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宽湘阴农机化工作服务领域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仇伟光,陈冬晓[1](2021)在《对当前农机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办法,以单位所在地市为典型进行了全面调研,梳理总结了基层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
杨宗云[2](2020)在《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是把我国建设的更加美丽的基础和前提,也进一步促进了生态文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发展。推进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中的关键的部分,生态宜居对生态文明来说,是其实践体现,生态宜居对城乡协调发展来说,是其内在需求。生态宜居聚焦于各种污染的治理,抓好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等方面建设内容,实现乡村废弃物资源化,实现乡村农业生产清洁化,实现乡村发展生态化,从而构建适于乡村村民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的人居环境。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为依托,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本文以湘阴县为例,以生态文明、人居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调查了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现状,通过对湘阴县2014-2018年的数据进行纵向分析,湘阴县乡村生态宜居水平在逐年稳步上升,但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的生态农业推广难度大、农村基础工作不到位、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突出、管理机制缺失等问题,对此提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等建议,以为其他县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借鉴。
孙延青[3](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研究说明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甘琼[4](2019)在《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了我国农业产业与现行市场经济体制间有效互作的必经桥梁,也成为了政府相关部门在农业产业建设组织与管理方面的重要纽带,更成为了未来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针对湘阴县在实际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进程中被发现的问题,可以依据现阶段湘阴县农业产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情况进行比对,由点及面分析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问题的起源与解决之道,继而为湘阴县后续农业信息化体系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及不良情况的应对策略,为各方参与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分析等方法来探讨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首先阐述了基于本研究的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国内外现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随后对本研究中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定义及现有相关理论作出了较详细的阐明与导引。接下来概述湘阴县现有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基本进展,从而奠定本次研究的调查总体基调,提出本次研究调查中能解释现状的假设,并对部分主张进行深层次的探讨。通过对湘阴县现有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结果作出分析,找到其间问题所在,主要从湘阴县农业信息化投入较少、农业信息化主力队伍建设较差、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渠道不畅等多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湘阴县应主要从加强机制创新和农村信息化投入、夯实农业信息化主力队伍建设以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资源整合模式、畅通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渠道等方面来着手,努力构建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使全县农业信息化体系打好扎实的基础。为湘阴县在日后对农村、农业、农业工作者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化助推与转型的可行化,以及对当地农业产业集约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工作间的促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建设[5](2015)在《农机化助推农业产业化的思考》文中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其实质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加速运城市"三个方案"之一——农业现代化成长的有效途径。而农机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蒋永敏[6](2013)在《民勤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思考》文中认为农业机械化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充分证明,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加快农机化发展,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国安[7](2012)在《现代农业的突破口 农民增收的加速器 ——关于振兴孝感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战略思考》文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中央和省委两个“1号文件”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明确要求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因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因此,大力推进农机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于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振兴孝感市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战略性思考。论文结构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新时期农机化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大支撑,是实现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途径,是加快农村环境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第二部分讨论了孝感市农机化发展现状。主要内容是孝感市农机化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孝感市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当前农机化面临的发展机遇。主要是符合国际通行惯例,国内大的政策环境,农机投入力度加大,孝感基本市情决定,广大农民强烈要求以及两型社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第四部分主要讨论新形势下农机化服务功能的定位与设想。一是服务大武汉配套发展,着力推进城郊现代农业建设;二是服务构建环保型社会,着力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三是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着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论文第五部分针对前面孝感市农机发展现状,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新形势下农机化服务功能的定位与设想,提出了加快农机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包含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两个大的部分。主要的举措有明确农机化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要提高对农机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多渠道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力度,强化农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加快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大力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机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总体上,论文以孝感市为个案和逻辑线索,对于振兴孝感农业机械化事业作出了战略思考,较为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加快孝感市农机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一定的理论价值。
赵菁[8](2011)在《努力实现全省农机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山西省农机局局长王立伟访谈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记者:王局长,"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机化取得显着成就,201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越过50%大关。与全国相比,我省农机化发展处于什么地位?
