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山区的简单混播试验苇状羊茅和角果百脉根五年试验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曾玉彬[1](2015)在《种植不同耐盐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全世界拥有超过25%的盐渍土,我国有80%左右的盐渍土尚未得到开发,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这一土地资源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经济价值,系统揭示植物的耐盐机制及盐渍土的生物学修复过程对促进盐渍化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秦皇岛盐渍化土壤区为研究区域,以种植5年的10种典型耐盐植物(柽柳、西伯利亚白刺、沙枣、刺槐、榆树、盐地碱蓬、盐角草、獐茅、盐蒿、芨芨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耐盐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种植耐盐植物5年后,土壤机械组成得到改善、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土壤容重、p H值以及含盐量显着降低。与对照组(裸地)相比,降低盐渍化土壤容重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为盐蒿;降低盐渍化土壤p H值和含盐量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为柽柳;改善盐渍化土壤机械组成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为盐蒿、盐地碱蓬和榆树;而提高盐渍化土壤湿度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为盐蒿。2.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种植耐盐植物5年后,盐渍化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含量、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组试验(裸地)相比,提高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为西伯利亚白刺;提高盐渍化土壤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均为刺槐。3.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种植耐盐植物5年后,盐渍化土壤纤维素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增强。与对照组试验(裸地)相比,提高盐渍化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为草本植物盐地碱蓬;提高盐渍化土壤脲酶活性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为草本植物獐茅;提高盐渍化土壤脱氢酶活性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为草本植物盐角草。4.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种植耐盐植物5年后,盐渍化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都明显增加。与对照组试验(裸地)相比,提高盐渍化土壤细菌数量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为草本植物盐蒿;提高盐渍化土壤真菌数量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为木本植物柽柳;提高盐渍化土壤放线菌数量能力最强的耐盐植物也为木本植物柽柳。
孙兆军[2](2011)在《银川平原盐碱荒地改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宁夏80%的盐碱荒地分布在银川平原,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规模化开发,而且威胁着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之际,银川平原盐碱荒地改良利用模式的提出对恢复西部植被、维护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对银川平原盐碱荒地类型分类分析的基础上,以筛选合适的盐碱荒地专用改良剂为突破口,在宁夏银川艾依河绿化带、平罗西大滩、惠农礼和等地,开展了培肥、实时田间水盐调控、进行耐盐碱植物品种配置和乔灌草有机结合等试验研究,提出了盐碱化、碱化、盐化三种盐碱荒地类型的恢复模式,为银川平原盐碱荒地改良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首先,全面分析了各种盐碱荒地的形成机理,并划分了盐碱荒地类型。根据银川平原盐碱荒地植被和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结合盐碱土划分标准,将银川平原盐碱荒地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碱化草甸土,土壤全盐含量小于4g/kg,PH值大于9,碱化度大于25%;(2)盐化沼泽土,土壤全盐含量大于8g/kg,土壤PH值小于8,碱化度小于15%;(3)盐化草甸土,土壤全盐含量为4-8g/kg, PH值为8-9,碱化度为15-25%。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盐碱荒地或同一类型不同重度盐碱荒地进行改良试验,构建了不同类型盐碱荒地的改良模式。研制了盐碱荒地专用改良剂、培肥和优势植物品种配置方案;提出了一种以改良物+黄沙+有机肥+无机肥组合,通过田间水盐调控来洗盐排盐、防止返盐,实现盐碱荒地改良的技术模式。盐碱荒地改良技术模式栽培下指示作物成活率达到95.0%以上,较传统改良方法(有机肥+无机肥组合)栽培指示作物成活率提高50%以上。再次,针对银川平原盐碱荒地类型特点,提出了三种乔灌草结合模式和区域植物格局配置方案,使盐碱荒地植物实现了合理配置。三种乔灌草结合模式包括杨树+马莲、杨树+枸杞和杨树+紫穗槐。实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模式植物成活率均可达到86%以上。盐碱荒地改良模式(化学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水利措施等),突破了传统的依赖工程措施或物理措施改良模式的误区,解决了盐碱荒地改良过程中由于措施单一,方法过于简单等导致改良出现反复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筛选合适的盐碱荒地改良剂、培肥补缺养分、进行水盐调控、盐碱地设施育苗等关键环节,突破了常规盐碱地改良模式,使具有较高地下水位的银川平原盐碱荒地达到了改良,当年见效,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张新全,杨春华,彭燕,刘伟,马啸[3](2007)在《草种质资源、育种及配套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总结回顾了我们在扁穗牛鞭草、鸭茅、黑麦草、紫花苜蓿、狗牙根、高羊茅等草种上所开展的种质资源评价、育种及配套技术研究工作。通过近十年的研究,初步弄清扁穗牛鞭草、鸭茅、狗牙根等生态地理分布和潜力,"十五"期间育成国审牧草品种"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黔草1号高羊茅",选育出扁穗牛鞭草、鸭茅、狗牙根新品系10多个,进行了品比和区域试验,针对新品种(系)研制出配套栽培技术。对我省牧草种质资源和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王定胜[4](2007)在《云台山植物群落特征及景观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遥感数据及其它遥感信息,结合林业信息,根据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林业规划设计,地学规律及遥感图象判读原理,对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森林植被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利用TM图象判读云台山森林植被恢复状况,探索适用山地林区立地调查的遥感方法,为快速、高质、高效地获取森林资源的立地信息,科学地预测生产力、适地适树、正确地营造林、维护和提高森林群落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常规的调查方法,对连云港云台山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分布特点、群落更新及群落生产力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云台山森林群落具有(1)种类组成丰富,但优势种或优势种组不明显。在18个典型样地调查中发现,其重要值最高的物种,其值为48.27,其相对重要值为16.09%,重要值大于30的仅有16种。(2)种类组合多样,重现性低。表现在群落类型的分化多样,各类型的群落样地间种类组成的相似性较低,样地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364,同一类型相似性最高的两样地的相似系数仅为0.727。(3)种类组成中恒有度高的树种少,即树种在各样地中分布的均匀度低。采用遥感判读技术和人工补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出云台山土地总面积16676.3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695.2 hm2,非林业用地面积981 hm2。森林覆盖率73.9%。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2061.6 hm2;疏林地面积432.3 hm2;灌木林地面积262 hm2;未成林地面积1354.8 hm2;苗圃地面积47.7 hm2;无林地面积1536.8 hm2。本次调查利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专题绘图仪数据,经过图像增强、选用4、5、3波段假彩色融合处理、公里网叠加,生成与1/5万地形图相对应的TM卫星影像图,根据TM卫星影像图进行目视判读,同时结合外业进行实地补充调查。同时也分析得出云台山森林景观存在的诸多问题(1)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树种较单一,林相破碎,防护效益和观赏价值较低,还不能充分体现森林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不能适应森林旅游发展的需要。(2)采石塘口众多,而且多分布在主要交通道路两侧,严重影响景观。(3)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面临严峻考验。