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凌创业中心“二次创业”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冯喆[2](2020)在《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田”,不仅促进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也率先探索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如何通过国家高新区设立,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成为目前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陕西省发展潜力逐步被释放。但近年来,陕西省经济发展受到要素价格上升和环境恶化的制约,依靠资源投入和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经济红利逐渐减少,而以知识和创新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尚未完全发挥作用,陕西省仍然处于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因此,促进陕西省依靠国家高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成为陕西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究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基于现有文献研究,本文首先分析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及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其次从理论上明确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般逻辑,最后根据1990年至2018年间陕西省十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国家高新区设立对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1)1990年至2018年间,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了7.3%,技术进步平均提高了7.7%,技术效率平均提高0.1%,说明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技术效率贡献较小;同时陕西省各地级市和陕北、关中、陕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2)国家高新区可以显着促进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对陕西省技术效率改善未产生显着影响,该研究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陕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边际效应最大,关中地区次之,对陕北地区影响效应不明显。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国家高新区设立不仅能显着促进陕西省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还能缩小陕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基于此,本文的政策启示主要在于:深入推动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建设与发展、依托国家高新区促进陕西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步提升、推进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协调发展。
邹鑫[3](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薛伟贤,顾菁[4](2016)在《西部高新区产业选择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文中认为一带一路的建设使向西开放战略进入了以内陆开放为趋势的深度推进阶段,西部高新区发展也在同一时期进入"后二次创业"时代。但是现有研究无法完全解决新时期下西部高新区产业内容调整问题,适应新环境所需面临的挑战。本文基于波士顿矩阵的思想,结合高技术产业特征及新时期环境特征构筑了产业选择矩阵。研究结果表明,强势型产业需要集中力量扶植并建设重点产业带,挑战型产业需要拓展市场壮大产业规模,平稳型产业需要产业合作打破技术约束,升级产业结构,而弱势型产业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域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进行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升级或者逐步清退。
解佳龙[5](2015)在《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新区作为我国承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在当下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核心的改革攻坚期发挥着关键作用,既要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无缝对接的核心载体,还要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先行示范。各地高新区尤其是国家高新区成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实现了产业超常规发展,有效提升了区域科技实力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面对我国第三次大转型的新要求与新挑战,高新区品牌优势缺乏、业态低端徘徊、空间粗放经营等弊端日益凸显,由增量布局向提质增效转变已成为我国高新区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而国家自主创新导向下的转型发展是完成这一时代使命的最佳途径。本文依据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相关理论,在我国第三次大转型和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从高新区转型发展与国家自主创新的耦合关系出发,依据高新区阶段演化的理论与实践规律提出我国高新区演化的路径偏差,结合细分目标和转型发展基础的双维度评价结果,设计差异化的高新区转型发展路径和配套体系。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为一、二章,是本文的理论部分,在论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内容和方法、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阐释了两者在目标、要素、过程、机制等方面的耦合关系,并从转型理论、演化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出发,寻找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为三、四章,对高新区演化的阶段划分与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内外园区的发展历程提出我国高新区现存的路径偏差,在此基础上运用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构建了企业-产业-环境嵌套式目标细分架构,分别从优势培育、两权优化、空间改造三个维度阐释细分领域下的执行目标,并将目标实现的界面障碍归结为路径依赖、体制惯性、环节锁定和边界束缚。第三部分为第五章的模型构建与评价,基于高新区转型发展基础的二象对偶表征,以灰色关联分析和链式关联DEA为主要方法,构建了由“状态”维的创新体系成熟度和“过程”维的创新效率组成的双维度评价体系,并对我国56个高新区进行实证测算与聚类分析。第四部分为六、七章,结合“箭靶模型”与聚类组合值特征,设计了我国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四种路径:基于生态位拓展的优势协作路径、基于产业链延展的特色聚焦路径、基于资源再开发的集约提效路径、基于高精尖引领的辐射联动路径,并提出转型发展路径实现的四大内构保障体系和四大外建服务体系。第五部分为全文总结、创新点归纳和研究展望。
田新豹[6](2013)在《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我国高新区已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实现了以园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对高新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进行梳理,进而分析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资本、劳动力和科技投入三个方面作为园区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生产函数。为消除区域影响因素,进一步将全国高新区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类地区来考察这三个因素对高新区经济的影响,得出资本投入对高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要大于科技投入的贡献。最后提出对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结论及建议。
李娜[7](2013)在《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反思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自198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为高新区)成立以来,高新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科研、生产和居住的复合功能综合体。高新区不同于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它既具有自身特定的产业功能同时也与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城市快速增长背景下,城市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从不同程度和角度反映到作为城市的重要增长点和功能片区的高新区上。文章试图突破传统研究中注重高新区产业创新、管理模式等内部机制运转方面的研究,将高新区置身于其所依托的城市背景下,分析其作为城市功能片区所存在的问题,以期探索出高新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设模式。文章首先对国外有代表性的高新区进行研究,分析其概况、发展历程和现状,梳理出国外高新区的建设经验;然后对当前背景下我国高新区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典型高新区案例,客观分析其建设过程中的得与失。通过国内外案例的比较和分析,总结出我国和国外高新区建设的不同,并从高新区与城市关系、高新区对城市影响以及高新区自身建设情况等方面着手,反思在城市增长背景下我国高新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在上述分析和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分别以启动区的位置选择和发展策略为切入点来探索其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
