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林琳[1](2020)在《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工智能、区块链与物联网等技术对各领域的全谱渗透,前现代、现代、解构性后现代与建设性后现代的交汇通融,科学与人文在长期的对垒后趋向有机融合等,都对教育包括本科教育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自201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如何在扩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和水平,这是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下,在中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技术的打压,人才交流的封锁等都要求中国更加急迫地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真正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质量监测与保障举措,对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乎我国本科教学的定位与本科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由此,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重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对于确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新使命、新方案、新标准、新策略,具有重要的先导性意义。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有机哲学家小约翰·柯布在人民日报《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中论述到中国的确在走向生态文明,并提出怀特海的思想极富启迪。“怀特海的全集翻译与研究”被列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的研究方向,可见怀特海有机哲学思想的深刻性与洞见性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立足有机、整体与过程,他们都诉诸感性活动主体。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在主体性方面颇具特色,其根植于自身融合式的哲学体系,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和研究综述主要从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概念界定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从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国外内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三大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出发,阐释怀特海本人的“是其所是”及其价值理论的“在其所在”,即怀特海价值理论产生的背景。其次,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本体意义,即价值是事件的内在实在性;价值尺度涉及“强度”、“满足”与“秩序”价值包含一种对“重要性”的判断;价值存在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之中;价值具有具体性;道德价值:道德在于支配过程;价值的三重图式包括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价值的多重维度包括:善、真、美、冒险及平和;在其评价理论中认为评价是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并具有三重特征。最后阐述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第三部分,在对怀特海的价值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文本进行分析,通过Nvivo12软件对国家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进行词频分析、对国家审核评估标准中的要素进行一级编码并标明参考点。对29个地方政府的审核评估标准中与教育部颁发文件不同的8个省份的审核评估标准进行文本分析,阐释其特点。对随机抽样的33所高校的审核评估标准及其自评报告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四个自编问卷《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求《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所调查内容之间的关系。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对调查问卷的现状及各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上存在极其显着的相关。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于本科教学评估认知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之间的关系机制产生调节作用。即高需求水平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强于低需求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针对问卷的不足采用访谈研究法,对25名被访者按照审核评估标准的科学性、人文性与关系性等问题进行访谈,基于Nvivo12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审核评估标准文本的内容研究及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现状的调查研究,在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包括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学生、教师主体的缺位;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使得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内在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内容本身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对价值的分割,即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第五部分,在怀特海价值理论视域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整合旨趣。其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其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有机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第二,本科教学审核标准价值关系应走向有机追求。首先,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包括学生、学生家长、教师、高校管理者、政府机构人员、社会第三方评估人员等审核评估利益相关者。其次,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最后,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通过研究学校标准变革的逻辑,有利于确立理性化的标准变革目标与对策,同时这也是确保审核评估标准变革有效性的前提。第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矛盾的化解。在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中,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矛盾应达到有机的统一。具体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第四,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以及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德智体美劳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白小春[2](2020)在《西部研究型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决定因素是智力资源。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争夺人才就是争夺未来、争夺发展、争夺生存。大学作为人才集聚的重要基地,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及其措施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人才工作的发展,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对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压力,各层次、各地区大学都充分利用优质的办学资源和条件,积极吸纳高层次人才。“人才强校”“人才兴校”“人才优先发展”成为大多数大学的核心发展战略,并逐步形成了相应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尽管国内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体制机制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但仍然面临怎么引进符合学校特点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并留住优秀人才,用对人才,培育高素质、学习型、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使学校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让组织机构发挥最佳效应等问题。因此,研究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培养对于高等学校的发展乃至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大学综合管理水平、增强大学竞争力,促进高等学校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把D大学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探索性研究,分别就西部地区研究型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两个方面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合理引才布局、注重“引育并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合理规范人才流动、构建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等七个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当前西部地区研究型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基于管理实践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流动、激励理论等的纵深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廖清云[3](2020)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自“钱学森之问”提出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需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实践都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人才培养改革的趋势。为全面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开展状况,本研究开展了对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将我国目前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划分为三种模式:置校入企模式,校企共建模式和引企入校模式。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各个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践做法,探讨和分析了各个培养模式的典型特征及优缺点。接着通过对三大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五大共性特征:一是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双方职责分工;二是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三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四是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并且发现了这些模式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程度、培养内容的侧重点、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然后通过分析各个案例反映的实际问题以及对照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发现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五大问题: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最后,针对上述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校企紧密互动型”模式。
