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赖特与构成——建筑及装饰设计的“有机线条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迂狄童[2](2021)在《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建筑理论思想中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部分的专题研究。拉斯金以其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贡献者的身份为大众所熟知,拉斯金对建筑的精准论断,既直观地指导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建筑设计,也持续地影响了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并仍然为当今的地域性、建筑遗产保护等建筑思想提供养分,具有历久弥新的学习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拉斯金着作及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理论背景、文献内容和影响意义三方面入手,对拉斯金理论中的建筑理论板块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拉斯金的主要建筑理论由三方面构成:其一是自然主义的形式审美原则;其二是功能主义思想;其三是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在对理论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在更加宽广的建筑史视野中,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意义——首先,这两种思想共同成为了欧洲先锋派注重功能、强调理性的主要思想来源。其次,“功能主义思想”唤起了关注环境、注重文脉之设计方法的出现。最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启发了后现代时期设计方法的创新。可以确定,尽管距离今天已有一百多年,但拉斯金的建筑思想在整部近现代建筑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在后现代时期的今天仍保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和研究意义。拉斯金建筑理论研究的内容是向前看的,但其意义却是向后看的,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对当今建筑界找寻建筑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丁俊[3](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提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江黎静[4](2020)在《装饰法则下现代设计风格论》文中研究表明装饰是人类的审美本能和精神需求,人们追逐装饰的精神世界以寄托和表现情感,装饰不仅记载着生命活力,而且承载着艺术审美的文化历史和时代印记。装饰经久不朽,具有多种特性与价值,能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意味和审美品质。装饰法则是人类设计实践规律与经验的总结,它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质,并在与设计风格不断碰撞融合中产生新的审美认知和多元化的艺术意味,也是设计师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论文《装饰法则下现代设计风格论》打破了以往对装饰、装饰法则以及设计风格单独研究的传统时空维度,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明确指出现代设计语境下装饰法则的重要地位。论文旨在论述装饰法则影响下所形成的设计风格,以及各自在社会思潮、经济基础、审美品位与技艺材料等多方影响下的历史成因与风格特征。从装饰法则的新视角为现代设计风格提供丰富、多样性、可借鉴的“模板”,对于当代技术理性社会的“极简”主义审美泛化和装饰复兴发展给予一定的哲学思考。希冀从现代设计风格中汲取营养,衍生出一系列具有装饰意味与当代风尚的本土化产品,这对满足服务于当代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设计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毕倩茹[6](2020)在《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饰艺术自原始时期至今不断更迭发展,经历了由实践到理论再到两者有机结合的演化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全球化进程加快,引发学者们对其他地区文化的探索,由此各地域的装饰艺术发展规律被不断揭示。19世纪英国着名装饰理论家、设计师欧文·琼斯作为装饰艺术的先行者、实践者,他所提出的装饰原理为推动装饰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欧文·琼斯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及学术成就进行发掘整理;其次从装饰理论研究的角度,以欧文·琼斯的三部重要着作为代表,解读它们的出版动机、主要内容及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再次从装饰设计实践的角度,对欧文·琼斯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装饰设计作品进行解析;最后基于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以欧文·琼斯“中国纹样”展览为课题,进行空间设计的实验。通过以上研究与实验,期望引起国内学界对欧文·琼斯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的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设计中,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设计故事。
