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道路运输业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论文文献综述)
丁捷[1](2021)在《我国物流业增值税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流业是涵盖运输、搬运、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由供应地流向接受地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经济活动。物流业是典型的复合型产业。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可以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完成供给侧改革。物流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达到发展高潮。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组织结构零散,发展质量不高,与物流业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完善物流业增值税法律制度与税收征管模式是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理论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以物流业“营改增”后税负不降反升为背景,把物流业增值税研究作为主要内容。立足物流业增值税基本理论,首先介绍了物流业的基本概述与发展现状。其次对物流业增值税法律制度进行了梳理,详细分析了物流业增值税税收适用现状,通过数据分析与理论解释得出了物流业增值税税收存在税负过重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增值税法律制度本身及制度实践情况,究其本质、科学分析造成物流业税收过重的相关原因。在增值税制度设计上税率明显升高,将交通运输业与物流辅助业分别核算无法贴合物流业综合性发展的特点,增值税的进项抵扣链条断裂造成进项抵扣不足和物流业专项税收优惠缺乏是造成物流业税负过重的重要原因。在增值税制度实践上,因为法律的局限性与滞后性造成物流业增值税制度有先天缺陷;物流从业者的纳税意识缺失造成了对税法执行度不高并且存在高发的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税收征管制度与手段的落后,使物流业税收征管成本增加,征管效率低下等现象。文章最后在物流业未来发展、物流业市场环境以及国际竞争力方面树立价值导向,通过制度层面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物流业增值税税收法律制度上的缺失与实践操作上的问题。在制度上科学设计与物流业相符的增值税税率,完善物流业增值税制度的抵扣制度,增加物流业专项优惠政策等。在实际操作中引入网络货运平台,通过大数据与智能化收集物流、资金流、发票流的真实数据,优化税收征管模式;利用平台上连接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业务,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解决实际操作中物流业财税不合规、进项税额不足等问题;物流业降本增效,促进物流企业集约化、系统化、网络化的高质量发展。焕发物流业蓬勃生机,真正发挥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地位作用和提高我国在国际范围的竞争力。
王翠苗[2](2019)在《M公路货物运输公司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货物运输企业准入门槛低,呈现“多、小、散、乱、弱”态势,90%为中小型公路货物运输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低。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铁路和水运强有力的竞争,公路货物运输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加剧,传统公路运输发展模式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对公路运输提质的要求,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为了实现公路货物运输企业创新、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公路货物运输企业转型发展的策略。本文通过运用SWOT战略分析法对M公路货物运输公司宏观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核心竞争力的剖析,制定了M公司的差异化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然后运用GA-BP算法对M公司的转型升级策略:业务转型、优化车辆结构进行定量模拟,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转型升级策略对M公司有效,有助于提高M公司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本文为M公路货物运输公司转型发展提供策略,可为其他同类中小型公路货物运输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对推进我国公路货物运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谈博强[3](2019)在《WX客运公司开展现代物流业务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更加完善了,我国的道路客运已经发展为一个拥有成熟网络化的行业。道路客运作为我国国民出行的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目前正面临着铁路、航空等其他客运模式发展而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道路客运企业迫切需要制定可行的竞争战略,寻找新的业务方向。而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等相关行业的崛起,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物流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包括WX客运公司在内的大多数道路客运的物流业务仅局限于小件快运,是旅客运输的一种补充业务,是以客运企业的班车为载体来承载货物而开展的货物运输业务。道路客运企业如何凭借已有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和竞争战略来切入现代物流市场是目前所有道路客运企业所面对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以WX客运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结合实际等方式方法,在分析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目前客运企业的宏观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文章提出了 WX客运开展客运现代物流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当前的社会背景以及行业背景,结合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 WX客运开展现代物流业务势在必行;其次,文章详细解释了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描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以及其发展现状,指出了 WX客运开展现代物流业务具有良好的机会与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劣势与威胁。在此基础上,明确了 WX客运公司开展现代物流业务的市场定位:将WX客运打造成客货一体化的综合性运输企业。