(4)资源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根据森林群落特征、分布格局以及森林资源景观存在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国外同类项目规划的经验,全面分析连云港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地理条件,应用生态经济学、规划学原理,坚持生态优先、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做到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原则提出了森林景观改造构想,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森林景观改造和保和技术研究。主要开展了人工造林技术研究、封山育林技术研究、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究、采石塘口植被恢复技术等几方面研究。研究结果说明(1)改造后的不同类型退化荒山生态系统植被盖度和林下植被生物量均有大幅度增加,水土流失严重的退化荒山类型效果尤其明显,增长60%—75%不等。土壤有机质增加0.5—1.2%,夏季林内最高气温比林外低4℃,相对湿度升高,土温变幅变小,林木生长达到或接近正常生长水平。水土流失已得到控制,恶劣生境已向良性转化,达到了恢复重建退化荒山生态系统的初步目标。(2)通过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对恢复森林植被,构建合理的森林生态结构效果极其明显,5年来,有林地面积显着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12.5个百分点。对云台山群落结构和植被恢复改造研究表明,多数中配置和建立良好的树种互补是植被恢复的关键,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对于快速恢复森林植被和土壤结构有着明显效果。在森林植被恢复中要重视特殊地段、特殊树种的改造和保护,要尽量避免人为对森林景观破坏,在森林景观改造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制定长期有效的规划,要坚持依法治林,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张健[5](2007)在《三峡库区牧草种植区划及适生牧草栽培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库区以丘陵山地为主,幅员面积576万hm2,草地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天然草原面积134万hm2,可利用草原面积119万hm2,分别占幅员面积的23.2%和20.6%。当地多数区县的畜牧业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的40%,畜牧养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部分偏远山区,草地畜牧业几乎是当地农民的唯一经济来源。三峡库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北有大巴山地阻挡,雨量充沛,冬季温暖,夏季阳光灿烂,水热条件优良,为牧草种植和发展草地畜牧业提供了优良的基础条件。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三峡库区草地畜牧业发展规划及重庆市“十一五”草业与草原生态建设规划等,三峡库区既是重庆市发展草食牲畜和全国山羊优势区,又是全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但是,三峡库区最低点海拔73.1米,最高点海拔2796.8米,相对高差2723.7米,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在低海拔地区,年均气温17.5~19.0℃,极端最低气温-1.7~9.2℃;在高海拔地区,年均气温在14℃以下,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因此,适生牧草的品种和种植技术完全不同。此外,三峡库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层瘠薄,干旱频繁,土壤肥力差,土壤养分供应不足,严重影响牧草生长。在偏远落后地区,以天然草地和本地的野生牧草为主,产量低,品质差,利用期短,难于满足当地草食家畜的饲料需要,极大地限制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脱贫致富,迫切需要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栽培牧草品种繁多、区域性广,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在草场建设时,首先要根据自然条件划分适宜的栽培区域,因地制宜,适草种植。实行牧草种植区划,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肥资源,还可以避免盲目引种造成失败,为人工种草及牧草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当地草业的发展。所以,按照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合理规划,则是实行因地制宜、科学种植栽培、充分发挥牧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开展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为地方品种驯化、引进品种选育、草业高效利用及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成果不仅可在当地推广应用,对长江上游其它省(区、市)类似生态条件地区同样具有推广利用价值或指导作用。在三峡库区,海拔高度是气候、土壤、地貌、社会、经济、种植和农牧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因此,我们首先在三峡库区高、中、低海拔建立牧草引种观测试验点,对国内外引进的约150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多年多点的适应性试验研究,包括牧草的生育期、产量、主要营养成分、生长高度、抗逆性及适口性等,初步筛选出比较适生的牧草品种24个。然后,调查研究三峡库区的自然、社会和生态条件,根据牧草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对三峡库区适生牧草种植区域进行合理分区。在不同区域内,以上述引种试验初步筛选出的优良牧草品种为材料,研究它们在不同区域内的栽培利用模式。最后,选择三峡库区大面积种植、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三种适生牧草——扁穗牛鞭草、紫花苜蓿和巫溪红三叶为对象,研究了施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牧草的科学种植、合理施肥、高产优质和发展三峡库区的牧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此,论文作者研究了三峡库区牧草品种的适应性、适生牧草种植区划、牧草栽培模式和种植技术、以及三种主推牧草——扁穗牛鞭草、紫花苜蓿和巫溪红三叶的平衡施肥技术等。结果表明:(1)在类似于巫山花竹坪高海拔点生态条件下,适生牧草品种有:紫花苜蓿(阿尔冈金、德福)、红三叶(瑞文德)、百脉根、狼尾草、饲用高粱(大力士)、苇状羊茅(多维)和鸭茅(大拿);在类似于巴南区樵坪中海拔点生态条件下,适生牧草品种有:苇状羊茅(法恩)、鸭茅(道森、斯巴达)、多花黑麦草、紫花苜蓿(畜科2号、塞特、盛世)和百脉根(马库);在类似于巴南区渔洞低海拔点生态条件下,适生牧草品种有:扁穗牛鞭草(重高)、多花黑麦草(特高、Ya97-2)、紫花苜蓿(游客、特瑞、丰叶721、全能+Z、亮苜2号等)。这些优良牧草品种不但产量高、品质佳,而且其适应性和适口性好。(2)根据牧草区划的原则和方法,三峡库区可以分为三大种植区:山区山地种植区,半山半坝种植区和农田牧草种植区。山区山地种植区:海拔1000~1600米,年均温8.9-13.4℃,≥0℃积温4510~5295℃,年降水量1353~1575mm,年日照时间1432~1785h,区内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垂直分布。适合种植紫花苜蓿、百脉根、鸭茅、红三叶、白三叶等优良牧草品种。半山半坝种植区:海拔500~1000米,年均温14.8℃~16.0℃,≥0℃积温5296~5818℃,年降水量1183~1352mm,年日照时间959~1107h。适合种植紫花苜蓿、苇状羊茅、狼尾草等优质牧草品种。农田牧草种植区:海拔250~500m,年平均气温17.3~19.6℃,≥0℃积温5819~6342℃,年降水量1055~1182mm,年日照时间861~958h,且库、塘较多,有充足的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种植扁穗牛鞭草、皇竹草、多花黑麦草、饲用高粱、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品种。(3)在三峡库区类似于巫山花竹坪高海拔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高产优质人工草地的最佳混播模式为:Ⅰ、40%鸭茅+40%苇状羊茅+10%白三叶+5%紫花苜蓿+5%百脉根,播种量为30kg/hm2;Ⅱ、80%鸭茅+10%百脉根+5%白三叶+5%紫花苜蓿,播种量为30kg/hm2;两种混播方式建植的人工草地鲜草产量分别可达81375kg/hm2和92625kg/hm2,豆禾比例分别为0.32和0.35,品种构成相对稳定,为高海拔地区适宜的牧草混播组合。在三峡库区类似于云阳双柏路中低海拔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高产优质人工草地适宜的牧草组合为:30%苇状羊茅+30%鸭茅+20%红三叶+20%紫花苜蓿,播种量60kg/hm2,鲜草产量可达81656.0kg/hm2,豆禾比例为0.72,品种构成稳定,牧草营养价值高,为中低海拔地区适宜的牧草混播组合。(4)在三峡库区,中高海拔坡耕地种植牧草所选品种以紫花苜蓿(游客)、红三叶(巫溪)、鸭茅(大拿)、苇状羊茅(多维)为主。比较理想的播种方式为多种牧草混播,即紫花苜蓿(播种量6.0kg/hm2)+鸭茅(播种量9.0kg/hm2)+红三叶(播种量6.0kg/hm2)+苇状羊茅(播种量9.0kg/hm2)混播。比较经济适用的施肥方式为:羊粪15000kg/hm2+复合肥(N:P2O5:K2O=15%:5%:5%)225kg/hm2。在中高海拔的坡耕地采用上述牧草种植方式,鲜草产量最高,达到43060kg/hm2,经济效益最好,对于维持草地土壤的肥力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础。(5)配方施肥试验表明,施肥显着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施肥处理均为每公顷草地施肥量kg/hm2)。种植在强酸性土壤上的巫溪红三叶,配方施用N60P120K135的鲜草总产量最高,高于对照185.0%;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上,配方施用N90P120K90的鲜草总产量最高,分别高于对照115.0%和95.5%。施肥还可显着提高巫溪红三叶粗蛋白含量。