苏成真[8](2012)在《苏锡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已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已成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区域和科技创新的辐射源泉。苏锡常高新区作为我国苏南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载体以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目前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其近十年的“二次创业”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其发展规律、明确其发展瓶颈以及相互间的差异等,进而推动新形势下高新区的全面发展。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较为详细地对苏锡常高新区“二次创业”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对高新区发展的有关理论进行回顾,明确高新区具有的典型特征应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和经济效益突出等,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对国内外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进行分析,重点突现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内涵与特征,主要是为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发挥桥梁作用,也为本文从定性角度分析苏锡常高新区提供理论依据。然后,对苏锡常高新区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其中现状分析一方面是概述苏锡常高新区的产业结构、科研能力等5方面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是对高新区6个方面的一些主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而特点分析则从其它相关方面剖析苏锡常高新区。从分析的结果上看,苏锡常高新区二次创业以来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的具体表现仍高于国家高新区平均水平,但其增长速度相对有所下降,且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相对较低,更易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其次苏锡常高新区的创新投入与其经济实力并不相称,技术性收入明显偏低,产品仍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不足,而且苏锡常高新区间的发展也不均衡,存在一定的产业集群同构现象等。最后,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别对苏锡常高新区创新效率和“二次创业”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创新效率方面,苏锡常高新区的创新效率相对处在中上水平,而我国部分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区反而其创新效率相对较低,不同区域的高新区创新效率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等;在苏锡常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评价方面,苏锡常高新区内部间各方面能力的差距也比较明显,常州高新区各方面能力都明显相对落后等。同时本文在最后还提出若干提升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的对策建议,也进一步明确苏锡常高新区目前已经进入到“二次创业”改革攻坚阶段,实现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目标仍是个长期过程,面临的很多困难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是难以解决,仍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改革创新才行,尤其是在加强园区间的交流合作、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创新集群网络、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等方面。
韦吉飞[9](2010)在《新形势下农民创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业活动是一个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根基,创新和创业精神是经济活力的源泉与发展的灵魂;同时,创业已成为促进充分就业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鼓励和支持本国的创业活动。国内外的实践无不表明:创业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财富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就农村而言,新形势下农民创业对推动和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解决农民就业难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起着拨动“关捩”的作用。本文采用调查资料、现有统计数据与逻辑推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农民创业现状及基本特征、农民创业行为发生机制与规律;然后从微观层面考察农民创业的效率,探究农民创业的收入、就业等效应;从宏观上分析农民创业对农村经济增长、转型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挖据与利用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民创业的支持路径与政策。最后,提出促进农民创业活动与构建农村创业型经济的对策与建议。分析农民创业形式的流变并概括农民创业的特征与规律后,得出以下判断:首先,家庭副业、专业户及重点户、专业村等形式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农民创业的特殊形式,乡镇企业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农民集体创业形式拉开了农民创业浪潮,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是新时期农民创业的主要形式。其次,创业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6年,年龄段以30-40岁居多,收入呈多元化且货币化水平高,与未创业家庭相比,创业家庭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创业家庭除食品外的各项消费倾向都较大,其居前三位的是居住、交通通讯及教育,分别为0.212、0.176和0.141,这在自价格弹性与支出弹性等表现出相似性,创业家庭的互价格弹性比未创业家庭的互价格弹性小;再次,在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创业将以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为主流,逐渐形成集成化与集约化,农民创业将以现代农业园区、现代种养小区、一村一品等为主要发展趋势。基于农民创业规模小、层次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农民创业者总体素质较低等基本现状的认识,论文运用二元离散Probit模型和logit回归模型分别分析农民创业认知和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青年农民与中老年农民创业认知的影响因素不同,中老年农民创业认知受到地理及地形的影响较为普遍,年龄对中老年农民创业的影响较青年农民而言也表现更为突出;而在性别上,青年农民受其影响较强,另外,家庭收入水平对青年农民的创业认知影响也很突出;人力资本、培训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尤为显着,特别是职业培训,经济资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不如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显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民创业风险承受能力,结果表明:农民的“心理特质”、风险心理、风险倾向和风险感知几个因子中,农民的心理特质对其创业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最大,为0.829,排第二位的风险倾向为0.811。在考虑到农民个人特征之后,发现农民的创业风险承受能力与年龄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年人风险承受能力比起年轻人和老年人都要高;在收入上,收入越高的农民风险承受能力越强;从受教育程度上看,与人们预期不同的是,农民风险承受能力与其受教育程度存在一定的反向关系,而不同性别的农民在创业风险承受能力上没有显着差异。论文还运用相关软件探究了农民创业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或迁移的影响、农民创业所形成的就业效应、农民创业对农村贫困与不平等的作用以及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等,得出以下的基本判断与结论:一是农民创业的就业效应总体上呈下降之势,相对于产出就业弹性系数,资本对就业的吸纳弹性系数要小;与农民的集体创业比较而言,个体创业、私营企业的就业弹性相对大;在不同产业上,第三产业的弹性要大于第二、一产业。二是农民创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第一产业创业对迁出省农民转移具有正向作用,而对迁入省农民转移作用不显着;第二、三产业创业对迁出省农民转移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增强了迁入省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三是农民创业一方面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降低农村贫困化程度,但另一方面又加剧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状况。