并确定了以差异化战略为主导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最后还对WX客运如何开展好现代物流业务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于WX客运公司开展现代物流业务不仅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且文章所展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贾素琴[4](2017)在《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路货物运输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道路货物运输业因其快速、便捷和“门到门”的特点为物流活动提供了最有效的支撑。近年来,随着道路运输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道路货物运输市场不断壮大和先进信息技术的研发投用,道路货物运输业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发展粗放的问题未得到根本的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其道路货物运输水平与中、东部地区仍有一定的差距。面对各种机遇与威胁并存的环境,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如何提高自己服务的水平,紧紧抓住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机遇,实现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是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的问题。针对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模式选择,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研究,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基于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现状,通过分析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明确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转型的方向是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然后,经过查阅案例总结出道路货物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五大模式,包括并购重组、变制改革、稳步推进、成立联盟和加盟,阐明各个转型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对象,通过分析影响转型模式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建立道路货物运输业转型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进而构建道路货物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模式选择模型;最后,将吉林省的情况带入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到最适合当前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模式,并提出转型的具体对策。通过建立包含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转型模式选择指标体系,将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和模糊TOPSIS运用到道路货物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模式选择模型的构建中,得出当前最适合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转型的模式是成立联盟。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从而协助解决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王冬梅[5](2013)在《中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摘要:发展现代物流业,既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物流业的发展仅依靠市场的自动调节是不够的,更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引导。税收具有调节国民经济的作用,政府作为管理者应充分发挥税收的这一作用,通过积极的税收政策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在税收活动中,税收负担处于核心地位,税收制度和政策的设置、调整都要落实到税收负担上,本文就中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的评价及优化进行了研究,而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用传统行业税收负担评价方法计算发现我国物流业的税收负担在全社会中并不重。对传统行业税收负担评价方法进行剖析,发现了其存在的缺陷与误区,在此基础上,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理论和税收公平原则,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差额利润分析评价法,并用该评价方法对样本企业2007-2010年四年的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物流业的税负水平相对自身利润率水平状况来说非常高,这一结论与传统评价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果恰恰相反。为了保证社会资金不从物流业流出,按单位收入税收支出计算,应减税4.30%。通过对现行税收制度的分析,结合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趋势,利用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机遇,本文提出物流业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为主,并配合其他税种改革来优化其税收负担。本文利用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建立投入产出税收模型,测算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同改革方案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还是国家最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方案,对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的降低都微乎其微。鉴于对我国物流业税收负担评价的结果,考虑到物流业的特点、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我国税收政策的整体性、协调性、一致性,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的分析计算,本文确定了我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优化的具体办法——降低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与物流辅助服务业的税率统一,即将物流业全部业态的增值税税率统一为6%,并采用其他办法或税种对物流业税收负担进行辅助调节。这一优化办法的提出从质的方面解决了物流业营业税重复纳税、各类物流业务税目税率不统一等问题,从量的方面实现了我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的公平、合理。