开花初期刈割巫溪红三叶,施用N60P60K90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高于对照113.1%(强酸性土壤)和46.0%(中性土壤);但在酸性土壤上,施用N90P120K90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高于不施肥者43.6%。种植紫花苜蓿,以施用复合肥+微量元素(N90P120K150+Mg15Mo15B15)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其中粗蛋白质含量为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种植扁穗牛鞭草,施用N375P120K150复合肥的鲜草产量最高,达113950.1kg/hm2;施用N300P120K0复合肥,扁穗牛鞭草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的粗蛋白质含量为最高,分别为12.83%和11.32%。此外,扁穗牛鞭草的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提高,施用N90P120K150复合肥,1kgP2O5可以增产扁穗牛鞭草88.3kg,但最佳施磷量还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杨伟坤[6](2006)在《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畜牧业发展迅速,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然而作为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的饲草产业才刚刚起步,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明显滞后于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不了现代畜牧业的巨大需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优质饲草的短缺日益成为河北省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高效饲草产业体系的建立成为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促进河北省饲草产业的顺利发展则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本文采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学层面对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河北省饲草的供给和需求,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饲草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布局,草业产业化经营及支撑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全文按照背景分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对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顺序展开。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背景分析。其中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内容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是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首先阐述国内外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其次分析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最后总结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作为基础研究。第三章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以及草业系统工程理论,上述理论不仅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给予了具体的技术支持。第四章是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首先对饲草供给与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次对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指出优质饲草的严重短缺日益成为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优质高效人工饲草地是饲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最后,对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因素共同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和饲草产业结构的变动及发展。第五章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指出生产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优化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草业势在必行。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作为应用研究。第六章是河北省饲草业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研究。首先对四个主要发展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饲草产业进行了
余乐[7](2005)在《山区公路边坡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本论文从山区公路边坡的特殊性、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工程防护的缺陷性入手,提出采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来保持山区水土、稳定坡体。 论文分边坡生态防护方式、植被建植技术两个部分对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进行了阐述。首先,将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方式进行了归纳,分析了主要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从质地、坡度、坡面侵蚀情况、费用等方面进行方式的选择;然后,从物种选择、植物助长方面对植被建植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简易可行的五步选种方法;接着,分别以黄土地区山区、秦岭山区的边坡生态防护为实例进行了说明;最后,从景观的角度探讨了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协调,提出了协调原则和具体要求。
郝兴明[8](2005)在《阿合奇县草地资源优化配置与牧区环境容量的研究》文中指出阿合奇县是南疆地区典型的以山地草原畜牧业为主的牧业县,境内草地类型多样,垂直分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但由于地处南路天山内部山地,自然环境闭塞,生态条件严酷,草地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牲畜超载过牧,草地退化严重,畜牧业生产效益低下。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区草地资源本底、草地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矛盾,以草畜系统耦合、草地生态置换思想为指导,对草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建设人工饲草饲料地,冷季舍饲为支撑,将天然草地划分为生态禁牧区和暖季放牧场。对盐柴类荒漠草地实行生态禁牧;对草甸草地和草原草地实行以草定畜,减牧利用。设计暖季放牧,冷季(180d)舍饲的家畜饲养模式,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天然草地系统、人工草地系统和家畜生产系统进行优化配置,调整后绵羊数量大幅度增加,畜种构成比例由现状的53.16%提升到64.74%,大家畜数量基本与现状持平,所占比例由现状16%下降到7.51%,山羊数量有所减少,由现状30.84%压缩至27.75%,突出了以绵羊生产为主的畜牧业经营方式。种植结构中玉米、苜蓿(含禾本科、豆科牧草混播草地)、小麦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为分别为39.15%、50.58%、9.13%与1.14%。人均收入2572.5 元/人·年,与现状相比增幅为143%;畜产品产出由现状11.57 APU 提高到20.39APU;而同时天然草地牧草利用率却下降了近11%。最后在草地畜牧业资源实行优化配置条件下,计算其环境容量。以基本小康生活水平和全面小康生活水平作为指标测算牧区环境容量分别为13074 人与7531 人,仅占届时全县人口的52.47%和30.22%。针对牧区环境容量狭小,提出对超容量人口进行劳动力转移和易地生态搬迁的解决方案。
