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候变化对阳泉水资源的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卫平[1](2021)在《阳泉市用水现状分析及水资源保护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阐明阳泉市水资源量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区位用水现状,占全市总用水量57%的农业灌溉用水水平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取水量仍高于全省水平,应继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加强水资源保护。
张国栋[2](2020)在《灌区水环境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三江平原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经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冲积作用形成了我国的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该区域一直承受着高强度的开发,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当地农民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地下水资源,经过降雨、蒸发、径流、下渗等自然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此种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三江平原腹地粮食生产核心区十六个典型临江灌区作为研究基点,对其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以及灌区整体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探究其内部关系,利用情景分析法对研究区水环境未来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并研究水环境约束下的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研究区地表水水质指标进行采样与实验,利用构建的AMFO-PPE模型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除集贤灌区外其他灌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良好,水质相对较差的灌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空间分布与灌区河网密度有关,河网密度大的地区相对水质情况较好。通过分析构建的AMFO-PPE模型、RAGA-PPE模型、FA-PPE模型以及NIM的性能,得到AMFO-PPE模型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968,接下来随机抽取10个灌区重复25次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值为24.079,经计算得到AMFO-PPE模型区分度值为1.09875,虽然NIM区分度为1.14205,但NIM标准化分值曲线分布并不合理,说明AMFOPPE模型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其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2)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指标进行采样与实验,利用构建的AMFO-PPE模型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除蛤蟆通灌区外其他灌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较差,十六个灌区地下水等级分布空间呈现出东部状况好于西部的状态,从所测指标值来看,Fe、Mn指标含量明显超标,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的孔隙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将铁锰矿物质溶解于水体。通过分析四种模型的性能,得到AMFO-PPE模型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998,接下来随机抽取10个灌区重复25次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值为24.366,经计算得到AMFO-PPE模型区分度值为1.18358,虽然NIM区分度为1.21836,但NIM标准化分值曲线分布并不合理,说明AMFO-PPE模型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3)利用R聚类和变异系数法对灌区水环境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后的指标利用构建的AMFO-PPE模型进行灌区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除蛤蟆通灌区外其他灌区水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较差,水质空间分布成块状分布,西部、北部和东部较好,中南部较差。通过所得结果与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分析可以发现,灌区水环境质量与地下水水质为强相关关系,相关性大于其余两者。通过分析四种灌区水环境评价模型的性能,得到AMFOPPE模型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973,接下来随机抽取10个灌区重复25次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值为24.409,经计算得到AMFO-PPE模型区分度值为1.15267,虽然NIM区分度为1.17080,但NIM标准化分值曲线分布并不合理,说明AMFO-PPE模型在灌区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4)根据调查选取耕地面积占比、降水量、渠系入渗补给系数以及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四个驱动因子,利用多元回归方程和情景分析法对研究区未来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按照当前趋势继续发展,研究区水环境呈现变好的趋势,通过减小耕地面积比例增长趋势或减少单位面积施肥量,当地水环境质量变好的趋势在增大,但是变化趋势依旧不明显。(5)通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布谷鸟算法进行求解,将灌区水环境质量指数,作为约束条件对灌区农业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由于受到水环境约束条件的限制,对当地的水资源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能够减少水资源使用量,同时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并对当地的水环境保护以及农业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建议。
高旭波,王万洲,侯保俊,高列波,张建友,张松涛,李成城,姜春芳[3](2020)在《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污染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强烈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物质及能量多频次、大范围的输入,极大程度上改变着岩溶水系统的水环境质量,岩溶水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威胁和破坏,岩溶水水质日趋恶化。本文归纳分析了我国北方岩溶水系统水质特征、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我国北方岩溶水水质类型中硫酸盐型水和氯化物型水的分布逐渐增加,主要污染组分为总硬度、SO24-、F-、NO3-和TDS等。其中硫酸盐和硝酸盐污染强度和范围最大,呈现出显着的人类活动影响特征。依据我国北方岩溶系统结构及水力学特征,将岩溶水污染途径概括为:①连续入渗型——主要包括岩溶区地表水(河流、水库等)渗漏污染,城镇污水渠或排污管道破损引起的污水渗漏污染;②越流型污染——污染孔/裂隙水(含矿坑水/老窑积水等)越流污染岩溶水;③间歇入渗型——固废淋溶入渗和污水灌溉渗漏污染等。据此提出了推进岩溶水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合理化建议。
