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池滑坡坝在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越[1](2021)在《锚定板加固干堆尾矿坝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各种矿物资源需求增大,导致在用尾矿库数量巨大,尾矿排放量也日益增多,尾矿库安全事故也因此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同时,由于避免事故的发生,近几年建立的尾矿坝坡比偏小,占地面积过大,库容量偏小。干堆尾矿坝相对湿堆而言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适当提高坡比。由于我国对干堆尾矿坝的设计还未出台明确规范,因此对干堆尾矿坝合理坡比的确定以及相应加固措施进行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吉林某需要进行变坡扩容的尾矿库为工程背景,借鉴路基工程使用锚定板进行加固,对不同工况下加固后干堆尾矿坝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以下成果:(1)根据地勘资料和现场试验数据,确定土体力学参数,使用强度折减法对提高坡比的尾矿坝进行稳定性分析,结合规范确定当坡比为1:2时为此尾矿堆积坝的极限坡比,较原方案可提高13.5%库容。(2)针对提高坡比后尾矿坝安全储备不足的问题,设计锚定板加固干堆尾矿坝的方式,并通过对比尾矿坝安全系数、应力、位移和最大剪应变确定规格为1m×1m×0.2m的锚定板结构的最优铺设间距为2.5m。安全系数由1.31提升至1.54,涨幅17.6%。(3)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国家气象局颁布的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确定降雨参数,以应力-渗流耦合的方法对加固后干堆尾矿坝在不同降雨条件下渗流特点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干堆尾矿坝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均保持稳定,但要特别注意长时间降雨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和特大暴雨对堆积坝表面的冲刷破坏。(4)采用不同的地震波并调整其峰值为当地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对加固后干堆尾矿坝关键位置加速度响应特点、地震后变形、地震时滑面发展特点和震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尾矿坝在地震结束后仍保持稳定。
陈彬鑫[2](2021)在《淤地坝蓄水改造三维渗流和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渔农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缓解贫困山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现开展淤地坝蓄水改造的技术研究。淤地坝防渗条件较差,不具备蓄水能力。而对淤地坝改造前后的渗流和坝坡稳定性分析是蓄水改造的基础。目前对淤地坝的渗流和稳定性研究大多应用二维模型,对于三维性较强的淤地坝,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有必要开展三维渗流和稳定性分析。西廒沟在坝址处的河道狭窄,其横截面沿着坝轴线的变化较大,宜用三维的方法进行分析。本文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结合流固耦合原理和强度折减法,对该淤地坝的渗流和坝坡稳定性进行验算并对其三维特性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查阅相关文献,对土石坝和淤地坝的渗流和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2)验证二维流固耦合模型,并分析二、三维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性。(3)考虑应力场-渗流场耦合,并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原西廒沟淤地坝在设计洪水位时的渗流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原坝体为均质土坝,防渗条件差,蓄水后的渗流量为1.20×10-5m3/s,浸润线溢出点位置为11.54 m,下游溢出点容易发生流土破坏。下游坡受到渗透压力的作用产生一定的位移,对其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在强度折减后求得大坝的稳定安全系数为1.200,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进行防渗改造。(4)为使改造后的淤地坝满足土石坝设计规范的要求,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土工膜改造方案:在上游添加土工膜防渗体,下游设置贴坡排水,并增加坝顶宽度至6 m,放缓上、下游边坡系数分别至2.5、2.0。(5)对土工膜改造后的大坝在竣工期、渗流稳定期和正常运行条件下遇地震三种工况下进行渗流和稳定性计算:(1)竣工期:竣工期大坝上下游边坡放缓,且未受到渗透水作用,大坝上、下游坡的稳定性较好。(2)渗流稳定期:土工膜的防渗效果良好,使得浸润线在土工膜前后发生急剧变化,由18 m降至6 m,坝体内部的水力坡降较小,渗流量减小为1.00×10-6m3/s,渗流溢出点高度为0.22 m。蓄水后大坝上游坡面的位移主要由静水压力引起的,位移的最大值为0.097 m,坝体其余部分的位移较小,下游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2.068。(3)正常运行条件遇地震: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大坝在7级地震荷载下的稳定安全系数。上、下游坝坡在受到地震惯性力的影响后稳定性降低,下游坝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为1.230,上游坝坡由于有静水压力在水平方向提供反作用力下仍保持较高的安全水平,安全系数为2.150。(6)西廒沟淤地坝改造前后的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计算结果显示,由于侧向水流和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淤地坝整体浸润线、水平位移、失稳破坏的滑裂面等均表现出明显的三维特性,淤地坝中心截面附近为最不利区域,应给予重点关注。
刘庭伟[3](2021)在《土石坝及其饱和砂土地基超重力振动台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土石坝由于施工时能够就地取材、造价低等优点,是国内外最广泛采用的坝型之一。其中小型水库在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国约90%小型水库建设于上世纪50-70年代,其中近95%采用了 土石坝,这些小型土石坝普遍存在建设标准偏低、工程质量难以评价等问题。同时,我国位于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平均每十年发生一次大地震,是震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石坝在过去的地震中经常发生损坏,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而土石坝抗震是土石坝长期服役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利用超重力振动台开展土石坝地震响应及抗震加固研究,揭示了土石坝震害机理和主余震下地基动力响应规律,验证了坝趾压重和坝壳翻压抗液化措施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分别针对小型土石坝和坝下饱和砂土地基开展试验。对于未处理土石坝、采用坝趾压重与坝壳翻压加固土石坝,设计了超重力振动台试验,主要研究坝趾压重和坝壳翻压抗液化处理的有效性并对比地震动力响应。对于坝下饱和砂土地基,将坝体自重等效为一块钢板自重,设计了超重力振动台试验,主要研究上覆荷载(坝体自重)及主余震作用对坝基动力响应的影响。2.土石坝超重力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地震作用下坝坡土体底部孔压上升,未处理坝坡加速度放大系数沿高程先减小后增大,而抗液化处理坝坡加速度放大系数沿高程逐渐增大,且坝坡表面处加速度存在表面放大现象。坝趾压重和坝壳翻压提高了坝身有效应力,降低了地震产生的超静孔压比,能有效防止土体液化。未处理坝坡在峰值加速度0.24 g地震作用下发生了坝趾液化现象,而抗液化处理坝坡在峰值加速度0.24 g和0.45 g地震作用下均未发生液化现象。未处理坝坡整体侧向位移大,抗液化处理坝坡在峰值加速度0.24 g地震作用下整体表现为竖向沉降,坝趾压重区水平位移明显减小,坝壳翻压区坡顶沉降较未处理坝坡减小了约50%。试验结果验证了坝趾压重和坝壳翻压的抗震效果,为小型土石坝抗震加固提供了依据。3.对比有无上覆荷载(坝体)作用下饱和砂土地基超重力振动台试验结果,发现无上覆荷载地基(自由场地)中下层土体在振动中孔压上升、发生软化,土体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随高程先减小后增大,上覆荷载地基放大系数则随高程逐渐减小。