胥晓刚[9](2004)在《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路域生态环境内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植被破坏和土壤铅污染等问题,给动、植物和人类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适宜的人工植被恢复和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不同植物种类对生境的生长适应性不一样,科学的植被营造技术是植被恢复的有力保障。适生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和超积累以及产生的生理响应是植物维持正常生长和完成重金属修复的理论依据,如何正确评价路域环境人工植被恢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路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2001年开始至2004年5月期间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22个不同植物种类(或生态型)在四川地区的公路边坡种植的生长适应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百喜草(Pasplummotatum)、草木樨(Melilotus suavena)、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在四川及相同气候类型区的土质边坡种植的适应性好,草木犀和高羊茅的越夏和越冬表现较好综合评分在6.5分以上,其中狗牙根达到7.0分,适宜做该类边坡人工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和建群种植物,宜混播利用;弯叶画眉草在风化岩石边坡上抗旱性和耐贫瘠能力强,能正常生长,一年中有98天枯黄,适宜单播或多品种混合播种。四川及相同气候类型区的边坡人工植被恢复群落的适宜植物配方为:10%狗牙根+20%百喜草+40%草木樨+30%高羊茅,如果土壤非常贫瘠和干旱,可用弯叶画眉草替代百喜草并增大10%的用种量,同时降低高羊茅10%的用种量。边坡人工恢复植被群落的早期物种选择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细叶型与阔叶型结合,禾本科类与豆科类结合,丛生型与匍匐型结合,草本与小灌木结合。 2.对EM3植被网、GE131植被网和土工格室护坡恢复植被技术进行工艺、成本、植物生长情况等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E131植被网施工简单、成本较低;EM3植被网施工成本虽然高,但边坡植被恢复速度、盖度、地上部分生物量和越夏性等指标优于CE131植被网。从生态防护综合效果比较,EM3三维植被网效果优于GE131植被网,土工格室能为坡面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基础。 3.无铅汽油推广后,路域环境内土壤的铅积累与时间和车流量仍然呈正相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汽车尾气仍将是环境中铅污染的重要来源。香樟作为公四川月曳大2001浦民才辰冲水洲杏育博士论文路行道树具有较强的吸附铅能力,应在生长适应区内大力推广;草木裤的生长适应性广泛,根部能产生大量根瘤菌,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有重要作用,对铅具有较强的耐性和吸附作用。 4.铅胁迫下草木挥的净光合速率(Y)与光照强度(X)符合Y=yo+a*x/(b+x)模型,400Ing/L铅浓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相关性最高,RZ=0 .9932,符合回归方程为Y=一3.84+12.25X/(135.35+X),在0一400klx光强下,草木探的净光合速率变化最快。200mg/L铅浓度胁迫下草木择的光补偿点和COZ补偿点最低小于50klx,400mg/L铅浓度胁迫下草木挥的光补偿点和C02补偿点最高,在50一IOOklx之间。铅胁迫对草木挥的净光合速率随时间的日变化影响不明显,呈单峰曲线变化,在14时左右均达到最大,随后立即呈现下降趋势。在50一15O0klx光照强度范围内,不同铅浓度处理下,草木择的净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可分为I型(1200klx、1500klx)、11型(1000 klx、SO0klx、600klx)、111型 (400klx、300klx、200klx、100klx、50klx)。 5.铅胁迫对草木探体内的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有影响,总体上为酶活性和MDA含量随浓度增加而增加,SOD活性对铅胁迫浓度最敏感。SOD活性与叶片铅浓度呈正相关,Y=2455.9十75.2x(RZ=0 .8523),与根的铅浓度呈正相关,符合Y=3786.7+6 .6X(RZ=0 .8247),MDA含量与叶片铅浓度呈正相关,Y=0.062+0.0013X(R,=0.7562),CAT和P即活性与叶片和根的铅浓度相关性不明显,但在铅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6.铅胁迫下草木择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相应降低,小于对照。其中叶绿素含量随铅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铅浓度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结论与Woxny,prasad等的研究结果一致,Y=1.76一0.ooZX(R,=0.6523),在200一600mg/L铅浓度处理下根系活力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强,600一1500mg几铅处理下根系活力随铅浓度增加逐渐降低。 7.草木裤体内各器官的铅浓度随外源铅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部铅积累浓度大于地上部总量,茎含量低于叶含量。草木挥在29942mg/kg铅浓度的基质下能正常生长,此时植株体内的铅积累量为654.93mg/kg。 草木探的铅富集系数随外源铅浓度增加而降低,S/R值自20Omg/L铅浓度处四川寻之口悦2001‘氏未民冲水培育博士味仑文理开始随浓度增加而增加,800Ing/L处理以后随浓度增加逐渐降低;铅胁迫对植株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有直接影响,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茎和叶,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在3.4一5.0之间,高于对照(2.85),600mg/L处理最高(5.0),1500mg/L处理最低(3.40)。 8.以植被生态学、恢复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公路路域人工植被恢复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将路域生态系统划分为水土保持生态单元(ecology are
(厶贝)旭疆[10](2002)在《高寒地区营养体农业的原理与效率研究》文中指出营养体农业(vegetative agdculture)是指以收获作物茎、叶等营养器官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产系统,如牧草、青饲料、蔬菜、花卉、茶叶、烟草、根茎类及纤维作物等农业生产系统。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是收获目的物不同,传统农业主要是以收获籽粒为目的,栽培作物必须完成整个生育期,籽粒产量越高越好;而营养体农业则是以收获茎叶等营养体为目的,营养体的可利用养分产量越高越好,不需要完整生育期,在整个生长期内任何时候都可以收获而获得经济产量。 营养体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光照、气温、降水量的充足与否以及生长季长短有关。光照不足、或气温偏低、或降水不足、或气候与作物节律不相匹配或生长季不够等,均对籽实作物生产有较大制约。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形成优质、高产、稳产的籽实农业生产系统。但发展营养体生产,在这些地区适得其所。 在营养体农业的研究中,人们对季节性营养体农业中的冬闲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一些应用研究。但对其他类型如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云贵高原岩溶山区以及北方干旱半干旱农区适宜发展营养体农业原理和效率等问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本论文选择了“高寒地区的营养体农业”这一命题,在天祝县金强河甘肃农业大学高山草原试验站(海拔2964m)、天祝县华藏寺镇(海拔2390m)和兰州市甘肃农业大学牧草试验站(海拔1517m)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从2000年至2001年两年时间,引种典型的牧草作物多花黑麦草,与当地粮饲兼用作物燕麦和典型籽实作物春小麦作为对比,对营养体农业生产进行了多方面试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l、多花黑麦草在金强河地区发育到乳熟期后由于温度低,停止生长;在华藏寺地区也由于后期的温度偏低不能进行籽实体的收获;在兰州地区尽管能收获一部分种子,但产量偏低。多花黑麦草叶面积指数最高,而且存在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的趋势;燕麦次之,春小麦的叶面积指数最低,并在三个地区都能成熟,但整体产量仍然偏低。 2、多花黑麦草、燕麦和春小麦在三个地区4个生育期刚割处理的全株生物量、净第一性生产力、净营养物质生产力和净能量生产力等方面,均以黑麦草最高,燕麦次之,春小麦最低。其中,黑麦草在三个地区4组处理的平均全株生物量比燕麦和春小麦分别高 61.4%和 212.8%。黑麦草在不同地区的平均总生物量以开花期刘割处理最高,而结实期别割处理最低,表现出典型营养体作物的特性;燕麦和春小麦的全株生物量均以结实期最高,拔节期最低,表现了籽实作物的特点。 3、三种作物4个处理的地上营养体的生物量、净第一性生产力、净营养物质生产力、净能量生产力、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及其干物质降解率等都与其全株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仍以黑麦草最高,燕麦次之,春小麦最低。从收获期看,三种作物在孕穗、开花等营养生长期多次刘割收获,其地上生物量、净第一性生产力、净营养物质生产力和净能量生产力、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及其干物质降解率均高于结实期收获。 4、从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比较,三种作物地上营养体生物量、净第一性生产力、狰营养物质生产力和净能量生产力占其全株总量的比重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意味着随海拔高度的升高,三种作物的地上营养性生长加强,生殖性生长减弱。表明温度不足的金强河地区只适直发展营养体农业;华藏寺和兰州籽实作物和营养体作物二者均可生产,但仍以营养体农业较为丰产、稳产。 5、黑麦草的根系的生物量比较大,分别为燕麦和春小麦的2.8倍和4.8倍,而且具有明显的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特性。 I二 6、三种作物的高度增长和干物质(DM)积累动态曲线是典型的LOgi StiC曲 线。营养体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Logistic 曲线生长规律,通过一至或儿次别 割,增加作物的快速生长期,来提高营养体的产量,这是营养体农业的关键技术 之一。因此生产中要根据上述特点,在快速生长前期加强田间管理,以满足营 养体快速生长对水肥的需求。 7、三种作物4个处理的全株的光能、热量和水分转化效率均呈现黑麦草 >燕麦>春小麦的规律,因此多花黑麦草比其他两种作物更适宜营养体的生 产。从收获期来看,在孕穗和开花期多次刘割收获,其地上生物量的光能、热 量和水分转化效率均高于结实期收获。从不同海拔地区比较,三种作物全株的 光能转化率变化为兰州>华藏寺>金强河,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与总辐射量 及强度成反比;热量转化率的变化为金强河>华藏寺>兰州,呈现随海拔升高而 增高,与积温也是负相关;水分转化率变化为兰州>华藏寺>金强河,呈现随海 拔升高而降低,与降雨量也成负相关关系。 S、三种作物在三个地区4组处理中以黑麦草的辅助能产投比最高,燕麦 次之,春小麦最低。从收获期看,在孕穗、开花等营