四从总体上看,农民创业对农村收入具有持久正向拉动作用,东部的拉动作用大于西部,但这种拉动效应正呈减弱之势。五是在创业效率上,30-40岁年龄段的农民创业效率最高,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创业效率越高,非农行业创业效率高于农业行业。通过分析还发现,农民创业还存在较大的提高收入的潜在空间。此外,论文还分析农民创业对农村经济结构变迁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得出如下观点和结论:一是我国农民的创业活动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协调,近些年来农村农民创业人才的耦合值一直为负值,耦合离差值都较高,最大的2003年为-17.20%,2004年为-11.13%,2007年仍接近-5%。显示了农村创业人才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农村创业型农民不能满足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二是总体而言,第一产业比重随着农村非农活动、农民创业行为的增加而降低,相反,第二、三产业与两者有正向关系。三是农村不同的农民创业形式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同,其中私营企业投资者对农村经济拉动作用明显,而个体创业者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甚至为负值,反映出了我国农村创业环境的基本现状;由农民创业及农村非农活动推动而出现的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对农村经济增长年贡献率为20%左右。基于现有的农民创业问题的研究文献,探讨了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的挖掘与利用的概念与内涵。形成以下的观点:一是农民创业痕迹信息的挖掘不仅有利于政府全面掌握农民创业情况,而且对深化农民创业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二是为更好促进农民创业,须转变当前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挖掘与利用零散的现状,推广到创业前、创业中及创业后等,形成全方位的系统体系。本文认为,这个系统性工作应由政府主导进行,保证客观、公正、全面及有效。最后,从构建农村创业人力资本团队、建设农民创业信息与科技服务平台等四个方面探索支持农民创业的路径;从物质投资政策、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及产业发展政策等几方面就新时期面向农民创业的政策体系作分析。综合研究结果,论文认为农民创业对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变、拉动农民收入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作用,但由于制度组织、市场环境、农民个体特征、农村经济环境现状等因素,不同农民创业形式对上述的影响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性,不同农民的创业效率、创业认知与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基于这些研究,论文从4大方面就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着重强调了农村人力资本创业团队构建、农村创业平台体系及农村承接产业转移中二次创业与创业升级等方面对农民创业的支持作用。
张克俊[10](2010)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文中研究表明一、创新的空间集聚与高新区创新比生产具有更高的空间集聚特征。创新空间聚集的特定区域就是创新型空间,区域空间上的创新聚集性一旦形成,就会在自我强化机制、知识报酬递增机制、知识溢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强化,具有强大的凝固性,不易发生位移。高新区不仅是新的产业空间,而且是新的创新空间和新的科技文化社区,具有空间属性的三重性,并且三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三重螺旋的空间构造,这种属性是由高新区的性质与特征所决定的。高新区是高新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地域综合体,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孵化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来自于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竞争方式的转变而使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政府对高新区产生了迫切需求,而创意、创业、创新则是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研究、开发、孵化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是高新区最基本的功能。二、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背景和意义站在国家宏观战略层次审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而国家级高新区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区域中枢。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区域。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到2009年我国已经拥有56个国家级高新区。二十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已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跃的区域,是引导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根据阶段发展理论,总体而言,我国高新区正处在由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转换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政策进行合理引导,完全有可能把国家高新区率先建设成为创新氛围更为浓厚、自主创新能力更为突出的创新型园区。毫无疑问,无论从国家战略需要来看,还是从高新区发展新阶段需要来看,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于体现国家意志、承担国家使命、完成国家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统揽。三、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性质、构成与创新型园区的内涵和标准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据我国国家战略需要而提出的概念,是针对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渡依赖于技术引进而缺乏原始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而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创新的自主性,强调技术上的主导权、控制权,形成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在高新区区域范围内,以增强高新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高新区内技术能力为基础,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政府等创新行为组织为主体,聚集和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不断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系统。从本质上说,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网络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两部分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同时,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创新型园区概念的核心是指在园区内实现了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是一种内生增长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以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作为园区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以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发展创新经济作为园区的主导经济形态,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作为园区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使园区具有高效收获创新价值的能力、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园区的性质是区域创新的增长极,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繁衍新兴企业的诞生地,培育领袖企业的成长地,新经济模式、新制度和新文化的创造地。创新型园区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和创新经济三个层次。判别创新型园区的标准主要看是否形成了创新集群,具体而言,主要用园区创新要素的富集程度、支撑创新的载体和组织的完善程度、企业群体的衍生与创新活力、发挥创新要素效能的网络发达程度、创新合作的机制和氛围等来衡量。四、C-I-H耦合互动框架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基础是内生增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增长极、空间扩散、三元参与、孵化器、网络组织等理论。基于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框架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该理论框架的基本内涵是:在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机制、创新体系和高新区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创新体系、高新区“三位一体”通过地理邻近性、行业邻近性、创新邻近性、社会邻近性不断进行集群主体之间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从而内生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能力,形成耦合互动创新系统,推动高新区的发展形态由低层次、低水平向高层次、高水平演化,构建创新集群竞争力和创新型园区的新型形态。