陈伊然[4](2020)在《“双一流”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或首要职能,是大学在产生之初的唯一职能,也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根本所在,只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历史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规格各不相同。无论高等教育职能如何演变,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从未改变、从未动摇。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据核心地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应当坚持“以本为本”,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作为一流大学的典型代表,研究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引领地位日益凸显,担负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础和办学根基之一便是本科人才培养,基于研究型大学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办学条件,如何将其大师众多、跨学科融合度高、学术和科研资源丰富、国际交流频繁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转化为服务于本科教学和本科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探索符合我国研究型大学特征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道路上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哲学思想为理论支撑,以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特征和“双一流”建设的迫切需求为依托,在研究型大学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展开理性思考,遵循了“了解现状,探究问题,选取国外典型案例以求启示,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对策的可能性探索”的逻辑。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厘清,包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等。第二部分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等三个维度审视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状貌及存在问题。第三部分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实践透析,通过对哈佛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予以借鉴和启迪。第四部分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可能性探索,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等三个维度提出改革的规划与建议。
刘海涛[5](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姚伟[6](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研究 ——基于生态位视角》文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其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其中教育具有基础性、长远性的意义。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类型丰富,各有特色,具有互补性。但面向大湾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并非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的共同诉求,这样的顶层设计难以实现统领三地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愿景。因此,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发展具有先导性战略意义。本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为研究主题,遵循着“为何定位”、“如何定位”和“定位为什么”的逻辑脉络开展全文,旨在提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是高等教育定位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亟需回答的问题;二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需求,梳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另一个重要前提。这两部分内容旨在回答“为何定位”的命题,即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对大湾区重要性的应然判断和实然说明。三是,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研究,这一内容旨在回答“如何定位”的命题。把握好高等教育的定位目标,既要基于大湾区高等教育的现实基础,又要着眼于国际比较的视野,研究世界一流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四是,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的整合性框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定位目标,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少统领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本研究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建设成面向“一带一路”的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并以此来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集群发展,其不仅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
刘宇洋[7](2019)在《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文中认为本文以底线思维为指导,通过研究我国教育重大课题和难题之一的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到位的问题发现,一旦教育不当,学生就会出现许多严重问题,如身心健康问题、违纪违法问题和发展不充分问题,严重的可能出现英年早逝、判刑入狱、发展失败等情况,因此,提出了“人的发展安全”新概念,并对“人的发展安全”新概念提出的背景、起点和合理性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本文对“安全”和“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新阐述,具体表述为:“人的发展安全”是人在发展过程中,面对与人的发展相关的外部风险和自身发展不当产生的内部风险,通过采取防范措施使自身可能受到的伤害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一种状态。本文还通过建立人的发展安全的数学模型,使影响人的发展安全的各项参数一目了然,为更好分析和解决人的发展安全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阐述了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新概念后,对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重点探讨了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认识和解决当前教育难题的新思考。此外,本文还针对如何保障人的发展安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具体措施。本文旨在通过“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提出和分析,保障我国教育目标的实现及教育难题的有效解决,从而为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贡献绵薄之力。
任然[8](2018)在《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综合医院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医疗水平的高低,以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主要组成的综合实力已日益成为体现综合型医院实力评价的首要指标,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综合医院的科研实力越强,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国内各种排行榜的排名就越靠前,其社会地位相对更高,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也越大。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为例,位居国内综合排名前列的医院其科研评分都比较高。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往往也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背后不仅有优秀的医疗团队,通常还拥有一支成熟的科研团队,通过循证、研究、转化,分工明确,最终将科研成果运用到病人的诊、疗、防、治中,而专职科研人员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专职科研人员已成为综合医院科研战线的主要力量,对医院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整体实力以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科研人员从事的业务工作与临床实践、教学培训和科研创新密切相关,也是“临床-科研-临床”循证转化的重要环节,开展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但是,由于专职科研人员的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工作绩效不易测量,虽然国内外很多综合医院曾经为客观评价专职科研人员的科研绩效做出大量尝试和探讨,但仍然缺乏评价专职科研人员综合工作绩效的系统研究。