二、干旱山区的简单混播试验苇状羊茅和角果百脉根五年试验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山区的简单混播试验苇状羊茅和角果百脉根五年试验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种植不同耐盐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盐渍化土壤与植物研究进展 |
1.2.1 盐渍化土壤概述 |
1.2.2 盐生植物的选择 |
1.2.3 盐渍化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主要盐生植物群落 |
2.2 样品收集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种植耐盐植物盐碱土壤理化特性的测定 |
2.3.2 种植耐盐植物盐碱土壤营养成分的测定 |
2.3.3 种植耐盐植物盐碱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3.4 种植耐盐植物盐碱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2.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1.1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2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
3.1.3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
3.1.4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p H的影响 |
3.1.5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3.1.6 讨论 |
3.1.7 小结 |
3.2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 |
3.2.1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2.2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2.3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3.2.4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2.5 讨论 |
3.2.6 小结 |
3.3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1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纤维素酶的影响 |
3.3.2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脲酶的影响 |
3.3.3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脱氢酶的影响 |
3.3.4 讨论 |
3.3.5 小结 |
3.4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4.1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3.4.2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3.4.3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3.4.4 讨论 |
3.4.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4.1.2 土壤营养成分的变化 |
4.1.3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4.1.4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银川平原盐碱荒地改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盐碱荒地改良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宁夏地区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貌类型 |
2.1.1 贺兰山山地地貌 |
2.1.2 银川平原地貌 |
2.1.3 黄河冲积平原类型 |
2.2 研究区气候 |
2.2.1 太阳辐射 |
2.2.2 太阳日照 |
2.2.3 气温 |
2.2.4 蒸发 |
2.2.5 降水 |
2.2.6 无霜期 |
2.3 研究区水文 |
2.3.1 地表水 |
2.3.2 地下水 |
2.4 研究区土壤 |
2.4.1 银川平原土壤的类型、分布及面积 |
2.4.2 银川平原土壤主要特征及理化性质 |
2.4.3 银川平原土壤肥力 |
2.5 研究区植被 |
2.5.1 银川平原森林资源 |
2.5.2 银川平原草场资源 |
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地点选择 |
3.3.2 野外观测 |
3.3.3 室内测试 |
3.4 技术路线 |
4 银川平原盐碱荒地形成机理及类型分析研究 |
4.1 银川平原土壤盐碱化程度及分布 |
4.1.1 银川平原土壤盐碱化概况 |
4.1.2 银川平原盐碱荒地的形成 |
4.1.3 盐碱荒地对植物的危害 |
4.1.4 银川平原土壤盐碱区分级和面积 |
4.1.5 银川平原盐碱荒地类型划分 |
5 盐碱荒地专用改良剂研制与培肥模式研究 |
5.1 银川平原不同类型盐碱荒地改良剂研制 |
5.1.1 碱化草甸土改良剂研制 |
5.1.2 盐化草甸土改良剂研制 |
5.1.3 盐化沼泽土改良剂研制 |
5.2 不同类型盐碱荒地培肥模式研究 |
5.2.1 碱化草甸土培肥模式 |
5.2.2 盐化草甸土培肥模式 |
5.2.3 盐化沼泽土培肥模式 |
6 银川平原盐碱荒地水盐调控模式研究 |
6.1 银川平原盐碱荒地水盐动态监测 |
6.1.1 西大滩碱化草甸土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变化态监测 |
6.1.2 惠农盐化沼泽土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变化监测 |
6.1.3 艾伊河绿化带盐化草甸土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变化监测 |
6.2 银川平原盐碱荒地水盐调控模式研究 |
6.2.1 碱化草甸土水盐调控模式研究 |
6.2.2 盐化沼泽土水盐调控模式研究 |
6.2.3 盐化草甸土水盐调控模式试验 |
7 盐碱荒地植物选配与速生抚育研究 |
7.1 盐碱荒地不同区域植物选配研究 |
7.1.1 银川平原野生耐盐植物种类及分布状况 |
7.1.2 银川平原栽培耐盐植物的分布状况 |
7.1.3 植物耐盐极限 |
7.1.4 配置方案制定的依据、方案 |
7.2 不同类型盐碱荒地乔灌草配置研究 |
7.2.1 碱化草甸土乔灌草结合配置 |
7.2.2 盐化草甸土乔灌草结合配置 |
7.3 盐碱荒地植物速生抚育管理研究 |
8 结论与讨论 |
8.1 银川平原盐碱荒地类型 |
8.2 银川平原三种盐碱荒地类型改良模式 |
8.2.1 模式一:银川平原碱化草甸土改良模式 |
8.2.2 模式二:银川平原盐化沼泽土改良模式 |
8.2.3 模式三:银川平原盐化草甸土改良模式 |
8.3 银川平原盐碱荒地区域植物格局配置与乔灌草结合模式 |
8.3.1 模式一:银川平原盐碱荒地乔草结合模式 |
8.3.2 模式二:银川平原盐碱荒地灌草结合模式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 |
致谢 |
(4)云台山植物群落特征及景观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群落演替规律研究 |
1.1.1 山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
1.1.2 群落过渡带多样性研究 |
1.1.3 海拔对植物区系特征的影响研究 |
1.2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 |
1.2.1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
1.2.2 遥感技术在一类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
1.2.3 遥感技术在二类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
1.2.4 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监测及森林病虫害探测方面的研究 |
1.3 森林景观改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
2 云台山自然地理状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貌特征 |
2.3 气候条件 |
2.4 土壤条件 |
2.5 动植物资源状况 |
3 云台山森林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林地资源现状 |
3.1.1 调查方法 |
3.1.2 资源状况 |
3.1.2.1 有林地资源 |
3.1.2.2 无林地资源 |
3.1.2.3 非林地面积 |
3.1.2.4 乔木林资源质量 |
3.2 存在问题 |
3.2.1 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防护和观赏价值低 |
3.2.2 开山采石严重影响山体整体观赏性 |
3.2.3 森林防火基础薄弱,火灾隐患严重 |
3.2.4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严峻挑战 |
3.2.5 林业产业优势不明显 |
3.2.6 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
4 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及特征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森林植被群落类型及分布状况 |
4.2.1 赤松林群落 |
4.2.2 黑松林群落 |
4.2.3 麻栎、栓皮栎群落 |
4.2.4 板栗、樱桃等经济林群落 |
4.2.5 枫香、化香林群落 |
4.2.6 杉木群落 |
4.2.7 楸树群落 |
4.2.8 竹林 |
4.2.8.1 金镶玉竹林 |
4.2.8.2 毛竹林 |
4.2.9 草丛 |
4.2.9.1 丘陵低山草丛 |
4.2.9.2 海滩沙生植被 |
4.2.9.3 海滨盐渍土植被 |
4.3 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4.4 群落组成及其结构特点 |
4.4.1 群落组成 |
4.4.2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4.2.1 栎树种群的径级结构 |
4.4.2.2 栎树种群的垂直结构分析 |
4.4.2.3 栎树种群密度动态 |
4.4.3 群落结构 |
4.4.3.1 垂直结构 |
4.4.3.2 水平结构 |
4.5 群落分布特点 |
