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贾康,程瑜,张鹏[1](2017)在《中国大型零售业现状、趋势及行业发展战略设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零售业企业在我国社会消费活动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并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影响巨大。本文从国际上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规律和运行特征着手,根据我国当前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阶段、风险压力和创新环境进行梳理,分传统大型零售企业和大型电商企业两条主线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线上线下融合、体验与零售融合、产业与金融融合的三大融合路径,并提出面向未来的行业发展战略构想。在此基础上,从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和信息服务等五个方面,系统提出了推进大型零售企业全面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支持大型零售企业的现代化和融合化。
秦晓娟[2](2017)在《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消费问题从人类社会诞生起便已存在,但这并不意味关于这一命题的理论已经成熟,恰恰相反,迄今为止,学术界仍然正在理解和研究各类消费问题。在中国,如何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消费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消费指标为重要表征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依然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发展目标。且农村居民消费关联经济增长、关联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供需相匹配目标实现,因此对其消费,尤其是消费潜能的测度和评价就成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命题。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总数占中国城乡居民总规模的13.85%,其消费支出额仅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6.09%,且西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高,所以西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具有迫切性。鉴于此,本项研究以消费潜能为研究视角,构建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理论框架,并结合相关数据测度和评价西部农村居民蕴藏的消费潜能,研究其消费潜能变动规律,设计消费潜能开发对策,以促使消费潜能向消费需求转化,实现西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以消费拉动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项研究遵循“消费潜能内涵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与评价—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研究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和西方主流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石,在科学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绝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1991-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相关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测度1991-2025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及1993-2025年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结构等情况;结合2014年中国农村居民相关消费数据,测算出西部、中部和东部省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潜能指数,比较了西部省域之间及西部省域与中、东部省域消费潜能指数差异。据此,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为蕴藏在农村居民身上尚未释放的消费需求,不仅仅是一种已沉淀消费需求,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消费需求。依据参照对象不同,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依据时间发生与否可分为已沉淀消费潜能和未来消费潜能。第二,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方面。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在1991-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表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政策发挥实质效应;在2018-2025年呈逐年扩大趋势,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约束下的城镇居民。第三,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方面。西部农村居民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潜能水平在1993-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在2018-2025年均呈逐年扩大趋势。从绝对消费潜能结构上判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1993-2015年实现由生存型向享受型优化,发展型消费意愿受“抑制”;2018-2025年消费结构优化难点仍在发展型消费。第四,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消费能力、消费需要及消费条件三个子系统。消费潜能指数及聚类结果表明,西部区域内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存在省域差异,内蒙古、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高;广西、重庆、四川等六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居中;贵州、云南、甘肃等三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低。与中、东部省域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受限因素主要是消费需要和消费条件。第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目标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不应是消费需要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单一过程,而应是包括消费潜能培育的可持续过程。因此,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应包括已沉淀消费潜能的释放、未来消费潜能的释放及培育等三个目标。而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培育是消费潜能开发目标的重点。第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方面。需要从提升消费能力、拓展消费需求和改善消费条件等方面,具有省域差异性地思考开发对策。同时协调消费潜能培育和消费潜能释放的适度比例,以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本项研究贡献了消费潜能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对消费理论的拓展和深化。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结构的测度及综合评价,有助于摸清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有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弥合城乡消费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科学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发挥正向消费关联效应,拉动西部经济的新常态发展。
康红燕[3](2014)在《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消费信贷是社会经济和货币信用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银行或者其他类专门机构开办的用于自然人消费的贷款。与生产信贷不同的是,消费信贷的目的是提高居民的即期消费水平、平滑其一生收入和消费的一种贷款形式,它必须以居民的未来收入作为担保。因此消费信贷具有两方面的作用:是优化居民的跨期消费与储蓄活动,实现其个人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最优;另一方面是带动汽车、房地产、旅游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当前提倡通过扩大内需来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消费信贷是提升需求、发展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现有研究大都集中于从理论上研究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从实证上研究消费信贷与消费及GDP的关系、消费信贷的风险状况,忽视了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城乡差异。城乡消费信贷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距?应该如何克服这种差距?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已有研究无法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指导。基于上述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不仅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城乡消费信贷的现状、导致城乡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是需求方和供给方的共同影响造成的,其中需求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信贷能力、消费信贷观念的差异,供给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信贷环境和消费信贷成本差异,具体表现为年龄、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支出、收入预期、借贷便利程度、居民拮据时融资偏好及借贷成本等因素对城乡消费信贷影响之间的差异。2.这些因素具体是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的呢?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城市居民能否成功取得消费信贷与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支出、居民融资偏好显着正相关;与年龄、收入预期、贷款成本和贷款便利程度的相关程度并不显着。(2)农村居民能否成功取得消费信贷与收入预期、贷款便利程度和拮据时融资偏好显着正相关,与年龄和家庭年收入显着负相关,与教育水平、家庭年支出水平的相关程度不高。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来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的协调发展。