如何就专职科研人员业务工作展开公正合理的考核评价,加强专职科研人员队伍的管理和激励,已成为医学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对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工作,提升医院的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以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陆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科研管理专家、学科带头人、PI、科室骨干、专职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等进行问卷调查,拟构建科学合理的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使用常见的图书、连续性出版物以及特种文献检索分析法,草拟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2.社会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本研究选择陆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等科管专家和科研专家,基于专家咨询表,通过问卷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对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研究。3.层次分析法:(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及前两轮专家咨询已完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设计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专家咨询表;(3)计算权重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研究结果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等科学方法。经过三轮问卷调查和多次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说明,该体系共分为三类指标,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34项,各级指标科学赋予相应权重,进而保证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符合综合医院具体状况,并且具有足够的公平性和合理性。1.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科研绩效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830、0.2144、0.6026;一致性比率CR在0.0000-0.1169之间,每个专家指标间的评价一致性较好;变异系数分别为53.51、32.83、22.39,专家对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科研绩效的重要性评价有一定的差异。2.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965、0.5042、0.2993;一致性比率CR在0.0000-0.1169之间,说明每个专家指标间的评价一致性较好;变异系数分别为47.73、29.71、40.71,专家对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的重要性评价有一定的差异。科学态度、科研道德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4500、0.5500;一致性比率CR均为0.0000,说明一致性很好;变异系数分别为37.22、30.45,说明专家对科学态度、科研道德的重要性评价有一定的差异。科研绩效的8个二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0.1339、0.1603、0.0967、0.0969、0.1137、0.1519、0.1253、0.1214;一致性比率CR在0.0000-0.1290之间,说明一致性很好。权重系数的变异系数分别在33.77-54.72之间,专家对科研绩效的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评价有差异。3.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三级指标权重系数详见第二部分;每个专家对指标间的评价一致性较好;对部分指标的重要性评价有一定差异。4.组合权重的计算及指标体系构建结果:采用概率乘法原理,从一级指标开始,将该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乘以上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即可得到该级指标的组合权重(综合权重系数)。针对所选择的30名专家所获得的咨询结果,根据计算来获得不同指标具体的权重均值,以此为根本设计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与建议本研究科学的设计出研究步骤和技术路线,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构建出一套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组成。能够为综合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引入新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对专职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业务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估,完善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制度。研究结合了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挂钩临床的特点,首次纳入临床应用作为评价指标,提出将转化效益融合到评价体系中,并给出了相应的权重,构建了可有效评价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分类新机制,让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对自身工作范畴有了全新的认识,能够有效提升专职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科研创新能力,引导专职科研人员从循证、转化和临床需求的角度出发开展课题研究,这对临床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本研究,对建设专职科研队伍的综合医院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专职科研人员的特点,专门制定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例如薪酬福利、激励措施以及考评体系,以增强专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归属感和责任感;2.配套科学合理的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综合医院的临床特点,引导专职科研人员进入“临床产出科研,科研反哺临床”的良性循环;3.根据专职科研人员的不同层次,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兼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职务晋升和物质奖励等多个层面,逐步建立完善的专职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
黄海群[9](2018)在《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己经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它既受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又受到青年教师群体构成及其内在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青年教师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水平师资的短缺、青年教师己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以及学校转型变革等多种状况,能否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该类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的时代强音下,青年教师发展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为此,笔者力图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选择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维度——科研发展动力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充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论、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以及高校管理理论,而且还可以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队伍,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办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思考方向和现实参考。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以“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叙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构建”为研究路径,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现状、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策略,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构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从结构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借助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理论视角,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因素,为构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托。其二,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建省为例,旨在较为总体地了解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福建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类公立本科高校之间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状况的差别,以进一步探讨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有利因素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三,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史,旨在把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经历及其高校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放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过程中与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相联系而开展相关探析。本部分试图使我们不仅能够去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活世界,还能去关注他们所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乃至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其四,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动力充足与否,其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本部分试图拓宽研究视野,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分析探究影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深层因素。其五,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激发转型变革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既需要外部学术制度、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支撑,又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科研自觉与践行,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地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立交桥式的动力机制。
