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獐的分布与资源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宗智[1](2020)在《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吉林白山原麝保护区獐生境选择、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獐(Hydropotes inermis)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小型鹿科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南方省份,近年獐在吉林省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重新发现,这是自19世纪50年代之后首次在东北地区发现獐的分布。獐在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群数量少、分布区域狭窄,对于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亟待研究,以期为科学、有效地保护和管理这一濒危种群提供理论支撑。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吉林省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同时结合样方调查法,对獐的生境选择、活动节律以及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春季獐偏好选择以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为优势植物,水源距离较近、草本覆盖度较高、优势草本高度较高、坡度较缓、位于中坡位、坡向为阳坡的草地生境。使用资源选择函数对獐的生境选择进行分析,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94.9%。2.夏季獐偏好选择以青蒿为优势植物,草本覆盖度较高、隐蔽级较高、优势草本高度较高、坡度较缓、位于中坡位、坡向为阳坡的草地生境。资源选择函数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94.4%。3.秋季獐偏好选择以青蒿和艾(Artemisia argyi)为优势植物,人为干扰距离较远、草本覆盖度较高、隐蔽级较高、优势草本高度较高、坡度较缓、位于中坡位、坡向为阳坡的草地生境。资源选择函数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88.5%。4.冬季獐偏好选择以青蒿和艾为优势植物,水源距离较近、草本覆盖度较高、坡度较缓的草地生境。资源选择函数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82.4%。5.综合看,獐四季主要选择以青蒿和艾为优势植物,位于中坡位,坡向为阳坡的草地生境。四个季节数值型生境因子中非正态分布的生境因子较多。春季人为干扰距离较其他季节大,夏季水源距离较其他季节小。四个季节的资源选择函数模型正确预测率均高于80%,表明资源选择函数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獐对生境的选择。6.2017-2018年的冬、春季和2018-2019年的冬、春季,在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共记录到獐活动频次54次。獐在16:00时段、21:00-23:00时段活动较强,在7:00前后、13:00前后活动最弱。7.2017-2018年的冬、春季和2018-2019年的冬、春季,利用红外相机共记录到獐54群次,共计59只次,最大集群为2只。其中单个雄性16次(29.63%),16只次;单个雌性33次(61.11%),33只次;雌雄混合群5群(9.26%),10只次。
谭国梁[2](2015)在《哺乳期圈养獐昼夜行为差异及活动节律》文中指出獐(Hydropotes inermis)别名河麂、牙獐,属于鹿科、偶蹄目,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IUCN红色物种名录中,被列为低危或近危种。在我国曾广泛分布,但由于栖息地的大量丧失和乱捕滥猎的屡禁不止,野生獐种群无论数量还是分布均急剧退化,目前主要分布于浙江省的舟山群岛、江西鄱阳湖地区及江苏沿海滩涂区域。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獐经济价值的认识,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平衡獐种群保护和人们需求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国内外对人工养殖獐行为的研究仅见于半散养状态下英国种群及上海种群,对规模养殖下獐的行为研究较少,特别是獐的夜间活动及雌雄对比缺乏研究。本课题以富阳市河麂养殖场为研究基地,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圈养条件下哺乳期獐昼夜活动时间分配及行为节律进行了研究,从而有效揭示圈养獐个体和群体的状况,为獐的人工养殖提供基础资料,同时根据研究结果,对饲养管理及獐宝活体取乳手术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时间分配方面:雄獐日的活动时间分配主要以卧息(43.49±2.48)%为主,几乎占了雄獐日活动时间的一半;其次是走动(18.40±1.92)%和采食(12.76±0.76)%;其它行为的时间分配均没超过10%,依次为站立(8.87±1.80)%、警戒(5.19±1.76)%、反刍(4.47±1.03)%、梳理(4.45±0.95)%、社会行为(1.90±0.52)%、排泄(0.49±0.16)%。雌獐的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同样以卧息(59.01±2.93)%为主,其它依次为走动(13.91±2.39)%、采食(10.60±0.74)%、梳理(7.76±1.10)%、反刍(2.84±0.66)%、站立(2.72±1.01)%、警戒(1.53±0.59)%、社会行为(1.26±0.54)%、排遗(0.36±0.22)%。2.活动节律方面:一天中,雌獐的采食行为和反刍行为呈现双峰型的节律特征,走动、站立和梳理行为出现了3个高峰期,卧息和社会行为则呈现多峰型,其中取食高峰后延迟12小时就是反刍高峰;雄獐的卧息、站立、警戒、社会行为呈现多峰行的节律特征,走动、采食、梳理呈现双峰型的节律特征,而反刍行为只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高峰。3.