田英祯[7](2019)在《日本艺术对赖特有机建筑论的影响研究 ——基于黑格尔建筑美学视角》文中指出赖特对有机建筑论的建立与完善持续了其整个职业生涯,日本艺术在其中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黑格尔建筑美学为研究视角,首先根据赖特的着述,在艺术观念与美学原则两个层面探寻其有机建筑论的美学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日本艺术对赖特有机建筑论的影响。首先,本文第二章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建筑美学,并阐明了“黑格尔建筑美学”、“赖特有机建筑论”、“日本艺术”之间的相关性。随后,第三章以黑格尔建筑美学为纲,从艺术观念与美学原则两个层面,建立赖特有机建筑美学的框架,这是赖特接受日本艺术影响的美学基础。在以上基础上,第四、五、六章展开研究日本艺术对赖特有机建筑论的影响。在艺术观念方面,从赖特的着作《日本木刻版画:一种诠释》中可以发掘赖特对日本艺术的看法:日本艺术的目的是表现内在想法而非写实,艺术的方法是对自然事物几何结构的抽象。这与黑格尔浪漫建筑阶段和赖特的有机建筑观念相符,赖特因而能够从日本艺术中借鉴形式。在绘画方法方面,基于赖特对日本艺术观念的解读,提炼出日本木刻版画中体现了这些观念的绘画方法,包括混合透视、元素平面化分层、无画框与“非错觉”等。并分析其对赖特有机建筑设计图绘画方法的影响。在建筑空间方面,引入格式塔理论,分析日本木刻版画如何构建画面空间,随后以团结教堂、帝国饭店、施瓦茨住宅为例,分析赖特受日本艺术影响形成的空间构建方法包括:使用轮廓线和元素分层、图底关系、隐藏与揭示、混合透视等,形成了由正面性到空间深度的、整体性的、引导探索的、增强压缩和扩张效果的空间,赖特通过这样的空间实践了其有机建筑美学原则。
敖雷[8](2019)在《技术视角下的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形式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建筑的理论研究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完整的时间阈限和空间坐标则不能获知其完整的发展演化路径。西方的现代建筑与其传统建筑的巨大差别显而易见,但稳定成熟的现代建筑形式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技术积累和与传统漫长的博弈才取得的结果。显然,这样一场革命的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这场技术变革在建筑学领域表现在对传统建造材料、建造方法的颠覆,从而开始了建筑形式前后未有的创新与变革,历史形式的绝对经验和比例美学在新的技术的冲击下不再成立,对于新建筑的渴求和探索为现代建筑的孕育和发生创造了基础。西方建筑理论的历史悠长,不同时代的理论视角在变化之中,但始终不能脱离关于建筑学的一些本质性的探讨——建筑的功能、形式、结构、材料问题。这些在后来的现代建筑运动中成为被关注的核心议题,因为现代建筑这场革命的最初是由技术上的巨大变革驱动的,所以相比以往,这场现代建筑革命更加直面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因此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来的关于新建筑的探求都以此为基础。现代建筑的许多主题都是始于前现代建筑时期,从广义来说,前现代建筑时期是现代建筑宏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早期阶段。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先驱者从传统出发找到了新的出发点去探索新的建筑可能性,他们在旧传统和新技术的夹击中进行着现代建筑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谈到技术的视角,就涉及到两个相关的方面——技术本身和作为技术主体的人,前者决定了建筑材料、设计和建造方法可以为新建筑的求索提供多少实质性的助益,后者则直接影响在与传统美学范式的对抗中新技术条件被应用于建筑的方式和程度。因此,本文所提到的技术视角实则包含着科学与历史的双重维度。本文首先通过对前现代建筑时期两个重要的技术性变革要素材料和结构的发展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读技术发展给新建筑带来的建筑形式革命,然后从19世纪英、法、德三个现代建筑思想的主要发起国的技术力量与形式探索之间关系释读建筑从传统向现代前进过程中的复杂性,最后论述20世纪初期德语区将早期现代建筑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发展层面的过程中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作出的合理取舍。建筑的发展不仅包括建筑形式的变化,还涵盖了建筑形式变化的支配力量。这种支配力量在早期现代建筑时期表现为技术以及与技术相联动的建筑其他人文性要素的变化,这些共同导向了建筑形式的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性变革。技术上的变革带来建筑形式创新的可能性,而有时建筑审美有时也让技术为此做出了必要的妥协和调整。确实,因为主流文化和审美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是一个“传统”与“新统”博弈、互洽的过程。在前现代建筑时期,技术是一条回溯早期现代建筑漫长过程的线索,同时这个时期发生着传统与新统、民族性与现代性、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长期调和与互洽。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技术对建筑形式变革的积极影响以及所遇到的传统美学观念的阻滞将以一种更全面客观的方式呈现。论文全文19.6万字,图100幅。
