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树栽培在青岛沿海地区园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群[1](2021)在《椴属品种引种试验及实生苗多性状变异分析》文中提出椴属植物为落叶乔木,种类丰富,春季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夏季花朵密布、芳香四溢,在欧美不仅是蜜源植物,而且作为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而广泛应用。因此,国外培育了许多优质的椴属植物新品种,它们无论是在观赏性、生长性还是抗逆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然而,我国近年来才刚刚开始在园林中应用椴属植物,目前还没有可以推广应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所以园林企业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的品种,但还没有对这些品种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科学评价。‘绿塔’(Tilia cordata‘Greenspire’)是欧洲小叶椴中的优秀园艺品种,是国内外城市广泛使用的绿化植物材料,但国内目前还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布局与应用的研究。此外,虽然我国的椴属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国内在椴属植物新品种的研究上与国外相比还未成体系。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指标、生长指标、光合特性指标和抗逆性指标四个方面,对欧洲小叶椴的品种‘绿塔’、‘新乐’(Tilia cordata‘Shamrock’)和‘柯林斯’(Tilia cordata‘Corinthian’),欧洲椴的品种‘克里米亚’(Tilia europaea‘Euchlora’),欧洲大叶椴的品种‘窄冠’(Tilia platyphyllos‘Fastigiata’)和‘泽栽特’(Tilia platyphyllos‘Zelzate’),美洲椴的品种‘哨兵’(Tilia americana‘Sentry’)和‘雷蒙德’(Tilia americana‘Redmond’)等8个国外优质椴属植物品种在山东沿海地区进行品种引种比较试验,通过对这些品种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科学比较评价,为这些品种在山东沿海地区的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还采用区域化试验的方式为欧洲小叶椴品种‘绿塔’在我国华北地区的科学布局与应用提供重要依据。此外,本研究还采用性状变异分析的方式对美洲椴(Tilia Americana)、欧洲大叶椴(Tilia platyphyllos)、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和银毛椴(Tilia tomentosa)等4种椴属实生苗的多个生长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筛选出优质单株,为我国椴属植物新品种研究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杂交育种提供优质亲本材料和基因资源。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绿塔’、‘窄冠’、‘新乐’和‘哨兵’是观赏性好,生长性强,适应能力俱佳的优质椴属植物品种,适合在山东沿海地区广泛应用;‘雷蒙德’和‘泽栽特’的综合品质一般,在山东沿海地区根据情况选择性使用;‘克里米亚’和‘柯林斯’的综合品质较差,不建议在华北地区应用。美洲椴的品种‘哨兵’是抗寒性最好的品种,在一些越冬温度低的地区可以优先采用该品种。(2)在沧州地区,‘绿塔’的长势优于当地常用椴属植物‘柯林斯’;在邳州地区,当地常用椴属植物美洲椴的长势优于‘绿塔’;而在青岛地区,‘绿塔’和当地常用椴属植物糠椴在长势方面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用。(3)变异是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美洲椴、欧洲大叶椴、南京椴和银毛椴等4种椴属实生苗在叶长、叶宽、叶柄长、节间长、地径、苗高、根数、根粗和根长等9个最具代表性的生长性状的方面具有较大的变异幅度,这将有助于椴属植物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并为今后椴属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以及育种材料支持。此外,这几种椴属实生苗在生长性状方面密切相关,今后可以通过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对它们进行苗期选择或地下性状的识别和选择。最后,我们初选了一批优良单株,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测定和繁殖。
吴仁武[2](2021)在《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以其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被西方赞誉为“世界花园之母”。19~20世纪,西方国家在华进行了长期和大规模的植物考察、采集和引种活动。中国竹类植物自然分布广泛并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把竹类植物作为在华采集和引种的一类主要植物。对美国在华竹类植物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中国植物资源对世界的贡献,为今后植物引种史研究、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历史背景,调查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间阶段、采集地和属种等,对主要采集人员的采集活动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活动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原本让欧洲各国在华植物采集、引种工作受阻的屏障被打破,使其采集、引种活动迅速展开并且收获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间的采集引种活动趋于有序。欧洲各国在中国近代的植物采集、引种活动对美国来华植物采集活动有一定激励作用。在美国联邦政府鼓励、经济发展需求的促进、相关机构积极组织以及拥有一批热衷植物采集、引种专业人员的前提下,最终促成了美国来华开展植物采集、引种活动。(2)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时间跨度为1840~2010年。根据收集到的标本数据,美国在华共采集2 238份竹类植物标本。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5属(占中国现有竹类植物属的73.5%),120种(含变种、变型,占中国竹种的22.5%),采集最多的属为簕竹属、刚竹属和箭竹属,采集最多的种为托竹、桂竹以及青秆竹。采集地涉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65个市、自治州82个区(县以及县级市)。(3)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时间跨度为1898~2010年。经统计,美国农业部从中国引种了390份(其中306份直接引种);阿诺德树木园从中国引种了8种竹类植物;美国竹子协会从组织人员从中国引种了138种竹类植物,其中直接引种126种。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8属(占中国竹类植物属的82.3%),185种(占中国竹类植物种的34.6%),13变种,20变型以及25品种,引种最多的属为刚竹属、簕竹属和箭竹属。(4)经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标本信息,共计45个采集者和采集队,在众多采集者中,莫古礼采集的标本数量最多。对美国农业部植物引种清单和《威尔逊植物志》的整理和分析,共计314份竹类植物从中国直接引种到美国,其中312份包含引种人信息,莫古礼、梅耶和威尔逊的引种量最多。莫古礼在华工作期间,共采集727号1840份竹类植物标本,隶属于20属93种(含变种、变型);共引种255份竹类植物到美国,分属于18属81种(含变种和变型)。(5)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后大大增加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多样性;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也受到中国的影响,随着竹类植物的广泛应用,其竹类苗圃朝着精细化、品种化方向发展;莫古礼等人在华对竹子的研究,使得竹子分类学有了快速的发展,其在华期间莫古礼共发表3个属,55个竹类植物新类群和6个变种;竹类植物的引种成功,使得美国竹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华采集期间,采集者们也深受中国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竹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王松[3](2020)在《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为立国之本,重农思想深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山东自古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关乎华北乃至全国稳定。