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基闯入笔记本电脑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张逸群[1](2010)在《国际代工企业:从OEM到ODM、OBM》文中指出国际代工企业是全球价值链发展的结果,是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深刻表现。国际代工企业不仅有利于跨国公司实现资源全球配置,也有利于中国企业消化过剩产能、技术模仿以及进入国际市场。很多成功的国际代工企业通过不断强化内部优势,抓住外部发展机遇,发展壮大OEM,还有企业从OEM方式转变为ODM方式或OBM方式。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结合国际代工企业面对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对OEM、ODM和OBM这三种生产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生产方式转变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要素,构建代工方式发展模型(E-D-B模型),以期用此模型来指导国际代工企业的发展。本论文首先对学术界关于全球价值链,OEM、ODM和OBM,以及当前国际代工所面临的问题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随后以资源、技术、管理和品牌作为内部要素,以全球价值链、市场、竞争和成本作为外部要素,分析这些要素对国际代工企业的影响机理。然后分别分析了OEM、ODM和OBM这三种生产方式中,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的特点,再经过横向比较找出从OEM到ODM、OBM转变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建立了代工方式发展模型。最后结合内外部要素特别是代工发展模型,对富士康、华硕和格兰仕三个成功的国际代工企业的发展案例进行了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复杂,全球价值链、产品市场、竞争状况以及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都在不断变化,国际代工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国际代工企业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对国际代工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刘华[2](2010)在《电子阅读器的纷扰混战与未来之路》文中研究说明与电脑、手机市场的"慢热"发展相比,电子阅读器仅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浪接一浪的火爆热潮,各方重量级企业的火速侵入,使得这一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市场迅即进入纷扰的混战状态。
郭嘉[3](2010)在《基于简约化的家电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简约”家电设计是遵循功能适度实用、操作智能人性化、形态结构整洁简练、色彩素雅明快、选材强调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的家电产品设计风格。其主旨为对家电产品的设计以付出尽可能小的资源来换取尽可能多的物理效能与心理效能,即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赋予产品尽可能多的内涵。它以一种简洁而又深具内蕴的审美方式在家电中独树一帜。“简约”风格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哲学基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即东方的文化对简约风格的内涵的诠释,而“少既是多(Less is more)”的西方思想则对简约风格有着直接的影响。“简约”风格使家电产品设计达到降低消耗、节省资源、精简工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要求,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标准,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类的生活需求,提高了人类精神生活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家电“简约”风格的概念及背景,简要阐述了简约风格产生的根源、发展状况以及“简约”家电的主要特征;其次,分析和归纳了“简约化”家电产品设计的构成元素及特征;再次,从功能、形态、色彩、材料等方面重新阐释了家电“简约风格”的设计理念与手法。“简约风格”是建筑、家居等多个领域设计手法的提炼和思想的凝聚,其简洁洗练,单纯明快,辞少意多的特点已经发展成了一种设计审美。家电设计正是通过对“简约”理念的借鉴,与之融合成为新的家电产品设计思想的设计趋势和方法,使现实需求与研究价值不谋而合。因此,对家电产品“简约化”的设计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造良好形态、功能、材料、色彩的家电设计方法,也打开家电产品设计的一个新天地,并能对其它产品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苏晓梅[4](2008)在《“薄的艺术”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薄”作为移动型数码产品设计中一种独特的产品造型设计语言,是在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持下,从移动型数码产品产生之初的“长、大、厚、重”的造型设计,经过技术工艺和造型艺术的融合,设计风格的创新,消费者审美观以及消费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演变而来的。能够发展成为具有“薄”的艺术特征的产品类型,是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发展的必然。笔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薄”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崭新内涵的概念:即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统一、“现代性”与“文化感”的和谐统一、“情感化”与“设计味”的协调统一、外观色彩与产品功能的适应统一、材料和工艺的匹配,以及节能和环保等关系上的更合理、更科学。“薄”的艺术以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赋予移动型数码一种独特的技术美、简约美和时代美,但却不可避免地在“时尚风”的影响下,出现了某些设计师和企业一味地追求“薄”,而丧失了“薄”的艺术本来的内涵,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了一些不良导向。论文以现代设计理论为指导,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界定了对“薄”的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语言的研究特性、范围及内容;定义了移动型数码产品的概念;探究了其产生的背景与国内外数码产品造型设计的市场现状;通过对相关电子产品生产的实地考察和设计实践,主要分析了移动型数码产品设计在技术应用、材料选用、生产工艺、人机工程学的应用等方面的运用现状;概括出了具有“薄”的设计移动型数码产品的主要设计特征;重点分析了在现代市场产品极大丰富,产品设计更新换代快的背景下,“薄”的设计产生的美学效应和东西方的文化内涵、消费心理学以及消费者审美观对“薄”的艺术的指导作用及意义;特别是通过一些产品的设计实例,阐述了产品情感化设计是“薄”的设计能够成功并成为设计主流的重要因素;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产生的非物质设计给“薄”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设计空间,以及全新的思维空间。最后,文章结合大量移动型数码产品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对这些具有“薄”的设计的数码产品在产品形态、结构、色彩、材料等方面,提出了移动型数码产品“四个统一”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观点,力求使“薄”的设计在理论上得到较系统的阐述,在设计实践上能够有较好的应用指导意义和方法方面的借鉴意义。
顾国林[5](2007)在《实战Vista,你了解它的实际表现么?》文中研究指明看了那么多Vista超眩的表演,说了那么多Vista神奇的功能,你一定会问:“Vista真的这么酷么?我的机器上能跑得动这个巨无霸么?”。没问题,咱们下面就一起走入我们PC World中国实验室,来实际感受一下它在各个方便的真实表现。对于Vista这个庞大的操作系统,除了我们前面展示的各种功能特性,你最关心的实际应用表现还有哪些呢?性能、安全、兼容性。没错,这也是我们在最网上调查得到的大家最关注的三个问题。咱就从这三个方面体验一下Vista的表现吧!
