在清王朝与南京政府之间,起到呈上其下作用,核心政策得到延续,具有体制、模式特征。但是交通系象清末以来许多致力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政治集团一样,在涉及财政与经济发展,国家与社会问题上,仍未能找到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其政策充满了矛盾性,其自身也充满了矛盾性。特别是交通系将其经济政策的成败与否,财政经济政策推行目标的实现寄托在袁世凯这一政治强人身上,寄望于一个威权政府的建立,并将其经济、政治诉求,利益诉求与袁世凯的集权统治结合于一。这就决定了其经济政策中的良莠杂糅,新旧杂糅,也决定了交通系这一集团经济政策的根本属性与作用,决定了这一集团的最终命运和历史评价。
谢辉[8](2005)在《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文中指出博览会是的近代文明的发展和近代化的产物,近代中国博览会则是欧风东渐的结果。由于博览会在劝工兴商中的重要作用,在近代中国它被视为振兴实业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实现实业救国梦想的重要一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博览会事业在中国大地迅速兴起,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博览会热”。出洋赴赛和召开国内博览会是人与物、商品与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大规模中外交流活动,也是中国最初的以形式上独立、平等身份参预的大型国际社会活动。博览会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近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差距,在推动世界认识中国尤其是中国认识世界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着弥足珍视的影响。本文试图以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为切入点,运用实证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加以整体考察。研究本课题,实际是以陈琪为主线,将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逐一叙述、展开、深挖,看其成就与局限,达到概述近代博览会事业的目的。本文共分七章,另加绪论和结语,共为九部分,总体框架如下: 绪论,界定相关概念,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关于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的成果和得失,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本文的努力方向,阐述了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资料概况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为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历程。总结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发展历程,对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推动力量进行归类和分析。 第二章为陈琪与他的时代。对陈琪的一生作出勾勒和评价,引出本文的论题。 第三章为陈琪与圣路易斯博览会。阐述了近代中国国际博览会承办权的转移过程,指出陈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第四章为陈琪与南洋劝业会。详尽分析了陈琪在筹办中国第一次全国博览会——南洋劝业会中所起的作用,指明他是南洋劝业会的幕后策划者、具体实施者和直接经办者,南洋劝业会的筹办,使陈琪的博览会思想和主张得以付诸实施,也奠定了他在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中的地位。 第五章为陈琪与巴拿马博览会。详尽分析了陈琪主持近代中国最成功的出洋赛会——巴拿马博览会的过程,指出陈琪作为赴美赛会监督兼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显示出他卓绝的组织领导才能,展览获得空前的成功。中国参与巴拿马博览会的成功,再次证明了陈琪在博览会方面的才干,进一步确立了他在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中的地位。第六章为角色与作用:陈琪与张睿等在推动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将陈琪和张誊、端方、张人骏、张静江等其他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人物作比较和分析,说明他们扮演的角色和所起作用。 第七章为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之的第一人。对陈琪在中国近代博览会史上的地位作出评价,说明陈琪为什么能担当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先驱者这个角色,又是怎么担当这个角色的,陈琪的局限又是什么。 结语,在前面几章论述的基础上,指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特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范健[9](2004)在《媒体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文中认为大众媒体传播的主要是新闻和资讯。它与各行业工作的推广、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农业科技推广而言,由媒体所作的传播、沟通与扩散,使两者联系更为紧密。有着独特而广泛的效用。经验证明,多年来,传统媒体报纸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中国是农业大国,对农业这个弱质行业来说,农业科技推广越来越依赖于媒体。它需要借助媒体的传播使科学技术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媒体与农业科技推广两者的关系、作用、影响、效果相辅相成。但对这一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以案例、访谈、数据等形式,集中“七五”至“九五”期间“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研究,以及2003年“全国农业科技年”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对“报纸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指出,农业新闻对科技推广的影响力不可或缺。媒体传播中的专业化细分是农业推广的需要。从媒体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主要做法、导向和今后发展的趋势,加以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归纳。