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因特网上的不良信息及其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肖子昙[1](2019)在《南京市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矛盾是制度创新的逻辑起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步伐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区愈来愈成为现代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域,由此带来大量社会矛盾在社区层面积聚,成为影响社区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为此,有效破解社区发展困境成为新时期我国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表明国家站在发展战略高度鼓励发展社会治理,并将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实现路径予以强调。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是社区治理的一项模式创新。它将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纳入网格治理单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多元主体间持续互动,整合优化网格治理资源以达到实现公共利益的治理目标。在各地网格化治理探索中,南京市仙林社区创新发展以“多元联动、服务为先”为主要内容的网格化治理特色实践,通过三级网格架构实现社区全面覆盖,将街道科室和党组织重组后嵌入网格承担治理责任,运用十项工作联动机制在多元主体间共享治理责任,同时鼓励并吸纳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服务。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使社区内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有效缓解社区矛盾冲突,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满足的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但是,仙林特色实践也存在诸多问题,离构建起具有典范意义的仙林模式尚有一定距离,具体表现为社区自治空间不足、网格负责人负担沉重、过分依赖人力效率低下、外部监督难以实现。究其根本,这些发展困境主要是由于网格行政色彩浓厚、新旧管理体制重叠、考评机制不够健全、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等原因导致的。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路径优化,首先需要明确网格的根本目的,即明确网格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网格治理框架构建起政府主导的多元网格服务治理体系。其次,通过进一步完善培训考核、监督考评制度以增强网格治理效能。培育多元治理力量,发动社会组织、驻街单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扩大社区自治空间。拓展网格资金来源并合理安排资金配置,为网格化治理长效化保驾护航。最后,仙林社区应当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科技,优化升级信息平台,依托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发展契机走网格化治理智慧之路。
森维哈(SENGSOURINHA Somphayvanh)[2](2018)在《老挝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监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已经成为了 21世纪的重要社会资源,现代的信息技术不断广泛应用,使得信息化的地位更加突出,信息产业已由此发展成为一种朝阳产业,信息服务的价值也不断凸显。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在信息服务的方面也被赋予一些新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监督体系上。留学中国期间,对比中国信息管理理论与实践,老挝的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还有很多问题,例如监督的力度不够、没有一套监督的机制等。由此可知,老挝急需在监督机制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构建一套符合老挝国情的,以法律监督为主的监督体系。鉴于此,本研究在考虑老挝国情和当前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对中国以及美国先进的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监督体系的经验进行借鉴,同时,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与资料,以当前老挝的电子政府及政府的门户两站为例,分析其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监督机制、体系与体制目前的状态,并提出了一定建议。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导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有关政府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解释相关概念等。第一部分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化监督相关基本理论。主要概述了民主行政的内核、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学基础等信息公开监督的理#以及人民主权、民主行政、权力制约等社会监督的理论依据,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老挝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监督机制。主要阐述了老挝当前信息服务监督的分部门现象并指出这种模式存在不够集中、通用性不强等弊端,不能够适应当前的信息服务需要。同时也强调老挝部门监督的服务监督要向社会监督转型,且借鉴国外优秀经验为老挝构建了监督机制框架,该框架主要由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共同构成。第三部分为权益保护与安全监督。该部分在明确社会信息服务中的基本关系和权益保护重点的基础上,对国家信息安全、公众权益监督和用户监督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为老挝信息服务的质量监督。这部分主要阐述信息服务的特性与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及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并指出通过用户满意度评价来评价信息机构的服务质量。第五部分为信息服务的商品化特征和价格形成的机制,并在信息市场中的不正当价格行为与信息服务价格监督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法制监督、行政监督、行业价格自律、企业内部监督等各方面相互配合的监督体系。第六部分为老挝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监督的全面实施。其中包括政策的引导、监督体系的完善及社会化监督组织保障等。
冯淑媛[3](2016)在《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文中提出现如今,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被称为三大公害之一(吸毒贩毒、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群体,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青少年群体具有人类成长初期的特殊生理及心理特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据统计,我国近些年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增长,并呈现低龄化趋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要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将青少年犯罪消灭在萌芽中。互联网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具,他为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提供了巨大便利。但是任何一种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正处在青春期、好奇心重、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较低的青少年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这些不利影响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从而诱使青少年走向犯罪。