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用农药的几个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宋雨露[1](2020)在《油茶根际土壤高效功能菌的筛选及拮抗菌肥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具有很高的经济栽培价值的植物之一。由于油茶生长较慢,通常3~5年才能挂果,有所收益。所以在油茶生长期间,供给足够的营养,防治病虫害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海南省湖南省油茶为研究对象,用传统的分离方法从湖南省和海南省油茶种植区的油茶根际土壤分离筛选高效功能菌,经过复配和发酵优化后,以油茶籽饼、甘蔗渣、谷壳等废弃物为原料制作成菌肥。旨在为油茶研制专用拮抗菌肥,促进油茶茁壮成长、提高产量、降低发病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油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采样地土质主要为砂壤土,土壤呈酸性,油茶最适宜pH为4~6,说明两地都适宜于油茶生长。海南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太高,说明土壤肥力不够,土壤速效氮含量范围为79.2 mg/kg~224.1 mg/kg,其中不同地区含量差别较大。湖南省土壤速效氮含量范围为46.8 mg/kg~66.5 mg/kg,湖南省速效氮含量普遍较低,应该根据当地油茶土壤情况,选择性的施加氮肥。海南省土壤速效磷含量范围为1.2 mg/kg~9.3 mg/kg,湖南省土壤速效磷含量为1.5 mg/kg~3.5 mg/kg,速效磷含量均较低,需要适当的添加磷肥。(2)油茶根际高效功能菌的筛选鉴定从海南省和湖南省油茶基地土壤中筛选高效固氮菌,共分离纯化出可培养固氮菌227个,可培养解磷菌187个,可培养解钾菌89个。其中湖南省菌株HNLY-N08的固氮酶活最高为1823.79 nmol.h-1.mL-1。菌株HNHL-P03溶解磷酸钙的量达228.46 mg/L。各菌株间解钾量差异不大,最大解钾量为12.96 mg/L。另外还发现菌株HNLY-N08对根腐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过鉴定,HNLY-N08 与产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zotoformans)遗传进化亲缘关系最近,HNHL-N07与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遗传进化亲缘关系最近,HNHY-P05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遗传进化亲缘关系最近,HNHL-P03与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遗传进化亲缘关系最近,HNHY-NK03与沙雷氏菌(Serratia ureilytica)遗传进化亲缘关系最近,HNCM-K11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遗传进化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均达99%。(3)油茶根际高效功能菌复配及发酵优化培养时间为24 h~36 h时,湖南省3株菌株均在稳定期,且菌体浓度最高,浓度也相差不大,适宜在本时间段取样接种。海南省3株菌株的生长曲线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在培养时间为24 h~36 h时,3株菌株均在稳定期,适宜在该阶段取样。可复配功能菌株相互之间均无拮抗性。复配后,湖南省菌株组合HNLY-N08+HNHY-P05+HNHY-NK03固氮量为198.22 mg/L,溶磷量为220.23 mg/L,解钾量为12.91 mg/L。海南省菌株组合 HNHL-N07+HNHL-P03+HNCM-K11 固氮量达 251.66 mg/L,溶磷量为262.432 mg/L,解钾量为12.89 mg/L。说明菌种复配可以提高菌群活性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发酵优化结果表明,湖南省功能菌群的最适发酵温度为31℃,最适pH为7,最适接种量12%,最适装液量为30%,最适转速为140 r/min。海南省功能菌群的最适发酵温度为34℃,最适pH为6.6,最适接种量10%,最适装液量为30%,最适转速为160 r/min。海南省功能菌群的耐热性高于湖南省功能菌群。pH为7左右时,菌群生长状况良好。其中海南省pH低于湖南省,这可能跟海南省土壤偏酸性有关。(4)拮抗菌肥的研制及盆栽实验湖南省油茶拮抗菌肥的有效活菌数为1.2 × 108个/g,pH为6.9,无过多杂菌的污染,符合标准。盆栽实验表明,与施用前相比,七个实验组苗高均有所增加,拮抗菌肥的效果较明显。七个实验组油茶苗木的地径变化不大。施用拮抗菌肥后,土壤微生物总量较高,这说明施用拮抗菌肥能够很好的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施用拮抗菌肥后,土壤pH变化不大,土壤速效氮的含量较高于其它实验组,速效磷含量差别不大。J1组和施用拮抗菌肥的J2组的速效钾含量高于其它实验组。说明拮抗菌肥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施用拮抗菌肥的J2组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一定提高,其中蔗糖酶的活性最高,表明拮抗菌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酶的活性。而脲酶的变化并不明显,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H1组的脲酶活性大于J2组。总的来说,拮抗菌肥对土壤酶活起到了促进作用。盆栽实验的根腐病发病率调查发现,调查接种了根腐病菌的CK2组和J3组,J3组施加拮抗菌肥后将发病率降低了 73%。拮抗菌肥有效降低了发病率。综上,拮抗菌肥组对油茶的促生效果明显,对土壤微生物量、速效氮、磷、钾都存在一定程度影响,也降低了根腐病的发病率,说明菌肥存在一定效果。但是施肥时间较短,要想进一步探究施肥效果,还需要长期施肥。
赵凤姣[2](2020)在《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点源污染在我国长期受到重视,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一直未得到学者以及政府的重视,因此也一度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以及人口大省,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伴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大量投入、但利用率低,畜禽养殖业也呈现规模化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迫使环境遭受严重的威胁,不仅对大气、土壤、水资源带来严重的污染,而且最终农业面源污染所带来的后果将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影响。此时,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户环保意识薄弱,技术落后等导致农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使得农村面源污染日益加剧。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的检测与防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则成为今后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与解决的。总结导致面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负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等。