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造民营企业文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侯恩宾[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邢思远[2](2021)在《哈尔滨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中的营商环境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优化营商环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中之重。哈尔滨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发展路线以及对于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式的高度路径依赖,使得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呈现出,整体投资环境较差、制度软环境约束较强、市场活性不足、生态环境建设程度较低以及商务成本偏高等现状。这对于在当前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之下提高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呈现出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对于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商业氛围的建构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形成长期的制约,对于形成东北地区自由开放的市场竞争氛围,与法制化的市场秩序提高对各类民营主体公平竞争的保护型和保障性,均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本文对于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政府视角之下,针对行政管理领域的政府治理能力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的政府治理机制改善策略。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归纳法和演绎法,在针对哈尔滨市营商环境优化理论基础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结合政府职能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行政效能理论和善治理论等,进行哈尔滨市营商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针对哈尔滨市城市治理概况、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基本概况以及哈尔滨市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针对其存在的综合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支持性不足、国企及央企持续形成制度资源占有、生态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存在短视行为、民营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市应当将塑造城市制度软环境,深入贯彻落实落实放管服,提升民营企业财税支持性和营造多中心治理的城市善治格局作为发展目标,将政府驱动民营企业形成良性格局,政府与社会性主体形成联动,营造外部良性制度与法治化氛围与提升全社会对民营企业的接纳性作为发展要素,,将此作为政府优化治理格局并全面提升治理效率的举措。
王冠[3](2020)在《“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总数庞大,覆盖面广,不同群体、性别、年龄、学历层次、政治面貌等都涵盖其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重要阵地。“民参军”企业是众多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其能参与到军民融合战略中,说明科研生产能力被广泛认可。“民参军”企业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非常关键的一环,其能否更快更好地融入军民融合战略中,是整个“军民融合”战略顺畅、平稳实现的基础。随着“军民融合”战略已经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思想”的高度,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讲话,作为多重身份叠加的“民参军”企业,其特殊性、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探究“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可以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提供参考样本。同时“民参军”企业做好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有助于自身取得长足的发展,有助于为其他民营企业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军”、“民”相互借鉴、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更有助于整个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建设取得更深层次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主要对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界定了“民参军”企业的概念,对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了梳理。第三章:列举“民参军”企业的特殊性,分析“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旨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容出发,着重探讨军民融合背景之下“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章:“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及存在问题。从诸多影响因素中,进而分析影响“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因素,主要从“民参军”企业员工熟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程度,得出当前“民参军”企业员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识有待加强、培育内容有待丰富、培育方式手段过于单一、培育活动缺乏制度支撑等问题。第五章:“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从现有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从“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民参军’企业文化,多方面加强”、“创新培育形式,多渠道灌输”、“探索符合‘民参军’企业特点的培育机制,多层次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庄淼[4](2020)在《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生成问题研究 ——基于我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家群体之所以能够做出卓越的历史贡献,企业家精神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群体将在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及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进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成为能够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社会还未充分提升对企业家精神的关注,存在忽视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问题。目前,国内外较多学者对企业家精神进行了较充分研究,对企业家精神及培育持有不同观点。学术界多集中于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对企业家精神生成问题的研究还不多。因此,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家精神生成的宏观和微观条件,挖掘企业家精神生成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促进企业家精神更好生成的策略,对于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希望有助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提升社会对企业家精神弘扬和培育的关注度,同时对于促进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更好生成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结合我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案例,概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即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涵;二是分析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从哪儿来”,即在怎样的条件下生成。通过分析优秀民营企业家案例,诠释民营企业家群体企业家精神生成已经具备的宏观和微观条件;三是分析企业家精神生成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制约因素存在的原因,提出关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生成的优化途径。