研究山东农业近代化,对认识中国近现代农业史、经济史、社会史和传统三农的现代化转型,揭示转型历程中的时代性与过渡性质,具有理论意义;对梳理近代化历程起源与节点,廓清近代化体系及其发展规律,给中国近代化以准确历史定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凝炼农耕文明精华,探寻“乡村振兴”,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具有鲜明的现实关照作用。本文使用民国时期史料汇编、报纸杂志、人物文集、回忆录和地方史志等原始史料,尤其是发掘征引了各类馆藏官方档案,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山东农业近代化进行了动态考察。并拟定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抓住从“西”到“东”和从“旧”到“新”历史发展趋势,以“变”字为关键,着力研究1860年到1937年山东农业改良的内容及发展过程。运用专题研究等手段,以时间为序,横向上以农业机构、农业科学技术、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农业政策等方面为基点,呈现山东农业近代化的重点和特点。随着近代外国入侵与资本主义文明的传入,山东农业在中西文化、制度、观念等方面的互动中发生了近代化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科学化。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选种、种植、施肥、采集等技术并逐渐推广以提高产量。落后的生产方式其影响虽未能完全消除,但随着时间发展,使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近代山东农业不可动摇的趋势;第二,体系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出现供销一体的现代生产模式,这一特征在乡建运动中尤为突出;第三,机械化。清末新政以来,山东新式农业机械开始逐步取代手工生产工具,西方农业机械的引进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纵观整个民国,虽然由于时局、技术等问题,机械化影响还未广遍农村,但其进程从总体上一直持续,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山东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第四,商品化。随着卷入国际市场,山东农业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专门化生产,农作物商品率进一步增加。在此过程中,山东农业近代化进程既对其作用,又受其影响。这一关系同列强侵略、国家主权等因素相糅合,最终构成了山东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复杂面相;第五,开放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突破省级联系的局限,与外国对接,从而使得山东农业得以面向世界。第六,观念上的开放。由于农业科学宣传和新式农业教育的影响,山东民众从最初敌视、畏惧外国群体与科学,逐步过渡到有保留的接触,最终积极引进、运用并宣传西方农业知识,并努力探寻适合山东发展的农业近代化方式。总体来看,山东农业近代化是从旧到新的过渡性变革。从农业法规、部门设置、教育制度的频繁变动到农业发展路径的激烈争论与主题变化,表现出时代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统一。此外,由于农业发展规律与外国干涉的影响,山东农业近代化分期较为明显。山东农业近代化始于外国传教士来鲁;清末新政开启了山东农业近代化的自主尝试;20世纪20年代起,山东农业发展路径不再单一借鉴日本发展模式,开始有意识的师法欧美。至韩复榘主鲁,山东农业近代化呈现出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局面,显示出山东农业的深入发展。山东农业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其一,它标志着山东农业领域对传统体系与制度的逐步批判,自此山东的小农经济格局得以进行改造;其二,它代表着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对山东经济领域的影响。农业利权与农业发展间关系,成为近代山东政府与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完善的对象;其三,从保守到开放,昭示着山东逐渐融入近代世界农业体系;其四,从传统农业走向近代化,显示出山东农业的巨大潜力;其五,山东传统农业精华在近代化过程中能与时俱进,其生命力及潜力,有力地证明了山东农业能够在近代历史巨变中走向新生。农业近代化乃至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尽管由于国际国内形势、体制、经济等原因限制,山东农业发展不甚彻底,但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无疑是近代山东的卓越成绩。山东农业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山东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张劼[4](2018)在《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岛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近现代城市景观着称,近现代园林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建设发展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具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它立足于山海地域环境特色,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影响下,通过吸收与融合,形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特定的时代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论文以青岛近现代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对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营造特征、演进特征、影响与启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提出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经过了德占日据时期“欧化与日化”背景下的“殖民输入”、民国时期“民族化与中西交汇”双重影响下的“二元互动”和新中国时期“多元化与新时代要求”多方因素影响下的“多元融合”等时空元素主导与交融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其次,在对典型园林实例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园林内容与功能、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园林造园要素、园林造景手法等方面,深入探究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着重提出了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主要表现为突出的山海迤逦地域景观特色,包容西方与本土、现代与传统相交织的多元造园风格及要素和充满异域风情的植物景观特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青岛近现代园林创造了山海地域特色与多元园林艺术有机结合的无比杰作,包含了人文与自然、西方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的多元韵律。其三,从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的角度,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建设发展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城市文化空间的形塑以及城市活力的提升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重点探讨了1898年至1994年这一时段的历史发展演变对此后青岛园林造园风格及手法的发展、园林空间分布的扩展以及园林空间历史特色的延续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地影响,对当前及今后青岛园林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出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与“本地文化薄弱性”双重并存的特征,园林发展在具有多元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地域自主性的文化创新较薄弱,园林文化及风格的发展方向较盲目的局限性。因此,青岛园林未来发展必须清晰认识这一局限性,立足地域特色,提升地域自主性园林文化的创新能力,将是青岛园林未来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
