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石油对我国和平崛起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陶志强[1](2019)在《莫迪政府“东向行动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向行动政策”是印度莫迪政府基于对当今世界复杂变化形势及国内对外政策布局方向的综合判断,提出来的一项具有大国野心的国家战略,这是自冷战结束以后,印度亚太战略的第二次调整,是“东向政策”的加强版。“东向行动政策”更加重视经济外交、多边政治合作与海上大国建设,导致其上升为印度国家核心战略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印度国内自身角度来看,印度综合实力的提升和莫迪强硬领导风格与振兴经济的执政理念催化了该项战略的出台;从美国和中国角度来看,美国对印度“平衡”外交的鼓励、印度受中国和平崛起的客观“刺激”引发了该项战略的落实。其落实与推进势必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东向行动政策”在“东向政策”的基础上附加“行动”一词,更加强调战略的主动性与精准性,中国是印度的重要邻国,再加上近年来,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印度一直警惕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因此,中国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策略来应对印度当局的“东向行动政策”,从而达到维护我国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本文从“东向行动政策”的特征、驱动因素、目标来阐明“东向行动政策”的产生缘由,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四个维度来研究“东向行动政策”的具体举措,重点分析“东向行动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杜刚[2](2018)在《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文中提出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并没有进入人们所奢望的太平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安全问题不仅没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又犹如捅破了马蜂窝一样接踵而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者又相互叠加、相互转化。大国之间关系既有合作也摩擦不断。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的中心,地区热点问题难以解决,国际社会并不太平。这是中国崛起进程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走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和平崛起构成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保障这些战略目标顺利地实现、如何保障国家安全、如何保障在实现战略目标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安全这都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国家崛起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国家崛起。提出国家要实现崛起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假设,创新提出了“国家安全保障力”概念。着重分析了中国在和平崛起进程中所面临的内外几个主要安全问题,重点探讨了和平崛起进程中安全的挑战及其根源。提出“人”是实现国家安全之根本的思想,为此设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在章节设置上,第一章是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从理论视角分析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提出问题,分析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家安全所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和平崛起进程中由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第四章解决问题,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措施。通过论证分析,总结论就是国家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国家安全,国家崛起既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途径,也是国家实现安全的最终目的。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国际社会上只要有阶级差别得存在、地区发展差别存在、意识形态差别存在,共同安全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果没有形成,国际社会就会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中国在实现崛起进程中既需要团结广大热爱和平的国家,实现合作安全;也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建设维度来考虑维护国家安全。
殷昭鲁[3](2015)在《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向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的贪欲和历史原因,钓鱼岛从一个没有争议的岛屿变成了一个有“问题”的岛屿。因此,“从历史上来看,它是战后遗留的领土争端;从国际法来看,它是领土主权的归属问题;从海洋开发来看,它涉及未来东海石油与海洋资源的开发问题。”近年来,中日因钓鱼岛问题争端频仍。此争端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外交及战略布局,而且也牵动了东亚,乃至世界的神经。诚然钓鱼岛问题表面上是中日两国的领土主权之争,而其内里却充斥着大国间的战略选择与利益博弈。因此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的价值,更有对国家利益现实的关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图籍可以证明。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有关钓鱼岛岛名记载的最早的文献,这足以体现中国对钓鱼岛最早的发现和“命名权”。并且明清两朝历届册封使的使录对钓鱼岛等岛屿的记载则更为翔实,这些使录不仅把钓鱼岛等岛屿作为中琉航道的航标,而且也明确指出中琉之间的界线为“黑水沟”,或是琉球姑米山。不仅如此,钓鱼岛在明清两朝还被纳入到中国海防的范围之内,《筹海图编》、《台海使槎录》等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所以从钓鱼岛的发现、命名及使用和管辖上来看,钓鱼岛属于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日本、琉球与西方等国的古文献和地图也对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历史事实给予了佐证。因此,对这些事关钓鱼岛历史文本的梳理与解读,是我们研究钓鱼岛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主权诉求的源流。晚清以降,由于中国国运式微,激发了日本对中国领土的觊觎之心。早在1885年,日本政府就指使冲绳县政府对钓鱼岛等岛屿进行窥伺和调查。通过对该时期日本与冲绳县之间往来文书的梳理和解读,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窥伺经过了最初的迟疑、搁浅,而甲午战场的胜利,使得日本最终有恃无恐,假胜利之威,乘胜追击,窃占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日本窃占钓鱼岛经纬的分析,也可以显示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之下清日两国的衰兴与实力消长。因此把钓鱼岛问题放在近代中日关系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和考察,从源头上寻觅日本窥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径,使我们更能有力驳斥日本对钓鱼岛的“领有”主张。钓鱼岛问题的产生,不仅事关中日两国,还与美国息息相关。钓鱼岛问题的美国因素集中体现在美国战时及战后对东亚的战略布局,尤其与美国的琉球战略密切相关。无论是战时对琉球地理情报的搜集,还是战后旧金山会议上寻求对琉球的排他性托管,抑或是20世纪70年代的冲绳“归还”无不体现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安排。但是美国这种战略利益安排却因对琉球的地理界域错误性认知以及对本国利益的考量把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挟裹其中,到冲绳“归还”时与日本私相授受而终于酿成中日间的钓鱼岛问题纠葛。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所谓的“行政权归还不涉及主权”的“中立立场”,这实际上是美国假“中立之名”,而行逃脱历史责任之实。美日私相授受中国领土,引起了海内外中国人的愤怒和抗议。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由于中国大陆同美日两国还没有改善和建立外交关系,再加上联合国的席位还被台湾当局霸占,所以在对外交涉上面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在此期间仍积极地与相关学者研讨应对钓鱼岛争端策略,并向外发表声明,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在中日建交前后,中国领导人以中日关系大局为重,提出了钓鱼岛问题“搁置”起来的想法,得到了日本领导人的赞同。《中日友好条约》签订前后,发生“钓鱼岛渔船”事件,在中国领导人的妥善处理之下,很快平息下去。随之,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再次表达了在钓鱼岛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并与日本的领导人达成共识。钓鱼岛争端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其附近海域发现了潜在的石油资源。琉球政府在美国和日本政府怂恿和支持之下,在战后首次发声,坚持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并在钓鱼岛上设立界碑等标志物。作为对美琉当局举措的反制,台湾当局也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不过此时台湾当局的着重点在于对钓鱼岛海域附近大陆架石油资源开发问题,与美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石油。但当钓鱼岛争端表面化后,在强大的保钓运动压力之下,台湾当局开始在钓鱼岛主权诉求立场上日趋坚定,开始与美日交涉,但是由于台湾特殊的国际地位,以及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有求于美日,最后还是没有改变美日对钓鱼岛“私相授受”的事实。钓鱼岛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搁置争议”的默契以来,中间虽有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行为,但是总体发展还算良性。但是新世纪以来,日本部分领导人和右翼势力为了政治上的考虑,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特别是2012年的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使钓鱼岛争端陡然升级。中国以强硬的战略布局打破了日本对钓鱼岛的“单独管控”局面,实现了“交叉管控”,而日本也采取战略应对,同时美国也加强对亚太的战略资源投递,以获得更多权益。在这场中美日的战略博弈中,使得钓鱼岛问题更趋复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孤悬于东海上的几座岛礁,钓鱼岛问题已经由一个事件变成了一个符号。这种符号凸显的是中日之间领土主权的争执、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对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以及东亚场域中大国利益的博弈。总之,钓鱼岛问题的研究要以宏观的视野进行看待,以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纵的方面来看,以历史的长时段来了解其因果延承;从横的方面看,把其放在国际格局变动下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中把握其脉动。钓鱼岛问题的争端仍在继续,从目前来看解决的前景虽不甚明朗,但是我们应有未雨绸缪的精神,为此在钓鱼岛问题提出以下三个展望:两岸合作乃维护领土主权之幸;中日应寻求和平解决以破解零和博弈之殇;而中国自身应大力提升国力以应不时之需。