刘志永[5](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庞婷[6](2020)在《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40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艰难历程。新时代,民营企业不仅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中坚力量。民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总量的80%,这一数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民营企业职工在我国工人队伍中占比之高,已然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急切需要做作到全覆盖,这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展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党和政府多次要求。在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民营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民营企业精神的形成、提升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方面成就显着。但是与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呈现为民营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亟待加强、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不平衡、内容和方法缺乏新时代的针对性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民营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未达到全覆盖,忽视企业文化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促进作用,以及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陈旧、方式单一。在民营企业职工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和民营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民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要拓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充分做到贴近企业实际经营和职工的日常生活。在实际的运用中要在加强党工青团组织建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合力作用、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武装民营企业职工队伍的头脑、利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四个渠道下功夫,理论结合实际,发挥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对民营企业民主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民营经济粗放型向集约型、高增速向高质量的转变。
夏新新[7](2020)在《嵌入与回应:民营企业党建中的“政党-政府-企业” ——以上海市D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M区第一家党委建制的非公企业,D企业是M区其他民营企业党建的范本,对于揭示非公企业进行党建的原因和具体行动具有典型意义。因此,本文以D企业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分析D企业在党建过程中面对政府嵌入的回应及其逻辑,来回答上文我们提出的非公企业党建“为什么做”以及“如何做”的问题。本文基于D企业党建的互动过程,分别阐述政党嵌入企业、企业回应政党和政府的具体表现并试图解释其背后隐藏的逻辑,以此呈现个案生动的互动过程与政企关系形态的演变。一方面,政党对于企业的嵌入从政治联系为主演变为规定性的组织嵌入为主,组织嵌入的过程体现着明显出行政任务特色;同时随着组织嵌入,相关工作制度、规范制度和以政治意识、政治认同为表征的政党文化也嵌入到企业中,逐步融合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在促进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将企业资源纳入到基层治理资源之中,刺激其利用自身资源奉献社会。另一方面,企业在面临政党多途径嵌入,主动采取话语策略和工具策略回应政党和政府行为,从而影响着政党的行动策略,实现企业本身利益的保障和行为效果最大化。因此,政党通过组织、结构和文化的途径嵌入企业,目的是引导企业有序发展的同时重新整合社会资源,令其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同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政党的作为进行了转译和解读,采用象征话语和工具行为的方式主动转译政党的行动,以期使党建对于企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在这个三方互动过程中,政党、政府和企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政党出面对企业提出政治要求,政府进一步通过政策、资源刺激企业积极行动,企业在政党和政府的引导之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共同发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实现三方的共赢,形成了基层民营企业党建的基本样态。
杨志甫[8](2019)在《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家族企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以金融、技术、信息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兴盛靠管理,而管理的竞争焦点在文化。企业文化是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为使家族企业持续稳定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和研究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加重视家族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起适应、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发掘出蕴藏在企业内部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通过企业文化的定义和企业文化功能入手,阐述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现状,采用丹尼森企业文化模型,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度、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适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融合度、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行为的一致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丹尼森企业文化模型对奥康企业文化的使命、适应性、参与性、一致性进行深入剖析,对奥康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与评估,揭示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冲突的特性,为家族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诊断与评估提供借鉴,并就如何建设家族企业文化促进家族企业持续发展提出了策略分析。