林荣亮[5](2016)在《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梳理了青岛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青岛山水风貌及地域文化特色。从“生态、风貌、文化”三方面,总结了青岛市及国内外重要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与山水风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出早在1897年城市建设之初,青岛在生态环境与风景园林建设方面,就以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突出以“陆海统筹”为规划原则;城市风貌保护和开发方面,注重“见山见海”;风景园林地域文化融合方面注重“民族特色”及“中西合璧”的总体发展特点。本研究结合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框架、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跨学科调查研究,探索提出了《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并定量的分析了 1863-2015年之间,5个重要历史时期,陆域生态环境对海湾生态的支持度;结果为(1863年74分、1935年 69.7 分、1966 年 56.8 分、1992 年 36.8 分、2015 年 35.1 分),梳理并定量分析出,陆海之间生态方面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总结出:当前城市陆域生态环境建设对海湾生态产生破坏影响的总趋势仍未改变,生态环境陆海统筹建设亟待加强。基于GIS视觉敏感度定量分析,评价了青岛山水风貌可视敏感度。以市民调查问卷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评价分析了当前青岛风景园林环境的文化融合程度为67.88分,融合水平较低。调查得到当地市民对各中西方文化及地域文化要素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发现,市民普遍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风景园林在当前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海洋地质学原理,海洋生态学原理,结合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为潮控半封闭海湾型城市陆海交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思路、理论支撑和具体规划设计应用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着重以胶州湾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分析。基于景观视廊保护原理,结合GIS可视分析和Grasshoper技术,提出了城市山水可视化提升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定量分析方法”,相关技术方法,有助于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对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管制优化;利于实现“见山、见水”的风貌保护目标。本文以青岛八个景点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和分析。最后,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胶州湾生态弹性力为依据,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面,提出了以陆域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改善,进而带动海湾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系列规划优化策略。并从风景园林规划角度及传统文化融合维度,对山水可视优化“城市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规划策略及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方法,为青岛市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城市风貌保护、中心城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方法、研究依据和思路。相关方法策略,可为国内外同类型“半封闭潮控海湾城市”的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建设,提供研究借鉴。
袁博[6](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陈凤洁[7](2013)在《银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杏是中国特有的孑遗树种,银杏文化是我国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对银杏古籍的整理以及古树资源的考察,研究银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对银杏名称、认知和银杏古树、相关古籍、历史人物等研究基础的梳理,以及从银杏栽培技术、范围和银杏利用与经济等林木资源和产业发展方面,银杏民俗、文学艺术、与儒道释之间的关系等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方面,对银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研究。银杏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银杏文化在初期以银杏产区的区域性文化的形式存在,汉代以后,尤其是唐宋之间北方银杏文化可能存在断层。宋代以后,银杏产地分布的区域性局限仍然存在,这导致银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阶段性螺旋式发展的状态。我国丰富的银杏古树资源,书籍文献,以及与银杏有关历史人物故事,显示了银杏对我国的强大影响力,是银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银杏文化研究的基础。我国人民从商周时期就开始栽植银杏,随着银杏利用的广泛发展,银杏经济逐渐兴起。宋代以来,银杏是国家和政府征收的物品之一。明清时期,政府征收的银杏数量已经很多,主要去向是户部以及光禄寺,征收方式有实物征收和货币征收两类。同时,随着银杏成为人们日常使用之物,银杏贸易也随之而起。明清时期,白果、银杏板材、银杏树以及银杏盆栽,都成为可供买卖的商品。改革开放一段时间内,是庭院栽植的重要的经济树种。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庭院经济有突破小农经济的限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至少明清时期,政府开始征收银杏相关的税负,主要税负种类有花果树株课钞、塌房钞、钞牙钱钞以及运输中的关税。至少在清代,对关系风水庇佑的公益性质的银杏树,政府就有禁止砍伐的相关规定。当代,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措施保护古树名木。银杏文化中的文学艺术、风土民俗、以及与儒道释之间的交融和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继承这些财富的同时,发展出当代的银杏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为了更好地建设当代银杏文化,我们要传承历史上的银杏文化,发展具有时代精神的银杏文化。建设银杏文化,要坚持有场所、有古树、有故事、有号召、有受众的“五有”原则。繁荣银杏文化要依靠政府部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推动,要对银杏文化进行宣传和引导,最重要的是鼓励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
张佳平[8](2011)在《连云港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调查、评价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利用研究,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研究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国产观赏植物、丰富我国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根基与源泉,也是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以连云港云台山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分布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整理,并对云台山野生植物群落的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和优化模拟设计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一年半的线路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出云台山地区观赏价值较好的野生植物143科368属517种,按照生活型、观赏型、应用型等予以分类讨论和推荐。(2)构建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利用评价体系,以适应能力、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作为主要指标,对112种乔灌木予以评价,获得开发利用潜力综合值的排序,从而便于有重点、有先后地开发利用野生植物;重点推荐36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3)以云台山6片区域作为代表,通过对40个样方的测量和后期统计,得出云台山主要植物群落的特征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为野生植物群落的优化和开发提供数据参考。