交通运输部[6](2012)在《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交运发[2011]5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为积极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部编制了《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交通运输部[7](2012)在《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文中提出前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茂海[8](2011)在《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业发展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服务性产业,大力发展道路运输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活跃城乡商品流通,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扩大社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运用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等方法,依据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业相关数据的调查统计,遵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等文件,运用系统工程相关理论,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政策导向为研究对象,从制定和调整现行政策入手,分别对黑龙江省道路旅客运输、出租汽车运输、道路货物运输、国际道路运输、机动车维修业五个方面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并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技术协调等方面探讨适合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业发展政策,推进道路运输业实现运输安全高效、服务文明诚信、节能减排主导、技术装备先进、市场规范有序、站运协调发展的目标。主要研究成果是:建立和完善了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提出了规范出租车经营权使用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在货物运输方面,依托现有的货运场站,构建覆盖全省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化运输市场组织手段,将零散的运力资源加以有效集中,提高交通物流的效能;在机动车辆维修方面,提出了连锁经营、专业化维修、建立救援网络体系的政策构想。研究成果为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业发展政策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小刚[9](2011)在《吉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交通运输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和保障,在现代物流业中发挥着基础服务功能作用。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中,交通运输行业责任重大,利用交通运输业独特的优势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制定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对策,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是面临的非常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本文首先对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分析交通运输业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其次,在分析吉林省现有道路运输业结构的基础上,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吉林省道路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再次,结合已有吉林省交通统计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法,对未来年吉林省交通运输供给与需求进行趋势预测;最终,针对吉林省交通运输适应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符合吉林省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全文在以定性研究为主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研究数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验归纳与理论分析结合,为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如何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思路和实践参考。
徐亚华[10](2011)在《道路货运现代化架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货物运输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交通运输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道路货物运输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对道路货物运输本质特性的全面、准确分析,科学制定道路货物运输宏观政策,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定位,促进道路货物运输的现代化进程,对于充分发挥道路货物运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货物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对我国道路货物运输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借鉴发达国家道路货运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论文提出了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现代化的基本构架,并针对其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1)对美国与中国的道路货运进行了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道路货物运输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分析道路货运现代化的内涵本质特征基础上,筛选出中国道路货运现代化进程必须解决的五个突出问题:运输模式、车型结构、市场组织结构、道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融合以及政府市场监管。(2)提出发展甩挂运输是道路货物运输模式的必然选择。通过案例对比了传统运输模式和甩挂运输模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道路货运现代化是在追求交通运输发展的同时,更能确保运输的安全、效率、效益和质量。此外,在甩挂运输的保障措施中,论文提出车辆标准化、货运站场网络化和信息化等发展要求。