地震作用时,无上覆荷载地基在渗透性较好的上层土体中发生了液化,土体超静孔压比随高程先减小后增加。上覆荷载地基则在钢板边缘发生液化。随着振动次数增加,土体密实度提高,刚度增加,超静孔压比峰值减小,土体的抗液化能力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开展超重力振动台模型试验,揭示了小型土石坝地震动力响应规律,验证了坝趾压重和坝壳翻压抗液化措施的有效性,获得了小型土石坝和饱和砂土地基在地震过程中土体孔压、加速度、位移、应力应变等发展规律。本文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小型土石坝地震破坏规律的认识,为探究土石坝抗震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赵开轩[4](2020)在《基于地震波动原理的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对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时程分析的研究多采用数值仿真技术,且对边坡动安全系数与坡角、坡高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当坡角接近地震SV波临界角情况下边坡稳定问题更是研究的难点。为此,本文开展基于地震波传播理论的地震边坡稳定问题的研究,以期能够较准确地揭示坡角、坡高变化与动安全系数的变化关系。本文假定在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场问题视作一个地震波在边坡内部的传播问题,根据地震波传播的几何特点,确定通过边坡内一点的所有传播路径,推导得到地震波沿着每条路径的传播时间、振动位移、动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矢量场叠加原理求得计算坡体内任意一点振动位移时程和动应力时程的数学表达式。然后根据瑞典条分法和最小静安全系数得到的最危险滑移面,应用极限平衡原理,建立地震边坡在动、静应力共同作用下的动安全系数计算表达式,据此开展地震P波和SV波作用下边坡动力稳定问题的研究。研究表明:(1)在地震P波作用下,动安全系数随坡角的增大呈递减趋势,但当坡角为45°~50°时,动安全系数变化缓慢,其变化速率接近零。(2)在地震SV波作用下,动安全系数随坡角增大单调降低。但是,当坡角为临界角时,动安全系数会突然减小,出现陡降现象。由拟静力法计算结果中没有出现这一情况,表明本文提出的动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更适于处理坡角接近地震SV波临界角情况下边坡稳定问题。(3)无论在地震P波还是SV波作用下,动安全系数都随坡高增大逐渐降低。其中,在坡高小于20m范围内,地震SV波作用下的动安全系数随坡高变化尤为显着;当坡高大于20m时,安全系数随坡高的降低速度逐渐趋缓。
祁磊基[5](2020)在《基于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的尾矿坝地震响应及液化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我国社会发展所需的绝大部分能源和原料都来自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但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巨量的尾矿,因此我国修建了大量的尾矿库用于存储这些尾矿。出于经济性和施工工艺的考虑,我国绝大部分尾矿库采用上游法筑坝,但上游法尾矿坝结构松散,动力稳定性较差,造成上游法尾矿坝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液化而导致尾矿坝整体失稳破坏。为研究尾矿坝的地震响应和液化稳定性,本文在充分的文献调研分析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系统地介绍了尾矿坝的类型特点,通过对历史上尾矿坝事故的整理分析,对可能影响尾矿坝动力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分类。基于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软基上尾矿坝动力响应,重点对试验过程中尾矿坝的加速度响应、沉降位移响应和孔隙水压力响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工况下试验结果的对比,探究了加高扩容情况、尾矿固结情况对软基上尾矿坝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尾矿坝坝体部分,软土地基对地震加速度的放大作用较小,而加高扩容后的子坝部分对地震加速度的放大作用最为明显。孔压方面,软基及尾矿坝中的孔隙水压力在试验中均有增长,但增长的幅度都较为有限。变形方面,在地震强度较小且尾矿坝固结程度较好时,尾矿坝的变形模式主要以震陷为主,而在地震强度较高,尾矿固结程度较差时,则主要表现为库内尾矿在水平方向上的滑移,并伴随坝坡和软基表面的多处隆起。基于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含弱透水夹层的上游法尾矿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液化情况。主要对试验中不同测点的孔隙水压力和坝顶沉降变形进行了监测。从沉降变形结果来看,在地震作用下尾矿坝初期坝部分的稳定性较好,而后期子坝部分及库内尾矿的稳定性较差。孔压结果显示,在长持时、低振幅地震作用下,尾矿坝内部孔压发生了大幅上升。进一步的液化分析显示多个测点处的土体达到了液化状态,对各点处的液化时间进行比较,发现弱透水层的存在会影响尾矿坝内的孔压积累过程,使其附近尾矿更易发生液化。
李英俊[6](2020)在《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震后位移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交通、水利和矿山等工程建设中会出现大量高边坡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地处世界上两条活跃的地震带之间,强震分布范围较广,破坏性地震几乎遍布全国。在地震力作用下,边坡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变形与破坏,严重的边坡失稳会酿成巨大的地质灾害。由于地震作用动力特性的复杂性,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开展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有其理论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采用边坡震后位移作为评价指标评估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边坡震后位移计算通常使用Newmark滑块位移法。但在锚固边坡震后位移计算中,通常假设在地震时程中锚固段的拉拔力为恒定值,然而这并不符合实际。在地震力作用下,边坡锚固段承受的拉拔力实际上是随地震时程而实时动态变化的。基于此,本文针对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震后位移计算问题,在土钉锚与土层界面相互作用分析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与Newmark滑块位移法,考虑土钉拉拔力在地震时程的实时动态变化,对土钉支护边坡震后位移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为:(1)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锚固段荷载传递函数模型及模型的参数取值方法,分析了土钉锚与土层界面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并选择了一次跌落软化模型作为土钉锚与土层界面相互作用的荷载传递函数模型。(2)基于土钉弹性支座假设,考虑了地震作用时边坡滑动体实时动态滑移对土钉受力的影响,结合极限平衡法与Newmark滑块位移法,推导了土钉受力实时动态变化计算表达式,建立了考虑土钉受力实时动态变化的土钉支护边坡震后位移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震后位移计算改进方法。(3)结合算例,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分析了边坡土钉在地震时程的实时受力动态变化,比较了改进前后两种计算方法获得的边坡震后位移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土钉受力方面,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反映了土钉轴力在地震时程会随着边坡滑动体位移的增加,呈先增加至极限拉拔力后跌落至残余拉拔力的特点;在边坡震后位移方面,改进方法较传统方法计算所得的边坡震后位移要小,且随着边坡整体稳定性的提高,两种方法计算的边坡震后位移及相差均呈减小趋势。(4)结合相关文献的土钉支护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改进前后两种计算方法获得的边坡震后位移与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实测震后位移的差异,验证了本文改进方法的合理性。
