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研究性学习及其对教学管理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何志伟,夏丽娜,马世玉[1](2021)在《导师制下材料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探索》文中认为随着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其中,基于问题或者兴趣驱动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在高校间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推广,对培养其创新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论文将从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引入导师制的意义及其规范化三方面来阐述和探讨导师制对于材料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蒋帆[3](2020)在《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新高考改革中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现者,其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需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测量新高考改革对工作量影响程度有助于组织教师高质量劳动,推动建立适应新高考改革的保障体系。从教育政策执行的层级视角出发,用国家和上海市政策文本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研究新高考对教师工作产生了何种影响,以探寻这种影响的发生逻辑。采用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把政策文本分析和高考改革脉络的宏大叙事相结合,把握政策文本中对教师工作量的话语关注,提取与教师工作量最为相关的六个核心要素,分别为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教材改革、选课走班、学生发展指导、考试方式、非教学事务。结合上海市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特点,基于目的性抽样的原则,分类选择上海市8所高中为调研学校,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Anova方差分析、OLS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验证,发现教师工作量增多的影响因素。遵循混合途径研究范式,采用质性方法来解释量化分析结果,进一步探寻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工作量变化的原因,选取上海市某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S学校作为个案,访谈8位典型高中教师,找寻新高考影响教师工作量增加的支持性证据。研究发现:第一,在学校环境层次上,新高考改革后不同质量类型的学校教师工作量存在显着差异,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教师工作量显着高于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教师;学校走班形式选择上,采取“中走班”形式的学校相对于“小走班”形式教师工作量增幅较大;班级规模与工作量影响呈现负相关,班级规模越大教师工作量增幅越小。第二,从教师个人角色看,新高考改革后不同学科的教师工作量存在显着差异,地理学科教师的工作量增值最高,语数外学科教师次之,物理学科教师的工作量增值最低;班主任在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发展指导、非教学事务上工作量显着增加;课程改革和考试方式造成地理、历史学科教师工作量显着增加;课程改革和考试方式对教师工作影响程度呈现差异,突出表现在对地理学科教师工作量影响最大,对语数外教师影响较大。第三,新高考改革后课程教材改革、考试方式以及非教学事务显着增加了教师工作量,其中考试方式变化对教师工作量的变化影响程度较大,非教学事务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次之,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相对较低。进一步验证发现,新高考改革通过增加教师工作量会进一步导致教师的工作倦怠。第四,影响教师工作量的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评价加大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难度,非教学事务是导致班主任工作时间边界模糊的间接原因。实施课程、使用新教材促进部分学科教师工作内容重塑,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是促进部分学科教师工作角色丰富化的重要原因。分层教学、选课走班对教师工作量影响具有学科异质性,考试方式设计是导致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加重的根本原因,是学校行政机构工作量多样化的核心原因。建议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建立适应改革需求的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学校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适用于新高考改革下的教师工作量核算标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引导教师在教育变革中获得专业发展。
赵志远[4](2017)在《公安高等院校“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讨》文中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改进教师的授课方式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以"研究性学习"为特征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高等教育研究注入了新鲜活力。近年来,公安高等教育紧跟时代热点,探索既符合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安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文章对研究性学习的缘起和产生的理论背景进行简要梳理,阐述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主要特征,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简要评价并提出其在公安高等院校应用的几点建议。
张治[5](2017)在《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改革基本方向。新一轮的改革聚焦综合素质评价,力图从评价环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当下高考综合改革最热的话题之一。但是,综合素质评价在社会共识、实践操作、政策效应、技术支持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研究,教育各方亟待更为明确的方向引导。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对高中学校办学改进、对高等学校科学遴选和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都至关重要。从“素质”到“综合素质”,对学生评价的研究一直在发展。如何运用学习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为学习者创造能充分反映学生生活和未来实际的评价体系,这是国内外教育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教育与新技术的创新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评价系统不但是改进学习的关键,而且将为各类教育机构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在面对新生代学习者和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也需要变革?大数据如何用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呢?该做什么才能把综评政策的理想化成全体教育相关人的共同愿景?这是事关我国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成败的大事。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本项目以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学业水平考和高考的制度体系下再推“综评”?政策背后的价值导向是什么?大数据技术如何支持综合素质评价?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政策的效应,分别从政策视角、学术视角、技术视角论证综评该做什么、怎么做、评价结果怎么用等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行动为研究场景,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相结合,采用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解决问题。研究中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探寻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与本质,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案例剖析等方法,透视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现状、得失成败,通过访谈活动和问卷调查了解高等学校对综评的基本态度和应用方法,通过软件工程设计等方法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综评模型构建。研究发现:1、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存在多种解读,综评必须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变非合作性博弈为合作性共生,博弈局中人必须以学生的健康、个性、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上海市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建立在学生成长记录册基础上的电子变体,政策试行下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可见的、易测量的、有规模的结构化数据,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写实性记载,初步汇聚成学生成长数据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纸质到电子的跨越,在“政府保真、高校保用”的机制下,充分发挥了综评的引导功能,促进了学生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开展,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3、研究发现上海市的综评制度在数据的全面性和学生个性诊断方面存在制度和技术性问题,平时成绩的权重加大,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在形成性评估、个性发展和生涯规划方面尚未形成有效机制,不利于形成分类基础上分层遴选。