所以,只有充分及正确认识到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各种社会原因,才能深入全面地揭示青少年犯罪的整体原因,才能制定正确的青少年犯罪心理上的预防和教育对策,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巫思滨[4](2011)在《互联网不良信息综合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以来,互联网已经演变成为重要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并且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互联网提高了社会的运行效率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然而,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传播也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如何对互联网不良信息进行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理论,通过分析互联网不良信息传播的原因、渠道及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提出对互联网不良信息进行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不良信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和韩国的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经验,构建了我国互联网不良信息综合治理模型,提出了互联网不良信息综合治理相关的建议。本文认为,互联网不良信息综合治理,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自律、道德和技术等多种管理措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才能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我国完善互联网不良信息综合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曹宏举[5](2010)在《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审计的发展完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与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以及其内涵和外延的扩大相适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的审计理论和实务有了较大发展,在审计类型上已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发展到绩效审计为主,政府审计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本质也发生很大变化,审计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显重要。但由于审计理论从世界来看不知是难以研究,还是审计实务性太强而显得理论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的人很少,发表的文章数量也少之又少。不断发展中的绩效审计实践不仅给审计理论研究,也为自身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不断发生变化,作为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保障手段,绩效审计必须发挥其合理而适当的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政府资源的使用效率,维护国家安全。为进一步理解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变化过程中审计本质及其职能的变化,需要重新运用审计动因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与创新等原理,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目的和本质及其作用和机制理论进行全新的深入研究,并给予新的诠释,并对审计实务予以指导。美国绩效审计是立法模式的发展者和现今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开展绩效审计最早的国家;瑞典绩效审计原属行政型模式的典型代表,2003年7月1日已变革为立法型模式,开展绩效审计既比较早,发展也较快。美瑞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目前,瑞典国家审计署有4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绩效审计,每年完成约60个绩效审计项目,涉及财政、教育、环境、卫生、养老、文化、外事、农业、交通、政府投资,以及公共服务与私营合作等几乎所有政府部门、行政和公共机构,并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效:一是节约了社会资源;二是提高了政府效能;三是提高了管理水平。美国国家审计署有9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绩效审计,在2006年,美国审计署为财政创造的价值高达510亿美元,投入产出比是1:105,即在GAO的工作上每投资1美元,就得到105美元的回报。与此同时,还出版了近1000份报告和公告,并向政府提出了2700条工作改进建议,所提出的建议中有4/5得到贯彻执行。根据GAO的文件,在协助制定法律,改善公共服务方面,GAO还带来了1300项无法以财务计算的益处。在过去的十年间提高税收1000多亿美元。本文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美国和瑞典绩效审计的变迁和体制、机制变革的探讨,总结其经验和缺陷,发现新成果,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与美国和瑞典相比,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审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制度。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共八章。其中:第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第八章为第三部分,是对前文分析研究的总结,即结论和启示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思路、文献综述和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分析。主要评述绩效审计的内涵与目标、体制类型与地位、功能与作用、绩效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是绩效审计理论综述。主要阐述绩效审计动因理论,它是用来论证绩效审计产生根源的理论依据;论述制度变迁理论,它是用来论证绩效审计变迁的理论依据;对绩效审计自身理论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析,为后面的论述做铺垫。第四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主要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与现状及其各阶段的特点和政治、经济、社会需求、法律、文化传统、技术基础等影响绩效审计变迁的环境因素绩效比较分析。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比较分析,找出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第五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比较分析。主要对美国和瑞典政府绩效审计体制发展变化、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审计经费来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比较分析,找出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体制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第六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主要对实施绩效审计的目标、范围、程序、技术方法、质量控制和审计报告等运作机制的主要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结合案例的比较,分析两国在绩效审计运作机制方面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的地方。第七章是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功能与效果的比较分析。