俞左平[9](2019)在《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的日本建筑在国际建筑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融合了现代性与民族特色的建筑创作是西方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之外的国家进行现代建筑创作的成功代表,而这一切都是以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日本建筑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型为前提基础的。从19世纪50年代日本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被西方国家强迫打开国门,传统建筑受到巨大冲击开始发生变革,到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日本现代建筑师在国际建筑舞台崭露头角、获得广泛声誉为止,中间仅仅经历了短短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日本建筑就脱胎于过往上千年的建筑历史传统积淀,成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以往对日本建筑现代化的研究多侧重于史实陈述,而缺少对其转型能够顺利实现之原因的深入系统探讨。本文将日本建筑现代化视为日本社会整体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部分,通过对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分析,认为日本社会现代化所遇到的最大阻力在于文化冲突,这种现象也同样表现在建筑领域,因此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日本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建筑现代化转型中所面对的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本文的研究逻辑是一个纵横向展开的十字坐标轴,将日本建筑一百年的现代化转型置于原点位置。运用历史研究法,纵向往上追溯日本传统建筑所具有的文化特质,探讨其作为转型基础的特殊性,向下延续至当代日本建筑创作中的文化融合,分析建筑现代化实现的方式对当代日本建筑创作的影响。运用比较研究法,横向比较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西方与日本的建筑现代化转型过程,分析两者在相互影响下所形成的文化共性特质。运用归纳研究法,将纵、横两向展开的研究结果归纳为四个方面:“功用性”——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自然性”——日本传统文化对西方建筑发展的影响、“机械性”——西方建筑现代化对日本建筑发展的影响、“简朴性”——现代主义者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再认识。功用性、自然性、机械性和简朴性是日本建筑经过一百年的现代化转型后所具有的基本文化特质,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文化特质相契合,因而日本传统建筑最终得以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实现文化融合,完成了现代化转型。本文结论认为日本建筑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百年时间内脱胎于一千多年传统建筑的历史积淀,顺利与西方现代建筑融合,完成现代化转型,原因有三点:一是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中本身就存在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极为相似的特质,即功用性特质;二是日本与西方的建筑现代化转型是同时期展开的,在相互文化交流中形成共同特质,即自然性和机械性特质,其中日本对西方现代的机械性建筑观念的认同尤为重要;三是通过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简朴性特质进行过滤修改,使其符合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准,从而为西方现代建筑赋予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使西方建筑在日本的发展获得了正当性。
谢冠一[10](2019)在《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说建筑是庇护身体的场所,那么内部空间显然就是建造行为的原始动机。然而建设程序的割裂现象表明两个领域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对话,从专业教育方面看,两者的方法和体系更是呈现明显分离的发展轨迹。作为专门化的职业,室内设计从诞生伊始就流露出与建筑专业在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上的普遍分立。时代背景、社会意识和服务对象是两者之间观念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了对空间概念的认知和各自的设计取向,成为干扰建筑整体性的客观矛盾。这是本文有关设计方法研究的主要着眼点。