方振[4](2012)在《农户消费信贷约束因素研究 ——基于家电下乡背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农户的收入及消费数据的分析,引出农村巨大的实际消费需求。然而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户的消费能力,从而提出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必要性。消费信贷的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相关因素,从而提出促进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政策建议;同时,本文对家电下乡政策的财政补贴与农村消费信贷进行了相关分析,验证财政补贴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的消费信贷行为。本文在概述消费信贷的定义、业务类型及特点之后,从农户的收入、支出角度进行分析,揭示消费信贷在农村市场的广泛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回顾分析了目前国内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消费信贷规模、结构,以及城乡之间的消费信贷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滞后状态,严重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制约了国内需求的扩大,减缓了经济转型的步伐。鉴于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落后现状及开展农村消费信贷的重大意义,本文把农户消费信贷行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村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原因的分析,力图找出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关键所在。着眼于对农户消费信贷行为的考察,结合目前家电下乡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农户自身的经济特点,在理论层面分析农户收入特征、文化水平及借贷成本等相关因素对农户消费信贷行为的影响,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农户的消费信贷行为。本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找出主导农户消费信贷行为的关键因子,进而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农户获得消费信贷的变量包括农户收入的波动性、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抵押物以及贷款的利息成本与非利息成本。对于影响作用的方向,农户收入的波动性及非利息成本支出两者对农户能否获得消费信贷有负向的影响,即收入波动性越大、非利息成本支出越高,农户获得消费信贷的概率越低;而受教育程度、抵押物和利息成本支出则有正向的影响。从影响强弱来看,其中收入波动性影响最大,非利息成本支出次之,其余为抵押物、利息成本支出及文化水平。同时,本文对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与农村消费信贷之间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但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家电下乡的政策效果,从而财政补贴对农户获得消费信贷概率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着。根据以上的实证结果,本文认为要改变目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落后现状,主要是要设法降低农户收入的波动性及贷款过程中的非利息成本支出;同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出台适合的农村抵押物管理办法,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最后,允许贷款利息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也有助于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而要提高家电下乡的政策效果,可以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深度发展。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着重考察了农户的收入波动性、借贷成本、预期收入水平对农户消费信贷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同时,结合了扩大内需而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背景,并初步分析了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信贷的影响作用。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经济周期性、农户信用水平对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影响,这也是今后研究的扩展方向。
陈伟[5](2011)在《优化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的合力拉动,但是,我国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而且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从最终消费的构成来看,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解决当前农村消费需求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必须想方设法优化农村消费需求,消除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瓶颈,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的推动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从农村消费需求相关理论和财政政策优化农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理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论分析;其次,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我国的农村消费需求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我国农村消费需求规模不足,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再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详尽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原因。最后,本文从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观念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建议。
张巍[6](2010)在《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危机发生的两年来,由于海外消费需求锐减,我国内需不足问题更加凸显,尽管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拉动居民消费需求,但是我国内需低迷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危机来临之前,我国一些生产过剩行业由于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形成互补,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替代了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消化了我国部分过剩产能,降低了我国发生过剩危机的可能性,但也同时形成了我国东南沿海部分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严重依赖。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居民长期依靠透支,提前消费、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遭到了惩罚,致使我国外需市场严重萎缩。加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经济相继实行了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我国相关商品出口,使我国的产品出口形式进一步看紧,降低了收入不高的居民生活水平,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原有的生产成本优势正在削弱,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后果。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形成的示范效应,使我国的成本优势遇到了极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没有挣脱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全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我国多数出口企业都属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发达国家一方面享受着中国用自身污染和能源消耗的代价为其带来的优越生活,另一方面又指责中国对世界的环境污染要负有主要责任,这样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成本过于高昂。为支持企业出口,各种优惠鼓励政策使我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税收权益。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可。每每国家间有些风吹草动,反倾销的报复手段就会降临到我国的出口企业,我国政府为鼓励出口而给予的财税让渡所带来的价格优势瞬间化为乌有,可谓得不偿失。十年内中国两次面对外来的金融危机,两次采用了扩张型的政策,这两次应对危机要解决的问题和侧重有何不同?只有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的化“危”为“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下说明上次扩张型的政策只解决了内需不足的表面问题,深层次的社会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没有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存在着国富民弱的现象,加之,各种社会福利保障措施不到位,致使老百姓无钱消费,也不敢消费。在基础设施相对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消费尤其是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和居民可持续消费拉动就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经济危机、外需萎缩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迫使政府在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痛下决心解决经济运行的质量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经济危机对中国而言就不仅仅是“危”,更是一种“机”论文通过对以下三种方法达到了基本的写作目的:第一,进行了学科交叉研究。论文将财政学与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融合在一起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中注重对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分析,期望通过这样的交叉研究建立一个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的新视角,并能够发掘到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普遍规律和我国居民消费的特殊性。第二,进行了比较研究。论文多次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既包括了对我国历史数据的纵向比较,也包括了对同期的其他国家资料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探寻了我国居民消费的特殊性并检验了国外经验在中国特殊环境下的适用性。第三,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论文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多是建立在对大量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的。历史数据的运用对于总结规律,挖掘问题受益很大,对论点论据的证明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帮助。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论证了财税政策对拉动居民消费的有效性,进而说明在诸多财税工具中,哪种刺激方式更利于中国拉动居民消费,为政策建议的科学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全文由两大部分七章组成,第一部分是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消费需求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国内外学者在扩大国内基本需求方面提出的相应财税对策的研究。接下来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指出在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中,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下降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低迷的主要原因,拉动我国居民消费应当首先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最后,论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本部分内容涵盖了论文第一章至第四章的内容。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提出了财税对策。论文首先回顾和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所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进行了简要评述,为了进一步说明财税政策对拉动内需的有效性,作者运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政策的有效性比较,为提出政策解决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论文对我国目前财税政策中对拉动内需存在着掣肘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就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应当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提出了看法,并进而指出在制度上应当如何完善。