从奥康企业的丹尼森文化模型的评估与诊断中启示我们,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必须进行必要的平衡和协调,避免内部矛盾的发生和持续恶化。其中关键一点就是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及企业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文化中的相关特性进行强化或弱化,或采取有效的策略使之相互促进和影响,以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文化的持久生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奥康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协调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家族企业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奥康企业文化的案例分析中同样我们看到了奥康企业在企业文化创新、领导力文化创新、管理文化创新、人本文化创新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的强大能量,它启示我们只有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核心价值观得以形成并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企业员工只有将企业视为家,企业的凝聚力才会不断攀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助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毕亚民[9](2019)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凭借自身灵活的体制机制和较高的效益水平对国有经济改革和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结构深入调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前,我国正处于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存在许多有待完善之处,尤其是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在制定公平竞争的博弈规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我国制度变迁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仍然面临着产权保护不完善、市场准入歧视和融资渠道匮乏等制度约束,这就要求政府处理好制度供给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需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民营经济自身由于先天原因,其内部也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种种制度约束,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突破各种不利制约,实现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以民营经济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将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民营经济发展与国家制度供给的关系,并分析指出目前在宏观制度层面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制度约束,以及微观层面的内部制度约束,同时从政商关系入手对民营经济面临的制度耦合性约束进行深入探究,以寻求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创新。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现有文献研究进行相应梳理归纳,指出论文的研究特色和研究难点,介绍论文的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在论述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政商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为深入分析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制度约束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有力分析工具。第三章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考察,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演化轨迹、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就与挑战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论述章节之一,该部分着重论述了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外部制度环境约束、内部制度安排约束、制度耦合性约束,回答了民营经济面临怎样的制度约束以及这些约束怎样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第。五章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为例,进一步对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制度约束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浙江民营经济突破发展制约的制度创新。第六章在前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突破制度约束,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1)通过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金融制度创新,放宽市场准入、完善竞争环境等措施,构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制度环境;(2)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塑造优秀企业文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措施,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3)通过优化发展理念、完善商会制度建设以及形塑新型政商关系来促进制度的有效耦合,尤其对构建“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进行了重点论述。
余威[10](2018)在《民营企业的红色基因与公司财务行为研究 ——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了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傲人成绩。然这一改革成就的实现,并非完全依赖法律和金融等正式制度的保障,其中,根植于中国具体情境的一整套独特的非正式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构成之一,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解读中国经济发展谜题的重要影响因素。现有的文献主要从宗教、宗族、儒家等传统文化视角探索了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文化基因因素,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传统文化之外,还有一支近百年才发展壮大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之轨迹的红色文化,然而遗憾的是,现有的文献对其关注还相当匮乏。本研究立足于中国具体的文化情境,首次深入系统地将红色文化引入到公司财务的研究领域,旨在为洞悉中国微观经济运行之规律提供新的经验依据,更为重要的是,为市场各方充分理解红色文化在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直接的证据。具体而言,本研究从企业管理者的红色文化背景(共产党员身份)、微观企业的红色文化标记(企业党组织)和宏观地区的红色文化氛围(革命老区)三个维度,构建起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系统全面的红色文化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搭建红色文化与公司财务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本研究以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深入剖析了董事长党员身份对于企业违规活动的抑制作用,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于缩小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间薪酬差距的积极影响,以及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氛围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最终得到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蕴含个体层面红色文化的董事长党员身份能够抑制民营企业的违规行为。