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国会“台湾联线”个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聪聪[1](2021)在《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在美政治游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晓茹[2](2021)在《美国国会“中国工作组”》文中提出2020年5月7日,由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牵头,15名众议院共和党议员组成的"中国工作组"(China Task Force)正式成立。*在共和党的规划下,"中国工作组"高度迎合美国政府对华的战略竞争思想,以推动国会与中国相关的立法措施出台为目的,优先考虑共和党的政策思想和立法。工作组主张在政治上实行美国优先政策,经济上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增强美国在关键领域的技术优势,打压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保持美国的全球领先地位。2020年9月底,《"中国工作组"报告》正式发布,
信强[3](2019)在《美国国会亲台势力的回潮及其影响》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陷入低谷以及中美关系紧张不断,美国国会亲台势力再度回潮,并在台湾问题上不断制造事端。本文首先对国会亲台势力的历史发展沿革、当前亲台议员的人员构成和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随后,本文结合《与台湾交往法》的通过,阐析了亲台议员试图通过全面解禁美台高官互访,以推动美台政治关系"正常化"的意图。同时分析了亲台势力通过促成对台军售决策"常态化"、立法确认对台"六项保证"、落实美台"准同盟"军事合作等方式,推动美台军事关系"正常化"的种种举措。接着从中美地缘战略博弈的加剧、两岸关系的恶化、亲台利益集团的复苏等三个角度,分析了国会亲台势力回潮并日益活跃的动因,并指出由于"红线意识"的淡漠,行政部门制衡的弱化,以及新世代亲台议员的涌现和积极表现,国会亲台势力成为影响美国对台政策制定的日益显着的消极变量。最后,本文指出亲台势力的实质意图就是以"搭积木"的方式,不断蚕食和虚化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势必会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危害。
冯峥[4](2019)在《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中的美国因素》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对台湾当局谋求"国际空间"的行动有很强的影响力。一方面,美国积极支持台湾扩展"国际空间",通过提升与台湾实质关系、支持台湾参与重要的国际组织、允许台湾当局领导人"过境",提升台湾的"国际存在感"。另一方面,中美建交后,美国政府对台湾当局在"国际空间"相关议题上挑衅中国大陆的行为也有所限制,意图避免引发台海冲突。美国这种两面做法的主要动机是"以台制华"的战略利益、"以台变华"的意识形态及维持台海稳定的基本底线。
王晓虎,耿曙[5](2017)在《试论美国为何不会协防台湾:权力枢纽与非对称战略三角视角》文中认为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任总统之后,美国是否会协防台湾议题的重要性再度凸显。既有研究多从《与台湾关系法》所谓对台安全承诺探析该议题,也有从传统战略三角理论层面探析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三方行为体的互动,但并未从理论层面分析美国究竟是否会协防台湾。不同于传统战略三角研究,本文发展出新的"非对称战略三角"理论,并提出新的量化赋值规则。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三方行为体处于一种实力差异很大的非对称战略三角之中,而不同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决定了各自在三方博弈中扮演的角色:枢纽、朋友、伙伴、侧翼、敌人、孤雏。对比非对称战略三角理论模型各种角色的量化收益可知,美国最有意愿也最有实力获得权力枢纽的角色,获得+7的最大化收益,而在"弃台论"的假设中,美国依然可以获得+4的较高收益。为"台独"协防台湾会使美国丧失权力枢纽地位及相关收益,而美国不会为协防台湾舍弃自身国家利益。本文旨在尝试从理论层面解释美国究竟为何不会为"台独"协防台湾。
王秦文[6](2016)在《试析美国国会中的非正式组织“中国联线”》文中研究说明国会是美国的立法机关,其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在美国对外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以来,国会内部的非正式组织迅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议员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联线组织作为非正式的组织,在国会立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就特定问题领域展开积极的讨论,从而获取同僚的支持,而且也为议员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中国联线”是国会内部就中国问题形成的联线组织,成立的初衷旨在加强对中国的认识,提高国会对中国问题的关注。从议员的背景和联线组织的影响因素方面不难看出,该组织对中国议题的关注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在全面了解组织内部议员关注议题的基础上,可以看出该组织议员关注中国问题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了解并不是偶然,而是与政党、意识形态、利益集团等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对中国联线议员的分析,选取了安全和社会两个领域进行重点剖析,美国对亚太区域安全的关注和存在以及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国内存在的争议,都对中美关系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复杂的议题领域背后既是国会内部相互协调,国会和总统互动的过程,也是中美关系博弈的体现。