孟斌斌[4](2015)在《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军费开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费开支在大国兴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古往今来所有大国面临的重要议题。一直以来军费开支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军费开支为投入的战争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推动着国际体系的演变。然而,战争会带来无尽的灾难。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主题。我国一直以来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倡导并维护着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科学合理的军费开支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是推动和平发展、破除“中国威胁论”必须回答的战略课题,是建设“两个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采用冲突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借鉴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围绕“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的误解及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保障我国和平发展对军费开支提出什么样的需求”,“军费开支对和平发展有什么样的助推作用”的总体思路来展开。大国的竞争充斥着国际格局的演进,我国在经历了列强欺凌的“挨打”阶段和贫穷落后的“挨饿”阶段后,终于迎来了民族复兴的曙光。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发展不乏“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西方学术界主要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个主要理论视角来看待我国的发展壮大。西方媒体舆论则充斥着“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棒杀”与“捧杀”的论调。以外交数据和军费开支数据为基础,采用政策弹性的方法,对“中国威胁论”进行了驳斥,进一步支撑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事实。我国的和平发展对军事力量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军事力量建设的唯一财力支撑是军费开支。从历史上大国兴衰更替中的军费开支变化规律入手,探讨了军事力量建设、军费开支和大国兴衰的历史变迁。然后回到现实,具体讨论了我国和平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对于军事力量的需求及现阶段我国军事力量水平与和平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军事力量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人与物,随着科学技术及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提高军事力量水平所需的费用越来越高昂。国防是公共物品,所以高昂的军事力量建设投入只能来自于国家的财政开支,也就是说,军费开支是军事力量建设唯一的财力支撑。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了军费开支在大国兴衰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国家的发展既要有生产性努力,也要有分配性努力。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国与国间利益相关性逐步提升,经济政治利益分配的秩序越来越左右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军费开支作为可置信的分配性承诺,在塑造国际社会利益分配秩序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按照该逻辑,构建了军费开支、斗争性努力和大国发展的框架对近代以来我国的军费开支进行了案例研究。我国和平发展对军费开支的总体规模和结构提出了要求。当前我国军费开支的绝对值、军费负担及人均军费开支的数值在全球各大国中并不处于占优地位。我国的军费开支与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不相称。保障和平发展的军费开支总体规模要体现我国军费开支的演进规律、要与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要求相一致、要符合军事力量建设的基本规律。装备发展是我军升级转型的核心。以“奥古斯丁定律”为基础,对英美国家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过程中主战武器装备系统成本增长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军队的军事人力资本提升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规律,脱胎于计划经济年代的军费体系特别是人员费用决策必须适应整个经济社会体制的发展。要基于市场经济规律和军队战斗队本质属性来制定军费开支,才能够发挥激励作用,激发军事人员的努力程度,提高军事人力资本。军事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在和平年代,军事训练是落实全新作战理念、熟悉新式武器装备、摸清新型战争环境的基本途径。我军现阶段还处在信息化军事训练的初级阶段,要完成信息化战争的军事训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军事人力资本的提升在新型作战理念指导下加强军事训练。军费开支必须与军队信息化训练的规律相适应,并积极牵引军事训练的进行。保障我国和平发展的军费开支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从军兵种来看,重点向海空军倾斜,从项目来看,装备费、人员费、训练费要并驾齐驱,稳步上升。军费开支的增长效应和福利效应对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首先,军费开支创造总需求。作为政府开支的重要部分,军费开支可以提高社会生产能力的利用率,这种作用尤其在需求短缺的情况下发挥得更为明显。在需求疲软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军费开支可以提高对现有资本存量的利用率,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次,军费开支具有“衍生”影响。从制度演化的角度来看,军事部门是“强迫性”现代化的社会部门,军队中先进的制度要素逐步地由军事领域传播至社会的各个领域,拉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从经济溢出的角度来看,由军事部门力量完成的基础设施、先进技术等都会明显地拉动民用经济的发展。当军事力量为民用工程服务、参与抢险救灾等非军事行动时,外部性发挥得更为明显。武器装备研发设计生产的整个国防工业基础从产业内部关联、技术两用等方面促进着整个国家工业的发展。采用结构计量(structureform)的范式对我国军费开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军事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正在逐年提升,对民用部门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改善。采用简化计量(reducedform)的范式对军费开支的福利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国防产业布局、户籍流动、溢出效应、基础设施、社会分层等机制,军费开支对贫富差距具有改善作用。适应和平发展确定合理军费开支。军费开支要弥补“忍耐期”缺口,达到国际平均水平,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使得军费开支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要优化军费开支结构,调整装备费、人员费、训练费比例,向新型作战力量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要建立军费开支的增长机制,构建满足人力资本激励要求的人员费增长机制,适应装备更新换代成本增长规律的装备费用增长机制,适应军事训练活动规律的训练费用增长机制。军费开支要适应国家快速发展要求,与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与财政体系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国防工业发展阶段相适应。要发挥军费“增殖”效应,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进一步加强溢出效应。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政策弹性的角度对“中国威胁论”进行了驳斥。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着外界的种种质疑,其中“中国威胁论”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声音。从军费开支和外交行为两个维度入手,研究了全球主要大国的政策弹性,从数据上有力地驳斥了“中国威胁论”。2.从可置信承诺的角度研究了军费开支在大国和平发展中的作用机理。军费开支不仅仅对于武器装备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还间接地传递着一个国家战斗性意愿的信号。这种可置信的战斗性承诺对于塑造全球秩序中的机制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最终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3.从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出发,研究了我国和平发展中的国家利益拓展重点方向及其对军事力量和军费开支提出的需求。根据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发展理论,未来拥有丰富资源、具有庞大未饱和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的非洲地区是我国资源进口、对外投资、商品出口的重要方向。要保障这些国家利益不受侵犯,就必须发展航路保障和远程投送方面的军事能力,这些能力的建设对于军费开支提出了全新的需求。4.对武器装备的成本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武器装备成本存在着系统性的长期增长趋势,其中海空军主战武器装备平台的成本增长速率较高。这一规律对和平发展中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费用开支提供了较科学的参照系鉴。5.对我国军费开支进行了经济效应分析,发现我国军费开支具有增长效应和福利效应。军费开支有助于经济增长,从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和规模性分析了其经济机理。军费开支有助于改善收入差距,从三线建设、外部性、人口流动、社会分层等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后面的经济机理。