昼夜比较:雌獐的昼间卧息时间极显着低于夜间,梳理时间显着低于夜间,而走动、采食、反刍、警戒和社会行为的时间极显着高于夜间,站立行为无显着差异;雄獐昼间的卧息和梳理时间极显着低于夜间,警戒行为和站立行为无显着差异,而走动、采食、反刍、和社会行为行为的时间极显着高于夜间。4.雌雄对比方面:雌獐的采食、走动、反刍、警戒、站立行为的活动时间分配极显着小于雄獐,社会行为显着小于雄獐,而卧息和梳理行为的时间分配极显着大于雄獐;雌獐的采食和反刍的行为节律与雄獐无显着差异,走动和社会行为的节律性显着不同于雄獐;警戒、卧息、梳理、站立的行为节律极显着不同于雄獐。5.相关性分析:雌獐的卧息行为分别与采食行为和走动行为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采食行为与走动行为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雄獐的采食行为与卧息行为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走动行为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卧息行为分别于梳理行为和反刍行为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
李言阔,单继红,李佳,袁芳凯,缪泸君,谢光勇[3](2013)在《獐(Hydropotes inermis)生态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獐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鹿科动物,为东亚地区特有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上个世纪以来,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使獐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经历了急剧的减少,种群数量已不足10 000只。迄今,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关于该物种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学研究。本文从獐的分类地位、种群分布、觅食对策、空间利用、活动节律、集群行为、繁殖与寿命等方面对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旨在归纳已有的研究发现,结合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前瞻。
林杰君,鲍毅新,刘军,王艳妮,张旭[4](2013)在《舟山群岛四个养殖獐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文中研究表明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舟山群岛4个獐(Hydropotes inermis)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2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86个可分析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64.34%。獐物种水平上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10,Shannon’s多态信息指数(I)为0.318,各种群的H介于0.157—0.190之间,I在0.228—0.278之间,与已报道的ISSR标记在其它动物物种中的应用结果相比,其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Structur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个体根据遗传信息的不同可以被分为4个组群,每个养殖场内的个体基本上都在各自独立的组群中,这与地理区域的划分相似。另外发现各养殖场獐种群间已表现出了较大的遗传分化(Gst=0.163)。同时,为了解各种群间的遗传关系,计算了各种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结果显示舟山种群(ZS)和秀山种群(XS)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45,而岱山种群(DS)和朱家尖种群(ZJJ)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66。基于以上结果,建议加强不同岛屿种群间的个体交流,特别是朱家尖种群(ZJJ)与其它种群间的交流。
李琼,吴建平[5](2013)在《獐朝鲜亚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獐(Hdropotes inermis)有两个亚种,即分布于我国的指名亚种Hydropotes inermis inermis和分布于朝鲜半岛的朝鲜亚种Hydropotes inermis argyropus。由于獐在中国是受保护物种,有关獐的研究主要是中国的研究人员针对分布于我国的指名亚种进行的各方面的研究,朝鲜亚种所受到的关注较少。本文主要针对獐的朝鲜亚种,从种群分布、动态、生境、活动范围、食性、分子生物学这五个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阐述了朝鲜亚种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田鑫鑫[6](2012)在《獐(Hydropotes inermis)的警戒模式和逃跑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圈养种源的重引入獐在野放到上海郊区后可能面临由于抵御天敌行为的缺失而造成的被捕杀风险增大,因此需要对野放之前的獐进行警戒模式和逃跑行为等抵御天敌的行为进行评估,并用于指导后续獐的野化训练,野放地点选择及营建管理等。为了掌握獐的警戒模式及逃跑行为特征并为重引入项目提供管理依据,以人为干扰源观察獐的行为反应,发现其警戒模式包括听或扫描Listen or scan),盯视(stare),走开(walk away),跑开(run away),吼叫(bark)和压脖(stretch).利用逃跑起始距离对上海松江圈养(自由采食)獐、上海华夏圈养(人工饲喂)和江苏盐城野生獐的警戒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盐城獐的FID值(178.86±18.29m)与松江獐的FID值(19.36±0.25m)差异极显着(U=4193.000,W=1399478.000,Z=10.187,P=0.000**),这表明人工饲喂獐警戒性较小,野生獐警戒性较大。圈养(自由采食)獐的警戒性大于圈养(人工饲喂)獐的警戒性(FID=4.2±2.82m),这提示野化训练能够提高待野放獐的警戒性。