科学系统论将整体性作为系统的基本特征,并提供了实现整体性的两种可能。如果将建筑比作一个复杂系统,那么建筑的整体性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反向的实施路径。这就意味着现实分立的建筑本体和建筑内部,可以从各自立场出发“自外而内”或“自内而外”地走向整体。而哲学、绘画、建筑领域的多元空间概念为“男性-女性、学术-工匠、公共-日常”这些相对关系提供了消解矛盾的方法启示。这是本文研究中有关设计方法对接的重要结合点。室内设计可以通过三条路径从具体方法上走向建筑整体:从空间概念出发走向具象体验;从材质工艺出发走向空间操作;从内部设施出发走向整体思维。它们以室内设行业内的三个主要内容为切入点,对照矛盾双方的逻辑与立场,利用建筑空间的抽象-具象、视觉-感知、实体-虚体等相对关系的可转换性,通过视角转换、要素转换和图底转换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步骤,达到消解矛盾和统一秩序的意图,逐步走向对方立场并实现有机统一。在快速建设或建筑更新的语境中,上述方法对于两个专业的一线从业者来说,具有实践和借鉴的价值。
二、赖特与构成——建筑及装饰设计的“有机线条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赖特与构成——建筑及装饰设计的“有机线条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拉斯金生平的传记类研究 |
1.2.2 关于拉斯金艺术思想的研究 |
1.2.3 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以拉斯金思想与影响为主题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2.约翰·拉斯金的工作生涯脉络剖析 |
2.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划分 |
2.1.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概述 |
2.1.2 工作生涯的阶段划分 |
2.2 拉斯金所处时代的背景综述 |
2.3 工业时代背景下社会剧变对拉斯金工作的影响 |
2.3.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3.2 拉斯金工作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
2.3.3 拉斯金工作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
2.4 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的艺术理论发展与拉斯金的艺术理论 |
2.4.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4.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
2.4.3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
2.5 19 世纪前后的建筑潮流及建筑理论发展 |
2.5.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5.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与后期阶段(1842-1860 年与1860-1900 年) |
2.6 本章小结 |
3.约翰·拉斯金的建筑思想 |
3.1 拉斯金建筑思想体系认知 |
3.1.1 拉斯金与普金建筑思想中对待宗教因素的异同 |
3.1.2 类比人之品德的道德说教建筑评价方式 |
3.1.3 自然主义的装饰方法与装饰主题 |
3.1.4 强调建筑中手工艺因素的价值 |
3.1.5 拉斯金“反修复”式的建筑遗产保护思想 |
3.2 对拉斯金功能主义思想的考察 |
3.2.1 对“功能主义”概念的界定 |
3.2.2 对建筑“功能”概念的肯定和拉斯金的建筑分类 |
3.2.3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 |
3.2.4 好的建筑是健康社会关系的反映 |
3.2.5 辩证观点下的功能主义思想 |
3.3 对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的考察 |
3.3.1 对“材料理性主义”的概念界定 |
3.3.2 建筑的两种美德:力与美 |
3.3.3 建筑结构中的三种欺诈 |
3.3.4 以材料和真实性为评判标准的建筑评判方式 |
3.3.5 基于材料理性主义的哥特复兴建筑思想 |
3.4 本章小结 |
4. “功能主义思想”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4.1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影响 |
4.1.1 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代表思想举例 |
4.1.2 对“功能主义”和“材料理性主义”的再认识 |
4.1.3 对单纯的“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的批判 |
4.1.4 拉斯金建筑理论对“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融合 |
4.1.5 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之于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理性精神的“承上”关系 |
4.1.6 拉斯金“功能主义”之于新艺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启下”关系 |
4.2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实践发展中的影响 |
4.2.1 指导与启发 |