薛文杰[5](2013)在《中国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崛起是国人的百年梦想。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及经济崛起、制度崛起、文明崛起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促进中国更快地和平崛起,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应对外部和内部挑战。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崛起的汉朝、唐朝、明朝的崛起过程以及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对当前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既取得了巨大成就,又存在很多问题。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国际环境服务,为中国经济崛起服务,为中国制度崛起服务,为中国文明崛起服务。中国和平崛起是经济崛起、制度崛起、文明崛起等的全面崛起。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中国梦。
安秀伟[6](2010)在《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对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21世纪前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赖于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制定的和平发展对外战略,其根本目标就是努力争取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必要的条件。因而对这一战略的深入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同时,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也要求我们加强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许多有利的趋势,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研究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趋利避害,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以为国内建设保驾护航,有着不言而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另外,研究这一课题也是为了更有力地驳斥国际上愈演愈烈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错误论调。除导论外,本文正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中国和平发展对外战略的提出过程、主要依据和理论内涵。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了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经历了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的过程,其主要依据包括:第一,中国的传统战略文化中的和平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和平理论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和平外交思想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思想渊源。第二,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国情要求。第三,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深化及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背景。第四,近代以来德国和日本由于实行不同的对外战略而导致国运兴衰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启示。中国和平发展对外战略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二部分对中国自实施和平发展对外战略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概括地说,这一战略的实施既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又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具体来说:第一,中国和平发展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地位。主要表现为:切实保障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力驳斥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错误论调,有效增强了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第二,中国和平发展开创了外交新局面。主要包括:中国与发达国家关系健康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持续深化,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多边外交活动成果显着。第三,中国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主要表现为:中国和平发展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国和平发展有力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推进和平发展对外战略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其中既包括国内问题,也包括国际问题,既涉及传统安全领域,也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既有经济安全因素,也有政治军事安全因素。具体来说:第一,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经济困难主要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约束,中国在世界经济中面临的风险和能源、气候问题的国际压力。第二,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包括国内政治社会矛盾和外部政治压力。第三,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文化挑战主要包括中国文化建设的内部制约因素和全球文化交流与冲突带来的挑战。第四,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主权、领土和军事挑战,主要包括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全球新军事变革带来严峻的挑战,西方大国对中国的军事遏制与围堵,周边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以及新战略领域的激烈竞争带来的挑战。第四部分对中国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平发展对外战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中国应为进一步推进和平发展对外战略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在国内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国外应推进友好和平外交,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合作体系,尽可能避免引发或卷入战争。其次,中国应从经济、安全、文化、环保四个方面具体实施和完善和平发展对外战略。在经济上,应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在安全上,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确保国家安全;在文化上,要加强对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环保上,应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加强国际环境合作。
陈鸥[7](2010)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文中认为在21世纪中国选择走史无前例的和平崛起道路,是对强国兴衰史的深刻探究与反思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也是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放路线的自然延伸,是在谋求国家长期、稳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并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然而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离不开国际环境、离不开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毋庸置疑,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开发软实力资源能化解“中国威胁论”并营造和谐发展的世界环境;开发国际能源能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能源保障;开发国际科技资源能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发展动力,保障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积极融入现有的国际机制和体系,开发结构性国际政治资源能维护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权益等等。新世纪中国政府紧紧抓住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大好势头,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为早日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推进能源资源、海洋资源、金融资源、软实力资源等各种国际政治资源开发的举措。因此研究和平崛起进程中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汪少波[8](2010)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理性民族主义探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步入了大国崛起的现代化进程。在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与国际体认下,中国所主张的和平崛起理念,具有浓郁的国际理想建构与现实境遇考量。自近代以来,民族主义一直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也是民族主义成长与发展的逻辑使然。作为社会主义的现代民族国家,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充分的利用和发展了民族主义,缔造了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开创了民族主义发展的历史新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本研究即是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帏幕下,探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源”与“流”,解析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的深远历史进程。凸显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潮流下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主义的内在理路与建构路向。全文主体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起、研究文献述评、核心概念辨析和研讨路径、研究范式,以及研究的创新与限制。意在说明研究的具体进展与情况,以及本研究所涉及的具体方面及探索方向。第一章“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进路”。