陈亮,李晓燕[6](2007)在《分拆华硕》文中研究说明
贾鹏雷[7](2005)在《泡沫·纠纷 创新·悬念》文中指出中国IT产业在2005年继续走高,已经基本摆脱了前两年的颓势,这从表象上就已经可以看出了。在惨淡经营的年份,年终盘点总是让我们意兴萧索,而2005年中国IT市场却热闹非凡,众多事件与人物都让我们无法忘怀。 三大泡沫 在2005年中,IT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的热点,?
杨二宝[8](2005)在《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逐步临近,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是每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虽然很多企业在失败后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例如进行债务重组、资产重组、拍卖。但是,不论何种形式的补救措施都会使企业的股东或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如果能在企业财务状况刚刚出现危机之时就能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使很多企业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避免经营陷入困境。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目的是使得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提前发现企业财务恶化的信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 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财务预警系统,仅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进行某些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但财务预测信息可能只是对上市公司历史和现在的财务趋势的简单延伸,一旦公司经营处于非正常状态,财务预测披露的信息就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未来的趋势。事实上,上市公司在披露财务预测信息时,往往倾向好消息,隐瞒坏消息,使得预测“失真”。因此,财务预测的局限性也迫切要求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实施。 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危机都是由财务正常到逐步恶化,最终导致财务危机或破产。因此,财务危机不但具有先兆,而且是可以预测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财务危机主要形成原因的分析,通过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 第1章:导论。 本章主要论述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背景,国内外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企业预警理论依据,基本要素以及目标和功能。 第3章: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本章介绍本文实证分析中选择的样本、预警指标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另外,介绍基本统计量分析,单变量模型分析及多变量模型分析,其中多变量模型分析包括LMP模型和Logistics模型。 第4章: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个案研究。 本章以福日股份为例应用预警模型,分析该公司出现财务异动的原因。 第5章:结论和启示。 本章归纳文章的结论,并就我国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提出本人的看法。
张弦,冯峰,李建平[9](2005)在《五国权威人士解读2005 IT产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又一个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从2005年到2010年,IT产业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众所周知,IT产业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出现以后,跌入发展低谷,企业家和投资家们在应对挑战的同时,也进行了冷静思考,从而促使整个产业实现调整。经过近5年的调整和力量积蓄,产业开
孙小羽[10](2003)在《明基闯入笔记本电脑市场》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 (记者 孙小羽)1月7日,明基在海南发布了两款名为“娱乐工坊”的笔记本电脑——Joybook8000和Joybook3000,售价分别大约为18000元人民币和15000元。“娱乐工坊”定位于大众消费市场,与注重工作效能的商用笔记本电脑在市场上有明显的区隔,这正是明基所看准的当前笔记?