在整体上,党员身份能够显着地影响董事长的违规决策行为,即相较于非党员董事长所属民营企业,党员董事长治理下企业的违规概率更低,违规程度更轻。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党员身份的违规抑制作用受企业注册地的法治环境、面临的业绩压力和董事长的行业身份等因素的影响:(1)董事长的党员身份能够抑制民营企业的违规行为,这一效应在法治环境较差地区的民营企业更明显;(2)业绩压力能够影响董事长党员身份发挥作用的效果,当企业面临业绩压力时,董事长更有动机粉饰公司业绩,党员身份抑制企业违规行为的作用被削弱;(3)董事长的行业身份能够正向调节党员身份积极作用的发挥,即相较于未担任行业身份的党员董事长,拥有行业身份的党员董事长更不可能作出违规决策,其所属企业的违规概率更低、违规程度更轻。最后,本研究检验了党员身份的作用机制,即董事长的党员身份通过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影响管理层的经营决策,进而对所属企业的违规行为产生影响。第二,蕴含公司层面红色文化的企业党组织能够缓解管理者与普通员工间的薪酬差距。在整体上,相较于尚未建立党组织的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治理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明显更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组织对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抑制作用因党组织负责人在企业的兼任职位、党组织的建立方式和所属行业的类别存在差异:(1)在党组织负责人由董事长兼任的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这一效应在由非董事长兼任党组织负责人的企业内不显着;(2)相较于源自国企改制的民营企业党组织,由民营企业自发建立的党组织对于内部薪酬差距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3)民营企业党组织缓解内部薪酬差距的积极作用在传统企业显着,在高科技企业不显着。最后,本研究检验了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机制,即党组织通过成员任职所属企业管理层的方式而参与薪酬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所属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第三,蕴含地区层面红色文化的革命老区能够促进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在整体上,注册在革命老区的民营企业更热衷于履行社会责任,即相较于注册在非革命老区的民营企业,革命老区企业的慈善捐赠意愿通常更强、捐赠规模普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慈善捐赠效应受企业注册地的市场环境、所属行业的特征和面临的业绩压力的影响:(1)注册在市场环境较好地区的民营企业,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氛围对于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明显,这一效应在市场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内不明显;(2)红色文化的慈善捐赠效应因企业所属行业的特征不同而存在差异,即在消费者亲近行业的民营企业,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氛围的慈善捐赠作用更明显;(3)企业面临的业绩压力能够抑制红色文化慈善作用的发挥,即当企业面临业绩压力时,红色文化的慈善效应不明显。最后,本研究检验了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作用机制,即红色文化通过影响管理者的经营决策作用于企业的慈善捐赠。与现有文献相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首次将红色文化因素引入金融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尝试从极具中国特色的“共产党员身份”、“企业党组织”和“革命老区”三个维度提炼出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之主流的红色文化,并将其量化以纳入学术研究的指标体系,这不仅是中国情境下红色文化与公司财务跨学科研究的首次尝试,也为学术界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探索中国市场的公司财务开辟新的思路。其次,在研究领域上,本文拓宽了“文化与金融”领域的内涵。从文化视角探究公司的财务行为由来已久,但立足于中国情境文化因素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现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家、地区等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微观企业的文化因素较难被有效地测度。本研究从管理者个体特征、微观企业制度层面和宏观环境氛围三个维度提取具有相似特征的红色文化,构建起层次清晰、结构分明的度量指标体系,使得红色文化的公司治理研究更为具体。最后,在研究视角上,本文解释了正式制度尚不健全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特殊现象。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及自由的金融市场等正式制度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要素,但中国经济却在上述制度尚不完善背景下实现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其中,文化这一深层次的非正式制度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通过直接进入企业管理者的认知、互动和决策,以及通过构建特有的社会价值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管理者的经营策略,成为法律等正式制度以外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因素,这为理解中国等转型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独特的视角。
二、塑造民营企业文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造民营企业文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一战线 |
二、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政治吸纳功能 |
三、政党调适功能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
二、“看一看”方针 |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
二、首倡“两个健康” |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
二、“两个始终”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哈尔滨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中的营商环境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营商环境 |
2.1.2 制度软环境 |
2.1.3 城市治理能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行政效能理论 |
2.2.4 善治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哈尔滨市营商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哈尔滨市营商环境现状分析 |
3.1.1 综合营商环境现状 |
3.1.2 制度软环境现状 |
3.1.3 生态环境现状 |
3.1.4 商务成本现状 |
3.1.5 基础设施现状 |
3.2 哈尔滨市营商环境问题 |
3.2.1 政府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足 |
3.2.2 国有企业持续形成制度资源占有 |
3.2.3 生态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存在短视行为 |
3.2.4 民营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 |
3.2.5 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难对接 |
3.3 哈尔滨市营商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经济体制落后影响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
3.3.2 计划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长期制约制度软环境 |
3.3.3 生态环保行为与经济发展需求难以兼顾 |
3.3.4 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竞争环境和习惯 |