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对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在各自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最终产生的效果,如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对外效果、维护国家安全效果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证明绩效审计的重要性。第八章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缺陷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章是本论文研究的最终成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各章的比较研究,总结出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和缺陷,并提出自己的几点结论;第二部分是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的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美瑞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和缺陷以及研究结论,提出开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合理化建议。做到“实务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务,理论和实务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李艳[6](2010)在《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转变,即由文献收藏和利用并重转变为信息检索利用为重,由简单的科技情报传递转变为对智力资源的开发,指出培训、教育读者如何使用电子图书馆的职能显得更为重要。
李理[7](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张玉峰,张婧[8](200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Web文本不良信息监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了不良信息的概念和分类,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国内外不良信息监测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综合应用文本内容特征分析、文本分类分析等挖掘方法,构建了W eb文本不良信息监测模型,提出了文本不良信息监测算法。
王栋[9](2009)在《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不良信息的控制与排除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文化,体现着国家利益。在互联网愈益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阵地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机构,有义务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本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依法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控制手段,以及具体实施的问题。
李娟[10](2009)在《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及其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在全球各地迅猛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由于网络在新闻和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尤其是网络具有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使这种基于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随着因特网的成长风生水起,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颇具规模,大有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并驾齐驱之势。网络新闻传播是人类新闻传播发展史上一种全新的形态,技术的进步为它的发展带来了无穷的契机与活力。但网络新闻传播的功能及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截然不同。在网络新闻倍显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等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失范现象,如虚假新闻、色情泛滥、报道角度异化、个人隐私与知识产权遭到侵犯、导航系统失效、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网络新闻语言与选题的媚俗化等。本文首先通过对网络新闻传播所处的虚拟与现实双重社会环境及其对传统传播环境影响的分析,揭示了网络新闻传播所置于的真正社会坏境。接着,介绍了网络新闻传播在我国的兴起发展过程、主要特征与优势,并对网络新闻传播失范进行了界定,归纳了失范的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之上,就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的成因从网络传播、网络社会、网络新闻传播三个层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分析。最后,就管理、规范网络新闻传播,尽量避免各失范现象,保证网络新闻传播的真正自由提出了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的技术控制;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网络媒体;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的法制建设;加强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完善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提高网络新闻传播者的专业素养等几方面的具体措施。
二、论因特网上的不良信息及其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因特网上的不良信息及其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市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创新 |
(二) 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 社区治理 |
(二)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 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 无缝隙政府理论 |
(二) 治理理论 |
(三)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发展现状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生成逻辑 |
(一) 生成背景:转型社会矛盾加剧 |
(二) 生成动力:传统模式应对乏能 |
(三) 生成契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发展现状 |
(一) 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发展概况 |
(二) 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典型模式 |
第三章 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运行 |
一、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
(一) 仙林社区基本概况 |
(二) 仙林社区实施网格化的优势 |
(三) 仙林社区实施网格化的困难 |
二、仙林社区“多元联动、服务为先”特色实践 |
(一) 三级网格全面覆盖 |
(二) 科室党组匹配网格 |
(三) 十联齐发共享责任 |
(四) 多元主体参与服务 |
(五) 信息技术提供支持 |
(六) 考评激励常态开展 |
三、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实施成效 |
(一) 提升干部服务能力,密切党群干群联系 |
(二) 缓解社区矛盾冲突,调动整合社区资源 |
(三) 提升社区环境品质,增强社区文化认同 |
(四) 满足居民文娱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