罗璟[7](2020)在《“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最大,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在直接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同时,还可能诱发大量的崩滑地质灾害。地震诱发的崩滑地质灾害,因其巨大的致灾力而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高山峡谷区,其危害往往超过地震本身。此外,一些大型崩滑地质灾害还可能堵塞河道,形成滑坡堰塞坝,进而引发区域性的灾害链效应。然而,迄今为止,仍然严重缺乏对滑坡堰塞坝应急除险成功案例的详尽记录和分析,更谈不上系统全面地开展应急除险方案设计、以及后续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综合整治工作。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爆发了Ms6.5级地震,由于其发震构造和破裂过程的复杂性,该地震表现出丰富且独特的动力地质现象,在产生明显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同时,还诱发了大量崩滑地质灾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强震还罕见地诱发了红石岩巨型岩质滑坡;该滑坡启动后,受对岸斜坡的阻挡,快速堆积于对岸古滑坡堆积体上,形成了滑坡堰塞坝,堵塞了牛栏江;湖水位在堰塞湖形成后便急剧上涨,极易引发区域性的灾害链效应。在充分利用既有水利水电资源的基础上,该堰塞湖的险情得以有效控制,并经多方论证,其将被改造成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为确保后期工程运营的安全,堰塞坝的形态、物质组成、地质结构、以及渗流特征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灾害在带给我们惨痛教训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机会。鲁甸地震红石岩滑坡堰塞坝囊括了震源机制、地震诱发滑坡、滑坡堆积制动、堰塞坝渗透特性、险情处置和后期整治等一系列问题,为众多地震滑坡-堰塞堵江事件中极为珍贵的科研素材。故本文基于鲁甸地震丰富且独特的动力地质现象和具有开拓意义的堰塞湖综合治理手段,围绕着红石岩巨型滑坡-堰塞堵江事件,以传统的地质调查手段、与先进的三维空间影像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在精确、快捷、完整地收集基础资料的前提下,通过丰富的遥感、影像、数值分析方法,揭示了共轭破裂型地震地震动的强度特征及其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软弱基座型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的动力启动和堆积制动机制,并有助于提升对地震滑坡堰塞坝的风险管控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理想的里德尔剪切模型,由王家坡村北NNW向Y剪切断裂和NWW向R剪切断裂可知,鲁甸地震震区主压应力场的优势方向为近NWW-SEE向。在该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下,龙头山镇附近发生错断的NNW向包谷垴-小河断裂的阶内发育了NEE向右旋走滑断裂。(2)通过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论证了鲁甸地震是由包谷垴-小河断裂中NNW向左旋走滑断裂和NEE向右旋走滑断裂共同破裂而产生的,并揭示了该地震同震滑坡的发育密度与发震断裂距离的相关性远高于与震中距的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断层效应”。此外,通过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反演分析,揭示了鲁甸地震地震动强度在EW和SN向上的差异性对其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存在较大的影响。(3)结合现场岩体变形特征调查、斜坡稳定性运动学分析,构建了红石岩滑坡的地质原型,并辅以区域历史地震活动性和光学卫星影像分析,揭示了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软弱基座型反倾斜坡渐进破坏的演化过程。红石岩斜坡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其中上覆硬岩为可溶的碳酸盐岩,是红石岩滑坡发生的地质基础。在该地质背景下,地震前原本就相对脆弱的地质体,经历了历史上对其稳定性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是中等强度的鲁甸地震诱发红石岩巨型岩质滑坡的地质内因和动力外因。(4)基于鲁甸地震发震构造及其地震动强度特征的研究成果,选取相关性最高的地震动参数,使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红石岩滑坡动力启动的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下伏软弱的粉砂质泥岩发生剪切破坏,形成近圆弧形的底部滑动面,破裂面在上覆硬质灰岩中由表层往深部追踪陡倾节理面扩展的同时,由于下伏软岩的牵引作用,从软硬接触部位往斜坡浅表层扩展,表现出典型“剪切-张拉”的力学破坏特征。(5)通过连续介质模型,再现了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的堆积制动过程,揭示了地震作用下含水率较低的滑体沿底部滑动面抛出,撞击干枯河床,然后呈大角度与对岸表层为松散大块石的古滑坡堆积体发生碰撞,为红石岩滑坡快速制动而堆积形成坝高95m巨型滑坡堰塞坝的主要原因。(6)基于现场勘查、震前SRTM-DEM数据、以及震后三维空间影像技术获取的高精度地形数据,提取了红石岩滑坡-堰塞堵江事件的几何参数,并揭示了滑坡堰塞坝内部的地质结构特征;综合考虑红石岩堰塞湖的规模、危险性以及溃决损失的严重性,将其风险等级划分为I级的极高危险亚类。(7)全面回顾了红石岩堰塞坝在充分利用既有水利水电资源基础上成功的险情处置过程;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较缓的坝坡形态特征,级配基本连续、密实度较高、渗透性较低的下部堆积体(Qdel-2),是红石岩滑坡堰塞坝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而坝体内部的古滑坡堆积体(Qdel-1)进一步确保了红石岩滑坡堰塞坝在险情处置过程中保持稳定;若防渗墙能有效隔断由于上下游水头差产生的坝体内部流场,则可大幅提升堰塞坝坝坡的渗流稳定性,使其满足改造成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条件。
金格飞[8](2020)在《尾矿坝三维静动力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尾矿坝作为一种特殊的水工建筑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其稳定性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重中之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值计算方法逐渐成为尾矿坝稳定性分析的主流,其中以有限元法为主的数值计算方法更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在进行尾矿坝静动力稳定性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时,如何建立完整、准确、直观的有限元计算模型一直是数值模拟分析的重要研究方向。由此,本文通过集成化方法最优组合CATIA、HYPERMESH、ABAQUS三个软件的优势,运用有限元法对尾矿坝进行三维静动力稳定性计算分析,为尾矿坝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进而为尾矿坝的安全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CATIA软件建立尾矿坝三维几何模型。通过CATIA软件建立尾矿坝三维几何模型,包括地质体、初期坝和堆积坝三大部分,研究了尾矿坝三维建模的关键技术,包括地质模型的建立,并给出了具体操作流程。结果表明:这种三维建模技术考虑到了库区地形影响和坝体的结构特征,使尾矿坝的边界条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增强了模型的完整性、准确性。(2)采用HYPERMESH进行尾矿坝有限元网格划分。通过HYPERMESH软件对尾矿坝进行几何清理和3D网格划分,研究了在不同材料属性区域进行几何清理和网格划分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具体操作流程。结果表明:这种网格划分技术完全满足尾矿坝这种复杂结构的高质量网格划分,不仅提高了计算的收敛性,而且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3)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静力计算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通过Mohr-Coulomb模型实施,编写相应的INP文件的历程数据,最后将完整的INP文件导入ABAQUS软件中求解。先进行地质体的初始地应力平衡,再分析坝体的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塑性流动变化。结果表明:尾矿坝顺河向位移出现反向涌起现象,横河向位移有向坝体中间挤压变形的特点,竖向位移自上而下呈层状分布;坝体自重效应明显;初期坝对堆积坝的塑性扩展起到重要的阻隔作用。(4)尾矿坝动力响应分析。动力计算采用时程分析法,通过等效线性模型实施,编写相应的INP文件的历程数据,最后将完整的INP文件导入ABAQUS软件中求解,以分析坝体的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尾矿坝位移有中间大两侧小、底部小表面大的变形分布特征;坝体整体未出现拉应力破坏现象;加速度响应随坝体高程的增加而增强,最大加速度响应发生在坝坡表面。