李胜利[10](2018)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飓风席卷全球之时,思变创新、转型跨越成为时代主题词。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活化石,始于实践,终于应用。今天的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时代新使命。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选取国内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以英语类专业教师教学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为调查内容,结合麦可思提供的中国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相关定制化数据,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其次,选取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以及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共3所作为质性研究样本,通过解读不同属性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在转型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行动选择与教学组织再造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评估诊断教学转型的制约瓶颈,反思剖析转型困难的深刻根源,探索总结推进转型的实践策略。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逻辑严密性,本研究在对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借鉴与适切性改造的基础上,尝试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建构了一个融“制度供给——制度认同——行动选择——组织再造”为一体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式理论框架。该教学转型框架宏微共现,中观拓展。首先,在大学组织视域下探讨教学转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反应。在这个教学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多重博弈中,检视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适配状况。其次,利用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对教学转型的正式制度供给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间交叉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情况,各种情况为教学组织提供不同的制度供给选择。再次,本研究建构的“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通过促成教学转型制度环境的宏观框架、学院及教学组织的中观框架及教师教学转型认同与行动的微观框架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深描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教学转型全景世界”。教师对教学制度的认同程度和行动选择状况构成教学转型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基于学校、院系(部)组织及教师的转型行动反馈,本研究聚焦中观教学组织再造。本研究围绕应用型本科组织场域中,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为何迟迟难以推进这个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整合量化调查与质性深访的结果,在借鉴与改造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和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实践为主线,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路径进行探索。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通过构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分析转型内外环境,探究教学转型在四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整体扫描、问题凝练及瓶颈聚焦;第三,通过对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跟踪调查及对教师的深度访谈,深描教师教学转型的情感挣扎,探索教学组织再造的创新实践,重构教学转型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转型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研究所建构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打造了环环相扣的行动链(Action Chain)。教学转型在四大因素(教学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转型行动选择和教学组织再造)和三大机制(合作机制、心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演进。第二、在应用祛魅——理性附魅——创新返魅的教学转型逻辑指引下,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转型,可能需要经历从学术型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一次转型”和从传统通用英语(EGP)教学向“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二次转型”。与此同时,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也做出配套的应用型转型。院校属性、生源状况以及教学基础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本研究针对英语类专业教学提出以下转型建议:第一,在提升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力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使教学转型制度供需匹配;查缺补漏,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不留空白;强化升级,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时俱进;坚守底线,使教学转型制度有令必行;沟通协调,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多元完善。第二,在强化教学转型制度认同方面,激发教学转型原动力,满足转型教师的利益诉求及心理动机;把握教学转型继发力,深化转型教师的制度认知;锁定教学转型趋向力,激发教师教学转型的参与动机;明辨教学转型指示力,转变教师的转型参与态度。第三,在促进转型行动理性高效方面,导航定向,明确教学转型路向何方;绘就蓝图,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转型发展;取舍有度,突出教学转型重难点。第四,在教学组织再造提质增效方面,再造流程,环节入手;以生为本,能力导向;创新教学,强化应用;技术支撑,补齐短板;管理转型,共治共享。
二、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呼唤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变革 |
(二)本科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对审核评估标准进行价值取向分析 |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启示意义 |
(四)个人对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的兴趣与关注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学 |
(二)审核评估标准 |
(三)价值 |
(四)评价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 |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
(二)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
(三)国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反思 |
二、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 |
(一)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
(二)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
(三)国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反思 |
三、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一)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
(二)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
(三)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
(四)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
(五)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反思 |
第二章 怀特海的价值理论 |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形成的“在其所在” |
(一)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主义诗篇激发了怀特海的灵感 |
(二)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科学割裂的历史背景 |
(三)怀特海对新康德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的诠释 |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一)作为主体性的价值 |
(二)价值的三重图式:自我、他者及整体的关系 |
(三)价值的多种维度:善、真、美、冒险及平和 |
(四)评价理论: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 |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 |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局限 |