3.3.5 基础设施央地财政投入及社会性主体参与机制落后 |
3.4 本章小结 |
4 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
4.1.1 样本选取 |
4.1.2 命题假设 |
4.1.3 描述性统计 |
4.2 Cronbach's α和Bartlett球形检验 |
4.3 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回归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政治因素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显着 |
4.4.2 经济因素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极为明显 |
4.4.3 社会环境因素对营商环境具有鲜明影响 |
4.4.4 法治基础对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4.5 本章小结 |
5 哈尔滨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中的营商环境优化指导思想及营商环境优化目标 |
5.1 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角度下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思想 |
5.2 哈尔滨市营商环境优化目标 |
5.2.1 塑造东北中心城市良好的制度软环境 |
5.2.2 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 |
5.2.3 政府提升民营企业财税支持性 |
5.2.4 营造多中心治理的城市善治格局 |
5.3 本章小结 |
6 哈尔滨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中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策略 |
6.1 建立健全营商扶持制度 |
6.2 优化组织结构以加强联动性 |
6.3 加大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 |
6.4 完善资金支持等物质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军民融合 |
2.1.2 “民参军”及“民参军”企业 |
2.1.3 价值观 |
2.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需要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 |
3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3.1 “民参军”企业的特殊性 |
3.1.1 身份特殊,责任重大 |
3.1.2 门槛繁多,竞争激烈 |
3.1.3 管理严格,军工特色鲜明 |
3.2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
3.2.1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是实现军民融合战略的内在要求 |
3.2.2 从社会效益层面看,是在全社会范围树立典型示范的需要 |
3.2.3 从企业发展层面看,是营造企业文化的必由之路 |
3.3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
3.3.1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文化的提升 |
3.3.2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
3.3.3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
3.3.4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员工实现个人价值 |
4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及存在问题 |
4.1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4.2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
4.2.1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认识有待加强 |
4.2.2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有待丰富 |
4.2.3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手段过于单一 |
4.2.4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缺乏制度支撑 |
5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
5.1 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思想认识 |
5.1.1 强化党的领导 |
5.1.2 提高思想认识 |
5.1.3 发挥党群组织的引领作用 |
5.2 丰富“民参军”企业文化,多方面加强 |
5.2.1 加强理论学习 |
5.2.2 增强爱国、奉献等培育内容 |
5.2.3 注重与保密和质量意识等日常工作相结合 |
5.3 创新培育形式,多渠道灌输 |
5.3.1 做好保密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
5.3.2 畅通线上培育渠道 |
5.3.3 鼓励“民参军”企业发挥内部培育潜力 |
5.3.4 借力外部社会培育资源 |
5.4 探索符合“民参军”企业特点的培育机制,多层次保障 |
5.4.1 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 |
5.4.2 探索适合“民参军”特点的选人育人机制 |
5.4.3 设立专门机构和管理人员 |
5.4.4 充分调动“民参军”企业管理层的积极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生成问题研究 ——基于我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生成意义 |
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
(一) 国内外学者主要观点 |
(二)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的应有之义 |
二、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生成的意义 |
(一) 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二) 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
(三) 有利于丰富社会精神文明成果 |
(四)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序 |
(五) 有利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二章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生成的条件诠释 |
一、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生成的宏观条件 |
(一) 激励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政策环境 |
(二) 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
(三) 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营商环境 |
(四) 倡导企业家勇敢奋斗创新的文化环境 |
(五) 积极向上尊重理解企业家的舆论环境 |
二、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生成的微观条件 |
(一) 家庭传承 |
(二) 家庭条件 |
(三) 家庭教育 |
(四) 价值追求 |
第三章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生成的现实制约因素 |
一、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生成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
(一) 政府部分相关政策的落实不力 |
(二) 合法权益缺乏有力的司法保障 |
(三) 市场经济行为缺乏有效的规范 |
(四) 社会对企业家群体认同度不高 |
(五) 企业家群体自身素质整体不高 |
二、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生成中制约因素存在的原因 |
(一) 对企业家精神生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 保护合法权益制度体系建设不健全 |
(三) 对市场经济行为规范引导力度不足 |
(四) 社会大众对企业家群体认识不深入 |
(五) 对企业家的价值追求引领尚未到位 |
第四章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生成的优化途径 |
一、推动促进企业家精神生成的政策积极落地 |
(一) 创新政企互动机制 |
(二) 加快政策落实进程 |
二、建立健全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