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包括隐蔽性、分散性、广泛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不易检测性等,这便使得面源污染的问题在解决上极为困难。本文基于《山东省统计年鉴》对山东省2003-201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山东省17地市(2017年莱芜未划归给济南)依据人均GDP通过聚类的手段将其分为三类进行了研究分析,文中主要借助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再结合EKC曲线研究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发展趋势。论文最后则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通过数据以及分析也看到了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目前所处曲线的阶段,验证了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针对系列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本阶段相应的建议。
王磊,吴子龙,张浩,苗俊玲,赵昕[3](2019)在《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为了解河北省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现状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综述了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在时空变化、指标选取上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以地理地貌划分区域,并增加耕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等土地自然属性指标进行评价研究的建议。
王志民,蔡光泽,陈开陆,颜朗,赖先军,罗樊[4](2019)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施肥理论与实践误区》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植物营养学理论及其施肥实践存在的几个误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分类误区;植物碳、氢、氧来源认识误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生产重要性评价误区;化肥及有机肥肥效评价误区。针对误区带来的生产问题,提出了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四级分类法及研制厌氧堆肥等对策措施。
曹涤环[5](2015)在《无公害农产品施肥的几个误区》文中指出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在农作物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有些人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错误地认为是化肥导致了农产品品质变差,这一观点抹杀了化肥在无公害农产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必要加以澄清。一、施用有机肥多多益善的误区多施有机肥对作物生长有利,一般来说可以这样
杨作军[6](2014)在《基地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与体会》文中认为通过基地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实践,阐述了病虫害防治中的几个误区、错误做法和需要把握的重点环节,为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陆慧,薛涛[7](2012)在《浅析鲜食糯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鲜食糯玉米以其甜糯清香的特有品质和丰富的营养成份而深受广大城镇居民的喜爱,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农民种植糯玉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了糯玉米生产的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农民种植糯玉米的栽培技术不规范,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本地区鲜食糯玉米种植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农民能够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
丁麟[8](2012)在《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在以信息经济、生物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浪潮推动下,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与快速应用,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粮食安全危机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在信息经济、生物经济向基因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越来越成为困扰人类发展难题的时期,水稻生产作为全球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研活动的快速推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稻作为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的农作物,同时也越来越成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世界各国对水稻在未来全球粮食安全与竞争中将要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水稻病害控制及其对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生产的价值和意义随之凸显出来。面对以基因技术为先导的现代水稻病害及其防控技术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成果不断涌现,水稻病害研究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全球水稻病害研究展开系统归纳、深入分析、多方比较,将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病害研究水平、提升水稻产业发展水平,最终实现整个水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广泛运用文献计量学、竞争情报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使用Web of Science的检索平台,辅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相关检索,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2000-2009年10间收录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以水稻病害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上述10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引文为主要衡量指标,进行研究论文的比较与评价(实证研究部分扩展到1898-2011年期间)。