马智鹏[9](2019)在《楼舍沟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滑坡的危害很大。它是指地表土层在受到震动,或雨季大量降水造成积水、坡脚被河流冲刷和坡体受浸泡后导致整体土层下滑的大幅度变位的灾害现象,它主要造成山体垮塌,滑移,给坡体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人员带来毁灭性的灾害。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的范围和规模都大大增加,再加上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滑坡灾害的发生都呈上升态势。每年均有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大型滑坡发生。我国也逐年增加了对地质灾害的研究、治理。滑坡的勘察与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勘查工作,直接影响防治工程的决策及其效果。天池镇白马村楼舍沟隶属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处于甘肃省最南端,和四川、陕西交界,属于秦巴山地。东南接壤于四川省青川县、平武县,西与四川九寨沟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相邻,北与武都区相接。天池镇白马村位于天池镇楼舍沟周边,是‘陇南“8·7”暴洪泥石流灾害’中受灾最为严重的村落之一。楼舍沟的地质环境较差,在本次‘“8·7”暴洪泥石流’时间段内受强降雨影响,多处房屋破损,居民出沟道路弯曲狭窄,多处通过沟道的道路被冲毁,损失惨重。该安置点工程主要用以安置白马村三个社在‘“8·7”暴洪泥石流灾害’中受灾的村民。本文是以陇南市文县天池镇白马村楼舍沟安置点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调查不稳定斜坡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同时,探讨该不稳定斜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并经过分析和研究其稳定性,提出了灾害治理方案,并对其进行设计。取得如下成果:(1)本文通过初期对研究区的地质调查分析,对该不稳定斜坡的相关资料有了深刻了解,主要掌握了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如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等),同时根据斜坡地层主要岩性及坡形、位置等将该段不稳定斜坡自西向东分为三段,并对其形成条件从固有因素和诱发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到引起研究区陡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前期大量的降雨,复杂多样的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近些年的地质构造运动及安置点的人工切坡。(2)通过对研究区不稳定斜坡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的研究,然后对该不稳定斜坡分别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其稳定性。定性分析应用地质历史分析法,定量分析选取极限平衡法,由于主要是大量降雨和该地区的频繁地质构造运动使该不稳定斜坡行成,所以这里我们选取三种工况(天然工况、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进行分析,最终对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看出:天然工况下X1斜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且由于岩体风化导致裂隙发育和岩体破碎,在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松散危岩体失稳的可能性大,易诱发崩塌和落石灾害;天然工况下X2、X3斜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降雨和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稳定性差;在降水和地震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失稳的可能性大,易诱发崩塌和滑坡灾害。(3)针对楼舍沟不稳定斜坡的相关特征,提出了最终治理方案为:X1不稳定斜坡(里程0+0000+100):削方+挡土墙+锚杆格构+截排水沟+格构内挂网;X2不稳定斜坡(里程0+1000+220)和X3不稳定斜坡(里程0+2200+498):削方+锚杆格构+重力式挡土墙+截水沟+格构内填充六棱砖并生物措施。经治理后坡体稳定,消除了安全隐患。对同类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赵波[10](2019)在《川西北高烈度峡谷区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大型地震滑坡是指由地震触发且失稳方量在100×104m3以上的滑坡,其巨大方量往往会阻塞河流、掩埋村庄和道路,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四川省西北部区域(简称:川西北区域)是世界上大型地震滑坡易发区之一。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西部地区重大地质灾害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4152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切河谷强震作用下谷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41072231)、中国地调局项目“强震条件下斜坡动力响应及成灾机理研究”(12121003009700)、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川西北地区大型堆积体发育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SKLGP2015Z001)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强震山区特大地质灾害致灾机理与长期效应研究”(2017YFC1501000)对川西北十余万平方公里区域的大型地震滑坡展开野外调查并进行长期地震动监测和理论分析来研究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分布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全面揭示川西北区域大型地震滑坡分布发育特征。通过大范围的野外调查与识别,确定研究区内至少发育847个大型地震滑坡,主要发育于川西北地震集中区,其区域烈度≥VII(PGA≥0.1g),并主要集中在中高山地貌的深切峡谷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规模总体分布符合Y=4.0+400.0×0.999x(Y-滑坡数量,x-滑坡方量);各流域的大型地震滑坡规模也均符合相关的指数分布特征。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沿断层呈带状分布,96%的滑坡集中在距断层10 km范围内,并满足Y=18.6+660.0×0.9992x的变化关系(Y-滑坡数量,x-距断层距离)。81.28%的滑坡集中在距水系400-1200m的范围内,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80.43%的滑坡相对高度主要集中在200-800m,滑坡方量与滑坡高度满足Y=270×log(0.06x+1.67)(Y-滑坡高度,x-滑坡方量)。89.61%的大型地震滑坡发生在层状斜坡中(顺倾坡中有191个,占比22.67%;反倾坡中有185个,占比21.84%;横向坡中有231个,占比27.27%),10.39%的大型地震滑坡(88个)发生在非层状斜坡中。针对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集群分布特征,圈定8个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集群带,统计表明8个集群带内集中了464个大型地震滑坡,占总量的54.87%,其影响面积(约7995 km2)占川西北总面积的5.8%。