(3)针对现代化中的道路货运车型问题,在分析欧美车辆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道路运输条件和市场特征,提出了不同运输条件和环境下的建议车型,并对所选车型的效率及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道路货运车辆大型化、标准化发展的构想和建议。(4)在市场组织结构分析中,借鉴美国道路货运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提高市场集中度,本文提出大力培养和促进龙头企业的思路,并通过市场环境分析说明中国也同样适合培育龙头企业,以此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提出培育龙头企业的五条关键措施。(5)道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与升级是必然趋势,为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论文提出规范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进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来实现传统道路货运企业的转型升级。(6)以美国道路货运管理政策的演变为依据,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构建全面系统的道路货运市场监管体系的构想,并从运输安全、市场行为规范和准入标准三方面对完善我国道路货运市场管理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
二、我国道路运输业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道路运输业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物流业增值税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物流业增值税发展及现状 |
(一)物流业增值税概述 |
1.物流业基本概述 |
2.增值税基本概述 |
(二)物流业增值税现状 |
1.物流业增值税的贡献 |
2.物流业增值税税负过重 |
三、物流业增值税问题的原因 |
(一)法律制度层面的原因 |
1.物流业增值税立法滞后 |
2.物流业增值税要素脱节 |
3.增值税进项抵扣项目欠缺 |
4.专项增值税优惠政策缺失 |
5.增值税制度缺陷引起虚开 |
(二)制度实践层面的原因 |
1.物流业重要地位认识不足 |
2.物流业税法执行度不强 |
3.物流业税收征管效率不高 |
四、物流业税收制度完善建议 |
(一)物流业增值税制度的价值导向 |
1.适应物流业未来发展特点的需求 |
2.构建物流业市场良好环境的需求 |
3.助力参与物流业国际竞争的需求 |
(二)物流业增值税制度层面完善建议 |
1.简并增值税税率税目 |
2.完善进项税额抵扣 |
3.增加专项优惠政策 |
4.优化征管征管体系 |
(三)物流业增值税实践层面完善建议 |
1.建立网络货运平台收集信息 |
2.丰富平台业务模式完善链条 |
3.借助平台消除虚开发票风险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M公路货物运输公司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经济新常态下公路运输企业环境分析 |
2.1 经济新常态特征及其对公路运输企业的要求 |
2.1.1 经济新常态及其特征 |
2.1.2 对公路运输企业的要求 |
2.2 公路运输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公路运输行业环境分析 |
2.3.1 公路运输发展现状 |
2.3.2 公路运输转型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WOT理论的M公司战略选择 |
3.1 M公路运输公司现状分析 |
3.1.1 M公路运输公司简介 |
3.1.2 M公路运输公司发展现状 |
3.1.3 M公路运输公司管理模式 |
3.1.4 M公司核心竞争力 |
3.1.5 M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M公司SWOT分析 |
3.2.1 优势分析 |
3.2.2 劣势分析 |
3.2.3 机会分析 |
3.2.4 挑战分析 |
3.2.5 SWOT矩阵 |
3.3 M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
3.3.1 M公司战略目标制定 |
3.3.2 M公司差异化发展战略 |
3.3.3 M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济新常态下M公司转型发展的对策设计 |
4.1 M公司业务转型策略 |
4.1.1 M公司业务转型方向 |
4.1.2 提高重车比优先策略 |
4.2 M公司提高管理效率策略 |
4.2.1 打造高效业务团队 |
4.2.2 提高运营效率策略 |
4.2.3 树立品牌效应 |
4.3 优化内部资源结构 |
4.3.1 优化人员结构 |
4.3.2 优化车辆结构 |
4.3.3 优化人车比 |
4.4 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 |
4.4.1 打造车货匹配信息平台 |
4.4.2 信息化平台管理提质增效 |
4.5 运输组织优化策略 |
4.5.1 运输线路优化策略 |
4.5.2 成本管理标准化 |
4.5.3 持续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公司转型升级策略定量分析 |
5.1 选择GA-BP进行预测的意义 |
5.2 神经网络原理 |
5.2.1 算法说明 |
5.2.2 神经元流程 |
5.2.3 单输出神经网络 |
5.2.4 训练神经网络 |
5.3 M公司GA-BP训练准备 |
5.3.1 M公司数据采集 |
5.3.2 数据维度及要素说明 |
5.4 M公司GA-BP拟合 |
5.4.1 隐含层的确定 |
5.4.2 GA-BP参数确定 |
5.4.3 比选训练结果 |
5.4.4 BP拟合分析 |
5.4.5 GA-BP拟合分析 |
5.5 转型策略的定量分析 |
5.5.1 调用网络结构 |
5.5.2 业务转型定量分析 |
5.5.3 车辆结构优化策略定量分析 |
5.5.4 成本优化策略定量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BP神经网络代码 |
附录2 经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 |
附录3 部分数据列表 |
(3)WX客运公司开展现代物流业务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1.3 企业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物流 |
2.1.2 道路旅客运输 |
2.1.3 现代物流 |
2.2 现代物流相关理论 |
2.2.1 一体化理论 |
2.2.2 供应链理论 |
2.2.3 绿色物流理论 |
2.2.4 战略联盟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WX客运开展现代物流业务的环境分析 |
3.1 业务现状 |
3.1.1 公司客运业务现状 |
3.1.2 公司物流业务现状 |
3.2 WX客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
3.3 外部环境 |
3.3.1 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
3.3.2 地方经济的影响 |
3.3.3 社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 |
3.3.4 现代技术对物流的影响 |
3.4 内部环境 |
3.4.1 土地资源 |
3.4.2 公路网络 |
3.4.3 企业形象 |
第四章 WX客运开展现代物流的竞争力分析 |
4.1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4.1.1 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
4.1.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1.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1.4 行业的竞争者 |