4.2.2 萃取与整合 |
4.2.3 批判与延伸 |
5.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图表目录及出处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3)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装饰法则下现代设计风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装饰法则与现代设计风格的范畴 |
2.1 装饰法则与现代设计风格的内涵 |
2.1.1 装饰法则的界定 |
2.1.2 设计风格的含义 |
2.2 装饰法则与设计风格的变因 |
2.2.1 因时而生的装饰法则 |
2.2.2 嬗变多样的设计风格 |
第3章 装饰法则与现代设计风格的碰撞 |
3.1 自然法则下的曲线美 |
3.1.1 流动缠绕的动植物美 |
3.1.2 娇柔曼妙的女性柔美 |
3.2 抽象法则下的几何化 |
3.2.1 直线的刚劲率真美 |
3.2.2 装饰面的抽象之美 |
3.2.3 几何体的机械之美 |
3.3 和谐法则下的色彩美 |
3.3.1 色彩是传达情感的重要元素 |
3.3.2 色彩设计的情感化表现形态 |
3.3.3 色彩设计风格的审美化意味 |
第4章 当代装饰的弱化及应对策略 |
4.1 机器理性语境下“无”装饰的审美泛化 |
4.2 借“传统”“自然”之法,创“和谐”“装饰”新路 |
参考文献 |
插图注释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对象确立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对象确立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欧文·琼斯装饰研究与实践概况 |
第一节 欧文·琼斯学习与工作经历 |
一、家庭环境及生活经历 |
二、学徒、学院和大陆游学的学习经历 |
三、学徒期间和大陆游学后的工作经历 |
第二节 欧文·琼斯装饰研究与实践 |
一、社会、文化和艺术背景 |
二、从影响到形成的装饰理论研究 |
三、从顺应到创新的装饰设计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细节》解读 |
一、出版动机:崇尚摩尔装饰 |
二、主要内容:各类图纸和彩色印刷 |
三、对当时及后世装饰领域的影响 |
第二节 《装饰纹样的基本原理》解读 |
一、出版动机:提供理论指导 |
二、主要内容:37条装饰原理 |
三、对当时及后世设计领域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纹样》解读 |
一、出版动机:推介中国装饰 |
二、主要内容:100幅中国装饰纹样 |
三、对当时及后世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实践 |
第一节 1851年伦敦世博会解析 |
一、世博会建筑概况 |
二、世博会室内装饰设计 |
三、世博会展示陈列设计 |
四、世博会室内装饰和展示陈列特点 |
第二节 圣詹姆斯音乐剧院解析 |
一、剧院建筑概况 |
二、剧院室内装饰设计 |
三、剧院室内装饰特点 |
第三节 奥斯勒展览馆解析 |
一、展览馆建筑概况 |
二、展览馆室内装饰设计 |
三、展览馆室内装饰特点 |
第四节 卡尔顿联排府邸解析 |
一、府邸建筑概况 |
二、府邸室内装饰设计 |
三、府邸室内装饰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的空间设计 |
第一节 课题与主题 |
一、课题——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 |
二、主题——欧文·琼斯“中国纹样”展览空间设计 |
第二节 展览空间概念确立 |
一、源于课题的空间情感 |
二、源于课题的空间风格 |
三、源于课题的空间形式 |
四、源于课题的空间色彩 |
第三节 展览空间设计过程 |
一、空间设计实验 |
二、空间设计推演 |
三、空间设计确立 |
第四节 展览空间的建造逻辑 |
一、空间材料选用 |
二、空间结构配置 |
三、空间构造处理 |
四、空间建造表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层面 |
二、实践层面 |
第二节 基于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空间设计的反思与展望 |
插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日本艺术对赖特有机建筑论的影响研究 ——基于黑格尔建筑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既有研究的局限与价值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以黑格尔建筑美学研究日本艺术对赖特有机建筑论影响的可行性 |
2.1 建筑研究中的理论与美学 |
2.1.1 以理论视角研究建筑 |
2.1.2 以美学视角研究建筑 |
2.2 黑格尔美学与日本艺术间的桥梁——恩内斯特·费诺罗萨 |
2.2.1 费诺罗萨基于黑格尔哲学建立的艺术思想 |
2.2.2 费诺罗萨对东西方艺术的融合 |
2.2.3 费诺罗萨对赖特的启发 |
2.3 黑格尔建筑美学与赖特之间的桥梁——浪漫主义建筑美学 |
2.3.1 赖特与浪漫主义建筑美学 |
2.3.2 黑格尔与浪漫主义建筑美学 |
2.4 赖特与日本艺术的相遇 |
2.4.1 赖特与费诺罗萨的联系 |
2.4.2 对日本木刻版画的理解 |
2.4.3 经销商的身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格尔建筑美学——赖特有机建筑论受日本艺术影响的美学基础 |
3.1 黑格尔的建筑艺术哲学 |
3.1.1 黑格尔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中的地位 |
3.1.2 黑格尔建筑美学系统的意义 |
3.1.3 黑格尔对建筑艺术三个阶段的划分 |
3.2 赖特有机建筑观念——符合黑格尔浪漫建筑观念 |