第四章 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发展困境及原因 |
一、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发展困境 |
(一) 社区自治空间不足 |
(二) 网格负责人负担沉重 |
(三) 依赖人力效率低下 |
(四) 外部监督难以实现 |
二、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 网格行政色彩浓厚 |
(二) 新旧管理体制重叠 |
(三) 考评机制尚不健全 |
(四) 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
第五章 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路径优化 |
一、明确网格服务功能,优化网格治理框架 |
(一) 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厚植政府服务理念 |
(二) 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网格服务治理体系 |
(三) 剥离网格管理职能,强化网格服务功能 |
二、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增强网格治理效能 |
(一) 重塑网格治理体制,畅通问题解决机制 |
(二) 建立培训考核机制,优化网格服务队伍 |
(三) 完善监督考评标准,及时获取服务反馈 |
三、扩大社区自治空间,培育多元治理力量 |
(一) 培育社会组织,共同承担社会责任 |
(二) 聚合社会资本,重视社区文化建设 |
(三) 联合各大高校,充分利用志愿资源 |
四、拓展网格资金来源,合理安排资金配置 |
(一) 加大网格资金投入,设立网格专项经费 |
(二) 发展公私伙伴关系,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
五、优化升级信息平台,着力打造智慧社区 |
(一) 完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
(二)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收集处理海量信息 |
(三) 借力“物联网”打造智慧社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老挝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0.2.2 中国相关研究 |
0.2.3 老挝研究现状分析 |
0.3 研究设计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总体框架与内容 |
0.3.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0.4.1 研究难点 |
0.4.2 研究创新点 |
1 理论基础 |
1.1 政府信息公开监督的理论 |
1.1.1 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学基础 |
1.1.2 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制度 |
1.2 社会监督的理论依据 |
1.2.1 人民主权的理论 |
1.2.2 民主行政理论 |
1.2.3 权力制约理论 |
1.3 公共服务社会监督理论 |
1.3.1 公共服务公民监督 |
1.3.2 公共服务社会团体监督 |
1.3.3 公共服务的舆论监督 |
2 老挝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监督机制、体系与组织体制 |
2.1 老挝信息服务部门监督向社会化监督的发展 |
2.1.1 信息服务监督的分部门组织形式及其现缺陷 |
2.1.2 老挝信息服务监督的社会化与信息服务社会监督模式 |
2.2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主体与对象 |
2.2.1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主体 |
2.2.2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对象 |
2.3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机制 |
2.3.1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机制的形成 |
2.3.2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机制框架模型 |
2.4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体系构建 |
2.4.1 老挝信息服务的社会监督的发展目标、要求与原则 |
2.4.2 老挝信息服务监督的内容及社会化监督体系 |
2.5 老挝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监督组织体制 |
2.5.1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组织体制问题分析 |
2.5.2 国外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组织体制建设及启示 |
2.5.3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组织体制完善路径 |
3 老挝信息服务的权益保护与安全监督 |
3.1 老挝社会化信息服务中的权益主体与监督构建 |
3.1.1 信息服务中的基本关系 |
3.1.2 信息服务中权益保护的核心与监督重点 |
3.1.3 老挝信息服务中权益保护存在问题与有效路径 |
3.2 老挝信息服务中的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监督 |
3.2.1 老挝信息服务中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 |
3.2.2 老挝信息服务中的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实施 |
3.3 老挝信息服务中的公众权益与安全保障监督 |
3.3.1 老挝信息服务中的公众权益 |
3.3.2 老挝信息服务中的公众安全监督 |
3.4 老挝信息服务中的用户权益保护与安全监督 |
3.4.1 信息服务中的用户权益保护 |
3.4.2 信息服务中的用户安全监督 |
4 老挝信息服务的质量监督 |
4.1 老挝信息服务的质量评价 |
4.1.1 信息服务的特性与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 |
4.1.2 信息服务质量监督中的综合评价 |
4.1.3 老挝信息服务质量的用户满意度评价 |
4.2 老挝信息服务质量监督组织 |
4.2.1 老挝信息服务的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
4.2.2 老挝信息服务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 |
4.2.3 老挝信息服务质量的组织实施 |
4.3 信息服务的技术及技术质量监督 |
4.3.1 信息服务的技术质量认证 |
4.3.2 基于技术质量认证的信息服务技术质量监督组织 |
5 老挝信息服务的价格监督 |
5.1 信息服务的商品化及其经济特性 |
5.1.1 信息服务业产业化发展与信息服务商品化 |
5.1.2 信息服务的经济特性 |
5.1.3 信息服务的商品价格与定价功能 |
5.2 信息服务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成本的因素 |
5.2.2 效用的因素 |
5.2.3 供求的因素 |
5.2.4 垄断与竞争的因素 |
5.3 信息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 |
5.3.1 创造型信息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 |
5.3.2 加工型信息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 |
5.3.3 中介型信息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 |
5.4 信息市场中的不正当价格行为与信息服务价格监督问题 |
5.4.1 信息市场中不正当的价格行为及其产生的危害 |
5.4.2 信息服务价格监督的主体和客体 |
5.4.3 信息服务的价格监督的三个层面 |
5.5 老挝信息服务价格监督的实施 |
5.5.1 国外开展信息服务价格监督及其启示 |
5.5.2 老挝信息服务价格监督的体系构建 |
5.5.3 信息服务价格管制与监控相关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
6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的全面实施 |
6.1 政策引导 |
6.1.1 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政策的目标与内容 |
6.1.2 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政策的制定依据与原则 |
6.2 社会监督法律体系完善 |
6.2.1 信息服务社会监督的法律内容 |
6.2.2 老挝信息服务社会监督法律的建设建议 |
6.3 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组织保障 |
6.3.1 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的部门重组与优化 |