刘祖德[9](2010)在《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岳阳市为样本的分析》文中认为中部地区历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中部六省都是农业大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明确提出:要把中部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基地。但是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很多问题急待探索和解决。本文以重要商品粮基地、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湖南岳阳市为样本,探讨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先在界定农业产业化内涵和阐述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依据进行系统研究,讨论了各相关理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然后结合岳阳市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对岳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提出促进岳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最后总结本文主要结论和促进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徐贻军[10](2009)在《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湖南省是全国的商品粮、猪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发挥现代农业在良种推广、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引领湖南农业发展,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建设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回顾、总结相关研究的基本文献并对所有研究进行了理论评述,然后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与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实证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对农业投入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结构、农民生活水平与农业经济以及地区经济的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农业经济结构指标与农民生活水平主要研究其转换对整个宏观经济(GDP)的影响,其他指标主要研究其对农业经济(农业增加值)的影响。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论文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对2007年湖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首先介绍了湖南现代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然后参考现阶段国内外众多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严格的分层筛选,确定了描述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整个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辅助指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级指标,包括农业投入水平指标、农业产业化水平指标、农业科技水平指标、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指标、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民生活水平指标、农业产出水平指标和农业资源水平指标八个方面;第二层次是二级指标,它们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包括单位耕地农机总动力、劳均用电量、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等28个评价指标;第三层次是辅助指标,是为了更好地衡量和量化二级指标,将其作为最低级的评价目标进行数据整理。最后根据国内己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统计资料的具体数据计算2007年湖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61.37,表明我省农业总体上已处在现代农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已具备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湖南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制约因素,有许多难点需要解决。只有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才能加快湖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国外现代农业建设的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以及西欧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经验尤其是湖南的典型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着重推介了中方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湘阴的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长沙的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总之,作为农业大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湖南经济建设的主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制定和实施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策,一要有明晰的发展思路;二要选准发展的突破口:三是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
二、拓宽湘阴农机化工作服务领域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拓宽湘阴农机化工作服务领域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对当前农机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机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1 人才梯队配置不合理 |
1.2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
1.3 人才政策保障不完善 |
2 加强农机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
2.1 筑巢引凤在“引”字上下功夫 |
2.1.1 落实聚才强才政策 |
2.1.2拓宽引才用才渠道 |
2.1.3 打造人才孵化基地 |
2.2 固巢养凤在“育”字上下功夫 |
2.2.1 加强农机化学科建设 |
2.2.2 提高农机化培训质量 |
2.2.3 支持农机化人员深造 |
2.3 暖巢安凤在“留”字上下功夫 |
2.3.1 以事业留人 |
2.3.2 以待遇留人 |
2.3.3 以环境留人 |
2.4 赋能助凤在“用”字上下功夫 |
2.4.1 纵向贯通 |
2.4.2 横向畅通 |
2.4.3 技术流通 |
(2)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宜居 |
2.1.2 生态宜居乡村 |
2.1.3 生态文明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文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3 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现状 |
3.1 湘阴县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经济社会概况 |
3.2 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现状 |
3.2.1 农村污染治理情况 |
3.2.2 资源环境改善情况 |
3.2.3 生态经济发展情况 |
3.2.4 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
4 湘阴县乡村生态宜居指标体系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2 指标选取 |
4.3 指标体系设计 |
4.4 主成分分析 |
4.4.1 基本理论 |
4.4.2 数学模型 |
5 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实证分析 |
5.1 指标数据的分析 |
5.1.1 指标数据的来源 |
5.1.2 指标数据的处理 |
5.2 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
5.2.1 河湖污染治理渐有成效 |
5.2.2 资源环境逐步改善 |
5.2.3 生态经济向好发展 |
5.2.4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5.3 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不足 |
5.3.1 生态农业推广难度大,生态经济受阻 |
5.3.2 农村基础工作不到位,建设资金不足 |
5.3.3 乡村环境治理问题突出,管理机制缺失 |
6 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对策 |
6.1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
6.1.1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
6.1.2 发展新型绿色生态经济 |
6.1.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 |
6.2 加大资金投入 |
6.2.1 创新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 |
6.2.2 拓宽融资渠道 |
6.3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
6.3.1 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监控体系 |
6.3.2 严格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 |
6.3.3 提高群众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