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明显集中于断块边缘的活断层附近、断裂主动盘、逆冲断裂上盘、断层交汇和错断处;高地应力区和区域GPS速度变化剧烈区也是大型地震滑坡集中区。滑坡滑源区主要集中在斜坡上部(占比76%),地形地貌以单薄山脊、坡折和三面临空为主,分别占比34.34%、30.29%和14.57%;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占比最高(44.75%);志留系茂县群、三叠系侏倭组、三叠系杂谷脑组等14个主要岩组中集中了612个大型地震滑坡,占比72.26%。73%大型地震滑坡失稳后(局部)阻塞河道;堆积体形态主要为舌形、长条形和箕形;堆积组成主要为块碎石堆积。(2)揭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运动特征。已知的大型地震滑坡的最大运动速度均在15 m/s以上;滑坡相对高度H与运动长度L满足L=1.85×H+95的变化关系;超过80%的大型地震滑坡为远程滑坡(H/L<0.6);滑坡方量Y与运动距离x满足Y=510+590×(log(x)-2)2的对应关系。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运动特征均值(H/L)为0.485,其中超过56%的大型地震滑坡表现出高速-远程的运动特征;超过76%的大型地震滑坡滑坡在运动过程表现出碎屑流特征;33%的大型地震滑坡在运动过程具有强碎屑流特征。运动性较好滑坡一般为高剪出口滑坡,运动性较差滑坡一般为低剪出口滑坡。(3)总结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模式。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可分为土质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岩质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和抛射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土质滑坡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少数区域,主要为地震液化-塑流模式。岩质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可分为震动拉裂-滑移、反倾拉裂-倾倒、震动拉裂-剪切和震动拉裂-溃滑模式等。高位抛射滑坡是川西北区域强震叠加地形效应后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滑坡,其地质力学模式为地震拉裂-抛射模式。(4)揭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对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形成条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形成6要素:临空条件、发震断裂、岩体裂隙(卸荷裂隙、构造裂隙等)、岸坡结构、岩性组合和斜坡地震动响应。在靠近发震断裂的深切峡谷上部,以软弱相间的层状岩体为主的岩体内部存在大量由卸荷和构造产生的陡倾坡外的长大裂隙,强烈卸荷和地震不断劣化这些裂隙,并在某次强震作用下,岩体裂隙被贯通,形成大型地震滑坡,当动力条件足够强时,失稳岩体可以克服重力被抛出,形成具有临空滑翔性质的抛射型滑坡。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是“震动拉裂+其他”。
二、天池滑坡坝在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池滑坡坝在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锚定板加固干堆尾矿坝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干堆尾矿库概述 |
1.2.1 尾矿干堆的适用条件和方式 |
1.2.2 尾矿干堆的特点 |
1.3 干堆尾矿坝研究现状 |
1.3.1 尾矿干堆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2 尾矿坝稳定性及加固方式研究现状 |
1.4 锚定板结构概述及研究现状 |
1.4.1 锚定板结构概述 |
1.4.2 锚定板结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锚定板在加固干堆尾矿坝的应用研究 |
2.1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理论与工程概况 |
2.1.1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方法 |
2.1.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理论 |
2.2 锚定板在加固干堆尾矿坝中的应用 |
2.2.1 工程概况 |
2.2.2 变坡比模型建立与参数设定 |
2.2.3 极限坡比的确定 |
2.2.4 极限坡比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
2.2.5 锚定板加固尾矿坝的设计方法 |
2.3 锚定板加固干堆尾矿设计方法的优化 |
2.3.1 锚定板分布间距的优化 |
2.3.2 不同铺设间距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分析 |
2.3.3 锚定板配筋计算与优化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降雨对加固后干堆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3.1 降雨入渗理论和渗流特点 |
3.1.1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 |
3.1.2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方程 |
3.1.3 降雨入渗特点 |
3.2 降雨入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选取 |
3.2.1 降雨参数的选取 |
3.2.2 尾矿坝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3.2.3 渗流力学参数的选取 |
3.3 降雨对加固后干堆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3.3.1 不同降雨条件下干堆尾矿坝渗流特点分析 |
3.3.2 不同降雨强度下干堆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对加固后干堆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4.1 动力计算理论及参数确定 |
4.1.1 动力计算理论及方法 |
4.1.2 地震作用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
4.1.3 地震波选取 |
4.1.4 动力分析参数的确定 |
4.2 动力作用对干堆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
4.2.1 干堆尾矿坝测点加速度响应分析 |
4.2.2 变形分析 |
4.2.3 稳定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淤地坝蓄水改造三维渗流和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淤地坝概况 |
1.2.1 淤地坝结构特点 |
1.2.2 淤地坝发展现状 |
1.3 淤地坝防渗改造的主要措施及土工膜防渗的相关研究 |
1.3.1 淤地坝防渗改造的主要措施 |
1.3.2 目前土工膜防渗的相关研究 |
1.4 国内外对渗流及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4.1 渗流和稳定性分析的发展过程 |
1.4.2 考虑流固耦合的渗流及稳定性计算 |
1.4.3 三维的渗流和稳定性计算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计算原理 |
2.1 流固耦合理论 |
2.1.1 渗流场和应力场的相互影响 |
2.1.2 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方程 |
2.2 强度折减法 |
2.2.1 传统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 |
2.2.2 强度折减基本理论 |
2.2.3 强度折减法的破坏准则 |
2.2.4 强度折减法在ABAQUS中的实现 |
2.3 土体本构模型 |
2.3.1 土体本构模型概述 |
2.3.2 摩尔-库伦弹塑性模型 |
第3章 三维模型与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 |
3.1 二维模型计算 |
3.2 模型验证 |
3.3 三维模型计算 |
第4章 西廒沟淤地坝渗流和稳定性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坝体模型 |
4.2.1 网格划分 |
4.2.2 荷载和定解条件 |
4.2.3 材料参数 |
4.3 计算结果 |
4.3.1 渗流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2 稳定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西廒沟淤地坝改造方法 |