(4)对云台山野生植物群落进行优化和精简,提炼出30个用途各异的野生观赏植物配置模式;以连云港市4处代表性绿地作为对象,进行以野生观赏植物为主要素材的植物群落模拟设计,为野生植物群落的实际开发利用提供参考。(5)整理出云台山16种具有代表性的珍稀濒危植物,以其为例,对结合开发利用保护野生植物的方式予以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吴瑾[9](2011)在《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观果树种是具有多重价值的一类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植物组成部分之一,对其配置和园林应用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城市园林植物应用的种类,还可以满足城市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的需要,对城市园林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具有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以观果树种为研究对象,将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的应用情况为研究内容,最后提出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应用规划方案。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观果树种的概念、生态习性、发展、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在城市园林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深入了解了宝鸡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分析了宝鸡绿地景观的现状,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观果树种对宝鸡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二、对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应用情况的调查,参阅资料,总结观果树种的种类、园林配置方式和应用形式,并归纳出适宜宝鸡种植的观果树种种植资源81种(一些变种并未全部算进去),含25科53属。三、采用实地调查、整理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观果树种进城的对策及建议。四、对《宝鸡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进行介绍,并在该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分析观果树种在以该规划为指导的前提下,结合园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提出适宜宝鸡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优化方案,为宝鸡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城市景观,使城市具有吸引多种生物共生的生态环境,树立“世外桃园”生态城市新形象。此外,论文对观果树种的景观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亦作了相应论述。指出观果树种造景具有多重性价值与效益,在园林景观营造中要综合考虑各方效益因素,并巧妙实际的加以应用,注重遵循景观生态学和美学的配置原则,为城市宝鸡营造出完美宜人的园林生态环境及标志性景观。
孙壮,徐娟,董喆,于海鹰[10](2009)在《谈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吉林地区的园林绿化情况,总结了该地区园林绿化中发展果树的原因和果树应用种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吉林地区的果树绿化丰富力度,加快城市绿化步伐。
二、果树栽培在青岛沿海地区园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树栽培在青岛沿海地区园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椴属品种引种试验及实生苗多性状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椴属研究进展 |
1.1.1 椴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分布 |
1.1.2 椴属植物的应用价值 |
1.1.2.1 经济价值 |
1.1.2.2 药用价值 |
1.1.2.3 生态价值 |
1.1.3 椴属植物的栽培历史与分类 |
1.1.4 椴属植物的应用前景 |
1.2 植物新品种研究进展 |
1.2.1 新品种的概念及其应用价值 |
1.2.2 植物新品种研究现状 |
1.2.3 椴属植物新品种研究现状 |
1.3 引种试验研究进展 |
1.3.1 引种理论概述 |
1.3.2 引种试验内容 |
1.3.3 椴属植物引种现状 |
1.4 植物性状变异研究进展 |
1.4.1 植物性状概述 |
1.4.2 性状变异概述及其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
2.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观赏性指标的测定 |
2.1.2.2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1.2.3 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
2.1.2.4 抗逆性指标的测定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绿塔’区域化试验 |
2.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实生苗多性状变异研究 |
2.3.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2.3.2 试验方法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引进品种比较分析 |
3.1.1 观赏性指标评价 |
3.1.2 生长指标评价 |
3.1.3 光合特性指标评价 |
3.1.4 抗逆性指标评价 |
3.1.5 综合评价结果 |
3.2 ‘绿塔’在多地的表现分析 |
3.3 实生苗多性状变异分析 |
4 讨论 |
4.1 引进品种比较及其应用 |
4.2 ‘绿塔’的推广与应用 |
4.3 实生苗多性状变异及其应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项目 |
(2)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
1.1.2 欧洲国家来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
1.1.3 美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
1.1.4 竹类植物对美国的影响 |
1.2 相关概念 |
1.2.1 竹类植物 |
1.2.2 植物标本 |
1.2.3 植物引种 |
1.3 竹类植物分布概况 |
1.3.1 世界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
1.3.2 中国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时间 |
1.6.2 数据来源 |
1.6.3 地名考证 |
1.6.4 学名核准 |
1.6.5 人名核实 |
1.7 技术路线 |
2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代背景 |
2.1 中国近现代社会背景 |
2.2 欧洲各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 |
2.2.1 欧洲国家对中国植物资源的初步认识 |
2.2.2 鸦片战争之前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
2.2.3 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
2.3 美国国内因素对植物采集、引种的推动 |
2.3.1 联邦政府对植物引种的鼓励 |
2.3.2 美国经济发展需求对植物引种的促进 |
2.3.3 相关机构对植物采集、引种工作的积极组织 |
2.3.4 热切追求和探索外来植物的采集者 |
2.4 美国在中国近代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史略 |
2.4.1 初始时期(19 世纪) |
2.4.2 高峰时期(20 世纪上半叶) |
2.4.3 有序时期(20 世纪下半叶) |
3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历史研究 |
3.1 采集时间 |
3.1.1 1840~1915:竹类植物标本采集包含在全面植物采集中 |
3.1.2 1916~1948:专门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并展开研究 |
3.1.3 1949~2010:中美联合考察和采集竹类植物标本 |
3.2 采集种类分析 |
3.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
3.2.2 簕竹属 |