本部分内容包括论文的第四章至第七章。通过研究发现,财税政策对解决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实现这个作用,必须建立新型的以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财税体制。扩大居民消费是一个被国内学者广泛研究的问题,要想做到创新难度极大。通过研究,作者在如下方面有个人的见解:1.定义了“基本消费”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仅仅考虑物的有用性,而不考虑有用性之外的其他因素,属于较低层次的消费。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为了说明在收入低下的时候,消费品的功能性作用是消费重点,其他诸如环保因素则受制于收入因素,可以忽略不计。2.发展了“可持续消费”的概念。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作者的突破是,在与“基本消费”的比较中,建立了制约可持续消费的资源约束和收入约束两个关联性不是很大的概念间的联系,即可持续消费是收入约束力降低的情况下才会形成的一个居民高层次消费需求。3.通过比较再分配后居民收入格局的前后变化,得出了目前税收制度对我国居民收入的调节功能弱化,政府运用财政支出方式解决居民收入约束的问题更加有效率,主张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应谨慎面对财产税改革,应着力培养中国的中产阶级阶层。论文的写作涉及了经济学、财政学、生态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受学识所限,作者没有办法对这些领域的所有知识运用自如,写作中难免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甚至出现错误。有些新的观点还不成熟,缺乏实践检验,仅代表一家之谈。
赵彦丽[7](2010)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出口带动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着特点。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导致了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明显下降,外部需求增速持续走低,中国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经济发展速度下调,GDP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1.9%,降为08年的9.6%,09年GDP增长速度进一步走低为8.7%。在外需不足,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为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必须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增加居民消费的比重尤为重要。基于我国具体国情启动国内消费,要将重点逐渐放在启动农村消费需求上。拥有7亿多人口的农村消费市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因此,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消费问题研究基础上,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入手,针对农村城市和不同地区农民消费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别从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农村的消费率并有下降趋势、农村现存的畸形消费等方面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影响其消费问题的因素的深入分析,得出农村经济欠发达是其消费问题的根本原因、公共政策供给不足是其消费问题的直接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的对策建议:第一,建立完善的财税支农体系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第二,增加公共政策的供给,促进农村居民即期消费。第三,改善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贾菲[8](2010)在《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研究 ——基于中国农村消费信贷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占全国人口的55.06%。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合理构建,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农村经济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一些研究。首先,明确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及构成是十分必要的,进而通过其发展历程,了解不同阶段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内容及成效。不可否认,农村金融体系从产生到改革,在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中国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发展,以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文中详细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构成。但是,尽管近年来各方面都加大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力度,也取得了进展,但是农村金融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中针对这点,认真分析了目前仍存在于农村金融中的问题,如各类金融机构职能分工不明确、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三农”服务。特别是,目前农村存在着巨大的金融消费需求,而正规金融机构对生产性小额信贷的发放,抑制了对生活性消费信贷的支持。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运行是靠互助性融资进行的。考虑到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之间的经济往来,礼尚往来和婚丧嫁娶等仪式的消费构成了其主要消费内容,并呈现出普遍化、货币化和高额化的倾向。如果依靠正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借贷,那无疑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信贷产品多集中在生产信贷方面,消费信贷产品屈指可数,也没有开办针对仪式的消费信贷,信贷供给与需求的缺口十分明显。开展消费信贷显得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在第四章对农村消费信贷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了解互助性融资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存在的消费需求现状,并通过结构变动度和贡献率的分析方法得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内容上的变化和未来消费的趋势。通过分析得出,目前农村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农村消费信贷却迟迟开展不起来,说明我国农村消费信贷的开展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因素,必须排除这些因素,才能顺利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满足农村消费需求。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消费信贷在农村金融体系以及农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在第五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比较分析了生产信贷和消费信贷对GDP的拉动,通过一系列检验,得出结论:GDP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为1.124,远高于GDP对农业贷款的弹性0.183。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对GDP的作用在滞后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都有显现,但是表现为GDP拉动消费的增长。而农业信贷和GDP作用却在滞后五期后还没有显现。这些检验的结果都足以说明消费信贷优于生产信贷的事实。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在构建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高效率农村金融体系。其次,建立农户信用评级体系,设置贷款的额度和还款标准,是金融机构控制贷款风险、确定利率水平、提高监管效率的保证。最后,本文以构建良好的消费信贷环境为切入点,提出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带动农村金融提高服务效力,促进经济增长,真正地服务“三农”。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一是在选题和研究角度上的创新。农村消费信贷是农村金融中的一股新生力量。虽然现在其发展还不成熟,甚至受到制约,但是其对农村经济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很少有从农村消费信贷视角来探讨如何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本文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比较新颖。二是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创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了总人数的绝大部分。要想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从农村入手是扩大我国消费需求,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切入点。但是,目前关于农村消费信贷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如何提供政策支持和开展的必要条件。详细到开展哪些农村消费信贷种类则比较少。本文建议将农村的婚丧嫁娶等民俗仪式的消费纳入农村消费信贷的目录中。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农户巨大的消费需求,同时保护了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关于开展农村消费信贷的可行性,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包括对GDP的弹性、滞后期以及协整检验,给予实证证明消费信贷的优越性。不仅在理论上有依据,而且在实证研究上也有所创新。
李娟[9](2010)在《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前行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可是这种奇迹式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得微不足道。即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而消费需求相对低迷,有的专家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三驾马车”变“两马夹瘦驴”。如果这种失衡状况不尽快改变,将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其中居民消费在我国占有约80%左右的比重,其对经济增长有着强劲的拉动作用。据专家测算,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因此在最近几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及“十七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的要求。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按户籍统计)占据了70%左右。因此,要扩大我国的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关键。近年来我国的消费率持续走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这个大市场未全面启动,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增加,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这也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就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扩大农民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调整农村消费结构、引导农民消费方向、调节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能力等方面均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文就是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角度出发,研究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取向。