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沛隆[1](2021)在《IL-33基因多态性在广西黑衣壮族儿童哮喘易感性研究和总血清IL-33水平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了解IL-33(interleukin 33,IL-33)基因rs1342326,rs92841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广西地区黑衣壮儿童中的分布频率并初步探究广西地区黑衣壮儿童哮喘易感性及总血清IL-3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哮喘患儿75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另选取94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2例,女性42例(2)采用SNa Pshot分型方法检测IL-33基因rs1342326,rs928413位点的基因型;检测总IL-33血清水平是采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3)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对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数据间的组间差异采用秩和检验;采用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um,HWE)定律来检验样本的群体代表性。采用卡方检验来对比广西黑衣壮儿童病例组和健康组之间基因型和其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病例组的风险性采用比值比(OR)以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对以上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在IL-33基因rs1342326,rs928413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2)IL33基因rs1342326,rs928413位点均发现存在多态性。对病例组与对照组IL-33的rs1342326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分析,病例组中基因型频率为:AA 68.0%、AC24.0%、CC 2.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A 85.3%、C 13.3%。在健康组中的基因型频率为:AA 39.4%、AC 58.5%、CC21.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A64.4%、C 35.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型比较,AA基因型的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明显增加(χ2=3.187,P=0.000,OR=7.4,95%CI=1.107-26.349)A等位基因与C等位基因比较,其发生哮喘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537倍(OR=2.537,95%CI=1.156-2.793)(3)对病例组与对照组IL-33的rs928413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黑衣壮病例组和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33基因rs1342326A/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广西黑衣壮儿童、中国南方汉人、欧洲人、越南人、美国人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黑衣壮儿童rs1342326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非洲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33基因rs928413A/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广西壮族儿童、中国南方汉人、欧洲人、越南人、美国人、非洲人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广西黑衣壮病例组血清IL-33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L-33基因rs1342326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地区黑衣壮族儿童哮喘易感性有关。(2)IL-33基因rs928413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地区黑衣壮族儿童哮喘易感性无关。(3)IL-33基因rs1342326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种族差异性。(4)IL-33基因rs92841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种族差异性。(5)IL-33水平的升高与广西黑衣壮儿童哮喘的发生有关。
张慧芳[2](2021)在《RSV感染患儿血清IL-10、IFN-γ和IL-4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水平,探讨RSV感染时患儿免疫反应的变化(Th1/Th2变化)及与喘息的相关性,为RSV感染的治疗及诊断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RSV感染时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后期发生反复喘息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收集泰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儿科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及对照组的血清,病例组分为RSV感染喘息组、RSV感染非喘息组、非RSV感染喘息组及对照组(主要是儿保科体检儿童及儿外科疝气儿童,疝气儿童均为急性发病,无并发症及化脓坏死等严重合并症),病例组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9版)诊断标准,四组研究对象无年龄、性别差异。统一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IL-10、IFN-γ和IL-4的水平,观察各组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RSV感染喘息组血清IL-10水平(99.57±6.30 ng/l)显着高于非RSV感染喘息组(70.25±5.48 ng/l)及对照组(59.65±5.06 ng/l)(P<0.001),其中RSV感染喘息组(99.57±6.30 ng/l)与RSV感染非喘息组血清IL-10水平(96.56±9.70 ng/l)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SV感染喘息组血清IFN-γ的水平(16.19±3.83 pg/ml)低于RSV感染非喘息组(24.32±8.07 pg/ml)及对照组(57.70±6.16 pg/ml)(P<0.001);3、RSV感染喘息组血清IL-4血清水平(14.00±3.28 pg/ml)高于RSV感染非喘息组(6.81±1.23 pg/ml)及对照组(5.03±2.16 pg/ml)(P<0.001);4、RSV感染喘息组血清IFN-γ/IL-4比值(1.20±0.40)低于RSV感染非喘息组(3.82±2.11)及对照组(13.54±6.04)(P<0.001)。结论:1、IL-10与RSV感染所致喘息无相关性,不是导致喘息的主要因素,IL-10参与RSV感染的炎症反应;2、IFN-γ、IL-4与喘息有相关性,在喘息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机体Th1细胞功能受到抑制,Th2细胞功能激活,并以其为主导,机体存在Th1/Th2免疫功能紊乱。
