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钢热电厂75t/h煤粉锅炉改烧煤气时的受热面调整与燃烧器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李淑杰[1](2020)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化工尾气掺烧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化工尾气排放必将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将尾气通过掺烧系统引入锅炉燃烧实现达标排放,成为化工尾气的有效处理途径。针对集团公司化工尾气通过吹风气锅炉和三废锅炉燃烧,尾气排放无法达标的问题,作者根据各股流体特性进行科学分流,对化工及合成车间具有较高热值的尾气再利用进行了优化设计,经Fluent喷燃仿真分析,确定了其在炉内掺烧的可行性。为实现对尾气热值的回收利用且达到环保要求,在查阅锅炉掺烧化工尾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外出考察掺烧实际案例和燃气锅炉的实际运行工况,通过对掺烧化工尾气、合成尾气进行实际成分测量,标定尾气热值和尾气流量,制定了尾气系统的杂质及水分的分离措施。对企业实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水系统、烟风系统、燃料系统及炉膛规范进行了真实数据测定和分析研究。梳理尾气管线、设计炉前管路,考虑布置尾气过滤器,以期保证尾气燃烧过程的清洁、安全。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作者按照实际工艺指标,结合平时的工艺运行与调整,利用Fluent软件对尾气在炉膛中的喷燃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燃烧温度场以及不同工况对O2和NOx浓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优化改造,实现了尾气在炉内的稳定燃烧,达到了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顺利实施后将为各类化工企业的尾气处理提供良好的借鉴,对化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多类型尾气处理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魏剑,晋芳伟,黄春水[2](2017)在《煤气旋流燃烧器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某厂燃煤锅炉改烧高炉煤气的改造需求,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炉煤气旋流燃烧器的流动情况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负荷下燃烧器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讨论了影响燃烧器流动的因素,计算结果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此次数值模拟表明改造后的燃烧器符合设计要求,并为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陈冬林,文大缀,徐慧芳,罗睿,刘创,张培文,高殿强,燕文广[3](2011)在《75t/h煤粉锅炉的煤粉/煤气混燃技术改造》文中研究表明为充分利用低热值焦炉煤气,实现煤气/煤粉混合燃烧,内蒙古远兴能源公司对1台75t/h煤粉锅炉燃烧器与受热面进行了改造,即在原煤粉燃烧器下方增设了6只双通道煤气燃烧器。增设的燃烧器采用六角大切圆倾斜向下布置方式,原煤粉燃烧器喷嘴向下倾斜810°,增加凝渣管与省煤器面积。改后的运行与测试表明:各种燃料与负荷工况下,锅炉燃烧稳定,过热汽温正常;全烧煤气时锅炉出力可达59 t/h,排烟温度低于160℃;煤粉/煤气混烧时最大蒸汽流量可达77 t/h,排烟温度约为155℃;全烧煤粉时锅炉出力高达81 t/h,排烟温度小于147℃。
冀美萍,李燚[4](2009)在《基于燃烧器空气动力场数值模拟》文中提出某化工厂锅炉由于炼厂干气的特点,燃烧器区域烟气温度过高,同时燃烧器不能及时得到冷却,造成燃烧器金属材料热疲劳加剧,燃烧器烧坏变形问题,文章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针对两种不同结构燃烧器数值模拟了其空气动力场特性,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燃烧器设计改进思路。
安悦,张智羽[5](2008)在《燃煤锅炉改燃高炉煤气时燃烧器的选择》文中指出文章对燃煤锅炉改燃高炉煤气的燃烧器的选择进行了比较,得出了配合改造的不同选择方式。