4.5.1 海拔高度与群落分布 |
4.5.2 坡向对物种丰富度影响显着 |
4.5.3 植物群落分布的连续性明显 |
4.6 群落更新 |
5 森林景观改造构想 |
5.1 规划理论依据 |
5.2 森林景观改造目标 |
5.3 功能区划及结构布局 |
5.3.1 锦屏山观光林业发展区 |
5.3.2 前云台山森林旅游发展区 |
5.3.3 中云台山林业发展区 |
5.3.4 后云台山海滨森林景观区 |
5.3.5 沿海岛礁森林景观区 |
6 森林景观改造及保护技术 |
6.1 人工造林技术 |
6.1.1 林种布局 |
6.1.1.1 生态林 |
6.1.1.2 特用林 |
6.1.1.3 用材林 |
6.1.1.4 经济林 |
6.1.2 树种选择 |
6.1.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
6.1.2.2 主要造林树种 |
6.1.3 造林方式 |
6.1.4 造林模式 |
6.1.5 效果分析与评价 |
6.2 次生林封育补植技术 |
6.2.1 封、改、造及复层结构组合的理论依据 |
6.2.2 树种选择 |
6.2.3 封育补植技术 |
6.2.4 森林土壤改良效应 |
6.2.4.1 加速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
6.2.4.2 提高土壤水分和通透性 |
6.2.4.3 促进土壤养分恢复 |
6.3 封山育林技术 |
6.3.1 封山育林实施背景 |
6.3.2 采取措施 |
6.3.2.1 划定封育小班 |
6.3.2.2 人工抚育 |
6.3.2.3 张贴警示牌 |
6.3.2.4 设置围栏 |
6.3.2.5 人工管护 |
6.3.2.6 制定规章制度,强化依法治林 |
6.3.3 封山育林成效 |
6.3.3.1 林地变化情况 |
6.3.3.2 森林覆盖率变化情况 |
6.3.3.3 森林健康指数变化情况 |
6.4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 |
6.4.1 古树分布及保护现状 |
6.4.1.1 分布现状 |
6.4.1.2 保护现状 |
6.4.2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
6.4.2.1 明确管护责任 |
6.4.2.2 定期进行技术检查 |
6.4.2.3 落实制度,严格执法 |
6.4.2.4 人工辅助提高树木生长势 |
6.4.2.5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 |
6.5 采石塘口植被恢复技术 |
6.5.1 塘口坡面现状 |
6.5.2 塘口植被恢复技术 |
6.5.2.1 常规绿化 |
6.5.2.2 喷混植生 |
6.5.3 恢复效果分析 |
6.5.4 技术评价 |
7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5)三峡库区牧草种植区划及适生牧草栽培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国内外牧草种植区划及栽培利用概况 |
1.1 牧草种植区划在农牧生产中的作用 |
1.2 牧草种植区划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牧草区划 |
1.2.2 国内牧草区划 |
1.2.3 牧草区划研究方法 |
1.3 牧草栽培利用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牧草品种选育 |
1.3.2 不同生态条件下适宜牧草品种的选择、栽培与利用 |
1.3.3 牧草平衡施肥 |
1.3.4 主要适生牧草的研究进展 |
1.3.5 农用坡耕地水土保持牧草草种的研究 |
1.3.6 国内外牧草栽培利用与草业发展 |
1.3.7 牧草栽培利用对草地畜牧业的重要贡献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技术路线 |
2.3 创新点 |
2.4 主要研究内容 |
2.4.1 三峡库区牧草适应性研究 |
2.4.2 三峡库区适生牧草种植模式研究 |
2.4.3 三峡库区适生牧草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
第3章 三峡库区牧草适应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高海拔试验点(巫山花竹坪) |
3.3.2 中海拔试验点(巴南区樵坪) |
3.3.3 低海拔试验点(巴南区渔洞) |
3.3.4 供试品种的系统聚类分析 |
3.3.5 其它 |
3.4 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适生牧草种植区划 |
4.1 基本概况 |
4.2 自然条件 |
4.2.1 地形 |
4.2.2 气候 |
4.2.3 土壤 |
4.3 社会条件 |
4.4 适生牧草分区的原则与方法 |
4.5 适生牧草种植分区 |
4.5.1 类型I:三峡库区山区山地种植区 |
4.5.2 类型II:三峡库区半山半坝种植区 |
4.5.3 类型III:三峡库区农田牧草种植区 |
4.6 小结 |
第5章 三峡库区适生牧草种植模式研究 |
5.1 高海拔区牧草种植模式研究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小结 |
5.2 中低海拔区牧草种植模式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 |
5.2.4 结论 |
5.3 农业坡耕地牧草种植技术研究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3 讨论 |
5.3.4 结论 |
5.4 小结 |
第6章 三峡库区适生牧草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
6.1 巫溪红三叶施肥技术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2 结果与分析 |
6.1.3 结论 |
6.2 紫花苜蓿施肥技术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2.3 结论 |
6.3 扁穗牛鞭草施肥技术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3.3 结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2.1 三峡库区优良豆科、禾本科混播定植施肥试验研究 |
7.2.2 加强人工草地建设过程中牧草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量的研究 |
7.2.3 加强适生牧草区划研究,重点培育地方优良牧草品种 |
7.2.4 加强草场生态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6)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饲草产业发展研究 |
1.2.2 关于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研究 |
1.2.3 草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3 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
1.3.1 饲草、草地和草原 |
1.3.2 产业 |
1.3.3 饲草产业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基本思路、框架结构与内容布局 |
1.4.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2 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饲草产业发展概况与特征 |
2.1.3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2.1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3.1 河北省饲草资源概况 |
2.3.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饲草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新增长理论 |
3.2 新制度经济学 |
3.3 产业布局理论 |
3.4 博弈理论 |
3.5 草业系统工程理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 |
4.1 饲草供给分析 |
4.1.1 饲草供给总量及其区域布局 |
4.1.2 不同饲草产品的品质结构及比较 |
4.1.3 饲草的投入产出分析 |
4.2 饲草需求分析 |
4.2.1 国内外饲草市场需求的基本概况 |
4.2.2 河北省畜牧业发展概况 |
4.2.3 河北省饲草需求的定量分析 |
4.2.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对比分析 |
4.2.5 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预测 |
4.3 影响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分析 |
4.3.1 自然环境因素 |
4.3.2 经济发展因素 |
4.3.3 畜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 |
4.3.4 消费因素 |
4.3.5 市场效益因素 |
4.3.6 制度因素 |
4.3.7 技术因素 |
4.3.8 资本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 |
5.1 发展饲草产业是农业发展到新阶段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 |
5.2 发展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
5.3 发展饲草产业,可确保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 |
5.3.1 从“食物安全”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 |
5.3.2 实施草地农业系统,确保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 |
5.4 发展草业综合效益显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5.4.1 发展草业可确保生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5.4.2 发展饲草产业可提高大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
5.4.3 发展草业社会效益巨大,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
5.5 发展草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外汇贡献和市场贡献 |
5.6 草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 |
6.1 饲草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类型 |
6.1.1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