高怡洁[4](2020)在《晋东地区传统村镇建设中的人居智慧研究 ——以水窖供水技术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晋东地区大量传统村镇,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在水环境方面矛盾突出:长期以来,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然而,历史悠久的晋东地区,又发展形成了灿烂的文化,保留至今的传统村落不但数量众多,且独具地域特色。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晋东地区传统村镇建设中应对贫水环境挑战的诸项技术措施展开,揭示该地区传统村镇聚落建设中凝结下来的一系列智慧方法,主要包含集雨水窖供水方法及受其影响的民居建筑和聚落空间布局等三个方面:首先,在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地质等各方面因素,系统梳理和全面呈现了晋东地区遭受贫水困境的普遍程度。进一步,概要介绍了该地区为应对这一困境而发展出来的水坅、水库等雨水调蓄利用设施,并选择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集雨水窖供水技术为重点进行展开,详细分析了这一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构造,揭示了该系统在水量获取、水质控制等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其次,作为当地传统民居的必要组成部分,集雨水窖供水技术对晋东传统民居的影响比较突出,主要包括组群布局、功能布局、单体建筑形式、院落铺装及屋面构造等方面;因该地区当代民居建筑中仍建有水窖供水系统,本文进一步在分析水窖供水系统的改良情况及其对当代民居演变的影响。最后,在聚落层面,本文发现当地传统村镇聚落多有拓展水源、控制雨水分配等方面的考虑,涉及到聚落的选址、街巷布局、公共空间布局等方面,根据问题不同分别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GIS水文分析,讨论集雨水窖供水系统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李高磊[5](2019)在《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候暖干化趋势的不断加重逐渐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种植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脆弱的领域之一。本文利用山西省近40年气象数据、种植业作物相关数据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以及种植业结构发展现状,利用熵值法计算作物比较优势,并依据近10年来山西省种植业基本数据,构建引入气候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度各投入要素对作物增产的贡献度,在此基础上,得出气候优势指数以及气候变化下作物的优势投入要素,结合气候优势与作物比较优势提出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根据气候变化下投入要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近40年来,山西省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有一定的下降;降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与全国降水略有增加的趋势相反;山西省第一产业占比不断降低,且波动较大,发展不稳定。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种植越来越偏向于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以及小杂粮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要素投入南北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农村劳动力流失;种植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气候变化影响严重。其中,气候变化对各类作物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现有的种植业生产和要素投入结构。总体来看,气候变化不利于山西省大多数地区小麦、大豆作物的种植,但有利于玉米作物的种植,马铃薯种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较少,晋北地区小杂粮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为正,晋南地区小杂粮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为负;气候变化下小麦种植区投入要素多呈正向效应,玉米、马铃薯种植区生产要素投入不利于玉米的种植,大豆种植区劳动与化肥的投入不利于作物生长,小杂粮作物种植区农田灌溉的投入有利于作物生长,其他投入要素影响较小或为负。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在遵循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以及适应气候变化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根据作物的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区域,规模化经营,加强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调整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依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投入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促进产业专业化发展;适应气候变化,依据不同地区气候要素的影响调整作物种类以及种植范围,加强极端天气灾害预警,提高种植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黄奇波[6](2019)在《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岩溶碳汇过程及效应研究 ——以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例》文中指出大气CO2浓度的持续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气温增高、蒸发量加大、水循环加剧,由此带来的全球暴雨、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采取有效增汇固碳方法抑制大气CO2浓度升高,减缓全球变暖,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全球变化的重中之重。岩溶作用是一种发生在地球浅部表层环境下的特殊地质作用过程,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密切相关。岩溶动力系统作为一个低温地球化学开放系统,具有开放敏感性和生物参与性等特点,对环境变化响应迅速,积极的参与全球碳循环。我国大陆地区的岩溶类型主要有4种,分别是西南热带亚热带型岩溶、北方干旱半干旱型岩溶、东北湿温带型岩溶及青藏高山型岩溶。北方干旱半干旱型岩溶位于北纬35°以北,秦岭为南北方岩溶类型的分界带。