人类活动、种群密度、围栏和区域面积可能影响獐的警戒性。利用逃跑起始距离(FID,Flight initiation distance)评估野化训练中的松江圈养(自由采食)獐在不同条件水平下的警戒性,结果表明獐能够根据受威胁程度和逃跑损失两者之间的权衡做出不同的逃跑决定:1)獐在开阔地的警戒性显着大于獐在林地内的警戒性(FID in open=29.89±0.75m,FID in woodlands=19.48±0.24m,U=397125.500,W=1863453.500,Z=-12.586,P=0.000**),这可能是因为林地内獐较难以被捕食者发现,而且逃跑后庇护所的可获得性较高。2)獐的逃跑起始距离变化与季节相关(x2=45.205,df=3,P=0.000**),其影响因素可能是獐的食物需求变化和繁殖需求变化。在夏季发现怀孕的母獐的逃跑起始距离显着变小,这可能是因为哺育胎儿的需求导致食物需求增高;伴随有幼獐的母獐的逃跑起始距离则显着变大,这可能是幼獐的奔跑能力较弱,较早逃开有利用保护幼獐生命,继而有利于提高母獐基因延续的可能性。3)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獐的逃跑起始距离差异极显着(x2=15.707,df=2,P=0.000**),獐在傍晚时的逃跑起始距离显着小于中午时的逃跑起始距离(P=0.000**),和早晨的逃跑起始距离无显着差异(P=0.080>0.01),早晨和中午时两者差异亦不显着(P=0.055>0.05),这可能是因为傍晚是獐的采食高峰,食物需求导致獐在面对威胁源时选择较晚逃跑。4)1周龄以下獐的警戒性(FID=13.09±1.53m)显着小于1周-8周獐的警戒性(FID=19.12±1.10m)(P=0.002**),而1周-8周獐的警戒距离和8周以上獐的警戒性(FID=20.344±0.21m)无显着差异(P=0.862>0.05),这说明獐可能在1周龄时发展出稳定的反捕食策略。5)獐卧姿时的逃跑起始距离显着大于獐站姿时的逃跑起始距离(U=71911.500,W=1314796.500,Z=-16.179,P=0.000**),这可能是因为卧姿时獐需要预留时间用以起身逃跑,而且卧姿时獐的注意力相对较少被分散于采食或繁殖等行为,从而可以较早发现威胁源。6)獐的逃跑起始距离随接近程度变化不显着(U=18945.500,W=24831.500,Z=-1.561,P=0.118>0.05),这可能是因为圈养环境中的獐对人类活动警戒性降低,导致其对人姿势状态变化不敏感。
林杰君[7](2012)在《舟山群岛四个养殖獐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文中认为獐(Hydropotes inermis)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其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致使种群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养殖獐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对养殖条件下獐的遗传特征进行研究,不仅能了解在养殖条件下獐的遗传现状,也可为以后繁殖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便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区(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舟山群岛4个獐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对獐进行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现扩增的循环次数为35个时,得到的产物效果最好,并成功的选择出26条可用于獐遗传学研究的ISSR引物。2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86个可分析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84个,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64.34%。獐物种水平上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10,Shannon’s多态信息指数(Ⅰ)为0.318,各种群的H介于0.157-0.190之间,Ⅰ在0.228-0.278之间,其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这可能与其种,源来自野外且养殖时间不久有关。Structur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个体根据遗传信息的不同可以被分为4个组群,每个养殖场内的个体基本上都在各自独立的组群中,这与地理区域的划分相似。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 (Gst=1-Hs/Ht)为0.163,AMOVA分析结果与此类似,说明各养殖场獐种群间在遗传上已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种群间的遗传关系,我们计算了各种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并对其进行UPGMA聚类,结果显示:秀山种群(XS)和舟山种群(ZS)先聚在了一起,其次与岱山种群(DS)相聚,最后和朱家尖种群(ZJJ)相聚。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及各养殖场的地理分布信息,我们认为,舟山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虽然较为丰富,但己出现较大程度的遗传分化现象。因此,我们建议各养殖场需加强不同岛屿种群间个体的交流,特别是朱家尖种群(ZJJ)与其它种群间的交流。同时,本研究也推广了ISSR分子标记在动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张龙龙[8](2010)在《舟山群岛獐和黄麂栖息地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舟山群岛区域内鹿科动物仅有獐Hydropotes inermis和黄麂Muntiacus reevesi两种,特别是岛上的獐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伴随着舟山群岛经济开发的加剧,獐和黄麂的资源及其保护现状值得探讨。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特征研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不同季节动物的栖息地特征和利用,可以深入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机制。