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比较世界主要标杆国家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趋势。同时对重点国家和我国的主要水稻病害研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国内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了建议。经统计,2000-2009年由Web of science收录的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三种水稻病害的研究论文共计36164篇。发表的论文主要来自美国、印度、中国、日本、韩国、巴西、菲律宾等国家。在发文最多的25个研究机构中,9个来自美国。国内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大学和科研单位。在高被引论文中,美国研究人员发表了849篇,显示了美国研究论文的影响力。来自中国国内的的文献发文量居于第2位。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走在国内前沿。在词频分析上选择影响因子、立即指数、总引用数、发文量、被引频次、发文机构、高被引作者、专利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词频分析表明,我国在水稻病害研究方面与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有相近之处,特别是在“稻瘟病菌”、“致病性”、“生理小种”、“遗传宗谱”、“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杂交水稻”、“基因组”、“抗药性”、“抑制中浓度”等为关键词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比较明显的优势。而“基因飘移”、“基因修复”、“转基因污染”等在世界上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在以我国专家为主要作者发表的论文中较少出现,反映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力量较薄弱。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主要优势为开展基础研究较早、长期与国外保持学科交流、有长期战略规划、资金(基金)支持项目多样等;劣势主要是研究力量分散、尖端科研成果缺乏、科技推广相对滞后等。经过文献计量分析,国外期刊—《PHYTOPATHOLOGY》、《CROP PROTECTION》、《PLANTDISEAS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EUPHYTICA》;国内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垦殖与稻作》、《北方水稻》、《植物保护学报》、《中国水稻科学》、《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报》、《中国农学通报》等关于水稻病害的发文量最高。本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对以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为代表的水稻病害学科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排前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引文分析,确定了各国在水稻,特别是水稻病害领域的研究期刊以及实证领域方面的研究实力的综合排名。应用词频分析法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以及我国的相关论文中的关键词,归纳了目前世界上水稻病害,如稻瘟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热点。此外,还将竞争情报理论和相关方法应用于水稻病害研究之中。在研究的过程中广泛使用Benchmarking分析、SWOT分析等典型的竞争情报研究方法,在同类研究中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这一研究对于拓展和深化我国水稻病害研究范围和领域具有一定的意义。
王仁如[9](2012)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常见误区》文中认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而言,施肥恰当与否非常重要:合理施肥可以培肥土壤,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控制和降低蔬菜产品的硝酸盐含量;增强蔬菜植株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少农药用量;防止水土污染,保护环境。不过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菜农常常难以做到合理施肥,常见误区有以下几个:误区一:有机肥施用少
金叶红,李庆体,刘永[10](2011)在《农用肥料施用误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肥料的施用是作物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注意肥料的施用可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通过总结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及菌肥施用过程中的常见误区,旨在为今后的肥料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施用农药的几个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用农药的几个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油茶根际土壤高效功能菌的筛选及拮抗菌肥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油茶概述 |
1.2 油茶施肥现状及常见病害 |
1.3 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
1.3.1 固氮菌 |
1.3.2 解磷菌 |
1.3.3 解钾菌 |
1.4 微生物菌肥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菌肥 |
1.4.2 微生物菌肥的作用 |
1.4.3 微生物菌肥的国内研究进展 |
1.4.4 微生物菌肥的国外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2 油茶根际土壤高效功能菌株的筛选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根际土壤采样 |
2.2.2 药品及仪器 |
2.2.3 培养基 |
2.2.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5 油茶根际高效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
2.2.6 油茶根际高效溶磷菌的分离纯化 |
2.2.7 油茶根际高效解钾菌的分离纯化 |
2.2.8 菌株IAA及铁载体测定 |
2.2.9 高效功能菌株的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理化性质 |
2.3.2 根际高效功能菌的筛选结果 |
2.3.3 菌株IAA及铁载体分泌量 |
2.3.4 根腐病菌的拮抗实验 |
2.3.5 根际高效功能菌株的鉴定结果 |
2.4 小结 |
3 高效功能菌株的复配及发酵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高效功能菌株和培养基 |
3.1.2 高效功能菌株间拮抗实验 |