(一)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
(二) 依法保护创新权益 |
三、建设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营商环境 |
(一) 加大市场监督力度,提高执法效力 |
(二) 鼓励市场诚信经营,健全引导机制 |
四、创造适宜企业家精神生成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 提升对企业家群体的社会认同度 |
(二) 营造理解支持宽容的文化氛围 |
五、加强企业家群体的素质培养和价值引领 |
(一) 加强对企业家的素质教育培训 |
(二) 重视优秀企业家精神家庭传承 |
(三) 引导企业家的自我学习和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6)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
2.1 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无产阶级使命理论 |
2.1.2 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
2.1.3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 |
2.1.4 西方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理论 |
2.2 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依据 |
2.2.1 坚持党对民营企业领导的要求 |
2.2.2 民营企业职工的政治定位 |
2.2.3 塑造高质量民营企业职工队伍的要求 |
2.3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发展变化的时代依据 |
2.3.1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构成的发展变化 |
2.3.2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 |
第3章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状况 |
3.1 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 |
3.1.1 发挥了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 |
3.1.2 提高了民营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 |
3.1.3 促进了民营企业精神的形成 |
3.1.4 提升了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 |
3.2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
3.2.1 新时代民营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
3.2.2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不平衡 |
3.2.3 内容和方法缺乏新时代的针对性 |
3.3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未达到全覆盖 |
3.3.2 忽视企业文化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促进作用 |
3.3.3 内容陈旧、方式单一 |
第4章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4.1 以组织凝聚人:加强党团组织和工会等群团建设为重点 |
4.1.1 建立全覆盖的党的基层组织和共青团组织 |
4.1.2 健全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 |
4.2 以文化塑造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合力作用 |
4.2.1 企业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
4.2.2 企业行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结合 |
4.2.3 企业制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相一致 |
4.3 以内容教化人:学习“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4.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4.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4.3.3 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
4.3.4 创新意识教育 |
4.3.5 爱国主义教育 |
4.4 以方式培育人:运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4.4.1 榜样示范引领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
4.4.2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
4.4.3 创建校企共育新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嵌入与回应:民营企业党建中的“政党-政府-企业” ——以上海市D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新时期的民营企业党建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营企业及其发展 |
二、民营企业党建的新命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政府、市场与党建 |
一、政府-市场 |
二、党建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三、实证个案——案例的说明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主体概念的区分 |
一、“政党-政府-企业” |
二、经济企业及其类型 |
三、经济组织与两新组织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嵌入理论 |
一、嵌入的概念界定 |
二、嵌入理论在中国 |
第三节 本文的分析框架:嵌入与回应 |
第二章 嵌入:党组织的进入策略与实现路径 |
第一节 组织策略:正式组织的进入 |
一、党建嵌入的施动方:基层党群部门 |
二、党建嵌入的政策法规与硬性要求 |
三、党组织的嵌入过程 |
第二节 结构策略:企业党建的规范机制 |
一、规范化制度 |
二、党建项目制 |
第三节 文化策略:认同的生成 |
一、目标认同 |
二、行为规范 |
三、政治符号 |
第四节 嵌入的内在机制 |
一、组织人事的扩展 |
二、纳入社会网络,参与社会治理 |
三、伴生的行政逻辑扩展 |
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回应与共识达成:选择与转译 |
第一节 企业回应的激励因素 |
一、政治要求下企业的选择困境 |
二、荣誉性称号的价值激励 |
三、双向借力的资源激励 |
四、合作与配合为主的企业行为 |
第二节 企业回应的路径与背后的逻辑 |
一、博弈与共识:默契达成的逻辑 |
二、社会资本获得:转译逻辑 |
三、党组织功能发挥:弱控制,强引领 |
第三节 良性互动的形成:共赢性共识 |
一、党建的正式沟通平台 |
二、基层部门的服务性提高 |
小结 |
第四章 嵌入与回应:“政党-政府-企业”三方互动的结构与未来 |
第一节 互动的结构 |
一、互动因素 |
二、互动关系 |
第二节 互动效应和发展空间 |
一、社会自主性的增长 |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 |
小结 |
结语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家族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中国家族企业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企业文化与企业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例分析与理论分析结合 |
1.4.3 案例研究法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研究思路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家族企业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家族企业概念的界定 |
2.1.2 我国企业家族化程度 |
2.2 企业文化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企业文化的概念 |
2.2.2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概览 |
2.2.3 企业文化的功能 |
2.2.4 丹尼森企业文化模型 |
2.3 企业文化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关系 |
2.3.1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 |
2.3.2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