主要内容是:对传统大国兴衰历程进行比较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诠释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在理念与建构路径;最后,从国际格局、政治理念、国际认同以及国际可行性和战略构建性诸方面,分析和平崛起的国际体认。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解读”。主要内容为:首先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经典视角,即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民族主义之体认;在此之后出现了马克思民族观的苏俄范式;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三章“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演进”。主要阐述的是:中国传统皇权下的民族观、国家观,晚清时局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肇始,中华民国的民族主义的纵深实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主义的现代归路。第四章“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格局的多维透视”。主要阐释的是:自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凝聚整合,以及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红色外交。第五章“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民族主义路向”。主要探讨的是: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调控、建构与推进,当前和谐社会视域下社会主义中国的内在整合进路,以及在国际社会中作为有影响力的中国所要培育的大国风范。本研究的正文部分可分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两大板块。第一、二章立足于解析和平崛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理论向度,第三、四、五章旨在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主义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路。结语部分,意在通过对当前全球化的体认,阐述中国目前的姿态与面向未来的应对策略。中国共产党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渐趋发挥着不同寻常的机制与作用。
卢兵彦[9](2009)在《中国和平崛起:概念、历史、环境、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新千年之初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战略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大国与古代中国崛起的不同特点、历史经验和文化背景以及当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分析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探索大国崛起的规律,研究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历史、环境和路径。近代西方大国家不排除个别时期的内敛式发展,但战争崛起是其主线。地缘因素和地缘战略在大国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历史上虽也有过短暂的扩张但基本上是靠不断开发周边地区,与周边地区不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后实现政治、军事统一并最终形成内地、边疆、海外的格局和东亚朝贡体系。金字塔型世界格局适用于分析21世纪上半叶的国际环境。虽然2008年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更为明显,但霸权国美国的因素在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上至关重要如影相随。中国在世界中的地缘位置非常重要,周边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中国首先要成为地区性强国进而成为世界大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笔者认为中国和平崛起的提出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从学术上讲它比和平发展更能够准确描绘中国的百年复兴大业。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巨大提高;意味着活动空间的扩大;意味着中国要融入现有的国际秩序;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光大。和平是中国崛起的基本方式,它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后领土时代的特征决定的,是化解崛起困境的需要,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贯主张。中国和平崛起与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大计同步分为三个步骤:从建国到冷战结束是准备时期;1992年开始到2020年左右是起飞时期;2020左右年至2050年左右是冲刺阶段,中国最终将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全面崛起。“中国和平崛起”论题的核心变量是和平与崛起的关系。在当今世界中国不可能作为一个霸权挑战者也不可能不去谋取实际的利益。西方或传统中国式的崛起道路都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必须要在西方和中国传统模式之外另辟新径。首先中国必须强大到足以遏制别的国家不敢用战争来遏制中国的崛起,其中实现中国统一和掌握对海、陆、天空、太空、网络的控制权是两个必要选项;同时还需要运用娴熟的外交策略经营周边,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朋友和伙伴,近睦远交,构筑多极格局;除了在硬实力方面内外兼修中国还应发挥软实力的作用特别要利用好国际机制和传统文化两个平台。
张巍[10](2009)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政府能源安全战略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平崛起”国家战略的确立,使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平崛起”的要义在于通过和平的方式达到崛起的目的,中国崛起后又以维护和平为目的。这一战略的确立具有根本性和指导性,为各领域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基本原则。中国“和平崛起”首先要实现经济上的崛起,经济崛起意味着加快工业化的步伐,真正成为“重要的世界工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崛起对能源的消耗以及需求都是相当巨大的。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能源安全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加之国内能源禀赋制约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和平崛起”的瓶颈。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能源紧缺时代,全国各地不断出现“油荒”、“煤荒”等能源问题,对国计民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针对当前国内外的能源安全局势,需要制定出符合中国发展特色的能源安全战略,以保障当前的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而且要未雨绸缪,为本国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能源资源谋求持续有效的供给保障,以减少未来本国经济对国内外能源供给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确立为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首先,中国能源问题的解决方式必须是和平的,而非采用暴力掠夺方式;其次,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模式能促进国际能源安全形势的好转,更有力的维护世界和平。
二、浅析石油对我国和平崛起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石油对我国和平崛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莫迪政府“东向行动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莫迪政府“东向行动政策”的产生缘由 |
2.1 “东向行动政策”的特征 |
2.1.1 “东向行动政策”是“东向政策”的加强版 |
2.1.2 “东向行动政策”重视经济外交 |
2.1.3 “东向行动政策”重视多边政治合作 |
2.1.4 “东向行动政策”重视海上大国建设 |
2.2 “东向行动政策”的驱动因素 |
2.2.1 冷战后印度综合实力的提升 |
2.2.2 美国对印度“平衡”外交的鼓励 |
2.2.3 印度受中国和平崛起的客观“刺激” |
2.2.4 莫迪强硬领导风格与振兴经济的执政理念 |
2.3 “东向行动政策”的目标 |
2.3.1 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 |
2.3.2 有效提升在亚太地区的话语权 |
2.3.3 有力增强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动性 |
第3章 莫迪政府“东向行动政策”的具体举措 |
3.1 经济上融入东南亚与亚太经济圈 |
3.1.1 调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
3.1.2 继续发展同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关系 |
3.1.3 寻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3.2 政治上调适与东盟和亚太国家的外交关系 |
3.2.1 加强同东盟的联系 |
3.2.2 调整与美国的外交策略 |
3.2.3 加深与日本的政治合作 |
3.3 军事上探求与亚太国家的安全合作机制 |
3.3.1 深化与美国的战略安全合作 |
3.3.2 强化与越南的海上安全合作 |
3.3.3 优化与东北亚国家的防务安全合作 |
3.3.4 加强与澳大利亚的军事与海上安全合作 |
3.4 文化上追求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认同感 |
3.4.1 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在宗教信仰方面的联系 |
3.4.2 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联系 |
3.4.3 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在价值观念方面的联系 |
第4章 莫迪政府“东向行动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应对 |
4.1 “东向行动政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
4.1.1 为中印在东盟大框架下的合作提供了平台 |
4.1.2 有效加强了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力度 |
4.2 “东向行动政策”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
4.2.1 加大了中国西南部陆上边境的压力 |
4.2.2 增加了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 |
4.2.3 造成了中国海上安全隐患 |
4.2.4 影响了中国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 |
4.3 中国应对“东向行动政策”的策略 |
4.3.1 推动构建亚太多边合作安全机制 |
4.3.2 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 |
4.3.3 完善同印度的对话磋商机制 |