3.1.3 高效功能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3.1.4 高效功能菌株的复配 |
3.1.5 高效功能菌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复配菌株间拮抗关系 |
3.2.2 高效功能菌株生长曲线 |
3.2.3 高效功能菌群的活性分析 |
3.2.4 高效功能菌群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
3.3 小结 |
4 拮抗菌肥的研制及盆栽实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功能菌群的活化 |
4.1.3 拮抗菌肥的制作 |
4.1.4 拮抗菌肥的盆栽实验设计 |
4.1.5 土壤理化性质及发病率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拮抗菌肥质量检测结果 |
4.2.2 拮抗菌肥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 |
4.2.3 盆栽实验微生态效应指标检测 |
4.2.4 拮抗菌肥对油茶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5 拮抗菌肥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
4.2.6 拮抗菌肥对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架构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假说 |
2.1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 |
2.2 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
2.2.1 农业经济发展阶段与农业面源污染特征 |
2.2.2 经济发展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
2.3 农业面源污染相关的基础理论 |
2.3.1 负外部性 |
2.3.2 政府失灵 |
2.3.3 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的不对称性 |
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
第三章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现状及危害 |
3.1 背景综述 |
3.2 化肥、农药污染 |
3.3 塑料农膜污染 |
3.4 畜禽养殖业污染 |
3.5 其他污染 |
3.6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
第四章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变量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检验 |
4.2.1 单位根检验 |
4.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2.3 协整检验 |
4.2.4 聚类分析 |
4.3 实证验证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政策措施 |
5.2.2 税收、补贴手段 |
5.2.3 提高技术创新及技术控制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3)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 |
1.1 时间方面 |
1.2 区域方面 |
2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体系 |
2.1 评价模型 |
2.2 评价指标 |
3 小结 |
(4)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施肥理论与实践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类误区 |
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碳氢氧的来源误区 |
2.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氧来源 |
2.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碳来源 |
2.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氢来源 |
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生产重要性评价误区 |
4 化肥肥效评价误区 |
5 有机肥肥效评价误区 |
(5)无公害农产品施肥的几个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施用有机肥多多益善的误区 |
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能施用化肥的误区 |
三、只要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就能生产出无公害农产品的误区 |
(6)基地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克服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几个误区 |
二、杜绝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一些错误作法 |
三、把握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重点环节 |
(7)浅析鲜食糯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鲜食糯玉米施肥上的几个误区 |
1.1 基肥不足追肥代 |
1.2 施肥量越来越大 |
1.3 重氮肥,轻磷钾肥和微肥 |
2 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1 存在问题 |
2.1.1 有机肥施用不科学 |
2.1.2 碳铵与尿素混用 |
2.1.3 尿素、碳铵等氮素肥料浅施或撒施 |
2.1.4 尿素当作种肥用 |
2.2 对策 |
2.2.1 科学的施肥原则 |
2.2.2 科学施用肥量 |
2.2.3科学分配肥量 |
2.2.4 充分腐熟有机肥 |
3 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存在问题 |
3.1.1 对病虫情况不重视 |
3.1.2 对病虫防治不及时 |
3.1.3 盲目增加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
3.1.4 部分违禁农药仍在使用 |
3.2 对策 |
(8)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检索方法 |
1.3.3 分析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水稻病害研究概论 |
2.1 水稻病害的种类与分布 |
2.1.1 水稻病害种类 |
2.1.2 水稻主要病害的世界分布 |
2.1.3 我国水稻的区划分布 |
2.1.4 我国水稻三种主要病害分布 |
2.2 水稻病害造成的危害与损失 |
2.3 水稻病害研究的目的意义 |
2.3.1 世界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
2.3.2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力量 |
2.3.3 提高国家粮食品质,打破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重要支撑 |
2.3.4 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 |
2.4 当前水稻病害研究的进展 |
2.4.1 国外水稻病害防治研究的主要进展 |
2.4.2 我国水稻病害发展与研究概况 |