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为五个部分展开:第一章,导论部分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进行了理论框架的说明和相关文献的综述,展示了针对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还包括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文献综述从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消费需求现状、消费函数、农村消费的影响因素、消费疲软的原因、刺激消费需求的措施、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二章,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包括农村消费市场的内涵和特征、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及地位、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意义、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这四个部分。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扩大内需、相关产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小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为:消费层次低;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大;通信消费增长迅速;消费结构不合理;东中西之间差异显着;农村消费潜力巨大。第三章,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该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收入因素。影响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可以归纳为经济、因素(如农民收入、利率、收入分配、产业结构等)和非经济因素(如消费心理、消费环境、社会保障等),但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是农民的货币收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很低是制约我国农村消费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因素;(2)环境因素。消费环境是指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村消费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医疗保障落后;农村养老问题严竣;社会保障体系落后;(3)金融信贷因素。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信贷环境还不完善,农民无论是生活性借款还是生产性借款,都难以从正规的金融部门得到,而民间高利贷又使得低收入农户望而却步;(4)消费观念因素。消费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偏好,消费偏好又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我国农村居民的保守、传统、不科学的消费观念,使得我国农村消费支出非常有限,应该改变这种消费观念;(5)市场体系因素。我国农村市场的现状为:商品流通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商品供给结构不适应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第四章,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这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现有税收政策的不足。不足包括:对消费结构的调整力度不够;对居民收入调节力度不够;现有税收政策不完善,农民仍然承担着不合理的税收负担;现行农村税收政策缺乏公平;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不够。第二部分是今后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取向。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目前农业投资主体单一,农村信贷资金短缺等问题,中央政府应通过发挥税收支出政策的导向功能,建立农业投入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2)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税制,开征社会保障税,达到“八个统一”即:统一的征收范围、统一的比例税率、统一的征收机关、统一的缴纳时间、统一的个人缴纳账号、统一的统筹方式、统一的预算和中央地方分成办法、统一的支付比例和办法等,以确保城乡居民无后顾之忧,增强预期收入信心,扩大即期消费;(3)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为农民工介绍就业岗位的中介机构,为提高农民素质而举办的民工学校,以及其他如保姆、月嫂、钟点工等培训机构、劳务市场等取得的劳务收入免征所有税费;(4)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更名为城乡维护建设税,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不同地区企业和个人缴税的税率并且从中切割出一定比例,专款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五章,刺激我国农村消费的财政政策研究。财政政策的建议如下:(1)加大免税补贴,增加农民收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继续实行农业补贴政策,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制度;(2)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供给,保障农民的受教育权利,确保教育公平,通过教育提升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农村地区由于基本享受不到医疗保险待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普遍。因此,应强化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责任,扩大医疗总支出中政府承担的份额,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3)完善财政分配制度。主要从以下三点出发:加大财政贴息,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大力支持劳务经济的发展;(4)完善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5)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政策,采取更加灵活的激励投入的方式,引导和调动地方特别是省级财政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拉动农村消费方面的作用;(6)扩大财政对社保、金融机构的支出。要通过以个人投入为主、国家补助、集体投入等多种方式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建立起包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等项目的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对未来有所寄托,产生心理安全感,进而提高当前的消费倾向;(7)加强财政对农村的固定投资,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改造电网、通讯系统,完善自来水系统,顺畅交通道路,使家电、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更多地进入农村家庭。对于农村用电、用水以及通讯这些有投资回报、能够长期收回的投资项目,国家可用贴息贷款等方式进行投资启动,然后慢慢收回。
谢琼[10](2009)在《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村金融发展落后,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自1996年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以来,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与合作银行并存的格局。但农村金融体系依然处于金融抑制之下,难以发挥有效配置农村资金的金融功能。随着2003年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突飞猛进,农行股改、农发行拓展业务、邮政储蓄银行成立,2006年农村金融“新政”实施,这些变化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能力得以提升。然而,新的发展总会受到原有制度的桎梏,并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笔者建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同时推进改革深化。横向改革强调农村金融体制突破:巩固和创新存量改革,大力引进增量改革;纵向改革强调农村金融机制改进,其中关键是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并将信贷资金有效的投放和利用于“三农”经济,而提高农村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并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在审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体制突破和机制改进两个角度出发,对农村金融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研究二者的互动性,以及利用多变量VAR系统协整分析和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研究前者对后者的贡献效率。结果发现在我国农村并没有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等主流观点,而是不可思议的反向结论。事实上,农村正规金融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外生于农村经济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存在偏差,导致了其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使得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促进缺乏效率。因此农村金融改革首先必须坚守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期目标,校正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目标、结构和功能的失衡。(2)我国目前农村金融需求旺盛、范围广泛、层次鲜明,针对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资金供给主体。然而农村金融体系中各类银行业务定位模糊且互相交叉,导致对农村金融市场细分不足,难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因此需要将农村金融的需求层次与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型进行一定的匹配,最终形成多元并存、各有侧重、适度竞争的格局。(3)关于农村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已初见成效,“花钱买机制”的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农信社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方向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维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落实农村社区金融机构政策,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农业发展银行构建了“一体两翼”的整体业务布局,需要进一步调整农发行的职能定位,适应粮棉油流通体制改革的新情况,实行政策性和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的体制改革,尝试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营运作。农业银行在股改已完成,但同时需要面向“三农”,实施县域“蓝海战略”:突出差异化,在农村金融高端市场上树立和维持领先性的竞争地位;完善“一行两制”的思路,保持“三农”业务的独立性;挖掘县域蓝海市场空间,拓宽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渠道。(4)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典型的农村合作金融,能够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合作。其试点中的问题包括股本金增长缓慢,存款不足,融入资金困难等,而资金互助社缺乏资金支持政策是其难以为继的要害。要解决该问题,一要发挥货币政策引导作用;二要实行差别存款利率;三要建立商业银行商业批发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服务零售互惠机制,及配套的担保体系等。(5)村镇银行是典型的农村商业性金融,在试点中建立了多种信贷模式,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推动了民间金融正规化。