4.3.4 拓宽同印度的共同利益领域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崛起与国家安全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与国家安全 |
二、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
第二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 |
一、国家崛起需要安全保障 |
二、国家安全保障力 |
三、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力 |
第三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
一、国家衰落或崛起与安全之间矛盾的两个案例 |
二、国家崛起与保持安全在矛盾中发展 |
三、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
第二章 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
一、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
三、中国崛起引发的安全困境 |
四、国家崛起进程中外部威胁的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多变 |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威胁国家安全 |
二、历史问题给国家间安全造成威胁 |
三、陆地争端加剧国家之间的矛盾 |
四、东北亚现实军事威胁依然存在 |
第三节 国家内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一、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三、文化安全受到威胁 |
四、生态与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
五、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
第三章 崛起进程中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 |
第一节 中国崛起打破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平衡 |
一、全球化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冲击 |
二、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力量结构 |
三、国家实力的变化对国民心理造成的影响 |
第二节 崛起引发的内部主要矛盾 |
一、政治安全受到威胁 |
二、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
三、敏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
四、环境污染威胁国民生存安全 |
五、内部威胁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三节 内外威胁对国家之间安全影响 |
一、内外两种威胁之间的关系 |
二、两种威胁对国家崛起的影响 |
三、两种威胁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
第四节 崛起进程中内外挑战塑造了安全困境 |
一、崛起进程中各类挑战构成安全困境的根源 |
二、传统安全困境与非传统安全困境的叠加 |
三、崛起进程中安全困境的破除 |
第四章 国家崛起进程中安全实现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集聚国家安全保障的强大物质力量 |
一、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
二、实现自主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
三、加强军事变革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能力 |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
第二节 培育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力量 |
一、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工程 |
二、重塑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中注入国家安全的基因 |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认同 |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文化 |
第三节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地区环境 |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 |
二、“一带一路”沿线安全隐患及对区域安全影响 |
三、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周边和地区环境 |
第四节 国家安全保障的全球安全治理 |
一、积极参与国际安全治理保障国际安全 |
二、积极合作共建新型大国关系 |
三、国际安全治理几个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 |
四、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3)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现状 |
(一) 中国方面的学术研究现状 |
(二) 日本方面研究现状 |
(三) 中日之外其他国家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与解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难点 |
(三) 解决途径与创新 |
四、研究架构之说明 |
(一) 论文结构 |
(二) 相关问题与概念之说明 |
第一章 钓鱼岛地理、历史与主权溯源 |
第一节 钓鱼岛的地理生态与地缘战略价值 |
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称谓演变 |
二、钓鱼岛群岛的地理与生态 |
三、钓鱼岛的地缘战略价值 |
第二节 历史文本中的钓鱼岛记述 |
一、中国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述:中国主权诉求的源流 |
二、日琉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载:中国主权诉求的佐证 |
第二章 近代东亚变局及日本对钓鱼岛的窥伺与窃占 |
第一节 近代世界变局与中日东亚权力再分配 |
一、近代西方冲击与中日两国的应对 |
二、日本“并吞”琉球与东亚权力格局的变动 |
第二节 明治政府早期“领有”钓鱼岛的企图及搁浅 |
一、甲午战争前冲绳县对钓鱼岛的秘密调查 |
二、日本政府内部对窃占钓鱼岛的讨论与企图的搁浅 |
第三节 日本假战场优势窃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
一、日本“并吞”钓鱼岛顾虑消除与秘密占有 |
二、日本“领有”钓鱼岛的国际法分析 |
第三章 战后美国琉球战略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 |
第一节 战时美国对琉球的调查与归属讨论 |
一、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地理情报搜集 |
二、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归属讨论 |
第二节 战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政策的形成 |
一、冷战升级与美国内部托管琉球的讨论 |
二、旧金山会议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的实现 |
第三节 旧金山会议后的美国琉球政策 |
一、利益权衡下的奄美群岛归还 |
二、台湾当局对美日奄美归还的对策 |
三、奄美群岛归还与钓鱼岛问题的勾连 |
第四节 冲绳“归还”与中日钓鱼岛问题 |
一、日本寻求冲绳“归还”下的美国琉球政策 |
二、美日冲绳“归还”交涉与钓鱼岛问题跃上台面 |
三、尼克松政府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处理 |
第四章 钓鱼岛问题与中国大陆的应对 |
第一节 中国大陆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的态度及举措 |
一、钓鱼岛争端初期中国政府与学者间的互动 |
二、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政府外交战略与钓鱼岛政策 |
第二节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形成 |
一、中日建交前后的钓鱼岛交涉 |
二、“钓鱼岛渔船”事件始末 |
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识的达成 |
第五章 钓鱼岛问题与台湾当局的因应 |
第一节 钓鱼岛争端初期与台湾当局内部讨论与应对 |
一、钓鱼岛海域石油发现与美台琉的反应 |
二、钓鱼岛争端升级与台湾当局主权诉求的强化 |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外交涉及对保钓运动的处理 |
一、台湾当局与美国就钓鱼岛问题的交涉 |
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及台湾当局的对策 |
三、台湾当局对留美学人与学生保钓运动的因应 |
第六章 21世纪钓鱼岛问题与大国间的战略性博弈 |
第一节 中国的海洋权益诉求与国内外战略性动员 |
一、日本“购岛”闹剧与中国态度的强烈性反弹 |
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与国内的战略性动员 |
三、海外钓鱼岛话语权的争夺与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塑 |
第二节 日本“实控”钓鱼岛遭到挑战与战略性应对 |
一、日本进行战略性应对的动因 |
二、日本国内外的战略性应对举措 |
第三节 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与其钓鱼岛“中立”政策的再检讨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对亚太政治生态的影响 |
二、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中立政策”的演变及其再检讨 |
第七章 钓鱼岛的政治意蕴与研究的多维性 |
第一节 从“事件”的钓鱼岛到“景物”的钓鱼岛 |
一、国家领土主权的诉求 |
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 |
三、东亚“场域”中的大国利益博弈 |
第二节 从历史遗留问题到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 |
一、中日民族情感的催化剂 |
二、对二战后战胜国共识的挑战 |
第三节 钓鱼岛研究的多维性 |
一、以历史的长时段来审视钓鱼岛问题 |
二、以宏观的战略视野来统筹钓鱼岛问题 |
三、以符号学的视角来透视钓鱼岛问题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地图资料 |
附录二: 相关条约和协定 |
附录三: 钓鱼岛名称表 |
附录四: 钓鱼岛问题大事记 |
附录五: 相关中外文人名、地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古文献及资料汇编 |
三、报刊资料 |
四、着作 |
五、论文 |
六、网络资源 |
后记 |
(4)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军费开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
1.1.2 破除“中国威胁论”必须回答的战略课题 |
1.1.3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研究 |
1.2.2 对军费开支的研究 |
1.2.3 对中国和平发展中军费开支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格局演化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确立 |
2.1 大国竞争与当今国际格局的形成发展 |
2.1.1 国家与大国 |
2.1.2 当今国际格局的形成 |
2.1.3 无政府国际体系中的大国竞争 |
2.1.4 大国体系中的军事能力及军费开支 |
2.2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演变 |
2.2.1 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的“挨打”地位 |