本文揭示出农业科技推广与新闻媒体发展的关系、作用和位置。探讨农业科技推广在媒体作用下的特征、运行机制、产学研机制。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模式。 本文从“信息来源”切入,全面、详尽地把农业科技推广研究和新闻媒体研究结合起来,从“认知”角度,集中论述了媒体中最重要的类型——报纸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宣传作用。以跨学科视角,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作者首次提出“农业新闻推广”的概念,从而构建“农业新闻推广”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媒体传播在推广工作中与科技(推广)人员、官员、农民四者的关系。指出,媒体传播与人际传播在不同时空、环境的比重不同,在不同人群的传播中,需求不同,这种不同,可带来媒体相同的“预警”效果。这是新闻媒体与农业科技推广互补性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本文是对广义的传播理论和新闻实践的拓展和促进。 在典型案例中,论文指出了媒体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主要误区是受名利操纵的虚假浮夸,剖析了它的深层根源和危害。同时,也客观评价了媒体对农业科技推广宣传中的信息有偿和无偿分享的合理性。 论文的结语论述了扼制农业科技推广中虚假、浮夸宣传的方法和条件。指出,只有媒体传播的真实和有效,才能保证科技推广的有序和合理;只有政策、机制、法制的保障体系和措施,才是治本的关键。
刘勇[10](2004)在《重塑权威、重塑核心》文中研究指明
二、本报评出2004年农业银行十大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报评出2004年农业银行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
1.3.2 脱贫攻坚报道的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框架理论 |
1.4.2 脱贫报道 |
1.5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设计 |
1.5.3 分析类目的建立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甘肃日报》脱贫新闻报道的类目分析 |
2.1 报道数量:稳中有所增长 |
2.2 报道地域:涉及全省重点突出 |
2.3 报道视角:以官方视角为主 |
2.4 报道体裁:消息、通讯为主 |
2.5 报道版面:版面多、要闻版为主 |
2.6 报道倾向:负面倾向过少 |
2.7 报道主题:以政策动态为主 |
2.8 报道来源:自采新闻数量多 |
2.9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
3.1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框架类型 |
3.2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框架及文本分析 |
3.2.1 政治政策框架:脱贫政策发布解读 |
3.2.2 脱贫措施框架:体现具体措施 |
3.2.3 典型引领框架:正面宣传塑造正面形象 |
3.2.4 成效对比框架:体现脱贫成效 |
3.3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特点与问题 |
4.1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特点 |
4.1.1 政策指引性强,党报属性明显 |
4.1.2 正面宣传为主,注重舆论引导 |
4.1.3 “软化”硬新闻 |
4.2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问题 |
4.2.1 报道主题比例不均衡 |
4.2.2 报道结构、文风固化 |
4.2.3 舆论监督缺位 |
4.2.4 报道来源偏强势 |
4.3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本文研究样本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发展概况(1958-1965)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的孕育与演进 |
一、农业合作社中耕山队的产生 |
二、异军突起:“平和十八女将” |
三、两面旗帜:“林海娘子军”与玉溪妇女耕山队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类型与分布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组织类型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的地域分布 |
第三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若干问题探析 |
一、“耕山先锋地”与第一支妇女耕山队的衍生要素探析 |
二、以玉溪妇女耕山队为例探析福建妇女耕山队组织特征 |
三、福建妇女耕山队与外省妇女林业队的比较分析 |
第二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环境及主客体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环境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政治环境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经济环境 |
三、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主客体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组织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动员对象 |
第三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展开及运作方式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展开 |
一、动员准备:思想改造与经验借鉴 |
二、抓好头头:妇女耕山队队长以一带多 |
三、多方渗透:广泛动员妇女群众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方式 |
一、宣传教育 |
二、情感调动 |
三、典型示范 |
四、评比竞赛 |
第四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双重激励 |
一、激励法与社会动员相始终 |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二节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沟通 |
一、党的事业与妇女诉求相契合 |
二、动员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
第三节 集体发动与个别串连有机结合 |
一、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 |
二、集体发动为主,个别串连为辅 |