C-I-H耦合互动的要素包括依赖要素、联系要素、激励要素、主体要素。依赖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所依赖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联系要素是指联结各种依赖要素的合约,包括显性合约(契约)、隐性合约(信任)等;激励要素是指驱动组织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交流与沟通的动力因素;主体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的组织和个人,简称“官、产、学、研、中、资”。C-I-H、耦合互动的动力按动力来源可分为自响应和人为响应动力两种。自响应动力是指由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之间自然演化、自组织而内生出的耦合互动动力;人为响应动力是指依赖人为方式完成的结合与协调。如果从主体动力来看,C-I-H耦合互动主要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系统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新区建设中的政府的动力需求。C-I-H耦合互动本身是不稳固和不紧密的,联结它们的纽带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I-H耦合互动的纽带是主体价值交换的实现工具,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才、劳动力、产品、信息、技术等各类市场,另一类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界面平台。从系统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就可形成一种新的系统形态,即高新区集群创新系统(HCIS)。HCIS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征,有机整合、优化和集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高新区地理空间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使各方面的要素排列和组合处于较好状态,从而产生的创新产出效率比一般的产业聚集或一般的区域创新系统要高,适应了技术创新模式由线性创新向网络集成创新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组织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必然是一种新型的集群组织形态,即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力,由创新型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其他创新合作关系,具有创新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式互动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相比,创新集群中大学、创新服务产业和所谓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公司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创新集群具有强网络性和超流动性、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高端要素密集、大量的知识产出和知识溢出效应、科学与技术间联系更加紧密、社会资本更加丰富等特征。同时,创新集群的产出目标不再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物美价廉)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基本的产出是无形产品如知识产权和新技术,主要追求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及时商业化创新成果。五、基于C-I-H耦合互动理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1)采取“三段式”方式促进微观企业主体成长路径,即: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2)以推进“五大转变”的方式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路径,即: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型驱动向创新型驱动转变。(3)以建设“一大主体+五大平台”的方式构建创新系统路径,即: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大主体,构建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自主创新科技平台、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五大平台。(4)以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方式推进高新区建设路径。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在这种新型园区形态中,创新型经济是主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创新型经济又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舒适社区环境、强大社会包容性和社区联合治理机制共同支撑和协同发展的高科技综合社区。建设科技新城是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形式,其重点是推进园区的“七化”,即:园区的知识化、数字化、商务化、国际化、生态化、宜居化、人文化。同时,推进科技新城的建设必须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六、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为例基于C-I-H互动框架对成都高新区建设和创新发展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基于I(产业集群)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聚集的基本态势,但是产业集群的分工与协作机制还没有脆弱,企业“扎堆”现象比较突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关联度比较低,产业集群的生产推动比较明显而创新驱动不足,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比较明显而高端环节进入不足,个体与企业内部的学习比较明显而集群学习不足。基于C维度(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投融资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等为平台的创新服务体系,但是,创新孵化体系还不健全,主体间的创新互动网络并未形成,创新环境还有待改善,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发育还比较滞后,中介服务还不发达。基于H(高新区建设)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软环境还有差距;基本建立了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但体制退化倾向比较明显;逐步采用了功能化分区、专业化园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但是项目落实在空间上仍比较紊乱;初步扭转了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外延扩张的建设思路,但外延扩张的冲动仍然比较强烈。如果把C-I-H这三者联系起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协调性。七、政府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的作用面对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历史任务,同样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其理由是: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然而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机制、手段必须发生重要转变。国家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是:国家战略导向的原则、弥补市场失灵原则、尊重创新主体的产权和创新活动选择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方参与原则。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应是创新发展的指导者、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创新资源的配置者、创新平台的建设者、创新投资的引导者、创新活动的服务者、创新过程的参与者。政府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主要应包括: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建设虚拟高新区、建立创新驿站。政府在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包括: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等。
二、杨凌创业中心“二次创业”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凌创业中心“二次创业”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国家高新区 |
2.1.2 全要素生产率 |
2.2 相关理论 |
2.2.1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创新扩散理论 |
2.3 国家高新区与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关于国家高新区的研究 |
2.3.2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3.3 关于国家高新区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及全要素生产率现状分析 |
3.1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发展概况 |