第三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历史与文本分析 |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标准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本科教学评估标准的研究和准备(1985-1990年) |
(二)开展本科教学评估标准试点和探索(1990-2001年) |
(三)开展水平评估标准的阶段(2002-2008年) |
(四)依次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审核评估标准(2009年-至今)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文本分析 |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特点 |
(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词频及编码分析 |
(三)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的价值关系分析 |
第四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现状 |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意义 |
二、调查的对象、程序与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的程序与方法 |
三、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二)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三)审核评估标准需求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四)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五)调查内容的关系机制分析 |
五、调查结果讨论 |
(一)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部分讨论 |
(二)相关分析讨论 |
(三)结构方程模型讨论 |
第五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 |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 |
(一)学生与教师主体的缺位 |
(二)审核评估标准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 |
(三)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 |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矛盾 |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 |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 |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分割 |
(一)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 |
(二)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 |
(三)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 |
第六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 |
一、正确定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选择 |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 |
二、确定本科教学审核标准的价值追求 |
(一)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 |
(二)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 |
(三)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 |
三、处理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冲突 |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 |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 |
四、实现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的价值融合 |
(一)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
(三)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
结论 |
一、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研究的总结 |
二、对未来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 |
附录2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 |
附录3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 |
附录4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 |
附录5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协议 |
附录6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提纲 |
附录7 国家及各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
附录8 抽样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
附录9 访谈情况记录表 |
附录10 文本及调查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西部研究型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1.2 人力资本流动理论 |
2.1.3 激励理论 |
2.2 相关概念及辨析 |
2.2.1 西部地区 |
2.2.2 研究型大学 |
2.2.3 高层次人才 |
2.3 研究现状 |
2.3.1 人才引进研究现状 |
2.3.2 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案例分析—以西部D大学为例 |
3.1 案例典型性分析 |
3.2 西部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措施分析 |
3.2.1 依托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
3.2.2 以人才计划为抓手,形成完备人才成长体系 |
3.2.3 结合战略布局,创新基层学术组织结构 |
3.2.4 围绕人才谋事,促进作用发挥 |
3.2.5 坚持引育并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3.3 案例述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部研究型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 |
4.1.1 引才渠道问题 |
4.1.2 学科布局问题 |
4.1.3 区域平衡问题 |
4.2 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策理论研究不够 |
4.2.2 自我认识研判不足 |
4.2.3 区域保护机制不健全 |
4.3 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3.1 人才队伍规模问题 |
4.3.2 人才队伍层次问题 |
4.3.3 人才作用发挥问题 |
4.4 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外引内培融合不足 |
4.4.2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
4.4.3 人才潜力挖掘不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部研究型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研究对策 |
5.1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5.2 畅通人才引进渠道 |
5.3 合理引才布局 |
5.4 注重“引育并举” |
5.5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5.5.1 物质激励 |
5.5.2 精神激励 |
5.6 合理规范人才流动 |
5.7 构建科学考核评价体系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型大学 |
(二)校企联合培养 |
(三)拔尖创新人才 |
(四)人才培养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
(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
三、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分析框架构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
一、置校入企模式 |
(一)典型案例分析 |
(二)模式特征 |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二、校企共建模式 |
(一)典型案例分析 |
(二)模式特征 |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三、引企入校模式 |
(一)典型案例分析 |
(二)模式特征 |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共性特征 |
(一)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协调双方职责分工 |
(二)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 |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 |
(四)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 |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 |
二、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差异分析 |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不同 |
(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程度不同 |
(三)培养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
(四)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不同 |
三、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 |
(二)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 |
(三)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 |
(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 |
(五)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创新 |
一、“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
(一)组织建设——校企合作联盟下设各类“校企联合培养创新班” |
(二)培养内容——“一对一”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 |
(三)培养方式——本硕博一体化递进式融合创新教育 |
(四)培养评价——双环联动真实性综合评价体系 |
二、“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以完善运行机制为目标,构建健全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
(二)以提升培养质量为导向,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
(三)以发挥引领作用为核心,提高政府在联合培养中的参与力度 |