4、研究认为虽然上海的综评注重高中学校特色指标的建立,但是高中学校相对比较被动,综评在服务学校办学改进和形成特色方面作用有限,在促进政府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上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理想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面向新生代的学习者,将科学决策思维、综合素质评价与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数据相整合,通过对多个维度的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实现面向过程的学习分析和教育服务监控,基于科学可用的数据模型和技术工具,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和教育大数据应用的双重价值融合,最终实现技术支持下的评价变革愿景。模型还结合已有的信息技术平台案例分析了学生综合素质成长大数据采集、分析和挖掘表达的可行性。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介绍开展本研究的背景,分析研究目的与意义,提出研究问题,并陈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与基本假设,通过梳理理论,论证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本质和意义,结合普通高中定位的分析,提出研究假设。第三章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演变与发展,从学理上、从社会和教育背景下分析其教育价值导向和政策形成脉络,并比较研究国际经验,为开展综评的实践寻找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四章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基础,以上海市综评制度改革实践为案例,剖析了上海市综评制度设计、技术实现、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第五章基于大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构建,尝试设计了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多源多维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并通过相关技术案例论证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分析了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模型的使用条件、方法、政策和技术建议等。第六章简述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研究创新点及未来展望。
蒋洁蕾[6](2016)在《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重点高中制度是建国以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中的整体布局。历史上,该制度历经嬗变,几经存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问题,根本上探讨的是重点高中制度利弊问题。那么“究竟重点高中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均对此有着差异性的认识。任何简单地回答“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都不能全面反映该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唯有从多视角(历史的视角、国别比较的视角、实证调查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去检视和梳理才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还原该问题本身,也才能从中找到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综合考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首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该问题的若干次争论,涉及政策、学界以及实践等领域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和作为,以此还原该问题的历史面貌并规整出有关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核心争论焦点。其次,检视国际上与我国相类似的“重点高中”(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的演进、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存废争论,比较三国“重点高中”制度模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出路提供国际视野和参考样本。再者,就现实各方(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非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专家学者)对“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各种看法及理由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接着,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办重点高中的五大好处(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辨析。最后,在历史回溯、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发展的若干条出路。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演化的风雨历程,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影响这一制度兴废的五个核心议题,即“是否富有效率?”、“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是否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是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国际比较研究部分,通过对德、英、美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五点共性和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德国始终坚持文理中学制度,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来最大程度的减小文理中学制度的弊端,可用“公立”、“大众化”、“建‘立交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模式可用“受制于党派”、“精英化”、“尊重传统”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学术高中制度可用“分类”、“专业化”、“特色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实证调查部分,围绕“究竟要不要举办重点高中”这一核心问题,对高中校长、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与非重点高中校长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看法存一定的差异,越是“老牌”、“一流”的重点高中校长,越是倾向于赞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而非重点高中的校长则更倾向于废除重点高中制度;相对而言,重点高中的教师比非重点高中教师更倾向于赞同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专家学者对重点高中存废问题的看法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理论透视部分,围绕五大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以前面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获得的相关材料为依据,运用辩证思维、复杂思维、相对性思维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举办重点高中可能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关键词所代表的每个辩护理由,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具体分析,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五大辩护理由在逻辑上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并非同等重要。简而言之,“精英培养”是根本目的,其它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因材施教”、“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均属于手段的范畴。从重要性上看,假如“精英培养”落空、陷入虚假化,则其它四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这一判断,论文对当前我国重点高中是否“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进行了基于事实的批判性分析,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基于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短期看,我国重点高中制度仍将继续存在,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改良。改造、改良的总体方向是,重点高中必须摆脱和跳出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理,不断探索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精英人才。从长远看,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当今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制度的发展潮流,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现有的重点高中制度进行适时、适度、适切的改革。可能的变革路径包括:在保留重点高中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特色高中,尝试将公办重点高中转制为私立高中,改变公立重点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尝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建立综合高中制度;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生教育计划。