6.3.4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评比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
7.5 镇压反革命 |
第8章 “支前征粮” |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
第9章 “双减反霸” |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
10.1 土改的必要性 |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
12.1 建政特点 |
12.2 历史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地点概述 |
1.7 研究创新点与限制 |
1.7.1 创新点 |
1.7.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 |
2.1.2 农业信息化 |
2.1.3 农业信息化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价格理论 |
2.2.3 企业理论 |
第3章 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
3.1 湘阴县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
3.2 湘阴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
3.2.1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
3.2.2 人员队伍建设日渐扎实 |
3.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速 |
3.2.4 农业基础信息服务资源日趋完善 |
3.2.5 农业服务向信息化技术应用纵深推进 |
3.3 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
3.3.1 意识淡薄,对农业信息化的认知度低 |
3.3.2 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滞后 |
3.3.3 队伍松散,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
3.3.4 渠道不畅,欠缺规划协调问题的能力 |
第4章 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1 从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受众分析 |
4.1.2 从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内容分析 |
4.1.3 从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主体分析 |
4.2 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
4.2.1 意识淡薄,对农业信息化认知度低的原因分析 |
4.2.2 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
4.2.3 队伍松散,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分析 |
4.2.4 渠道不畅,欠缺规划协调问题能力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完善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
5.1 转变农民思想,认识农业信息化重要性 |
5.2 立足机制创新,加大农村信息化投入 |
5.3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
5.4 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现代农业的突破口 农民增收的加速器 ——关于振兴孝感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 绪论 |
1.1 选题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 |
第二章 . 新时期农机化的地位和作用 |
2.1 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
2.2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
2.3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大支撑 |
2.4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途径 |
2.5 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村环境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
第三章 . 孝感市农机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孝感市农机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
3.1.1 农机装备水平快速增长 |
3.1.2 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 |
3.1.3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
3.1.4 农机化管理机制不断创新 |
3.1.5 农机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3.1.6 农机化发展成效显着 |
3.2 孝感市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农机化发展不够平衡 |
3.2.2 农机虽有总量但结构不够合理 |
3.2.3 投入不足 |
3.2.4 农机基础设施薄弱 |
3.2.5 相当一部分农民机手文化素质低 |
第四章 . 当前农机化面临的发展机遇 |
4.1 符合国际通行惯例 |
4.2 国内大的政策环境 |
4.3 农机投入力度加大 |
4.4 孝感基本市情决定 |
4.5 广大农民强烈要求 |
4.6 两型社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4.6.1 政策环境更为宽松 |
4.6.2 “临空经济”蓄势待发 |
4.6.3 社会发展必然要求 |
4.6.4 孝感市情迫切需要 |
第五章 . 新形势下农机化服务功能的定位与设想 |
5.1 服务大武汉配套发展,着力推进城郊现代农业建设 |
5.1.1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机械 |
5.1.2 可选择有条件的地方进行试点 |
5.1.3 要围绕“临空经济”做文章 |
5.2 服务构建环保型社会,着力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 |
5.2.1 加快节约型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步伐 |
5.2.2 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和“清洁乡村”行动计划 |
5.2.3 以项目为支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5.3 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着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
5.3.1 加快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
5.3.2 精心组织开展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 |
5.3.3 联合兴办跨行业实体 |
第六章 . 加快农机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
6.1 总的思路 |
6.2 主要措施 |
6.2.1 明确农机化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 |
6.2.2 要提高对农机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6.2.3 多渠道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 |
6.2.4 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 |
6.2.5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力度 |
6.2.6 强化农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
6.2.7 加快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 |
6.2.8 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 |
6.2.9 大力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 |
6.2.10 积极开展农机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岳阳市为样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2.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2.2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
2.3 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 |
3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及其利益联结机制 |
3.1 现代产业理论角度的分析 |
3.2 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
3.3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
3.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 |
4 岳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样本城市----岳阳区域概况 |
4.2 岳阳市农村、农业经济基本情况 |
4.3 岳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
4.4 岳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5 岳阳市农业产业化对策和建议 |
5.1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 |
5.2 加快合作组织建设和农业科技的运用与推广 |
5.3 创新融资信贷担保机制,扩大招商引资 |
5.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
6 主要结论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尾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后记 |
(10)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 本文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