叶桂波[6](2007)在《降低煤粉锅炉排烟温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锅炉是最为常用的热工设备,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及节能降耗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铝公司科研课题“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研究”为依托,以中铝广西分公司热电厂2#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排烟温度过高,导致结焦、热效率偏低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通过论证,最终选择容易实现、效果最为明显的方案——对下级省煤器进行改造;进而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和对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充分论证比较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热力计算与测试分析,得到了省煤器的换热量对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有重要影响的结论,并为下级省煤器的设计提供了数据依据;以文献和实践经验及热力计算结果为基础,采用新型螺旋肋片管技术代替光管,对下级省煤器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采用螺旋肋片管式省煤器,具有重量轻、防磨性能好、吸热能力强、结构简单、投资小、易于维护等优点,并能增大省煤器吸热量,从而使得排烟温度和热风温度得以降低,同时炉内燃烧温度也有所下降,因而有效减轻了炉膛内的结焦状况。根据设计计算结果对本厂2#锅炉进行了技术改造。为了检验应用效果,对改造前后锅炉热平衡状况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改造后锅炉热效率提高了2.27个百分点,锅炉排烟温度降低了40℃,热风温度下降了60℃,炉内燃烧温度降低了80℃,下级省煤器出口水温提高了20℃,这有助于形成炉内工况的良性循环,减轻炉膛结焦。从2#炉的运行实践来看,改造后锅炉负荷可长期稳定在120~130t/h运行;一台锅炉每年节约用煤约4000吨,按当年物价估算,年获利达6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目前此项研究成果已在本厂其它锅炉上推广应用。
湛志钢[7](2004)在《煤粉/高炉煤气混烧对煤粉燃尽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紧迫的能源危机不仅促使人类不断开发新能源,也使人们更加注重二次能源的再利用。高炉煤气是钢铁企业的重要二次能源,利用好高炉煤气,既能节能增效,又有利与环保。但是实际生产中由于其热值低,充分利用困难。 高炉煤气利用的方式很多,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利用方式是实现高炉煤气和煤粉混烧。实践证明,它是高炉煤气利用的有效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随着高炉煤气在煤粉锅炉掺烧比率的增加,煤粉的燃尽性下降,飞灰中可燃物含量急剧上升,锅炉效率下降明显。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炉煤气掺烧对煤粉燃尽影响的各种因素,并得出高炉煤气掺烧使得锅炉炉膛温度下降明显、燃烧烟气生成量大大增加、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变短是掺烧引起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上升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上述两种因素的定量计算,并结合在滴管炉和一维炉上煤粉燃尽特性的试验结果,分析指出在没有其它有效手段提高炉膛温度的情况下,煤粉锅炉掺烧高炉煤气的最佳热量掺烧比约为25%,要进一步提高掺烧率,可以采取将高炉煤气进行预热到较高的温度等方法。试验结果还表明,高炉煤气掺烧使得各种的煤粉燃尽率都明显下降,其中对无烟煤影响更大,因而高炉煤气不宜与无烟煤及其他低挥发分的劣质煤混烧。 实际生产中高炉煤气供应量的波动对混烧锅炉效率影响非常大,为了提高煤气供应的稳定性,本文还提出了整个钢铁企业煤气优化调配模型。在前面试验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某钢厂实际高炉煤气和煤粉混烧锅炉改造的实践,总结了高炉煤气和煤粉混烧锅炉优化运行方案。最后分析了如何从设计的角度来解决高炉煤气、煤粉混烧锅炉飞灰可燃物高的问题,提高高炉煤气掺烧率。另外还讨论了纯烧高炉煤气锅炉及燃用高炉煤气燃气轮机应该注意问题。
鄢晓忠,陈冬林,符慧林,刘亮,夏侯国伟,陈继无[8](2003)在《20t/h煤粉锅炉燃烧系统技术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湖南省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的2#煤粉锅炉出现的燃烧不稳、不能负压运行、锅炉容易熄火、后墙结渣和灰、渣可燃物含量高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对燃烧器及燃烧系统进行了改造.该方案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快,解决了锅炉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并有推广应用价值.