三、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4)“双一流”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理论问题 |
一、相关概念厘定 |
(一)“双一流”建设与新时代人才培养 |
(二)研究型大学 |
(三)人才培养模式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观照 |
(一)社会需求与时代特征解读 |
(二)教育哲学基础 |
(三)经典教育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状貌与问题审视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状貌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审视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规格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现实状貌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问题审视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式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现实状貌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问题审视 |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透析 |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概况 |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 |
(一)通识教育摆在首位 |
(二)开设新生研讨课 |
三、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 |
(一)跨学科培养本科生 |
(二)体现“全人教育”的专业设置 |
四、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 |
(一)教授给本科生授课 |
(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
五、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 |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能性探索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新目标 |
(一)坚持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 |
(二)宽口径、厚基础,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
(三)设置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
(四)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国际视野和外语能力 |
(五)研究型大学要培养掌握现代新技术的人才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新规格 |
(一)优化知识结构 |
(二)优化能力结构 |
(三)优化素质结构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新方式 |
(一)改进本科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 |
(二)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严格教学管理制度 |
(三)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增设跨学科课程 |
(四)保障本科生参与科研,推进科教融合 |
(五)落实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实现多元化的本科教学模式 |
(六)推进研究型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发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研究 ——基于生态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粤港澳高等教育的既往研究 |
(二)高等教育定位的既往研究 |
(三)生态位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框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视角分析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粤港澳大湾区 |
(二)高等教育定位 |
二、理论基础 |
(一)教育外部关系理论 |
(二)生态位理论 |
三、视角分析 |
(一)视角适用性分析 |
(二)视角适切性分析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一)制造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二)建设创新人才高地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三、粤港澳大湾区政治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一)粤港澳大湾区政治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概况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世界排名现状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
(一)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社会适应现状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 |
三、生态位视角下高等教育现状问题及归因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挑战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问题归因 |
(三)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问题的生态位归因 |
第五章 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借鉴 |
一、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典型研究 |
二、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比较分析 |
(一)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比较分析 |
(二)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比较分析 |
三、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与湾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
(三)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系统生态位 |
第六章 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定位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的分析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的整合性框架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的提出 |
(三)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的内涵 |
二、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定位的依据与价值 |
(一)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的依据 |
(二)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的价值 |
三、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的可行性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优势 |
(二)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的趋势 |
(三)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借鉴 |
四、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的实现路径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概念提出与内涵分析 |
第一节 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背景 |
第二节 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起点--底线思维 |
第三节 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合理性分析 |
一、因“体”发展不当造成的人的安全问题分析 |
二、因“德”发展不当造成的人的安全问题分析 |
三、因“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当造成的人的安全问题分析 |
第四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探析 |
一、“安全”概念内涵分析 |
二、“人的发展安全”概念分析 |
第三章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思考 |
第一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理论支撑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终身教育理论 |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五、安全教育理论 |
第二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认识提升 |
第三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难题探索 |
第四章 人的发展安全现状分析——以天津大学部分学生为例 |
第一节 人的发展安全现状问卷调查 |
一、问卷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选定 |
三、问卷调查流程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及文字资料分析 |
一、调查对象自身发展安全现状分析 |
二、调查对象关于人的发展影响因素认知情况分析 |
三、调查对象现阶段保障安全的主要措施分析 |
四、调查对象对于人的发展与安全关系的认知情况分析 |
五、调查对象健康观、“三观”、发展观现状分析 |
六、调查对象面临的外部风险状况分析 |
七、调查对象对于人的发展安全的诉求及观点分析 |
第三节 调查对象人的发展安全现状总结 |
第五章 保障人的发展安全的实现途径 |
第一节 教育中保障人的发展安全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外部风险的有效防范 |
第三节 内部风险的有效防范 |
第四节 防范措施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问卷 |
致谢 |
(8)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1 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预案构建 |
1.1.1 初建指标体系的方法 |
1.1.2 建立指标体系框架 |
1.2 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1.2.1 第一轮专家咨询 |
1.2.2 第二轮专家咨询 |
第二部分 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 |
2.1 指标权重系数专家咨询表的设计原理 |
2.1.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
2.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实施步骤 |