李敏[7](2015)在《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逐渐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一种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性教学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还存在各方面问题,影响了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保证研究性教学的质量对于最大限度的发挥研究性教学的效果极其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的质量进行研究,深入研究性教学课堂,多方面调查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现状,根据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研究性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最终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运行策略,为将来沈阳体育学院更好的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参考。此次研究针对的是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广义的质量保障,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进行改革,提出相应的策略来保障教学质量。结果表明:沈阳体育学院开展研究性教学只有22门课程中进行了研究性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知识和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提高了教学水平,积累了教学经验,改变了传统评价,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的开展还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学习缺乏动力、认识不够、查找资料困难、基础水平欠缺,教师方面时间、精力不够、对学生学习过程监控困难、教师指导难题、教师素质、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学校资源配置和管理尚存在欠缺,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了解程度、素质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基础能力等主观因素和学校环境、激励、考核评价、监督反馈、支持系统方面等客观因素制约了沈阳体育学院的研究性教学质量;沈阳体育学院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能够保障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课程的发展,学校加强各方面的监控和管理、教师提高对研究性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提升自身要求等策略能够确保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运行。
张利荣[8](2012)在《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念。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生学习的本质是研究,研究性学习是大学学习的基本表现形式,大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知识观、课程观与教学观,它的实施将是大学生学习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大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主动探究未知事物进行研究和学习,形成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大学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大学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式,宗旨在于让大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造就创新性人才的目的。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反映了特定的教育目的和价值诉求。在哲学上,现代认知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为大学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心理学上,研究性学习借鉴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现代课程观和教学论为大学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教育学的理论源泉。教育目的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大学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理性的人;培养完人;培养创新性人才。现代教学的重心正在逐渐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教和学统一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的指导,大学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诉求表现为: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让大学生形成“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养成问题意识;发展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大学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发展经历了讨论法、习明纳、基于问题的学习、本科生科研项目等四个阶段,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教学实践经验,广泛开展本科生研究和推广大学研究性学习,是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教育部大力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政策指导下,我国一些重点大学展开了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试点,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模式可以大致地分为基础学科实验基地模式、“以项目为中心”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课程模式等三种。我国大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体现出如下特点:实行小班化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导师制与导生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优秀到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活动并存。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来组织教学活动的。大学教学重视教师的教,不重视学生的学,也不关注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策略的传授,更不重视解决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第一,大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不高。虽然大学生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表现出缺乏有效掌握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学习才能达到优良的学习效果;大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表现出较弱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另外,大学生对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学习支持系统的利用也不够。第二大学生对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深入,参与度不高。不管是“985工程”高校还是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学习行为在探索未知、合作学习、自学、利用网络学习等方面虽然都表现出较强的倾向性,但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大一新生在与教师交流思想、讨论问题、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等方面均弱于其他年级的学生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有着显着的改观。通过调查分析和课堂观察,本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研究性学习深入发展的现实因素主要来自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网络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充分和学习支持系统的不完善等方面。大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习者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创新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出如下的三个特征:研究性;学习自由;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在从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具有问题意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大学教师是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高级帮助者。在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大学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根据学习者的身心特征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综合地灵活地采用多种策略组织教学。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大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是一种民主和谐、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大学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都与建构主义指导下教育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育技术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系统,它将会改变传统大学教师的知识权威角色,将会给传统的授受式课堂学习模式带来崭新的变化,为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资源便利和更宽广的知识视野。