北方干旱半干旱岩溶区碳酸盐岩面积分布达68.5×104km2,其中裸露区7.78×104km2,覆盖区8.74×104km2,埋藏区51.95×104km2,蕴藏有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但相对于我国南方岩溶区,北方岩溶碳汇研究工作开展较少。一方面,受北方岩溶区土壤中次生碳酸盐含量高且易于沉积的影响,利用试片法来计算岩溶碳汇强度存在很大误差。另一方面,北方岩溶水主要赋存在层位较老的寒武—奥陶系地层中,煤矿则产于层位较新的石炭—二叠系。这种“煤在楼上,水在楼下”的特殊水文地质格局导致煤系地层硫化物氧化产生硫酸或大量堆置的矿渣经雨水淋溶产生酸性水,持续不断地向岩溶含水层入渗并参与碳酸盐岩溶蚀,从而造成碳汇效应降低;另外,奥陶系灰岩地层中含有数层石膏夹层,石膏夹层溶解向岩溶地下水中输入大量SO42-。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下,应采取哪种方法来准确计算岩溶碳汇强度,及如何扣除硫酸作用来计算岩溶碳汇通量是当前岩溶碳汇研究关注的两个重要方面。本研究以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具有代表性的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溶蚀试片法和对土壤化学指标的监测,并采用同位素技术对原生和次生碳酸盐进行区分,定量计算土壤碳酸盐中次生碳酸盐所占比例,揭示我国干旱、半干旱岩溶区土壤层中碳酸盐的特征和来源。阐明半干旱岩溶区土壤系统影响溶蚀与沉积作用发生的机制,解答用岩溶试片法计算半干旱区岩溶地质碳汇效应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流域岩溶地下水进行系统取样和研究,揭示岩溶动力系统溶解无机碳循环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在定量评价石膏溶解对地下水SO42-贡献的基础上,采用化学计量法定量计算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的比例。运用Galy模型定量评价硫酸参与溶蚀作用的流域岩溶碳汇效应;揭示硫酸参与溶蚀作用下的岩溶碳汇过程。得出了如下结论:1、试片溶蚀速率受不同植被条件影响,并受控于土壤化学指标(1)植被条件是影响碳酸盐岩溶蚀速率的主要因子,相同层位的溶蚀速率均呈现出林地最大,灌丛次之,草地最小的变化规律,随着植被的恢复,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呈现增加的趋势。(2)土下试片溶蚀速率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土壤水份含量控制,而受土壤CO2浓度影响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水份含量对土下试片溶蚀速率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无机碳含量对土下试片溶蚀速率具有抑制作用。(3)土壤无机碳质量分数高,是有机碳质量分数的2.855.06倍,在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下容易过饱和并发生沉淀,使埋放于土壤层中的试片除受溶蚀作用影响外,还受土壤碳酸盐沉积作用,造成部分试片经过一个水文年的溶蚀后质量增加。因此,埋放于土壤中的试片在雨季发生溶蚀而重量变轻,而干旱季节主要接受碳酸盐的沉积而增重。(4)根据标准溶蚀试片法计算出裸露岩溶区平均岩溶碳汇强度为1.51 t/(km2·a),而根据Galy模型法计算出的结果为3.93 t/(km2·a),试片法计算结果仅为Galy模型法的1/3。由于半干旱地区土壤无机碳含量高且容易发生沉积,埋放于土壤系统中试片的溶蚀速率并不能真正代表基岩面的溶蚀速率,用溶蚀试片法会使岩溶碳汇强度被低估。利用溶蚀试片法来研究岩溶碳汇效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土壤中受到了限制。2、土壤次生碳酸盐比例高,次生碳酸盐的沉积是土壤中试片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1)研究区土壤碳酸盐含量及其δ13C值主要受次生碳酸盐所占比例的控制,次生碳酸盐具有偏轻的碳同位素。林地、退耕地、灌丛地土壤剖面上层(050 cm)的碳酸盐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碳酸盐δ13C值则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偏轻,剖面下层(5070 cm)的变化趋势相反。这缘于土壤次生碳酸盐溶于土壤水向下运移并沉积,但下层(5070 cm)受土壤水分向下运移的深度有限,且更接近母质层,次生碳酸盐含量降低,而原生碳酸盐比例提高。(2)3个土壤剖面中CO2浓度在050 cm随深度增加而增加,5070 cm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由于上层土壤空气和大气的交换以及底层岩-土界面岩溶作用的消耗而降低。土壤CO2的δ13C值在上层(0-50cm)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越来越偏负,下层(50-70cm)随深度增加而越来越偏正。土壤CO2浓度及其δ13C值的双向梯度变化,均反映了上层土壤CO2受空气交换、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土-岩界面岩溶作用的共同影响。(3)土壤中次生碳酸盐来源于原生碳酸盐溶解后的重新结晶。在有机碳的参与下,通过反应SOC→CO2(g)→CO2(aq)→HCO3-(aq)→CaCO3(s),重新沉淀生成次生碳酸盐晶体。3个土壤剖面的次生碳酸盐比例均较大,退耕地、林地、灌丛地的比例分别为0.52、0.42和0.32;高比例的次生碳酸盐沉积是造成埋放于半干旱土壤中的试片增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利用试片法计算岩溶碳汇强度时,应在溶蚀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碳同位素值对试片上沉积的次生碳酸盐进行定量计算,根据次生碳酸盐岩的沉积量来修正试片的溶蚀速率,消除次生碳酸盐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试片的溶蚀速率来计算流域岩溶碳汇强度。3、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受径流条件控制,具有区域演化规律(1)流域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水温、电导率(EC)、TDS、离子总量、Na+、Ca2+、Mg2+、Cl-、HCO3-、SO42-含量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再到深埋区,随着径流途径增加不断升高。其中Na+、Cl-、SO42-含量变化范围大,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50倍、80倍和32倍。而Ca2+、HCO3-变化范围相对较小,最大最是最小值的2-3倍。在补给区、径流区中,Na+含量较少,Ca2+为地下水中主要阳子,但在排泄区和深埋区,Na+含量明显超过了Ca2+和Mg2+含量,成为地下水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转化为HCO3.SO4-Ca.Mg型和HCO3.SO4-Ca.Na.Mg型,最终演变为Cl.HCO3-Na.Ca、Cl.HCO3-Na型和Cl-Na.Ca型。(2)受土壤高浓度CO2控制,流域岩溶地下水的PCO2明显高于大气CO2的分压(300350ppm),反应出大气降雨吸收土壤层中的高浓度的CO2形成碳酸对下部碳酸盐岩进行溶蚀的过程。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SIC、SID)均大于0,这2种矿物均处于较强的过饱和状态。但由于受Ca2+、HCO3-的来源比较复杂的影响,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再到深埋区SIC、SID的变化无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规律。(3)流域岩溶地下水中石膏的饱和指数(SIG)均小于0,石膏在岩溶地下水中一直处于溶解状态。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到深埋区,石膏的饱和指数不断升高,表明随着地下水的径流石膏层的不断溶解。(4)流域内岩溶地下水的δ13CDIC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5.569‰。补给区和径流区δ13CDIC值偏轻,具有较宽的分布范围,而径流区和深埋区偏重,范围较为集中。