2.2.2 建国后扬眉吐气却贫穷落后的“挨饿”局面 |
2.2.3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复兴曙光降临的崛起态势 |
2.3 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战略定位 |
2.3.1 我国和平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2.3.2 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定位 |
2.4 西方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误读 |
2.4.1 西方学术理论界对我国和平发展的误解与质疑 |
2.4.2 西方政要与传媒对我国和平发展的误导与偏见 |
2.5 “中国威胁论”不成立:基于政策弹性的分析 |
2.5.1 军费开支是“中国威胁论”的核心因素 |
2.5.2“政策弹性”衡量“威胁” |
2.5.3 数据,方法与假设 |
2.5.4 结论:和平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和平发展、军事力量建设与军费开支 |
3.1 大国兴衰中军费开支的历史昭示 |
3.1.1 人类社会早期帝国兴衰中的军费开支 |
3.1.2 欧洲霸权崛起中的军费开支 |
3.1.3 工业革命后全面战争时期的军费开支 |
3.1.4 原子时代的军费开支 |
3.2 我国和平发展对军事力量的需求 |
3.2.1 不断增长的经济总量对于军事力量投入提出要求 |
3.2.2 不断增加的海外贸易对于航路保障需求 |
3.2.3 不断拓展的海外投资对于远程投送力量的需求 |
3.3 我国军事力量现状不能满足和平发展的需要 |
3.3.1 我国军事力量在大国中的相对位置 |
3.3.2 我国军事力量不能满足和平发展的使命任务 |
3.4 军费开支是军事力量建设的财力支撑 |
3.4.1 军事力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与物 |
3.4.2 军事力量水平提升的成本越来越高 |
3.4.3 公共品属性决定着军事力量建设的财力来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军费开支、可置信承诺与大国兴衰 |
4.1 引言 |
4.2 军费开支、可置信承诺与大国发展的概念性框架 |
4.3 军费开支、可置信承诺与大国发展的基准模型 |
4.4 大国发展的发散模式 |
4.5 大国发展的收敛模式 |
4.6 军费开支、可置信承诺与大国兴衰框架下我国经验分析 |
4.6.1 互补性系数的变化对我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解释 |
4.6.2 决定性系数的变化对我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解释 |
4.6.3 经验分析的结论与不足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满足我国和平发展的军费开支适度规模 |
5.1 当前我国军费开支的现状与问题 |
5.1.1 我国军费开支的现状 |
5.1.2 我国军费开支存在的问题 |
5.2 保障和平发展的军费总体规模分析 |
5.2.1 军费开支的演进规律要求军费规模稳步增长 |
5.2.2 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要求军费规模稳步上升 |
5.2.3 军事力量建设的基本规律要求军费规模稳步上升 |
5.3 保障和平发展的军事负担分析 |
5.3.1 军事负担是一个国家军事建设偏好的体现 |
5.3.2 保障和平发展要求我国军事负担适度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保障我国和平发展的军费开支合理结构 |
6.1 装备发展对军费开支的需求 |
6.1.1 武器装备对军事力量提升具有重大作用:从航母说起 |
6.1.2 我军武器装备面临机械化信息化双重跨越 |
6.1.3 武器装备发展的军费开支需求规律 |
6.1.4 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军费开支需求 |
6.2 军事人力对军费开支的需求 |
6.2.1 现代军事力量的提升重在人力资本 |
6.2.2 合理的激励是提高军事人力资本的关键 |
6.2.3 现阶段我国军人的激励程度较低 |
6.2.4 提高人力资本要求军费开支与军队“战斗队职能”相适应 |
6.2.5 提高人力资本要求军费开支与军人“全寿命发展”相适应 |
6.3 军事训练维持对军费开支的需求 |
6.3.1 军事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 |
6.3.2 新的作战样式对军事训练提出新的要求 |
6.3.3 我国军事训练活动的间接衡量 |
6.3.4 未来我军军事训练维持费用将会大幅提升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和平发展的军费开支增长效应和福利效应 |
7.1 军费开支的增长效应:规模性和外部性 |
7.1.1 引言 |
7.1.2 军费开支规模效应和外部效应的经济机理 |
7.1.3 理论模型 |
7.1.4 实证分析 |
7.1.5 我国的军费开支能够助推经济增长 |
7.2 军费开支的福利效应:改善收入差距 |
7.2.1 引言 |
7.2.2 军费开支福利效应的经济机理 |
7.2.3 数据与方法 |
7.2.4 实证分析 |
7.2.5 我国的军费开支有助于改善收入差距 |
7.3 发挥军费开支的经济效应,助推我国和平发展 |
7.3.1 进一步提高军费开支增长效应,促进我国和平发展 |
7.3.2 进一步发挥军费开支福利效应,助推我国和平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和平发展确定合理军费开支 |
8.1 适度提升军费开支规模 |
8.1.1 军费开支要提高至国际平均水平 |
8.1.2 军费开支要弥补“忍耐期”缺口 |
8.1.3 军费开支要与新军事变革相适应 |
8.2 科学优化军费开支投向投量 |
8.2.1 优化装备费、人员费、训练费比例 |
8.2.2 军费开支要向新型作战力量倾斜 |
8.2.3 军费开支要向基层一线倾斜 |
8.3 建立与军事需求相适应的军费增长机制 |
8.3.1 人员费增长要适应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
8.3.2 装备费增长要适应装备成本增长规律 |
8.3.3 训练费用增长要适应军事训练活动的规律 |
8.4 军费开支要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 |
8.4.1 军费开支要与财税体系改革相适应 |
8.4.2 军费开支要与国防工业改革相适应 |
8.5 军费开支要发挥“增殖”效应 |
8.5.1 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 |
8.5.2 进一步强化溢出效应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1 国家间外交行为数据 |
2 军费开支、斗争性努力的可置信承诺与大国兴衰的数值模拟 |
(5)中国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和平崛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
一、和平崛起理念的提出及主要内涵 |
(一)和平崛起理念的提出 |
(二)和平崛起理念的探索、形成与发展 |
(三)和平崛起理念的主要内涵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爱国主义的阐释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 |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
三、和平崛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
(一)和平崛起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更好地和平崛起 |
(三)和平崛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
第三章 历史上崛起的朝代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汉朝的崛起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汉朝的崛起 |
(二)汉朝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
二、唐朝的崛起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唐朝的崛起 |
(二)唐朝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三、明朝的崛起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明朝的崛起 |
(二)明朝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
四、历史上崛起的朝代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 |
(二)坚持制度创新和树立适应时代的价值观 |
(三)坚持重视教育和尊重人才 |
(四)坚持强大的国防建设 |
(五)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时俱进 |
第四章 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
一、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挑战 |
(一)外部挑战 |
(二)内部挑战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 |
(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
第五章 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理念和方法 |
一、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理念 |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服务 |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的经济崛起服务 |
(三)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的制度崛起服务 |
(四)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的文明崛起服务 |
二、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
(一)比较的方法 |
(二)灌输与疏导相结合 |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四)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 |
(五)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
(六)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
第六章 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
一、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国际环境教育 |
(一)批驳“中国威胁论”教育 |
(二)周边安全与领土纠纷教育 |
(三)和平统一与民族团结教育 |
(四)国际观教育 |
二、中国经济崛起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教育 |
(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教育 |
(三)中国经济崛起教育 |
三、中国制度崛起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教育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育 |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育 |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育 |
四、中国文明崛起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本课题的必要性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四、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和平发展对外战略的提出及理论内涵 |
一、中国和平发展对外战略的提出 |
(一)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 |