2.3.3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 |
2.3.4 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 |
第3章 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
3.1 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战略的匹配 |
3.2 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管理的适应性 |
3.3 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制度的融合度 |
3.4 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员工行为的一致性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奥康集团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
4.1 奥康企业状况 |
4.2 基于丹尼森文化模型的奥康企业文化分析 |
4.2.1 奥康企业文化中的使命 |
4.2.2 奥康企业文化中的适应性 |
4.2.3 奥康企业文化中的参与性 |
4.2.4 奥康企业文化中的一致性 |
4.3 奥康企业的文化发展分析 |
4.3.1 奥康企业文化阶段性模型分析 |
4.3.2 奥康企业文化发展分析总结 |
4.4 奥康企业文化塑造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启示 |
第5章 塑造企业文化促进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
5.1 建设与国家主流文化相匹配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
5.2 提炼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
5.2.1 企业家精神 |
5.2.2 企业家精神的概括和提炼 |
5.3 完善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
5.4 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
5.4.1 精准定位、创企业动力之源 |
5.4.2 加强领导,率先垂范 |
5.4.3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5.5 坚持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评述 |
(三)论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与难点 |
二、制度约束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制度变迁与制度耦合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政商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
(四)关于制度约束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三、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演进及特征 |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轨迹 |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成效与挑战 |
(三)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 |
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分析 |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约束 |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内部制度安排约束 |
(三)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耦合性约束 |
五、民营经济突破制度约束的案例分析 |
(一)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外部制度约束 |
(二)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内部制度约束 |
(三)浙江民营经济制度耦合性约束 |
(四)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的制度创新 |
(五)制度变迁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绩效实证分析 |
六、突破民营经济发展制度约束的思路及对策 |
(一)构筑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包容性制度环境 |
(二)优化制度安排激活民营经济内生发展动力 |
(三)促进制度有效耦合与型塑新型政商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营企业的红色基因与公司财务行为研究 ——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制度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 |
第二节 民营企业红色基因的概述 |
一、民营企业董事长党员身份概述 |
二、民营企业党组织概述 |
三、革命老区概述 |
第三节 财务学相关文献综述 |
一、企业违规的文献综述 |
二、内部薪酬差距的文献综述 |
三、慈善捐赠的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党员身份与企业违规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假设提出 |
第三节 实证设计 |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和变量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基本回归结果 |
三、内生性检验 |
四、进一步研究 |
五、机制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党组织与内部薪酬差距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假设提出 |
第三节 实证设计 |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和变量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基本回归结果 |
三、内生性检验 |
四、进一步研究 |
五、机制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革命老区与慈善捐赠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构建和假设提出 |
第三节 实证设计 |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二、变量说明和模型设计 |
第四节 实证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基本回归结果 |
三、内生性检验 |
四、进一步研究 |
五、机制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对政府的启示 |
二、对企业的启示 |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塑造民营企业文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2]哈尔滨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中的营商环境优化问题研究[D]. 邢思远.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 王冠.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生成问题研究 ——基于我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案例分析[D]. 庄淼. 扬州大学, 2020(05)
- [5]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6]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 庞婷.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7]嵌入与回应:民营企业党建中的“政党-政府-企业” ——以上海市D企业为例[D]. 夏新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家族企业发展研究[D]. 杨志甫.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9]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问题研究[D]. 毕亚民.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10]民营企业的红色基因与公司财务行为研究 ——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D]. 余威.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