二、明基闯入笔记本电脑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基闯入笔记本电脑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代工企业:从OEM到ODM、OBM(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理论 |
2.2 OEM、ODM和OBM |
2.3 当前国际代工企业面临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代工企业的要素分析 |
3.1 内部要素 |
3.2 外部要素 |
第四章 代工方式的要素分析 |
4.1 OEM方式的要素分析 |
4.2 ODM方式的要素分析 |
4.3 OBM方式的要素分析 |
4.4 代工方式发展模型 |
第五章 富士康:从OEM到ODM |
5.1 富士康集团简介 |
5.2 富士康的经营和发展 |
5.3 富士康从OEM到ODM的要素分析 |
第六章 格兰仕:从OEM到OBM |
6.1 格兰仕集团简介 |
6.2 格兰仕的经营和发展 |
6.3 格兰仕从OEM到OBM的要素分析 |
第七章 华硕:从OEM、ODM到OBM |
7.1 华硕集团简介 |
7.2 华硕的经营和发展 |
7.3 华硕从OEM到ODM、OBM的要素分析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正在变化的外部环境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电子阅读器的纷扰混战与未来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电子阅读终端纷扰的混战 |
数字内容远未跟上终端硬件的步调 |
未来之路是内容之路 |
(3)基于简约化的家电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1 世界家电业发展状况和趋势 |
1.2.2 我国家电业发展状况和趋势 |
1.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状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家电产品"简约"设计的相关概念 |
2.1 产品设计的定义 |
2.1.1 设计的概念 |
2.1.2 产品设计的定义 |
2.2 "简约主义"的定义 |
2.2.1 "简约"的概念 |
2.2.2 "简约主义"的定义 |
2.3 "简约"设计的定义及发展过程 |
2.3.1 "简约"设计的定义 |
2.3.2 "简约"设计的发展过程 |
2.4 家电产品的概述及分类 |
2.4.1 家电产品的概述 |
2.4.2 家电产品的分类 |
2.4.3 "简约"家电产品的特征 |
第三章 "简约"家电产品设计的构成元素及特征 |
3.1 影响家电产品"简约化"设计的主要因素 |
3.1.1 消费者心理 |
3.1.2 科学技术 |
3.1.3 生活理念的改变 |
3.1.4 时代风格 |
3.1.5 文化元素 |
3.1.6 结构 |
3.1.7 人机工程 |
3.1.8 经济要素 |
3.2 "简约"家电产品设计的功能概述及特征 |
3.2.1 产品功能概述 |
3.2.2 "简约"家电产品设计的功能特征 |
3.3 "简约"家电产品设计的造型概述及特征 |
3.3.1 产品造型概述 |
3.3.2 家电产品设计中的形态美 |
3.3.3 家电产品设计中色彩的感知效果 |
3.3.4 "简约"家电产品设计的材料概述及特征 |
第四章 家电产品简约化的设计方法分析 |
4.1 家电产品简约化功能设计方法分析 |
4.1.1 家电产品功能简约化的确定 |
4.1.2 家电产品合理功能的确定方法 |
4.1.3 家电产品简约化功能的设计方法 |
4.2 家电产品简约化造型设计方法分析 |
4.2.1 家电产品简约化形态设计准则及运用 |
4.2.2 家电产品简约化设计的色彩运用原则及方法 |
4.2.3 材料家电产品简约化材料应用方法分析 |
第五章 家电产品简约化的设计实践 |
5.1 实践一:简约电磁炉 |
5.2 实践二:一键微波炉 |
5.3 实践三:简约电饭煲 |
5.4 实践四:液晶电视机 |
5.5 实践五:可移动电视机 |
5.6 实践六:音响设计 |
5.7 实践七:有计划的闹钟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结论 |
6.2 研究的主要工作 |
6.3 论文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薄的艺术”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薄”的艺术的造型语言特性和研究范围 |
1.2.1 “薄”的艺术的造型语言特性 |
1.2.2 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的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的相关概念 |
2.1 移动型数码产品概念的产生和定义 |
2.1.1 数码产品概述 |
2.1.2 移动型数码产品的定义 |
2.1.3 移动型数码产品的分类 |
2.1.3.1 手机 |
2.1.3.2 随身听 |
2.1.3.3 数码相机 |
2.1.3.4 笔记本电脑 |
2.2 移动型数码产品的主要特征 |
2.2.1 移动型数码产品的系统随身性 |
2.2.2 移动型数码产品的技术先导性 |
2.2.3 移动型数码产品的功能整合和集成性 |
2.2.4 移动型数码产品的形式多样性 |
2.3 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中“薄”的艺术的产生历程 |
2.3.1 原始设计:单一性与统一性 |
2.3.2 “薄”的艺术的产生 |
2.3.3 适应性:环境、创新、进化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中相关技术应用 |
3.1 移动型数码产品的技术发展 |
3.1.1 科学与技术为先导 |
3.1.1.1 科学与设计作用下的数码产品造型设计 |
3.1.1.2 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数码产品造型设计 |
3.1.2 电子技术的进步 |
3.1.3 材料科学的支撑 |
3.1.4 加工工艺的完善 |
3.2 相关技术的发展是实现“薄”的艺术的基石 |
3.2.1 信息化技术 |
3.2.2 数字化技术 |
3.2.3 智能化技术 |
3.2.4 网络化技术 |
3.3 人机工程学在“薄”的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3.3.1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
3.3.2 “薄”的产品功能操作中的人机工程 |
3.3.3 “薄”的产品界面操作中的人机工程 |
3.3.3.1 人—机界面的定义 |
3.3.3.2 数码产品人机操作界面设计 |