李爽爽[3](2020)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研究中药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病后反复喘息的预防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中药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疗效,通过中西药治疗方法与西药治疗方法之间的对照分析,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2.本研究通过对出院后患儿进行电话回访,记录经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出院后患儿1年后反复喘息情况,探讨中药干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其日后喘息的影响,为临床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复发喘息提供依据。方法:以疾病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和年龄为小于等于2岁为检索项目,从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中调取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资料。通过电子病程记录,总结患儿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出生史、喂养史),现病史资料(入院前病情程度、入院前病程、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既往史资料(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临床用药情况、疾病转归数据(住院时间、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并录入自拟病例调查表中。将收集的病例资料按照在院治疗方法中是否服用中药汤剂分为中西医组及西医组,西医组予以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辨证予以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两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对照分析,并对出院后患儿进行电话随访,记录1年内经家长描述病情由医生判断为再发喘息情况的疾病诊治资料(喘息再发时间、出院后1年内喘息发作累计次数)。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显着性设置为P<0.05。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的差异性,分析中西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选取3年期间的符合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年龄在2岁以内的病例资料共204例。中西医治疗方法112例(男72例,女40例),其中风寒闭肺证患儿70例,中药汤剂予小青龙汤加减,风热闭肺证患儿30例,予麻杏石甘汤加减,痰热闭肺证患儿12例,予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西医治疗方法92例(男64例,女28例)。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出生史、喂养史、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Ⅰ级或Ⅱ级亲属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在入院前病情程度、病程及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在住院时间方面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组较西医组住院时间缩短;两组在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方面的组间对比分析显示,在气促缓解天数(P<0.001)、肺部啰音消失时间(P<0.001)、喘憋消失时间(P<0.005)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组较西医组可以有效地缓解气促、消除肺部啰音、控制喘憋。在咳嗽消失天数及体温正常天数方面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临床用药方面的比较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患儿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物、平喘药物等西药的比例少于西医组;两组在出院后喘息再发时间的组间对比分析显示,前3个月内喘息再发例数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出院3个月后喘息再发例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院后1年内喘息发作累计次数的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出院后3个月内喘息未发作的例数及喘息发作3次及3次以上的例数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在出院后6个月内喘息未发作的例数及喘息发作3次及3次以上的例数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两组在出院后1年内喘息未发作的例数(P<0.001)、喘息发作1~2次(P<0.005)和发作3次及3次以上(P<0.001)例数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结论:经过对既往3年住院患儿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显示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以相对延长出院后喘息复发时间,减少喘息发作次数。
吕鹏宇[4](2020)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研究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学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2.方法: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采用调查表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月山东省中医院儿科病房30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信息。应用SPASS23.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分析:(1)毛细支气管炎证型、病原的分布情况;(2)证型与病原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拓展研究各证型在性别、病程、季节、出生状态、出生方式、喂养方式的分布情况。3.结果:(1)证型分布方面,痰热闭肺证91例(30.23%)最为多见,其次是风热闭肺证73例(24.25%),风寒闭肺证66例(21.93%),其它证型占比小于20%。(2)病原分布方面,阳性检出率69.10%,单一病原感染者121例(40.2%),混合感染者87例(28.9%)。单一感染病原体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Ⅲ;混合感染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A合并副流感病毒Ⅰ、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流感病毒A。(3)早期证型(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中期证型(痰热闭肺证、湿热闭肺证)与阳性病原的种类具有相关性。其中,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湿热闭肺证在阳性病原上的分布存在差异,痰热闭肺证的阳性病原分布则无差异。风寒闭肺证患儿感染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风热闭肺证患儿感染病原以流感病毒A多见主,湿热闭肺证患儿以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4)性别上,男女比例为2.4:1,痰热闭肺证、风热闭肺证、风寒闭肺证的性别构成存在差异,男性占比更多。(5)病程上,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以1-3天为主,痰热闭肺证、湿热闭肺证以4-7天为主。(6)季节上,各证型在季节的分布上均具有差异,均以冬季多见。(7)出生状态上,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湿热闭肺证均以足月儿多见。(8)出生方式上,各证型在出生方式上的分布不具有差异。(9)喂养方式上,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湿热闭肺证均以母乳喂养多见。4.结论:毛细支气管炎的感染病原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风寒闭肺证患儿感染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风热闭肺证患儿感染病原以流感病毒A多见,湿热闭肺证患儿以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痰热闭肺证的阳性病原分布无明显差异。