3.2.1 赖特与黑格尔三个阶段的建筑艺术 |
3.2.2 赖特的有机建筑符合浪漫阶段而非象征或古典阶段 |
3.3 赖特有机建筑美学原则——以黑格尔浪漫建筑美学原则为基础 |
3.3.1 受日本艺术以外的影响形成的原则 |
3.3.2 受日本艺术影响形成的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赖特对日本艺术观念的解读——基于有机建筑美学观 |
4.1 赖特基于黑格尔建筑美学的艺术观念 |
4.1.1 赖特的思想背景 |
4.1.2 艺术的目的——表现内在想法 |
4.1.3 艺术的方法——对自然中美的发掘 |
4.2 赖特对日本艺术观念的解读 |
4.2.1 艺术的目的——表现内在想法而非写实 |
4.2.2 艺术的方法——对自然事物几何结构的抽象 |
4.2.3 日本木刻版画具有空间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从观念到形式——日本木刻版画对赖特绘画方法的影响 |
5.1 日本木刻版画中的绘画方法 |
5.1.1 混合透视 |
5.1.2 轮廓线的使用与元素平面化分层 |
5.1.3 无画框与“非错觉” |
5.2 赖特有机建筑设计图中的绘画方法 |
5.2.1 几何抽象而非模仿自然 |
5.2.2 混合透视 |
5.2.3 冲出画框 |
5.2.4 隐藏与揭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学原则的实践——日本艺术对赖特有机建筑的影响 |
6.1 从二维到三维——以格式塔理论分析日本木刻版画 |
6.1.1 格式塔理论的方法 |
6.1.2 轮廓线与元素分层——正面性到空间深度 |
6.1.3 图底关系——空间形成统一的整体 |
6.1.4 视觉框架下的隐藏与揭示 |
6.1.5 混合透视 |
6.2 团结教堂 |
6.2.1 空间是设计的核心 |
6.2.2 形式发展的动力源于内部 |
6.2.3 空间的复杂性——轮廓线强调构件之间的区分 |
6.2.4 空间的复杂性——图底关系实现各构件的转化统一 |
6.2.5 统一的整体——图底关系组织空间层次 |
6.2.6 精神性大于物质性 |
6.2.7 小结 |
6.3 帝国饭店 |
6.3.1 东西方建筑的融合 |
6.3.2 空间深度——通过元素分层实现 |
6.3.3 装饰在空间中整合——由正面性到空间深度 |
6.3.4 空间的隐藏与揭示——装饰形成视觉框架 |
6.3.5 几何控制下的材料表达 |
6.3.6 小结 |
6.4 施瓦茨住宅 |
6.4.1 二维元素在三维空间感知中的作用 |
6.4.2 混合透视的运用 |
6.4.3 隐藏与揭示 |
6.4.4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拓展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8)技术视角下的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形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畴 |
1.3.2 重要概念的解析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工业革命背景下欧洲的技术变革与建筑领域发展 |
2.1 材料变革推动的建筑实践 |
2.1.1 钢铁、玻璃的发展与大尺度建筑工程实践 |
2.1.2 混凝土的发展对传统砌筑建造方式的冲击 |
2.1.3 材料真实性与表现性 |
2.2 力学计算推动的结构理论发展 |
2.2.1 经典结构理论——艾特尔万与纳维叶 |
2.2.2 图解静力学与图解分析学——库尔曼 |
2.2.3 形与力的思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世纪的英国建筑形式理论趋向:哥特复兴与工艺美术意志 |
3.1 早期古典形式立场与民族意识觉醒的技术本质 |
3.2 哥特建筑复兴——普金、拉斯金 |
3.3 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 |
3.4 19世纪末英国传统与新建筑探索的共同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世纪的法国建筑形式理论趋向:功能导向与结构理性基因 |
4.1 学院派的铺陈以及帝国风格的挣脱 |
4.2 技术与形式的古典“统一”——拉布鲁斯特 |
4.3 材料与结构的真实性——勒-迪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世纪的德语区建筑形式理论趋向:风格争论与建构理论体系 |
5.1 从古典规则到建筑形式可靠原则的转向——希尔特与胡布希的风格论战 |
5.2 浪漫、理性与秩序——申克尔 |
5.3 形式的技术性和两面性——梅茨格尔与伯蒂谢尔 |
5.4 材料、面饰、风格——森佩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与美学共同影响的20世纪初早期现代建筑发展 |
6.1 新建筑形式原则的统一——穆特修斯与德意志制造联盟 |
6.2 工厂建筑美学的建立与发展——贝伦斯与格罗皮乌斯 |
6.3 几何模数与技术理性的强化——贝尔拉赫 |
6.4 艺术个性对建筑标准化的修正——维尔德 |
6.5 混凝土的建造艺术——佩雷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对技术视角下建筑形式理论演变的历史性思考 |
7.1 传统到新统的技术内核 |
7.2 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调和 |
7.3 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日本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渊源和相似性 |
1.1.2 日本与中国遭遇西方建筑时的相似境况 |
1.1.3 日本与中国建筑现代化的不同结果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 |