4.1.5 替代品的威胁 |
4.2 WX客运公司开展现代物流业务的SWOT分析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4.2.3 机会 |
4.2.4 威胁 |
4.2.5 SWOT矩阵分析 |
第五章 WX客运开展现代物流的策略分析 |
5.1 市场定位 |
5.2 总体思路 |
5.2.1 物流服务差异化 |
5.2.2 物流发展绿色化 |
5.2.3 产品推广品牌化 |
5.3 实施策略 |
5.3.1 管理策略 |
5.3.2 服务策略 |
5.3.3 定价策略 |
5.3.4 合作策略 |
5.4 保障措施 |
5.4.1 加强品牌建设 |
5.4.2 提升物流技术 |
5.4.3 加大人才培养 |
5.4.4 重视行业政策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主要观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道路货物运输业内涵界定 |
1.3.2 道路货物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关系 |
1.3.3 道路货物运输业转型模式及对策 |
1.3.4 模式选择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转型环境分析 |
2.1 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现状 |
2.1.1 道路及场站基础设施 |
2.1.2 运输车辆 |
2.1.3 货物运输 |
2.1.4 货运企业 |
2.2 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转型的内外部环境 |
2.2.1 转型的内部优势 |
2.2.2 转型的内部劣势 |
2.2.3 转型的外部机遇 |
2.2.4 转型的外部挑战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道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模式选择模型构建 |
3.1 道路货物运输业转型模式分析 |
3.1.1 转型模式的内涵 |
3.1.2 道路货物运输业转型模式 |
3.1.3 模式对比分析 |
3.2 转型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3.2.1 内部影响因素 |
3.2.2 外部影响因素 |
3.3 建立转型模式选择指标体系 |
3.3.1 建立指标体系原则 |
3.3.2 转型模式选择指标体系 |
3.3.3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
3.4 道路货运业转型模式选择模型构建 |
3.4.1 确定权重—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 |
3.4.2 模式选择—模糊TOPSIS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道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模式选择 |
4.1 吉林省道路货运业转型模式选择模型计算 |
4.1.1 确定指标权重 |
4.1.2 转型模式选择 |
4.2 模式选择结果分析 |
4.3 吉林省道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对策 |
4.3.1 选择正确联盟伙伴,建立联盟信任机制 |
4.3.2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
4.3.3 引入政府部门管制,增强各方参与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5)中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国外物流税收政策综述 |
1.2.1 有关我国物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
1.2.2 有关税收负担问题的研究 |
1.2.3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的研究 |
1.2.4 国外物流业税收政策的特点 |
1.3 研究的范围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 |
2.1 税收公平理论 |
2.2 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的关系理论 |
2.3 马克思社会平均利润率理论 3 我国物流业税收制度与主要问题 |
3.1 我国现行物流业税收制度 |
3.1.1 我国税收制度概述 |
3.1.2 我国物流业涉及的主要税种、税率 |
3.1.3 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 |
3.2 我国物流业税收支出及构成情况 |
3.2.1 物流业税收支出概况 |
3.2.2 物流所属各行业税收支出情况 |
3.2.3 物流业各税种支出构成情况 |
3.3 我国物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物流业各类业务收入适用不同税目、税率 |
3.3.2 物流业营业税存在重复纳税现象 |
3.3.3 物流税收试点政策适用范围太小 |
3.3.4 增值税转型相对增加了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
3.3.5 现行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的规定阻碍了物流业发展 |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评价 |
4.1 我国社会平均税收负担水平的测算 |
4.2 传统方法下我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分析 |
4.2.1 传统方法下我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计算 |
4.2.2 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的评价与问题 |
4.3 我国物流业税负水平的修正评价 |
4.3.1 差额利润分析方法的提出 |
4.3.2 差额利润分析方法的实施及结果 |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物流业税收负担优化途径研究 |
5.1 我国税制结构特点与改革趋势 |
5.1.1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特点 |
5.1.2 我国税制结构改革趋势 |
5.2 物流业税负优化途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
5.2.1 增值税的特点 |
5.2.2 营业税的特点 |
5.2.3 物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
5.3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主要税制要素 |
5.3.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涉及的范围 |
5.3.2 纳税人的划分 |
5.3.3 纳税人的税率 |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物流业税收负担优化的计算 |
6.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负变化的理论分析 |
6.1.1 “营改增”对货物劳务税的影响 |
6.1.2 “营改增”对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的影响 |
6.1.3 “营改增”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
6.2 物流业税负优化计算方法以及模型建立 |
6.2.1 物流业改征增值税税负优化研究方法的确立 |
6.2.2 物流业进项税额估算要点 |
6.2.3 研究测算模型的建立 |
6.3 实证分析 |
6.3.1 样本的选取 |
6.3.2 国务院批准的“营改增”方案 |