6.3.2 信息服务社会化监督的实施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3)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网络不良信息与青少年犯罪的联系 |
(一) 网络不良信息诱发青少年犯罪 |
1. 网络在青少年生活中占居重要作用 |
2. 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诱惑缺乏鉴别力与自控力 |
(二) 网络不良信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具体模式 |
1. 网络电子信息和网络上非法交流平台传播犯罪方法 |
2. 网瘾对青少年人格产生不利影响 |
3. 网络交友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 |
4. 网络不良信息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 |
5. 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性格的塑造产生负面影响 |
二、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与对策 |
(一) 人类的攻击和暴力行为 |
(二) 网络暴力刺激青少年心理并引起犯罪 |
(三) 防控对策 |
1.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
2. 网站自身管理与行业自律 |
3. 加强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 |
三、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与对策 |
(一) 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与性欲 |
(二) 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诱惑 |
(三) 防控对策 |
1. 完善法律法规,监管网络色情 |
2. 采用技术措施,隔离有害信息 |
3. 强化家庭性教育,完善学校性教育 |
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与对策 |
(一) 传统社会活动与网络游戏 |
(二) 沉迷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 |
(三) 防控对策 |
五、网络吸毒贩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与对策 |
(一) 网络毒品犯罪与青少年吸毒贩毒 |
(二) 防控对策 |
1. 加强边境监管,控制毒品市场 |
2. 打击以网络为载体的制毒贩毒 |
3. 加强禁毒教育 |
六、网络诈骗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与对策 |
(一) 青少年网络诈骗犯罪 |
(二) 防控对策 |
1.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网络技术 |
2. 加强"网德"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届历 |
(4)互联网不良信息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相关研究 |
2.1 互联网概念 |
2.1.1 互联网发展背景 |
2.1.2 互联网相关服务 |
2.2 互联网不良信息概念 |
2.2.1 互联网不良信息定义 |
2.2.2 互联网不良信息分类 |
2.3 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相关理论 |
2.4.1 公共治理理论 |
2.4.2 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的必要性 |
3.1 互联网不良信息泛滥的原因 |
3.1.1 经济利益驱动 |
3.1.2 治理法律不完善 |
3.1.3 治理技术不成熟 |
3.1.4 社会监管难实施 |
3.1.5 国际合作不协调 |
3.2 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 |
3.2.1 网络游戏 |
3.2.2 色情网站 |
3.2.3 垃圾邮件 |
3.2.4 网络论坛与聊天室 |
3.2.5 网络博客与微博客 |
3.2.6 即时通讯软件 |
3.3 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危害与影响 |
3.3.1 危害网民身心健康 |
3.3.2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
3.3.3 导致道德观念缺失 |
3.3.4 引发犯罪倾向和行为 |
3.4 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的必要性 |
3.4.1 市场失灵 |
3.4.2 政府失灵 |
3.4.3 志愿失灵 |
第四章 国内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现状分析 |
4.1 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参与方分析 |
4.1.1 政府部门 |
4.1.2 行业协会 |
4.1.3 互联网企业 |
4.1.4 网民 |
4.2 国内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现状分析 |
4.2.1 法律法规管制 |
4.2.2 行政机构监管 |
4.2.3 行业自律约束 |
4.3 国内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存在的问题 |
4.3.1 法律建设不完善 |
4.3.2 管理体制低效率 |
4.3.3 行业自律不到位 |
第五章 国外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经验 |
5.1 国外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现状 |
5.1.1 美国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 |
5.1.2 英国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 |
5.1.3 德国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 |
5.1.4 新加坡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 |
5.1.5 韩国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 |
5.2 国外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经验总结 |
5.2.1 法律管制手段 |
5.2.2 行政监管手段 |
5.2.3 行业自律手段 |
5.2.4 技术控制手段 |
第六章 互联网不良信息综合治理建议 |
6.1 完善法制法规建设 |
6.2 加强行政监督管理 |
6.3 健全行业自律机制 |
6.4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
6.5 加快技术研发应用 |
6.6 加大国际交流合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思路 |
1.2.1 研究对象 |
1.2.2 基本思路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分析 |
2.1 绩效审计的内涵与目标 |
2.1.1 绩效审计的内涵 |
2.1.2 绩效审计的目标 |
2.2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
2.2.1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联系 |
2.2.2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 |
2.3 绩效审计的体制类型与地位 |
2.3.1 绩效审计体制类型 |
2.3.2 绩效审计的地位 |
2.4 绩效审计的功能与作用 |
2.4.1 绩效审计功能 |
2.4.2 绩效审计的作用 |
第3章 绩效审计理论综述 |
3.1 绩效审计相关理论 |
3.1.1 绩效审计动因理论 |
3.1.2 制度变迁理论 |
3.2 绩效审计理论 |
3.2.1 绩效审计理论结构 |
3.2.2 绩效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4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及其特点 |
4.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
4.1.2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过程 |
4.1.3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特点 |
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变迁及其特点 |
4.2.1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
4.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过程 |
4.2.3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特点 |