1.5 研究意义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日本建筑从传统到现代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
1.6.2 近代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相关研究 |
1.6.3 日本建筑现代化转型文化碰撞的相关研究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
2 引子:日本建筑现代化的社会背景 |
2.1 日本现代化前夕的社会背景 |
2.1.1 二元政治 |
2.1.2 商品经济 |
2.1.3 武士文化 |
2.2 政治经济转型与文化冲突 |
2.2.1 皇权推动的政治转型 |
2.2.2 战争刺激的经济转型 |
2.2.3 两极分化的文化冲突 |
2.3 建筑在日本现代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
2.3.1 明治政府权力象征 |
2.3.2 西方先进技术载体 |
2.4 日本建筑现代化中的文化碰撞 |
2.4.1 日本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碰撞 |
2.4.2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碰撞 |
2.4.3 日本建筑现代化文化碰撞的四个维度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维度一:功用性——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 |
3.1 日本传统建筑的界定 |
3.1.1 日本传统建筑的类型界定 |
3.1.2 日本传统建筑的形式界定 |
3.2 神社建筑的功用性 |
3.2.1 造替制度反映祭祀需求 |
3.2.2 简约形式反映原始崇拜 |
3.2.3 自然材料反映现世观 |
3.3 住宅建筑的功用性 |
3.3.1 布局应对自然环境需求 |
3.3.2 形式应对使用功能需求 |
3.3.3 规格化应对军事性需求 |
3.3.4 少装饰应对节约生产力需求 |
3.4 茶室建筑的功用性 |
3.4.1 俭朴风格阐释“佗寂”审美 |
3.4.2 不对称形式阐释“佗寂”审美 |
3.4.3 中性色彩阐释“佗寂”审美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维度二:自然性——日本传统文化对西方建筑发展的影响 |
4.1 工业社会对西方传统艺术与建筑的冲击 |
4.1.1 工业社会对传统艺术的冲击 |
4.1.2 工业社会对传统建筑的冲击 |
4.2 西方现代艺术中源自日本的自然性 |
4.2.1 从古典艺术表现到自然本真呈现 |
4.2.2 从自然本真呈现到纯粹内在表达 |
4.2.3 纯粹内在表达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4.3 西方现代建筑中源自日本的自然性 |
4.3.1 赖特与日本文化的渊源 |
4.3.2 自然性对早期赖特设计理念的影响 |
4.3.3 自然性对早期赖特设计手法的影响 |
4.3.4 赖特对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维度三:机械性——西方建筑现代化对日本建筑发展的影响 |
5.1 西方现代建筑“机械”审美的形成 |
5.1.1 现代技术与传统建筑审美的矛盾 |
5.1.2 探索反映工业时代的新建筑形式 |
5.1.3 机械性建筑的发展与成型 |
5.2 日本对西方“机械化”建筑技术的引进 |
5.2.1 政府主导的西式工厂 |
5.2.2 正统西式建筑的传入 |
5.2.3 美国建筑技术的引进 |
5.3 日本自身对现代建筑机械性的初探 |
5.3.1 对钢筋混凝土建筑形式的初探 |
5.3.2 地震火灾引发技术优先的考虑 |
5.4 西方现代建筑的机械性形式对日本的影响 |
5.4.1 表现派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4.2 风格派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4.3 包豪斯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4.4 柯布西耶式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维度四:简朴性——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再认识 |
6.1 日本对建筑全盘西化的反思 |
6.1.1 对日本传统建筑“美”的肯定 |
6.1.2 “进化主义”建筑的提出 |
6.1.3 走向偏激的“帝冠式”建筑 |
6.2 西方现代主义者发掘日本传统建筑的简朴性 |
6.2.1 陶特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
6.2.2 格罗皮乌斯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
6.2.3 柯布西耶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
6.3 确立简朴性作为日本传统建筑特质 |
6.3.1 对于“日本趣味”建筑的抨击 |
6.3.2 以简朴性为核心的“纯正”日本建筑标准 |
6.3.3 透过现代主义滤镜拣选传统建筑的简朴性 |
6.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维度统一: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 |
7.1 现代主义建筑观下四个维度的统一 |
7.1.1 现代主义建筑的四项基本建筑观 |
7.1.2 注重功用性的功能观 |
7.1.3 追求机械性的技术观 |
7.1.4 讲求自然性的空间观 |
7.1.5 偏好简朴性的美学观 |
7.2 文化融合在当代日本建筑创作中的体现 |
7.2.1 建筑创作中功能观的改变 |
7.2.2 建筑技术应用中的文化融合 |
7.2.3 建筑空间创作中的文化融合 |