5.1 淤地坝蓄水改造思路 |
5.2 土石坝和淤地坝设计标准 |
5.3 西廒沟淤地坝蓄水改造方案 |
第6章 改造后坝体在不同工况下的渗流和稳定性计算 |
6.1 计算工况 |
6.2 竣工期大坝上、下游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
6.2.1 下游边坡稳定计算 |
6.2.2 上游边坡稳定计算 |
6.3 渗流稳定期的渗流和稳定性计算 |
6.3.1 渗流分析 |
6.3.2 稳定性分析 |
6.3.3 改造前后数据对比 |
6.4 地震荷载下的稳定性分析 |
6.4.1 坝体抗震稳定性分析的拟静力法 |
6.4.2 下游边坡的抗震稳定分析 |
6.4.3 上游边坡的抗震稳定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土石坝及其饱和砂土地基超重力振动台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地震诱发的土石坝-坝基液化失稳问题 |
1.1.2 地震诱发的坝体液化及抗液化处理 |
1.1.3 地基液化破坏及主余震效应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石坝地震动力特性研究 |
1.2.2 坝基地震液化问题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型土石坝和坝下饱和砂土地基超重力试验方案 |
2.1 引言 |
2.2 离心模型设备 |
2.2.1 ZJU-400离心机 |
2.2.2 离心机机载振动台 |
2.2.3 模型箱 |
2.2.4 传感器 |
2.3 小型土石坝超重力振动台试验方案 |
2.3.1 试验整体方案 |
2.3.2 试验材料 |
2.3.3 传感器布置 |
2.3.4 制模过程 |
2.3.5 施震顺序 |
2.4 坝下饱和砂土地基超重力振动台试验方案 |
2.4.1 试验整体方案 |
2.4.2 试验材料 |
2.4.3 传感器布置 |
2.4.4 制模过程 |
2.4.5 施震顺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土石坝地震响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坝体加速度响应分析 |
3.2.1 坝体内部竖向加速度放大系数 |
3.2.2 坝体表面加速度放大系数 |
3.2.3 坝趾压重和坝壳翻压抗液化措施效果 |
3.3 坝体局部液化 |
3.4 坝体变形响应分析 |
3.4.1 土体地震瞬时沉降变形 |
3.4.2 土体应力应变 |
3.5 Arias强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坝下饱和砂土地基地震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基加速度响应分析 |
4.2.1 主震下加速度响应 |
4.2.2 强余震加速度响应 |
4.2.3 连续余震下加速度响应 |
4.2.4 主余震对加速度分布规律影响 |
4.3 地基频谱分布规律 |
4.4 地基剪切波速分布规律 |
4.5 地基孔压响应分析 |
4.5.1 主震下孔压响应 |
4.5.2 强余震下孔压响应 |
4.5.3 连续余震下孔压响应 |
4.5.4 主余震对孔压分布规律影响 |
4.6 地基变形响应分析 |
4.6.1 主震下变形响应 |
4.6.2 强余震下变形响应 |
4.6.3 连续余震下变形响应 |
4.6.4 主余震对变形分布规律影响 |
4.6.5 土体应力应变 |
4.7 Arias强度分析 |
4.8 模型液化照片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 |
(4)基于地震波动原理的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破坏 |
1.2.2 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1.3 研究工作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基于波传播原理的边坡动应力模型 |
2.1 地震波的基本性质 |
2.1.1 地震波的波动方程 |
2.1.2 地震波的反射系数 |
2.2 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模型 |
2.2.1 建立边坡动力模型 |
2.2.2 地震波在边坡内的旅行时间 |
2.2.3 计算点的位移场 |
2.2.4 计算点的动应力场 |
2.3 本章小结 |
3 地震边坡位移场分析 |
3.1 地震作用下边坡剖面的位移场分析 |
3.1.1 坡角对边坡剖面位移场的影响 |
3.1.2 坡高对边坡剖面位移场的影响 |
3.2 地震作用下边坡计算点的位移分析 |
3.2.1 坡角对边坡计算点位移的影响 |
3.2.2 坡高对边坡计算点位移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地震边坡动应力分析 |
4.1 地震作用下边坡剖面的动应力分析 |
4.1.1 坡角对边坡剖面应力场的影响 |
4.1.2 坡高对边坡剖面应力场的影响 |
4.2 地震作用下边坡计算点的动应力分析 |
4.2.1 坡角对边坡计算点动应力的影响 |
4.2.2 坡高对边坡动应力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边坡稳定性评价 |
5.1 拟静力法计算边坡安全系数 |
5.1.1 地震惯性力的确定 |
5.1.2 边坡安全系数的推导 |
5.2 改进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法 |
5.2.1 静安全系数推导 |
5.2.2 动安全系数推导 |
5.3 边坡参数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
5.3.1 坡角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
5.3.2 坡高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5)基于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的尾矿坝地震响应及液化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我国尾矿库安全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概述 |
2.1 引言 |
2.2 离心模型试验 |
2.2.1 基本原理 |
2.2.2 相似关系和相似比 |
2.2.3 试验误差分析 |
2.3 离心机振动台简介 |
2.4 中国水科院离心机振动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尾矿坝概述 |
3.1 引言 |
3.2 尾矿坝的类型特点 |
3.2.1 初期坝的类型 |
3.2.2 后期子坝的类型 |
3.2.3 其他尾矿坝 |
3.3 尾矿坝地震稳定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基上尾矿坝的动力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案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方案及量测设计 |
4.3 试验材料参数 |
4.4 试验流程 |
4.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1 试验T1 |
4.5.2 试验T2 |
4.5.3 试验T3 |
4.6 软基上尾矿坝动力响应分析 |
4.6.1 尾矿坝加速度响应特征 |
4.6.2 尾矿坝孔压及变形响应特征 |
4.7 小结 |
第五章 含弱透水夹层尾矿坝液化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目的及试验方案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方案及量测设计 |
5.3 试验材料参数 |
5.4 试验流程 |
5.5 试验结果分析 |
5.5.1 振前变形及孔压变化 |
5.5.2 振后变形破坏 |
5.5.3 尾矿坝孔压响应 |
5.5.4 尾矿坝液化过程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震后位移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地震失稳机理 |
1.2.2 边坡地震失稳判据 |
1.2.3 滑移面确定方法 |
1.2.4 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法 |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第2章 土钉锚固段荷载传递函数模型 |
2.1 土钉的概念及作用原理 |
2.1.1 土钉的概念 |
2.1.2 土钉的作用原理 |
2.2 荷载传递法概述 |
2.3 荷载传递法微分方程 |
2.4 荷载传递函数 |
2.4.1 指数曲线模型 |
2.4.2 佐藤悟弹塑性模型 |
2.4.3 双曲线模型 |
2.4.4 Vijayvergiya方法 |
2.4.5 Heydinger和 O’Neil方法 |
2.4.6 广义荷载传递函数 |
2.4.7 软化模型 |
2.5 土钉锚与土层界面荷载传递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震后位移分析 |
3.1 震后位移计算原理 |