(二)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是对内发展与对外发展的统一 |
二、中国提出和平发展对外战略的主要依据 |
(一) 中国和平发展的思想渊源 |
(二) 中国和平发展的国情要求 |
(三) 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条件 |
(四) 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启示 |
三、中国和平发展对外战略的理论内涵 |
(一)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
(二) 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 |
(三) 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发展对外战略的实施成效 |
一、中国和平发展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地位 |
(一) 切实保障了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二) 有力驳斥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错误论调 |
(三) 有效增强了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
二、中国和平发展开辟了外交新局面 |
(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关系健康发展 |
(二) 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持续深化 |
(三)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
(四) 中国多边外交活动成果显着 |
三、中国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
(一) 中国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巨大经济贡献 |
(二) 中国和平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 |
第三章 中国推进和平发展对外战略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经济困难 |
(一) 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约束 |
(二)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面临的风险 |
(三) 能源、气候问题的国际压力 |
二、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政治风险 |
(一) 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国内政治社会矛盾 |
(二) 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外部政治压力 |
三、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文化挑战 |
(一) 中国文化建设的内部不利因素 |
(二) 全球文化交流与冲突带来的挑战 |
四、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主权、领土和军事挑战 |
(一) 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
(二) 西方大国对中国的军事遏制与围堵 |
(三) 全球新军事变革带来严峻的挑战 |
(四) 周边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 |
(五) 新的战略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
第四章 对中国进一步推进和平发展对外战略的思考 |
一、努力营造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
(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
(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三) 推进友好和平外交,建立全方位对外合作关系 |
(四) 坚持和平解决国际纠纷,避免引发或卷入战争 |
二、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
(一) 积极稳妥地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
(二) 加强和完善资源和技术进口机制 |
(三) 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
(四) 进一步加强“走出去”战略 |
(五) 完善中外经济关系协调机制 |
三、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确保国家安全 |
(一) 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拓展中国安全利益 |
(二) 推进新军事变革,构筑国家安全屏障 |
(三) 反独促统,打击分裂势力,维护国土完整 |
四、加强对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一) 重构中国传统战略文化,增进中国文化的普世性 |
(二) 以“多元共存”为原则,推动国际文化对话与合作 |
(三) 加大对外推广力度,开展多层次文化外交 |
(四)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
五、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加强国际环境合作 |
(一) 树立“绿色 GDP”的观念,实施绿色发展 |
(二) 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论着 |
(7)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创新之处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和平崛起和国际政治资源的理论分析 |
2.1 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分析 |
2.1.1 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和原因 |
2.1.2 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 |
2.2 国际政治资源的理论分析 |
2.2.1 国际政治资源的内涵、分类及开发形式 |
2.2.2 研究国际政治资源开发的意义 |
2.3 国家崛起与国际政治资源开发的联系 |
第3章 和平崛起进程中开发国际政治资源的作用 |
3.1 开发软实力资源化解“中国威胁论”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
3.2 开发国际能源为和平崛起提供能源保障 |
3.3 开发国际科技资源为和平崛起提供发展动力 |
3.4 开发结构性国际政治资源是和平崛起的现实需要 |
第4章 和平崛起进程中开发国际政治资源的举措 |
4.1 开发能源资源的举措 |
4.2 开发海洋资源的举措 |
4.3 开发国际金融资源的举措 |
4.4 开发软实力资源的举措 |
第5章和平崛起进程中开发国际政治资源需注意的问题 |
5.1 生态环境问题 |
5.2 中美关系问题 |
5.3 全球化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理性民族主义探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缘由 |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
三、重要概念辨析 |
四、研究路径与分析框架 |
五、研究工具与方法 |
六、创新与限制 |
第一章 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进路 |
第一节 传统大国崛起的历史参较 |
一、大国崛起的进程:历史的规律考量 |
二、大国崛起的路径:战争的逻辑探解 |
三、大国崛起的衍展:传统的困境超越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崛起的和平范式 |
一、和平范式的经略形成 |
二、和平范式的逻辑解读 |
三、和平范式的路径建构 |
第三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体认 |
一、国际格局下的和平培育 |
二、国际政治下的理念更新 |
三、国际社会下的精神认同 |
四、国际背景下的现实可行 |
五、国际战略下的路径构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解读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经典视向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出场路径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历史钜献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体认理路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苏俄范式 |
一、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进路 |
二、苏俄范式的历史助推 |
三、苏俄范式的民族困厄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视域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历史进程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时代进路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
第三章 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传统社会的民族主义回瞻 |
一、中华民族的历史跃迁 |
二、"中国观念"的历史认同 |
三、中华民族的观念生成 |
第二节 晚清时局的民族主义萌动 |
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勃发——"天下"观的流变 |
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脉象——新群体的履新 |
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归路——民族国家的肇建 |
第三节 中华民国的民族主义践履 |
一、民国肇建的民族主义变路 |
二、国民革命的民族主义转轨 |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主义嬗演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主义归潮 |
一、中共民族主义的历史指针——"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吁求 |
二、中共民族主义的社会路径——"新民主主义"的建设进路 |
三、中共民族主义的民族路向——"中国化"的本土求索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格局的多维透视 |
第一节 国内民族的共存关系 |
一、民族关系的理论诠解 |
二、我国民族关系的存在形态 |
三、我国民族关系的当前动向 |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凝聚整合 |
一、红色建构下的国家整合 |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下的民族凝聚 |
三、现代转型期的社会分际 |
第三节 中国主体的国际践履 |
一、国际主义的红色秉承 |
二、独立自主的中国风派 |
三、和谐世界的寰球建构 |
第五章 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民族主义路向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有序协同 |
一、民族关系的现代调控 |
二、民族关系的和谐构建 |
三、民族关系的综合推进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合构建 |
一、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合立场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合路径 |
三、架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合体系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大国风范 |