何传杰[9](2010)在《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性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在单独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实施,也可以贯穿于我们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作为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高等师范院校,虽然在理论上对研究性教学做了相当多的研究,但是,在实践方面高等师范院校并没有在教学中真正实施研究性教学,更没有发挥出研究性教学在培养优秀教师中的应有作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原因之一是没有充分发挥学校对研究性教学的管理职能,没有形成完善的高校研究性教学运行机制。为在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中切实贯彻研究性教学理念,本文对高师院校研究性教学作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研究了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现状;第二,研究了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其潜在的理念,以揭示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特征;第三,研究了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类型,以明确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途径和基本形式;第四,重点对基于学科的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基于学科的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基于学科的研究性教学的评价和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基于学科的研究型课程的开发的本质就是将需要教给学生的基本知识从“学科逻辑的组织方式”转化为“活动逻辑的组织方式”。2.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要以“非课题化研究性教学”为基本实施形式,并适量穿插“课题化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形式。3.基于学科的研究性教学评价只有建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研究性教学的实施。4.对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进行有效管理,要树立以师生为主体的管理观念,凸显教学管理的服务和激励功能,充分发挥师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
吕淑军[10](2009)在《新疆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新课改的实施和新时期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导向都对新疆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使新疆高师院校能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新时期教师教育要求的师范生,就新疆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促进新疆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新疆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的师生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的分析,获得了新疆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师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程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困难及教学的现状等信息,分析指出了政策、学校环境和师生自身素质三方面阻碍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因素,并具体分析各方阻碍因素中存在的问题。政策方面的问题表现在:教育部门没有相关政策,学校领导没有具体指示;“学校环境”方面的问题表现在: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管理方式落后,评价方式片面和资源有限、教学条件落后;师生自身素质方面的问题表现在:师生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足,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有限,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素养偏低。最后,从制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因素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新疆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对策。对策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消除阻碍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因素。具体表现在:(1)提供政策支持,即教育部门提出纲领性指导政策和学校领导提出具体指导策略;(2)改善“学校环境,即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管理方式,完善评价方式,扩充、更新仪器设备,完善教学资源建设;(3)提高师生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即加深师生对研究性学习知识的认识程度,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素养。其次,提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途径有两个: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或与学科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后,给出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建议。
二、浅析研究性学习及其对教学管理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研究性学习及其对教学管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导师制下材料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
(1)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
(2)促进学习内容的改变。 |
(3)培养本科生的团队合作性。 |
(4)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
(5)促进师资水平提高和教学管理制度变革。 |
2 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
(1)学习氛围有待提升。 |
(2)指导教师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
(3)指导教师缺乏热情,需完善相应制度。 |
(4)缺乏专门经费的支持。 |
(5)学校层面对研究性学习的认同。 |
3 引入导师制的意义及其规范化 |
(1)导师制的意义及其指导性。 |
(2)导师制规范化。 |
4 结 语 |
(3)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新高考改革 |
(二) 教师工作量 |
(三) 学校环境因素 |
(四) 教师个人角色 |
(五) 教师工作倦怠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 总体研究框架 |
(二) 顺序-解释型混合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一) 政策执行理论 |
(二) 教育劳动学说 |
(三)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
二、文献综述 |
(一) 新高考与教师工作量的文献计量分析 |
(二) 新高考政策制定与执行研究 |
(三) 教师工作量的相关研究 |
(四) 工作量与工作倦怠的国内外研究 |
三、已有研究进展与拓展空间 |
(一) 已有研究进展 |
(二) 局限与拓展空间 |
第三章 新高考政策文本对教师工作的新规划 |
一、新高考政策文本的选取 |
(一) 层级性视角下的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
(二) 中央与上海市新高考政策文本选择 |
二、新高考政策内容的基本特征 |
(一) 政策颁布存在时空差异 |
(二) 政策制定主体高位推动 |
(三) 政策工具多样化配置 |
三、对教师工作的新规划 |
(一) 加强综合素质评价 |
(二) 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
(三) 多样化选课走班教学 |
(四) 重视学生发展指导 |
(五) 调整考试方式 |
(六) 增加非教学事务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高考对教师工作量影响的问卷分析 |
一、问卷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
(一) 研究假设 |
(二) 问卷编制与开发 |
(三) 样本基本情况与问卷信效度 |
(四) 数据分析方法 |
(五) 新高考核心要素维度特征 |
(六) 新高考核心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二、学校环境因素对教师工作量影响的差异化分析 |
(一) 班主任教师比非班主任教师承担更多工作量 |
(二) 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教师工作量多于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教师 |
(三) “中走班”相对于“小走班”形式显着增加教师工作量 |
(四) 班级规模与教师工作量变动呈负相关 |
三、教师个人角色对工作量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一) 物理学科教师工作量增值最低,地理学科教师工作量增值最高 |
(二) 班主任在综评、学生发展指导、非教学事务上工作量显着增加 |
(三) 课程改革和考试方式影响地理、历史教师工作量显着增加 |