6.1.2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
6.2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其分析评价 |
6.2.1 天然草地改良利用模式 |
6.2.2 林(果)草间作模式 |
6.2.3 人工饲草地建设模式 |
6.2.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
6.3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配置 |
6.3.1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
6.3.2 河北省饲草产业的区域布局与模式选择 |
6.3.3 典型案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饲草产业化经营分析 |
7.1 草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探讨 |
7.1.1 草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
7.1.2 草业产业化内涵和要素构成 |
7.2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
7.2.1 草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
7.2.2 草业产业化是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
7.3 草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运行模式 |
7.3.1 主要组织运行模式 |
7.3.2 草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绩效评价 |
7.4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7.4.1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4.2 典型案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
8.1 政府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1.1 进行该博弈分析的前提条件 |
8.1.2 河北省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2 基于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草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深入分析 |
8.2.1 基本面的深入分析 |
8.2.2 博弈模型中重要环节的分析 |
8.3 博弈模型分析中假设前提条件的释放 |
8.3.1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是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
8.3.2 实现草业产业化的金融制度创新探讨 |
8.3.3 技术进步(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 |
8.4 构建合理机制化解饲草种植过程中的意外风险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
9.2.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对策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7)山区公路边坡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提出的背景 |
一、公路发展的概况 |
二、山区公路边坡的特殊性 |
三、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
四、工程防护的缺陷性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
第二章 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
第一节 概述 |
一、边坡生态防护 |
二、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 |
第二节 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方式 |
一、生态防护方式分类 |
二、主要生态防护方式 |
三、结论 |
第三节 山区公路边坡的植被建植技术 |
一、物种选择 |
二、植物助长 |
三、植被建植步骤 |
第三章 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应用 |
第一节 黄土地区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应用 |
一、生态防护方式 |
二、物种选择 |
三、植物助长 |
第二节 秦岭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应用 |
一、边坡生态防护方式与植物选择 |
二、种植方法 |
三、防护方案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与景观 |
第一节 概述 |
一、公路景观 |
二、山区公路边坡景观 |
第二节 山区公路边坡景观协调原则与要求 |
一、协调原则 |
二、具体要求 |
第五章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成果 |
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8)阿合奇县草地资源优化配置与牧区环境容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3. 草地生产现状分析 |
3.1 荒漠类草地面积大,产草量低,载畜量小 |
3.2 饲草供需不平衡,草畜矛盾突出 |
3.3 牧草产量年际变化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
3.4 耕地面积小,系统转换效率低 |
3.5 生产条件差,牧民生活水平低 |
4. 草地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4.1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4.2 草畜平衡原则 |
4.3 因地制宜,因草配畜原则 |
4.4 效率效益和流通原则 |
5. 草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
5.1 家畜饲养方式 |
5.2 优化天然草地利用格局 |
5.3 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 |
5.4 变量选择 |
5.5 优化方案数学模型的建立 |
5.6 天然草地时空利用模式 |
6. 优化配置方案效益分析 |
6.1 畜种、畜群结构与种植结构分析 |
6.2 效益分析 |
7. 牧区环境容量分析 |
7.1 环境容量的内容 |
7.2 环境的容量测算 |
7.3 分流牧区人口,进行生态搬迁 |
8. 结果与讨论 |
8.1 提出阿合奇县草地利用的优化方案 |
8.2 系统经济效益提高的原因 |
8.3 优化方案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
8.4 牧区环境容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高速公路概述 |
2.2 国外公路发展概况 |
2.3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
2.4 高速公路对路域环境的综合影响 |
2.5 高速公路对路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
2.6 路域环保与植被恢复应用与研究 |
2.7 铅污染及治理研究进展 |
第2章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 |
第3章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类选择及植被营造工程技术 |
1 前言 |
2 土质边坡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类选择试验 |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观察项目与评价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小论与讨论 |
3 风化岩石边坡弯叶画眉草生长适应性 |
3.1 试验区基本情况 |
3.2 坪床处理及播种 |
3.3 养护管理 |
3.4 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 |
3.5 结果与分析 |
3.6 小结 |
4 高羊茅护坡功能 |
4.1 试验概况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5 特殊地质边坡植被营造工程技术 |
5.1 EM3网和CE131网边坡生物防护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土工格室植草 |
6.1 土工格室绿化边坡 |
6.2 材料要求 |
6.3 施工工艺 |
6.4 关键技术 |
7 本章小结 |
7.1 适宜高速公路边坡生境的植物种类筛选 |
7.2 适宜高速公路边坡环境特征的植被营造技术 |
第4章 路域环境土壤、植物铅积累 |
1 前言 |
1.1 路域环境的铅污染 |
1.2 城市环境的铅污染 |
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3 试验方法 |
3.1 取样 |
3.2 样品制备及消化 |
3.3 测定指标 |
3.4 测定方法 |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常规理化性质及铅含量 |
4.2 不同车流量植物地上、地下部分铅含量变化值 |
4.3 铅富集系数 |
5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铅胁迫下草木樨的生理响应 |
1 前言 |
1.1 耐性植物与超积累植物 |
1.2 影响植物铅积累与体内运输的因素 |
1.3 铅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态和分布 |
1.4 植物对铅的生理反映 |
2 试验设计 |
3 指标测定和方法 |
3.1 植株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 |
3.2 净光合效率测定 |
3.3 根系活力测定 |
3.4 叶绿素a、b测定 |
3.5 SOD活性测定 |
3.6 POD活性测定 |
3.7 CAT活性测测定 |
3.8 MDA含量测定 |
3.9 基质及植物各器官铅含量测定 |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光强、不同处理浓度的净光合效率 |
4.2 自然光强下不同浓度处理草木樨净光合效率日变化 |
4.3 铅胁迫下草木樨的生理响应 |