3.2.3 刚竹属 |
3.2.4 箭竹属 |
3.2.5 矢竹属 |
3.3 采集地分析 |
3.4 小结 |
3.4.1 促进了美国对中国竹类植物资源情况的了解 |
3.4.2 开启和加强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
3.4.3 辅助了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 |
4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研究 |
4.1 引种时间 |
4.1.1 1898~1915:引种初始阶段 |
4.1.2 1916~1948:引种高峰阶段 |
4.1.3 1949~2010:引种有序阶段 |
4.2 引种种类分析 |
4.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
4.2.2 刚竹属 |
4.2.3 簕竹属 |
4.2.4 箭竹属 |
4.3 引种地分析 |
4.4 竹类植物的运输 |
4.5 联邦植物引种园分析 |
4.5.1 联邦植物引种园总体介绍 |
4.5.2 种植竹类植物的植物引种园 |
4.5.3 乔治亚海岸植物园 |
5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人员分析 |
5.1 采集和引种人员总体概况 |
5.1.1 标本采集人员及采集数量 |
5.1.2 引种人员及引种数量 |
5.2 莫古礼(FLOYD ALONZO MCCLURE,1897~1970) |
5.2.1 生平简介 |
5.2.2 在华主要采集、引种和研究竹类植物活动 |
5.2.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统计 |
5.3 梅耶(FRANK NICHOLAS MEYER, 1875~1918) |
5.3.1 生平背景 |
5.3.2 为美国农业部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
5.3.3 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
5.4 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1876~1930) |
5.4.1 生平背景 |
5.4.2 为阿诺德树木园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
5.4.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
5.5 与美国采集、引种相关的其他人员 |
5.5.1 费尔柴尔德(David Grandison Fairchild, 1869~1954) |
5.5.2 萨金特(Charles Sprague Sargent, 1841~1927) |
6 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 |
6.1 丰富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 |
6.2 加强了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
6.2.1 模拟自然,营造复层群落结构 |
6.2.2 仿生产性竹林,构建单层群落结构 |
6.2.3 人竹共生,竹与人居环境融合 |
6.2.4 供应竹苗,精细构建竹类苗圃 |
6.3 加快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
6.4 促进了美国竹产业的发展 |
6.5 开启了对中国竹文化的认知和传播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表 |
附表1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
附表2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
附表3 莫古礼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
附表4 莫古礼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
附表5 莫古礼在华研究期间发表的竹类植物新种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农业问题: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基础 |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与作用 |
(一)学术价值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史料出版 |
(二)馆藏档案 |
(三)学术成果 |
(四)其它方面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重点 |
(三)难点 |
(四)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主体界定 |
第一章 近代山东种植业发展述评 |
第一节 山东农业种植地域的专门化发展 |
一、土地占有状况与作物致诱性变迁 |
二、天灾人祸与农业种植专门化 |
三、专门化生产的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山东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发展 |
一、赋税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
二、交通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
三、农业商品化的局限 |
第三节 农业种植的科学化发展 |
一、化肥与农药的施用 |
二、水利灌溉的发展 |
三、农业机械的使用 |
小结 |
第二章 基督教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
第一节 传教士来源及其见闻 |
一、来鲁传教士的差会来源与发展概况 |
二、传教士眼中的山东农业 |
第二节 传教士的早期农业活动 |
一、优质品种的引进 |
二、推动副业发展 |
三、先进科学技术的宣传 |
第三节 乡建运动与农业现代化——以齐鲁大学为例 |
一、被教会忽视的山东农业 |
二、振兴农业的尝试 |
三、迟滞的进程——齐鲁大学农事活动的局限 |
小结 |
第三章 外国政府和团体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
第一节 外国在山东的农业活动 |
一、山东农业调查 |
二、外国的农业投资与援助 |
三、棉麦借款与山东农业 |
第二节 德日在青岛的农业建设 |
一、德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
二、日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
第三节 外国团体与山东农业:以山东华洋义赈会为例 |
一、组织架构与资金来源 |
二、赈济工作 |
三、农业活动 |
四、成就与局限 |
小结 |
第四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农业机构 |
第一节 农业部门的近代化发展 |
一、中央农业部门的近代化进程 |
二、山东地方农业部门的近代化沿革 |
三、山东农业部门近代化局限 |
第二节 山东基层农业机构建设 |
一、各级农事试验场沿革 |
二、农业部门人员构成 |
三、基层农业机构发展:以青岛为例 |
第三节 政府与农业活动:以青岛防治赤星病运动为视角 |
一、20 世纪30 年代青岛农业状况 |
二、运动发起及筹备 |
三、官民矛盾的形成 |
四、围殴村长事件与政府应对 |
五、官民矛盾的解决 |
小结 |
第五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教育机构 |
第一节 山东各级农业学校沿革 |
一、山东高等农业教育 |
二、山东初、中等农业教育 |
三、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高等农业人才培养:以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中心 |
一、教员情况及管理 |
二、癸卯学制与学校生源 |
三、课程安排与学生管理 |
四、学业、就业、职业:由成绩表引发的审思 |
第三节 山东地方农业教育 |
一、士绅与山东农业学校 |
二、山东地方农校运行及学界反思 |
三、乡建运动与农业教育实践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4)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成果综述和相关领域史料搜集 |
1.2.1 中国近现代园林史研究的成果与趋势 |
1.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历史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3 相关领域史料的搜集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
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环境及历史分期 |
2.1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 |
2.1.1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植被等自然环境 |
2.1.2 自然环境对园林形成发展的意义 |
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
2.2.1 从海防要地到海滨名城 |
2.2.2 极具个性特色的城市建筑 |
2.2.3 兼容并包与开放的文化特色 |
2.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园林类型及特点 |
2.3.1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宗教园林 |