付朋鸽[5](2020)在《TRPV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维、哈儿童喘息性疾病易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TRPV1基因rs150846、rs8065080、rs161385、rs22274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儿童喘息性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喘息性疾病患儿248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汉族94例,维吾尔族49例,哈萨克族105例,另选取191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汉族60例,维吾尔族53例,哈萨克族78例,抽取受试患儿静脉血2ml,提取血DNA,采用Massarray SNP分型方法检测TRPV1基因rs150846、rs8065080、rs161385、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整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差异采用秩和检验;采用?2检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对象TRPV1基因rs150846、rs8065080、rs161385、rs222747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计算相对危险度(OR)及95%可信区间(95%CI);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rs150846、rs8065080、rs161385、rs222747位点基因型分布进行Hardy-Weinbery平衡定律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在民族分布、性别构成比、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与对照组在TRPV1基因rs150846、rs8065080、rs161385、rs222747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y平衡定律。(3)对病例组与对照组TRPV1的rs150846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分析,基因型为AA型(65例)、GG型(172例)、GA型(202例),频率分别为14.8%、39.2%和46.0%,A等位基因频率为37.8%、G等位基因频率为62.2%。病例组与对照组在rs150846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8065080位点的基因型为CC型(133例)、TT型(84例)、TC型(222例),频率分别为30.0%、19.1%和50.6%,T等位基因频率为44.4%、C等位基因频率为55.6%。病例组与对照组在rs8065080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61385位点的基因型为CC型(121例)、GG型(91例)、GC型(227例),频率分别为27.6%、20.7%和51.7%,C等位基因频率为53.4%、G等位基因频率为46.6%。病例组与对照组在rs8065080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为CC型(101例)、GC型(211例)、GG型(127例),频率分别为23.0%、48.1%和28.9%,C等位基因频率为56.5%、G等位基因频率为43.5%。病例组与对照组在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在rs150846、rs8065080、rs161385、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维吾尔族病例组与对照组在rs150846、rs8065080、rs161385、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哈萨克族病例组与对照组在rs150846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喘息性疾病的危险性为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640倍(95%CI:1.058-2.543);(7)哈萨克族病例组与对照组在rs8065080、rs161385、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在病例组中,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的TRPV1基因rs150846、rs8065080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的TRPV1基因rs161385、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病例组中汉族与维吾尔族的rs161385、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哈萨克族在rs161385、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在rs161385、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RPV1基因rs150846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儿童喘息性疾病易感性有关。(2)TRPV1基因rs161385位点多态性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儿童喘息性疾病人群中的分布可能存在民族差异。(3)TRPV1基因rs22747位点多态性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儿童喘息性疾病人群中的分布可能存在民族差异。
刘纤赔[6](2020)在《维生素E辅助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及FeNO变化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比较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健康患儿体内血清维生素E(Vitamin E,VE)水平,探讨VE水平是否会影响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2.对两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比较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变化来评估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方向。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61例确诊由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实验组,并按照随机数字法从实验组选取80例患儿为VE治疗组,其余81例为非VE治疗组,从同一时期于我院儿科门诊做健康体检的患儿中随机抽取16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入院时比较三组患儿VE的浓度、FeNO值。