3.2 土质边坡动力破坏模式 |
3.3 条分方法对力矩计算的影响 |
3.4 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震后位移计算模型 |
3.4.1 边坡滑动体滑动力矩与抗滑力矩计算 |
3.4.2 边坡安全系数 |
3.4.3 震后位移计算原理 |
3.5 考虑土钉受力变化的震后位移计算模型 |
3.5.1 基本假设 |
3.5.2 土钉弹性支座刚度系数 |
3.5.3 土钉受力实时动态变化计算 |
3.5.4 考虑土钉受力变化的滑动体角加速度 |
3.5.6 坡脚水平位移 |
3.5.7 MATLAB编程实现 |
3.6 算例分析 |
3.6.1 边坡概况 |
3.6.2 土钉轴力实时动态分析 |
3.6.3 位移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土钉受力变化的震后位移计算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
4.1 振动台试验的相似关系 |
4.2 土钉支护边坡模型试验 |
4.2.1 模型试验设计 |
4.2.2 模型试验材料 |
4.2.3 模型试验方案 |
4.3 位移分析 |
4.3.1 坡脚单点分析 |
4.3.2 坡面归一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A 案例分析程序代码 |
(7)“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1.2.2 软弱基座型斜坡失稳机制研究现状 |
1.2.3 高速滑坡运动机制研究现状 |
1.2.4 滑坡堰塞坝稳定性及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鲁甸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
2.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
2.2 鲁甸地震基本参数与震源机制解 |
2.2.1 震源机制解 |
2.2.2 地震烈度长轴方位及PGA空间分布 |
2.2.3 余震序列重定位 |
2.2.4 震源破裂过程 |
2.3 鲁甸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空间分布特征概述 |
2.4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里德尔剪切类型及构造组合形式 |
2.4.1 里德尔剪切模式简介 |
2.4.2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里德尔剪切类型 |
2.4.3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构造平面组合形式 |
2.4.4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构造剖面组合形式 |
2.5 走滑双重构造中同震滑坡发育特征及构造启示 |
2.6 鲁甸地震震源性质及破裂过程探讨 |
第3章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1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详细编目建立 |
3.1.1 同震滑坡详细编目建立准则 |
3.1.2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
3.1.3 同震滑坡编目概况 |
3.1.4 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 |
3.2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
3.2.1 影响因子选择与数据准备 |
3.2.2 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 |
3.3 基于数学模型的同震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
3.3.1 证据权模型 |
3.3.2 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步骤 |
3.3.3 影响因子权重计算及结果分析 |
3.3.4 基于ROC曲线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
3.4 基于力学模型的同震滑坡地震动强度影响因子研究 |
3.4.1 基于力学原理的简化NEWMARK模型介绍 |
3.4.2 斜坡静态稳定系数和临界加速度 |
3.4.3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 |
3.5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的构造指示意义 |
第4章 红石岩斜坡失稳机制及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
4.1 红石岩斜坡工程地质条件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质构造 |
4.1.3 地层岩性 |
4.2 红石岩斜坡失稳机制研究 |
4.2.1 上硬下软坡体结构 |
4.2.2 地震累积损伤作用 |
4.3 红石岩斜坡动力失稳力学机制研究 |
4.3.1 UDEC离散元法基本原理 |
4.3.2 模型概化 |
4.3.3 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
4.3.4 动力输入 |
4.3.5 阻尼及边界条件选择 |
4.3.6 动力失稳准则及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碎屑流制动机制研究 |
5.1 红石岩滑坡-碎屑流运动学特征 |
5.1.1 滑坡运动速度和距离特征 |
5.1.2 滑坡制动机制研究 |
5.2 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分析 |
5.2.1 DAN3D-FLEX动力学分析软件 |
5.2.2 红石岩滑坡DAN3D-FLEX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
5.2.3 流通区和堆积区不同流变参数对滑坡运动性的影响 |
5.2.4 运动全过程模拟 |
5.2.5 堆积体分布特征 |
5.2.6 速度分布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红石岩滑坡-堰塞堵江事件风险评估与控制 |
6.1 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基本特征及风险评估 |
6.1.1 堰塞坝几何形态及地质结构特征 |
6.1.2 堰塞湖流域水文要素特征 |
6.1.3 基于形态学的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 |
6.1.4 堰塞湖风险评估 |
6.2 堰塞湖溃决险情处置过程 |
6.3 险情处置过程中坝坡渗流稳定性研究 |
6.3.1 二维渗流有限元模型建立 |
6.3.2 渗流稳定性结果分析 |
6.4 堰塞湖后期整治的必要性和适宜性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尾矿坝三维静动力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尾矿及其分类 |
1.3 尾矿库概述 |
1.3.1 尾矿库布置形式 |
1.3.2 尾矿库等级划分 |
1.4 尾矿坝概述 |
1.4.1 尾矿坝类型 |
1.4.2 初期坝类型 |
1.5 尾矿坝稳定性研究现状 |
1.5.1 国外尾矿坝稳定性研究现状 |
1.5.2 国内尾矿坝稳定性研究现状 |
1.5.3 小结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理论 |
2.1 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理论 |
2.1.1 极限平衡法 |
2.1.2 数值分析法 |
2.1.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2.1.4 小结 |
2.2 尾矿坝动力稳定性分析理论 |
2.2.1 拟静力法 |
2.2.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2.2.3 时程分析法 |
2.2.4 小结 |
2.3 尾矿坝本构模型的选择 |
2.3.1 尾矿坝静力计算常用的本构模型 |
2.3.2 尾矿坝动力计算常用的本构模型 |
2.3.3 小结 |
第三章 尾矿坝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1.1 CATIA软件简介 |
3.1.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3.1.3 尾矿坝模型的建立 |
3.1.4 小结 |
3.2 有限元网格划分 |
3.2.1 HYPERMESH软件简介 |
3.2.2 几何清理 |
3.2.3 网格划分 |
3.2.4 单元质量的检查 |
3.2.5 小结 |
3.3 ABAQUS求解 |
3.3.1 ABAQUS软件简介 |
3.3.2 INP文件的编写 |
3.3.3 小结 |
第四章 尾矿坝三维静力稳定性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计算工况及计算参数的选择 |
4.3 计算范围及边界条件 |
4.4 初始地应力平衡 |