海岛生境下的人为干扰、水源、植被等栖息地生态因子与陆地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海岛动物的栖息地利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研究不仅对科学保护和管理海岛生境下獐和黄麂资源和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了解不同季节海岛生境下动物的生存状况,以便更好的维持海岛生境下的物种多样性。2008年3月和2008年11月,在舟山群岛采用分层—样地—样线法选取样岛利用访问调查法和固定宽度样线法研究舟山群岛春季和秋季獐和黄麂的种群分布、密度、数量。采用獐和黄麂的新鲜活动痕迹(如足迹、粪便和卧迹等)为依据并设置样方,对獐和黄麂春季和秋季栖息地利用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对舟山群岛獐和黄麂的栖息地利用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两者栖息地利用的关键因子。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两种动物的种间生态位关系。同时对舟山群岛獐和黄麂的保护和管理提出相关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獐在舟山群岛分布范围广阔,并且有相当大的种群数量,种群密度春季平均为1.7只/km2,秋季平均约为2.0只/km2,两季节獐平均种群密度为1.85只/km2。种群数量为2200-2500只,秋季种群数量比春季大。近10年来,舟山群岛獐种群数量下降趋势明显,捕猎仍很严重。舟山群岛黄麂的分布范围已经很狭窄,主要分布于舟山、普陀和朱家尖岛3个面积较大的岛屿上,近年来黄麂种群数量有所增长,估计黄麂分布区内种群密度为4只/km2,种群资源量在1100-2400只,秋季种群数量比春季多,舟山群岛黄麂种群数量易于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波动。(2)獐主要栖息在山丘中,但非常喜欢到坡旱地和农田中觅食。獐春、秋两季的栖息地利用特征是:(1)隐蔽和食物因子:春、秋季利用阔叶林、农田和山坡地,秋季对灌木林也有较高的利用率,而对农田的利用率下降;春、秋季乔木盖度、灌木盖度和草本盖度较低处(≤50%)利用率较高,但春季对乔木盖度较高处(>50%)也有较高的利用率;(2)地形因子:春季对坡度较缓、中下坡位、海拔较低处(<100m)利用率较高;秋季对坡度较缓、中下坡位、海拔较低(<100m)的南坡利用率较高;(3)水源因子:春季利用水源距离较近(<200m)的区域;秋季对水源距离较近(<200m)和较远(>600)区域的利用率均较高;(4)干扰因子:春季主要利用人为干扰重度处(<100m),秋季主要利用人为干扰轻度(>200m)处。逐步判别分析显示,春、秋季獐栖息地利用特征存在显着差异,乔木盖度、坡度、坡向、海拔和人为干扰5个因子是主要的区分因子。人为干扰剧烈、次生乔木和灌木较为发达以及草本植物不发达等一系列特点,造成了舟山群岛獐特殊的栖息地现状。(3)黄麂主要栖息于山丘之中,但偶尔到坡旱地和平畈地中觅食;在春季,黄麂倾向于利用阔叶林、灌木林、山坡地和农田,乔木盖度较低(<50%)、灌木盖度较低(<50%),北、西和东坡、中下坡位,海拔较低和人为干扰严重的生境;在秋季,主要利用阔叶林和山坡地,乔木盖度较高(75-100%)、灌木盖度较小(<50%),中上坡位,海拔较低,水源距离>400m,人为干扰轻度的生境。人为干扰活动剧烈、水源缺乏、食物资源有限和回旋余地的缺乏等一系列特点,使舟山群岛黄麂形成独特的栖息地利用特征和利用方式。(4)在春季,獐在植被类型、草本盖度、坡度、坡向和水源距离上的生态位宽度大于黄麂,两者在10个资源维度上均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秋季,獐在灌木盖度、草本盖度和水源距离上的生态位宽度大于黄麂,两者在乔木盖度,灌木盖度、坡度、坡向、海拔、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7个维度上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在植被类型、草本盖度、坡位3个维度上生态位重叠值较小。相对于春季,两种动物的竞争有所缓和。
成海,陈浩,李春荣[9](2010)在《盐城自然保护区河麂分布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盐城自然保护区河麂的数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种群数量有下降和向保护区核心区集中的趋势,对调查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建议,以为河麂的保护提供参考。
滕丽微[10](2007)在《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地区獐(Hydropotes inermis)的种群现状以及重引入上海地区的可行性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獐(Hydropotes inermis)属偶蹄目鹿科獐亚科獐属,是一种小型有蹄类动物。在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獐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IUCN红色物种名录中,被列为低危或近危(LR/nt)种。獐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国内分布于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省。由于栖息地的大量丧失和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加强,獐野生种群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急剧减少。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的獐是我国4个主要獐种群之一,也是其中最北的一个种群。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滩涂围垦以及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破坏了獐的原始栖息环境和隐蔽场所,从而使獐的栖息地范围和面积日益缩小。