2.1.3 专家咨询表的设计特点 |
2.2 指标权重系数专家咨询 |
2.2.1 咨询专家的选择 |
2.2.2 咨询表的内容 |
2.2.3 咨询结果的汇总 |
2.3 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 |
2.3.1 权重系数的计算 |
2.3.2 组合权重的计算及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现状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解析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
一、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
二、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 |
三、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激发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发展 |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
一、新制度主义流派概述 |
二、关于制度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关系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行为策略的选择 |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策略的选择 |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 |
三、调查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一、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选择与规划 |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
三、高校科研环境 |
四、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 |
五、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 |
六、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 |
七、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 |
八、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 |
九、青年教师的科研形式 |
十、青年教师对学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评价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解读 |
一、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的总体状况 |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种类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比较 |
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优势与劣势 |
第四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之旅——叙事研究的视角 |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设计 |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 |
二、研究者角色及研究取向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压力与困惑 |
一、大学求学中的学术经历:艰辛与收获 |
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
三、学术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制度变革中的供给与需求 |
一、学校招聘自主权的有限性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 |
二、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师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组织目标实现度与教师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
四、师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量化与教师创造性发挥之间的矛盾 |
五、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青年教师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
六、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
第五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学术工作管理政策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影响 |
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
二、产学研合作政策 |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
第二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组织与制度对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
一、狭隘学术观的制约 |
二、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的趋同 |
三、学术管理制度行政化的强势 |
第三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能力对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
一、青年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
二、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亟需提高 |
第六章 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机制 |
第一节 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引导与保障 |
一、真正落实好高等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省级与市级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 |
三、依法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
第二节 高校层面:组织支持和制度激励的双驱动 |
一、定位多维学术观,是拓宽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方向标 |
二、释放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是提升青年教师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源 |
三、发挥制度效能,是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助推器 |
第三节 个体层面: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
一、科学谋划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
二、自觉遵循师德规范、提升师德境界 |
三、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助力科研发展 |
结语 |
附录 |
附录Ⅰ 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调查问卷 |
附录Ⅱ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已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思路框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路向分析与应用局限 |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借鉴与修正 |
第三节 “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研究可靠性、伦理、自反性和限制 |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依据 |
第二节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与学的现状与问题 |
第四节 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五章 “双一流”卓越梦的辗转:公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六章 “二等公民”的涅盘:民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七章 “第三部门”的蹊径: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八章 讨论与检思 |
第一节 差异与趋同:教学转型案例比较 |
第二节 检思与重构:教学转型理论框架完善 |
第三节 策略与实践:教学转型的行动方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三、结语:尚在征程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邀约信 |
附录2: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院长) |
附录3: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学院长) |
附录4: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研室主任) |
附录5: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师及教辅) |
附录6: 访谈摘要单 |
附录7: 课堂观察表 |
附录8: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9: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D]. 林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2]西部研究型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研究[D]. 白小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D]. 廖清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双一流”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 陈伊然.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6]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研究 ——基于生态位视角[D]. 姚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7]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D]. 刘宇洋. 天津大学, 2019(06)
- [8]综合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业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任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9]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D]. 黄海群. 厦门大学, 2018(06)
- [10]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D]. 李胜利. 厦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