4.5 尾矿坝静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1 尾矿坝位移 |
4.5.2 尾矿坝应力 |
4.5.3 尾矿坝塑性区 |
4.5.4 初期坝位移 |
4.5.5 初期坝应力 |
4.5.6 初期坝塑性区 |
4.5.7 静力稳定性分析总结 |
第五章 尾矿坝三维动力稳定性分析 |
5.1 计算的边界范围、参数及地震波 |
5.2 基频提取 |
5.3 动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1 尾矿坝位移 |
5.3.2 尾矿坝应力 |
5.3.3 尾矿坝加速度 |
5.3.4 初期坝位移 |
5.3.5 初期坝应力 |
5.3.6 初期坝加速度 |
5.3.7 动力稳定性分析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楼舍沟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
1.2.2 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3 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和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及地震 |
2.5.1 地质构造 |
2.5.2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7.1 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2.7.2 主要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2.8 人类工程活动 |
3 不稳定斜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 |
3.1 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 |
3.1.1 X1不稳定斜坡(AB段)发育特征分析 |
3.1.2 X2不稳定斜坡(BC段)发育特征分析 |
3.1.3 X3不稳定斜坡(CD段)发育特征分析 |
3.2 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 |
3.2.1 X1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 |
3.2.2 X2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 |
3.2.3 X3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 |
3.3 不稳定斜坡的形成条件分析 |
3.3.1 地形条件 |
3.3.2 坡体地层结构 |
3.3.3 地下水及地表水的作用 |
3.3.4 地震作用 |
3.3.5 人类工程活动 |
4 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 |
4.1 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
4.2 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定量评判 |
4.2.1 X1不稳定斜坡 |
4.2.2 X2、X3不稳定斜坡 |
4.3 不稳定斜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
4.3.1 发展趋势预测 |
4.3.2 危害性预测 |
5 灾害治理方案研究及工程设计 |
5.1 工程安全等级 |
5.2 防治原则和治理目标 |
5.2.1 防治原则 |
5.2.2 治理目标 |
5.3 防治工程总体布局 |
5.4 防治方案主要工程设计 |
5.4.1 参数的选取 |
5.4.2 防治工程设计标准 |
5.5 防治工程设计指标计算 |
5.5.1 削坡工程 |
5.5.2 锚杆工程 |
5.5.3 格构工程 |
5.5.4 重力式挡土墙工程设计 |
5.5.5 截水沟工程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川西北高烈度峡谷区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型地震滑坡的研究现状 |
1.2.2 斜坡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
1.3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的识别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川西北工程地质环境 |
2.1 自然地理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3章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发育特征 |
3.1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基本发育特征 |
3.2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分布特征 |
3.2.1 大型地震滑坡规模分布特征 |
3.2.2 大型地震滑坡沿断裂带状分布特征 |
3.2.3 大型地震滑坡沿水系线状分布特征 |
3.2.4 大型地震滑坡相对高度特征 |
3.2.5 大型地震滑坡坡体结构特征 |
3.2.6 大型地震滑坡集群分布特征 |
3.2.7 大型地震滑坡空间分布不均一性 |
3.3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滑源区发育特征 |
3.3.1 岸坡相对位置与地形地貌特征 |
3.3.2 地层岩性特征 |
3.4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堆积体形态及结构组成特征 |
3.4.1 滑坡堆积体形态特征 |
3.4.2 堆积体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运动特征 |
4.1 基本特征 |
4.2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典型运动特征 |
4.3 不同运动性滑坡的典型特征 |
4.3.1 高速运动性滑坡的典型特征 |
4.3.2 低速运动性滑坡的典型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川西北典型地震滑坡分析 |
5.1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主要类型 |
5.2 典型地震滑坡分析 |
5.2.1 为头土质滑坡 |
5.2.2 刘家湾滑坡 |
5.2.3 摩岗岭滑坡 |
5.2.4 麂子坪-小关子滑坡群 |
5.2.5 高位抛射滑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形成机制 |
6.1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形成条件 |
6.1.1 内外动力耦合的临空条件 |
6.1.2 高地应力背景下的斜坡卸荷松弛 |
6.1.3 深切峡谷岸坡结构和岩性组合 |
6.1.4 发震断裂 |
6.1.5 高位斜坡地震动响应 |
6.2 地震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川西北大型地震滑坡分布图 |
四、天池滑坡坝在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锚定板加固干堆尾矿坝技术研究[D]. 王越.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淤地坝蓄水改造三维渗流和稳定性分析[D]. 陈彬鑫.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土石坝及其饱和砂土地基超重力振动台试验[D]. 刘庭伟. 浙江大学, 2021
- [4]基于地震波动原理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 赵开轩.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的尾矿坝地震响应及液化稳定性研究[D]. 祁磊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3)
- [6]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震后位移计算[D]. 李英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7]“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D]. 罗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尾矿坝三维静动力稳定性分析[D]. 金格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9]楼舍沟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措施研究[D]. 马智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10]川西北高烈度峡谷区大型地震滑坡成因机制研究[D]. 赵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