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各种问题,一是盈利后劲不足,可持续性将经受考验;二是存、贷款业务进一步拓展面临困难;三是支农效率偏弱,“厌农”、“弃农”现象让人堪忧;四是配套政策、监管资源不足。建议从拓宽资金渠道、放开利率限制、创新产品与服务、本土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突破。(6)农户家庭的金融行为方面。通过建立联立方程(GMM估计)对农户家庭金融行为和收入支配行为分析得知:农户家庭储蓄与存款基准利率和农村金融发展均存在正向关系;农户投资与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负相关,与农村金融发展正相关;农户的金融行为、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之间存在脱节。因此,建议要扩大农村金融机构规模,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加快利率市场化。(7)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我国县域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具体成因包括:商业银行撤并、授信管制,统一货币政策,无差别信贷政策以及担保体系能力有限等等。从经济学角度可归纳为:信贷风险责任制度和中小企业诚信缺失共同导致“信贷配给”,以及过度集中集权的信贷管理和过高的不良资产率共同导致“利率抑制”。建议从建立多层次的银行融资体系和进行更为实质性的信贷基础结构建设两方面解构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8)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与回流机制研究。通过对1998-2006年的地区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估计发现,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增加值、农村贷款还贷率是影响农村资金外流率的三个因素。但在不同区域,这三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也各有特征。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增加值的提高和贷款还贷的改善可以明显降低农村资金的外流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却大大增加了农村资金的外流率。目前,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存在措施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等问题。通过对机制设计理论和激励机制基本模型的分析,笔者建立了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改进的理论模型,认为要引导资金回流,机制改进的几个重点方面在于金融机构运营的信用环境及其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农村和县域信贷资金收益率,以及政策当局的奖励、补偿和支持。(9)我国的小额信贷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历经了三个阶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逐渐从扶贫功能过度到金融功能;小额信贷运作依托农信社,带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导向性;民间小额信贷逐渐受到重视,政府试图引导小额信贷市场步入竞争时代。我国小额信贷在发展中帮助农民脱贫、增加农民收入,打击了高利贷活动,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市场竞争,改善了农村的信用环境。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地区差别,选择与地方经济水平相适宜的发展模式;立足小额信贷功能实现的目标,创新以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功能化信贷产品;应采取灵活的差别利率定价策略;优化小额信贷监管等。(10)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量化研究有利于帮助排查影响某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某个子系统,具有针对性的改善薄弱环节,提高改进效率。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健全多元化、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二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夯实农村、县域经济基础;三是改善金融法制环境;四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五是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六是规范和强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社会中介服务;七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切实维护金融债权。
二、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型零售业现状、趋势及行业发展战略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当前大型零售业的运行情况 |
(一) 国际上大型零售业的运行情况。 |
1. 两头活跃: |
2. 综合服务: |
3. 产融结合: |
4. 线上线下: |
(二) 中国大型零售业的运行情况。 |
1. 表现出与国际上大型零售业运行相趋同的特征。 |
2. 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中国特色。 |
二、大型零售业当前须深入认识并解决好的三个根本性问题 |
(一) 大型零售业的销售对象究竟是什么? |
(二) 大型零售业的核心优势究竟是什么? |
(三) 大型零售业的关键性壁垒和障碍是什么? |
1. 物流、人工等成本高企。 |
2. 落后的盈利模式与管理模式。 |
3. 传统经营模式缺乏创新不可持续。 |
(四) 大型零售业的最优模式和次优模式建构。 |
1. 最优模式建构: |
2. 次优模式建构: |
三、大型电商企业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的冲击、整合与协同 |
(一) 大型电商企业的典型模式。 |
1. 平台型电商与自营型电商。 |
2. 开放式电商与封闭式电商。 |
3. 信息型电商与商品型电商。 |
4. 综合型电商与专业型电商。 |
(二) 大型电商企业的经营优势。 |
1. 效率优势。 |
2. 成本优势。 |
3. 责任优势。 |
4. 整合优势。 |
5. 资产经营优势。 |
(三) 大型电商企业存在的问题。 |
1. 推广成本明显高企。 |
2. 即时性需求满足能力不足。 |
3. 退换货和维修保障相对复杂。 |
4. 商业规模与技术、产品的成熟度往往不够匹配。 |
(四) 大型电商对大型零售企业整合效果及影响。 |
1. 实现商品信息、商品生产、流通控制和品质监督的一体化。 |
2. 实现流量竞争和销量竞争的有效整合, 拓展市场空间。 |
3. 在流量管理的基础上, 延伸综合服务和体验能力。 |
4. 实现商品销售、快递物流和库存管理活动的有效衔接。 |
5. 实现货款支付、消费金融、信用小贷和供应链金融的有效整合。 |
(五) 大型零售企业向电商领域延伸的效果及影响。 |
1. 形成轻资产结构和开展资产经营的条件。 |
2. 形成销售和消费活动的分离, 从而避免高租金和高税负压力。 |
3. 突破边际收益递减的压力, 形成企业新一轮投资收益。 |
4. 启动行为金融管理, 从商业保理转向信用管理。 |
(六) 大型电商与大型零售企业整合与协同的几个典型模式。 |
1. 阿里巴巴的“新零售”。 |
2. 亚马逊向第三方开放的“智能仓储”。 |
3. 京东零售新模式之“京东之家”。 |
四、大型零售企业 (含大型电商) 的发展趋势 |
(一) 线上线下融合。 |
(二) 销售信息化、场景化。 |
(三) 以服务体验为核心的跨界协同。 |
(四) 变销售为需求引导管理, 重构供应链体系。 |
(五) 产品送达导向而不是产品集中导向。 |
(六) 除“噪声”、降“熵值”, 实现社区商业的快速发展。 |
(七) 实现产融结合。 |
五、面向未来的行业发展战略构想和政策支持要点 |
(一) 面向未来的行业发展战略构想。 |
1. 一二线城市的大型零售企业迈向专业服务为基础的综合性巨型商城。 |
2. 中小城市的大型零售企业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整合, 搭配联动。 |
3. 农村消费市场和产业扶贫坚持干线突破、产业协同和区块链接。 |
(二) 支持大型零售企业全面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议。 |
1. 财政税收政策建议。 |
2. 货币金融政策建议。 |
3. 土地管理政策建议。 |
4. 产业投资政策建议。 |
5. 信息服务政策建议。 |
(2)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理论假设及分析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理论假设 |
1.3.3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消费理论研究动态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2 西方主流消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3 发展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4 制度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5 经济心理学的消费理论 |
2.1.6 经济社会学的消费理论 |
2.2 国内消费潜能研究动态 |
2.2.1 消费潜能的开发主体 |
2.2.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测算与评价 |
2.2.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释放路径 |
2.3 研究评价及本项研究切入点 |
2.3.1 研究评价 |
2.3.2 本项研究的切入点 |
第3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 |
3.1 消费潜能内涵及分类 |
3.1.1 消费潜能内涵 |
3.1.2 消费潜能分类 |
3.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前提 |
3.2.1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以人均水平为衡量尺度 |
3.2.2 农村居民消费受消费能力的硬性约束 |
3.2.3 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研究以城镇居民消费为参照 |
3.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界定 |
3.3.1 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 |
3.3.2 已沉淀消费潜能与未来消费潜能 |
第4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测度及分析 |
4.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
4.1.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1.3 相对消费潜能测度 |
4.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
4.2.1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
4.2.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度 |
4.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分析 |
4.3.1 已沉淀消费潜能正负波动原因 |
4.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方向判断 |
4.3.3 对“消费市场的潜能在农村”观点的修正 |
第5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测度及分析 |
5.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
5.1.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模型构建 |
5.1.2 数据处理及说明 |
5.1.3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
5.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
5.2.1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
5.2.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
5.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分析 |
5.3.1 已沉淀消费潜能结构优化空间及原因 |
5.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的结构特征判断 |
第6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6.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6.1.1 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 |
6.1.3 指标设计及筛选方法 |
6.2 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综合评价目标及方法 |
6.3.1 综合评价目标 |
6.3.2 综合评价方法 |
6.3.3 消费指数计算 |
6.4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 |
6.4.1 消费能力评价 |
6.4.2 消费需要评价 |
6.4.3 消费条件评价 |
6.4.4 消费潜能评价 |