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到深埋区δ13CDIC值呈不断增重的变化规律。随着径流途径增大,DIC中来源于土壤CO2的比例减小,碳酸盐岩来源的碳的比例增加。(5)流域内岩溶地下水的δ34S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最大值为24.11‰,最小值为2.56‰。补给区的δ34S偏轻且较为集中,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径流区δ34S增重且比较分散,来源于大气降水和石膏溶解;排泄区的硫同位素偏重,但三川河南岸的岩溶水比北岸偏轻4-5‰,反映南北两岸岩溶水具有不同的硫同位素来源。深埋区具有较高含量的SO42-和最重的δ34S,其水的径流路径长,循环深度深,水岩作用时间最长,石膏溶解得最充分。总体上,随着径流途径增大,石膏溶解来源的比例不断增加。4、运用Galy模型,评价了硅酸盐岩风化及硫酸参与溶蚀对流域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的影响(1)岩溶地下水中的K+、Na+、Cl-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盐岩的溶解。硅酸盐岩风化对岩溶地下水的SiO2和K+、Na+离子组份也具有重要贡献。Ca2+、Mg2+、HCO3-、SO42-在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主要来源于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的贡献。而深埋区主要来源于石膏溶解和去白云化作用。(2)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解对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组份具有重要贡献,而对深埋区的贡献不明显。补给区的地下水主要主要来源于碳酸溶解碳酸盐岩溶解;径流区地下水主要受碳酸溶蚀作用控制,但硫酸风化碳酸盐岩也有一定影响;排泄区的地下水更多的受到硫酸风化作用的影响。(3)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产生的HCO3-的所占比例平均值在补给区、径流区小于10%,排泄区和深埋区大于10%,即随着径流途径的增中,碳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的比例逐渐减小,而硫酸参与的比例不断增加。(4)利用Galy模型计算出排泄区上青龙泉L02和杨家港泉L29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分别为30.80×103mmol/km2.a-1和31.63×103mmol/km2.a-1;补给区车鸣峪-关口泉L01为89.25×103mmol/km2.a-1,排泄区上青龙泉和杨家港泉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是上游补给区的车鸣峪-关口泉的1/3。(5)硅酸盐岩风化消耗CO2通量在流域中占有大的比例。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中硅酸盐岩风化消耗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杨家港泉L29,为51.92%;其次为上青龙泉L02,为44.98%。最小为车鸣峪-关口泉域L01,为11.09%;从补给区到排泄区,硅酸盐风化的比例和消耗的CO2通量不断增加。(6)在考虑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时,3个岩溶泉的碳汇通量分别扣除10.35%、5.77%、8.63%。从补给区到排泄区,硫酸溶解碳酸盐岩的比例增加。
周维楠[7](2018)在《阳泉市古村落传统水环境设施营建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阳泉市古村落具有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栖居图景。然而近年来因阳泉市水环境等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水窖、水井等传统水环境设施面临废弃甚至破坏危机,如何从生态的角度出发保护与更新传统水环境设施,其中所蕴含的营建特色如何得以认知与传承,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历史文献、跨学科研究、定量分析等方法,从山西省阳泉市水环境与村落的共生关系出发,总结水环境与村落互相影响关系。梳理传统水环境设施的类型特色,主要有从传统水环境设施对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等作用方面解构其系统性运作原理,同时对传统水环境设施“蓄、渗、排”雨水能力进行科学性定量分析,挖掘传统水环境设施中以物质和非物质要素所呈现的乡土营建智慧,针对当前阳泉市水环境以及传统水环境设施存在的诸如水污染严重、保护意识淡薄、建设照搬城市模式等问题,提出传承与更新必须遵循村落内外部相结合、生态化、协调性原则,适度引入现代生态技术,结合实际经验提出可操作的传承与更新策略。本文分六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说明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等;第二章介绍阳泉市水资源与古村落概况,分析古村落与水环境的共生关系;第三章梳理阳泉市传统水环境设施的类型;第四章结合定量分析方法,揭示传统水环境设施“蓄、渗、排”雨水能力;第五章针对传统水环境面临的问题,提出传承与更新策略;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提炼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思考进一步研究内容。
孙晶华[8](2017)在《山西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二者的匹配程度与承载能力对提高区域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确保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十分贫乏且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资源的不足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因此,分析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程度和承载力有利于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对水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运用水土资源匹配度测算模型计算了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指数;通过计算指标障碍度对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障碍因素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①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与水资源总量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二者高度相关(R为0.975),说明水资源总量对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的制约程度非常大。②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忻州和晋中的匹配程度较优,运城、长治、临汾、吕梁和朔州的匹配程度良好,大同和太原的匹配程度一般,晋城的匹配程度较差,阳泉的匹配程度极差。(2)①2000-2001年山西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呈下降趋势,2001年达到研究时段内的最低点,2002年上升后,又逐渐下降,2005年以后呈波动上升趋势。②各地市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晋中、运城、临汾、朔州、忻州、长治、太原、吕梁、阳泉、晋城和大同。(3)①对山西省整体而言,从指标层障碍度来看,2001-2002年,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产值的指标障碍度最高。