为了对盐城沿海滩涂地区动植物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维持盐城沿海滩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作为关键物种的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作者于2006年11-12月对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的獐进行了研究,并结合1999-2000年盐城自然保护区獐的野外数据,探讨了盐城沿海滩涂地区獐的分布范围和变迁、种群密度和数量、栖息地利用和选择、不同时期獐对栖息地利用的变化及机制、獐种群致危的原因分析以及上海地区重引入獐的可行性初步分析。其相关结论为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獐主要分布在盐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射阳芦苇公司、大丰糜鹿自然保护区的第2和第3核心区以及周边的荒地中。盐城沿海滩涂地区獐的主要分布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7个缩减到1994年的4个,直至目前的3个。2、2006年冬季,利用距离取样法估计盐城沿海滩涂獐的种群密度和数量。共记录了獐23群41只,平均群大小为1.82只,遇见率为0.06只/km。根据最小的AIC值,半正态分布连同简易多项式级数展开是拟和观测距离和发现獐的概率效果最佳的模型。估计盐城沿海滩涂獐的种群密度为0.172只/km2,种群数量为782只。3、一共记录到獐栖息地的利用样方65个。冬季獐倾向于选择盐地碱蓬草甸,避免选择芦苇地、互花米草滩和其它植被。獐偏好选择植被高度在50-69cm和90-110cm之间的栖息地,避免选择高度在<49cm之间以及>110cm的植被。偏好选择植被覆盖度>90%的栖息地。在冬季,獐倾向于选择距离水源400 m以韵栖息地,对人为干扰距离的选择则正好相反,主要选择距离人为干扰在500 m以上的地点。4、獐的栖息地利用样方和非利用样方在植被高度、距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距离上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在植被覆盖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利用样方以植被较高、覆盖度较大、接近水源和远离人为干扰为主要特征。5、1999-2000年期间獐选择的植被类型比较多样化,包括白茅草滩、芦苇地、獐毛草滩、碱蓬地和盐地碱蓬草甸等。2006年冬季,獐只倾向于选择盐地碱蓬草甸。两次研究中獐都偏好植被高度在90-110 cm之间、覆盖度>90%、距离水源近、远离人为干扰的栖息地。6、通过分析獐对食物和栖息地的需求、繁殖能力以及遗传多样性等主要生物学特征,总结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的獐种群受威胁的因素,结合对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和主要植物群落的分析,我们认为崇明东滩保护区已经初步具备了重引入獐的基本生物学条件。当然,重引入工作还需要很多非生物学方面的考虑,包括人们对重引入物种的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以及合理的进行组织协调等。
二、浙江省獐的分布与资源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獐的分布与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吉林白山原麝保护区獐生境选择、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獐研究现状 |
1.2.1 种群与分布 |
1.2.2 生境选择 |
1.2.3 活动节律 |
1.2.4 集群行为 |
1.2.5 食性 |
1.2.6 繁殖 |
1.3 红外相机技术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条件 |
2.5 土壤状况 |
2.6 植物资源 |
2.7 动物资源 |
3 獐生境选择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獐春季生境选择 |
3.2.2 獐夏季生境选择 |
3.2.3 獐秋季生境选择 |
3.2.4 獐冬季生境选择 |
3.2.5 獐四季生境选择比较 |
3.3 讨论 |
4 獐冬春季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采集 |
4.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獐冬春季活动节律 |
4.2.2 獐冬春季集群行为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哺乳期圈养獐昼夜行为差异及活动节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獐的研究概述 |
1.1.1 生物学特征、分类 |
1.1.2 历史分布 |
1.1.3 生长发育与繁殖 |
1.1.4 食性分析 |
1.1.5 生境选择 |
1.1.6 行为研究 |
1.1.6.1 活动节律 |
1.1.6.2 集群行为 |
1.1.6.3 警戒行为 |
1.1.6.4 母幼行为 |
1.1.7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1.8 对人类的价值 |
1.2 圈养獐发展历史 |
1.3 哺乳动物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的研究概述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地点、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研究对象及管理模式 |
2.3 行为定义及数据采集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圈养雄獐昼夜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
3.1 雄獐昼夜行为时间分配 |
3.2 雄獐活动节律及昼夜比较 |
3.2.1 雄獐卧息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3.2.2 雄獐走动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3.2.3 雄獐采食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3.2.4 雄獐梳理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3.2.5 雄獐反刍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3.2.6 雄獐站立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3.2.7 雄獐警戒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3.2.8 雄獐社会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3.3 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雄獐行为时间分配及影响因素 |