非VE治疗组患儿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抗病毒、抗感染及雾化等常规治疗,VE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VE胶囊口服2月,比较两组患儿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FeNO值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出院3月后,复查两组患儿出院3月后是否因毛细支气管炎再次住院治疗以及FeNO值变化。以上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即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VE浓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对照组患儿血清VE浓度高于实验组患儿;治疗前VE治疗组患儿和非VE治疗组患儿血清VE浓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具有可比性。出院时两组患儿血清VE的浓度均增高,VE治疗组患儿血清VE水平较入院时增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非VE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VE偏低的检出率为50.93%,对照组患儿VE水平偏低的检出率为24.84%,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VE缺乏的检出率为7.45%,对照组患儿VE水平缺乏的检出率为2.50%,存在理论频数小于5,采取校正公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入院时实验组患儿FeNO值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月后复查实验组患儿FeNO值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VE治疗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非VE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愈率有明显差别,VE治疗组患儿的治愈率高于非VE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复查得出实验组患儿中VE治疗组患儿中再发毛细支气管炎的例数明显低于非VE治疗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VE水平对RSV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有影响,VE偏低和缺乏时可能更容易患毛细支气管炎。2.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VE口服可以提高疗效,提高治愈率。3.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时FeNO值低于健康儿童,出院时FeNO值高于入院时水平,提示急性期可能是NO生成受到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在恢复期占了主导作用。4.对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适量补充VE能明显降低出院后3月内的再发率。
刘莎[7](2019)在《6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瘦素和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瘦素和骨桥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瘦素和骨桥蛋白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90例血清标本来自于2012年-2013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第五(珠海)医院就诊的婴幼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RSV-IgM检测后,选取60例患儿为RSV毛细支气管炎组;其中RSV毛细支气管炎组分为轻度组(30例)和中重度组(30例);同期入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30例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清瘦素(leptin,LEP)、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结果:1.瘦素结果显示:RSV毛细支气管炎轻度组、中重度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SV毛细支气管炎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骨桥蛋白结果显示:RSV毛细支气管炎轻度组、中重度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SV毛细支气管炎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RSV毛细支气管炎轻度组、中重度组与血清瘦素、骨桥蛋白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385、0.418,P<0.05。4.RSV毛细支气管炎轻度组、中重度组的血清瘦素和骨桥蛋白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5.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氧饱和度为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OR值显示,中重度组患儿LEP水平是轻度组的1.049倍,中重度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是轻度组的14.972倍。结论:1.血清瘦素、骨桥蛋白水平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血清瘦素、骨桥蛋白不能作为RSV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3.血氧饱和度可以作为RSV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杨斌[8](2019)在《人鼻病毒感染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喘息相关细胞免疫功能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中人鼻病毒(HRV)的检出情况、流行规律及临床特点,并对有喘息表现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1、收集2017年01~12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儿性别、年龄、标本采集时间、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临床表现、体征、既往病史及住院时间等。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为:采集鼻咽深部分泌物,分装为三份,第一份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人鼻病毒(HRV)和人偏肺病毒(HMPV);第二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博卡病毒(HBoV);第三份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2、3(Pinf1、Pinf2、Pinf3)和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InfA、InfB)。对HRV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检出情况、流行特点及HRV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2、收集2018年08~12月36例有喘息表现的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HRV 阳性13例,RSV 阳性23例)外周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外周静脉血中 Th1(CD4+IFN-γ+)、Th2(CD4+IL-4+)、Treg(CD4+CD25+CD127-/low)和Th17(CD4+IL-17A+)占CD4+细胞比例;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 PMN-MDSCs(CD11b+CD14-CD15+)和 M-MDSCs(CD11b+CD14+CD15-HLA-DR-/low)所占比例。