2003-2009年,单位耕地面积灌溉用水量的指标障碍度最高。2010-2014年,第一产业比重的指标障碍度最高。从准则层障碍度来看,2000-2012年,经济系统障碍度最高。2013-2014年,社会系统障碍度最高。②对各地市而言,从指标层障碍度来看,耕地面积增长率和粮食产量增长率的指标障碍度较高。从准则层障碍度来看,太原、阳泉、长治、晋城、临汾和吕梁的水土资源系统障碍最高,大同、朔州、晋中和忻州的经济系统障碍度最高,运城各准则层的障碍度基本相同。③提高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建议:确保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节水技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水土资源匹配度;控制化肥施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张赛杰[9](2017)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煤炭资源流动碳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和燃煤发电为主的能源利用模式,决定了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同时,煤炭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具有显着的产业利用特征,然而,煤是碳的载体,煤炭利用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我国煤炭产业的资源循环利用程度有限、碳排放量仍然很大,煤炭经济生态系统远不完善,煤炭资源沿产业消费过程的碳排放成为碳减排路径优化的重要突破口。作为世界煤炭消费第一大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主动做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将于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随着我国碳减排工作的深入,具体地针对煤炭的不同利用环节开展碳排放效应分析成为煤炭资源流动研究领域的紧迫问题。本文以我国煤炭资源流动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主要数据来源,借助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煤炭资源流动过程中相关碳排放产生的来源、路径、数量和效率。首先,对我国煤炭作为能源燃料和工业过程与产品利用的原料进行代谢分析,综合选取碳排放总量、贡献率和碳效率指标,作为衡量2012年全国分部门煤炭资源流动碳排放效应的基础变量,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内流动状态及碳排放源不一;部门间碳排放分布不均衡,且碳排放效率差异性表现显着;从碳效应的性质上,划分为高碳排放部门、中碳排放部门和低碳排放部门。然后开展分省计算,进行省域煤炭资源部门间流动的碳效应对比,进一步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中国分省区煤炭资源流动碳效率进行了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煤炭资源流动碳排放效率的空间依赖性强于空间差异性,即碳排放效率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分布的态势。基于以上分析,探讨了煤炭资源流动碳效应空间差异形成的相关因素:人均生产总值、赋存与开发加工能力和产业结构。最后采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部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并结合碳效应核算结果对我国煤炭资源流动合理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煤炭资源流动合理性角度来看,低碳排放部门是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结构最合理的部门。减排政策应该具有部门针对性,走低碳生产和提高碳效率并重的道路,促进煤炭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配置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实现清洁高效节约化利用。
刘轩[10](2016)在《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煤矸石充填复垦工程不仅充分利用矸石以减少矸石占地,而且能够快速修复受煤炭开采活动干扰的退化生态系统,加快开发其土地利用价值。因此,对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综合研究,有利于确定与复垦区自然条件相协调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保护方向,实现煤矿区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转变。本研究以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一矿煤矸石动态充填复垦区为研究区,主要依据1987年、1995年、2006年和2015年四期遥感影像数据,基于GIS平台,多尺度、多视角地研究了煤矸石充填工程对复垦区土地系统,生态过程、景观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效果。其研究过程及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方面,通过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和结构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发现,充填复垦工程是研究时段内复垦区最主要的干扰活动,并且对区域环境改变的驱动影响程度最高,无论重心空间变化还是类型空间变化。(2)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方面,首先采用等级相关分析法优选景观格局指数,进而构建了适用于煤矸石充填复垦区的多尺度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从斑块水平、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三个空间尺度,完成了四类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粒度效应分析;最后基于上述指标体系评价了景观格局连接性与离散性的动态变化,揭示了充填复垦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效果和演变过程。(3)景观稳定性方面,从景观类型稳定性和景观格局稳定性两方面入手,首先优选基质、斑块和斑块密度三类稳定性指数进行景观稳定性评估,并计算出复垦区三个变化过程的生态影响综合指数,定量分析了煤矸石充填复垦工程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效果,得出结论:本煤矸石充填复垦活动对研究区环境干扰较小,系统结构与生态功能没有被破坏,区域景观在研究时段内基本保持稳定。(4)生态安全评价方面,首先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源-汇”理论,构建了景观类型、地形位指数、斑块重要性三景观要素的阻力面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了面向充填复垦区的景观安全格局评价系统,并对四个研究时段内的景观安全格局水平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得出复垦工程较为频繁的研究区南部景观生态安全水平较低的结论,建议加强充填复垦后的人工植被恢复工程。本研究借用生态系统干扰理论,探索了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构建了面向煤矿区充填复垦活动对土地利用景观结构、景观格局、景观稳定性及生态安全评价的,“多层次、多视角”退化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定量评价方法。本研究对合理确定未来充填复垦工程方向,减缓矿区环境损害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二、气候变化对阳泉水资源的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候变化对阳泉水资源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阳泉市用水现状分析及水资源保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阳泉市水资源概况 |