1.1.2 农产品需求增加 |
1.1.3 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约束加剧 |
1.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现 |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
1.2.1 有利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发展 |
1.2.2 有利于发挥湖南农业大省的农业优势 |
1.2.3 有利于农民增收 |
1.2.4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2.5 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 |
2 篇章结构 |
3 研究方法 |
4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现代农业理论 |
1 现代化理论 |
2 现代农业理论 |
3 文献评述 |
第二节 现代农业定性研究综述 |
1 我国现代农业的研究阶段 |
1.1 摸索和起步阶段(1949~1978) |
1.2 基础和展开阶段(1978~2000) |
1.3 攻坚与实质阶段(2001~) |
2 现代农业的内涵 |
3 现代农业的特征 |
4 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 |
5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
6 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能性和基础 |
7 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
8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
8.1 发展战略方面 |
8.2 制度环境方面 |
8.3 支撑体系方面 |
8.4 生产经营方面 |
8.4.1 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 |
8.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8.4.3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 |
8.4.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8.4.5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8.4.6 培育新型农民 |
9 文献总结与评述 |
第三节 现代农业定量研究综述 |
1 基本文献回顾 |
2 现代农业评价方法综述 |
3 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现代农业指标体系设置意义和基本原则 |
3.2 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4 文献评叙 |
4.1 评价指标的设计与测评的问题 |
4.2 忽视了区域研究 |
4.3 没有体现出经济结构因素和从经济增长高度认识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 |
第三章 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1 指标的选取 |
2 指标的说明 |
第二节 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1 农业投入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
1.1 农业增加值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回归 |
1.2 农业增加值对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 |
1.3 农业增加值对化肥施用量的回归 |
1.4 农业增加值对农村用电量的回归 |
2 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
2.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2.2 回归方程 |
3 农业经济结构转换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2 协整分析过程与结果 |
3.2.1 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
3.2.2 协整关系检验 |
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4 农村经济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省际比较研究 |
4.1 指标、数据及模型的选择 |
4.1.1 指标的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1.3 实证模型的选择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和GDP数据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
1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 设计的出发点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1 湖南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 各级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
2.1 一级指标的含义 |
2.2 二级指标的含义 |
2.2.1 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 |
2.2.2 劳均用电量 |
2.2.3 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 |
2.2.4 有效灌溉率 |
2.2.5 直接融资比例 |
2.2.6 农产品综合商品率 |
2.2.7 农副产品加工率 |
2.2.8 农副产品创汇能力 |
2.2.9 农业科技贡献率 |
2.2.10 科研人员相对数 |
2.2.11 农业劳动力素质 |
2.2.12 农业保险深度 |
2.2.13 农民组织化程度 |
2.2.14 财政支农力度 |
2.2.15 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
2.2.16 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
2.2.17 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
2.2.18 农民人均收入 |
2.2.19 农民人均消费 |
2.2.20 户均拥有固定资产 |
2.2.21 恩格尔系数 |
2.2.22 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 |
2.2.23 劳均产肉量 |
2.2.24 劳均农业增加值 |
2.2.25 劳均耕地面积 |
2.2.26 适合规模经营土地比例 |
2.2.27 旱涝保收率 |
2.2.28 森林覆盖率 |
第五章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 AHP法的基本原理 |
1.1 构造递推层次结构模型 |
1.2 构造判断矩阵,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 |
1.3 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的步骤 |
2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 |
1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模型 |
2 数据的标准化 |
2.1 标准值法(SODS) |
2.2 六级分段赋值的标准化处理方法(SODSF) |
2.2.1 准备阶段 |
2.2.2 起点阶段 |
2.2.3 初步发展阶段 |
2.2.4 基本实现阶段 |
2.2.5 发达阶段 |
3 湖南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数测算 |
第三节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结果分析 |
1 各项指标测评分析 |
1.1 湖南农业投入水平指标 |
1.2 湖南农业产业化水平 |
1.3 湖南农业科技水平 |
1.4 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指标 |
1.5 农业经济结构指标总体评价 |
1.6 农民生活水平指标 |
1.7 湖南农业产出水平 |
1.8 湖南农业资源水平指标 |
2 总结与分析 |
第六章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1 基本省情 |
2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2.1 湖南农业保持较高的的物质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 |
2.2 我国发展阶段的转变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
2.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
2.4 湖南经济快速发展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
2.5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
2.6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
2.7 主导产业的初步形成为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着力点 |
2.8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装备了强大的"引擎" |
2.9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1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对称是湖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 |
2 耕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 |
3 农业直接融资比例低制约着湖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4 农业的外向程度不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市场空间 |
5 农业保险严重不足制约着湖南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 |
6 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制约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
7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投入 |
8 农业经营退出壁垒过高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流动 |