6.3.3 物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最优方案的确定 |
6.3.4 物流业税负优化具体方案的评价 |
6.3.5 “营改增”试点效果以及应注意问题 |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物流业隐性税收冰山计算 附录B 最终方案营改增物流业税收负担变化计算 附录C 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降为7%税收负担变化计算 附录D 物流业增值税税率改为7%税收负担变化计算 附录E 物流业增值税税率改为6%税收负担变化计算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
一、“十一五”道路运输业发展回顾 |
(一)取得的成绩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
(一)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
(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 |
(三)进一步强化统筹区域及城乡协调发展力度,要求加快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进程。 |
(四)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加快发展,要求进一步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 |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切实增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
(六)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节能减排,要求大力推进以低碳为特征的道路运输业发展。 |
三、“十二五”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三)发展目标 |
四、重点任务 |
(一)构建便捷的客运服务网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
1. 构建完善的道路客运服务网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
2. 统筹区域与城乡客运资源配置,促进协调发展。 |
3. 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协同互动,实现优势互补。 |
(二)提升货运组织化水平,服务现代物流发展。 |
1. 创新道路货运发展模式,提高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
2. 着力培育重点货运物流企业,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
(三)强化出租汽车市场管理,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
1. 引导出租汽车科学发展,完善运营管理机制。 |
2.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
3. 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促进汽车租赁健康发展。 |
(四)提升运输辅助业服务水平,强化规范诚信经营。 |
1. 推进维修连锁经营,强化维修质量管理。 |
2. 开展素质教育工程,提升驾驶员培训质量。 |
(五)加快国际道路运输发展,提高运输服务能力。 |
1. 强化对外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
2. 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国际道路运输服务能力。 |
(六)加快枢纽站场建设,提升集约化组织与服务能力。 |
1. 加快城乡公路客运站场建设,提高便捷化服务水平。 |
2. 健全公路货运枢纽节点体系,提升物流组织能力。 |
(七)健全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提升整体保障能力。 |
1. 加强安全源头治理,严格各种防范措施。 |
2.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
3. 建立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
(八)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道路运输发展质量。 |
1. 加强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基础信息平台。 |
2. 推动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3. 加快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
(九)大力发展绿色道路运输,促进行业节能减排。 |
1. 强化节能减排制度建设,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
2. 加强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
3. 优化运输生产组织管理,推广节能管理经验。 |
五、保障措施 |
(一)加强制度建设,夯实行业法制基础。 |
(二)创新政策手段,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
(三)理顺体制机制,提高行业管理效能。 |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
(7)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一五”道路运输业发展回顾 |
(一) 取得的成绩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
(一) 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要求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
(二)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求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 |
(三) 进一步强化统筹区域及城乡协调发展力度, 要求加快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进程。 |
(四) 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加快发展, 要求进一步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 |
(五)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要求切实增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
(六) 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节能减排, 要求大力推进以低碳为特征的道路运输业发展。 |
三、“十二五”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
(一) 指导思想 |
(二) 基本原则 |
(三) 发展目标 |
四、重点任务 |
(一) 构建便捷的客运服务网络,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
1、构建完善的道路客运服务网络, 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
2、统筹区域与城乡客运资源配置, 促进协调发展。 |
3、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协同互动, 实现优势互补。 |
(二) 提升货运组织化水平, 服务现代物流发展。 |
(三) 强化出租汽车市场管理, 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