(四) 课程改革和考试方式对地理教师工作量影响最大,语数外其次 |
四、新高考对教师工作量及工作倦怠的影响分析 |
(一) 新高考核心要素对工作量、工作倦怠影响的路径检验 |
(二) 新高考核心要素、工作量与工作倦怠的中介效应检验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高考对教师工作量影响原因的访谈分析 |
一、访谈设计与编码分析 |
(一) 访谈对象选择 |
(二) 访谈资料收集 |
(三) 编码分析 |
二、综合素质评价、非教学事务与班主任管理工作量 |
(一) 综合素质评价是班主任工作难度加大的直接原因 |
(二) 非教学事务是班主任工作时间边界模糊的间接原因 |
三、课程教材改革、学生发展指导与学科教师教学工作量 |
(一) 课程教材改革是部分学科教师工作内容重塑的核心原因 |
(二) 学生发展指导是部分学科教师工作角色丰富化的重要原因 |
四、选课走班与学科教师教学工作量、与行政组织管理工作量 |
(一) 学科选择的潮汐现象是学科教师工作结构性差异的核心原因 |
(二) 教学行政班并存是教务处教师工作量加倍的主要原因 |
五、考试方式与教师教学、行政组织管理工作量 |
(一) 考试方式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加重的根本原因 |
(二) 考试方式设计是学校行政组织工作内容多元化的核心原因 |
六、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 不同学校环境、不同角色的教师工作量存在差异 |
(二) 新高考改革影响教师工作量增加会进一步导致工作倦怠 |
(三) 教师工作量变化具有个体普遍性、学科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 |
二、政策建议 |
(一) 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建立适应高考改革的人员经费保障机制 |
(二) 完善学校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适用于新高考的工作量核算标准 |
(三) 适度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引导教师在教育变革中获得专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2 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访谈提纲 |
致谢 |
(4)公安高等院校“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性学习的缘起 |
1. 研究性学习的三次大规模倡导 |
2. 现代研究性学习产生的理论背景 |
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特点及其在高校的发展 |
1.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
2.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
3. 研究性学习在高校的发展 |
三、公安高等院校引入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讨 |
1. 是提高公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
2. 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3. 对教学管理部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5)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改革的焦点之一 |
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层面亟待正本清源 |
三、现代信息技术为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技术的支撑 |
四、公共政策的效能必须在博弈论的背景下来分析和设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概念图 |
五、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 |
二、政策理论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统计法 |
五、访谈法 |
六、案例分析法 |
七、软件工程方法 |
第二章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综合素质评价相关概念的内涵解读 |
一、何为“素质” |
二、何为“综合” |
三、何为“综合素质” |
四、何为“评价” |
五、何为“综合素质评价” |
第二节 普通高中功能的一般分析 |
一、高中的定义 |
二、高中的教育功能定位 |
第三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
一、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分层与分类 |
二、完成学校职能的有效对接:高中与高校 |
三、促进高中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 |
四、推动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 |
五、具备五个比较优势 |
六、普通高中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分析 |
第四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脑科学基础 |
三、心理学基础 |
四、教育评价学基础 |
五、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与经典理论的对比分析 |
第五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假设 |
一、社会各界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理解上存在显着差异 |
二、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层面存在显着差异 |
三、个体与组织在公共政策面前存在激烈的博弈 |
四、综合素质评价在已有的评价政策之间存在复杂的互补和重叠关系 |
五、高中综评政策的理想实现需要架构在合适的政策体系内 |
六、综合素质可测可评,大数据技术为实现综评的理想提供了可能 |
第三章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背景——综合素质成为新的社会通行证 |
二、教育背景——基于素质的教育改革逐步展开 |
第二节 国内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一、酝酿与奠基阶段(1985-2001) |
二、形成与推广阶段(2002年-2013年) |
三、反思与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国外“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
一、国外“综评”:学业考试与质量监测制度 |
二、国外“综评”:糅合在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中 |
三、国外“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导向 |
一、落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评价机制问题 |
二、改进高考招生中的信度和公平问题 |
第五节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之间的关系 |
一、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背景 |
二、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史 |
三、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关系 |
第四章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调查——以上海市为例 |
第一节 我国各省市已有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 |
一、各省市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比较 |
二、国内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开展的基础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二、问卷调研对象分析 |
三、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
四、问卷调查数据的归类分析 |
五、问卷调查数据的建模分析 |
六、问卷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策略选择 |
一、《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指导实践 |
二、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
三、加快高校招生模式转型 |
第四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分析 |
一、信息系统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信息 |
二、高等学校对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应用的态度与诉求 |
三、三方博弈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发展 |
第五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成效与问题 |
一、上海市高中综评方案的探索成效 |
二、上海市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必要性分析 |
二、大数据技术用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的理论框架 |
一、数据采集系统:大数据采集的“上帝之眼” |
二、数据的清洗 |
三、数据的挖掘分析模型 |
四、数据的利用和挖掘 |
五、学习结果性数据模型——以SOLO评价法为例 |
六、评价结果分类使用——学生、教师、高校、学校、政府 |
第三节 模型实施的技术路经 |
一、技术支撑体系 |
二、技术实现框架 |
三、数据中心构建 |
四、指标体系构建 |
第四节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源多维综评模型实践案例分析 |
一、支撑平台介绍 |
二、平台探索成果 |
第五节 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实施建议 |
一、实施条件 |
二、模型应用面临的问题 |
三、未来展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厘清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内涵: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需存异求同 |
二、系统梳理综合素质评价历史使命与政策价值导向 |
三、全面审视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工作进步与局限 |
四、初步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多源多维模型 |
五、透视围绕综合素质评价展开的博弈现实与演变规律 |