3.4.2 雄獐活动节律及行为原因 |
第四章 圈养雌獐昼夜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
4.1 雌獐昼夜行为时间分配 |
4.2 雌獐活动节律及昼夜差异 |
4.2.1 雌獐的卧息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4.2.2 雌獐的走动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4.2.3 雌獐的采食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4.2.4 雌獐的梳理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4.2.5 雌獐的反刍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4.2.6 雌獐的站立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4.2.7 雌獐的警戒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4.2.8 雌獐的社会行为日活动节律特征 |
4.3 讨论 |
4.3.1 雌獐行为时间的分配及影响因素 |
4.3.2 雌獐活动节律及形成原因 |
第五章 雌雄昼夜行为比较 |
5.1 雌雄活动时间分配差异 |
5.1.1 雌雄獐日行为时间分配比较 |
5.1.2 雌雄獐昼间行为时间分配比较 |
5.1.3 雌雄獐夜间行为时间分配比较 |
5.1.4 讨论 |
5.2 雌雄活动节律比较 |
5.2.1 圈养獐雌雄日活动节律差异 |
5.2.2 昼间活动节律差异 |
5.2.3 夜间活动节律差异 |
5.2.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圈养獐昼夜行为时间分配 |
6.1.1.1 雄獐日活动时间分配 |
6.1.1.2 雄獐活动时间的昼夜差异 |
6.1.1.3 雌獐日活动时间分配 |
6.1.1.4 雌獐活动时间的昼夜差异 |
6.1.2 圈养獐昼夜行为活动节律 |
6.1.2.1 雄獐日行为活动节律 |
6.1.2.2 雄獐昼夜行为活动节律差异 |
6.1.2.3 雌獐日行为活动节律 |
6.1.2.4 雌獐昼夜行为活动节律差异 |
6.1.3 雌雄差异 |
6.1.3.1 雌雄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差异 |
6.1.3.2 雌雄日活动节律的差异 |
6.2 保护管理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舟山群岛四个养殖獐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采集 |
1.2 DNA提取 |
1.3 引物选择及PCR扩增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6条ISSR引物扩增结果 |
2.2 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差异 |
2.3 獐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2.4 獐种群的遗传分化 |
2.5 獐种群间遗传关系 |
3 讨论 |
3.1 遗传多样性 |
3.2 遗传结构 |
3.3 獐保护建议 |
(5)獐朝鲜亚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种群分布和动态 |
2 生境特征和栖息地利用 |
3 食性 |
4 活动范围 |
5 分子生物学研究 |
6 小结 |
(6)獐(Hydropotes inermis)的警戒模式和逃跑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獐的研究概述 |
1.2. 重引入项目 |
1.2.1. 重引入项目概况 |
1.2.2. 重引入项目和抵御天敌行为 |
1.3. 警戒行为和逃跑行为研究进展 |
1.3.1. 警戒行为研究进展 |
1.3.2. 逃跑行为研究进展 |
1.3.3. 人为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
1.3.4. 有蹄类动物警戒行为和逃跑行为特征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上海松江叶榭浦南林地 |
2.2. 江苏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 |
2.3. 上海华夏公园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收集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獐的行为谱 |
3.1.3. 实验方法 |
3.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四章 结果 |
4.1. 獐的警戒行为模式 |
4.2. 松江 |
4.3. 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
4.4. 不同地点獐的FID值大小差异比较 |
4.5. 不同因素对松江獐的FID值影响 |
4.5.1. 隐蔽程度 |
4.5.2. 接近程度 |
4.5.3. 季节 |
4.5.4. 年龄 |
4.5.5. 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 |
4.5.6. 姿势 |
第五章 讨论 |
5.1. 獐的警戒行为模式 |
5.1.1. 獐依靠听觉和视觉综合来发现威胁 |
5.1.2. 獐的压脖行为 |
5.1.3. 獐的吼叫行为 |
5.2. 人为环境对獐的警戒性的影响 |
5.3. 不同接近程度下獐的FID值差异比较 |
5.4. 不同隐蔽程度下獐的FID值差异比较 |
5.5. 不同季节内獐的FID值差异比较 |
5.6. 不同年龄段獐的FID值差异比较 |
5.7. 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内獐的FID值差异比较 |
5.8. 不同姿势下獐的FID值差异比较 |
5.9. 管理建议 |
5.9.1. 训练警戒性 |