(四) 提升运输辅助业服务水平, 强化规范诚信经营。 |
(五) 加快国际道路运输发展, 提高运输服务能力。 |
(六) 加快枢纽站场建设, 提升集约化组织与服务能力。 |
(七) 健全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 提升整体保障能力。 |
(八)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提升道路运输发展质量。 |
(九) 大力发展绿色道路运输, 突出行业节能减排。 |
五、保障措施 |
(一) 加强制度建设, 夯实行业法制基础。 |
(二) 创新政策手段, 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
(三) 理顺体制机制, 提高行业管理效能。 |
(四) 强化队伍建设, 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
专栏2: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重点 |
专栏4:促进货运与物流发展重点专项 |
专栏5: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
(8)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道路运输发展状况 |
1.2.2 国内道路运输研究状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第二章 加快道路旅客运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
2.1 道路旅客运输业概述 |
2.1.1 行业规模 |
2.1.2 行政许可 |
2.2 存在的问题 |
2.2.1 问题的表现形式 |
2.2.2 问题分析 |
2.3 道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 |
2.3.1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运输保障能力 |
2.3.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提升服务品质 |
2.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更加注重安全运行和诚信守法经营 |
2.3.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更加注重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
2.4 道路旅客运输发展对策 |
2.4.1 建立和完善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机制 |
2.4.2 建立完善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动态监管机制 |
2.4.3 建立完善道路旅客运输市场退出机制 |
2.4.4 清理挂靠经营行为 |
2.5 重点发展领域的政策导向 |
2.5.1 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导向 |
2.5.2 加快省际客运发展的政策导向 |
2.5.3 加快旅游客运发展的政策导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快出租客运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
3.1 出租客运业发展概述 |
3.1.1 行业规模 |
3.1.2 经营模式 |
3.1.3 行政许可 |
3.2 存在的问题 |
3.2.1 问题的表现形式 |
3.2.2 问题分析 |
3.3 需求分析 |
3.4 发展对策 |
3.4.1 建立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 |
3.4.2 建立和完善出租客运市场的准入机制 |
3.4.3 实行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
3.4.4 建立和完善出租客运市场的退出机制 |
3.4.5 规范经营权的使用和管理 |
3.4.6 规范承包合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快道路货物运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
4.1 发展概述 |
4.1.1 行业规模 |
4.1.2 行政许可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问题的表现形式 |
4.2.2 问题分析 |
4.3 需求分析 |
4.3.1 老工业基地改造 |
4.3.2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4.3.3 公路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 |
4.3.4 产业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
4.4 发展对策 |
4.4.1 推动甩挂运输发展 |
4.4.2 促进货运配载业发展 |
4.4.3 建立和完善货运场站投融资体制 |
4.4.4 加快培育交通物流体系 |
4.4.5 促进货运车辆大型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快国际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
5.1 国际道路运输业发展概述 |
5.1.1 行业规模 |
5.1.2 行政许可 |
5.2 存在的问题 |
5.2.1 问题的表现形式 |
5.2.2 问题分析 |
5.3 需求分析 |
5.4 发展对策 |
5.4.1 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垂直管理 |
5.4.2 统一中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口岸现场的查验项目 |
5.4.3 提高通关效率 |
5.4.4 规范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行为 |
5.4.5 扶持涉外运输企业 |
5.4.6 加强国际道路运输行车许可证的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快机动车维修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
6.1 机动车维修业发展概述 |
6.1.1 行业规模 |
6.1.2 行政许可 |
6.2 存在的问题 |
6.2.1 问题的表现形式 |
6.2.2 问题分析 |
6.3 需求分析 |
6.4 发展对策 |
6.4.1 鼓励连锁经营 |
6.4.2 鼓励专业化维修 |
6.4.3 政企分开 |
6.4.4 加强质量管理 |
6.4.5 加强检测维护市场监管 |
6.4.6 在检测、维护市场引入竞争机制 |
6.4.7 建立车辆技术状况保障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吉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 |
2.1 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业概述 |
2.1.1 现代物流的概念 |
2.1.2 交通运输业概念 |
2.2 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
2.3 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 |
第3章 吉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现状 |
3.1 吉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现状 |
3.1.1 运输服务供给 |
3.1.2 道路货物运输需求 |
3.2 吉林省交通运输业在发展现代物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吉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趋势分析 |
4.1 回归分析法概述 |
4.1.1 回归分析法概念及分类 |