6.5 西部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比较分析 |
6.5.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及消费指数计算 |
6.5.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与东中部省域差异剖析 |
第7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
7.1 消费潜能开发方向 |
7.1.1 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 |
7.1.2 消费潜能释放及培育的辩证关系 |
7.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省域目标 |
7.2.1 已沉淀消费潜能释放 |
7.2.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 |
7.2.3 未来消费潜能培育 |
7.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
7.3.1 提升消费能力的对策 |
7.3.2 扩展消费需要的对策 |
7.3.3 满足消费条件的对策 |
7.3.4 协调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的比例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4 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2 消费信贷的经济学分析 |
2.1 消费信贷的涵义与特点 |
2.2 消费信贷的理论基础 |
2.2.1 消费行为理论 |
2.2.2 均衡分析理论 |
2.2.3 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理论 |
3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现状分析 |
3.1 消费信贷规模 |
3.1.1 整体规模 |
3.1.2 城乡对比 |
3.2 消费信贷结构 |
3.2.1 业务品种类型与分布 |
3.2.2 城乡差异 |
3.3 消费信贷环境 |
3.3.1 消费信贷机构 |
3.3.2 市场受理环境 |
3.3.3 消费信贷约束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1.1 需求方的影响 |
4.1.2 供给方的影响 |
4.2 实证分析 |
4.2.1 样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4.2.2 实证研究及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政策建议 |
5.1 提高消费信贷普及度,改变居民消费信贷观念 |
5.1.1 调整城乡居民融资偏好 |
5.1.2 完善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
5.2 改善收入状况,提高居民的消费信贷能力 |
5.2.1 提高城乡居民即期收入水平 |
5.2.2 提高农村居民预期收入水平 |
5.3 改善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环境 |
5.3.1 培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消费信贷体制 |
5.3.2 优化农村个人信用信息环境 |
5.4 完善农村监管机制,降低消费信贷成本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4)农户消费信贷约束因素研究 ——基于家电下乡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村消费信贷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消费信贷业务及特点 |
第二节 农户的收入及消费状况 |
第三节 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 |
第四节 家电下乡政策与农村消费信贷 |
第三章 农户消费信贷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消费信贷供给分析 |
第二节 农户消费信贷需求分析 |
第三节 需求供给的均衡分析 |
第四节 家电下乡补贴与农户的消费信贷 |
第四章 农户消费信贷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结论 |
第五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一节 降低农户收支波动性 |
第二节 改变农户的贷款成本 |
第三节 出台农村抵押物管理办法 |
第四节 改变农户的预期收入水平 |
第五节 提高家电下乡政策效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5)优化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方法、内容框架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内容框架 |
1.3.3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2 财政政策优化农村消费需求的理论基础 |
2.1 与农村消费需求相关的理论概述 |
2.1.1 马克思主义消费经济理论 |
2.1.2 西方消费经济理论 |
2.2 财政政策优化农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理 |
2.2.1 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机理 |
2.2.2 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 |
2.2.3 预算政策的作用机理 |
3 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规模分析 |
3.1.1 农村消费支出总体情况 |
3.1.2 农村居民消费率 |
3.1.3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 |
3.1.4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
3.1.5 农村消费贡献率 |
3.2 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结构分析 |
3.2.1 消费结构层次与恩格尔系数 |
3.2.2 农村不同收入组之间的消费差异 |
3.2.3 不同区域农村消费差异 |
4 影响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原因分析 |
4.1 农村消费需求规模不足的原因分析 |
4.1.1 农村消费能力不足 |
4.1.2 农村消费意愿受阻 |
4.2 农村消费需求结构不尽合理的原因分析 |
4.2.1 收入水平及来源影响消费层次 |
4.2.2 农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结构 |
4.2.3 农村消费观念影响消费结构 |
5 优化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选择 |
5.1 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村消费能力 |
5.1.1 加大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支持力度 |
5.1.2 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财税体系 |
5.2 提高转移性支出力度,稳定消费预期 |
5.2.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5.2.2 完善和规范财政补贴 |
5.3 增加农村公共财政投入,改善消费环境 |
5.3.1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
5.3.2 完善农村消费市场及秩序 |
5.4 加强农村教育,提升消费观念 |
5.4.1 加强对农民的消费教育 |
5.4.2 提高财政性农村教育支出 |
5.5 加强其他政策和制度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
5.5.1 金融政策的配合 |
5.5.2 法律与制度的健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6)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经济危机凸显我国内需不足问题 |
1.1.2 海外市场战略的成本越来越高昂 |
1.1.3 树立可持续消费观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1.4 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中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关于扩大内需的研究观点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框架安排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关于居民消费的财政理论及启示 |
2.1 凯恩斯以前的主要经济学家有关消费问题的学说 |
2.1.1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消费学说 |
2.1.2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 |
2.1.3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
2.2 凯恩斯及其他经济学派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理论 |
2.2.1 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
2.2.2 其他经济学派的理论 |
2.3 西方财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3章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现状 |
3.1 对目前我国消费需求的量的判断 |
3.1.1 近十年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3.1.2 我国目前的消费率与消费结构 |
3.1.3 我国目前的投资需求和净出口 |
3.2 对我国消费需求的质的判断 |
3.2.1 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
3.2.2 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分析 |
3.3 居民消费需求与居民结构 |
第4章 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
4.1 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主要约束 |
4.1.1 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收入约束 |
4.1.2 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资源约束 |
4.2 影响我国居民即期消费的收入约束分析 |
4.2.1 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分析 |
4.2.2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
4.3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对居民的可持续消费形成了资源约束 |
4.3.1 无效供给的表现 |
4.3.2 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市场原因 |
4.3.3 无效供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4.4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其他因素 |
4.4.1 预期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
4.4.2 消费信贷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刺激 |
4.4.3 消费习惯的制约作用 |
第5章 我国刺激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回顾与评价 |
5.1 我国近十年鼓励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回顾 |
5.1.1 1998-2004年的财税政策回顾及评价 |
5.1.2 2005-2008年的财税政策回顾及评价 |
5.1.3 2008年以来的财税政策及评价 |
5.2 财税政策对刺激居民消费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5.2.1 税收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
5.2.2 政府转移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
第6章 现行财税制度对拉动居民消费存在制度性困境 |
6.1 现行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不足 |
6.1.1 税收的调节功能机制 |
6.1.2 税收调节功能弱化,加剧了居民消费的收入约束 |
6.1.3 税收调节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
6.2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压抑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
6.2.1 消费环境滞后影响了居民消费 |
6.2.2 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弱化了居民消费能力 |
6.2.3 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限制了农民消费 |
6.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 |
6.3.1 我国社会保障总量投入偏低 |
6.3.2 不同社会群体的保障待遇不公平 |