3.1.1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经济实力分析 |
3.1.2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分析 |
3.1.3 陕西省内各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 |
3.2 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
3.2.1 模型构建 |
3.2.2 数据来源和变量处理 |
3.2.3 测算结果与分析 |
3.3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及全要素生产率现状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 |
4.1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般逻辑 |
4.1.1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4.1.2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
4.2 一般逻辑评述与研究假说 |
第五章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5.1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性检验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说明 |
5.1.3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生产率影响效应的基础检验 |
5.2 稳健性检验 |
5.2.1 单差法 |
5.2.2 反事实检验 |
5.3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
5.3.1 基本思路 |
5.3.2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异质性检验 |
5.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第六章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
6.1 深入推动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建设与发展 |
6.1.1 完善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
6.1.2 坚持政府的适当引导,促进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6.2 依托国家高新区,促进陕西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步提升 |
6.2.1 提高陕西省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 |
6.2.2 提升陕西省国家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率 |
6.3 推进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协调发展 |
6.3.1 因地制宜推动陕北、陕南地区国家高新区建设 |
6.3.2 发挥关中地区国家高新区的带动作用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西部高新区产业选择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时期开放战略下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特征 |
三、产业选择的技术要求 |
(一)产业选择的技术路线 |
(二)产业基准的确立 |
(三)与一带一路地区的产业合作模式 |
四、产业选择基准的计算 |
(一)产业基准的指标计算 |
1. 高技术产业特征维度 |
2. 西部高新区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维度 |
(二)权重的计算 |
五、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省典型的高新区产业选择案例 |
六、结论 |
(5)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高新区产业集群成长研究 |
1.2.2 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
1.2.3 高新区“二次创业”研究 |
1.2.4 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 |
1.2.5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家自主创新与高新区转型发展理论溯源 |
2.1 国家自主创新与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内涵 |
2.1.1 国家自主创新的概念及实现机制 |
2.1.2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概念及理论构成 |
2.1.3 高新区转型发展与国家自主创新的耦合关系 |
2.2 转型理论与高新区发展 |
2.2.1 转型理论的研究对象 |
2.2.2 转型理论范式及核心问题 |
2.2.3 高新区发展中的转型理论体现 |
2.3 演化理论与高新区发展 |
2.3.1 回归战略与高新区发展 |
2.3.2 国家阶段演化与高新区发展 |
2.3.3 区域演化与高新区发展 |
2.4 自组织理论与高新区发展 |
2.4.1 系统自组织的涵义与特征 |
2.4.2 自组织系统与高新区发展 |
2.4.3 高新区发展的自组织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新区的阶段演化与路径偏差 |
3.1 高新区演化的阶段界定及特征 |
3.1.1 高新区相关因素的阶段性 |
3.1.2 高新区演化的逻辑斯谛曲线 |
3.1.3 高新区演化的阶段及内涵 |
3.1.4 基于突变论的高新区阶段转换 |
3.1.5 高新区阶段演化的典型特征 |
3.2 高新区阶段演化的动力机制 |
3.2.1 动力机制的概念与分类 |
3.2.2 高新区演化内源性动力 |
3.2.3 高新区演化外源性动力 |
3.3 世界典型园区的演化路径及启示 |
3.3.1 发达国家的高新区:硅谷 |
3.3.2 新型工业化国家的高新区:大德科技园 |
3.3.3 发展中国家的高新区:班加罗尔科技园 |
3.3.4 世界典型园区演化路径启示 |
3.4 我国高新区演化的路径偏差 |
3.4.1 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3.4.2 整体发展定位异化 |
3.4.3 园区产业根植性弱 |
3.4.4 创新空间粗放经营 |
3.4.5 产业集聚两极分化 |
3.4.6 研发孵化功能弱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新区转型发展目标细分与界面障碍 |
4.1 转型发展目标的确立原则与协调关系 |
4.1.1 转型发展目标确立原则 |
4.1.2 目标确立中的关系协调 |
4.2 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的转型发展目标架构 |
4.2.1 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概述 |
4.2.2 高新区转型发展目标细分架构 |
4.3 高新区转型发展目标的多级细分 |
4.3.1 基于优势培育的企业转型发展目标 |
4.3.2 基于两权优化的产业转型发展目标 |
4.3.3 基于空间改造的环境转型发展目标 |
4.4 转型发展目标实现的界面障碍 |
4.4.1 既有发展路径依赖 |
4.4.2 粗放管理体制惯性 |
4.4.3 价值链“低端锁定” |
4.4.4“边界阴影”束缚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新区转型发展基础的双维度评价 |
5.1 基于二象对偶的转型发展基础构成 |
5.1.1 二象对偶论的核心观点 |
5.1.2 转型发展基础的二象对偶表征 |
5.2 基础实象:创新体系成熟度评价体系 |
5.2.1 创新体系成熟度及其评价指标 |
5.2.2 创新体系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5.2.3 要素比较优势的灰色关联评价 |
5.2.4 体系成熟度的测算与合成 |
5.3 基础虚象:创新效率两阶段评价体系 |
5.3.1 创新效率及其评价指标 |
5.3.2 创新效率测度方法选取 |
5.3.3 链式关联DEA两阶段模型构建 |
5.4 转型发展基础实证测算与分析 |
5.4.1 转型发展基础测算对象选取 |
5.4.2 创新体系成熟度测算与分析 |
5.4.3 两阶段创新效率测算与分析 |
5.4.4 转型发展基础的聚类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差异化路径设计 |
6.1 转型发展路径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
6.1.1 路径设计的“箭靶模型” |
6.1.2 路径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
6.1.3 路径设计的相关说明 |
6.2 基于生态位拓展的优势协作路径 |
6.2.1 生态位拓展下的优势协作路径内涵 |
6.2.2 优势协作路径推进的控制节点 |
6.2.3 实例分析:包头高新区的优势协作路径 |
6.3 基于产业链延展的特色聚焦路径 |
6.3.1 产业链延展下的特色聚焦路径内涵 |
6.3.2 产业特色聚焦路径的实现形式 |
6.3.3 实例分析:泰州高新区的特色聚焦路径 |
6.4 基于资源再开发的集约提效路径 |
6.4.1 资源再开发下的集约提效路径内涵 |
6.4.2 集约提效路径的实现形式 |
6.4.3 实例分析:东湖高新区的集约提效路径 |
6.5 基于高精尖引领的辐射联动路径 |
6.5.1 高精尖引领的辐射联动路径内涵 |
6.5.2 辐射联动路径推进的控制节点 |
6.5.3 实例分析:中关村的辐射联动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7章 转型发展路径实现的配套体系建设 |
7.1 路径实现的配套体系建设思路 |
7.2 路径实现的四大内构保障体系 |
7.2.1 转型意识推进体系 |
7.2.2 组织协调保障体系 |
7.2.3 科技孵化培育体系 |
7.2.4 成效考评管控体系 |
7.3 路径实现的四大外建服务体系 |
7.3.1 创新资金融通体系 |
7.3.2 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
7.3.3 技术交互协作体系 |
7.3.4 政策法律支持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参研项目 |
附表 |
(6)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我国高新区的形成及发展阶段 |
(一) 我国高新区的“一次创业”阶段 |
(二) 我国高新区的“二次创业”阶段 |
三、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
(一) 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
(二) 高新区发展因素模型的建立 |
(三) 高新区发展因素评价 |
四、评价与结论 |