1.1 阳泉市概况 |
1.2 水资源量及分布特征 |
1.2.1 地表水资源量 |
1.2.2 地下水资源量 |
1.2.3 水资源总量 |
1.2.4 地下水可利用量 |
2 现状用水量 |
2.1 按水源类型统计 |
2.2 按行政区用水量统计 |
2.3 按用水用途统计 |
2.4 用水指标分析 |
3 存在的问题 |
4 保护措施及建议 |
(2)灌区水环境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1.3.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1.3.3 考虑水环境约束的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灌区地表水环境特征研究 |
2.1 研究区域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分区 |
2.1.2 自然条件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投影寻踪模型 |
2.3.2 内梅罗指数法 |
2.3.3 改进遗传算法 |
2.3.4 萤火虫算法 |
2.3.5 飞蛾火焰优化算法 |
2.3.6 模型性能评估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地表水水质等级划分和指标选取依据 |
2.4.2 基于内梅罗指数法的地表水水质特征分析 |
2.4.3 基于RAGA-PPE模型的地表水水质特征分析 |
2.4.4 基于FA-PPE模型的地表水水质特征分析 |
2.4.5 基于AMFO-PPE模型的地表水水质特征分析 |
2.5 讨论 |
2.5.1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2.5.2 评价方法稳定性分析 |
2.5.3 评价方法可靠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灌区地下水环境特征研究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指标选取及水质等级划分依据 |
3.3.2 基于内梅罗指数法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 |
3.3.3 基于RAGA-PPE模型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 |
3.3.4 基于FA-PPE模型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 |
3.3.5 基于AMFO-PPE模型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 |
3.4 讨论 |
3.4.1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3.4.2 评价方法稳定性分析 |
3.4.3 评价方法可靠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灌区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其发展态势研究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方法 |
4.2.1 R聚类 |
4.2.2 变异系数 |
4.2.3 相关系数分析法 |
4.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2.5 情景分析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基于R聚类的指标筛选 |
4.3.2 基于变异系数的指标筛选 |
4.3.3 指标体系建立 |
4.3.4 灌区水环境质量分级标准 |
4.3.5 基于内梅罗指数法的灌区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
4.3.6 基于RAGA-PPE模型的灌区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
4.3.7 基于FA-PPE模型的灌区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
4.3.8 基于AMFO-PPE模型的灌区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
4.3.9 基于AMFO-PPE模型的灌区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3.10 灌区水环境质量未来演变趋势分析 |
4.4 讨论 |
4.4.1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4.2 评价方法稳定性分析 |
4.4.3 评价方法可靠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水环境约束下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5.1 数据来源 |
5.2 研究方法 |
5.2.1 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5.2.2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5.2.3 模型配置要素划分 |
5.2.4 供需水量预测 |
5.2.5 模型求解算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模型参数确定 |
5.3.2 模型求解及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污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北方岩溶水水质特征 |
2 北方岩溶水污染来源分析 |
3 岩溶水污染途径分析 |
3.1 连续入渗型 |
3.1.1 岩溶区地表水渗漏污染 |
3.1.2 污水渗漏 |
3.2 越流型 |
3.2.1 矿坑水/老窑积水串层污染岩溶水 |
3.2.2 污染孔/裂隙水越流补给岩溶水 |
3.3 间歇入渗型 |
3.3.1 固废淋溶入渗型污染 |
3.3.2 污水灌溉渗漏污染 |
4 结论 |
(4)晋东地区传统村镇建设中的人居智慧研究 ——以水窖供水技术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人居智慧的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6 研究的技术框架 |
2 水窖供水智慧方法研究 |
2.1 水窖供水系统的类型及基本构造 |
2.2 水量与水质评价 |
2.3 水窖供水系统的生态智慧分析 |
本章小结 |
3 水窖供水系统影响下的晋东传统民居及其当代变迁研究 |
3.1 水窖供水技术对当地传统民居院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
3.2 水窖供水技术对当地传统民居局部构造与材料选择的影响 |
3.3 水窖供水技术的改良及其当代民居变迁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4 水窖供水技术影响下的晋东传统聚落营建智慧研究 |
4.1 聚落选址巧得水 |
4.2 街巷格局巧理水 |
4.3 公共空间巧驭水 |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碑刻文献] |
附录 B [口述资料] |
附录 C [测绘图]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山西省气候变化趋势及种植业发展概况 |
3.1 山西省近40 年气候变化趋势 |
3.2 山西省种植业结构历史调整概况 |
3.3 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现状 |
3.4 山西省种植业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3.5 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的影响 |