第二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主题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应该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的正效应,期待更多机制体制的创新 |
二、智能数据激发深度学习的未来刚刚展开,亟待技术的突破 |
三、综评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刚刚开始,期待深度挖掘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期刊 |
二、学位论文 |
三、专着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类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问卷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二: 关于《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问卷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三: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校招生负责人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济大学各学院负责人调查问卷 |
附录五: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学科类奖励或证书项目 |
附录六: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体育比赛项目 |
附录七: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艺术比赛 |
附件八: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科技比赛 |
附录九: 上海市学校记录管理工作一览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个现实迫切问题 |
(三)一个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 |
(四)一个充满理论复杂性的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重点学校制度历史的研究 |
(二)有关主张要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三)有关主张废除重点学校的研究 |
(四)有关主张改革重点学校的研究 |
(五)有关主张有条件地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六)有关国际上“重点学校”存废的相关研究 |
(七)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重点高中的界定 |
(二)两组类似概念与重点高中的关系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工具 |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历史回溯 |
一、建国十七年:重点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
(一)重点学校制度出台的可能缘由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正式出台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系统建立 |
(四)重点学校制度遭遇“滑铁卢” |
二、“文革”时期:重点学校制度的彻底废除 |
(一)制度层面的彻底废除 |
(二)事实层面的彻底破坏 |
(三)学理层面的彻底否定 |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复兴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恢复 |
(二)重点学校制度弊端渐显及争论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调整 |
四、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与存废大辩论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 |
(二)重点学校制度存废大辩论 |
五、21世纪以来: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与理性审视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理性审视 |
六、历史回溯的启示 |
(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已废除 |
(二)高中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仍将长期存在 |
(三)重点高中尚未跳出“官办名校”的模式 |
(四)重点高中制度存废围绕五个核心议题展开 |
(五)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政策上“大起大落-修修补补-精细多样化”的嬗变 |
(六)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学理上“积极拥护-激烈争论-理性审视”的嬗变 |
第二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国际比较 |
一、德国文理中学制度 |
(一)文理中学制度演变 |
(二)文理中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文理中学制度的变革调整 |
二、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 |
(一)文法中学制度变迁 |
(二)英国公学制度演变 |
(三)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美国学术高中制度 |
(一)学术高中制度概况 |
(二)学术高中的类别 |
(三)学术高中的典型特征 |
(四)学术高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 |
四、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比较 |
(一)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共性 |
(二)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
五、国际比较的启示 |
第三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实证调查 |
一、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整体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二、对重点高中落实效率优先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三、对重点高中践行因材施教的看法 |
(一)校际分流是一种因材施教吗? |
(二)重点高中内部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 |
四、对重点高中实施精英培养的看法 |
(一)精英教育还有必要吗? |
(二)重点高中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吗? |
(三)精英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
(四)精英人才是重点高中培养的吗? |
(五)精英人才应当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 |
五、对重点高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看法 |
(一)重点高中的设置损害了教育公平吗? |
(二)把中考成绩作为重点高中录取的唯一标准,这公平吗? |
(三)重点高中的存在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
六、对重点高中发挥示范性作用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七、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比较 |
(一)高中校长的观点异同 |
(二)高中教师的看法异同 |
(三)专家学者的态度异同 |
(四)各方意向异同的整体审视 |
八、实证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理论辨析 |
一、效率优先 |
(一)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
(二)对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质疑 |
二、因材施教 |
(一)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 |
(二)对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质疑 |
三、精英培养 |
(一)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质疑 |
四、能力公平 |
(一)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质疑 |
五、示范性发挥 |
(一)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合理性 |
(二)对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质疑 |
六、理论辨析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
路径1: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促使我国的重点高中走内涵发展之路 |
路径2: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 |
路径3:保留重点高中制度,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
路径4: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改变所有重点高中均为公立的局面 |
路径5:在一些地区试验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并尝试建立综合高中制度 |
路径6:彻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改为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教育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3 :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内容摘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理论基础研究 |
1.2.3 文献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实施状况 |
3.1.1 学科和术科课程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方式情况 |
3.1.2 学科和术科课程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情况 |
3.2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开展效果 |