2.5 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的发展趋势 |
2.5.1 充分利用多样性抗病资源控制水稻病害 |
2.5.2 利用水稻基因工程研究控制病害 |
2.5.3 生物防治应用 |
2.6 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面临的问题 |
2.6.1 全球气候变暖和种植结构的调整 |
2.6.2 转基因水稻对病害防治的贡献 |
2.6.3 粮食安全问题对水稻病害研究的考验 |
第三章 文献计量学与竞争情报学的发展概况 |
3.1 文献计量学综述 |
3.1.1 文献计量学的概念 |
3.1.2 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现状 |
3.1.3 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
3.2 竞争情报学综述 |
3.2.1 竞争情报学概念 |
3.2.2 我国竞争情报学的应用现状 |
3.2.3 竞争情报学的国际发展趋势 |
第四章 基于文献计量理论的国际水稻病害研究水平分析 |
4.1 研究词频分析 |
4.2 国际水稻病害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4.2.1 国际相关期刊总体分析 |
4.2.2 有关文献计量分析 |
4.3 国际水稻病害实证研究 |
4.3.1 水稻稻瘟病 |
4.3.2 水稻白叶枯病 |
4.3.3 水稻纹枯病 |
4.4 中国水稻病害研究的国内文献计量实证研究 |
4.4.1 水稻稻瘟病 |
4.4.2 水稻白叶枯病 |
4.4.3 水稻纹枯病 |
第五章 国内外水稻病害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水平比较 |
5.1 水稻病害预测预报水平的比较 |
5.1.1 国内外水稻病害预测预报软件的研发数量 |
5.1.2 国内外水稻病害预测预报准确度的比较 |
5.1.3 国内水稻病害预测预报系统的主要不足 |
5.2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水平的比较 |
5.2.1 国际农药新品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5.2.2 国内外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品种的研发与应用 |
5.2.3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农药新品种 |
5.2.4 国内外化学防治新方法比较 |
第六章 基于竞争情报的水稻病害研究水平分析 |
6.1 典型机构的定标比超分析 |
6.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6.1.2 评价指标的定义 |
6.2 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优势以及发达国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6.3 我国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劣势或不足 |
6.4 我国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机会与威胁 |
第七章 全文讨论 |
7.1 水稻病害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策略 |
7.1.1 学科专家与情报专家相互结合,密切跟踪国际前沿动态 |
7.1.2 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为各时期病害发生量提供预测预报服务 |
7.1.3 加强对水稻病害研究科研课题立项工作的专业指导 |
7.1.4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
7.1.5 进一步加强病害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7.1.6 加强对科研骨干力量的培训,提高参与国际大协作的能力 |
7.2 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对策建议 |
7.2.1 建立健全我国水稻病害管理制度与法规 |
7.2.2 成立国家级水稻病害专业防控指导监督委员会 |
7.2.3 加强对外来水稻病害的管理与防控 |
7.2.4 建立国家级水稻病害评估指标体系及预警系统 |
7.2.5 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
7.2.6 强化科研中坚力量建设,增强公益性研究的主导力量 |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 |
7.3.1 主题词的进一步完善 |
7.3.2 进一步细化学科分类 |
7.3.3 拓宽语种研究范围 |
7.3.4 进一步拓宽实证分析范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9)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常见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误区一:有机肥施用少 |
误区二:不依菜选肥 |
误区三:氮肥过量施用 |
误区四:施用未充分腐熟的畜禽粪便 |
误区五:新鲜人粪尿直接施用 |
误区六:追肥不讲求适宜时期 |
误区七:施肥方法不正确 |
(10)农用肥料施用误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肥料施用误区 |
1.1 将钙、镁、磷肥作追肥施用 |
1.2 将尿素雨前施 |
1.3 滥施含氯化肥 |
1.4 混施锌肥、磷肥 |
1.5 在稻田和蔬菜地施用硝态氮化肥 |
2 有机肥料施用误区 |
3 菌肥施用误区 |
3.1 菌肥施用过多, 不重视补充氮、磷、钾 |
3.2 不注重将菌肥与其他化学肥料混合施用 |
3.3 因施用菌肥忽视了其防治措施 |
4 小结 |
四、施用农药的几个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茶根际土壤高效功能菌的筛选及拮抗菌肥的研制[D]. 宋雨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2]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 赵凤姣.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3]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J]. 王磊,吴子龙,张浩,苗俊玲,赵昕. 农技服务, 2019(12)
- [4]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施肥理论与实践误区[J]. 王志民,蔡光泽,陈开陆,颜朗,赖先军,罗樊.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5]无公害农产品施肥的几个误区[J]. 曹涤环. 科学种养, 2015(02)
- [6]基地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与体会[J]. 杨作军. 致富时代, 2014(03)
- [7]浅析鲜食糯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陆慧,薛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12(12)
- [8]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D]. 丁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8)
- [9]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常见误区[J]. 王仁如. 科学种养, 2012(07)
- [10]农用肥料施用误区分析[J]. 金叶红,李庆体,刘永.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