(7)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反思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相关理论综述 |
1.6 研究框架 |
2 国外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经验借鉴 |
2.1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概述 |
2.2 美国斯坦福科技园 |
2.3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 |
2.4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
2.5 日本筑波科学城 |
2.6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经验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3 当前背景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状分析 |
3.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背景分析 |
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动力因素 |
3.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概况 |
3.4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担的责任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
4.1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独立型 |
4.2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城中型 |
4.3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边缘型 |
4.4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边缘型 |
4.6 本章小结 |
5 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反思 |
5.1 中外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对比分析 |
5.2 高新区与城市的关系反思 |
5.3 高新区对城市的影响反思 |
5.4 高新区自身发展问题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模式探索——以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
6.1 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背景 |
6.2 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城市(荆州市)现状分析 |
6.3 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6.4 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模式探索基于启动区规划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苏锡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与演变规律 |
2.1 高新区的相关概念 |
2.1.1 高技术、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 |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2 高新区的产生背景与基础理论 |
2.2.1 高新区的产生背景与演进 |
2.2.2 高新区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2.4 中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内涵与特征 |
2.4.1 “二次创业”的提出 |
2.4.2 “二次创业”的内涵 |
2.4.3 “二次创业”的特征 |
第三章 苏锡常高新区发展现状与特点 |
3.1 苏锡常高新区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1 苏锡常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
3.1.2 苏锡常高新区主要指标的比较分析 |
3.2 苏锡常高新区发展的特点 |
第四章 基于 DEA 模型的苏锡常高新区创新效率评价 |
4.1 自主创新与创新效率 |
4.2 DEA 模型简介 |
4.3 模型的应用 |
4.3.1 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
4.3.2 模型的计算 |
4.4 评价结果分析与启示 |
4.4.1 评价结果分析 |
4.4.2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苏锡常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评价 |
5.1 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原则 |
5.1.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体系构建 |
5.1.3 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的评价方法 |
5.2 基于 AHP 和 GRA 的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的综合评价 |
5.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2 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评价 |
5.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苏锡常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对策建议 |
6.1 增进园区间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国际竞争力 |
6.2 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提供资金保障 |
6.3 提升产业集群化程度,加快创新集群建设 |
6.4 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吸引和留住人才 |
6.5 注重管理体制与服务体系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专家赋权调查问卷 |
(9)新形势下农民创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境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
1.5.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5.3 调研情况与数据来源说明 |
1.6 可能创新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2.1 概念辨析与农民创业范畴界定 |
2.1.1 概念辨析 |
2.1.2 农民创业范畴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业理论 |
2.2.2 投资理论 |
2.2.3 创业投资理论和农业创业投资理论 |
2.2.4 效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民创业现状与基本特征 |
3.1 建国以来农民创业形式的流变与评价 |
3.1.1 改革开改之前农民创业情况 |
3.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创业形式 |
3.1.3 新时期农民创业形式的发展 |
3.1.4 建国以来农民创业演进评价 |
3.2 我国农民创业现状 |
3.2.1 农民创业规模小层次低且具明显的兼业特征 |
3.2.2 农民创业地区发展欠平衡 |
3.2.3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失地农民创业正成为农民创业的新主体 |
3.2.4 农民创业群体总体素质逐步提高但与时代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
3.2.5 我国农民整体创业水平所处阶段的一个初步判断 |
3.3 农民创业认知及影响因素 |
3.3.1 农民创业认知影响因素判断 |
3.3.2 实证分析模型 |
3.3.3 数据来源及样本浅析 |
3.3.4 变量设置说明 |
3.3.5 参数估计及结果讨论 |
3.3.6 不同年龄段农民创业认知影响因素比较 |
3.3.7 本节研究结论 |
3.4 农民创业的路径 |
3.4.1 扩大种养业实现创业 |
3.4.2 创办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创业 |
3.4.3 打工返乡创业 |
3.4.4 通过组织实现农民集体创业 |
3.4.5 机遇创业 |
3.4.6 发展民族物质文化实现创业 |
3.4.7 发展民族非物质文化实现创业 |
3.5 农民创业的基本特征 |
3.5.1 农民创业的年龄特征 |
3.5.2 农民创业的人力资本特征 |
3.5.3 农民创业的收入特征 |
3.5.4 行业分布等特征 |
3.5.5 家庭和劳动力就业特征 |
3.5.6 生活消费特征 |
3.5.7 生产经营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创业行为发生机制与创业规律 |
4.1 农民创业行为的发生及影响因素 |
4.1.1 农民创业行为的发生 |
4.1.2 影响因素解析与判断 |
4.1.3 模型与方法 |
4.1.4 样本选择与数据基本特征 |
4.1.5 实证分析结果 |
4.1.6 本节结论与涵义 |
4.2 农民创业的风险意识与风险承受能力 |
4.2.1 农民的风险意识成长 |
4.2.2 农民创业风险应对能力与因素分析 |
4.2.3 风险承受能力的概念内涵 |
4.2.4 农民创业风险承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5 农民创业风险承受能力评价: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4.3 农民产业链创业行为逻辑过程 |
4.3.1 农民产业链创业意识形态 |
4.3.2 农民产业链创业类型 |
4.3.3 农民产业链创业过程及其整合 |
4.3.4 农民产业链创业拓展与延伸 |
4.4 农民创业的决策意识与决策机制过程 |
4.4.1 农民创业的决策意识 |
4.4.2 新时期农民创业行为发生机制与决策过程 |
4.5 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创业规律 |
4.5.1 以种植业、畜牧业为基础的创业规模有效扩大 |
4.5.2 循环农业创业逐步走向集成化与集约化 |
4.5.3 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创业与城市居民创业趋于同质化 |