结果:1、36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总病毒检出率为58.6%(215/367),其中HRV检出率达22.1%(81/367),仅次于RSV(29.2%,107/367)。HRV在男、女患儿中的检出率分别占性别总体的22.8%(62/272)和20.0%(19/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0,P=0.572);在年龄分布情况上,以6个月为间距对所有患儿进行分组,发现HRV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呈增高趋势,从0-6月龄患儿的13.3%(24/181)可升高到>24月龄患儿的40.0%(8/20),组间分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18.429,P=0.001);在季节分布情况中,按照苏州地区季节特点划分四季,发现HRV在四季均可检出,其中夏季检出率(39.3%,22/56)最高,而在冬季检出率(8.6%,10/116)最低,组间分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26.532,P<0.001);在临床体征中,相较于RSV阳性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而言,HRV 阳性患儿100%伴有喘鸣音(P<0.001),而湿啰音要显着低于RSV感染患儿(P=0.001)。另外,HRV 阳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伴喘息病史率显着高于RSV 阳性患儿(P<0.001)。2、H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Th1和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2.2%(1.5%,6.2%)和 0.5%(0.3%,1.35%),均高于 RSV 感染组的 1.9%(1.3%,3.2%)和0.4%(0.2%,0.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92和0.214);而Th1/Th2比值在HRV 阳性患儿中低于RSV 阳性患儿,两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449)。3、H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RSV阳性患儿,两者结果分别为0.7%(0.4%,1.5%)和0.5%(0.3%,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而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显着低于RSV 阳性患儿,结果分别为1.50%(0.75%,2.55%)和 2.40%(2.10%,3.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对于Treg/Th17比值,HRV 阳性患儿显着低于RSV 阳性患儿(P=0.022)。4、H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PMN-MDSCs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MDSCs的比例,结果分别为2.368%(0.834%,8.476%)和0.331%(0.610%,1.1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而在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PMN-MDSCs 和 M-MDSCs 比例为 0.810%(0.383%,1.019%)和 1.173%(0.443%,2.24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此外,PMN-MDSCs在HRV阳性患儿中显着高于RSV 阳性患儿(P=0.011),而M-MDSCs显着低于RSV感染组(P=0.034)。结论:1、HRV是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的主要病原之一,HRV的感染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无明显性别差异,常发生在春、夏季节,冬季最少见。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年龄越大,HRV感染可能性越高。相比于RSV感染,HR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患儿具有更高的喘鸣音表现及伴喘息病史率,而湿啰音体征相对低发。2、有喘息表现的H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表现出相对更高的Th1细胞、Th2细胞比例,及相对更低的Th1/Th2比值,更低的Treg细胞比例及Treg/Th17比值,更高的PMN-MDSCs及更低的M-MDSCs,结合HRV患儿具有更高的喘鸣音发生率及喘息史,上述细胞免疫变化可能是HR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患儿易发生反复喘息及进展为哮喘,且比RSV感染更易发生的潜在机制。
王菲,姚臻[9](2019)在《毛细支气管炎Th17/Treg失衡和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中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部分婴幼儿感染经过治疗后急性期痊愈,但其后不久反复发生喘息并有1/3左右演变为哮喘,目前文献认为两者在发病机制上均存在辅助性细胞Th1/辅助性细胞Th2和辅助性细胞Th17/调节性细胞Treg的失衡现象,而潮气呼吸肺功能是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必备检查之一,现对毛细支气管炎潮气呼吸肺功能中相关变化相关性做一综述。
周旭[10](2017)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证素分布及温肺合剂对模型大鼠MMP-9、TIMP-1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证素分布规律。2.观察BO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肺系数、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肺系数与MMP-9、TIMP-1的相关性,探讨MMP-9、TIMP-1在BO纤维化中的作用。3.建立BO肺脏虚寒证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体重、肛温、趾端温度、自主活动、肺系数、肺组织MMP-9和TIMP-1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温肺合剂对上述指标的干预作用,探讨温肺合剂对BO肺脏虚寒证的疗效机制。方法:1.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证素辨证的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BO患儿的基本信息和中医四诊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建立证候四诊信息数据库,进行信息的整理与分析。2.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二乙酰(DA)气道滴入法建立BO大鼠模型,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大鼠第7、14、21、28天体重、肺组织病理和肺系数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MMP-9、TIMP-1表达水平。对肺系数和MMP-9、TIMP-1进行相关性分析。3.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制备组,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制备组采用BO复合烟熏、寒冷刺激方法制备BO肺脏虚寒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制备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自造模后第7天起开始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ml·d-1,中药低剂量组予温肺合剂3.145mg · kg 1 · d-1中药中剂量组予温肺合剂6.29mg · kg-1 · d-1,中药高剂量组予温肺合剂12.58mg · kg-1 · d-1,西药组予地塞米松0.08mg · kg-1 · d-1+孟鲁司特钠1.07 mg · kg 1 · d-1。