陈冬林,鄢晓忠,符慧林,夏候国伟,刘亮,严集成,汤海军,林建湘[9](2002)在《湘钢热电厂75t/h煤粉锅炉改烧煤气时的受热面调整与燃烧器改造》文中指出湘潭钢铁公司热电厂为回收低热值高炉煤气 ,对一台 75t/h煤粉炉进行了全烧煤气改造。在炉内换热三维数值计算及全面校核热力计算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造方案。改后现场测试结果是 :全烧煤气时锅炉出力可达 78t/h ,锅炉热效率大于 80 % ,排烟温度低于 180°C ,过热汽温未出现超温现象 ,风机出力满足要求 ;煤、气混烧时出力可达 88t/h。改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图 8表 7参 5
二、湘钢热电厂75t/h煤粉锅炉改烧煤气时的受热面调整与燃烧器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钢热电厂75t/h煤粉锅炉改烧煤气时的受热面调整与燃烧器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循环流化床锅炉化工尾气掺烧工艺系统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锅炉改造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艺系统改造方案 |
2.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2.2 掺烧工艺系统改造方案 |
2.3 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改造 |
2.4 掺烧化工尾气气体数据 |
2.5 循环流化床锅炉数据 |
2.5.1 汽水系统 |
2.5.2 烟风系统 |
2.5.3 燃料系统 |
2.5.4 炉膛规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工尾气掺烧系统管道布置及本体设计 |
3.1 尾气管线布置 |
3.2 尾气过滤器 |
3.3 炉前管路设计 |
3.4 尾气燃烧器 |
3.5 严密性试验 |
3.6 改造前后锅炉运行数据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艺的运行调整及改造后仿真分析 |
4.1 工艺指标 |
4.2 工艺运行与调整 |
4.3 尾气Fluent喷燃仿真 |
4.3.1 Fluent软件简介 |
4.3.2 网格划分 |
4.3.3 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
4.3.4 计算工况 |
4.3.5 不同工况下的燃烧温度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6 不同工况对O_2浓度场和NO_x的影响 |
4.4 改造前后锅炉经济负荷运行记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煤气旋流燃烧器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模型 |
1.1 物理模型 |
1.2 数学模型 |
2 数值模拟 |
2.1 二次风速度对流场的影响 |
2.2 二次风温对流场的影响 |
3 改造后实际运行效果 |
4 结论 |
(3)75t/h煤粉锅炉的煤粉/煤气混燃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锅炉概况及改造要求 |
2 燃烧器改造 |
3 受热面调整 |
4 热力计算 |
5 改造效果 |
(4)基于燃烧器空气动力场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存在问题 |
2计算模型的物理描述 |
3结果分析 |
4结论 |
(5)燃煤锅炉改燃高炉煤气时燃烧器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用带预燃烧室的钝体燃烧器 |
2 采用绝热式炉膛, 配合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布置 |
3 炉膛稳燃柱技术 |
4 无焰燃烧器 |
(6)降低煤粉锅炉排烟温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燃煤锅炉概述 |
1.2 本文的研究对象简介 |
1.3 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方法简介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可行性研究 |
2.1 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意义 |
2.1.1 锅炉效率和电厂经济性的关系 |
2.1.2 排烟温度与锅炉效率的关系 |
2.2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分析 |
2.3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治理措施 |
2.4 国内外螺旋肋片管式省煤器技术分析及应用 |
2.4.1 国外螺旋肋片管式省煤器应用技术分析 |
2.4.2 我国螺旋肋片管式省煤器应用情况 |
2.5 新型空气预热器的应用现状 |
2.5.1 空气预热器 |
2.5.2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 |
2.6 两种方案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粉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及应用 |