基于议题的复杂性以及背后的实质,本文落脚于“中国联线”对中美关系所发挥的作用,并就中国应采取的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王庭政[7](2013)在《“西藏问题”中的美国国会因素分析 ——以第111届和第112届国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西藏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从1987年美国国会通过第一条涉藏议案——众议院第2476号决议以来,国会逐渐超越行政部门成为干涉中国西藏事务最活跃的主体。近年来,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次会见达赖喇嘛,“西藏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敏感问题。然而,美国国会在这一问题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国会记录》等原始档案为依据,针对国会的涉藏议案进行细致整理,试图对第111届和第112届国会干涉西藏事务的特征进行总结,从而揭示奥巴马第一任期内的两届国会在“西藏问题”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除前言和结语外,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美国国会视野中的“西藏问题”,主要探讨西藏问题的概念、内容和历史由来,探讨美国国会对西藏的地位、人权、自然、文化和对藏独势力的支持与关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美国国会干涉“西藏问题”的缘起以及干涉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包括国会干涉“西藏问题”的历史演变,提出“涉藏议案”,成立“涉藏人权连线”以及国会对达赖集团的援助支持等等。第三章主要是对奥巴马时期两届国会的涉藏议案进行案例分析,提出奥巴马时期美国国会涉藏议案的新特点。第四章是对近两届国会干涉“西藏问题”进行总体评估,剖析了国会干涉西藏事务的深层次原因,总结了美国国会干涉西藏事务对中美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我国应对美国国会涉藏问题的主要策略。
管李娜[8](2012)在《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中的国会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冷战后,美国国会在外交领域发挥的作用不断加大。国会对人权的高度关注和诸多决策成为冷战后美国人权外交的重要推动力。美国国会对中国人权问题一直采取强硬态度,并多次指责行政部门对华人权政策的软弱。如若了解中美之间复杂的人权问题,美国国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国会是其立法机构。在外交领域,国会拥有宪法赋予它的各项权力,能够通过立法、监督、舆论等干预手段来制约美国行政部门的外交政策。相比美国行政部门而言,国会在外交方面更多地受到意识形态、国内舆论、选民利益及利益集团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美国国会更多地参与到对华政策制定过程中,而且表现得越来越积极主动。在有些美国民众和少数国会议员眼里,中国是一个“非民主的极权国家”,并存在严重的所谓“侵犯人权”的倾向。美国国会议员一致主张在对华人权方面采取强硬措施,把人权与中国最惠国待遇等挂钩,并积极介入西藏问题。每届国会都会提交大量的反华提案,其中关于中国人权的提案占据了很大比例。尽管美国国会一些议员访问过中国,并邀请中国官员访问美国,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了解,为中美关系的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而言,美国国会在对华人权外交中所起到的影响是消极的,且对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充分认识到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华人权外交中的重要性,更多的开展与国会的交流活动,以降低国会在中美关系中的阻力。
叶成城[9](2012)在《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上的两岸因素与中美互动博弈》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中国内战的缘故,海峡两岸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在国民党败退以后一直都困扰着中国。所谓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实际上是台湾当局希望其所谓的“主权”受到国际社会认可而引发的问题。台湾问题一直是困扰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崛起之路上必须经受的考验。台湾问题之初源于内战,而在冷战爆发以后由于美国的干预使得台湾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解决。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国际地位逐渐下降,直到李登辉开始逐渐寻求国际空间。此后鉴于陈水扁当局的“烽火外交”政策受挫,马英九当局开始缓和同大陆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外交休”兵来达到两岸之间的“外交共荣”。本文希望通过对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梳理台湾各时期的“外交”状况和特点,来研究各个时期影响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因素,以及台湾国际空间问题未来的走向。