6.3.3 社会保障目标模糊,措施零敲碎打力度不够 |
6.3.4 对历史遗留问题的逃避形成制度性缺陷 |
6.3.5 统筹层次过低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
6.4 生态财税制度缺失不利于居民的可持续消费 |
6.4.1 生态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
6.4.2 具有生态意义的税制现状分析 |
第7章 提升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财税措施 |
7.1 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措施 |
7.1.1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措施 |
7.1.2 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措施 |
7.2 改进现行税制调节能力的基本构想 |
7.2.1 改进所得税类的基本构想 |
7.2.2 改进商品税类的基本构想 |
7.2.3 其他税类的改进问题 |
7.3 改善公共产品的供应问题 |
7.3.1 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基本公共产品供应 |
7.3.2 解决城乡居民住房消费的财税措施 |
7.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
7.4.1 西方国家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7.4.2 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
7.5 促进居民实现可持续消费的财税措施 |
7.5.1 西方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
7.5.2 构建我国生态税体系的基本构想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我国农村消费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文献简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2.1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
2.2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显着 |
2.3 农村消费率低且呈下降趋势 |
2.4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差距 |
2.5 农村居民存在畸形消费行为 |
第3章 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 |
3.1 农村经济欠发达是其消费问题的根本原因 |
3.1.1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増长缓慢 |
3.1.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
3.1.3 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 |
3.1.4 农村消费环境滞后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 |
3.2 公共政策供给不足是其消费问题的直接原因 |
3.2.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 |
3.2.2 现行农业发展相关税收政策供给不足 |
第4章 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
4.1 建立完善的财税支农体系,增加农民收入 |
4.1.1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稳定增收 |
4.1.2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4.1.3 对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给予税收照顾 |
4.2 增加对农村的公共投入,促进农村居民即期消费 |
4.2.1 加强医疗卫生体制建设 |
4.2.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4.2.3 增大农村教育投入 |
4.3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挖掘消费潜力 |
4.3.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4.3.2 整顿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
4.3.3 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售后服务网点 |
4.4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
4.4.1 企业面向农村消费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 |
4.4.2 制定优惠消费政策,降低农民消费成本 |
4.4.3 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改变农村消费观念 |
4.4.4 重视农民消费知识的宣传教育 |
第5章 结论 |
5.1 本文研究结论 |
5.2 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8)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研究 ——基于中国农村消费信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论回顾与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不足 |
2 农村金融体系界定及演变历程 |
2.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及组织机构 |
2.2 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历程 |
2.2.1 第一阶段(1949-1979)构建国家行政管理下的金融体系 |
2.2.2 第二阶段(1979-1993)构建单独的农村金融体系 |
2.2.3 第三阶段(1994-2002)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
2.2.4 第四阶段(2003至今)农村信用社改革下的金融体系 |
3 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农村的正规金融体系 |
3.2 我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体系 |
3.3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村金融机构空间分布不均 |
3.3.2 农村金融机构"存多贷少" |
3.3.3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
3.3.4 信贷服务质量低,品种单一 |
3.3.5 农村信贷无法满足农户逐渐增加的金融需求 |
4 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调查分析 |
4.1 互助性融资的本质 |
4.1.1 互助性融资的界定及表现 |
4.1.2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构成及意义 |
4.2 中国农村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
4.2.1 农村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主导地位 |
4.2.2 农民消费需求旺盛 |
4.2.3 农户购买力逐年增强 |
4.2.4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 |
4.2.5 良好政策的保障 |
4.3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分析 |
4.3.1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 |
4.3.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 |
4.4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
4.4.1 农户家庭收入过低 |
4.4.2 落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 |
4.4.3 农村的财政支出对农村消费的"双重效应" |
4.4.4 农村消费环境难以满足消费需求 |
4.4.5 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5 对农村消费信贷和生产信贷的比较分析 |
5.1 农村信贷的发展现状 |
5.2 消费信贷和生产信贷对经济推动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5.2.1 理论方法及变量数据选择 |
5.2.2 GDP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农业贷款关系的图表分析 |
5.2.3 消费支出、农业贷款与GDP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5.2.4 消费信贷优于生产信贷 |
6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新思路 |
6.1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6.1.1 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则 |
6.1.2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 |
6.2 农村金融体系新模式的构建 |
6.2.1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开发消费信贷服务品种 |
6.2.2 市场运作,财政支持 |
6.2.3 分工明确,多元化发展 |
6.2.4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机制 |
6.2.5 引导民间金融,改革正规金融 |
6.3 农村家庭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
6.4 建设良性运行的农村消费信贷环境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9)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理论框架 |
1.3 文献综述 |
1.3.1 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1.3.2 消费函数研究 |
1.3.3 消费需求状况研究 |
1.3.4 消费疲软的原因 |
1.3.5 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6 刺激消费需求的措施 |
1.3.7 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2.1 农村消费市场的内涵和特征 |
2.1.1 农村消费市场的内涵 |
2.1.2 农村消费市场的特征 |
2.2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及地位 |
2.2.1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 |
2.2.2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地位 |
2.3 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意义 |
2.3.1 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助推器 |
2.3.2 农村居民消费对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
2.3.3 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远大于城市消费的拉动作用 |
2.3.4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对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
2.3.5 农村消费的增长对繁荣农村经济、农民实现小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
2.4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 |
2.4.1 农村消费层次低 |
2.4.2 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扩大 |
2.4.3 农村居民消费东、中、西部之间差异显着 |
2.4.4 消费结构不合理 |
2.4.5 通信消费增长迅速 |
2.4.6 农村消费潜力巨大 |
3 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 |
3.1 收入因素 |
3.1.1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
3.1.2 农村收入水平的现状 |
3.2 环境因素 |
3.2.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2.2 农村医疗保障的落后 |
3.2.3 农村养老问题 |
3.2.4 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
3.3 金融信贷因素 |
3.3.1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的特点 |
3.3.2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消费观念因素 |
3.5 市场体系因素 |
3.5.1 农村商品流通秩序混乱 |
3.5.2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
3.5.3 商品供给结构不适应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