第五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若干考量 |
第一节 乡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半边天” |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与无性别观念的冲突 |
第三节 耕山女与国家、家庭之间的互动及效应 |
第四节 历史的承续: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附录1 福建妇女耕山队大事年表(1958-1965) |
附录2 福建妇女耕山队口述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海峡导报》对台湾形象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来源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创新之处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6 研究方法 |
1.6.1 内容分析法 |
1.6.2 话语分析法 |
第2章 关于涉台报道的样本统计与结果分析 |
2.1 研究设计 |
2.1.1 抽样设计 |
2.1.2 类目建构 |
2.2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统计结论 |
2.2.1 涉台报道的基本要素分析 |
2.2.2 涉台报道的议程设置选择 |
第3章 《海峡导报》涉台报道对台湾形象的建构 |
3.1 对台湾政治形象的建构 |
3.1.1 与“台独”相关的形象建构 |
3.1.2 与台湾选举相关的形象建构 |
3.2 对台湾经济形象的建构 |
3.2.1 台湾经济困境 |
3.2.2 台湾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陆 |
3.3 对台湾文化形象的建构 |
3.3.1 包容开放的文创环境 |
3.3.2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3.3.3 丰富多元的流行文化 |
3.4 对台湾社会形象的建构 |
3.4.1 奇闻轶事 |
3.4.2 天灾人祸 |
3.4.3 民生 |
3.4.4 社会风尚 |
3.5 对台湾军事形象的建构 |
3.6 对两岸关系的建构 |
3.6.1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
3.6.2 两岸政治交流层次深化与阻力并存 |
3.6.3 两岸经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
第4章 对《海峡导报》建构台湾形象的评述 |
4.1 《海峡导报》在建构台湾形象上的优势 |
4.1.1 注重涉台新闻采编队伍的专业化 |
4.1.2 注重对新闻图片的运用 |
4.1.3 注重多元化的声音来源 |
4.2 《海峡导报》在建构台湾形象上存在的问题 |
4.2.1 议程设置上的报道失衡问题 |
4.2.2 新闻报道广度与深度的加强问题 |
4.2.3 “模式化”报道存在问题 |
第5章 大陆地方媒体建构台湾形象的提升路径 |
5.1 涉台报道应注重报道平衡 |
5.2 涉台报道应“广度”与“深度”两手抓 |
5.3 涉台报道应减少“模式化”报道 |
5.4 涉台报道或可调整报道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目录 |
致谢 |
(5)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3、“党报效应” |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
1、社会变迁理论 |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
1、研究的热点 |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抽样法 |
2、文献法 |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
2、新华日报的特质 |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
2、“头版难题” |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
1、意识形态导向 |
2、改版与变化 |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
一、党报头版头条 |
1、地位及重要性 |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
二、从农村到城市 |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
2、城市社会的来临 |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
1、“公”与“私”的宣传 |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
2、“维稳观”的三阶段 |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
1、从强力到困境 |
2、“打死老虎”现象 |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
1、“话语”辨析 |
2、话语模式 |
3、话语折射 |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区域劳务品牌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
1.2.1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劳务品牌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及辨析 |
1.3.1 区域劳务品牌的概念界定 |
1.3.2 区域劳务品牌的内涵解析 |
1.3.3 区域劳务品牌的特征辨析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区域劳务品牌的发展状况 |
2.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
2.1.1 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
2.1.2 改革开放之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
2.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
2.2.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2.2.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
2.3 区域劳务品牌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
2.3.1 区域劳务品牌的起源 |
2.3.2 区域劳务品牌的发展状况 |
2.3.3 区域劳务品牌的总体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化解 |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供需分析 |
3.1.1 基于结构主义方法的供需分析 |