4.4 铅胁迫下叶绿素a、b、a+b变化 |
4.5 外源铅浓度与植株体内的铅含量关系 |
4.6 SOD、CAT、MDA活性、叶绿素a+b含量与叶片铅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
4.7 SOD、CAT、POD活性、MDA含量与根的铅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
4.8 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变化 |
4.9 根系活力 |
4.10 不同铅浓度处理的富集系数 |
5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建立高速公路路域环境人工植被恢复质量评价体系 |
1 前言 |
2 相关评价方法简述 |
2.1 环境影响评价 |
2.2 环境影响后评价 |
2.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2.4 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2.5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2.6 绿地生态效益评价 |
2.7 土地资源开发的生态效益评价 |
3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
3.1 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理论依据 |
3.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依据 |
3.3 植被生态学和植被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依据 |
4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 科学性原则 |
4.2 简单易操作性原则 |
4.3 连续性原则 |
4.4 地带性和层次性原则 |
5 高速公路路域植被恢复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思路 |
5.1 水土保持生态单元植被恢复质量评价 |
5.2 景观营造生态单元植被恢复质量评价 |
5.3 功能保障生态单元植被恢复质量评价 |
5.4 适宜的评价时间 |
6 高速公路路域植被恢复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 |
6.1 植物根系抗张强度(C_1) |
6.2 生态补偿率(C_2) |
6.3 均匀性(C_3) |
6.4 截流量(C_4) |
6.5 绿期(C_5) |
6.6 综合抗性(C_6) |
6.7 群落稳定性(C_7) |
6.8 多盖度综合级(C_8) |
6.9 植被恢复速率(C_9) |
6.10 生物量(C_(10)) |
6.11 降噪量(C_(11)) |
6.12 养护管理水平(C_(12)) |
7 不同生态单元的评价指标 |
7.1 水土保持生态单元区代表性样地 |
7.2 景观营造生态单元区代表性样地 |
7.3 功能保障生态单元区代表性样地 |
8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质量评价体系的计算方法 |
8.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8.2 各生态单元在路域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中的权重 |
8.3 极差标准法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8.4 指标的上、下限 |
8.5 各指标权重计算 |
8.6 评价指标综合计算 |
8.7 各生态单元的植被恢复质量评价结果计算 |
8.8 路域环境人工植被恢复质量综合评分 |
9 初步应用 |
10 应用性估计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奖励、从事的课题及相关工作 |
(10)高寒地区营养体农业的原理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营养体作物植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的时空特征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 |
2.2.3 研究方法 |
2.2.4 试验时间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营养体作物的物候期观测 |
2.3.2 不同处理刈割次数变化 |
2.3.3 营养体作物生长各阶段分蘖数变化 |
2.3.4 植株高度与生长速度 |
2.3.5 营养体作物茎叶比变化情况 |
2.3.6 营养体作物叶面积指数变化情况 |
2.3.7 营养体作物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积温的变化 |
2.4 结论与讨论 |
笋三章 营养体作物的生物量及净第一性生产力 |
3.1 前言 |
3.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1 测定内容 |
3.2.2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种作物生物量分析 |
3.3.2 三种作物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分析 |
3.3.3 三种作物地上生物量动态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营养体作物的净营养物质生产力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测定项目 |
4.2.2 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三种作物地上部分营养物质含量分析 |
4.3.2 三种作物地上部分净营养物质生产力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营养体植物的净能量生产力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测定内容 |
5.2.2 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三种作地物上部分热值变化 |
5.3.2 三种作物的全株净能量生产力 |
5.3.3 三种作物不同组织构件的净能量生产力 |
5.3.4 生长期内净能量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营养体作物的消化性 |
6.1 前言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干物质消失最佳时间的确定 |
6.2.2 三种作物的干物质消失率比较 |
6.2.3 干物消失率与作物常规营养的相关性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营养体作物的群体光合特性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概况 |
7.2.2 试验材料与处理 |
7.2.3 指标测定 |
7.2.4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光合产物的积累时间 |
7.3.2 三种作物的光合“午休”现象 |
7.3.3 营养体作物群体光合的日变化 |
7.4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营养体作物对光能的转化效率 |
8.1 前言 |
8.2 材料和方法 |
8.3 研究结果 |
8.3.1 不同地区三种作物生长期总辐射量变化 |
8.3.2 三种作物全株的光能转化率 |
8.3.3 三种作物组织构件的光能转化率 |
8.3.4 生长期内作物光能转化率的动态变化 |
8.4 结论与讨论 |
第九章 营养体作物对热量的转化效率 |
9.1 前言 |
9.2 材料和方法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三种作物不同刈割处理生长期的积温 |
9.3.2 三种作物全株的热量转化率 |
9.3.3 三种作物组织构件的热量转化率 |
9.3.4 生长期内作物地上部分的热量转化率动态 |
9.4 结论与讨论 |
第十章 营养体作物的水分转化效率 |
10.1 前言 |
10.1.1 水与营养体作物生长 |
10.1.2 营养体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状况 |
10.1.3 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与进展 |
10.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不同刈割处理水分获取量分析 |
10.3.2 不同刈割处理水分转化率分析 |
10.3.3 营养体作物水分转化效率的动态趋势 |
10.4 结论 |
第十一章 不同生产体系辅助能投入产出与经济效益分析 |
11.1 前言 |
11.2 观测项目与方法 |
11.3 结果与分析 |
11.3.1 三种作物的辅助能投入产出分析 |
11.3.2 经济效益分析 |
11.4 结论及建议 |
11.4.1 结论 |
11.4.2 建议 |
第十二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四、干旱山区的简单混播试验苇状羊茅和角果百脉根五年试验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种植不同耐盐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D]. 曾玉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4)
- [2]银川平原盐碱荒地改良模式研究[D]. 孙兆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3]草种质资源、育种及配套技术研究[A]. 张新全,杨春华,彭燕,刘伟,马啸. 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4]云台山植物群落特征及景观改造技术研究[D]. 王定胜.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5]三峡库区牧草种植区划及适生牧草栽培利用技术研究[D]. 张健. 西南大学, 2007(04)
- [6]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杨伟坤.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1)
- [7]山区公路边坡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D]. 余乐. 长安大学, 2005(04)
- [8]阿合奇县草地资源优化配置与牧区环境容量的研究[D]. 郝兴明. 新疆农业大学, 2005(05)
- [9]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研究[D]. 胥晓刚. 四川农业大学, 2004(01)
- [10]高寒地区营养体农业的原理与效率研究[D]. (厶贝)旭疆. 甘肃农业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