4.5.4 非农领域的创业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主流 |
4.6 农民创业发展趋势 |
4.6.1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进行创业 |
4.6.2 通过创办现代农业种养小区实现创业 |
4.6.3 以农贸专业市场升级为推力进行创业 |
4.6.4 大型的专业再就业商场孵育农民创业 |
4.6.5 “一村一品”创业形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观视角下农民创业的效率分析 |
5.1 农民创业的就业效应 |
5.1.1 农民劳动力就业结构及其嬗递 |
5.1.2 农民就业方式与就业特征 |
5.1.3 农民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 |
5.1.4 农民创业的就业效应实证 |
5.2 农民创业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
5.2.1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 |
5.2.2 农民创业对农村劳动力迁流的影响 |
5.3 农民创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
5.3.1 农民收入增长与结构变迁 |
5.3.2 农民创业对不平等与贫困的影响 |
5.3.3 农民创业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 |
5.4 农民创业行为效率的截面分析 |
5.4.1 不同类型农民创业效率比较 |
5.4.2 不同文化农民创业效率比较 |
5.4.3 农民创业投资的相对效率与潜在收入增长:DEA 非参数估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宏观结构视角下农民创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 |
6.1 农村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嬗变 |
6.1.1 改革开改以前农村经济增长的内源动力 |
6.1.2 改革开改以来农村经济增长机制的阶段性特征 |
6.1.3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未来方向 |
6.2 农民创业对农村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 |
6.2.1 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 |
6.2.2 农民创业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
6.2.3 农民创业与农村非农活动的互动关系 |
6.2.4 农民创业对农村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 |
6.2.5 主要结论与思考 |
6.3 农民创业对农村经济的拉动效应 |
6.3.1 农民创业及其带动分工演进的基本事实 |
6.3.2 农民创业及分工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定性分析 |
6.3.3 农民创业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
6.3.4 农民创业促分工对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
6.3.5 本节结论与政策涵义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综观视角下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挖掘与利用 |
7.1 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的概念与内涵 |
7.2 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挖掘和利用的意义 |
7.2.1 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挖掘有利于政府全面掌握农民创业情况 |
7.2.2 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挖掘与利用有益于支持农民创业 |
7.2.3 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挖掘利用有利于深化农民创业问题的研究 |
7.3 国内关于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挖掘与利用现状 |
7.3.1 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挖掘现状 |
7.3.2 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利用现状 |
7.3.3 存在的不足 |
7.4 新时期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的挖掘与利用 |
7.4.1 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挖掘范围 |
7.4.2 农民创业行为痕迹信息的利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民创业支持路径与政策 |
8.1 农民创业支持路径 |
8.1.1 创新农村团队人力资本推动农民创业 |
8.1.2 构筑农民创业俱乐部与农民创业基金融合体系强化农民创业 |
8.1.3 建设农民创业信息与科技服务平台服务农民创业 |
8.1.4 挖掘资源与制度创新推进农民二次创业和创业升级 |
8.2 农民创业支持政策 |
8.2.1 农民创业的物质资本投资政策 |
8.2.2 农民创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
8.2.3 农民创业的产业发展优化政策 |
8.2.4 农民创业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对策 |
9.1 结论与对策 |
9.1.1 结论 |
9.1.2 对策 |
9.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 |
9.2.1 研究不足 |
9.2.2 后续研究 |
9.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重要性及研究目标 |
1.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
1.1.3 研究问题的目标 |
1.1.4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文献回顾及高新区研究动态述评 |
2.1 内生增长理论 |
2.1.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
2.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
2.1.3 启示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1 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
2.2.2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聚集理论 |
2.2.3 新产业区与新的产业空间理论 |
2.2.4 新竞争经济学的簇群理论 |
2.2.5 启示 |
2.3 创新理论 |
2.3.1 创新理论的基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3.2 创新理论的分化: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 |
2.3.3 创新理论的综合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3.4 国家创新理论的延伸: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3.5 启示 |
2.4 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
2.4.1 增长极理论 |
2.4.2 空间扩散理论 |
2.4.3 "三元参与"理论 |
2.4.4 孵化器理论 |
2.5 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研究动态 |
2.5.1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动态 |
2.5.2 高新区创新体系研究动态 |
2.5.3 高新区产业集群研究动态 |
2.5.4 创新型园区建设研究动态 |
2.6 研究评论 |
3 实践总结:中国高新区发展历程及国际比较 |
3.1 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国家高新区的设立 |
3.1.1 世界三次科技革命 |
3.1.2 中国高新区的设立 |
3.2 国家高新区的"一次创业" |
3.2.1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过程和模式 |
3.2.2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取得的成效 |
3.2.3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
3.3 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 |
3.3.1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取得的新进展 |
3.3.2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仍存在的突出问题 |
3.4 国际比较 |
3.4.1 目标和功能比较 |
3.4.2 体制和政府作用比较 |
3.4.3 发展模式比较 |
3.4.4 区位选择比较 |
3.4.5 规划建设比较 |
3.4.6 比较的结论 |
3.5 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再认识 |
3.5.1 国家高新区必须承担国家使命 |
3.5.2 国家高新区必须实现发展思路转型 |
3.5.3 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 |
3.5.4 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统揽 |
4 理论透视:创新的空间聚集、高新区与创新型园区 |
4.1 创新空间聚集与创新型空间 |
4.1.1 创新的含义理解 |
4.1.2 创新的空间聚集 |
4.1.3 创新型空间 |
4.2 高新区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功能 |
4.2.1 高新区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4.2.2 高新区形成的动因 |
4.2.3 高新区的本质特征 |
4.2.4 高新区功能的再认识 |
4.3 高新区空间属性的三重性 |
4.3.1 高新区是新的产业区 |
4.3.2 高新区是新的创新区 |
4.3.3 高新区是新的科技文化社区 |
4.3.4 三重螺旋空间结构 |
4.4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 |