4.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影响因素比较 |
4.3.1 政治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
4.3.2 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
4.3.3 社会需求的影响因素比较 |
4.3.4 法律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 |
4.3.5 文化传统的影响因素比较 |
4.3.6 技术基础的影响因素比较 |
4.4 综合评析 |
第5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比较分析 |
5.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体制发展变化的比较 |
5.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发展变化 |
5.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体制的发展变化 |
5.1.3 比较分析 |
5.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的比较 |
5.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
5.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
5.2.3 比较分析 |
5.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的比较 |
5.3.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 |
5.3.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机构人事安排及其职责 |
5.3.3 比较分析 |
5.4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的比较 |
5.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 |
5.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经费来源 |
5.4.3 比较分析 |
5.5 综合评析 |
第6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
6.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目标、范围的比较 |
6.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与范围 |
6.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与范围 |
6.1.3 比较分析 |
6.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程序、质量控制的比较 |
6.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质量控制 |
6.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质量控制 |
6.2.3 比较分析 |
6.3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比较 |
6.3.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 |
6.3.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 |
6.3.3 比较分析 |
6.4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报告的比较 |
6.4.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报告 |
6.4.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报告 |
6.4.3 比较分析 |
6.5 综合评析 |
第7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功能及效果的比较 |
7.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比较 |
7.1.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 |
7.1.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 |
7.1.3 比较分析 |
7.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效果的比较 |
7.2.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 |
7.2.2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 |
7.2.3 比较分析 |
7.3 综合评析 |
第8章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缺陷及对我国的启示 |
8.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与缺陷 |
8.1.1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经验 |
8.1.2 美瑞政府绩效审计的缺陷 |
8.1.3 结论 |
8.2 对我国的启示 |
8.2.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 |
8.2.2 我国与美瑞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差别 |
8.2.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
1.2.2 信息产业发展 |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
1.2.4 信息网络建设 |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
1.3 文献综述 |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 |
1.5.2 问题和不足 |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
2.1.1 信息基础技术 |
2.1.2 信息系统技术 |
2.1.3 信息应用技术 |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
2.2.1 信息基础技术 |
2.2.2 信息系统技术 |
2.2.3 信息应用技术 |
2.3 美日两国比较 |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
3.1.1 推动要素 |
3.1.2 发展 |
3.1.3 IT外包 |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
3.2.1 发展背景 |
3.2.2 发展情况 |
3.2.3 IT外包 |
3.3 美日两国比较 |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
4.1.1 企业信息化 |
4.1.2 电子商务 |
4.1.3 政府信息化 |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1.5 教育信息化 |
4.1.6 农业信息化 |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
4.2.1 企业信息化 |
4.2.2 电子商务 |
4.2.3 政府信息化 |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2.5 教育信息化 |
4.2.6 农业信息化 |
4.3 美日两国比较 |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1.1 信息资源管理 |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2.1 信息资源管理 |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3 美日两国比较 |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3 美日两国比较 |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
7.1.2 IT人才引进 |
7.1.3 人才激励机制 |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IT人才引进 |
7.2.3 人才激励机制 |
7.3 美日两国比较 |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
8.2.4 u-Japan战略 |
8.2.5 IT新改革战略 |
8.3 美日两国比较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
10 理论思考 |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数据挖掘的Web文本不良信息监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不良信息的类型 |