7.2.4 建筑审美创作中的文化融合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结语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本章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表格 |
图片 |
附录 |
附录1: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日本近代建筑概览 |
附录2: 西方现代建筑中简约观念的形成渊源 |
附录3: 日本历代纪元表 |
作者简历 |
(10)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室内设计的困惑 |
1.1.2 割裂的整体 |
1.1.3 图像时代的空间觉醒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整体观念在设计领域的研究 |
1.2.2 空间概念在设计领域的研究: |
1.2.3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对象:室内设计方法 |
1.3.2 研究目标:建筑内外整体性 |
1.3.3 研究内容:空间概念与方法对接 |
1.3.4 研究价值:理论、实践与教学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总体框架 |
1.4.3 重点和难点 |
1.4.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室内设计的空间觉醒 |
2.1 室内设计的诞生与演化 |
2.1.1 早期室内装饰行业的非专业化倾向 |
2.1.2 现代室内设计的演化特征 |
2.1.3 方法与体系的思辩 |
2.2 空间观念的多元辨析 |
2.2.1 空间概念的刍议 |
2.2.2 哲学与科学领域的空间概念 |
2.2.3 艺术领域的空间概念 |
2.2.4 建筑领域的空间概念 |
2.3 整体观思想的导入 |
2.3.1 整体观与系统论 |
2.3.2 系统论下的两种建筑整体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空间概念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
3.1 空间的抽象性与可操作性的矛盾 |
3.1.1 空间作为实体 |
3.1.2 空间作为虚体: |
3.1.3 空间概念与室内设计的距离 |
3.2 从三个图式看建筑空间的抽象性 |
3.2.1 多米诺体系的形式抽象 |
3.2.2 空间构成图式的物质抽象 |
3.2.3 九宫格问题的视角抽象 |
3.3 立体主义绘画的启示 |
3.3.1 观察角度 |
3.3.2 具象感知 |
3.4 视角转换:自内而外的观察角度 |
3.4.1 从上帝视角回到蠕虫视角 |
3.4.2 从一点透视走向多点透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材质工艺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
4.1 工匠性与抽象性的矛盾 |
4.1.1 材质工艺作为技术内容 |
4.1.2 材质工艺作为形式内容 |
4.1.3 工匠性与抽象性的矛盾 |
4.2 从三类界面看材质工艺的局限性 |
4.2.1 结构理性的局限性 |
4.2.2 饰面技术的分裂性 |
4.2.3 材质消隐的非物质性 |
4.3 装配部件法的启示 |
4.3.1 要素的区分与抽象 |
4.3.2 要素的组织与操作 |
4.4 要素转换:从材质工艺走向空间操作 |
4.4.1 从功能要素走向抽象要素 |
4.4.2 从界面设计走向界面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内部设施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
5.1 日常性与整体性的矛盾 |
5.1.1 内部设施作为生活日常 |
5.1.2 内部设施作为系统部件 |
5.1.3 日常性与整体性的矛盾 |
5.2 从内部设施看建筑日常的复杂性 |
5.2.1 卫生设备的技术复杂性 |
5.2.2 日用家具的形式多样性 |
5.3 透明性的启示 |
5.3.1 透明的区分 |
5.3.2 透明的延伸 |
5.4 图底转换:从局部问题走向整体思维 |
5.4.1 从形体构图走向空间构图 |
5.4.2 从局部空间走向整体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正反思辨 |
二、设计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展望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四、赖特与构成——建筑及装饰设计的“有机线条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D]. 迂狄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4]装饰法则下现代设计风格论[D]. 江黎静.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 毕倩茹.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7]日本艺术对赖特有机建筑论的影响研究 ——基于黑格尔建筑美学视角[D]. 田英祯. 天津大学, 2019(01)
- [8]技术视角下的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形式理论研究[D]. 敖雷. 东南大学, 2019(01)
- [9]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D]. 俞左平. 浙江大学, 2019(01)
- [10]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D]. 谢冠一.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