一、国际环境变迁下的中国考量 |
二、内外交互下的中国转型 |
三、未来定位下的中国方略 |
四、和谐世界下的中国路径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硕士在读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后记 |
(9)中国和平崛起:概念、历史、环境、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和平崛起的提出及内涵、方式和步骤 |
第一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提出 |
一、"中国和平崛起"命题的提出 |
二、从"中国和平崛起"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三、"中国和平崛起"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 |
一、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极大提高 |
二、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活动空间的扩大 |
三、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要融入和完善现有的国际秩序 |
第三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方式 |
一、和平崛起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
二、和平崛起是由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决定的 |
三、和平崛起是中国化解崛起困境的需要 |
四、和平崛起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贯主张 |
第四节 中国崛起的具体步骤 |
一、准备阶段:从建国到冷战结束 |
二、起飞阶段:1992年开始到2020年左右 |
三、冲刺阶段:2020年左右到2050年左右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 |
第一节 地理环境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
一、位置 |
二、疆域 |
三、形态 |
四、海拔 |
五、气候 |
六、资源 |
第二节 九个大国崛起的地缘因素和地缘战略 |
一、葡萄牙、西班牙:率先迈进通往海洋的大门 |
二、荷兰:建立在海上贸易基础上的强国 |
三、英国:第一个全球意义的海洋帝国 |
四、法国:艰难崛起的海陆复合型国家 |
五、德国:在左右逢源中统一,在有限守成中崛起,在四面树敌中毁灭的欧洲强国 |
六、日本:具有大国心态的岛国 |
七、俄国:不断对外扩张的双头鹰 |
八、美国: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
第三节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 |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是大国崛起的前提条件 |
二、在海陆对抗中海洋国家经常占据优势 |
三、制定正确的地缘战略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 |
四、面向海洋是大国崛起必然的地缘战略取向 |
五、对地理枢纽的控制是大国崛起的关键 |
小结 |
第三章 古代中国在东亚的崛起及特点 |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地缘政治思想 |
一、中国人的天下观 |
二、和为贵的思想 |
三、纵横家和军事战略家的地缘思想 |
四、古代中国地缘政治思想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人地理空间的拓展 |
一、从黄河河曲到广阔内地:汉民族主要居住区域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 |
二、从内地到边疆:中华民族的融合和中国疆域的形成 |
三、从中国到海外:中华文明的广泛传播 |
第三节 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的特点 |
一、重陆权、轻海权 |
二、守和平、重防御 |
三、先融合、后统一 |
四、立足一角,逐鹿中原 |
小结 |
第四章 21世纪上半叶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国际环境 |
第一节 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
一、金字塔型世界格局形成的原因 |
二、金字塔型世界格局的特点 |
三、2008年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更为明显 |
第二节 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形势分析 |
一、中国在世界的地缘位置至关重要 |
二、中国地缘环境的不利因素 |
三、当今中国的周边环境 |
第三节 中国崛起的美国因素 |
一、美国的实力 |
二、美国的地缘战略 |
三、美国的中国政策 |
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和平崛起的路径 |
第一节 根本解决"三独"维护领土完整 |
一、台独问题 |
二、疆独问题 |
三、藏独问题 |
第二节 处理好海陆天关系拓展中国的地缘空间 |
一、大力发展海权 |
二、优化完善陆权 |
三、进一步拓展空权、太空权和信息权 |
第三节 着力经营周边营造和平的周边环境 |
一、在北边结好俄罗斯 |
二、在西面构筑均衡格局 |
三、中国地缘政治重点在东面 |
四、中国的南向战略 |
五、最终实现东亚一体化 |
第四节 纵横捭阖 致力于有利中国崛起的多极格局 |
一、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发展中国家 |
二、拉美发展中国家 |
三、美国 |
四、欧盟 |
第五节 两个平台:国际机制和中国文化 |
一、中国崛起需要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国际机制 |
二、中国崛起需要借助传统文化这个平台 |
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政府能源安全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章 和平崛起的现实分析 |
1.1 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内涵 |
1.1.1 “和平”、“崛起”的界定与关系 |
1.1.2 和平崛起提出的背景 |
1.1.3 中国和平崛起的新内涵 |
1.2 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基础与挑战 |
1.2.1 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基础 |
1.2.2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挑战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能源安全与和平崛起关系分析 |
2.1 能源安全的基本内涵 |
2.1.1 能源安全相关的理论解读 |
2.1.2 能源安全的定义 |
2.1.3 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分析 |
2.2 能源安全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影响 |
2.2.1 能源安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2.2.2 能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2.2.3 能源安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
2.3 “和平崛起”对能源安全的需求与冲击 |
2.3.1 “和平崛起”需要稳定的能源保障 |
2.3.2 中国“和平崛起”对国际能源局势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分析 |
3.1 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 |
3.1.1 面临的国内能源安全问题 |
3.1.2 中国面临的国际能源安全问题 |
3.2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3.2.1 国内原因分析 |
3.2.2 国际原因分析 |
3.3 中国能源安全基本形势分析 |
3.3.1 中国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深化 |
3.3.2 能源供应结构升级长期受制于自然能源禀赋 |
3.3.3 能源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
3.3.4 激烈的国际能源竞争将长期困扰中国 |
3.3.5 非传统安全压力存在引发传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和平崛起的能源安全战略 |
4.1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基本内涵 |
4.1.1 能源安全战略的定义 |
4.1.2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目标与内容 |
4.1.3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构建的原则 |
4.2 国外能源安全战略及启示 |
4.2.1 发达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
4.2.2 发展中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
4.2.3 国外能源安全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
4.3 构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
4.3.1 坚持“立足国内、节能优先”的方针 |
4.3.2 实施“走出去”的能源战略 |
4.3.3 优化能源结构 |
4.3.4 深化国际能源合作 |
4.3.5 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浅析石油对我国和平崛起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莫迪政府“东向行动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D]. 陶志强. 南昌大学, 2019(02)
- [2]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 杜刚. 苏州大学, 2018(02)
- [3]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D]. 殷昭鲁. 南京大学, 2015(01)
- [4]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军费开支研究[D]. 孟斌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2)
- [5]中国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薛文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
- [6]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D]. 安秀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7]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D]. 陈鸥. 湘潭大学, 2010(05)
- [8]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理性民族主义探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视角[D]. 汪少波.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3)
- [9]中国和平崛起:概念、历史、环境、路径[D]. 卢兵彦. 暨南大学, 2009(02)
- [10]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政府能源安全战略选择[D]. 张巍. 燕山大学, 2009(07)
标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论文; 和平与发展论文; 中国钓鱼岛论文; 中日东海问题论文;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论文;