5.9.2. 多指标划定缓冲区 |
5.9.3. 动态管理缓冲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舟山群岛四个养殖獐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獐的研究现状 |
2 獐的饲养繁殖 |
3 ISSR研究现状 |
3.1 ISSR标记的基本原理 |
3.2 ISSR技术要点 |
3.3 ISSR技术在动物遗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3.4 ISSR分子标记应用展望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舟山群岛概况 |
3 实验仪器、试剂及其来源 |
3.1 实验仪器 |
3.2 实验试剂 |
4 实验方法 |
4.1 溶液配制 |
4.2 肌肉组织DNA提取 |
4.3 ISSR-PCR反应及引物筛选 |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DNA提取 |
2 ISSR-PCR扩增循环次数 |
3 ISSR引物筛选 |
4 26条引物在4个种群中的扩增结果 |
5 4个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6 4个獐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7 獐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 |
第四章 讨论 |
1 獐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 獐种群遗传结构及遗传关系分析 |
3 獐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
(8)舟山群岛獐和黄麂栖息地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国内鹿科动物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
1.1 鹿科动物栖息地选择的研究方法 |
1.1.1 野外调查方法 |
1.1.2 数据分析方法 |
1.2 影响鹿科动物栖息地的主要生态因子 |
1.3 鹿科动物栖息地利用与选择的规律 |
1.3.1 栖息地植被因素研究 |
1.3.2 栖息地食物丰富度和分布因素研究 |
1.3.4 栖息地人为干扰因素 |
1.3.5 栖息地水源因素研究 |
1.3.6 栖息地地形因素研究 |
2 獐和黄麂研究进展 |
2.1 獐和黄麂分类、分布及资源量研究 |
2.2 獐和黄麂栖息地利用与选择研究 |
2.3 獐和黄麂分子生物学研究 |
3 本研究内容及意义 |
3.1 舟山群岛獐和黄麂种群的分布、密度及资源量研究 |
3.2 舟山群岛獐和黄麂的栖息地研究 |
4 舟山群岛自然概况 |
4.1 自然地理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地质地貌 |
4.1.3 气候 |
4.2 生物资源状况 |
4.2.1 植物与植被 |
4.2.2 动物资源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样地及样线设置 |
2 痕迹识别 |
3 种群分布、密度和资源量 |
3.1 文献查阅 |
3.2 访问调查法 |
3.3 痕迹数量统计 |
4 栖息地利用和生态位 |
4.1 样方设置 |
4.2 栖息地类型的划分 |
4.3 生境因子的测量 |
5 数据处理 |
5.1 种群密度 |
5.2 栖息地利用 |
5.3 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值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獐和黄麂的种群特征 |
1.1 舟山群岛獐和黄麂的分布 |
1.2 獐的种群密度和资源量 |
1.3 黄麂的种群密度和资源量 |
1.4 讨论 |
1.4.1 舟山群岛獐的分布和数量 |
1.4.2 舟山群岛黄麂的分布和数量 |
2 春、秋季獐的栖息地特征 |
2.1 獐对不同栖息地类型的利用 |
2.2 獐的栖息地特征 |
2.3 獐栖息地利用的主成分分析 |
2.4 獐栖息地因子季节间判别分析 |
2.5 讨论 |
2.5.1 獐对栖息地的利用 |
2.5.2 獐栖息地利用的季节变化特征 |
3 春、秋季黄麂栖息地利用特征 |
3.1 黄麂对不同栖息地类型的利用 |
3.2 黄麂栖息地特征 |
3.3 黄麂栖息地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
3.4 讨论 |
3.4.1 黄麂栖息地的利用 |
3.4.2 黄麂栖息地特征 |
4 獐和黄麂种间生态位比较 |
4.1 生态位宽度和重叠 |
4.2 讨论 |
第四章 舟山群岛獐和黄麂的保护与管理建议 |
1 舟山群岛獐和黄麂的效益评价 |
1.1 獐的效益评价 |
1.2 黄麂的效益评价 |
2 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
2.1 獐的生存和保护状况 |
2.2 獐的开发利用现状 |
2.3 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
3 黄麂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
3.1 黄麂生存和保护状况 |
3.2 黄麂的开发利用现状 |
3.3 黄麂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
4 正确处理好獐和黄麂的竞争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9)盐城自然保护区河麂分布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护区自然概况 |
2 河麂生物学特点 |
3 河麂数量与分布 |
4 河麂现有分布现状的形成原因 |
4.1 沿海滩涂的开发导致栖息地范围缩小 |
4.2 沿海港口经济发展导致栖息地的破碎化 |
4.3 自然条件造成的伤亡 |
4.4 非法捕猎 |
4.5 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 |
4.6 养殖池塘看家犬的威胁 |
5 保护建议 |
(10)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地区獐(Hydropotes inermis)的种群现状以及重引入上海地区的可行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獐的研究现状 |
1 獐的形态学特征 |
2 獐的分类地位 |
3 獐的历史分布变迁 |
4 獐的种群动态 |
4.1 种群数量 |
4.2 性比和年龄结构 |
4.3 种群生存力分析 |
5 獐的食性和栖息地选择 |
5.1 食性 |