3.3.4 “薄”的产品移动过程中的人机工程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薄”的移动型数码产品形态设计与美学研究 |
4.1 “薄”的设计的美学价值 |
4.1.1 “薄”的美学创新价值分析 |
4.1.2 “薄”的设计中的产品形态中的审美价值 |
4.1.3 由审美活动与价值活动的相互关系产生的审美价值 |
4.2 “薄”的设计的美学效应 |
4.2.1 造型时尚化的美学效应 |
4.2.2 行为心理化的美学效应 |
4.2.3 价值个性化的美学效应 |
4.3 “薄”的设计中的产品形态设计要素 |
4.3.1 “薄”的设计中的产品形态与量感 |
4.3.2 “薄”的设计中的产品形态与色彩 |
4.3.2.1 “薄”的产品形态与色彩 |
4.3.2.2 “薄”的设计中的色彩结构功能 |
4.3.2.3 “薄”的设计中的色彩设计要点 |
4.3.2.4 “薄”的设计中的色彩设计特点 |
4.3.3 “薄”的设计中的产品形态与结构 |
4.3.4 “薄”的设计中的产品形态与材料 |
4.3.4.1 产品形态设计与材料 |
4.3.4.2 “薄”的设计材料必须遵循的相关原则 |
4.4 “薄”的设计中的文化因素 |
4.4.1 “薄”的设计与文化 |
4.4.1.1 文化 |
4.4.1.2 设计与文化 |
4.4.1.3 东西方文化与“薄”的设计 |
4.4.2 “薄”的设计的文化价值 |
4.5 “薄”的设计中的消费心理学 |
4.5.1 消费心理学的概述 |
4.5.1.1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
4.5.1.2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4.5.1.3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4.5.1.4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
4.5.1.5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4.5.2 中国消费者心理的特殊性 |
4.5.2.1 青年人消费心理 |
4.5.2.2 中年人消费心理 |
4.5.2.3 男性消费心理 |
4.5.2.4 女性消费心理 |
4.5.3 消费者追求“薄”的个性与新奇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数码产品中“薄”的造型设计分析 |
5.1 设计风格的开放融合与现代主义对“薄”的造型设计的影响 |
5.2 “薄”的造型设计趋势分析 |
5.2.1 时尚化设计仍是“薄”的设计主流 |
5.2.2 传统工艺与新兴工艺的合理应用推动了“薄”的设计 |
5.2.3 运用色彩增强视觉冲击 |
5.2.4 “薄”的设计是外观设计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
5.3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 |
5.3.1 产品如何能引发情感 |
5.3.2 产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的描述与评估 |
5.3.3 设计师如何在产品设计中更好的影响、把握这些情感因素 |
5.3.4 情感化设计在“薄”的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
5.3.4.1 用设计创造顾客价值 |
5.3.4.2 设计:洞悉人性的需求 |
5.3.4.3 设计:实现跨文化沟通 |
5.4 非物质性设计对“薄”的设计的影响 |
5.4.1 非物质性设计的概述 |
5.4.2 非物质设计是信息化社会数码产品设计的趋势 |
5.4.3 非物质性设计对“薄”的设计的影响和意义 |
5.5 “薄”的艺术在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中的设计方法 |
5.5.1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统一 |
5.5.2 “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
5.5.3 人性化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
5.5.4 外观色彩与功能的适应统一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观点 |
6.2 论文研究留待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设计实践情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分拆华硕(论文提纲范文)
酝酿拆分 |
(8)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理论 |
2.1 企业预警理论概述 |
2.2 企业预警理论的基本要素 |
2.3 企业预警的目标及功能 |
3.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
3.1 样本选取和研究方法 |
3.2 基本统计量分析 |
3.3 单变量模型分析 |
3.4 多变量模型分析 |
4.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个案分析 |
4.1 福日股份财务指标判定模型 |
4.2 福日股份异动财务指标分析 |
4.3 福日股份异动原因分析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明基闯入笔记本电脑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代工企业:从OEM到ODM、OBM[D]. 张逸群.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2]电子阅读器的纷扰混战与未来之路[J]. 刘华. 软件工程师, 2010(07)
- [3]基于简约化的家电产品设计研究[D]. 郭嘉.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 [4]“薄的艺术”移动型数码产品造型设计研究[D]. 苏晓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5]实战Vista,你了解它的实际表现么?[J]. 顾国林. 微电脑世界, 2007(01)
- [6]分拆华硕[J]. 陈亮,李晓燕. 互联网周刊, 2007(01)
- [7]泡沫·纠纷 创新·悬念[N]. 贾鹏雷. 计算机世界, 2005
- [8]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D]. 杨二宝. 西北大学, 2005(03)
- [9]五国权威人士解读2005 IT产业[N]. 张弦,冯峰,李建平. 计算机世界, 2005
- [10]明基闯入笔记本电脑市场[N]. 孙小羽. 计算机世界,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