3.1.2 基于新古典主义方法的供需分析 |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供需矛盾 |
3.2.1 供给与需求角度的考虑 |
3.2.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供需矛盾 |
3.2.3 需求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3.3 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3.3.1 供给视角下区域劳务品牌的影响 |
3.3.2 需求视角下区域劳务品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理 |
4.1 基于结构主义方法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1 基于劳动力异质性与技术进步的刘易斯模型修正 |
4.1.2 区域劳务品牌对刘易斯模型均衡的影响 |
4.1.3 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理 |
4.2 基于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影响机理分析 |
4.2.1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 |
4.2.2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收益 |
4.2.3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1 研究背景及前提 |
4.3.2 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分析 |
4.3.3 区域劳务品牌引入劳动力转移的均衡模型 |
4.3.4 模型均衡分析 |
4.3.5 数值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果 |
5.1 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效果的影响 |
5.1.1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模型均衡分析 |
5.1.2 引入H-T模型失业因素的模型均衡分析 |
5.1.3 农村劳动力转移指标值的确定 |
5.1.4 转移成本对劳动力转移指标值的影响 |
5.1.5 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效果的影响 |
5.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的变化 |
5.2.1 民工荒现象与刘易斯拐点 |
5.2.2 刘易斯拐点与转移成本 |
5.2.3 工资上涨与转移成本 |
5.3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
5.3.1 宏观层面——产权弱化 |
5.3.2 中观层面——组织缺失 |
5.3.3 微观层面——信息不对称 |
5.4 本章小结 |
6 区域劳务品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路径 |
6.1 区域劳务品牌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的切入 |
6.2 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区域劳务品牌构建与组织化运行 |
6.2.1 区域劳务品牌的构建与运行模型分析 |
6.2.2 政府介入的重复博弈模型分析 |
6.2.3 典型案例的政府职能分析 |
6.2.4 区域劳务品牌的政府职能定位与服务体系 |
6.3 微观层面的区域劳务品牌功能模型与甄别机制 |
6.3.1 劳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6.3.2 信息不对称的品牌信号选择 |
6.3.3 区域劳务品牌的功能模型 |
6.3.4 区域劳务品牌的甄别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区域劳务品牌推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
7.1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统一劳动力市场 |
7.2 深化制度改革,健全劳动力社会保障 |
7.3 发展城镇经济,优化劳动力就业环境 |
7.4 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学术前史 |
(一)、关于“交通系”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交通系人物经济活动与经济政策”的研究现状 |
(三)、余论 |
二 选题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意义 |
(二)、重点、难点和主要学术创新 |
(三)、研究的思路、主要理论与方法 |
三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一章 北洋集团的崛起与交通系的形成、发展 |
第一节 交通系主要成员及早期经历 |
一、出身、文化与教育状况 |
二、地缘、亲缘、业缘关系密切 |
三、职业经历与社会活动特征 |
四、与北洋集团核心人物袁世凯、徐世昌的关系 |
第二节 北洋、东北新政及辛亥革命中的建树 |
一、在北洋、东北新政中的建树 |
二、辛亥革命中的功勋 |
第三节 交通系主要人物与清末铁路、金融 |
一、控制交通行政权 |
二、收回路权 |
三、革新路政 |
四、创办交通银行 |
五、对铁路国有化的态度 |
第二章 交通系与民初交通四政政策 |
第一节 对交通部及交通行政、事权的控制、影响 |
一、对交通部的控制 |
二、中华全国铁路协会的成立 |
三、利用“二次革命”对路权的进一步控制 |
第二节 交通系与民初铁路 |
一、铁路国有政策的推行 |
二、统一路政 |
三、国有铁路的资产管理制度 |
第三节 交通系与民初的航政、邮政、电政 |
一、电信事业的发展 |
二、邮政事业的重大改观 |
三、航政——轮招局的国有、商办之争 |
第三章 交通系与民初金融政策 |
第一节 对中交二行的控制与影响 |
一、控制中交二行的人事与行政管理权 |
二、对中交二行性质、地位的影响 |
第二节 经理内国公债 |
一、发行内债之必然性 |
二、梁士诒、周自齐力主发行公债 |
三、民三、民四内国公债的募集 |
四、民三、四年内国公债发行成功之表现 |
五、民国五年内国公债的发行 |
六、中交二行与内国公债 |
七、内国公债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垫款与中交停兑风波 |
一、1912年——1916年间中交二行垫款情况 |
二、中交第一次停兑风波 |
第四节 交通银行金融业务的广泛开展 |
一、梁士诒与民初交行的经营方针 |
二、交行业务的整理与扩大 |
第五节 其他金融活动 |
一、新华储蓄银行的设立 |
二、通惠实业公司对汉冶萍公司的维持 |
三、对民族工商业的挹注 |
四、发起上海银行公会 |
第六节 交通系与民初币制 |
一、整理滥币 |
二、影响币制改革 |
第四章 交通系与民初财税政策 |
第一节 交通系人物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一、梁士诒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二、周自齐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第二节 对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