4.1.2 回归分析法预测模型 |
4.2 交通运输供给预测 |
4.3 交通运输需求预测 |
4.3.1 道路货物运输量 |
4.3.2 商品汽车数量 |
4.3.3 国际货运量 |
4.3.4 公路集装箱运输量 |
4.4 道路货物运输与经济适应性预测 |
第5章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
5.1 交通运输业在促进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任务 |
5.2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 |
5.3 吉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道路货运现代化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安排 |
第二章 道路货运发展现状与现代化路径选择 |
2.1 道路运输与道路货运现代化 |
2.1.1 道路运输内涵界定 |
2.1.2 道路运输属性分析 |
2.1.3 道路货运现代化及特征 |
2.2 道路货运的地位作用 |
2.3 道路货运行业发展比较分析 |
2.3.1 美国道路货运发展现状 |
2.3.2 我国道路货运发展状况分析 |
2.4 我国道路货运现存问题分析 |
2.4.1 道路货运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
2.4.2 道路货运服务质量、安全和诚信水平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
2.4.3 道路货运低效率、高能耗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不适应 |
2.4.4 市场监管能力与竞争、开放的运输市场不适应 |
2.5 道路货运现代化路径切入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道路货运组织模式现代化分析 |
3.1 甩挂运输内涵 |
3.2 甩挂运输国际经验借鉴 |
3.2.1 美国甩挂运输发展概况 |
3.2.2 甩挂运输车辆装备 |
3.2.3 甩挂运输站场 |
3.2.4 支撑甩挂运输的信息化系统 |
3.2.5 挂车互换协议 |
3.2.6 挂车管理法律制度 |
3.2.7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3.3 甩挂运输发展途径分析 |
3.3.1 必要性分析 |
3.3.2 发展途径分析 |
3.4 甩挂运输案例分析 |
3.4.1 项目基本情况 |
3.4.2 甩挂运输运营模式 |
3.4.3 货源特点和货运量预测 |
3.4.4 甩挂运输线路计划 |
3.4.5 运营组织流程 |
3.4.6 甩挂运输总体组织方案 |
3.4.7 车辆配置方案 |
3.4.8 预期效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路货运车型现代化分析 |
4.1 美国道路货运车辆车型结构及启示 |
4.1.1 货运车辆车型结构现状 |
4.1.2 启示 |
4.2 不同车型对比分析 |
4.2.1 车辆效率分析 |
4.2.2 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
4.3 典型车辆模式对比分析 |
4.3.1 欧美国典型车辆模式对比 |
4.3.2 我国典型车辆模式建议 |
4.4 促进道路货运车辆大型化的措施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道路货运产业组织结构现代化分析 |
5.1 SCP分析范式与道路货运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 |
5.1.1 SCP分析范式 |
5.1.2 道路货运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 |
5.2 道路货运产业结构的国际经验与典型案例 |
5.2.1 美国的道路货运产业结构 |
5.2.2 货运行业的龙头企业 |
5.2.3 龙头企业典型案例 |
5.2.4 启示 |
5.3 道路货运龙头企业培育 |
5.3.1 道路货运龙头企业培育环境分析 |
5.3.2 措施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道路货运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转型与升级 |
6.1 道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联系与区别 |
6.2 道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型意义 |
6.3 道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6.4 措施建议 |
6.4.1 加快运输枢纽和物流设施建设 |
6.4.2 培育规模化中介组织,提高组织效率 |
6.4.3 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 |
6.4.4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物流技术的创新与推广 |
6.4.5 健全物流保险体系 |
6.4.6 推动物流业务升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道路货运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监管 |
7.1 道路货运政府监管的演变进程 |
7.2 美国道路货运监管核心内容 |
7.2.1 美国道路货运监管体制构成 |
7.2.2 美国道路货运的安全监管 |
7.2.3 美国道路货运执法监管 |
7.3 完善我国道路货运监管政策建议 |
7.3.1 以运输安全为切入点,强化行业管理 |
7.3.2 统一化管理,实现规范化、高效化监管 |
7.3.3 因势利导,规范货运车辆挂靠行为 |
7.3.4 提高货运市场准入标准,抑制过度竞争 |
7.4 本章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与下一步研究问题 |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下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道路运输业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物流业增值税法律制度研究[D]. 丁捷.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M公路货物运输公司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D]. 王翠苗.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3]WX客运公司开展现代物流业务的策略研究[D]. 谈博强. 扬州大学, 2019(02)
- [4]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模式选择研究[D]. 贾素琴.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5]中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评价与优化研究[D]. 王冬梅. 北京交通大学, 2013(12)
- [6]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J]. 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2(14)
- [7]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J]. 交通运输部. 综合运输, 2012(03)
- [8]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业发展政策研究[D]. 陈茂海. 长安大学, 2011(07)
- [9]吉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对策研究[D]. 李小刚. 吉林大学, 2011(09)
- [10]道路货运现代化架构研究[D]. 徐亚华. 长安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