4.1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
4.3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
4.4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 |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 |
5.1 气候变化下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 |
5.2 气候变化下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对策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岩溶碳汇过程及效应研究 ——以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岩石风化碳汇积极参与全球碳循环是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 |
1.2.2 岩溶碳汇是地质碳汇的主要组成部分 |
1.2.3 岩溶碳汇评价方法 |
1.2.4 硫酸风化机制及与区域碳循环的关系为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科学问题 |
1.2.5 半干旱区土壤次生碳酸盐沉积是影响试片溶蚀速率的关键因素 |
1.2.6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法是碳汇研究的重要手段 |
1.2.7 柳林泉岩溶流域研究现状 |
1.2.8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柳林泉岩溶流域地质背景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与水文 |
2.1.4 社会经济状况 |
2.2 地质背景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系统 |
2.3.1 柳林泉岩溶水系统边界 |
2.3.2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 |
2.4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特征 |
2.5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三章 柳林泉岩溶流域生态环境条件 |
3.1 植被类型组成与覆盖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2 土壤类型组成与分布 |
3.2.1 调查方法 |
3.2.2 结果 |
3.3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蚀实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溶蚀实验及碳汇强度计算 |
4.1.1 材料和方法 |
4.1.2 溶蚀实验结果 |
4.1.3 讨论 |
4.2 土壤次生碳酸盐来源及对溶蚀实验的影响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土壤系统影响溶蚀与沉积作用发生的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域的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 |
5.1 取样点的分布与测试 |
5.1.1 取样点基本情况及分布 |
5.1.2 样品分析测试 |
5.2 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5.2.1 物理指标特征 |
5.2.2 离子组分特征 |
5.2.3 水化学类型 |
5.2.4 CO_2分压和饱和指数 |
5.3 碳同位素特征及来源 |
5.3.1 δ~(13)C_(DIC)组成与空间分布 |
5.3.2 基于δ~(13)C的岩溶地下水碳来源及变化 |
5.4 硫同位素特征及来源 |
5.4.1 δ~(34)S组成与空间分布 |
5.4.2 不同来源的SO_4~(2-)所占比例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硫酸参与溶蚀及岩石风化碳汇通量 |
6.1 地下水中离子组分来源分析 |
6.1.1 地下水离子组分来源识别 |
6.1.2 主要离子的来源 |
6.2 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 |
6.2.1 硫酸参与溶解的水化学证据 |
6.2.2 碳酸和硫酸共同风化碳酸盐岩的δ~(13)C_(DIC)证据 |
6.2.3 硫酸参与溶蚀的比例计算 |
6.3 流域碳汇通量及影响因素 |
6.3.1 流域不同岩石风化过程对CO_2的影响 |
6.3.2 Galy方法计算岩石风化碳汇通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阳泉市古村落传统水环境设施营建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理论与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2 阳泉市古村落与水环境共生关系研究 |
2.1 阳泉市水资源概述 |
2.2 阳泉市古村落与水环境概况 |
2.3 阳泉市水环境对古村落的选址影响分析 |
2.4 阳泉市水环境对古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阳泉市传统水环境设施类型特色分析 |
3.1 传统水环境设施构成 |
3.2 传统供水设施 |
3.3 传统排水设施 |
3.4 传统蓄水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4 阳泉市古村落传统水环境设施系统性特色分析 |
4.1 系统性运作原理解构 |
4.2 传统水环境设施“蓄、渗、排”雨水能力定量分析 |
4.3 传统水环境设施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阳泉市古村落传统水环境设施传承与更新策略研究 |
5.1 传统水环境设施面临问题 |
5.2 传统水环境设施传承与更新原则 |
5.3 传统水环境设施传承与更新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山西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土资源概况 |
2.3.1 水资源概况 |
2.3.2 土地资源概况 |
2.3.3 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
2.4 水土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及短缺分析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测算方法 |
3.2 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分析 |
3.2.1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分析 |
3.2.2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年际变化 |
3.2.3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变化 |
3.3 农业水土资源短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3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
5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 |
5.1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
5.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2 相关性分析 |
5.1.3 提取主成分 |
5.1.4 主成分及承载力指数计算 |
5.2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 |
6.1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障碍因素分析 |
6.1.1 动态评价指标权重 |
6.1.2 动态评价指标障碍度 |