3.2.1 增加了师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知 |
3.2.2 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素养 |
3.2.3 增加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升了教育理念 |
3.2.4 改进了考核评价 |
3.2.5 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
3.3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中存在问题 |
3.3.1 学生存在问题 |
3.3.2 教师存在问题 |
3.3.3 学校存在问题 |
3.4 影响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
3.4.1 主观因素 |
3.4.2 客观因素 |
3.5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
3.5.1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框架 |
3.5.2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各因素的运行关系 |
3.5.3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内容 |
3.6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运行策略 |
3.6.1 学校支持策略 |
3.6.2 教师教学策略 |
3.6.3 学生学习策略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 |
附录 |
(8)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设计 |
1.6 研究方法 |
2 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理性透视 |
2.1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2.2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的 |
2.3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诉求 |
本章小结 |
3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流变 |
3.1 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源流 |
3.2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演变 |
3.3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现实境遇 |
本章小结 |
4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问题透视 |
4.1 大学生学习现状及问题 |
4.2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困惑 |
4.3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现实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
5.1 研究性学习中大学生的行为特征 |
5.2 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
5.3 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
本章小结 |
6 大学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
6.1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
6.2 大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 |
6.3 大学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2: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和研究性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3: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和研究性学习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4:随班听课统计表 |
(9)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及研究现状 |
1.3.1 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现状调查 |
1.3.2 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研究 |
2.1 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
2.1.1 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内涵辨析 |
2.1.2 几组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2.1.3 基于学科的研究性教学及其类型 |
2.2 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
2.2.1 研究性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
2.2.2 研究性教学的人本主义理论基础 |
2.2.3 研究性教学的多元智能理论基础 |
2.3 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3.1 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
2.3.2 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 |
第3章 高等师范院校基于学科的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研究 |
3.1 基于学科的研究型课程的开发 |
3.1.1 基于学科的研究型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
3.1.2 基于学科的研究型课程开发的具体环节 |
3.1.3 基于学科的研究型课程建设的发展阶段 |
3.2 基于学科的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
3.2.1 基于学科的研究性课堂教学的实施 |
3.2.2 基于学科的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 |
3.2.3 基于学科的研究性课外教学的实施 |
3.3 基于学科的研究性教学的评价 |
3.3.1 基于学科的研究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
3.3.2 课题化研究性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 |
3.3.3 非课题化研究性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 |
第4章 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管理研究 |
4.1 建立有利于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管理机制 |
4.2 建立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机制 |
4.3 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资源管理 |
第5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
5.2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5.3 未来的发展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新疆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 |
2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 |
2.2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3 新疆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3.1 调查前准备工作 |
3.2 调查过程 |
3.3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
4 新疆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对策 |
4.1 消除阻碍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因素 |
4.2 提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
4.3 给出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建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浅析研究性学习及其对教学管理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导师制下材料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探索[J]. 何志伟,夏丽娜,马世玉. 广州化工, 2021(13)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研究[D]. 蒋帆.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公安高等院校“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讨[J]. 赵志远.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5]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张治.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6]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D]. 蒋洁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7]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D]. 李敏. 沈阳体育学院, 2015(04)
- [8]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 张利荣.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9]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与管理研究[D]. 何传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
- [10]新疆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吕淑军. 新疆师范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