2.3.2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私家园林 |
2.3.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衙署园林 |
2.4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历史分期 |
2.5 小结 |
3 德占日据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发端(1898-1922) |
3.1 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与初扩 |
3.1.1 德制规划与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 |
3.1.2 日据时期青岛城市的扩张 |
3.2 德占时期以欧人区为主的公园绿地规划与建设 |
3.2.1 1898年首份城市规划中的公园绿地规划 |
3.2.2 1899年对首份规划修订中公园绿地的调整与补充 |
3.2.3 1901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4 1906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5 1913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6 代表性园林实例——督署公园、阿尔伯特大街公园和总督公园 |
3.3 德占时期郊外别墅区的园林景观建设 |
3.3.1 运动休闲区的规划与景观建设 |
3.3.2 森林公园(Forstgarten):兼具植物试验场与公园的双重功能 |
3.3.3 “胜利大道”(Siegesalle):街区的景观建设 |
3.4 日据时期城市园林绿地的初拓 |
3.4.1 “旧城”园林绿地的续建与新建 |
3.4.2 “新城”园林绿地的辟建 |
3.4.3 代表性园林实例——新町公园、青岛神社 |
3.5 西式公共建筑庭院的兴建 |
3.5.1 西式公建庭院的建设背景 |
3.5.2 西式公建庭院的实例分析 |
3.5.3 西式公建庭院的特点 |
3.6 外人与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初兴 |
3.6.1 西式外人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
3.6.2 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
3.7 大规模造林绿化及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
3.7.1 德占时期大规模的造林绿化 |
3.7.2 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
3.8 园林管理制度与教育的创设 |
3.8.1 园林管理制度的初建 |
3.8.2 园林教育的初创 |
3.9 小结 |
4 民国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快速发展与衰退(1922-1949) |
4.1 伴随城市成长园林绿地的快速发展(1922-1937) |
4.1.1 主权回归后青岛近代园林快速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
4.1.2 伴随城市成长的公园绿地的快速发展 |
4.2 民族主义渐进下既有大中型公园的调整与扩充 |
4.2.1 传统民族文化意象的凝练 |
4.2.2 独具民族特色公园空间的开辟 |
4.2.3 培育民族主义精神的公园空间的规划设计 |
4.3 “前海三湾”一线公园的辟建 |
4.3.1 民族精神象征:青岛湾栈桥公园的历史变迁及建设特点 |
4.3.2 中西交汇公园:汇泉湾莱阳路海滨公园的设计与建设 |
4.3.3 其他沿海公园的辟建 |
4.4 劳工居住区公园绿地的新辟 |
4.4.1 台东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东镇公园的辟建 |
4.4.2 台西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西镇公园的辟建 |
4.5 中国传统寺庙园林的兴建 |
4.5.1 湛山寺的选址与用地 |
4.5.2 湛山寺的初建过程 |
4.5.3 湛山寺的空间环境特色 |
4.6 传统风景名胜园林的近代兴起 |
4.6.1 德占时期崂山郊游地的初兴 |
4.6.2 民国时期崂山风景名胜园林的勃兴 |
4.7 公共建筑庭院的多样化 |
4.7.1 从兵营到校园:国立山东大学的校园建设及变迁 |
4.7.2 “外教披中衣”:青岛红十字会及其庭院的建设 |
4.8 别墅庭院及别墅群园林的快速发展 |
4.8.1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的形成 |
4.8.2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园林的主要景观特征 |
4.8.3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内风格多样的别墅庭院 |
4.9 行道树的快速发展 |
4.10 战争状态下青岛近代园林发展的衰退(1937-1949) |
4.10.1 既有大中型公园功能的日益杂糅 |
4.10.2 园林绿地遭受严重破坏 |
4.11 园林管理与规划 |
4.11.1 园林管理制度的完善 |
4.11.2 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中的园林规划 |
4.12 小结 |
5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岛近现代园林的曲折发展与全面逾越(1949-1994) |
5.1 五六十年代城市绿化的恢复与曲折发展 |
5.1.1 建国初期城市绿化的恢复 |
5.1.2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城市绿化的曲折发展 |
5.2 五六十年代城市既有公园绿地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
5.2.1 中山公园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
5.2.2 文化休息公园:第三公园的改造与功能调适 |
5.2.3 街头游园的恢复、新辟与改造 |
5.3 五六十年代大中型公园的新辟 |
5.3.1 海泊河公园 |
5.3.2 沧口公园 |
5.4 疗养区园林绿地的兴建 |
5.4.1 以八大关一带为主的休养区公园绿地建设 |
5.4.2 湛山一带疗养院及其庭院的兴建 |
5.5 文革时期园林绿地发展的几近停滞(1966-1976) |
5.6 改革开放后城市绿化的全面发展(1978-1994) |
5.7 改革开放后园林绿地的蓬勃发展(1978-1994) |
5.7.1 专类公园的建设 |
5.7.2 山头公园的大量兴建 |
5.7.3 纪念性园林的建设 |
5.7.4 大型广场绿地的兴建 |
5.8 园林管理与规划 |
5.8.1 园林绿化管理体系的演变与定型 |
5.8.2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逐步成熟 |
5.8.3 风景名胜区规划步入正轨 |
5.9 小结 |
6 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 |
6.1 多重复合的园林内容与功能 |
6.1.1 社会承载之功能 |
6.1.2 政治教化之功能 |
6.1.3 改善生态与美化环境之功能 |
6.1.4 青岛近现代园林功能的特殊性 |
6.2 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 |
6.2.1 公园选址及空间布局 |
6.2.2 庭院平面布局及竖向处理 |
6.3 园林山石与水景营造 |
6.3.1 巧借山、海、礁石等自然要素 |
6.3.2 人工山石营造 |
6.3.3 人工水景营造 |
6.4 园林建筑营造 |
6.4.1 园林建筑类型丰富,风格杂糅 |
6.4.2 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注重对比变化 |
6.4.3 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科学价值 |
6.5 园林雕塑 |
6.6 园林植物与动物 |
6.6.1 树种选择以外来引进树种为主构建基调 |
6.6.2 植物配置形式因地制宜,营造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 |
6.6.3 从动物角到专类动物园的园林动物 |
6.7 园林造景手法特色 |
6.7.1 利用海岸线空间形态特点,营造具有标志性的园林景观 |
6.7.2 契合“地景”,营造“地”与“景”相互融合的园林空间 |
6.7.3 运用“对景”,营造广角度、多维度的园林景观集合 |
6.8 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 |
6.9 小结 |
7 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特征、动因及影响 |
7.1 与近现代其他沿海开埠城市园林发展之比较 |
7.1.1 比较对象的选择与分析——大连、上海、天津和广州 |
7.1.2 比较总结 |
7.2 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
7.2.1 德占日据时期:被动强制的“殖民输入” |
7.2.2 民国时期:主动感性的“二元互动” |
7.2.3 新中国时期:主动理性的“多元融合” |
7.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动因分析 |
7.3.1 不同政经条件影响下城市发展的推动 |
7.3.2 不同文化及造园思想的移植、碰撞与融合 |
7.3.3 相关规划及制度的引导与管理 |
7.4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影响与启示 |
7.4.1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塑造的影响与意义 |