一、财政部官制修订 |
二、考成条例与征收官交代条例的颁行及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规定 |
三、预算制度的举办 |
四、国地税名目取消与规复解款 |
五、会计与审计制度 |
第三节 外债的举借 |
一、梁士诒与外债举借 |
二、周自齐与外债举借 |
三、对交通系举债的评价 |
第四节 官产、官业政策 |
一、官产、官业问题的形成及北洋政府的最初政策 |
二、交通系与官产、官业处理 |
第五节 整理旧税与施行新税 |
一、整理旧税 |
二、施行新税 |
第六节 盐政改革与海关管理 |
一、盐政改革 |
二、海关管理 |
第五章 交通系与民初农工商政策 |
第一节 农业政策及影响 |
一、农业政策 |
二、大力发展林业 |
第二节 工商业政策及影响 |
一、设立劝业委员会并拟订章程 |
二、对各地商会组织的规范 |
三、商业政策 |
四、工矿业政策 |
结语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中、英文)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研究史概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资料范围 |
第一章 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历程 |
一、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兴起 |
二、政府对近代博览会事业的推动 |
三、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衰落 |
四、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推动力量 |
第二章 陈琪与他的时代 |
一、英才少年 |
二、踏入仕途 |
三、显绩东北 |
四、名扬美洲 |
五、英年早逝 |
第三章 陈琪与圣路易斯博览会 |
一、晚清海关与国际博览会 |
二、中国参与圣路易斯博览会 |
三、陈琪与圣路易斯博览会 |
四、近代中国国际博览会承办权的转移 |
第四章 陈琪与南洋劝业会 |
一、首倡南洋劝业会 |
二、对绅商的发动 |
三、艰难的筹备 |
四、南洋劝业会的举办 |
五、南洋劝业会的影响 |
第五章 陈琪与巴拿马博览会 |
一、众望所归的人选 |
二、紧锣密鼓的筹备 |
三、国民外交的发动 |
四、与日本的激烈竞争 |
五、最成功的出洋赛会 |
第六章 角色与作用:陈琪与张謇等在推动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比较 |
一、张謇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 |
二、端方、张人骏与南洋劝业会 |
三、张静江与西湖博览会 |
四、角色与作用 |
第七章 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之第一人 |
一、潮流的涌动 |
二、自身的认识 |
三、官员的赏识 |
四、商界的信任 |
五、浙江的基础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大事记 |
附录2: 陈琪社会关系一览表 |
附录3: 近代中国重要博览会比较表 |
附录4: 近代中国参与主要世界博览会比较表 |
后记 |
(9)媒体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美国三位一体农业推广体系 |
1.2.2 美国三级政府中的大学教授任职制 |
1.2.3 美国农业推广的资金来源 |
1.2.4 美国农业推广服务内容 |
1.2.5 中国自上而下的农业推广体系 |
1.2.6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缺口 |
1.2.7 中国媒体与农业科技推广宣传 |
1.2.8 推广教授和专家型记者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基础 |
第二章 媒体专业化细分对农业推广的影响 |
2.1 主流媒体、通俗媒体、行业媒体 |
2.2 版面扩充是专业化细分的需要 |
2.3 农业报道和农业专版 |
2.4 科技日报读者分析 |
2.5 读图读题时代 |
第三章 农业新闻推广 |
3.1 黄淮海农业科技攻关成就宣传 |
3.2 前瞻性宣传 |
3.3 正面宣传中的大局意识 |
3.4 人物宣传与知名度 |
3.5 追求独家新闻 |
3.6 强制新闻宣传 |
3.7 控制新闻宣传 |
第四章 媒体在推广中与科技人员、官员、农民的关系 |
4.1 四者间的貌合神离现象 |
4.2 媒体与专家的关系 |
4.3 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
4.4 媒体与农民的关系 |
第五章 媒体传播与人际传播比较 |
5.1 大众传播网 |
5.1.1 “异性说服法” |
5.1.2 “教师爷说服法” |
5.2 人际传播网 |
5.3 中间传播网 |
5.4 网络不会取代大众传媒 |
5.5 传与受的矛盾与统一 |
5.6 信息有偿与无偿的分享 |
5.7 风险意识传播的负面效应 |
第六章 媒体在农业科技推广宣传中的误区 |
6.1 农业知识的讹误传播与新闻规律的违背 |
6.2 浮夸现象 |
6.3 制造假象 |
6.4 利的诱惑 |
6.5 主观偏见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
7.1 建立媒体知情权制度 |
7.2 建立媒体与农业科技推广发布制度 |
7.3 建立农业新闻影响评价体系 |
7.4 建立约束机制和高薪制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本报评出2004年农业银行十大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D]. 杨雪. 兰州大学, 2021(12)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D]. 叶蓓.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4]《海峡导报》对台湾形象的建构研究[D]. 吴承熹. 广西大学, 2016(02)
- [5]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6]区域劳务品牌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 王卫.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1)
- [7]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D]. 杨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8]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 谢辉. 浙江大学, 2005(03)
- [9]媒体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D]. 范健.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10]重塑权威、重塑核心[D]. 刘勇. 复旦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