刁大明,张光[10](2009)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议题连线构成动因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005年相继成立的美国国会"美中工作小组"和"中国连线"已成为国会议员介入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渠道。本文对两个中国议题连线成员在第110届国会众议院的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前者强调经贸合作,而后者倾向军事提防。两个中国议题连线的成员均多来自南部和太平洋地区,且更多为军事委员会和交通与基础设施委员会成员。比较而言,美中工作小组成员来自那些亚裔人口比重较大、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选区;而中国连线成员则以共和党人居多,且对华持有保守立场,借炒作中国议题为选区谋利。同时,资历较浅的议员也将加入中国议题连线、参与中国事务视为提升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基于两个中国议题连线分布的特点,提出理性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国国会因素的一些建议。
二、美国国会“台湾联线”个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国会“台湾联线”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国会“中国工作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工作组”的架构与职能 |
二、“中国工作组”的运作机制 |
三、“中国工作组”涉华议案 |
四、结语 |
(3)美国国会亲台势力的回潮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潮:国会亲台势力的发展演变 |
二、推动美台“政治关系正常化”:以《与台湾交往法》为例 |
三、推动美台“军事关系正常化” |
四、国会亲台势力回潮的动因及危害 |
五、结 语 |
(4)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中的美国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操作台湾“国际空间”议题的主要手段 |
(一) 提升美台实质关系 |
(二) 推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 |
(三) 协助台湾当局高层官员“过境” |
二、美国操作台湾“国际空间”议题的双重目标 |
(一) 美国支持台湾扩展“国际空间” |
(二) 美国限制台湾当局挑战台海现状 |
三、美国操作台湾“国际空间”议题的主要动机 |
(一) “以台制华”的战略考虑 |
(二) “以台变华”的意识形态追求 |
(三) 台海稳定的基本底线 |
四、结语 |
(6)试析美国国会中的非正式组织“中国联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中国联线”组织的成立 |
第一节“中国联线”成立的背景和动因 |
一、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 |
二、国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二节 国会推动“中国联线”成立 |
一、国会在外交决策中的重要地位 |
二、国会缺乏对中国的认知 |
第二章“中国联线”的组织结构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
一、组织结构 |
二、组织机构的特点 |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 |
一、政党因素 |
二、选举因素 |
三、国会影响力因素 |
四、利益集团因素 |
五、意识形态因素 |
第三章“中国联线”涉华议题 |
第一节“中国联线”关注的议题 |
一、国会涉华议题的历史梳理 |
二、“中国联线”关注主议题简介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安全的维度:区域安全利益 |
二、发展的维度: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 |
第四章“中国联线”作用评析 |
第一节“中国联线”的作用 |
一、整体作用有限 |
二、利益集团角色凸显 |
三、决策协调性增强 |
第二节 中国应采取的策略建议 |
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二、加强国会研究 |
三、开展国会外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7)“西藏问题”中的美国国会因素分析 ——以第111届和第112届国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1.1 国外研究现状 |
0.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0.2 研究方法 |
0.3 难点、创新点 |
0.3.1 难点 |
0.3.2 创新点 |
1 美国国会视野中的“西藏问题” |
1.1 “西藏问题”的概念释义 |
1.2 “西藏问题”的历史由来 |
1.3 “西藏问题”的主要内容 |
1.3.1 “西藏地位问题” |
1.3.2 “西藏人权问题” |
1.3.3 中国政府与达赖“谈判问题” |
1.3.4 西藏的“移民”、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 |
1.4 美国国会的“西藏问题”聚焦 |
1.4.1 国会早期议案中的“西藏的地位问题” |
1.4.2 国会眼中的“西藏的人权、宗教问题” |
1.4.3 国会关于西藏的自然、传统和文化发展等问题的议案 |
1.4.4 明确对达赖喇嘛等藏独势力的支持 |
2 美国国会干涉“西藏问题”的缘起和主要方式 |
2.1 美国国会关注干涉“西藏问题”的缘起 |
2.2 美国国会干涉“西藏问题”的主要方式 |
2.2.1 国会提出通过“涉藏议案” |
2.2.2 成立“涉藏人权连线” |
2.2.3 美国国会对达赖集团的支持 |
3 奥巴马时期美国国会对西藏事务的案例分析 |
3.1 第111 届国会涉藏议案分析 |
3.1.1 西藏难民援助法案 |
3.1.2 2010 统一拨款法案 |
3.1.3 利用西藏叛乱 50 周年支持达赖喇嘛的决议案 |
3.1.4 关于中国“违反”人权公约的决议案 |
3.2 第112 届国会美国涉藏立法 |
3.2.1 支持和欢迎达赖喇嘛“访美” |
3.2.2 表达对西藏人民支持的决议 |
3.2.3 对我国宗教事务的干涉 |
3.3 奥巴马第一届政府任期内美国国会对达赖集团的支持 |
3.3.1 通过“人权问题”将西藏和新疆结合 |
3.3.2 提出在“西藏设立美国领事馆” |