1) 色情信息。 |
2) 虚假信息。 |
3) 垃圾信息。 |
4) 危及网络安全的信息。 |
5) 威胁个人隐私的信息。 |
6) 侵犯知识产权的信息。 |
7) 文化侵略信息。 |
2 国内外不良信息监测研究现状与问题 |
1) 基于防火墙的技术。 |
2) 页面智能分析技术。 |
3 Web文本不良信息监测模型 |
3.1 不良信息特征库的构建与管理 |
3.2 文本预处理 |
3.3 特征提取 |
3.4 不良信息的检测与分类 |
3.5 监测结果的处理 |
4 文本不良信息监测算法 |
5 结束语 |
(9)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不良信息的控制与排除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法律依据 |
2 构建自律、他律、技术控制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 |
2.1 自律:加强对读者的思想教育并正确引导 |
2.2 他律:制定合理与完善的网络使用规则 |
2.3 技术控制:选泽好网络信息过滤软件 |
2.3.1 明确哪些是不良信息 |
2.3.2 选择合适的过滤软件 |
(1) 功能全 |
(2) 效率高 |
(3) 按实际需求选择过滤软件 |
3 制定网络管理长远发展战略: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和不良信息举报机制 |
3.1 建立起分布式预警检测网络 |
3.2 建立网络安全事件、态势信息定期发布制度 |
3.3 建立不良信息报告制度 |
3.4 常态化、制度化的宣传教育 |
(10)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及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缘由 |
选题价值 |
国内外网络新闻传播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 |
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行走在现实与虚拟中,网络新闻传播置身于双重社会环境 |
(一) 网络媒体的定义 |
(二) 网络媒体对传统传播环境的影响 |
1. 网络媒体对传播渠道的影响 |
2. 网络媒体对传播者的影响 |
3. 网络媒体对信息内容的影响 |
4. 网络媒体对受众的影响 |
5. 网络媒体对传播效果及控制的影响 |
(三) 网络新闻传播置身的新传播环境:网络社会 |
1. 网络社会的概念及特征 |
2.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 |
二、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及其失范与表现 |
(一)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与特征 |
1.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 |
2.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与优势 |
(二)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 |
1. 失范行为的界定 |
2. 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的特征 |
(三)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的表现 |
1. 虚假新闻 |
2. 色情泛滥 |
3. 报道角度异化 |
4. 侵犯个人隐私 |
5. 侵犯知识产权 |
6. 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 |
7. 以讹传讹,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 |
8. 导航系统失效 |
9. 网络新闻语言、网络新闻选题媚俗化 |
三、我国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的原因分析 |
(一) 从网络传播层面看 |
1. 网络信息的匿名性和信息传播者与受众界限不分明 |
2. 网站单纯追求新闻时效性和盲目追求点击率 |
3. 一味猎奇,追求新闻轰动效应提高点击率 |
4. 技术监控体系不完善 |
(二) 从网络社会层面看 |
1.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道德实现环境的差异 |
2. 网络生活的特点对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的推动 |
3. 网络新闻法律法规不健全 |
(三) 从网络新闻传播层面看 |
1. 网络新闻的采访方式和网络新闻发布者身份的不确定性 |
2. 网络新闻“把关人”的疏忽和“把关人”职能削弱 |
3. 网络新闻来源的多元性 |
4. 利益驱动 |
四、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管理 |
(一)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的技术控制 |
1. 进一步研究开发网络安全技术,积极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
2. 加快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究,有效防止信息污染和病毒破坏 |
3. 设置导航系统,防止网路迷途 |
(二) 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网络媒体 |
1. 登记许可/备案 |
2. 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
3. 相应的处罚 |
(三)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的法制建设 |
1. 我国现有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 |
2.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
(四)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 |
1. 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放在首要的位置 |
2. 拒绝报道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 |
3. 尊重知识产权,增强版权意识 |
(五) 完善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
1. 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 |
2. 真正丰富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容 |
3. 完善网络新闻传播的形式 |
(六) 提高网络新闻传播者的专业素养 |
1. 基本能力的再提高 |
2. 网络运用能力以及网络技术能力 |
3. 建立与网络新闻报道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论因特网上的不良信息及其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市仙林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D]. 肖子昙.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2]老挝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监督研究[D]. 森维哈(SENGSOURINHA Somphayvanh). 武汉大学, 2018(06)
- [3]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D]. 冯淑媛.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6)
- [4]互联网不良信息综合治理研究[D]. 巫思滨.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0)
- [5]美国与瑞典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D]. 曹宏举. 吉林大学, 2010(05)
- [6]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转化[J]. 李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14)
- [7]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8]基于数据挖掘的Web文本不良信息监测模型研究[J]. 张玉峰,张婧.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11)
- [9]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不良信息的控制与排除问题[J]. 王栋. 现代情报, 2009(08)
- [10]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及其管理研究[D]. 李娟. 内蒙古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