4.4.1 创新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
4.4.2 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
4.4.3 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4.4.4 高新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
4.5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和标准 |
4.5.1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 |
4.5.2 创新型园区的标准 |
5 框架构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 |
5.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的关联性 |
5.1.1 产业集群与创新系统的关联性 |
5.1.2 高新区与产业集群和创新系统的关联性 |
5.2 "三位一体"(C-I-H)的四重邻近聚集性特征 |
5.2.1 C-I-H的地理邻近聚集性特征 |
5.2.2 C-I-H的产业邻近聚集性特征 |
5.2.3 C-I-H的创新邻近聚集性特征 |
5.2.4 C-I-H的社会邻近聚集性特征 |
5.2.5 C-I-H四重邻近聚集性特征的有机统一 |
5.3 C-I-H耦合互动机理 |
5.3.1 C-I-H耦合互动要素 |
5.3.2 C-I-H耦合互动程度 |
5.3.3 C-I-H耦合互动动力 |
5.3.4 C-I-H耦合互动纽带 |
5.3.5 C-I-H耦合互动条件 |
5.4 C-I-H耦合互动的系统形态 |
5.4.1 C-I-H耦合互动与HCIS的形成 |
5.4.2 HCIS的含义及特征 |
5.4.3 HCIS的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 |
5.4.4 HCIS的复杂性 |
5.4.5 HCIS的涌现性 |
5.4.6 HCIS的网络特征 |
5.5 C-I-H耦合互动的组织形态 |
5.5.1 创新集群理论的由来及概念 |
5.5.2 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比较 |
5.5.3 创新集群与国家创新系统 |
5.5.4 创新集群的形成条件 |
5.6 C-I-H耦合互动与高新区的动态演化 |
5.6.1 高新区动态演化及阶段性分析 |
5.6.2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作用机制 |
5.6.3 高新区动态演化中的路径依赖 |
5.6.4 C-I-H耦合互动框架下的高新区演化 |
6 框架应用:基于C-I-H耦合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 |
6.1 基于"三段式"的科技型企业成长路径 |
6.1.1 第一段: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 |
6.1.2 第二段: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 |
6.1.3 第三段: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
6.2 基于"五大转变"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 |
6.2.1 第一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 |
6.2.2 第二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 |
6.2.3 第三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
6.2.4 第四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 |
6.2.5 第五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
6.3 基于"一大主体+五大平台"构建的创新系统建设路径 |
6.3.1 一大主体:科技企业孵化器主体 |
6.3.2 平台之一: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 |
6.3.3 平台之二:自主创新科技平台 |
6.3.4 平台之三: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
6.3.5 平台之四: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
6.3.6 平台之五:产学研合作平台 |
6.4 基于"新型园区形态"打造的高新区建设路径 |
6.4.1 国家高新区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 |
6.4.2 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模式:科技新城 |
6.4.3 科技新城建设重点:推进园区的"七化" |
6.4.4 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 |
7 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
7.1 基于C维度的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解析 |
7.1.1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及总体情况 |
7.1.2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分析 |
7.1.3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分析 |
7.1.4 成都高新区精密机械产业集群分析 |
7.2 基于I维度的成都高新区创新解析 |
7.2.1 成都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分析 |
7.2.2 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分析 |
7.2.3 成都高新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分析 |
7.3 基于H维度的成都高新区建设解析 |
7.3.1 成都高新区的开发建设历程及现状 |
7.3.2 成都高新区开发建设模式演变 |
7.3.3 成都高新区新型园区形态建设 |
7.4 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状况的表征——"高新指数"分析 |
7.4.1 "高新指数"的含义、作用及指标体系构建 |
7.4.2 "成都高新指数"分析 |
8 政府作用: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
8.1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理由 |
8.1.1 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 |
8.1.2 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 |
8.1.3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 |
8.1.4 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 |
8.2 在高新区建设中政府发挥作用现状评估 |
8.2.1 我国高新区建设的"三级"政府管理体制 |
8.2.2 政府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
8.2.3 政府发挥作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8.3 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与功能定位 |
8.3.1 政府发挥作用的原则 |
8.3.2 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 |
8.4 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 |
8.4.1 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 |
8.4.2 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 |
8.4.3 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 |
8.4.4 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 |
8.4.5 建设虚拟高新区 |
8.4.6 建立创新驿站 |
8.5 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
8.5.1 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 |
8.5.2 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 |
8.5.3 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 |
8.5.4 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杨凌创业中心“二次创业”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2]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冯喆. 西北大学, 2020(07)
- [3]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4]西部高新区产业选择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J]. 薛伟贤,顾菁. 中国软科学, 2016(09)
- [5]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D]. 解佳龙.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6]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田新豹. 宏观经济研究, 2013(06)
- [7]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反思与探索[D]. 李娜.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8]苏锡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研究[D]. 苏成真. 江南大学, 2012(04)
- [9]新形势下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 韦吉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10]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D]. 张克俊.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