7.4.2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1994年以后青岛园林建设发展的影响 |
7.4.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的双重性及未来发展的探索方向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分布图 |
附录二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调查表 |
附录三 青岛近现代主要庭院调查表 |
(5)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1.1.2. 滨海城市“生态破坏”、“千城一面”的发展困局 |
1.1.3. “绿水青山”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 |
1.2.2. 风景园林设计的定量研究尝试 |
1.2.3. 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经验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空间范围 |
1.4.3. 研究时间范围 |
1.5. 研究现状(国内外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经验启示) |
1.5.1. 国内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2. 国外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3. 中西对比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创新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青岛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沿革 |
2.1. 山水风貌、地域文化概述 |
2.1.1. 山 |
2.1.2. 海 |
2.1.3. 水 |
2.1.4. 城 |
2.2. 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演变 |
2.2.1. 概述 |
2.2.2. 生态环境及风貌演变历程 |
2.2.3. 小结 |
2.3. 城市风貌及风景园林历史演变 |
2.3.1. 清朝时期(1891-1897) |
2.3.2. 德国占领期(1897-1914) |
2.3.3. 日本占领期(1914-1922、1937-1945) |
2.3.4. 民国时期(1922-1929,1929-1937) |
2.4.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
2.4.1. 绿地总量不足 |
2.4.2. 绿地布局不均 |
2.4.3. 绿地建设质量偏低 |
2.4.4. 生态空间结构不合理 |
2.4.5. 城市风貌混乱、山海难见 |
2.4.6. 千城一面 |
2.4.7. 城市绿地建设重硬轻软 |
2.4.8. 城市开发夺山占水 |
2.4.9. 建设理念有待提高 |
2.4.10. 园林行业投入与重视不足 |
3. 青岛山海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评价 |
3.1. 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 |
3.1.1. 摘要与背景 |
3.1.2. 评价方法综述 |
3.1.3. 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与总结 |
3.2. 青岛市中心城区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评价 |
3.2.1. 观景点及观景线路选择 |
3.2.2. 观景点现状问题分析 |
3.2.3. 山水视觉敏感度分析 |
3.2.4. 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 |
3.3. 青岛风景园林文化要素感知融合度评价 |
3.3.1. 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3.3.2. 状态打分与权重确定 |
3.3.3. 评价结果与结论 |
4.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理论与技术 |
4.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 |
4.1.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1.2. 软件技术应用 |
4.1.3. 方法步骤 |
4.2. 基于山水可视化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方法 |
4.2.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2.2. 软件技术应用 |
4.2.3. 方法步骤 |
5.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应用 |
5.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性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分析 |
5.1.1. 海岸线现状分析 |
5.1.2. 改造岸线划定 |
5.1.3. 改造后纳潮量计算 |
5.1.4. 改造后冲於环境、水交换能力演变分析 |
5.1.5. 改造后海湾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
5.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八景视廊建筑限高分析 |
5.2.1. 信号山 |
5.2.2. 小鱼山 |
5.2.3. 薛家岛(窟窿山) |
5.2.4. 奥帆中心 |
5.2.5. 北岭 |
5.2.6. 李村河围子岭 |
5.2.7. 浮山 |
5.2.8. 小青岛 |
5.3. 小结 |
6.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优化策略 |
6.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生态优化策略 |
6.1.1. 区域规划层面 |
6.1.2. 总体规划层面 |
6.1.3. 专项规划层面 |
6.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设计优化策略 |
6.2.1. 山水可视优化的高层建筑空间布局 |
6.2.2. 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风貌区划 |
6.3. 山水意境融合的城市风貌优化策略 |
6.3.1. “立意问名”的意境区划 |
6.3.2. “取境山海”的意境理法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着 |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7)银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银杏的名称与认识 |
2.1 银杏名称考证 |
2.2 银杏的基本认识 |
2.3 小结 |
第三章 银杏古树、古籍和历史人物 |
3.1 银杏古树 |
3.2 银杏古籍 |
3.3 历史人物 |
3.4 小结 |
第四章 银杏种植栽培 |
4.1 栽培历史和区域 |
4.2 栽培技术 |
4.3 栽培类型 |
第五章 银杏经济利用 |
5.1 银杏的利用价值 |
5.2 银杏经济政策 |
第六章 银杏文学艺术 |
6.1 趣闻逸事 |
6.2 诗词歌赋 |
6.3 绘画艺术 |
第七章 银杏风土民俗 |
7.1 银杏与民俗 |
7.2 银杏与命名文化 |
第八章 银杏与儒道释文化 |
8.1 概述 |
8.2 儒家与银杏文化 |
8.3 道教与银杏文化 |
8.4 佛教与银杏文化 |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连云港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调查、评价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前言 |
1.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研究进展 |
1.3 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
1.4 野生植物群落的优化及推荐研究进展 |
1.5 云台山和连云港市植物资源及森林植被的各类研究进展 |
1.5.1 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
1.5.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进展 |
1.5.3 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1.5.4 其他相关研究成果进展 |
1.6 研究背景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2.1 连云港云台山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区域构成 |
2.1.2 地质变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状况 |
2.1.5 植被类型 |
2.2 调查时间与范围 |
2.3 调查方法与内容 |
2.3.1 线路调查 |
2.3.2 样方调查 |
2.3.3 室内整理 |
2.4 云台山植物资源分析 |
2.5 云台山植物区系分析 |
2.6 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 |
2.6.1 资源分析 |