4 奥巴马时期美国国会干涉“西藏问题”的总体评估 |
4.1 奥巴马时期美国国会干涉“西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
4.1.1 推行美国式的文化价值观念 |
4.1.2 美国国会议员对“西藏人权问题”的误读 |
4.1.3 议员自身因素 |
4.1.4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需要 |
4.2 美国国会干涉“西藏问题”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 |
4.2.1 美国国会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影响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
4.2.2 增加了中国政府解决“西藏问题”的难度 |
4.2.3 助长了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 |
4.3 中国应对美国国会“涉藏问题”的主要策略 |
4.3.1 加强双方的新闻媒体交流合作 |
4.3.2 加强与美国国会的交流与对话 |
4.3.3 加强对有关各利益集团的工作 |
4.3.4 加强两国领导人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中的国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美国国会对美国人权外交的干预手段 |
1.1 立法手段 |
1.2 监督手段 |
1.3 外交手段 |
1.4 舆论手段 |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演变及其内容 |
2.1 老布什当政时期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2.2 克林顿当政时期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2.3 小布什当政时期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2.4 奥巴马当选以来美国对华人权政策 |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国会积极介入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原因 |
3.1 意识形态因素 |
3.2 政治氛围因素 |
3.3 遏制中国因素 |
3.4 选区利益因素 |
3.5 党派政治因素 |
3.6 议员个人因素 |
3.7 利益集团因素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国会对华人权外交的消极影响及中国应对 |
4.1 妨碍中美两国政治合作关系 |
4.2 破坏中美两国正常贸易秩序 |
4.3 中国对国会对华人权的应对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上的两岸因素与中美互动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1. 台湾地位的认知 |
2. 国际法 |
二. 战后台湾国际地位的变化 |
1. 台湾地位未定论的起源 |
2.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对台湾地位的影响 |
3. 六十年代台湾的国际地位 |
4.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 |
5. 蒋经国时期台湾在国际空间问题上的诉求 |
三. 李登辉时代国际空间问题 |
1. 李登辉早期的大陆政策的特点 |
2. “弹性外交”的开启与台独思想的进一步发酵 |
3. 李登辉“务实外交”的后果与影响分析 |
四. 陈水扁时期的国际空间问题 |
1. 陈水扁政府的对外政策 |
2. 陈水扁当局的务实外交 |
3. 陈水扁当局的“邦交国”状况 |
4. 陈水扁当局参与国际组织的状况 |
5 “烽火外交”失败的原因分析 |
五. 马英九时期台湾的对外政策 |
1. 马英九的“活路外交” |
2. 马英九当局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
3. 马英九当局与“邦交国”的关系 |
4. 马英九时期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情况 |
六.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议题连线构成动因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国会连线与国会政治 |
二、 连线成员构成动因的比较 |
三、 连线成员个案的动因比较 |
四、 结 论 |
四、美国国会“台湾联线”个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在美政治游说研究[D]. 张聪聪.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美国国会“中国工作组”[J]. 陈晓茹. 国际研究参考, 2021(04)
- [3]美国国会亲台势力的回潮及其影响[J]. 信强. 现代国际关系, 2019(07)
- [4]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 冯峥. 现代台湾研究, 2019(02)
- [5]试论美国为何不会协防台湾:权力枢纽与非对称战略三角视角[J]. 王晓虎,耿曙. 台海研究, 2017(01)
- [6]试析美国国会中的非正式组织“中国联线”[D]. 王秦文. 外交学院, 2016(08)
- [7]“西藏问题”中的美国国会因素分析 ——以第111届和第112届国会为例[D]. 王庭政. 辽宁大学, 2013(01)
- [8]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中的国会因素研究[D]. 管李娜. 青岛大学, 2012(09)
- [9]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上的两岸因素与中美互动博弈[D]. 叶成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
- [10]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议题连线构成动因的比较研究[J]. 刁大明,张光.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