6.2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评价障碍因素分析 |
6.2.1 区域差异评价指标权重 |
6.2.2 区域差异评价指标障碍度 |
6.3 提高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及创新 |
7.3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煤炭资源流动碳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煤炭资源流动研究 |
1.2.2 煤炭资源流动效应研究 |
1.2.3 煤炭资源流动碳效应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煤炭资源流动 |
2.1.2 碳效应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资源流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资源承载力理论 |
2.2.4 能流碳脉分析理论 |
第3章 煤炭资源流动的碳排放效应 |
3.1 全国煤炭资源流动碳效应分析 |
3.1.1 煤炭资源流动代谢过程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测度结果 |
3.2 省域煤炭资源流动碳效应分析 |
3.2.1 测算部门 |
3.2.2 数据来源和参数选值方法 |
3.2.3 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特征 |
3.2.4 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布特征 |
第4章 煤炭资源流动碳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煤炭资源流动碳效应的主要因素 |
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3 影响因素与煤炭资源流动碳效率之间的关系 |
第5章 煤炭资源流动合理性分析及发展对策 |
5.1 煤炭资源流动合理性分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测度结果 |
5.1.3 煤炭资源流动合理性分析 |
5.2 推动煤炭资源流动合理性的建议 |
5.2.1 政策法规建议 |
5.2.2 开发利用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
1.2.2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质特征 |
2.1.4 土壤植被 |
2.2 充填复垦工程概况 |
2.3 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2.4 遥感数据处理 |
2.4.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4.2 波段组合 |
2.4.3 影像分类 |
2.4.4 精度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
3.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
3.1.1 面积与数量变化 |
3.1.2 幅度变化 |
3.1.3 程度变化 |
3.2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分析 |
3.2.1 重心空间变化 |
3.2.2 类型空间变化 |
3.3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分析 |
3.3.1 结构信息熵变化 |
3.3.2 结构优势度和均衡度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因子分析 |
4.1 复垦区景观格局分析指数筛选 |
4.1.1 复垦区景观格局分析指数体系构建 |
4.1.2 指数相关性分析 |
4.2 复垦区景观格局尺度推译 |
4.2.1 斑块水平粒度效应 |
4.2.2 斑块类型水平粒度效应 |
4.2.3 景观水平粒度效应 |
4.3 复垦区景观格局分析指数因子分析 |
4.3.1 因子分析原理 |
4.3.2 景观格局指数因子分析 |
4.4 基于因子分析的复垦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4.1 分维数和景观形状指数 |
4.4.2 斑块密度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 |
4.4.3 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形指数和连接度 |
4.4.4 斑块聚合度和散布与并列指数 |
4.5 本章小结 |
5 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变化研究 |
5.1 复垦区景观类型稳定性评价 |
5.1.1 生态稳定指数 |
5.1.2 稳定性变化分析 |
5.2 复垦区景观格局稳定性评价 |
5.2.1 格局稳定性指数 |
5.2.2 格局稳定性变化分析 |
5.3 景观格局稳定性变化的生态影响分析 |
5.3.1 生态影响指数 |
5.3.2 生态影响变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安全性研究 |
6.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
6.2“源”与充填复垦区景观要素阻力因子确定 |
6.2.1 充填复垦区“源”地 |
6.2.2 充填复垦区斑块重要性计算距离阈值确定 |
6.2.3 充填复垦区景观要素阻力面评价体系构建 |
6.2.4 充填复垦区单因子阻力表面构建 |
6.3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景观安全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6.3.1 复垦区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6.3.2 复垦区景观安全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存在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气候变化对阳泉水资源的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阳泉市用水现状分析及水资源保护措施[J]. 王卫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1(01)
- [2]灌区水环境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 张国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污染分析[J]. 高旭波,王万洲,侯保俊,高列波,张建友,张松涛,李成城,姜春芳. 中国岩溶, 2020(03)
- [4]晋东地区传统村镇建设中的人居智慧研究 ——以水窖供水技术为中心[D]. 高怡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D]. 李高磊. 山西大学, 2019(01)
- [6]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岩溶碳汇过程及效应研究 ——以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例[D]. 黄奇波.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7]阳泉市古村落传统水环境设施营建特色研究[D]. 周维楠.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8]山西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D]. 孙晶华.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9]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煤炭资源流动碳效应研究[D]. 张赛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10]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 刘轩. 河南理工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