2.6.4 单种科系分析 |
2.6.5 生长型分析 |
2.6.6 观赏型分析 |
2.6.7 应用型分析 |
3 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利用评价研究 |
3.1 评价对象的选取及选取原则 |
3.2 评价的具体过程 |
3.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2 综合评价结构模型的建立 |
3.2.3 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的构建 |
3.2.4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2.5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3 评价结果的分析和研究 |
3.3.1 判断矩阵的构造与排序 |
3.3.2 因子层各指标权重对比分析 |
3.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3.4 部分优秀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推荐与详细介绍 |
4 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群落调查研究 |
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4.1.2 样方设置和数据记录 |
4.1.3 分析内容与方法 |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2.1 凰窝景区(黄窝景区) |
4.2.2 吕山林区 |
4.2.3 柳河保护区 |
4.2.4 宿城保护区 |
4.2.5 花果山景区 |
4.2.6 连岛景区 |
5 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群落优化、推荐与应用研究 |
5.1 研究内容 |
5.2 野生植物群落优化原则 |
5.3 野生植物群落观赏价值的常见缺陷及解决方法 |
5.4 云台山野生植物群落优化分析 |
5.4.1 凰窝景区植物群落优化分析 |
5.4.2 吕山林区植物群落优化分析 |
5.4.3 柳河保护区植物群落优化分析 |
5.4.4 宿城保护区植物群落优化分析 |
5.4.5 花果山景区植物群落优化分析 |
5.4.6 连岛景区植物群落优化分析 |
5.4.7 群落优化分析总结 |
5.5 推荐应用实例 |
5.5.1 连云港城市美化和植物景观配置现状 |
5.5.2 模拟设计Ⅰ—城市广场零碎绿地 |
5.5.3 模拟设计Ⅱ—滨水绿地 |
5.5.4 模拟设计Ⅲ—校园绿地 |
5.5.5 模拟设计Ⅳ—公园路缘花境 |
6 云台山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分析 |
6.1 云台山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列举及分析 |
6.2 珍稀濒危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分析 |
7 结论与讨论 |
7.1 全文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连云港市及云台山全境总图 |
附录2 连云港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名录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9)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观果树种的内涵 |
1.1.1 观果树种的概念 |
1.1.2 生态适应性 |
1.1.3 观果树种的发展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1.1.4 观果树种在城市园林的作用 |
1.2 宝鸡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绿地景观分析 |
1.2.1 城市简介 |
1.2.2 地理特征 |
1.2.3 气候特征 |
1.2.4 宝鸡城市发展规划 |
1.2.5 宝鸡城市绿化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调查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调查时间 |
2.2 调查研究范围 |
2.3 调查对象 |
2.4 调查研究方法 |
2.4.1 实地调查 |
2.4.2 收集资料 |
2.4.3 调查问卷 |
2.4.4 问卷调查对象 |
2.4.5 数理分析 |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宝鸡城市绿化存在问题 |
3.3.2 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应用的实际情况 |
3.3.3 常用观果树种种类 |
3.3.4 观果树种的园林应用形式 |
3.3.5 观果树种在园林的配置形式 |
3.4 问卷调查的概况与结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
4.1 基本思路与方法 |
4.2 宝鸡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 |
4.2.1 《宝鸡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概况 |
4.2.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
4.2.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4.2.4 各类绿地现状统计与规划绿地指标 |
4.2.5 树种规划 |
4.3 利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理优化宝鸡城市绿地景观 |
4.3.1 通过景观生态设计提升宝鸡城市绿地景观特色 |
4.3.2 观果树种在城市园林应用的设计原则 |
4.4 宝鸡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设计案例 |
4.4.1 金台森林公园 |
4.4.2 渭河公园带状绿地景观设计 |
4.4.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加大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谈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园林绿化中发展果树的原因 |
1.1 果树观赏价值高,观赏期长,且动感强 |
1.2 果树材料丰富,选择面宽,应用范围广 |
1.3 果树可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1.4 果树应用可带来社会效益,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 |
1.5 符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可加快城市的绿化步伐 |
2 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几种果树品种 |
2.1 金红苹果 |
2.2 海棠 |
2.3 杜梨(棠梨) |
2.4 大旺山楂 |
2.5 玉皇李 |
2.6 山核桃 |
2.7 板栗 |
2.8 双优葡萄 |
2.9 软枣弥猴桃 |
3 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发展与应用建议 |
3.1 加大科研力度进行优选工作 |
3.1.1 使乔砧果树矮化。 |
3.1.2 选择抗性强的果树品种。 |
3.2 发展果树盆栽 |
3.3 建立果树苗和盆栽果树苗的培育基地 |
四、果树栽培在青岛沿海地区园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椴属品种引种试验及实生苗多性状变异分析[D]. 王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吴仁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1)
- [3]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D]. 王松.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D]. 张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5]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D]. 林荣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6]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7]银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D]. 陈凤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4)
- [8]连云港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调查、评价及应用研究[D]. 张佳平.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6)
- [9]观果树种在宝鸡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 吴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谈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孙壮,徐娟,董喆,于海鹰.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