9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质量 |
第七章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比较 |
1 美国模式 |
1.1 美国的地多人少使其选择了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 |
1.2 由家庭控制的美国农业,便于采用先进的机械技术 |
1.3 土地租佃制的推行和土地制度的变迁是美国由传统农业较快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内因 |
1.4 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干预是美国较快实现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 |
2 日本模式 |
2.1 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比较贫乏 |
2.2 反封建的农地改革为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
2.3 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对农业积极扶持的政策 |
2.4 日本农协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
2.5 日本农业的发展是在农户迅猛的兼业化过程中进行的 |
3 西欧模式 |
3.1 法国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
3.2 土地占有私有化与农业社会化的结合 |
3.3 提高土地生产率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 |
3.4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推动农业发展 |
3.5 健全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 |
4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比较 |
4.1 主要模式的特征差异 |
4.2 主要模式的共同点 |
第二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1 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 |
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组织现代化 |
2.1 鼓励农民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保证农业产业组织的稳定 |
2.2 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进行后向一体化 |
3 建立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4 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
第三节 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经验以及湖南的典型模式总结 |
1 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运行模式 |
1.1 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
1.2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 |
1.3 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
1.4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
2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经验总结 |
2.1 生态农业模式 |
2.2 精准农业模式 |
2.3 全面产业化经营模式 |
3 湖南现代农业建设典型模式总结 |
3.1 中方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1.1 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条件 |
3.1.2 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
3.2 湘阴的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2.1 湘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
3.2.2 湘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特点 |
3.3 长沙县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3.1 打造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 |
3.3.2 建立健全了现代农业的流通网络 |
3.3.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发展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 |
3.3.4 以科技进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
3.3.5 以制度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 |
第八章 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
1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湖南现代农业发展 |
2 开发农业的多功能 |
3 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
4 选准突破口,实行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
4.1 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尤其是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
4.2 延长农业产业链,完善经营方式和经营制度 |
4.3 提升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水平 |
第二节 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
1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发挥政府"主导效应" |
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挥"就业结构效应" |
2.1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2.2 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 |
3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
3.1 稳定家庭基本经营制度 |
3.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
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业的退出壁垒,发挥土地的"经济功能效应" |
5 抓好重点园区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
6 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发挥"政策效应" |
7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发挥"资源洼地效应" |
8 优化结构,构筑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系,发挥"集群效应" |
9 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发挥第三产业的"引领效应" |
10 加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构建符合我省省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发挥农业保险的"稳定器效应" |
10.1 积极扶持、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 |
10.2 在地方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
10.3 向外资开放农业保险市场,引入外资农业保险公司作为补充 |
10.4 成立专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公司 |
10.5 以财政扶持为核心,促进农业保险的大力发展 |
10.6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相关法规,把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拓宽湘阴农机化工作服务领域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当前农机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 仇伟光,陈冬晓. 当代农机, 2021(11)
- [2]湘阴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D]. 杨宗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3]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4]湘阴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甘琼.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农机化助推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 张建设. 当代农机, 2015(08)
- [6]民勤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思考[J]. 蒋永敏. 农业工程, 2013(01)
- [7]现代农业的突破口 农民增收的加速器 ——关于振兴孝感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战略思考[D]. 宁国安.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8]努力实现全省农机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山西省农机局局长王立伟访谈录[J]. 赵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05)
- [9]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岳阳市为样本的分析[D]. 刘祖德. 暨南大学, 2010(11)
- [10]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徐贻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