正常组和模型组于实验第7、14、21、28天分批处死,药物干预各组于实验第14、21、28天分批处死。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肛温、趾端温度、自主活动、病理改变、肺系数、炎症及纤维化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肺组织MMP-9、TIMP-1表达水平。结果:1.(1)BO中医病位证素分布情况:病位证素积分以肺最高,其次为脾,可涉及心、肾等。(2)BO中医病性证素分布情况:病性证素积分以痰最高,其次为阳虚、寒、气虚、外风、血瘀、热、阴虚等。(3)病性证素寒不同积分等级的分布与病程、病势有关;病性证素阳虚不同积分等级的分布与病程、病势、年龄、性别有关。2.模型组大鼠肺系数(13.72±0.50、12.64±0.65、11.87±0.70、10.52±0.67)显着高于同期正常组(7.68±0.18、7.23±0.06、7.00±0.08、6.9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模型组大鼠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显着高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 MMP-9(0.695±0.007、0.595±0.078、0.615±0.035、0.540±0.071)显着高于同期正常组(0.065±0.018、0.068±0.012、0.070±0.005、0.064±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IMP-1(0.655±0.005、0.858±0.034、0.783±0.047、0.602±0.051)显着高于同期正常组(0.069±0.016、0.071±0.006、0.069±0.017、0.068±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系数与MMP-9、TIMP-1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温肺合剂中、高剂量组大鼠一般情况好转程度优于模型组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肺合剂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肺系数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肺合剂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MMP-9、TIMP-1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儿童BO病位主要在肺,与脾关系密切,病性以寒、阳虚、气虚为主,病理产物以痰、瘀血为主。提示BO患儿以肺脏虚寒证、阳虚外感证及肺脾气虚证多见,痰、瘀血为重要致病因素。2.BO模型大鼠肺组织MMP-9、TIMP-1明显增高,与肺系数具有相关性,提示MMP-9、TIMP-1参与BO的发病,并可能在BO气道炎症及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3.温肺合剂中、高剂量能够显着改善BO肺脏虚寒证大鼠的一般情况并降低肺系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TIMP-1的表达有关。
二、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IL-33基因多态性在广西黑衣壮族儿童哮喘易感性研究和总血清IL-33水平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1.3 临床资料收集 |
1.4 IL-33 基因分型 |
1.5 ELISA 实验 |
1.6 质量控制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病例组和健康组的一般资料 |
2.2 HWE 检验 |
2.3 IL-33 rs1342326A/C、rs928413A/G位点的基因分型 |
2.4 IL-33 基因多态性在广西黑衣壮族儿童中的分布 |
2.5 IL-33 基因多态性在广西黑衣壮族儿童与其他国家(地区)人群的比较 |
2.6 IL-33 血清学水平在病例组与健康组中的特点 |
3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白细胞介素-33 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2)RSV感染患儿血清IL-10、IFN-γ和IL-4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RSV感染组入选标准 |
1.2 、非RSV感染组入选标准 |
1.3 、对照组入选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资料的收集 |
2.2.2 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
2.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4 统计学分析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RSV感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研究中药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病后反复喘息的预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基本信息 |
4.2 现病史资料 |
4.3 既往史资料 |
4.4 临床用药情况比较 |
4.5 疾病转归数据 |
4.6 随访资料 |
4.7 总结 |
讨论 |
1 中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2 西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3 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
4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证型分类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资料整理 |
2.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1.2 样本量的估计 |
2.2 病原的采集及检测 |
2.2.1 主要检测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标本采集 |
2.2.4 标本检测 |
2.2.5 检查结果的判定 |
2.3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
3.2 病原检查的构成情况 |
3.3 证型的病原分布情况及相关性 |
3.3.1 早期证型(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的病原分布情况及相关性 |
3.3.2 中期证型(痰热闭肺证、湿热闭肺证)的病原分布及相关性 |
3.4 各相关因素的证型分布情况 |
3.4.1 证型在性别上的分布情况 |
3.4.2 证型在病程上的分布情况 |
3.4.3 证型在季节上的分布情况 |
3.4.4 证型在出生状态上的分布情况 |
3.4.5 证型在出生方式上的分布情况 |
3.4.6 证型在喂养方式上的分布情况 |
讨论 |
1.中医学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 |
1.1 病原与证型 |
1.2 地域与证型 |
1.3 季节与证型 |
1.4 年龄与证型 |
1.5 病程与证型 |
2.现代医学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 |
2.1 常见病原学的研究 |
2.1.1 呼吸道合胞病毒 |
2.1.2 副流感病毒 |
2.1.3 流感病毒 |
2.1.4 鼻病毒 |
2.1.5 腺病毒 |
2.1.6 肺炎支原体 |
2.2 常见病原检测方法的研究 |
2.2.1 呼吸道病毒血清抗体检测 |
2.2.2 呼吸道病毒标本检测 |
2.2.3 肺炎支原体检测 |
3.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中医证型的分布 |
3.2 病原的分布 |
3.3 证型的病原分布情况及相关性 |
3.4 证型的性别分布情况 |
3.5 证型的病程分布情况 |
3.6 证型的季节分布情况 |