4 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 |
4.1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现有税收政策的缺陷 |
4.1.1 现行税制区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力度不够 |
4.1.2 现行税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不够 |
4.1.3 现行税收政策不完善,农民仍然承担着不合理的税收负担 |
4.1.4 现行农村税收政策不完善,缺乏公平 |
4.1.5 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力度不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
4.2 我国今后进一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取向 |
4.2.1 建立惠农的增值税抵扣、减免制度 |
4.2.2 建立鼓励农村居民消费的消费税优惠减免制度 |
4.2.3 建立鼓励农村生产经营发展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优惠减免制度 |
4.2.4 建立区别性的农村居民个人所得税抵扣、优惠制度 |
4.2.5 开征社会保障税,使农民可以大胆地消费 |
4.2.6 建立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税收优惠制度 |
4.2.7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制度 |
5 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研究 |
5.1 免税补贴,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
5.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扩大内需创造新的增长点 |
5.2.1 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供给 |
5.2.2 配合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加大政府的支出份额 |
5.3 进一步完善财政分配制度 |
5.3.1 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业 |
5.3.2 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双重目标 |
5.3.3 大力支持发展劳务经济 |
5.4 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
5.5 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
5.6 扩大财政对社保、金融机构的支出,给予农民预期保障 |
5.7 加强财政对农村的固定投资,改善消费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研究 |
1.2.2 农村金融改革研究 |
1.2.3 其他农村金融问题 |
1.3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本章参考文献 |
2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 |
2.1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理论 |
2.1.1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论 |
2.1.2 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范式 |
2.2.1 农村金融抑制与农业补贴信贷范式 |
2.2.2 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范式 |
2.2.3 农村金融约束与农村金融不完全市场范式 |
2.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反思 |
2.3.1 农贷制度的陨落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环境 |
2.3.2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 |
2.3.3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3.1 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
3.2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性研究 |
3.2.1 指标选择、数据及初步分析 |
3.2.2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互动关系的经验分析 |
3.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性研究 |
3.3.1 前提假设、指标选择与数据 |
3.3.2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贡献的多变量VAR系统分析 |
3.3.3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贡献的三变量VEC模型估计 |
3.4 结论与思考 |
本章参考文献 |
4 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一):传统金融机构改革 |
4.1 农村金融需求层次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格局 |
4.2 农信社新一轮体制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服务功能 |
4.2.1 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的内容及其成效 |
4.2.2 农信社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方向及措施 |
4.3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拓宽:一体两翼,支持新农村建设 |
4.3.1 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背景和内容 |
4.3.2 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的措施 |
4.4 农业银行蓝海战略:面向“三农”,服务县域 |
4.4.1 农业银行股改中面向“三农”的改革内容和试点进展 |
4.4.2 农业银行实施“蓝海战略”的进一步思考和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二):新型金融机构建设 |
5.1 农村新型社区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起点:民间金融正规化 |
5.1.1 民间金融的范畴、优势和普遍有效性 |
5.1.2 民间金融发展成农村新型社区性金融机构的理论依据 |
5.2 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性金融,形成合作 |
5.2.1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 |
5.2.2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现状与问题 |
5.2.3 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5.3 村镇银行:商业性金融,促进竞争 |
5.3.1 村镇银行的试点现状 |
5.3.2 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
5.3.3 支持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农村金融微观需求主体行为洞悉与融资困境解析 |
6.1 农户家庭金融行为洞悉 |
6.1.1 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
6.1.2 农户家庭金融行为的理论分析 |
6.1.3 农户家庭金融行为的经验分析:联立方程的GMM估计 |
6.1.4 农户家庭收入支配金融行为的习惯分析:基于收入分解视角 |
6.1.5 农户家庭借贷行为分析:调研文献归纳 |
6.1.6 结论 |
6.2 现行金融体制下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析 |
6.2.1 文献回顾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成因的梳理归纳 |
6.2.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经济学解释 |
6.2.3 现行金融体制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
6.2.4 解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农村金融机制改进(一):引导资金回流 |
7.1 农村资金外流的历史与现状、影响及原因剖析 |
7.1.1 农村资金外流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7.1.2 农村资金外流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3 农村资金外流的原因与渠道剖析 |
7.2 农村资金回流的机制改进 |
7.2.1 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模型 |
7.2.2 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改进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本章附录 |
8 农村金融机制改进(二):发展小额信贷 |
8.1 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总结 |
8.2 尤努斯的小额信贷实践与实用主义经济思想的启示 |
8.2.1 尤努斯成功的关键来自于他的实用主义经济思想 |
8.2.2 格莱珉银行成功的基础是以人为本 |
8.2.3 格莱珉银行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机制改进 |
8.2.4 格莱珉小额信贷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
8.3 中国的小额信贷实践 |
8.3.1 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历程 |
8.3.2 中国小额信贷的总结评价 |
8.3.3 探索发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功能性小额信贷 |
8.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本章附录 |
9 农村金融机制改进(三):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9.1 金融生态理论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
9.1.1 金融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 |
9.1.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及其现状 |
9.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量化研究:基于县域层面 |
9.2.1 文献回顾 |
9.2.2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量化研究的原则及指标体系设计 |
9.2.3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量化研究的方法 |
9.2.4 以湖北省为例的实证研究 |
9.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措施 |
9.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本章附录 |
致谢 |
硕博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四、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型零售业现状、趋势及行业发展战略设想[J]. 贾康,程瑜,张鹏. 经济研究参考, 2017(46)
- [2]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D]. 秦晓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D]. 康红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农户消费信贷约束因素研究 ——基于家电下乡背景[D]. 方振. 浙江财经学院, 2012(07)
- [5]优化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 陈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01)
- [6]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D]. 张巍.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8)
- [7]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赵彦丽. 东北大学, 2010(04)
- [8]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研究 ——基于中国农村消费信贷视角[D]. 贾菲. 贵州财经学院, 2010(05)
- [9]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D]. 李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10]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D]. 谢琼.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