3.1 概述 |
3.2 锅炉热力计算基本方法 |
3.2.1 预备性计算 |
3.2.2 炉膛热力计算 |
3.2.3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
3.3 热力计算在煤粉锅炉中的应用 |
3.3.1 目的及内容 |
3.3.2 计算方法 |
3.3.3 计算结果汇总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螺旋肋片管式省煤器的优化设计 |
4.1 概述 |
4.2 排烟温度高的原因诊断及分析 |
4.3 降低排烟温度的实施方案 |
4.4 螺旋肋片管式省煤器的设计 |
4.4.1 设计目的 |
4.4.2 设计原始参数 |
4.4.3 设计方案 |
4.4.4 主要设计计算结果 |
4.4.5 设计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应用效果与评价 |
5.1 锅炉热平衡测试内容与测试方法 |
5.1.1 概述 |
5.1.2 测试对象 |
5.1.3 测试内容与测试方法 |
5.2 锅炉热平衡测试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1 计算方法 |
5.2.2 计算结果 |
5.2.3 测试结果分析 |
5.3 改造效果分析与评价 |
5.4 经济性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7)煤粉/高炉煤气混烧对煤粉燃尽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 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综述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炉煤气掺烧对煤粉燃尽影响分析 |
2.1 煤粉燃烧特性分析 |
2.2 高炉煤气的燃烧分析 |
2.3 高炉煤气掺烧对煤粉燃尽的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高炉煤气掺烧对煤粉燃尽影响试验研究 |
3.1 试验装置简介 |
3.2 试验简介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结论 |
4 75T/H锅炉掺烧高炉煤气运行优化探讨 |
4.1 锅炉现状 |
4.2 改造方案 |
4.3 改造效果及存在问题 |
4.4 方案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优化设计解决高炉煤气利用的问题 |
5.1 煤粉和高炉煤气混烧锅炉设计注意问题 |
5.2 纯烧高炉煤气锅炉设计注意问题 |
5.3 燃气轮机燃用高炉煤气注意问题 |
5.4 小结 |
6 结 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20t/h煤粉锅炉燃烧系统技术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主要参数及煤质 |
1.1 主要设计参数 |
1.2 锅炉运行煤质 |
1.3 热力计算主要数据 |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 改造的措施及方案 |
3.1 燃烧器的改造 |
3.2 相关系统的改造 |
4 改造效果 |
4.1 预期改造目标 |
4.2 改造后冷态试验结果 |
4.3 改造后热态运行效果 |
5 结论 |
(9)湘钢热电厂75t/h煤粉锅炉改烧煤气时的受热面调整与燃烧器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锅炉设备及改造背景 |
2 改造思路 |
3 改造方案 |
3.1 受热面改造 |
3.1.1 受热面改造 |
3.1.2 水循环安全性 |
3.2 燃烧器及引风除尘系统改造 |
3.2.1 燃烧器改造 |
3.2.2 引风系统降阻改造 |
4 改造效果 |
5 结论 |
四、湘钢热电厂75t/h煤粉锅炉改烧煤气时的受热面调整与燃烧器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循环流化床锅炉化工尾气掺烧工艺系统优化设计[D]. 李淑杰. 山东大学, 2020(04)
- [2]煤气旋流燃烧器的数值模拟研究[J]. 魏剑,晋芳伟,黄春水. 三明学院学报, 2017(02)
- [3]75t/h煤粉锅炉的煤粉/煤气混燃技术改造[J]. 陈冬林,文大缀,徐慧芳,罗睿,刘创,张培文,高殿强,燕文广. 热力发电, 2011(04)
- [4]基于燃烧器空气动力场数值模拟[J]. 冀美萍,李燚. 广州化工, 2009(04)
- [5]燃煤锅炉改燃高炉煤气时燃烧器的选择[J]. 安悦,张智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12)
- [6]降低煤粉锅炉排烟温度研究[D]. 叶桂波. 中南大学, 2007(06)
- [7]煤粉/高炉煤气混烧对煤粉燃尽性影响的研究[D]. 湛志钢.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8]20t/h煤粉锅炉燃烧系统技术改造研究[J]. 鄢晓忠,陈冬林,符慧林,刘亮,夏侯国伟,陈继无.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9]湘钢热电厂75t/h煤粉锅炉改烧煤气时的受热面调整与燃烧器改造[J]. 陈冬林,鄢晓忠,符慧林,夏候国伟,刘亮,严集成,汤海军,林建湘. 发电设备,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