3.7 证型的出生状态、出生方式、喂养方式分布情况 |
4.问题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5)TRPV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维、哈儿童喘息性疾病易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3.临床资料收集 |
4.TRPV1 基因分型 |
5.质量控制 |
6.统计学处理 |
7.技术路线 |
结果 |
1.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3.TRPV1 基因多态性比较 |
4.不同民族TRPV1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
5.病例组中汉、维、哈民族TRPV1 基因型频率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维生素E辅助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及FeNO变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资料 |
2.采集标本及仪器 |
3.治疗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基本资料比较 |
2.实验结果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情况 |
(7)6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瘦素和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人鼻病毒感染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喘息相关细胞免疫功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人鼻病毒在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中流行情况及临床特点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人鼻病毒感染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喘息相关细胞免疫功能初步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MDSCs对感染性疾病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9)毛细支气管炎Th17/Treg失衡和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预后 |
2 Th17/Treg免疫失衡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2.1 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关系。 |
2.2 Treg细胞。 |
3 Th17/Treg免疫失衡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 |
4 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的应用 |
4.1 潮气呼吸肺功能的主要参数及临床意义。 |
4.2 毛细支气管炎的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 |
5 毛细支气管炎Th17/Treg失衡和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
6 总结 |
(10)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证素分布及温肺合剂对模型大鼠MMP-9、TIMP-1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案 |
3.1 方案实施 |
3.2 病例选择 |
3.3 收集四诊资料 |
3.4 中医证候采集及证素提取 |
3.5 质量控制 |
3.6 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证素分布结果 |
5 讨论 |
5.1 证素学相关研究 |
5.2 研究结果分析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MP-9, TIMP-1在BO模型大鼠中表达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大鼠一般状况观察 |
3.2 大鼠体重变化情况 |
3.3 肺系数 |
3.4 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3.5 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MMP-9、TIMP-1表达 |
3.6 MMP-9、TIMP-9与肺系数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MMP-9、TIMP-1在BO中的作用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温肺合剂对BO肺脏虚寒证模型大鼠MMP-9、TIMP-1表达影响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大鼠一般状况观察 |
3.2 肺系数变化情况 |
3.3 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3.4 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MMP-9、TIMP-1表达 |
4 讨论 |
4.1 肺脏虚寒证与肺纤维化的关系 |
4.2 温肺合剂组方分析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5 小结 |
6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与不足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四、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IL-33基因多态性在广西黑衣壮族儿童哮喘易感性研究和总血清IL-33水平的相关性[D]. 李沛隆.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2]RSV感染患儿血清IL-10、IFN-γ和IL-4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初探[D]. 张慧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研究中药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病后反复喘息的预防作用[D]. 李爽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吕鹏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TRPV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维、哈儿童喘息性疾病易感性研究[D]. 付朋鸽.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维生素E辅助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及FeNO变化意义[D]. 刘纤赔. 延安大学, 2020(12)
- [7]6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瘦素和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 刘莎. 遵义医科大学, 2019(12)
- [8]人鼻病毒感染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喘息相关细胞免疫功能初步研究[D]. 杨斌. 苏州大学, 2019(04)
- [9]毛细支气管炎Th17/Treg失衡和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进展[J]. 王菲,姚臻.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9(02)
- [10]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证素分布及温肺合剂对模型大鼠MMP-9、TIMP-1作用的研究[D]. 周旭.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