5.2 栖息地选择 |
5.3 栖息地的质量评价 |
6 獐的行为生态学 |
6.1 活动规律 |
6.2 家域和标记行为 |
6.3 取食行为 |
6.4 集群行为 |
6.5 繁殖行为 |
6.6 母幼行为 |
7 獐的遗传学多样性和进化研究 |
8 獐的引种历史 |
8.1 澳大利亚 |
8.2 欧洲大陆 |
8.2.1 法国 |
8.2.2 英国 |
9 獐的人工饲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濒危哺乳动物的移地保护与重引入 |
1 哺乳动物移地保护的历史回顾 |
2 濒危哺乳动物的重引入 |
3 IUCN对物种重引入的指导方针(IUCN,1998) |
3.1 重引入的目的与目标 |
3.1.1 目的 |
3.1.2 目标 |
3.2 多学科的参与 |
3.3 开展项目之前需要做的工作 |
3.3.1 生物学方面 |
3.3.1.1 分析可行性和背景研究 |
3.3.1.2 了解前人所做过的重引入工作 |
3.3.1.3 选择释放地点和释放的类型 |
3.3.1.4 评估重引入的地点 |
3.3.1.5 准备好适合释放的繁殖群(stock) |
3.3.1.6 对圈养繁殖群的释放 |
3.3.2 社会经济学与法律方面的要求 |
3.4 计划、准备及释放阶段需要做的工作 |
3.5 释放后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1 地理位置 |
2 气候 |
3 土壤 |
4 水文 |
5 植物资源 |
6 主要的脊椎动物资源 |
第四章 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獐的种群密度与分布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野外调查 |
2.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獐的分布 |
3.2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獐的密度与数量 |
3.3 獐对调查者的行为反应 |
4 讨论 |
4.1 距离取样法在盐城沿海滩涂的利用 |
4.2 盐城沿海滩涂獐的分布变迁 |
4.3 盐城沿海滩涂獐的种群动态 |
4.4 盐城沿海滩涂獐的分布与种群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獐的栖息地选择 |
1 引言 |
2 研究地点和方法 |
2.1 主要的植被类型 |
2.2 野外调查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冬季獐对栖息地的利用和选择 |
3.2 冬季獐栖息地利用样方与非利用样方的比较 |
3.3 与1999-2000年研究结果的比较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上海地区重引入獐的可行性分析 |
1 引言 |
2 獐生物学方面的主要需求 |
2.1 对食物的需求 |
2.2 对栖息地的要求 |
2.3 繁殖能力 |
2.4 遗传多样性 |
3 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獐的致危因素分析 |
3.1 栖息地的围垦 |
3.2 栖息地的片断化 |
3.3 自然灾害 |
3.4 偷猎 |
3.5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
3.6 天敌 |
4 确定上海适宜重引入獐的地点 |
4.1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
4.1.1 滩涂植被 |
4.1.2 盐碱植被 |
4.1.3 农田杂草植被 |
4.1.4 水生植被 |
4.1.5 农作物植被 |
4.1.6 果树和入工林植被 |
4.2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
4.2.1 海三棱藨草群落 |
4.2.2 藨草群落 |
4.2.3 芦苇群落 |
4.2.4 互花米草群落 |
4.2.5 碱蓬群落 |
5 上海地区拟重引入獐的前期实践 |
6 在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湿地重引入獐的可行性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博士后研究期间所参加的研究工作和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浙江省獐的分布与资源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吉林白山原麝保护区獐生境选择、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的研究[D]. 李宗智.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2]哺乳期圈养獐昼夜行为差异及活动节律[D]. 谭国梁.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6)
- [3]獐(Hydropotes inermis)生态学研究进展[J]. 李言阔,单继红,李佳,袁芳凯,缪泸君,谢光勇. 野生动物, 2013(05)
- [4]舟山群岛四个养殖獐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J]. 林杰君,鲍毅新,刘军,王艳妮,张旭. 生态学报, 2013(11)
- [5]獐朝鲜亚种的研究进展[J]. 李琼,吴建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02)
- [6]獐(Hydropotes inermis)的警戒模式和逃跑行为研究[D]. 田鑫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7]舟山群岛四个养殖獐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D]. 林杰君.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3)
- [8]舟山群岛獐和黄麂栖息地特征研究[D]. 张龙龙.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3)
- [9]盐城自然保护区河麂分布调查研究[J]. 成海,陈浩,李春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2)
- [10]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地区獐(Hydropotes inermis)的种群现状以及重引入上海地区的可行性初步研究[D]. 滕丽微.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